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教學設計(通用15篇)
《風箏》教學設計 篇1
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文
章中疑難的問題較多,所以學起來有難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時對沖突誤解中的親情
體會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讀課文,創設一個學習情境與氣氛很重要。同時,在教學的
過程中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二、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本文意蘊豐富,在“合作探究”的教學環節中,重點讓學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
想感情,體會人間至愛真情,學習自我解剖的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
的價值觀,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體驗拓展”的教學環節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選擇
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強調過程性評價的體驗,使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發展,個性
得到發展。
上一頁 [1] [2] [3] [4] [5]
《風箏》教學設計 篇2
一、設計說明
魯迅的《風箏》意蘊豐富,含義深刻,對剛入初一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這篇文章被編排在本單元的最末,便于學生在了解記敘文的一般知識和分析方法之后,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和寫作思路,通過理解文中的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和作用,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深刻含義和現實意義。教學本文,可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采用情境激趣法,同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就生發出的問題展開自由研討。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兒童熱愛玩具、喜歡游戲的天性,認識成人對這種天性的妨害和摧殘。
2、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及其表達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情境激趣
1、導入之一:由“風箏”引入古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同時提供一系列風箏圖片,說說詩中表達的感情以及自己放風箏的經歷和感受。
2、導入之二:播放介紹魯迅生平的視頻,特別是有關百草園的資料,了解作者眼中的“樂土”,初步感知游戲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性。
(二)整體感知,把握感情
1、學生略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描寫細致、含義深刻或者難以理解的語句。
2、在大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文字,引導學生整體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__(驚異和悲哀);發現弟弟竟瞞著‘我’偷做沒出息的孩子的玩藝,‘我’非常__(憤怒),折斷了風箏;中年之后,‘我’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感到__(不幸或懊悔);‘我’希望得到小兄弟的寬恕,他卻全然忘卻,‘我’的心越發地__(沉重),并感到了一種__(無可把握的悲哀)。”
(三)精讀段落,合作探究
1、分層次朗讀3—11段(男女生分開讀或小組分讀),快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我”少年時虐殺了弟弟的風箏夢——“我”中年時讀了兒童教育的書籍后感到無限懊悔——“我”想補過而不得。
2、合作探究,圍繞下列問題,小組展開討論:
①“我”和小兄弟對待風箏的態度有哪些不同?
②找出文中細致描寫小兄弟的語句,從中可以看出小兄弟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③找出描寫“我”的動作的詞語,揣摩用詞的準確性,并對“我”的形象進行評價。
④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對“我”而言為什么說是“不幸”的?
⑤談談自己對兒童做游戲的看法。
⑥“我”想補過,但小兄弟“全然忘卻”了我的過錯,你怎樣看待小兄弟的這種態度?
⑦為什么小兄弟忘卻了,“我”的心反而沉重起來了?
(四)各抒己見,深挖主題
同學們學習了這一課,一定有很多感悟,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探討一下文章的主題呢?
提示:可以從“我”作為長兄的角度、小兄弟的角度、社會的角度來探討。
四、拓展延伸
1、適當引入《三字經》《千字文》中對于“長幼尊卑”道理的闡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小兄弟為什么會震懾于“我”的威力。
2、引入魯迅的散文詩《我的兄弟》進行比較閱讀。把握作者由《我的兄弟》的主題“不尊重兒童的正當的愛好,會陷入即便請求原諒也不能釋去感情重負的境地”,到《風箏》的主題“召喚人們驅除這種‘非常的寒威和冷氣’”的變化。
《風箏》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壞、扎、抓、莓、幸、福、吵、受”8個生字,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正確、端正、整潔地寫“壞、扎、抓、松、幸、福、祝、抓”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認識8個生字,正確、端正、整潔地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課文,使學生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自學生字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課,誰來讀課題?(注意讀準“風箏”的“箏”為輕聲)
2、誰知道它單獨出現時讀幾聲?(一聲)請大家一起讀。
3、教師小結:“箏”這個字單獨出現時讀一聲,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請大家再來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預習,你讀了幾遍課文?(指說)
2、課文中的難句子一定難不倒你!先自己試試吧!(自讀)
3、生字寶寶藏在句子里,都被你們認出來了,那他們站在一起呢?(自己認讀一下,再把記字的好辦法說給周圍的小伙伴聽!)
4、誰都認識了?(指讀)誰想把你記字的好辦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二、初讀課文
讀了課題,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讀讀課文了吧?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想辦法認識它,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詞:
大家讀得真熱鬧,看把小松鼠都吸引來了,你瞧,他給大家帶來了什么?你愿意讀嗎?把生詞讀給你的同位聽,讀不準的,請同位幫助改過來。(出示生詞。)
樂壞了扎(za)風箏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難受
2、學習生字:生詞大家都認識了,我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
學生單個讀生字,齊讀生字。
小老師提醒要注意的讀音并帶讀:讀準翹舌音“抓、吵、受”;后鼻音“幸”;多音字“扎”
四、書寫生字
1、觀察所要書寫的8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
2、師示范寫并講解:
8個生字,有6個字是左右結構中的左窄右寬的類型,寫時要注意田字格的分配。(1)寫正確:“祝、福”:左邊都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幸”:下邊只有兩橫,而不是三橫“羊”。
(2)寫美觀:
a.抓:關鍵是“爪”的書寫-第一個平撇要短,第二個豎撇一定要豎起來,第二筆豎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書寫-橫撇的撇不要彎,豎要寫直。
3、生描紅,后臨寫,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我會讀
山頂 山腳 小溪 風箏 紙船
松果 草莓 紙條 屋頂 門口
幸福 快樂 愿意 漂流 飄蕩
1、自由讀,同位互讀
2、開火車讀
3、用詞說話
4、你還喜歡本課中的哪些詞語?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媒體出示圖:老師這兒有一幅圖,誰能用幾句話說一說圖上畫了些什么?(山、房子、小河)
聽說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這里,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幫幫他們找家。
戴頭飾,扮演角色:
這里風景這樣優美,小熊和松鼠的家這樣可愛,大家想不想生活在這里?那就請大家戴上自己做的頭飾來做一只可愛的小熊或快樂的松鼠吧!
2、學習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了解課文大意:我知道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讀讀二至六自然段,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誰知道他們倆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
(學生讀課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⑵重點學習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他們倆收到對方的禮物,可高興了!書上有兩個自然段寫了他們高興的心情,是哪兩個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試著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學生自己讀。)
哪里直接寫了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很高興”“高興極了”“很快樂”“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讀好這一句嗎?(指導朗讀。)
還有什么原因讓你們這樣高興?
