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
第3課 歷史學怎樣“重現”歷史
教案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史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史料、史料的分類史料的價值、各類史料的作用、文字資料與實物資料的關系收集、整理各類歷史資料插圖教學 資料展示 問題探究對于史料要有多疑善思的探究精神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劉知幾的《史通》、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長編法與類敘法、 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 歷史比較研究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法的特點和作用在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學習并運用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實例教學 問題探究研究歷史需要有豐富的學識、廣闊的視野以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史書的編撰史書編撰要注意的問題史書的編撰,不僅是形式上的排比,同時也體現出作者的觀點和見識運用司馬遷、陳壽、杜佑等編寫史書的方法與見解史書編撰受史家歷史見解的支配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重點 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 難點 史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史料、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史書的編撰三個方面介紹歷史學如何“重現”歷史,即具有主觀性的歷史學怎樣“重現”客觀性的歷史。史料是“重現”歷史的基礎、依據,研究歷史的方法是“重現”歷史的途徑,史書編撰是“重現”歷史的表現方式。本課內容抽象,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建議運用生動形象的資料加以補充,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本課引言是由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所提出的部分觀點組成的。第一部分指出:歷史不是偶然孤立的,而是以縱橫方式相互聯系的,優秀治史者善于全面研究歷史,探究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即“重現”歷史的全過程;第二部分指出:正確的方法是整理史料的關鍵,在整理史料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歷史,以達到重現歷史的目的。建議教師以引言內容為素材,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一:你認為梁啟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歷史研究的觀點?問題二:你認同他的觀點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史料的價值” 教材以史料的重要性為出發點,闡釋了怎樣搜集和運用史料。 (1)史料的重要性 由于史料是本課的重要概念,建議教師在本目教學時首先引入有關史料與歷史、史學等概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研究歷史離不開史料,它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遺留下的痕跡,它能為我們提供一去不復返的歷史信息。但人類歷史是極其豐富多彩、全方位、活生生的客觀存在,而流傳下來的史料(即使是非常翔實的史料)與客觀歷史過程相比總是比較片面的、局部的、零碎的、死板的,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滲進史料制作者的主觀意識。史料的這種簡約性和主觀性便決定了史料不是歷史。史學是揭示歷史真相,探索歷史規律的科學,它必須以史料為基礎。離開了史料,史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史料決不等于史學,更不能代替史學。人們只能在認真地、全面地、科學地整理、分析、研究史料的基礎上,才能揭示歷史發展的真實過程和本質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歷史學。 綜上所述,史料≠歷史≠歷史學,但史料是史學家直接作用的對象,是史學認識的唯一根據,是史學認識的基礎,是史學認識的中介。歷史學是通過對史料的研究來反映歷史。 (2)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證 史料浩如煙海,分散錯落,從何下手?一般來說,在廣集史料的基礎上,主要是搜集急需的史料、第一手的史料、最新發現的史料。急需的史料往往能幫助歷史研究解決久懸未決的課題;第一手史料可信度大,容易被利用;最新被發現的資料主要指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能幫助校正文字史料的誤差或彌補文字史料上的空缺、疏漏。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史料進行整理也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環節。搜集的史料大都龐雜、分散,這要求對史料進行科學的分類、編次和整理,理清頭緒,列出綱目,編排成各類史料的匯集。在廣征史料的基礎上,要獲得確實可信的史料、有實際價值的史料,還必須對史料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考證。考證史料可以從鑒別史料、考校記事、比勘文句三個方面入手。總之,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證是獲得詳盡而可靠的史料過程中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三個重要環節。史料的搜集是整理和考證的基礎,史料的考證是史料整理的必要手段,三者互相聯系缺一不可。