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案例(精選17篇)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P36
二、教學目標 與策略選擇
1、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并結合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經歷“摸一摸”、“描一描”等學習過程,體驗“面在體上”、“面從體來”, 感知 “體、面”之間的關系。
2、經歷“貼一貼”、“取取名”等學習活動,讓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圓的特征,并通過認交通標牌、猜一猜等活動,讓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辨認出這四種圖形。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處處有用,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鑒于以上的目標定位,本課設計了“在活動中認識圖形,在破案中運用圖形”的總體思路。引入了學生喜聞樂見并感興趣的卡通——“黑貓警長”,讓學生經歷了嘗試、操作、探究和分析等過程,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心向,使學習數學成為每個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內在需求和追求。同時,學生經歷從探索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從體驗中發展的過程,感知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為此,主要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1、創設活動化的教學情境,采用活動化的教學方式。
2、注重評價的多元化,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他們的個性。
3、注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的實驗教材中,本課與傳統教材的安排有所不同,傳統教材先讓學生認識平面圖形,再認識立體圖形。而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更早更多接觸的是物體,因此北師大版教材安排非常合理,剛好與傳統教材相反:先讓學生認識立體圖形,再認識平面圖形,符合現實生活規律。在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幼兒園時期,他們已經玩過積木,畫過平面圖形,其實也已經接觸了立體與平面圖形。這樣,在教學中就非常有必要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面從體來”的思想。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應該結合具體、相關的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到這些平面圖形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見且非常有用的。綜上所述,本課的設計為:從平面到立體,再從立體到平面,即圍繞“平面在生活中已經見到,它從哪里來?如何從立體實物中得到平面圖形”展開。
四、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1、學校。余杭區是浙江省的首批國家級課改實驗區,經濟發達,素有“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等美稱,歷史上曾出過沈括、章太炎、陸羽等名人。臨平,位于杭州市區東郊,為杭州市副城,又是余杭區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交通發達,商業繁華,文化底蘊厚。而臨平一小,位于臨平街道中心地段,創建于1908年,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學校積極改革創新,不斷注入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培養“全面發展、學有所長、健康個性、創造精神”的新世紀少年兒童,初步形成了“個性化教育”的基本特色。
2、學生。由于臨平街道文化底蘊厚,家長素質高,早教意識強,加之中、小、幼學校均為省、市級示范學校,學生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他們的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合作、交往等能力均比周邊農村學生強。因此,他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已有了相當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積累,數學課中的許多知識在沒學之前就有許多學生懂或半懂了。在這種情況下,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了解他們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五、課堂實錄
(一)引入
師:小朋友們,在森林里,有一位警長,它既聰明又勇敢,抓住了一個又一個的壞蛋,得到了動物們的尊敬,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生:黑貓警長!(師出示課件)
師:其實,黑貓警長的破案本領也是在學校里努力學來的,你們也想學學它的本領嗎?
生:想!
師(面對大屏幕中的黑貓警長):黑貓警長,我們想跟你學學本領,可以嗎?
課件(黑貓警長):想學知識,當然好啊,就先從“涂一涂”開始吧。
師:每人桌上都有一張紙,請拿出這張紙,(稍等)請你選擇一個或兩個圖案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描出來。
生開始描圖案。
師:誰愿意展示你的作品?你想跟大家說什么?
生1:我描出的圖案象輪船。
生2:我描出的圖案象火箭。
師:說說你在描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生:很光滑的、平平的……
師:在這些圖案中,有你認識的圖形嗎?
生匯報: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師:哇!你們已經認識了這么多圖形,真是不錯。這節課我們要與這些圖形交個朋友。(板書:認識圖形)
(二)展開
1、說一說
師:今天,我們也都帶來了這些玩具(將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及三棱柱實物粘在黑板上),請舉起其中一個玩具,向大家說說是什么形狀的,誰先來?
生1:我帶來的玩具是長方體的。
生2:我帶來的玩具是正方體的。
生3:我帶來的玩具是圓柱體的。
生4:我帶來的玩具是三棱柱的。
師:你連三棱柱也認識了,真是了不起。
2、比一比
師:你認為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嗎?
生1:我認為它們的大小不同。
生2:我認為它們的顏色不同。
生3:我認為它們的形狀不同。
生4:我認為它們的高矮也不同。
……
師:你們真不錯。
3、摸一摸
師:請摸一摸這些玩具的表面,說說你在摸時的感覺。
(生摸玩具)
師:有什么感覺?想說說嗎?