看!除了紙船和風箏還有什么?(教師出示教具,裝有松果和祝福語的紙船;掛有草莓和祝福語的風箏)還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興嗎?還收到了對方的祝福。對,我們還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我們來讀一讀祝福的話。(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祝福的語氣,體會松鼠和小熊高興的心情。)
朗讀整個第三自然段。
小熊你很高興,小松鼠你們呢?用同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單個讀第五自然段(教師指導)。
所有小松鼠讀第五自然段。
⑶配樂朗讀一至六自然段,體會友誼帶來的快樂:
松鼠和小熊的友誼真讓人羨慕,我們再在音樂聲中分享一下友誼帶給我們的快樂吧!我們來分工讀一至六自然段。
⑷區別“漂”和“飄”: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個秘密呢!它就藏在這兩個句子中,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出示兩個句子。)
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松鼠的'家門口。
教師小結: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卻不一樣,這個“漂”是三點水旁,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這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我們的漢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發現漢字更多的秘密。
3、學習第七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他們可能會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4、學習八、九自然段:
⑴小熊、松鼠,此刻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難過)能告訴小鳥原因嗎?
⑵讓我們帶著難過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齊讀。)
⑶原來你們吵架了,誰也不理誰了,可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么還是每天扎風箏,折紙船,這是怎么回事呢?
5、學習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來是這樣啊!雖然你們吵架了,但心里還都想著對方,還想和對方做朋友啊!那結果怎樣了呢?請大家自己讀讀第十、十一自然段。
結果怎樣?(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誼失而復得,你們的心情一定很復雜,咱們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心情表達出來?先自己試試。
⑴學生讀第十自然段,聽完他讀,我也忍不住想讀讀了,但又怕讀不好,大家能幫幫我出出主意嗎?
“再也受不了了”,應該讀出松鼠實在忍受不住,特別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應該讀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誠的語氣。
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就有信心讀好了。(教師范讀。)
你也想試試嗎?一定比我讀得更好!
單個讀,齊讀。
⑵學生讀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讀呢?
6、拓展練習:
⑴是啊,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一只只紙船載著他深深的情意順流而下,小熊看到這么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
⑵小熊、松鼠,經歷了這一切,你們以后還會鬧別扭嗎?(不會。)
我知道你們都學會了珍惜友誼,你們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大家說得太好了,相信每位同學都能牢牢記住你們的話,用一顆真誠、寬容的心去對待朋友,呵護友誼,愿我們大家永遠是朋友!
《風箏》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借助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2.學生初步觀察圖畫,初讀課文。學習前兩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初步觀察畫面,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春天來了,春光是這樣地明媚,這是放風箏的好季節。你們喜歡放風箏嗎?你們當中誰放過風箏?誰能給大家說說自己放風箏的情景?風箏上天了,我們的心也跟著風箏飛上了藍天,想象的翅膀隨著飄蕩的風箏展開了。放風箏這是一項愉快而有意義的活動。今天我們就學習《放風箏》這一課。(出示圖片)
二、讀課文,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初讀課文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了( )和( )星期天( )的事。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分析結構,識記字形。
(2)多音字。
(3)理解詞義。
宇宙:“宇”在字典中指所有的空間。“宙”古往今來所有的時間。因此這個詞是指所有的空間和時間,也可理解為無邊無際的天空。
各式各樣:許多不同的式樣或方式。文中是指風箏的式樣各不相同。
緩緩:不迅速,慢慢地。文中指風箏在慢慢地飛上天空。
精致:“致”是細密、精細的意思,“精致”是精巧細致的意思。課文中是指稱“小衛星”的風箏做得精巧細致。
三、朗讀課文初步觀察圖畫。
1.讀課文。
2.問題:有幾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哥哥放風箏?
3.看圖讀課文,說說圖上的內容。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段寫了什么?(放風箏的時間、地點、和天氣。)
3.理解“陽光明媚”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課文中描述了畫面中“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的語句。
2思考:“我”看到了哪些風箏?重點寫了什么?
3.匯報交流。
4.熟讀本段文字體會寫法。(由點到面)
5.用自己的.話說說,五顏六色的風箏在天上飛是怎樣的情景,想像空中還會有什么風箏?(小組交流)
6.對照圖片說說。
六、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是如何將風箏飛上天的過程以及美麗、熱鬧的天空寫具體的。
2.學習作者有順序地觀察和敘事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里對放風箏具體過程的描寫,感受孩子們的喜悅心情。
教學難點: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對天空中的風箏進行想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都是什么樣的?
2.談話: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放風箏》這篇課文。
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和哥哥什么時候,在哪兒放風箏,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風箏在天上飛,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他們是怎樣放風箏的!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教師提問:讀課文的第三段,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課文中這一段主要寫 “我”和哥哥放風箏的情景。
2 、安排小組自學,教師出示自學提示:
① 讀一讀,弄清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
② 畫一畫,段中描寫有“我”和哥哥動作的詞語。
③ 演一演,說一說。分角色表演“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邊演邊說。
3 .表演復述。
①請出一組同學上臺表演,一邊演一邊說。
②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比一比:加點的字換成里的字號不好,為什么?
哥哥讓我端端正正地舉著(拿著)“大蜻蜓” ……哥哥拽著(拿著)風箏又跑了一陣才收(停)住腳。
(因為“舉”含有用力向上高于頭頂的意思,“ 拽”有緊抓的意思,“收”因為在奔跑中急停下來)
4 .總結寫法:通過學習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把我和哥哥放風箏的過程些具體的? (準確使用表示動作的詞語,抓住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
5、.教師出示句子:
它那兩只眼睛骨碌碌直轉,兩對大翅膀微微地呼扇。我高興得一邊拍手一邊嚷:“ ‘大蜻蜓’賽過飛機啦!‘大蜻蜓’賽過飛機啦! ”
①教師提問:讀這句話,想這句話又寫出了“大蜻蜓”的什么特點?
估計學生的回答:“大蜻蜓”飛得很高,比飛機還高。
教師說明:由于飛機大,風箏小,飛機遠,風箏近,在高高的天空中,人們看上去感覺到飛機到飛得比較低,“大蜻蜓”仿佛比飛機飛得還高。
②教師引導:把換成“說”好不好?為什么?
教師強調:“嚷”突出了人物高興的心情。
③有語氣的讀句子。教師指導:“嚷”的聲音要大些。聲音的大小,朗讀出來的效果也不同。教師可以分別用大聲和小聲讀一讀,讓學生體會表達效果的不同。
三、學習四自然段。
1.過渡:成功地將風箏放飛上天,給“我”和哥哥帶來了快樂。欣賞風箏在天上隨風飄蕩的情景,更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2.指名讀課文,其余的同學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是什么?是圍繞那一句話來寫的?指名回答。
3.比較句子,哪句話好為什么?
①那美麗的“大蝴蝶” 橘黃色的身子布滿墨綠的斑點,呼扇著翅膀徐徐上升。
②那美麗的“大蝴蝶”徐徐上升。
指名說。
教師引導:第①句比第②句多的詞語寫出了風箏的什么特點?
