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備課筆記(通用7篇)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1
《人是什么》
[教學目標 ]
1、理解文章中心內容;
2、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3、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意義,加強自身修養。
[教學重點]
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
深入思考人生意義
[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預習:自讀課文,積累下列詞語:佇立挑剔伉儷慰藉暮靄風燭殘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風雨不蝕多愁善感(經常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思想空虛,感情脆弱。)
完成課后第一大題;并劃分全文結構。
(目的意義:整體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讀書筆記,由此思考人生的意義。
二、解題:標題“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三、解決課后第一大題
愛因斯坦: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為社會所支配,人是社會的。/人可以通過自我努力,使自己堅強起來。/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異的光彩。
評論:這個回答明確而又質樸,能為我們欣然接受。/這個回答使人自強不息。/愛因斯坦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暫的。評論:非常憂郁,特別暗淡,充滿悲觀主義色彩。
歌德: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評論:詩人的一生實在是富有偉大創造力、為人類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獻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評論: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從事創造性腦力勞動、辛勤耕耘的總結。
孔子:生無所息。
評論:不妨賦予嶄新的含義,寫在我們的旗幟上,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新時代的人應該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生無所息。
討論: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在談論“人是什么”這一問題時的態度有什么區別?
雨果、加繆兩人的觀點是憂郁、悲觀、消極的。而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觀點是積極樂觀的。
討論:作者說這些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個一致性體現在哪里?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停下來。
四、劃分全文結構
全文共分為兩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心點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
這一部分實質上就是把握現時,后一部分進一步向過去與未來展開,實質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動方面展開,可以更好地理解積極的人生態度為什么在于把握現時,不斷工作。
對前一部分問一個為什么,就可以領會前后的聯系:為什么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工作,他們不畏勞苦的動力從何而來?這樣一問,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也可以這樣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說明人生的意義;后一部分是闡述自己的觀點,人應該是什么,人生的意義應該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么”,闡述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未來三個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三個組成部分一一展開論述。
學生劃分出這三個部分。
思考討論:
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和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
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
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思辨)
1、“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一段話中,愛因斯坦究竟認為“人是什么”呢?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因斯坦認為,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為社會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們的話來說,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長或短,都是暫時的。雨果是在悲嘆生命的短暫。
3、“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子”,這“另一種調子”是什么樣的?
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是悲觀的,無可奈何的;歌德論及西西弗斯,卻是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樣勞碌一生而感到滿意、自豪。
4、“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本身就是一個征候,它表明這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安謐,一切動機都已停止,感覺以及與此相關的活動也遲鈍了。但是,這樣一種狀態就像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一樣,是與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樣一種狀態就等于死亡。“達到了(絕對)滿意”,就是自滿,停頓下來不再前進,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動機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5、“圓明園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圓明園是廢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說成“秋天里的春天”,這個“秋天”并非自然的季節,而指廢墟的景觀。
6、為什么說“‘現時’的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在物理學中不可能出現?
在物理學中,時間不斷推移,“現時”的任何一個瞬間馬上就成為“過去”了,可以說無所謂“現時”。人們把眼前一段時間稱為“現在”,只是人們的一種觀念,所以說這種“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
7、作者把現時看成1,對未來的憧憬看成是0,是為了說明什么?
要說明只有把握現時,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理想越是遠大,工作越是努力,數值越是巨大。這是要說明憧憬未來與把握現時要緊緊結合起來,既要有遠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8、為什么說“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探究學習:對往事的回憶一方面是對歷史的總結和借鑒,有利于讓人看清現時,意識到當前的處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現時,展望未來;另一方面,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可以用來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促使人們更好地認清和把握現時。對未來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個人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有對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勵人更好地把握現時,努力奮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現時的鏡子,就難以看清當前的處境;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對理想的追求,就沒有了努力奮斗的動力,當然就難以把握現時了。
9、作者為什么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
往事——現時——未來,是生命的進行曲。人是有思維的,追憶往事、憧憬未來,是生命思考的兩個方面,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思考,決定著怎樣把握現時。所以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可以從生命的過程上去闡明問題,可以從想和做的結合上闡明問題,可以把前人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闡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結合時代的要求闡明我們應該怎樣憧憬未來,把握現時,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補充:
1.本文一開頭就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三段話。這些引語表明了愛因斯坦怎樣的觀點?為什么說這是“有關‘人是什么’的質樸見解”?
探究學習:愛因斯坦的觀點是,人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社會始終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一見解之所以“質樸”,是因為從最基本的層次上解釋了“人”的哲學意義,即人是社會的,離開了社會就沒有人的意義。
2.文章在引述了歌德同愛克曼交談時的一段話后說:“——讀者,這就是人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探究學習:歌德的那段話的中心意思是,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但是對自己一生所經歷的路程并不挑剔,無可抱怨。然后作者說“這就是人哪!”意思是告訴讀者,這就是歌德對于“人是什么”的回答,這就是“人”的人生意義。
3.“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致的見解”指什么?
探究學習:西方哲學家康德認為: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說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愛因斯坦說:“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點奇異的色彩。”東方哲學家孔子說“生無所息”。可見,無論東方哲學家還是西方哲學家,他們都一致認為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停下來。
4.“在我們……時代,不妨把‘生無所息’這句格言賦予嶄新的含義。”這里所說的“嶄新的含義”應是什么?
探究學習:為我們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只要還活著,就應該奮斗不已。
5.為什么說“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探究學習:對往事的回憶一方面是對歷史的總結和借鑒,有利于讓人看清現時,意識到當前的處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現時,展望未來;另一方面,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可以用來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促使人們更好地認清和把握現時。對未來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個人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有對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勵人更好地把握現時,努力奮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現時的鏡子,就難以看清當前的處境;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對理想的追求,就沒有了努力奮斗的動力,當然就難以把握現時了。
教后記:
1、劃分層次應該利用好課文前面框題里的提示,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快明白前后兩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了。
2、對第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結合課后第一大題的解決同時進行。板書設計 為:
愛因斯坦:人是社會的
雨果:人生是短暫的————共同點:
加謬:人生是辛苦的————憂郁、悲觀
歌德:人生辛苦但無怨
康德:人生是不斷的創造——共同點:人生=不斷的工作、創造
孔子:生無所息
這是第一部分的板書設計 。
3、第二部分
抓住文章的關鍵性標志性的句子。如“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至于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在本質上也是幻想,也是夢”,“再讓我們來談談構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對現實的把握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楚三部分的層次了。
然后,啟發學生思考:這三個階段之間是什么關系呢?作者傾向于哪個階段?