生1:冷冰冰的。
生2:很光滑的。
生3:彎彎的。
生4:平平的。
師拿起圓柱體和正方體:對呀!象這樣彎曲的面,數學上稱它曲面,平平的面,稱為平面。
4、描一描
(師又拿起一張紙):如果要把這個平面形狀、大小都不變地畫到紙上去,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生四人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
組1:可以把這個面貼在紙上,然后用筆沿著外面描一圈。
組2:可以把這個面貼在紙上,然后把紙沿著外面折一圈。
組3:可以把這個面貼在紙上,然后用筆在它的四個角上點一點,再把四個點連起來。
組4:如果有墨水的話,可以在這個面上沾些墨水,再在紙上摁一下。
師:這也是個好辦法,就象老師在你們的成長記錄卡中敲圖章那樣,一敲,五角星就可以原原本本地印到紙上去。
師: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平面,把它描在紙上。
生開始動手描一描。
5、貼一貼
師:畫完的小朋友可以貼到黑板上,不過,在貼之前要先想一想,你畫的是哪種形狀的面,就把它貼在哪里。
(部分學生到黑板上貼)
6、判一判
師:你認為他們有沒有貼錯地方的?
生判斷、說理、糾正。
7、評一評
師:你認為哪些圖形畫得比較美觀,比較相象?
生評論
采訪畫得美觀的同學,叫他傳授畫時的技巧。
師評價:其實大家畫得都不錯,畢竟你們不是用專用的畫圖工具畫的。
師:這是老師用尺畫的,應該貼在哪里?誰幫我貼貼?
生貼師事先剪好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及圓。
師:當然,還有很多畫法,這是老師用電腦畫的(課件展示)。
師(面朝大屏幕):黑貓警長,我們學得怎么樣?
黑貓警長(課件):你們學得棒極了!今天,小人村村長邀請我去做客,你們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三)應用
1、認一認
師:在去小人村的路上,黑貓警長發現了兩件令它奇怪的事,第一件是小人村的村民穿的鞋鞋底的形狀是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的,(課件演示)奇怪吧?
生:奇怪。
第二件是在路邊它看到了一些從未看到過的東西(課件演示:各種形狀的交通標志牌),奇怪吧?
生:不奇怪。
師:為什么?
生:這些是交通標志牌,在馬路上看到過的。
師:這些交通標志牌各是什么形狀的?表示什么意思?
生1:我知道最右邊的標志牌是正方形的,它表示要走天橋。
師:真不錯。
生2:第三個交通標志我看到過的,表示要走人行道。
師:不錯,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2:它也是正方形的。
生3:上面的標志是長方形的,說明這里是小人村的“清河大橋”。
師:你真是不錯。
生4:左邊第一個是三角形的,它表示要注意紅綠燈。
師:好!第二個標志誰知道嗎?
生5:它是圓形的,好象表示這條路上不能開車。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5:有一次聽爸爸在車上說起過。
師:聽過看過能記牢,值得我們學習。是啊,這個標志表示禁止通行。
生6:老師,我還發現圓里面有一個白色的長方形。
師:你真仔細!
2、舉一舉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
生1:黑板的面是長方形的。
生2:鉛筆的這個面是圓形的。
……
3、猜一猜
師:黑貓警長剛到村長家門口,村長就說,“黑貓警長,真是不好意思,我鄰居家的電視機被偷了,現有四個穿不同鞋的嫌疑人,但不知是哪個?你就幫我們抓住這個小偷吧。”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抓住這個小偷嗎?
生齊聲:想!
師:到了鄰居家,黑貓警長在客廳門口看到四個鞋印,但由于沒保護好現場,鞋印都被污水蓋住了,只露出一部分,你能幫警長來分析一下嗎?
課件依次出示:四個大部分被污水蓋住的鞋印。
生1:我認為第一個是圓形的,因為它露出的部分是有點彎曲的。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很好!
生2:我認為第二個是三角形的,因為它露出的部分是很尖的。
生3:我認為第三個是長方形的。
生4:我認為第三個是正方形的。
師:到底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討論后匯報:都有可能。
師課件演示。
師:這個可能是什么形狀的鞋印呢?
生思考后:應該是個長方形。
師:根據這些線索能確定誰是小偷嗎?
生:不能
師:怎么辦?
生:繼續尋找線索。
師:仔細的警長慢慢走入客廳,到了電視柜邊,(課件演示)它看到的是電視柜的哪個面?(上面)
課件演示:電視柜上面的角上有小半個圓。
師: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經分析,確定圓形鞋底的是小偷。
4、選一選
師:小偷見案子被破,撒腿就跑。怎么辦?(課件演示)
生:追!
師:警長追出門口,看到有四輛汽車。
課件出示:輪胎形狀不同的四種汽車。
師:請你幫它選擇一輛。
生選擇并說說理由。(略)
師小結:為什么圓形輪胎的汽車開得最快呢?到了高年級我們就會學到,如果你很想知道,可以在課外去查有關資料,也可以請教家長。
(四)小結
師:你有什么收獲嗎?學得快樂嗎?對課對老師還有什么要求或建議嗎?
