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精選16篇)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
篇一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的一首小詩。它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初中一年級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剛升上初中的新生所接觸的第一篇語文課文,所以如何教好這篇課文非常重要。它對于貫徹新課標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意義,對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同一的實施,對于培養學生[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備課時我非常用心,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學生在看到了一幅幅的畫面后很是興奮。我也因勢利導“同學們,你們來猜測一下,在山的那邊是什么?”“如果你住在這樣的地方,你希望山那邊是什么?”“為什么?""如果你們來寫《在山的那邊》,你們會寫什么呢?”“大家看不同的人寫《在山的那邊》就有很多種不同的寫法。原因是什么?”“是啊,經歷不同、思想不同,希望、理想也不同這些具體的東西,用專業點的話說,是意象(板書),這些意象是理想的載體。現在讓我們一起走近王家新,看看在王家新筆下,山的那邊是什么?”“大多數同學都已經讀過了,詩中除了海、還有什么?”
“有同學愿意給大家朗讀嗎?”“我們已經讀了這麼多遍,同學們明白王家新想說什么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因為學生不愛舉手發言,我只好耐心的等待,等他們過了自己心里這一關,等他們明白老師是真的希望他們自己來說,來談他們心里的想法,而不是簡單的一問,然后自顧自地說下去。時間一分一秒的在流失,我有些急。但我告訴自己:要以學生為主;要配合好學生;一定要養成他們的好習慣。當同學們一個一個的站起來后,當他們說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之后,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可是當課堂進行到這里的時候有進行不下去了。同學們生怕自己說錯了。又無人發言了。憑我的感覺,也該下課了。我只好進行課堂小結,留作業。
上完了這堂課,我反思:我完成了教學任務了嗎?我的學生有收獲嗎?這是一節成功的課嗎?我知道如果是學校領導來評,答案是否定的,在我個人看來應該是肯定的。我寧愿多上一課時,也要以學生為主,把課堂還給學生。也不要一言堂,要學生做我的聽眾。
篇二
一、在有效活動時間里,這就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大膽放手,懂得了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習時間和思考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句子,而研讀后的學生發言,學生發言非常積極,還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這讓每個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就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而我們老師只起到引路、搭橋、鼓勵作用,這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賞識學生,能夠生發出有效的課堂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要讓學生有效的課堂參與,賞識是必不可少的。賞識在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堂上從中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學生學習心境保持“愉悅”,使學生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從而增強了濃厚的讀書興趣。
三、 不拘預設,為生成導航
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預設,也不能沒有生成,我認為預設與生成最為關鍵的是把握教材,課前我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水平的預設。比如在這堂課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品析語句,自己在對學生的引導上比較成功,也適當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達到預期的效果。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2
今年教七年級,讓我這個原來對新課程投入不深的人,終于進入了新課程的大門,應該說,我是滿懷信心與希望,因為在我原來的理解中,新課程的課堂是由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師只要作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那教師不是很輕松?聽了一些公開課,感覺也是如此,課堂上氣氛是非常活躍,教師講的也不多,學生自己探究,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重點問題,不是說“三個臭皮匠,頂得上一個諸葛亮”嗎?何況我們有那么多的“臭皮匠”。所以,課前我的準備可是非常輕松的。
帶著這種想法,我進入了課堂。我們七年級第一課是《在山的那邊》,第一堂課,我讓學生讀課文,由于先聽了課文的錄音,所以學生朗讀也很投入,這一步完成得非常好,我非常滿意。接下來,就進入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環節了,我請學生先自己仔細閱讀課文,然后將自己有疑問的內容寫在紙上,學生都很認真地完成了,接著,我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剛才小組四位同學提出的疑問,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的,就等下全班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非常熱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該是答疑了,課前我準備了好多比較重要的問題,就等學生提出來了,我以為學生再厲害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就請學生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學生的手舉了起來,我嚇了一跳,那么多的'問題?首先,我請了一位叫陸婷的女同學,她提的第一個問題就讓我吃驚不小,她問:“老師,既然說這是一首新詩,那新詩的奠基者是誰?”這個問題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腦子飛快地轉著,終于我也不是太確定地告訴她應該是郭沫若。學生的這一下可將我嚇了一跳,心中不由地暗叫僥幸。接下來的問題更使我感到學生了不起,那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問題是朱暉提出的:“詩中的山象征了困難險阻,那我們知道比山更可怕的多的是,比如非洲的原始森林,還有沼澤,還有許許多多,把他們比作困難不是更可以看出克服困難的艱巨嗎?”我不禁豎起拇指,說:“這問題水平真高。”朱暉笑了,同學們也投以敬佩的目光,而此時的我倒有點為難了,我該如何回答呢?是否就讓學生自己討論?我決定先讓學生討論一下,趁這時間我自己準備一下,要講得讓學生服氣。
學生你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見解,最后,我總結了,我說:“我們可以用剛才的非洲原始森林、沼澤等來象征困難,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山更熟悉更切近我們的生活。用山來象征困難可以讓我們更好理解。”看到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點點頭,我也舒心地笑了。我意猶未盡地請同學們再來提問,可學生居然說他們的問題都解決了,我不僅有點傻了,這樣的話,我如何將我要給他們講的內容講給他們聽那?我原來以為學生總有解決不了的。這可怎么辦?我靈機一動:“下面請同學將你們小組討論的,你們以為很重要的、或者你們覺得解決得最得意的問題展示出來,讓老師和大家見識一下好嗎?”這一下,可熱鬧了,一只只手舉了起來,各組同學爭先恐后地要求發言,結果真的將重要的問題都解決了,這下我的目的達到了。
通過這堂課,我徹底改變了原來對新課程的看法,現在我知道其實新課程對于教師的要求是高得不得了,有時我們開玩笑說,新課程需要我們教師每人都是全才,每人都是百科全書,確實如此,現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在原來的傳統教學中是不可能出現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充電,積累,這樣才能擔負起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教育的責任。以前老說教師應該是一瓶水,現在,我覺得我必須是浩瀚的大海。《新人教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隨想》這一教學反思,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3
“同學們,不停翻山,不停戰勝失望,最終達到成功,這是本小節的主要內容。請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簡單的小故事形式來闡釋這段話,好嗎?”
