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精選22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
郁達夫
課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 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 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致的語言。
4、 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了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 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
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 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于“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凄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 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 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了描寫地點,“秋”點明了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么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 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么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里,明艷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于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么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說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后,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并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閑,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凄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么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以及“緩慢悠閑”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凄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里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后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后?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后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說“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郁煩悶,把復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1、秋院
2、秋槐
3、秋蟬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系。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 題解
“故”字,飽藏著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 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云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 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后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 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向往。
2、 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 秋蟬殘鳴而報秋 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 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 作者為什么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 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著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里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 鑒賞要點
1、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著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匯,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里,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瑯瑯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后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 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 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潛意識水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
感受:清 靜 悲涼
對北國之秋的
1、總起 向往:飽嘗、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對比、襯托)
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 繪秋:清、靜 抒發了贊美、眷念
記敘 ③秋蟬的殘聲 悲涼 故都自然風物的真
④秋雨話秋涼 情,流露出深遠的
2、分寫 ⑤秋樹的奇景 憂思和孤獨感
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 深
議論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化
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 總括 (呼應、對比)
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應)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處是______,寫于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開頭分別寫出了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國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過這不同感受,表達作者______的感情。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同樣給人以幽靜感覺,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說4題是用微弱的音響反襯幽靜,則更幽靜的話,那么“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襯悲涼,則更悲涼。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妙處就在______。
6.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②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針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開半醉”是說(人半醒半醉、花半開酒半醒)。
③這全句是對秋的領略的(比喻、夸張)的說法。
7.“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覺得有點兒落寞”,與“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共同點是______。“潛意識”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層秋雨一層涼……”。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如果把“一陣秋雨一陣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不合詩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層秋雨一層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說:“來得正好”。
9.本文倒數第3段的議論,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結尾兩段(用①②表示)和開頭兩段(用①②表示)呼應關系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北平的風景點很多,足以表現故都的秋,而作者卻去描寫院落、街巷的景象,這是為什么?
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謂“以情馭景”正是如此,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請結合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說說這個特點。
(三)精讀導引。
1.精讀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緒和所要表現的秋的特點,因為作者的思想感情決定著選材和對材料的認識等。
2.其實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景象,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正因為如此,只要細讀景物描寫處,便會發覺“以情取景”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作者放棄北平的風景區不寫,單寫院落街巷的景象,是與作者的心緒、思想以及對北國之秋的認識緊密相關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游人云集的風景還是難以表現的;其次,要真正表現故都之秋,離開了普遍存在的景象,專門描寫風景區,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與姿態挖掘出來,往往更能深切感人,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牽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秋蟬的殘聲、息利索落的秋雨、人聲、果樹,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篩選”出來的景物。這些景物是北平到處可見的景物,它們的“客觀色彩”是真實的;但這些真實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認識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現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和憂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這些景物又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所謂“以情馭景,情景交融”,不過如此而已,并不神秘。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故都的秋》,郁達夫,《郁達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靜、悲涼”;“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對北平之秋的向往、眷戀。(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弱的聲音,所以給人以幽靜的感覺。(10分)
5.使所要表現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開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見大的聯想和感覺。下意識,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從道理上進一步贊美秋,當然也就贊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4
[導學目標]
1. 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辨證關系。
2. 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 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導入 新課] 如果說春天讓人朝氣勃發、鯤鵬展翅的話,秋 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味。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淀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
讓我們伴著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從哪個方面總寫秋的?請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 、味。味[韻味] 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劃: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鑒賞評價] 討論: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聯系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里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味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游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涂抹著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么?[鑒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名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的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
[精讀拓展] 1。 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的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辛棄疾: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品讀] “了”。[討論]天氣轉涼了, 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嘆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里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深情結語]《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
[聯讀悟寫]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 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 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3. 書寫:工整、文面整潔。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蟬
槐 雨
以情馭景------ 花 秋 味 果 ---------形
以景顯情------ 清 靜 悲涼 ---------神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5
《故都的秋》說課稿
梧州七中語文組 劉靜
各位評委:
下午好!今天,我要說的課題是寫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說課考核”七個項目的順序,把我備課的思路和設計,一一展開解說。
一、教材簡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是散文 鑒賞教學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范作用。作者在對故都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同時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教學目標
1、 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規定及新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本文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學習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3)、情感目標: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一)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來自鄉鎮的學校,語文基礎不算好,但他們對散文這種體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時已有接觸,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 ,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學生一般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是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學方法
教學指導思想: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貫穿全文,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1、 朗讀感知法。
重視誦讀、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尤其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因此要求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來讀,體會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加強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2、 情境教學法。
本文是寫景抒情的名篇,當中由主觀感受和客觀描繪的統一而形成的和諧的色彩感和畫面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配以形象鮮明的圖片,生動的語言,并利用錄音朗讀,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學生在這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中,激發了求知欲和興趣,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內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實踐能力,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3、 探究式教學法。
根據20世紀初,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遵循設置疑難情景、確定問題、提出假設、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實施的步驟,對本文內容的理解進行了設疑討論。
問題設置的重點在于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托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及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要求學生學有所疑,有疑則求解,勇于發表個人見解。激發他們學習與研究的興趣,鼓勵學生課下繼續討論與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體電腦課件。把教學設計的步驟及內容制成課件,利于引導學生質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點、難點,利用演示課件代替板書,能節省時間,又可展示教材所沒有的補充材料,擴大教學內容,加快教學節奏,體現教改的新理念。
四、學法輔導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強調以讀為主,根據認讀——還原——移情——領悟的閱讀認知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1、誦讀感知法 (學生先聽錄音范讀,后反復誦讀)。
2、閱讀學習法(閱讀步驟:通讀、精讀、品讀、研讀)。
3、設疑研討法(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貫徹這一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勇于質疑、解疑,發表個人觀點。
4、 拓展延伸,加強語文實踐活動。
學生自由選擇課堂任務、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開展學習成果和學習心得交流活動。
五、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的教材內容及學生的情況,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突出重點、難點,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導讀——體悟——探究——交流。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首先發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么?歷代文人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回憶有關秋的詩文,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導入新課,并介紹作家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思想。
2、整體感知,錄音朗讀。讓學生迅速感知把握內容和課文情感及其結構,為下面開展的鑒賞學習活動作準備。
3、設疑討論,鑒賞品味。重點講析第一幅圖,其余讓學生自主學習,質疑發問。在講析中也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理解,如:1)“故都的秋味有什么特點?”2)“哪些景物畫面體現出這些特點?”3)“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等,并教給學生進行閱讀鑒賞的分析學習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帶著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這個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質疑發問的過程中掌握本文的教學重點: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4、學習成果、心得交流。在課堂問題討論告一段落后,組織學習小組展示各組的學習成果,并在班上進行交流,再次對課文的表現手法和優美的語言作深入的探討分析,對課文的寫作特點作簡要的總結。
5、 布置探究作業:
1、寫一篇賞析或評論《故都的秋》語言美和畫面美的文章。
2、以郁達夫的創作為題材,設置一個網頁。
3、寫一篇表現梧州特色景觀的寫景抒情散文。
4、郁達夫人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以上作業任選一題來完成)
六、教學觀念
1、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3、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4、教師觀念的更新
(1)轉換教師角色
(2)改變學習方式
(3)加強語文實踐活動
七、創新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所建立的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學觀念,語文學習應由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處處感受到語文的氣息,而且培養人文精神是當代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在質疑引導過程中設置以下問題和作業讓學生探討。
1、亮點探究: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可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2、思維拓展: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3、探究作業的布置。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故都的秋》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合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聯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并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教師:激趣導入——點撥導議——拓展導創
過程: 學 —— 議 ——練
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自主發展。
教 學 設 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點。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能力性目標;
(1)培養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媒體:
校園網絡,多媒體計算機。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重點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并為之而感染,并能遷移于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關鍵階段。
目標:1、激發興趣。
2、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一)情境創設: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
熱誠,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愿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二)自主學習
1、教師指導
(1)展示學習目標: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尋找文中秋景圖。 ③查找北京風景圖。④品嘗秋味。⑤設景創作。
(2)推薦網站。
(3)指導查閱,解決查閱資料時所遇到的困難。
(4)指導編輯。
2、自主學習
(1)獨立學習或自愿組成小組學習。
(2)查閱資料找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3)設置場景,感悟秋天。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理論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錘煉。
第二階段:合作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學習目標:l、品嘗故都的秋味。
2、寫作訓練。
一、圍繞故都的秋味,展開了以下的討論。
(1)圍繞秋味體現于何處。
有人說在景中,并出示圖片,有人說在作者的心中,并說明理由。
(2)圍繞著以情馭景的手法展開討論:
a、a同學首先上臺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閑人聲”等來說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并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逞強,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堅硬”)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閑人”中的“閑”字,從衣著入手,品嘗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著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于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于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并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發明性。在查閱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發明,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四)拓展訓練: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凄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2、感悟秋天。交流作品(附文一篇)
秋
(重慶市石柱中學高XX級一班 黃靜)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凈,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豐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隨著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艷麗的凄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置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制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并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教后感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仿佛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故都的秋》教案 篇7
20xx年10月,正是深秋季節,我在學校上了一節公開課——《故都的秋》。聽課老師認為這節課比較成功,其中的兩個片斷尤其精彩,細細分析,我發現這兩個精彩的片斷都來自比較法的運用。
片段一:
師:看來,寫文章選景和選修飾語一定要和作者感情諧調起來。就像秋色,作者喜歡藍白紫黑的顏色,原來是因為心中落寞悲涼啊。下面我們以第三段中的一個片段為例,品味一下文中的修飾語。
(師配樂讀:“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師:大家自由讀讀。
(在音樂聲中,生自由讀)
師:這段描寫也讓我想起了我大學時學的一段關于喝茶的描寫,我非常喜歡,是周作人的:“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舊夢。”大家讀讀,然后告訴我周作人的心情和文中的一樣嗎?為什么?