六、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 ,可謂有得也有失,具體如下: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展開教學。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圓,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到底認識了多少呢?認識了,有點認識,還是不認識?《標準》積極強調要找準學生的認知基礎、知識基礎。為了體現《標準》精神,我經過了兩次不同的試教。第一次,按學生還不認識這些圖形進行教學,結果在認識圖形的環節中出現了與預計不符的情形:原本想利用讓學生給圖形取取名字來制造課的亮點(預計他們在取名字時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場面),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創造性、發散性思維,誰知他們都輕而易舉說出名來,而且說出的名是與書上一樣的。我原本以為的亮點頓失光彩。當時我馬上追問了一句: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們自豪地說:“我們早就知道了”。冷靜分析后,其實原因在我,在我不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不尊重學生生活經驗。于是,我設計了一張調查表,調查我所教的兩個班111名學生,看看他們到底有幾人認識了這些圖形,結果在所調查的學生中,111人都能叫出這些圖形的名字,也就是100%的學生已經認識這些圖形了,有些學生還知道了橢圓、三棱柱等。既然學生都已經認識這些圖形了,也就不需要再讓他們為圖形“取取名”了,可以將重點放在如何把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體現出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提高一個層次展開教學。
就這樣,第二種教學方案誕生了:直接從學生已經“認識”了上述圖形入手,展開教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2、從學生喜愛的事物出發展開教學。
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孔子也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要讓學生“樂之”,學習效果一定明顯。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引入了他們所熟悉、喜愛、樂見的卡通人物——“黑貓警長”來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特別是讓他們幫助“警長”破案,這些對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有效。當遇到疑問時,大家運用圖形知識仔細分析,尋找線索,排除一個個可疑對象,直至最后抓到小偷。整個破案的過程,既是鞏固知識的過程,又是嘗試成功的過程。在小結時,有的學生說:“想不到這些圖形有這么大的用場,還可以破案。”課后,還有很多學生圍著老師說:“這節課真是有趣。”
3、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演示,使教學更貼近學生。
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我充分利用了現代教學媒體,制作了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配套、簡單又實用的課件,實現了人(師、生)機(黑貓警長)對話,通過幾句簡單的人機對話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還把各種交通標志牌,破案情節中的各種腳印、汽車以及四個案發時到過現場的人的圖片(GIF文件)通過電腦搬到教室的大屏幕上,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激發了孩子思維的火花。例如,課件中出示各種殘缺的鞋印,讓學生猜測可能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學生們想像豐富,得出五花八門的結果。這些猜測有助于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發展。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演示驗證學生的猜測,又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要正確猜測形狀,就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有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習的專注力。同時,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融化了知識的難點,讓學生學得更有趣、輕松,更有收獲、值得回味。
4、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標準》積極主張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本節課中,教師力爭與學生打成一片,為學生創造極大的創造空間:教師站在學生當中或干脆與一位學生合坐在一起,傾聽他們的討論或參與他們的討論。當老師成了學生的伙伴,成了學生的朋友后,在與學生一起探究知識時,學生便無拘無束,敢于大膽地說,表達自己的觀點。
5、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關于起點。在引入環節,讓學生涂一涂時,沒有預計到大部分學生用彩色筆涂的速度那么慢,所需的時間那么長。以致影響了整堂課的時間,因此,對學生的起點不能局限于知識起點的研究,還應涉及到技能起點等諸方面。
(2)關于傾聽。能傾聽同學的發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傾聽,有利于提高自己,達到取長補短之目的。幾次試教下來,發現學生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極強,舉起高高的手,有的甚至情不自禁站了起來,惟恐叫不到他(她),場面是熱鬧之至。但是傾聽他人發言的習慣很差,同學在回答問題或表達觀點的時候,另外的同學卻往往表現出煩躁、不經意、無所謂甚至為沒被叫到而懊惱的現象,或是還是一直舉起高高的手,等著老師叫到他……在同學回答問題時,卻忙著管自己,學習效果往往打了折扣。
因此,如何讓學生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進而養成他們自覺、主動傾聽的習慣,是值得每位新課程老師研究的。
七、教案點評
本節課努力遵照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以兒童喜歡的卡通英雄——黑貓警長引入,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愿意與黑貓警長一起學習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情境中的問題很感興趣,思維活躍,情緒高漲,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師生間交流平等、和諧,課堂氣氛活躍。
2、主體參與,探索新知。
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發展人的主體性。基于此,本課以學生玩帶來的玩具展開教學,依據課本又拓展了課本,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通過說一說、比一比、摸一摸、描一描、貼一貼、判一判、評一評等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學習,在活動中增強了自主意識,從而主動地探索新知。
3、聯系生活,實踐運用。
生活是現實的,豐富的,數學是比較抽象的,如果不是把兩者聯系起來,學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節課創造了認一認、舉一舉、猜一猜的活動,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緊緊聯系起來,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也鞏固了數學知識。通過這系列活動,貼近了學生,延伸了學習。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確實就在我的身邊。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它對老師說:“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把我的房子都給吹破了(嗚…)你能不能幫我造一間新房子呢?”于是,老師就連夜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 、出示圖片,提問: 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么形狀的? 小:三角形 師: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師:門又是什么形狀呢? 小:圓形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復習圖形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1、出示“魔術箱”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
2、提問 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 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 小:圓形 師:它是怎么樣的呢? 小:沒有角的 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并進行提問
三、游戲—鋪路
1、一名幼兒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并要求再次幫助 (嘟…) 教師接電話,小白兔說:“謝謝你為我造了一間新房子!剛才我想來跟你道謝時,家門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師你能不能再幫助我把這條路鋪好呢?”師:小朋友,你們都聽到了小白兔的話了,那么,我們一起幫助小白兔把路鋪好,好嗎?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鋪平!(邊講解邊示范)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結束部分 讓幼兒扮小兔跳,沿著鋪好的路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3
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備課時間:2月 25日
周節:1周 1 節
授課時間:3月1 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去參觀數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生什么變化。
(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分它們呢?(演示)
7、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圖形呢?
