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兵車行》教案1
導學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憂傷和痛苦中度過的。唐玄宗 天寶五載(746年)來到京城長安后,政治上屢屢受挫,經濟條件也日益惡化。這使得杜甫對現實黑暗的認識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詩風也跟著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期間,他寫了很多以戰爭為題材的詩。《兵車行》是第一篇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記錄了統治者的"開邊"政策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學習《兵車行》,要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研究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中又有變化的特點上,以利于學生今后自讀杜詩。
[資料顯示屏]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政治詩人。關心社會時事,關心國家大計,在詩人說來是一種不可阻止的、自覺的要求。詩,在杜甫的手里,不僅是抒發感情、摹寫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預時事、指責國政乃至評論軍事策略的手段。(《中國文學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403頁)
以時事入詩,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簽 》)
即事名篇,無復倚傍。(元稹)
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于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 ……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云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的區別。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錄自《唐詩鑒賞辭典·詩體詩律詞語簡釋》,上海辭書出版社1519頁)
[教學設計ABC]
設計A
導語 設計:"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 ,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后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黷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的凄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車行》。
教學設計
一、導入 (見導語 設計)
二、簡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長安十年所寫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關詩句,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這首詩。
三、誦讀
教師范讀(也可聽藝術家朗誦錄音)。
學生試讀、齊讀,在此基礎上練習背誦,有表情地誦讀。
誦讀點撥
(1)把握基調: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2)誦讀指導: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時聲音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二段,"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敘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敘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 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勢,至"租稅"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凄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 "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四、鑒賞
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這首詩的章法,找出詩中的警策句,賞析名句,品味語言表達的特點。落實課后練習二、三的要求。
明確:章法嚴密。形式上采用古稱"一頭兩腳體"的結構方式。從整體看,節奏整齊又略有變化;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為一。內容上,一是前后呼應,二是層層遞進。深刻的思想性和強烈的感染力通過高度的藝術性表現出來。
①重墨鋪染。大氛圍的粗略勾勒和具體動作的細致刻畫相結合,描繪了一個悲愴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場面。詩的開篇展現出一幅出征圖,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接著展現出震人心弦的送別圖。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的渭水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云際回蕩。"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個"走"字刻畫出眷屬們在親人出征時追奔呼號和那一剎那的生離死別的情景。"牽衣頓足攔道哭",連續四個動作,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令人觸目驚心。江淹《別賦》說:"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詩人的重墨鋪染,給讀者視覺聽覺以強烈感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千萬家庭因征戰而妻離子散的悲劇。
②巧妙構思。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前文的凄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自訴是詩人親耳所聞,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著,由征夫之口,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后,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得以淋漓盡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設計B
比較閱讀
比較《兵車行》和李白《古風·其十九》兩首詩在藝術風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閱讀
杜甫在長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窮困,使他的創作視野從個人轉向了全社會,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日益鮮明。
結合《兵車行》的學習,研讀杜甫同時期寫的《前出塞》《麗人行》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詩,體會杜詩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
