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作者: 郁達夫
教案設計:魯坤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學習散文鑒賞、寫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領會并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領略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
3、理解掌握對比映襯的手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方法
1、 討論式教學,實施教學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讀練結合,引導運用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會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領會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日里,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了“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我們讀到的是壯麗。
秋風中,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我們讀到的是悲涼。
由此可見,同樣是秋天,人們的感受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學習《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秋。(投影展示課題作者)
二、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探討課文內容
1、看文章標題,指出中心語是什么?本文的寫作重點是什么?
明確: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2、快速閱讀全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故都之秋”的特點?
明確: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投影展示)是文眼,概括了故都之秋的特色。
2.作者通過哪些景象的描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
明確: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板書以學生說的為準)
三、研讀課文
(一)師引導分析第三段(聽范讀 品秋味)。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地方能體現出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提示:引導時重抓景與情的關系和寫景的角度(例如秋色、秋聲)。
(二)分析第四段到第十一段所選景物如何體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四個大組各討論一個內容)
明確:寫秋槐----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觸覺、視覺、感覺寫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里有環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小結:作者抓住秋的色、秋的聲,通過聽覺、視覺等寫出了秋的味 “清”、“靜”、“悲涼”。
四、體會作者情感,引出寫作方法。
故都可寫的東西很多,作者為什么要選取這些景物,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呢?(根據需要可結合課文后時間讓學生聯想作者背景。)
明確:一切景語皆情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投影展示)
五、課堂演練
面對戰亂的中國郁達夫展示了清、靜、悲涼的故都,面對黑暗的舊中國朱自清寫出了朦朧的荷塘月色,我們是否也可以借景抒發自己的某種情呢?
提示:先確定情,再選取景,先說后寫。(投影展示)
六、作業:(投影展示)
同學們,現正值陽春三月,請以《家鄉之春》為題,寫一篇散文,文中要有古代詩詞的引用,體現家鄉之春的風貌。字數不少于500字。
小結:散文的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心中有景,筆下才有情。
附:板書設計
秋 院 清、
秋 槐
故 都 的 秋 秋 蟬 靜
郁 達 夫 秋 雨 秋 果 悲涼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2
以下是高中語文優秀說課稿范文《故都的秋》,僅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與學情狀況
郁達夫先生在這篇文章中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眷戀之情。作者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在對故都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與作者無論是從年代上還是年歲上都相距甚遠,對于體味秋之悲涼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節課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感悟寧靜美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這一單元為綜合表達單元,教學上要求培養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能力。為更有效地完成這一教學要求,就必須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將單元教學要求做為第三課時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情狀況,本節課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3.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據此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如下:
教學重點: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體味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1.教學方法
教學指導思想: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貫穿全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主要采取閱讀感知法、情境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1、把握文章的總體思路;
2、把握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技巧;
3、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情”。
學時:一學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要求感受其“味”。
問題①、為什么題目不叫“北平的秋”而要為“故都的秋”?
明確:用“故都”一詞,更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使作者筆下的秋天更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而“北平之秋”這個題目比較客觀、平淡,感情不濃烈。
(“故”是“原來的、舊的”,“故都”是“原來的、舊的都城”,更有一層,“故都”仿佛“故鄉”,作者出生浙江富陽,長期在各地游歷、漂泊,北平本不是他的“故鄉”,卻給了“故鄉”般的感受。這是身體或者說是蹤跡的回歸,更是一種精神的眷戀和歸來。)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
郁達夫(1896-1945),名 ,字 。創造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現代著名 , 。1896年,郁達夫誕生在富陽這個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據說他家藏四萬卷書,郁達夫在少年時期就全部翻讀過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在大學期間,他又開始接觸外國文學,使其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素養。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也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于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說的:“悲懷傷感,決不是一個人的固有私情,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論看來,則感情的渲染傳統,卻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敘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背景: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于1934年,作者正處于苦悶時期。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 》、《 》、《 》
中篇小說:《 》、《 》、《 》
散 文:《 》、《 》、《 》、《 》等。
三、文章的學習
問題②、文章標題指明了描寫的地點和描寫的內容,而在文章中作者是否只寫了北國之秋?
明確:沒有。還寫到了南國之秋。
問題③、概括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南國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
問題④、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國之秋要遠勝于南國之秋,有讓他難以割舍、忘懷的地方,是哪些秋景讓作者如此牽腸掛肚呢?
