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學設計5
5.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積累詞語,背誦課文4、5、6段。
能力目標:
1、了解課文情景交融的特點,學習運用比喻、通感、擬人等修辭格描寫景物的方法。
2、體會品味文章精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在寫作中借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德育目標:
理解課文精巧的構思和蘊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語句的含義。
2、情景交融的特點,運用修辭格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
1、理解文章開頭第一句話“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2、課文情景交融、“景語”“情語”渾然一體。
【教學方法】多媒體、結構教學法(駝峰突起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重點學習課文第4、5段,賞析景物描寫,學習運用各種修辭格描寫景物的方法,品味、揣摩詞語。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新課:
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教授,在極為貧困的情況下,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寧愿餓死,也不去領取美國的“救濟糧”,他以對生命的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于外侮的錚錚鐵骨,他以對權貴的蔑視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偉岸人格。毛澤東同志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他是誰呢?他,就是著名的美文家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不僅有鐵骨,是個有骨氣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就如同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同時飽含柔情,他的筆下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憧憬。
二、復習舊知識、作者簡介: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有《春》、《背影》,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么?大家回憶一下有關他的一些情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祖籍浙江紹興。朱自清出身小官宦之家,其父朱鴻鈞一生在多個地方先后做些小官,他不希望子女如他一樣宦海浮沉,希望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于是給長子取名“自華”,取蘇軾“腹中詩書氣自華”之意。朱自清不負父望,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他1898年出生在江蘇東海縣,只是從1903年5歲起隨家便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紹興。朱自清是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文學研究會成員。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他為什么要改名“自清”呢?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由于家庭變故,朱自清經歷了人情冷暖,目睹了社會黑暗,覺得一個人光有滿腹經綸是不夠的,還要考慮如何為人處世,尤其是面對污濁的社會應該持一種什么態度。所以在父親去世奔喪回京后,即改名“自清”,清與濁相對,“自清”就是不濁,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深深的敬意!
他的著作有《朱自清全集》。有些詩作和散文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光明未來的期待。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郁達夫在《現代散文導論》中曾說:“朱自清雖則是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滿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對于朱自清,大家應當記住他的這四個令人羨慕的閃光點:(1)19歲考入北大哲學系;(2)27歲任清華大學教授;(3)毛澤東同志曾高度稱贊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麗樸素,獨樹一幟,“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對世情精細的觀察和體驗及樸素、忠厚、平淡、剛正的性格。
因此,讀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種美的享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朱自清先生寫于1927年的一篇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描繪這“荷塘月色”美景的。
三、 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要求學生聽清字音,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
四、 主體部分的景物描寫:
1、解題引出:
由題目《荷塘月色》可以知道,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它包含著兩部分的內容:荷塘和月色。
大家速讀課文,并找出描寫這兩景的段落。(第四、五自然段)。下面讓我們先學習這兩個段落。
2、講授新課:
這兩個段落作者分別為我們描繪了什么畫面?(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1)分析第4段:
一篇抒情寫景散文,既寫景,又抒情,必須借助恰當得體的語言來溝通。那么,作者在描寫荷
塘的時候,具體寫了哪些景物?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時,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我們首先欣賞這一段的圖景朗讀,一邊欣賞,一邊思考這些問題。
播放圖景朗讀。
作者在描寫荷塘的時候,具體寫了哪些景物?(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池水)
分組討論: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時,主要運用什么修辭手法?用曲線標出比喻句,并用重點號標出本體和喻體,體會在文段中的作用。
荷葉: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彌望”一詞寫出荷葉的什么特點?多)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田田”形容荷葉相連的樣子。唐代詩人楊萬里描寫荷葉的一句詩是什么?接天蓮葉無窮碧。)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為什么?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田田”與“層層”這兩個疊詞,疊詞即音韻相同的詞語連續運用。“田田”與“層層”這兩個疊詞寫出荷葉的什么特點?密)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即亭亭玉立,形象高頎、修長。“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葉高出水面,大大的葉子微微下垂,弧度柔和,自然舒展著,有如舞女轉動時的裙幅。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比喻荷葉的美好風姿。正因為“荷葉出水很高”,才讓人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從而表現荷葉的體態美、動態美。