提示:《前出塞》寫天寶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時事,意在諷刺唐玄宗的開邊黷武。《麗人行》作于天寶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詩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縣,是在天寶十四載十月、十一月間。這年十月,唐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華清宮避寒,十一月,安祿山即舉兵造反。杜甫途經驪山時,唐玄宗與楊貴妃正游玩,而安祿山叛軍已鬧得不可開交。其時,安史之亂的消息還沒傳到長安,然而詩人途中的見聞和感受,已顯示出社會動亂的端倪。詩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一傳誦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貧富的懸殊。
設計C
閱讀訓練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幾個問題。
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日,將赴云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給這首詩劃分層次并寫出各層大意。
詩中有三幅色調不同的畫面,說說它們各自渲染了怎樣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跟杜甫的《兵車行》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對不義戰爭的愿望,但這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卻有顯著的不同,試就下面兩個方面將二者作一點比較。
(1)揭露現實的廣度和深度:
(2)表現技巧:
[參考答案]
第一層(開頭四句)邊城軍情緊急,派人飛馬傳遞文書,要求增兵。第二層("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卻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層("借問"至"豈全生")先寫征兵緣由,次敘應征戰士告別親人時的慘狀,后寫出征云南無異送死。第四層(最后兩句)詩人提出"修文德"以消滅戰爭的主張。
說明:如將第一、二層合并或將第三層再分為三小層,也可以。
三幅畫面是:①羽檄飛馳,喧呼救邊;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戰士出征,親人送 行,日月無光。詩人借此諷刺了當權者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人民死活的做法,表達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對開邊戰爭的立場。
(1)杜甫的詩通過征失的訴說,揭露了開邊戰爭給農村生產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并控訴了 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這些都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可見杜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過了李詩。
(2)李白善于運用夸張和想象,其中明顯地表現了他的個性色彩,例如以群鳥夜鳴來烘托人們因救邊而發出的喧聲;用天象來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現實生活中的細節,他寫人民的疾苦都很具體。
《兵車行》教案2
一、課文悟讀
一切優秀詩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觀生活實踐在詩人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杜甫的《兵車行》雖然寫于唐天寶中后期,但那慘別的圖景,悲憤的訴說,至今仍然觸動著我們的審美體驗。從課文的注釋看,詩人的描述是有事實基礎的,但詩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幾件歷史事實,而是以一定的事實為基礎,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東西。詩中借役夫之口道出"點行頻",也就是說不是一時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經歷的事,否則,"二百州千村萬落邊庭流血成海水"的廣闊圖景就反映不出來。連年戰爭、連年征兵,用兵時間之長,服役地域之廣,盡由"行人"口中道出,這便是詩人的藝術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窮兵黷武,開邊不已的擴張戰爭,給國家、人民(包括少數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強烈地集中地反映出來,這是其一。其二,在藝術概括的反映中,詩人并非冷眼旁觀,純客觀地轉述見聞。詩人對所述事件的態度、感情也不是通過他直接出面議論或抒情來表現的,而是通過下列幾種方式表現出來的:一是表現在對事件、人物和場景的選擇和描述上,如詩的開頭不是歡樂的出征,而是凄慘的訣別;二是在此基礎上對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語語辛酸,字字血淚,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結構安排及句式節奏的處理上,強調突出某些內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詩人的感情。如詩中有些內容的前后呼應,五言七言的交錯運用,都是為渲染戰爭造成的災難,強調突出役夫們的怨恨激憤。所以說詩人飽含深情地敘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詩人的深情,鮮明而強烈地顯示了詩人對窮兵黷武政策的譴責和抨擊,表現了對人民群眾的深深同情和關切。
二、亮點探究
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車行》),"卻看妻子愁何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同為杜甫的詩,同有"妻子"之語,意思是否一樣呢?
探究學習:在古漢語中,"妻子"是兩個單音節詞,指老婆和兒女,"子"讀重音;現代漢語中,"妻子"專指配偶,"子"讀輕聲。在《兵車行》中,確實可解釋為老婆和兒女;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里,"妻子"應理解為偏義復詞,即單取"妻"之義,因杜甫的"子"其時年紀尚小,尚不知"愁"。這首詩寫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歲,可是他的兒子年齡卻小。上元二年(76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的"嬌兒惡臥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較小。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備古今語言文字知識是必要的,但按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慘別"撼人心魄,詩人是如何描寫的?
探究學習:詩一開頭,一個"走"字寫出了"行人"被驅趕著上路,更寫出了家人老小不忍親人離去,而又不得不讓親人離去,又惟恐這一離去竟成永別的心情。多少人被征發,多少人追趕送別,詩人只寫了一句"塵埃不見咸陽橋",多么具體而又形象。這個"不見",更"見"得"行人"之眾多,送行者之眾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詩人從視覺轉而寫到聽覺,巧妙地運用了動詞:牽(衣)、頓(足)、攔(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畫面。藝術地概括了不義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形成了一個強烈的懸念,抓住瀆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詩中幾個數詞有何作用?
