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第1課 歷史是什么
教案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歷史的含義歷史最基本的含義歷史上的古代文明 討論法世界各地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豐富想象反映了人類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學探究的必要性 探索科學、尋求真理的執著精神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客觀歷史、書寫歷史的概念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歷史記載和歷史撰述;自然史與人類史的區別比較法人們能夠超越歷史嗎人無法超越歷史歷史的連續性、不可割斷性尊重歷史提問法、討論法中華民族擁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學習認清歷史潮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尊重歷史,科學地尊重前人的書寫歷史成果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歷史”的含義,比較“歷史”的兩種含義的區別,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 難點 人們不能超越歷史。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內容主要分三個方面介紹了什么是歷史:“歷史”的含義、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人們不能超越歷史。由于本課內容理論性較強,建議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通過比較分析、小組討論等方法,盡可能加強對“歷史”概念的認識,另一方面盡可能化抽象為具體,使用例證法,展示具體感性的歷史材料,化解接受和理解抽象概念的障礙,為在高中階段以后的學習中增加抽象思維能力打下基礎。 課文在引言中引用了《現代漢語詞典》中關于“歷史”的四種解釋,教學可先對此進行正確的閱讀和理解,并且思考引言里提出的問題,以此為切入口,進入本課的學習。詞典中這四種對于“歷史”的解釋,互有聯系,又有較大的區別,既包括了歷史研究的對象(第1、2兩種解釋),也包括了歷史研究的手段、方法(第3、4兩種解釋),亦即第二目將要學到的客觀存在的歷史與書寫的歷史。 第一目“歷史”的含義 教材從理論和實例兩個層次闡釋了“歷史”這個概念的一般含義。作為這個概念的內涵,課文首先區別了自然史和人類史的含義,并說明通常所說的“歷史”即指后者;然后以中國的歷史既是國家的歷史,也是民族的歷史,以及其他幾個古文明的歷史為例,展示了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歷史”的部分外延。 第一目所提到的“歷史”概念都是指歷史學所研究的對象,換句話說,我們研究史學,就應該先研究什么是歷史。課文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歷史的最基本的概念,即歷史是指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又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包括正在進行的現實形態,也包括已經完成的過去形態,凡是客觀世界中已經完成的物質運動過程,就是歷史的題中之義。這正是歷史的一般性定義,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歷史是一切學問的學問”。這是從最寬泛的意義上來定義“歷史”這個概念,課文中指出,在這個無限放大的歷史定義下,自然界的、人類社會的、地區的、國家的、民族的、部門的、一個重大事件的發展過程,甚至一個具體的個人的經歷,都屬于“歷史”。實際上,在這個定義之下,歷史可謂包羅萬象,有史以來所有的學科都可以放到這個定義下成為歷史學的某個分支,所以白壽彝在他的《史學概論》一書中解釋“歷史”的概念時,從宇宙說起,宇宙有歷史,“宇宙的歷史也就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由此說到地球也有歷史,地球上的人類也有歷史。 從廣義上來說,歷史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類史,而且自然史和人類史關系相當密切。人類史以生產活動為基本特征,對自然界的改造的過程,即構成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作為在時間中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質。但是,自然史和人類史也表現出巨大的差別。首先,自然界如天體、地質、物種、氣候等的變化,比起人類歷史來,速度很慢,在短時期內甚至難以為人們所發現;第二,人類社會的“運動”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而在自然界中,運動是由一些不自覺的力量在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自然史上的現象可以在實驗室里相當準確地重現出來,人類史則不能。人類史的復雜性與豐富性遠遠超過自然史。通常所說的,也是歷史學所要研究的“歷史”,應該是指狹義的歷史,即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共同探討概括,因為涉及較多抽象概念,應避免分析過于復雜,避免把思辨的結果代替思辨的過程灌輸給學生。對于自然史與人類史兩個概念的區別,建議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通過比較,概括、總結出主要的幾點區別。可以舉具體例子幫助理解自然史和人類史兩個抽象概念,使得抽象問題生動形象化。 第一目的第二段,主要強調了“歷史”的內涵中人類史的地位。一方面,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另一方面,涉及到自然界,歷史也主要是指人類與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發展過程,即與自然界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人類社會已往的運動發展的過程。所謂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教材舉出了幾個例子,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形成發展過程,都屬于我們這里所說的“歷史”的范疇,亦即“人的歷史”,因為這些事物的形成與發展,都直接與人的活動緊密相關。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有了人才有人類的社會,也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人與人之間構成龐大、復雜的社會關系系統。這個系統包括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軍事、文化諸方面。每個具體的個人在這個系統內,從事各自的歷史創造。