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8篇)
《荷塘月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
3.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1、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2、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散文《荷塘月色》。二、了解作者(知人)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炫,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辭》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揚州人。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了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雜文集《論雅俗共賞》、《標準與尺度》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是毛澤東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毛澤東曾熱烈贊揚其“寧死不領美國救濟糧”的高尚氣節。三、了解背景(論世)1927年7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和“七·一五兩次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了中國大地。舊時代正在崩潰,新時局尚未到來。知識分子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生活,但頹喪和騷動使得他們惶惶然,處于苦悶彷徨之中,看不清前進的方向。這種內心的痛苦與矛盾就外化為荷塘月色的圖景,素雅朦朧的景致和作者內心的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是一致的。作者在此想躲開惱人的現世,求得短暫的安寧。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為超脫世塵的絕妙世界。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四、 請學生聽朗誦帶,注意字詞并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1、字詞<略>
2、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 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點明題旨)(情)
第二部分(2-6): 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景)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情)附:感情線索: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游蹤線索:(略)五、理出心情(披情)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3.教師歸納總結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六、領會意境(入境)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郁悶心情的?(一是借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借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七、布置作業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教學過程】一、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二、初步理解1、作者寫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荷葉:動態美(疊詞 比喻)月色下的荷塘荷花:嬌美姿態、羞色神情(擬人 排比 博喻)荷香:時斷時續、若有若無、清淡飄渺、沁人心脾(通感)荷波:幽雅和寧靜(動靜結合 擬人)荷韻:言有盡而意無窮(把所見與想象結合)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三、深入理解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么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顫動的葉和花
像( )
密密挨著的葉子
宛然( )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陰陰的樹色
像( )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
通
感
微風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擬
人
打著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四、布置作業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并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教學要點】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教學過程】一、作業檢查1.請幾位同學說一說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二、咀嚼語言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復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詞句有什么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閑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閑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郁悶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為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郁悶相照應)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為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瀉”而不能“照”的)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三、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愿驚動家人)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愿驚動家人)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郁悶的心情)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復有什么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復有什么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四、布置作業寫一篇散文。
《荷塘月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創作特色;2.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學習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4.學習欣賞和鑒賞散文。【教學重點】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由共同回憶《匆匆》引出朱自清從而導入課文。二、整體感知1.介紹朱自清。(結合圖片和音視頻資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xx年入高等小學,19xx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1925 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美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2.寫作背景。本文寫于1927年7月,正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3.解題。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課文多媒體文件,學生欣賞課文,正音正字,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學習課文朗讀方法。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感受意境。6.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荷塘月色》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課文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 寫夜賞的緣由(點明題旨)(情);第二部分(4~6段) 寫荷塘美景(主體)(景);第三部分(7~10段)寫六朝采蓮的熱鬧和江南故鄉采蓮的情況,回歸現實(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一)情語1.課文的“文眼” 是哪一句話?明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2.作者的游蹤是怎樣的?明確:家──小路──荷塘──家。3.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4.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5.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6.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蕩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7.課文的感情線索是怎樣的?明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讓學生找出相關句子。)(二)景語1.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月色的?明確: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2.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明確:“瀉”“浮”“洗”“畫”等。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乳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三)藝術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這篇散文突出的藝術特色。2.景物描寫細膩委婉、生動形象。3.語言素樸優美,遣詞造句十分準確貼切。4.師生互動,品味課文“自然新穎”的語言。如:“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四、作業1.熟讀課文,背誦4~6段;2.學習課文的語言,寫一篇文章,重點寫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1. 自主閱讀體驗與教師引導、集體討論相結合。
2.涵泳法、美讀法為主兼用探究法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老師有聲有色地背誦《春》中的一些典型段落,感染學生,調節氣氛。然后再總結。)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文教材曾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這兩篇散文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知道些哪些呢?(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散文。(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二、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思考: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好,那我們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然后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美景。
三、作品結構分析:(再請全班同學齊讀下這篇優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寫了什么內容?全篇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畫一個圓形的圖解做板書,邊板書邊講解。見課件!)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細講線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本節課我們對《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請同學們課后繼續認真朗讀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業: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找同學背誦第4-6自然段,并做鼓勵性點評。)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賞的語句,并說出你真實的感受。
(講解:很有代表性的幾句:)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l1] ”。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并討論第5、6自然段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七、布置作業: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
教學后記: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
《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認為表現的是什么樣的情感呢?
我認為作者表現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低調情緒籠罩著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云、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至于喜悅,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于是,由賞景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淡淡喜悅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4
【背景材料】
    一、作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898 年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03 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 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
    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作新詩,1923 年發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 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 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詩文選集》。
    二、月夜有無蟬聲?
    《荷塘月色》中有一處寫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時聽到了蟬聲。
    “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
    后來有一位叫陳少白的寫信給朱自清,說蟬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為此問了好幾個人,他們也都認為陳的話不錯。朱自清為了進一步弄清問題,又去請教他在清華大學的同事昆蟲學家劉崇樂教授。劉崇樂則從別一個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給朱自清,這一段文字說月夜確有蟬聲,不過那位著者又說,平常夜晚蟬子是不叫的,那一個月夜,卻聽到它們在叫。這么一來,朱自清反復考慮,就把“好幾個人”的話當作“客觀實際”,而把那個著者的親耳所聞當作“是個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寫,則自認是“記憶錯誤”。于是朱自清給陳少白復信,表示了感謝,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刪掉月夜蟬鳴的句子。
    過了些時候,陳少白又在《新學生》月刊上發表文章,再次討論這個問題,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驛》一詩,因為這首詩里也有月夜蟬鳴的描寫。也就在這個討論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兩次親耳聽到了月夜蟬聲,“跟《荷塘月色》中所敘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為“有切己的問題在心里’,所以對此印象格外深刻。這才寫了《關于“月夜蟬聲’》一文,公開作答。從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對寫文章是極其認真負責,絕不含糊的。
    朱自清還從這件事中引出一個更深的教訓,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說:“我們往往由常有的經驗作概括的推論。例如由有些夜晚蟬子不叫,推論到所有夜晚蟬子不叫。于是相信這種推論便是真理。其實只是成見。這種成見,足以使我們無視新的不同的經驗,或加以歪曲的解釋。我自己在這兒是個有趣的例子。”朱自清這一段話意味深長,它告訴我們輕率的推論會使人們誤把成見認作真理,妨礙我們獲得新的經驗,接受新的知識,這個體會和認識已經遠遠超出“月夜”有無“蟬聲”的討論本身了。
    三、荷塘夕照明——懷念朱自清先生
    今年(1978)八月十二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清華大學為了紀念他,把座落在“水木清華”池邊的古老方亭命名為“自清亭”。它和附近小山坡上紀念聞一多先生的“聞亭”比鄰而立。朱、聞兩位老教授,都是毛澤東同志稱頌過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自清亭”的命名,使我想起解放初清華園的荷花池畔,也曾為紀念他而建過一個草亭,名“荷塘月色’。那草亭早因破舊而拆除了,可是,那荷塘呢?