顏色 橘黃色的身子布滿墨綠的斑點
姿態 呼扇著翅膀徐徐上升。
有語氣的朗讀。
4.教師說明:作者是通過寫“大蝴蝶”顏色、姿態把“大蝴蝶”寫具體的。作者又是通過寫什么把“小蜜蜂”“大金魚”“小衛星”寫具體的?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講解:作者的想象,如
好像在百花叢中飛來飛
好像在水里游
好像在宇宙中飛行是作者的想象。
5.學習課文的寫法,說話練習。
那美麗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綠的“大蜻蜒”,( ),猶如( )。
這一段的結尾處是……,作者省略了什么?哪能補充嗎?
6.總結寫法:怎樣使觀察更細致、生動?
四、做課后的選做題。
五、總結全文。
1.總結語:“天空中的風箏隨風飄蕩,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顯得更加鮮艷,更加美麗。”多么美麗的風箏,多么美麗的天空,多么快樂的心情。放風箏,其實放飛的更是一種心情:快樂、無憂無慮……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板書:
2.放風箏
放風箏的過程: 動作: 舉拽收
“大蝴蝶” 顏色
“小蜜蜂” 姿態
風箏 多 熱鬧: “大金魚” 想象
“小衛星”
《風箏》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了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復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三、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 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⑵ 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憧憬”一詞可根據“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查字典,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依然”一詞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⑶ 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① 我們精心的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② 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⑷ 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⑸ 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⑵ 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⑶ 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⑷ 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⑸ 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① 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②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⑹ 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小組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五、課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 表現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 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⑴ 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⑵ 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⑶ 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⑷ 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⑴ 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⑵ 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⑶ 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四、課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風箏》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
【教材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本節課,重在引導學生學習前六個自然段的內容,體會小熊與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第一學段中指出: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古詩,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基于對課標和教材的認識,教學本課時,主要以“學生學習策略的有效性”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并有的放矢地滲透識字方法。同時采用多種形式細讀文本,體會小熊與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通過閱讀體驗,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感受“擁有朋友,一生幸福”的人生真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準確認讀8個生字,會寫“壞、祝、幸、福”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區分同音字“漂”與“飄”的用法。
2、能抓住重點詞語“樂壞了”,體會小熊和小松鼠收到禮物時的喜悅心情,并積累好詞好句。
3、善于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和想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擁有朋友,一生幸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交流積累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識字、寫字能力。
2、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體會小熊和小松鼠獲得友誼的幸福,并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流程】
一、課前檢測,有效識字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紙船和風箏。教師板書課題。
2、出示本課詞語,進行課前檢測。
(1)同桌互相詞語讀。
(2)當小老師帶大家讀詞語。相機正音:“扎”,借助字典及圖片,明白多音字可根據它的意思來選擇它的讀音。
3、出示長句,引導學生注意詞語之間的停頓與節奏就能將長句讀好。
【設計意圖:因本課生字詞較為簡單,上課后,直接檢測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率,不僅增強了課堂的靈活性,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體驗成功快樂的同時,還積累了有效的識字、辨音的方法,從而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逐步具備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字音讀準了、句子也會讀了,那我們現在就再讀讀課文,這次讀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還要將課文讀的流利又通順。讓我們坐端正,把書拿起來,自己讀自己的!
2、又讀了一遍課文,你哪里讀得有進步或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3、文中的小熊和小松鼠也是一對好朋友呢!(師板畫)找找它們的家分別在哪里?學生上黑板貼圖。
4、出示文中句子,辨析同音字“漂”和“飄”的不同。并加以運用。
5、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再練讀兩句話,學會讀文邊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板畫,不僅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從始至終教師都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關注細節,有意識引導學生通過形聲字的特點,進行同音字的辨析。讓語文知識變得深入淺出,更加適合低段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三、品讀領悟,體悟情感
1、師生一起合作讀讀課文。
2、我想采訪一下這只小熊,你收到了一份什么禮物?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再讀讀課文!
3、四人小組討論:結合書中的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小熊的表情、動作、試著填一填。小熊收到了紙船,樂得……
(1)學生交流匯報。
(2)教師推薦積累關于高興的四字好詞語。
(3)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得——(引讀),這就叫——樂壞了(出示詞卡)如果你能將四字詞語積累下來,那你的語言就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4)會積累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你還會說這樣的詞語嗎?
(5)“壞”這個字也是我們所要學寫的一個生字,指導“壞”字的書寫。
(6)指導朗讀,感受“樂壞了”。
4、那隨風飄揚的風箏禮物中又藏著什么秘密呢?請這只小松鼠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收到的禮物,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你此時的心情嗎?
5、關注三拼音節“抓”,運用歸類識字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抓”字,并積累更多的帶有提手旁的生字。
6、拓展延伸:聯系文中的第二幅插圖,試著填一填。
當___時候,小松鼠覺得特別幸福。
當___時候,我覺得特別幸福。
【設計意圖: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尊重他們的.獨特感悟,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融入情境,去體會語言的神奇、內容的多彩和內韻的深長。在與文本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展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規范書寫、學寫生字
1、小熊把祝福扎到風箏上,松鼠把快樂折進紙船里,,紙船和風箏給小熊和小松鼠帶來了幸福,出示:祝、幸、福。這三個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寫的字。
2、仔細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范寫:“祝、福”。學生在寫字紙上自己寫一遍。
4、寫這個“幸”字你認為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師范寫,學生練習。
5、連起來讀一讀,“祝你幸福!”這是一句話。就讓我們把這美好的祝福,送個你身邊的小伙伴吧。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之一就是寫字,因此在寫字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看老師范寫,記住筆順,接著學生自己臨寫,真正達到細化寫字過程、有效提升寫字質量的目的。在寫字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提高了寫字能力。在互送祝福環節,力圖激發學生內心最美好的情感,共筑一個涌動著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
20xx年10月24日我有幸參加了烏市小學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在活動中陸教授對我所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做了精彩的點評,現針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并結合陸教授的點評做以下反思!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文章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在教學中我主要從識字、讀文、寫字三方面入手,扎實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識字: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識字教學,本課要認識的生字數量不多,共八個生字,在準確劃分課時后,我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將識字與讀文有效結合,在這一點上,陸教授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在教學一開始,我打破了語文教學的常規性步驟—通讀全文,直接從詞語入手,并將課后要求認記的詞語也一并出示,并重點教學“扎”字,運用字典中的標注,聯系圖片滲透多音字的讀法可以根據意思來選擇讀音這一方法。在處理同音字“漂、飄”的教學中,我采取先區分、后運用的步驟將同音字的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明白根據同音字的部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記生字,還能依據部首準確地區分它們的意思,可謂一箭雙雕!尤其在幫助學生積累、理解詞語意思的環節中,我有意識地創設說話的情境,例如理解詞語“樂壞了”,先讓學生根據圖片練習說話:“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得……”,啟發學生關注小熊的動作、表情、并展開積極的討論,給學生一個運用語言的平臺,并鼓勵孩子用上平時積累的四字好詞,從而更加直觀、有效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在教學“抓”字時因為將拼音教學再現,所以在交流環節中有的老師針對低年級的拼音教學也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陸教授針對識字及拼音教學這兩大板塊也為我們指名了方向: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固然要以識字為主、但也不能忽視拼音教學,更應該把拼音當作工具交,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拼音的實效性、運用性,才能更好地輔助與識字教學,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讀文:
這篇文章富有童真、童趣,為了凸顯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力求讓學生喜歡讀、愿意讀。例如采取簡筆畫的方式,為學生勾勒出一幅富有童話般色彩的圖畫;采取引導讀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出富有情感的靈動的畫面;采取合作讀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富有童趣的溫暖的氛圍。但在這些環節的落實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學生的情緒、情感、以及內心的真正體驗還沒有達到高潮,所以陸教授在評課中提到的“整體性把握課文”這一對文本的切入值得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在指導學生讀文的設計中,我對文本進行了某種意義上的割裂與整合,切實忽略了文本整體性的特點,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有效地、整體地對文本進行把握,同時在課堂上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及時地做出相應、隨機的調整。
三、寫字:
本課一共八個生字,我在第一課時要交寫四個生字,在教寫“壞”字時,采取的是體會“樂壞了”這一詞語的意思—積累類似于“樂壞了”這樣的詞語—學些“壞”字這三步驟,主要讓學生以書空的方式練寫生字,同時要教寫“祝、幸、福”三個字,這三個字我采取的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共同點,從而歸類教寫。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課件出示的順序讓學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所以使“示字旁”歸類這一共同點的發現非常之困難,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更多的關注點滴、關注學情,關注課堂。
總之,這次小學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使我受益匪淺,陸教授的點評更像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指引著我努力前行,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不斷進取,讓課堂多一份精彩、少一份遺憾!