作者傾向于“把握現實”。
那么,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與把握現實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去思考。
對往事的回憶對把握現實的意義:得到快樂,增強信心,瞻望未來,彌補不足。
憧憬未來對把握現實的意義:給人希望、信心、動機。
最后,引導學生齊讀課文最后四段,明確作者的最終觀點:只有珍惜、牢牢的把握現實每一分鐘,,以最有效的方式獻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才是未來美景最可靠的保證。呼吁人多一點希望,多一點晨光。
3、練習設計:
做一個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2
教學目標:
理解文章中心內容;
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意義,加強自身修養。
教學重點:
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
教學過程:
預習:自讀課文,積累下列詞語:
佇立 挑剔 伉儷 慰藉 暮靄 風燭殘年 格格不入 風雨不蝕 多愁善感
完成課后第一大題;并劃分全文結構。
一、學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讀書筆記,由此思考人生的意義。
二、解題:標題“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三、解決課后第一大題
愛因斯坦: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為社會所支配,人是社會的。/人可以通過自我努力,使自己堅強起來。/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異的光彩。
評論:這個回答明確而又質樸,能為我們欣然接受。/這個回答使人自強不息。/愛因斯坦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暫的。評論:非常憂郁,特別暗淡,充滿悲觀主義色彩。
歌德: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評論:詩人的一生實在是富有偉大創造力、為人類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獻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方法。
評論: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從事創造性腦力勞動、辛勤耕耘的總結。
孔子:生無所息。
評論:不妨賦予嶄新的含義,寫在我們的旗幟上,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新時代的人應該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生無所息。
討論: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在談論“人是什么”這一問題時的態度有什么區別?
雨果、加繆兩人的觀點是憂郁、悲觀、消極的。而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觀點是積極樂觀的。
討論:作者說這些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個一致性體現在哪里?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停下來。
四、劃分全文結構
全文共分為兩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心點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
這一部分實質上就是把握現時,后一部分進一步向過去與未來展開,實質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動方面展開,可以更好地理解積極的人生態度為什么在于把握現時,不斷工作。
對前一部分問一個為什么,就可以領會前后的聯系:為什么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工作,他們不畏勞苦的動力從何而來?這樣一問,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未來三個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三個組成部分一一展開論述。
學生劃分出這三個部分。
思考討論:
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和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
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
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五、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思辨)
1.“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子”,這“另一種調子”是什么樣的?
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是悲觀的,無可奈何的;歌德論及西西弗斯,卻是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樣勞碌一生而感到滿意、自豪。
2.“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本身就是一個征候,它表明這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安謐,一切動機都已停止,感覺以及與此相關的活動也遲鈍了。但是,這樣一種狀態就像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一樣,是與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樣一種狀態就等于死亡。“達到了(絕對)滿意”,就是自滿,停頓下來不再前進,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動機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方法”。
3.“圓明園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圓明園是廢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說成“秋天里的春天”,這個“秋天”并非自然的季節,而指廢墟的景觀。
4.作者把現時看成1,對未來的憧憬看成是0,是為了說明什么?
要說明只有把握現時,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理想越是遠大,工作越是努力,數值越是巨大。這是要說明憧憬未來與把握現時要緊緊結合起來,既要有遠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5.作者為什么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
往事──現時──未來,是生命的進行曲。人是有思維的,追憶往事、憧憬未來,是生命思考的兩個方面,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思考,決定著怎樣把握現時。所以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可以從生命的過程上去闡明問題,可以從想和做的結合上闡明問題,可以把前人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闡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結合時代的要求闡明我們應該怎樣憧憬未來,把握現時,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教后記:
1.第一部分的板書設計為:
愛因斯坦:人是社會的
雨果:人生是短暫的────共同點:
加謬:人生是辛苦的────憂郁、悲觀
歌德:人生辛苦但無怨
康德:人生是不斷的創造──共同點:人生=不斷的工作、創造
孔子:生無所息
2.第二部分板書設計:
回憶往事
得到快樂,增強信心,瞻望未來,彌補不足
把握現實 把握現實,獻身中華
給人希望、信心、動力
憧憬未來
3.練習設計:
做一個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3
2 人是什么
湖北省監利縣汪橋中學(433318) 張見亭
從課文的標題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文章可分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部分的中心論點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即孔子的“生無所息”)。第二部分將議論引向深入,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將來三個部分,針對“對往事的回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這三個部分作者逐一展開論述,總的來看還是圍繞“生無所息”這一中心。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觀,在這個理想、價值、意義貶值的物欲社會學習它,頗有意義,能通過這一課為學生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觀上涂上鮮亮的一筆,真是“不朽”的一課,“功德無量”的一課。從語文能力上看,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詩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強積累,內化為言語能力也應該是一個契機。從論證上看,文章大開大合,收放有度,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需要一定的思維強度,特別是對學生的搜集整理概括歸納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句子能夠具體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在課堂上強化訓練。對學生積極人生觀的教育不能采用從書本到教條的形式,應該通過組織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來感受體驗。作為一個高三學生。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進行閱讀訓練中也沒有必要過細講解,更不能越俎代庖,只需作適當的點撥即可。
教學目標
l,理解“人生的意義在于什么”這個問題,樹立偉大的志向,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把握現在的美好時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歸納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體的理解。容能概括歸納。
3.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學會運用寫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4.積累語言,掌握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記誦一些哲理名言。
具體安排:一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人生的意義在于什么”這個問題,樹立偉大的志向,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把握現在的美好時光。
教學難點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歸納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體的理解。具體內容能概括歸納。
1.學生默讀朗讀,熟悉課文內容。
2.教師設汁思考題和訓練題激活學生思維,深化其對課文的理解,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3.運用活動課的形式,學生通過書籍、互聯網、采訪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義的故事、名句等。
教學用具
帶有聲像閱覽室的圖書館。講義(或投影)。
學習導航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語
有一種動物,小的時候是四條腿,中年的時候是兩條腿,老了后是三條腿,同學們說說看,這是一種什么動物?是“人”。漢字“人”的寫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寫個人,關于這一撇一捺,人們作出了很多的解釋,有這樣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撐,一靈一肉兩相成,一情一理為雙翼,一言—‘行賴悟功。”這對人的說解確實很有意義。其實,關于對人的本身的思考自從有了人之后,就沒有停止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人是什么》。
二、整體初讀,整合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教師由淺人深、環環相扣地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思考:標題是“人是什么”,那么文章是不是要給“人”下定義?