小結:作者抓住荷葉多、密、高、美四個特點,運用了精當的疊詞和比喻,表現了荷葉的什么特點?(再現了月下荷葉滿目茂密的特點和綽約風姿。)
荷花: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零星)著些白花,(用滿池荷花映襯零星的荷花,正因為“零落”,故而葉多花少,用“點綴”一詞,正是綠葉多白花少的襯托。使白花更加醒目顯眼,這是從數量上表現荷葉醒目顯眼的特點。)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為什么?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裊娜”和“羞澀”的位置能不能互換?為什么?不能。“裊娜”本指草木細長柔軟的樣子,后來形容女子體態輕柔優美。這里用了擬人手法寫荷花飽滿盛開時輕盈柔美、柔媚的姿態。“羞澀”意思是難為情,態度不自然,專寫人的情態,在文中同樣用擬人手法寫出荷花的骨朵羞答答,不好意思,含苞待放時嬌羞嫵媚的神態。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作者用擬人手法將自己的主觀情感傾注其間,賦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寫出了荷花的神韻,逼真自然地引起人們許多聯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這里借用其亮,夜色中的暗色調的背景之下白花似明珠般亮麗柔和,再加上“粒粒”,寫出荷花的晶瑩剔透。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這里借用其白花在綠葉叢中隱約閃爍著的動態,表明作者在行走,葉多花少,花就有了時隱時現、閃動如星的特點。3、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這里把水面的白荷寫得極為標致、光鮮美好嫵媚。這三個比喻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色彩,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光華,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那么,這個比喻屬于哪一種類型?博喻。博喻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比喻連用共同描述同一個事物的修辭方法。也就是說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喻體連續描寫本體的比喻。本文寫點綴“層層的葉子”的荷花時連續用“明珠、星星、美人”來比喻荷花,非常準確、生動。博喻的幾個喻體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描寫本體的特征。例如:朱自清《春》中也有一個例子:“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荒地老。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陸定一《老山界》中的“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象春蠶在咀嚼桑葉,象野馬在平原上奔馳,象山泉在嗚咽,象波濤在澎湃。”這是從不同的層次來說明深夜聽到的各種聲響。)
小結:作者抓住月下荷花稀少、體態柔美、神態嬌羞、色澤晶瑩、光華明暗、質地光潔六個特點,運用映襯、擬人、比喻(博喻)等修辭手法,將淡月清輝下白荷花那妍媚多姿的神韻全寫盡了。
荷香: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通感”,又叫“移覺”,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即把適用于甲類感官上的詞語移植到乙類感官上。錢鐘書說通感就是指 “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于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 “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大家請看下面這些例子,“我可以繼續舉出許多例子,直到讀者發膩為止。”“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每一個人的心理,引起一片深遠的回音。” 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在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看,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還有“她唱的歌真甜!”歌——聽覺感受;甜——味覺感受。)
小結:作者抓住荷香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的特點,運用比喻和通感手法,表現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優雅和寧靜。
荷波: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么?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為什么是凝碧的?田田、層層、肩并肩、密密地挨著。作者非常善于捕捉剎那間的動感。“閃電”這個比喻說明微風過處葉動花顫,再加上“霎時”一詞,準確地表達出荷波傳遞快、神速的細微情狀,使原本靜止的畫面〈葉、花、香〉動了起來。荷葉是沒有肩的,但作者卻把荷葉寫成“肩并肩密密地挨著”,一個“肩并肩”,采用擬人手法使荷葉具有了人的特點,微風過處,荷葉在風中錯落起伏,形成了水線,對此,作者把它比喻成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個“波”字,那條起伏的顫動的水線顯得多么形象!前面加上摹色“凝碧”一詞,這樣,有色有形,那荷葉搖曳多姿的美好形象便活脫脫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小結:作者抓住荷波傳遞快,顏色美的特點,采用比喻、擬人手法,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
池水(荷韻):
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么特點?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不能。因為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為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著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為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為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為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著極強的前后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小結:作者抓住池水靜默無聲的特點,用疊字和擬人手法,表現水與花葉相映成趣,流水使葉子有了更柔更美的姿態,而葉子的風姿也顯示了流水的脈脈柔情。
總結:
在這一段里,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后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荷葉、荷花的情態,以及為微風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輕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三個角度來描寫月下荷塘。那么,作者寫這些景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由靜而動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來寫的。這段文字寫得形、味、色、聲俱全,動靜相宜,虛實相應。作者在描寫景物時,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點?淡雅靜美。
齊讀第四段
2)分析第五段
這一段與第四段所寫景物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荷塘月色。這一段著力寫月色,月色本是難寫
之景,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的?