《風箏》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放風箏的片斷,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制作風箏的有關材料。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著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
5、引導發現、生疑:
讀后有什么發現,產生什么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么會起這樣大的變化?)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2自然段:
⑴ 讀一讀:
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
⑵ 說一說:
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寫了些什么嗎?
⑶ 想一想:
角色轉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著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⑷ 找一找:
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⑸ 結一結:
(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于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⑹ 賞一賞:
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⑴ 角色轉換:
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⑵ 創設情境:
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畫面。
⑶ 引導表達:
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⑷ 角色轉換:
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⑸ 品味課文:
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⑹ 深入賞讀:
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⑴ 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⑵ 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⑶ 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五、課外延伸
上網搜集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制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里展示。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表達出感情。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⑴ 讀一讀:
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⑵ 說一說:
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⑶ 試一試:
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⑷ 評一評:
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第5~8自然段:
⑴ 師問:
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⑵ 師引: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8自然段。
⑶ 生讀:
在讀中讓學生逐漸表現出孩子們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心情來。
⑷ 體驗:
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來的?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學生交流。
四、實踐活動,親身體驗
親自動手做一做自己喜歡的風箏,到田野、到操場、到廣場去放一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風箏》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魯迅諸多優秀回憶性散文中的一篇。寫了他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沖突,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筆觸細膩,情感凄婉,適合于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文所體現出來的親情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要通過社會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嚴厲的自責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間,這更是文章的動人之處。
二、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傳神的動作、心理活動描寫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課外查閱、搜集資料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準確理解在特定社會背景下的兄弟間的情感
用科學的態度來分析這種情感的真實性,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
結合實際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親情觀,學習作者敢于承認錯誤及嚴厲的自責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教學步驟 :
(一)布置預習
1、給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上網、上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
① 1925年左右中外社會狀況
② 魯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查字典,落實生字詞的音和義
3、讀課文,了解大意
(這個環節體現了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目標:能運用和檢索多種工具書,運用多種現代媒體接受和獲取信息。)
(二)情景導入
在大屏幕上展示課文“放風箏”的插圖,同時播放《春之聲》圓舞曲。用直觀的畫面和歡快的旋律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進行畫面的細致描述,內容的大膽揣測。為課文學習設置情景,營造氛圍,自然導入 。
(三)整體感知
師生在舒特曼《小夜曲》悠揚的旋律中,朗讀全文,力求讀準字音、讀對重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產生聲情并茂的朗讀效果。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合作探究
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或個別回答,或集體討論,或分組辯論。教師適時點撥,力求掀起探討的熱潮,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1、“我”回憶了有關“風箏”的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話簡單復述
2、"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具體指什么?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為什么?
老師幫助學生進行問題分解,步驟如下:
① 如果你有弟弟會采取這種方法嗎?為什么?
② 如果你是弟弟會采取什么行為?為什么?
③ 為什么哥哥會這么做?
④ 為什么弟弟沒有反抗?
⑤ 你認為哥哥愛弟弟嗎?
3、你更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4、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哪些困惑之處?
(1題意在檢驗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效果。2題要讓學生品味課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同時要求學生要能聯系所查資料,聯系自身實際加以回答,體現新課程目標中的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張揚個性進行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歷史唯物觀。3題要讓學生學習魯迅知錯就改,可貴的自責精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體現新課程教學的人文教育觀。4題體現新課標中關于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一點,也是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中的個性化、創造性閱讀特征。)
(五)加深感悟
讓學生自選文中最精彩的部分進行自由誦讀,進一步深切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
(六)拓展延伸
1、比較閱讀
課文與《漫天的風箏》一文的異同的討論
2、課外閱讀魯迅《朝花夕拾》、《野草》、《吶喊》中的文章,寫一篇讀書心得,準備開討論會或交流會。
(體現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課文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例子,要能引導他們走出課堂,去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四、教學評價:
新課標對第四學段(7-9)年級教學目標 的三緯融合是這樣說的: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意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本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要求,體現新的教學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板書設計 :
毀
我 風箏 弟
情
嚴厲 自責
《風箏》教學設計 篇9
曾麗霞 作者單位:湖北監利縣新興中學
創意說明:
從情感角度切入,說說讀讀,初識人物,把握情感基調,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從而帶動對全篇的深入研讀和領悟。有些難句除了指導學生多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外,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發問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讀。
這篇散文詩思想深刻,主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主題,學生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本設計創設了一個與作品中人物對話的活動,讓學生進入文本,充分解讀,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領會寫作意圖。
一、導入 新課
聽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簡談感受: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能和大家談談放風箏時的感受嗎?