小結: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4
一、活動名稱:
認識長方形(中班)
二、設計意圖:
認識長方形是中班的教學內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礎上來認識長方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指南》中強調,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為此我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三、活動目標:
1、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2、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3、幼兒通過操作感受數學的樂趣,并養成生活中善于觀察的習慣。
四、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認識長方形》的PPT課件
2、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張
3、闖關游戲幼兒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個長方形的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筆幼兒人手一只。
經驗準備:
幼兒已經認識常見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五、教學重點:
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教學難點:
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六、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鞏固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并引出長方形。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了圖形王國的國王的邀請,要帶你們去他的圖形王國參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圖形王國里有這么多好看的圖形,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今天這里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吧。
(二)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長方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像呢?
(有四條邊,四個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他們的異同點。
觀察發現,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長方形,有兩條面對面的邊是一樣長的,另外兩條邊是一樣長的。相鄰兩條邊是不一樣長的。
3.下定義:有著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面對面的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的圖形叫做長方形。
(三)闖關游戲"尋找長方形",幼兒鞏固加深對長方形的認識。
1.圖形王國的圖形寶寶非常喜歡我們小朋友,邀請我們一起進行闖關游戲,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闖過所有的關卡。
第一關:首先出示顏色相同、擺放整齊,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二關:擺放整齊,但是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三關:出示更多各種各樣的圖形寶寶,它們的大小、顏色、擺放位置都不相同,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2.幼兒在操作卡上完成以后,老師和小朋友在大屏幕上共同驗證答案。
(四)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與其形似的東西。
長方形寶寶可調皮了,他來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變成了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在我們的教室里,長方形寶寶變成了房門、窗子、電腦等等,那你們還能想到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是長方形寶寶變的嗎?(幼兒舉手回答)
(五)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建筑或者物品都是長方形的或者是由長方形構成的,小朋友們下課后可以比比看,看誰發現的長方形寶寶最多,是最善于觀察的孩子。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種立體圖形的實物及圖形卡片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再出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辨認,再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
(1) 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 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 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 數圖形。
五、小結。六、游戲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認識圖形 篇13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形狀。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2、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認識圖形,不但是為了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通過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征,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圓形、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練習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他們能說出圖形的名稱。難點是辨認不同圖形的特征。
活動準備
粉筆、黑板、彩紙剪成的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種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
2.讓幼兒比較圖形的異同,讓他們清楚地知道圖形與圖形之間有些是完全不同的。
3.有些是相似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圓形和橢圓形。
4.有些是相關聯的。如:長方形和正方形,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兩個三角形變成一個正方形。
5.經過反復辨認,幼兒對圖形的特征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讓幼兒知道物體有名稱圖形也有名稱,以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圖形的名稱告訴他們。
三、引導他們辨認生活中的物體所呈現出來的圖形使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
四、用畫紙剪出不同的大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再用紙剪出不同的小幾何圖形,然后讓幼兒把同類的小圖形貼在相對應的大圖形上面。
教學反思
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的:
1、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探究和想象、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小叮當這個人物,告訴學生這節課它會陪著我們一起來學習,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讓學生把小叮當帶來的禮物分類。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分物體
請小朋友分組來分一分,老師也參與進去。
學生匯報
師給予評價
師:我們來看看小叮鐺是怎樣分的,(課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樣嗎?
2、揭示概念(出示課件)
小朋友們,為了能區別它們,誰來給它們取個好聽又好記的名字呢?
