2020屆高三政治做一個有理想的人
第六課 創造價值 承擔使命
第二節 人生理想與人生道路
第一框 做一個有理想的人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理想的定義及理想的科學內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系,從而樹立崇高理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學,通過學生對給出案例的自主分析與討論并結合符合學生實際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辯證思維的能力,從而實現本課知識點的教學工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創設價值取向情境,通過設問和學生參與,感受作為一個青年人應樹立崇高社會理想的歷史責任感,并引導學生自覺在奮斗中實現社會理想的堅定信念。
二、教學重點:樹立崇高的理想。
教學難點:處理好個人理想與社會共同理想的關系。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相結合
課前準備: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布置學生查找 “名人論理想”或“名人的崇高理想”的相關事例、資料。
三、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
作為高三的學生,即將面臨的高中畢業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而使我們今后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必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做一個有理想的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理想的相關知識。
一、做一個有理想的人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那么,讓我們為之奮斗的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們先來了解理想的定義。
1、理想的定義
(書本p32):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是以客觀可能性作為根據的關于未來的美好構思、設計或愿望。
對定義的兩方面理解:
首先,理想是以客觀可能性作為根據的,也就是說理想的實現具有現實可能性,理想并不是指空想或者說幻想。
其次,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標,是關于未來的美好構思、設計和愿望,也就是說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來的,它區別于回憶和現實。同時,理想雖然以客觀可能性為依據,受各項客觀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但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因而可以通過人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來更好地確立并實現理想。
了解了什么是理想后,下面給大家一點時間,請你根據你對理想定義的理解,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n次貼上寫出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課堂活動:學生思考并書寫人生理想,稍候教師請個別同學起來交流
學生回答部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做一個好人、今年是建國60周年,希望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賺很多錢……
教師歸納:其實剛才大家所提到的都屬于你自身的人生理想。但從內容上看,它們彼此之間又存在著區別,我們按照理想的內容來分,可以將其分為不同的類型。
2、理想的豐富內涵/類型
(書本p33):人們通常將理想區分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
回歸到剛才的討論中:賺很多錢體現的是生活理想、找個好工作體現的是職業理想,國家繁榮昌盛體現的是社會理想、做一個好人體現的則是道德理想。
下面我們依次進行了解。
(1)生活理想
生活理想指的是人們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包括戀愛、婚姻、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活理想集中表現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
生活理想是人的理想中非常實際的一部分(如剛才同學說賺很多錢,這一理想直接關系到他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狀況),它與人的需要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