引入正課:風箏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情享受這份放飛風箏的自由和快樂呢?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于風箏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1、概括故事。要求從時間、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個______的故事。
2、略說人物
自由朗讀集中寫風箏事件的兩段后,說說這兩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大致會這樣說:
從“體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鍛煉的。(可見小弟走出戶外去活動,對健康有多重要。)
從“驚惶,失了色瑟縮著”可以看出小弟是軟弱的,膽小的;
從“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
從“驚呼、跳躍”即可看出小弟癡迷于風箏、熱切向往放風箏;
從“做出蝴蝶風箏”看出小弟是心靈手巧、聰明的;
從“伸手抓斷”、“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專橫的,活脫脫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
……
三、研讀“悲哀”
1、朗讀體會
提問:讀全文,我們能感受到全篇都籠罩著一種怎樣的感情?(悲哀)
把全篇抒寫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來朗讀,體會作者感情。指名學生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及時點評。個別表演讀后,四個小組連綴讀完所有抒寫“悲哀”心情的句子。
2、合作探究
學生從抒寫“悲哀”的句子中就表達隱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語句進行自主提問,教師將提出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幾個,先由四人小組合作探討,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①教師示范提問:看見風箏本是令人快樂的,為什么在我卻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②“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③我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是“不幸”的?
④文章結尾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我為什么要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 “四面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有沒有別的含義?
四、思維延展
1、討論主題 感悟警句
①引導思考:一件記錄著某種遺憾的往事,兄長追悔莫及,小弟為何全忘了呢?對魯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
②作者通過這個故事,是想告訴讀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個警句,請找出來,齊讀。
③你贊同這個道理嗎?談談自己的理解。
例如:
多玩游戲能使兒童活潑、聰明、健康。
玩游戲(如搭房子、過家家等),能放飛人的想象,想像的世界奇妙無窮。
愛玩的孩子顯得機靈、活潑,而在家長管束下老實安靜聽話的“乖孩子”,可能因天性被抹殺而缺少頭腦和靈性,依賴性強。
玩玩具或游戲過程中,人是要仔細動腦筋的,要觀察要思考,這將有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
2、聯系生活 講述故事
回憶你玩玩具、玩游戲的快樂與憂傷,選一個最難忘的,講給大家聽。
教師小結:玩具與游戲能讓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快樂、思考、創造和智慧,難怪偶然明白道理的兄長心底的悲哀久久拂之不去,受盡一生的內心折磨。
3、進入文本 與人對話
學過課文,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行為和內心情感后,你想對哥哥或弟弟說些什么呢?說勸慰、鼓勵、理解、敬佩的話都可以。
老師范例:對兄長,我想說,你是那么嚴厲地自責,反省自己,我分明看到了你的美德。(敬佩)
學生四人一組進行第二次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的對話會從兄長的善良、嚴于自省,小弟的怯弱、純真、寬容,兄弟間的手足情深,封建教育思想的弊端等角度展開,在與人物對話中多角度地理解主題,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結束語:
一出風箏事件,牽動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兄長嚴于自責,小弟全無怨恨,這兄弟間的情誼因風箏事件而顯得更美、更和諧。魯迅先生在這篇散文里不僅揭示了傳統觀念對兒童的毒害,也為我們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溫馨之歌。還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貴,愿同學們都能擁有自己自由、快樂發展的天地,讓我們一起來背誦清朝高鼎的一首《風箏》的詩吧!
學生十分愉悅地、無限向往地齊背“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放紙鳶”,結束新課
作者郵箱:
《風箏》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箏、鼠”等11個生字。
2、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識字,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
3、繼續學習默讀,感受友誼帶來的快樂,對如何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所感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對友誼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閱讀,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小熊和松鼠的圖片。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今天在這里要做什么嗎?
老師不僅僅要給你們講課,老師還要和你們做朋友呢!
誰能告訴我怎樣才能交到朋友?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童話《紙船和風箏》,看小動物們是如何交朋友的,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感悟
請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學習“箏”——你們猜猜古時候人們做風箏使用的是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看來同學么掌握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生字的方法——通過偏旁掌握字的意義,另一部分生字猜測字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
1、請你們把書翻到103頁,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把不熟悉的字圈出來,想辦法認識他們。開始吧!
師:在朗讀中,有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需要老師解決嗎?
2、老師來檢測你們的朗讀情況,請一組同學開火車分段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他的讀音是否正確。
3、請同學們不發出聲音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因為紙船和風箏小熊和松鼠成為了好朋友,在他們交往中,他們心情有過幾次變化,請你在課文中畫出能體現他們共同心情的詞語。
三、品讀詞句
生匯報板書:他們的心情變化是:樂壞了、很難過、高興得哭。
他們為什么樂壞了?
他們不僅收獲了禮物,還有祝福,跟重要的是他收獲了友誼,難怪小熊會樂壞了呢!
想象一下,小熊會是什么樣子的?(眉開眼笑、手舞足蹈)
這真是一只樂壞的小熊,那你能試著讀出小熊的心情嗎?(2人)對比一下誰讀的好,重音樂壞了,祝你快樂!誰再來讀一讀,誰能帶著動作讀一讀。大聲讀出對小熊的祝福。
小松鼠也樂壞了?它的付出真誠得到了匯報,看來只要付出真誠就能收獲友誼。(板書:真誠)真開心!誰來讀出小松鼠的快樂,注意詞語的重音和語速。動詞抓,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呢,讓我們把這美好的`祝福送給小松鼠吧,齊讀祝福語。
就這樣紙船和風箏讓他們成為了朋友,可以說是相識讓他們樂壞了,看來紙船和風箏的功勞可真不小。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關于紙船和風箏的描寫,怎樣能讀好呢?讀一讀,比一比,說說為什么。
后來他們為什么又難過了呢?
你們難過的時候會怎樣呢?帶著這樣的情感,讀給同桌聽。范讀,指導朗讀。
失去了朋友,此時的他們是多么傷心,多么孤獨,多么難受啊,天上再也看不到飄哇飄的風箏了,小溪里也找不到漂哇漂的紙船了,可他們為什么還要每天折紙船和扎風箏呢?