明確: 清晨庭院景(色)
槐樹的落蕊(形)
五幅秋景圖 秋蟬的殘聲(聲) 總特點“清、靜、悲涼”
秋雨話秋涼(味)
秋樹的奇景(實)
問題⑤、五幅圖畫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是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
明確:既不是時間、空間順序,也不是邏輯順序。體現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把五幅畫連接起來的“神”——帶有幽思落寞的向往眷戀故都的思想感情。
景與情的結合點——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問題⑥、具體分析各幅秋景圖,找出反映此特點的語句。
①清晨庭院景(3段):
這里不去寫陶然亭、釣魚臺、潭柘寺等風景名勝,而卻寫“租一椽破屋”的好處,其中這個“破”字用得好,符合作者寂寞、憂郁的心情。“看……碧綠的天色”,何等“清”;“聽……馴鴿的飛聲”,何等“靜”;“數……一絲一絲的陽光”、“靜對……牽牛花的藍朵”,則不但“清”、“靜”,而且“悲涼”了。
作者把牽牛花從好到差排隊:藍、白--紫黑--粉紅;寫花底的秋草,用“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來修飾,這也顯出作者低沉、苦悶的思想感情。
②槐樹的落蕊(4段):
清、靜--“滿地”作“鋪”的補語,說明落蕊之多,“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否定句,表明無聲無臭,“靜”到極點,“清”到極點;掃帚的絲紋用“細膩”、“清閑”來修飾,也顯得 “清”、“靜”。而“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則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③秋蟬的殘聲 (5段):
第一句用“衰弱”、“殘”來形容蟬聲,“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說明普遍、多,第二句說南方城區無秋蟬,形成對比,突出北國之秋的特點。這個特點是什么呢?--幽靜。(一句“秋蟬的衰弱的蟬聲”,以動寫靜,更增添了北國秋天“清靜”的特點。本文為了突出北國秋天的這種特點,往往采用了這種寫法,比如前面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后面的“息列索落”的雨聲和“緩慢悠閑”的人聲,都同樣給人幽靜的感覺。古人有詩云:“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種寫法我們稱作--“反襯”。
④秋雨話秋涼(6-10段):
這一節,作者用“奇”、“有味”、“像樣”三個補語概括描述秋雨的特點。用擬聲詞“息列索落”形容雨聲,最后描述都市閑人話秋涼的場景,用“緩慢悠閑”作定語修飾“聲調”,“微嘆著”作狀語修飾“互答”,寫出了人的神態,都突出了“清、靜、悲涼”的氣氛。
⑤秋樹的奇景(11段):
這一段共四句,首句以“奇景”統領全段,二、三句寫棗子之多、棗子的形狀及結果的過程;第四句說明棗子成熟到“淡綠微黃”才是秋天的黃金季節。這一段似乎基調比較明朗,但我們也應該知道,“收獲的季節”到了,“西北風”也來了,“塵沙灰土”也來了。
小結:這樣看來,本文寫景,總的基調是“清、靜、悲涼”。這種感覺,似乎是不好的,好像不是在贊美北國之秋。其實,這是“悲劇美”。這也是我們中國的讀書人的傳統的心態。我們接下去看作者的議論就可知道--
議論:議秋(12段)
這一段,說明“秋”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有一句最能突出作者對秋的認識和評價的,是哪一句?請同學們把它讀出來。(“足見有感覺的動物……蕭索的感觸來的。”)
看來,能夠欣賞秋天的人,是有感覺、有情趣的人。秋天是很好的,很有內涵的,也是很值得“深味”的--但最值得深味的,在作者看來,要算哪里的呢?--北國的秋天了。
問題⑦、故都的名勝頗多,可寫者比比皆是,有香山紅葉,有頤和園、昆明湖等,為什么不寫這些景色,而寫普通存在于家家戶戶、街頭巷尾的景象?
明確:這跟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有關:“陶然亭的蘆花,……潭柘寺的鐘聲”這些都是有名的景點,定然十分熱鬧,不符合作者要寫的心境--寂寞、憂郁、清靜、悲涼等等。所以應當選些“冷色調”的景物。這就是“以情馭景”,“馭”,就是駕馭,即選擇景物,同時,這些景物又確切地表現作者的感情,這就叫“以景顯情”。
四.閱讀遷移
秋天是一支紅唇膏
栗子珍
落葉是秋天縱情舞蹈的紅裙子。秋天,是一支紅唇膏。
從瑰麗的晚霞里吹來的風,把季節的火焰,吹進了山坡上的楓樹林;把天上的酡紅吹滿了柿子的臉。
山里的姑娘來賣雞爪果了。秋風把姑娘的皮膚吹成一種帶白紋的紅色,紅殷殷的雞爪果,擺滿了街角和路邊,擺在菜市青悠悠的萵苣與脆生生的白菜間。姑娘們作起喉嚨,把一聲聲的叫賣,喊成一串串紫金鈴。
疾風颯然,正是賣風車花的季節。那七彩錫箔紙做成的風車花,插在賣花高高的架子上,轆轆轉動著,迎風招展成風情萬種的紅袖……孩子們追逐著,一個個眼睛里伸出手來。
紅楓習習燒紅了江岸。挖沙的躉(dun)船,空空咚咚地將江灣鬧成一支火紅的曲子。
石砌的碼頭露出來了,一直伸進江心,提著紅桶子的大嫂正在碼頭上洗衣服;運沙的小劃子劃過那碼頭,年輕的艄工吹起《大紅棗兒甜又香》的口哨。
摘柑子的人的笑語,從山坡上流下來,像桃花汛。
嘹嚦的大雁飛過天空,灑下一串紅色的鄉思……
啊,秋天是一支紅唇膏,把生活、把生命涂抹成一種紅艷艷的、誘惑人的美麗。
五、課后作業
語言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
a.散文鈔(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欖(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檁(lǐn) 陪襯(chèn) 夾襖(ǎo)
d.廿(niàn)四橋 著(zhuó)衣 混沌(dùn) 橢(tuǒ)圓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的深了。
b.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這秋的深味(很濃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欣賞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
a.秋之于人,何償有國別,更何償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c.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d.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陣(a)雨過,云漸漸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c)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d)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京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b)
a.我雖則外國的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選集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c.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d.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c.“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d.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單句的一項是 ( a )
a.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b.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d.有些評論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有很濃厚的頹廢色彩。
8.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 )
a.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排比 對偶 比喻)
b.(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排比 對比 比喻)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排比 對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比喻 對比 擬人)
分析理解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9.第一節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b)
a.副詞,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詞,非常,極其。
10.對這三節描寫的景物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b)
a.院落秋花 北國槐樹 秋蟬殘聲 b.院落秋色 槐樹落蕊 秋蟬殘聲
c.院落秋花 北國槐樹 北國秋蟬 d.院落秋色 槐樹落蕊 北國秋蟬
11.聯想一般分為四種:相似聯想,相關聯想,相反聯想,因果聯想。下列各句聯想類型和其他不同類的一項是 ( d)
a.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字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
c.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12.作者認為牽牛花的色彩“以藍色或白色者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對之理解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b)
a.這充分說明作者對色彩的研究也頗有造詣,也反映了作者對顏色的看法。
b.這與文眼一致,從視覺效果上突出了北國秋的“清、靜、悲涼”,恰當地傳達了作者的情感。
c.四種顏色里,確確實實是藍、白色最好,不濃不淡,不妖不艷,恰倒好處。
d.作者僅僅是為了表達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實際上,淡紅色的牽牛花還是蠻不錯的。
13.選文中,兩次寫到聲音:一是“青天下馴鴿的飛聲”,一是“秋蟬的衰弱的殘聲”。對這樣寫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d)
a.兩種聲音的描寫,巧妙地告訴讀者,北國的秋天有“清、靜、悲涼”的一面,也有生機勃勃的一面。
b.兩種聲音的描寫,其實沒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寫實而已,這兩種聲音那時那地確實有。
c.兩種聲音的描寫,很好地寫出了北國秋天景色的多樣性,不然,就顯得單調而乏味。
d.兩種聲音的描寫,以聲寫靜,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
14.對三節文字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
a.在這三節文字里,作者從不同的側面向我們展示了北國的秋景,表達了作者對北國秋天的熱愛之情。
b.三節文字,一一對應地表現了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雖然各自互有滲透,但還是各有側重的。
c.在寫北國之秋的時候,作者時不時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節都將故都之秋和南國之秋進行對比,更加鮮明地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秋的喜愛。
d.三節文字,每一節都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多種表達方式,使得行文活潑不呆板。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4
指導思想:貫徹“三主”思想,即:以學生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
教學目的: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棗討論棗點撥式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和神
教學媒體:投影機、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及內容:
導語 設計
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錄音帶〈〈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名叫〈〈前
門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對,北京。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首先請全班同學朗讀全文;
讀罷全文,你們覺得郁達夫主要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的?請用一字來概括。
答:味。(板書)
教學設想:
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若學生思維過于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讀一、二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答:北國的秋棗清、潤、悲涼
南國的秋棗慢、潤、淡
教學設想: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讀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為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答:即不是以時間為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學設想:
(1)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干以選擇問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2)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3)為了方便學生的討論,可在討論前出示本課投景膠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蟬棗聲
秋雨棗味
秋果棗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答: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的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關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第一,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因此,上術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舊中國時代氣質的抑郁善感;
(3)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教學設想:
(1)此題旨在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系,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
(2)分析時可與導語 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選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讀第十二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答:應該是:足風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教學設想: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岐,可提出幾句站學生進行辯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后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
(五)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答:味。(板書)
2.為了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級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學設想:
(1)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辯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這間的相似點就是“味”。
(3)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三:
三、結語設計
1.教師播放《前門情思大碗茶》的后幾句:
“世上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它最廉價,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兒,直傳到天涯,它直傳到天涯?”
