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說課案(通用14篇)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
重慶市江北中學 孫存鵬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有幸在各位專家面前來說課,的確使我感到有些尷尬和緊張,此時,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好象“班門弄斧”“貽笑大方”這兩個成語是專門為我此時的情景而產生的,我要感謝教育學院的領導給我這次鍛煉的機會,同時,我也真誠的希望能借此機會能得到老師們的批評和教導。
這次我說課的內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這位作家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敘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語言清新,凝煉,象詩一般,感情真摯,深厚,意蘊深厚,悠長,讀來回味無窮,而且他的不少經典名作,給人以“常讀常新”的感覺。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經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說說我對《荷》的一點膚淺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講授這篇課文的一些設想。我主要講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標題有形有色,體現圖畫美
標題由兩個名詞自然組合構成一個偏正短語,它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圖畫,給人以想象的空間,似乎讓讀者眼前浮現出由綠色的荷葉,粉紅色的荷花,皎潔的月光所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圖。這個命題還巧妙地點明了本文寫作內容的季節,時間,地點,景物。(荷葉——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點,“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簡煉的文字表達了豐富的信息。
二.結構成顯圓型,體現圖形美
通讀全文,我們去整體感知文章的結構,我們會發現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
1.作者行蹤:出門——小徑——荷塘——歸來(進門) [空間外結構]
2.作者情感:不靜——求靜——得靜——出靜(不靜) [思想內結構]
這篇文章的結構精美縝密,段落的劃分比較靈活。
“五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1)在院子里,寫院內外景色,點明作者心境,為下文定下情感基調。
第二個場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輪廓,寫我路上的思緒,表達求靜的愿望。
第三個場景:(4-5)寫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個場景:(6)寫荷塘四周及遠景。
第五個場景:(7-完)回家路上,憶江南采蓮盛況對比現實淡淡的凄涼。
“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歸來。
文章的4,5,6三個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行文層次清楚,寫景形象生動:先寫荷塘,繼寫月色,后寫荷塘四周。作者的觀景角度富于變化:從平觀到俯視,從細察到鳥瞰;由近及遠,從里到外,層層鋪陳,使整個畫面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傳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風采,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學生朗讀4,5,6自然段加以體會]
文章第7自然段開始筆鋒一轉,由前面按空間順序寫景抒情,轉向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又形成清晰的時間順序,聯想南朝江南采蓮的熱鬧場面,與現實心境作對比,表明作者對現實處境的不滿與苦悶情緒,同時表現作者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寫那晚的情景,“推門”與前文的“帶上門”遙相呼應,自然結尾,干凈利落而又余味無窮。文章寫作思維十分活躍。
三.主題深刻含蓄,體現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要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須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作者選擇題材的用意。首先,從背景看:本文寫于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當時正是中國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的時候,中國軍閥割據,國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國民黨就背叛革命,發動叛亂,不少革命志士慘遭血腥屠殺,蔣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變,屠殺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衛集團叛變,使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作為民主戰士的朱自清,對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極為擔憂,這就是作者在文章開頭所交代的“這幾天我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作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通過描寫一個幽靜美麗的荷塘,來表現自己的一段心理歷程,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彷徨,苦悶;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從題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為重點題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謂性格高潔,“明月”離俗塵而高掛,象征明凈圣潔,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堅貞志向和節操,我想,在這里朱自清獨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懷,借用古典文學的傳統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譜寫作者在大革命失敗后那特定的時代環境里的一曲心靈之歌,所以,我們不能把《荷》僅僅看作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更不能把它說成是作者逃避現實斗爭的寫照,因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這一觀點,(教材后的資料)因此,本文的主題和情感我認為應該這樣理解:
作者懷著“頗不寧靜”(憂國憂民)的心情,通過對荷塘月色的描寫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污濁頹廢社會的不滿,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確道路的苦悶情緒,同時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潔情操,不與丑惡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書:描繪荷塘月色奇景
抒發對社會的不滿和苦悶 意境美
表達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潔堅貞的志向和情操
四.語言清新凝煉,體現藝術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體例句說明]
修辭和表現手法:比喻 擬人
通感
對比
烘托 藝術美
用字用詞: 動詞
活用
疊詞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生熟悉課文,談閱讀體會,教師講題目和結構。
第二課時,師生共同賞析課文,重點理解分析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語言藝術。
六.教法和學法設計:
1.教法體現課改理念,教師為主導,激發思維,學生是主體,參與學習。用課件展示 “背景資料”,啟發式教學。
2.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堂主動探究,積極討論,發表個人見解,課后練習,進行寫作片段練習,大量閱讀散文。
結束語:
以上我從六個方面講了自己對《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講授該文的教學設想,有不當之處,敬請老師們指正。好的文章總是給人常讀常新的感受,只要我們去深入研讀它,就會有更多,更新的收獲。謝謝!
2004-10-25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2
重慶市江北中學 孫存鵬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有幸在各位專家面前來說課,的確使我感到有些尷尬和緊張,此時,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好象“班門弄斧”“貽笑大方”這兩個成語是專門為我此時的情景而產生的,我要感謝教育學院的領導給我這次鍛煉的機會,同時,我也真誠的希望能借此機會能得到老師們的批評和教導。
這次我說課的內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這位作家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敘事抒情散文,朱先生的散文語言清新,凝煉,象詩一般,感情真摯,深厚,意蘊深厚,悠長,讀來回味無窮,而且他的不少經典名作,給人以“常讀常新”的感覺。
《荷塘月色》就是朱先生的又一篇散文中的經典美文,下面我就要說說我對《荷》的一點膚淺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講授這篇課文的一些設想。我主要講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標題有形有色,體現圖畫美
標題由兩個名詞自然組合構成一個偏正短語,它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有形有色的圖畫,給人以想象的空間,似乎讓讀者眼前浮現出由綠色的荷葉,粉紅色的荷花,皎潔的月光所組成的一幅清新的夏夜荷塘圖。這個命題還巧妙地點明了本文寫作內容的季節,時間,地點,景物。(荷葉——夏季,月色——晚上,荷塘——地點,“荷塘月色”概括全文主要景物,)簡煉的文字表達了豐富的信息。
二.結構成顯圓型,體現圖形美
通讀全文,我們去整體感知文章的結構,我們會發現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
1.作者行蹤:出門——小徑——荷塘——歸來(進門) [空間外結構]
2.作者情感:不靜——求靜——得靜——出靜(不靜) [思想內結構]
這篇文章的結構精美縝密,段落的劃分比較靈活。
“五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1)在院子里,寫院內外景色,點明作者心境,為下文定下情感基調。
第二個場景:(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輪廓,寫我路上的思緒,表達求靜的愿望。
第三個場景:(4-5)寫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
第四個場景:(6)寫荷塘四周及遠景。
第五個場景:(7-完)回家路上,憶江南采蓮盛況對比現實淡淡的凄涼。
“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第三部分:(7-完)荷塘歸來。
文章的4,5,6三個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行文層次清楚,寫景形象生動:先寫荷塘,繼寫月色,后寫荷塘四周。作者的觀景角度富于變化:從平觀到俯視,從細察到鳥瞰;由近及遠,從里到外,層層鋪陳,使整個畫面富有層次感,立體感,傳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風采,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學生朗讀4,5,6自然段加以體會]
文章第7自然段開始筆鋒一轉,由前面按空間順序寫景抒情,轉向對歷史事件的回顧,又形成清晰的時間順序,聯想南朝江南采蓮的熱鬧場面,與現實心境作對比,表明作者對現實處境的不滿與苦悶情緒,同時表現作者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寫那晚的情景,“推門”與前文的“帶上門”遙相呼應,自然結尾,干凈利落而又余味無窮。文章寫作思維十分活躍。
三.主題深刻含蓄,體現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要能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須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作者選擇題材的用意。首先,從背景看:本文寫于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當時正是中國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的時候,中國軍閥割據,國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國民黨就背叛革命,發動叛亂,不少革命志士慘遭血腥屠殺,蔣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政變,屠殺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衛集團叛變,使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作為民主戰士的朱自清,對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極為擔憂,這就是作者在文章開頭所交代的“這幾天我心里頗不寧靜”的原因,作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通過描寫一個幽靜美麗的荷塘,來表現自己的一段心理歷程,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彷徨,苦悶;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從題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為重點題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謂性格高潔,“明月”離俗塵而高掛,象征明凈圣潔,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堅貞志向和節操,我想,在這里朱自清獨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懷,借用古典文學的傳統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譜寫作者在大革命失敗后那特定的時代環境里的一曲心靈之歌,所以,我們不能把《荷》僅僅看作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更不能把它說成是作者逃避現實斗爭的寫照,因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這一觀點,(教材后的資料)因此,本文的主題和情感我認為應該這樣理解:
作者懷著“頗不寧靜”(憂國憂民)的心情,通過對荷塘月色的描寫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當時污濁頹廢社會的不滿,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確道路的苦悶情緒,同時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潔情操,不與丑惡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書:描繪荷塘月色奇景
抒發對社會的不滿和苦悶 意境美
表達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潔堅貞的志向和情操
四.語言清新凝煉,體現藝術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體例句說明]
修辭和表現手法:比喻 擬人
通感
對比
烘托 藝術美
用字用詞: 動詞
活用
疊詞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生熟悉課文,談閱讀體會,教師講題目和結構。
第二課時,師生共同賞析課文,重點理解分析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語言藝術。
六.教法和學法設計:
1.教法體現課改理念,教師為主導,激發思維,學生是主體,參與學習。用課件展示 “背景資料”,啟發式教學。
2.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堂主動探究,積極討論,發表個人見解,課后練習,進行寫作片段練習,大量閱讀散文。
結束語:
以上我從六個方面講了自己對《荷》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我講授該文的教學設想,有不當之處,敬請老師們指正。好的文章總是給人常讀常新的感受,只要我們去深入研讀它,就會有更多,更新的收獲。謝謝!