師出示物品問:起個什么名字?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起名字,并說明理由。
師:(1)、請從桌上拿一個球(放進盒里);
(2)、請你高高舉起一個正方體;
(3)、請你拿起一個圓柱;
(4)、請你拿出一個長方體。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對了,注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手中的長方體,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的樣子給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
生匯報
讓學生感知長方體有6個平平的面。
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體的樣子,請小朋友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正方體、圓柱和球,把你感覺到的給小組朋友說一說。(生邊摸邊說)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想讓你們輕松地玩一玩,想玩嗎?請聽好,請從盒子里拿出一個圓柱和一個長方體,把它們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輕輕地把他們分別推一下,請停下!請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匯報,師小結。
4、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長方體,圓柱和球都穿著花外衣,如果去掉它們的花外衣,你們還認識嗎?
師動手脫掉花外衣,生觀察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其實,它們脫掉花外衣的樣子就是它們對應的幾何圖形。(出示課件)老師邊講邊出示課件,并把圖形貼在黑板上。
三、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四種形狀的物體
師:其實,像這四種形狀的物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誰來說一說
學生舉例說明。
四、活動
(1)、游戲
①抽生上來摸大袋子里的物體,把摸出來的感覺說給大家聽,下邊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對了有獎勵。
②由老師當學生,下面的學生出題目讓老師來摸。
(2)數一數
小朋友表現得都非常好,老師告訴你們關于小叮鐺的一個小秘密——其實小叮鐺是我們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們今天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請同學們找一找,數一數它們都有幾個?(出示課件)
(3)、搭一搭(小叮鐺背景音樂)
小朋友,小叮鐺就要走了,你們想送禮物給他嗎?請小朋友將自己小組的物體搭一搭,搭什么?怎樣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們聰明的才智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
(搭好后學生匯報,評出最好的給予獎勵)
五、總結
師:小朋友們學會了認識哪幾種物體和它們的圖形?
抽生回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教學反思:“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學生在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因此,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關于形狀的感知方面的經驗。上小學后,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將這種感性經驗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種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幾何概念,我把目標定為: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他們的名稱,感知其特征,會辨認。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在玩中進一步鞏固各種物體的特點。遺憾的是課堂紀律不夠好,有待多加強化管理訓練。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8
圖形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很難掌握,但圖形又是幼兒經常見到,因此通過本節課來讓幼兒學習圖形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并知道三種圖形的特性。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這三種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能夠區分這三種圖形,并知道它們的特征。,
活動難點:幼兒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的卡片,圖形餅干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 小白兔要請小朋友到他的家里做客,它要去山上去采蘑菇,有要去拔蘿卜,最后回到了家里,那老師把小白兔走過的地方連在一起,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圖形。
一、引用
1、引出三角形
(1)請小朋友觀察一下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
(2)請小朋友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圓形和正方形
請小朋友觀察圓形和正方形
二、出示圖形寶寶
請幼兒從圖形寶寶的身上找出圖形。
三、請幼兒在班級里找出圖形,并說出自己的周圍都見過什么圖形。
四、幼兒操作學具,自由練習,感知圖形的特點
五、幼兒操作練習冊,教師從旁指導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別這些圖形。
2.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具、學具準備:
一些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同樣大小的正方體8個。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不同的形狀,(拿出一個紙盒)。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數一數紙盒有幾個面?教學生有順序的數法:上下,左右,前后各兩個面,一共是六個面。
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的各個面和相對面有什么特點。
這樣使學生明白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問: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板書:正方體。讓學生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并且指出正方體的六個面有什么特點?
3.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出示一些實物,讓學生辨認。
課間活動。
5.做P72的“做一做”
二、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五的第1-4題。
三、小結
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面一樣嗎?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分類、建模的過程,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能夠辨認和區別立體圖形,初步感知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形狀。
教材: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本節主要內容是在物體分類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立體圖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學情:針對剛上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得他們對立體圖形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夠用語言準確的表述出來,對"特點"一詞比較陌生。
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師生共同總結提升。
教學程序:
一、引入新課
師:出示學具中顏色相同的一個正方形和一個正方體,請同學們說一說老師手中拿的兩個物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能形象的說出來嗎?
(這時學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學生認同“一個胖的,一個扁的",此時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師再次出示學具中的一些圖形,讓學生區別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這些“胖”的物體,他們都屬于立體圖形,那么那些“扁的圖形我們把他們統稱為平面圖形,在以后會學習到。
活動:打開自己的學具盒,把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立體圖形都拿出來。同桌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指導。
二、認識正方體
活動1、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實物,把你認為形狀相同的一類放在一起。
學生觀察后獨立完成分類,教師巡視。
(有的學生會漏掉其中的某些物體,有的學生會一個物體重復分類,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其它學生說說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經過討論總結出可以分一個做一個標記。)
活動2、針對分類的結果進行討論
問題1:這些圖形一共分成了幾類?