明確:不是,文章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思考:那么,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明確: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課文寫于新時期初,文中一再強調,我們的時代是“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的時代”,我們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陽走向中興的民族”,作者在勸告人們,努力工作,“獻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
思考:文章可以分為哪兩部分?概括本文內容。
明確:課文町分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部分的中心點,是說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斷工作看做人生真諦。開頭迂回地引出這個話題。先引愛因斯坦三段話:一引愛因斯坦,說論題之難;二引愛因斯坦,點到“自我努力”;三引愛因斯坦,論人的社會性,任何人都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員”,個人自當回報社會,貢獻社會,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繆,他們的回答充滿悲觀主義色彩,雨果悲嘆人生短暫,加繆悲嘆人生只是不斷的苦役。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與雨果、加繆的區別,在于悲觀與樂觀,積極與消極。在以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為代表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看來,人生的意義正在于不斷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實滿意,無怨無悔。康德認為,一旦自滿自足,無所事事,生命就毫無意義。認識借助想像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斷的進行創造性工作。愛因斯坦認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賦予人生以奇異的色彩。孔子認為“生無所息”,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息的勞作之中。總而言之,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師的言論,把人生的意義與工作聯系起來。工作的動機從何而來?議論要引向深人,就要向人的心靈開掘。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未來三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這三個部分一一展開論述。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對往事的追憶、對現寸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課文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么”,闡述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三、深入理解,歸納提要
指導學生通過思考課后習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整合課文:
思考題一 對于“人是什么”這個問題,中外哲學家、文學家是怎樣回答的?作者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評論?試用精要的語言填寫下表。(本題要求把握課文前一部分內容。采用列表形式,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結構,也便于前后比較。語言要求精要,就要注意提取要點) 思考題二 作者是怎樣看待“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為什么說對現實的把握是“構成人
的最重要部分”?又為什么說如果“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本題把握課文后一部分幾個主要觀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筍。根據問題對課文內容進行篩選并加以提要)
明確:作者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對現時的把握之所以“構成人的最重要部分”,是因為把握現時是實現志向的必要前提,是走向未來美景的可靠保證,否則,在一個個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歲月,浪費青春年華,就會喪失自我,不成其為人。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追憶往事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在當前的處境,可以照亮當前人生的道路,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憧憬未來、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動力,去牢牢地把握現時。一旦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四、課外練習,拓寬延伸
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各民族神話中有關“造人”的故事,思考其中的文化蘊含。
1.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并摘抄有關人生的格言,背誦其中一些很有文采而又有積極意義的
2.你最崇拜哪位名人,多了解有關于他的事跡,總結他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重點解讀,探究質疑
方法:針對課文設計一組題目,注重培養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含蓄的句子能加以解釋,概括的內容能具體闡釋。
1.本文一開頭就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三段話。這些引語表明了愛因斯坦怎樣的觀點?為什么說這是“有關‘人是什么’的質樸見解”?(具體內容能加以概括)
明確:愛因斯坦的觀點是,人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社會始終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一見解之所以“質樸”,是因為從最基本的層次上解釋了“人”的哲學意義,即人是社會的,離開了社會就沒有人的意義。
2.“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一段話中,愛因斯坦意在說明“人是什么”?(含蓄的句子能明確理解)
明確: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因斯坦認為,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為社會所支配。
3.“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一致的見解”指什么?(具體內容能加以概括)
明確:西方哲學家康德認為: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說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愛因斯坦說:“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點奇異的色彩。”東方哲學家孑l子說“生無所息”。可見,無論東方哲學家還是西方哲學家,他們都一致認為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壁工嘍乙4.“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子”,這“另一種調子”是什么樣的?(能根據具體的語境,理解指代性的內容)
•明確: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是悲觀的,無可奈何的;•歌德論及西西弗斯像西西弗斯那樣勞碌一生而感到滿意、自豪。
5.“圓明園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含蓄的句子能明確理解)卻是為自己能
明確:圓明園是廢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說成“秋天里的春天”,這個“秋天”并非自然的季節,而指廢墟的景觀。
6.什么是“甜美的憂郁”或“憂郁的甜美”?怎樣理解這種感受?(概括的內容能具體理解)
明確:叫隴郁”是指過去生活中的痛苦,是一些令人傷感的對象。而這些東西一旦到了回憶中,或成了文學藝術的題材,就往往會因為距離或藝術創作的魅力而形成美感,這就是“甜美的憂郁”或“憂郁的甜美”。如與親人分別甚至失去親人是生活中的痛苦,但一旦成為回憶,就往往因能在腦海中再現當時的情景而有一種令人心顫的美的感受。“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就是這一美感的突出體現:不僅因回憶當時女主人公穿的綠羅裙而感到美,甚至因此而憐愛綠色的草了。
7.畢加索說:“一旦你的工作結束,便意味著你必須開始新的工作。……你永遠都不能說‘結束’這兩個字。”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能結合語境,透過字面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
明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必須不斷地追求新的目標,追求本身才能使人真正感到幸福和滿足。如我國在高空鋼索上單獨生活25天,平均每天在鋼索上行走超過3小時,創造新的吉尼斯記錄的阿迪力曾多次打破過世界吉尼斯記錄,但他就是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自己向自己挑戰,不斷有新的追求。他就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強者,他就是把追求的過程看得比追求的目標更重的人。因為他在追求的過程中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8.為什么說“追憶往事就其本質來說,也是一種幻想,一種‘白日夢,,,?為什么說“白日夢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實現”?(能結合自己所見、所聞、所讀,實現與作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明確:這里所說的“本質”,應該從“現實性”“物理性”上來理解,往事已逝,其現實性、物質性已經消失,回憶中的世界,雖然過去存在過,但是現在并不存在,是虛幻的,所以說也是一種幻想,一種“白日夢”。舉例來說,魯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的情景,寫作之時,不也是一場“白日夢”嗎?這樣的回憶不也是寄托著一種愿望,不也是這種愿望的實現嗎?