所有個人的創造的總和,或者說,這個社會系統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就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歷史”,人是歷史的靈魂。李大釗《史學要論》解釋人類史的內涵時說:“吾人自束發受書,一聽見‘歷史’這個名詞,便聯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記》,《紫陽綱目》,《資治通鑒》乃至herodotus,grote等人作的希臘史等等。以為這些便是中國人的歷史,希臘人的歷史。我們如欲研究中國史,希臘史,便要在這些東西上去研究;這些東西以外,更沒有中國史希臘史了。但是歷史這樣東西是人類生活的行程,是人類生活的聯續,是人類生活的變遷,是人類生活的傳演,是有生命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周流變動的東西;他不是些陳編,不是些故紙,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東西,不是印成呆板的東西。我們所研究的,應該是活的歷史,不是死的歷史;活的歷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紙堆里去尋。”這段材料較好地說明了人類史即“通常所說的歷史”,與自然史乃至與廣義歷史的區別點。 第一目的第三段以中國歷史為例來說明人類史的含義。中國歷史首先是國家的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由于奴隸主與奴隸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和產品的分配不同,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奴隸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鎮壓奴隸階級的反抗,就建立起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把階級沖突限制在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社會秩序的范圍內,使之對奴隸的剝削和統治合法化、固定化,形成奴隸制國家。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希臘與羅馬最早都出現過奴隸制國家。可見國家的產生、形成、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正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發展運動的過程。中國歷史又是民族的歷史。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根本無所謂“民族”,人類社會的初始組織或人們共同體是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等等。距今數千年前,人類祖先的某些部分在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基礎上,創制了文字,開始了自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就是文明史。正是從那時起,階級、國家開始產生,古老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開始解體,并逐漸被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新的人們共同體所取代。這種新的人們共同體,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民族”。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斯大林語)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公元前221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朝。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祖國的遼闊疆域和多種經濟是各族人民共同開拓的,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經過長期的不斷融合,融合成為中華民族。事實上,漢族也是以華夏族為主體,融合了周邊其他少數民族而形成的。民族的形成過程,同樣也是人的共同體不斷運動的過程,亦即人的歷史。 第一目最后一段進一步列舉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臘、羅馬四個古文明,文明是人類精神創造和物質創造的總和。建議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適當補充一些課外資料,增加學生對世界古代文明的了解,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世界意識。教師還要指出,在世界歷史上的幾大古代文明中,只有偉大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傳承了5 0xx年而沒有中斷過,借此增強學生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目“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 本目闡述了客觀歷史、書寫歷史的概念,旨在使學生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和重現歷史的主觀性。《說文解字》對“歷”的解釋為“歷,過也傳也”。“過”是指空間上的移動,“傳”則表示時間上的移動。《說文解字》對“史”的解釋為:“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態度用手記事。歷史的來歷可以是多種途徑的,如最早的口耳相傳、結繩記事到圖畫、文字,從遺跡遺址到神話、民間故事,同時新聞也有可能成為將來的歷史。但是,文字出現以后,歷史記載的方式就有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盡管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其他多種記錄手段,但還是不可能完全離開文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文字仍然是人類歷史最有效、最基本的記錄手段。在文字的歷史中,主要有歷史記載和歷史撰述。歷史記載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原始性,它主要是人們對當時或近期發生的事件及相關人物的言論、事跡的記錄。歷史撰述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它是在歷史記載的基礎上,經綜合、會通,按一定體例、體裁寫成的歷史著述。 在發現歷史中要注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 “大歷史觀”,即應該更多地“介入”當時的歷史性進程之中,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梳理甚至是“神游八極”式的勾連,盡可能把歷史作為一種相互關聯的空間和時間元素的再生產過程來看待,從而有效地揭示繁復的歷史表象背后的“真實故事”。 第三目“人們能夠超越歷史嗎?” 