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備課筆記(精選6篇)
《孔孟》備課筆記 篇1
中學語文
魏華中
一、課文悟讀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歷經千年而不朽。作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確實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獨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們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他們就像現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傳統的力量,相信人與人之間高度的道德標準。
孔孟思想雖然一脈相傳,但仔細比較,卻也發現他們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這雖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系,但與他們的個性也不無關聯。
讀《論語》《孟子》,觀孔孟言行,他們的人品、個性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顏回曾贊美孔子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生活的快樂、熱情及其充實的內心世界。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東郭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獨具的風趣,在他挖苦自己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師生間偶爾的玩笑,其中點綴著幾處雋永的警語,經常的溝通和切磋,使得他們關系融洽,親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及曾皙談志向,輪到曾皙時,他說出一段詩情畫意的話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下子把孔子感動得心曠神怡,喟然嘆服。
一襲布衫,大袖飄飄,身體的寬舒與心靈的自由相得益彰,幾個大人,又配上幾個嬉鬧無憂的頑童,這氣氛活潑而不拘謹,游戲而不功利。這不正是孔子樂觀、積極、熱情、率性、純真品性的形象寫照嗎?程朱理學禁絕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這么一個活潑潑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責任心非常強的人,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倡導自省精神,以身作則,言行中也處處體現出這種自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為人自信自傲,認為人人都可為圣賢,且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交鋒,欲爭必勝,揪住君王就講道理,并且直言不諱,咄咄逼人,指責統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當面批評當權者不實行仁政,“率獸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團糟,主張“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言語坦率,嬉笑怒罵,絕不作吞吞吐吐之態。
二、亮點探究
1.“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分別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來說明什么道理?
探究學習: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蘇格拉底思想的傳承者。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對東西方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兩位先知都通過言論而不是親手寫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種學說,都強調以德治國,并率領門徒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作者以此來說明孟子與孔子的傳承關系及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現了孟子怎樣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學習:“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
鄒穆公問孟子:“這次和魯國的沖突,我的官吏犧牲了33個,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效死的。殺他們罷,人太多;不殺罷,又太可恨,怎么辦好呢?”孟子答道:“當災荒年歲,您的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尸于山溝荒野之中,年輕力壯的便四處逃荒,而您的庫房里卻裝滿了財寶,官吏們也不把這種嚴重情況報告給您,他們不關心人民疾苦,現在老百姓可得到報復的機會了!”
這段話,一方面表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認為為政需以身作則,要愛護人民,民貴君輕;另一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對統治者毫不客氣地指責,毫無隱諱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鋒芒畢露,具有鮮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說,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表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學習:《論語·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15歲有志于學業,30歲說話做事都能夠合于禮,40歲(明白了世上的各種事理)能夠不迷惑了,50歲懂得了天命,60歲一聽到別人說的話,便能了解其主旨,70歲便隨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會超過規矩。由孔子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對比了孔孟對“禮”的態度、行為,體現了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兩人的不同個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學習:孔子的行為,體現了他對“禮”的重視,他主張“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了禮,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禮”的束縛,率性而為。
5.“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于戰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寧靜。”從文中的分析來看,當時社會“閑雅”“寧靜”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學習:(1)當時,一切都接受“禮”的約束的原則雖已不再適用,但諸侯間交往還貫以“道德”的名義。(2)當時的作戰形式——車戰,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有公認的原則,仍離不開禮的約束。(3)當時的作戰形式決定了交戰時間短,參戰人數少的現實,戰事沒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蕩。
三、選題設計
1.孔盂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的影響。
研究方法:
(1)系統了解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史及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代表思想。
(2)查閱《孔學雜著》《先秦儒學》《孟子譯注》等相關資料。
(3)摘取有關信息,對信息進行梳理。
(4)綜合概括,得出認識。
參讀書目:
(1)中國哲學網之中國哲學研究之孔子研究。
