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教學反思(精選4篇)
行道樹教學反思 篇1
行道樹教學反思(一)
張曉風的《行道樹》一文是一篇滿含著哲理與情感的優秀散文。我認為這篇文章的教學有兩大難點:一是對文中所寫對生命價值的思考與感悟的理解與認識;二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這兩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選一選,議一議、說一說,找一找,想一想,寫一寫等教學環節都較好地予以解決。做到既讓學生能走進文本,認清了行道樹這一奉獻者的形象,理解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感悟;又引發學生去思考自己的應該選擇怎樣的人生。
特別是課上學生對行道樹所說的話,是在學生充分認清了行道樹的形象,情感被充分調動以后的真情流露。它深深打動了我。還有就是學生最后齊唱《愛的奉獻》這首歌時,他們那專注的神情,眼中閃動的真情,讓我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心靈是何等的純潔!也讓我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與奉獻的幸福!
孩子們也給我上了一課。一堂同樣精彩的課。
行道樹教學反思(二)
一、主旨的確立
無論是教參還是其他有關教學資料都毫無例外地把這篇課文的主題定為歌頌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精神,并特別突出了奉獻者的快樂。但我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感覺到作者并非簡單地歌頌奉獻者,她更是在呼喚一種社會責任感以及呼喚人們對盡責任者應有的理解和尊重。
首先,從作者最后的獨句段中特別強調的“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可體會到。試想,如果只是歌頌奉獻精神,應該只要突出快樂就夠了。我們不是經常說“助人為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嗎?但從全文來看,作者花了更多的筆墨來表現行道樹的憂愁甚至是痛苦,反復提到“墮落”、“悲涼的點綴”、“痛苦”等語,以及“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不被珍惜”等,這里根本看不出一點奉獻者的快樂,反而使文章籠罩在一種沉重的憂傷情感氛圍之中。既然“憂愁”大于“快樂”,這能簡單地以“助人為樂”或“奉獻者的快樂”來概括其主旨嗎?
其次,行道樹為什么會來到這本不適合它們生長的城市呢?盡管文中說“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的——否則我們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但它們對自己的同伴同樣心生羨慕甚至有些不平,這從第二段很容易體會到:“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煙塵。”因此這種選擇其實有很多的不得已,它們也想待在自己的家——那“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但“無論如何,我們這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正是這種責任感使它們作出了痛苦的選擇,自然在盡責任中它們也體會到了自豪與快樂,盡管這種自豪、快樂與它們經受的痛苦和憂郁相比顯得很不相稱。
尤其是當我們閱讀《行道樹》原作時,我們更能感受到作者沉重的思想情感。原作除了開頭被刪外,結尾處刪去了兩段:“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雨水為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林。我們就在雨里哭泣著,我們一直深愛著那里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他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他們自己。然后,我又聽到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行道樹的哭泣和作者深深的嘆息更增強了作品憂傷的情感色彩,并令我們讀者思考到底是什么讓作者心情如此沉重。
其實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每個人肩上都承擔著一份責任,而且很多時候這份責任是不得不承擔的,尤其是那些必須讓自己作出很多犧牲的責任。就像我們這座城市需要清潔工、建筑工人等各行各業的人一樣,很多人在生活的底層為盡一份責任而艱辛地工作著,但在盡責任中他們也體會到了內心的充實與快樂。正如梁啟超所說“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盡得大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責任,就得小快樂。”盡自己的責任是最苦的事也是最樂的事了,盡管在很多時候它會讓人感到肩上的沉重和內心的沉重。而對這些艱辛地工作著的人們,我們應該心存理解和尊重。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行道樹》的主旨。
二、教法的選擇
首先,抓一個“點”。 蔡澄清先生提出的點撥教學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其要害,撥其迷障”,所以在教學中如果能找到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點”,并一路點撥開去,會達到以少帶多、以簡馭繁的教學效果,教學效率也自然會有所提高。在教學切入點上,我選擇了文章最后一句話。尤其是抓住“憂愁”和“快樂”兩個詞來領起全文的解讀。“教參”主張以文中“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這句話為切入點。我認為這句話對初一學生來說過于深奧,一開始就把一只“攔路虎”放在他們面前會使學生感到畏懼,而“憂愁”和“快樂”兩個詞指向的內容學生更容易篩選出來。所以在教學中,我把那句哲理性較強的話作為小結句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進行強調、識記,學生理解起來應該更輕松些。
其次,理一條“線”。一堂課如果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這樣的課堂會更緊湊、更完整,也給聽者思路清晰之感。整堂課我以“樹的智慧”為線,一線穿珠,分別從“作者眼中樹的智慧”、“老師眼中樹的智慧”、“學生眼中樹的智慧”三個層面來組織教學,逐步貼近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讓學生不斷有新的思維火花的閃現,并培養由物到人、到情理的聯想能力。
課后有老師認為我對文章挖掘得深入。但我在想,對初一的學生進行“深挖掘”是否合適?怎樣設計更好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等等問題還有待進行深入的思考。
行道樹原文欣賞:
每天,每天,我都看見它們,它們是已經生了根的——在一片不適于生根的土地上。
有一天,一個炎熱而憂郁的下午,我沿著人行道走著,在穿梭的人群中,聽自己寂寞的足音,我又看到它們,忽然,我發現,在樹的世界里,也有那樣完整的語言。
我安靜地站住,試著去理解它們所說的一則故事:
我們是一列樹,立在城市的飛塵里。
許多朋友都說我們是不該站在這里的,其實這一點,我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我們的家在山上,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我們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涼涼的云。而我們呢?我們唯一的裝飾,正如你所見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煙。
是的,我們的命運被安排定了,在這個充滿車輛與煙囪的工業城里,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但你們盡可以節省下你們的同情心,因為,這種命運事實上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否則我們不會在春天勤生綠葉,不必再夏日獻出濃蔭。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種痛苦能把深度給予我們。
