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精選12篇)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1
淳安縣南山學校教案 課題: 14 故宮博物院 (共 1 課時第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祖國傳統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2.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3.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4.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教學準備 多媒體、故宮掛圖教 學 過 程一、導語設計同學們,上次有位同學同他父母去北京旅游了一趟。回來后同學們就好奇地圍著他,請他們介紹故宮的情況,他就興致勃勃地介紹了起來,說了許多,越說越亂,急得滿頭大汗,同學們還是沒聽明白故宮博物院是什么樣子,這說明一他沒有掌握好說明順序;二說明故宮博物院十分宏大雄偉。 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玲瓏:精巧細致。湛藍:深藍。布局:全面安排。肅穆:嚴肅而恭敬。幽雅:幽靜而雅致。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2.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選一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明確:tian安門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1)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教 學 過 程 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1.學生精讀5~8段,思考:(1)第六段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兩個“立足點”,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2)文章強調中軸線用意是什么? 明確:說明建筑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 (3)第六段的說明重點是什么? 明確:重點說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為什么多次寫龍? 明確: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顯故宮氣派的地方,所以介紹得最詳細。 主要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為皇權的化身。 六、課堂小結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教 后 記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2.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3.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德育目標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當不成問題。
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
延伸拓展法。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故宮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
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筑藝術的總結性杰作,讓我們隨著作者去參觀故宮,去感受故宮的宏大壯麗和精美絕倫吧!
設計(二)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造句略。
2.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3.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tian安門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3)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tian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思考,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多媒體顯示太和殿內景。
1.學生齊讀5~8段。
2.學生精讀5~8段,思考: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3)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同桌之間交流,選六位同學回答。
明確:(1)對太和殿,先寫使三大殿成為統一整體的臺基——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并且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寫太和殿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的斗拱、額枋、梁柱,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內部裝飾的莊嚴富麗(金鑾寶座、雕龍屏、金柱、藻井、額枋等上面都裝飾著多姿多態的龍);最后從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說明它在設計方面的象征意義——過去封建皇帝憑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2)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3)文中寫龍的句子有:“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寫龍,大概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曾是封建統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二是龍有象征意義,歷朝歷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天子”,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是皇權的象征。
教師總結:說明文在以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要抓住重點,詳略分明,這樣才能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平均使用筆力,只能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六、說話訓練
要求學生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
多媒體顯示故宮博物院全景圖。
教師提示:可以試著以神武門為出發點,沿中軸線前行到午門,介紹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為中心分別介紹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長方形小廣場為中心分別介紹廣場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廣場以北乾清門以內的建筑——內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將故宮里的建筑分成幾組逐次介紹。
選四位同學口頭介紹,其余同學評價。
七、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業
閱讀下面這段話,指出其說明順序,并畫出說明這種順序的有關詞語。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標志是一座三間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臺地,東、西兩側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為過去守陵衛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十五米,寬二十四米,深八米,藍玻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間順序介紹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紹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門)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按照空間順序向別人介紹你們的學校,要求重點突出,總說分說結合。
2.選擇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物,向別人介紹。
3.從你家到學校有幾條路,最近的路該如何走?請向同學們介紹,歡迎他們到你家做客。
4.投影顯示頤和園游覽示意圖:
佛香閣是園內的建筑中心,登上佛香閣,放眼遠望,你會看到哪些景物,請按照空間順序作一簡明的介紹。
二、收集故宮相關的圖片、資料,力求全面詳細地了解故宮,以“故宮”為話題,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圖書館、網絡皆可,可以借助多種渠道搜集)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在tian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全國各族人民的代表在這里共商國策。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體積有1596900立方米。一條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會堂的輪廓從蔚藍的天空中勾畫出來。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
我們在建筑師的陪同下,從tian安門廣場往西走,參觀人民大會堂。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踏上一層樓高的花崗石大臺階,迎面是12根淺灰色的大理石柱。門柱有25米高,柱身要4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柱距采用我國柱廊的傳統樣式,明間寬,緊鄰的兩個次間較窄,再往兩旁,各4個次間又較窄。這樣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師們吸收了中外古今門柱造型的優點創造出來的。
邁進金黃色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風門廳和衣帽亭,就到了大會堂建筑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建筑師站在這里,指著四周向我們介紹了整個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萬人大禮堂;往北通宴會廳;向南穿過長長的廊道,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大樓。整個建筑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
1.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2.第二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表明了空間方位的轉移?