9.作者把現時看成l。對未來的憧憬看成o,是為了說明什么?(概括的內容能具體理解)
明確:要說明只有把握現時,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理想越是遠大,工作越是努力,數值越是巨大。這是要說明憧憬未來與把握現時要緊緊結合起來,既要有遠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二、拓展延伸,創造性的訓練
1.作者以“廠和“o”作比,闡述人生的意義,很有創意,請您仿照作者的寫法,也以“廠與“o”作比,說一段話,用它來闡明你對人生意義的理解。 ;
例文:至于筆者,則把現時(當前)看成是小學算術課本上餉l,對未來的憧憬則看成是o。每個小學生都有懂得:o的位置是很重要的,o只有在1的后面(而不是在1的前面)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和分量。l后面的。越多值越大,若用日常語言來說,就是:偉大志向造就偉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現時為必要的前提。
示范l:至于我,則把身體健康看成是l,把理想、事業、愛情、金錢、名譽、人格……分別看成是o,1的位置很重要,1只有在最前面,后面的。越多,人生的價值就越大,如果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身體是人生的第一本錢,但也要以理想、事業、愛情、金錢、名譽、人格等來支撐。
示范2:至于筆者,則是把人格看做小學算術課本中的1,把金錢、功名、地位等等看做是o,l的有無或者說位置很重要.沒有了1,o即使再多也是無意義的:l如果在前面,后面的。越多則值就越大。這就是說,金錢誠寶貴,功名價更高,若為人格故,二者皆可拋。
2.活動:體驗“偶像”的人生觀。
我們人人都有自己的偶像,這個偶像可能是高大的,也可能是平凡的;這個偶像可能是歷史人物,也可能是現時人物,還可能是虛擬人物,但既然是偶像我們就要把他化作我們的血肉。在關鍵時刻他可能就要站出來指揮我們的一言一行。偶像的一言一行也許會讓我們津津樂道,特別是他的頗富人生意義的哲言警句。下面由學生發言,介紹偶像的哲言警句和事跡,由同學或老師提出一個情境,該生試回答這位偶像會怎樣說怎樣做。
示例:日本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他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當時許多人都以為他故弄玄虛。兩年后,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經驗。他仍然是那一句話。這一次沒有人不再相信他,但對他的所謂智慧百探而不得其解。
10年后,這個謎終于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擊,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跑了。
老師提出一個情境:現在我們的高三生活很苦,有人說,高三就是高山。想想到明年6月份還有近一年的時間,而什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每科分數必須得到將近90%。真是高不可攀,如果你就是山田本一,你會怎樣面對這段生活呢?
學生答:我會把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如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第二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一仗一仗地往前打。我會把總分分解到各種中,一科科地攻。
三、課后作業
每人擬寫2—5條人生格言。班級編寫一本格言集,向同學征集集名,老師也可參與如《傾聽心跳,黃金法則》《未名箴語》等。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4
胡素娥(浙江省溫嶺中學)
讀名家人生經,品自己人生路
教前聚焦:
老實說,《人是什么》這篇文章,并不怎么好,內容龐雜,思路混亂,大量引述中外哲學家、文學家的觀點,全文讀下來,作者自己的見解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的只是零零落落的幾句名家名言。這樣的文章,怎么教?怎么學?課堂上如何做到不浪費時間讓學生有所得?那就根據本文特點,來一堂“‘名家談人生’品讀”課,讓學生讀名家人生經,品自己人生路吧!
課堂片斷:
我讓學生通讀全文,找自己最有感觸最能產生共鳴的內容時,發現作為即將高考背負沉重學業壓力的高三學生,他們不約而同地對雨果和加繆的悲觀主義人生論斷情有獨鐘。好多同學在自言自語:“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被判了死刑”,“我就是西西弗斯”……看著他們臉上黯然的神情,我想:“如何讓他們在品味人生的同時走出悲觀主義的陰影積極地面對自己的漫漫人生長路呢?教學的任務應該是引導學生直面人生的艱辛,正視人生的坎坷!”
一、失樂園
師:“你們看過《圣經》嗎?誰能給大家講講伊甸園的故事?”
生1:“我沒讀過《圣經》,但我奶奶是基督教徒,我聽她講過‘創世紀’的故事。上帝造了世界之后,用泥土捏了一個男人——亞當,然后從他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夏娃,上帝給他們造了一個生活的樂園——伊甸園,讓他們幸福地生活。上帝告誡他們不可以吃智慧樹上的果子。但夏娃受了蛇的慫恿,摘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和亞當一起吃了下去,變得和上帝一樣有智慧。上帝發怒了,就把他們逐出伊甸園,讓他們從此過苦難的日子。”
師:“因此,作為亞當夏娃的后代,雨果說,我們都是罪人,我們永遠的失去了上帝給我們安排好的樂園,我們從此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的人生注定要受苦。大家覺得很遺憾吧?”
生2:“那當然!曾經有一個幸福的樂園我們人類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帝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條蛇說:我不吃那果子!”(全班叫好)
師:“平常做試卷時都說仿寫句子很難,這句子不是仿得很經典嗎?(全班笑了)請問:上帝為什么不許人類吃智慧樹上的果子?”
生3:“吃了智慧果的亞當和夏娃看到自己赤身裸體,就去摘了樹葉遮羞,聽見上帝呼喚他們就躲起來。這說明他們有了羞恥心,有了文明意識。”
生4:“對了,上帝不希望人類和他一樣有智慧。”
師:“說得好!那么幸福的伊甸園應該不是免費的賓館,居住的代價是什么?”
生5:“服從上帝的意志,永遠處于愚昧狀態,失去人的自由!”
師:“那么,幸福和自由比起來,哪一個價值大?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你舍棄哪一個?苦難和失去自由必須兩選一的時候,你選擇哪一個?”(許多同學在深思,表情嚴肅)
生6:“我想改寫裴多菲的那首詩:生命誠可貴,幸福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生7:“我想仿寫孟子的話:幸福,我所欲也;自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幸福而取自由者也。”
生8:“一個自由的人才談得上幸福,一個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是高質量的幸福。上帝意志下的伊甸園根本不允許人類擁有智慧與自由,談何幸福?失去伊甸園的人類雖然面臨苦難,但不等于失去了贏得幸福的機會。因為人類擁有了智慧,只要人類在苦難中磨練出頑強的意志,靠自己的雙手不愁創造不出人類自己的樂園——擁有智慧、文明、幸福和自由的伊甸園!”
師:“對啊!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難中喪失拼搏的勇氣。既然我們已經擁有了同上帝一樣的聰明智慧,就一定能依靠頑強的意志創造人類意志下的伊甸園!悲觀的雨果,他其實并沒有屈服于上帝的意志,而是以其奮斗的一生,為人類創造了一筆無價的的精神財富——《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等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我想,我們也一定能直面人生的苦難吧?”
生2:“看來我得改寫先前的那段話:曾經有一個幸福的樂園我們人類并不在意,等到失去時也并不后悔。如果上帝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條蛇說:謝謝你,勸我吃那果子!”(全班笑了)
二、永遠的西西弗斯
師:“加繆把人看成是古希臘神話中終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我剛才好像聽到有同學說‘我就是西西弗斯’,你也在推巨石上山嗎?”(有同學在笑)
生1:“何止是我!我們大家不都是西西弗斯嗎?‘高考’難道不就是一塊巨大的石塊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拼命推它上山嗎?”
生2:“我們與西西弗斯并不完全相同。西西弗斯命中注定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頂時又會滾下來,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環不息。我們這一塊‘高考’的大石塊,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眼看就要推上山頂了,只要大家咬緊牙關,明年6月我們就成功了。這位同學不要那么悲觀嘛!”