我發現:原先的課堂晦暗艱澀之氣一掃而空,同學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為了充分理解,為了同伴合作,我給各小組三分鐘的時間交流。豐富多彩的答案流瀉而出:
①童第周歷經生活的艱難,追尋“海”的誘惑,最終成為大科學家。
②王獻之練黑了一墨池的水終成大書法家。
③李時珍歷經27年的艱苦鉆研,終于成就了《本草綱目》。
④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功德圓滿。
⑤一部《西游記》的拍攝歷時17年,終于以經典之作拍攝成功。
⑥張海迪高位截癱堅持自習外文,最終精通七國文字。
⑦愛迪生實驗失敗數千次終于有了近千項發明。
⑧居里夫人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終于提煉出了鐳元素。
贊可夫曾說:“ 教師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時刻謹記著,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個體,我們要點一顆個性的種子,讓他發芽。只要我們精心的呵護學生在閱讀中形成的蓓蕾,盡可能的給他們以陽光的溫暖,雨露的滋潤,總有一天,這些小小的蓓蕾就會綻放出迷人的花朵,散發出醉人的馨香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4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這首詩寫了詩人王家新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啟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要一次次戰勝失敗和苦難,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這首詩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有吸引力也有挑戰,以下是我對本篇課文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得與失
在講授這首詩歌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讓學生通過聽錄音、自由朗讀等方式感知課文后,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全班交流小組里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課堂氣氛活躍。例如,有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中的“飄”字怎樣理解?又如:“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是什么意思?這樣的提問都很有價值。這是教學中的“得”。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體會,詩歌教學尤為如此。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歌的教學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安排在學生的提出疑問和解決疑問這兩個環節上,忽視了對詩歌的多次朗讀,因而學生對詩歌的總體理解和感悟不夠深刻。除此之外,對詩歌的主旨引導不夠也是本次教學的不足之處。
二、教學困惑
詩歌的語言含蓄而凝練,《山的那邊》一文中也不乏這樣的詞語,例如,“隱秘的想望”、“飄來的種子”、“枯干的心靈”等,對初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運用淺顯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化為形象,讓學生透徹地理解課文,這是教學的難點之一,也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之一。在授課的過程中,我雖嘗試用生活中常見的詞語來引導學生,但學生對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這是我今后的教學需要加強的地方。
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義也是教學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明確什么是象征,接著例舉常見的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加以說明,例如,梅花象征高潔,鴿子象征和平,烏鴉象征厄運等,讓學生對“象征”這個概念有個具體的認識。在這樣的鋪墊下,學生理解文中的“山”象征著“重重困難”并不是
很困難,但對“海”的象征意義還不是十分理解。我引導學生先明確海的特點是“開闊、光亮、自由”,接著再點出文中的“海”象征“理想的境界”,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象征的含義以及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義呢?我認為自己今后還需要不停地探索這一個問題。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5
一、在有效活動時間里,這就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大膽放手,懂得了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習時間和思考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句子,而研讀后的學生發言,學生發言非常積極,還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這讓每個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就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而我們老師只起到引路、搭橋、鼓勵作用,這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賞識學生,能夠生發出有效的課堂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要讓學生有效的`課堂參與,賞識是必不可少的。賞識在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堂上從中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學生學習心境保持“愉悅”,使學生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從而增強了濃厚的讀書興趣。
三、 不拘預設,為生成導航
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預設,也不能沒有生成,我認為預設與生成最為關鍵的是把握教材,課前我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水平的預設。比如在這堂課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品析語句,自己在對學生的引導上比較成功,也適當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達到預期的效果。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6
作為一名剛上講臺的新教師,我覺得不斷地總結自己在教學上的得與失,既可以肯定自己的優點,保留好的方面,又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反省,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現代詩《在山的那邊》這課的教學進行反思。
首先,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整體感悟詩歌內容;品味詩歌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教學重點品味詩歌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其次,因這課是略讀課文,故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我的教學基本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也完成了教學目標。首先,讓學生整體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之后再研讀和賞析課文的優美語句;其次,在詩歌教學中,重點是要誦讀:我先讓學生聽錄音,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后,又讓全班同學齊讀一遍鞏固所學知識。這一點,我覺得還是可取的,因為讀本來就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也是感受語言,訓練語言的基本方式。讓學生讀,以讀為本,這樣也確保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把聽讀、自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與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享受!