4.文章介紹了萬人大禮堂,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參考答案:
1.交待了大會堂的位置、氣勢以及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描寫,突出了大會堂雄偉莊嚴、氣勢宏大的特點。
3.邁進、穿過、到
4.列數字 空間順序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故宮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皇宮。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俗稱故宮。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從南京遷都北京。至今故宮有近600年歷史。
故宮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約占1/3。整個建筑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tian安門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為其終曲。整體建筑主從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應,左右對稱,由此形成了宮廷區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宏偉氣魄和井然秩序。僅在宮廷區范圍內,共有殿堂館舍號稱9999間半(現存8000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占地72萬平方米。為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傾全國人力物力,征調能工巧匠10萬余名,民夫逾百萬,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國各地,真可謂“量中華之物力,給人間之仙闕”,堪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之最。
故宮平面為長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長約3.4公里的宮廷圍括,墻四隅各設造型別致的角樓一座。宮墻四面分別建有宮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墻外環繞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公里,河水清幽,終年不斷。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左右銜連文華、武英兩殿。三大殿以北為內廷,內廷又分中、東、西三路,中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其后是御花園;中路兩側為東、西六宮。東六宮向南是奉先殿、齋宮、南三所,西六宮向南為養心殿。內廷的外圍東有寧壽全宮,西有慈寧、壽安儲宮。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古禮所謂“前朝后寢”的格局。前朝為“大內正衙”,后寢即所謂“三宮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給人雜亂紛繁、局促擁塞之感,主要因為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線和重點突出、簡繁得體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這里是皇家政治活動的中心,皇帝繼位、大婚、朝會、殿試及命將出征均在此舉行,所以它的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充分體現了皇權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軸線上的內廷主體建筑如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雖然也是帝、后經常活動和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實用性甚至超過外朝三大殿,但它們畢竟不是重大活動的中心,所以它們的建筑規模、體量和豪華程度明顯遜于太和殿,表現出嚴格的“內外有別”。再以各殿飛檐的垂脊獸為例,太和殿設置10尊,乾清宮設置9尊,交泰殿設置7尊;而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各主要大殿僅設置5尊。由此不難看出,紫禁城內人與人之間復雜的等級關系,即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這里被明白無誤的建筑形式完整地體現出來了。等級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皇權賴以維系的基礎,這其中政治與禮制的內涵,被我們聰明的古代匠人以簡潔明快的物質架構昭示于世人。
故宮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藝術,豐富的文化藝術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
2.故宮主要建筑物簡介
前朝
是故宮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對旅游者來說,大體包括從tian安門至保和殿一組完整的建筑群,即故宮中軸線建筑的前半部;嚴格意義上的前朝,應從太和門算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二殿為兩翼。前朝是宮廷舉行典禮、朝賀、筵宴的地方,故建筑物以高大、宏闊、豪華為特征,以表現皇家宮殿的至尊至貴以及皇權統治的絕對權威。
太和殿
殿內陳設如當年帝、后臨朝狀。6根蟠龍金漆柱中央為高約2米的地平臺,上設明代金漆雕龍寶座,座后為髹金屏風。殿內金碧輝煌,莊嚴華貴。明清兩代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接受群臣朝賀。
內廷
泛指乾清門以北,延至東西六宮。主要建筑物為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它們是內廷最高等級的建筑群,也是帝、后頻繁活動的中心,許多軍國大事在這里決斷,許多驚世駭俗的事件在這里發生,至今仍有許多文物保存在宮中,見物思古,能給人以無限的幽思與聯想。
乾清宮
建于1420年。宮為重檐廡殿頂,高24米,面闊9間,深5間,飾以瀝粉點金、雙龍和璽彩畫,是內廷等級最高的建筑。明清兩代皇帝以此為寢宮,并在此處理朝政,皇帝駕崩,停靈柩于殿內。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設想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三、師生共同總結,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
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劃線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 蟠(pán)龍 鎏(liú)金 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 修繕(shàn) 擊罄(qìng) 詔(zhào)書
2.解釋加劃的字:
舉世聞名(全) 溥天之下(同"普") 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游去游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并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布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 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及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文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后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筑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課堂練習:
(1)在( )內填字來完成短語,并按要求歸類:(只填序號)
①規模(宏)大 ②莊嚴肅(穆) ③大肆揮(霍)④重重殿宇 ⑤舉世(聞)名 ⑥(煥)發光彩 ⑦煙霧(繚)繞 ⑧腐朽昏(庸) ⑨龍鳳(呈)祥 ⑩池館水(榭)
名詞短語④⑩ 動詞短語③⑤⑥
形容詞短語②⑧ 主謂短語①⑦⑨
(2)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蠻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最大,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筑群的藝術風格。(×)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說后分說的順序說明事物特點的。(×)
(3)課后完成"揣摩·運用"四的練習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方位詞語的準確性和說明的條理性
2、重點研讀太和殿部分
3、了解故宮建筑群的宏偉壯麗,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方位詞語的準確性和說明的條理性
【教學難點】重點研讀太和殿部分
【課前準備】學生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媒體】投影儀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安排
一、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
二、出示目標
三、重點研讀:
學生速讀課文,并對照著本文結構,思考下列問題
1、在“前朝”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大殿?這是為什么?
