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動物體的細胞識別和免疫(精選2篇)
第4節 動物體的細胞識別和免疫 篇1
一、學習目標:l 知識要求:1、免疫及分類:了解免疫有關方面的知識,掌握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反應。描述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過程。 2、細胞識別:了解細胞識別的定義,能讀懂圖解,了解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 3、抗原:挖掘書本的難點和關鍵點,會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并根據來源來區分抗原的種類。 l 能力方法培養:培養自己向研究性學習轉化,對相關問題(如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免疫是如何來保證人體健康的?免疫力下降或免疫異常會給人體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等等)進行初步的探索;培養其較強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及表達信息的能力。l 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以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的態度走進課堂,以辨證的觀點看待免疫和細胞識別而離開課堂,并引發更強烈的關注生命科學的動態,關注科學的態度。二、 學習重點、難點、關鍵:l 學習重點:
1. 細胞識別及其物質基礎;
2. 抗原及其來源;
3. 免疫的概念、三大作用及其分類。
l 學習難點:
1、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
2、什么是抗原?
3、免疫的三大作用及免疫的分類。
l 關鍵問題:免疫系統是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的。
三、相關參考書目及相關網址:1、 中國免疫在線、 免疫學信息網、 免疫學專業信息網、 大眾醫藥網、 朱迅主編《免疫學新進展》人民衛生出版社/016、 蔡美英主編《醫學免疫學》科學出版社/087、 龔非力《基礎免疫學》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四、學習過程指導:1、分四個小組進行相關資料收集(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免疫的概念、三大作用及其分類;抗原及其來源;細胞識別及其物質基礎等)的收集與整理。列出提綱,也可制作成課件,以便交流。 我(或小組)收集資料的主題是: 我已經了解的問題有: 1、2、 我感到不太明白的問題是:1、 2、2、各小組代表發言(配以課件):分別就自己對“免疫系統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這一研究性學習內容做展示。其他學生學習,提出疑問,由小組代表及組員討論后回答。其他小組人員作補充。[觀點擷要]: [點評或質疑]:1、 1、2、 2、3、 3、4、 4、5、 5、3、程序性知識的把握:1) 什么是免疫? 2) 免疫可分為自然免疫(非特異性的)和獲得性免疫(特異性的)。3) 免疫的三大作用是:防御 、自身 、免疫 。4) 人體的三道免疫防線:皮膚的屏障作用(第 道防線);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第 道防線)。它們應該屬于 性免疫;淋巴細胞(第 道防線)。它屬于 性免疫。5) 什么是細胞識別? 。6) 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是: 。7) 什么是抗原? 。8) 抗原根據其來源不同可以分為: 和 兩類。4、知識拓展:
免疫的三大作用
正常功能
功能異常引起的疾病
防御感染殺滅侵入機體的病原體和中和其產生的毒素。天花、愛滋病
自身穩定消除體內各種衰老和破壞的細胞自身免疫病
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機體內發生突變的異常細胞惡性腫瘤五、作業:l 鞏固性練習:(課堂完成,檢測教學效果)1、所有被生物體細胞識別為異物的物質就稱為:( )a、抗體 b、抗原 c、抗毒素 d、抗生素2、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皮膚的屏障作用 b、吞噬細胞的吞噬、清除作用c、淚液的殺菌作用 d、青霉素的過敏反應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多選) ( )a、類毒素是用細菌的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制成,毒性消失但能引起機體免疫反應;b、加溫殺死肺炎球菌制成死疫苗,注射動物體內,可產生抗體;c、活疫苗接種后,猶如輕型感染,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效應;d、人工被動免疫是輸入免疫血清,使機體獲得一定免疫力,從而達到防治病的免疫過程。l 拓展性練習:(課后完成,形成知識遷移)1、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人體消除病菌和有害異物的一項重要防御功能。分別說明下列問題:(1)人體吞噬細胞的主要種類有 、 和 。(2)吞噬作用的基本過程是: ① ② ③ ④ ⑤ 。 (供選項有:吞噬,融合,粘連,吞噬體形成,細菌被殺死和消化)(3)在免疫過程中,能吸引吞噬細胞趨向病菌并促進吞噬作用的物質有 和 。(4)吞噬細胞能殺來并分解消化病菌是因為 。2、假設某同學不慎大面積燒傷急需植皮時,是應該用父母的或自己的健康皮膚呢?還是應該用他孿生兄弟的健康皮膚呢?還有無其它方法呢?教學案例分析:本節課的設計是根據二期課改對生命科學教學的基本要求而進行的。在設計及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l 十分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營造了三個氛圍,即①在課堂學習環境方面,營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圍,使課堂教學中充滿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了創造性思維;②在目標定向上,營造了有利于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氛圍,充分開發了每個學生的潛能,使資優學生的特殊才能(如信息收集、整理與表達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發展;③在學習方式上,營造了合作學習的氛圍,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交流信息,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和親密的合作者。l 十分重視研究性學習,倡導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實踐,敢于創新,追求卓越。l 十分注意加強社會教育資源和網絡教育資源的同步建設,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多渠道的學習環境,豐富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學案》(助學支架)的提供,將學習的重點難點及關鍵點提前告之學生,讓學生有的放矢,對準目標,為大部分學生提供了可操作性,相關資料及網址的提供,學生反映可以縮小他們探索的范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取得最大效果。l 十分注重加強學生、社會和學科發展三者的有機聯系,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經驗,強調積極主動學習態度的形成,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實現課程功能的整合。l 十分強調從學生角度出發,與學生的經歷和經驗相聯系,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研究性學習及自主學習為主線,輔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平臺,提供一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場景,共學生盡情發揮。絕大多數同學能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去。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主體作用:①用探索法和發現法建構知識的意義;②在建構意義的過程中主動去搜集和分析有關的信息資料,對所學的問題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③把當前學習的內容盡量與自己已有的經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分析、批判,最后同化和順應。l 多媒體的運用,加深了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展示、討論、質疑。l 練習及拓展:既有利于檢測課題教學效果,又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為下節課打下基礎。l 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師要事先進行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課堂上要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師——生互動的“度”必須把握得恰到好處。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對于缺乏主動性的學生,如何更好地調動他們參與的熱情?小組討論如何更加具有針對性?等等,有待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