2004-10-25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3
教學目標 : 
理清全文的結構,了解直接抒情的語句的內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體會散文的語言美--對生活語言的巧妙加工。 
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難點: 
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 
茂密的荷葉--多姿的荷花--     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體味作者的匠心: 
動靜結合,“靜”是“動”的瞬間表現。 
可見與可想結合,寫出散文的神韻。如:荷葉田田--水脈脈含情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經線:欣賞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變化。緯線:對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 
3、“通感”的特點及其作用: 
A、例:“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本體--花香(嗅覺) 喻體--渺茫的歌聲(聽覺) 
C、作用:把花香的特點寫清了,生動形象。 
D、相似點:立于微風中嗅馨香(時有時無)--聽遠處高樓傳來的歌聲(時斷時續) 
教學過程 : 
布置預習:A、請學生熟讀課文;B、背誦4-6段。 
                    第一課時 
導入 課文: 
具體介紹朱自清的生平和創作: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于江蘇東海。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任教。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聽《荷塘月色》的配樂錄音帶: 
作品結構分析: 
全文共10個段落,每段都有其獨立的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閑筆”來看,這10個自然段還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緣起:第一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 
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布置作業 :1、背誦4-6段;2、閱讀課后附文。 
                         第二課時 
檢查作業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對其中有代表性的進行分析,讓學生反復體會: 
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分析:這是分量很重的一筆,可見“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問:起筆這樣寫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飾直抒情懷,顯出作者內心有苦悶,心緒煩亂。這也正是夜深人靜出游荷塘的緣由,即,欲排遣苦悶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 
分析:此段拋開寫景,句句都是內心活動,這樣寫是不是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呢? 
明確:A、抒寫月下獨處的自由感正是對“心里頗不寧靜”的自我調節,蘊涵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B、這“情”沒有離開“景”,如果不是月下獨行在那條極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發所謂“獨處”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這是過度句,提示下文重筆寫荷塘月色;B、這一句感情上起了變化,作者沒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從多角度來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寫滿眼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順筆寫及 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以及流水。層次井然,形象精確。 
這是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以上是順序特點,細分析,還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把荷塘寫“活”。(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回答,讀進去)而且,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揚靜而情動。 
B、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了散文的神韻。所謂“可想”,是指由“可見”引起的合理聯想,把不可見的景物寫得很有風采。 
通感的運用:(詳見前重、難點“通感”部分) 
五、請學生自己賞讀5、6段: 
欣賞的重點可放在對某些字詞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極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瀉”字精確在哪兒? 
2、“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里的比喻與擬人,準確形象,但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作者為什么不割愛呢? 
六、小結全文: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練習、本課《課課練》。 
教后感:
[1]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4
1.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課文原文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du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蕩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櫂(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2.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教案
[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品味精練準確、清新雋永、優美動人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關于描寫荷花的古詩文名句
1、宋代詩人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
2、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閱讀提示
(1)配樂朗讀或自由朗讀。
(2)給文章每個段落標號,找出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
(3)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者游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
2、分析結構
教師啟發指導: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概括每段內容。
觀荷緣起:第1段: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7、8、9段:聯想古代江南采蓮的舊俗。
三、文本研習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心的煩惱!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
問題2: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散步的游蹤是怎樣的?
游蹤:家——小路——荷塘——家
問題3:一夜暢游,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沒有找到”
到底找到沒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問題4: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盡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悅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環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可見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為能夠暫時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可見作者幻想超脫現實!
明確線索
明線:游蹤(帶上門-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舊俗-回家)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思鄉愁-不寧靜)
四、找出文眼、理清脈絡、分析情感
1、文眼:心里頗不寧靜
2、脈絡:心里頗不寧靜--覺得是個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沒有--想起采蓮的事
3、情感:
不滿現實(求靜)—尋求超脫(得靜)—回到現實(出靜)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悅 仍是淡淡的哀愁
五、賞析語句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么?可聯系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失敗情況,說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么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
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蘊含對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4、5、6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課前檢測
二、新課導入
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于寫景散文,即寫“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4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4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請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1)思路點撥:手法、作用、分析
示例:
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2)小組合作
(3)成果展示(選)
(第1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賦予物以人的感情。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2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通感,“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后回答)
明確:
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閱讀后回答)
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課堂小練筆《雨中校園》
1、要求: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斷,字數300字左右。
2、美文選讀
五、布置作業
3.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教學體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7月寫作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由于時代久遠,作者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獨特感受,不易為現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學上有一定難度。但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優美散文,其語言精妙傳神,是學生品味語言好教材。筆者把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品味語言,掌握方法上”,“拈精摘要”,大膽取舍,主要抓住描繪“荷塘月色”的的`三幅圖景,教會學生掌握品味語言方法。
1、誦讀精彩文段:
誦讀是品味語言的最基本的方法。特級教師洪鎮濤先生說:“……采用朗讀的辦法,讓學生比較、推敲、品味語言使用的妙處,形成語感。”學生通過對精彩文段的反復誦讀,可以感受語言的豐富性,領會語言表達的規律性,從而增強對語言的規范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文章不是無情物”,通過表情朗讀,學生從朗讀的語調、音色和形象生動的詞匯中,領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我主要采用多種朗讀方法,誦讀描繪“荷塘月色”的部分。除齊讀外,或讓學生先聽錄音,體會范讀的速度,聲調的高低以及感情的流露等;或由學生自己試讀;或讓學生自讀,便于自己體味、揣摩;或由一人范讀,其他同學聆聽,然后共同評論其優劣。
2、抓住關鍵詞語:
在景物描寫中,關鍵詞語就是指那些最能反映景物特點,又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荷塘月色》中描寫月下荷塘里的景色有:田田的荷葉、裊娜的荷花、縷縷的荷香、脈脈的流水;描寫荷塘上的月的景色有:如水的月光、月色、月影。一切都顯得那么得寧靜、和諧、自由,與作者“求靜”的心態相吻合,情景交融。
描寫景物形態的詞語起到了渲染環境及刻畫作者情感的作用,也屬關鍵詞語。如月下荷塘一段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點綴”、“裊娜”、“羞澀”等,無不與表現人物思想情緒、感情 色彩密切相關。
體味本文樸素、典雅,充滿詩意的語言,還應抓住本文比喻、通感及疊字的運用。比如,寫靜態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寫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忽明忽暗、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塘中的月色,“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由視覺向聽覺轉移。月的光華和陰影,用“名曲”的旋律來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諧,與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樣悠揚、優美,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給讀者以聯想和想象,乃至帶人進入一種幻境。作者錘煉語言的另一方面,是許許多多疊字的運用,這也是本文語言的一大特色,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時又加強了語意,給人一種音韻和諧的美感。如“蓊蓊郁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綠樹,“隱隱約約”的遠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縷縷”的清香,“脈脈”的流水,真是比比皆是,匠心獨運。