(2)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3)郭沂《老莊孔孟哲學的底蘊及其貫通》。
(4)黃秉泰《儒學與現代化》。
(5)俞榮根《儒言治世》。
(6)姜國柱《儒家人生論》。
2.借鑒本文比較人物的方法,比較田園詩鼻祖陶淵明與山水田園詩重要代表人物王維的創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研究方法:
(1)了解比較文學的基本理論及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了解人物生平及生活的時代,知人論世。
(3)查閱資料,熟悉其代表作兄及風格。
(4)分析比較二人創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參讀書目:
(1)魏正申《陶淵明評傳》。
(2)孫靜《陶淵明的心靈世界與藝術天地》。
(3)戴建業《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華中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4)田軍《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
(5)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6)王從仁《王維和孟浩然》。
(7)楊海明《孟浩然·王維》。
摘自《中學語文教學通訊》
《孔孟》備課筆記 篇2
一、課文悟讀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歷經千年而不朽。作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確實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獨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們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他們就像現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傳統的力量,相信人與人之間高度的道德標準。
孔孟思想雖然一脈相傳,但仔細比較,卻也發現他們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這雖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系,但與他們的個性也不無關聯。
讀《論語》《孟子》,觀孔孟言行,他們的人品、個性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顏回曾贊美孔子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生活的快樂、熱情及其充實的內心世界。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東郭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獨具的風趣,在他挖苦自己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師生間偶爾的玩笑,其中點綴著幾處雋永的警語,經常的溝通和切磋,使得他們關系融洽,親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及曾皙談志向,輪到曾皙時,他說出一段詩情畫意的話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下子把孔子感動得心曠神怡,喟然嘆服。
一襲布衫,大袖飄飄,身體的寬舒與心靈的自由相得益彰,幾個大人,又配上幾個嬉鬧無憂的頑童,這氣氛活潑而不拘謹,游戲而不功利。這不正是孔子樂觀、積極、熱情、率性、純真品性的形象寫照嗎?程朱理學禁絕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這么一個活潑潑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責任心非常強的人,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倡導自省精神,以身作則,言行中也處處體現出這種自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為人自信自傲,認為人人都可為圣賢,且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交鋒,欲爭必勝,揪住君王就講道理,并且直言不諱,咄咄逼人,指責統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當面批評當權者不實行仁政,“率獸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團糟,主張“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言語坦率,嬉笑怒罵,絕不作吞吞吐吐之態。
二、亮點探究
1.“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分別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來說明什么道理?
探究學習: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蘇格拉底思想的傳承者。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對東西方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兩位先知都通過言論而不是親手寫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種學說,都強調以德治國,并率領門徒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作者以此來說明孟子與孔子的傳承關系及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現了孟子怎樣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學習:“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
鄒穆公問孟子:“這次和魯國的沖突,我的官吏犧牲了33個,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效死的。殺他們罷,人太多;不殺罷,又太可恨,怎么辦好呢?”孟子答道:“當災荒年歲,您的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尸于山溝荒野之中,年輕力壯的便四處逃荒,而您的庫房里卻裝滿了財寶,官吏們也不把這種嚴重情況報告給您,他們不關心人民疾苦,現在老百姓可得到報復的機會了!”
這段話,一方面表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認為為政需以身作則,要愛護人民,民貴君輕;另一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對統治者毫不客氣地指責,毫無隱諱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鋒芒畢露,具有鮮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說,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表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學習:《論語·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15歲有志于學業,30歲說話做事都能夠合于禮,40歲(明白了世上的各種事理)能夠不迷惑了,50歲懂得了天命,60歲一聽到別人說的話,便能了解其主旨,70歲便隨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會超過規矩。由孔子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對比了孔孟對“禮”的態度、行為,體現了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了兩人的不同個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學習:孔子的行為,體現了他對“禮”的重視,他主張“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了禮,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禮”的束縛,率性而為。