    夏日的黃昏,剛下過一回陣雨。雨過天晴,我信步來到荷花池畔。荷塘一片碧綠,間雜著朵朵蓮花,微風中送來陣陣清香。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這是我在中學里讀過的。在解放前,到清華念書的時候,我打聽到朱先生筆下的荷塘,就是這個荷花池,走去一看,原來不過是一灣死水,幾樹垂楊,敗葉殘花,潦倒其間。塘中央還有座小島,島上雜樹叢生,荊棘遍地,偶爾還從斜刺里跑出一兩只野兔來,人稱荒島。
    朱自清寫《荷塘月色》的時候,這里是“陰森森的有些怕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這篇文章的頭一句話是:“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冷僻而又有幾分清幽的荷塘月色,就正好成了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暫時“自由”“獨處”的地方了。
    我那時雖是工學院的學生,由于愛好文藝和對朱先生的傾慕,對清華園里的進步文藝活動,總是要擠進去聽聽的。朱自清經常出席文藝晚會,發表演講。他這時已不是我想象中風度瀟灑的詩人,而是一個扶著手杖,身材瘦小的老人了。但看去精神卻很好。他認定了前進的方向,提出要做“向下的”知識分子,即接近工農大眾的知識分子。他領頭發表反對國民黨打內戰的和平宣言,在抗議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學生的爭人權宣言上簽名,起草教授罷教宣言,還常扶著手杖去征集簽名。“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他這用以自況的詩句,表明晚年的朱自清的確不再是寫《荷塘月色》時感傷獨處的朱自清了。
    朱自清寫過一首《挽一多先生》的詩,稱聞一多是“一團火”,那么,自清先生又該比作什么呢? 他同聞一多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也許是一池清水吧。雖是清水,也會時起波瀾,甚至卷起千堆雪。不是嗎? 你看他在   “一•二九”運動中,跟隨清華學生游行隊伍進城,“一•二一”運動中,他到靈堂向四烈士致敬。聞一多被害時,他冒著危險,在成都各界人士追悼會上發表演說。他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他在日記中寫道:“此事每月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余仍決心簽名……此雖只為精神之抗議,但決不應逃避個人責任。”在彌留之際,  他還一再囑咐家人不去買那出賣中國人靈魂的“救濟面粉”……
    在池塘邊漫想,清華園這些年的風風雨雨,更教人心潮難平。從朱自清的詩句,想到葉帥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這兩句詩反映了我國老一輩革命家的壯志豪情;我想,也反映出今天老知識分子們的心境吧。而《荷塘月色》呢,該另有新篇了。
                                       (摘自《光明日報》)
    四、《采蓮賦》參考譯文(羅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鹢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正嫩花兒才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
【示范教案】
荷 塘 月 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建議
    一、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結構安排、寫景的層次和運用語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語言精美,寫景狀物傳神,應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自然地受到感染,體會文章的韻味。
    本文語言樸素、典型,充滿詩意,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巧妙運用比喻、通感,精心選用動詞、疊詞的表達技巧。
    解決辦法
    1.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2.引導學生品味表達作者感情基調與感情發展變化的關鍵語句。
    3.引導學生體味本文描寫景物的特點,從中領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辭方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可以結合練習題講一點知識,必要時可擴展一些練習。
教學要點
    講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寫作的緣起及描繪月色下的荷塘的特點,環境描寫與抒發感情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巧妙運用比喻、通感,精心選用動詞、疊詞的表達技巧。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解題:荷塘月色(加點部分板書,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是文章描繪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諧寧靜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向往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27 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悶之中。他既對現實不滿,又不敢投入火熱的革命斗爭中去,因而借賞景來排遣苦悶。本文中所反映出來的憎惡現實,想找一個安寧的所在而不得的苦悶心情,在當時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學生默讀課文,參照“練習”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師先讀課文、正音并解釋詞語。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師歸納: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 1 自然段),寫作者夜深人靜時去荷塘觀賞月色的緣由。第二大段,(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體,細致地描繪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靜,抒發作者淡淡的喜悅和哀愁。第三大段(末兩個自然段),寫江南采蓮習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結構完整,銜接自然緊密,寫景與抒情有機地揉合在一起。
    五、講讀第一段。
    (一)指名朗讀。
    (二)提問:作者為什么惦念起荷塘來了?作者寫自己離開沉浸在寂靜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師生共同談話,注意“忽然”兩字。
    月亮升高了,馬路上孩子們的嬉笑聲聽不見了,妻子拍著閏兒也漸入睡。周圍已經沉靜下來了,本來可以好好想一些問題,但是,許多的事縈繞在自己頭腦中,無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找尋片刻的心靈的寧靜而去荷塘邊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蕩。
    六、講讀第二段:
    (一)提問,這一段是按照什么線索來寫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過程來寫的。按照作者的活動、視線的轉移,有層次地展現荷塘月夜的美麗景色,抒發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 2 節)——荷塘(第 4 節)——月色(第 5 節)——荷塘周圍的樹(第 6 節)
    漫步——思索(線索)(板書)
    (二)講讀第 2 節:
    文章先寫去荷塘必經的小路。提問:這條小路有些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樹的特點(板書),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點。曲折與多樹是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隨荷池彎曲,呈曲折之態。多樹則蓊蓊郁郁,更顯幽深僻靜。
    文章用了對比的方式,襯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對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沒有月光的晚上(陰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寫出景色朦朧,富有詩意,第一次把“月色”點了出來。
    (三)講讀第 3 節:
    提問:這一節寫作者去荷塘時的感受,請你說說這種感受的具體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請學生把“象今晚上,……現在都可不理”這段話劃出來。這是作者感受的具體內容。作者感到在這種幽僻的壞境之中,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在這種環境里,可以不做違心的事,不說違心的話,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拋棄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聯系文章的寫作背景,可以理解這種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進一步點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講讀第 4 節:
    背誦課文第四段,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寫月下的荷塘景物順序是如何安排的? 有何特點?
    先總寫荷塘,再寫葉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點觀察,由近及遠,由上到下,先靜態后動態。
    (2)鑒賞景物特色及語言技巧
    荷塘        曲曲折折  用疊詞,突出廣度
    荷葉        田田  用疊詞,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動寫靜,寫出了高而圓的風姿
    荷花        裊娜,擬人,飽滿的花朵姿態柔美
    羞澀,擬人,含苞欲放的嬌美情態
    明珠,比喻,晶瑩剔透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纖塵不染的美質
    荷香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通感,將嗅覺形象訴諸聽覺形象,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擴大意境,烘托環境優雅、寧靜,這是月夜獨處的獨特感受
    荷波        閃電,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靜寫動
    流水        脈脈,擬人,默而有深情
    (3)歸納月下荷塘的總體特點,寄寓的感情素淡,寧靜,寄寓了淡淡的喜悅之情。
    (五)講讀第 5 節:
    背誦課文第五段,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寫月光,再寫月影,最后寫光與影。
    (2)作者選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月光,有什么好處?
    “瀉”,照應“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這個喻體,增強動感,表現了月輝照耀、一覽無余的情景。
    “浮”,水氣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以“青霧”襯“月光”,表現了月光的朦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瀉”字而來,一個“洗”字表現了月光潔白柔和而又鮮艷欲滴。
    “籠”,“夢”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來,一個“籠”字表現了月光下葉子與花的輕飄柔美的姿容,襯托了月光的朦朧、柔和。
    (3)月光朦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為什么說“恰是到了好處”?
    原因是天上有一層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滿月的意境。這種朦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
    (4)作者為什么又要寫月影?哪個動詞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樹。月影當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輝映,能使月色表現得更為精妙。
    一個“畫”字用得精妙,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5)寫光與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比喻與通感的手法。將視覺形象化為聽覺形象,光與影的黑白塊兒仿佛變成了活潑跳躍的音符,化靜為動,寫活了。光與影的和諧分布與名曲的優美、悠揚、和諧動聽,兩相烘托,擴大了意境。
    (6)這段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總體特點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朦朧,和諧,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
    七、講讀末兩節。寫夜游荷塘引起的聯想,想到古代詩詞中對采蓮的描繪從而引起對江南美好生活的懷念,表現了作者對眼前的寂寞、毫無生氣的環境的不滿之情,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鄉的哀愁中結束全文。
    八、寫作特點: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準確生動,富有韻味。作者是如何使語言表達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選用恰當的動詞,使語言準確、貼切,創造出生動的意境。
    (2)作者善于運用疊詞,傳神地描寫事物特征,加強語氣,舒展文氣,增加音韻美,深化物態情貌。
    (3)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創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歸納中心思想。讓學生歸納,教師總結。從荷塘月色美麗景色的描繪中,表露了作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結、擴展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過鑒賞作者的景物描寫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鑒賞作者的景物描寫,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寫的層次、景物描寫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點,最后歸結到美感特征。
    課外閱讀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綠》,領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綠中的思想感情,并與《荷塘月色》表現的思想感情進行比較。
布置作業
    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
附:板書設計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荷葉像裙            形態美
荷花似
[1] [2] 下一頁
《荷塘月色》教案 篇5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1◆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3◆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6◆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 ,7◆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9◆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10◆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11◆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學習程序 
★閱讀訓練 
    一、背景學習  鼠標指向課題和作者,閱讀有關信息。 
    二、知識積累  1、閱讀全文,學習有關知識。  2、比喻是一種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研究帶◆號的12個句子,回答:a、哪幾個不是比喻句?它們各自是表比較、揣測、舉例中的哪一種?b、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是什么?c、學習“修辭知識”中關于“通感”一節,說一說:比喻句中的哪句屬“通感”,后文還有哪一句?為什么?     3、學習“修辭知識”中“語音修辭”一節,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三、整體把握  1、閱讀全文和背景資料,回答:作者在觀賞荷塘月色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懷著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達這樣的感情? 2、有人評論:(作者) 與其說在觀賞景物,不如說在逼視自己的靈魂深處;與其說寫下的是他看到、感覺到的一切,不如說他在構造一個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你同意嗎?為什么?(點擊有關資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點四五兩段概括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樣概括的根據是什么?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義和結構上與課題有什么區別?4、本文寫景特別工細,不但把景物分解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寫荷塘和月色時,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從觀察角度和描寫對象兩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寫景提綱。5、第五段寫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寫,哪些句子是側面襯托?用哪些事物作襯托? 6、作者為什么要寫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江南采蓮舊俗和《采蓮賦》、《西洲曲》?(從寫作背景和感情線索兩方面考慮)  
  四、揣摩語言 1、文中寫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請分析:瀉、浮、洗、籠這幾個動詞的表達作用。[答]      2、詞語用得好,不但繪聲繪色繪形,而且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請分析“脈脈”一詞在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5、“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從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和前后文風格一致兩個角度考慮)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參考論題(請你就以下論題中的一個或另擬論題,從網絡上尋找有關資料,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可上交文本、軟盤,更歡迎直接發表至“學習論壇”)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為什么“不平靜”? 
