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優秀說課稿范例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結構:本課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在夏商西周時期,最高統治者維護自己和本階級統治的手段以及當時的社會階級狀況,是學生了解夏商西周時期社會與國家概貌的極其重要的一課, 對以后歷史知識的學習與理解也有很大幫助。
本課內容共分為三個子目:“西周的分封制”、“貴族、平民與奴隸”、“軍隊、刑法與禮儀教化”。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這三目的不同側重點和內在聯系,才能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的概貌,并能對西周的社會網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西周的分封制”,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夏商西周統治階級是以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法來統治人民的。
通過“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一定的識圖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
②過程與方法:
通過模擬西周分封情景,增強學生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
通過參與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的教學活動,學習采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的方法,增強表達能力;
通過識讀“西周分封形勢”圖,增強識圖能力和根據圖表捕獲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等內容的學習,了解到它們的實行既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又是中國古代“尊祖敬宗的孝親觀念”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淵源。
3、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本課的重點是說出分封制的主要內容。為什么它是本課的重點呢?這是因為它是本課的主干,牽涉到整課知識的教學,對以后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也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它是本課的重點。
②本課的難點有三個:理解分封制的內容和作用;認識禮儀教化對于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學習的基礎上設計出西周的社會網絡圖。為什么它們是本課難點呢?這是因為分封制及禮儀教化對初中學生來講是一個比較枯燥、抽象的概念,較難理解;而設計西周社會網絡圖涉及到學生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較困難的一個教學環節,因此這三者都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法、談話法、閱讀指導法、情景設置法、圖表法等五種方法。
為什么要采用這五種教學方法呢?這是因為七年級學生大都是14、15歲的年齡,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興趣點也較容易轉移,對感性直觀的知識較易接受;對理性的知識就不易理解。再加上本課概念性的知識偏多,內容較為枯燥和抽象,因此,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使用這幾種教學方法,既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性學習能力,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又能使整堂始終保持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在教學上做到松緊有度、順暢自然。
2、本課采用的教具有:地圖冊、插圖、多媒體輔助教學。
地圖冊是采用北師大版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上)的《西周分封形勢》圖。
插圖是課文中插圖:《大盂銅鼎》、《商朝墓葬中的無頭骨架》、商朝文字;圖表是《西周分封示意圖》(2幅)、《西周社會網絡圖》(2幅)。
練習題、史料引文及插圖、圖表、地圖均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
采用這些教具輔助教學,可以節省時間,加大課堂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如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學會如何深入觀察和思考問題;通過識讀《西周分封形勢圖》及有關插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識圖方法,以及如何有效提取信息;通過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使學生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以及如何對已學知識進行分析歸納;通過“模擬西周分封時的情景”的歷史劇表演,使學生學會如何運用合理的歷史想像力,以及如何與他人合作;通過對課文有關內容的閱讀指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通過做課堂練習,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新課導入(擬用3分鐘):
首先,采用談話法復習上一課知識,了解夏商西周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和更迭的情況。
然后提問:“國家產生之后,面臨著一個嚴峻的現實,那就是如何管理廣大地區,統治人民,鞏固政權。你知道夏商西周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嗎?”由此導入新課。寫出小目標題。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實行分封制的原因:為了鞏固對周邊的統治 (本目擬用4分鐘)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字部分,讓學生了解夏商是通過本部族對周邊部族建立臣屬關系,號令天下。
然后問:“西周又是通過什么手段號令天下呢?”學生答:“分封制”,教師又問:“西周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呢?”學生開始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從中提取有用信息。這樣上課一開始就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能力。
接著,又提問:“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從而過渡到下一目的教學。
2、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本目擬用13分鐘)
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本堂課的重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要能夠知道和說出,因此一定要讓學生說出來。
對于內容的第一部分,即“周王對諸侯授民授土”這一點,學生容易說出,而學生要說出“受封者的義務”這一點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就要指導學生注意課文上“分封制規定了”這幾個字,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同時也可就此觀察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利于對學生做出比較客觀準確的評價。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部分,然后觀賞學生歷史短劇表演,從中感悟歷史。
學生劇表演:采用“學生模擬表演西周分封時的情景”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和說出“西周分封制”的內容。課前,先找六位同學進行演出培訓。這六位同學分別扮演周王、嫡長子、周王的兒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后裔。要向這六位同學交代演出的內容,如周王如何授民授土,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并對周王表示效忠。臺詞包括為什么要對受封者進行分封,分封給他們的東西(土、民、禮器等)以及周王對他們的希望(如治理好封地、效忠王室、保衛周王,還要朝覲、納貢、服役等);受封者的臺詞包括對周王的感激以及對周王表示忠心。演出時,社、白茅等都要用一些物品表現出來;裝束上可簡單一些,只需別上一塊號牌表明身份即可。演出前,教師將要學生思考的問題展示出來:“周王對哪些人進行分封?”,“分封制的內容有哪些?”讓學生邊看演出邊思考,演出后讓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然后教師繼續提問:“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為什么還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貴族的后裔?”(答:可以團結很多部族,對穩定全國起到重要作用。)
指導學生看地圖冊中的《西周分封形勢圖》(用多媒體播出),結合地圖向學生介紹周初的主要封國,并提醒學生注意這些封國主要集中在哪條河流附近,最北、最南、最東的封國各是哪個?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接著,教師繼續提問:“諸侯以及諸侯以下,又是如何在自己封地內進行統治呢?”通過這一問題的解答,讓學生對分封制有較全面的認識,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伏筆。然后展示教師設計的《西周分封示意圖》,進一步揭示其內在關系,以便說明周王通過分封制還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從屬關系。如圖(用多媒體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