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精選16篇)
綜合實踐活動 篇1
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___吳店歷史文化調查研究
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中心小學 呂其兵
聯系方式:0710——6726332
郵政編碼:441214
e_mail: 一、活動主題:吳店鎮歷史文化研究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走訪等活動,了解家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家鄉的變化,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和建設家鄉的情感。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物的自主閱讀、資料收集、處理、分析評價能力,增加學生知識積累。提高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歷史的意識,展示學生的審美情趣、創造力和協作探究靈活應變等綜合素質。 3、調動學生多種感觀調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歷史的情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意識。 三、活動對象: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四、活動背景:吳店鎮自古以來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在這片僅數百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就曾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兩位著名的皇帝。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及其族兄更始帝劉玄。但是,吳店的輝煌還要推前幾十個朝代。在開創東漢兩百年基業的公元前約三四世紀,這里就曾是楚國的近都。 9月份,學校針五六年級開展了“吳店歷史文化研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家鄉景點入手,關注、關心吳店歷史文化。同學們通過考察、采訪、查資料等調查方式讓學生自主研究家鄉“吳店”的歷史(含自然遺存,軼聞趣事,典故傳說等)。由對文物景觀的關注,知道吳店豐富的歷史文化,激發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熱愛,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五、活動準備: 1、多角度、多渠道的了解,搜集吳店歷史變化資料。2、根據調查對象,組織調查小組,并讓小組明確分工,如:小組長、記錄員、小記者、匯報員等,各小組自主搜集有關資料,合作討論,整理。3、學生在實地調查時強調要注意安全。 六、活動過程:準備階段:小課題的產生。導入:吳店鎮自古以來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中國十大名君之一光武帝劉秀就曾誕生在這片土地上。但是,吳店的輝煌還要推前幾十個朝代。在開創東漢兩百年基業的公元前約三四世紀,這里就曾是楚國的近都。由此激發出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感興趣,最想研究的小課題。 (1)白水寺的是怎樣來的?是什么時候建的?為什么要建? (2)白水寺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建筑格局? (3)白水寺有哪些優美歷史傳說? (4)漢光武帝是什么年代的人?他有哪些動人傳說? (5)九連墩的傳說?九連墩始建于什么年代? (6)九連墩是否有金頭?墓主人是誰? (7)九連墩出土了哪些方面文物? (8)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哪些是首次發現的?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 (9)母親河---滾河的傳說? (10)白水源頭在哪兒? (11)流傳描寫家鄉吳店方面的詩歌有哪些?吳店有哪些風俗民情? ……第二階段:資料搜集階段在學生確定了探究的主題情況下,我利用學生在五年級數學課上學到的統計法,及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摘句法、概括法,以及美術、音樂等各方面的知識讓學生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如在資料的整理收集當中確定自己的文字表述內容,研究的主題。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了解吳店的過去與現在,真正的讓孩子學會學習。 1、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搜集積累與吳店歷史文化有關的資料。 (1)上網搜集或去文化館查詢,進行下載或摘抄。 (2)外出走訪詢訪查證歷史傳說。 (3)實地調查,取得調查對象第一手影像、文字資料 (4)組織學生進行實地游覽,調查取證。學生在此環節過程中通過學生間的交流,體會與心得,養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態度和能力。同時也便于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提高探究的興趣。第三階段:分類整理資料階段此階段是成果展示的前奏。在此段時間內本著綜合實踐活動的五個特性讓學生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把搜集到的第一手信息加以提煉、去粗取精,學習系統化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行評價和核實,,賦予信息資料以新的生命,使之在自己的活動中體現出新的價值。 1、學生相互交流、傳閱收集到的資料 2、各小組成員合議,整理出最能代表吳店歷史文化的資料,并進行匯報的演練。 3、分組長開碰頭會,避免匯報方式的重復和雷同。 4、設定匯報方式,確定匯報內容。第四階段:成果展示階段成果展示方面是對前三個階段研究的總結性回顧,更是讓大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快樂。分組交流展示則是讓每個學生都經受一次鍛煉的機會,組織的小組匯報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舉行成果交流會 2、課堂活動展示 (1)導入:(出示白水寺圖片)這是什么地方,大家知道嗎?(導出課堂內容) (2)資料欣賞(課堂展示學生收集到的圖片、文字、影像等資料) (3)匯報交流(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研究意向分成“白水寺文化”、“九連墩文化”、“滾河文化”三個小組進行匯報) (4)教師小結第五階段:總結階段 1、活動中的主要成果 (1)在活動中取得的成果 (2)在活動中獲得的體驗 2、活動中的問題 (1)活動中問題 (2)對歷史文化不利影響因素教師總結:通過本次活動,我想大家一定深深的感受到家鄉豐富的文化底蘊。著名教育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由他自己去發現、探索、研究。”因為這樣才能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本質。 我想在活動結束時大家肯定還有很多話想說,大家可以把它寫出來,放在課外繼續交流。 第六階段:活動延續、展望未來從同學們熱烈的匯報中,我們感受到了你們對家鄉吳店的熱愛。我們不僅要愛吳店的歷史文化,更要愛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那么,下一階段你們又想研究些什么呢?展望未來,為下次活動鋪墊。
綜合實踐活動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廢物利用的作用和意義。
2、學會用變廢為寶的方法進行發明構思。
3、培養學生節約、環保意識。增強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和想象的創造力。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廢舊材料,卡紙,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廢物利用潛力大
我國著名詩人和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在南京擔任國民的政府監察院長期間,其辦公樓附近的公共廁所光線昏暗、坑洼不平,一些不雅之士或情急之人,為圖方便,一進門便隨地亂屙。于先生身為院長,也不得不常來此地方便,見此情景,怒發沖冠。回辦公室后,取來宣紙一張,刷刷寫下六個大字:“不可隨處小便”,并簽上大名,親自貼在廁所內的醒目之處,以鎮不潔習氣。稍過片刻,一位年輕的職員看到了這幅告示,不禁心里一陣狂喜,趁漿糊未干將其揭下,匆匆而回。過了幾天,這位職員家中大廳懸掛著一幅院長親筆書寫的條幅,同事們觀后,艷羨萬分,夸之不絕。原來,這位職員將于院長的真跡字幅作了技術處理,變成了“小處不可隨便”的條幅,并成了一句警世箴言。一張不宜張揚的告示,一經撥弄,變成一幅哲理十足的墨寶。這段藝壇趣話,令人玩味不止。
廢物是指失去利用價值的東西。廢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失去特定功能的產物,如燒毀的電器、報廢的設備、失效食品等;另一類是人類在創造有用物時,產生的無用物,如煤渣、污水、鋸末、煙氣等。自古以來,廢物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你碰到一堆廢物時,你會想方設法減少或清除它;當你發現廢物的一些有害現象時,你總是極力控制或回避。這種反應固然無可非議,倘若我們把思路反轉過來,經過人們的再次創造使之變廢為寶、化弊為利,豈不是一件 “一箭雙雕”的美差?