(在音樂聲中,生自由讀)
生1:原文中的房子是“破”的,說明作者故意找了個破房子,這一切都因為心中落寞。而周作人喝茶的房子則是“瓦屋紙窗”,說明他很閑——悠閑。
生2:周作人喝的茶是“清泉綠茶”,用的陶瓷茶具是“素雅的”,說明他很瀟灑。郁達夫喝的茶是“濃”的,我覺得是因為他沒事可干,所以喝茶,把茶泡得濃一些更有味。
師:請別急著坐下——茶泡得濃時是什么味?
生2:苦。
師:繼續說。
生2:喝苦茶,說明他內心也是苦澀的。
生3:郁達夫應該是一個人喝茶,而且還數日光,“靜”對藍朵,他很孤寂。而周作人是“同二三人共飲”,說明他很清閑。
片段二:
師:我想起幾個同學在課前提出的一個同樣的問題:文中唯一的對話部分與作者悲涼感情有關系嗎?不如這樣,我們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讀讀。然后再請同學個讀。
(生自由讀改句“啊,天終于涼了!”和原句“唉,天可真涼了——”)
生:“啊,天終于涼了!”“唉,天可真涼了——” (生笑)
師:有什么區別嗎?
生:改后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涼,而原句好像有一種惆悵惋惜之情。
師:你的感覺是對的,原句的惆悵惋惜正是一種悲涼之情。下面,我來讀讀這兩句,大家再來體會體會這里面的區別:“啊,天終于涼了!”“唉,天可真涼了——” (生大笑,熱烈鼓掌)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課堂上,當需要加深學生印象的時候,當學生有疑惑的時候,比較法都是一種值得一用的方法。
品味到第三段語言時,我很自然地引用了周作人的一段關于“喝茶”的著名描寫,該描寫和原文第三段都談到了喝茶,也都談到了屋子,但修飾語不同,感情亦不同。可以說,這段描寫和第三段的比較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情與景關系的認識,還訓練了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從課堂效果看,學生分析得很細,連原文中很難看出的“孤寂”都分析了出來。另外,此處也體現了一個語文老師良好的文學修養,如果教師不知道現代文學史上周作人這段著名的描寫,則此處也就沒有了精彩的比較。可見,教師要不斷讀書——語文教師一定要讀文學書籍——來充實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給教師的建議》)徐思源老師也說:“‘無形’的備課,其實就是教師長期的學習修煉,是一個不斷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品位的過程。”(《中學語文教學》XX年第10期)教師只有不斷地讀書,才能在上課運用相關資料時能信手拈來。
第二處比較是關于對話描寫的。當學生提到看不出文中對話的悲涼感情時,我采用了誦讀比較的方法。我出示了一個改后的句子:“啊,天終于涼了!”此句中的期盼和原文的惋惜惆悵明顯不一樣,學生通過誦讀比較,馬上感覺到了原文的感情。在這次比較中,我采用的誦讀方式也是多樣的:學生個讀、學生自由讀、教師精彩的范讀輪番上陣。總之,比較法的嫻熟運用使這節課充滿了濃濃的語文味。值得一提的是,此處化用了費穎老師的《風景可以從不同的窗口看到》中的設計,費老師這篇文章發表在《語文學習》XX年第9期上,而《語文學習》又是我每月必看的幾本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我的閱讀又一次給了我幫助。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說:“語文教師的第一課外閱讀是語文專業報刊。”(《余映潮講語文》)的確,語文老師應該多看的語文專業報刊,與時俱進,吸取最新的養料。
精彩,從比較開始;而比較法的嫻熟運用,又源于平時的讀書。
《故都的秋》教案 篇8
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目的: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系,進一步學會運用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現方法;
2.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 討論------評講
教學構思:以作者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難點 :散文的景與情
教學媒體: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40分鐘)
教學步驟 及內容:
導語 設計
師: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的鐘愛,描寫秋的佳作數不勝數,同學們能說一說嗎?
生:“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對。這是王維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那,還有別的嗎?
生:(沉默)
師:那我們看看名家對秋的評價是如何的?
(從計機中調出已準備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棗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棗杜甫《登高》
……
名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暝》
……
師:這些佳作中既有頌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寫蕭瑟凄涼,又有刻畫絢麗多彩。那
么,,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今天,我們
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請翻開課本P250。
師:上課之前,老師已經把自讀題給出,讓同學們作了充分準備。下面,以自讀
題為依據,欣賞分析課文。
(彈出自讀題,如下:)
完成課后練習2,并根據練習思考下列題目:
1.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概括。
2.在課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別用了哪些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覺。
3.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同學們根據想象力分別把景色畫出來。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種多樣,作者為何只選取上述秋景描繪呢?試從主客觀分析。
5.課文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意圖是什么?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么?
7.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么,兩者的結合點是什么?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第一部分
師:翻開課后練習2,請一位同學結合練習2來完成第一部分“總起”。
生:①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和向往;②處寫南國之秋不能讓人滿足。北國之
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想飽嘗一嘗”;而南國之秋的特點是
“慢”、“潤”、“淡”,作者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作者運
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來表現對故都的秋的依戀。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正確。從這,同學們能回答練習1嗎?
生(齊答):“味”,即“清”、“靜”、“悲涼”。
師(點頭表示滿意)(彈出板書,如下)
①北國之秋 感受:“清”、“靜”、“悲涼”
總起 向往:“想飽嘗一嘗”
②南國之秋 感受:“慢”、“潤”、“淡”
向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師:寫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繪表達的?要是同學們寫秋,會如何描繪呢?現在,分
析課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請五位同學盡情發揮畫藝
(五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圖)
師:五幅故都的秋景圖是什么?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槐樹的落蕊及其有關情況;秋蟬的殘聲;秋雨及雨
后話秋涼的場面;棗樹在秋天里的奇景。
師:說對了。
五位同學都畫好了。請每位同學結合練習3來介紹秋景圖。
生甲: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圖,有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這些景物都給人清涼疏朗的感覺,尤其是藍色的牽牛花更增添了蕭瑟的秋意,營造出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氛圍。
師(投以贊賞的目光)
生乙:這是槐樹的落蕊圖。作者借助“槐蕊”寫出秋的“寂靜”。無聲無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給人靜寂的感覺;“掃地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突出了秋的清,給人清靜悠閑的感覺;作者“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生丙:這是秋蟬的殘聲圖,作者從廣闊的角度寫出悲切的蟬叫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著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
生丁:這是秋雨及后話秋涼的場面圖,作者精心細描了一幅秋雨圖,“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來一陣冷風”。而且著重表現秋雨過后,都市閑人的著裝舉止、言談神情,聽到悠長悠長、平平仄仄京調,一縷鄉愁,一縷寂寞的悲涼,油然而生。
生戊:這是棗樹在秋天里的奇景圖。雖然只是平常的棗子,作者卻給以了另一種含意,把棗子的生長過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終的過程,贊棗子的同時也是贊秋。
師:這五位同學都畫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繪的景象都表達出來。作者分別從色、
形、聲、味、實來體現一個共同的主題“清”、“靜”、“悲涼”,而這又是散文的
特點的體現。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師:那么,同學們能回答練習7嗎?
生(參差不齊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圖,“神”是抒發了贊美、眷戀故都自
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兩者的結合點是
“清”、“靜”、“悲涼”。
師:同學們把知識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與景的呢?哪個同
學能結合練習4說一下?
生:作者通過“清”、“靜”、“悲涼”這共同點來處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內心世界,跟他的處境有關。這樣,就決定了作者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
什么樣的情。
師:很好。同學們可結合“預習提示”來體會。
在這部分的最后,作者再次通過文學現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話是棗
生(齊答):“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
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師:(點頭)(彈出板書,如下)
記敘 ①秋院: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
“清” ②秋槐蕊
“靜” ③秋蟬
“悲涼” ④秋雨
⑤秋棗
議論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深化) 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第三部分
師:一支生花妙筆,把濃濃的秋味表現得淋漓盡致,幾乎醉倒了我們,然而卻先醉倒
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為何?哪個同學能回答練習5?