3、談《荷塘月色》的寫景藝術 
4、談《荷塘月色》的感情線索 
《荷塘月色》珍貴的背景資料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楊昌江《工筆畫,朱自清的散文藝術》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6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品味語言,學習賞析散文的藝術手法。 
2.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鑒賞抒情散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頗不寧靜的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方法:  
通過聽錄音、默讀,讓學生讀文入境。 
通過反復誦讀、感知,品味作品語言。 
通過提問思考討論,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計劃采用六個步驟“自讀感知,思考提問,查閱信息,討論交流,熟讀成誦,存疑留問”,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存疑留問”放在課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讀感知,學生思考提問,學生查閱信息,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熟讀成誦。教師在這過程中主要起引導點撥的作用。 
一、自讀感知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結構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讀課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詞典,弄清以下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彌望、裊娜、宛然、凝碧、斑駁、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詞典讀懂《采蓮賦》。 
其次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明確: 
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再次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復述下來,注意段落之間的聯系。 
明確:因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著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卻很好,我可以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確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朧和諧,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靜,只有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最熱鬧,而我什么也沒有。忽然又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巳無福消受了。采蓮令我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問  
首先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一鋪”,其好處是什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上述問題,重新整合。 
第一類問題是關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第二類問題是文章局部的細節問題。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羅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類是關于對本文的評價的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處。 
   
三、查閱信息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 
   
四、討論交流  
首先討論第一類問題,即關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么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系作者自身來看。學生交流上網查閱的有關資料。明確: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串佩弦,號秋實,生于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于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后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后,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鉆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郁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裝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游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郁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其次討論局部細節問題。 
·第四段景物描寫,為什么葉子寫得多? 
·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寫了什么?又是怎么寫的? 
明確: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來寫的。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寫出了動態美。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 
之所以葉子寫得多,是當時當地景物的實際情況。作者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寫的特征,本文的特點是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銀白色的,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點。寫荷花的香味,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處飄來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閱讀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明確:作者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不然,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文章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蕩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課文第五段,寫月光用“瀉”不用“照”鋪”,其好處是什么? 
解答這個問題,不妨請學生把“照”和“鋪”字代人句中讀一遍,學生就知道了。 
明確:“瀉”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來的,“瀉”字有向下傾的勢態。“照”和“鋪”字就沒有這個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無深層含義? 
明確:“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層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層含義應該聯系作者的心態來看,他不希望過于激烈的行為,他喜歡一種平和的心態,正如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他做不到投筆從戎,他要尋找安寧平和的生活。對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態。 
·作者為什么會由光和影聯想到名曲? 
明確:這是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光與影是視覺形象,作者卻用聽覺形象來比喻,這就是通感的一種,其相似點就是和諧。第四段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這也是通感,把嗅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就是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 
·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蕩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再次討論本文的評價問題。 
《荷塘月色》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處。 
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這個問題不必回答。 
   
五、熟讀成誦  
要求學生背誦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師要求學生誦讀時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為主,“內在”情感要豐富,表現出優美的“韻味”,語速宜緩,節奏分明。 
   
六、存疑留問  
給學生一個探究的題目讓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現實世界與自我心靈升華的超越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朱自清的一個“夢”。說說你對這個“夢”的理解。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8
《荷塘月色》說課教案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冊的閱讀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承擔著提高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的欣賞能力的任務。所以本單元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中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歸功于傳神的動詞,巧妙的疊詞,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辭。我個人認為課文只是借鑒的范例,因此課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學習重點和本文的特點,我擬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所以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本文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語言方面有許多值得鑒賞的地方。由此我個人認為本文教學宜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鑒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鑒賞散文的能力。
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本文就是這樣一篇文章。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探究學習內容等形式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⑴能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散文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兩課時:⑴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課時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五、說準備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全文感知)
2、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學習目標小黑板。
六、說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設計此環節目的:采用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方式有利于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對象及任務,使之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誦讀。設計此環節目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流暢朗讀,落實《大綱》要求。
(四)、檢查預習情況
⒈交流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資料;
⒉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設立此環節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落實能力目標⑵,同時也為落實知識目標⑴作準備。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組討論,限時作答。設立此環節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完成知識目標⑴,落實能力目標⑴、⑶。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思考并完成課后練習二、三,為下節課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 出示目標
(二) 引導誦讀,為德育目標作準備。
(三) 檢查作業,為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四) 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討論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落實知識目標⑵
(五) 小結
(六) 總結全文,從結構、語言、意境等三方面審美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落實德育目標。
(七) 布置作業: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全文結構,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化語言的巧妙藝術加工。
(三)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二、教學重難點
(一)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觀察的角度、逐漸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體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茶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本體——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導入 課文。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們的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傷口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這些,對作品主旨的認識也不會落到實處。
下面,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如不具備這個條件,可由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教師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現在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
(二)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荷塘月色》共8個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獨立性,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8個自然段還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兩種考慮:
讓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用語要簡明、準確),然后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觀荷塘 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蹁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應獨立。第7~8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這樣分析,全文確實應劃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說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劃分”中有關文字可作為板書出現)
引導學生抓住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分析作品結構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講析,讓學生攤牌體會。
分析直接抒情的語句(讓學生按行文先后摘選)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
起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問)
不加掩飾直反正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也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至于為什么有這種情緒,學生一定很關心。因此,在此可以聯系作者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抓要點,防止說開而不可收),進而說明當時朱自清的思想狀況:朱自清曾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目睹過“三。一八”慘案的全過程(他那天參加了請愿游行)。他追求進步,痛惡黑暗的反動統治;他雖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在大革命高潮時,他很興奮,時時關注著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國的統一各民主的實現。“四。一二”政變,給他的打擊是學生的,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按他當時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一見陳竹隱藏《憶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筆是他尋求解脫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誕生是很自然的。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來概括、濃縮他當時的心緒是十分準確的。弄清這句的含義也有助于弄清他為什么要大寫荷塘月色之美,要發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提問)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引導學生體會前兩段與此段的內在聯系:
1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_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嗎?
2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說明: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在分析時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對這點,好認識;它與第2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離”出來的段落)。
2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詞表達意境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審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在講述時要盡量引用原句,重點詞語隨手板書,如”彌望”、”裊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順序特點,但細一研究,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這就叫”讀進去”。
估計學生很容易認為只是到了”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才由”靜”轉入”動”。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是套用”動靜結合”這一評語,缺少鑒賞力。
實際上,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說明:上面這各種分析,教師應當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學生也達到這個深度,要適情而定,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硬灌,能啟發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點還是抓詞語在語境中的涵義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引導學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葉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于葉子的”風致”引起的合理想象。這是很精彩的一筆。為滬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可以啟發他們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還能解決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五)關于”通感”問題。(見”難點、重點分析”第3題。)
(六)第5、6段的講析。
這兩段,應完全交給學生分析,教師不應再細說了,否則就會”剝奪”學生的必要的鑒賞機會。
這兩段的閱讀點,欣賞點似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其中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與用”照”相比較進行品味。)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此句,以使通篇流溢著美呢?
(引導學生從借景抒情的角度來思考,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除的哀愁,煩怨。)
處理以上內容時,可采用討論式,讓學生多說,拓寬思路。漸而使他們認識到,讀文學作品決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識讀”上,要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參與評論,所謂鑒賞能力便是這樣一點一點培養起來。
《荷塘月色》教案 篇10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1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3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4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6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 ,7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8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9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10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11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12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益鳥]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學習程序
★閱讀訓練
一、背景學習 鼠標指向課題和作者,閱讀有關信息。
二、知識積累 1、閱讀全文,學習有關知識。 2、比喻是一種最常用的修辭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研究帶號的12個句子,回答:a、哪幾個不是比喻句?它們各自是表比較、揣測、舉例中的哪一種?b、比喻句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是什么?c、學習“修辭知識”中關于“通感”一節,說一說:比喻句中的哪句屬“通感”,后文還有哪一句?為什么? 3、學習“修辭知識”中“語音修辭”一節,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三、整體把握 1、閱讀全文和背景資料,回答:作者在觀賞荷塘月色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懷著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達這樣的感情? 2、有人評論:(作者) 與其說在觀賞景物,不如說在逼視自己的靈魂深處;與其說寫下的是他看到、感覺到的一切,不如說他在構造一個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你同意嗎?為什么?(點擊有關資料1-4)3、 有人把本文的重點四五兩段概括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這樣概括的根據是什么?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義和結構上與課題有什么區別?4、本文寫景特別工細,不但把景物分解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寫荷塘和月色時,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從觀察角度和描寫對象兩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寫景提綱。5、第五段寫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寫,哪些句子是側面襯托?用哪些事物作襯托? 6、作者為什么要寫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江南采蓮舊俗和《采蓮賦》、《西洲曲》?(從寫作背景和感情線索兩方面考慮)
四、揣摩語言 1、文中寫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請分析:瀉、浮、洗、籠這幾個動詞的表達作用。[答] 2、詞語用得好,不但繪聲繪色繪形,而且能賦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請分析“脈脈”一詞在這方面的作用。[答] 3、“踱”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4、 “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5、“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 (從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和前后文風格一致兩個角度考慮)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參考論題(請你就以下論題中的一個或另擬論題,從網絡上尋找有關資料,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可上交文本、軟盤,更歡迎直接發表至“學習論壇”)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為什么“不平靜”?