世界上本無絕對的廢物。實際上,通常所謂的“廢物”僅是把資源放在不恰當的地方,進行不適當處理所造成的。現實中,確有廢物存在,只是人們尚未發現利用這些東西的可行方法罷了。廢物是擺錯位置的財富,能把有害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可見廢物利用的潛力巨大。
閱讀課本P8,認識一些標志。
二、廢物利用很精彩
1、再生毛織毛衣
2、牛糞轉換成生物沼氣
3、舞會上的化妝道具
三、談談身邊廢物利用的例子
四、了解廢物利用作品制作方法
1、手偶與面具
課本P10頁
2、植物托架
課本P10頁
3、別具匠心的“傘”
課本P11頁
4、母情節的禮物
課本P12頁
五、廢物利用制作
1、根據實際情況分小組
2、教師先引導每一組確定制作的物品名稱,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組的設想,教師給予肯定。
3、合作完成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六、展示作品 談設計想法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價,同時教育學生要節約。
七、家中“尋寶”
課本P12
活動小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的垃圾不但越來越多,而且種類也越來越繁雜。通過“換”然一新活動讓我們增強了環保意識,對“廢物利用”這個觀點的印象更加深切。鼓勵身邊的每個人都能來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能二次使用的絕不隨意丟棄浪費,不能再次利用做好妥善處理,不給環境帶來二次污染。環保節能,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這次活動,也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知識,真正體會到了變廢為寶給人們帶來的喜悅。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讓學生對一些有價值的廢品回收利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可以用我們的智慧讓廢物再次變廢為寶,制造出更為有價值的生活用品,設計利用廢棄塑料水瓶壓扁制成的漂亮的樹枝型吊燈,令人叫絕,美麗無比。通過學生也給周圍的人們樹立了一個節約能源的榜樣,讓學生做好宣傳與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要倡導這種觀點,這不僅讓我們的環境更加好,并且讓我們的頭腦更加靈活。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使學生懂得了互相關心、互相照應。在這次活動中,認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所有的組員團結一致,遇到了困難大家一起解決;做每件事之前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做事情要有一定的條理;始終做到小組成員團結一心,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放棄,不氣餒,每個人都是盡心盡力的完成每一項工作。這次活動,學生還開闊了視野、擴展了知識面,學到了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在活動與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知道了廢物利用有很多學問,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廢物利用,那將會給我們國家省下很多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 篇3
活動內容:天河北路交通問題
活動目標:
1、 通過制定《天河北交通活動方案表》,學會在活動前設計好計劃方案。
2、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增進與同學間的溝通和合作能力。
3、 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分好小組,這節課我們來設計一下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活動的方案。
二、 活動過程
1、 介紹如何填寫方案表的各項內容。
2、 小組討論進行填表,教師巡視、輔導。
3、 請二到三個小組進行匯報。請同學提建議,教師點評。
三、 小結
建議同學們能參考匯報的小組,吸收他們的優點,并充分利用家長和學校的資源,下課后修改、整理、補充自己的方案,使自己的方案更合理、有效和便于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 篇4
課程價值的追求與現實取向的偏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價值在于彌補單一學科課程的不足,通過它全新的教學方式的輻射,帶動學科課程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然而,學校和教師在實施該課程時的價值取向卻發生了根本的偏移。一是某些學校受市場利益的驅動導致課程實施中出現許多不規范的操作行為。
反思之一:
如以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提升學校品牌為惟一價值追求,當有上級檢查時開出一些課來做樣子;二是在經濟體制轉換的復雜環境中,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變化,從傳統的集體主義向利己主義偏移,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決定對工作的取舍和投入精力的程度。調查發現,有大部分教師在課程伊始便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逐漸失去了熱情。因為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復雜、瑣碎的指導工作和相當廣泛的指導空間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精力,而經濟收入卻不如中考考試科目。
反思之二:
課程執行的難度與教師素質的薄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具體體現在:教師要設計整體的活動方案,在活動方案中要對學習內容、目標要求、組織方式和時間分配等做出安排;在組織實施活動課程過程中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條件;這門課程的特點又決定了沒有現成的適合所有學校和班級的教材和傳統意義上的教案。因此,該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但是,追溯教師在學校所受的教育和畢業后作為教師所受到指導的過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學的環境中,受學科教材、教法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多年來所受到的影響以及所從事的教學活動,使他們更適應傳統的學科教學形式。在完成教育轉型的過程中,教師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觀念上的滯后,對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和目的不明,對其本質不了解。一些教師認為讓學生玩玩、說說、動手制作即為活動課。在活動中學生、教師的地位、任務不清,教師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指導學生去活動,離不開教材的束縛,擺脫不開“教”的方式,在頭腦中缺乏學生自主活動的概念,面對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往往是束手無策。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的改變更是受簡單的分數評價的影響,教師更是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學校甚至干脆忽略評價這一環節。
反思之三:
課程概念的混亂與理解操作的困惑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左右的教師不清楚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活動的內容、學科興趣小組內容、學科課程中實踐活動的區別究竟在哪里。原因之一是這些概念是專家學者的研究術語,基層教師很難分清其中差異;加上許多活動課教師兼任學科教學工作,這樣的狀況可能使兩類課程混淆不清。原因之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規定本身具有很多的模糊性。教育部的文件雖然規范了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的主要內容為: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及信息技術教育四大塊,但仔細研究這些規定,發現四部分內容的劃分有很大的模糊性,使操作者感到困惑。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可存在于任何課程領域中,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將其抽取出來與其它三塊內容并列,概念上有疊加重復之嫌,更令許多老師難以理解,在實踐中也難以單獨操作。因為研究性學習的成功開展常常與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勞技、信息技術教育發生聯系,它作為通適的學習方式比單獨列為課程內容更利于課程實施。另外,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有較大不同,而且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信息技術教育的任務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完成,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多以信息技術為探究手段,或作為獲取信息和資料的途徑。再者,勞動技術教育作為單獨的課程領域更為合適,因為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性質有很大差距。據有關專家解釋,綜合實踐活動四大課程內容之所以使用一些原有的名稱,如勞動技術教育,只是怕取消后對課程改革會帶來阻力,延用原名是為了便于教師接受新課程。但實際上在新的課程理念的規范下,原有勞技課程與內涵現在已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反而帶來了對新課程認識把握上的困難。
反思之四:
課程的整合特點與課時規定的分裂舊課程單一的課程結構、相對封閉的學科體系嚴重脫離時代發展的需要,綜合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課程綜合化是科學本身自然統一性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的本質反映;綜合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根本特點。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學校是這樣執行每周不少于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這一國家標準的:將每周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規定為一節勞技課、一節班會活動課加上一節信息技術教育課,違背了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一個要素,即綜合性。它的內容和目標都是綜合的,綜合教育的思想是該課程的最根本理念。這種異化了的課時規定,嚴重背棄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原有理念,又讓它如何去引導教學?