本目圍繞能否超越歷史的設問展開,實際上是在分析了歷史的含義與區別了兩種不同的歷史之后,進一步討論歷史觀問題。歷史觀,就是對歷史的看法。人們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既不可能割斷歷史,又有必要應用歷史為現實服務,因此對歷史總要有所了解,有所認識,形成對歷史的一定的觀點。涉及到歷史觀的問題很多,諸如歷史的發展趨向、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等等。本目針對超越歷史這樣一種錯誤的歷史觀,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證其謬誤,由此提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繼承前人歷史創造活動的積極成果。所謂超越歷史,是在某些特殊的歷史階段上,某些人片面地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人可以脫離歷史而存在,從而否認歷史對今人所造成的影響與限制。這是一種錯誤史觀,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從根本上與唯物史學背道而馳。建議教師適當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物質與運動的觀點,啟發學生思維。 白壽彝在《史學概論》一書中引用了宋朝文學家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里的一句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說:“歷史恰如滔滔大江,前逝后繼,源源不絕,本身就是一個永恒運動的長流。”正像任何其他物質一樣,歷史也是處在連續不斷的運動當中,后一段歷史必然是承前一段歷史的發展而來,無法割斷。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加速或者延緩歷史的發展,但是不可能停止歷史的發展。作為歷史的主體,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是人的歷史;但是,同時人也是歷史的人,人創造歷史的活動不可能不同時受到歷史本身的制約。人的群體構成社會,整個社會不斷發展的運動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歷史。人是這個運動系統中的一分子,而不是它的主宰。雖然科學技術日益昌明,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但是人們仍然不可能完全根據自己的意愿隨心所欲地改造歷史。不論哪一代人的現實社會都是前一代社會的發展,都是以往歷史的繼續,都享有了前人留下的成果,面臨前人留下的問題。人們無法對此任意作出選擇,而只能接過前人的“歷史接力棒”,以前人的終點作為自己繼續前進的起點,人是否能夠解決問題,也受到前人創造并留下的歷史條件的左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學不否認人對于歷史的主觀能動性,但并不等于無限夸大到可以“超越”歷史的程度。馬克思主義唯物史學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要是體現在充分尊重歷史客觀性的前提下,運用人的聰明才智,研究過去的歷史和現實的社會,探索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力求找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求認清歷史發展的潮流,使得自己的活動能夠適應歷史發展的趨勢,避免站到歷史發展方向的對立面去,被歷史所拋棄。在這個問題上,建議教師從歷史中舉出順歷史潮流而行和逆歷史潮流而行的實例進行說明。 本目第二個角度是就歷史的繼承性進行討論。由于歷史的連續性,必然帶來繼承前人歷史遺產的問題。任何時代的人們的歷史創造活動,都必然以繼承前人歷史為前提。教材中毛澤東的引言,從指導民族戰爭的角度,闡釋了繼承歷史遺產的重要性。關于歷史遺產,仔細劃分的話,還可以再分為歷史遺產與史學遺產兩種,實際上對應于前面課文所討論的客觀歷史與撰述歷史。歷史遺產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前人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一切流傳下來的成果,都在歷史遺產之列。歷史遺產,是人類已往全部歷史過程所遺留的成果。史學遺產是歷史遺產的眾多方面中的一個方面,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的產物,即人類的史學發生、發展以來的成果。舉凡過去的歷史家在歷史觀點、歷史文獻整理、史書編著、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成果,都屬于史學遺產之列。教材上主要側重前一個意義,亦即前人留下的任何成果,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前人留下的,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所以又涉及如何對待這些歷史遺留的方法問題。在教材所引用的毛澤東的引言中,提出了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的原則,亦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批判地總結,否定地繼承。所以說我們既反對割斷歷史,又反對無批判地繼承歷史。這是今天我們對待歷史遺產的正確態度,也是尊重歷史的具體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通過討論,使學生實現正確的認識,完成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歷史”概念的理解比較混亂,本課的目的即在于幫助學生對這個概念理出一個條理比較清晰的系統,所以在正式引入課文之前,首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各自對歷史的理解,經過師生共同的綜合概括,整理出比較集中的幾個角度,以之與課本所引用的《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進行比較驗證。向學生進一步點明,本目主要是來學習掌握作為歷史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的含義。在講解歷史的最基本的含義的時候,可以與學生一起盡可能多舉例證,以體會這個廣義歷史的外延的無限寬泛,然后把這些外延集約為兩個方面,即自然史與人類史。對自然史與人類史進行比較,以理解兩種歷史的主要區別及人類史的核心,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針對自然史與人類史各舉出實例的前提下,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自由討論,教師最后總結學生討論的成果,與學生一起理出自然史與人類史的主要區別點。教材中引用的馬克思、恩格斯與李大釗的經典論述,教師應積極予以利用,指導學生閱讀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補充介紹比較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關于人類史的外延,首先必須點明這個歷史的核心,即人的活動。涉及到的地區、種族、民族、國家四個概念,應稍作解釋。