2、在“內廷”中作者重點介紹了哪個宮?這又是為什么?
全班討論明確:
1、在“前朝”中重點介紹了太和殿,因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此,是顯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宮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所以要重點介紹。
2、在“內廷”中重點介紹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奏章的地方。
學生細讀課文,思考:
1、在介紹太和殿時,立足點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在書上圈點出方位詞
2、太和殿為什么要設在中軸線上?其內景的主要特點是什么?這是為什么?
3、“后三宮”的圖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立足點是正中的朱漆方臺和雕金蟠龍;是按照空間順序介紹的。按空間順序寫的文字,都要有一個立足點,離開立足點,就無法確定方位。方位詞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2、是為了強調皇權這個中心;其內景的主要特點是彩繪了眾多的龍的圖案;因為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這是皇權的象征,所以用龍來突出皇權的威嚴。
3、“后三宮”彩繪中鳳凰逐漸增加,出現了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飛鳳、舞鳳、鳳凰牡丹等圖案。和前三殿相比莊嚴肅穆的氣氛減少了。
小結:故宮從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修建,永樂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他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在當時社會條件下,能建筑這樣高大雄偉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皇宮為什么被稱為“紫禁城”嗎?
2、作者帶領我們參觀了故宮,你能體會作者寫本文的感情傾向嗎?
學生根據所查資料討論交流,教師予以補充。
五、作業:
A組:預習15課,查閱有關《說屏》中的古詩文
B組:練習冊同步
C組:課后習題
【反思】
板書設計:
(1—2)總:位置、歷史、建筑地位、總體布局。
外觀概貌、建筑總特點。
具體前朝(三大殿)(3—10)外形太和殿
內景中和殿
位置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啟下—內廷
(12—15)后三宮—御花園
(16)總回望故宮,強調藝術特點。
整體特征: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風格獨特
空間順序(由南向北)游蹤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5
今天要說的課題是《故宮博物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教學步驟,板書等幾個方面來具體解說我對這一課書的教學設計.
第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而本課是這一單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間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課文容量很大又缺乏趣味性,相對比較枯燥.但課文內容簡單,語言淺顯,易于理解.
第二說學生:
首先初中學生空間概念不很強,其次是有許多學生沒有見過故宮."僅憑老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所以,只有憑借直觀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才能達到目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從而突破空間想象困難,明確說明文的空間順序.
第三,根據對教材以及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一下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筑布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實物說明文空間順序的能力.
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第四,根據教學目標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
(2)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
難點:
(1)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五,從實際出發,遵循知識傳授與能力發展相結合,形象感知與邏輯思維相結合,性情陶冶與知識拓展相結合以及以學生為本位的原則確定本課的教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
2.讓學生當導游,從總體上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建筑結構及布局,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第六,結合新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特點設計學法.
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
2.通過討論協作梳理課文.
3.通過做小導游的片段作文練習深入理解課文.
第七,由于這是一篇篇幅很長而又比較重要的文章,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三個課時,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具體的課時安排.
全文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游蹤介紹
重點:說明順序,課文結構.
第二課時:講解落實重點段落
重點:各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說明文按空間順序說明時該如何尋找立足點.
第三課時:課文知識,能力及其情感培養的拓展以及對課文做小結
重點:學習寫作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八,根據以上設計,今天我就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具體安排.總的安排了九個教學步驟,如下: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朗讀并分析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四)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五)完成課堂活動
(六)理清課文結構
(七)朗讀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結
(九)布置作業
(一)導入
以一系列珍藏于故宮博物館的珍品圖片激起學生對故宮的好奇,從而引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生字詞讀音.
(三)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1-2自然段.
2.學生自主介紹通過朗讀課文1-2自然段所了解到的故宮.
3.演示課件,總體介紹故宮及簡略介紹故宮四大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四)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說明順序
1.根據圖片及課文填寫課后練習一中的圖表.2.利用多媒體課件,重尋作者行蹤,帶領全班同學參觀故宮.
參觀順序:
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五)完成課堂活動
根據圖片和課文(5—8自然段),寫一段導游詞,介紹太和殿.
(六)理請課文結構
1.在第一部分中找出與課文最后一句"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和諧統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驚嘆."相照應的句子.
明確: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2.課文首尾照應,都是對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描寫,而中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博物院各大建筑的具體描繪,由此可見,課文的總體結構為:總-分-總.
(七)朗讀課文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
(八)小結
文章基本上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推進,又輔以左右(東西)兩旁建筑加以介紹,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筑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九)布置作業
從以下作業中任選2題
1.試著由北向南,從神武門進入,介紹一下故宮博物院.
2.從文中摘抄10個形容詞,寫一段課外練筆.
3.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間.