在此基礎上獲得了詳盡而可靠的史料,這樣就便于史學家正確運用史料進行歷史研究來重現歷史。 建議教師用學生所熟悉的具體實例,讓其理解史料的定義及重要性。 第二目“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 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是歷史資料的兩大類,對歷史研究具有很大作用,二者互為補充。此外還有新型的口述史料以及借助于其他學科的資料和搜集資料的方法來“重現”歷史。 (1)文字資料的內容、記載方法及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從教材出示的“古埃及石棺上的象形文字和帛書”兩幅圖來讓學生理解文字資料就是文字記載的遺跡。記載種類分為兩種:一種是當時人的記載或撰述;另一種是后人的追記或撰述,兩種文字資料記載史料價值各有利弊。 通過教材中[歷史縱橫]、“二十四史”書影、郭沫若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題簽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書影等插圖來讓學生形象理解文字資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一是內容比較豐富,二是在時間維度上比較有連貫性。表現為不同內容、不同體裁的歷史文獻,僅文字史料而言,梁啟超說:凡以文字形諸記錄者,蓋無一而不可于此中得史料。我國歷史的文字資料一向被稱為汗牛充棟,浩如煙海。一部官方認為的“二十四史”,便有4 500多萬字,其卷帙的浩繁已讓人望而興嘆,而這還只是史部中的“正史”。此外尚有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實錄、典制、方志、譜諜、筆記、檔案、報刊雜志、經卷、賬簿等等,其數量則百倍千倍于“正史”;何況史部之外,“六經皆史”“諸子亦史”“諸詩集、文集、詞選、曲錄、傳奇、小說亦史”。有人用中國傳統的圖書四分法作過統計,我國現存古籍中,經部有9 906種(占古籍的15.5%),史部有14 523種(占22.74%),子部17 044種(占26.7%),集部22 380種(占35.06%),合計63 853種。僅這些,學者窮畢生精力,恐難測其涯際,更何況還有政府檔案、私人信札、墓志、碑銘、道藏、佛典、契約、賬簿、報刊雜志、廣告、傳單等等史書以外數不勝數的文字材料。 (2)實物資料的內容、表現形式及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 對于實物資料的內容、表現形式的分析,教師可通過補充具體事例來強化學生的理解。 實物資料是指人類在過去的活動中遺留下來的不含文字或含少量文字的殘存物,它是歷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其中絕大多數屬于考古學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遺址即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城堡、宮殿、村落、住宅、作坊、寺廟等等,如長城、故宮等。墓葬是人們為死后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場所。遺址和墓葬及出土文物都是當時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反映,反映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形態的真實情景,對史學研究起重大的作用,如秦始皇陵附近的兵馬俑坑,長沙馬王堆漢墓等等。 實物資料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是彌補文字資料的不足,是重視遠古歷史的最重要依據,如過去人們多認為北京作為都城最早始于金朝,但據考古資料證明,西周召公奭的燕都封址即在北京。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北京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總之,以考古資料為主的實物資料,不僅數量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布范圍廣,而且由于它自身特有的屬性,使它在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一般文字資料無法替代的作用。第一,它比文字史料更直觀、可靠;第二,在斷代上具有數據的精確性;第三,在史前史的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第四,能夠引證、充實、糾正文字資料。 建議教學中采用問題式教學,并以多媒體輔助(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用實物展示),邊問、邊導、邊解,達到對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有關內容的深刻認識。問題一,據你所知哪些資料屬于文字資料,哪些資料屬于實物資料?它們在“重現”歷史中各有哪些作用呢?問題二,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是怎樣相互補充的?問題三,通過閱讀學思之窗這段文字,你對史料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 (3)其他學科有關資料及搜集方法的運用 歷史學對于歷史的“重現”,還要借助于社會學和民俗學的資料。社會學的資料可以反映出歷史面貌的許多“細部”,同時社會學架設了連接史學與社會學需要的橋梁,開辟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新途徑,如人口問題研究,既關注于歷史,也關注于現在及未來。民俗學的資料彌補缺乏文字記載與描述之不足。各地區、民族的風俗的特色都是人類社會歷史的見證,如端午節、潑水節、火把節等等,無不體現歷史。 借助于其他學科的方法,如社會調查所得的資料也具有重要作用,司馬遷就有過這方面的實踐。 教學建議: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教材的過程中,要開啟學生的智慧之花,使其領悟歷史研究不但可借助于社會學與民俗學的資料,還可借助于哲學、文學、民族學、地理學、天文學、人類學、生物學等學科的資料作參考。 (4)口述史料的重要性 口述史料是靠著口耳相傳記憶的歷史,又稱口碑史料,它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口述回憶,即由史學家從歷史研究的需要出發,對某些歷史過程的當事人進行訪問而獲得的第一手資料;二是口頭傳說,即通過口頭語言流傳了若干代的那些對以往人物、事件的敘述與描繪。