5.“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于戰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寧靜。”從文中的分析來看,當時社會“閑雅”“寧靜”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學習:(1)當時,一切都接受“禮”的約束的原則雖已不再適用,但諸侯間交往還貫以“道德”的名義。(2)當時的作戰形式——車戰,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有公認的原則,仍離不開禮的約束。(3)當時的作戰形式決定了交戰時間短,參戰人數少的現實,戰事沒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蕩。
三、選題設計
1.孔盂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的影響。
研究方法:
(1)系統了解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史及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代表思想。
(2)查閱《孔學雜著》《先秦儒學》《孟子譯注》等相關資料。
(3)摘取有關信息,對信息進行梳理。
(4)綜合概括,得出認識。
參讀書目:
(1)中國哲學網之中國哲學研究之孔子研究。
(2)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3)郭沂《老莊孔孟哲學的底蘊及其貫通》。
(4)黃秉泰《儒學與現代化》。
(5)俞榮根《儒言治世》。
(6)姜國柱《儒家人生論》。
2.借鑒本文比較人物的方法,比較田園詩鼻祖陶淵明與山水田園詩重要代表人物王維的創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研究方法:
(1)了解比較文學的基本理論及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了解人物生平及生活的時代,知人論世。
(3)查閱資料,熟悉其代表作兄及風格。
(4)分析比較二人創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參讀書目:
(1)魏正申《陶淵明評傳》。
(2)孫靜《陶淵明的心靈世界與藝術天地》。
(3)戴建業《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華中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4)田軍《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
(5)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6)王從仁《王維和孟浩然》。
(7)楊海明《孟浩然·王維》。
摘自《中學語文教學通訊》
[1]
《孔孟》備課筆記 篇3
湖北省監利縣汪橋中學(433318) 張見亭
本課屬于自讀篇目,課文結構清楚,層次清晰,闡述的觀點也并不深奧,再加上高三學生此時對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觸和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也比較熟識,因此本文比較適合于自學。自學并不等于放羊,應該引導學生自學,在45分鐘內盡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養能力的最大益處。本篇課文的課后練習,比較適合于作為邊閱讀邊思考的激發點使用,應該充分運用,這樣學習本課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實些。
在教材處理上,這一課時把教學內容切分成三大板塊,先是整合課文內容,其次是晶詞味句重點突破,然后適當擴展,溫故知新。課后提供一篇逆向思考類文章,為的是能讓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得以有效的訓練。
教學目標
1.把握每段的要點,明確孔孟二者的差異。
2.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么。
3.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4.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5.感悟文化與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么
2.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3.孔孟思想的具體特點。
教學難點
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本課安排一課時,由孔孟之說引出話題的歷史原因,領悟作者的思想方法。思考孔孟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并從文中找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進而分析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啟發式。
教學用具
運用多媒體教學。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語
上一篇課文我們了解了莊子,其實在先秦諸子百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顏淵、子路我們如雷貫耳。同時,我們還通常把孔孟并舉。提到大成至圣,我們就會想到亞圣,這兩個人總是如影隨形,有時孟子的光輝甚至還會把孔子遮掩著。其實,孟子與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時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春秋時期,孟子生活的是戰國時代。據《史記》,孟子是孔子的門人于思的學生,這兩人真的能夠如出一轍嗎?讓我們一同來閱讀著名學者黃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體初讀,歸納提要,整合課文內容。
快速閱讀課文,把每一節當中的重點語句劃出來,然后對本文內容作一個提要。這個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訓練學生的速瀆能力,速讀要講求質量,所以第二個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在快速閱讀當中迅速抓住每一節中的關鍵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節,是因為段節的層次性不很復雜,而它又是一篇課文骨架,學生思考問題的難度會相對小一些。
(明確:本文的內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蕩悠閑,輕松愉快,孟子則凡事緊張。孔子認為性惡來自于先天,孟子則持性善論。孔子對“禮”非常重視,而孟子則不大拘泥于禮。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局勢起了變化,孔子處在春秋時期,周禮還有一定的約束力,戰事尚未波及全民,戰事的方式如同競技,還不足以造成社會全面動蕩。因此孔子認為東周那樣的社會秩序仍可恢復,他提倡克己復禮,正名復古。孟子處在戰國前中期,戰國七雄已經準備長期的大廝殺,戰爭已有相當規模,戰事已經相當殘酷,社會全面動亂。因此,孟子認為出路在于改弦更張,他的種種主張都是突破“禮”的約束的)學生在回答問題,可以通過量化來考查學生的閱讀品質:如孔孟的三個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局勢起了變化。
三、品詞析句,探究質疑。
1.依據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今人馮友蘭,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在馮友蘭看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二人是否相同?為什么?
明確:主要闡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開頭又有“但是”的轉折,然后進而論述了二人的不同。
2.說孟子“凡事緊張”,“緊張”一詞含義是什么?
提示:所謂“緊張”,與上文的“輕松愉快”相對,可用“沉重痛苦”來對解,但是還要結合下文來具體回答,是為尖銳的社會矛盾、兇險的前途而焦慮、憂心、痛心這樣的情緒。
3.“雖為圣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從這個話里怎么見出“性惡來自先天”?
提示:經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認為人的修養是用理智不斷克服性惡的過程,也就是認為惡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課文第四節,舉了有關于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是為了說明什么?