生1:“你這么樂觀,我真替你高興!不過,不幸的是,我說的完全是事實。‘只要大家咬緊牙關,明年6月我們就成功了’,當我們現在反反復復聽著各科的老師們鼓勵我們的話語時,會不會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什么時候我們也曾聽過這一樣的鼓勵話?”
生3:“對啊!初三面臨中考的時候,復習也很緊張,連中午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了。老師們經常跟我們說:‘你們挺住啊!咬緊牙關,考上溫嶺中學就好了!’就是這句話支撐了我的初三復習生活,我真的如愿以償了。”
生4:“我家在鄉下,我的5年小學都在城里讀寄宿,那時我真想回家啊!每次放學后看到校門口擠著那么多的等著接孩子回家的家長,我都想哭,多么希望那人群中也有我的父母!可是,媽媽總打電話安慰我:‘鄉下教育質量差,你在城里認真讀,爭取在比賽中多拿獎,初中能到三中讀就好了!’后來我讀三中了,后來我讀溫中了,再后來……”
生5:“‘再后來’也就是現在啰!現在父母跟我說:‘孩子,好不容易考進溫中了,你可要認真讀啊!咬咬牙,能考上重點大學就好了!’不知道以后大學老師會對我們說什么?”
生6:“老師,你是過來人,你說,大學老師會對我們說什么?”
師:“考上大學,意味著你們已是成人了,家長、老師不可能再在你們耳邊嘮嘮叨叨的了。你們要學會自己對自己說:‘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可要努力,不能前功盡棄啊!眼看著就要大學畢業了,這么多同學考研究生,我考不考啊?要為將來的工作練好本領啊!工作后,你們會對自己說:‘要好好干哪!爭取干出點業績來,千萬別讓人家小瞧咱!’這時候,你的老父母、以前的老師反倒會勸你‘悠著點,別把自己累垮啰’!”
生7:“看來,我們命中注定同西西弗斯一樣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頂時又滾下來,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環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8:“我們能不能不推這塊巨石?西西弗斯是得罪了眾神以致受責罰,我又沒得罪誰,我不推,罷工行不行?”
師:“你們說行不行?比如說,大家目前最痛苦的莫過于學業這塊沉重的巨石了,行啊,我們不推了。看看你們那些不在學校的同齡人,他們的日子很瀟灑吧?你們的父母,有些不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機會推學業這塊巨石嗎?他們不是照樣活得好好的,生意做得很紅火嗎?”
生9:“可是,他們還是在推著生活這塊巨石的!我曾和以前的同學聊起過,他們很羨慕我能考大學,他們現在到處找工作,因為學歷不高,他們只能與外來民工競爭就業機會,工資非常低,供自己開銷都不夠,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希望。有些因為家境富裕不工作的同學,則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有些甚至因吸毒而被送進了少年戒毒所。”
生10:“我父母小學沒畢業,由于他們肯吃苦,走南闖北將生意一點一點做大了,因為沒文化,他們以前走了很多彎路,因為沒文化,他們現在在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迫切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能幫他們一把。”
生11:“我剛才在想,只有街頭的乞丐,可以不推巨石吧!”
生12:“可是為了活命的一頓頓殘羹冷炙,為了在雨天找個躲雨的屋檐,為了在冬夜找個藏身的街角,他們也要去四處乞求,甚至與野狗爭奪!他們怎么不推巨石了?”
師:“是啊,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誰肩頭沒有一份責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社會……只要活著,誰不在用力推著巨石?這既是人生的責任,不也是人生的寄托,人生的希望嗎?當我們揮汗如雨推著那巨石一點一點上山的時候,內心不是涌動著成功的喜悅嗎?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不就體現在這不懈追求的過程中嗎?生命固然不能承受太重的壓力,但生命照樣有不能承受之輕!我記得巴金曾經在《燈》中借朋友之口說過一句話——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的。那么我們還要靠什么活著?”
全班:“我們還要靠推巨石活著!我們是永遠的西西弗斯!”
師:“是的,人生是永遠的西西弗斯!雨果的一生,加繆的一生,歌德的一生,還有愛因斯坦的一生,都是西西弗斯的一生!但是,西西弗斯的一生是悲劇,因為他在被迫推著一塊自己并不想推的巨石,他的苦役是缺少意義的。我希望我們大家的一生能像雨果、加繆、歌德、愛因斯坦等偉人一樣,自己去尋找一塊想推的巨石,推出生命的奇異的色彩!正像愛因斯坦所說——”
全班:“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學習都會有點奇異的色彩!”
師:“那就好好把握你們明年的高考志愿吧!記住:尋找一塊適合自己的想推的巨石!”
教后拾零:
閱讀教學,我始終堅持一條原則——對話!在課堂上尋找一切機會,展開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生活對話,學生與心靈對話。只有通過對話,才能讓老師、作者、文本走進學生心靈,才能最終讓學生走出課堂、文本,走進生活,思考人生!課堂上教師不應該指責學生的消極,應該鼓勵他們傾訴他們的消極,從而因勢利導,化解他們的消極,使他們最終能在品味理解生活的基礎上產生心靈的頓悟而樹立起積極的人生觀。同時,引導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可以激發他們的個性化思維,培養他們結合具體生活實際認識問題的思維習慣,提高他們辯證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另外,課堂對話,可以使學生暢所欲言,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認識到語文課的實際功用,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課堂的活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益。
作者郵箱: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中心內容;2、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3、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意義,加強自身修養。
教學重點: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師生討論
教學時數:一課時
預習:自讀課文,積累下列詞語:佇立 挑剔 伉儷 慰藉 暮靄 風燭殘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 風雨不蝕 多愁善感(經常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思想空虛,感情脆弱。)
完成課后第一大題;并劃分全文結構。
(目的意義:整體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 學 過 程
一、學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讀書筆記,由此思考人生的意義。
二、解題:標題“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三、解決課后第一大題
愛因斯坦: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為社會所支配,人是社會的。/人可以通過自我努力,使自己堅強起來。/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異的光彩。
評論:這個回答明確而又質樸,能為我們欣然接受。/這個回答使人自強不息。/愛因斯坦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暫的。 評論:非常憂郁,特別暗淡,充滿悲觀主義色彩。
歌德: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評論:詩人的一生實在是富有偉大創造力、為人類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獻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評論: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從事創造性腦力勞動、辛勤耕耘的總結。
孔子:生無所息。
評論:不妨賦予嶄新的含義,寫在我們的旗幟上,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新時代的人應該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而奮力拼搏,生無所息。
討論: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在談論“人是什么”這一問題時的態度有什么區別?