4.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筑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最后我們來說板書設計,很容易看出,我們朗讀的部分分別是課文總說的兩部分,而具體分析的則是課文分說的部分.分說部分則又是按作者的游蹤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的,而且我們做活動的部分正是課文寫得最詳細的故宮最主要的建筑——太和殿.通過對課文的梳理,我們很容易得出課文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以及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來說明的.
如若能夠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達到以上設計,那就為后兩課時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也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對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的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以空間順序為說明順序來說明具體事務的寫作能力.當然也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祖國傳統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2.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3.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4.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5. 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準備
一、導語設計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即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25年改名為故宮博物院,它是世界上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 蟠(páan)龍 鎏(liú)金 玉璽(xǐ) 妃嬪(Pín) 湛(zhàn)藍 .......
上諭(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宮 修繕(shàn) 擊罄(qìng) 詔(zhào)書 .......
(2)詞語解釋
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2.提問:
(1)故宮坐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宮的規模有多大?
(3)故宮為什么又叫“紫禁城”?
(4)皇帝的金殿在什么大殿中?
3.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
明確:*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三、理解文章的說明對象及說明對象的特征
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故宮博物院。記得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曾明確:說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宮博物院的哪些特征來寫?請迅速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1.學生精讀5~8段,思考:
(1)第六段總的順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兩個“立足點”,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明確:兩個“立足點”分別是方臺和雕金蟠龍。下面以方臺為立足點,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兩旁寫。上面以雕金盤龍為立足點,依次向下、向周圍寫。
(2)文章強調中軸線用意是什么?
明確:說明建筑意圖——把皇帝寶座安在中軸線上,以象征皇權。
(3)第六段的說明重點是什么?
明確:重點說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為什么太和殿介紹得最詳細?為什么多次寫龍?
明確:三大殿是故宮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顯故宮氣派的地方,所以介紹得最詳細。
主要寫龍的原因有兩條: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建筑突出龍,對故宮的說明也突出龍。二是龍的象征意義決定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也是作為皇權的化身。
六、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以空間為序說明事物的順序,體會這類說明文的條理性。
2.認識并學習方位詞語的準確運用。
3.了解故宮博物院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認識古代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教學設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廣播稿。據此,可設計一種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授課方式。在這種總體設想下,可分為兩個步聚:第一步,教師以導游或解說員身份介紹故宮博物院的總體概況第二步,在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下,由學生擔任導游,就某些局部內容向大家介紹,借以指導朗讀,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性認識,縮短與課文的距離。
2.對全文內容的掌握,可以與處理課后練習結合起來,首先組織學生熟悉課文,標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詞語;在這個基礎上,分組討論填寫練習一的《故宮博物院示意圖》;最后,全班一起討論填寫《故宮博物院示意圖》,使學生對全文空間說明順序,清晰分明的結構層次形成清楚的認識。
3.對說明的重點太和殿,可采取綜合方法處理,空間方位可由學生解決,政治含義以教師分析為主,最后用課后練習鞏固。
4.繪制《故宮博物院導游圖》(不標建筑物名稱和導游路線)大圖或投影膠片均可。備用。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故宮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結構層次說明順序。
2.初步認識故宮建筑群雄偉、壯麗的總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解題。
1. 注音: 矗立 鰲頭 湛藍 藻井 斗拱 蟠龍 金鑾殿 擊磬
檀木 攢 乾清官 坤寧宮 肅穆 額枋 矯健 鎏金
翊 妃嬪
2.解釋字義、詞義:攢 揮霍 湛藍 井然有序 點綴 錯綜相連 和諧 迥然不同
以上字詞可出示字詞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題。
學生朗讀“預習提示”第一句。
教師:這篇課文就是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一篇說明文。(加黑字板書)
教師朗讀課文第1段,學生標注有關名稱,
教師提示;“紫禁城”:中國古代皇帝自稱天了,他的住地稱皇宮、紫宮,是禁地,不許百姓靠近,所以稱紫禁城。這個詞表明了它過去的封建性質和功用。
“故宮”:明清兩代已成為歷史,皇宮被人們稱為故宮,這是人們習慣的稱呼,表明著時代的變遷。
“故宮博物院”:博物院展覽陳列各種文物標本,供人們參觀。這個詞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去參觀這座“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
課題采用“故宮博物院”既介紹了歷史淵源,也體現了現實功能,與文章內容一致。
二、學習課文一、二段,了解故宮概況與全貌。
提問:如果我是一名導游,你們是來首都北京觀光的游客,我們就要去游覽故宮博物院了,你們首先需要我介紹一些什么呢?
歸納:首先要介紹概況,即位置、歷史、價值。對這些,剛才我在讀第一段時做了介紹。
提問:我們現在來到了故宮的正門天安門前,我這位導游又該介紹些什么呢?