3、談《荷塘月色》的寫景藝術
4、談《荷塘月色》的感情線索
《荷塘月色》珍貴的背景資料
1、 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 只有參加革命和,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參加這種實際行動時,便只有暫時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參加革命與,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的過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鉆了進去,消磨這一生。我終于在國學里找出了一個題目,開始像小兒的學步。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樂意這么走,也就沒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 無可諱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場的轉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國民黨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運動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記云:\"陳君來訪,談及國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場與政府相同。\"
(王瑤《念朱自清先生》)
4、 《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當時思想的重要資料,詳盡而真實地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從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們可以說,《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是:表現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產生的彷徨、苦悶的思想感情。
(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題思想》)
5、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滿懷著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堅忍的頭腦,能寫出江南風景似的秀麗的文章來者,大約是因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緣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_散文集〉導言》)
6、 這篇作品獲得人們特別贊賞的原因,就在于它寫景的特別工細。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樣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籠統寫出來,而是把這個景象\"剝開來看,拆穿來看\",把這個荷塘與月色本來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景象分解為兩個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物,而以月色為背景;后者重點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而以荷塘為背景。這樣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開來作兩次描寫,就得以把景物描寫得很細膩。當然,這種描寫,并不是把本來很統一和諧的描寫對象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始終把被分作兩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只不過是兩次描寫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調換了一下位置罷了。
不僅如此,朱自清在表現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這兩個組成部分的時候,還進一步作更精細的分解剖析,把這兩個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許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寫并且從景物觀賞者的視覺、嗅覺、聽覺,以及景物的靜態,動態等角度,寫出它們的種種性狀,從而把景物表現得格外細膩。 楊昌江《工筆畫,朱自清的散文藝術》
《荷塘月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貼切、生動的比喻表達效果及其他修辭手法的運用。
3、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整體感知課文 學習文章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xx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解題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當時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夜色,則點明了時間,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
三、寫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向往過俄國十月革命,后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于低潮,蔣介石、汪精衛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革命人民的奮起反抗,同時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的不滿和譴責。朱自清是一位有正義感的作家。他不滿于反動派的血腥屠殺,但因受階級的局限,沒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只能用消極態度表示不滿和反抗,而寫出此篇文章。
四、放錄音,配樂朗誦《荷塘月色》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 (1—3):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及來到荷塘的感受。(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 (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復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五、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一個“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繪制的荷塘月色圖畫,構成了一個恬靜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實處落筆,滲透一個“靜”字。“悄悄”、“輕輕”。悄悄出門,輕輕進門,一是為了不影響家人,二是表現了一種孤寂的心態。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心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朋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整段寫出了一種寂寞的氣氛,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板書]: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點撥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明確為什么作者要寫這樣的文章。背景介紹,《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作者當時29歲,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覺得“這幾天似乎有點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沒明白。”正因為作者在當時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個自由的知識分子,苦悶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這樣的社會里,是沒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還是要去一個地方——荷塘尋找自由,做個自由人。他能找到嗎?
[板書]: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感受:自由——(苦悶)
小結: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六、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
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熟讀,品味4~6段(組織學生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閱讀全文,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構及作者的感情基調。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總結課文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講讀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7~8)江南舊俗引起的思鄉之情。
1、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
“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作者的故鄉在江南)
2、面作者描繪了江南采蓮的具體情況。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
《采蓮賦》譯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嫩花兒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
3、采蓮的場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個世界”,又是一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再一次發出感嘆。
4、《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表達出作者的思鄉之情,可以從“這到底使我惦著江南了”看出。
作者從古詩詞中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作者當時面對黑暗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而面對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憂愁,現在就借思鄉來派遣。作者當時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寧靜之中,極不情愿回到現實。
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
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小結】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運用了《采蓮賦》和《西洲曲》中采蓮的情景,反襯出自己的思鄉之情,更襯托出作者當時的淡淡的憂愁的難以解脫,“猛一回頭”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復現實,作者又開始彷徨苦悶起來了。
三、全文總結
本文根據作者的游蹤,可以引出一條線索。
帶上門——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舊俗、回家
(空間線索——明線)
還有沒有其他線索呢?
開始作者的心情“頗不寧靜”,覺得苦悶、彷徨(心情的一個低潮);在剛開始慢步小路時,作者顯示出淡淡的憂愁;由于小路的寧靜,使作者進入了夢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脫現實的環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里可以顯現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憂愁轉化為淡淡的喜悅。然后,隨著作者的立足點的變化,心情也發生了變化。作者在欣賞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時,淡淡的喜悅更加強烈(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當作者看見荷塘四周沒精打采的路燈光和熱鬧的蟬聲和蛙聲,反襯出作者的苦悶和淡淡的憂愁。然后借助江南的舊俗和他的思鄉之情,解脫自己的苦悶,但是“無福消受”,最后回到家還是回到會現實,心情依舊“頗不寧靜”(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導出:暗線——情感
頗不寧靜——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愁——思鄉愁——不寧靜
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四、賞析文章的語言藝術:
本文的語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體現。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寫靜態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鐘書語),即感覺的轉移。本文有兩例: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有意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中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三是疊字的運用。由學生從課文中選出例子。
五、理解課文中的情與景
1、提問: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本文描寫的景色卻是素淡的,朦朧的。景語即情語,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夜游荷塘是為了擺脫“心里頗不寧靜”,追求剎那間的安寧。作者筆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靜安寧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處”,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樣的調和適中安逸。追求剎那間的安寧正是為了暫時忘卻,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對當時現實的不滿。荷塘景色越寧靜、安逸,越反襯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把這種情感很自然地融入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荷塘月色》教案 篇12
劉星河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
3.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進而學習運用比喻、通感、。
擬人和疊字表情達意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
2.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本節課主要完成課文4、5、6三段的閱讀鑒賞。通過揣摩“景語”,弄清文章的寫景特點。
一、導語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初中時,學過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2)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3)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高度贊揚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麗樸素。
二、初步感知課文
1.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來。
明確:1927年。
2.師生共同回顧歷史:1927年,發生過震驚中外的“四•一二”政變,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3.提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朱自清先生這時的心境如何呢?讓我們從他的優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尋找答案吧!