當夜來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紅燈綠酒。而我們在寂靜里,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但我們苦熬著把牙齦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們就站成一列致敬——無論如何,我們這城市總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陽!如果別人都不迎接,我們就負責把光明迎來。
這時,或許有一個早起的孩子走了過來,貪婪地呼吸著鮮潔的空氣,這就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刻了。是的,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固執地制造著不被珍視的清新。
落雨的時分也許是我們最快樂的,雨水為我們帶來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將我們帶回那無憂的故林。我們就在雨里哭泣著,我們一直深愛著那里的生活——雖然我們放棄了它。
立在城市的飛塵里,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故事說完了,四下寂然,一則既沒有情節也沒有穿插的故事,可是,我聽到了它們深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故事至少感動了它們自己。然后,我又聽到另一聲更深的嘆息——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
行道樹教學反思 篇2
語文組李慶寶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課文《行道樹》為例談談。
《試教通訊》2001年第9期(中學語文專輯)中登載了《行道樹》的課堂實錄和評點,它是作為新教材實驗區的一堂研究課和課改試教較好的范例而出的。這堂課上,學生進入課文一讀完它,“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給我們介紹了行道樹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歸納:“文章是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課堂的一開頭學生就引入到這樣一個狹窄的圈套式的思維中去,還談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實這堂課為什么上成這樣,我也找到了依據。在同一期中刊登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說明——第二單元》一文的“單元編寫意圖”中有“《行道樹》中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的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這樣的奉獻者,獲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時又是以承受痛苦為代價的。”語文課本此文的導讀也有:“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的句子。這樣看來,老師和學生是否都無所適從了呢?
通過解讀新課標,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這里引發出來這樣幾點思索:
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行道樹》一文作者張曉風,中國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系,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于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行道樹是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娛樂和心靈的滿足,那么我們為什么單單只將它看成一個奉獻者呢?它也可以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于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張曉風散文論》中說她“涵天負地般的廣闊胸襟,以寥廓思維空間為背景的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樹》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廣闊地定位于“生命價值”,不就比一個概念性的“奉獻者”讓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的范圍更大些么?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看教學參考資料當作是與教學參考資料的編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補互啟,那么教師才會真正理解新的教學方式的深刻意義,及優秀教材和學生人文體驗過程中教師的關鍵與樞紐作用。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么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就像張曉風,文風“亦秀亦豪”,東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織烙印,其作品中對自然萬物宗教性的虔誠的情感和對故國刻骨銘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我們有了解.深思與體會,就不會將《行道樹》貼上“奉獻者”這樣一個狹隘的標簽,而應是從生命價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學生的內心,引發學生對人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藝術境界。
新的語文教改的車輪才剛剛啟動,牽動我們思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可獲知,要想推動這時代的車輪,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打開束縛思想的繩索,甩開難于割舍的依賴,用心傾聽內心自然的簫聲,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方式的體驗下,與課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樂與慰藉,在洋溢著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著高曠的境界不斷升華。
行道樹教學反思 篇3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課文《行道樹》為例談談。
《試教通訊》2001年第9期(中學語文專輯)中登載了《行道樹》的課堂實錄和評點,它是作為新教材實驗區的一堂研究課和課改試教較好的范例而出的。這堂課上,學生進入課文一讀完它,“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給我們介紹了行道樹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歸納:“文章是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課堂的一開頭學生就引入到這樣一個狹窄的圈套式的思維中去,還談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實這堂課為什么上成這樣,我也找到了依據。在同一期中刊登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說明——第二單元》一文的“單元編寫意圖”中有“《行道樹》中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的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這樣的奉獻者,獲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時又是以承受痛苦為代價的。”語文課本此文的導讀也有:“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的句子。這樣看來,老師和學生是否都無所適從了呢?