播放圖景朗讀。
一提起月色,就會想起李白的《靜夜思》,齊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把月光比作霜色,而本文比作流水,月光是靜的、柔和的,流水是動的,這是以動寫靜。兩者的相似點是:月光照下來與水向下流相似——恬靜清幽,刻畫了月光流動而明凈的樣子。
這一段跟第四段比較,在寫法上特別是用詞上有什么不同?找出1——3句中的動詞,體會其表現力。(瀉、浮、洗、籠)
將這些動詞與括號里的詞作比較,說明它們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效果。
瀉(照、淌) 浮(升、飄) 洗(浸) 籠(罩)
“瀉”字扣緊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范圍廣,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實感,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顯得生動活潑。再加止“靜靜地”這個修飾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又無聲響的幽靜幽美。而“照”字是照射之意,范圍窄,雖也可寫月光,但結合語境,與“靜靜地”、“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了和諧感,也無動感,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表達效果欠佳。“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著或依附著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并無依附任何事物。作者用“瀉”字主要寫出月光的特點。
“浮”字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準確地表達出霧的輕柔、輕飄狀態,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生動地再現了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突出靜態美。(“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而“升”字只給人騰空而起的印象,不能刻畫出霧的輕柔,不能妥貼地刻畫霧“薄薄”的形貌。“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謚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為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一個“浮”字主要寫出月霧的特點。
“洗”字形象地寫出葉子和花鮮潤和乳白的色調,突出花、葉在月色沐浴下一塵不染、脫俗、光潔照人的特點,照應了上文中的“出浴的美人”,而“浸”則沒有這種效果。
“籠”字表現出月光照射下的葉和花朦朧而又不可捉摸的特點。杜牧《泊秦淮》中的“煙籠寒水月籠紗”,兩個“籠”字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氣氛又是那么濃。另外,“自在飛花輕似夢”,也刻畫出月光的朦朧。
金志華的點評:“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的文字,更有精心‘揀練’的遣詞用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浮’二字••••••生動的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選自《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
這里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寫出荷葉、荷花在月光下的狀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么?薄薄的青霧。給人一種潔白而鮮艷欲滴的感覺;夢的本體又是什么?葉子和花。表現了月光下荷葉、荷花輕飄柔美的姿容,這是虛擬,但虛中有實,貼切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虛實為用,寫出一種勾人心魄的意境。
前面我們說了,這一段作者著力寫月色,那么既然是寫“月色”,為什么這里仍在寫荷葉、荷花呢?這是采用了什么寫法?側面描寫、反襯。
月色難以捉摸,又是單調的,難以直接描摹,因此,要把“月色”寫透,必須借助其他景物,從不同角度側面描寫“月色”,使難被動局面之景如在目前。這跟老舍筆下通過樹搖葉落、沙灰飛揚來寫無形的“風”,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文章這里似乎仍在寫荷葉、荷花,其實是通過葉、花的安謐、恬靜反襯出月色的朦朧柔和。
單寫月光比較單調,于是作者又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月影),大家找出描寫月影的句子,圈出運用得準確生動的形容詞。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參差”是長短、高低、大小不齊的意思。“斑駁”的原意是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指影子深淺不一。灌木株距密,枝干不分明,所以用“參差”、“斑駁”寫其黑影,顯示了黑影的長短不齊,濃淡相宜,描繪明確恰切,給人以美感;楊柳——稀疏的倩影,說明距寬,如改為“亂七八糟”,則不能給人以美感。“黑影”、“倩影”形象準確地寫出灌木叢和楊柳的不同形象;這些影又像“畫”在荷葉上,“畫”字對表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能否換為“印”字?為什么?“畫”,寫出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而“印”是一種機械的動作,沒有回味的余地,也不能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里寫“黑影”、“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落下來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的輕盈蕩漾,把岸邊樹、塘中荷連結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繁雜的圖案,在其襯映下,使荷塘更顯得風情綽約。