4.放錄音,配樂朗誦《荷塘月色》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進入情景,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
5.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明確:4、5、6三段。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熟讀,品味4~6段(組織學生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閱讀全文,參考課后方框內的提示,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構及作者的感情基調。
2.背誦4~6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借助背景、關鍵語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一、檢查背誦(抽查1~2名同學)
二、檢查對課文結構理解的情況
1.提問:大家閱讀了課后方框里的內容,了解了本文結構上是圓形的。試結合課文內容,具體描述本文的結構特點。
明確:
全貌:路幽、樹多、月淡 邊走邊想:想現實 邊走邊看
葉
花
出門看 月下荷塘 香
荷塘 濃
頗 韻
家 不 光
寧 塘上月色 影
靜 色
深夜回家去 憶過去 邊走邊憶 江南采蓮 看 近樹遠山
《采蓮賦》 四 沒精打采的路燈
《西洲曲》 周 熱鬧的蟬聲蛙聲
2.提問:從課文結構看,作者的一切活動都是由“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引起的,這是“文眼”,是理解全文的關鍵,試聯系背景討論作者“這幾天心里”為什么“頗不寧靜”?(可以分成若干小組討論、回答)
明確:(1)對現實不滿的憤激;(2)對政局和個人前途的憂慮;(3)表現了一種我行我素的閑適心情;(4)表現了作者對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理解課文中的情與景
1.提問: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本文描寫的景色卻是素淡的,朦朧的。景語即情語,試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作者夜游荷塘是為了擺脫“心里頗不寧靜”,追求剎那間的安寧。作者筆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靜安寧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處”,不濃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樣的調和適中安逸。追求剎那間的安寧正是為了暫時忘卻,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對當時現實的不滿。荷塘景色越寧靜、安逸,越反襯心里“頗不寧靜”。作者把這種情感很自然地融入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2.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師生共同活動)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忽然想起來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3.提問: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但蟬聲和蛙聲又打破了他內心的寧靜,作者的思緒由理想回到現實,似乎可以收尾,為什么還要寫一段描寫古人采蓮和記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試結合語境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誦讀,討論后回答)
明確:從全文看,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剛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蓮,這順理成章。游荷塘沒有使作者擺脫“不寧靜”,于是作者又回憶歷史,描繪出了一幅熱鬧歡快的景象,這不僅反襯出此時的靜,更表現了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可是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歷史只能想想而已。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西洲曲》是以諧音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猶如兩幅畫圖,形成了“冷”與“熱”、“靜”與“動”的強烈對比,寫出了一個知識分子內心的矛盾與沖突。“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既是因回憶而勾起了鄉思,也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作者想擺脫這種不寧靜而又擺脫不掉的萬分苦惱的心情。
四、放錄音,再品全文
1.體會一位知識分子當時的苦悶心情。
2.品味課文“景語”“情語”渾然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感受作者樸素、準確的語言特點。
五、小結全文
整篇文章作者以藝術的筆法,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清新、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
六、布置作業 。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13
荷塘月色
教學目的:
1、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3、了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4、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
在現代散文的長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想必那至誠至深的親情、那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已永駐大家的心田了吧!那么請大家談談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學生發言,教師補充更正: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中學任教。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背景簡介: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中所描寫的池塘就在清華園。這一年,中國接連發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xx大屠殺,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處于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妻子女兒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時超然為好”(陳竹隱《憶佩弦》)。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的現實,又不能安然于這種“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象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象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三、簡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現代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這里的荷塘指的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指的是荷塘上的月色。文章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在荷塘邊漫步,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
四、釋義:
幽僻:幽深、僻靜。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樣子。
踱:慢步行走。
彌望:滿眼。彌,滿。
裊娜:柔美的樣子。
脈脈:這里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
風致:美的姿態。
斑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有深淺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豐姿:風度儀態,一般指美好的姿態。也寫作“風姿”。
碧:青翠欲滴的樣子。
大意:大概的輪廓
三、聽 朗讀,并注意體會其中的語言、思考如何劃分層次。
整體把握,明確結構,寫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交代月夜漫步荷塘的緣由,描寫去荷塘一路上的景色,展示自己不滿社會 現實的心情。(點明題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鄉思。(偏重抒情 )
簡要分析: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是一個圓形;從外結構看,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變化是:“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體現了一種復雜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這可從文章中的景物中見出。
四、 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段點撥分析:開篇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點明了夜游荷塘的緣由。透露了作者在黑暗的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苦悶,及急于排遣,尋找出路的心情。淡淡的愁緒溢于字里行間,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書]:緣由:頗不寧靜、忽然想起。
2、第二段點撥分析:寫去荷塘必經的小路。概述了周圍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陰森森的”,“但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陰森森,月光淡淡,一種寂寞的氛圍,襯托出淡淡的憂愁。
[板書]: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沒有月光(陰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點撥分析:寫作者此時此刻的感受:便覺是個自由的人。這段是作者的內心獨白,曲折地表現了在現實世界里,是沒有作者自己的“天地”的,作者不那么自由,說話做事常身不由己;而眼前的荷塘月色,正好是他自己的“小天地”,可以在這里得到寧靜與暫時的安慰。這就流露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因而作者說:“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體現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月色的淡淡喜悅之情。
[板書]:來 小路:曲折、幽僻、樹多(對比)
路 感受:自由——(苦悶)
小結:寫作者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過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部分,準備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總起: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寫月光下的荷塘。{寫作順序:荷葉→荷花(靜態實寫)→荷香→荷波(動態虛寫),流水——虛寫映襯。}第五段寫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寫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了一種安寧,但當他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之后,突然覺得“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現實無法給他一種理想的“寧靜”,于是他便力求從想象中尋求。
(一)講讀第4小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4節,并劃出本節的修辭手法。
1、作者依次寫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先寫了葉子,是“田田”、“彌望”,這是寫荷葉之多,“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寫荷葉之美;接著寫花,“點綴這些白花”,寫其色,“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寫其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寫其光;再接著是荷香,微風過處才能聞到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最后還寫到流水,流水脈脈,雖被遮住,不見其形,但留給我們的想像余地是極大的。
這里用了許多修辭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先來看這一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風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給人一種美好、輕盈、動感的聯想。這一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荷葉出水很高的嬌美姿態,洋溢著情趣。由此可見,貼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繪的景物生動、具體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使人產生身臨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具體,起加深印象的作用。寫荷花,“裊娜”、“羞澀”,用擬人的手法,寫出荷花的千姿百態及嬌態,神似。接著,又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寫荷花像“明珠”、“星星”,從光亮與背景的角度設喻,十分形象。
2、我們再來看這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一句與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蘊含了幾種感官感覺?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這兩種不同感覺的相互溝通叫通感。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有煥然一新,奇趣無窮之感。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它們溝通起來,藝術的魅力也就出來了。但在運用這種比喻時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間在感官的感覺上的相似之處,或在特定環境下有這種溝通一氣的感覺,做到妙不可言卻不是故弄玄虛。
3、作者不僅描繪了葉子、花、荷香的靜態美,還描繪了它們動態的神韻。用了“顫動、閃電、霎時、傳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一剎那間,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
[板書]:
田田(多)
荷葉
亭亭(美)
零星點綴、白(色) 形態美
荷 荷花 如明珠、如星星(光)
裊娜、羞澀(態)
塘 荷香:縷縷——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
象閃電(快)
荷波 動態美
凝碧(色)
流水:脈脈(態) 靜態美
荷塘月色(2)
教學目的:
1、學習《荷塘月色》細膩、傳神的語言,體會新鮮貼切的比喻表達效果及移覺修辭手法的運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其嚴謹結構。
3、了解作者創作的心情以及這種心情的社會內容。
4、通過朗誦欣賞《荷塘月色》的韻味。
教學步驟 :
第三課時
(二)講解第五節
指名同學朗讀第五節,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如何寫荷塘的月色。
1、作者寫月色時用了哪些動詞?(瀉、浮、洗。)
2、在這里作者用了靜態動寫的描寫,把畫面寫活了。“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下來,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而青霧則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朧朧地四處泛散開來,呈現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結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輕紗。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輕紗,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輕紗,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書]:
(正面)月光 瀉—輕柔
月色 青霧:浮、輕紗的夢 光與景的和諧
(反面)(側面)黑影、倩影
(三)講讀第六節
請全班學生朗讀第六節
這一節重點在寫樹,從方位、距離、高低幾個角度來寫,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樹多而密,重重圍住荷塘,與前面的“幽僻”相照應,這是總寫四周,接著寫近處的樹色、樹姿、遠處的樹梢上的遠山、又回過頭寫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鳴和水里的蛙聲,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朧、寧靜深遠的環境特點。最后一句“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筆鋒一轉,流露出作者內心的空虛與哀愁。這說明即使在這樣一個美如仙境的小天地里,仍無法擺脫那“頗不寧靜”的心境。
[板書]:
樹:重重、陰陰(沉郁)
遠山:隱隱約約
四周 燈光:沒精打采(月色迷離)
( 自遠而近) 蟬鳴、蛙叫
(四)總結:第二段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準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這部分,作者借景抒情,情和景高度融合,從而構成本文優美的意境。
第四課時
二、講讀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寫夜游荷塘引起的聯想。
[板書]:聯想: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采蓮的描繪,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收巧放。最見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到這里,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蓮圖,至此由“實”到“虛”,開辟了一種與前文孤寂幽靜相反的熱鬧歡樂的境界。一實一虛,一動一靜,相互映襯,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暫時的“寧靜”,但“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又回到了現實中來。表明作者無法從現實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寧靜”,這正是殘酷的現實社會帶來的結果。
三、賞析文章的語言藝術:
本文的語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體現。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寫靜態荷花連用兩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種感覺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鐘書語),即感覺的轉移。本文有兩例:
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有意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象的中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優雅和寧靜來。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與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
三是疊字的運用。由學生從課文中選出例子。
四、小結
本文寫夜游的動機、夜游的聯想。從出門到回家,敘述線索清晰而有變化,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五、作業 :
1、在下列詞語的括號內注音
A.參( )差( ) 差( )別 參( )見 差( )勁 人參( ) 差( )遣
B.脈脈( )的流水 山脈( ) 脈( )搏
2、給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有裊娜( )地開著的 ①nà ②nuó
B.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 )動 ①zhàn ②chàn
C.這是獨處( )的妙處( ) ①chù ②chǔ
D.葉子底下是脈脈( )的流水 ①mò ②mài
3、作者寫荷塘月色的高明之處是把荷塘和月色作為一個整體來寫。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寫荷塘,主要抓住荷葉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寫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詞(見注釋)
教后記: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寫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寫景特點值得我們學習,寫荷塘上的月色,寫月光下的荷塘,相當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認為表現的是什么樣的情感呢?