(因為他們還思念對方,他們知道錯了,但不好意思認錯),此時,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小松鼠和你們想的一樣,他再也受不了,他知道對待朋友要寬容(板書:寬容),所以他主動和好。說一說小熊看到紙船的心情。于是就在傍晚……他們終于和好了,高興的為什么哭?誰能讀出激動的語氣。
此刻我們的心情也和他們一樣,一波三折,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把你想說的話變成一句祝福吧。
看天空中再次飄起了風箏,小溪里再次漂流紙船,這是一幅多美妙的畫面啊,現在誰能再告訴老師如何才能交到朋友,老師相信你們用真誠和寬容一定會交到更多的朋友。
很高興今天和你們交朋友,今天的課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紙船和風箏
相識——樂壞了
吵架——很難過
真誠、寬容
和好——高興得哭
《風箏》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解讀課文意蘊。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閱讀能力,能說出自己的喜好、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感受本文在誤解和沖突中所體現的兄弟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解讀課文意蘊。
2.感受本文在誤解和沖突中所體現的兄弟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風箏是每個小朋友都放過的,放風箏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魯迅先生卻因童年關于風箏的一件小事而引發了無限深思。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吧。
2.(播放班得瑞的音樂《春》,營造氣氛。)
春天來了,讓我們來到戶外,在藍天下,在青草地上,放飛我們的快樂。當風箏滿天飄舞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何等的舒暢,可此時在魯迅的眼里,風箏的浮動竟是一種驚異與悲哀,這是為什么呢?就讓我們走進魯迅的童年生活,一起去看個明白吧!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4課《風箏》。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伶仃(línɡdīnɡ)虐(nüè)殺瑟(sè)縮
蕩漾(dànɡyànɡ)嫌惡(xiánwù)傲(ào)然
2、詞語解釋
苦心孤詣:費勁心思,刻苦鉆研,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境地。
肅殺:形容天氣寒冷,草木枯落。
瘦得不堪:意思是瘦得非常厲害。不堪,表示程度深。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過來。
3、作者名片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在《魯迅全集》里。
4、背景追溯
本文寫于1925年1月24日,選自散文詩集《野草》。《野草》,共收作品23篇,此集是魯迅在廣州編成的,并于26日深夜寫了《題辭》(散文詩)。1932年,魯迅在《自序》中說:“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夸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三、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課文是介紹風箏這種工藝品的嗎?
(不是)
(2)風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線索)
(3)試著用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我”毀掉了弟弟的風箏,后來“我”知道自己錯了,準備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卻不記得了的事情。)
(4)課文寫作的時間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時的中國正處在什么社會嗎?
(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文章記敘的順序有哪幾種?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
(順敘、倒敘、插敘)
2、跳讀全文,理清思路,把握感情線索。
在北京的冬天看到天空中浮動的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發現弟弟竟瞞著“我”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感到憤怒;到了中年,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我”感到自責和懺悔;“我”希望能得到小兄弟的寬恕,小兄弟“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越發沉重。
(二)精讀課文
1、為什么文章第一段說“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點撥明確】驚異于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來說,是引出下文。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那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
【點撥明確】這里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那春天“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3、3、4段一面寫“我”,一面寫“小兄弟”,對“小兄弟”的描寫流露出什么感情?
【點撥明確】“小兄弟”入迷的情狀描寫得越細致生動,越加重對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封建家規的控訴力量。這里隱含著對小兄弟的同情,對自己深深的自責。
4、“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么說“不幸”?文中所說的“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前面的什么事情?
【點撥明確】因為看到這本書才使“我”恍然大悟當年自己對弟弟的精神虐殺,表現了作者對當年行為的自責、后悔。“精神的虐殺”指“我”在堆積雜物的小屋中發現弟弟在偷偷做風箏,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根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了。
5、待到小兄弟驚異地笑著說“有過這樣的事么”,為什么“我”不覺得輕松反而覺得沉重?
【點撥明確】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的思想來指導。
6、為什么說“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除形容天氣外,有沒有別的含義?
【點撥明確】“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
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
四、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文壇巨匠魯迅先生兄弟之間的故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會認為愛放風箏就沒有出息呢?魯迅先生又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合作學習討論與展示
(一)深層理解
1、這篇散文中,除了兄弟之情,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外,還有什么深沉的情感?
【點撥明確】文章敘述自己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指周建人)放風箏,行為十分粗暴。待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后,魯迅醒悟過來,當年自己的行徑,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幾十年后,討“小兄弟”寬恕之舉,足以顯現同胞手足之情。隱藏在這之后的是作者的自省精神,作者嚴于解剖自己,嚴于自省,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茍,知錯必改。這種精神非常可貴。作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的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后的偏見,愿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健康成長。把兩者結合起來看,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作者感慨尤深,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何全然不知?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這事兄長該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懷。這正是幾千年來封建教育留下的痼疾。這里作者含蓄地啟發人們作更為深刻的思考,是文章精髓所在。
2、綜觀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誤解、沖突中表現濃濃的親情的.?
【點撥明確】本文敘寫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意,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詣制作即將成功的一只風箏折斷、踏碎的一件往事,顯然寫的是兄弟之間的矛盾、沖突。但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卻是手足情深: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讓小兄弟有出息,那種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一心想補過,討小兄弟的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3、閱讀全文,用簡練的語言說說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哪兩件事。這兩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間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點撥明確】課文圍繞風箏主要寫了兩件事。①“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的風箏夢。②“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經歷:“我”中年時讀了關于兒童教育的書籍后無限懊悔當年對“小兄弟”“精神的虐殺”,想補過而不得的經過。