提示:加深對論點與論據之間關系的理解。作者列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孟子對“禮”不大重視,在他看來,周禮早巳不復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禮法。;
5.“他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閑雅,孔子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心態。
6.為什么說“全民為什伍”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戶籍編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相聯相保。“什伍”又是古代軍事編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所以說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7.為什么說孟子的性善論帶著一種強迫性的推論?
提示:由性善論這個前提推論到對人的道德要求,不過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復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為“失其本心”,所以帶有強迫性。
8.何謂“低水準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準是指生活水平低。如“樂歲終身飽”,但求吃飽肚子而已。
9.“可是今日我們讀《孟子》和《四書》全部,卻不能一體視之為政治哲學,一定也要考究它們的歷史背景,有時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說的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書》全部都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話都適用于任何歷史條件。政治哲學,是研究政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和政治理論的概念體系,包括《孟子》在內的《四書》含有政治哲學的成分,但是不能一體視之為政治哲學。如果不考究其歷史背景,一概奉為經典,是要犯錯誤的,在這個意義上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10.學習了本文,你認為應該怎樣來研究古代文化現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異。(2)要進行歷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實質象,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并以之為依據。
四、拓展延伸
翻譯《寡人之于國也》,并結合本文說說孟子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研究歷史文化現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洚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粱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老百姓沒有再減少,我的百姓沒有再增多,這是為什么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舉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頭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
—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餓死了,卻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從本文的第一句話可以想見當時戰事頻仍,孟子給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發展生產,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由于戰爭,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對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給民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孟子關于王道的主張就是針對當時的局勢提出來的。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災難深重,社會矛盾的尖銳,也可以體會孟子慈悲為懷的胸懷,為民請命的激切。
[1]
《孔孟》備課筆記 篇4
孔孟
[教學目標 ]
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產生的不同的原因;
[教學重點]
孔孟之間的傳承關系和二者的差異。
[教學難點 ]
孔孟之間的傳承關系和二者的差異。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一、 導入
孔孟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為圣人,后者被尊為亞圣,都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常常把他們相提并論,說其中的一個,必然會說另一個;他們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嗎?讓我們閱讀《孔孟》,看看黃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二、 作者
閱讀文后補白文字。
三、 閱讀課文
思考:1、梳理思路;2、完成練習一
四、 研究課文
(一) 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為兩部分。前部分論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異,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 把握內容
1、完成練習一
2、產生差異的原因有哪些?
明確:個性、書的記載體裁不同的原因,是明顯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沒有展開論述,而“此一時,彼一時”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點。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觀察周邊的世界,從一些人們習以為常的看法、認識中勇于質疑,善于質疑。條分縷析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 拓展訓練
思考:李杜雖然都生活在唐代,但是詩的題材、風格迥異。運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二人差異的深層原因。
明確:(1)李白一受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的影響,有治國安邦的遠大志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另一方面又具有濃郁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貴,糞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始終奉行“醫時濟世”“仁政愛民”的儒家信條。
(2)李白主要活在盛唐,唐帝國經過一百多年發展已經達到昌盛的頂點,直接反映社會現實和勞動人民生活的作品不如杜甫多。杜甫大多生活在安史之亂時期,他和人民一起流亡,親身體驗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他的詩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思想。
(3)禮拜出身于富商,輕財好施。杜甫窮困潦倒,政治上的失意,經濟上的貧困,把他推向了現實,推向了人民。
五、 布置作業
《孔孟》備課筆記 篇5
教學設想
本課文擬用一個教學時完成。如有可能,建議語、政、歷三科老師能集中一起備課,從各自學科的特點分析本課文,以講座的形式向同學們講授,亦可從文科綜合的角度,不光是從語文的角度,可以揉進哲學、歷史等學科知識,考查學生對本篇課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傳授目標: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觀點的異同點;
2.掌握本文中出現的詞和成語;
3.背誦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從事物發生,問題產生的時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標:為孔孟兩位偉大的哲人自豪,為祖國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驕傲。
預習要求
1.認真閱讀課文,搞懂課文中的注釋;
2.把課文中談及孔孟兩人不同思想觀點的語句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成至圣老師”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學派中,地位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稱為“亞圣”。這兩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舉,孔孟之道并提,被視為儒學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認為完全繼承了孔子的學說和觀點。他們的學術觀點,生活理念被認為毫無二致。事實是這樣的嗎?請看課文—孔孟。引出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資料,并配以朗讀。也可不要配音朗讀。課堂教學時由教師或學生讀)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少“貪且賤”及長,做過“委吏”(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現存《論語》一書,記有孔子的談話以及孔子與門人的問答。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受業于子思的門人。一度任齊宣王客卿,因主張不被采納,退而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他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
三、研習課文
導讀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人們總認為孔孟是一體的?(形影相隨,孔稱“至圣”,孟稱“亞圣”,孔有《論語》,孟有《孟子》,孔主張“成仁”,孟主張“取義”—總之,從兩人“尊號”、著述、主張方面,都印證了這一點—形影相隨,孟隨孔,有孔則有孟。)(板書:形影相隨)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隨,孔孟一體嗎?