在這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這一環節我覺得自己做得較為成功。因為我利用初一新生剛剛告別童年時代,懷念童年生活的心理,讓他們訴說小時侯的夢想,再引出山里的孩子在想著什么,他們的想法又給我們什么啟示這一問題中來。這樣就很順暢地進入了課題《在山的那邊》。
導入的成功使學生提起了學習的興趣,為我上好這課打下了基礎。但是,這節課安排的內容比較多,課堂的時間相對比較少,以致于我講課的速度也比較快。學生給我的反饋信息也是如此,新知識的確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關于這一點,我想在以后的備課中,我會多考慮一下時間的安排,特別是在賞析語句這一環節上,把學生所喜歡或者不懂的都講一遍,而應該從眾多句子中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重要而且不容易理解的句子來重點分析。例如:
1、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2、為什么說“在山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4、"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這樣,既可以省下時間給學生自己思考并消化所學知識,又可以使自己不那么辛苦。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在學習生字詞方面,我也有所感悟。從第一節課開始,我就給學生強調了詞語的重要性。每節課都會要求他們讀音要準確,字形要寫對,但一個單元下來,我仍發現有很多學生不會運用新學的知識。這讓我感到很困惑,后來一反思,發現原來我沒有強調理解詞義,很多學生就偷懶,不用心去學,自然就不會去運用。理解詞義本來就是詞語教學的重點,我們學習一篇文章,也只有理解了文章的詞語,才能讀懂文章的內容,才能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針對這個問題,我決定以后讓學生多讀多練,在抄寫詞語的同時一定要理解詞義,并不定時使用多種方法去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
以上是我在教學內容上的一些反思,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教學方式上也需要改進。在這節課中,學生雖然是主體,以讀為本,在賞析詩歌中也是選擇他們所喜歡的句子,但是,我覺得仍缺點什么。我想,在課堂中若能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一起去探究文中難題那該多好。事實上,這也是我所反思的最重要的一點。課改要求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而合作學習要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有所互動,在我這節課中,教學氣氛較為沉悶,缺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活躍氛圍。這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難題,我設想在摸清學生底子后,讓他們自由組合成若干個小組,每小組3—4人。語文課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發揮我們教師作為組織者的角色功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在討論與探索中發現知識,研究知識和運用知識。基本模式可設為:“導出目標,獨立學習 ——自主質疑,討論交流——總結匯報,巧妙評價”。我希望在我以后的教學中可以采用這種模式,讓學生養成合作、質疑的精神,并更有興趣地去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
以上就是我對于《在山的那邊》這一課的教學反思,里面反映了我教學中的一些不足,我希望通過這次的反思可以解決我現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不斷地向別的教師學習,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7
1、使用教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2、教材分析
這首新詩用象征手法說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畏艱苦跋涉。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美,意蘊豐富,在詩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3、案例設計思想
通過“導入,學習新課,談人生經歷”這三大板塊教學,使學生掌握本文的有關知識(字詞積累,朗讀技巧,思想內容,寫作特點等),并能在反復朗讀與交流的過程中體悟人生道理,樹立正確對待困難的態度。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如“癡想、隱秘、誘惑、喧騰”等;學會正確朗讀。
過程與方法:在朗讀與探討中領會詩中“山”與“海”的藝術形象蘊含的意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由“山”與“海”體味通往理想之路就要不畏艱苦跋涉的道理,由此正確對待困難。
5、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體味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6、教學難點
鑒賞詩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7、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詩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達一種信念,一個哲理,意象壯闊,詩意跌宕。通過反復誦讀,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及凝煉形象的語言。
②聯想想像法。用于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關于“山”與“海”,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征意義的理解,要調動生活經驗,激活思維,以求深層探究。
③討論點撥法。用于對詩歌意蘊的分析。
8、課前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海》。課文錄音);投影儀;幻燈片;CAI課件。
學生: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9、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擁有夢想。夢想讓我們無憂無慮,夢想使我們不畏艱難險阻,夢想公平地賦予每個孩子以權利。當城里的孩子在喧囂的都市里做夢時,山里的孩子們都在想什么呢?他們的想法又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導入的同時伴隨多媒體展示:一個孩子伏在窗口向遠方眺遠,遠處是起伏的群山,東方有一輪紅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邊是什么呢?)教師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投影: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然后解釋詞義。
凝成( )_____ 誘惑( )_____ 一瞬間( )_____
隱秘( )_____ 喧騰( )_____ 癡 想( )_____
教師明確,學生識記:
凝成(nínɡ):由氣體變成液體或由液體變成固體。
誘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間(shùn):一眨眼之間。
隱秘(mì):隱蔽,不外露。
喧騰(xuān):形容聲音雜亂,像開了鍋似的。
癡想(chī):發呆地想。
2、聽課文錄音
師:請同學們一邊聽錄音,一邊劃出節奏與重音。
3、全班齊讀
4、學生自讀,思考“山”與“海”的象征意義。
師:文中的“山”與“海”有什么象征意義嗎?如果有,那它們象征什么呢?
生1:“山”指現實的東西,“海”指詩人渴望見到的東西。
生2:“山”應該指困難,“海”指克服困難后的喜悅。
師:這兩位同學都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很好,特別是第二位同學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義,值得表揚。關于“海”的象征意義,還有同學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嗎?
生3:我覺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
師:很好。其實“海”就是象征一種理想,一種克服困難后所達到的光明境界。
(三)探究閱讀。(投影出示問題)
1.師:“我常伏在窗口癡想”一句中,“癡想有何作用?
生:沉默。
師:我們在分析“山”與“海”的象征意義時,幾位同學都表現得不錯,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大膽發言。即使錯了也沒有關系,也許你的錯誤還能引出別人的正確答案呢!
生1:說明“我”很愛幻想。
生2:這個詞用在這里很準確。
師:你能具體談談嗎?
生2:想了想,搖搖頭,靦腆一笑。
師:沒關系,請坐下來繼續思考。大家看看,這個是不是在描寫人物?
生齊答:是。
師:人物描寫方法有很多種,這里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生3:心理活動。因為這個詞中有個“想”字。
師:他在想什么?
生3:想知道山那邊是什么.
生4:我覺得“癡”是描寫神態的。
師:寫出了“我”的什么神態?
