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行..
人教版《語文》(必修)第五冊
杜甫
教
學
目
標 認知目標 杜甫詩意。
能力目標 誦讀、鑒賞。
情感目標 杜甫的品質。
教學
重點 詩意。
教學
難點 詩意。
教學
方法 鑒賞。
教學
課時 3 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備 注
導入
新課 以杜甫與李白的思想對比而導入 新課。
誦讀提示 這首詩屬于歌行體。歌行體的詩長于敘事,且多含感嘆之意,而這首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集團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顯然已超出感嘆而變為怨憤,這是全詩的基調。必須始終把握住這個基調,才能讀好這首詩。
1、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戰土,這是詩人親眼所見,要表達出詩人“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感情,聲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調讀,最后兩句當用升調讀——這是本段的高潮點,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
2、第二段開頭兩句是詩意轉換處,可以讀得平緩些,聲音稍稍放低,但“點行頻”王字為下文敘事總綱,須重讀。以下直至結尾皆用“行人”口氣讀,但其中的抒情語字字都融合著詩人的感情,要跟敘事語區別開來。 本段可分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先敘事后抒情。敘的是服役時間過長,占去人的大半生,讀時當有怨而不傷之意,至“歸來頭白還戍邊”,怨情稍稍加重。讀后宜作一頓,為下文直抒胸臆作鋪墊。下文“邊庭”二句有怨有憤,為本段高潮點,應當讀得擲地有聲。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極言戰爭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用“君不聞”領起,是“行人”問“長者”,也是詩人訴諸讀者,感情十分強烈,有指控之意。最后兩句為第三層,這是“行人”為自己也為同伴們申訴委屈,讀時聲調放低些,寓怨憤于嗟嘆之中;讀完可作稍長停頓,如樂曲中的半終止,為轉換話題作鋪墊。
3、第三段前半段寫秦兵家庭的困難。“長者”二句是承上啟下話,當用比較柔和的調子讀。“敢申恨”者,不是無恨,而是“申”亦無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當一氣讀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勢,至“租稅從何出”稍稍振起,因為“行人”的怨憤在這句話中表現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順勢說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簡直令人悲痛欲絕,讀至“生女”二句當再作低回之勢,聲調凄楚。
最后四句為全詩高潮所在。“君不見”一句當突然振起,有指點之意。“古來”一句道盡戰場的慘景,也集中地表達了“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加以強調,使人能想見此中情景。
在范讀與學生朗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
整體感知 《兵車行》是歷史生活的真實記錄。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發動頻繁進攻。八載(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內),久攻不下,后雖僥幸取勝,但所部六萬三千人損失大半;到這年冬天,所派駐龍駒島(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軍覆沒。十載(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又奉命進攻南詔(主要轄境在今云南省),結果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由于這兩次戰爭中喪師巨萬,朝廷乃大舉征兵。這件事,在《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二》里有生動的記載:人聞云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時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圖景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兵車行》這首詩,很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后不久寫的。
但詩人把這個歷史鏡頭捕捉到自己的詩中來,不過是拿它作為一出社會悲劇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圖是揭露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因此,緊接著這個序幕,就通過“行人”答問逐層深入地展示這出悲劇的內容:“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是說丁壯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是千百萬戰士戰死沙場;“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粑”——這是說全國農村生產凋敝;“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這是說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通索租稅。可見,這種藝術概括方式的基本點是,由點到面、由現象到本質地勾畫出安史之亂前的一個歷史時期里社會的真實狀況。讀完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難,而且能觸摸到詩人那顆同情人民的火熱的心。