通過解讀新課標,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這里引發出來這樣幾點思索:
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行道樹》一文作者張曉風,中國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系,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于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行道樹是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娛樂和心靈的滿足,那么我們為什么單單只將它看成一個奉獻者呢?它也可以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于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張曉風散文論》中說她“涵天負地般的廣闊胸襟,以寥廓思維空間為背景的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樹》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廣闊地定位于“生命價值”,不就比一個概念性的“奉獻者”讓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的范圍更大些么?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看教學參考資料當作是與教學參考資料的編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補互啟,那么教師才會真正理解新的教學方式的深刻意義,及優秀教材和學生人文體驗過程中教師的關鍵與樞紐作用。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么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就像張曉風,文風“亦秀亦豪”,東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織烙印,其作品中對自然萬物宗教性的虔誠的情感和對故國刻骨銘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我們有了解.深思與體會,就不會將《行道樹》貼上“奉獻者”這樣一個狹隘的標簽,而應是從生命價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學生的內心,引發學生對人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藝術境界。
新的語文教改的車輪才剛剛啟動,牽動我們思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可獲知,要想推動這時代的車輪,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打開束縛思想的繩索,甩開難于割舍的依賴,用心傾聽內心自然的簫聲,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方式的體驗下,與課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樂與慰藉,在洋溢著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著高曠的境界不斷升華。
行道樹教學反思 篇4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我以課文《行道樹》為例談談。
《試教通訊》2001年第9期(中學語文專輯)中登載了《行道樹》的課堂實錄和評點,它是作為新教材實驗區的一堂研究課和課改試教較好的范例而出的。這堂課上,學生進入課文一讀完它,“馬上就有人舉手發言”,他的回答是“本文給我們介紹了行道樹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歸納:“文章是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既然在課堂的一開頭學生就引入到這樣一個狹窄的圈套式的思維中去,還談什么自主探究的精神呢?
其實這堂課為什么上成這樣,我也找到了依據。在同一期中刊登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說明——第二單元》一文的“單元編寫意圖”中有“《行道樹》中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的深沉給予我們。’這就是說,行道樹這樣的奉獻者,獲得的是深沉、神圣,同時又是以承受痛苦為代價的。”語文課本此文的導讀也有:“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的句子。這樣看來,老師和學生是否都無所適從了呢?
通過解讀新課標,我感到首要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從這里引發出來這樣幾點思索:
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歷與寫作經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行道樹》一文作者張曉風,中國臺灣十大散文家之一,作品迷人的地方,一則在總是微笑輕柔的姿態,永遠善意的呈現事與人之間的關系,甜美中不失條理。二則擅于將身旁切近實際的經驗,由小見大,亦由雜亂中理出天地自然造物者的靈機與訓誡。行道樹是在與環境的和睦相處中求得共生,求得精神的娛樂和心靈的滿足,那么我們為什么單單只將它看成一個奉獻者呢?它也可以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或者說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于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張曉風散文論》中說她“涵天負地般的廣闊胸襟,以寥廓思維空間為背景的對生命價值的沉思。”那么《行道樹》一文的主旨如能更廣闊地定位于“生命價值”,不就比一個概念性的“奉獻者”讓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的范圍更大些么?這就是說,如果我們把看教學參考資料當作是與教學參考資料的編者、作者合作探究,互補互啟,那么教師才會真正理解新的教學方式的深刻意義,及優秀教材和學生人文體驗過程中教師的關鍵與樞紐作用。
教師也應培養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教養.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上的與時俱進,怎么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自主創新精神的培養?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和文化內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心知識與內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就像張曉風,文風“亦秀亦豪”,東西方文化在她身上交織烙印,其作品中對自然萬物宗教性的虔誠的情感和對故國刻骨銘心般的相思情愫及對生命價值的沉思,我們有了解.深思與體會,就不會將《行道樹》貼上“奉獻者”這樣一個狹隘的標簽,而應是從生命價值和生命本身熏陶感染學生的內心,引發學生對人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從更深刻更廣泛的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藝術境界。
新的語文教改的車輪才剛剛啟動,牽動我們思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可獲知,要想推動這時代的車輪,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打開束縛思想的繩索,甩開難于割舍的依賴,用心傾聽內心自然的簫聲,引導學生在新的學習方式的體驗下,與課文中的作者共同感受交流的快樂與慰藉,在洋溢著知音的情深意切之中,向著高曠的境界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