探究學習: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數詞卻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難結合。可是《兵車行》中的幾個數字用得非常自然貼切,融入了詩的意境。例如"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十五四十",這里準確地反映了當兵者的年齡,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又如"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句話里的數詞并非實指,是略數,寫出了"點行頻"對生產所造成的破壞以及田園荒蕪的景象。詩人馳聘想像,從眼前聯想到全國,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這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而且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4.《兵車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點?
探究學習:先說一下"行"。"行"是古代詩歌中的一種文體。樂府詩中詩題稱"歌"或"行"的很多。這種詩體,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古代有"從軍行"的樂府舊題,但杜甫卻自擬樂府新題創作《兵車行》,繼承并革新了樂府民歌體。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絕句、律詩那種格律嚴整的形式,而選用了靈活多變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節奏疾徐頓挫,極富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了"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此外,詩人還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累累如貫珠。朗讀起來,鏗鏘和諧,優美動聽。詩的最后還采用通俗口語,如"耶娘妻子牽衣頓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給詩增添了感染力。
5.《兵車行》一詩最大的藝術特點是什么?
探究學習:《兵車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這首敘事詩,無論是第1段的描寫敘述,還是后一段的代人敘言,詩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會在全詩之中。其次在敘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后呼應,變化開閩,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寫為第2段的傾訴作了渲染鋪墊;第2段的長篇敘言又進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場面描寫的思想內容,前后相互補充,相互輝映。再次,敘事、抒情和議論緊緊結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萬落生荊杞"的荒涼景象后,就憤慨地責問"租稅從何出";在痛訴種種不幸之后,詩人又發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嘆,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憤之情。這樣敘議結合,既使主題突出,又使感情回環往復,極具感染力。
6.杜甫為什么讓役夫講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樣的話呢?是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真正變了呢?
探究學習:如果說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屬于"正常",那么重女輕男則是"反常"。這種反常觀念是戰禍未已,征兵不斷,"邊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異常的苦難造成了"正常"觀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識的真正改變。詩人這種翻案之筆,反常之語,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們內心的憤激和控訴。
是不是真的生女兒好呢?詩人沒有說,也不必說。因為如果都是生女兒的話,無可嫁之"比鄰";退而言之,縱然"生女猶得嫁比鄰",可是比鄰之男何處尋呢?由此可見,生男生女都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詩人留給讀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三、選題設計
1.讀《兵車行》,深刻思考:杜甫為什么被后人尊為"詩圣"?
研究方法:
(1)讀史了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到京就選,"舉進士不第,困于長安"。求官失敗,父親又死,家庭困難到"衣不蓋體,嘗寄食于人"的境地。
(2)讀史了解時代背景:天寶年間,大唐帝國日趨衰落,可是統治者仍舊不斷對外侵略;天寶十年,楊國忠派御史到處抓人,送到軍中;軍隊由長安渭水咸陽橋開出,出現一幅慘絕人寰的畫面。
(3)杜甫思想心態分析:覺醒:由個人趨向社會,由浪漫趨向現實;目標:暴露社會罪惡,反映民生疾苦;價值:是信史,是實錄,標志著杜詩"光芒萬丈"的現實主義起點。
參讀書目: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語錄摘編:《說文解字》:"史,記事者也;從手,持中;中,正也。"可見"史"是一種執筆記事而中正不阿的人。
2.從《兵車行》看歌行體語言的音樂性。
研究方法:
(1)從押韻上研究:《兵車行》共用八韻,四平四仄,互相調換。一押蕭韻,二押真韻,三押紙韻,四押齊韻,五押問韻,六押質韻,七押皓韻,八押尤韻。轉韻時,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韻。
(2)從聲調上研究:摹聲疊詞和頂真手法。
(3)從句式上研究:開頭三字句、七字句,音調鏗鏘,錯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訴轉為憤恨。句式由短變長,表現語言急促。
參讀書目: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詩韻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樣合轍押韻》,北京出版社。
《杜甫詩五首》教案1
一、課文悟讀
《客至》
《客至》之所以寫得這么歡快無比,是因為"喜崔明府相過"。所以詩一開始就描寫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愛的白鷗天天飛來的歡樂氛圍。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平日無客,少有人跡,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見只有白鷗。于是頷聯順理成章地寫到了花徑不掃,蓬門未開。頸聯不寫賓主之間的寒暄與敘舊,可見兩人關系的親密。寫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實話實說,沒有虛文俗套,可見賓主之隨和。尾聯卻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前借白鷗引客,后讓鄰翁陪客,構思可謂絕妙;不寫餐桌上暢飲的熱烈情景,而留著讓讀者去想像,去補充,去回味。