(由此一問,導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閱讀)
導讀二、三、四自然段。
1.請同學迅速閱讀這三個自然段,教師要分以下幾個方面—生活、人性、人際。學生按課文內容找出答案。教師將答案以板書形式列出。
2.通過以上列舉分析,我們清楚了,雖然我們張口就說“孔孟之道”,實際上“孔”“孟”除了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之外,兩人還各有其“道”—主張見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導我們深長思之,產生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導讀五——十一自然段。
1.這七個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請同學看一下,個性不同是二人主張不同的原因嗎?(是,又不是。因為作者明確指出“不能說……無關”,能解讀這個句式,就是有關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達“有關”的成份就壓到了最低點,實際上作者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有關,但關系不大,基本無關,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兩百年,中國局勢,已起了很大變化;(2)此一時,彼一時)
2.孔子時代社會特點是什么?(雖有戰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會的動蕩;禮的約束力雖不太大了,但仍有影響;孔子認為“克已復禮”可行)——板書:社會相對寧靜。
3.孟子時代社會特點是什么?(時代動亂,國君草菅民命,孟子認為,恢復過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張)板書——社會十分動亂。
導讀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異的根本原因在于時代,在于中國獨特歷史地理特點。社會相對寧靜,孔子才會閑適;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聲疾呼“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時代造就了思想,思想與時俱進,這也是孔、孟主張雖有不同但卻是“圣”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結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體會到作者構思的謹嚴由同談起,繼之以不同的例舉,再繼之以原因分析,結束明確指出,時代不同,主張自然有異,環環相扣,令我們信服其結論。在我們寫作時,要注意對這種結構安排的學習,更要注意學習對所提出的問題選準角度進行分析,這會使文章立意更深,見解更高。
板書設計:
補充:
下面兩段文字分別選自《論語》和《孟子》,請同學讀一下,說一說哪一篇選自《論語》,哪一篇選自《孟子》。
(一)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選自《論語》)
[譯文]
說:“用麻布作禮帽,這是合于古禮的;召集大家都用絲來做,這樣儉省一些(麻做禮帽,按規定要用經線2400根,細密難成,不如用絲儉省),我同意大家這樣做。臣見君時,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這是合于古禮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禮,這是一種驕傲輕慢的表現。雖然違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從古禮,在堂下跑拜。
(二)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對曰:“于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選自《孟子》)
[譯文]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嗎?”孟子答:“史料中有這種記載。”宣王問:“臣子犯上殺死君主,行嗎?”孟子答:“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的人叫做‘殘’,毀仁害義的殘賊,叫做‘獨夫’。只聽說把獨夫紂死了,卻沒有聽說是君主被殺害了。”
《孔孟》備課筆記 篇6
[教學目標]
1.把握每段的要點,明確孔孟二者的差異。
2.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么。
3.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4.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5.感悟文化與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么
2.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3.孔孟思想的具體特點。
[教學難點]
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教學設想]
由孔孟之說引出話題的歷史原因,領悟作者的思想方法。思考孔孟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并從文中找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進而分析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
[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啟發式。
[媒體設計]
運用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課屬于自讀篇目,課文結構清楚,層次清晰,闡述的觀點也并不深奧,再加上高三學生此時對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觸和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也比較熟識,因此本文比較適合于自學。自學并不等于放羊,應該引導學生自學,在45分鐘內盡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養能力的最大益處。本篇課文的課后練習,比較適合于作為邊閱讀邊思考的激發點使用,應該充分運用,這樣學習本課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實些。
在教材處理上,這一課時把教學內容切分成三大板塊,先是整合課文內容,其次是晶詞味句重點突破,然后適當擴展,溫故知新。課后提供一篇逆向思考類文章,為的是能讓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得以有效的訓練。
一、導入語
上一篇課文我們了解了莊子,其實在先秦諸子百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顏淵、子路我們如雷貫耳。同時,我們還通常把孔孟并舉。提到大成至圣,我們就會想到亞圣,這兩個人總是如影隨形,有時孟子的光輝甚至還會把孔子遮掩著。其實,孟子與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時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春秋時期,孟子生活的是戰國時代。據《史記》,孟子是孔子的門人于思的學生,這兩人真的能夠如出一轍嗎?讓我們一同來閱讀著名學者黃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體初讀,歸納提要,整合課文內容。