此外,一些數詞、量詞,甚至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樣要引起重視。
3、體會深層含義:
學生找到這些關鍵詞語后,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這些詞語的意義和作用。我讓學生思考:“‘云’、‘月’是‘淡淡’的,不能郎照,作者卻以為是恰到好處呢?”“蟬聲與蛙聲很熱鬧,為什么作者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逐步明確這實際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歷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者不滿黑暗現實,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時又看不清前進方向,心情苦悶彷徨,思想矛盾復雜,于苦悶中想求得一時的解脫,因此踏上了求靜之路,來到了日日曾走過的荷塘。欣賞著月下荷塘的美景,作者得到了片刻的寧靜,但現實的陰霾在心頭揮之不去,總有一股淡淡的憂愁蘊含其中。學生再進一步可以理解本文將客觀描述與主觀感受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
4、通過比較,體會詞語運用之妙:
不同詞語的運用,所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沒有比較,就沒有發現,就難有深的體會。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詞語的優劣,品味其中的奧妙,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時這樣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我讓同學們比較“瀉”字與“照”的區別。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品味,一個“瀉”字,變靜為動,增強了月光的流動感,同時與“流水”相照應,而“照”就缺少這樣的表達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換作“漂”或“升”呢?同學們思考后明確,“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與“薄薄”相照應。“漂”和“升”就難以體現青霧的輕盈之美、自由之態。
教學的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自己掌握品味語言方法。實踐證明,語文教學抓住了“品味”這個鼻子,完全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因為教材中所選課文大都是語言精品,引導學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4.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寫作特點
從這篇散文里,我們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藝術風格:精到細致的觀察,謹嚴縝密的結構,樸素洗煉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描寫。本文的寫作特色,具體說來有三點: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寫景、抒情的結合之上有獨到之處。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襯社會的丑。在對自然美的描寫和贊美中,滲透著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對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壓下的作者“難得后來片刻逍遙”,欣賞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悅中,夾雜著作者不滿黑暗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現實的淡淡地哀愁,正是這個基調給優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朧恬靜的輕紗。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無間。
2、從多種角度,多方面去加強描寫對象的具體性、形象性、生動性,喚起讀者詩意的聯想和想象:
如第五節中描寫月光沭浴的荷葉和荷花,連用兩個比喻“似牛乳”、“似輕紗”,淋漓盡致地表現月光下的荷葉和荷花那種飄渺輕柔的姿容。至于第四節、第五節中被當代語言學家改名為“通感”或“移覺”的兩個比喻,以前被人們稱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詞精當,富于表現力:
本文用詞準確鮮明生動,表現在兩點上:一是動詞的選擇一絲不茍,煞費苦心。如第四節中“點綴”、“挨”,第五節中“浮”、“瀉”等用得極其貼切。二是疊字形容詞的匠心運用。全文共用二十六個疊詞,有二字疊(AA)、三字疊(ABB)、四字疊(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運用疊字,絲毫不覺復沓,這主要是作者喜歡運用這種疊字來表現事物的特征和姿態,使得文章寫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時也是為了使行文緩舒徐,讀來富有節奏感。
5.高一下冊語文第1課《荷塘月色》的抒情方式
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不僅以其清麗綿密、雋永自然的情韻備受廣大讀者的青睞,而且以獨特的抒情方式彪炳于中國現代散文史。
《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時值失敗之際,許多進步的知識分子曾一度在黑暗中徘徊苦悶。朱自清先生也深惡這黑暗的社會現實,但又一時難于解脫自我,誠如作家所言的“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為了排遣胸中的苦悶,作者在一個靜謐的月夜獨自徘徊在這自己“日日走過的荷塘”上。文章開篇的第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便向我們點明了作者此次夜游荷塘的動因──既不是閑情雅致,也非心血來潮。也就是說,作者是帶著一定心情來漫游荷塘的文中的所有景物都是一種情化了的意象,“不寧靜”這一文眼不僅給全文定以哀愁與喜悅相交織的感情基調,同時也向我們暗示了本文實際上就是作者情感變化的一種記錄,作品也正是以此為線索的。由是觀之,文章的整體抒情方式應是緣情寫景,換言之,下文中的“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旁的月色”這三幅意趣相映的畫面都是作者情感的一種大寫意,盡管作者也曾試圖解脫自己,無奈心際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時時纏繞于片刻的喜悅之中,這種交織著的情感正是時代在作者的心靈上的折射。
無論是“月色下的荷塘”,還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都將“荷”與“月”作為自己所要表現和贊美的對象,旨在借以抒發對社會現實的不協調的苦悶心境,表達一種頗為狷介的高尚情操。荷塘上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美好,荷葉、荷花、荷香、荷波,甚或葉子底下的流水都是那樣的妙不可言,然而這種飄渺、幽香的境域又離不開月色。素月淡云,微風薄霧,好一個撲朔迷離的“香格里拉”,然而這正是作者所刻意追尋的“世外桃源”。此時的荷塘、月色已不是純客觀的原始的自然景物了。不錯,“一切景語皆情語”、“句中無其辭”、“句外有其意”,文中的光、影、色、香等意象所創造的藝術氛圍,無不體現了作者發自內心的那種主觀世界與客觀實際的撞擊而嬗變的復雜的情感。這種外寫景內含情的抒情方式正是寓情于景的具體內容。
盡管如此,作者的情感仍在不斷地變幻,而這種變幻又是以“景”為契機的。文章的第六自然段為我們描繪的仍然是一個淡雅的世界,然而“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一句不加任何雕琢的自然之筆,完成了“景”與“情”的銜接。這一句看似平常,實乃本段的點睛之筆。面對荷塘四周的月色,身臨其境的作者水到渠成地流露出這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悵惘之情是理所當然的。好一個“即景生情”!
與此同時,作者在文中所極力描寫和贊美的對象──“荷”與“月”,又正體現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執著,這是因為“荷”出淤泥而不染,“月”又是純潔美好的象征。作者寫作此文,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托物言志。
總之,散文中的情與景的交融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情總是景的靈魂,而景總是情的依據。朱自清學先生的《荷塘月色》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充分體現了散文情與景交融的這一原則。另外,《荷塘月色》一文之中同時運用“緣情寫景,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托物言志”四種抒情方式,是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學習。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5
【指導思想】
高中語文新課程在閱讀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領悟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力,具有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策略研究】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在這篇散文里,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對于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理解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教師要充分培養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1、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在教師恰當的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教學難點:
體會貫穿全文的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相交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鑒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教學設想】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釋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重點賞析4~6段,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比喻、通感、疊字的運用。通過討論、質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教學步驟】
一、激趣
1、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語言教材選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這兩篇傷口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圳特區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為散文大家,關于他的生平經歷,同學們還知道些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口述,最后教師概述)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教師: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煉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走過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復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么要在對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這對全面、正確評價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了解。出示課件)
二、感知
1、配樂朗誦課文:
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后,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為后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 學生輕聲朗讀,配以輕音樂:
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獲取感受和認識,并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加以概括。同時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供同學思考:
① 文中所寫的景物有哪些?
② 文中內容直接與題目相照應的段落有哪些?
⑵ 分組交流討論各自的認識及相關問題,教師巡回指導,參與交流討論。
⑶ 師生質疑,生生互答。
問題出示:
① 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哪一句?
② 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是怎樣的。
三、品讀──賞析
1、局部研討,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⑴ 學生朗讀4~5段,借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教師點名請朗讀水平好的學生示范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后,讀相關的語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⑵ 賞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語言的妙處,體會景物特點。
作者筆下的景物都有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物靜而情動。花、葉、流水的人格化表現了景與情的交融,潛在的韻致也就流動起來了。作者把葉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說是靜,卻有動,也許葉子靜靜地鋪展著,可喻體中的女郎是在旋著舞著的,否則,那裙裾怎能臨風傘開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澀一詞來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尋味,不僅暗合古人對荷花綽約若處子的贊譽,更是站讀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澀于顏內心怕更怦怦吧!這動已溢于文字之外了。景物描寫融進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⑶ 荷塘月光的賞析:
① 明確通感修辭手法的作用。
② 再次出示有關荷花的幻燈片,強化學生的感受,進一步體味文章的意境。
③ 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音樂伴奏,學生品讀。
四、討論
1、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2、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于何?