這首詩的意義還不止于此,更為重要的是,它表現了詩人反對“開邊”戰爭的堅定立場。“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意未已”,說明他認識到這種不義的戰爭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他敢于把戰爭的責任加在最高統治者身上,這樣的勇氣是當時眾多的詩人所不具有的。詩人的這種立場是一貫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寫道:“君己富士境,開邊一何多。”這正是杜詩人民性之所在。
作業 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備 注
導入
新課 考察背誦而導入 新課。
名
句
鑒
賞
1、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1、這是對前兩句“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所作的形象說明,讀罷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長發,15歲開始用頭巾束發。如今,一個剛到柬發年齡還不怎么會束發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遠離父母的北方去“防河”,這是何等可憐啊!所以,連里正也動了心,替他束發。人過40,頭發漸白,又剛從前線回來,理當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線去。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2、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封建社會里,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為“惡”,生女為“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擔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為“賓”;下句是哀嘆之辭,為“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嘆,更顯出哀嘆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顆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鑒賞要點 章法嚴密
先說形式。這首詩的結構方式古稱“一頭兩腳體”。全詩共三段:第一段(即“頭”)共6句(按樂句計算,下同),一韻到底;第二、三段(即“兩腳”)各 14句,并四次換韻。從整體看,節奏整齊而又略有變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結,橋之則三,合則為一。
再說內容。其特點有二:一是前后呼應,例如第一段以“牽衣頓足攔道哭”寫戰土家屬,頗有生離死別之意,下面就用“邊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沒隨百草”來證明“行人”此去決難生還;又如第二段以“千村萬落生荊妃”“未生隴畝無東西”寫農村生產凋敝,第三段再說“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二是層層遞進,這在“行人”答話里表現極為鮮明。這篇答話由“點行頻”三字領出,接著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營田”為例加以證明,又以“武皇開進意未已”說明頻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質,使意境加深一層。循此繼進,先以“君不聞”翻出一層新意,揭露“開邊”戰爭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土地無人耕種,荊花遍野;后說本地區人民無以為生而朝廷依舊催索租稅,意境又深。再順勢說到戰爭怎樣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心理,以半寬慰半哀嘆的方式將怨憤之情暫時隱藏起來。經過如此層層蓄勢,最后更以“君不見”翻出又一層新意,描繪了古戰場的陰森景象,將滿腔的怨憤一齊渲泄出來,也表達了人民強烈的反戰愿望。
生動的場景描寫
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為“賓”,寫出征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后四句為“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后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仿佛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凄慘的氣氛,借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橡檬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凄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作業 課后第二題。
第三課時
教學
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備 注
導入
新課 直接導入 。
拓展延伸
拓
展
延
伸 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車行》),“卻看妻子愁何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同為杜甫的詩,同有“妻子”之語,意思是否一樣呢?
2.第一段“慘別”撼人心魄,詩人是如何描寫的?
3.詩中幾個數詞有何作用?
4.《兵車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點?
5.《兵車行》一詩最大的藝術特點是什么?
6.杜甫為什么讓役夫講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樣的話呢?是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真正變了呢?