快速閱讀課文,把每一節當中的重點語句劃出來,然后對本文內容作一個提要。這個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訓練學生的速瀆能力,速讀要講求質量,所以第二個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在快速閱讀當中迅速抓住每一節中的關鍵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節,是因為段節的層次性不很復雜,而它又是一篇課文骨架,學生思考問題的難度會相對小一些。
(明確:本文的內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蕩悠閑,輕松愉快,孟子則凡事緊張。孔子認為性惡來自于先天,孟子則持性善論。孔子對“禮”非常重視,而孟子則不大拘泥于禮。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局勢起了變化,孔子處在春秋時期,周禮還有一定的約束力,戰事尚未波及全民,戰事的方式如同競技,還不足以造成社會全面動蕩。因此孔子認為東周那樣的社會秩序仍可恢復,他提倡克己復禮,正名復古。孟子處在戰國前中期,戰國七雄已經準備長期的大廝殺,戰爭已有相當規模,戰事已經相當殘酷,社會全面動亂。因此,孟子認為出路在于改弦更張,他的種種主張都是突破“禮”的約束的)學生在回答問題,可以通過量化來考查學生的閱讀品質:如孔孟的三個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局勢起了變化。
三、品詞析句,探究質疑。
1.依據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今人馮友蘭,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在馮友蘭看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二人是否相同?為什么?
明確:主要闡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開頭又有“但是”的轉折,然后進而論述了二人的不同。
2.說孟子“凡事緊張”,“緊張”一詞含義是什么?
提示:所謂“緊張”,與上文的“輕松愉快”相對,可用“沉重痛苦”來對解,但是還要結合下文來具體回答,是為尖銳的社會矛盾、兇險的前途而焦慮、憂心、痛心這樣的情緒。
3.“雖為圣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從這個話里怎么見出“性惡來自先天”?
提示:經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認為人的修養是用理智不斷克服性惡的過程,也就是認為惡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課文第四節,舉了有關于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是為了說明什么?
提示:加深對論點與論據之間關系的理解。作者列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孟子對“禮”不大重視,在他看來,周禮早巳不復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禮法。;
5.“他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閑雅,孔子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心態。
6.為什么說“全民為什伍”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戶籍編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相聯相保。“什伍”又是古代軍事編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所以說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7.為什么說孟子的性善論帶著一種強迫性的推論?
提示:由性善論這個前提推論到對人的道德要求,不過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復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為“失其本心”,所以帶有強迫性。
8.何謂“低水準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準是指生活水平低。如“樂歲終身飽”,但求吃飽肚子而已。
9.“可是今日我們讀《孟子》和《四書》全部,卻不能一體視之為政治哲學,一定也要考究它們的歷史背景,有時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說的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書》全部都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話都適用于任何歷史條件。政治哲學,是研究政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和政治理論的概念體系,包括《孟子》在內的《四書》含有政治哲學的成分,但是不能一體視之為政治哲學。如果不考究其歷史背景,一概奉為經典,是要犯錯誤的,在這個意義上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10.學習了本文,你認為應該怎樣來研究古代文化現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異。(2)要進行歷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實質象,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并以之為依據。
四、拓展延伸
翻譯《寡人之于國也》,并結合本文說說孟子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研究歷史文化現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洚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粱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老百姓沒有再減少,我的百姓沒有再增多,這是為什么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舉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著或頭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
—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餓死了,卻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從本文的第一句話可以想見當時戰事頻仍,孟子給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發展生產,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由于戰爭,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對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給民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孟子關于王道的主張就是針對當時的局勢提出來的。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災難深重,社會矛盾的尖銳,也可以體會孟子慈悲為懷的胸懷,為民請命的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