《旅夜書懷》
《旅夜書懷》寫于作者顛沛流離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獨傷感的。本詩的景物描寫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特別融和。首聯中的"細微"等字,與"官應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單身影相應。"危獨"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亂世中的凄涼孤獨,與"飄飄天地一沙鷗"相呼應,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同時,"星垂平野闊",不僅展現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廣闊浩渺,還讓人聯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正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單身影;"月涌大江流",不僅展現了長江奔騰雄渾的氣勢,還讓人聯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詠懷古跡(其三)》
《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似乎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的詠懷。但聯系寫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被貶為華州司功。所以作者在詠嘆王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王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閣夜》
《閣夜》作于一個大雪初霽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閣的詩人,寒宵輾轉,從霜雪之夜的所見所聞,聯想到了國家的動亂、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貧病飄零,于是寫下了此詩。詩中星河的搖動暗寓著社會的動蕩。在這動蕩不安的環境中,詩人回家無期,鄉書不至,不勝"催短景"之悲,于是聊作寬解之詞。這種看似輕松的自慰其實蘊涵著深深的悲痛與憂憤。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寫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幾年。登上岳陽樓,是他年輕時就有的夢想,今天終于如愿了。可這次卻不是專為游玩而來,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經過;詩人已經不是年輕小伙子了,而是拖著貧病衰老的殘軀--"今"非"昔"比啊!想到這里,我們就能體會到"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用語的巧妙。洞庭湖愈壯闊明朗,詩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涼,因為登樓遠眺的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北方的戰事,已經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憂國傷時之感與身世凄涼之情一齊襲上心頭,使得他老淚縱橫,久久低回。詩人憑軒遠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卻也是高大的。他那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動著我們。別林斯基說:"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
二、亮點探究
1.《客至》尾聯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突然撇開客人不提,"顧左右而言他",這樣寫是不是離題了?
探究學習: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開了,可仔細一想,卻發現這是在進一步寫客人,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回味不盡。所以這種忽轉別意不是離題,倒是別開生面,別有情趣。
2.《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里面只寫了王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探究學習:王昭君有傾城傾國之貌卻無人省識,漢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畫圖省識";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而這些都不能明說,所以只能借寫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對此有多家點評。黃叔燦《唐詩箴注》云:"此詠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讀杜札記》云:,"琵琶胡語,怨恨誰論?亦隱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詩言志》云:"此第三首,則專詠明妃之事,無一字及于己懷,乃吾正謂此為少陵自詠己懷,非詠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載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寫怨恨二字,乃所以寫明妃,即所以寫己懷也。"
3.同樣是詠嘆王昭君,杜甫寫了《詠懷古跡(其三)》,李白則寫了《王昭君》,試作比較閱讀,說說杜詩在風格上與李白有怎樣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選一)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畫圖,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學習:同樣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為題材,李白和杜甫這兩首詩各有特色,基本上能體現兩人不同的藝術風格:李詩飄逸,杜詩沉郁。兩人都對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滿了同情,但杜詩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這一步,還表達了沉郁怨憤之情。詩一開始,就似有千鈞之力,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勢,以致古人說:"昔人評群山萬壑句,頗似生長英雄,不似生長美人。"李詩第二聯是"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而杜詩則更沉郁"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個"一"字,一個"獨"字,將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最后兩聯,兩詩都寫出了凄婉的氛圍,而杜詩中因為用了"空歸月夜魂千載分明"等語,就顯得更加的孤憤悲壯。因此弘歷在《唐宋詩醇》中忍不住贊嘆:"破空而來,文勢如天驥下坡,明珠走盤,詠明妃者此為第一。"