生:作者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與前文呼應,運用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兩者之味的
不同,說明了南國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國的秋。
師:回答得很好。既然運用了比喻,哪本體和喻體各是什么?
生:本體是南國的秋和北國的秋;喻體是黃酒與百干、稀飯與饃饃、鱸魚與大蟹、黃
犬與駱駝,相似點是“味”。
師:回答得很正確,作者的意圖正是如此。最后,直抒對故都的秋無比眷戀之情,再
次與前文呼應。
第四部分
師(彈出全文結構圖,如下)
故都的秋
1、總起 ①北國之秋 感受:“清”、“靜”、“悲涼”
向往:“想飽嘗一嘗”
②南國之秋 感受:“慢”、“潤”、“淡”
向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2、分寫 記敘 ①秋院: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
“清” ②秋槐蕊
“靜” ③秋蟬
“悲涼” ④秋雨
⑤秋棗
議論“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
(深化) 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3、總括 ①南國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國的秋(對比呼應)
②直抒對故都的秋無比眷戀之情(呼應)
師:全文學習完了,同學們定能回答練習6?
生(齊答):頌秋。
師:嗯!雖然全文的基調是憂傷、悲涼的,但是作者通過對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
象的信手勾勒,傳達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涼的頌歌。如此寫
秋,看似平淡,實則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學習了這文,同學們要把這種技巧活
用到做文章中。
結語設計
師: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我們就結合音樂《秋思》一起來齊聲朗讀這“一曲悲涼
的頌歌”。
生(齊聲朗讀)
課堂教學結束
設計者:李鳳英
學校:華南師范大學
系別:中文系
班級:九七五班
《故都的秋》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系。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 題解
“故”字,飽藏著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 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xx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游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游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獲,為我國現代游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云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復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贊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 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后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 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向往。
2、 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 秋蟬殘鳴而報秋 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 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 作者為什么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 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后,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著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里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 鑒賞要點
1、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并籠罩著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著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游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著”,“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匯,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里,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瑯瑯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后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 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 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閑的感覺。“潛意識水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
感受:清 靜 悲涼
對北國之秋的
1、總起 向往:飽嘗、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
(對比、襯托)
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
②槐樹的落蕊 繪秋:清、靜 抒發了贊美、眷念
記敘 ③秋蟬的殘聲 悲涼 故都自然風物的真
④秋雨話秋涼 情,流露出深遠的
2、分寫 ⑤秋樹的奇景 憂思和孤獨感
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 深
議論 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 ↓
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化
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
3、 總括 (呼應、對比)
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應)
《故都的秋》教案 篇10
下面是高一語文的說課稿范文《故都的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故都的秋》說課稿
一、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篇寫景抒情散文,是現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對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戀之情。“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本課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鑒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鑒賞的規律之門。
2.學情分析: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對散文并不陌生,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的能力主要還停留在初讀和泛讀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與指點。
3.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第四學段的學生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位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據新對教材、學情以及新課標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文筆的清新、雋永、親切,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由衷的熱愛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體會作者當時心中的孤寂、悲涼。
4.教學重難點:
由于本文主要描寫故都的秋景,以景來抒情,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因為高一的學生鑒賞散文的水平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感悟景物中所蘊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動評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堂教學時的現場效果,即使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將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并將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請平時不愛發言或能力不足的學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會即使給予表揚和鼓勵。在安排小組討論時,由于問題都較為復雜,有一定難度,所以主要強調的是合作參與意識,因此我會對學生的積極參與給予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對鑒賞小說的創作手法和深刻主題產生興趣。
三、教學設計
美文需要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朗讀體會法將貫穿本課的整個教學環節。我會努力引導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將采用感受秋景、初讀秋景、細讀秋景、品味秋景、拓讀秋景五個步驟來設計本課。在導入及分品讀秋景環節,我還會使用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用直觀的方式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為了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感受故都秋景的美麗,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感受秋景
用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同時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暢談感受,回憶或朗誦描寫秋天的詩文。引出郁達夫筆下的秋有怎樣的特點以及態度。
(二)分享資料,初讀秋景
1.課前學生通過預習,解決生字詞。搜集背景資料,學生分享,教師補充,在整體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態度與作者的寫作風格。
2. 運用多媒體配樂范讀,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總分總的結構。
(三)反復朗讀,細讀秋景
這一環節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教師適時指導點撥。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后,屏幕顯示“清、靜、悲涼”,再次強調文章的基調。體會客觀實景與主觀情感的融合。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后,自由發言。最后,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引導學生學習小院晨景圖。體會作者對于冷色調的偏愛,對細微聲音的描寫,從而體會以動襯靜的寫作手法;通過作者對殘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寫,體會故都秋的悲涼。從而體會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色彩。
4.學生自己誦讀、探討,研究4-11自然段,進行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分析。重點引導雨后閑話圖里都市閑人部分的學習,引導學生體會郁達夫創作思想中的平民思想、平民意識。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學習小院晨景圖,主要是為了交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景物進而體會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讀秋景,體悟感情
學生提出質疑或由我啟發提問,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學生自評,其他學生再評。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
2.北國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個地點,但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題目?
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體會“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進一步的領悟作者心境的清、靜、悲涼。培養質疑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拓讀秋景,小結作業
1.學生分享本節的心情與體會。肯定“清、靜、悲涼”的心境之后,結合時代背景,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2. 對比閱讀劉禹錫的《秋詞》,總結意境的異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 最后布置作業:運用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一篇關于自己喜愛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將描寫角度放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上。
四、教學體會
本課的亮點在于:首先,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貫穿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用圖片和音樂直觀進行直觀導入,可以在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進入到秋的“清、凈、悲涼”的意境。然后層層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聯系實際,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圖時,以秋晨院落為例,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鑒賞的方法,重點體會“寄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學生以討論探究的方式欣賞其他秋景景圖,不僅可以掌握鑒賞散文的方法與步驟,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還大大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合作和探索意識。
《故都的秋》教案 篇11
《故都的秋》說課稿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晚上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四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課文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所處的單元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單元。現代散文不僅由白話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變為“表現自己”,由“文章”上升為“文學”,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本課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鑒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鑒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本次比賽要求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3、嘗試網絡環境,結合多媒體,解讀經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標: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聽讀朗讀,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二、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所以,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在前兩個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三、學習方法
這是一堂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學習主體的朗讀鑒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第一、課前組織要利用網絡或參考書,了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
第二、通過多媒體聽讀朗讀,感受作品語言。
第三、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藝術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
課前布置預習題:利用網絡或參考書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我先用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同時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么?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回憶或朗誦收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文。
【名句參考】 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劉禹錫)
【名篇參考】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欲。這時候,我就說: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凄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屏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以上課文導入,盡量控制在5分鐘之內。
接著,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進入教學第二步驟。
聽完朗讀之后,下面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整體感知作品。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在領讀、試讀、自由讀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點讀。時間分配為18分鐘。
讀完以后,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學法指導的第二個環節,即教學過程(www.kongtiaoguanjia.com)的第三個步驟: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后,屏幕顯示“清、靜、悲涼”,并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屏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著繼續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后,自由發言。最后,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棗日勝果。
以上為整體把握,4分鐘時間。
然后,我設計三個問題,屏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為什么?
這一過程著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我基本上安排15分鐘的時間。
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分組討論之后,由組長概括發言,而后我作簡要點評。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見之景,寫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表明其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足見其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明確其人文精神。
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
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但字里行間卻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斗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于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梁,苦悶彷徨之后,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后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對于【點評】在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說。
討論完以后,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 不甘沉淪”。
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再用3分鐘布置拓展學習內容和安排結束語。
下面進入教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這個環節也就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研究范圍,拓展課外研究性學習內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課外的研究性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命題或自己另外命題研究學習。
在完成上面第四個步驟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課。我的結束語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里,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簡要說說板書設計: 首先導入課文之后,打出題目,作者字幕。接著在整體感知之后,顯示五幅圖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種情感的字幕。進一步明確后,打出“客觀實景”和“主觀情感”字幕,分別放在五幅圖景和三種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對比。在深入研讀討論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悶,不甘沉淪”字幕,放置“郁達夫”字幕的下方,凸現人文精神,以強調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達夫
客觀實景 主觀情感 思想苦悶 不甘沉淪
秋晨院落 “清”——清閑 恬靜 安謐
秋槐落蕊 “靜”——細膩 幽遠 幽靜 深邃
秋蟬殘聲
秋雨話涼 “悲涼”—— 沉靜、寡淡
好,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但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清流高級中學清流
2004年11月15日
《故都的秋》教案 篇12
【教學設想】
本課擬通過網上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一種新型的語文學習模式的探索。探索語文學科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從而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的模式轉變;同時努力培養學生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收集、加工、處理信息、自主探索與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而自由快樂的學習。從更深層次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秋是一個很有深味的季節,每個人都會讀出一個不同與他人的獨特的秋來。在你的眼里,秋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呢?再試著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有關秋的詩文來,看看秋又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呢?