歸納:應當介紹一下它的全貌。課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說明:
教師朗讀第2段。
這一段介紹了故宮的四座城門,宮城的形狀面積,宮殿房屋數量,城墻、護城河和角樓。概括說,就是故宮的總布局。故宮建筑群的總特點又是什么呢?
同學齊讀第2段最后一句。
“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十六個字,四個主謂短語,整齊和諧的從四個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總特點,全文就是圍繞這十六個字說明的。
三、學習課文3——19段。理解課文主體的空間說明順序。
(一)學習課文3——10段。
1.默讀,標注有關建筑物的名詞,表明方位的詞語和說明走向的詞語。
2.四人一組討論,填寫練習一中《故宮博物院示意圖》有關部分(第2段中介紹的也一并填寫)。
3.出示《故宮博物院導游圖》,邊討論,邊填寫,邊講析。(圖,見文后)
講析:天安門是文章導游的起點。“里”、“前面”、“東西”、“北面”、“中心”等詞語標明了方位。“從……往里走,沿著……穿過……到……。走進……”,“過了……就到了……”表達空間轉移的走向。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紹這座寵大的建筑群,作者選取了沿中軸線由南而北的順序,使讀者很快來到故宮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對三大殿的建筑介紹有分有合:4段、7段合,5、6、8、9、10段分;有詳有略:太和殿詳,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選用了合理的說明順序,而且很好的運用了這個順序。
(二)學習課文11——19段。
講析:第11段是過渡段。在這之前介紹的是前三殿,順便提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武英二殿,合稱“前朝”;在這之后轉入介紹“內延”即后三宮,東西六宮。
對“內延”的說明也有個重點。那就是養心殿和儲秀宮。同是重點側重面與對太和殿的說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兒呢?請同學們思考,我們下節課討論。除此之外,“內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寫方法介紹。“前朝”是皇帝政務活動場所,以“龍”為主要圖案,“內延”居住后妃。“鳳”圖案增加。文章點明了這個主要特征的變化。
(三)對照圖,歸納板書。
四、學習課文第20段,總結全文。
教師:至此,我們游覽觀賞了故宮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對這座古代建筑群的“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有了初步認識。這時,作者帶著我們走出故宮,來到景山,居高臨下,再一次回顧這座“城中之城”。
同學齊讀第20段。
教師:“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既寫出了站在高處俯視的景象,又呼應第二段未句對故宮總的特點的概括,形象的語言給讀者貿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驚嘆”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文化和勞動人民的熱愛,欽敬之情;也是我們讀到這里所必然引發的激情。
布置作業 。
1.將字詞記入積累本,并進一步鞏固。
2.整理課堂討論記錄,完成練習一。
3.預習課后練習二、四。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說明的重點:太和殿、養心殿的內容。進一步了解空間順序和故宮特點。
2.總結課文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說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游覽了故宮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間順序,所以我們對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點──主要是規模宏大。布局統一,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我們首先重點參觀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進一步體會故宮建筑群的特點,學習按空間說明的順序。
1.指名朗讀第4段。提問:三大殿的名稱是什么,總的特點是什么?
歸納:高大──臺基七米多高、三層。
精美──漢白玉欄桿,刻著龍鳳流云,一千多個圓雕鰲頭。
未進殿堂,我們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體壯麗,建筑精美”。
2.提問:現在我們來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導游,你應向客人們介紹什么,并按什么順序說明呢?
歸納:作為建筑物,我們應介紹它的外觀特征和內部結構;作為古跡文物,我們還應介紹它的歷史作用。
現在就請一位同學帶我們觀賞一下太和殿的外觀。指名朗讀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詞語要重讀。
提問:這一段說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請歸納。
歸納分析:介紹外觀的高度,面積,格局和色彩。列出具體數字說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傳壯麗。參照注釋,同學們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鏤設計的華貴和精美。色彩以金黃和紅色為主,金色表示富貴,紅色象征榮華。上映湛藍的天空,下襯白玉鑲邊的臺基,的確是色彩鮮明,金碧輝煌。具體說明了“形體壯麗、建筑精美”。
3.現在,我們就要邁入這座雄偉大殿的門檻了,請同學們先閱讀練習四,思考備答。
指名朗讀第6段。提問練習四。教師逐一歸納:
①方位詞有: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②立足點:大殿正中的朱漆方臺前。③按空間順序:先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再向兩旁介紹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導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龍為中心點向周圍展開,介紹上部裝飾。
先擇立足點,按照合理順序,準確使用方位詞語是運用空間說明順序的重要環節。
提問:太和殿內,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講析:龍多。座,雕龍;屏,雕龍;大柱,蟠龍;藻井,蟠龍。金色的龍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問:文章怎樣摹寫梁枋間龍的圖案的?