(明確問題后,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五、拓展延伸
你會選擇怎樣的景物描寫表現你或喜或悲的心情(小組討論)。
六、知識遷移
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抒發自己的某種感情。
七、教學反思
語文課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數理化所不具備的審美性和情超性,用藝術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語文的蘊藉之美,品嘗語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語文的發現之樂,那才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
【板書設計】
月下荷塘 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塘月色 正面 月光:瀉、浮、洗
側面 葉子、花、灌木、楊柳
荷塘四周 近 樹色、樹姿
遠 遠山
近 燈光、蟬鳴、蛙聲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6
【活動目標】
初步體驗將沙和水有利結合,使玩沙活動更富情趣,培養幼兒分工合作,以大帶小的團體協作精神,感受接近大自然所帶來的樂趣。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將“小鴨、小魚、烏龜、螃蟹、青蛙等”塑料玩具散放于沙池的各個地方,一次性臺布六條、水桶四個、廢品制作的灑水壺若干個;
2、各種塑料玩具(小鴨、小魚、烏龜、螃蟹、青蛙等);
3、活動前收集(小草、落葉、枝條若干);大場地沙池一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的“熱身運動”
1、教師將幼兒帶到沙池邊,觀看沙池。引導幼兒談話:“哇!今天我們的沙池里來了好多的小客人,他們是誰呀?”幼兒答:“小鴨、小魚、烏龜、螃蟹、青蛙。”師:“我們下去和他們一起玩好嗎?”(調起幼兒的積極性后)教師請幼兒做好進入沙池的準備。(脫鞋襪、卷袖口與褲口)
2、進入沙池,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學沙池里的小動物:我學小鴨搖搖擺、我學小魚游呀游、我學青蛙跳跳跳、我學螃蟹橫著走、我學烏龜爬呀爬,爬呀爬,爬呀爬,爬到媽媽身邊來(請小朋友爬到老師身邊集中)。
(二)教師講解活動玩法和要求
玩法:先請幼兒在沙池里挖一個大坑作池塘,接著將挖好后將一次性臺布鋪在池塘底部(防止水很快滲入沙里);再把“池塘”灌滿水,然后將各種玩具放進“池塘”,最后在完成的作品加上一些裝飾。
(三)引題讓幼兒產生興趣
1、師:“今天小動物們和你們玩得可開心啦!可是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知道他們是住在哪里的嗎?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一想?”(幼兒開始自由討論)。
2、小結:哦,原來它們的家在水里,那我們今天就在沙池里,給它們安一個家吧!來進行“挖池塘”好嗎?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兩位老師協商以大帶小原則,分別將中班小班幼兒分成六組。
2、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能力的情況,指導他們進行分工合作活動,中小班幼兒一起合作挖沙坑;中班幼兒進行鋪池塘、運水灌水;小班幼兒進行找、送小動物進池塘等。
3、活動時,提醒幼兒不要將沙弄到眼睛或鼻子等五官部位,要注意他人的安全和衛生,懂得照顧小班幼兒。
4、教師點評活動情況,讓幼兒相互欣賞各種各樣的“池塘”作品。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7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經典之作,其清新的語言、靈巧的構思、寫景狀物的高超技藝讓人嘆服!
經常聽老師上《荷塘月色》的公開課,沒發現好的使人難忘的好課,自己上來也覺得無趣。一篇如此優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師手里怎么就變樣、變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許多老師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從何講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眾多散文中比較難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課喜歡找突破口。你從文眼“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開始,但不好繼續講下去,想去開導學生,課堂死氣沉沉。你從作者行程開始,顯得單調膚淺。你從朗讀開始,課堂重點不突出。難,真的難,難于上青天了。大多老師上公開課喜歡分析描寫荷香月色的那幾段,因為比較好駕馭。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8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
師:昨天我請大家預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31頁。
(生翻書)
師:關于朱自清先生我們是比較了解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不少優美的文章,我想問問大家,都學過哪些文章啊?
生(齊答):《春》、《背影》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的記性很不錯!我又想問大家了,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比如語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鐘。
(生思考)
師:好,一分鐘時間到了,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無人應答)
師:啊,可能有點難度。沒關系,只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對是錯,說多說少隨你,一句話也行。
生:我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很樸實,他沒有華麗的詞語來做修飾,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個字詞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幾乎每一個字都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愛,都在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師:恩,很不錯!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舉了例子,很有說服力。還有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繪了幾幅春意圖,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詩意。
……
師:好的,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來我們同學是非常有頭腦的嘛,以后我們的學習就應該像這樣,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見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燈機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頻文件,學生聽配樂朗讀。
師:大家覺得剛才的朗讀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好
師:為什么這么認為?他是怎么讀的?
生:讀得很舒緩、很輕柔
師:哦,是的。我們以后自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帶著感情去讀,多讀幾遍,慢慢的就能讀出味道了。
師:在昨天的課堂上,我提出了學習課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學習,要求大家回去把課文與注釋結合起來讀,把課后練習與課后資料結合起來,仔細研讀課文,發現什么問題就做好筆記,那么我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哪位同學先來?
(一學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為什么作者要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師:哦,不錯(一些贊揚的話,以下贊揚學生的話就不寫了)
生:為什么作者說“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從哪里體現出來?作者不是說月光是淡淡的嗎,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瀉下來呢?
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我認為用歌聲比喻清香不恰當,老師能說說理由嗎?
生:為什么作者說“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生:“彌望”是怎么一種望法?
生:“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作者是不是說得很矛盾?兩組相反的情況怎么會都喜歡呢?
生:前面都是寫荷塘,為什么后面要寫《采蓮賦》《西洲曲》,有什么意圖?
生:“背著手踱著”,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作者為什么要說“過人頭”,是不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狀態?
生:作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頗不寧靜的?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師能不能介紹一下?
……
(可能還有一些問題,不記得了。有些問題當時就解決了,比如“峭楞楞”,“過人頭”,寫作背景等。講了寫作背景后,我馬上問學生“熱鬧”句,“無福消受”句,“不寧靜”句弄懂了沒有,并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師:剛才大家提了那么多問題,說明我們很有探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說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剛才的問題弄明白了,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還能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我們將在課文研讀的時候具體分析。
師:研讀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弄明白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具體的說,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結構和作者表達的情感,怎么表達的。我想請大家先看到課后的一段資料,這里有金志華的一段話,我們看他的前幾句,金志華說《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從內結構看……(那段話省略),我想請問同學們,這幾句話你有沒有弄懂?什么是外結構、內結構?前后左右的同學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師:討論時間到。哪位同學說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啊?
生:(她怎么說的我不太記得了,大概說了不寧靜、求靜、得靜是什么意思,并沒有把內外結構理解到位。)
生:我認為外結構指的是作者寫了什么,具體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內結構就是指作者的情緒變化,內心世界的變化。
師:還有什么看法
(環視片刻,沒有學生舉手)
師:剛才兩位同學說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贊同哪種看法?
(生舉手贊同第二個同學的多,問不贊同的能不能說出理由反對,沒人舉手于是宣布)
師:既然沒有同學反對意見,那么我們共同研討出來的就以大多數贊同的為準。
師:金志華認為《荷塘月色》的內外結構是圓形的,你這樣認為嗎?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認為:文章開篇是從家里出來,最后是回了家,從起點到終點,都是家,是圓形的。
師:那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生:首尾呼應
師:你開始讀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應?
(生有的搖頭,有的說“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留意到呢?
生:寫得太自然了。
師:是的,太自然了。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手法,而我們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首尾呼應總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來了,以后我們就要學習朱自清先生的這種寫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跡。
(下課鈴響)
師:請同學們回去再次認真的研讀課文,就是否贊成金志華的看法進行思考。好,下課!