(學生活動。自己感受的抒發,對古代有關寫秋的詩文的回憶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開始就能借助進入課文學習的情境。)
二、朗讀體味
散文的學習沒有讀是不能稱得上真正的鑒賞的。應充分朗讀,體悟作者的感情。運用提供的朗讀素材進行跟讀、自讀、情讀(有感情的朗讀)、變讀(對原錄音材料在朗讀中處理不好的地方進行調整美化)朗讀時注意語速、節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學生借助課件中的錄像等媒體感悟,或者通過自己的朗讀體驗作者的情思。網絡課件中的多媒體使用的好處是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學生能針對自己的不同情況進行學習。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可以借助錄音一步步的跟讀甚至是反復聽讀;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可以放棄聽讀,也可以去研究專家的朗讀。)
三、鑒賞品味
教師指導學生發現問題(這里主要應是體會到的作品的成功之處、感人之處,但也不排除學生在欣賞過程中的某種批評和指瑕),研究談討論,形成見解;學生可以根據前人的評價進行補充和發揮,也可以從某一個角度切入,如:作品的語言,作品的抒情方式、作品的景情的關系、作品的結構方式、作品的描寫方式、作品的表現技巧、作家的情感思想、作家的文章風格……學生要有自己的見解,要能進行簡單的論證。
教師指導方法,和學生一同研究散文鑒賞的基本方法。
(學生在這一學習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課件中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如果感到課件中提供的材料還不能滿足自己學習與研究的需要,學生可以通過課件中提供的站外鏈接或搜索引擎進入internet直接查找相關資料。)
教師引導學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要防止學生在信息流中淹沒自己。教師更要引導學生善于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觀點,學會借鑒,更要善于創造。
四、交流與創造
教師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研究之后,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共同研究的習慣和能力。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研究的結論,尋找恰當的合作伴侶形成小組,充分交流,利用集體智慧形成更具建設性的觀點。
(學生利用課件中的課堂討論功能尋找合作者,形成討論小組,在教師引導下討論形成觀點。)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形成的討論組是動態的,一個人可以根據需要同時參加兩個以上的小組活動。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交流的方式,把網上尋找討論合作者的便捷同現實討論的豐富多彩合理結合起來。小組形成的觀點采用口頭交流的形勢和網上交流同時使用的形式。
一個優秀的作品具有無限的張力,等待我們去發現、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構。教師引導學生學上習、評價文章,仿寫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3
《故都的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要求
我所說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在鑒賞閱讀中,既要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也要輔之以抽象思維,更要注意學生美感思維的激發。
2、文章特點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古往今來,對于“秋”,或謳歌,或詛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時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顯示不同的姿、色、聲、味來。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了“秋”獨特的風姿,獨特的色彩,獨特的音響,獨特的韻味,獨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這樣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么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涂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著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于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郁達夫用他的情感繪出了一幅細膩深沉的主觀意境圖,它構成了文章的骨架。讀者可在對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態的體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語皆情語。這篇散文“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在郁達夫大量的寫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于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說,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敘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于1934年,作者正處于苦悶時期。
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寫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眷戀之情。從寫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表現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選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繪的有五種景物,它們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時空關系,卻都能相提并論。表達方面: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交替出現。這一切都是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他筆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態就“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語),籠上了一層深遠的憂慮和冷落之清。這就是以清馭景,以清顯景的寫景抒情方法。
二、學情介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
我的教學對象是重點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調查得知,許多同學課外都喜歡看散文,興趣比較濃,尤其是女生,訂閱了《讀者》《散文》《美文》等雜志。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學法
《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教學構思: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1、朗讀感受
重視誦讀、美讀。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于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懷。要求學生帶著美好的感情來讀。讀出課文中美好的感情來。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設疑討論
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如何鑒賞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認為重點在于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托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
(1)表現手法
閱讀指導
閱讀借景抒情類散文,關鍵是處理好景與情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情為主,景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兩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緣情托景,情景渾然一體。
閱讀實踐(學生活動為主)
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郁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淡淡的“悲涼”(可借助《預習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為如此,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于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如第一幅畫,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廈);泡----一碗濃茶(一杯香茗);看----碧綠的天色(火紅的日出);聽----訓鴿的飛聲(喜鵲的叫聲)。比較可見,作者所選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靜、悲涼。
(2)品味揣摩語言
重點品讀“槐樹的落蕊”和“秋風秋雨”兩段。這兩段文字像輕輕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里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為何確立上述教法學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這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要求。
其次,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句話辨證地闡述了教材、教師、教學三者的關系,“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這就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學,因此,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后,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教學過程
1、教學目標 :
(1)學習抒情散文的選材特點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3)品味揣摩語言,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學準備
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
制作幻燈片(古代有關秋的詩句)
4、教學實施
(一)、溫故知新,導入 新課。
教師提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么?歷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學生回答問題,暢談感受,回憶關于秋的詩文。
教師歸納總結: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里,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里,各種果樹都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發面也會給人帶來破敗、凄涼之感。西風漸緊,北雁南飛,滿天枯葉紛飛,田野里,收獲后,一片狼藉,沒有了茂盛碧綠的景象,西北風中夾雜著冬的寒意,讓人心緒悲涼。因此,在歷代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寫秋景狀秋物的篇章數不勝數,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關材料,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電腦顯示如下資料: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賦》
關于秋的景觀圖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圖片,如香山紅葉、北海、陶然亭等。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欲。
教師點撥: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凄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了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
(三)、聽朗讀錄音(十分鐘)
(四)、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讀)“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
“清”----清閑恬靜安謐
“靜”----細膩幽遠幽靜深邃
“悲涼”----落寞衰落蕭條
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
(五)、哪些景物體現了“清、靜、悲涼”的感情。朗讀、揣摩、體悟。
3-11段寫景(朗讀)。作者選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樹”,“秋蟬”,“秋雨”,“秋棗”等景物來描寫的。這些景物各具怎樣的特點?
教師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蟬的殘鳴(5)
秋雨的涼意(6-10)
秋棗的色彩(11)
分別從不同的感覺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視可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近看可以“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這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還有那“玉泉的夜月”,給人以高遠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衰落的殘聲”,是凄涼哀惋的。
秋色:既有“鴿蛋似的棗兒”從淡綠微黃到紅特的成熟過程,也有喇叭似的朝榮“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主觀感受,顯示著秋之火熱與冷漠的統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陣涼風,一層秋雨,平添了“無邊雨絲似愁長”的凄涼之味。
繼續提問:1、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因為紅的色調不符合悲涼的心境。)
2、棗子熟了不也是紅色的嗎?作者為何又喜歡呢?(淡黃微綠的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著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回蕩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了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著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聲……等這些景物的清閑、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繪的幾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朗讀開頭兩段和結尾兩段)
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點到了南北不同景點的特色:南國的蘇州、上海、杭州后廈門、香港、廣州的秋味,揚州的“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關于秋的議論,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綜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北國之秋:清、靜、悲涼
南國之秋:慢、潤、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秋天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秋的色彩濃重、天之高遠,使人處于其中,回味雋永。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的修辭。
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別在于: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又令人讀后回味悠長,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敘述和描繪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
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是并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十)、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提示: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對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郁達夫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也就是說作者的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他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蘊蓄著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一篇寫景散文能連通歷史人文,亦即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這是一篇情深意濃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但由于寫作年代較遠,作者抒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困難主要在于一些“負面”情感難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消除時代隔閡。
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課文里,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摘自:《山東省日照實驗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唐惠忠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艷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著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那么,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我說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獨立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2、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想到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一場秋雨過后,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學生朗讀課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應認真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蘊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著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么特點?
明確:文章的總領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
如果試作簡省:“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悲涼。”意思一點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2、 課文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呢?
明確:主要是刻畫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閑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這是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里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的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這里有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雖然寫到“紅”,卻是“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4、小結: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
5、我們不妨歸納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確: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里;也在那故都閑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6、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部分還運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以南國之秋的“慢”“潤”“淡”來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色彩濃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于南國,從而表達對故都的秋的熱愛之情。
四、布置作業
1、 熟讀課文,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到數段文字背出來。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寫
二、誦讀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討本段的作用
三、討論三個問題
1、本文描寫秋景,是以什么為序的?