我認為作者表現的情感是復雜的,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淡淡的喜悅。低調情緒籠罩著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寧靜,路是幽僻、幽靜的,云、月是淡淡的,樹色是陰陰的。蟬聲與蛙聲雖熱鬧,但與“我”無緣。不滿現實,但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至于喜悅,課文開頭忽然想到日日走過的荷塘,“總該有另一番樣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陰森森的,“今晚卻很好”,便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暫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頓生。于是,由賞景想到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淡淡喜悅之情也是籠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14
《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一、關于教學對象
本課文教學對象為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他們入學以來已經學習教材關于閱讀和寫作的部分內容,大致掌握了散文文體的閱讀方法及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抒情、說理、寫景等散文的各種表達方式,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散文的能力;學生在前兩周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側重寫景的散文《村》,也以學習了側重抒情的散文《獨上西樓》,已經具備對寫景散文及對抒情散文的欣賞和分析能力,為欣賞和分析這篇情景融合的散文打下了基礎。
二、關于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系列教材(提高版)(第一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部分“閱讀”,第二單元“感知材料 攝取信息”,第四課 《荷塘月色》。
2、課文內容分析:
本課文是現代寫景抒情散文,詞語的解釋和理解比較容易;但本文的寫景抒情都比較細膩和朦朧,對一些字詞的理解必須到位,所以必須先讓學生結合注釋熟讀作品,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體味作品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的意象和情感聯想,從而帶領學生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3、教學重點:
(1)欣賞和分析作者通過運用修辭手法、疊詞等達成的對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寫;
(2)討論理清作者喜與愁相交織的感情線索。
4、教學難點: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基本感知寫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點;
能力目標:領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處,掌握此類散文的欣賞及分析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荷塘月色美景。
四、教學策略
1、誦讀與賞析相結合;
2、采用小組討論法進行教學。
五、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
本課文安排三個課時完成;
教學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平臺:microsoft powerpoin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朗讀《背影》里的一段文字,讓學生猜課文題目。
2、學生集體回答:《背影》
3、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出:作家朱自清,簡單介紹。(媒體顯示資料)
《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市,生于江蘇省東海縣,19xx年隨家定居揚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后的5年里在江蘇、浙江的一些中學任教。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主要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
4、過渡:
在《背影》中,他刻畫的父親的背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整篇文章也感人至深。如今,我們又要來學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
(二)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媒體顯示)
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他在一封信中表白說:“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帶著這種矛盾的心情,他在一個有月光的晚上,獨自來到他當時住的地方——清華園的一個荷塘邊散步,荷塘月色的美妙及他心中難言的感情促使他揮筆寫下了這一美文。
(三)聽媒體示范朗讀,掃清字詞障礙,預劃重點句,明確學練提示中提出的要點。
1、播放錄音,顯示生字、要點:
生字:蓊(wěng)蓊郁(yù)郁、 彌(mí)望、 裊(niǎo)娜(nuó)、 脈(mò)脈、 梵(fàn)婀(ē)玲、
重點句: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抽查并確定重點句的特征。
要點:感知語義豐富、蘊有內涵的關鍵語句,作為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據
2、學生聽錄音、劃字句、思考要點。
3、過渡:
以游記的游蹤為例引導學生考察作者的游蹤(游覽過程)。
(四)分析本文總體架構
1、提問:文章每個自然段寫些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教師依回答顯示幻燈片。
3、以幻燈片板書為綱,歸納講述作者的游覽過程。
(幻燈片顯示)游覽過程:(不寧靜)出門——走在小路上(抒發獨處的感受)——欣賞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景色——憶起江南采蓮舊俗——回到家
4、以游覽過程為依據引導學生概括各段的劃分及寫段意。
5、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獨游荷塘的緣起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6段)描寫荷塘月色。為全篇重點。
第四部分(第7、8段)回憶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過渡:
文章結構簡單,描寫景致卻不簡單。
(第二課時)
(五)分析本文寫景的妙處:荷塘與月色巧妙結合,渾然一體。
1、學生齊讀4-6段
2、提問。媒體顯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4)找出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3、逐題抽學生回答,并在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答案:
(1)第4、5、6、段分別描寫什么?
明確:第4段寫月下荷塘,第5段寫塘上月色,第6段寫荷塘四周的景色
(2)第4段寫了荷的哪些方面?
明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
(3)找出這些段中運用疊字的地方,并試著說明運用這些疊字的妙處。
明確:田田、亭亭、等等
田田:寫出荷葉的茂盛;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4)這些段中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分別說明每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什么。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有第4段第②③④⑤⑥句、第5段第①③⑥句和第6段第⑤句
4、過渡:
疊詞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優雅精致。
(第三課時)
5、以第4段為例,進一步明確、分析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媒體顯示內容)
(1)第②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舞女的裙”比喻荷葉的風姿。裙與荷葉形狀相似;“亭亭”是高頎的樣子,與“出水很高”相配。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作者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寫出了荷葉的動態美。
(2)第③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擬人、比喻。“裊娜”寫荷花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比喻句形容荷花開得不多,“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
6、學生體會第4段老師分析過的句子的妙處,試分析第5、6段中其他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7、總結:
課文第4~6段集中寫荷塘月色,如第4段沒有直接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與月色相輝映,構成月夜荷塘的美景。作者寫荷花縷縷清香,微風傳送 ,像遠方的歌聲一樣動人心懷,這優雅寧靜的感受,只有在月下荷塘獨處的氛圍中才會有。在朱自清的筆下,荷塘與月色已經水乳交融在一起了。另外,作者描寫荷塘與月色之所以如此成功,又在于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
8、過渡:
此文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筆下真是月朦朧,荷塘朦朧,在這樣的朦朧氛圍里,人也朦朧。
(六)討論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
1、 概述歷來人們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看法(媒體顯示內容):
歷來人們對此問題看法不同,有以下幾種:
a、表現了閑適的心境,
b、表現愁悶的心境,
c、表現對現實不滿的激憤之情,
d、表現美好生活的向往,
e、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很復雜,既有淡淡的憂愁,也有淡淡的喜悅。
2、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和課文的旁注進行小組討論,大組負責人深入本大組各小組進行組織討論,了解各小組討論情況,記錄各小組討論結果并作出總結。
3、教師參加某些組的討論,引導、調控討論過程。
4、各大組負責人指定代表在班上作闡述發言,各大組負責人作總結發言。
5、教師對討論進行總結。
正如課文旁注所說,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這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惦著江南了”,在江南時,雖然只是教中學,但那時候的日子是多么的逍遙自在呀!他多么想回到江南去,可是現實畢竟是現實,“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了,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世界,真可謂“華章寫盡池塘色,暫得逍遙悲辛眠。無奈多情延舊夢,荷月如何卻塵心。”
6、過渡:
依討論情況臨時處理。
(七)小結:
1、明確本文主要掌握兩個妙處:
一、寫景的功夫。層次性強、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詳細描寫。
二、融情于景的特色。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籠罩著全文。
2、再次播放錄音,請學生跟錄音小聲讀一遍課文,參照媒體顯示的全文構架,再次體會其中的情和景,并尋找自己還不懂的地方。
3、幻燈片隨著課文泛讀的節奏逐步顯示全文構架:
(一)去荷塘的緣由(心里頗不寧靜) 淡淡的哀愁
路上(路—幽僻;樹—蓊郁;月光—淡淡)
感受:對自由的向往(抒情)
荷葉
荷塘 荷花 朦朧、清幽、淡美
(二) 荷香 (靜、動、博喻、通感)
荷 荷波
塘 流水(瀉);青霧(浮) 淡淡的喜悅
月 月光
色 牛乳(洗);輕沙(籠) 光影和諧
月色 黑影:參差、斑駁
月影
倩影:彎彎、稀疏
樹木(近、低);遠山(遠、高) 遠景、近景
四周
燈光;蟬聲、蛙聲 以動襯靜
(三)聯想江南的采蓮 淡淡的哀愁
4、學生質疑。
5、師生共同商討,解答質疑。
(八)作業:
1、背誦4-6段,
2、分析體會5、6段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妙處,
3、預習第2課。
《荷塘月色》教案 篇15
一 、教學目的: 
1.把握作者情感的發展變化,了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3.熟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段。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領悟文中作者想暫時忘記現實中的一切,結果又無法忘記,一種難以言傳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緒 。 
2.語言運用的技巧 
難點: 
1.為什么要聯想到江南的采蓮,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  
2.通感的運用 
三、教學設想: 
1.預習提綱: 
①看單元提示和課文前的“學習重點”,明確學習任務 
②自讀課文,參照注釋,查工具書,準確認讀,積累詞語。 
③回憶初中學過的朱自清的文章,總結有關的文學常識。 
2.課上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質疑,討論發言。 
3.加強朗讀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揣摩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分析作者感情的發展變化。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 復習有關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識。 
在現代散文的長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他以優美動人的篇章擴大了新文學的影響。想必那至誠至深的親情、那生機勃發的自然景象已永駐你美好的記憶中了吧!那就請同學們談談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學生發言,教師補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是毛澤東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作家、學者。生于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20年畢業于北大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 
初中我們學過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與詩的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朱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書文題、作者) 
2.簡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現代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為讀者所喜愛,尤其是選入中學語文教材以后,更為人所矚目。郁達夫在論及現代散文時說:“作者處處不忘自我,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樣的人,他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們來欣賞這篇課文。 
二、學生看投影上的畫面,聽配樂朗讀,入境,欣賞美感,體味感情。 
三、整體把握課文,揣摩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 
1. 請學生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感情基調的語句,體會其含義和在文中的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此句稱“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五四”以后,革命斗爭深入 ,原來曾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的知識階層也發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墮落、有的前進。朱自清不滿黑暗的現實,又沒有勇氣投入斗爭。“四·一二”政變后,他處于極度的不安之中。關于朱自清當時的思想情況,他的夫人陳竹隱女士有過具體的描述,“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統治了全國。佩弦當時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四顧茫然。”覺得心上的陰影越來越大。他又在苦悶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在當時他兩條路都沒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辦法。他先前曾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他還沒能擺脫這種思想,又顧慮著“ 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生活。”他想用超然塵世的中和主義來排遣解脫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諸行動的藝術表現。 
2. 從文中哪些語句中還可以了解到縈繞于作者內心的思緒? 