反思之五:
課程支持的需求與現實地位的缺失課程改革的意義和難度,不亞于上一個世紀之交的“廢科舉、興新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又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難點。因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形態,是所有課程領域中綜合程度最高、開放性最強、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的關聯性最強的,實施時涉及的課程資源最為寬泛復雜的一種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與地方課程改革需求和支持、學校校長的重視程度、學校教師的特點、政府和相應機構的協助都有密切關系。然而調查發現,綜合實踐活動在絕大部分學校中被作為一門還不夠成熟的新“副科”地位存在,缺少應有的關注,課程支持嚴重不足。實施的難度與課程相關支持程度不成正比。對于我國長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課程管理機制,對于一貫采用分科教學的學校教育(包括師范教育),對于一貫重視考分的社會現實背景而言,這種情況都有其存在的現實必然性。實施過程中種種偏差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實施過程中缺少相關的支持。
調整措施:針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偏差與不足,應作以下調整。
1.教育行政職能機構應建立專門的部門對活動實施進行專門管理,加大督導力度,堅決糾正不規范的操作行為。
2.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室也應有專人負責(因為其它學科課程都有專門的教研人員)。這樣便于經常開展常規教研活動,組織教師撰寫經驗論文、分析活動方案、編制活動案例,提高自身認識,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傳播先進做法和經驗,給一線教師多創造鍛煉機會。另外,要集中市、區教研力量對教師在掌握活動課基本規律、活動方式、指導方法、評價措施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及處理方法等方面,進行操作層面的指導。
3.學校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因其它課程領域均有“科組”負責),并形成傾斜的管理評價機制,營造課程改革的氛圍,把學校建設成為培養創新人才和傳播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
4.大學或師范學院應進一步增強對教師研究專業性問題的支持。專家、學者要為教師進行理論層面的輔導,包括國內外教育形勢與知識經濟的需要,現代教育理論與素質教育的實施,課程體系的發展、沿革等內容。
5.地方政府要形成配套的教育政策和氛圍,以拓展實踐活動基地。
綜合實踐活動 篇5
市場新商品調查活動方案
一、 活動目的:
組織“市場新商品調查”活動,可以利用網絡,了解當前新商品的大量信息,但是,我們更要求學生走進市場,了解市場,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交際能力,訓練定向組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初步建立一點經營意識。
二、 課時安排:
3課時
三、 教學步驟:
四、設計說明:
該方案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在活動中的自主性:自主分組,自主推薦組長,自主收集、整理資料。關注熱點問題,讓學生收集、走訪、討論、學習用文字、圖表、照片等手段來展示學習成果。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調查的積極性,確保每位學生參與。活動開展的關鍵在于過程,不管最終展示的成果如何,只要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都可以說是成功。
同時教師也應發揮好主導作用,例:活動的目的、興趣及方法指導、信息反饋、評價乃至安全性等不可隨意。
第一課時(準備階段)
(一)、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內容,初步了解活動內容。
1、了解市場新商品銷售行情有何作用?
了解市場新商品銷售行情,是企業生產和經營決策的基礎工作。
2、假定現在你就是某一生產廠家或商品推銷公司的職員,企業主管安排你去作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的市場行情的調查,你將怎么做呢?
3、選擇一項你感興趣或較熟悉的新商品!
mp3
電視機
果汁飲料
牙膏
4、組成你的市場調查團隊!
(1)、自主確立調查專題并自主分組,推選出組長,要求人人參與。
(2)、各小組討論并確立各自的調查方案,由組長進行詳細分工。(二)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研討,明確調查的方式、內容等。
1、怎么調查?
(1)了解商品用途和適用群體;
(2)排出項目,提出問題,設計表格;
(3)走訪商場,獲取信息;
(4)寫出調查報告,報送有關部門、機構或公司企業。
2、拿出你的市場調查問卷!什么是市場調查問卷?
市場調查問卷是企業為獲取市場信息,針對企業特定的目標市場和目標人群設計的問卷類調查表。市場調查問卷,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采訪目錄或資料表。
市場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標題
標題一般由調查對象、調查內容和“調查問卷”組成,如“××中學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問卷”。
(2)前言
前言用來說明調查的意義、目的、調查項目、內容以及對被調查對象的希望和要求等。
(3)問卷指導
問卷指導用來引導被調查者解答問卷。
(4)問題
這是調查問卷的核心。也叫題型。
3、寫出你的市場調查報告!什么是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規律,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調查報告,有助于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撰寫調查報告,要做到以下幾點:
(1)、著力點要明確:
首先,要深入調查,占有材料。這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和先決條件。
其次,要認真分析,找出規律。這是調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總結出事物的規律。
再次,要立場正確,觀點鮮明。調查報告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最后,要概括事實,有敘有議。不能光羅列現象,而且要適當地進行分析,議論,闡述觀點。
(2)、報告格式要規范:
標題。①單標題, ②雙標題, ③標題不用“調查報告”字樣,也可用一般文章題目形式。
前言。這部分內容,往往對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作必要的交代,總領全文。
主體。主體是具體敘述調查內容,列舉事例和數據并做恰當的議論和分析,概括出經驗或規律,是表現調查報告主旨的關鍵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調查得來的大量材料歸納整理出若干條目,采用小標題式寫法,要注意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結尾。結尾是調查報告的結束語,也作歸納性說明或總結全篇的主要觀點,也可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第二課時(實施階段)
(一)、各小組分頭調查。
(二)、各小組集中匯總整理資料,并進行討論、研究。
(三)、各小組組長向老師匯報調查進展情況,教師適時指導。
(四)、各小組撰寫調查報告,準備成果展示。
第三課時(成果展示)
(一)、各研究小組分別登臺向全體同學展示調查成果。
可以用手抄報、幻燈片、調查報告等形式進行展示,應體現該小組的調查過程。
(二)、進行評價
附1:mp3市場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打擾您一會兒。為了了解初中學生購買mp3的情況,我們組織了這次市場調查活動。請您如實填寫下面的問卷。選擇題沒特別說明的均為單選題。
1.您的性別?( )
a.男 b.女
2.您的年級?(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3.您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多少元?( )
a.小于20 b.20——60 c.60——100 d.100以上
4.您現在是否擁有mp3?( )
a.有 b.無(跳到第7題)
5.您現在使用的mp3的品牌? ________________
6.您的mp3主要用途是什么?( )
a.聽外語 b.聽音樂 c.移動硬盤 d.其他
7.您在未來半年是否會購買mp3?( )
a.會 b.可能會 c.無所謂 d.可能不會 e.不會
8.您買mp3時首先考慮哪些因素?( )
a.品牌 b.價格 c.功能 d.外觀 e.其他
9.您認為mp3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 )
a.好音質 b.大內存 c.外觀個性 d.兼容性好 e.其他
10.您希望mp3播放器容量是多少mb? ( )
a.64 b.128 c.256 d.512 e.1g以上 f.無所謂
11.您希望購買的mp3的價格是在下列哪個范圍里? ( )
a.300元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以上
12.身邊人的意見會影響您的購買嗎?( )
a.很大的影響 b.參考意見 c.不會影響
13.您對于mp3品牌和產品的了解來自哪些途徑? (可多選)( )
a.報紙 b.電視 c.廣播 d.戶外廣告 e.網站 f.賣場廣告 g.口碑
14.如果選購mp3,您最可能是在哪里? ( )
a.超級市場 b.專賣店 c.電子市場 d.互聯網上 e.其他
15.請您說出三個mp3品牌的名字:( )( )( )
問卷到此結束,謝謝您的合作!