生4:發呆、非常入神。
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對“癡想”這個詞的分析讓我覺得,你們每個人都很了不起。
生:一起鼓掌。
2、師:“我”經過努力,最終爬上了那個自以為可以看到海的山頂,“我”的愿望實現了嗎?
生齊答:沒有。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1:哭著回來了。
生2:鐵青著臉。
生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3、師:山“鐵青著臉”是什么意思?
生1:山是青色的。
師:你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興。我們還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義呢?我們說文中的山已經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為詩人已經賦予它象征意義了,它是困難的象征。人是面對困難時一般會出現什么心理呢?
生2:是不是寫出了“我”當時失望和沮喪的心理?
師:大家說呢?
生齊答:對!
師:通過分析這句話,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詩歌的語言的確很凝煉。簡簡單單一個詞,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就會發現它其實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意味。
師:“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
生1:媽媽說的那句話。
師:更準確地說,那句話對我起了什么作用?
生2:那句話給了我希望。
生3: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生4:給了我堅定的信念。
師:對,這粒種子實際上就是一種力量,一種信念。其實詩中有句話已經透露了這粒“種子”的含義,大家能找出來嗎?
生1:山那邊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
師:為什么說“山那邊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生1:因為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越過高山,看到大海。
師: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們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出山海的象征意義?
生1: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難,實現理想。
師: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就是學習這首詩后我們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一定要做好與困難作斗爭的準備。我們應該堅信,翻過無數座“山”,一定能看到“海”。
(四)學生質疑,集體討論解決。
1、生:詩的結尾“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是什么意思?
師:哪位同學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
生:沉默。
師:是什么東西在一瞬間照亮了你的眼睛?
生1:是大海。
師:“大海”是什么?
生1:是理想中的情景和境界。
師:能輕而易舉達到理想的境界嗎?
生:不能。要翻越無數座山。
生2:要克服無數個困難。
生3:要失望無數次。
師:克服困難的過程也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并走出黑暗的過程。黑暗的盡頭是什么?
生齊答:是光明。
師:對,是光明。一個在黑暗中摸索了許久的人,當光明突然出現在眼前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生1:高興。
生2:愉快。
生3:驚喜。
生4:興奮。
生5:激動。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對。將同學們剛剛分析的歸納起來,就是詩的結尾所蘊含的意味和感情。
(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以鋼琴曲〈〈大海〉〉配樂。
(六)拓展遷移。
請學生講述自己為實現某一目標而克服困難的經歷,以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鼓勵學生樹立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的人生態度。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每人準備一張紙,寫上自己的姓名、理想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名言。全班匯集成冊,復印后人手一本,作為永久的紀念及鞭策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三.分析反思
1、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作為第七冊的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奠定基調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第一節課上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刻意放大了學生討論、發問、自由交流等環節所占的比重,以此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為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2、以讀為本。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的意味如水中鹽、花中蜜,老師既翻譯不出,也講解不出,而只能*學生反復朗讀去體味。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充分注意和發揮了朗讀的作用,靈活地運用范讀、指名讀、齊讀、快速讀、激情誦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悟哲理,品味意蘊,培養朗讀能力。
3、賞識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教師始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教師也會面帶微笑地鼓勵他們,諸如“沒關系,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們比我想像的還棒”、“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雖然你的不夠完美,但你的思維很開闊”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評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提倡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節課中教師專門安排了朗讀比賽,意義就在于此。
總之,《在山的那邊》作為第七冊的開篇之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在通過它向學生闡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知識的傳授反倒稍顯次要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8
【原文片段】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
【教學片段】
師:(引導學生抓住“鐵青著臉”理解所蘊含的意味)“山那邊的山啊”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生:是,因為山那邊還是山,又高又遠,看上去是青色的。鐵青著。
生:作者好不容易登上了山頂,沒有看到向往的大海,望見的俐日是山,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
師: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鐵青著臉”?這是一種什么手法?
生:生氣時。
生: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大山好僳人生氣時那樣“鐵青著險”。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
師:很好,那你體會到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了嗎?
生:山在嘲諷我,笑我天真幼稚。
生:失落。
師:“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讓我們讀出了原來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此時才明白,那其實是幻想。你認為呢?
生:零分告訴我成功并非易辜,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生:“我”受到了挫折。
師:那你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詩?
(生練讀,師點撥指導,學生用心讀詩。)
師:但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你從哪讀出的?
生:在山的那邊,是海/是有信念疑成的海。
生: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師:“山”是作者成長的重重險阻,那“海”呢?那“枯干的心靈”該怎樣理解?
生:是奮斗的目標。
生:雖然“我”沒看到海,但心中仍向往著美好的理想,“枯干的心靈”是對理想的渴望。
師:那“海潮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又怎樣理解?
生:是說理想給了我戰勝困難的勇氣。
生:是說理想滋潤了心靈。
師:是啊!經歷磨難的“我”說:“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之后,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于攀上這樣一座山,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生:老師,我明白了一次努力不會成功,要反復努力,理想才能實現。
生:努力了,達不到目的,也不要大失所望,要不懈地奮斗。
師:是呀,在學習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生:有一次我和同學去爬山,我走散了,焦急中又扭傷了腳,開始我想下山簿了。但我是班長,我一定要登上去。我一瘸一拐地向上登,竟忘了腳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最后登上了主峰。
師:是呀,詩人用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堅定信念,告訴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終將實現。
師:老師讀了《在山的那邊》后很有感觸地寫了一句:如果你能堅持不懈地對待艱難困苦,即使身陷逆境,美好的理想也一定能實現。你能否能將自己的感受也寫成一句話?