2.郁達夫在《故郁的秋》中給我描繪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樣傳遍天涯!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5
設計者:天津市第一百中學 張敬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閱讀有關資料,初步培養鑒賞散文的能力。
3、通過簡單網頁的制作,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堂知識同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
教學內容:
1、在上節課利用網絡自學的基礎上,展示交流學習的成果。
2、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作者情懷,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3、延伸練習:制作相關網頁,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
教學過程 :
1、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自己上網對《故都的秋》這一課進行了學習,大家查閱了不少相關的網頁,并對一些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內容作了電子筆記,下面咱們進入論壇,將自己上節課學習到的東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學交流一下好嗎?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開始吧。
(學生活動:制作帖子)
交流(找幾名同學讀自己的帖子,將自己學習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
2、分析
(1)看來上節課大家對有關文學常識方面的問題做了很好的筆記,那么這節課我們主要對這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進入論壇制作帖子,對前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a、文題《故都的秋》,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國的秋》?
b、故都秋的景物應是豐富多彩的,而作者選取了幾種清秋景象進行了描寫?用四個字概括一下是哪幾種?
c、思考作者有沒有用時間或空間的順序組織本文?這正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制作帖子)
交流(分別找幾個同學進行回答)
教師歸納:(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掃 冷清
秋蟬殘鳴 寂靜 清、靜、悲涼 橋頭秋雨 孤獨
勝日秋果
(2)剛才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情感,也體會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點,下面我們再看幾個細節問題。
請大家進入論壇,開始4——6題的討論回答。
d、在“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閑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
e、探討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f、作者為什么多次提到南國之秋?找出相關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懷。
(學生活動:制作帖子)
交流(請幾位同學讀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3)好了,剛才我們對整體內容和一些具體問題都進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對這一課也有了一個基本的感知,我還有最后兩個問題想問問大家,請回到論壇。
g、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是在頌秋還是悲秋?
h、你最喜歡作者寫的哪一幅秋景?為什么?
(學生活動:制作帖子)
交流(找幾名同學讀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進行交流)
3、延伸練習
咱們這兩節課對《故都的秋》進行了學習,不少同學通過學習這一課對這一課的內容或作者或其他相關的內容產生了不少興趣,有的同學甚至興致大發,也創作了關于秋天的詩文,那么咱們就利用下面的時間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認為很有價值的內容或者自己創作的和秋天有關的作品等等制作成一個簡單的網頁,最后咱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制作網頁)
交流(人數視時間而定)
4、作業
請大家回去之后將這節課的內容和這節課學習的收獲做一個小結,并將小結通過流言板或者email發給我。另外對這節課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論壇與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學交流。
作者郵箱: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6
語言知識積累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
a.散文鈔(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欖(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檁(lǐn) 陪襯(chèn) 夾襖(ǎo)
d.廿(niàn)四橋 著(zhuó)衣 混沌(dùn) 橢(tuǒ)圓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的深了。
b.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這秋的深味(很濃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欣賞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
a.秋之于人,何償有國別,更何償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c.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d.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陣(a)雨過,云漸漸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c)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d)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京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b)
a.我雖則外國的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選集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c.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d.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c.“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d.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單句的一項是 ( a )
a.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b.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d.有些評論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有很濃厚的頹廢色彩。
8.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 )
a.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排比 對偶 比喻)
b.(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排比 對比 比喻)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排比 對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比喻 對比 擬人)
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1.這三段文字寫到了三種景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選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詞,如________、_______等,它們都屬于________色,顯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賞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認為“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一句從_________覺、__________覺和_____________覺上寫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點。
6.為什么說“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文中畫線的句子你聯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對這三段文字的寫景特點作簡單的評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問題。
閑 讀 梧 桐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處,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發,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并肩成長,后來,或許因為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閑來臨窗讀樹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扣窗欞。我從酣夢里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于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 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他不愿屈從于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里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于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著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著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欞,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虬樹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只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其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于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如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回,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里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扣擊著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臺上,撲進一闋蓬松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1.從上文看,我們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過10個字)_________;內在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風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兩者之間“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這種契合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他們的不同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3.后一段中,寫每一片葉子似乎在為紅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怎樣理解文章最后“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這句話?