附2:如何寫調查報告
一、先作調查研究,再寫成調查報告。明確調查內容,確定調查范圍。所謂調查報告是指對客觀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后,寫成的書面報告。從內容上一般可分為: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反映情況的調查報告、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科學研究的調查報告四種。
二、 操作步驟
⒈前期準備。
①找調查材料。
⒉統計。
⒊分析原因。
⒋談話詢問或座談調查。
就本次調查內容,再次開展個別和小組調查。要求:①確定調查對象和方式。②擬出調查提綱,做好調查記錄。③分析調查情況,得出調查結論。
⒌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步驟:
① 擬好標題。可以設正題和副題。正題可以具體點出調查內容,如“我班作文中漢字書寫錯誤情況的調查報告”;可以形象的揭示主題。副題可點名調查的單位、地點或所寫的事情。一般來說“形象性”突出的主題,最好配上一個副題。
② 開宗明義。簡要地介紹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調查目的、組織實施的過程等,還可以將調查的結論直接放在文章開頭部分。
③主體部分。詳細而有條理地介紹調查的經過和主要內容。要求有事實,有對事實的分析,一定要將主要問題和已經得出的看法闡述清楚。
④結尾部分。這部分有多種寫法:或者總結全文,點明結論;或者指明努力的方向,提出解決辦法;或者提出若干建議,以供大家參考;或者說明尚存在的問題,以有待于今后解決;或者補充交代正文中沒有涉及但又值得重視的問題和情況。
⑤署名和日期。可以寫在題目的下面,也可以寫在文章后面。署名之下寫日期,可寫單位名稱和執筆者姓名。日期在署名之下。
三、注意問題
⒈調查態度要嚴肅認真;調查過程要精心設計,最大可能地與調查目的相一致;調查時要求真務實,不能弄虛作假;調查方法、手段要科學合理。
⒉對調查數據要進行多角度、多側面地分析,找出要害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⒊撰寫報告時要合理安排結構。主體部分可用橫式結構展開敘述,按照書寫漢字常見的錯誤類型分類說明。
⒋語言表達上要力戒說空話,務求準確、實在、簡明;采用記敘、議論、說明等表達方式,但要少描述;最好設計一些表格來說明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 篇6
一、激發興趣,引入正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誰家有電話呢?請舉手。
(十幾位小朋友舉起了手)
教師:誰打過電話?請說說你是怎么打電話的好嗎?下面請打過電話的小朋友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注意聽。
[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由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由“居高臨下型“轉變為”平等的合作型”。教師的切入及時、準確,啟發得力,確實調動了學生學打電話的積極性,所以小學生躍躍欲試,紛紛舉手發言。可見,興趣已被激發,思維更加活躍。如果教師只是按圖索驥,看圖說話,那么學生的思維就要被限制,就不能充分體現雙方面的互動性。教師應即時表揚踴躍舉手發言的學生。這對被賞識的孩子是一個極大的激勵,自尊心、上進心就能更好地發揮。]
二、初步了解打電話的知識
教師:請王淳小朋友先講。
學生1:那天,我大舅來電話,找我媽有事,媽媽跟大舅說話后,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跟大舅說幾句話好嗎?”媽媽把話筒給了我。我拿到話筒放在耳邊,就聽到大舅的說話聲,“你是淳淳嗎?”我高興地說:“是我。”“你要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過年我就獎勵你。”我說:“我記住了。”
教師:誰還能說一說?
學生2:星期天,我正在做作業 ,電話鈴聲響了,是爸爸來電話了。囑咐我在家聽媽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
學生3:我看見媽媽跟我小姨通電話。媽媽先撥通了號碼,然后拿起話筒:“喂,你是秀麗嗎?請你有時間到我家來玩吧!”小姨說:“姐姐,下星期天,我一定去。再見!”“再見!”
(踴躍發言的一個接著一個……)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得很好。那么,打電話應注意什么呢?請你們認真聽講。
[學生的介紹能夠說明通話的過程,較好。即使有個別學生的某個詞“不規范”或“有毛病”,也不用批評,允許他重新換個詞再說一遍。但他們介紹過程中,沒有說出開頭問好,結束再見等禮貌用語。由于教師已經較好地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課堂氣氛也較為融洽,因此,學生參與的熱情普遍高漲,教師在一邊的聽與指導,尤其顯得重要。這里教師的聽與指導,是教師搜集學生交流的信息,并根據學生的交流進行不斷轉換、反饋的過程,對教師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讓位,這便形成了師生”學習的共同體”。]
三、創設情景,讓學生嘗試打電話的樂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跟誰玩電話游戲呢?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更不是給叔叔阿姨,而是給你的好朋友小亮打電話。為什么要打電話呢?因為今天是小亮的生日,你要通過電話來表達對好朋友小亮生日快樂的祝愿。請小朋友記住,通話時要熱情大方,用禮貌語言,并且語言要簡潔明了。講話時要面帶微笑,聲音不要過高。不要忘了開頭問好,結束說再見。
小朋友,打電話時注意的問題,記住了嗎?
學生:(齊)記住了。
教師:好,下面我們來玩打電話的游戲。
[教師適時強調打電話的要求和注意的問題。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四、模擬表演,嘗試成功的喜悅
教師:小朋友們請觀看王淳和王健的表演。
(王淳表演小亮,王健表演小亮的朋友)
學生:王健拿起話筒用手比劃一下,表示撥通了電話。
“喂,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學習進步!”
“謝謝你!”
“再見!”
“再見!”
(教室里響起了掌聲。頓時,教室里熱鬧非凡)
“喂,你是小亮嗎?”
“我就是。”
“今天是你的生日,在你過生日的日子里,我代表我們全組的同學向你表示祝賀!”
“謝謝!”
“不客氣!”
“再見!”
“再見!”
(參加表演的一對接一對,小朋友們真正陶醉了。可是王彩云小朋友始終未敢向前參與,在老師的示意和鼓勵下,王彩云終于拿起了話筒。開始說話不連貫,心情有些緊張,經老師的一再鼓勵,她才大膽地與好朋友小亮通了電話。全體師生為她鼓掌,加油。)
(課后,小朋友們深有體會地說:“老師,這節課,我玩得真開心哪!”)
[小學生的表演很形象。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小學生動手、動腦、動嘴的能力。手腦并用,培養了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參與、合作的意識,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優化。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教師要重視日常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評析
本節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為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為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為自己動手。這堂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為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2003-05-30]
綜合實踐活動 篇7
通州市川港中學 葛軍旗
活動主題:科學引領未來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主動了解最新的科技信息和科研動態,開闊學生的視野,做關心世界的有心人。
2、教會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報刊、圖書、媒體、網絡等)獲取并篩選有用的信息。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4、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和科技制作,樹立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搜集科技資料,了解科技成果,制作一份手抄報。
2、或獨立或合作完成一項科技小發明,并確立一人作為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寫好發言稿。
3、確定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專家和記者等角色。(專家可由學生邀請與發明有關的物理、化學等科任教師)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包括電腦、互聯網等)
活動過程 :
1、展示幻燈片一:標題“人類沒有他們,世界將會怎樣?”
圖片:伽利略、愛迪生、貝爾、萊特兄弟、蔡倫、畢升、丁肇中、李政道……
(圖片自選,兼顧中外古今,六至八張為宜)
2、問:仰望這些科學巨匠,你能否用一句話向大家介紹一下他們的名字和主要貢獻?