2、關于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你認為呢?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所以“我”不遠千里也要“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結尾還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板書: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3、作者為什么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1)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2)此文寫于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跡。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鑒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四、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一;2、完成《課課練》;3、預習下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4
飄逸天涯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于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體會本文選擇不同景物渲染刻畫主題的方法。
3、學習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品味鑒賞散文的能力。
2、訓練學生散文寫作中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特點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方法
1、 美讀法
2、 討論法
3、 比較賞析法
4、 情境教學法
教學設想
導語 引入——整體感知——品位鑒賞——探究情緣——比較閱讀——遷移訓練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二、 出示教學目標 及教學重難點。
三、 相關知識簡介
1、 作者簡介
2、 時代背景簡介
四、 整體感知
聽錄音范讀,思考下列問題
1、聽了錄音后,你對故都的秋有什么感受?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五、 品味鑒賞
1、 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中體現清、靜、悲涼的景物。
2、 通過詩詞體會故都的秋味。
3、 教師總結鑒賞散文的方法。
六、 探究情緣
1、 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么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 教師總結:聯系時代背景,知人論世。
七、 比較閱讀
1、 讓學生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賦》中有關秋色的文字進行對比閱讀,思考同樣是描寫秋天,為什么在不同的作者筆下會有不同的景色?
2、 教師總結:作者的主觀情感不同,選擇的景物也不一樣。
八、 遷移訓練
課堂口頭訓練,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為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過雨景的描寫,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傷、喜悅、憤怒、悵惘等,你會選擇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九、 教師總結
十、 布置作業
將口頭訓練的作文,課下寫成書面作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15
教學步驟 :
1. 導入 2了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體會(5講解全篇)6遷移訓練
教案草稿
教學目標 :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以情選景;在景物的細致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 :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課時
一. 導入 :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畫面一
打出《天凈沙 秋思》(一起背誦)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 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于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常常象這位同學所說的那樣,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維模式一
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致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么,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么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好。現在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打出學習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云。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仿佛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凄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個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么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于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里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于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致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么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凄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致入微的展開描寫。
2)為什么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明確: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提問:A:秋色的特點是什么?(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里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里會產
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凄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么,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著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為什么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 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仿佛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仿佛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的揮動著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著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著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仿佛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體味
1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 靜的秋聲秋色里會品味到一種什么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著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于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構成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著他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用我們在學習《風景談》中的方法,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客觀的景是什么樣的呢?畫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 景物透著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 日光能細數嗎?(神態 動作) 清閑
靜對著藍朵干嘛?(神態) 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么作者為什么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靜 與悲涼”?
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悶 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么,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為何不寫頤和園的游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大家還可以分析其他的畫面
五講解全篇(非教學重點)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最后,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 色著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靜 悲涼”,間 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2)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為什么呢?
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群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一篇讀罷頭飛雪”,我們仿佛一下蒼老了許多。不過這只是學習。好,現在來回憶我們的學習過程。
四:回顧認知過程
怎樣達到的認知過程?
掌握分析這類文章的思維程序:
一:了解文章寫的景物對象,感知景物對象的整體。
二:分析文章怎樣寫的這些景物對象?景物的特點是什么?
三: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對象中的深情。
五:遷移訓練
情景相生。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著色,一字著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1. 選詞填空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 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寄 司空曙)
綠 紅 黃 殘
明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對偶。
2. 理解《沁園春 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把握景物的特點,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板書設計
以 情 馭 景
畫面 清晨小院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帶黃 青布 淡綠微黃 清
秋 藍朵 悲
涼
味 秋聲 鴿聲 帚聲 蟬聲衰弱 風雨聲人聲 靜
以 景 顯 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16
學習目標:1、把握文章的總體思路;
2、把握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技巧;
3、體味作者所抒發的“情”。
學時:一學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要求感受其“味”。
問題①、為什么題目不叫“北平的秋”而要為“故都的秋”?
明確:用“故都”一詞,更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使作者筆下的秋天更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而“北平之秋”這個題目比較客觀、平淡,感情不濃烈。
(“故”是“原來的、舊的”,“故都”是“原來的、舊的都城”,更有一層,“故都”仿佛“故鄉”,作者出生浙江富陽,長期在各地游歷、漂泊,北平本不是他的“故鄉”,卻給了“故鄉”般的感受。這是身體或者說是蹤跡的回歸,更是一種精神的眷戀和歸來。)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
郁達夫(1896-1945),名 ,字 。創造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現代著名 , 。1896年,郁達夫誕生在富陽這個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據說他家藏四萬卷書,郁達夫在少年時期就全部翻讀過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在大學期間,他又開始接觸外國文學,使其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素養。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也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于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說的:“悲懷傷感,決不是一個人的固有私情,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論看來,則感情的渲染傳統,卻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敘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背景: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于1934年,作者正處于苦悶時期。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 》、《 》、《 》
中篇小說:《 》、《 》、《 》
散 文:《 》、《 》、《 》、《 》等。
三、文章的學習
問題②、文章標題指明了描寫的地點和描寫的內容,而在文章中作者是否只寫了北國之秋?
明確:沒有。還寫到了南國之秋。
問題③、概括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南國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
問題④、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國之秋要遠勝于南國之秋,有讓他難以割舍、忘懷的地方,是哪些秋景讓作者如此牽腸掛肚呢?
明確: 清晨庭院景(色)
槐樹的落蕊(形)
五幅秋景圖 秋蟬的殘聲(聲) 總特點“清、靜、悲涼”
秋雨話秋涼(味)
秋樹的奇景(實)
問題⑤、五幅圖畫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是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
明確:既不是時間、空間順序,也不是邏輯順序。體現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把五幅畫連接起來的“神”——帶有幽思落寞的向往眷戀故都的思想感情。
景與情的結合點——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問題⑥、具體分析各幅秋景圖,找出反映此特點的語句。
①清晨庭院景(3段):
這里不去寫陶然亭、釣魚臺、潭柘寺等風景名勝,而卻寫“租一椽破屋”的好處,其中這個“破”字用得好,符合作者寂寞、憂郁的心情。“看……碧綠的天色”,何等“清”;“聽……馴鴿的飛聲”,何等“靜”;“數……一絲一絲的陽光”、“靜對……牽牛花的藍朵”,則不但“清”、“靜”,而且“悲涼”了。
作者把牽牛花從好到差排隊:藍、白--紫黑--粉紅;寫花底的秋草,用“幾根”、“疏疏落落”、“尖細”來修飾,這也顯出作者低沉、苦悶的思想感情。
②槐樹的落蕊(4段):
清、靜--“滿地”作“鋪”的補語,說明落蕊之多,“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否定句,表明無聲無臭,“靜”到極點,“清”到極點;掃帚的絲紋用“細膩”、“清閑”來修飾,也顯得 “清”、“靜”。而“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則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③秋蟬的殘聲 (5段):
第一句用“衰弱”、“殘”來形容蟬聲,“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說明普遍、多,第二句說南方城區無秋蟬,形成對比,突出北國之秋的特點。這個特點是什么呢?--幽靜。(一句“秋蟬的衰弱的蟬聲”,以動寫靜,更增添了北國秋天“清靜”的特點。本文為了突出北國秋天的這種特點,往往采用了這種寫法,比如前面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后面的“息列索落”的雨聲和“緩慢悠閑”的人聲,都同樣給人幽靜的感覺。古人有詩云:“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種寫法我們稱作--“反襯”。
④秋雨話秋涼(6-10段):
這一節,作者用“奇”、“有味”、“像樣”三個補語概括描述秋雨的特點。用擬聲詞“息列索落”形容雨聲,最后描述都市閑人話秋涼的場景,用“緩慢悠閑”作定語修飾“聲調”,“微嘆著”作狀語修飾“互答”,寫出了人的神態,都突出了“清、靜、悲涼”的氣氛。
⑤秋樹的奇景(11段):
這一段共四句,首句以“奇景”統領全段,二、三句寫棗子之多、棗子的形狀及結果的過程;第四句說明棗子成熟到“淡綠微黃”才是秋天的黃金季節。這一段似乎基調比較明朗,但我們也應該知道,“收獲的季節”到了,“西北風”也來了,“塵沙灰土”也來了。
小結:這樣看來,本文寫景,總的基調是“清、靜、悲涼”。這種感覺,似乎是不好的,好像不是在贊美北國之秋。其實,這是“悲劇美”。這也是我們中國的讀書人的傳統的心態。我們接下去看作者的議論就可知道--
議論:議秋(12段)
這一段,說明“秋”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有一句最能突出作者對秋的認識和評價的,是哪一句?請同學們把它讀出來。(“足見有感覺的動物……蕭索的感觸來的。”)
看來,能夠欣賞秋天的人,是有感覺、有情趣的人。秋天是很好的,很有內涵的,也是很值得“深味”的--但最值得深味的,在作者看來,要算哪里的呢?--北國的秋天了。
問題⑦、故都的名勝頗多,可寫者比比皆是,有香山紅葉,有頤和園、昆明湖等,為什么不寫這些景色,而寫普通存在于家家戶戶、街頭巷尾的景象?