生:四類。
問題2:針對第一類(正方體)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
(這時有的學生會說它們都是方方的,有的學生會說到正方體的一些特征如六個面大小一樣,而且都是平平的,有的會說到名稱)
小結:經過我們剛才的討論可以得出雖然這些物體的顏色、材質、用途不同,但從形狀方面來觀察都是相同的,就是剛才同學們說到的那些特點。
問題3:你能在學具中找出和第一類形狀相同的物體嗎?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待學生找出后投影出示正方體模型。
問題4:我們剛才分的第一類實物圖形和這個模型是一樣的,那么我們能不能給它起個名字?
(大部分學生可以說出正方體,但也有的學生會說正方形,這時可以強調回顧一下課前講到的體和形的區別,避免以后犯類似的錯誤。)
活動3: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學生舉例,教師點評。
(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到生活中有些正方體棱角不分明,這時可以簡單的說它們是生活中美化了的正方體。)
這個環節中教師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有的學生就誤認為是正方體,此時可以先請其他學生說一說,之后再進行下面的討論。
師:你為什么說它不是正方體?
生:因為它的六個面不是都一樣大的。
師:那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呢?
這時學生的方法很多,有的說可以用繩子比一比他們的邊(正方體的棱長),有的說直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說可以把正方體放在紙上,把它的每個面畫下來比一比大小等等。
教師肯定這些同學的想法,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驗證。
小結:如果用眼睛一下不能辨認出來的時候,這時我們就要根據圖形的特征來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方法動手去驗證它。
三、認識長方體
同認識正方體活動一樣,針對第二類(長方體)的分類情況進行討論
問題1:為什么把它們放在一起?或者說它們有一些什么樣的共同特征呢?
(每個面都是平平的,都有6個面,對著的兩個面一樣大等。)
問題2:你能在學具中找出和這一類形狀相同的物體嗎?(明確長方體模型后投影出示)
問題3:那么這一類物體又該叫什么名字呢?(長方體)
問題4:和我們剛才學習的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點評,小結:正方體的六個面都一樣大,而長方體不是,或者說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而長方體不是。)
問題5: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四、認識圓柱
針對第三類(圓柱)的分類情況進行討論
問題1:它們又有一些什么樣的共同特征呢?
學生討論后小結:有的面是平的(平面),有的面是彎的(曲面),上下兩個面都是圓而且一樣大,出示圓柱模型圖及名稱。
活動:從學具中找出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用手摸一摸,感受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問題2: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
五、認識球
最后一類球學生能夠很快說出它的名稱、特點(曲面、易滾動等)及生活中是球體的物體。(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是圓,這里只需結合實物如籃球或學具盒里的球體與黑板上的圓形做對比,再次強調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區別即可。)
六、練習設計
1、課后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通過滾動圓柱、推長方體、轉球、摸球等活動進一步感受平面與曲面的區別,初步了解立體圖形的特征。)
2、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完成下題,
正方體( )個,長方體( )個,圓柱( )個,球( )個。
(鞏固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學會分類的方法)
3、老師把一個月餅盒放在紙上后描出來一個圖形,出示畫有圓形的紙片,那你知道我的月餅盒是什么圖形嗎?如果畫出來的是正方形呢?
(通過想象月餅盒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感受面在體上的關系,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各種立體圖形的認識。)
七、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立體圖形)
正方體 長方體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點,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能夠靈活運用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過程,培養實驗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點,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學難點:
能夠靈活運用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具準備:
每小組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實物各一個。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各一個。
橡皮泥一盒。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老師在網上下載了幾張圖片,非常漂亮。同學們想不想看?請欣賞!
(點擊出示課件。)
師:從畫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是建筑物。)
師:如果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這些建筑物,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長方體、正方體、……構成的。)
師:對,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體圖形構成的,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立體圖形,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
(板書課題:立體圖形的認識。)
二、新授。
(點擊,出示例3的四幅圖。)
師: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把這些立體圖形分兩類,你打算怎樣分?說說理由。
(學學生討論后匯報,長方體和正方體為一類,圓柱、圓錐為一類。)
師:能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分嗎?