學生討論交流: 
①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 
②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④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⑤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 
學生討論交流對句子的理解,教師補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現在暫得寬余,流露出對黑暗環境的不滿但又感到孤獨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雖只是暫得解脫可又不能不立即逃離現實的心態,透露出一絲的喜悅。 
③句“但”字筆鋒陡轉,蟬蛙如此“熱鬧”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難以擺脫綿綿的愁緒,照應了文眼“頗不寧靜”。   
④梁元帝的《采蓮賦》描繪了一個熱鬧歡快的境界,讓讀者置身于江南的盛況之中,作者也想乘著想象的翅膀,飛離痛苦的現實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詞告訴我們作者又從熱鬧的采蓮盛況中返回了灰色的現實,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鄉,畢業后作者又曾經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寫下過不少贊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華之后,常表達出思想之情,“今晚”尋求佳境,意在擺脫“不寧靜”的心情,但難以擺脫,身處煩憂,憶往懷舊,想借此超然于現實的重壓之外,但這同樣是不可能的。 
3、教師總結: 
由此,我們不難把握作者感情的脈博;在現實中(心里頗不寧靜)的作者無法排遣心中的苦悶,因而要尋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尋找寧靜。作者找到了沒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環境的美麗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寧靜,但這是暫時的寧靜,當作者回到家門,又回到了現實,心中的煩惱依舊。所以,作者極力描繪了自然的美麗和古代社會的自由快樂,是借以抒發對現實的不滿,漫步荷塘是為了排遣在理想與現實的對撞中矛盾的苦悶之情。(講解過程中,板書如下) 
  
四、布置作業 : 
1.加強朗讀,品味文章的4-6小節 
2.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朗讀課文2-6小節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寫。 
1、 課文第2小節寫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樹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極言環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強了濃重的夜晚氣氛;“陰森森”虛寫,渲染恐怖的氛圍。這些景是憂悶郁結的作者眼中之景。寫月光雖然是“淡淡的”,但卻與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卻很好”,可見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課文第4小節寫了什么?作者怎樣寫的?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 
寫了月下荷塘 
靜態:    葉:田田、亭亭 
花:零星點綴 
微    開著的--裊娜(輕盈多姿) 
風    打著朵的--羞澀(嬌怯不語)      形象 
過    如明珠--潔白 
處    如星星--綠葉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纖塵不染 
動態:    花:花香,如歌聲 
          葉:凝碧的波痕:整齊而有節奏的波動 
3、課文第5小節寫了什么景色? 
學生回答: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過霧:薄薄的青霧 
(3)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 
(4)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5)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4、討論第6節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寫荷塘的四周。在這里,作者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境。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合,喧寂相間。 
(1)四面的樹(照應第2 節) 
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 
          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2)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3)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后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里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 
5、小結 
無邊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獲得了喜悅,但處于喜悅之中卻時而受到憂愁的牽制,即使遙想“熱鬧”、“風流”的采蓮盛況,也只得片刻歡欣,最終擺脫不了那滿懷的愁緒。作者所寫的景物淡雅、朦朧,通過寫景所表達的感情也是如此。從文章風格看,委婉掩抑,沒有悲喜的大起大落;從作者的個性看,他自稱是個“中和主義者”,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所以無論喜悅與憂愁,都是淡淡的。在寫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與景的交融。 
板書: 
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三、學生再讀課文2-6小節 
四、品味文章的語言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1、 比喻和擬人(結合課后練習三) 
例如: 
⑴.第4小節寫靜態荷花的三個比喻 
效果:這一比喻與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營造出一種純美的非現實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個“瀉”字寫出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寫荷葉荷花“像籠著輕紗的夢”,表現了月下荷葉荷花輕飄柔美的姿容,通過寫葉和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⑶.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效果:擬人的寫法賦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寫出荷花的神韻。 
小結:比喻句加強了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使我們在遐思中獲得了無盡的美感享受。 
      擬人句更添景物靈秀動人的氣質。 
2、 通感的運用(結合課后練習二) 
教師向學生介紹通感修辭: 
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象叫“通感”,也叫“移覺”。 
如:“愉快的笑聲……像平靜的海面上不斷從這兒那兒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濱仲夏夜》) 
又如:“那笛聲里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么撩人情思。 
請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兩個通感句,體會其表達效果(見課后練習) 
小結:通感的運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無限韻致,迷離精妙,另人情動神搖。 
3、動詞和疊詞的使用(結合課后練習四) 
小結:動詞使用精當生動,富于表現力 
疊詞運用的效果: 
(1)傳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態美,色彩美; 
(2)增加了語言的音韻美:文氣舒展,音節和諧; 
(3)深入細致地表現了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業 : 
1.歸納字詞 
2.背誦4-6小節
[1]
《荷塘月色》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教學難點 】
1.作品中的景物描繪上如何體現作者當時的心境的
2.作品中景物描寫所營造出的的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由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我們民族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們的教學重點還是放在對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這些,對作品主旨的認識也不會落到實處。
二、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去荷塘 。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觀荷塘
第4段 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
所以全文結構為: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三、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 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四、小結
1. 本文結構
2. 寫作線索
五、作 業
熟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優美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課文內容賞析
第一段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作
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不加掩飾直抒出作者內心的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至于為什么有這種苦悶,說明當時朱自清先生的思想狀況:朱自清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目睹過"三、一八"慘案的全過程,他追求進步,痛惡黑暗的反動統治;他雖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在大革命高潮時,他很興奮,時時關注著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國的統一和民主的實現。"四、一二"政變,給他打擊是沉重的,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按他當時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筆是他尋求解脫的工具,《荷塘月色》是誕生是很自然的。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來概括,濃縮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準確的。弄清這句的含義也有助于弄清他為什么要大寫荷塘月色之美,要發思古之幽情了。)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析:"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析: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第二段
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析: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踱":
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系中有何作用?析: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對這點,好認識;它與第2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兩段便渾成一體了。更重要的是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脫現實的心態。)
二、作 業
熟讀第四段、第五段,品析作者是如何寫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的。
第三課時
一、課文內容賞析
第四、五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析: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析:零星)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析: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析: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夢的本體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二、作 業
背誦四、五段
第四課時
一、課文內容賞析
六、七、八段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二、小 結
《荷塘月色》是作者在二十年代寫成的,很難表現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呼嘯吶喊"
的戰斗性來,朱自清不是魯迅。但,在民主革命的大潮中,朱自清先生不斷改造自己,終于成為了可歌可泣的民主戰士,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熱烈地頌揚了他"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民族氣節。希望大家找來這篇文章讀讀。同時推薦大家看看他寫的散文《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荷塘月色》是我國現代散文寶庫中的珍品,我們應當背熟其中精彩的段落,記得熟,反復咀嚼,營養就會吸收得更多些。讀文學作品,一定要有"參與"意識。
陶潛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韓愈說,"沉浸秾郁,含英咀華"
三、作 業
1. 書后練習四
2. 完成練習冊上相關練習
《荷塘月色》教案 篇17
荷塘月色》新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古詩中“月”的意象及其含義。
1.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在這里,“月”成了詩人排遣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的一種載體。
2.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這里,“月”成了詞人表達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載體。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作者心情發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
如果我們把作者的郁悶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低點,把作者的開朗當作心情發展變化的一個高點的話,那么,上面的過程可以圖示為
這樣來安排心情發展變化的線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變化)的作用。
導致作者這些心情發展變化的原因分別是(見上圖括號中文字)。
三、領會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現失眠的郁悶心情的?(一是借助對“月亮”的描寫表現夜已深。二是借助對“孩子們”和“妻”的描寫反襯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現觀月的開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對平時沒有月光時路上的景象的描寫反襯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從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對自己在蒼茫的月光下的獨特感受的描寫來表現獨處的妙處,側面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對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她們搭配得恰倒好處,進而烘托出自己開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冷清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蟬聲”和“蛙聲”的熱鬧的描寫反襯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現思鄉的郁悶心情的?(借助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有關內容的回憶來表現江南生活的意興盎然,從而引出自己的思鄉之情)
5.小結:所謂“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觀)與人的思想感情(主觀)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無縫、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它具有一種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大學畢業后,又在浙江臺州的省立第六師范學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任教過一段時間。而且在浙江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對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來,朱自清來到了北京,受聘于清華大學。雖然身為大學教授,但是由于子女眾多,家庭負擔較重,貧困和家庭瑣事時時困擾著他。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為何對獨處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論世)
在創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六、布置作業
找出文中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讀的基礎上領會其場面描寫的美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場面美。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請三至五位同學朗讀自己找到的描寫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寫得這么成功的?請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語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手法