這是我昨天上課時的課堂實錄,其中有一些記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學期我想將研究性學習帶進課堂,但又苦于對研究性學習理解太少,我這樣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學習,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議。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9
一 單元課文特點
1.本單元由兩篇散文、一篇雜文和一篇悼詞組成。
2、本單元課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有的比較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偉大業績,有的在貌似純知識的“東拉西扯"中, 含蓄婉轉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認真推敲詞語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
3、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十分豐富,應該仔細揣摩作者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所在。
二 單元教學目標
1、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 是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揣摩語言的實質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對語言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辯析、品味。在閱讀中只有注意語言,領會關鍵詞 語和關鍵語句的真正內涵和表達作用,理解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感。
2、要掌握在閱讀過程中揣摩語言的技巧,學會抓取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并結合語境進行揣摩和理解。
三 單元教學重難點
1、閱讀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
揣摩教學把閱讀分為四個階段,即感 知階段、理解階段、表述階段和評價階段。揣摩語言屬于第二個階段,即在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在一定的語境中對關鍵詞語和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作用等進行辯析、品味和理解,以徹底理解文句含義,并依靠自己獨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創造的基礎上,借助于思維加深對讀物的理解。
2、揣摩語言離不開語境。“語境”是“語言環境”的簡稱。張志公先生說:“所謂語言環境,從比較小的范圍來說,對語義影響最直接的,是現實的語言環境,也是說話和聽話時的場合以及話的前言后語。此外,大至一個時代、社會的性質和特點,小至交際雙方個人的情況,如文化教養、知識水平、生活經驗、語言風格和方言基礎等,也是一種語言環境,與現實的語言對稱,這兩種語言環境可以稱為廣義的語言環境。”前者“現實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內部語境”,后者“廣義的語言環境”習慣稱為“外部語境”。要徹底理解語句含義,必須把語句放到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反復揣摩思考。
3、揣摩語言還要學會抓取關鍵語句。關鍵語句在文章中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1)出現在文章首尾的總結概述語句;(2)有稱代和特指詞語的語句;(3)在文中多次重復出現的語句;(4)運用各種修辭格的語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語句;(6)運用“虛化遷移”手法或詞類活用的語句;(7)語法結構復雜的語句;(8)有特別生動的詞語的語句。
四、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前兩課為教讀課文,后兩課為自讀課文。教讀課文每兩課時完成,自讀課文每課一課時完成。
進行教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實現探索性的學習。
進行自讀課的教學,更應該體現由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一種形式是學生在課堂上快速閱讀課文,然后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由教師作出結論。這種方式適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級使用。另一種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課文的任務交給幾個或幾組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查閱資料,拿出分析意見,在課堂上各抒已見展開討論。教師不要下結論,讓學生對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課下繼續進行思考,在校刊上發表他們的意見。這種方式適合于語文水平和自學能力較高的班級。
一 荷塘月色
課文說明
一 時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寫于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住清華園西院。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也處于苦悶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參加革命或,才能解決這惶惶然”,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 呢?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又不能安心于這種“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掙扎”的心跡的真實描摹和生動寫照。
二 構思
《荷塘月色》寫的是一個夏夜,作者為了散心,排解苦悶,去觀賞月下荷塘時所見到的景色和此時此際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開頭的“心里頗不寧靜”一句,盡管文 中一會兒寫“動”,一會兒寫“靜”,一會兒寫“幻覺”,一會兒寫“實感”,一會兒描摹眼前,一會兒展開聯想,“形”確實很散,但始終沒有離開“頗不寧靜”這一“文 眼”。
三 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哀愁,而《綠》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濃烈。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寫作時代不同。《綠》寫于1924年,這時正是北伐戰爭前夕,五四運動給作者帶來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則寫在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現實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悶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白色恐怖的嚴酷現實的不滿,以及他苦悶彷徨,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而又無法解脫的矛盾心情。
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寫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現凄涼的心境;有的認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現作者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是表現作者欣賞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個人的小天地,表現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它不是抒發作者逃避現實的情緒,而是表現作者對現實不滿的憤激心情;有的認為是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于這些看法可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各抒己見。對于“反映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喜悅”這種說法也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實在不能說籠罩全文的是一種淡淡的喜悅,而應該說是一種濃濃的哀愁。我們應該努力去體會作者郁結的煩悶和滿懷悉緒無處訴說的苦衷,把偶然寫到的閑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襯,才符合文章的實際,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給學生 以引起思考。
四 寫作特點
《荷塘月色〉抒寫的則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這什么這樣說呢?從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獨特風格看,他是一個很擅長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寫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達了他不滿現實、幻想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雖然自我陶醉了,感覺到一種“難得偷來片刻逍遙”的淡淡的喜悅,但仍然夾雜著擺脫不開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點明頗不寧靜的心境,交代獨游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寫靜謐的環境和自己在這咎環境中獨處的心境,創造出孤寂的氛圍,一開頭就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小徑漫步,勾勒荷塘輪廓,抒發月下獨處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樹,淡淡的月光,既簡括地敘述了荷塘周圍的情景,也進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從壓抑不自由中暫得寬余,欣賞月色的淡淡喜悅。這淡淡的喜悅和上文流露出來的淡淡哀愁,籠罩在下文那詩情畫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寫荷塘月色,是全文重點所在。文章先寫荷塘,次寫月色,再環顧四周,層次分明。
第4段寫荷葉、荷花、荷香和荷波,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寫月色,先正面寫,后反襯。
第6段照應第二段,再寫荷塘四周環境,著重寫樹。
在作者筆下,這是個寧靜而幽美的境地,充滿了詩情畫意。“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仍然擺脫不了那綿綿的愁緒。
第四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采蓮風俗,表現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古代采蓮盛況的向往,對故鄉的惦念,無非是想把自己從“頗不寧靜的心情”中解脫出來。但是現實 終究是現實,是無法超脫的。正當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時,“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又回到現實,并與開頭相呼應。統觀全文,內心 的“不寧靜”和環境的“靜美”相反相成,輕淡朦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悅和哀悉融為一體,構成了《荷 塘月色》的特色。
五 語言特色
這篇散文用詞準確生動。
如《荷塘月色》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了和花上”這“瀉”字,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就準確地寫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的幽靜。再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達意,這里用來寫流水,流水無聲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這篇散文用了許多疊字,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音韻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脈脈”流水,“靜靜”的月光,“薄薄”的青霧……既加強了語意又使文氣舒展,音節和諧。
這篇散文還運用了大量新鮮貼切的比喻。
如寫“荷 葉”,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極為生動,賦予荷 葉動態的美。寫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聲作比;寫月光,月影說它們“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把嗅覺、視覺轉化為聽覺,把其中內在的和諧的美表現得恰到好處。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0
李鎮西
時間:2000年9月 地點:成都石室中學
第一節課
這是我給新生講的第一篇課文。
上課開始,我叫學生把書都關上:“我得考你們兩個問題。”
看著學生緊張的表情,我說:“第一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但這么簡單的問題還是把好多學生給難住了。舉手發言的幾個學生都只知道頭兩篇課文《荷塘月色》和《拿來主義》。最后才有一個學生補充道:“還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和《杜鵑枝上杜鵑啼》。”
我說:“老師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學習重點。”
說到這里,我順勢提出第二個問題:“請問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來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正要回答這個問題,突然,后排的 賈志杰同學舉手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非常正確!”我忍不住表揚道,隨即又問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頁上,編輯是有單元學習重點說明的。”
“好!”我對全班學生說,“都用的是同一本語文書,可賈志杰就比大家會讀。他知道不但要讀單篇的課文,而且還要讀單元前面的學習重點。――好,請同學們打開書第5頁。”
學生翻開書后,看到單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寫著:“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我又問:“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說:“我就有問題,現在問大家――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學生們不約而同一下抬起了頭,用驚訝的眼睛看著我,那一雙雙眼睛仿佛在說:咦?我為什么沒發現這個問題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現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我強調道,“好,大家現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我在教室里來回巡視。兩分鐘過后,我請幾個學生站起來交流他們的看法。有的說:“‘整體感知’誰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釋;而‘揣摩語言’則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釋。”有的說“‘整體感知’是要達到的目的,而‘語言揣摩’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說:“其實,看起來沒解釋‘整體感知’,但實際上解釋‘揣摩語言’中就解釋了‘整體感知’,比如書上不是寫了嗎?‘聯系中心意思’,‘聯系上下文’,這就是‘整體感知’了。”
我說:“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善于提出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
我說道:“不過,我這兒要對‘揣摩語言’作些補充性解釋。揣摩語言一定要聯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本來按教學計劃,我在簡單介紹了單元重點并提醒學生要重視揣摩語言后,就應正式進入《荷塘月色》的學習。而學習的第一步應該是介紹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話題已經說到通過揣摩語言而進入作者心靈,于是,我臨時決定先不介紹朱自清,而從這里切入課文:“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了。我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了一遍后,我開始抽學生起來單獨讀。我先抽一位男生:“請你從第一段讀起。希望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和同學們能看到你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位男生開始讀,“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著,乘涼,突然想起……”他讀得結結巴巴,掉字換字不少,而且讀得很快。
“同學們,他讀得怎么樣?”我問。
大家搖頭。我問胡迪:“你具體說說。”
胡迪說:“他讀得太快了。而且還讀錯了一些地方。”
“嗯,對。是讀得太快了。”我說,“給人的感覺,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學生們轟然大笑。我對胡迪說:“你覺得該怎么讀,就給同學們示范一下,好嗎?”