“我”原來“嫌惡”放風箏,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并以踏扁“小兄弟”苦心制作的風箏為“勝利”,且當年對此事毫不在意;時隔二十年后,這件事劇烈地啃噬著“我”的心,以至“我”渴望得到補救,卻已無濟于事,只是平添了心頭的沉重。此后每當回憶起這件事,“我”就感到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這也使全文籠罩著沉重的悲劇色彩。
產生這些變化,表面看來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中年時明白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不過,我們透過這點還可看到“我”與“小兄弟”間的手足親情,“我”嚴于解剖自己、知錯必改、勇于自責反省、為人嚴肅及善于思考的精神,也是促成這種變化的原因。
(二)走進語言
1、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
【點撥明確】“瘦得不堪”指瘦得不能忍受,以白描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了多病的小兄弟的身材體態;“張著小嘴”“呆看著”“出神”,以一連串的詞語傳神地描繪出小兄弟聚精會神,仰頭長時間看風箏的神態;或“驚呼”或“跳躍”的動作,更是形象逼真地寫出小兄弟喜歡風箏到極點——即便自己不能放,只能遠遠地看也如癡如醉。本段文字綜合運用肖像、動作、神態描寫,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瘦弱、癡迷風箏的小兄弟形象。
2、課文第五段里談到“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結合課文和你自己的體驗,談談你對兒童玩游戲的看法。
【點撥明確】示例:玩游戲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生活,又可以開發智力、增長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兒童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可以說小游戲中藏有大天地。
(三)走進主旨
本文通過對風箏事件的敘述和嚴肅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無端壓制子弟的父兄,抒發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氣而形成的無可把握的悲哀,表達了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和對春日溫和的熱烈憧憬。
(四)走進寫法
1、意蘊深刻。
本文作者以嚴冬比擬社會,以春日象征理想。通過批判現實,寄寓自己的理想,啟示人們如不改革整個社會,任何個人的“補過”也是無濟于事的,孩子們是不會獲得“春日”的愉快的。既有對封建思想和倫理道德的揭露和抗議,又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解剖。
2、語言精煉。
例如“十歲內外”“多病,瘦得不堪”“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驚呼”等詞句,把小兄弟活潑可愛、喜歡游戲的性格傳神地表現了出來。當“我”徹底毀壞他將要完工的風箏、傲然走出時,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里作者只是抓住小兄弟的神態,“驚惶”“失了色瑟縮著”,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游戲的愿望遭到虐殺后那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這些描述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
3、構思巧妙。
本文以風箏為線索,由眼前景物寫到幼時舊事,寫到后來的重新憶及,再回到眼前,表達了作者“無可把握的悲哀”。文章立足于對風箏的舊事新感,道眼前所見,述不盡往事。在冬日北京忽見“遠客上有一二風箏浮動”,它蕩漾著春意,但是,“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驚異”的是,故鄉的春天似乎在這異地的冬天重現了。“悲哀”的是,“我”記憶里的幼時所見的放風箏景象和發生在風箏上的“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構成了悲劇,這個悲劇不僅保留在“我”記憶里,而且因為無法補過而成為“我”“無可把握的悲哀”。風箏所引起的是對故鄉春天的回憶,但故鄉“久經訣別”,兒時的春天“久經逝去”,不曾帶來“春日的溫和”,于是,作者提出“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連“躲”,“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樣就把兒童游戲的嚴肅內蘊,借風箏一事物,寄意深遠地顯現了出來。
三、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你有沒有過被他人“精神虐殺”或“精神虐殺”過他人的經歷?如果有,課后與家長或其他同學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風箏》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和伙伴做風箏、放風箏。語言樸實,概寫做、放飛風箏,層次清楚,依照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的順序把事件的過程交待得一清二楚,細致的心理描寫是這篇課文的突出特色。
【學生情況分析】
就學生的年齡和心理來講,對這篇童真童趣的課文,一定會很感興趣,因為貼近他們的生活,情節會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學后大部分學生會嘗試做風箏、放風箏的樂趣。
【設計意圖】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里做風箏、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話題,為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訓練“秋天里的快樂”作鋪墊。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我們”快樂和傷心的心情寫具體的。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指定生詞,并積累生動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懂所述內容。
3、抓住文中描寫心情的詞、句體會放風箏經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在做、放、找的過程中孩子們心情變化及描寫心情的詞句是重點。
2、引導理解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怎樣把心情變化寫具體是難點。
【突破重難點的設想】
用實物“風箏”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它,用實際操作、觀察,解決做、放風箏這兩個重點。
用表演及結合實際的方法理解心情變化的詞句使學生體會出快樂與傷心的具體描寫。
【教具準備】
風箏7個(實物)、課件(放風箏)、錄音機、彩粉筆、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情引入
1、請學生讀課題《風箏》:
師:風箏,對同學們來說并不陌生,它在我們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大家打開41頁的資料袋,先了解一下。
2、激情引入:
除資料袋中的風箏外,你還知道哪些?(自由搶答,先舉手為先)
3、師: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于風箏的課文(板書:風箏)
二、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1、學生要認識5個生字注音(注在文中的字上,同學互相檢查),然后用課件放出帶有要認識字的詞句或段,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認識這5個字。
2、學習要求會寫的12個生字:
⑴ 先出示生字卡片(教師舉著)分行讀,然后把生字卡片固定在黑板上。
⑵ 讓學生先分析字形結構,進行歸類(指一名學生到前邊進行歸類排列)。
⑶ 再讓學生指出難寫的字,師生共同書空后讓學生把生字寫在本上,然后在小組中分別讀帶有這些生字的句子。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讀準、讀流利,為交流做準備。
2、聽錄音(展示課件、看“放風箏”的畫面)
學生思考:
⑴ 文中寫了關于風箏的幾件事?
⑵ 哪一句概括地講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聽、觀察并思考)
3、分小組討論,弄清以上問題,畫出關鍵詞(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
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
第一句概括全文:做、放、快樂
四、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做風箏
1、自由朗讀課文:
⑴ 分7個小組觀察風箏(課前準備實物自由觀察)
⑵ 大家發現風箏有什么特點和它所用的材料各是什么嗎?
(前后桌、同桌自由談論,然后各組指一個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講的好的有小紅花獎)
2、教師啟發抓住重點詞:
如果你們每個人都自己做一只風箏,當時你心理會怎么想呢?有興趣、高興嗎?文中是怎么描寫的:(憧憬、希望、快活)
(學生自己談方法、找關鍵詞,教師歸納)
板書:做風箏 充滿希望 快活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積累新詞。
2、自已結組,課余時間去放風箏,為下節課的示范表演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教師:還記得做風箏大家的心情怎樣嗎?(板書:做、充滿希望、快活)
3、引入: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去放風箏,大家去了嗎?那這節課就要比試比試了,看哪組放得與文中描寫的情節最像。
二、精讀3~4自然段—放風箏
1、放課件,再展示放風箏的畫面,并指名有感情地朗讀3~4自然段,然后請一組同學到講臺上示范放風箏(其他組先競爭再演示,限制三組,并評出小紅花表演獎)〈要求動作到位〉
2、教師:大家放風箏時高興嗎?(搶答)如果你正放得高興時風箏突然因線斷而飛走了,你會怎樣呢?(自由搶答,說出自己的感受)
那文中又是怎樣描述的呢?(大驚失色、千呼萬喚)
板書:放風箏 興奮快樂 大驚失色
3、學生自由結組探討“大驚失色、千呼萬喚”是什么情景。(可說可用動作表演)
三、學習5~8自然段—找風箏
表演朗讀(1人讀、幾個人找→自創動作)體會“垂頭喪氣”
板書:找風箏 傷心 垂頭喪氣
四、師生共同體會關鍵的詞句,并總結全文
1、找出具體描寫心情的詞句讀一讀(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師生共同抓住關鍵的詞句勾勒出“我們”心情的變化過程(用彩筆)
10、風箏
做:充滿希望、快活
↓
放:興奮、快樂→大驚失色、千呼萬喚
↓
找:傷心→垂頭喪氣
3、教師小結:童年是金色的陽光,童年是一首歡快的歌,童年的憧憬、童年的快樂,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愿同學們在童年,在金色的秋天里多留下一些有趣的故事吧!