(學生紛紛思考,踴躍試說:本課在激勵學生成長的高潮中結束。)
【課后反思】
人生,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新學期開始了,學生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在山的那邊》寫的就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教學本片段時,我采用了“加強朗讀──探究關鍵詞句──開創問題情境──讀一讀,寫一寫”的方法實施教學。
1、在探究前、中、后均安排了朗讀,讓學生潛心體會文本,讀思結合,提高朗讀水平和理解能力。
2、探究關鍵詞句。我從探究關鍵詞句入手,以課后“研討與練習”為線索,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探究深層含義,聯系上下文品味詞浯。在此教學環節中我注重熏陶感染,立足整體,凸顯價值取向。
3、對詩的探究,品味。我通過有價值的設疑來引導學生研討,重視浯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引導學生說出對詩的感悟,訓練了學生的浯言運用和表達能力。本節課教學我“以生為本”,注重浯文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值得欣喜的是:學生經過引領,都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對人生有較深的感悟。這節課對學生啟發很大。如果說能對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能有所幫助的話,那將是我最大的欣慰。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9
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體。初中階段第一課《在山的那邊》就是一首現代詩。
本文我設計的導入是問:同學們喜歡詩歌嗎?學生基本上都說喜歡。我也請他們背誦了自己比較喜歡的詩歌。基本上背誦的都是古詩。李白的詩被背誦的頻率最高。估計問成年人這樣的問題,結果應該也是差不多。此設計的目的還是為下一個問題鋪墊:你認為詩歌要具備哪些特點。于是在討論,交流中,獲得了一些對詩歌的一些理性的認識:押韻,分行,富有感情,語言精練,思維跳躍等等。順便簡單提到古詩和現代詩在形式上的區別。于是,進入本課的學習。
在朗讀點評過程中,遇到了一件事。第一部分中,有這么幾句:“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呢?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關于“哦”的讀音問題發生了分歧,有學生讀第四聲,有學生讀第二聲。這是以前沒有遇到過的情況。我稍微思考之后,決定讓他們討論。我說:到底應該讀什么,這是由它的意思決定的,請聯系上下文,說出理由。于是,他們各抒己見。贊成讀第二聲的學生說:“哦”的后面是一個問句,所以它也應該表示疑問。贊成讀第四聲的學生說:他相信媽媽的話,所以,他后來才那么失望。至于后面的問句,是表示他已經有了爬山看海的想望了。我表示同意讀第四聲。但也表揚了認為讀第二聲并能說出理由的'學生。并由此告訴學生:看起來,很簡單的朗讀,其實里面大有學問要研究!
第二部分的朗讀,我就學生朗讀的情況,提出了,他們缺少重音的處理。對于作者想要借以強調自己思想感情的字詞應重讀。例如: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此句中“是”就應該重讀,它強調了答案“海”,表現了作者的堅定。
總之,根據學生出現的情況,指出學生在朗讀時應注意的事項(停頓,重音,快慢,感情等方面的處理),舉例說明即可,不一句一句講解。
朗誦點評環節的總結,要提醒學生:詩歌朗讀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感情。而要處理好感情,首先要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深入理解詩中詞句。
在揣摩詩歌詞句含義的環節,我首先讓學生來試著理解,方法。
1、聯系生活。
2、發揮想象和聯想。
3、換位思考:假如你是“我”。反對照搬參考書。
參考書有什么“好處”呢?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讓我們教死書。總之,讓我們畏首畏尾。
雖然說,詩歌教學重在朗讀,但實際上如果不講解,也只是和尚念經了。而且課堂時間有限。這篇課文看似簡單,但實際要解決的問題卻相當繁瑣,尤其是詞句理解。面對著差生面比較廣的現狀,我們該如何高效利用課堂時間?一篇課文上下來,還是我自己說的比較多。學生的收獲能有多少呢?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0
學校要求培訓回來后上一節回報課,于是,我按教學進度備了《在山的那邊》。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大學時代的一首詩,這首詩安排在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學生理解起來并無多大障礙。但新課改要求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即在聽、說、讀、寫上做文章,彰顯語文課的語文色彩。因此,在這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設計的原則是:以“讀”為中心,讓學生在讀中明理,讀中悟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甚至能收獲受益終生的人生體驗。
課堂程序設置了五個環節:
一、范讀課文,創設情境;
二、初讀詩歌,點擊字詞,提示易錯字,讀準詞句;
三、再讀詩歌,讀懂內容(自主弄清兩小節的內容);
四、三讀詩歌,讀出情感(合作品析字詞,確定如何通過朗讀表現);
五、拓展閱讀,提煉升華(欣賞一首有關生命的哲理小詩,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后,導入“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領唱、齊唱,把課堂推向高潮,最后用一句祝語“愿同學們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鐘,譜寫自己的青春華章”為這節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也許是期望太高,也許是性格中的自卑使然吧,課備好后,我總擔心自己朗讀感情表達不好,唱不出來(拓展里面有兩句《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詞,讀出來顯然感染力不足),所以總想著要規避這些問題。本來開始是準備不用多媒體的,但到后來我還是把本來安排的自己范讀改成了視頻范讀欣賞,把提煉升華中的自己唱“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改成了音頻播放,讓我無法釋懷的是我苦心修改的這些,教學實施過程中都成了敗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1
教學內容的和諧──豐富有效:讓每個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在一篇文章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去研讀,而研讀后的學生發言會出現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課堂生態美”。