1、在古漢語中,“妻子”是兩個單音節詞,指老婆和兒女,“子”讀重音;現代漢語中,“妻子”專指配偶,“子”讀輕聲。在《兵車行》中,確實可解釋為老婆和兒女;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里,“妻子”應理解為偏義復詞,即單取“妻”之義,因杜甫的“子”其時年紀尚小,尚不知“愁”。這首詩寫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歲,可是他的兒子年齡卻小。上元二年(76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寫的“嬌兒惡臥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較小。
2、詩一開頭,一個“走”字寫出了“行人”被驅趕著上路,更寫出了家人老小不忍親人離去,而又不得不讓親人離去,又惟恐這一離去竟成永別的心情。多少人被征發,多少人追趕送別,詩人只寫了一句“塵埃不見咸陽橋”,多么具體而又形象。這個“不見”,更“見”得“行人”之眾多,送行者之眾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詩人從視覺轉而寫到聽覺,巧妙地運用了動詞:牽(衣)、頓(足)、攔(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畫面。藝術地概括了不義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形成了一個強烈的懸念,抓住讀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詩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數詞卻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難結合。可是《兵車行》中的幾個數字用得非常自然貼切,融入了詩的意境。例如“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十五”“四十”,這里準確地反映了當兵者的年齡,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又如“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句話里的數詞并非實指,是略數,寫出了“點行頻”對生產所造成的破壞以及田園荒蕪的景象。詩人馳騁想像,從眼前聯想到全國,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這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而且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4、先說一下“行”。“行”是古代詩歌中的一種文體。樂府詩中詩題稱“歌”或“行”的很多。這種詩體,音節、格律比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古代有“從軍行”的樂府舊題,但杜甫卻自擬樂府新題創作《兵車行》,繼承并革新了樂府民歌體。為了表達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絕句、律詩那種格律嚴整的形式,而選用了靈活多變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節奏疾徐頓挫,極富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了“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此外,詩人還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累累如貫珠,朗讀起來,鏗鏘和諧,優美動聽。詩的最后還采用通俗口語,如“耶娘妻子”“牽衣頓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給詩增添了感染力。
5、《兵車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這首敘事詩,無論是第1段的描寫敘述,還是后一段的代人敘言,詩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會在全詩之中。其次在敘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后呼應,變化開闔,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寫為第2段的傾訴作了渲染鋪墊;第2段的長篇敘言又進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場面描寫的思想內容,前后相互補充,相互輝映。再次,敘事、抒情和議論緊緊結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萬落生荊杞”的荒涼景象后,就憤慨地責問“租稅從何出\";在痛訴種種不幸之后,詩人又發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嘆,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憤之情。這樣敘議結合,既使主題突出,又使感情回環往復,極具感染力。
6、如果說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屬于“正常”,那么重女輕男則是“反常”。這種反常觀念是戰禍未已,征兵不斷,“邊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異常的苦難造成了“正常”觀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識的真正改變。詩人這種翻案之筆,反常之語,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們內心的憤激和控訴。
是不是真的生女兒好呢?詩人沒有說,也不必說。因為如果都是生女兒的話,無可嫁之“比鄰”;退而言之,縱然“生女猶得嫁比鄰”,可是比鄰之男何處尋呢?由此可見,生男生女都無法擺脫悲慘的命運。詩人留給讀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課堂小結 一切優秀詩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觀生活實踐在詩人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杜甫的《兵車行》雖然寫于唐天寶中后期,但那慘別的圖景,悲憤的訴說,至今仍然觸動著我們的審美體驗。從課文的注釋看,詩人的描述是有事實基礎的,但詩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幾件歷史事實,而是以一定的事實為基礎,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東西。詩中借役夫之口道出“點行頻”,也就是說不是一時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經歷的事,否則,“二百州”“千村萬落”“邊庭流血成海水”的廣闊圖景就反映不出來。連年戰爭、連年征兵,用兵時間之長,服役地域之廣,盡由“行人”口中道出,這便是詩人的藝術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窮兵黷武,開邊不已的擴張戰爭,給國家、人民(包括少數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強烈地集中地反映出來,這是其一。其二,在藝術概括的反映中,詩人并非冷眼旁觀,純客觀地轉述見聞。詩人對所述事件的態度、感情也不是通過他直接出面議論或抒情來表現的,而是通過下列幾種方式表現出來的:一是表現在對事件、人物和場景的選擇和描述上,如詩的開頭不是歡樂的出征,而是凄慘的訣別;二是在此基礎上對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語語辛酸,字字血淚,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結構安排及句式節奏的處理上,強調突出某些內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詩人的感情。如詩中有些內容的前后呼應,五言七言的交錯運用,都是為渲染戰爭造成的災難,強調突出役夫們的怨恨激憤。所以說詩人飽含深情地敘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詩人的深情,鮮明而強烈地顯示了詩人對窮兵黷武政策的譴責和抨擊,表現了對人民群眾的深深同情和關切。
作業 課后練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