最后作者是如何寫光影的?(即月的光華與陰影)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么?本體——月色;喻體——名曲;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么?相似點:和諧;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我們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入一種幻境。那么這里的“不均勻”與“和諧”是否自相矛盾?不矛盾。為什么?“月色不均勻”是寫荷塘上的月色明暗不一,“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是說月的光華與陰影的搭配恰到好處,十分協調,如同高低強弱不同的單音組成了和諧的旋律。比方五味不同,卻可以“五味調和”;個性不同,卻可以組成和睦的家庭。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酣眠”和“小睡”分別指什么?“酣眠”本義是熟睡,在文中的特定意思是指“月光朗照”;“小睡”本指短時間的睡眠,在文中的特定意思是指月光不能朗照,即透過一層淡淡的云而照下來的月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朗照固然很好,朦朦朧朧也別有風味。大家應該注意,理解詞語,必須準確地把握它們的語境義,只有結合語境義去揣摩,才能把握詞語在文中特定的含義。
小結: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寫出荷塘月色朦朧柔和的特點。
齊讀第五段。
3)總結:
文章的第四、五兩段,作者抓住了景物淡雅靜美、朦朧柔和的特點,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來加以表現,用詞也用得非常精當,這些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五、 布置作業 :
背誦第四、五段。
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解文章文眼,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教學步驟 :
一、檢查復習舊課:
齊背課文第四、五段。
二、講授新課:
由上一節課對第四、五兩段寫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寫荷塘和月色不是孤立地描寫兩種景,而是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它們在作者的眼里是淡雅的、靜美的、朦朧的、和諧的,它們不同于我們平日見到的寫荷花文章中的濃艷明麗,給人舒暢的感覺。清代大文學家王國維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那么,作者描寫這么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美景圖,到底蘊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為何顯得如相的淡雅和朦朧呢?
默讀課文第1段,找出能貫穿全文的“文眼”。(“這幾天心里頗不平靜”)開門見山提出文眼,引起讀者的注意,定下了文章的基調。(電腦解說)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心里頗不平靜呢?
三、介紹背景:(電腦解說)
本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中國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哪里走》)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即家庭需要他的支持,“還是暫時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正直的知識分子,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他表白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走路、說話都要費很大的力氣;還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由此可見作者當時的處境是很艱難的,內心是想“超然”,而又想“掙扎”,一方面對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不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制造白色恐怖的黑暗現實不滿,有強烈的正義感,不愿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向往潔凈、自由、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沒有勇氣正視血淋淋的現實,不愿投身革命,希望有所作為的熱情與無從選擇的痛苦,內心充滿著矛盾、惶惑、凄苦之情。
由于心里頗不平靜,因此為了散心,為了排解內心的這種苦悶、憂愁,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要等夜深人靜之時踏著月光去游荷塘。
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 “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后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院子、夜空、墻外、屋里、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有何作用?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第一段點明頗不平靜的的心情,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寫靜靜謐的環境和自己在這種環境中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這一段也交代了作者是如何領起荷塘月色的。這是文章的作用。
沿著(為什么不用“通往”? “沿著”是圍繞,才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后有何聯系?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淡淡的哀愁。)