如何“豐富”課堂,讓學生“活躍”起來?筆者認為將課堂內外的知識有機的銜接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課內、課外是學生獲取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讓課內成為夯實的主戰場,成為課外的成果的展示廳,讓課外成為課內的采集場,成為課內的拓展區,兩者有機結合,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師生互動,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在教學《在山的那邊》時,共用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以指導朗讀和探究詩中的山和海分別有什么深層含義。這個問題,第二課時就安排學生質疑問難,生生互問,生生互答,師生互答。我要求學生針對這首詩的內容、寫法、語言等各方面進行思考和提問。兩個班級的情況相似:都集中在幾位大膽好學勤思的學生身上,整堂課都在這幾位學生身上繞圈子,能答題的'也差不多集中在包括提問的學生在內的近十位學生身上,而近三十位學生卻在觀望、在沉默,看來六年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點還沒有充分地體現,大多數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還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的地位。可能老師們對孩子沒有十分強調“主動學習”、“做課堂主人”的重要性,因此,學生就一個個地沉默下去,在語文課堂上,慢慢習慣睜大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或好奇或探詢或無神地看著老師,頭腦也忘了思考,手兒也忘了活動,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學生的那份靈性也逐漸消失了,學習的熱情或者說知識對他們的吸引力也逐漸減退,直至最后消亡,那么“厭學”、“逃學”自然而然就出現了。這樣想想,后果是多么可怕呀!我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得好,我決定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學生的質疑提問將會繼續,不會因第一次的失敗而停下我語文教學改革實踐的腳步。為了調動沉默學生的積極性,也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我決定以小組內討論、小組長集中提交問題、師生共同討論這三步走來調動全班學生的質疑提問、發言的積極性,尤其鼓勵平時不積極的學生,在小組內要求小組長多給他們機會,把小組的意見和觀點也有意交給他們講述,力求把全班同學調動起來,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啊!
在這里,我將訓練和感悟并舉,旨在使學生不僅體會詞語理解中的細微差別,而且通過教師提供的背景和例子,為運用詞語打下扎實的基礎。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活躍。《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2
潤物細無聲
──《在山的那邊》課堂教學反思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鎮中學閆忠東
在學習《在山的那邊》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從而領會詩歌的深刻內涵之后,要求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是怎樣戰勝遇到的各種困難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令我欣慰,但也引起了我的深思:語文教師如何從知識和情感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恰當引導。
適時點撥,恰當指導,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位同學敘述了她當班干部時遇到的困難。她是這樣說的:“我五年級時當上了班干部,可我的同學們故意為難我,不聽我的安排,另外擔任班干部還耽誤我的學習時間,我好苦惱!后來我終于被評上了優秀干部,我戰勝了我自己!”聽了她的發言,我對同學們說:“她談了她所遇到的困難,我們為她戰勝困難而高興,但是,你們從她的發言中聽出了什么問題嗎?”同學面面相覷,都說不上來。我說:“你們知道她是如何戰勝困難的嗎?”我這樣一提醒,同學們恍然大悟,紛紛搖頭說不知道。我因勢利導,提到了表情達意時要突出重點(如何戰勝困難)這一問題。這樣的點撥對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都有很大的好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養他們健康的心態以及健全的人格。
一位女同學談起了父母的離異。她哭著說:“聽到爸爸和媽媽要離婚的消息,我的頭懵了,我恨他們不顧我的感受,當時甚至有了死的念頭。于是我放棄了學習,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后來一位朋友要我把對父母的恨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我聽進去了,發奮學習,把落下的功課趕了上來。我終于戰勝了自己!直到現在我還是那樣恨我的父母。”許多同學流下了眼淚,在我的心里也引起不小的震動,我說:“你能從爸爸媽媽離異的陰影中走出來,很好!但是你要相信:爸爸和媽媽分開了,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決不是因為你的原因,他們還是會像從前那樣愛你,所以你不應該恨父母,要學會理解父母,他們也有他們的苦衷。”她似乎聽進去了一些,考慮到課堂時間關系,我對她說:“我們以后單獨談,好嗎?”后來我找她談了幾次,她已經試著理解父母,也逐漸消除了對父母的仇恨。我認為這樣的思想工作很有必要,能讓她有一種健康的心態面臨所遇到的各類困難。
因勢利導,適時鼓勵,引導學生學會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培養堅強的性格。
一位同學含淚講述了她病情。她說:“我的媽媽是一位嚴重的腎病患者,自從她生病后,我傷心極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整天想著病,沒有心思學習了。但是,我很快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安慰病重的媽媽。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我的成績提高了,媽媽十分高興!”我當場鼓勵她繼續振作,用好成績給媽媽以信心。看得出,她的眼里有了自信與堅強。
這節課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學生的發言還時常縈繞在我的腦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用心聆聽、感知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關注、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面臨的問題,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有責任教會學生如何生活。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3
兩堂課下來,也算完成了《在山的那邊》的教學。無論是在設計與實際的課堂上,我都作了大量的刪減。譬如說詩歌的朗讀,雖然也反復讀了,但仍然只是服務于詩意的理解與感受,而沒有把這一課上成朗讀指導課;譬如新詩的語言特點,幾乎是一字不講,作者,只字未提……因為我只取一瓢飲,那就是此詩作為人生新起點上的意義。
我的理解是:詩=人生=故事。
詩,如果不與人生相連,那么它與什么相連呢?