描寫的對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葉子
像( )
開放的和尚未開放的荷花
正如( )
又如( )
又如( )
顫動的葉和花
像( )
密密挨著的葉子
宛然( )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仿佛( )
又像( )
灌木的黑影
如( )
楊柳的倩影
又像是( )
陰陰的樹色
像( )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是( )
通
感
微風中的荷香
仿佛( )
塘中的月色
如( )
擬
人
打著朵兒的荷花
田田的荷葉
葉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邊的楊柳樹
樹縫中漏下的路燈光
2.小結: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體誦讀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業
從你所接觸的文學作品中,找到并摘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三至五個。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教學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作業檢查
1.請五至八位同學說一說自己摘錄的運用通感的表現手法的句子。
2.教師點撥: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其與比喻的區別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覺互通的。如“荷香”(嗅覺)仿佛“歌聲”(聽覺),“月色”(視覺)如“名曲”(聽覺)。
二、咀嚼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謂“咀嚼”,就是反復地比較:同樣一個意思,可以用哪些詞句來表達,作者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詞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詞句有什么妙處,等等。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咀嚼”一下。
1.“這是一條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換成“幽靜”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靜”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靜”只能表達一個意思。“幽靜”只有在心情悠閑自在時才能體會得到,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閑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處地襯托出了作者孤獨郁悶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一句中的“踱”與“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現動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現動作的速度,也能表現做動作時的心情。“踱”與作者心情轉為開朗相適應。“踱”又與下文“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相照應)
3.“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與“就”意思相近,作者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還有“暫且”的意思,表達的意思比“就”要豐富。“且”說明荷香月色帶給“我”的歡愉只是片刻之間的,這與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進入郁悶相照應)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一句中的“瀉”表達的其實就是“照”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照”而用“瀉”呢?(因為作者已經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瀉”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達的其實就是“升”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現“青霧”的動作,但在高度上有區別:“升”讓人感覺“霧”很高;“浮”讓人感覺“霧”很低,低得與荷葉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與楊柳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句中的“畫”表達的其實就是“留”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留”而用“畫”呢?(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三、品味語言
理解語言之美還需要品味。所謂“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選用某一個詞能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小心,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2.“輕輕地推門進去”一句中的“輕輕地”有什么表達作用?(說明動作很輕,作者不愿驚動家人)
3.“路上陰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達作用?(用光亮的“暗”襯托出“我”郁悶的心情)
4.“雖然月光還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達作用?(用月光的“淡淡”來襯托喜悅的“淡淡”)
5.“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達作用?(突出葉子長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復有什么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7.“荷塘的四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一句中“遠近”“高低”的重復有什么表達作用?(由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結論)
四、布置作業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請你對其中加點的詞語進行咀嚼和品味。
我對于臺州,永遠不能忘記!我第一日到六師校時,系由埠頭坐了轎子去的。轎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詫異,為什么堂堂一個府城,竟會這樣冷靜!那時正是春天,而因天氣的陰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國土。約莫到了賣花橋邊,我看見那清綠的北固山,下面點綴著幾帶樸實的洋房子,心里頓時開朗,仿佛微微的風拂過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樓一望,見遠山之上,都冪著白云。四周全無人聲,也無人影,天上的鳥也無一只。只背后山上謖謖的松風略略可聽而已。那時我真脫卻人間煙火而飄飄欲仙了!后來我雖然發見了那座樓實在太壞了:柱子如雞骨,地板如雞皮!但自然的寬大使我忘記了那房屋的狹窄。我于是曾好幾次爬到北固山的頂上,去領略那颼颼的高風,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是我最高興的。
《荷塘月色》教案 篇18
一、教學目標
(一)理清全文結構,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化語言的巧妙藝術加工。
(三)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
(1)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體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
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茶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本文的寫作線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線索,很有特色,如同經、緯兩條線穿織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變化好似一條經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猶如一條緯線。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所以”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后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
(三)”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本體——花香 (作用于人的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 (作用于人的聽覺)
把作用于嗅覺上的花香“錯置”到聽覺上合理嗎?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形象生動。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風中的賞花人嗅那馨香,時有時無,這種體驗是真實的;聽那從遠處高樓飄來的歌聲,時斷時續,同樣是真實的體驗。這兩個“真實”便把不同類的感官功能溝通了。作者在感覺上的體驗是細膩而豐富的。這一句也恰恰說明“人在景中”。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導入 課文。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我們的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傷口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這些,對作品主旨的認識也不會落到實處。
下面,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如不具備這個條件,可由教師表情朗讀)。
板書課題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華園。
教師作者細致描寫荷塘的文字是第幾段?(第4段)
現在請一位同學再朗讀一遍這個段落。
(二)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荷塘月色》共8個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獨立性,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8個自然段還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兩種考慮:
讓學生提挈每個自然段的內容(用語要簡明、準確),然后進行歸納。
第1段 獨游荷塘的時候、地點和緣由。
(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
(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觀荷塘 第5段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8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蹁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顯然是文章的主體內容,應歸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應獨立。第7~8段由現實寫及想象中古時候的舊俗,突轉一筆(回到家門)收束全篇。
這樣分析,全文確實應劃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說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劃分”中有關文字可作為板書出現)
引導學生抓住作者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分析作品結構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講析,讓學生攤牌體會。
分析直接抒情的語句(讓學生按行文先后摘選)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
起筆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提問)
不加掩飾直反正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也游荷塘的緣由(欲排遣苦悶之情)。
至于為什么有這種情緒,學生一定很關心。因此,在此可以聯系作者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抓要點,防止說開而不可收),進而說明當時朱自清的思想狀況:朱自清曾受過“五四”運動的洗禮,目睹過“三。一八”慘案的全過程(他那天參加了請愿游行)。他追求進步,痛惡黑暗的反動統治;他雖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但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在大革命高潮時,他很興奮,時時關注著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國的統一各民主的實現。“四。一二”政變,給他的打擊是學生的,他“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按他當時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一見陳竹隱藏《憶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筆是他尋求解脫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誕生是很自然的。用”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來概括、濃縮他當時的心緒是十分準確的。弄清這句的含義也有助于弄清他為什么要大寫荷塘月色之美,要發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是獨處的妙處”)
這一段,拋開了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提問)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引導學生體會前兩段與此段的內在聯系:
1抒發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情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態_煩擾的思緒壓抑不住,一定要說出來。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獨處才“覺得是個自由的人”,這其中不就蘊含著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嗎?
2從行文上看這一段似乎是“游離”出來的抒情段,但從時空上看,這一段與第2段是同步的。實際上,這“情”還是離不開“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說明: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在分析時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這是一個過渡句,提挈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對這點,好認識;它與第2段有什么關系,則容易被忽略。這句是對“去荷塘”文字的一個接續,2、3段便渾成一體了(再次證明第3段并非”游離”出來的段落)。
2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尋美來自慰,反映了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詞表達意境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縷縷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審按觀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在講述時要盡量引用原句,重點詞語隨手板書,如”彌望”、”裊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順序特點,但細一研究,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
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這就叫”讀進去”。
估計學生很容易認為只是到了”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才由”靜”轉入”動”。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是套用”動靜結合”這一評語,缺少鑒賞力。
實際上,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說明:上面這各種分析,教師應當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學生也達到這個深度,要適情而定,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硬灌,能啟發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點還是抓詞語在語境中的涵義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
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引導學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葉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是由于葉子的”風致”引起的合理想象。這是很精彩的一筆。為滬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可以啟發他們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還能解決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五)關于”通感”問題。(見”難點、重點分析”第3題。)
(六)第5、6段的講析。
這兩段,應完全交給學生分析,教師不應再細說了,否則就會”剝奪”學生的必要的鑒賞機會。
這兩段的閱讀點,欣賞點似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其中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與用”照”相比較進行品味。)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此句,以使通篇流溢著美呢?
(引導學生從借景抒情的角度來思考,體會作者心中難以排除的哀愁,煩怨。)
處理以上內容時,可采用討論式,讓學生多說,拓寬思路。漸而使他們認識到,讀文學作品決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識讀”上,要利用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參與評論,所謂鑒賞能力便是這樣一點一點培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