(生答略)
3、幻燈片二:活動主題“科學引領未來”
總結:是的,我們很難想象,人類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世界將會變成怎樣?(學生可以自由發言)
正如剛才同學們所說,正是這些科學巨匠們為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才使得我們擁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們想要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也必然要依靠更多的人為人類的科學事業而奮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未來的科學家在哪里?就在我們的同學之中。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參加川港中學初二(3)班科技新聞發布會,有請主持人。
4、幻燈片四:標題“科技新聞發布會”
5、主持人上場:
串聯詞:
好,本次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首先為你介紹一下今天出席新聞發布會的人員。
(略)
6、主持人:
下面請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所搜集的最新科技新聞,請用一句話標題新聞的形式介紹給大家。
(例:(1)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程度達到96%
(2)石油價格上漲,各國開發新能源替代石油
(3)斯坦福大學教授發現大腦兩個區分管妙股輸贏
(4)美科學家稱人類載入火星探險可提前10年實現
(5)美科學家宣布發現太陽系第十大行星
(6)卡西尼號發現土衛二表面有火山活動跡象
(7)德國研制出超硬納粹材料,硬度超普通鉆石
(8)廢渣變為優質水泥,我科學家發明“凝石”技術
(9)“勇氣”號火星車傳回火星沙漠全景照片
……
7、主持人:
同學們的交流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但大家也不必妄自菲薄,我想下面的發布會,也會讓大家領略一下我們同學當中小小科學家的風采。
下面新聞發布會的基本程序是:發言人發布新聞或介紹自己的科技小制作,然后記者們共有五分鐘提問時間,最后有請專家進行點評。發布會結束時由各位記者評選出“最佳創意獎”一名和“實用科技獎”一名。
(發言人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的發明)
(學生發言、專家評點略)
8、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
(1)手抄報評比
(2)小記者根據新聞發布會情況寫一則新聞稿
綜合實踐活動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及日期,了解人們慶祝傳統節日的民間傳統習俗。
2、通過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中華民族,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動重點
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及具體日期,了解人們慶祝節日的傳統習俗。
活動準備
學生:
傳統節日的代表圖片及相關資料,排練舞蹈、繪畫、手工、收集古詩、春聯等。
老師:
1、各個傳統節日的場面及傳說的相關圖片的課件。
2、收集或上網下載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資料,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
活動流程
一、從實際生活出發,導入主題。
1、欣賞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前幾天我們剛剛過完的是什么節?(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2、提示課題——傳統節日。
[導入部分選用兒歌,并結合學生過中秋節的體驗,使學生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與歡樂。引發學生對節日的向往,激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研究興趣。]
二、認識傳統節日。
1、問題: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呢?(學生匯報課前準備的調查記錄卡)
2、明確傳統節日的具體日期(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及資料匯報)
通過課前調查、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記錄,學生對傳統節日有了較多的了解,能準確說出傳統節日的名稱及日期,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問題的答案,提高自我學習并概括能力。
三、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1、說一說你最(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原文地址節(圖)元宵節(圖)春龍節(圖)清明節(圖)
綜合實踐活動 篇9
(一)主題來源: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活動。其主要內容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撞蛋、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飲用雄黃酒等。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參與端午節的一些慶祝活動。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對傳統節日感興趣,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2.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賽龍舟活動的氛圍,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3.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三)活動方案設計
(一)環境創設
1.更新區角內容,創設與端午節有關的區域活動。
2.增加有關端午節氣氛的環境布置。
3.創設主題為《歡天喜地慶端午》的主題墻。
(二)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陪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端午節活動。
(三)活動涉及領域
語言:兒歌《端午節》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科學:《好吃的粽子》
美術:手工《端午香袋》
健康:競賽游戲《賽龍舟》
(四)具體活動安排
1.6月14日 社會《端午節的由來》
2.6月15日 兒歌《端午到》
3.6月18日 手工《端午香袋》
4.6月19日 科學《好吃的粽子》
5.6月20日 競賽游戲《賽龍舟》
綜合實踐活動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圖片、文字等資料直觀感受,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個好地方。
2.學會按一定順序、運用恰當的修辭等寫作手法把這個地方怎么好寫清楚,寫具體。
3.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寫清楚推薦這個地方的理由。
2.通過一些表達方法寫出這個地方的特色,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在課前回想自己游覽過的地方,從中確定要推薦的那一個。
學生:
1.各地美麗的風景照、美食、人物照等,名家描寫風景的優美文段。
2.簡單記錄各地的特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各地優美的風景照,激發學生回想自己游覽過的好地方。
2.指名學生說說欣賞完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這些照片展示的是哪里的風景?這些風景有什么特點?你有怎樣的感受?
3.教師結合本單元主題,引出本次習作內容。
小結:通過對本單元幾篇課文的學習,我們欣賞了“天下奇觀”錢塘潮,體驗了走月亮的優美意境,感受了繁星滿天的奇妙景象。可謂處處都有好風景。那么同學們都游覽過哪些地方?它們有哪些吸引人的獨特之處呢?你對它們產生了怎樣的情感?本次習作,我們就來向他人推薦一個好地方,使人聽了之后能迫不及待地想去游覽一番。
二、明確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文字,欣賞教材給出的圖片,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思考:
(1)本次習作的內容是什么?(明確:推薦一個好地方。)
(2)教材給出的四幅圖分別展示的是哪里的風景?各有什么特色?(明確:第一幅——江南古鎮,水鄉人家;第二幅——游樂場,樂趣無限;第三幅——書店,藏書豐富,知識力量;第四幅——小樹林,樹木繁茂,快樂天堂。)
(3)本次習作的要點是什么?(明確:寫出這個地方的特別之處,寫清推薦的理由。)
2.學生自由分組,交流討論本次習作可采用的寫法。
明確:
(1)選擇印象最深的地方來寫,容易把握。
(2)抓住特點來寫,突出吸引人的地方。
(3)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使描寫更生動。
3.引導學生選取重點,寫作片段。
明確:
(1)寫江南古鎮,可突出的重點是古鎮的美,可以采用的寫作思路有①描寫古鎮的風景,表現風景之美,突出喜愛之情;②描寫古鎮上人們的生活,悠閑、有格調,引人向往;③描寫古鎮上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突出表現古鎮帶給游覽之人的美的享受;④總結,激發人們去一探究竟。
(2)寫游樂場,重在突出游樂場的好玩。可以描寫的內容包括游樂場里的各種游樂設施,這些游樂設施為什么好玩,它們受歡迎的程度等。
(3)寫書店,表現書店給人的精神滋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寫,如簡單介紹書店的歷史;詳細描寫書店中書的種類、每一類的大體內容;重點選取某個點,突出人們看書的熱情之高。
(4)寫小樹林,突出林中的風景帶給自己的愉悅感受。可以寫寫林中的風景,這樣的風景對人的身心的凈化作用等。
4.指名學生朗讀自己寫作的片段,教師聽完后給予點評、指導。
片段一: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非常喜歡并常去游玩的一個地方——黃龍溪古鎮。古鎮位于成都市雙流區西南部邊緣,是一個歷史文化古鎮及旅游風景區。古鎮不光風光秀麗,環境優美,還是馳名中外的攝影基地。古鎮的主要特色有古街、古樹、古廟、古水碼頭、古建筑和古樸的民風民俗,讓我們可以感受歷史。黃龍溪古鎮還是由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火龍之鄉”。
片段二:相信小朋友們都喜歡去游樂園吧,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我最常去的游樂園。這個游樂園的環境非常好,綠水環繞,樹木蔥郁,一進入園中,整個人都感覺非常輕松。游樂園里有很多游玩設施,我最喜歡的就是水滑道了。它是利用水力推動的一種游樂設備,從幾層樓高的水滑道起點直接俯沖至下面的池中。在俯沖的過程中,整個人感覺旋轉如飛,真是讓人“驚心動魄”。
片段三:我喜歡看書,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書店了。在我們小區對面就有一家小小的書店,它沒有奢華的裝飾,沒有美妙的音樂,也沒有24小時的暖氣提供,但我依然喜歡它。書店雖小,但書籍的種類卻很全,“少兒讀物”“幼兒讀物”“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書法繪畫”等書籍都整整齊齊地擺在書架上。從書中,我汲取精神養分,收獲成長的歡樂。沒事的時候,去書店轉轉,翻翻那些散發著墨香的書,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的驚喜。
片段四:我向大家推薦的是郊外的那片小樹林,尤其在夏天,小樹林里可熱鬧了。外面驕陽高照,小樹林里卻能帶給人涼爽、愜意。樹木郁郁蔥蔥,枝葉密密層層,一縷縷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照射下來,形成了許多影子。孩子們在這里乘涼,知了在樹上歡叫,小樹林可熱鬧了!