5.對文選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 )
a、梧桐不為時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為風暴奪走了它茂密的葉子而自責傷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親的來信,在文中不僅起了引出下文的過渡作用,而且表現了母愛的細膩,增加了主題的厚度。
c、作者寫夜風中的梧桐,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傳達出了梧桐與風暴抗爭的堅忍與深沉。
d、文章通過從梧桐到外祖父的聯想,深情地贊頌了外祖父從容豁達、淡泊名利、忠心報效祖國的光輝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對梧桐由外到內的解讀,表達了作者獨到的人生感悟。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 1.答案為a。“鈔”應該讀作chāo。 2.答案為c。“深味”意思是深層濃厚的意趣。 3.答案為a。兩個“償”都應該寫作“嘗”。 4.答案為a。“陣”根據文意應該為“層”。 5.答案為b。“若”應該調到“你”后面。 6.答案為c。括號里的話,最后應該在括號內打上句號。 7.答案為a。a項是并列復句。 8.答案為b。a項無比喻,c、d兩項均無對比。
課內閱讀
1.清晨靜觀 落蕊輕掃 秋蟬殘鳴 2.青、藍、灰、白(任選二個);冷;深沉、淡泊。 3.為了感受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會故都秋的質樸美。 4.秋的特征應是清淡。 5.聽、嗅、觸;靜。 6.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面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7.金燦燦的陽光和枯黃的小草。 8.圍繞“描寫細膩,情景交融”來談即可。
課外拓展 1.高大挺拔,枝繁葉茂 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風雕雨蝕花開花落之從容淡泊之大度。 2契合:歷經風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不同:梧桐有順從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從容淡泊的大度。 3.新生命充滿活力;前輩對后輩的拖舉、希冀和祝福。4.對未來充滿希望,正義必勝,人們會公正對待歷史和生活。 5.答案為c e。a項,原文“寂寞”有“不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b項,沒有“母愛的細膩”;d項,沒有贊頌“從容豁達”。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領 悟蘊涵于“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神”的辨證關系。
教學用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重慶四十九中學 夏永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學步驟 和過程:
一、課前引入:
1、 題意講解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寫的地點,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靜、悲涼。
" 秋 " 字確定描寫的內容,文章圍繞 " 秋 " 之景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思想感情--以情馭景,以情顯景。
2、關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達夫 1934 年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當時,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協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即使偶有創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較為低沉。雖然如此,作者所寫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羈的行文與精到細膩的筆觸相結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二、聽朗讀錄音。(十分鐘左右)
1、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講作者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幾個詞說明?
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清”——清閑 恬靜安謐
“靜”——細膩 幽遠 幽靜深邃
“悲涼”——落寞 衰弱 蕭條
2、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文章的基調。“清凈”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境,“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從結構上說這種對秋的概括的說法是文章的總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線索所在。
3、作者在寫北國之秋時也寫了南國之秋,那么,作者筆下的南國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組討論,選取一名發言。
與這三個詞相對應的是在寫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個詞:“慢”、“潤”、“淡”。 這個對比,烘托出故都的秋與眾不同的特色,也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此處可用幾個問題來啟發學生回答。
三、朗讀課文,要求讀出并體會課文的“清、靜、悲涼”的意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課文分析鑒賞引導
教學步驟 和過程:
一、課前復習引入——散文的有關知識
二、課文分析鑒賞引導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這種清凈又悲涼的“故都的秋”都集中體現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樣的景物來表現這種沉靜、悲涼的心緒呢?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加以概括。
學生討論并闡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討論后分析:(1)、3 段:作者為什么對陶然亭的蘆花等這些著名的風景只是點到為止,面著力去描寫家家戶戶到處可見的秋景?
(2)、第 3 句中 " 即使……就是……也…… " 這樣的句式,表達了什么意思?
明確:北平的秋意,果真是無處不在,它的色味特別濃烈。
(3)、作者是如何描寫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確:作者筆下的秋景, " 屋 " 和 " 壁腰 " 都是 " 破" 的。
明確: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 " 秋 " 的特色,用反襯的手法 " 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 突出北平秋晨 " 靜 " 的特點,牽牛花 " 以藍色或白色為佳 "," 日光 " 本是暖色調 , 但在作者筆下卻是 " 漏 " 的。
秋晨天空 秋之牽牛花
4 段:槐樹落蕊而知秋
此處點明“細膩”、“清閑”、“落寞”三詞。體現文章選擇“落蕊”來綜合體現“清”、“靜”、“悲涼”之特點。
5 段:秋蟬殘鳴而報秋。
6 、7 、8 、9 、10 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棗樹秋色之奇觀
2、除以上敘述描寫了秋景外,作者還用議論這種表達方式寫秋。 哪里是集中的議論部分?
明確:第1 2 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確:“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末尾兩段從結構上看是總說(總括)部分。
4、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區別在哪個方面?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
5、為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
明確:比喻。不是對比或類比。(學生旁注在書上)
6、全文結構圖示看投影。
7、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著在敘述和描寫上述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呢?