(學生回答:因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都是平面分為一類,而圓柱、圓錐都有曲面分為一類。)
探究一: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征。
1、摸一摸,體驗立體圖形的特征,并歸納填表。
師:好!我們就按照第一種分類來整理復習,先研究長方體、正方體,再探討圓柱、圓錐。
師:(宣布復習要求)摸一摸你準備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記一記它們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它們在點、線、面上各有哪些特點?小組展開討論,交流意見,整理歸納。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簡練的文字歸納。看哪個小組第一個完成。好,小組活動開始。
(點擊,出示表格。)
長方體特征正方體特征
頂點
線
面
(師及時發現并表揚最先完成的小組。)
2、展示匯報:
師:誰上臺將你們討論的結果給大家看看,向同學們匯報一下。
(學生匯報,點擊,出示表格內的內容。)
長方體特征正方體特征
頂點有8個頂點有8個頂點
線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有12條棱,每條棱長度都相等
面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
面積相等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3、共同討論:
師:想一想: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小結: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不同點:(1)“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相對的棱分別相等,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都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2)“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
師: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板書: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探究二:復習圓柱、圓錐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征。
1、師:你們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錯!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忘記圓柱、圓錐的特點。現在請各小組拿出圓柱、圓錐,摸一摸,感受一下它們的特征,小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點擊,出示表格。)
圓柱圓錐
底面
側面
高
2、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點擊,出示表格內的內容。)
圓柱圓錐
底面2個大小相等的圓1個圓
側面曲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曲面,展開是一個扇形
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3、小結:圓柱是一個立體圖形,有三個面,上、下兩個圓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個曲面叫做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它有無數條高,長度相等。圓錐也是一個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它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展開是一個扇形,只有1條高,即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
三、練習
師:你們能不能利用立體圖形的特征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呢?
1、看圖回答:(課本P109/練習十九11、)
2、填空: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個頂點,條棱,個面;長方體相對的面,相對的棱。
(2)用一根長132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立方體的模型,棱長應是厘米,如果圍成一個長方體的模型,長、寬、高的和是厘米。
(3)叫做圓柱的高,圓柱有條高。
(4)叫做圓錐的高,圓錐有條高。
(5)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展開會得到一個,它的長等于圓柱的,它的寬等于圓柱的。
四、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立體圖形的特點。
(點擊,出示表格進行小結。)
五、作業。
(1)海關大鐘時針長2.7米,時針繞一圈的長度是多少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2)右圖中,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分別以AB,BC,CD,DA
為直徑畫半圓。求這四個半圓弧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面積。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認識圖形》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的起始課,是在上一冊認識了幾種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些平面圖形,教材內容的安排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思路。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不僅是今后學習其特征、周長、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孩子們的認知程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會正確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過程與方法: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課的學習內容和孩子們對實際運用的需要,我將教學重難點設定為:
重點:會正確辨認四種圖形。
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四)教學準備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將知識化抽象為具體,提高教學效果,我選在了多媒體教室上課,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另外,我還準備了各種立體模型及平面圖形學具,彩色筆、白紙等,來作為這節課的教具和學具。
二、說學情
我所教的一年三班共有42名學生,通過平時的課堂教學我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特點:凡事充滿好奇,求知欲極強,最突出的是喜歡動手操作。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孩子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些立體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對于已經具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他們來說,他們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的嘗試,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完成有些難度的任務,并且80%左右的孩子會對計算機進行基本的操作。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析與運用。所以,本節課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摸一摸、說一說、做一做、涂一涂的活動,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學法: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會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觀察操作、合作交流,這些學習方法我將它們融為一體,既體現了新教材的特點,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下,孩子們定會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立體圖形)請同學們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憶舊知,為學習新知作鋪墊,同時介紹三棱柱,掃清學前障礙。
2、師:去圖形家族認識新的朋友。(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1、(利用平面圖形學具)請同學們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幾種圖形。
2、你能叫出這些圖形的名字嗎?
3、概括:這些圖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圖形。
【設計意圖】用多媒體演示分類過程,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貼的繁瑣,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動態過程會與多數學生猜測的思維過程完全吻合,從新課開始就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突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活動二:了解新朋友
1、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里找他們?(利用實物找一找)
2、(出示實物立體圖形)摸一摸立體圖形的每個面,說說摸的時候有什么感受?
3、(演示)“面”在“體”上滑下的過程,并概括:“面”在“體”上。
【設計意圖】多數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知道這幾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了解的不透徹,通過多媒體演示“面”從“體”分離的過程,能夠直觀的、生動的體現出體和面的關系,即“從體上找面,面在體上”。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這一點,從而化難為簡的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面”在“體”上。
活動三:給新朋友畫像
1、小組討論,看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新朋友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
2、學生活動,提出要求:請選擇一種合適的方法得到這些新朋友。
【設計意圖】經過交流,學生想到折、印、畫、圈等方法,再一次深化了教學難點,體會到“面在體上”。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并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活動四:尋找新朋友
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些圖形呢?(學生自由說后展示圖片)
【設計意圖】傳統教學中,只能是一名學生說,其他同學在腦中想象,但是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學生能夠真實的看到生活中的圖形和交通標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在生活中普遍性,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知識與生活間精心搭設了一座橋梁,生動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1、連一連。
2、涂一涂。
3、畫一畫。
4、數一數。
【設計意圖】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這個環節我設置了四項不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此外,這一環節也是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效果最佳的環節,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完美整合。
(四)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你打算怎樣把這些圖形介紹給爸爸媽媽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出平面圖形各自的基本特征,初步滲透圖形特征,為下節課學習作鋪墊。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圖文并茂,凸顯本課的重點,有助于學生理解接受新知。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7頁的信息窗。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操作,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形體有初步的認識,能分辨它們的形狀。
2、在觀察和觸摸中,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初步空間觀念。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簡單的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方體圖形,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形體。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初步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準備各種各樣的紙盒、易拉罐、球,鼓勵學生收集的這樣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教師為每組學生準備一袋裝有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教學過程: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同學們,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盒子、積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帶來什么東西,是嗎?