點評要點:①是否描摹出圖片上的內容;②是否突出這個地方的特點;③描述是否生動,能不能激發他人的游覽興趣;④是否有條理。
5.教師總結歸納。
小結:經過討論和片段寫作練習,相信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本次習作的要領,在片段敘寫中同學們也出色地展現了自己的語言功底。下面我們就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完成本次習作。
三、精選素材,完成初稿。
1.學生翻看自己搜集的資料,回想自己游覽過的地方。教師巡視檢查。
過渡:同學們,爸爸媽媽肯定帶我們去過很多好玩的地方,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呢?請大家仔細回想并將這個地方記錄下來,推薦給其他同學。
2.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說一說這個地方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生1:我去過黃山,那里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奇松、怪石,在別的地方真的很少見。
生2:我去過大草原,綠草如茵,一碧千里,牛馬歡騰,活力無限。
生3:我去過麗江,那里的風景真可以用一個字概括:“美”,每一個去過那里的人都會流連忘返。
3.教師引導學生根據交流內容進行記錄,打好草稿。
4.教師巡視,注意對學生進行指導。
四、點評習作,修改謄寫。
1.投影出示幾篇習作,師生集體修改。
評議重點:
(1)中心是否突出;
(2)記敘是否有條理;
(3)有哪些可供借鑒的地方。
2.教師點評完后,學生自己嘗試修改習作。
修改重點:
(1)刪掉或精簡與中心關系不大的內容;
(2)改正不通順的語句;
(3)改正用錯的字、詞、標點等。
3.小組交流自己的習作,互相修改評分。
4.小組推選佳作進行朗讀展示,教師點評。
綜合實踐活動 篇11
"傷腦筋"拼板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冊
活動目的:
1、了解這種玩具的構造和功用。
2、在這動手動腦、探究科學奧秘的平臺上,在觀察與思考,創新與改進中去感受創作、勞動的艱辛,體會樂趣,收獲成功。
活動過程:
一、揭示活動內容
這一課我們來玩"傷腦筋"拼板。
二、了解玩具特點
1、初步印象 "傷腦筋"拼板是一個古老的益智玩具,又叫"傷腦筋十二塊"。 (演示玩具) 你知道這個這個玩具有哪些特點嗎?
2、簡單介紹 曾被漫畫師豐子愷譽為"超平玩具之上,與象棋、圍棋相頡(jié)頑"的"傷腦筋十二塊",是一種隨心所欲、變幻無常的益智拼板游戲。"傷腦筋十二塊"是中國人取的名字,它形象地說明了這種玩具的構造和功用。它共十二塊,每一塊都是由五個小正立方體組成的,形狀各不一樣。它可以拼出許多有趣的平面圖形。能夠開發你的智商,為你的大腦加油。
3、有關故事
83歲老人用玩具解開世界數學難題
與玩具打了近半世紀交道的上海老人方不圓,奇跡般地解開了一道塵封130多年的數學難題。20xx年,當這位83歲的老人在美國一次演說中,首次用自己的益智玩具透露解題思路時,在美國數學界引起了興趣。20xx年上半年,方老在一本科學畫報上偶然看到一道"寇克曼15個女生問題":某寄宿學校的15個女生,每天都要3人一行外出散步一次,怎樣安排才能使每個學生一周7天內和其他14個女生在3人行中散步各1次。這看似簡單的數學題難倒了世界上眾多數學家,成了100道數學難題之一。 方老看到后想到了他的玩具,這些排列組合用拼盤來解決不是很容易嗎?他把3人一行散步的女生分成5組,將7天分成7格,制成了一個"散步課程表"的玩具。只用幾個晚上,他就把"寇克曼15個女生問題"從數學王國的禁苑中解放出來。方老得意地說,按此玩法,解法還不止一種呢。
方老說:"玩具就是我的全部,魅力無窮啊!"方老的家猶如一個玩具樂園。除老人自己制作的幾十種玩具外,他還收藏了國內外各種玩具,多得自己也數不清。從一次性玩具"6疙瘩"到可以玩一輩子的"傷腦筋12塊"。有意思的是,連方老日常生活中的擺設,也是一個個別致的玩具:門上沒鎖,一根玩具巧鏈比鎖還牢,要開門得動腦筋;萬用日歷表是自己設計的,無需動日期,只要每月調換星期即可......老人最得意之作是"傷腦筋12塊"。這似乎是個普通益智類玩具,但在平常人手里或許幾個月都玩不出,在他的手里只需幾分鐘就能搞定。
20xx年,他帶著"傷腦筋12塊"和130只盒子到美國表演。他對觀眾說,誰能將"12塊"放到任何一只盒子中,就把玩具送給誰。一個星期后,無人能解答。方老當場表演了幾遍,大家看清楚了,可仍無人會玩。
玩具不僅使他感受到了快樂,也讓他體現了自身價值。經過十幾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他研制出十幾個玩具,并擁有5個玩具的專利權:五單元六對稱積木式智力玩具、十四砌件積木式智力玩具、非直角六砌件積木式智力玩具、非直角十砌件積木式智力玩具和十二面體盒子。
三、了解幾種玩法
1、利用我們手中材料袋中的材料(當然也可自己利用各種材料進行玩具制作),自己先制作玩具,然后再玩。這樣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2、利用電腦來玩。
3、演示藍光傷腦筋12塊軟件的使用
在游戲中為你提供了眾多的有趣的平面圖形,每一個圖形都能讓您傷腦筋好一會。如果你覺得還不過癮,軟件還提供了完善的圖形編輯功能,可以讓您自己編輯出新的圖形。游戲的操作簡潔方便,你可以隨心所欲的任意拖動和旋轉積木。將積木拼成游戲中給出的圖形,你就順利過了一關。
四、動手玩一玩
1、還原成一整塊長方形
2、參照圖案拼一拼
3、自己動腦筋拼一拼
4、自己選擇圖案拼一拼 五、動腦想一想 玩了一課,有什么收獲?
六、大膽試一試
如果2人、3人把拼板合在一起玩,那可以拼出什么呢?大膽試一試。
綜合實踐活動 篇12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標志的作用與特點。
(1)作用:引導、指示、識別。(不能、應該)
(2)特點:簡單、醒目、直觀。(一般來講,綠色表示安全、環保等含義,紅色表示緊急或禁止含義)
(3)認識標志的基本分類(從作用、顏色、代表含義)
2、初步嘗試運用聯想與概括的方法進行設計。
隱性內容標志在為我們帶來方便得的同時,也在規范著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因此在學習標志的設計語言、感受標志的視覺美感的同時,引導學生能用生活標志知道自己的行為,從小樹立學生的公德意識,使學生在學習與設計過程中,進一步明確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認識標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點。
2、難點:運用聯想與概括的方法達到視覺傳達的最佳效果。
課前準備:
收集各種有關資料、圖片等等。
教學設計:
一、場景導入
1、同學們,這周末過得快樂嗎?都去老師和大家一樣,也特別喜歡放假到各處走走,請大家猜猜看,老師這天都去什么地方了!