講析:先總寫“彩畫絢麗”,然后分兩組寫龍的姿態。“雙龍戲珠、單龍翔舞”,主謂短語,對稱整齊;“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態;很自然的歸結為“多態多姿”。最后加上”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龍的氣勢。短短一段,十二次寫龍,摹寫簡潔生動,太和殿,簡直成了龍的世界。
提問:為什么要這樣多的摹寫龍呢?
講析:因為故宮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龍。皇帝自命“真龍天子”,龍是皇帝的化身,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就是突出皇權的威嚴。因此,對故宮中心太和殿的說明也突出龍,這樣,使建筑的特點得到明確。
4.閱讀第6——10段。思考回答:
強調三大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講析:突出皇權這個核心,皇帝的寶座就在這八公里中軸線的中心點。
第7段介紹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講析:描摹大典的歷史畫面,說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來,中和殿和保和殿說明得簡略得多,為什么這樣處理詳略?
講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從政治角度來說,它是皇帝寶座所在地,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權的象征;從建筑角度來說,它是故宮最大的大殿,是故宮建筑群中“形體壯麗、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詳細說明。
二、學習課文介紹養心殿到御花園的部分(16——19段)
1.閱讀16——18段。思考回答:相對于太和殿而言,東西六宮介紹得比較簡略,但也突了幾處建筑,是哪些?重點說明的是這些建筑的什么內容?為什么?
歸納:突出說明了西邊的養心殿,重點沒有介紹它的建筑、裝飾,而是說它的歷史背景。還突出說明了西六宮中與慈禧太后有關的幾個宮院,以儲秀宮為主,重點點明慈禧太后的揮霍。這樣選擇說明重點和重點方面既避免了重復,還介紹了有關知識。使我們在贊嘆古代勞動人民杰出智慧與貢獻的同時,也認識到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對故宮有更完整的認識。
2.指名朗讀第19段,思考討論練習六。
講析:介紹宮殿,尤其介紹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細刻的工筆畫的寫法;介紹御花園,用的是速寫筆法。由“亭臺樓閣”到“點綴其間”,寥寥三十三字,寫出布局特點,烘托環境氣氛。正如文中所說,這里“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運用不同的筆法。給讀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諧,耳目一新,仿佛參觀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三、總結。
這篇課文按空間順序介紹了故宮博物院這座“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在贊揚祖國古代建筑的宏偉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對封建統治者的專權揮霍做了揭露。
故宮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裝飾雕鏤更是紛繁復雜。把這個建筑群介紹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運用了空間說明順序,值得我們很好的體會、學習。
首先,文章選擇了一條重點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間順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經天安門、端門,選擇了午門為說明起點,然后依次介紹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門到景山結束。由南往北沿中軸線為序正與故宮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脈絡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間順序的線索上,選擇最能反映故宮本質和建筑特點的太和殿、養心殿等詳寫,其余略寫,繁簡適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準確的運用了表示時間的方位詞語,簡潔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詞語,使空間順序一目了然。描寫適度,既突出了事物特點,又不蔓不枝,十分得體。
這些,同學們應當在以后的閱讀中進一步體會,在寫作中進行練習。
布置作業
1.根據課堂筆記,整理完成練習二、三、四、六題。
2.思考練習五、七。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8
班級 姓名 小組 評價
【學習目標】
1、讀課文,扎實記憶文中字詞,了解故宮博物院的特點。
2、通過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3、全力以赴,陽光展示,培養愛國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掌握文章以空間為序的寫作特點
【使用說明】
1、 大聲朗讀課文兩遍,充分預習:
① 邊讀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給段落標上序號。
② 再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按順序主出故宮博物院的參觀路線(注意:方位詞)
③在此基礎上總結本文的說明順序有什么特點。
2、 認真限時完成,規范書寫;小組合作討論,答疑解惑。
【自學導航】
一、檢查預習:
矗立( ) 鰲頭( ) 湛藍( ) 琉璃( ) 鎏金( )
蟠龍( ) 中軸線( )金鑾殿( ) 擊磬( ) 玉璽( )
檀木( ) 攢( ) 乾清宮( )坤寧宮( ) zhào ( )書
肅穆( ) 上諭( )額枋( ) 藻井( )垂脊( )
jiǎo( )健 妃嬪( )翊坤宮( )修繕( )jiǒng( )
玲瓏:
湛藍:
布局:
肅穆:
幽雅:
悠揚:
井然有序:
舉世聞名:
二、讀課文,劃分文章結構層次,概括大意,并理清說明順序。
三、走進故宮
1、今天我們組織一個免費旅游團,我是導游,因有事情,已先行來到太和門,你們是如何從天安門到太和門與我匯合?
2.現在已經進入了故宮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話可要說在前頭,本次參觀是免費的,導游無錢可賺,我可不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3.①走進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請描繪一下太和殿的外景。
兩相對照,課文的語言好在哪里?
②走,進去看看。
③在介紹中,描述龍有十次之多,為什么?
