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長與山海經(通用12篇)
阿長與山海經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紀實性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
2.了解作品內容的時代背景。
3.了解文學作品的細節描寫。
4.了解先抑后揚的寫法。
二、能力目標
1.提高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提高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語言蘊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真體會魯迅先生對一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文章真實地再現了作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一方面批評了她饒舌、多事、多繁文縟節的缺點,另一方面主要贊美她爽朗、熱情的性格和純樸、寬厚、仁慈、樂于助人的美德,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二、思路結構
三、善于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細節,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個性。例如長媽媽夜間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經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這似乎是涉筆成趣,其實表現了長媽媽的粗魯和不拘小節。描寫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 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到我的嘴里。”這元旦“辟頭的磨難”寄托著長媽媽的愿望,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夠“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因為福橘是塞在孩子的嘴里。這就是長媽媽對孩子真誠的關愛,生動地表現了她的樸實和善良。寫她買來《山海經》時,“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這里,不僅看到一個衣著樸素、滿臉笑容的勞動婦女的外貌,而且聽到他那親切自然的語言,感受到她為孩子辦成一件事后內心的無比喜悅。“三哼經”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這個細節也說明了,為“我”辦這件事情的不是學問人,而是連書名都說錯的勞動婦女,聯系課文的標題可以體會到,作者把阿長同《山海經》連接在一起,表現了設題同構思的新穎和巧妙。
四、教法建議
1.用三個課時。
第一課時:介紹時代背景,朗讀課文,學習字詞,熟悉、梳理全文內容。
第二課時:進一步熟讀課文。分析課文。
第三課時:總結歸納。完成課后練習四。
2.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導入 。
3.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地研讀課文。
①學生朗讀、默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整體思路,整理出課文的材料。
②討論、確定詳寫、略寫的內容,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
③重點研讀記敘《山海經》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和表情達意的作用。
④回應全篇,體會先抑后揚的寫法。
第 1 2 頁
阿長與山海經 篇2
·魯迅·
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的
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都這樣稱呼她,似乎略帶些客氣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
“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
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我們那里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
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
娘;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
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
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
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
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
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
“切切察察”有些關系。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
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
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長媽媽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
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后,曾經這樣地問過她。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
席。她不開口。但到夜里,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
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
要數除夕了。辭歲之后,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
意使用。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然而她進
來,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
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么?你要記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
說別的話!說過之后,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
么,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
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我忽而記得了——
“阿媽,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
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驚之后,也就忽而記得,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
辟頭的磨難,總算已經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給我的道理還很多,例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
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
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此外,現在大抵忘卻了,只有元旦的古怪儀式記得最清
楚。總之:都是些煩瑣之至,至今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她之所謂“長毛”
者,不但洪秀全軍,似乎連后來一切土匪強盜都在內,但除卻革命黨,因為那時還沒有。她
說得長毛非常可怕,他們的話就聽不懂。她說先前長毛進城的時候,我家全都逃到海邊去
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煮飯老媽子看家。后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
“大王”,——據說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說自己的饑餓。長毛笑道:“那么,這東
西就給你吃了罷!”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著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
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后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著胸埔道:“阿
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
我那時似乎倒并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個門房。但她大概
也即覺到了,說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
也要擄。”
“那么,你是不要緊的。”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
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炙瘡疤。
“那里的話?!”她嚴肅地說。“我們就沒有用處?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
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
就炸了!”
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
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
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淡薄起來,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
那時就極嚴重地詰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長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
更不怕炮炸,我懼憚她什么呢!
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這渴慕是從
一個遠房的叔祖惹起來的。他是一個胖胖的,和藹的老人,愛種一點花木,如珠蘭、茉莉之
類,還有極其少見的,據說從北邊帶回去的馬纓花。他的太太卻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
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尸!”這老人是個