作者由想起荷塘到沿小徑漫步,走向荷塘,在第二段給我們勾勒了荷塘的輪廓: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樹,路上陰森森的,淡淡的月光,由實到虛,既簡括地總寫荷塘周圍的情景,渲染出一種寂寞的氛圍,又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說明作者此時還未從不寧靜中解脫出來,心情還處于煩亂之中,在淡淡的月光下,有著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閑、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系中有何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第三段作者直抒胸臆,抒發了獨處月下的感受和對美景的愛的感情。那么,文段中哪些句子寫出作者獨處月下的感受,哪些句子寫出對荷塘美景的愛的感情?大家找出來加以說明。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中的“熱鬧”與“冷靜”、“群居”與“獨處”形成對比,曲折委婉地表示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以及為不被人理解而產生的淡淡的哀愁。
“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便覺”只是主觀感受,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覺與“平常的自己”有著差距的矛盾,說明作者想躲開惱人的凡世,求得短暫的安寧。
“這是獨處的妙處。”對“晚上獨處”的陶醉,正是對“白天”塵囂的不滿,暗示出“不寧靜”的社會原因。
這一段抒發了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披露了文章開頭“心里頗不平靜”的原因,表示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寫出對荷塘美景的愛的感情的句子是:“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是“姑且”、“暫且”的意思,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遙自在來排遣心中的“不寧靜”,這時給作者帶來難得的興致和暫時的欣慰。這一句話可見作者的感情起了變化,上文先前是潛藏在心底很難傾吐的淡淡的哀愁,這里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裕,欣賞月色的淡淡的喜悅。這種淡淡的哀愁中夾雜著淡淡的喜悅,反映了作者不滿現實而又幻想超脫現實的心態。所以這一段是作者由現實歸于虛無,得到暫時超脫的過程。作為一個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自由知識分子,朱自清先生在面臨社會大變革的形勢下,既渴望對社會有所作為,又難以選擇要走的道路,只能身不由已地踱入“另一個世界里”,求得“冷靜”與“獨處”的學者生涯。在這個“另一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但在當時的年代,當時的環境里,所謂的“另一世界”只能是朱自清先生及其相似者不可企及的幻想與夢境,他仍不能擺脫處于時代中心的“熱鬧”的“群居”生活的蠱惑。
美學理論指出:一個人的審美心境支配了一個人的審美情趣。正是這種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給優美的荷塘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輕紗,染上了不同于一般的色彩。作者筆下這么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美景圖,所蘊含的就是這種思想感情。作者所描繪的這些淡雅、安謐、柔和的景物,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那么,作者能否真正排解開心中的憂愁?朗讀第6段,找出關鍵語句,細加體味。
“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悵然落寞的愁緒,解不開,排不去。
這一段明為寫景,實際上是朱自清先生內心的獨白:作者在求得片刻的安逸與解脫之后,又不得不回到嚴酷的現實。荷塘四周有哪些景物?
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圍住(可見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特點)
樹色陰陰、楊柳豐姿(在總體寫樹中又著重寫了楊柳的豐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點面結合)
遠山:隱隱約約、只有些大意
燈光:沒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比喻樹縫里漏下來的一兩點路燈光的暗淡微弱,平中見奇)
蟬聲蛙聲:對比描寫,以動襯靜,更顯月夜之靜。古詩句“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生活中夜深狗吠更顯得環境幽靜。
描寫景物的順序:由近(樹)到遠(山)、由靜(樹、山)到動(蟬蛙)。作者從視覺、聽覺兩方面描寫。觀察點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的地方。
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變化?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于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