④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4.由于旅社時間安排過緊,本次參觀故宮博物院只能允許大家詳細參觀和殿,其余幾個景點只能邊走邊看了。下面我們馬上要到神武門搭車了,在出來的路上還可以欣賞到哪些宮殿呢?
【拓展遷移】
按空間順序畫出故宮的示意圖。
【自主練習】
①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間,重修于宋崇宗元年(11XX年),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圍廊,是我國古建筑中現存最早的帶圍廊的宮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原來屋架全靠墻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撐。廊柱略向內傾,四角高挑,形成飛檐。屋頂黃綠琉璃瓦相間,遠看飛閣流丹,氣勢十分雄偉。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個侍女,是我國現存宋代泥塑中的(1)。她們或梳妝,或灑掃,或奏樂,或歌舞,形態各異,形體豐滿俊俏,面貌清秀圓潤,眼神生動,衣紋流暢,真是巧奪天工。
②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盤龍柱子,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云生,一派生氣,距今雖近千年,鱗甲須髯,仍然像要飛動,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的優良與工藝的(2)。
③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梁,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邊的欄桿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橋上,可以(3)左右。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梁,在我國古建筑中也是罕見的。
1.文中橫線上(1)(2)(3)處依次應填補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1)精品; (2)奇巧; (3)任意
b.(1)珍品; (2)奇巧; (3)隨意
c.(1)精品; (2)精巧; (3)任意
d.(1)珍品; (2)精巧; (3)隨意
2.文中加粗詞“巧奪天工”是針對什么而說的?
3.三段文字說明的對象分別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說明對象的建筑結構特點(每個特點不得超過25個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
【本課小結】
【當堂檢測】
作者對“故宮博物院”的介紹可謂有條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點又不蔓不枝,給了我們深深的啟迪,我們也借鑒這一寫法寫作文。
1.介紹我們學校較有特色的一個建筑物。(如教學樓、綜合樓、操場等。)
2.介紹教室、微機室。
要求:任選一題,注意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恰當的方位詞語),選定立足點。
自主練習答案;
1 .d 2.圣母像及侍女像的神態和造型 3.圣母殿;木雕盤龍;魚沼飛梁 4.(1)圣母殿:殿寬七間,深六間,極為寬敞,卻無一根柱子。飛閣流丹,氣勢非常雄偉。 (2)木雕飛龍: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風從云生,一派生氣。 (3)魚沼飛梁:是一個方形荷花魚沼,沼上架十字形的飛梁,人行橋上可隨意左右。 5.空間順序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9
知識目標
1.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2.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3.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德育目標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發揚民族的創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當不成問題。
圖示法。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
延伸拓展法。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故宮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
故宮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千年宮殿建筑藝術的總結性杰作,讓我們隨著作者去參觀故宮,去感受故宮的宏大壯麗和精美絕倫吧!
設計(二)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3)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造句略。
2.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3.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 端門 午門 漢白玉石橋 太和門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3)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思考,明確: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多媒體顯示太和殿內景。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教學設想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三、師生共同總結,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蟠(páan)龍鎏(liú)金
玉璽(xǐ)妃嬪(Pín)湛(zhàn)藍
上諭(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宮
修繕(shàn)擊罄(qìng)詔(zhào)書
2.解釋加點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游去游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并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布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3.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及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文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觀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后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筑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寫。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課堂練習:
(1)在內填字來完成短語,并按要求歸類:(只填序號)
①規模(宏)大②莊嚴肅(穆)③大肆揮(霍)④重重殿宇⑤舉世(聞)名⑥(煥)發光彩⑦煙霧(繚)繞⑧腐朽昏(庸)⑨龍鳳(呈)祥⑩池館水(榭)
名詞短語④⑩動詞短語③⑤⑥
形容詞短語②⑧主謂短語①⑦⑨
(2)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故宮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蠻殿。東西六宮的養心殿則是清朝二百年間封建帝王統治活動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層層殿宇,重重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
③課文之所以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是因為這兩座宮殿規模,裝飾最絢麗,能集中體現故宮建筑群的藝術風格。()
④《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三篇說明文都是按照先總說后分說的順序說明事物特點的。()
(3)課后完成“揣摩·運用”四的練習。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和重點:
1、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2、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宮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4、進一步學習說明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故宮博物院》。宮,甲骨文 (宀,房屋),呂 (多個窗口),像一座大型建筑開著多個窗口,造字本義:多窗戶的多樓層大型建筑。故宮——以前的宮殿,昔時的皇城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們隨著作者黃傳惕的腳步,撩開它神秘的面紗,聆聽歷史脈搏跳動的聲音。
2、 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邊這個圖,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
3、再讀課文,找出故宮的總體特征是:
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哪些語句印證了這一特征?
4、作者將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前朝重點介紹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大殿____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____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____是雕龍屏。方臺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____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____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____的寶座。梁坊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____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資料鏈接:故宮(紫禁城)
5、我來當導游!
