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力理論的前世今生
多元智力理論的前世今生作者:霍華德·加德納/文 臥松/編譯 摘自《中國教育學刊》
我通常被問到我最初是如何得出多元智力理論的想法的。也許最真實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但是,這樣的回答既不能使提問者滿意,說實話,也不能使我自己滿意。事后想來,以下一些因素跟多元智力理論的產生是有關系的。
1、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學練鋼琴很認真,而且對其他藝術也非常熱衷。當我開始研究發展和認知心理學時,我很驚訝地發現心理學中完全沒有藝術的身影。我早期的一個職業目標就是在心理學的學術研究中為藝術找一個位置。我至今都在為之努力!在1967年,我對藝術的持續興趣使我成為了“零計劃(projectzero)”的創始人之一。“零計劃”是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個研究小組的名稱,由著名的藝術哲學家納爾遜·古德曼(nelsongoodman)發起。28年來,我是“零計劃”的協調人,而且,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該組織依然生機勃勃。
2、當我的博士生研究工作進入尾聲的時候,我首次接觸到了諾曼·杰斯溫德(normangeschwind)的神經學研究。我著迷于杰斯溫德關于正常人在中風或經受其他腦部損傷后所發生的變化的研究。通常,腦部損傷者表現出來的癥狀與我們想像中的相反。例如,患失讀癥但不患失寫癥的病人失去了閱讀單詞的能力,但仍然能讀出數字、指稱物體以及正常地寫作。在事先沒有安排的情況下,為了弄清楚大腦中人的各種能力的組織情況,我后來與一個神經心理學小組一起工作了20年。
3、我一向樂于著述,在我和杰斯溫德一道從事我的博士后研究之前,我已經完成了3本書。我的第四本書——《破損的大腦》于1975年出版,該書逐年記載了經受各種大腦損傷的個體的情況,并記錄下了大腦的不同部位如何主導著人的不同認知能力。當我完成了《破損的大腦》后,我想我可以寫一本描述人的各種能力的心理學著作——顱相學(phrenology)的現代版本。在1976年,我實際上已經寫出了一個大綱,書名初擬為《智力類型》。你可以說這本書從來就沒有被寫出來過,事實上我已經把它忘記多年了。但你也可以說它最終從文件柜中走出來,并成了《心理結構:多元智力理論》一書
關于多元智力理論的這些細枝末節的促因就講到這里吧。
1979年,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一組研究人員從一個德國基金會——范李爾基金會(bernard vanleer)那里得到了一筆可觀的資助。這筆資助旨在實現該基金會一個宏大的計劃,我們這些所謂的“人類潛力計劃成員”將對人的潛能的本質以及如何開發進行學術性研究。當我們各自拿出研究計劃后,我接受了一個很有趣的任務:在生物學和行為科學的基礎上,寫一本關于人的認知的書。這就是后來誕生多元智力理論的研究的開始。
范李爾基金會的支持使我能夠在很多年輕同事的幫助下實施大范圍的研究。我把它看做我一生中研究正常人及大腦受損傷的人的認知能力的一次難得機會。我盡可能地將各種相關研究融會貫通,例如,我努力將我在早上對大腦損傷的研究與下午有關認知發展的研究整合起來。為了對人的能力進行最優化的分類,我們對大腦研究、遺傳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等的相關文獻都進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