學習《在山的那邊》一詩之后,如果沒有須精神上獲得提升,在理想上獲得重建,那么一切技巧與知識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的設計與課堂都回到了人生本身,當學生問:“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一生在我們的幫助下的回答是:如果考上溫中是我的“海”,那么這最后一座山,就是中考,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整個世界為我燦爛起來。
為什么小學六年講朗讀技巧,結果教出來的仍然是一片平平的念經聲?因此這些朗讀只有技術,并沒有真正的精神在里面!精神所到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要技巧,我也許今天是能夠把話送到每個人心中的其中的一個。
“鐵青著臉”要講,“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要講,“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要講……
但是不是為了因為下次可能考到而講,而只是因為理解了這些他不懂的地方,他會對詩意的人生、人生的詩意擁有更為真切的理解。
也許,我教的并不是一首詩,而是一段生命的起始。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4
1、使用教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2、教材分析
這首新詩用象征手法說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畏艱苦跋涉。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美,意蘊豐富,在詩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3、案例設計思想
通過“導入 ,學習新課,談人生經歷”這三大板塊教學,使學生掌握本文的有關知識(字詞積累,朗讀技巧,思想內容,寫作特點等),并能在反復朗讀與交流的過程中體悟人生道理,樹立正確對待困難的態度。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如“癡想、隱秘、誘惑、喧騰”等;學會正確朗讀。
過程與方法:在朗讀與探討中領會詩中“山”與“海”的藝術形象蘊含的意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由“山”與“海”體味通往理想之路就要不畏艱苦跋涉的道理,由此正確對待困難。
5、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體味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6、教學難點
鑒賞詩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7、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詩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達一種信念,一個哲理,意象壯闊,詩意跌宕。通過反復誦讀,體味詩歌的思想感情及凝煉形象的語言。
②聯想想像法。用于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關于“山”與“海”,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征意義的理解,要調動生活經驗,激活思維,以求深層探究。
③討論點撥法。用于對詩歌意蘊的分析。
8、課前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海》。課文錄音);投影儀;幻燈片;CAI課件。
學生: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9、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擁有夢想。夢想讓我們無憂無慮,夢想使我們不畏艱難險阻,夢想公平地賦予每個孩子以權利。當城里的孩子在喧囂的都市里做夢時,山里的孩子們都在想什么呢?他們的想法又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導入 的同時伴隨多媒體展示:一個孩子伏在窗口向遠方眺遠,遠處是起伏的群山,東方有一輪紅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邊是什么呢?)教師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投影: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然后解釋詞義。
凝成( )_____ 誘惑( )_____ 一瞬間( )_____
隱秘( )_____ 喧騰( )_____ 癡 想( )_____
教師明確,學生識記:
凝成(nínɡ):由氣體變成液體或由液體變成固體。
誘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間(shùn):一眨眼之間。
隱秘(mì):隱蔽,不外露。
喧騰(xuān):形容聲音雜亂,像開了鍋似的。
癡想(chī):發呆地想。
2、聽課文錄音
師:請同學們一邊聽錄音,一邊劃出節奏與重音。
3、全班齊讀
4、學生自讀,思考“山”與“海”的象征意義。
師:文中的“山”與“海”有什么象征意義嗎?如果有,那它們象征什么呢?
生1:“山”指現實的東西,“海”指詩人渴望見到的東西。
生2:“山”應該指困難,“海”指克服困難后的喜悅。
師:這兩位同學都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很好,特別是第二位同學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義,值得表揚。關于“海”的象征意義,還有同學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嗎?
生3:我覺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
師:很好。其實“海”就是象征一種理想,一種克服困難后所達到的光明境界。
(三)探究閱讀。(投影出示問題)
1.師:“我常伏在窗口癡想”一句中,“癡想有何作用?
生:沉默。
師:我們在分析“山”與“海”的象征意義時,幾位同學都表現得不錯,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大膽發言。即使錯了也沒有關系,也許你的錯誤還能引出別人的正確答案呢!
生1:說明“我”很愛幻想。
生2:這個詞用在這里很準確。
師:你能具體談談嗎?
生2:想了想,搖搖頭,靦腆一笑。
師:沒關系,請坐下來繼續思考。大家看看,這個是不是在描寫人物?
生齊答:是。
師:人物描寫方法有很多種,這里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生3:心理活動。因為這個詞中有個“想”字。
師:他在想什么?
生3:想知道山那邊是什么.
生4:我覺得“癡”是描寫神態的。
師:寫出了“我”的什么神態?
生4:發呆、非常入神。
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對“癡想”這個詞的分析讓我覺得,你們每個人都很了不起。
生:一起鼓掌。
2、師:“我”經過努力,最終爬上了那個自以為可以看到海的山頂,“我”的愿望實現了嗎?
生齊答:沒有。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1:哭著回來了。
生2:鐵青著臉。
生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3、師:山“鐵青著臉”是什么意思?
生1:山是青色的。
師:你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興。我們還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義呢?我們說文中的山已經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為詩人已經賦予它象征意義了,它是困難的象征。人是面對困難時一般會出現什么心理呢?
生2:是不是寫出了“我”當時失望和沮喪的心理?
師:大家說呢?
生齊答:對!
師:通過分析這句話,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詩歌的語言的確很凝煉。簡簡單單一個詞,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就會發現它其實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意味。
師:“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
生1:媽媽說的那句話。
師:更準確地說,媽媽的那句話對我起了什么作用?
生2:媽媽的那句話給了我希望。
生3: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生4:給了我堅定的信念。
師:對,這粒種子實際上就是一種力量,一種信念。其實詩中有句話已經透露了這粒“種子”的含義,大家能找出來嗎?
生1:山那邊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
師:為什么說“山那邊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生1:因為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才能越過高山,看到大海。
師: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們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出山海的象征意義?
生1:只有具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難,實現理想。
師: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就是學習這首詩后我們應該明白的一個道理: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一定要做好與困難作斗爭的準備。我們應該堅信,翻過無數座“山”,一定能看到“海”。
(四)學生質疑,集體討論解決。
1、生:詩的結尾“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是什么意思?