口碑史料過去曾被史學家們使用過。在我國,傳說時代的全部歷史在現代考古資料發現以前,基本上是根據口碑史料寫成的,如黃帝戰蚩尤、大禹治水、《商頌·玄鳥》《大雅·生民》。孔子編《春秋》曾采用不少“所聞”的口碑;司馬遷寫《史記》更是在親自調查訪問后運用了口碑史料,如著名的韓信少時受胯下之辱的故事等等。口述回憶自不待言,即使口頭傳說也反映了許多真實的歷史事件。小亞細亞特洛伊古城遺址的發現,證明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反映的古希臘遙遠的邁悉尼文明,并非荒誕的傳說。過去人們以為有關伏羲、神農等人物的傳說純屬神話,無學術意義,但今天學者們看到,通過這些傳說至少能了解史前社會先民從事畜牧及農業的不同時期。因此,口碑史料在歷史研究中應該有自己明確的地位。二戰以來,由于口述史料具有記載的平民化、記載的細節化、載體的多樣化、組合的系列化等優點,對于“重現”較近的歷史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歷史學家的重視。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史學界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嘗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第三目“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 教材列舉了在研究史學方法上較有成就的唐代劉知幾和近代梁啟超,進而具體指出了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一是歷史表述上看是長編法和類敘法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二是史實分析上看是結構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及其聯系。還有歷史比較研究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1)史學方法的重要性及在此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名家 史學方法是史學工作者認識歷史和表述歷史的工具和手段。盡管歷史研究的基礎是史料,但是沒有一套正確有效的史學方法,就難以對浩如煙海的史料作出科學的分析,從中抽取有價值的結論,因而就不可能完成歷史研究的任務,達到研究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從歪曲的、片面的、錯誤的前提出發,循著錯誤的、彎曲的、不可靠的途徑前進,往往當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時候還是沒有得到真理。” 我國具有重視史學方法研究的優良傳統。從唐朝起,許多史學家就把史學方法作為歷史學的一個分支而專門進行研究。劉知幾的《史通》是我國第一部系統探討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杰作。后來宋代鄭樵的《通志·總序》、清代章學誠的《文史通義》、近代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何炳松的《歷史研究法》、陸懋德的《史學方法大綱》等,都是研究和總結史學方法的專著。李大釗的《史學要論》一書,則是我國第一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寫成的史學理論和方法論專著。在國外史學界,史學方法研究同樣受到普遍重視。19世紀晚期出版的德國歷史家朋漢姆的《史學方法論》、法國歷史家朗格諾瓦和瑟諾博司合著的《史學研究法導論》,都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古今中外史學家對史學方法研究的重視,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史學方法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史學方法的類型 根據歷史研究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任務特點及其對研究方法的不同要求,又可以把史學方法劃分為三種類型。 一、史料搜集整理法,可參照第一目有關內容。 二、史實分析法。經過史料的搜集整理這一環節,歷史認識仍屬于感性認識階段。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這是研究過程的第二階段的任務。要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史學工作者運用科學的史實分析法,對已經整理過的史料再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從中抽出明確的概念,并運用這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既需要運用中層次的一般方法(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歸納與演繹、歷史與邏輯、微觀與宏觀),又需要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選用相應的專門方法(結構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比較研究法、多學科交叉研究法、系統研究法、計量研究法)。 三、歷史表述法。這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將前兩個階段的研究成果用一定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這是歷史研究的歸宿,也是實現歷史研究社會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驟。其中包括了解史學著作的各種不同體裁和體例,史學作品的編與著的區別與聯系,史學論文的種類與寫作方法,以及如何做到語言表達準確、生動等。 總之,在整個歷史科學中,史學方法是一個自成系統的完整體系。在實際研究工作中,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和階段,選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堅持方法論與歷史觀相統一的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指導。 