胡迪同學的朗讀,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過,還是有點兒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話,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決定不急著讓學生往下朗讀,因為既然問題暴露出來了,就應該即使有針對性地解決。我對大家說:“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下面我給大家示范一下。”
我開始讀了。一邊讀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給學生們說:“下面,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按剛才李老師說的,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同學們又開始各自朗讀了。我在巡視中發現,這一次,大多數學生已經沒有了那種大聲“讀”,而是在體味中竊竊私語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們的神態,就知道他們已經開始走進朱自清了。
學生自讀完了,我又抽學生起來讀。這一次學生讀的效果大有進步。特別是易維佳同學,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一段從她口中流出來時,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華園的荷塘月色之中。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讀得仍不太滿意。謝肇文讀“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語調缺乏變化,而且太小聲。所以他剛坐下,我就開了他一個玩笑:“謝肇文同學讀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在同學們善意的笑聲中,謝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來,一個同學讀最后三段。讀到《采蓮賦》時,對好幾個字不認識。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夠讀對,“纖腰束素”的“纖”卻讀成了“qīan”。于是,我把這個字寫在黑板上,一一抽學生起來讀,結果竟然有相當多的學生讀錯。
“究竟這個字的正確讀音是什么?”我問。這時,一位同學舉手說:“這是個多音字,在這兒應該讀’xīan’。”
“完全正確!”我對全班同學說,“可是,有同學像‘鷁’這么生僻的字都能讀對,可連纖這樣的常見字卻讀錯了!看來,同學們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呀!”
我又問:“請凡是在自讀時查過生難字的同學舉個手。”
好多同學都舉起了手。有的說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說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說查了“斂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師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同學們交流結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學開始舉手了:“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我問:“還有嗎?”沒人再舉手。我說:“剛才的同學說的很對,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課文中對朱自清的注釋。除此之外,同學們對朱自清還有哪些了解呢?”
無人回答。
于是,我說:“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海縣。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
學生忍不住一齊說:“浙江紹興!”
“對,他的祖籍是誕生過魯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紹興。”我又談到“朱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四十年,為了培養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束學業,為家中分擔債務,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我又動情地說道:“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作新詩, 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我突然提到了當天出版的《中國青年報》:“今天的《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是《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讀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我又說:“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這時,下課鈴響了。我心里一驚:遭了,看來對朱自清的介紹只能“半途而廢”了。但我靈機一動,繼續從容說道:“當然,李老師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頓了一下,學生正焦急地望著,期盼著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笑了:“請同學們下一節語文課再聽李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唉!――”在學生們的遺憾的嘆惜中,我結束了這堂課。 第二節課 我走進教室,上課鈴還沒響。可已經有同學走到講臺對我說:“李老師,別忘了你昨天給我們留下的懸念啊!”
所以,剛上課,我就說:“昨天李老師說道,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我對學生們說,“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學生們的心顯然被震撼了。我繼續緩緩說道:“當然,寫《荷塘月色》時的朱自清還是一名清華園的教授,但如果我們了解了朱自清后來的命運,我們今天讀《荷塘月色》時,也許會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經有同學在情不自禁地點頭,我趁勢把話題一轉:“好,我說了那么多,現在該同學們說一說了。同學們能不能交流一下,這篇文章最打動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說理由,只要把有關的語言讀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路上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這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維佳同學說:“我最喜歡這幾句: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沐的美人。”
吳桐同學說:“我最喜歡寫《采蓮賦》的那一段。”
“哦?是嗎?”我感到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機會快來了,“請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因為我覺得這一段寫得特別快樂。”吳桐同學答道。
“嗯,原來是這樣。”我沉吟道,然后又追問道,“你從哪兒看出了快樂的?”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吳桐讀著課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說,“還有《采蓮賦》對采蓮人的描寫,都是很快樂的。”
我說:“這一段的確描寫了一種很自由歡樂的生活。但是,同學們知道嗎?這一段在過去的高中課本里卻是被刪去了的啊!”
“啊!”同學們全都表現出很驚訝的樣子,并問我:“為什么會刪去呢?”
我說:“我先不說為什么會刪。我先要問問大家,你們覺得該不該刪?”
“不應該刪!”幾乎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
“為什么不該刪呢?”我問。
教室里卻一下沉默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
我說:“是不是你們覺得,既然現在課文將這一段補上了,說明編輯自有他的道理,這就證明原來刪去是不應該的?如果真是這樣認為的話,那證明大家并沒有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仍然還是對教材的一種迷信。”
接著,我“斬釘截鐵”地說:“我卻認為,原來的教材刪得對!”
“為什么?”有幾個學生在下面小聲地問我。
“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一節與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氣壯”。
學生大腦里的思考火花顯然被我點燃了,因為馬上就有好幾個同學舉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觀點。同時,也有學生點頭表示同意我的說法。
我說:“看來我和一些同學有分歧。那么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這篇文章究竟表現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易維佳說:“我認為這一段與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現的正是一種喜悅的、詳和的感情。”
“何以見得?”我問。
“比如,”易維佳翻開書說道,“他對荷花的描寫,對月光的描寫,等等,都表現的都是一種恬靜愉快的心境。”
熊昕說:“不對。這篇文章主要表現的,還是一種惆悵的心情。因為第一句就說得很清楚,’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我故作不解:“這就怪了!易維佳說的和熊昕說的好像都是對的,因為她們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據。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說混亂呢?”
唐懋陽說:“不矛盾。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他開始是不寧靜的,為了尋找寧靜來到荷塘,在這里,他的心情獲得了一種暫時的愉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吳秦科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后仍然擺脫不了先前的煩惱。”
雖然吳秦科的發言基本上是轉述課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讀書的認真。 我繼續問:“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學生們來不及舉手七嘴八舌地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學生說:“他引用《采蓮賦》,描寫采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本身就說明他因內心的苦悶而產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向往。因為作者說’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好極了!”我忍不住贊嘆道,“可見作者的這一段關于采蓮場面的描寫是不能刪去的,因為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失望。是吧?”
“對,對!”許多同學都點頭表示同意。
我繼續說:“有人把這篇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我認為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有學生問:“李老師,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不寧靜’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我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但是,正因為這是個迷,所以,它為無數讀者提供了品味、解讀、思考的無限空間。關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政變的憤懣,聯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之情,因為結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還有其他的說法。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定一個權威性的惟一答案,應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就是創造性閱讀,這就是閱讀名作的樂趣!”我停了片刻,又問道:“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啊?”
王馳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我把這個問題扔給大家:“誰能幫王馳解答這個問題?”
有同學說:“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在的獨處。”
我沒有多做評論,只說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觀點。”
這時,王馳又舉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確是在強調‘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對了,”我說,“我們昨天不是說了嗎?揣摩語言要怎么樣啊?”
大家紛紛說:“聯系上下文。”
“對。剛才王馳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為他聯系了上下文。還有哪些同學有問題?”
一位女同學問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沒有人舉手。我提示道:“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
多數學生回答:“沒有。”
“為什么?找出依據。”
唐懋陽舉手站了起來:“這里是比喻,因為這里用得是‘仿佛’一詞……”
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我有意暫時打斷了他的話:“對,是比喻。也就是說,作者是用歌聲來比喻荷香,是吧?”
同學們紛紛點頭稱。
“但是,”我故意設疑,“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嗎?”
唐懋陽接著剛才的話說:“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
有學生下面接嘴說:“而且朦朦朧朧的。”
我提醒大家:“請在文中找到依據。”
唐懋陽說:“‘縷縷’’渺茫’。”
“對。”我總結道,“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剛才唐懋陽說了,這是比喻。但我要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請大家看到課文后面的練習二。”
學生看完后,我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學生笑了起來,我接著又說:“看,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厲害了。
“因為,這是——”我故意等同學們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領神會。
“好,還有什么問題?”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的‘這’是指什么?”有人問。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問學生。
馬上就有學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繼續追問。
同學們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
“對。”我決定這里稍微擴展一下,“知道嗎?這是一首情歌啊!”
