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教學設計
作者:張孝純
1.預習指導
激發學生預習興趣:教師吟誦并解釋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贊美諸葛亮及《出師表》的詩句,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管仲)樂(樂毅)蓋有余。”(《武侯書堂》)“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提供預習參考資料:
①《出師表》的時代背景:這篇《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漢后主劉禪建興五年)出兵伐魏,臨行時寫給劉禪的奏章。當時劉備已經死了四年(223年),蜀國和吳國的聯盟已經破裂,荊州已經失守,蜀國實際只占有益州,實力本來不厚,再加上連年戰爭,國力更加困乏。于是諸葛亮派人與吳國修好,又親自領兵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叛亂,穩定了后方(即“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國君主曹丕身死、魏國大將司馬懿被貶的機會,抱著“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圖鞏固蜀漢政權、消滅魏國進而統一中國,復興漢室。
②關于“三顧茅廬”及其后二十一年的形勢發展:諸葛亮本來隱居湖北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在茅廬中向劉備分析國家形勢,提出了一整套富有遠見性的戰略方針,即“聯吳抗曹,跨有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北伐中原,統一中國,興復漢室”。形勢的發展一再證實諸葛亮的預見的正確性。公元208年,劉備雖然在湖北中部當陽一帶被曹操的優勢兵力戰敗,但同年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孫權實行聯合抗曹,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兵,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占據荊州。公元214年,劉備、諸葛亮進兵益州,益州牧劉璋投降;219年又向北攻占漢中,實現了諸葛亮的“跨有荊、益”的戰略計劃。形勢的發展對劉備十分有利。但是,由于公元219年孫權發兵攻荊州,而荊州守將關羽不善于應付,荊州失守,關羽被殺,吳蜀聯盟破裂。223年劉備率兵攻吳,又遭慘敗,死于白帝城。諸葛亮的戰略部署遭到嚴重破壞,蜀國陷于困境。
③關于劉備托孤:《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章武(劉備即帝位后的年號)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宮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指劉禪,即阿斗)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勒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也可語譯。)
④關于劉禪:劉備子,小名阿斗。劉備死后他繼任蜀漢皇帝,昏庸無能,由諸葛亮輔政,“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北伐軍中,他逐漸信任宦官,朝政腐敗。公元263年魏軍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舉家遷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由于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庸碌無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當做昏庸無能的人的代稱。
⑤古今異義的詞:開張(今義是商店開始營業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義是開放、擴大)。
痛恨(今義是深切地憎恨,古義是痛心和遺憾)。
卑鄙(今義是品質惡劣,古義是地位低微、見識淺陋)。
感激(今義是由衷感謝,古義是感動、激動)。
謹慎(今義是做事小心,古義是認真、慎重)。
單音詞古今異義的更多:先、崩、弊、誠、義、否(pǐ)、遺(wèi)、愚、闕、慢、雅等。應當注意加以分辨。
“不宜異同”里的“異同”是“復詞偏義”,就是把兩個含義不同而又有關聯的詞用在一起,但只取其中一個詞的含義,這里只取“異”義。現代漢語也有類似情況,如:國家、妻子,但那是偏義復合詞,而在文言中不是復合詞。
(以上材料,可采用多種方式提供。)
針對本文特點進行預習。可引導學生思考本文中出現的一些特殊現象,如:
甲、本文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禪上的奏疏。論理應當首先提出興兵北伐的請求,接著說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戰略計劃等內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兩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內容都與北伐無直接關系,而只是對劉禪提出勸告和建議,這是不是文不對題?為什么?(清人林云銘曾提出這一重要問題。)
學生思考這一問題時,可結合課文后“思考”中第一題。
乙、從表面看,諸葛亮的建議都不是從北伐的角度提出的。試分析一下他提出了哪些建議?其中哪條是關鍵性的?你根據什么這樣認為?他提出這些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這一問題時,可結合課文后“練習”中的第一題。
丙、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么?
學生思考這一問題時,可結合課文后“練習”中第二題的第2小題。
丁、三顧茅廬、長坂之敗、劉備托孤和五月渡瀘都是已經過去的事,諸葛亮在出師北伐時卻又重新提起,這是為什么?
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可以結合課文后“思考”中第二題、“練習”中第二題第3小題。
以上預習活動可占用一課時。教師隨時予以指導。
2.教與學設計
可采用誦讀、問答、討論、評點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課文研讀。
研讀第一段:
(1)問答、討論(示例):
①解釋加點的詞:先帝、崩殂、疲弊、誠、秋、蓋、報之于陛下、妄自菲薄。
②文章一開頭就提出“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用意何在?第一句提出個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