2、老師的錢包被好心人送到了失物招領處,真是幫了我大忙。同學們,你們也要這樣做,拾到東西要要交到失物招領處或者警察叔叔的手里。(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新授:
(一)揭示課題
雖然老師沒有告訴大家我去了哪些地方,但是同學們仍然猜到了。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常常會見到這些能提醒我們、指示我們的圖畫,我們把這些圖畫稱做標志。標志是一種視覺語言,在我們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聯系生活對比分類
出示生活中的標志,讓學生辨識,簡介標志的分類。
1、按作用分:(1)引導;(2)指示;(3)識別。
2、按顏色分:(1)紅色;(2)綠色;(3)其他。
3、代表含義:(1)商標;(2)公共標識;(3)徽標標識。
小結:生活多姿多彩,標志形形色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使生活更多了一抹亮色的色彩。大家不必局限于老師對它們的分類,可以根據自己對標志的理解,對它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分類。
(三)對比分析(圖畫和標志)
我們已然知道,標志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時刻指示、引導我們的生活,請大家看下面一組圖:(保護環境&游泳)
對比:
1、圖畫與標志的區別,抽象出標志特點:簡單、醒目、直觀;
2、不同的設計,有相同的符號。
小結:標志其實就是從圖畫中抽象出來的、具有概括性的特殊語言符號。
(四)引發創作
(過渡:標志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連我們的校園里也比比皆是。)
1、看圖回憶:作為大紅門一小人,你了解我們的校園里那些地方存在標志嗎?
2、看圖思考:我們的校園里那些地方缺少標志?
3、引發創作:做為大紅門一小的一名小主人,請你為學校缺少標志的地方設計一個你最喜歡的標志,使我們的校園縈繞在美麗的視覺語言所帶來的和諧氛圍中。
4、提醒學生創作注意,加深學生對標志用途的理解,對知識點進行鞏固。
(1)標志的特點;
(2)美感、有獨創性。
(五)提創作要求
1、用繪畫的方法為學校設計一個標志;
2、抓住標志的特點;
3、設計時注意顏色的運用。
(六)學生創作
1、巡視,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給予具體指導;
2、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形式,合作完成或自己獨立完成標志設計。
(七)展示評價
采取自評、組評和教師評的方式。評價導向:
1、評價自己或組作品是否有美感、有獨創性;
2、小組創作的過程中的點滴體驗。
(七)小結
標志是一種圖形的傳播符號,它以精煉的語言向人們表達一定的含義。標志不受不同種族、民族、語言文字的束縛,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形新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們對標志的理解會更深。
請大家今回去以后,到你們生活的小區去找一找,有沒有需要提示或提醒的地方,如果有,請你運用你今天學習的知識和創作標志的方法,也為自己的小區設計一些標志,把我們的所學所知服務于社會,做社會的小主人。
綜合實踐活動 篇13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可見新頒布的課程綱要和標準特別強調了綜合實踐性學習的重要性。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廣大語文老師也開始重視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廣辟渠道,創造性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本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積極引導學生創辦手抄報,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培養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它本身是一項很受學生歡迎的活動,而且還可以用來展示其他語文實踐活動的成果,更有利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目標的實現。
一、手抄報的形式。
“手抄報”顧名思義就是用手親筆抄寫的報刊,它是極具個性化的作品,因此手抄報內容呈現形式要豐富多彩。在辦報前向學生展示網上搜集的手抄報,講授辦報方法,明確基本要求:選用八開的鉛畫紙,圍繞主題,搜集、編撰相關材料,再配以圖畫,使圖文并茂。然后要求學生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形式一定要創新。手抄報的編輯組織形式也是靈活多樣的。可一人獨創,可以小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體合作。其中小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辦報自主性。我在班內形成了六人編輯小組,每個編輯小組都有名稱。組內有主編,有文字編輯,有美術編輯,有采編,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成功感、自豪感。小組之間還展開評比競爭。學生的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了,不僅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班內形成了團結、協作、創新的良好氛圍.。
手抄報的形式相對于辦黑板報來說,更為靈活,出黑板報培養的是一小部分有特長的學生,一大部分學生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鍛
煉。而辦手抄報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能盡情施展才華。可以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出黑板報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二、手抄報的內容。
手抄報的主題與素材的選定也是靈活多樣的,要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主題選定要依據學生興趣,遵循課內外結合的原則。(1)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確定。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重要知識,詩詞歌賦,傳統文化可以成為手抄報主題。如“走近魯迅”“漫談克隆”“四季詩歌”“成語王國漫游”等。還可以結合寫作教學,制作“作文快報”。尤其是新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名著推薦與閱讀等內容的學習,配合以手抄報的制作,更利于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如辦“我愛文學”“狼”“荷”“鳥”等專題小報。(2)可以根據特定節日,紀念日確定。比如,為慶祝元旦的到來,可以“喜迎新年”為主題,選取一些相關新年的傳說、風俗民情、燈謎、歌謠甚至是學生自主創作的表達喜悅心情的習作為素材。(3)可以自由確定。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制定“未來博士”、“擁抱春天”、“童話樂園”、“小小說天地”等頗具個性的主題。素材可以來源書籍,報刊雜志,網絡,自己創作等,選材要精當、典型。
三、手抄報的評價。
小報創辦好后,除了進行公開的展示交流外,老師還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確一定的價值取向。評價中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評價出結果。(1)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流,讓學生自由談論對自己、對他人作品中的優缺點的認識,培養學生一定的評價審美能力。(2)進行全班的手抄報比賽。師生共同參與,分別從定題、選材、版面設計、繪畫、寫字諸方面暢所欲言,評選出公認的優秀作品,并開辟專門的園地進行展示,增強班級的文化氛圍。與此同時,評選出“最佳策劃獎”“最佳組織獎”等,以促進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的培養。當然,也在那些作品雖不出色但有明顯進步的學生中,評選“最佳進步獎”,以鼓勵后進。
四、手抄報的作用。
(1)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教會了學生向生活學語文的方法,使學生意識到不僅要在語文課堂上學知識,還要大膽地走向課外,在生活中,在廣泛地閱讀中獲取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2)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這正是時代的迫切需要。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很多,要制成手抄報需要巧妙設計,精心安排,尤其是版面設計,要根據內容添加圖畫,使版面圖文并茂、活潑新穎,這就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調動思維,借助審美能力和繪畫技巧,發揮創造性,大膽設想。
(3)學生要想本組合作出的小報贏得大家的贊譽,在定題、選材、書寫、繪畫每一環節都要發揮本組學生的特長,挖掘本組學生的潛力,還得緊密合作、共同出謀劃策。這樣,既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積極進取精神(個人獨創小報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更不必說了)。
(4)手抄報是由學生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筆一畫制作的,它集語文、數學、自然、社會、美術等知識于一體,真正實現了對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的拓寬,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以上只是個人實踐所得。我相信,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創辦手抄報的形式、內容將越來越豐富,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必將越來越大。最后,讓我們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幾十年前的愿望作為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
可一人獨創,可以小組合作,更可以整班集體合作。可是一人獨創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比如:有的同學雖然有較豐富的課外書籍,可是寫字能力卻很差,自己辦出來的手抄報字跡潦草,常常招來同學們的取笑,讀寫積極性大大減弱;而有的同學寫字能力很強,但由于家庭條件的制約,自己的閱讀空間卻很小,想抄卻沒得抄,形成一種自卑心理;再加上一人辦報工作量大,費時較多,效果較差,經常采用這樣的形式會影響學生辦報的積極性。小組合作的形式最利于發揮學生的特長和辦報自主性。班內形成了六人編輯小組,組員各司其職,有主編,有文字編輯,有美術編輯,有采編,每個人都有了成功感、自豪感,各小組內的體制由學生自己設定,有的小組還制定了規則,組內每人每天練寫一篇,根據作品選拔編輯,其余的人組稿。各個編輯小組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小組之間還展開了競爭,優勝組的大名醒目地寫在報上。學生的潛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了,不僅有了預定的收獲,而旦有了學生自己的創新,不僅提高了學生讀寫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班內形成了團結、協作、創新的良好氛圍.。