看著學生不解的表情,我繼續說:“‘蓮子清如水’就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
“哦,原來是這樣。”學生們恍然大悟。
我繼續發揮:“你們看,咱們的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是極富藝術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
學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來:“道是無晴卻有情。”
[1] [2] 下一頁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1
一、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
19xx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考入北大哲學系,改名“自清”。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詩壇;1925年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主席高度贊揚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初中時,學過他的散文《春》《背影》等;《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
二、填寫課后練習的表格
(1)本體 (2)喻體 (3)原句 (4)相似點
(1)葉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 (3)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圓形,舒展,形態相似
(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 碧天里的星星 剛出浴的美人 (3)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4)晶瑩剔透,忽隱忽現,纖塵不染
(1)清香:(2)渺茫的歌聲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4)若有若無,清淡縹緲
(1)月光:(2)流水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
(1)月光下的葉子和花:(2)籠著輕紗的夢 (3)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4)朦朧、恬靜、柔美
(1)光與影:(2)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4)悠揚、溫馨、和諧
(1)樹色:(2)一團煙霧 (3)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4)迷茫、朦朧
(1)燈光:(2)渴睡人的眼 (3)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沒有精神
三、鑒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鑒賞第4段
1.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寫了荷塘,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月下荷塘美景。
2.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請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閱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
(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著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運用通感手法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里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3.小結
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著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二)誦讀鑒賞第5段。
1.提問:本段寫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
明確:寫荷塘上的月色,通過“葉、花、樹”來表現月色,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2.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
明確:
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宣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小結
本段雖著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里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著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三)誦讀、鑒賞第6段
1.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閱讀比較后回答)
明確:
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著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
2.提問:本段寫荷塘周圍的“樹”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說說這些詞語的妙處。
明確: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
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3.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
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四、分析《采蓮賦》《西洲曲》
《采蓮賦》梁朝皇帝蕭繹撰制,宮體文學范疇,寫一群美麗綽約的少女在和風麗日的暮春季節蕩舟采蓮的嬉戲,從而引起對心上人的思念;
《西洲曲》南朝民歌,寫女子盼郎不至,出門采紅蓮,“憐子”勾起對情郎的思戀;
共同主題:歌頌青春,贊美愛情。
五、課文結構
(一)對照兩個部分:寫景和回憶
段落 虛實 內容 空間 時間
4—6 實 觀賞荷塘、月色 北京 眼前(現實)
7—10 虛 回憶采蓮,愛情 江南 舊俗(歷史)
(二)找出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
1、“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2、“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現在都可不理”
3、“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4、“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5、“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三)表格與心情結合,分成三個階段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覺是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作者欣賞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蓮情景、惦念江南風物有共同點嗎?
認識到:正因為在外面的世界中沒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尋求自由,但他不能總呆在荷塘中,這只是一種逃避;正因為現實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蓮那充滿情愛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現在的,這也是一種逃避;正因為在華北的清華園中不得寧靜,他才惦起江南,尋找家園,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這也是逃避。
所以,原來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他們都與現實生活拉開距離,江南在空間上拉開距離,六朝在時間上拉開距離;而夜深人靜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時間也在空間上與現實生活拉開距離。
簡單地說,朱自清面對現實世界是孤獨寂寥的,所以他深夜到荷塘邊排遣,短暫的逃避后清醒;精神王國里幻化出了一個熱鬧風流自然美好多情的世界來與之抗衡。
包 容
曾問滴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第一個生命誕生在水中?”滴水不語。看過顯微鏡下一滴河水,無數小生命簇擁蠕動;看過海納百川,雍容的接納千山萬水——我懂了,是包容讓生命的種子款款入水,孕育了奇跡。于是,我掬一捧清泉,感悟這天地惠賜的哲理。
有容乃大,靜靜的水在說。于是森林包容了鳥群的焦躁,有了鳥語花香;山峰包容了草木的撩擾,有了郁郁蒼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閃爍,有了幻漫星空;地球包容了生物的繁多,有了生機勃勃的景象……
上善若水,汩汩的流水從古至今淙淙地淌過,將這自然之道浸潤在每一寸土地里。齊小白飲這水,忘記了管仲的舊過,終成一代霸業;李世民望這水,請來了李建成的舊部,終成一代明君……這水縈于宰相胸懷,撐起寬容之船;這水繞在九土城郭,漾起和睦民風;這水流入每個人的身體里,于是華夏民族以它的博大胸懷屹立于世。
水面蕩起的層層漣漪一環環扣去著人們的心弦,于是智者們明白了其中蘊含的哲理:包容,意味著一種大度的接納,濾其渣滓后盡取精華。有哪個聰明人會放棄這樣明智的選擇呢?學會了包容,路易•威登力排眾議,大膽采用了敢于挑戰他多年苦心經營的品牌的年輕人的創意,推陳出新,再創時尚新潮流;學會了包容,凱特在制酒時廣泛聽取葡萄農的建議,嘗試了混合多種葡萄釀造“雜酒”的方法,一舉新創,震驚餐飲業……包容,囊括的是敏銳的發現、謹慎的判斷和拼搏的勇氣。學會包容的人,必能用他博大的胸懷贏取屬于自己的人生財富。
歷史如滾滾江河,奔流不息。流水不腐,史冊也歷久彌新。大江東去,浪花淘盡日常瑣屑的浮沫,卻包容下所有的是非功過、忠奸善惡。水清可以濯纓,水濁可以濯足;歷史不語,一切自都留待后人評說。正因為有了這種廣博的包容,歷史才能發展——正如因為有了包容,江河才能淵博浩瀚。
滴水不曾語,卻蘊含著無窮的智慧。這就是包容的真諦吧。因為包容,小溪成長為大海,汪洋恣肆;因為包容,海浪蒸騰為浮云,布滿天空;因為包容,云氣凝聚為雨滴,籠罩了整個世界。這種大氣磅礴的容納,才是水最真、最本質的精神吧。
【評語】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作詩有托物言志、托物寄情之說,作文亦如此。本文以水的包容立意構思,展示了作者的智者情懷。一句“上善若水”鎖住全篇,這“善”中包蘊了怎樣的內涵呢?從自然界尋找印證,水孕育了草木,包容了鳥語花香,乃生命之源;水洗盡鉛華,使人感受到世間的智慧,最終海納百川水包容了歷史。從人類社會尋找印證,古今中外不乏正面之例,從“小白”“李世民”相容相惜,坦坦蕩蕩,到路易、凱特成功創業,業績斐然的事例……可以說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哲理散文,說理并不抽象更不玄虛,而是思接千載、眼觀中外,將哲理用確鑿的實證闡發出來,使文章有啟人心智的力量,引人玩味。
但我們分析這些事例,發現其運用并非平鋪,作者用自己擅長思辨的頭腦將它構筑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僅僅闡述“包容”的積極含義,第二個層面深層剖析了“包容”不同于消極的“容忍”,而是“意味著一種大度的接納,濾其渣滓后盡取精華”,它與種種美德相關聯。借助這兩個角度,作者筆下流動的“水”中有博大的胸懷,有勃勃的生機,有雙贏的勇氣。能將水的包容挖掘出如此豐富的意味,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簡直具備哲人的氣質了。(指導老師:杜蘋)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2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結合本單元的推薦閱讀,由學生自己向同學推薦自己所讀過的朱自清的散文,導入課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1. 自讀感知
(1)布置學生課前利用網絡或者書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荷塘月色》的創作的時代背景,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發言適當補充。
(2)整體感知:多媒體課、錄音帶或教師配樂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把握全文感情基調;學生自讀,邊讀邊作圈、點。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線索
(1)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找出表明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并歸納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2)明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頗不寧靜——尋寧靜——暫得寧靜——失寧靜
本文寫到結尾,作者的心情其實并未平靜下來,為何他“心里頗不寧靜”呢?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可根據當時的背景和作者的經歷性格等分析,有多種原因,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據。
3. 探究閱讀
(1)結合初中時所學過的朱自清所寫的散文《春》,自由討論:《春》與《荷塘月色》,比較喜歡哪一篇?