明確:不是時間順序,也不是空間順序,是并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8、引申思考:你認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點?作者為什么不寫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 " 清 " 、 " 靜 " 、 " 悲涼 " 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作者取材時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與作者當時思想苦悶、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有關。
三、小結和作業 :
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摯愛之情。
從寫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表現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選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繪的有五種景物,它們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系,卻都連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筆觸點到的,有南北不同景點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們之間更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系,卻都能相提并論。材料組織也不講求時間的和空間的順序。表達方面: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故都 的秋的“清”、“靜”和“悲涼”。他筆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態就“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 語),籠上了一層濃郁深遠的憂慮和冷落之情。這就是“緣 情寫景”的寫景抒情方法。
課外作業 : 借鑒課文的寫法,寫一篇《家鄉的——》的散文。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客觀實境 秋景的描繪 秋味
靜 (五種) 故都秋之美
悲涼——主觀情感 秋關系議論 沉郁、寡淡 心緒
形散而神不散
緣情寫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8
必修②第一單元第2課 《故都的秋》(郁達夫)
【目標擇定】
1.領會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
2.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4.通過品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擇定理由】
本文是郁達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描繪了“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等幾幅畫面,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品味本文對秋天的獨特的情感是一個難點,需借助各種秋境的描繪來加以揣摩,故設目標1、2,在此基礎上,需逐步把握本文的情感,學習語言表達技巧,提高鑒賞能力,故設目標3、4。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
【主問題】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為什么不稱“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2.閱讀1——2自然段,說說在作者眼中,北平的秋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
3.3——11自然段寫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物?試以3、4自然段為例說說這些畫面是如何體現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
4.作者沒有描繪火一般的香山紅葉、明鏡似的昆明湖水,也沒有描寫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而是著力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系。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 題解
“故”字,飽藏著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 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xx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云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 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后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 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向往。
2、 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 秋蟬殘鳴而報秋 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 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 作者為什么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 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著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里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 鑒賞要點
1、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著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匯,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里,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瑯瑯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后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 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 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潛意識水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
感受:清 靜 悲涼
對北國之秋的
1、總起 向往:飽嘗、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對比、襯托)
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 繪秋:清、靜 抒發了贊美、眷念
記敘 ③秋蟬的殘聲 悲涼 故都自然風物的真
④秋雨話秋涼 情,流露出深遠的
2、分寫 ⑤秋樹的奇景 憂思和孤獨感
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 深
議論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化
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 總括 (呼應、對比)
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應)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體會作者對北方秋景的贊美之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系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物”與“我”之間完美融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系。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課前預習,并布置預習題
1 熟讀課文,查閱有關作者郁達夫的生平資料,初步了解其散文寫作的風格特點。
2 思考:本文寫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二、回憶學過的有關寫秋的詩文,概述這些詩文“寫景”“抒情”的特點,導入新課。
劉禹錫《秋詞》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凈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 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云上, 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 豈如春色嗾人狂。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劉禹錫《秋詞》(兩首)
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凈”、“清如骨”等。
問:那么,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
明確:這里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分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問:這首小令寫了什么景什么人?
明確: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游子。
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清新,后者悲涼,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景 隨情異”。
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么,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明確:清、靜、悲涼。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我們就從《故都的秋》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通過對秋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深情呢?
三、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蘊。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xx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于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系。
四、播放文章的朗誦錄音,整體感知“故都秋”的特點。
五、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系。
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么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從第3到第11自然段。
問: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秋花(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秋樹(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秋樹(果樹)。
那么,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并用,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后教師總結:
秋色
青天(藍綠) 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 樹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問:那么這些色彩有什么特點?
明確:冷色。
問:用這樣的冷色調的詞僅僅是因為作者忠實于對客觀景物的真實描寫嗎?
明確:不僅是這樣,“一切景語皆情語”,更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我們可以從“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試做陪襯。”這里看出作者此時所欣賞的是一種蕭條,落寞,凄清的景。所以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
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說”。
問:這么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靜”,這就是故都秋的聲音。更何況蟬聲是如此的衰弱與凄慘,更何況這聲音如影隨形讓你無處藏身(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看來作者對故都的秋是:痛并快樂著。
問:文中有沒有能直接體現這種感覺的句子?
明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艷之色,也有繁華之景,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情與景的密切關系: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六、分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么。
問: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問: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為何要一前一后?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后呼應。
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問:最后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采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七、思考
文章的題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明確:如題作“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與作者所表達的憂時傷國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戰爭相繼發生之后;用“故都”一詞更能折射作者的悲涼思緒,表達對國家的深深的隱憂,表達他“位卑不敢忘憂國”的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且“故都”含有更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八、能力遷移訓練
1、練習:
有人說:“真正好的散文并不在乎寫了什么,告訴了讀者多少東西,而在于讓讀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喚醒。”高二的你們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十六個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時代的懵懂無知,對四季輪回你應該有自己的獨到感觸吧。用你擅長的手法將它們記錄下來。
2、拓展閱讀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歐陽修《秋聲賦》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1
一、案例由來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觀念有了深刻的變革,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為了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師與學生許多時候會處在同一平臺上共同探討問題,互相啟發思維,真正體現教學相長的原理。
二、教學活動
《故都的秋》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寫作此文時正是亂離時代,作家本人又具有憂郁多情的特點,所以本文籠罩著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傷。文化底蘊十分淡薄的中學生讀起來未免隔膜,難以體味文章的妙處。我在教學此文時,盡量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合作學習,自由討論:
本文以寫景見長,“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是文章的重要特點。因此,我一開始就引導學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體感知景物“清靜悲涼”的特點。首先,我把學生分成兩大學習組,大組內又以六人為一小組,每組推出中心發言人,接著,明確學習任務:
第一組,調動各種感覺器官,“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標出呈現色彩的景物,劃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第二組,開動腦筋聯想想象,“游景點題畫面感秋意”,看看郁達夫帶領我們游覽了那些景點?給每幅圖景題一個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組同學對面而坐,一邊讀一邊勾畫圈點討論,我則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與學生平等地討論問題,交流意見。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進:
討論時間持續了十多分鐘,各個小組已完成了學習任務,作好了發言準備。我讓各小組依次發言,中心發言人都能以“我們一致認為”或“我們小組的研究結果是”等等作為陳詞的開頭,充分體現集體的智慧與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組沒有陳述詳備,其余各小組馬上補充修正,甚至反駁,課堂氣氛熱烈而民主。小組合作互動探究
第三步,相機點撥,突破難點:
學生的感知雖然豐富,但還膚淺,大多停留在寫景表層,不能深味“以情馭景,以景顯情”之妙。“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一組,準確地勾畫出了呈現秋色傳遞秋聲的詞語,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風聲,人聲里的秋色,甚至還讀懂了作家用冷色為主調,以聲響襯寂靜的手法,可是,對作家純以主觀感覺攝取景物的寫作特色,還不能體會到,我讓女生以純凈緩慢的語調,輕聲朗讀“北國的槐樹”一段,然后再讓學生呈現景物的本色,學生豁然開朗:這故都的秋景是郁達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觀景物的真實描繪,“以情馭景”這一難點迎刃而解。“游景點題畫面感秋意”一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是“題畫面”,所題的名大多是“秋花圖”“秋槐圖”“秋果圖”等客觀景物的再現,未能體現“以景顯情”的寫作特色。我點撥:“《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在給自己住的怡紅院題名時頗有深義,園里海棠芭蕉,紅綠映襯,別人題‘崇光泛彩’‘蕉鶴’,他卻題‘紅香綠玉’‘香’與‘玉’歷來都用來稱指美麗的女子,這個名字就蘊涵著賈寶玉對天下女兒的憐惜與愛護。我們從你們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嗎?失去了人的活動,再美的景致也會黯然失色啊”。這時,一個學生馬上把秋花圖改成了“靜對藍朵”,并解釋說:“這個畫面以藍色這種冷色為主,憂郁而悲涼,‘靜對’是人的活動,表現對藍朵的愛,又讓人聯想到人的孤獨與感傷”。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我也為這個學生的認知與感悟驕傲,同時向大家承認這是自己也沒有想到的一個好題名。
第四步,教師參與,平等交流:
以前的課堂教學,學生的活動總是受老師的掌控,教師想盡辦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自己設置好的問題中來,步步引誘學生說出與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這樣的課才算成功。以板書為例,要是學生與老師意見相左,老說不出老師想要的那個詞,老師就會反復誘導,來回糾纏,弄得師生都筋疲力盡,往往收效甚微。
在這個課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學習伙伴的位置上,我說:“同學們從兩種不同的途徑,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靜悲涼的景物特色,體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觀一體’的寫作技巧。學了本文,也有自己的體會與感悟,讓我也來發表發表意見,好嗎?”學生感到特別親切,我接著說:“老師用了兩副對聯來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參考:
葉底花間冷冷秋色,墻頭屋角寂寂秋聲;
風聲雨聲蟬聲幽靜,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2
故 都 的 秋
pingyy
教學目的:
⒈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⒊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散文的形和神
2、散文的景和情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二、解題、作者及寫作背景
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地點,帶有深切的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抗戰爆發后,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流亡蘇門答臘島堅持抗戰。1945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8月。由于種種原因,郁達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一)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主要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⑴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⑵若學生思維過于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二)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讀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明確: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目以選擇問答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⑵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⑶為了方便學生討論,可在討論前板書: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蟬——聲 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板書: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個氣質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⑴此題旨在讓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系,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
⑵分析時可與導語 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故都的秋》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味 味
南國的秋——慢、潤、淡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要點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找出文章感情基調的關鍵詞語,體味文章緊扣情感來描寫景物的特點。
2、體會文章語言細膩,節奏感強等特點。
二、教學步驟
(一)默讀第12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明確:應該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可提出幾句讓學生進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后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二)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2、為了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比喻。作者用了四組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辨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不是“味”。
⑶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板書:
本體——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
喻體——黃酒 與 白干 稀飯 與 饃饃
鱸魚 與 大蟹 黃犬 與 駱駝
(三)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板書)
此題可引發學生進行爭論,教師總結時可套用“含淚的微笑”,總結出“悲涼的頌歌”這個課時主題。
(四)學生朗讀全文,并根據教師的提問,回顧所學內容。
問題:a、本文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來寫的?b、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點?
c、作者為什么不寫鮮亮之景?
(五)默讀課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調的詞語,作者對它們是怎樣渲染和刻畫的?舉例說明。
明確: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 “靜” “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
如:“靜著時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是寫“靜”;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著”、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寫“靜”,同時也寫“清”; “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了“悲涼”。
再如槐樹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的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悠閑的感覺,突出了“清”。 “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涼之感,正是緊扣“悲涼”。
(六)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后呼應的?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清” “靜” “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后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并愿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回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通過復習總結全文
1、教師小結: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在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希望能“清靜”,內心還有淡淡的“悲涼”。正因為如此,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籠罩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出不寫游人如織的公園勝境,而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腰壁中,靜對著牽牛花的藍朵”。文章緊扣“清” “靜” “悲涼”這三個詞語,來描繪景物。只對景物作寥寥幾筆的勾勒,便將讀者帶進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無限秋意之中。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3
[導學目標]
1. 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辨證關系。
2. 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 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導入 新課] 如果說春天讓人朝氣勃發、鯤鵬展翅的話,秋 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味。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淀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
讓我們伴著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從哪個方面總寫秋的?請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 、味。味[韻味] 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劃: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鑒賞評價] 討論: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聯系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里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味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游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涂抹著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么?[鑒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名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的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
[精讀拓展] 1。 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的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辛棄疾: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品讀] “了”。[討論]天氣轉涼了, 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嘆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里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深情結語]《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
[聯讀悟寫]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 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 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3. 書寫:工整、文面整潔。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蟬
槐 雨
以情馭景------ 花 秋 味 果 ---------形
以景顯情------ 清 靜 悲涼 ---------神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4
飄逸天涯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體會本文選擇不同景物渲染刻畫主題的方法。
3、學習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品味鑒賞散文的能力。
2、訓練學生散文寫作中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特點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方法
1、 美讀法
2、 討論法
3、 比較賞析法
4、 情境教學法
教學設想
導語 引入——整體感知——品位鑒賞——探究情緣——比較閱讀——遷移訓練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二、 出示教學目標 及教學重難點。
三、 相關知識簡介
1、 作者簡介
2、 時代背景簡介
四、 整體感知
聽錄音范讀,思考下列問題
1、聽了錄音后,你對故都的秋有什么感受?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五、 品味鑒賞
1、 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中體現清、靜、悲涼的景物。
2、 通過詩詞體會故都的秋味。
3、 教師總結鑒賞散文的方法。
六、 探究情緣
1、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 教師總結:聯系時代背景,知人論世。
七、 比較閱讀
1、 讓學生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賦》中有關秋色的文字進行對比閱讀,思考同樣是描寫秋天,為什么在不同的作者筆下會有不同的景色?