假設現在是20__年,我們在座的同學都在祖國首都的高等學府繼續深造,現在你們將作為“北京友情導游”,帶領千千萬萬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覽太和殿,你將怎樣設計導游詞呢?
導游詞內容:根據課文和圖片分組介紹太和殿的外觀、內景、位置、用途。
設計要求: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來介紹;有恰當的
開場白、過渡語和結束語;有自己的創意。
學生展示
6、全文的感情色彩是怎樣的?
7、設計“故宮”旅游紀念品
《故宮博物院》課后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聯想、想象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回顧今天這堂課,我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處: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篇幅較多,閱讀難度不是很大,可以作為閱讀訓練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快速準確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詞語,句子,理解文章的語文,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關鍵性詞語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謀篇的特點。
我將此文的授課環節設計為三個部分:導語引入,整體把握,重點研讀,時間為1課時。從整體上看,導入部分較好,簡單明了,直接引入本文主體。內容理解上,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疏通文意,體會文章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信息。整節課程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 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幾個教學環節皆在老師主觀引導下進行。
2、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 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為了能盡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采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
3、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于后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松后緊。教學環節與前設計稍有改動,因為時間關系,我沒有帶領學生對比“前朝”與“后廷”的詳略。
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組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故宮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一、學習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三、學習方位詞。
教學設想
一、運用已經學過的關于說明文的知識和的“預習提示”,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可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二、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一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三、師生共同總結,當堂完成一定量的練習。
四、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掃除文字障礙;
1.給下列黑體的字注音:
金鑾(luán)殿蟠(pán)龍鎏(liú)金玉璽(xǐ)妃嬪(pín)湛(zhàn)藍上諭(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宮修繕(shàn)擊罄(qìng)詔(zhào)書
2.解釋黑體的字:
舉世聞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濱(沿著)
殘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禍國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閱讀“學習重點”和“自讀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
二、速讀,理清結構層次:
1.教師發下示意圖(部分城門、宮殿名稱可預先填上),要求學生依照書上的導游去游覽故宮。按照課文介紹的順序把書上提到的城門、宮殿在圖上填全,并用線條和箭頭連結起來,讓學生對故宮的整體布局有總的印象。
2.提問: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學生根據課文第十一段的內容和所填示意圖作口述。)
3.分析課文結構層次及各部分的說明中心:
教師點撥,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部分(1):概括說明故宮稱屬、歷史及現狀。
第二部分(2--21):介紹故宮的歷史、現狀、規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紹故宮的文物價值和興衰歷史。
三、導讀,討論重點問題:
1.全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課文重點介紹的對象是什么?
3.(前朝──太和殿;內廷──養心殿)
4.研讀5--8段重點介紹太和殿的部分,
5.討論:
(1)各段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點來介紹的?劃出表現這些特點的主要詞語。
(3)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從對太和殿的介紹中你能看出故宮建筑設計的主要特色嗎?
(4)這部分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師生討論后明確:
寫太和殿:
5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特點。如:湛藍、金黃色、青藍點金、紅色、金鎖窗、朱漆門。
6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
7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的特點。如: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皇帝寶座在這條線的中心點上。
8段:寫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嚴氣氛的特點。如:跪滿百官、排列儀仗、皇帝端坐、鳴鐘擊罄、煙霧繚繞。
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建筑設計特點。所以建殿于中軸線上;因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因而處處飾以龍形。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請注意方位詞語用其在表意上的準確性。
4.研讀17--18段,重點介紹養心殿的部分,討論:
(1)這兩段重點介紹了什么內容?
(2)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3)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這兩段重點介紹了養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統治活動的中心。是按時間順序進行說明的,采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
四、總結,完成課堂練習:
1.在眾多的宮殿中,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太和殿和養心殿作為重點來介紹?
明確:從全文看,重點說明前朝和內廷;就局部而言,重點介紹太和殿和養心殿。因為太和殿是故宮建筑的主體,最能體現故宮建筑設計的特色──處處體現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皇權至上的思想。重點介紹此殿,就能使讀者窺一斑而知全貌。養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動中心,文章較詳細地介紹封建帝王的罪惡歷史,說明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體現出“故宮”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點說明。
2.在介紹建筑群中,重點介紹主要建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重點與詳略的安排,卻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課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體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確:2、21段都是對故宮全貌的總寫,而且前后呼應。這兩段之間的部分則是對故宮建筑的分寫,這樣顯得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4. 4、11段分別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總寫,這兩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對“三大殿”和“內廷”的分層。11段在全文中還起著分界、過渡的作用。
5.至此,明確采用的說明順序:
是按照先總后分再總的順序寫的。分說以方位為序,由南到北、從外入內寫去。這樣,有利于說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條有理,結構嚴謹,給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