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父母,學會感恩》說課
《心系父母,學會感恩》說課稿 一、教學設計理念小學生守則第七條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可在和家長的談話過程中,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們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大都是嬌生慣養,使他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和不關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質。甚至有的同學還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傷心。所以,為了更好的開展“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設計了《心系父母,學會感恩》這堂以孝敬為主題的班會課,讓孩子認識到,在家庭里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單向的,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孩子不僅要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 二、課前心理情感的準備。在確定班會課的主題后,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產生愛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說教往學生的頭腦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種教學資源,一方面讓學生開始了以下準備工作: 1、加強宣傳發動,營造活動氛圍。播放《父親》和《母親》的mtv,讓學生感受到那如山的嚴父愛、如水的慈母心,進行全員發動,并公布了本次《心系父母,學會感恩》主題班會的活動方案,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2、選定主持的同學。 3、收集一系列反映父愛、母愛的感人肺腑的文字材料、歌曲、mtv和背景音樂。 4、然后將適合本節班會課的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5、活動準備。(1)你知道自己名字的含義嗎?讓學生在回家與父母交流自己名字的含義中明白:自己的降臨,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未來的曙光。自己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編織。(2)搜集班級中反映母愛和父愛的震憾心靈的親情故事,讓學生通過作文的形式把它寫下來,并在班級中進行了一次朗誦比賽。另一方面與學生家長對話,搜集學生在家中的突出表現。(3)課間播放感恩歌曲,結合音樂課, 全班同學邊做手語邊學唱《感恩的心》(4)開展我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端一杯茶,說一個笑話等孝敬活動,讓孩子明白如何來回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課前資料的搜集的過程,也正是學生用心感受父愛和母愛,學會感恩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養育之恩,讓學生知道應該如何知恩圖報。三、注重體驗感悟,在活動中進行教育,使教育源于生活,走進生活。 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比空洞的說教更為有效。因此教學活動中,我努力使教育走進生活,貼近學生,使整個課堂在情感體驗中展開,在活動中推進。我給學生創設了多個情境:說說自己名字的含義,講述與母親發生的感人故事,關心父母的小統計,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你打算怎么做,把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等。所有這些都來自學生生活,是那么親切,可以看見,可以摸到,這樣的設計也符合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對學生行為的指導更有效。班會不拘于形式,讓學生從真正的參與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四、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1 、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經歷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大家感受著、思索著、回憶著來自父母的愛,沉浸在愛與被愛中。2、以前,孩子們認為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應當,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這一堂課以及課后活動的延續,會引起了他們心靈的震憾,使孩子們明白,原來愛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細微之處。3、在活動的準備過程中讓孩子們由體會到感激,從而更敬愛他們的父母。從感激父母開始,感激老師的教誨,感激同學的幫助……感激所有給過他們幫助和關懷的人。4、希望教學活動過程會深深地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爭當“好孩子”,讓每個孩子都一心想著怎樣回報父母的愛。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品德。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要讓他們學會“感恩 ”,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我們這節課,就是要給他們創造一個愛的氛圍,讓他們學會關心,知道感恩,創造更為和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