2、 教師總結:作者的主觀情感不同,選擇的景物也不一樣。
八、 遷移訓練
課堂口頭訓練,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為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過雨景的描寫,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傷、喜悅、憤怒、悵惘等,你會選擇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九、 教師總結
十、 布置作業
將口頭訓練的作文,課下寫成書面作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5
設計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協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關系。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并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教師:激趣導入 ----點撥導議----拓展導創
過程:學----議----練
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自主發展。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點。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能力性目標;
(1)培養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媒體:
校園網絡,多媒體計算機。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重點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并為之而感染,并能遷移于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及分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關鍵階段。
目標:1、激發興趣。
2、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一)情境創設: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的熱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愿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二)自主學習
1、教師指導
(1)展示學習目標: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尋找文中秋景圖。
③查找北京風景圖。④品嘗秋味。⑤設景創作。
(2)推薦網站。
(3)指導查閱,解決查閱資料時所遇到的困難。
(4)指導編輯。
2、自主學習
(1)獨立學習或自愿組成小組學習。
(2)查閱資料找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3)設置場景,感悟秋天。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第二階段:協作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學習目標:l、品嘗故都的秋味。
2、寫作訓練。
一、圍繞故都的秋味,展開了以下的討論。
(1)圍繞秋味體現于何處。
有人說在景中,并出示圖片,有人說在作者的心中,并說明理由。
(2)圍繞著以情馭景的手法展開討論:
A、A同學首先上臺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閑人聲”等來說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并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示弱,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閑人”中的“閑”字,從衣著入手,品嘗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著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于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于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并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查閱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創造,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四)拓展訓練: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凄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2、感悟秋天。交流作品(附文一篇)
秋
(重慶市石柱中學高2004級一班黃靜)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凈,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豐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隨著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艷麗的凄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置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制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并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教后感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仿佛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6
《故都的秋》課堂實錄(1)
地點:四川成都(第二屆“中華杯” 全國中學語文教師素質教育課堂大賽)
師: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現代作家郁達夫也是頌秋,而面對這么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辟蹊徑,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打開書。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的賞析重點。(屏幕展示)
1 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優美景致;
2 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鑒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再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來閱讀課文。
師:找一找,找著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在學生閱讀中教師巡回,并給以提示,隨時解答學生閱讀中的困惑。)
師:好,大家來說說他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
生:秋味。
師:在哪一段找著的?
生:第一段。
師:對。他寫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生:齊讀第一段
師:看,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著故都的秋這個著眼點來寫。那么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生:(開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閱讀,粗理課文的線索)
師:有哪些景物描寫?你找到什么就說什么。
生1:牽牛花
生2:槐樹
師:重點寫了槐樹的什么?
生2:落蕊
師:對。還有什么?
生3:秋雨、秋蟬
生4:果樹
師:果樹中的哪一種?
生4:棗樹
師:好,我們按照寫作的先后順序來整理是:
生: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
師: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師:在第幾段?
生:第三段
師:好。大家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師: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么不著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師: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鑒一下別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對自己有所啟發?想通了就說。
生1:我不會這樣安排,但我覺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認為他是從秋味這個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而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
生3: 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師: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學生中有點頭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很有道理。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生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么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
生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秋味。
師:好,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們成都來,在沒有來成都的時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樂山大佛等,但來的這幾天由于準備參加比賽我還沒有時間去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們成都的文化氛圍,那種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師: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車,撲面的麻辣燙味,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與眾不同。后來當我走在大街上、特別是走在小街里巷中,聽著異樣的叫賣聲,看著兩旁琳瑯的成都風味的小賣,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我們成都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為什么我來了之后和沒有來之前在河南的時候的感覺不一樣呢?
生:不一樣。
生:去過。
師: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
生:故宮、天安門、長城……
師:對,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
生:不是。
師:我們在那小胡同里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郁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于骨髓里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生:吵鬧的、擁擠的。
師: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生:不吻合。
師: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師:我們剛才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調是什么?
生: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
師: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師: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師: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靜”。
生2:牽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涼”。
師:秋蟬、秋棗呢?
生4:秋蟬、秋棗偏重于悲涼。
師:從哪兒看出了?
生4: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師: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于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么?
生:讀。
師:寫了牽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師:對,郁達夫并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說的?
生:“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說?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生1:我覺得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紫黑色和紅色熱鬧嘛。
師:紅色熱鬧,紫黑色熱鬧嗎?
生1: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了。
師:對,太低沉、太壓抑、太過于冰涼了。誰還有補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顏色,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
師:補充的非常好!我們知道,蘭色和白色屬于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生:“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
師:王安石罷相后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師:是的。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閑暇中透出了落寞。我們平時有沒有去關注一種花以什么顏色為最好?
生:沒有。
師:為什么?
生1:沒有時間
生2:沒有心情。
師:這紫色的牽牛花描寫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這是對牽牛花的描寫。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生:讀課文相關語段。(然后師生一起讀。)
師:寫靜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了,是以喧鬧襯靜。但郁達夫并沒有走前人的這個老路,他是怎么來寫著這清秋的寂靜呢?
生:借助槐蕊。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現出“靜”?
生: 讀
師:你覺得哪些句子寫出了靜?可以自由發言。
生1:“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沒有聲音,靜!
師:很直接的。其他同學呢?
生2:不僅聲音沒有,連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聲音沒有,是靜;氣味也沒有,更靜;微細和柔軟的觸覺已經難以感覺了,而作者卻能感觸得到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份靜已不僅僅是環境的寂靜了,我覺得還有心境的寧靜。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7
《故都的秋》說課稿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晚上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四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課文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所處的單元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單元。現代散文不僅由白話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變為“表現自己”,由“文章”上升為“文學”,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本課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鑒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鑒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本次比賽要求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3、嘗試網絡環境,結合多媒體,解讀經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標: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聽讀朗讀,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二、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所以,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在前兩個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三、學習方法
這是一堂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學習主體的朗讀鑒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第一、課前組織要利用網絡或參考書,了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
第二、通過多媒體聽讀朗讀,感受作品語言。
第三、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藝術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課前布置預習題:利用網絡或參考書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我先用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同時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么?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回憶或朗誦收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文。
【名句參考】 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劉禹錫)
【名篇參考】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欲。這時候,我就說: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凄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屏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以上課文導入,盡量控制在5分鐘之內。
接著,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進入教學第二步驟。
聽完朗讀之后,下面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整體感知作品。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在領讀、試讀、自由讀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點讀。時間分配為18分鐘。
讀完以后,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學法指導的第二個環節,即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的第三個步驟: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后,屏幕顯示“清、靜、悲涼”,并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屏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著繼續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后,自由發言。最后,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棗日勝果。
以上為整體把握,4分鐘時間。
然后,我設計三個問題,屏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為什么?