寂寞者,因為無人可談,就很愛和孩子們往來,有時簡直稱我們為“小友”。在我們聚族而
居的宅子里,只有他書多,而且特別。制藝和試帖詩,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卻只在他的書齋
里,看見過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我那時最愛看的是
《花鏡》,上面有許多圖。他說給我聽,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
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在不知
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這樣的圖畫,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尋找,他是很疏懶的。問別人呢,誰也不
肯真實地回答我。壓歲錢還有幾百文,買罷,又沒有好機會。有書買的大街離我家遠得很,
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間去玩一趟,那時候,兩家書店都緊緊地關著門。
玩的時候倒是沒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
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
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
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
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
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
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繪圖的書,于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
了《點石齋叢畫》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
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
卻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阿長與山海經 篇3
6 阿長與《山海經》
魯 迅
教學設想
這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復習舊知,導人本課。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長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 板書標題、作者,指定學生簡介作者。
二、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
駭 擄 悚 惶急 瘡疤 詰問 渴慕 霹靂 煩瑣 懼憚
三、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后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是課文記敘的重點。
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為“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 四、仔細研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1—5自然段
2.提問: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長媽媽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了解到長媽媽“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床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這些描寫真切生動,作者采用戲謔的口吻來描寫,又顯得很風趣,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的性格特征。
五 總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并對長媽媽其人有了—?我們在第二課時接著分析
六、布置作業 。
1.解釋下列詞語:
詰問、渴慕、切切察2.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現長媽媽的性格特點的?在該句后打“√”
①她生得 ②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著什么事。 ( ) ③又不許我走動,拔 ④ ⑤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復習提問:長媽媽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長媽媽喜歡饒舌多事、不拘小節。那么,長媽媽還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學習新課。 (一)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 思考: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1.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舉動寄托了她怎樣的愿望? 明確: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并不是些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護“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3.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齊讀第18—28自然段。 這里,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指名學生復述買書的起因、經過、結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在“我”渴慕得到繪圖的《山海經》,遠房叔祖找不到,別人又“不肯真實地回答我”,自己去買又沒有機會的時候,長媽媽卻神奇般地買到了。這是多么令人驚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識字,她連書名都說不準,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象幼小的魯迅此時那種激動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 這就是魯迅筆下的長媽媽,她雖然多事饒舌,有些令人厭煩的規矩,但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個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寫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明確: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指名回答) 三、總結全文。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日于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 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四、作業 。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兩件事,盡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 教學設計B)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引入課題。 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在長媽媽去世三十年后,?請看課文: 板書標題、作者。 二、自讀課文,查字典解決閱讀中遇到的 三、速讀課文,列出閱讀提綱,準備復述。 復述的要點:長媽媽的稱呼的來歷 長媽媽的一些壞毛病(切切察 媽媽(吃福橘等) 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 四、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代表進行復述課文比賽。 五、討論下列問題: 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是詳寫?哪些?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明確:切切察 擺成“大”字的睡相 略寫 令人厭煩的種種規矩 “長毛”的往事 作者寫此文目的不在于寫自己厭煩、討厭阿長,大揭其短,而是要表述出自己對長媽媽的敬意和懷念。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預習課文,重點研讀“買《山海經》”一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學習1—17自然段 (一) 分組朗讀1—17段。 (二)思考:文中描寫的一些有關長媽媽的瑣事表現? 明確:喜歡切切察 常惹風波 管“我”很嚴,喜歡 饒舌多事 睡覺愛在床中間擺 不拘小節 元旦早晨塞福橘 煩瑣的規矩 淳樸、善良、迷信 “長毛“的故事 關心孩子 二、重點研讀買18一28自然段 作者敘述有關長媽媽的一些瑣事之后,筆鋒一轉,用相當多的篇幅推出了買(一) 默讀18一28㈠(二) 思考并1.買?(請) 2.當阿長來問? 3.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4.“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學生每四人一組,由指定的組長組織進行討論,并作好本組討論的筆記。 (三)指名各組代表回答以上問題,明確問題的關鍵: 第1問:“我”第2問:“我”認為和她說了沒什么用處,但既然來問,又不好不說,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說明“我”從她那里得到《山海經》沒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第3問:“我似乎遇著一輩子第4問:平時對她根本不抱希望,卻居然給“我”弄來了最想要而又最難弄的第5問: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提問:綜上所述,作者詳寫買《山海經》的意圖很明顯了。同學們.你們說作者為什么要詳寫這件事呢? 明確:這件事更能表達作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現長媽媽對—? (四)齊思考:結尾兩段表達? 明確: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 三、小結本課, 這篇文章 刻畫出了— 四、布置作業 。 完成課后練習題四。 做完后在班上交流,看誰寫得好。 第二單元教案 教學要點: 一、本單元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 二、本單元教學,要感受課文中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學習本單元,要揣摩記敘文的特點,感受語言風格。 