師:哪位同學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
生:沉默。
師:是什么東西在一瞬間照亮了你的眼睛?
生1:是大海。
師:“大海”是什么?
生1:是理想中的情景和境界。
師:能輕而易舉達到理想的境界嗎?
生:不能。要翻越無數座山。
生2:要克服無數個困難。
生3:要失望無數次。
師:克服困難的過程也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并走出黑暗的過程。黑暗的盡頭是什么?
生齊答:是光明。
師:對,是光明。一個在黑暗中摸索了許久的人,當光明突然出現在眼前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生1:高興。
生2:愉快。
生3:驚喜。
生4:興奮。
生5:激動。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對。將同學們剛剛分析的歸納起來,就是詩的結尾所蘊含的意味和感情。
(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以鋼琴曲〈〈大海〉〉配樂。
(六)拓展遷移。
請學生講述自己為實現某一目標而克服困難的經歷,以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鼓勵學生樹立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的人生態度。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每人準備一張紙,寫上自己的姓名、理想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名言。全班匯集成冊,復印后人手一本,作為永久的紀念及鞭策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三.分析反思
1、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作為第七冊的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奠定基調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第一節課上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刻意放大了學生討論、發問、自由交流等環節所占的比重,以此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為今后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2、以讀為本。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的意味如水中鹽、花中蜜,老師既翻譯不出,也講解不出,而只能靠學生反復朗讀去體味。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充分注意和發揮了朗讀的作用,靈活地運用范讀、指名讀、齊讀、快速讀、激情誦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悟哲理,品味意蘊,培養朗讀能力。
3、賞識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 中,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教師始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教師也會面帶微笑地鼓勵他們,諸如“沒關系,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們比我想像的還棒”、“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雖然你的不夠完美,但你的思維很開闊”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評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提倡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節課中教師專門安排了朗讀比賽,意義就在于此。
總之,《在山的那邊》作為第七冊的開篇之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在通過它向學生闡釋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知識的傳授反倒稍顯次要了。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5
學校要求培訓回來后上一節回報課,于是,我按教學進度備了《在山的那邊》。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大學時代的一首詩,這首詩安排在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學生理解起來并無多大障礙。但新課改要求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即在聽、說、讀、寫上做文章,彰顯語文課的語文色彩。因此,在這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主要設計的原則是:以“讀”為中心,讓學生在讀中明理,讀中悟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甚至能收獲受益終生的人生體驗。
課堂程序設置了五個環節:一、范讀課文,創設情境;二、初讀詩歌,點擊字詞,提示易錯字,讀準詞句;三、再讀詩歌,讀懂內容(自主弄清兩小節的內容);四、三讀詩歌,讀出情感(合作品析字詞,確定如何通過朗讀表現);五、拓展閱讀,提煉升華(欣賞一首有關生命的哲理小詩,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后,導入“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領唱、齊唱,把課堂推向高潮,最后用一句祝語“愿同學們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鐘,譜寫自己的`青春華章”為這節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也許是期望太高,也許是性格中的自卑使然吧,課備好后,我總擔心自己朗讀感情表達不好,唱不出來(拓展里面有兩句《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詞,讀出來顯然感染力不足),所以總想著要規避這些問題。本來開始是準備不用多媒體的,但到后來我還是把本來安排的自己范讀改成了視頻范讀欣賞,把提煉升華中的自己唱“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要——”改成了音頻播放,讓我無法釋懷的是我苦心修改的這些,教學實施過程中都成了敗筆。文章
七年級語文《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 篇16
這是一首抒寫大山里孩子對未來美好充滿期望的詩歌,很憧憬,也很美好。我在備這課的時候也充滿著美好,但是第一堂課,我忽然卡住了。發現學生們從小學到中學的轉變,還沒適應過來,完全不是我上一屆的活潑熱鬧。無論我怎么做工作,學生只是期待我給他們答案。有學生告訴我:老師,我們小學都是不回答的,我們習慣了老師說。
忽然覺得是我自己在備課的時候對學生的能力確實估計不足,這些,成績幾乎都是我們鄉下三類四類的學生,我一下子想教會他們的語文能力真的很難。甚至,很多孩子連修辭都不知道。
于是,我把課堂停下來,只設計一個問題“找出你認為寫得最優美的句子”然后,讓他們討論,我下去聽他們表達,一個一個,錯了的,我及時糾正。學生只要說一點,我就鼓勵和表揚。剩下的時間,和他們一起讀課文。
回來,我把課堂重新設置了一下,我告訴學生分析句子從那些方面,盡量起點放低。第二堂課,學生只要講一個詞語,我就馬上給予表揚,然后我告訴他們,有些該怎么走。
初一,讀是重點。結合這個特點,課堂的另一個目標是深入朗讀,要他們學會感情的變化起伏。然后和學生們一起探討,這個句子里哪些需要重讀,為什么,這樣一下,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也加深了,對讀的感情也更加投入了。在意象的.理解上,學生們還是能很快把握的,這個倒是超出我的想象。只能能回答,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我都適時加以補充的。課堂漸漸清晰明朗起來了。至于詩歌的意象,含蓄等特點,我都沒有講,慢慢來吧,先讓他們學會表達。
課堂的最后,我設計的環節是講名人遇見山,爬過山的故事,學生講的不多,我補充了幾個例子,這個目的是保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我還推薦了《乞丐囡仔》這本書,讓學生去閱讀。這堂課,真實提醒著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里,不要急于求成,一點一點腳踏實地去滲透,這樣,我們的語文教育才能看見我們自己的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