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開花和結果》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有關開花和結果的知識,在教材中,占一節課的內容,知識高度濃縮,突出了花與果的關系以及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這給教師和學生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在本課怎樣才能突破過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重知識概念理論的講解,而忽視學生的思考與接受,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究結論、自己獲取知識?在這節課中我認為把握課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的問題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開花和結果現象比較熟悉,但對花的基本結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傳粉和受精的過程比較復雜抽象,如果單憑講解,學生是難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種方式,例如模型、多媒體課件等,使抽象知識形象化,以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節原因,找不到正在盛開的桃花,一可以啟發學生回憶平時見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讓每生準備一支康乃馨,三是結合教科書以及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的彩圖進行聯想和觀察。
三、教學目標:根據課標、教材及學生的特點
知識與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結構
2、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說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花習慣
重點:概述花的主要結構,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難點:描述傳粉和受精的過程,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系
四、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本次教學需要教具模型、實物教具和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實物教具指各類果實種子等。(學生自備)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知識點小標題分別是:花的結構、傳粉和受精、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這三個小標題之間有什么聯系,要把它們串成一條線才有助于學生的思考和探究。經過認真分析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認識到課文重點是花與果的關系。若在導言中通過設計情境引導學生根據課題“開花和結果”提出問題,學生很自然就會提出:“開花和結果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開花之后會結出果實?”這些問題恰是本課要學生解決的重點問題,而在上課伊始階段由學生自己發現、提出,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明確學習目標,自主進行探究。
為了使學生帶著問題一步步地探究性學習,我把每個小標題改為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稱嗎?”“從花到果要經歷哪些重要過程?”“果實和種子由什么發育而成?”這些問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也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使他們能更有興趣地帶著問題學習。
在課文第一個知識點“花的結構”中有一個“觀察與思考”的學生活動,其中要討論兩個問題:1、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2、對于植物繁衍后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的?這兩個問題在學習了花的結構之后,學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確回答。此時我并沒有急于讓學生掌握正確答案,而是對學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學習,在學完后面兩個知識點后,再次討論這兩個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確答案:1、子房發育成果實。2、對于繁衍后代來說,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過程中,它們分別起什么作用?”這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傳粉和受精的知識。
六、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第一個環節:導入
1、多媒體展示幾種美麗的花朵—(向日葵、月季、桃花)以及桃花落后枝滿桃的情形,并同時提出問題,向日葵的花漂亮么?月季?桃花?這些花很美麗,只是為了賞心悅目么?對植物本身有什么意義呢?植物開花到結果必須經歷哪些過程?自然界中也有一些花并不漂亮,并不能吸引昆蟲,那么這些花怎樣傳粉和受精呢?
說明:首先學生被那些美麗的圖片吸引住了,從開花到結果非常感性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對提出的問題加以思考,很自然聯想到花開的美麗更重要是為了吸引昆蟲為它傳粉,這又為傳粉和受精的提出打下了基礎。同時提出自然界中也有一些花并不漂亮,并不能吸引昆蟲,那么這些花怎樣傳粉和受精呢?這為后面的學習傳粉的方式打下基礎。
第二個環節:新授
Ⅰ.提出思考的問題:你知道花的各部分結構么?
說明:采用問題的形式給出知識點,使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究。
1、利用多媒體展示本知識點的要求,并展示桃花的模型。
觀察和思考
對照圖觀察桃花的模型,觀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討論:(1)花的哪一部分將來發育成果實?
(2)對于植物的繁衍后代來說,花的哪些結構是最重要?
2、指導學生觀察花的順序,使學生學會科學的觀察。
3、賽一賽:學生對照課本彩圖認識花的各種結構,比賽辨認花的基本結構,并利用可拆開的桃花模型重點認識雄蕊和雌蕊的結構。
4、討論:四人一組,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共同討論、歸納總結提出的兩個問題。
說明:這兩個問題在學習了花的結構之后,學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確回答。此時我并沒有急于讓學生掌握正確答案,而是對學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讓學生帶著問題繼續學習,在學完后面兩個知識點后,再次討論這兩個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確答案:1、子房發育成果實。2、對于繁衍后代來說,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過程中,它們分別起什么作用?”這樣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傳粉和受精的知識。
5、小結:通過觀察可以看出,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組成,雌蕊、雄蕊是一朵花中最重要部分。
Ⅱ.從花到果實要經歷哪些過程?
說明:通過標題讓學生思考,花到果實必經的途徑——傳粉和受精
1、多媒體展示雌蕊的放大結構,并出示閱讀提綱。
2、討論交流閱讀結果,在總結傳粉方式時,用多媒體展示玉米用風傳粉(即風媒花)和桃花用昆蟲傳粉(蟲媒花),使學生對自然界中花的傳粉方式有了較為深入地了解。
3、受精過程十分抽象,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過程,使學生對受精的過程更易理解。
4、小結: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出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里面有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
Ⅲ.果實和種子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
1、多媒體展示花到果實的過程。
2、討論后總結果實和種子的由來。
3、拿出自備材料,區分哪些是果實,哪些是種子。
3、小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子房發育成果實。
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Ⅳ.分析推理:
我們吃的玉米,常會看到玉米穗缺粒現象,向日葵子粒也會出現空癟的現象,這是什么原因?怎樣預防?
說明:不僅可以引出人工輔助授粉,而且讓學生有一種熟悉感,讓他們以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
討論并總結:玉米穗缺粒現象,向日葵子粒也會出現空癟的現象,主要是傳粉不足造成的,為了彌補自然狀態下傳粉的不足,人們常給植物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第三個環節:課堂小結。
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歸納為主,老師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總結,并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問題,為下一節的學習作好鋪墊。
第四個環節:檢測反饋
Ⅰ.判斷
1、花冠是花最明顯的部分,也是花最主要的部分。( )
2、只要有雌蕊就能結出果實和種子,因為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
3、一般情況下,一枚雌蕊的子房中只有一個胚珠。( )
4、受精完成后,除雌蕊以外,花的其它部分全部凋落。( )
說明:讓學生區分明確易錯、易混淆點。
Ⅱ.拓展和延伸:
1、一朵豆角花里有6個胚珠,若6個胚珠都能發育成六個種子,至少需要花粉( )
A、1個 B、6個 C、3個 D、12個
2、有一個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的是( )
A、外果皮、內果皮和果實 B、外層種皮、內層種 皮、種子
C、果皮、種皮和胚 D、果皮、種皮、種子
3、如果在開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都用塑料袋分別罩起來,扎好袋口。其結果是( )
A、甲不結實,乙結實 B、甲能結實,乙不結實
C、甲、乙都結實 D、甲、乙都不能結實
七、課后反思:
本課的理論知識較多,也較枯燥,怎樣才能使學生不覺得“悶”?我認為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形式,運用多種媒體非常重要。在講解“傳粉和受精”時,請“小老師”上臺講解,使學生有新鮮感;在講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時,讓學生觀看視頻,使學生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生命現象。活動多樣化,能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他們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在此過程中,也要注意書本的充分運用,媒體不能濫用,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課本自學的,就給時間他們閱讀自學,在書中尋找答案。
新課標還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本課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滲透這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愛護花的情感、珍愛生命的態度。如上課伊始給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照片,再聽著美妙的音樂,欣賞花開的過程,學生不僅注意力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看“果實的形成”視頻時,有一段話教育學生“在品嘗美味的果時,別忘了說聲感謝你,花朵”;在上課結束時,讓學生齊聲朗讀“當我們欣賞著美麗的花,品嘗著香甜的果時,別忘了平時要注意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