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反思
“反思”在認知心理學上屬于元認知的范疇,它是指對自身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知的檢驗過程。
教與學的反思是教師和學生對教學中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分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與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期中過后進行了試卷分析,我和我的學生感受多多。
素質教育揭示了教育的起點,指出了教育的終點,規定了教育的內容,確認了教育的整體性,是當今深入開展教育整體改革的必然歸屬。中小學生的素質應該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科學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和交往素質等。其中的科學素質包括旺盛的求知欲(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必要的知識,技能結構,一定的智能基礎,積極的創造精神(能力)等。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我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教是為了不教,教會科學知識不如培養科學素養,素養的形成我從培養興趣開始。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穩定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象力更加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得到加強,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 “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跡來(愛因斯坦語)”,“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由于我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幾年來收到了一些效果,我教過的歷屆學生都很愛上地理課。在有了興趣的基礎上,我還時時用問題做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常常處在興奮的狀態。
我還對興趣教學前后學生的注意力的變化做過一個抽樣調查:缺乏興趣的教學學生在課上的注意力分為四個層次:當時在班上各方面屬于中上等的同學在班級中占43%,他們一節課有效的注意為40分鐘;中等生占45%,他們的一節課的有效注意力為30分鐘,中等以下的同學占10%,他們一節課的有效注意力為20分鐘左右;那2%屬于“活躍”分子,他們在一節課的有效注意力只有15分鐘。實行了興趣教學以后,中上等以上的同學注意力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原來占10%的中等同學一節課的有效注意力提高了一倍;那2%屬于“活躍”分子的有效注意力提高的最明顯,提高了25分鐘。
同學們學習地理的興趣非常高,再加上我經常性的表揚,產生興趣的效果很好,他們還能互相之間解決問題,例如:在講長江、黃河時關于干流、支流、和流域這些概念時,有的同學這三個概念鬧不清,當時有一個男同學主動站到講臺前,用他的肢體動作和幾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解決了問題:他站在了講臺上向兩側平伸胳膊,一邊解釋:“從我的頭到腳就相當于河流的主干,我的兩條胳膊就代表了支流,我胳膊能觸及到的地方那就是流域。”被他內化了的知識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同學們帶著高昂的興趣迎接了期中考試。學習地理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而且也只有通過應用地理知識,才能體會到地理知識的正確性與重要性。因為,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大多是未經實踐驗證的知識。在應用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加深理解,并鞏固、擴展知識,形成多種技能。也只有在應用地理知識中,才能真實地驗證學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知識。考試后我進行了試卷分析,然后后將試卷發到學生手中,雖然我們班的成績年級第一,但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這次考試你們有什么遺憾嗎?情況種種,其中一道題有45%的同學同時舉手,遺憾都出在同一個問題上:綜合題。綜合題是這樣問的:
讀圖完成:
(1)在下面序號①——⑤的空格里寫出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名簡稱(順序自定);
在序號⑥的空格里寫出我國緯度最高、位置最北、最東的省的名稱、簡稱:在序號⑦寫出我國跨經度最多省的名稱、簡稱。
(2)將以上省的序號填在圖中相應的位置
序號名稱簡稱
1
2
3
4
5
6
7
地理學科由于它一定的難記性,為聰明學生所不以為然;又由于它的綜合性,為中下學生所畏難。這道題問題集中出現在平時各方面屬于中等層次的同學身上,他們表格內的內容填充的完全正確,而由于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質,沒有把問題理解完整,把本來會的知識而給忽略了,沒有填圖。這部分同學再次重申:“不是不會,是遺漏”。白失掉了應得的分數,他們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內疚。也是由于我對于學生審題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造成的。反思后我有所得:
審題失誤在地理解題中是比較常見的。有的學生雖然具備答好題目的知識基礎,但由于不會審題,結果仍然答錯,或不切題、不規范乃至漏題。審題不清主要表現在問域不明和已知條件不明確兩個方面。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完成各種類型的練習,如回答問題、畫地形圖、分析圖表、“預報”天氣過程等等,這類練習必須緊密結合教學任務進行;另一種是解決實際問題,如在野外考察中對某一問題的探索,解決小范圍環境問題等。雖然應用地理知識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是在應用地理知識時,學生的心理過程是相同的。它是由三個環節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