雨果、加繆兩人的觀點是憂郁、悲觀、消極的。而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觀點是積極樂觀的。
討論:作者說這些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個一致性體現在哪里?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人活著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停下來。
四、劃分全文結構
全文共分為兩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心點是,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
這一部分實質上就是把握現時,后一部分進一步向過去與未來展開,實質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動方面展開,可以更好地理解積極的人生態度為什么在于把握現時,不斷工作。
對前一部分問一個為什么,就可以領會前后的聯系:為什么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工作,他們不畏勞苦的動力從何而來?這樣一問,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也可以這樣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說明人生的意義;后一部分是闡述自己的觀點,人應該是什么,人生的意義應該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么”,闡述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未來三個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三個組成部分一一展開論述。
學生劃分出這三個部分。
思考討論:
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和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
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
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思辨)
1、“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一段話中,愛因斯坦究竟認為“人是什么”呢?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因斯坦認為,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為社會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們的話來說,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長或短,都是暫時的。雨果是在悲嘆生命的短暫。
3、“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子”,這“另一種調子”是什么樣的?
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是悲觀的,無可奈何的;歌德論及西西弗斯,卻是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樣勞碌一生而感到滿意、自豪。
4、“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本身就是一個征候,它表明這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安謐,一切動機都已停止,感覺以及與此相關的活動也遲鈍了。但是,這樣一種狀態就像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一樣,是與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樣一種狀態就等于死亡。“達到了(絕對)滿意”,就是自滿,停頓下來不再前進,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動機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5、“圓明園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圓明園是廢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說成“秋天里的春天”,這個“秋天”并非自然的季節,而指廢墟的景觀。
6、為什么說“‘現時’的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在物理學中不可能出現?
在物理學中,時間不斷推移,“現時”的任何一個瞬間馬上就成為“過去”了,可以說無所謂“現時”。人們把眼前一段時間稱為“現在”,只是人們的一種觀念,所以說這種“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
7、作者把現時看成1,對未來的憧憬看成是0,是為了說明什么?
要說明只有把握現時,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理想越是遠大,工作越是努力,數值越是巨大。這是要說明憧憬未來與把握現時要緊緊結合起來,既要有遠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8、為什么說“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探究學習:對往事的回憶一方面是對歷史的總結和借鑒,有利于讓人看清現時,意識到當前的處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現時,展望未來;另一方面,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可以用來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促使人們更好地認清和把握現時。對未來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個人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有對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勵人更好地把握現時,努力奮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現時的鏡子,就難以看清當前的處境;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失去了對理想的追求,就沒有了努力奮斗的動力,當然就難以把握現時了。
9、作者為什么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
往事——現時——未來,是生命的進行曲。人是有思維的,追憶往事、憧憬未來,是生命思考的兩個方面,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思考,決定著怎樣把握現時。所以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可以從生命的過程上去闡明問題,可以從想和做的結合上闡明問題,可以把前人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闡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結合時代的要求闡明我們應該怎樣憧憬未來,把握現時,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補充:
1.本文一開頭就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三段話。這些引語表明了愛因斯坦怎樣的觀點?為什么說這是“有關‘人是什么’的質樸見解”?
探究學習:愛因斯坦的觀點是,人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社會始終支配著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這一見解之所以“質樸”,是因為從最基本的層次上解釋了“人”的哲學意義,即人是社會的,離開了社會就沒有人的意義。
[1] [2] 下一頁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6
胡素娥(浙江省溫嶺中學)
讀名家人生經,品自己人生路
教前聚焦:
老實說,《人是什么》這篇文章,并不怎么好,內容龐雜,思路混亂,大量引述中外哲學家、文學家的觀點,全文讀下來,作者自己的見解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的只是零零落落的幾句名家名言。這樣的文章,怎么教?怎么學?課堂上如何做到不浪費時間讓學生有所得?那就根據本文特點,來一堂“‘名家談人生’品讀”課,讓學生讀名家人生經,品自己人生路吧!
課堂片斷:
我讓學生通讀全文,找自己最有感觸最能產生共鳴的內容時,發現作為即將高考背負沉重學業壓力的高三學生,他們不約而同地對雨果和加繆的悲觀主義人生論斷情有獨鐘。好多同學在自言自語:“我們都是罪人,我們都被判了死刑”,“我就是西西弗斯”……看著他們臉上黯然的神情,我想:“如何讓他們在品味人生的同時走出悲觀主義的陰影積極地面對自己的漫漫人生長路呢?教學的任務應該是引導學生直面人生的艱辛,正視人生的坎坷!”
一、失樂園
師:“你們看過《圣經》嗎?誰能給大家講講伊甸園的故事?”
生1:“我沒讀過《圣經》,但我奶奶是基督教徒,我聽她講過‘創世紀’的故事。上帝造了世界之后,用泥土捏了一個男人——亞當,然后從他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夏娃,上帝給他們造了一個生活的樂園——伊甸園,讓他們幸福地生活。上帝告誡他們不可以吃智慧樹上的果子。但夏娃受了蛇的慫恿,摘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和亞當一起吃了下去,變得和上帝一樣有智慧。上帝發怒了,就把他們逐出伊甸園,讓他們從此過苦難的日子。”
師:“因此,作為亞當夏娃的后代,雨果說,我們都是罪人,我們永遠的失去了上帝給我們安排好的樂園,我們從此不可能無憂無慮的生活,我們的人生注定要受苦。大家覺得很遺憾吧?”
生2:“那當然!曾經有一個幸福的樂園我們人類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帝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條蛇說:我不吃那果子!”(全班叫好)
師:“平常做試卷時都說仿寫句子很難,這句子不是仿得很經典嗎?(全班笑了)請問:上帝為什么不許人類吃智慧樹上的果子?”
生3:“吃了智慧果的亞當和夏娃看到自己赤身裸體,就去摘了樹葉遮羞,聽見上帝呼喚他們就躲起來。這說明他們有了羞恥心,有了文明意識。”
生4:“對了,上帝不希望人類和他一樣有智慧。”
師:“說得好!那么幸福的伊甸園應該不是免費的賓館,居住的代價是什么?”
生5:“服從上帝的意志,永遠處于愚昧狀態,失去人的自由!”
師:“那么,幸福和自由比起來,哪一個價值大?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你舍棄哪一個?苦難和失去自由必須兩選一的時候,你選擇哪一個?”(許多同學在深思,表情嚴肅)
生6:“我想改寫裴多菲的那首詩:生命誠可貴,幸福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生7:“我想仿寫孟子的話:幸福,我所欲也;自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幸福而取自由者也。”
生8:“一個自由的人才談得上幸福,一個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什么是高質量的幸福。上帝意志下的伊甸園根本不允許人類擁有智慧與自由,談何幸福?失去伊甸園的人類雖然面臨苦難,但不等于失去了贏得幸福的機會。因為人類擁有了智慧,只要人類在苦難中磨練出頑強的意志,靠自己的雙手不愁創造不出人類自己的樂園——擁有智慧、文明、幸福和自由的伊甸園!”