教學時間:22課時 6 阿長與《山海經》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了解課文的記敘線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本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容,然后再著重研讀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卜事,分析課文時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學重 點,做到納舉目張。 課時安排:3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本課。 在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魯迅除寫了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長媽媽是萬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板書標題、作者,指定學生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 三、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后寫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是課文記敘的重點。 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為“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實地反映長媽媽的一些毛病,但這些并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提問:長媽媽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長媽媽喜歡饒舌多事、不拘小節。那么,長媽媽還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學習新課。 (-)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 思考: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 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1.元旦除夕哈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托了她怎樣的愿望?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著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態溢于言表。作者雖然認為這是“元旦辟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托著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護“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3.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齊讀第18----28自然段。 這里,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指名學生復述買書的起因。 經過、結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殘’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這就是魯迅筆下的長媽媽,她雖然多事饒舌,有些令人厭煩的規矩,但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寫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明確:最后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 (三)小結 1. 本文的記敘線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變化為線索的。 2. 為什么文題是“阿長與《山海經》”,而文中卻寫了幾件似和《山海經》無直接聯系的事?記敘文的中心是作者通過記敘人和事體現出來的對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貫穿著文章始終,是文章的靈魂。作者是根據中心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記敘文的詳略安排,是根據中心來確定的。對表現中心意思有較大作用的,為了突出重點,就要詳細描述;與中心意思有些關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寫得簡略些,詳略配合得當,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達中心意思。略寫往往是記敘文中的烘托部分,沒有略寫,文章內容就會呆板,頭緒就會不清,情節就會不連貫。如果說詳寫是紅花,略寫就是不可 少的綠葉。如文中略寫的“我”不大佩服阿長的三件事就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的作用。 三、作業 板書設計: 阿長的由來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饒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節 過年吃橘 淳樸善良 長毛故事 無知愚昧 抒發對阿長的懷念之情 第 三 課 時 一、理清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完成課后習題。 三、拓展延伸。 教學后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較前濃厚了許多。但對待寫平凡人的品格有一定的理解難度。 課題 課型 新授 授課時間 總第 課時 教學目標教 材 分 析 概述 重點 難點 教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背景音樂) 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長媽媽是個很有影響的人物。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長媽媽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大屏幕顯示課題,指定學生簡介作者) 二、作者簡介(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魯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識記字詞(先由學生認讀,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hài lǔ sǒng huáng chuāng mù pīlì jíe dàn 駭 擄 悚 惶急 瘡疤 渴慕 霹靂 詰問 懼憚 四、研讀課文 1.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較多,但都圍繞著中心人物——阿長來寫的。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阿長是不是她的真名?(女同學齊讀第一、第二段) 不是。她只是一個連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層勞動者,即我的保姆。(板書: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視) 2.阿長是我的保姆,對她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后,作者又寫了阿長的哪些令“我”討厭的生活習慣?由此可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寫了阿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 表現了長媽媽饒舌多事,不拘小節性格。 3.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1)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 在這些煩瑣的規矩中,詳細寫了“元旦辟頭的磨難”。對我來說,除夕最快樂的事情是用壓歲錢買回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長媽媽卻讓我道恭喜、吃福橘。對我來說,這的確是一種“磨難”;但對阿長來說,這是保證孩子平安的一種最好方式。這恰恰表現了阿長的真誠和善良, 4.我為什么對長媽媽產生了“特別的敬意”? 長媽媽講的“長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讓我感到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從此對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長毛”的故事在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我們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和淳樸。 5.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為“我”買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經》。這也是我們本文的寫作重點。 6.聽課文錄音。回答問題。 a.當阿長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表現了“我”什么心理? 明確: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我對從她那里得到《山海經》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b.阿長把《山海經》買回時,“我”有什么反應?體現了怎樣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 震驚、感動的同時進而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買《山海經》一事寫出了長媽媽熱愛、關心孩子的美好品質。 7.齊讀文章最后兩段 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阿長的深切懷念之情。它凝聚著魯迅對長媽媽的全部情思,寄托著魯迅對善良人的衷心祝愿。這時的長媽媽,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蕩在我們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懷念,這就是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小結:下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今天所講的內容。文章圍繞阿長寫了那些事情?表現了阿長怎樣的性格?“我”的感情變化如何? 