手抄報的形式相對于辦黑板報來說,更為靈活,出黑板報培養的是一小部分有特長的學生,一大部分學生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鍛煉。而辦手抄報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能盡情施展才華。從主題選定到排版設計,從構畫報頭到寫美術字,從板面美化到謄清,都包含了很深的學問,這樣的活動,既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又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可以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做到人人參與,這是辦黑板報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可見新頒布的課程綱要和標準特別強調了綜合實踐性學習的重要性。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因為通過“語文實踐活動”將課本內與課本外、課堂內與課堂外、校內與校外、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溝通起來;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發現、發掘、發展學生的潛能,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在活動過程 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挖掘課余時空潛力,開展利于拓展學生思維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不是苦差事,使學生愿學、愿做,在活動中解放學生的“手腳”和大腦,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在學中樂,在樂中學;通過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欲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實踐活動是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的過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語文學習的直接經驗與感受而開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發展。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樂于學語文,學好語文,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更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同時也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有鑒于此,我們的語文老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的引導學生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廣辟渠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本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積極引導學生創辦手抄報這一活動形式,能充分實現學生對語文進行綜合實踐學習這一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 篇14
“綜合性學習”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標》)首次提出的一項重要的語文學習目標,被稱之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開辟這一新的領域,其目的在于改變學生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全新的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學習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學和做》是蘇教版教科書編者貫徹《語文課標》理念,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精心安排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自高年級起每冊安排 1 個。分別是《學和做(1)說名道姓》、《學和做(2)節約用水》、《學和做(3)讀報和剪報》、《學和做(4)我的成長冊》。這四個內容都以話題為形式,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提示學生實踐探究的路徑,引領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思考、探詢、研討、習作等一系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激勵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現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 10 冊《學和做(2)節約用水》(以下簡稱《學和做(2)》)為例,談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中如何進行“學”和“做”。
一、“學”好教材,感悟理念。
《學和做(2)》的活動主題是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以“節約用水”為話題展開學習、調查、研究,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很有實踐價值。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由五個小板塊組成:
1、小小調查。設計提供了幾個調查項目,引導學生任選其中之一進行調查,并提示用文字或圖表等形式反映調查結果。
2、談節水,學成語。引導學生牢記節水古訓,積累關于“水”的成語。
3、介紹節水小竅門。設計提供了貼近學生生活的節水案例,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節水小竅門。
4、編寫公益廣告。列舉幾則節水公益廣告范例,引導學生學著試編公益廣告。
5、節水知識搶答。以知識競賽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掌握節水知識,自覺遵守節水公約,創新節水方法,培養良好的節水好習慣。
潛心研讀以上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我們不難領悟出《學和做(2)》鮮明的特色,其中包含的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即突出自主、強調綜合、注重體驗、激勵創新。
1 、突出自主。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話題、自主設計活動方案、自主展示活動成果。精選的調查提綱、節水公益廣告、節水小竅門、節水知識競賽題等典型案例,能啟發學生自主探究,激勵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發揮潛能,提高人文素養。
2 、強調綜合。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溝通了聽、說、讀、寫,溝通了課堂內外,溝通了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溝通了文本學習與實踐活動。它能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去分析、解決“節水”問題,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提高。
3 、注重體驗。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以“調查”等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走出封閉的課堂,走向生活、家庭、社會以及自然,注重過程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 篇15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
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風土人情等知識。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搜集、篩選、歸納和利用資料的能力。
(2)讓學生走向社會,親近大自然,去尋找美、發現美,并學會拍攝,讓美化為永恒的記憶。
3、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感受到家鄉的風光美、人文美和時代美,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樹立為振興家鄉而勤奮學習的遠大目標。
活動準備
1、組織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搜集家鄉的歷史文化、名勝古跡、風土人情、革命事跡、傳說故事等材料或圖片。
2、組織學生觀看“家鄉文化大搜集”視頻
3、組織學生參觀等人文景觀。
4、發動學生去家鄉的名勝古跡游玩,拍下美麗的畫面和美好的鏡頭。
5、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指導學生在展示家鄉美的同時,要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獻計獻策。
6、舉辦“走進家鄉”綜合實踐活動系列展覽。
活動實施
與山水相約,讓學生與家鄉進行零距離的接觸。
在家長的允許或帶領下,學生利用周末時間游玩家鄉的風景名勝。在與山水相約的過程中,學生們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下相片,去搜集風景名勝中的資料,鼓勵學生力求學會當家鄉義務小導游,親身體驗當導游的樂趣與艱辛。走訪家鄉名人,學生們還自由組合成幾個小分隊,走訪寺廟祠堂,走訪家鄉名人,請教親朋好友,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民間故事和名人故事等,做好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活動展示
在與家鄉的一次次接觸中,學生們對家鄉的了解會越來越深,對家鄉的情感也日漸深厚。在同學們整理編輯的基礎上,首先在班里進行“家鄉歷史文化”綜合實踐活動匯報交流,選出優勝小組展示,舉辦“走進家鄉”作品系列展覽。【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承延前面在旅游、參觀、訪問、搜集等渠道獲得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學習資源的梳理,并整合他人信息,拓展了思維的空間,形成多層次、多方面的立體信息交流平臺,達到資源共享。為了使學生在探知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避免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我不包辦代替,不指手畫腳,讓學生以家鄉人的身份參與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系列展覽活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
活動延伸
課后,我給孩子們留下作業:
1、請你用最好的方式來宣傳家鄉、展示家鄉,構劃家鄉。
2、任選一處家鄉的名勝古跡,介紹給你的家人。
活動效果及反思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了解到家鄉的歷史、名勝和傳說,而且升華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進而萌發了誓為家鄉作貢獻的美好志向。家鄉是每一個家鄉人一生的摯愛與牽掛,我愿繼續帶著我的學生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家鄉,了解家鄉。
綜合實踐活動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使學生了解到零用錢來之不易,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零用錢的意識,了解該怎樣合理使用零用錢。
2、在活動中,加強對學生使用零用錢的教育和引導,培養學生節約用錢、合理用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零用錢的意識,了解該怎樣合理使用零用錢。
教學難點
規范學生的消費行為,讓孩子學會有計劃使用零用錢,讓零用錢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促進孩子們健康 。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調查
1、小組先交流,有了零用錢你怎么用?
2、集體交流。
二、評議悟理
小組討論:零用錢的使用方案,推薦幾種合理使用零用錢的方案。
三、情境啟發
學生說說父母的工作,引導他們感受勞動的艱辛。
四、導行強化
評論同學使用零用錢的合理性,強化合理使用零用錢的意識。
五、活動延伸
了解家庭消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