這一過程著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我基本上安排15分鐘的時間。
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分組討論之后,由組長概括發言,而后我作簡要點評。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見之景,寫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表明其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足見其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明確其人文精神。
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
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但字里行間卻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斗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苦悶彷徨之后,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后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對于【點評】在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說。
討論完以后,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 不甘沉淪”。
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再用3分鐘布置拓展學習內容和安排結束語。
下面進入教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這個環節也就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研究范圍,拓展課外研究性學習內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課外的研究性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命題或自己另外命題研究學習。
在完成上面第四個步驟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課。我的結束語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里,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簡要說說板書設計: 首先導入課文之后,打出題目,作者字幕。接著在整體感知之后,顯示五幅圖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種情感的字幕。進一步明確后,打出“客觀實景”和“主觀情感”字幕,分別放在五幅圖景和三種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對比。在深入研讀討論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悶,不甘沉淪”字幕,放置“郁達夫”字幕的下方,凸現人文精神,以強調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達夫
客觀實景 主觀情感 思想苦悶 不甘沉淪
秋晨院落 “清”——清閑 恬靜 安謐
秋槐落蕊 “靜”——細膩 幽遠 幽靜 深邃
秋蟬殘聲
秋雨話涼 “悲涼”—— 沉靜、寡淡
好,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但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清流高級中學清流
2004年11月15日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及主要內容:
一. 導入課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征,也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春天是白花爭艷,生機盎然的。夏天是赤日炎炎,熱情奔放的。那么,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我說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對于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應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么,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么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打出學習目標: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語言,理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三、整體感知,把握特征
思考:1、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么特征?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
2. 文章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請用四字短語簡要概括這五幅秋景圖。 (分析完后欣賞圖片)
聽示范朗讀
明確:主要是刻劃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四、品味鑒賞
1、文章是從哪些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
明確:圍繞審美客體,從秋光、秋聲、秋色、秋味來寫;還從審美主體的角度,寫了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小結:文章多層次、多角度來描寫景物。
2、文章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特征的?抓住“小院秋晨”和“秋淮落蕊”兩幅圖分析。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
“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里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里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
3、我們不妨來找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里;也在那故都閑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4、引申思考:你認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點?作者為什么不寫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文章取材主要體現 " 清 " 、 " 靜 " 、 " 悲涼 " 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作者取材時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與作者當時思想苦悶、追求隱逸恬適的生活情趣有關。
5.關于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的,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的。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理由。
教者認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一嘗”;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6.作者為什么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此文寫于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客觀現實——清、凈、悲涼
主觀感情——悲涼、落寞、孤獨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
由此可見,散文的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7、文章描寫的主體是故都之秋,還寫到了哪里的秋天?南國之秋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 南國之秋的特征是“慢”“潤”“淡”。作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群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文章通過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于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現在我們再來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五、閱讀遷移
《秋天是紅唇膏》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篇19
劉方池
我說課的題目是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出自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第四單元第一篇。
一、 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要求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2、 文章特點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學情介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是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的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學習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選材特點(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3)德育目標: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四、媒體設計教學思路:
貫徹“三主”教學思想,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運用聲情并茂的朗讀、豐富多彩的圖片,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初步掌握欣賞散文的規律和原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一)教學準備: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1、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2、配以相應的圖片,增強感性認識,加深記憶。如人名與圖片的關系。3、文字介紹,開闊視野,增進了解。4、總評: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關于秋的景色圖片和詩文 展示幾幅關于秋天的景色圖片,讓學生充分領略秋天帶給我們的強烈的感受。1、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具體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2、學生回憶關于秋的詩文,由此導入新課。使學生溫故而知新,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3、圖片畫面優美,形象直觀,給人以強烈的感受。
在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時,教師展示教學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起來才有明確的方向。
整體感知 聽朗讀錄音 1、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學生可以跟讀,提示學生注意語速、語調和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2、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好的誦讀、美讀能將學生帶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來自網上下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由控制,使用方便。另一個設計思路是制成flash朗讀課件,聲音配以不斷變換的畫面,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加吸引學生,直觀感受也更加強烈,但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和理解。因此我只使用了聲音文件。4、顯示思考題,節省時間,使學生在聽讀時有更強的針對性。
設疑討論,鑒賞品味 講解新課:重點賞析第一幅畫:秋晨院落。提供圖片。讓學生從色彩、聲音的角度描繪作者的所見所聞,談畫面給人的感受。設疑: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還靜嗎?如果改換一下,你覺得好不好?為什么?設計意圖:1、形象直觀,視覺感更強。易于展開聯想,使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體現以教師為主導的思想,層層設疑。3、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析鑒賞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以情馭景。學會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學生就會有意識地進入到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引入下一階段的閱讀實踐中去。
口語訓練:6、其余四幅畫面如何體現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品味揣摩語言,自選角度,可以從色彩、聲音的角度、可以從觸覺的角度,也可以從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 1、形象直觀,視覺感更強。易于展開聯想,使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 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3、通過欣賞語言,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作家的獨特心境、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設疑: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為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設計意圖:(1)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干以選擇問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2)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解決了本節課的知識目標和教學重點。
亮點探究: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展示幾幅北京的名勝圖片 1、使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易于展開討論。2、完成教學能力目標,突破本課教學難點。3、因為學生事先對作家已經有所了解,也可上網查找資料,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重組。這樣,既鍛煉了學生從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探究的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維拓展,感受人文精神: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于你心有戚戚焉嗎? 1、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發揚教學民主。意見基本一致。2、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課文里,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探究作業:1、《故都的秋》的畫面美和音樂美。2、郁達夫人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任選其一。1、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興趣,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力爭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2、從課程論角度來看,學校教育既要重視顯性課程,也不能忽略隱性課程,只有在有形和無形相結合的教育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學生在"潛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發展個性。開發和利用郁達夫人文資源,實際上是開設了一門隱性課程。3、從當前教育發展需要的角度來看,愛國主義教育是學生確立人生觀、世界觀的精神核心,素質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郁達夫先生是革命烈士,杰出的愛國主義作家,盡管他生活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但在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勤儉品質、率真個性、文學特征等特征在當代依然有其生命力,正是我們在素質教育中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開發和利用郁達夫人文資源,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體現素質教育的特色。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 交融,渾然一體。重點突出,一目了然。不但是學習散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欣賞散文的重要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