事 人物性格 我的感情變化 寫作手法 切切察察的毛病 饒舍多事 不大佩服 欲揚先抑 擺成“大”字的睡相 粗俗、不拘小節 令人厭煩的規矩 善良真誠 不耐煩 講“長毛”的故事 無知、淳樸 特別的敬意 為“我”買《山海經》 熱愛關心孩子 新的敬意 在魯迅先生的眼里,長媽媽和《山海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這樣講,沒有長媽媽就沒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所以,這四本書就成了“我最為心愛的寶書”,以至得到《山海經》后,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 a.隱鼠一事,文中出現了好幾次,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發材料) 教師讀《狗·貓·鼠》的片斷。 b.《狗·貓·鼠》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著名的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憶童年、少年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已40多歲了,所以取名為《朝花夕拾》,含義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學們能抽出時間去讀一讀。 五、作業: 課外閱讀《朝花夕拾》,把你喜歡的文章講給大家聽。 魯迅 教學目標 : 整體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內容。 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 感悟作者對長媽媽的真切懷念之請。 學習魯迅“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創造復雜性格的創作方法。 教學方法: 本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容,然后再著重點研讀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事,分析課文時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學重 點,做到綱舉目張。 考綱難度要求: 把握文章記敘的事件及事件中蘊含的感情(“我”對長媽媽深厚的感情和長媽媽對“我”率真而樸素的關愛); 把握文中對長媽媽細節描寫的地方,分析長媽媽既復雜又單純的性格。 課時安排: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新課導入 : 上個星期我們結束了對第一單元的學習,從區分戰爭的正義與否獲得了不少有益的提示。從這個單元起,我們將接觸幾篇以愛為主題的文章,它譴鎰湃思涓髦指餮鬧漣媲椋繞涫潛澩锪碩云椒踩恕⒛酥寥跽叩墓匕H夢頤譴涌撾鬧懈形虻健鞍閉庵植┐蟮母星椋傭パЩ帷鞍薄? 二、 屏幕展示孟郊的《游子吟》,培養學生感悟親情的能力。 這首《游子吟》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寫出了母愛這樣一種世間最無私、最偉大的感情。我們或許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意識到,平淡的生活中其實蘊藏著許多愛的細節。多年以后,回首往昔,我們才體會到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無奈心情。就連魯迅先生這樣偉大的文豪,,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紀念他兒時的保姆——長媽媽而撰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至愛真情。 二、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文。 1. 課文圍繞阿長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的是哪件?為什么這樣安排?(結合課后第一題) 2. 你從這些事中,看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3. 在作者眼里,阿長是怎樣一個人?他是如何刻畫這個人物的?(結合課后第一題) 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明確: 1. 課文圍繞阿長寫了:“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厭惡的種種規矩,關于“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其中重點寫的是買《山海經》一事。因為買《山海經》透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敬意和懷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題,所以重點詳寫。 2. 對她不好的習慣,我最先是“憎惡”、“討厭”的;當聽到“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了敬意——“卻不料她還有這樣的神力”;但當阿長踩死隱鼠后,“我”對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當長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3. 在作者眼里,長媽媽饒舌、多事、不拘小節、有許多繁文縟節,但同時又心地善良、爽朗、熱情、樂于幫助別人,有著淳樸、寬厚、仁慈的美德。 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前后呼應的寫法,為讀者充分展示出一個有點粗俗、迷信、守舊,但卻善良、熱心、忠厚、真誠的阿長形象。 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著重寫了對阿長的“憎惡”與“討厭”,不是么?謀死作特別喜歡的隱鼠的是阿長;讓作者“最討厭的常喜歡‘切切察察’并因此使家里“有些小風波”的是阿長;擠得作者“沒有余地翻身,久睡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樣熱”卻“實在是無法可想”的也是阿長;讓作者去做那些“都是些煩瑣之至,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非常麻煩的事情”的還是阿長。就是阿長所講的“長毛”的故事以及自己那讓外面的大炮放不出來作用的講述,今天的讀者也可一眼看出,是多么的可笑與荒謬。這些真切的描寫,都帶著貶義,是“抑”的一面,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著長媽媽的善良、樸實的品質。 后半部分著重寫她對長媽媽的佩服和敬意,主要是因為阿長給“我”買來了《山海經》。這是一部作者渴慕已久的圖書。但一直難以買到,“誰都不肯真實的回答我”只有大字不識的阿長,主動來問,并且在她告假回來時帶回了《山海經》。由此可見她對小主人的熱心、忠誠。她是一個連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層勞動者,但卻善良、真誠、熱愛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極、落后的東西,那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結果,與其說是她的過錯,不如說是她的不幸。 三、課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但在這些充滿貶意的文字背后,你能感覺到作者對阿長的同情與懷念嗎?(結合課后第二題) 兒時的眼光: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 明確:回憶性散文的雙重眼光—— 寫作時的眼光:含蓄的,在寫作時飽含同情與懷念。 (身世說明她粗俗是情有可原的;管教不符合兒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求,只求“順順流流”)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作者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的再現了長媽媽的形象。使我們了解了長媽媽這個鮮活的人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重點研討阿長給“我”買《山海經》部分,深入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一、檢查舊課 二、學習新課。 {一}快速閱讀第18----28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 阿長為什么也來問《山海經》?她懂得《山海經》嗎?何以見得? 2. 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我”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表現了我怎樣的心理? 3. 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有什么反應? 4. 你怎樣理解文中說的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5. 文章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不多,用的是一種敘述語言。為什么不詳寫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呢?發揮你的想象和聯想,將她買《山海經》的過程補充出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 因為“我”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阿長根本不知道《山海經》是什么樣的書,她給“我”買回《山海經》后,說成了“三哼經”。 2. “我”想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阿長不識字,沒文化,不知道《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何況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心“我”,因此她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的心情。這表明“我”對阿長心存隔膜乃至輕視。 3.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可謂又驚又喜,感激不盡。 4. 因為這件事,“別人不肯做”,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熱心;別人也“不能做”,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要跑多少路,打聽多少地方,誰能像阿長這么給“我”操心費事,況且她又不識字,居然買來了。所以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 不寫阿長是怎樣買到《山海經》的,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想象她跑了多少路,費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覺得那真是一種“偉大的神力”。想象合理即可。提示 :她是怎樣到處打聽,怎樣跑書攤書店,操了多少心等。 {二}研讀最能打動你的地方,欣賞它成為亮點的原因。 學生自由發揮,合情合理即可。 明確:“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這一句是作者感情發生變化的議論句,真正讓作者對阿長產生敬意的是阿長給他買到了《山海經》。這是一部魯迅渴慕已久的神話傳說圖畫書,但一直難以買到。大字不識的阿長 卻能夠急小主人所急,想小主人所想,設法買回了《山海經》,這不能不讓魯迅感到意外和驚喜。 阿長不識字,錯把“山海經”念成了“三哼經”,她一定為買這幾本小書下了不少工夫,她對小主人的熱心、忠誠,通過這件事表現得十分充分。