明確:這跟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有關:“陶然亭的蘆花,……潭柘寺的鐘聲”這些都是有名的景點,定然十分熱鬧,不符合作者要寫的心境--寂寞、憂郁、清靜、悲涼等等。所以應當選些“冷色調”的景物。這就是“以情馭景”,“馭”,就是駕馭,即選擇景物,同時,這些景物又確切地表現作者的感情,這就叫“以景顯情”。
四.閱讀遷移
秋天是一支紅唇膏
栗子珍
落葉是秋天縱情舞蹈的紅裙子。秋天,是一支紅唇膏。
從瑰麗的晚霞里吹來的風,把季節的火焰,吹進了山坡上的楓樹林;把天上的酡紅吹滿了柿子的臉。
山里的姑娘來賣雞爪果了。秋風把姑娘的皮膚吹成一種帶白紋的紅色,紅殷殷的雞爪果,擺滿了街角和路邊,擺在菜市青悠悠的萵苣與脆生生的白菜間。姑娘們作起喉嚨,把一聲聲的叫賣,喊成一串串紫金鈴。
疾風颯然,正是賣風車花的季節。那七彩錫箔紙做成的風車花,插在賣花高高的架子上,轆轆轉動著,迎風招展成風情萬種的紅袖……孩子們追逐著,一個個眼睛里伸出手來。
紅楓習習燒紅了江岸。挖沙的躉(dun)船,空空咚咚地將江灣鬧成一支火紅的曲子。
石砌的碼頭露出來了,一直伸進江心,提著紅桶子的大嫂正在碼頭上洗衣服;運沙的小劃子劃過那碼頭,年輕的艄工吹起《大紅棗兒甜又香》的口哨。
摘柑子的人的笑語,從山坡上流下來,像桃花汛。
嘹嚦的大雁飛過天空,灑下一串紅色的鄉思……
啊,秋天是一支紅唇膏,把生活、把生命涂抹成一種紅艷艷的、誘惑人的美麗。
五、課后作業
語言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
a.散文鈔(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欖(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檁(lǐn) 陪襯(chèn) 夾襖(ǎo)
d.廿(niàn)四橋 著(zhuó)衣 混沌(dùn) 橢(tuǒ)圓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的深了。
b.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這秋的深味(很濃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欣賞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
a.秋之于人,何償有國別,更何償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c.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d.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陣(a)雨過,云漸漸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c)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d)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京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b)
a.我雖則外國的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選集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c.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d.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c.“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d.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單句的一項是 ( a )
a.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b.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d.有些評論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有很濃厚的頹廢色彩。
8.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 )
a.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排比 對偶 比喻)
b.(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排比 對比 比喻)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排比 對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比喻 對比 擬人)
分析理解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9.第一節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b)
a.副詞,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詞,非常,極其。
10.對這三節描寫的景物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b)
a.院落秋花 北國槐樹 秋蟬殘聲 b.院落秋色 槐樹落蕊 秋蟬殘聲
c.院落秋花 北國槐樹 北國秋蟬 d.院落秋色 槐樹落蕊 北國秋蟬
11.聯想一般分為四種:相似聯想,相關聯想,相反聯想,因果聯想。下列各句聯想類型和其他不同類的一項是 ( d)
a.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字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
c.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12.作者認為牽牛花的色彩“以藍色或白色者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對之理解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b)
a.這充分說明作者對色彩的研究也頗有造詣,也反映了作者對顏色的看法。
b.這與文眼一致,從視覺效果上突出了北國秋的“清、靜、悲涼”,恰當地傳達了作者的情感。
c.四種顏色里,確確實實是藍、白色最好,不濃不淡,不妖不艷,恰倒好處。
d.作者僅僅是為了表達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實際上,淡紅色的牽牛花還是蠻不錯的。
13.選文中,兩次寫到聲音:一是“青天下馴鴿的飛聲”,一是“秋蟬的衰弱的殘聲”。對這樣寫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d)
a.兩種聲音的描寫,巧妙地告訴讀者,北國的秋天有“清、靜、悲涼”的一面,也有生機勃勃的一面。
b.兩種聲音的描寫,其實沒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寫實而已,這兩種聲音那時那地確實有。
c.兩種聲音的描寫,很好地寫出了北國秋天景色的多樣性,不然,就顯得單調而乏味。
d.兩種聲音的描寫,以聲寫靜,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
14.對三節文字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
a.在這三節文字里,作者從不同的側面向我們展示了北國的秋景,表達了作者對北國秋天的熱愛之情。
b.三節文字,一一對應地表現了北國秋天的“清”“靜”“悲涼”,雖然各自互有滲透,但還是各有側重的。
c.在寫北國之秋的時候,作者時不時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節都將故都之秋和南國之秋進行對比,更加鮮明地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秋的喜愛。
d.三節文字,每一節都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多種表達方式,使得行文活潑不呆板。
《故都的秋》教案 篇17
本文系作者參見重慶市優質課大賽的預賽和決賽的教案
倫劍 2005.7.4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導入 :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局部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
②冷色調給人什么樣的感覺?(聯系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濃濃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范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么這么“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后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附 板書設計
冬天之美
喬治·桑
重慶市綦江中學 曾倫劍
教學目標 :
引導學生發現美、感悟美
導入 :
同學樣,我們生活在輪回的四季里,如果按你們對春夏秋冬四季的喜愛程度給它們排序,你們最喜歡的是哪個季節?
(如果把冬天放在最后:的確,冬天在大多數人眼里是了無生機的,可是法國女作家喬治·桑卻慧眼獨具,她發現了《冬天之美》)
(如果把冬天放在首位,你與法國女作家喬治·桑英雄所見略同,都發現了《冬天之美》)
一、初讀課文
1、在她筆下的冬天倒底是什么樣子呢?我們先一起齊讀文章去看看。(學生讀時書寫標題)
2、你們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熟悉,如果給這個標題加個定語,應該加哪個詞語?
鄉村
3、文中最能直接反映作者對“鄉村的冬天”的情感傾向的句子是哪句話
我從來熱愛鄉村的冬天
4、這句話中有兩個詞語需要讀重音,你們看看是哪兩個詞語?
(啟發,重音往往放在修飾或限制作用的定語,狀語上)
從來 鄉村
5、它們各自強調了什么?
從來——熱愛的時間之長
鄉村——熱愛的特定對象,不是哪里的冬天她都喜歡
6、作者為什么“從來熱愛鄉村的冬天”?請用第一段中現成的句子回答!
(1)大自然在冬天邀請我們到火爐邊去享受天倫之樂。
(2)正是在鄉村才能領略這個季節罕見的明朗的陽光。
7、實際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但這是作者的概括性歸納,對“陽光”和“天倫之樂”的具體描寫在?(第二段)
二、品讀課文第二段
1、下面由老師范讀文章第二段,同學們注意思考:
第二段中,哪些文字在寫陽光?哪些文字在寫天倫之樂?
2、老師范讀
3、哪些文字在寫天倫之樂?
從“在鄉村的漫漫長夜里……”到結束
4、是不是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描寫陽光?
不是,還有其它景物
5、那我們一起來尋找尋找,看看還描寫了哪些景物,請在景物在面劃上橫線。
6、景物描寫必須抓住其特征,請同學們看看這些景物的特征是怎樣的,然后我們一起來完成一道練習:
它在令人眩目的光芒里
它在泛著綠寶石光輝的麥田里
它在美麗的苔蘚里
它在華麗的常春藤里
它在微笑的報春花、紫羅蘭和孟加拉玫瑰里(誰修飾誰?)
它在美麗喧鬧的鳥兒那里
它在閃閃發光的白雪里
它在泛著水晶花彩的冰凌里
7、同學們說得很好,串綴起就是一首優美的小詩。老師有個問題想請教同學們:
報春花、紫羅蘭、孟加拉玫瑰為什么會微笑呢?
(1)作者用擬人手法,表現對它們的喜歡 A、為溫暖的環境
(2)從它們本身而言,它們為什么會笑呢?
B、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8、如果提到了陽光,便可借機引導:難道只有花兒的微笑才與陽光有關系嗎?其它景物呢?
如果學生沒提到陽光:老師還想請教一個問題:常春藤的特點可以描繪更具體一些嗎?
“……”的斑紋,為什么會這樣子?
因為陽光的照射
9、那么其它景物呢,也受到了陽光的照射嗎?表現在?
10、作者筆下的冬天景物和你們平常記憶中的冬天有哪些不同? 一般記憶中的冬天只有白雪和枯枝了無生機;作者筆下的冬天,不但是白雪覆蓋的冬天,還是陽光明媚(陽光普照)的冬天,它色彩豐富,生機盎然。
11、下面我們請女同學來各讀這部分文字,注意:我們應該帶著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去讀呢?
歡快 喜悅
(歡快、喜悅的懷疑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請女同學把面部肌肉放松,面帶微笑讀這段文字)
12、剛才我們到鄉村的原野去欣賞了冬日的陽光和陽光下的自然景物,這是一種什么美?