教學建議:這部分內容不易理解,教師先站在宏觀角度幫助學生分析教材內容,指出教材提出的史學方法只是一部分,且僅限于歷史表述法和史實分析法兩方面,然后分別指出在教材中,歷史表述法包括長編法與類敘法,史實分析法包括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歷史比較研究法、多學科交叉研究法,可略加補充。其中通過教材中的《歷史見證》說明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通過實例說明結構分析法與階級分析法的重要性,同時指出史學研究的方法是綜合的,所以對當代史學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四目“史書編撰” 教材著重闡明了史書編撰的定義,同時指出,史書編撰受史學家的歷史見解(歷史觀)的支配,進而提出史書編撰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本目內容實際上是研究歷史基本方法中的一部分(即歷史表述法),歷史編撰屬于重復內容,為避免冗長感,建議教師在教學中,關于史書編撰注意問題簡單了解即可。突出史書編撰的定義后,重點闡釋體裁和體例的關系。體裁和體例是歷史編撰學中的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他們都是史著的形式范疇,其含義聯系密切,但也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各有側重。所謂體裁,是指史著的編寫形式和外在表現形態;所謂體例,是指史著內容的組織結構和編寫技巧。一般說來,一部史著的體例安排應當與它的體裁相適應,因此,不同體裁的史著往往具有各自的體例特點。但是,有時二者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如不同體例的史著,有時采取同一體裁;而不同體裁的史著,有時在體例上又相互滲透。舉例說,同屬于紀傳題材的《史記》與《漢書》,在斷限、標目、編次等體例方面并非完全相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編年體裁,但它在敘述方法上卻具備了以后出現的紀事本末體的追敘、并敘等記事方法。 教學建議:建議教師舉實例來說明史書編撰的一些具體情況。進行課堂小結時,可采用提問方式:歷史學應該怎樣“重現”歷史?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加以點評。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史料的價值一目,教學中可從史料的價值、史料的搜集、史料的考訂鑒別(目的、內容、方法)、史料的運用幾方面逐次展開。可運用導讀法、談話法,邊導、邊問、邊講。在學生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而探討歷史、歷史學、史料三者的關系,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史料是由客觀歷史到史學的“中介”。要想認識客觀存在的歷史,就只能夠依賴于它給我們留下來的惟一“痕跡”——史料。如果缺少了這個“中介”,史學便無從談起了。 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一目,教師在學生閱讀教科書了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的一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兩類資料的優點和局限性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比較中得出兩類資料在歷史研究過程中可以相互補充的結論,并進一步討論兩者是怎樣相互補充的。具體可參見問題解答部分內容。此外,對于中國的歷史文獻,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結合教科書的帛書、“二十四史”書影、郭沫若為“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題簽、《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書影等插圖及歷史縱橫的內容擇要簡介,讓學生加深對中國歷史文獻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的理解。關于社會學資料、民俗學資料及社會調查所得資料對于“重現”歷史的作用,教師可結合實例適當講解。在學習口述史料和口述史學時,教師在解釋口述史料概念后可以讓學生舉例講述其在“重現”歷史中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再作適當補充。 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教師通過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有哪些主要的史學方法?各自有什么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史學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精講,使學生從宏觀和微觀上把握史學方法的整體面貌即可。 史書的編撰一目中,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史書的編撰與史料、史學方法、史觀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史書的編撰是歷史學工作者在一定的歷史觀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史學方法對史料進行研究整理的結果。關于史書編撰需要注意的問題,可由學生閱讀教材掌握。 最后小結可圍繞課題歷史學怎樣“重現”歷史,采用教師精講或學生小結的方法,使學生能對本節的重要概念加以整合,對“重現”歷史的步驟方法形成宏觀的認識。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介紹史料的價值時,可播放開國大典的原始視頻資料片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的原始資料片,只有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二分鐘的鏡頭。如此重要的開國大典為何沒留下紀錄片?說來讓人痛惜。原來,開國大典之前,中央人民政府不僅考慮到了要拍紀錄片,而且為了確保拍攝成功,還專門邀請了蘇聯莫斯科電影制片廠的攝影師來拍攝。