五、談學習收獲,布置作業
1、學完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如:學會字、詞、做風箏、放風箏和別人合作等等,只要學生能談就可以)
2、秋天里很多快樂的趣事,可供我們去嘗試,如:放風箏、采集標本等等……做時把過程記下來或畫下來,準備在班上與大家進行交流(可看一看48頁口語交際的要求)
《風箏》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第三冊20、紙船和風箏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2、認識本課生字,能讀準字音。并能正確書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大家可真精神,看圖片(出示“我會讀”)一起讀吧,多好聽的聲音啊,像銀鈴一樣,那就用同樣的聲音讀課題吧!(板書20、紙船和風箏)我發現有的同學知道“風箏”的“箏”字該讀成輕聲,課題讀的這么好,課文一定讀得更棒!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文。不認識的字去請教書上的大楓葉,讀不懂的句子把它劃下來。(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二、感悟新知:
1、品句。
有這樣的幾個句子比較難讀。(幻燈出示)
①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②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③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
④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風箏吧!”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
(1)小組交流讀。
(2)展示讀。想讀哪句就讀哪句。
2、識字。
過渡:看到你們讀的這么好,老師多高興啊,因為這些字就是我們要學的生字,通過自學就讀的這么好啊,你是怎么認識的呢?在小組里交流,把你的好辦法推薦給其他人。
(1)小組交流。
(2)說說你的好辦法。(土里不能長東西,壞。土下小羊沒有腰,幸。每天頭上帶草帽,莓。示字旁邊一口田,福。)還有很多小朋友想推薦他的好辦法。
(3)我們還有更精彩的`內容等著大家呢!拿出你的識字卡片,讀一個擺在桌面上。全部讀完同桌之間“你指我認”。
(4)游戲:老師要帶你們去動物園去認識一些新朋友。有調皮的松鼠、漂亮的公雞、可愛的小兔……但他們現在都有一個新的名字了,他們正等著我們去認識他們呢?看看誰能記住他們的名字。聽清老師的要求:請一名同學到臺上來指認動物,其他的同學舉出相同的卡片,讀得準,舉得對的字就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玩了。(生指認,其他同學跟讀。)
(5)重點講解“抓和扎”。“抓”是翹舌音,“扎”不能讀成“zhā”。動物園里只剩下兩個動物沒有朋友了,看上去他們多傷心啊!聽他們在說什么呢,噢他們在說:“誰發現我們有什么不同嗎?”(生各抒己見)大家一下子說出了這么多的不同,他們又有說什么呢?“不知道小朋友能把字寫得漂亮嗎?”(出示我會寫)(生寫字,師糾正姿勢)同學們寫的可真漂亮啊!(指導寫抓和扎)這兩個小動物可真高興啊!他們也該成為我們的朋友了。如果讓小熊成為我們的朋友他一定會(樂壞了)!
3、讀文。
看看誰覺得能讀好。(幻燈出示)
我能讀好: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里放著一個小松果,松果上掛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你快樂!”
(1)指生讀。(評讀)
(2)小熊的表情怎么樣?(師示小熊圖)(樂壞了)
(3)從山上的小溪里意外的飄下來了事紙船,小熊他怎么能不樂壞了呢?再看小松鼠又是怎樣的表情?(出示松鼠和風箏圖)(也樂壞了)(師邊說邊畫)。
(4)誰能讀好: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5)大家都樂了,把幸福和快樂送給小伙伴吧!在小組里讀讀,想讀哪段就讀哪段。送去祝福的人樂壞了,收到祝福的人也樂壞了,是啊,這紙船和風箏給他們倆送去了多少幸福和快樂。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分享他們的快樂吧!(生一起讀: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過渡:是啊,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快樂之中的時候,這快樂卻沒有了。(師朗讀:可是有一天——小溪里)
(6)你們想象老師這樣讀嗎?就從“可是有一天——小溪里”體會你讀了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讀)(說感受:感動、要流淚、難過、為他們的和好高興)。
(7)讀詞:漂流、飄蕩(師出示詞語卡片)
①找個小朋友貼到黑板上去,想一想貼到哪最合適呢?(生貼)
②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貼?
③(幻燈出示)紅字:“漂流的紙船、飄蕩的風箏”誰能讀得美,真美啊!但這么美的東西卻不見了。(生齊讀“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讀完你是什么心情?(難過)
(8)展示讀給大家聽聽。想讀哪段就讀哪段。
(9)連起來讀,師讀美好的部分,生接讀。
大家都在為小熊和松鼠高興著、感動著。
松鼠每放一只紙船就在會心里默默地說一句話,他會對小熊說什么呢?(生自由說)
三、總結深化。
紙船和風箏讓小熊和松鼠又成了好朋友,他們高興的唱啊、跳啊,快樂的歌聲回蕩在山上山下,幸福的感覺滋潤著心田,讓我們手拉手永遠成為好朋友,祝你們永遠幸福快樂!(生唱找朋友)
《風箏》教學設計 篇14
今天上第一課時,主要任務是將課文讀通讀準,學習生字,品讀第2自然段做風箏。導入以后同學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詞和句,發現同學讀課文讀得很慢,一遍課文就得五分鐘,然后單個分段讀大家一起為其正音,然后整體理解課文,邊讀邊劃出文章層次。
在精讀做風箏并找畫出描寫小朋友們做風箏的心情的句子這一環節,我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同學的.聽講率不達標,一部分學生沒聽到心情二字,不過看到不少同學很會抓重點詞,這一點我很欣慰。找出重點句后讓同學讀說說小朋友們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后讓同學把自已在讀書時的疑問提出來,有的同學還提出一些難懂的詞。然后我就把學生趁機拉到了難理解的詞上,讓同學查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并將難理解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我發現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不少,看來生字詞以后可以慢慢放手了,以后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朗讀課文指導方面,我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學會怎樣來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使自己的課堂語言更豐富。
《風箏》教學設計 篇15
一、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拼命、奔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垂頭喪氣、磨坊、繼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詞語,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二、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2 . 圖畫紙和彩色筆
三、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同學們,老師今天來給你們猜個謎,看誰能猜出來哦。〔像蝶不是蝶,
像鳥不是鳥, 清明前后天上飛,就怕雨水澆 。謎底:風箏)
板書:風箏
2.你對風箏有哪些了解?能不能簡單說說你放風箏時的感受?
3.導入新課: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品讀課文,走進他們的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自讀的時候,除了要把生字,詞語的語音讀準外,還要把課文讀正確,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要多讀幾遍。
2、剛才大家一起自讀了課文,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詞語吧(課件出示:詞語表中的詞語)。
3、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
(1)童年時候放風箏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2)課文分別寫了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事情。
三、朗讀感悟,體會心情的變化
1、整體感悟:小組交流:將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理由。
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
2、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根據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
(2)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①“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
②“依”的認讀及“依然”的意思。
③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課文當中的幾個小伙伴做風箏時很快樂,誰能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呢?
①練習朗讀。
②小組內比賽朗讀,評選優秀朗讀者。
③展示朗讀。
3、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①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兩個詞語描寫了風箏剛剛起飛和已經飛到空中時的優美樣子。
②指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③分小組練習朗讀、比賽朗讀。
4、體會找風箏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①默讀課文描寫找風箏的部分,看看哪個詞語最能表現“我們”的心情。
②理解“垂頭喪氣”:
“垂頭”就是低著頭的意思,哪位同學能做個垂頭喪氣的樣子給大家看看?
③相機指導認記“喪”字。
④討論:
“我們”在水磨坊那兒能找到心愛的“幸福鳥”嗎?
四、課堂練習
把你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板書設計
10 風箏
做風箏 ――→ 放風箏 ――→ 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