第4節 動物體的細胞識別和免疫 篇2
學習重點: 細胞識別及其物質基礎; 抗原及其來源; 免疫的概念、三大作用及其分類。 學習難點: 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 什么是抗原? 免疫的三大作用及免疫的分類。 關鍵問題: 免疫系統是如何保護生物體免受病原體侵害的。 同步測試: 一、選擇題: 1、下圖表示人體皮下的組織,b.c.d表示細胞外液,下列羅列的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組織水腫的是( ) ①c周圍的管壁破損②長期蛋白質營養不足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過敏原引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⑤腎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關于人體特異性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抗體的形成過程與高爾基體有關 b.抗體是由效應t細胞中的有關基因指導合成的 c.效應b細胞都是由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d.淋巴因子通過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3、有關免疫的幾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體液免疫過程中,往往要借助t細胞傳遞與識別抗原 b.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眾多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 c.抗原可以是過敏原,過敏原一定是抗原 d.病毒感染時,細胞免疫前,往往先通過體液免疫的作用來防止病毒通過血液循環而擴散 4、過敏原和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的區別主要是( ) a.化學成分不同 b.分布部位不同 c.作用機理不同 d.形成過程不同 5、腸道病毒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ev71侵入機體后經t細胞攝取處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應 t 細胞能通過釋放淋巴因子攻擊被ev71入侵的細胞 c.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生抗體消滅病毒 d.患兒感染ev71后,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徹底清除 6、下列三種生物學現象產生的機理依次屬于 ①給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當細菌進入人體后,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與之結合,從而抑制細菌繁殖 ③小豬聽到主人“嚕嚕”叫聲就奔向主人 a.體液調節.免疫調節.反射 b.反射.細胞免疫.激素調節 c.體液調節.過敏反應.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體液調節 7、下列人體不能獲得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的是 a.口服球蛋白 b.接種疫苗 c.輸入丙球蛋白 d.感染病原體 8、血漿中na+和cl-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維持血漿的滲透壓 b.維持血漿的酸堿度 c.維持體溫維持37ºc d.維持血漿的粘稠度 9、對細胞免疫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免疫是建立在體液免疫的基礎上的 b.細胞免疫不需要吞噬細胞參與 c.效應t細胞能夠使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出抗原 d.效應t細胞能夠使抗原裂解死亡 二、非選擇題: 10、右圖為人體內的漿細胞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該細胞是由b細胞經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 的漿細胞,由該細胞參與的特異性免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2)該細胞發揮免疫作用時需合成并釋放一種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質,這種物質合成的場所是細胞中的[ ] __________,對該物質加工和修飾的場所是[ ]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 (3)多數情況下,抗原與該細胞產生的__________結合后會發生進一步變化,如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被____________________吞噬消化。 (4)抗原初次侵入機體,抗原需經__________處理,大多數抗原經__________呈遞給__________細胞,少數抗原直接刺激__________細胞。 (5)抗原初次侵入機體時,該細胞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產生;當同一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該細胞主要由__________增殖、分化產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機體時,該細胞產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時__________,產生量比初次侵入時__________。 (6)該細胞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對寄生在寄主細胞內的抗原不能發揮免疫作用。消滅該類病原體的途徑是:首先是__________與寄主細胞密切接觸,使這些細胞裂解死亡,失去寄生的基礎,然后再由該細胞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免疫,或直接被吞噬、消滅。 (1)體液 (2)抗體 1核糖體 2內質網 4高爾基體 (3)抗體 沉淀或細胞集團 吞噬細胞 (4)吞噬細胞 t細胞 b b (5)b細胞 記憶細胞 快 大 (6)效應t細胞 解析:漿細胞由進入血液的抗原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而形成,它通過產生抗體而完成體液免疫。抗體由核糖體合成,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運輸,并以分泌小泡形式運輸至細胞膜,最后由細胞膜分泌至細胞外。抗體能夠與抗原特異結合,多數情況下,抗原與抗體結合后會發生進一步變化,如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抗原初次侵入機體時,b細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當同一種抗原再次侵入機體時,主要由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迅速產生大量漿細胞。有些抗原寄生于寄主細胞內,抗體不能直接與之結合,需要通過細胞免疫使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出抗原,再通過其他方式予以清除。 11、下圖為吞噬細胞殺滅細菌的示意圖,圖中的溶酶體含有多種水解酶,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①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①和③過程說明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②溶酶體釋放水解酶將細菌分解,該過程屬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3)有些毒性很強的細菌經過上述過程還不能被清除,只是將內部隱藏的____________暴露出來,呈遞給記憶細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當該茵體在體液中活動時,會被相應的_____________消滅,該物質是由圖中[ ]__________合成的,其特異性是由__________決定的。 (1)內吞 一定的流動性 (2)非特異性 (3)抗原決定簇 效應b細胞或效應t細胞 抗體 (4)核糖體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