自然美/風景美/景物美
13、下面我們該去火爐邊烤火了,請男同學們齊讀這段后邊部分文字:
(1)這樣的夜晚,人們在做什么?(聚集、深思、圍爐而坐)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14、不管你是否有過,現在,就讓我們遠離這繁華的都市,成為一個普通鄉村家庭的一員去想像那種情景吧!
這,是一個冬天的夜晚,
屋內燃著爐火,]
屋外飄著雪花,
你,還有你的家人,在干什么呢……
提示:(1)讓學生充分發言,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看到了什么?
做了些什么?
聽到了什么?
(2)老師點評要精當,適度,導向
15、同學們想像非常豐富,而老師我有過這種切身體會:
我的老家在川北的大巴山腹地,海拔將近1500米,每年到了冬天,北風卷著雪花封住了大山,人們哪兒也去不了,于是,整個冬天,家里炭火不熄,每到晚上,一家人聚在一塊兒:
大人們談論一年的收成,未來的計劃……
小孩們在屋里嘻戲追逐……
我到今還清楚地記得:我經常趴在白發蒼蒼的奶奶懷里,聽她絮絮叨叨地講著陳年往事,屋外北風呼呼刮過,雪花 飄落,我卻已經酣然入夢,有時,祖孫倆就這樣相偎相依到天明……
16、同學們,從剛才這些想象的畫面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天倫之樂(具體一些:幸福,和諧、安詳、溫馨)
17、這是一種什么美?
親情美
三、回應文章第一段:
1、這樣的自然之美被作者發現了,這樣的生活之美被作者感受到了,可是也有人沒感受到,是誰?
城市富翁
2、他們在那里在干什么?
(1)舉行舞會 (2)講究穿著 (3)奢侈揮霍
3、這對表現鄉村的冬天之美有何作用?
反襯、對比
4、用什么對比什么?
5、同樣都是法國人,面對的都是法國的冬天,為什么有人選擇了繁華的都市度過冬天,有人卻選擇了寧靜的鄉村呢?
——取決于個人愛好,個人情趣
6、反過來,從他各自的不同選擇,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生活情趣的區別:
——富翁:重物質享受,感觀刺激
——鄉村過冬者:重精神享受(說得具體,這種精神享受包括兩方面的)
親近自然: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崇尚人情:感受到的天倫之樂
7、只有像“喬治·桑”這們的“親近自然,崇尚人情”的人才能讀出鄉村冬天的美來。
四、拓展閱讀:
1、我們欣賞了法國的冬天,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中國的冬天吧!請快速閱讀材料節選部分,思考:
(1)北平的冬天給人的整體印象是?
(2)在對冬天的理解上與《冬天之美》有相似之處嗎?
(3)國籍不同,性別不同,景色不同,但他們對冬天的感受卻相同,這又是為什么呢?
親近自然
心情相同——都
崇尚人情
2、所以,同學們,當你步履匆匆地走過繁華的都市,當你行色匆匆地穿過喧囂的人群,你不妨停下腳步,滿懷憐愛地去注視身邊的世界,注視天邊的那彎新月,注視山頭的最后一抹晚霞,注視枝頭飄零的黃葉,注視江上的一葉風帆,注視母親額頭的白發……你會發現,在我平凡簡單的生活之中,居然還有那么多動人的美,有那么多深深的感動!
五、號召:
1、齊讀屏幕上的文字
2、再讀擁抱《冬天之美》,在音樂聲中,在飄落的雪花中,品味我們這堂課。
最后,真誠地祝愿你們成為美的發現者,美的感受者,美的擁有者!
《故都的秋》教案 篇18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導學目標:
1.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系。
2.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三、導學要點
【導入 新課】
如果說春天讓人朝氣勃發、浮想聯翩的話,秋則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品。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淀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么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讓我們伴著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四、【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秋的?請分別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味。“味”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畫: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鑒賞評價)
討論: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點撥:聯系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理解。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里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游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涂抹著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么?(鑒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于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郁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里行間流露著對生命的追問。
五、【精讀拓展】
1.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文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品讀“了”。
討論:天氣轉涼了,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嘆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里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六、【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描述性片段。
1.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蟬
槐 雨
以情馭景——花秋味果→形
以景顯情——清靜悲涼→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19
設計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協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關系。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并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教師:激趣導入 ----點撥導議----拓展導創
過程:學----議----練
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自主發展。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點。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能力性目標;
(1)培養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媒體:
校園網絡,多媒體計算機。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重點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并為之而感染,并能遷移于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及分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關鍵階段。
目標:1、激發興趣。
2、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一)情境創設: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的熱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愿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二)自主學習
1、教師指導
(1)展示學習目標: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尋找文中秋景圖。
③查找北京風景圖。④品嘗秋味。⑤設景創作。
(2)推薦網站。
(3)指導查閱,解決查閱資料時所遇到的困難。
(4)指導編輯。
2、自主學習
(1)獨立學習或自愿組成小組學習。
(2)查閱資料找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3)設置場景,感悟秋天。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第二階段:協作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學習目標:l、品嘗故都的秋味。
2、寫作訓練。
一、圍繞故都的秋味,展開了以下的討論。
(1)圍繞秋味體現于何處。
有人說在景中,并出示圖片,有人說在作者的心中,并說明理由。
(2)圍繞著以情馭景的手法展開討論:
A、A同學首先上臺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閑人聲”等來說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并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示弱,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閑人”中的“閑”字,從衣著入手,品嘗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著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于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于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并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查閱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創造,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四)拓展訓練: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凄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2、感悟秋天。交流作品(附文一篇)
秋
(重慶市石柱中學高2004級一班黃靜)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凈,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豐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隨著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艷麗的凄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置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制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并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教后感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仿佛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故都的秋》教案 篇20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一體,能讓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心情,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因而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思想,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和“協作式”學習模式來展開教學活動,正確處理好現代教學體系中的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這四個要素的關系。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并運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理論來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拓展訓練。在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
教師:激趣導入 ——點撥導議——拓展導創
過程: 學 —— 議 ——練
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自主發展。
教 學 設 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了解形散神聚的特點。
(3)體會文中的語言美。
2、能力性目標;
(1)培養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3)培養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媒體:
校園網絡,多媒體計算機。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重點及分析: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現的情感,并為之而感染,并能遷移于自己的寫作之中是難點,也是重點。針對這一難關,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原理,運用設置疑惑,推薦網站,組成小組,相互探討,相互揣摩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及分析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也是關鍵階段。
目標:1、激發興趣。
2、查找資料,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一)情境創設: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朱自清《春》的境界,感悟到春的嫵媚;進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去感受夏
熱情,對母校的眷戀之情;進入陽光下的雪景中,去領略毛澤東《沁園春·雪》的“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再展示一大片金黃的樺樹,一地的落葉,隨風飄舞的畫面,打出秋又是如何呢?特別是郁達夫心中的秋味又怎樣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去探索知識的愿望。
分析:要學生進入學習氛圍,調動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調動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美感思維,讓學生的思想隨著美的畫面動起來,到秋的意境中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對象。
(二)自主學習
1、教師指導
(1)展示學習目標:
①作者簡介及背景。②繪畫或尋找文中秋景圖。 ③查找北京風景圖。④品嘗秋味。⑤設景創作。
(2)推薦網站。
(3)指導查閱,解決查閱資料時所遇到的困難。
(4)指導編輯。
2、自主學習
(1)獨立學習或自愿組成小組學習。
(2)查閱資料找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3)設置場景,感悟秋天。
分析:在此過程中,注重了恰如其分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充分利用網絡知識,進行自主探索,不再是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輔助學習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第二階段:協作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學習目標:l、品嘗故都的秋味。
2、寫作訓練。
一、圍繞故都的秋味,展開了以下的討論。
(1)圍繞秋味體現于何處。
有人說在景中,并出示圖片,有人說在作者的心中,并說明理由。
(2)圍繞著以情馭景的手法展開討論:
A、A同學首先上臺展示自己成果,抓住一細節“秋聲是靜”用“蟬聲,掃帚聲,閑人聲”等來說文章借用反襯手法,來寫故都的秋味是“靜”,并引證了《荷塘月色》的蛙聲。
B、B同學也不示弱,講到文章借南國的秋味不足來反襯北國的秋味十足。
C、C同學抓住秋院中的“破”,蟬聲中的“殘”,秋果中的“淡”,落蕊中的“寂”來品出了秋的清、靜、悲涼之味。
D、D同學從視覺(“白色”、“淺黃色”),聽覺(“掃帚聲”、“蟬聲”),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中感受秋的味道。
E、E同學卻只抓了“都市閑人”中的“閑”字,從衣著入手,品嘗秋的悲涼。
同學們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了討論,悟出了作者景中的秋,心中的秋。
(3)圍繞著故都的景點,作者的選取景點展開討論,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一幅幅畫面展示出香山紅葉的美,故宮的歷史文化,北海的迷人風光,長城的古老文明,老胡同破舊的四合院,秋天的落葉,寒蟬于樹的悲涼等,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人生經歷得出了景由情定,情馭于景的結論,得出了本文的作者以低沉,悲涼的筆調來表現對故都的一種獨特的頌秋情感,并引證了文中的開頭與結尾。
分析: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查閱的資料整理過程中,要進行再創造,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必然離不開思維與創新。香山紅葉與破舊的四合院上白色的牽牛花,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何舍紅葉而取白色的牽牛花呢?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秋味,正是在這交流研究中,學習他人研究成果中充實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也感受與他人討論,探究的樂趣。在樂趣中感受了對家鄉,對祖國的愛。
(四)拓展訓練:
l、聯想:同學們想到了杜甫《登高》的悲涼,想到柳永《雨霖鈴》的凄苦,想到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壯麗。
分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很快聯想到所學的秋文之中,體味了秋的豐富多彩,培養了學生的聯想能力。
2、感悟秋天。交流作品(附文一篇)
秋
(重慶市石柱中學高2004級一班 黃靜)
秋天的美,在一份明凈,一份韻味,如少女的眸子,少女的豐姿,而最動人的卻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蒼茫的暮色,晚風帶著絲絲的涼意,隨著暮色的浸染,形成一種艷麗的凄楚之美,不禁讓你流幾滴傷懷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震懾,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分析:設置情景,將自己所感受的秋景用制作畫面或選取畫面來展示,并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交流,不僅能體會作者的寫秋之感,理解文意,更能使學生進一步發展、挖掘自身的潛力,培養其創新精神。
教后感
第一次嘗試以探究性學習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整個課堂中,我沒有向學生灌輸知識,但學生所學到和所悟到的東西,仿佛要比平時還多,此時,我想到了一部好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導演,更主要的是有好的演員的出色表演。
《故都的秋》教案 篇21
一、教材分析
1、 單元教學要求
《故都的秋》編排在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本單元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通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蘊含于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