在作者筆下,荷塘四周的景色是陰郁、幽靜、寧靜、深遠的,這些都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在社會動蕩時期,既渴望中國能有出路,自己能有所作為,同時又對尖銳對立的兩方認識不清、無所適從的困惑與痛苦。現實逼迫他做出選擇,但卻無法做出選擇,因此,朱自清先生只能效法古人“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明訓,轉而尋求逃避之道,反映到文中,便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的慨嘆。作者的情緒由觀賞、沉醉于月下荷塘與塘上月色的美景時產生的淡淡的喜悅又轉為因荷塘周圍陰郁、幽靜的景觀和蟬噪蛙鳴導致心緒繁亂,頓生苦悶,難忘哀愁,頗不寧靜的思想感情,再一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這一句“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可說是石破天驚,道出情感的癥結,即文章真正的情結。“我什么樣也沒有”既是作者“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東西,更是作者揮之不去、不得擺脫,而深深壓抑埋藏在心靈底蘊中的東西,一經情景觸動,便噴涌而出了。所以說,“我什么也沒有”是“心里頗不寧靜”的源頭,是本文的主旨中心句。這一主旨中心句正是當時知識分子人生處境和愁苦心靈的真實寫照,是如今稱之為“失落感”的東西。處在當時那種風云變幻、國運未卜的歲月,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既無財產基業的依托,又無豪門權力的依傍,就連自己人生生活命運與前途都難以把握,唯有一身文化知識可資憑借,但此時此刻,知識又價值幾何?于是作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呼喊!如果說魯迅先生的“救救孩子”是現代知識分子的第一聲吶喊的話,那么可以說,朱自清先生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現代知識分子的又一聲呼號。雖然這一呼號是平靜的,但內心卻浸潤著一種理性精神。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優秀散文,文眼“頗不寧靜”與主旨中心句“我什么也沒有”是散文中由情感與游蹤交織成的線索上的兩個相互照應的情結點。這兩個情結點一表一里、一外一內、一前一后,相互照應與輝映,將作者的真情實感宣泄出來。
作者在此再次表達苦悶、彷徨的心理,這樣寫的目的是:以景帶情,情與境諧,呼應開頭.
文章最后作者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為什么會“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 呢? “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什么? 作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蓮賦》描寫當時“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沒有。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 “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此時此刻的作者為什么會惦著江南呢?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里,心緒如何?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里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何特點?首尾呼應。
文章的開頭寫“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的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結尾寫“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這些寫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孤獨與哀愁。
我的心里這樣不寧靜,這樣苦悶彷徨,而妻并不理解我的苦悶及其心理起伏,只會照常帶小孩,哼眠歌;在我渴望渲泄的時候,卻沒有知音與我共鳴,我只好移情于自然。夜游荷塘,無非想排解苦悶,借景消愁,欲使“頗不寧靜”的心理寧靜下來。荷香月色美景只使我得到片刻的寧靜,但這寧靜是暫時的,最后不得不回歸現實。我心存僥幸,也許妻會對我今晚的舉止有所深究,誰知這現實變成“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我”更加苦悶了。“我”到荷塘散步,心情由“不寧靜”到“暫時的寧靜”,再到“不寧靜”,妻卻漠不關心,形同陌路人,以至于從“哼著眠歌”到“睡熟好久了”,連妻都不理解我的苦悶,可見作者的苦悶之深,哀愁之濃!
小結:
綜觀全文,作者內心的不平靜和環境的靜美相反相成,輕淡朦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悅和哀愁融為一體,作者的感情是波瀾起伏的,暫時超脫的淡淡的喜悅和無法解脫的淡淡的哀愁交織在一起,構成全文的基調,感情變化非常微妙。
四.全文線索:(電腦解說)
一路行來,佇立觀望,以欣賞荷塘月色前后心情變化為經,以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為緯來構思全文,所以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的線索。
五.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點是寫月光與寫荷塘交叉,動的刻畫與靜的描寫交錯,抒情與寫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朧、靜美的畫面,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抒發了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六.簡評作者的思想:
也許有些同學會想,作者這種不敢“直面慘淡的人生,不敢正視淋漓的鮮血”,而寄情于風月山水之中的思想,會不會太消極了?作者這種回避現實的思想應該說是消極的。但是能否據此說他不愛國呢?不能。從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這一點來看,他還是有愛國傾向的,也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朱自清先生后來為什么寧死也不接受美國的救濟糧的原因,而最終成為一名堅強的民主戰士。在當前,我們也應象作者一樣愛國,具有崇高的人格。
七.布置作業 :
以《秋天的色彩》為題,運用通感手法向一位先天性的成年盲人介紹秋天大自然豐富的色彩。
要求:1、寫色彩要結合具體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紹顏色。
2、不得少于三種色彩。
3、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