而正是這個偶然的事件,不僅滿足了魯迅的愿望,同時也激發了魯迅大量買書的習慣,特別是作為少年魯迅的一部文藝啟蒙書,對他以后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正是魯迅對長媽媽念念不忘、幾次在作品中寫到她,對她充滿了感激、懷念、敬意的原因所在。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這句話抒發了作者對長媽媽真摯的感情,表現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從對長媽媽的厭煩、埋怨、畏懼,到對她的敬意、愛戴、祝福,在魯迅的人生經歷中,長媽媽曾起過那么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經歷,這是多么令人內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禱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媽的靈魂。魯迅對阿長的深沉感情在這里表現得真切感人。 {三}齊讀最后兩段。結束回憶,回到現實。 “我的保姆”再次點明了長媽媽的身份,“長媽媽”是“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這樣稱呼她 ”,“阿長”是祖母和“我”憎惡她的時候的稱呼。這里不厭其煩地將三個稱呼羅列出來,一來是強調阿長與“我”非同一般的關系,二為后文“我”抒發對阿長深切的懷念之情打下基礎。再一次交代“我”不知她的姓名、她的經歷,也甚至不清楚她的身世,就是這樣一個人,卻那樣善良、真誠,熱愛和關心孩子!文末使用祈使句,表達了作者發自內心深處對阿長永遠的懷念之情以及對她良好的祝愿,祝愿她永遠安息、萬古長存。 小結 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了解了在魯迅先生的少年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保姆長媽媽,從魯迅先生對長媽媽的深切的敬佩和懷念,我們了解了“母愛”這樣一種偉大的人間真情。我希望在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能夠細心地發現蘊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愛的細節,讓愛我們的人不會白白的付出。 作業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像阿長這樣的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樣看待他們?請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超值補充 一、魯迅簡介 本文選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本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其中收錄了十多篇回憶性文章。本文寫于20年代末。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是現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魯迅作品簡況: 小說集兩部:《吶喊》、《彷徨》 歷史小說集一部:《故事新編》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散文詩集一部:《野草》 雜文集16部。另外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等作品。 二、作者軼事 魯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撰寫挽聯,其中,下面兩幅最著名: (1) 著作最嚴謹,豈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蔡元培挽魯迅) (2) 譯書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與姚莘農合挽魯迅) 三、阿長簡介 阿長(?——1899),魯迅稱她為長媽媽,浙江紹興東浦人。她是魯迅兒時的保姆。“長媽媽只是眾多舊式女人中的一個,做一輩子的老媽子,平時也不回家去,直至臨死。”長媽媽患有羊癲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樹港看戲,鴻壽堂徽班,長媽媽發病,辰刻身故。” 其實,這個自浦東的長媽媽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個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鶴照的說法:章慶福的老婆阮氏——“慶太婆”才是真正的長媽媽,只是聽慣了,也把浦東的那位叫做長媽媽。不過,筆者曾特地為此函詢周建人夫婦,回答是否定的意見,周作人日記里的“章媽”也是浦東的那位長媽媽死后才雇傭的。 四、《山海經》簡介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也沒有定論。近代學者多數認為不是出自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國作品,《海內經》4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主要內容為民間傳統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術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 五、背景提示 1926年3月18日,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魯迅受反動政府通緝,不得不到廈門大學任教。后又因受守舊勢力的排擠,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憶少年生活寫點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寫出了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憶自己童年時期與家里女工阿長相處的一段生活。寫于北京寓所(北京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現為魯迅博物館一部分)。發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 【教材分析】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所追憶的保姆,她是一個粗人,沒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個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個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質樸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魯迅先生深情地抒寫了對她的真摯的懷念。教讀這篇文章,應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描寫的作用和方法,從而更深地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教學目標 】 1.感悟魯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純真美。 堂2.理解積累“詰問、惶急、疏懶、渴慕、深不可測、情有可原”等詞語。 3.整體把握課文,了解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體會語句的深層含義,把握蘊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體會描寫的作用和方法。理解本文圍繞人物特點合理安排材料、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寫法。 【重點難點】 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 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配樂磁帶、小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設計理念與建議提綱】 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魯迅追憶了兒時的保姆阿長,抒發了真摯的懷念之情。文章篇幅較長,圍繞阿長記敘了幾件事。教讀課文可運用復述法,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內容上不懂的地方閱讀資料、小組討論或教師點撥解決。然后由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復述課文內容,理清寫作思路。第一步運用討論探究法。引導學生思考文題把阿長和《山海經》連在一起,她與它有何關系呢?作者對她抱什么樣的態度呢?學生快速閱讀,提出疑難,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教師啟發、點撥.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把握課文內容。 一、導入 新課(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導入 ) 同學們,我們在初一時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其中為百草園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還記得嗎?這位長媽媽是魯迅家里的一個女工,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魯迅的作品中幾次提到她,甚至還專門寫了這篇《阿長與<山海經>》。《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地理著作,書中保留了一些流傳廣泛的神話傳說,如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作者把連在一起,她與它有什么關系呢?下面就讓我們閱讀課文去探個究竟。(板書文題、作者) 二、回顧復習魯迅及《朝花夕拾》的有關知識(參閱《三點一測》) 強調:主要作品集及初一學過的課文、出處 學生自讀《三點一測》,了解《山海經》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可就詞語含義、段落大意、內容質疑、分析評價等內容圈點批注。(參考《三點一測》) 教師抽查字詞學習情況。(參見《三點一測》) 1.注音:(出示小黑板) 驚駭 詰問 懼憚 憎惡 瘡疤 惡: 憎惡 惡心 惡毒 模: 模樣 模范 2.聽寫并釋詞: 面如土色 深不可測 懼憚 詰問 驚駭 渴慕 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疑難詞句師生共同探究疑難詞句,小組無法解決的,提交全班討論、交流。教師參閱教參46頁“文句解說”,酌情講解。 2.速讀課文,參閱《三點一測》66頁,初步理解課文。 3.思考研討: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了什么?。 學生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參閱課后練習一答案) 四、課堂小結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瀆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五、作業 設計 口頭作文: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請學生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講述他的一、二件事,看看誰講得真實、生動、傳神。 