師:“對啊!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苦難中喪失拼搏的勇氣。既然我們已經擁有了同上帝一樣的聰明智慧,就一定能依靠頑強的意志創造人類意志下的伊甸園!悲觀的雨果,他其實并沒有屈服于上帝的意志,而是以其奮斗的一生,為人類創造了一筆無價的的精神財富——《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等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我想,我們也一定能直面人生的苦難吧?”
生2:“看來我得改寫先前的那段話:曾經有一個幸福的樂園我們人類并不在意,等到失去時也并不后悔。如果上帝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那條蛇說:謝謝你,勸我吃那果子!”(全班笑了)
二、永遠的西西弗斯
師:“加繆把人看成是古希臘神話中終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我剛才好像聽到有同學說‘我就是西西弗斯’,你也在推巨石上山嗎?”(有同學在笑)
生1:“何止是我!我們大家不都是西西弗斯嗎?‘高考’難道不就是一塊巨大的石塊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拼命推它上山嗎?”
生2:“我們與西西弗斯并不完全相同。西西弗斯命中注定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頂時又會滾下來,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環不息。我們這一塊‘高考’的大石塊,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眼看就要推上山頂了,只要大家咬緊牙關,明年6月我們就成功了。這位同學不要那么悲觀嘛!”
生1:“你這么樂觀,我真替你高興!不過,不幸的是,我說的完全是事實。‘只要大家咬緊牙關,明年6月我們就成功了’,當我們現在反反復復聽著各科的老師們鼓勵我們的話語時,會不會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什么時候我們也曾聽過這一樣的鼓勵話?”
生3:“對啊!初三面臨中考的時候,復習也很緊張,連中午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了。老師們經常跟我們說:‘你們挺住啊!咬緊牙關,考上溫嶺中學就好了!’就是這句話支撐了我的初三復習生活,我真的如愿以償了。”
生4:“我家在鄉下,我的5年小學都在城里讀寄宿,那時我真想回家啊!每次放學后看到校門口擠著那么多的等著接孩子回家的家長,我都想哭,多么希望那人群中也有我的父母!可是,媽媽總打電話安慰我:‘鄉下教育質量差,你在城里認真讀,爭取在比賽中多拿獎,初中能到三中讀就好了!’后來我讀三中了,后來我讀溫中了,再后來……”
生5:“‘再后來’也就是現在啰!現在父母跟我說:‘孩子,好不容易考進溫中了,你可要認真讀啊!咬咬牙,能考上重點大學就好了!’不知道以后大學老師會對我們說什么?”
生6:“老師,你是過來人,你說,大學老師會對我們說什么?”
師:“考上大學,意味著你們已是成人了,家長、老師不可能再在你們耳邊嘮嘮叨叨的了。你們要學會自己對自己說:‘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可要努力,不能前功盡棄啊!眼看著就要大學畢業了,這么多同學考研究生,我考不考啊?要為將來的工作練好本領啊!工作后,你們會對自己說:‘要好好干哪!爭取干出點業績來,千萬別讓人家小瞧咱!’這時候,你的老父母、以前的老師反倒會勸你‘悠著點,別把自己累垮啰’!”
生7:“看來,我們命中注定同西西弗斯一樣要永遠推一塊巨石上山,當石塊靠近山頂時又滾下來,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環不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8:“我們能不能不推這塊巨石?西西弗斯是得罪了眾神以致受責罰,我又沒得罪誰,我不推,罷工行不行?”
師:“你們說行不行?比如說,大家目前最痛苦的莫過于學業這塊沉重的巨石了,行啊,我們不推了。看看你們那些不在學校的同齡人,他們的日子很瀟灑吧?你們的父母,有些不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機會推學業這塊巨石嗎?他們不是照樣活得好好的,生意做得很紅火嗎?”
生9:“可是,他們還是在推著生活這塊巨石的!我曾和以前的同學聊起過,他們很羨慕我能考大學,他們現在到處找工作,因為學歷不高,他們只能與外來民工競爭就業機會,工資非常低,供自己開銷都不夠,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希望。有些因為家境富裕不工作的同學,則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有些甚至因吸毒而被送進了少年戒毒所。”
生10:“我父母小學沒畢業,由于他們肯吃苦,走南闖北將生意一點一點做大了,因為沒文化,他們以前走了很多彎路,因為沒文化,他們現在在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迫切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能幫他們一把。”
生11:“我剛才在想,只有街頭的乞丐,可以不推巨石吧!”
生12:“可是為了活命的一頓頓殘羹冷炙,為了在雨天找個躲雨的屋檐,為了在冬夜找個藏身的街角,他們也要去四處乞求,甚至與野狗爭奪!他們怎么不推巨石了?”
師:“是啊,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誰肩頭沒有一份責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社會……只要活著,誰不在用力推著巨石?這既是人生的責任,不也是人生的寄托,人生的希望嗎?當我們揮汗如雨推著那巨石一點一點上山的時候,內心不是涌動著成功的喜悅嗎?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不就體現在這不懈追求的過程中嗎?生命固然不能承受太重的壓力,但生命照樣有不能承受之輕!我記得巴金曾經在《燈》中借朋友之口說過一句話——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的。那么我們還要靠什么活著?”
全班:“我們還要靠推巨石活著!我們是永遠的西西弗斯!”
師:“是的,人生是永遠的西西弗斯!雨果的一生,加繆的一生,歌德的一生,還有愛因斯坦的一生,都是西西弗斯的一生!但是,西西弗斯的一生是悲劇,因為他在被迫推著一塊自己并不想推的巨石,他的苦役是缺少意義的。我希望我們大家的一生能像雨果、加繆、歌德、愛因斯坦等偉人一樣,自己去尋找一塊想推的巨石,推出生命的奇異的色彩!正像愛因斯坦所說——”
全班:“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從此你的工作和學習都會有點奇異的色彩!”
師:“那就好好把握你們明年的高考志愿吧!記住:尋找一塊適合自己的想推的巨石!”