4.對于《閣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20世紀40年代出版)說:"杜老之詩,隨處關系國事民生,雖,在極小的題目,也能發出極大的感慨來,詩人多感,杜老尤甚。讀了此等詩,覺得無病的呻吟,未免多費筆墨啊!"對這個評價你如何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樣的評價雖然新穎,但有失偏頗。只要了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時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會明白,這是歷經磨難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發出的感慨,決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5.對于《登岳陽樓》中頷聯的景物描寫,喻守真在其編注的《唐詩三百首詳析》中這樣評論:"詩人寫景狀物,往往喜歡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牽強失真的地方。本詩頷聯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講,洞庭湖四周均為楚地,那(哪)能說是與吳分界之處。乾坤日夜浮,倘用來詠大海,那還相當,若詠洞庭,未免不稱。后人雖加以曲解,究與事理未當。"你怎樣看待他的評價?說說你的理解。
探究學習:這種評價未免太"現實主義"了,若都要與事理相當,那么文學作品就不能有夸張,就不能有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等極富渲染力的詩句了。事實上,凡是能表達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氣氛、增強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與想像的,就應該是好的夸張。同時,從閱讀時間上說,經得起讀者的推敲和時間的考驗的,能流傳到今天并且仍然膾炙人口的,就證明它是名句,說明它的夸張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們常把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進行比較,明代胡應鱗認為杜甫的骨力超過李白,于龍友則認為"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未可概論"。那么你的看法呢?還有人將王維《漢江臨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拿來和他們兩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樣呢?請就這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探究學習: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李白的"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簡單地以孰優孰劣來評判。杜詩用字凝練,注重推敲;李詩流轉自然,不事雕飾。杜詩沉郁,給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詩飄逸,給人更多的是動態感。杜詩此聯與整首詩頓挫蒼雄的風格一致;而李詩此聯也與整首詩的明快清雄一致。應該說兩人各有特色,各盡其妙。所以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
王維的詩則又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由于他精通美術和音樂,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詩充滿了朦朧含蓄之美,充滿了嫻靜、恬淡之情,充滿了詩情畫意,清新秀美,讓人遐思不盡。與杜甫的沉郁蒼雄、李白的飄逸豪放又不一樣。他們各顯其美,在唐詩這個絢麗多彩的百花園中各以自己的獨特風格爭奇斗艷,煥發著自己獨有的生命活力。
三、選題設計
1.杜甫與李白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廣泛閱讀杜甫和李白兩人的作品來比較他們的不同詩風,同時通過閱讀歷代評論家對他們兩人不同詩風的評價,增進或調整自己的認識。
參讀書目:
(1)《杜甫全集》。
(2)《李白全集》。
(3)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4)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5)燕白《簡論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
(6)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7)裴斐主編《李白詩歌賞析集》,巴蜀書社。
(8)《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9)《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10)《唐詩選注》,北京出版社。
(11)喻守真編注《唐詩三百首詳析》,中華書局。
(12)《唐詩鑒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13)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編《中國古詩名篇鑒賞辭典》,江蘇古藉出版社。
(14)清代洪邁《容齋隨筆》,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2.杜甫與李白的交往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兩人寫給對方或懷念對方的詩歌以及后人的評論史料,具體了解兩位唐代詩壇泰斗的深厚情誼。
參讀書目:
杜甫談及李白詩篇共有15首,主要有:《贈李白(二首)》《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冬日懷李白》《春日憶李白》《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飲中八仙歌》《夢李白(二首)》《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等。
李白言及杜甫的詩有4首,但可信的有二:《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其他:
(1)秦似《杜甫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2)毛水清《李白詩歌賞析》,廣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4)《李白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5)宋代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杜甫流浪蹤跡研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杜甫本人的詩歌以及后人的研究史料,具體了解杜甫始于安史之亂的離亂不安而后一路流浪直至病死在漂泊途中的船上的苦難歷程。
4.王昭君出塞原因探究。
研究方法:
通過閱讀不同的史書及文學作品,了解王昭君出塞的不同說法,并作出自己較合理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