(2)當你心情郁悶時如何排遣煩惱心情的?請你向朱自清推薦一種更好的排遣方法。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記錄發言結果。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3
平和蘆溪中學:葉小敏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冊的閱讀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承擔著提高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的欣賞能力的任務。所以本單元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中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處是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歸功于傳神的動詞,巧妙的疊詞,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辭。我個人認為課文只是借鑒的范例,因此課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學習重點和本文的特點,我擬定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所以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本文作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語言方面有許多值得鑒賞的地方。由此我個人認為本文教學宜在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鑒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鑒賞散文的能力。
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本文就是這樣一篇文章。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活動過程 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 中來,通過自主學習、互相討論、探究學習內容等形式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⑴能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能力目標:⑴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散文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⑶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四、說課時
依照目標分為兩課時:⑴第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感知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⑵第二課時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五、說準備
1、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習慣,布置預習內容。(生字詞、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全文感知)
2、準備好錄音機、錄音帶、學習目標小黑板。
六、說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設計此環節目的:采用開門見山直入課題方式有利于讓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對象及任務,使之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播放錄音,指導學生誦讀。設計此環節目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訓練學生用普通話流暢朗讀,落實《大綱》要求。
(四)、檢查預習情況
⒈交流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等資料;
⒉討論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
設立此環節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落實能力目標⑵,同時也為落實知識目標⑴作準備。
(五)先自主思考,再分組討論,限時作答。設立此環節目的:調動學生參與,完成知識目標⑴,落實能力目標⑴、⑶。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思考并完成課后練習二、三,為下節課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第二課時
(一) 出示目標
(二) 引導誦讀,為德育目標作準備。
(三) 檢查作業 ,為落實知識目標⑵作準備。
(四) 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討論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落實知識目標⑵
(五) 小結
(六) 總結全文,從結構、語言、意境等三方面審美賞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落實德育目標。
(七) 布置作業 :預習新課。
《荷塘月色》說課案 篇14
作者:朱自清
一、 教學目標
1、 能理解a疊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義和作用,并基本會使用這三種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圓形結構和內圓形結構;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二、 教學內容
1、疊字、博喻、通感
1) 疊字
定義:相同的詞、詞素或音節重疊使用,又叫疊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傳神描摹景物特點;增加語言的音樂美:文氣舒展,音節和諧;深入細致地表達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義:由一個本體,兩個或兩個以上喻體構成的一種特殊的比喻修辭。
作用:“目的是從不同的角度,在一個特定的焦點上,由所有類似的東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線中去觀察它。”(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84,第215頁)
3) 通感
定義: 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或幾種感覺的心理現象,描寫這種心理現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辭。
作用:啟迪人們的聯想,達到感同身受的審美效果。
2、 圓形結構
1) 圓形外結構:文章敘述的時空順序的圓;
2) 圓形內結構: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圓。
3、 情景交融
散文、詩歌當中的“情”、“景”是統一的、不可分的。 “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明•范唏文《對床夜語》)。離開主體的“情”,“景”就不能顯現,就成了虛景;離開了客觀的“景”,“情”就不能產生,也就成了虛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這也是中國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給自然景物賦予情感內涵。王夫之:“煙云泉石,花鳥臺林,金鋪錦帳,寓意則靈。”
2) 借景抒情:借具體的景物描寫表現細微幽眇的感受過程,達到情感的表現。
三、教學材料
1、疊字、博喻、通感
1)疊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樂府《江南曲》:“蓮葉何田田”;b從“彌望”的詞義(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看,“田田”當為荷葉分布之廣、之密,但若換成“密密”則顯得擁擠、厚重,而“田田”發an韻,清脆響亮而舒適。
B強化材料:段4的其他8 處疊詞;有名詞“星星”,形容詞“亭亭的”等,副詞“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尋覓”,動作的延續性;“冷清”,尋覓時的環境和心情;“凄慘戚”專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別用“明珠”、“星星”、“美人”3個喻體來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發亮,又因為“零星地點綴著”,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寫荷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現,與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態,因荷花是“裊娜”、“羞澀”且白而亮的,其神態色澤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描寫荷花之美。)
B強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兒細又長,好象樹梢的彎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個樣;你的臉兒紅又圓,好象蘋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連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為“歌聲”;“清香”為嗅覺,“歌聲”是聽覺感知,用一種感覺去寫另一感覺。
B強化材料:心理學“聯覺”。
“香”為“縷縷”“清”香,“歌聲”為“遠處高樓上”“渺茫”之音,似有若無、時斷時續、縹緲不定是其共同點。
C延伸材料:錢鐘書《圍城》:“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象音樂停止后裊裊空中的余音。許多女人會笑得這樣甜,但他們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軟操。”
2、圓形結構
A典型材料:a圓形外結構:文中作者從院中經小徑到荷塘,后又歸來。依時空順序描繪了一幅夜游圖。
b圓形內結構:作者情緒:不靜——求靜——得靜——出靜(詳見課文補充材料)
B延伸材料:“憶江南”刪掉的原因和不刪的理由:
刪掉的原因①編者思想落后,《采蓮賦》有描寫男女艷情的內容;②從題目看,是寫夜間荷塘,而江南采蓮舊事卻是白天的事;③與外結構有關。從作者的行蹤或純寫景的角度看,作者應該從家里出來,沿著小徑到了荷塘,再順著小徑回去才是。但回去時作者不但跳過不寫小徑,還突然來了個“憶江南”,似乎該刪。
不刪的理由①情感上:與“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變化更豐富;②結構上:與“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應,互為雙璧,使文章表現更豐富,行文更有起伏、層次感,使結構避免了平淡和單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體空間感而更臻精妙,從而使文章更能突現意象的豐滿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體現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C強化材料:圓形內結構與情感變化曲線結構不矛盾的原因
a圓形內結構就作者本不寧靜,后企圖尋求寧靜,但終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結果;
b情感變化曲線結構表現情感的不斷努力掙扎,重在過程。好像從地上彈起的皮球,雖經幾次彈跳,但終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蕭條冷落,充滿哀愁,因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斷腸人”;后者竭力贊揚寒山秋景,秋景更勝春光,使秋天充滿了生機,因為作者“愛”這傍晚楓林。
B強化材料:文章一開頭就點出了作者的心境:“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即而作者企圖通過努力擺脫這種“不寧靜”,進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于是披衣帶門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賞美麗清幽、朦朧素淡的荷塘,來撫慰自己的心靈。然而非常遺憾,荷塘月色給作者的僅是片刻的寧靜,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樹色、聒噪的蟬鳴蛙叫,使作者猛然驚醒:“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愁緒再上心頭。
②現實在無法找回寧靜,遂進入了記憶和聯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蓮的事情來了”,在虛幻的聯想中,不寧靜的心靈獲得了暫時的平復。但馬上被現實拉了回來,作者面前既沒有“采蓮人”,又“不見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歸于失敗。
③于是思緒飛向作者的故鄉——“我到底惦記著江南了”,然而作者卻經歷了一次沒有結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聲息都沒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引入內容1,指向目標1
從題目導入 ,直接進入重點段(4段)的講解。
1) 提問:題目是并列短語還是偏正短語?怎樣理解好?
*并列;但兩個景物并不孤立:荷塘為月下荷塘,月色為荷塘上之月色。
2)請同學找出重寫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內容1a,基本實現目標1a。
重點分析第4段,學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內容1a,接近目標1a
提問:修飾荷葉為什么要用“田田”一詞?
②強化內容1a,逼近目標1a
提問:本段還有幾處疊字,各是什么詞性?
③延伸內容1a,逼近目標1a
分析《聲聲慢》中的疊字。
2)分析內容1b,基本實現目標1b。
①揭示內容1b,接近目標1b
A提問:描寫荷花用了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有什么特殊處?
*一本多喻。
B點出“博喻”(或“復喻”)的概念,分析喻體有幾個才算博喻。(博喻特點)
*博者,多也;二夕(月)為多;喻體有兩個就行;
復,二次為復(復); 喻體有兩個就行。
②強化內容1b,逼近目標1b
A提問:新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的一句歌詞是不是博喻?
*不是;這叫“連喻”,是多本多喻。
B為什么描寫荷花要用3個喻體?(博喻作用)
3)分析內容1c,基本實現目標1c
①揭示內容1c,接近目標1c
A提問:描寫荷香的“比喻”修辭有什么特殊處?(通感特點)
B口述“通感”定義
②強化內容1c,逼近目標1c
引入心理學概念“移覺”,通過分析描寫“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礎——聯想和感覺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內容1c,拓展目標1c
分析《圍城》中通感句
4)回歸內容1,檢測目標1達成度
讓學生仿照段4的板書分析,板書段5、段6的內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課時
1、引入內容2,指向目標2
簡單分析7、8段內容,請同學思考該部分為何在舊教材中被刪掉了?
2、揭示內容2,接近目標2
分析文章圓形外結構,指出“憶江南”與該結構的矛盾。
3、強化內容2,逼近目標2
提問:現在教材中為什么還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刪是從單純的空間或純寫景的角度來分析的,而從情感表達的角度來說,不該刪。
1)引入內容3,指向目標3
指出本文非單純寫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內容3,接近目標3
①多媒體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內容;
②從兩幅“秋日夕照圖”的對比分析,解釋情景交融的內涵。
3)強化內容3,逼近目標3
分析文章的情感變化,畫出情感變化曲線圖,強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內容2、3,拓展目標2、3
1)從情感變化曲線圖分析指出,“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2)從結構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兩個方面分析“憶江南”不該刪的理由。
5、回歸內容2,檢測目標2達成度
1)請同學閱讀課文補充材料關于圓形結構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圓形內結構與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變化曲線圖結構是否矛盾,該怎么理解?
2)試用圓形結構或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過深刻記憶的游記。
五、板書設計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題——并列
二.重點段分析
月光 正寫 樹色 面
清霧 楊柳 點
葉子、花 遠山 遠景
樹影 路燈 近景
蟬鳴蛙叫
三.圓形結構與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