下面,老師給大家一段時間,自由活動,可以看看自己小組的同學帶來什么,也可以到別的小組去看看,好嗎?
二、同學們,請回到你的座位上。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東西,你想用這些東西干什么?
有的同學想搭一個城堡,還有的同學想搭其他的東西,下面我們就比一比,誰的手兒巧?
現在我們分小組來活動,用你手中的物品搭一搭。看你們能搭成什么呢?完成之后安靜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搭了什么?
三、剛才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發揮想象力,你們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師。現在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你們都用了哪幾種形狀的積木?
同學們說得真好,很多同學都認識你們所用的積木的形狀,那你能把用的積木按他們的形狀分分嗎?
自己分一分,然后和你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同學們真棒,把這些物體分成了這樣的四類: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現在我們來分別摸一摸,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呢?
你來說,誰有不一樣的想法?
說得真好,長方體和正方體方方正正的,圓柱有圓圓的面,球圓圓的。
四、同學們,我們認識的這四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猜一猜哪種形狀的物體滾得最快呢?
同學們猜的真準確,球滾動的快。
請你把他們滾一滾,試一試。
五、同學們,我們現在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你能從教室中找到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朋友嗎?
誰能說一說。
在生活中你還能找到他們的朋友嗎?
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六、你們真了不起,在教室里、生活中都能找到這樣的物體。課下請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并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4
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征。
2、發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1、三張白紙上分別畫好幾何圖形。
2、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紙;每桌幾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教學過程:
一、興趣激發: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要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師出示正方形、圓形)問: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圓形有什么特點?
2、咦!有什么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么高興呢?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許多朋友要來祝賀。你們看!它們是誰?(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3、師:喲!這么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圓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二、興趣體驗:
(一)觀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雖然沒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1)找圖形并填表格。師巡回指導。
(2)說一說找到什么圖形有幾個。師: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戲1、變魔術現在齊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小圖形娃娃來。
(1)變魔術(大圖形變小圖形)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么圖形變成哪些小圖形?
2、拼圖案師:你們變出這么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變出的小圖形和為你們準備的圖形拼一幅漂亮的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1)拼貼(師巡回指導)
(2)說一說用什么圖形拼成什么送給正方形、圓形娃娃。
三、活動結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圓形娃娃要回家了,我們趕快把禮物送給它們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投放幾何圖形,自愿組合幾何圖案。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5
教學內容:36—3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聯系實踐、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在我們教室里找出什么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2、能不能找到長方形呢?
3、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用摸、描、印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匯報交流,說一說圖形形的樣子。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長方體等有什么不同?
5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1、淘氣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淘氣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2、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互相說一說
學生說
摸一摸,說說感覺,看一看形狀,
在紙上印出來。
說一說長方形的樣子。
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匯報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討論,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
學生說一說。涂一涂。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6
教學內容:
西南師范大學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
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剪一剪 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 用釘子板圍。
2、 用小棒擺。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一數。
看,數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其他學生設計得也不錯,課后我們就開個“小展覽”大家一起來評一評,好不好!
今天,我們每個同學都做了小小設計師,只要大家努力學習,長大后,一定會成為著名的設計師。老師相信經你們之手,一定會把我們的祖國設計的更加美麗、壯觀!
《認識圖形》教學案例 篇17
活動目標:
1、認識立體圖形的名稱和形狀。
2、鍛煉觀察力。
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角主體和球體的積木。
2、有兒自備食物。
3、圖畫制、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角柱體和球體的積木,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各種形狀,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說說有哪些食物象這些形狀。
2、幼兒輪流抽一塊積木,帶一種與積木形狀相同的食物包裝盒到幼兒園。
3、大家展示帶回來的食物包裝盒,并簡單介紹。
4、請幼兒把食物包裝和每一面的形狀印畫在圖畫紙上,然后剪下來。
5、請幼兒說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形狀,并嘗試拼合成立體圖型。
6、可利用平面圖形和各類形狀的食物包裝盒玩游戲,老師出示一種食物形狀的包裝盒,請幼兒找到相配的平面圖形。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每種立體圖形有多少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