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論語選讀4
【教學目標】1、掌握居、如、方、作、撰、傷、與在文中的含義。
2、掌握《論語》中狀態形容詞的兩種類型:疊音詞和帶形容詞詞尾的。
3、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
*4、感受孔子的教學風格以及師生間平等和諧的氣氛。
4、結合今人引用本章節的不同文章和對本章節文化內涵的多元解讀,感受孔子精神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
【文化內涵】
1、從孔子對三人言志的態度,分析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2、孔子為何要“與點”?鼓勵學生查找資料,發表不同見解,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
3、結合今人引用本章節的不同文章和對本章節文化內涵的多元解讀,感受孔子精神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
一 .整體感知文本,掌握重點文言知識
1、誦讀感知,用原文語句回答: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分別是什么?
(2)孔子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志向的?
【補充材料】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
“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論語•公冶長》)
2、質疑解答,歸納狀態形容詞。
(1)“率爾”的“爾”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詞。
(2)請同學們歸納已學過的有關形容詞詞尾的例句。
(3)《論語》中重視用形容詞描摹情狀,除了這種帶形容詞詞尾結構的,還有的則是疊音詞,如“文質彬彬”,“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請同學們對《論語》中已學過的這類狀態形容詞作歸納。
二.研究性學習與拓展
【問題】既然孔子認同前三子的志向,那為何對待前三子和曾皙的態度截然不同?文中曾晳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志向和前面三人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明確】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論語•微子》)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歷來則有兩種理解。
1、認為曾晳的說法體現了“禮治”的最高理想。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風詠而樂的圖畫。孔子的太平社會就是行仁復禮恢復西周以來君臣有序的等級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和諧社會。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教導子弟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實現理想的現實步驟,曾皙則用非常感性的圖景表達了這一志向。
【補充材料】歷代學者的相關言論:
①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楊樹達《論語疏證》)
②曾皙對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曰:“吾與點也!”魯設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謂四月也。春服既成,謂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樂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龍之從水中出也。風乎舞雩,風,歌也。詠而饋,詠歌饋祭也,歌詠而祭也。說論之家,以為浴者,浴沂水中也。風干身也。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風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審矣。(王充《論衡•明雩篇》)
2、認為曾晳的說法體現了歸隱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張積極從政,另一方面,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情況下又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甚至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表示想要放棄追求去過一種清淡自適的生活,“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此次談話時孔子已經60多歲,孔子一生奔走列國,四處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魯國講學授徒著書立說。晚年的孔子對世道看得已經很清楚了,他決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贊賞曾皙所言之“志”的關鍵就在于曾皙所說正合于“天下無道則隱”。曾晳的無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