六、檢測題設計 抄寫并記會本課的生字詞,按小組檢查驗收。 第二課時 精讀全文,進一步研析阿長這個藝術形象,重點研讀買《山海經》一節。 一、朗讀課文1~17語段,重溫長媽媽這個藝術形象 1.播放伴讀音樂,學生分組朗讀1~17語段 回顧思考:文中這些關于長媽媽的故事表現了她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板書提綱,明確。 喜歡切切察察 低聲絮說 饒舌多事 管“我”很嚴 喜歡“告狀” 不拘小節 睡覺時擺成“大”字 元旦早晨塞福橘 淳樸善良 煩瑣的規矩 關心孩子 “長毛”的故事 2.研討課后練習第二題,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雙重感情。 學生自主思考,與小組交流,小組長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 二、研讀買《山海經》一節,即18~28語段 1.分組朗讀課文18~28段 學生聽讀,思考并討論下列問題,各組長組織討論,并作好本組討論的筆記。 (1)買《山海經》一事的起因是什么?(用一句話概括) ⑵⑶⑷題見課后練習第三題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2.學生分組回答以上問題,教師明確問題的關鍵。 第(1)問:“我”渴慕著繪圖《山海經》了。“這渴慕是從一個遠房的叔祖惹起來的。” 第(5)問: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驚,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3.齊讀最后兩段。思考:結尾兩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正是深切懷念的真實寫照。 板書:為“我”買回《山海經》——真誠熱情 樂于助人 深 切 懷 念 4.請學生說說長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 指名學生歸結,教師明確(參閱課后練習一答案) 5.學生批注文中描寫阿長的語句,并分析這些描寫有什么特色? 教師提示有關描寫的知識,讓學生找出文中出色的描寫,師生共同揣摩。(參閱教參47頁第3) 三、課堂小結 本文按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魯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刻畫出一個真實、生動、鮮活的普通勞動婦女——長媽媽的形象。她饒舌多事、不拘小節,有許多繁文縟節,但為人誠懇、熱情,有著淳樸、寬厚、善良、仁慈的美德,這些都是令作者心靈震憾的原因,文中表達了作者的深切懷念之情。其詞懇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加強誦讀,在誦讀中力口深體會。 四、布置作業 (選做)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題(四)的短文寫作練習,在班上交流。 2.以《阿長買{山海經>》為題,寫一篇300字的想像短文。 3.當有一天阿長為“我”買到繪圖的《山海經》時,如果“我”想對她說句話,會是什么話?請寫幾句話描述它。 4.以《我熟悉的一個人》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五、檢測題設計: 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現長媽媽的性格特點的? (1)她生得黃胖而矮。 (2)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著什么事。 (3)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母親去了。 (4)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 (5)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她不開口。 選自魯迅的《朝花夕拾》。該書共收回憶性散文10篇,均作于1926年。各篇在北京《莽原》半月刊陸續發表時,副題作《舊事重提》,依次是《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魯迅當時可能設想日后出書就以《舊事重提》為書名,也符合以回憶往事為主要內容的實際。但《舊事重提》終究顯得直白,因此在1927年5月間編集準備出版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一般認為散文成就最大,作家蜂起,佳作迭出,或記人,或敘事,或寫景,或抒情,或議論,各有所長。但《朝花夕拾》一書,融記人、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寓思想性、戰斗性于知識性、史料性之中,的確寫得風格別具,與眾不同。 《朝花夕拾》各篇以記人為主者有三,即《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和《范愛農》。《藤野先生》記師恩,《范愛農》記友情,本文記的則是作者兒時的保姆,無姓無名、青年守寡、卻給予了兒時作者深情關愛的長媽媽。作者抓住幾個主要事件,描述了從厭她、煩她、恨她到最后敬她的全過程。 記人之作最忌事無巨細寫成一篇流水賬,最怕把人物的鮮明性格淹沒在一般性的敘述之中。本篇在繁簡取舍方面極見功力。長媽媽的姓名、經歷,鮮為人知,便用三言五語帶過。長媽媽踏死哥兒最喜歡的隱鼠一事,因在前一篇《狗·貓·鼠》中已有敘述,本篇自然無需重復。而她的“討厭”之處,亦即喜歡“切切察察”和夜間睡成“大”字,要言不煩,卻寫得生動而具體。 作者怎樣從厭她、煩她到敬她,是本篇的主要部分,寫起來就是濃筆重彩,不厭其“繁”了。在作者筆下,長媽媽之討人厭,無可辯解,她之令人煩,卻應加以分析。兒時的作者深感不耐煩的無非是嫌長媽媽的禮節多,規矩多,教給他的道理多,“繁瑣之至”。使兒時的作者最不耐煩甚至當作“磨難”的是“元旦的古怪儀式”:大年初一清早一睜眼就要說“阿媽,恭喜恭喜!”然后再“吃一點福桔”,以求得“一年到頭,順順流流”。但即使這中間雜有某些迷信、陋習罷,不仍然顯示著長媽媽對哥兒的真情關愛嗎?也許可以說,這正是由“厭”到“敬”的一過渡,“厭”和“煩”還是略有不同。長媽媽終于贏得了哥兒的敬意的,是兩件事。一是她居然具有讓大炮放不出來的“偉大的神力”,一是為他買來了他念念不忘的《山海經》。這兩件事,輕重卻又不同。 過去多次有關散文寫作的討論中,常常提到散文姓的問題。散文姓“散”不無道理。作繭自縛,畫地為牢,難以寫出好的散文。但散文又忌“散”,如果跑野馬,放斷線風箏,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肯定也不是好散文。散文要求的是:散而不亂,緊而不死,能放能收,舒卷自如。 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長媽媽講“長毛”引起。“長毛”與長媽媽何關?這好像是突如其來。但一層一層講來講去,講到了據說讓女人“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原來長媽媽竟具有這樣“偉大的神力”,這才使哥兒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甚至原諒了她“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這是由“煩”到“敬”的一轉折。 隱鼠事件后,對長媽媽的“敬意”又終于完全消失,反而成恨,以至到了“當面叫她阿長”的程度。 “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這好像又是一次突如其來。寫遠房的叔祖,寫遠房叔祖的太太,寫這位叔祖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寫他說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可惜“現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這和長媽媽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和對長媽媽的“敬意”又有什么關系呢? 原來大字不識的阿長,居然把哥兒夢寐以求而始終無法得到的“帶畫的‘三哼經’”,高高興興地買回來了。書雖然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卻是作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這就引發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這是由“恨”到“敬”的又一轉。 第一次“敬意”源于關于“長毛”的傳說,意料不到,而且頗有些“深不可測”,因此“偉大的神力”這“偉大”二字就不免略含難以全信的嘲諷之意。第二次的“敬意”卻是來自哥兒的親歷,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偉大的神力前面加上“確有”二字,這就是哥兒的真實感受了。 不過我以為,長媽媽之終于為魯迅所敬佩,大概還由于她的“認真”精神。仍是哥兒時的魯迅,自然不太可能體認長媽媽的這一特點,因此也不可能成為哥兒的感受,但當三十多年后魯迅撰寫此文回憶往事時,就可以看清這一特點了。因此在魯迅此時的筆下,長媽媽教導哥兒那些繁瑣的禮節、規矩、道理,她的態度是認真的,甚至在堅持遵守“元旦的古怪儀式”時,也是“極其鄭重”的。她講長毛故事,態度同樣是認真的,甚至講到她那非常可笑的“用處”時,也是“嚴肅”的。 毋庸諱言,長媽媽的諸多言行中雜有不少迷信色彩。魯迅一向反對封建迷信,但在《花邊文學·〈如此廣州〉讀后感》一文中,卻贊揚了廣東人“迷信得認真,有魄力”。他在這里當然不是主張迷信,他是在強調認真。因此他說:廣州人的迷信是不足法的,但那認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魯迅之于長媽媽,當亦作如是觀。 記人的散文,總要記人的經歷,但也要記或更要記人的性格。經歷或相同,性格則多異。本文顯然是格外注意了長媽媽獨特性格的展示,她的為人,她的處世,等等。記人的散文,難免作些一般性的介紹,但往往更重性格化言語和行動的描述。長媽媽喜歡“切切察察”,又常常“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過年一節,不但記下了她說了些什么話,而且記下了她的動作和神情,從而又可見其性格的某側面。魯迅此文記長媽媽固是如此,記母親,記遠房叔祖,以至記遠房叔祖的太太,無不如此,有時寥寥數語即形神畢現。 記人的散文,不同于人物傳記,更不同于人物的年譜、年表。記人物的種種經歷,或取或舍,或繁或簡,或記敘,或描繪,或發議論,或抒情感,有較大自由。魯迅此文正是如此寫法,也因此才寫得起伏跌宕,搖曳多姿。 長媽媽終于買來了木刻的《三哼經》,由此引發了哥兒對繪圖的書的更大的興趣和更深的愛好。他更其搜集繪圖的書,“《山海經》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但已失掉了從長媽媽手中接過那本“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的“寶書”時的震悚,感受大不一樣了。 而這本“寶書”又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失掉了。長媽媽去世也已三十多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魯迅以此文記下了難忘的長媽媽,并用這樣的結尾給她以深情的祝福。 教學目標 識記重點字詞,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以及詳略得當的寫法。 感悟作者對長媽媽的真切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選取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的性格;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 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看注釋,掃除文字障礙,熟讀課文。