2、文章特點
《故都的秋》系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么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涂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著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于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3、時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于1934年,作者正處于苦悶時期。郁達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為我們描寫了故都秋色,抒發了對北國秋色的無限向往和眷戀之情。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的教學對象是重點高中二年級的文科學生,應該說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好。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調查得知,許多同學課外都喜歡看散文,興趣比較濃,訂閱了《讀者》《散文》等雜志。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學法
《故都的秋》的教學是散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散文教學有著領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教學構思: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1、朗讀:由于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較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并運用提供的朗讀素材進行跟讀、自讀、情讀(有感情的朗讀)、變讀(對原錄音材料在朗讀中處理不好的地方進行調整美化),注意語速、節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設疑討論: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如何鑒賞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認為重點在于弄清其表現手法,理解描寫中寄托的濃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細細品味優美、含蓄、雋永的語言。
(1)表現手法:閱讀借景抒情類散文,關鍵是處理好景與情之間的關系,往往是情為主,景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兩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緣情托景,情景渾然一體。 閱讀實踐(學生活動為主) 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郁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淡淡的“悲涼”(可借助《預習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為如此,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于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如第一幅畫,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廈);泡——一碗濃茶(一杯香茗);看——碧綠的天色(火紅的日出);聽——訓鴿的飛聲(喜鵲的叫聲)。比較可見,作者所選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靜、悲涼。
(2)品味揣摩語言 重點品讀“槐樹的落蕊”和“秋風秋雨”兩段。這兩段文字像輕輕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里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為何確立上述教法學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培養語感。這也是語文學科特點和規律的要求。其次,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材是個例子,教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現代教學論的核心是確立教師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還要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由此引發出“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提倡教學民主”等主張,從而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創新精神。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對知識初步獲得整體印象后,會有意識地進入知識的探究情境之中,從而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教學過程
1、 教學目標:
(1)學習抒情散文的選材特點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3)品味揣摩語言,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的有機結合。教學難點: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學準備:印發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制作幻燈片(古代有關秋的詩句)
4、教學實施:
(1)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2)提供相關材料,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電腦顯示《滕王閣序》、《天凈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資料,再顯示關于秋的景觀圖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圖片,如香山紅葉、北海、陶然亭等。)教師點撥: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凄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了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
(3)、聽朗讀錄音(十分鐘)
(4)、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
(5)、哪些景物體現了“清、靜、悲涼”的感情。朗讀、揣摩、體悟。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分別從不同的感覺品味揣摩:秋光、秋聲、秋色、秋味。這些景物的清閑、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繪的幾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
(7)、綜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8)、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敘述和描繪秋景時,以時間為序還是以空間為序?教師點明: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是并行排列,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這些景物都具有“清、靜、悲涼”的共同特點,也即“神不散”。
(9)、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提示:此題在學生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
五、預期效果:
這是一篇情深意濃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但由于寫作年代較遠,作者抒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困難主要在于一些“負面”情感難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消除時代隔閡。感受人文精神、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課文里,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教學設想。同時,我以為優秀的作品應具有無限的張力,等待我們去發現、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構,學生應該借此寫一篇有質量的“個性化作文”,為豐富我們所承擔的中央教科所課題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學上習、評價文章,仿寫散文。
六、輔助手段:
學生借助課件中的錄像等媒體體驗作者的情思。朗讀水平低的同學可以借助錄音一步步的跟讀甚至是反復聽讀;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可以放棄聽讀,也可以去研究專家的朗讀。
《故都的秋》教案 篇22
語言知識積累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
a.散文鈔(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欖(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檁(lǐn) 陪襯(chèn) 夾襖(ǎo)
d.廿(niàn)四橋 著(zhuó)衣 混沌(dùn) 橢(tuǒ)圓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的深了。
b.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這秋的深味(很濃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欣賞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 )
a.秋之于人,何償有國別,更何償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b.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
c.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三分之一的零頭。
d.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a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陣(a)雨過,云漸漸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c)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d)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京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b)
a.我雖則外國的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選集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c.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d.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c.“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d.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單句的一項是 ( a )
a.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b.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d.有些評論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有很濃厚的頹廢色彩。
8.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 )
a.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排比 對偶 比喻)
b.(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排比 對比 比喻)
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排比 對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比喻 對比 擬人)
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1.這三段文字寫到了三種景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選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詞,如________、_______等,它們都屬于________色,顯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賞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認為“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一句從_________覺、__________覺和_____________覺上寫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點。
6.為什么說“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文中畫線的句子你聯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你對這三段文字的寫景特點作簡單的評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問題。
閑 讀 梧 桐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處,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發,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并肩成長,后來,或許因為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閑來臨窗讀樹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扣窗欞。我從酣夢里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于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 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他不愿屈從于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里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于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著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著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欞,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虬樹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只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其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于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如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回,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里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扣擊著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臺上,撲進一闋蓬松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1.從上文看,我們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過10個字)_________;內在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風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兩者之間“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這種契合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他們的不同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3.后一段中,寫每一片葉子似乎在為紅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4.怎樣理解文章最后“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這句話?
5.對文選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 )
a、梧桐不為時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為風暴奪走了它茂密的葉子而自責傷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親的來信,在文中不僅起了引出下文的過渡作用,而且表現了母愛的細膩,增加了主題的厚度。
c、作者寫夜風中的梧桐,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傳達出了梧桐與風暴抗爭的堅忍與深沉。
d、文章通過從梧桐到外祖父的聯想,深情地贊頌了外祖父從容豁達、淡泊名利、忠心報效祖國的光輝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對梧桐由外到內的解讀,表達了作者獨到的人生感悟。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 1.答案為a。“鈔”應該讀作chāo。 2.答案為c。“深味”意思是深層濃厚的意趣。 3.答案為a。兩個“償”都應該寫作“嘗”。 4.答案為a。“陣”根據文意應該為“層”。 5.答案為b。“若”應該調到“你”后面。 6.答案為c。括號里的話,最后應該在括號內打上句號。 7.答案為a。a項是并列復句。 8.答案為b。a項無比喻,c、d兩項均無對比。
課內閱讀
1.清晨靜觀 落蕊輕掃 秋蟬殘鳴 2.青、藍、灰、白(任選二個);冷;深沉、淡泊。 3.為了感受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會故都秋的質樸美。 4.秋的特征應是清淡。 5.聽、嗅、觸;靜。 6.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面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7.金燦燦的陽光和枯黃的小草。 8.圍繞“描寫細膩,情景交融”來談即可。
課外拓展 1.高大挺拔,枝繁葉茂 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風雕雨蝕花開花落之從容淡泊之大度。 2契合:歷經風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不同:梧桐有順從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從容淡泊的大度。 3.新生命充滿活力;前輩對后輩的拖舉、希冀和祝福。4.對未來充滿希望,正義必勝,人們會公正對待歷史和生活。 5.答案為c e。a項,原文“寂寞”有“不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b項,沒有“母愛的細膩”;d項,沒有贊頌“從容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