教后拾零:
閱讀教學,我始終堅持一條原則——對話!在課堂上尋找一切機會,展開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生活對話,學生與心靈對話。只有通過對話,才能讓老師、作者、文本走進學生心靈,才能最終讓學生走出課堂、文本,走進生活,思考人生!課堂上教師不應該指責學生的消極,應該鼓勵他們傾訴他們的消極,從而因勢利導,化解他們的消極,使他們最終能在品味理解生活的基礎上產生心靈的頓悟而樹立起積極的人生觀。同時,引導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可以激發他們的個性化思維,培養他們結合具體生活實際認識問題的思維習慣,提高他們辯證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另外,課堂對話,可以使學生暢所欲言,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認識到語文課的實際功用,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課堂的活動,收到較好的教學效益。
作者郵箱:
《人是什么》備課筆記 篇7
江蘇省曲塘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一、啟發學生思考人生的意義
二、啟發學生好好把握現時,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學習。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閱讀課文
1、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標題“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課文寫于新時期初期,文中一再提到,我們的時代是“為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奮力拼搏的時代”,我們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陽走向中興的民族”,作者勸勉人們,“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以最有效的方式獻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
2、課文可分成幾大部分?概括其內容。
課文可分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 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部分的中心點,是說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工作。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把不斷工作看作人生真諦。開頭迂回地引出這個話題。先引愛因斯坦三段話。一引愛因斯坦,說論題之難;二引愛因斯坦,點到“自我努力”;三引愛因斯坦,論人的社會性,任何人都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員”,個人自當回報社會,貢獻社會,已是不言而喻。再引雨果、加繆,他們的回答充滿悲觀主義色彩,雨果悲嘆人生短暫,加繆悲嘆人生只是不斷的苦役。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與雨果、加繆的區別,在于悲觀與樂觀,積極與消極。在以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為代表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看來,人生的意義正在于不斷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歌德為自己一生辛苦地工作而感到充實滿意,無怨無悔。康德認為,一旦自滿自足,無所事事,生命就毫無意義。認識借助想象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生就要不斷的進行創造性工作。愛因斯坦認為,做一件合理的事情就能賦予人生以奇異的色彩。孔子認為“生無所息”,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息的勞作之中。總而言之,這一部分引用古今中外大師的言論,把人生的意義與工作聯系起來。
完成“思考和練習一”的表格
工作的動機從何而來?議論要引向深入,就要向人的心靈開掘。作者將人生劃分為以往、現時和未來三部分,認為“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回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這三個部分一一展開論述。
對往事的回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郁,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的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實現。
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的幸福和滿足。
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為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課文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么”,闡述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第二課時
二 難點問題討論
1.“一個人很難知道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義的,當然也就不應當以此去打擾別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愛因斯坦所說的“意義”,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意義”,是一個很深邃的概念。這種意義是“一個人很難知道”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只有科學才能揭示人生的意義,科學發展到今天,盡管已經大大推進了人類的知識,但是遠遠談不上窮盡了對事物的認識;另一方面,一個人掌握人類認識的成果又是極其有的。
2、“苦和甜”不是主觀的感覺和感受嗎?為什么說“來自外界”?
“來自”說的是來源。苦和甜的來源是在外界。有苦的東西和甜的東西,才能引起人們苦和甜的感覺和體驗。
3、“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一段話中,愛因斯坦究竟認為“人是什么”呢?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愛因斯大林坦認為,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的精神生活完全為社會所支配。
4、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樣意思?
用我們的放來說,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長或短,都是暫時的。雨果是在悲嘆生命的短暫。
5、“歌德在論及西西弗斯的時候,幾乎是另一種調子”,這“另一種調子”是什么樣的?
加繆論及西西弗斯,情調是悲觀的,無可奈何的;歌德論及西西弗斯,卻是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樣勞碌一生而感到滿意、自豪。
6“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本身就是一個征候,它表明這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安謐,一切動機都已停止,感覺以及與此相關的活動也遲鈍了。但是這樣一種狀態就像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一樣,是與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這段話是什么樣意思?
“心臟在動物機體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達到了(絕對)滿意”這樣一種狀態就等于死亡。“達到 了(絕對)滿意”,就是自滿,停頓下來不再前進,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動機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 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7“圓明園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圓明園是廢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說成“秋天里的春天”,這個“秋天”并非自然的季節,而指廢墟的景觀。
8怎樣理解“人類和個人從本質上說都是歷史的”?
這就是說,人類和個人的本質都是由其歷史決定的。拿個人來說,他為什么是這樣的。要看他的歷史,一個30歲的人,是30年的歷史決定了他現在成為這樣一個人。今天的中國,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某一國家的今天,也是某一國家歷史發展的結果。今天的人類,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結果。
9、為什么說“追憶往事就其本質來說,也是一種幻想,一種‘白日夢’”?為什么說“白日夢即幻想,也是愿望的實現”?
這里所說的“本質”,應該從“現實性”“物理性”上來理解,往事已逝,其現實性、物質性已經消失,回憶中的世界,雖然過去存在過,但是現在并不存在,是虛幻的,所以說也是一種幻想,一種“白日夢”。舉例來說,魯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的情景,寫作之時,不也是一場“白日夢”嗎?這樣的回憶不也是寄托著一種愿望,不也是這種愿望的實現嗎?
10、為什么說對未來懷有希望“是一個人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
青年時代生命力旺盛,對未來充滿希望,一個人到了垂死的時候,就沒有未來,沒有希望。可見對未來懷有希望是一個人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同是老人,有的不懷什么希望,有的還是充滿希望,表明它們的生命力有很大差別。
11、為什么說“‘現時’的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在物理學中不可能出現?
在物理學中,時間不斷推移,“現時”的任何一個瞬間馬上就成為“過去”了,可以說無所謂“現時”。人們把眼前一段時間稱為“現在”,只是人們的一個觀念,所以說這種“經驗是人所專有的東西”。
12、作者把現時看成1,對未來的憧憬看成0,是為了說明什么?
要說明只有把握現時,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理想越是遠大,工作越是努力,數值越是巨大。這是要說明憧憬未來與把握現時要緊緊結合起來,既要有遠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13、為什么說“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因為追憶往事可以給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在當前的處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憧憬未來、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才有不竭的動力,牢牢地把握現時。一旦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
14、為什么說“把握不了現時的人是一個不成其為人的人,是一個喪失了自我的人”?
把握不了現時,蹉跎歲月,那么一切都等于0,即使懷有希望,也只是肥皂泡。
15、作者為什么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
往事——現時——未來,是生命的進行曲。人是有思維的,追憶往事、憧憬未來,是生命思考的兩個方面,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思考,決定著怎樣把握現時。所以用“往事——現時——未來”這樣的思路來闡述“人是什么”,可以從生命的過程上去闡明問題,可以從想和做的結合上闡明問題,可以把前人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闡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結合時代的要求闡明我們應該怎樣憧憬未來,把握現時,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三、課后作業 :按追憶往事、憧憬未來、把握現時三方面摘抄本文格言式的精辟議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