這些蘇聯攝影人員到現場拍攝了幾個小時,直到大典結束。拍攝結束之后,他們帶著拍攝的幾十盒沉甸甸的膠片回到西華賓館休息。當時,負責保衛工作的北京糾察總隊派一個班的戰士保衛西華賓館。10月2日凌晨5點多鐘,有戰士報告,說西華賓館失火了。時任糾察總隊一大隊副政委的駱驥急忙趕赴現場,只見幾個蘇聯攝影師在門外大嚷大叫:“完了,完了,全部完了。”火被撲滅之后,駱驥得知,拍攝的開國大典的電影膠片除被搶救出極少一點外,全部被大火燒掉了。所幸的是,被搶救出來的這一點,正是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珍貴鏡頭。事發后,周恩來親自過問此事,責成公安部門迅速調查。經仔細偵察,排除了敵特破壞的可能。大火是因二樓客廳丟棄的煙頭點燃了沙發引起的,當時蘇聯攝影師在三樓休息,膠片就放在二樓靠近客廳的辦公室中。當住在三樓的攝影師被濃煙熏醒,再想去二樓搶救電影膠片已經來不及了。 案例二 在介紹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相互補充時,可用多媒體展示北京天壇、地壇的圖片或視頻 北京的天壇、地壇,今天其建筑遺址完好地保存著,吸引不少游人。但是,要想了解它們怎么由明初的“天地壇合祀”而變化成后來的“分祀”,就要查閱《明實錄·嘉靖九年》。那里詳細地記錄了當時嘉靖與群臣就此問題討論、爭辯的具體情況。而要詳細地了解明、清兩朝皇帝在天壇、地壇祭祀的具體情景及其儀式,則要查閱《明會典》和《清會典》及其他史籍。 案例三 在介紹口述史料時,用計算機、幻燈展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調查活動的情況介紹 新華網上海頻道xx年7月5日消息:6月26日下午,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大、河海大學和南京師大的青年志愿者們,出發分赴南京江寧、棲霞、雨花臺、浦口等區的30多個行政村,開始為期20天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證言調查”。 南京師大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張連紅教授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已過去60多年,當年年輕的幸存者如今都已分別進入古稀、耄耋、期頤之年,搶救性記錄他們的口述歷史,對于維護和平和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都很大。 南京大學張生老師介紹,南大學生的調查嚴格按程序和步驟進行,首先在浦口區民政局拿到9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的名單,然后做好老人所在的村落標志,分組調查尋找證人。調查中,詢問、筆錄、拍照、查證等工作分工進行,晚上回來還要討論,向老師匯報,然后填寫記錄表,再回到村里找老人簽名按手印。 針對最近有關記錄和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書籍因資金不足而陷入困境的情況,一些專家認為,對歷史負責的熱情不能停留在爭辯和說教上,而要增強在鐵證如山的證據上深刻梳理歷史、還歷史原貌的能力。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你讀了上面這段文字,對史料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認識? 解題關鍵:《通鑒》的史料極為豐富。 思路引領:史料的相互印證和補充;史書的史料價值;寶貴的文化遺產。 答案提示: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依據,是史家借以“重現”歷史的基礎。第一,《資治通鑒》擁有豐富的史料,但凡宋代以前和宋朝時期司馬光所能見到的歷史文獻資料,幾乎都予以使用了。各種史料之間既可以相互印證又可以互為補充,為《通鑒》能更真切、系統的“重現”歷史奠定了基礎。第二,在史料的運用上,司馬光對所收集到的各種史料,都是采取“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途”的方法,進行──考據,務使其精確無誤;同時還撰寫了《資治通鑒考異》一書。這樣《通鑒》因其豐富的史料使其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第三,《通鑒》所用文獻書籍現在一些已經亡佚,多賴該書予以收錄才能被后人見到、使用。從而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總之,《資治通鑒》之所以成為中國史學名著,與其豐富的史料有著密切的關系。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說說史料在“重現”歷史中有什么作用? 解題關鍵:史料的基礎作用。 思路引領:史料的價值;各種史料的關系作用。 答案提示:一、史料是研究和認識歷史的依據,是史學家借以“重現”歷史的基礎。確鑿豐富的史料有利于人們真切的認識歷史,真切的“重現”歷史的原貌。二、文字資料、實物資料、社會學資料、民俗學資料、社會調查資料、口述史料在歷史“重現”中有著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綜合運用各種史料可以更全面、系統地“重現”歷史。 2.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怎樣相互補充? 解題關鍵:兩類資料的優點和局限性。 思路引領:文字資料的優點,實物資料的優點。 答案提示:文字資料在“重現”歷史中具有內容豐富,時間維度上比較有連貫性的優點,但它無法反映前文字階段的人類歷史;實物資料雖然多為片斷性的,但它卻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第一,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因而比文字資料更直觀、可靠。第二,它在斷代上具有數據的精確性。第三,是重現前文字階段人類歷史的最重要依據。第四,豐富了對文字產生以后的人類歷史的認識。能夠印證、充實、糾正文字資料。 3.研究歷史有哪些方法? 解題關鍵:方法的分類與概括。 思路引領:研究歷史的方法很多,說出研究歷史的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即可。不必局限于答案。 答案提示:一、史料搜集整理法;二、歷史分析法:如結構分析法和階級分析法等;三、歷史表述法:如長編法和類敘法等;四、當今的重要研究方法:如歷史比較研究方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