查找有關魯迅的資料, 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感知文章內容,理清課文所記之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個神秘莫測的美女蛇的故事嗎?它給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講這故事的人是誰呢?——對,是長媽媽。長媽媽是作者兒時的保姆,長媽媽知道許多事情,懂得許多道理,可以說,她是民間文化的載體,對于魯迅來說,她可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可是在《阿長與<山海經>》里,魯迅卻將長媽媽稱為“阿長”,這是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懷著怎樣一種感情來寫長媽媽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悟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感情。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 “讀一讀,寫一寫”讀準字音,并理解詞義。 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問題速讀課文。 課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的是哪件?為什么這樣安排? 你從這些事中,看做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課文題目為什么稱長媽媽為“阿長”? 教學設計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討論明確: 課文圍繞阿長寫了:“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厭惡的種種規矩,關于 “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其中重點寫的是買《山海經》一事。因為買《山海經》 透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敬意和懷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題,所以重點詳寫。 對她不好的習慣,“我”開始是“憎惡”“討厭”的;當聽到阿長講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了敬意——“卻不料她還有這樣的神力”;但當阿長踩死隱鼠之后,“我”對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當得知長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 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白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筆,對她“不大佩服”、“討厭”、又是“不耐煩”、“麻煩”,倘用“媽媽”。稱呼,名不符實;將“阿長”與《山海經》連接,看似矛盾,卻令人好奇;用“阿”字有親呢的‘意味,符合作者當時已經是四十六歲的中年人的口氣。 (學生的總結大意對即可,語言不求一致,重在學生自已討論解決問題。不到位之處教師可點撥) [過渡] 從總體上來說,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是怎樣的呢?——尊敬、喜愛的。尤其課文的結 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深切懷念。祈禱地神賜福于她,讓她的靈魂得以永安。可是為什么在課文的前半部分,作者大寫他如何“憎惡”“討厭”阿長呢?應該怎樣理解?長媽媽具有怎樣的性格? 四人小組探究合作學習,討論明確: “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阿長的出身低下,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 管教很不適合兒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年青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 奢望,但求“順順流流”,魯迅在具體描寫中飽含同情。在寫法上也是欲揚先抑,是在為寫 買《山海經》一事作鋪墊,更好地突出了重點。在作者眼里,長媽媽多事,不拘小節,麻煩 多禮,但同時又心地善良、仁慈,樂于助人。 ,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作者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地再現了長媽 媽的形象。使我們了解了長媽媽這個鮮活的人物。 作業 :朗讀課文,寫生字,解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復習導入 。 作者敘述了長媽媽的一些瑣事后,用相當多的篇幅推出了買《山海經》一節。 指名學生朗讀19~29段。 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在阿長買《山海經》之前,還寫了哪些事?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 心理? 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有什么反映?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 你怎樣理解文中說的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學生在自主學習后討論明確: 此前,先寫遠房的叔祖使我接近了書籍,交代了我是怎樣地渴慕《山海經》,而又為什么 求之不得,“誰都不肯真實地回答我”。又是怎樣地念念不忘。有了這些鋪墊,才能說明 阿長為什么使“我”大喜過望,而且感到她確有“偉大的神力”了。 “我”認為對她說了沒有用,但既然來問,又不好不說。說明“我”對從她那里得到《山海 經》沒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 “我似乎遇到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了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感動,進而想到這別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這樣一個普通人居然做到 了,“我”也由此而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平時對她根本不抱希望,她卻居然給“我”弄來了最想要而又最難弄的《山海經》,在孩童眼中,長媽媽似乎真的“有偉大的神力”。前面寫阿長講完長毛的故事,“我”覺得她有“偉大的神力”,雖然是描摹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的心理,但由成年作者寫出來,總帶有戲謔成分;而此處再寫長媽媽“確有偉大的神力”,語氣顯得莊重,感情極為誠摯。 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 震動,讓“我”產生過感激和“新的敬意”。 小結 阿長自己沒有讀過書,見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經》,就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一直掛在心上,并想方設法買來了《山海經》,這部書成了魯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 書”。魯迅是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大文學家,而第一部寶書是阿長給買的,阿長為孩子傾 注的這一片心血,深深地打動了魯迅,因而阿長值得魯迅紀念是理所當然的。 拓展延伸。 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并不多,這就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想像的空間,大家想像一 下她是怎樣到處打聽,怎樣跑書店書攤,操了多少心才買到這本書的?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組交流,并選出代表全班交流。 小結. 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魯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集中記敘長媽媽給他留下的兒時印 象,把長媽媽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這是生活中真實的阿長,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 的”事實。盡管阿長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作者寫得卻十分親切自然,讀者從她身上看到了那種難能可貴的純樸和直率。《山海經》是作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他將對長媽媽的感激變成永久的懷念,以濃情的筆墨為長媽媽的在天之靈祝福。 作業 :將自己交流過的短文整理在作業 本上。仿照本文的寫法用一兩件事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 (總第17-18課時)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了解課文的記敘線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本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住課文內容,然后再著重研讀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故事,分析課文時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學重 點,做到綱舉目張。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掌握相關的常識,明確文章中所記述的事件,梳理寫作的順序。 能力 培養學生的閱讀梳理能力。 情感態度 初步感知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重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記敘的順序。 難點 文章中記述線索的梳理 。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從學習過的魯迅先生的作品回顧中導入本節: 《風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社戲》 問題:在這些文章中,你們覺得魯迅先生對他的家鄉,家鄉的親人懷有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引導聽取自由發言, 引導明確: 對家鄉的人和事的眷念。導入本節,引導回憶作者及其成就。 回憶學過的作品,思考明確其中的感情,共同回憶作者。 培養學生的閱讀積累習慣。 二 組織整體感知課文。 (一)組織自讀課文 1-2段,找出文中介紹了阿長的哪些情況。引導明確其身份、名字、不漂亮的外表。歸納這兩段的內容。書重點詞語。 自讀課文 ,劃出關鍵詞語,個別回答,共同概括其基本情況。 