對中國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的歷史,以及世界上的文明古國的介紹,都應圍繞人的活動這個核心來展開闡釋,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課外的文字、圖片資料,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物介紹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本堂課的感性成分。但是課外資料的使用,不能偏離中心,即使學生樹立一個認識:歷史是人創造的,歷史是人的歷史;一個觀念: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為中華文明而自豪。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歷史是什么”課堂答辯會。 如何讓學生懂得歷史是什么,可采用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面討論的形式──答辯會。目的是使學生理解“歷史”這一概念,弄清楚歷史的基本含義,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學會認清歷史潮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學會尊重歷史。采用這樣的教學形式,其重點是創造一個民主自由的氛圍,調動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其難點是準確而貼切地回答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不是回避問題。這種答辯會的課堂教學形式,既有記者招待會的味道,又不失辯論形式本質,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其教學效果會比教師采取直接講述“歷史是什么”的效果要好。 “歷史是什么”課堂答辯會的程序設計如下: 一、陳述觀點。在理解閱讀課文和有關材料的基礎上,對于歷史是什么,由學生各抒己見,陳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也將自己對于歷史是什么的看法講出來。 二、自由辯論。對于同學和老師的觀點,有不同意見的,可以進行辯論。通過辯論,使同學們懂得歷史的基本含義,理解歷史過程的客觀性與重現歷史的主觀性,區分兩種不同的歷史,懂得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學會尊重歷史和學會順應歷史發展。 三、總結陳詞。對于什么是歷史,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見解。先由學生總結他們的幾種觀點。然后教師總結自己的觀點如下: 歷史是什么,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這個客觀物質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便是歷史。歷史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當然,歷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理解,歷史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從狹義上理解,歷史單指人類社會的“歷史”。歷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去形態,這是與人類社會活動的現實形態相對而言的。 歷史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殊性,主要表現有三。首先,人的存在是歷史的前提。只有有了人才有了人類社會,才有了人類創造歷史的實踐活動,才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其次,歷史具有“一度性”。人類社會歷史現象不同于自然界其他方面的現象,任何人類社會歷史現象都是一過即逝,無論使用何種方法也不能使之重現。再次,歷史具有綜合性。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構成的,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戰爭、宗教等等。 案例二 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 歷史是什么,通過讓學生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直接感悟歷史,理解歷史是什么,弄清楚歷史與歷史資料的區別。認識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感受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了解身邊“歷史”的探究活動設計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收集文字、圖片及實物資料的方法,培養收集、整理、比較歷史資料的能力。 2.學習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分析歷史問題。 3.認識“歷史”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歷史”這一概念。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主題。如“上學使用書包變化的調查”“上學使用交通工具變化的調查”等。圍繞一個主題,根據各自興趣自由組合為若干小組并確定本組主題。 2.教師指導收集資料、調查的方法和如何制定活動計劃。 3.教師制定活動評價表。評價表分為活動內容和得分;活動內容分為收集資料、分析整理資料、調查報告等;評價分為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等。 三、活動建議 1.從調查了解身邊的“歷史”入手,分析歷史與歷史學的關系以及歷史與歷史資料的區別。 2.通過分析身邊的“歷史”,理解歷史是什么以及歷史的特點。 3.就以上幾個方面,任選一個方面并自定題目,寫一篇調查報告或小論文,要求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4.以小組為單位,開一次小型討論會,展示活動成果,交流活動心得,并寫出關于討論會的報道。 四、問題解答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歷史”有哪些含義? 最基本的含義,包括自然史和人類史的總和。 通常所說的含義,主要是指人類史。 2.客觀的歷史與撰寫的歷史有什么區別? 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和同學們一起討論:為什么說人們不能超越歷史? 兩個原因: 歷史的連續性。人處在連續不斷的歷史運動中,必然受到歷史的限制。 歷史的繼承性。任何時代的人們的歷史創造活動,都必須繼承前人的歷史遺產。 2.閱讀與思考 課文中列舉了對“歷史”的幾種不同的解釋,你怎樣理解? 課本上對于歷史的解釋,首先是導言中《現代漢語詞典》的四種解釋,其次是歷史最基本的含義與通常所說含義的區別,然后是客觀歷史與撰述歷史的區別。此處理解是一個開放性的設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