培養學生的閱讀 梳理能力。 三 布置學生合作閱讀課文 3-18段,展示問題: 歸納其中寫到的關于阿長的哪些事件? 板書提示,限時進行小組探究,個別指導 ,組織學生上前板書內容。引導共同明確。完善板書。 明確要求,合作閱讀,小組歸納,共同明確這幾段的內容。 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與梳理能力 。 四 組織在3-18段中歸納“我”對于長媽媽的思想變化。展示明確--“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的敬意”。布置學生閱讀課文20-29段:小組合作思考復述。限時完成。 歸納其中的感情,明確 要求,小組合作閱讀課文 相關段落。 培養學生的閱讀梳理能力與故事復述能力 。 五 組織學生思考本文1-18段中作者感情的變化,點評學生的發言,引導明確:感情變化為線索。 思考明確:以感情變化為線索。 培養閱讀梳理能力與故事復述能力 。 六 布置自讀買《山海經》這一部分, 引導共同概括本部分的內容,板書完善第二部分。 布置課下作業: 熟讀課文, 就文中的某一個事件或幾個事件說說阿長是個怎樣的人?完成1、2、3題 。 明確 核心,共同概括,完善板書內容。明確課下作業。 板書設計 6 阿長與《山海經》 一 ( 1-2) 交代阿長的身份、來歷。 二 (3-29) 回憶阿長的有關事跡。 - 1 睡相難看。 - 2 喜歡說人家閑話。 - 3 喜歡“切切察察”。 - 4 在過元旦時讓作者說吉利話,吃橘子 - 5 講了許多和長毛有關的故事。 - 6 她謀死了作者的隱鼠。 - 7 她給我買了《山海經》 三 (30-31) 表達對阿長的思念。 第二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刻畫人物的方法及欲揚先抑的寫法。 能力 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 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及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重點 分析文章中詳寫的部分,歸納阿長的形象,體會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 難點 領會文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句,體會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一 組織默寫本課中生詞及常識,從對于阿長事件的回憶中導入本節。組織學生自讀課文19-29段,問題導讀:“我”為何會渴慕它? 默寫本課中生詞及常識,回憶關于阿長的事件,明確要求,自讀課文19-29段。 培養學生的閱讀積累習慣。 二 點評學生發言,引導明確: “我”對于這本書的可望而不可即。越增加了“我”的渴望之情。問題導讀: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組織學生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并概括,點評發言,共同明確:我對從她那里得到書沒抱任何希望,只是說說而已→震驚,感動,極度驚喜、興奮。 個別發言,共同明確“我”的渴望而不可即,明確問題,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自由發言,共同明確“我”的感情變化。 培養學生的閱讀梳理與探究能力。 三 問題導讀: 3 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引導自由發言,點撥明確:“我”發自內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 明確問題,閱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段,個別自由發言,共同明確“我”此時及永久感激之情的產生。 培養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 四 組織學生明確本部分中對于長媽媽的描寫手法――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引導明確人物的形象――淳樸、熱心、關愛孩子的阿長。結合前面對于阿長的描寫歸納其形象。 重點點撥“吃福橘”一個故事中的令人生厭的禮節背后長媽媽一顆愛孩子的熱心。 明確對于長媽媽的描寫手法,明確本部分中的人物形象。回顧情節,說說其中體現的人物感情。自由發言。 培養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 五 聽評學生的發言,共同明確―― 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點撥作者寫作態度――――“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點撥本文欲揚先抑的寫法,組織學生找出其中的揚、抑之處及詳略,點撥其好處――可以更加突出人物的優點。 說說人物形象,選讀自己作業中的人物評價,明確作者的寫作態度及寫法。 培養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體會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真實寫人的主張。 六 點撥作者的感情,結合最后兩段來體會,引導學生明確--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 小結:本文學習的重點--詳略與欲揚先抑的寫法。 布置課下作業:1、生字、詞語。2、課后第二題。 作文: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一個你所熟悉的人,要寫出這個人的特點 ,字數約500字。 明確作者的感情,明確本文的學習重點、課下作業及作文。 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提高作文的寫作水平。 板書設計 6 阿長與《山海經》 19-29段:買《山海經》 - 1“我”的感情變化: 沒抱希望→震驚、感動、驚喜、興奮。 - → 永久的敬意 - 2 阿長: 淳樸、熱心、關愛孩子 --欲揚 - 饒舌多事、令人生煩 \ - 無知可笑、愚昧落后 ∕ 先抑 - 3作者感情:尊敬、感激、深深的懷念。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7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6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5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4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3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2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1 阿長與《山海經》·知識點精析 .阿長與《山海經》·句段、字詞全解 .《阿長與《山海經》》說課稿 .阿長與《山海經》課堂教學實錄 .阿長與《山海經》教參-阿長的形象 阿長與《山海經》同步練習 .阿長與《山海經》自學階梯評估測試題 阿長與《山海經》課后練習 阿長與《山海經》·綜合能力測試 阿長與《山海經》提高作業練習 阿長與《山海經》ppt課件 阿長與《山海經》ppt課件(3) 阿長與《山海經》ppt課件(2) 阿長與《山海經》ppt課件(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紀實性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 2.了解作品內容的時代背景。 3.了解文學作品的細節描寫。 4.了解先抑后揚的寫法。 二、能力目標 1.提高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提高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3.提高分析語言蘊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真體會魯迅先生對一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文章真實地再現了作者童年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一方面批評了她饒舌、多事、多繁文縟節的缺點,另一方面主要贊美她爽朗、熱情的性格和純樸、寬厚、仁慈、樂于助人的美德,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勞動婦女的深深的懷念之情。 二、思路結構 三、善于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細節,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的個性。例如長媽媽夜間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經旁人提醒以后,依然如故,“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這似乎是涉筆成趣,其實表現了長媽媽的粗魯和不拘小節。描寫吃福橘,“‘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 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到我的嘴里。”這元旦“辟頭的磨難”寄托著長媽媽的愿望,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夠“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因為福橘是塞在孩子的嘴里。這就是長媽媽對孩子真誠的關愛,生動地表現了她的樸實和善良。寫她買來《山海經》時,“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這里,不僅看到一個衣著樸素、滿臉笑容的勞動婦女的外貌,而且聽到他那親切自然的語言,感受到她為孩子辦成一件事后內心的無比喜悅。“三哼經”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她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這個細節也說明了,為“我”辦這件事情的不是學問人,而是連書名都說錯的勞動婦女,聯系課文的標題可以體會到,作者把阿長同《山海經》連接在一起,表現了設題同構思的新穎和巧妙。 四、教法建議 1.用三個課時。 第一課時:介紹時代背景,朗讀課文,學習字詞,熟悉、梳理全文內容。 第二課時:進一步熟讀課文。分析課文。 第三課時:總結歸納。完成課后練習四。 2.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導入 。 3.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地研讀課文。 ①學生朗讀、默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整體思路,整理出課文的材料。 ②討論、確定詳寫、略寫的內容,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 ③重點研讀記敘《山海經》的部分,分析典型的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和表情達意的作用。 ④回應全篇,體會先抑后揚的寫法。 教學設計示例 《阿長與<山海經>》第二課時阿長與山海經 篇4
阿長與山海經 篇5
阿長與山海經 篇6
阿長與山海經 篇7
阿長與山海經 篇8
阿長與山海經 篇9
阿長與山海經 篇10
阿長與山海經 篇11
阿長與山海經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