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精選12篇)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1
總體設想:
我上這課的設想是想通過對中外兩篇《最后一課》的比較學習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助探究的習慣與能力,并嘗試把課本教學與讀本教學結合起來、把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既給同學自主思維的空間,也給他們實際動手寫作的空間。所以我的這課應該重點在探究學習與寫作上。是通過課堂上自主的探究與寫作訓練,讓學生把在課文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即使的轉化為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能力。
具體實施:
首先,我平時就要求同學養成自己查資料的好習慣。所謂自主學習就要求老師不能包辦代替,我針對同學第一學期查資料時不懂分類歸納的情況,本學期要求學生自己對查詢的資料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我想這樣的能力學習應該是自主學習的一種體現,也應該能讓他們終身受益。這一課時雖然沒有在課堂上檢查,可是學生的筆記本都已經完成了。
其次,《最后一課》是篇老課文,知識重點主要在主題把握以及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上。主題的把握非常容易,不必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所以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的分析與訓練上。我選擇鄭振鐸的《最后一課》進行比較學習,是因為這也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結合都德的《最后一課》體會寫人記事文章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且我想讀本的文章大多文學性很強,有的家長反映以前讀本似乎沒有什么用,其實是大有用途的。我從本學期開學起就要求同學按我的要求每天堅持讀讀本,一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可以寫單篇的,也可以和讀本上的其他文章或者課文比較起來寫,我也堅持收上來批閱,所以學生們對比較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再進行比較閱讀式的探究分析也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再次,初一同學剛從小學上來不久,還不是很會寫記事寫人的文章,我想借助這兩篇文章學到的東西,讓學生初步學習寫人記事的一些最基本的技巧。之所以采用當堂口頭片段作文的形式,是因為其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可以讓學生當即看到訓練的效果,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在語文學習中是比較難體會到的。最后的作文作業是當堂訓練的加強,是努力使每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充分而有成效的訓練。
最后,談一下我給學生記的是加分。我們學期結束都會給同學們一個總評分數,其中相當的分值是平時成績。除了規定的練習作業等情況記載以外,我還留了些分值,作為平時同學自主學習的獎勵。在查資料、質疑、以及課堂最后的一些拓展訓練時給他們加分,以資獎勵。這很能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而這些東西應該是同學身上最寶貴的,我們老師也是最應該保護的。
自我評價:
我覺得這堂課基本實現了我的教學目的。既調動同學學習的興趣,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讓同學的寫作能力在課文探究的同時得以提高。基本做到了讓同學自主學習并真正有所收獲。請各位專家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2
總體設想:
我上這課的設想是想通過對中外兩篇《最后一課》的比較學習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助探究的習慣與能力,并嘗試把課本教學與讀本教學結合起來、把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既給同學自主思維的空間,也給他們實際動手寫作的空間。所以我的這課應該重點在探究學習與寫作上。是通過課堂上自主的探究與寫作訓練,讓學生把在課文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即使的轉化為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能力。
具體實施:
首先,我平時就要求同學養成自己查資料的好習慣。所謂自主學習就要求老師不能包辦代替,我針對同學第一學期查資料時不懂分類歸納的情況,本學期要求學生自己對查詢的資料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我想這樣的能力學習應該是自主學習的一種體現,也應該能讓他們終身受益。這一課時雖然沒有在課堂上檢查,可是學生的筆記本都已經完成了。
其次,《最后一課》是篇老課文,知識重點主要在主題把握以及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上。主題的把握非常容易,不必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所以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的分析與訓練上。我選擇鄭振鐸的《最后一課》進行比較學習,是因為這也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結合都德的《最后一課》體會寫人記事文章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且我想讀本的文章大多文學性很強,有的家長反映以前讀本似乎沒有什么用,其實是大有用途的。我從本學期開學起就要求同學按我的要求每天堅持讀讀本,一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可以寫單篇的,也可以和讀本上的其他文章或者課文比較起來寫,我也堅持收上來批閱,所以學生們對比較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再進行比較閱讀式的探究分析也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再次,初一同學剛從小學上來不久,還不是很會寫記事寫人的文章,我想借助這兩篇文章學到的東西,讓學生初步學習寫人記事的一些最基本的技巧。之所以采用當堂口頭片段作文的形式,是因為其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可以讓學生當即看到訓練的效果,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在語文學習中是比較難體會到的。最后的作文作業是當堂訓練的加強,是努力使每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充分而有成效的訓練。
最后,談一下我給學生記的是加分。我們學期結束都會給同學們一個總評分數,其中相當的分值是平時成績。除了規定的練習作業等情況記載以外,我還留了些分值,作為平時同學自主學習的獎勵。在查資料、質疑、以及課堂最后的一些拓展訓練時給他們加分,以資獎勵。這很能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而這些東西應該是同學身上最寶貴的,我們老師也是最應該保護的。
自我評價:
我覺得這堂課基本實現了我的教學目的。既調動同學學習的興趣,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讓同學的寫作能力在課文探究的同時得以提高。基本做到了讓同學自主學習并真正有所收獲。請各位專家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一課》是人教版七年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與《黃河頌》等幾篇文章一起構成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單元,成為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重要組件。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遭受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去愛自己的母語——漢語,愛自己的祖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說形象生動地塑造了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這兩個人物形象,學習時應讓學生重點掌握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各種描寫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學目標
上課前,我先請學生預習文章,提出本文他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并擬訂出來,這樣,綜合學生的意見,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再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本課的特點,我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
(1)、了解小說文體知識。閱讀課文后,復述《最后一課》故事情節。
(2)、學習環境描寫的作用。
(3)、品位作品中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分析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兩個人物的形象。
(4)、感悟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學情分析
以四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目標2、目標3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閱歷貧乏,再加上時代背景久遠,因此,我把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制造語文學習的自由空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大力提倡小組自由研討,交流意見。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強化視覺和聽覺效應多種感官共同協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另外,
一個優質的課件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情熏陶,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貫徹寓教于樂、快樂教學的原則。
(3)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2、說學法
自主探究學習理論認為: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可見,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所以,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充分地給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意見,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三、說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通過師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普法戰爭、以及作者的有關資料導入新課。(對于此文來說,背景的理解相當重要,不可忽略)
2、屏幕顯示普法戰爭的歷史畫面,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閱讀興趣和理解。
第二環節:預習交流
1、屏幕顯示生字,采用點名讀、齊讀的方式。
2、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
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通過預習筆記,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他們讀完一篇文章之后,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有自己的疑問。這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自主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環節:合作探究
1、通讀全篇后簡要地說出本篇小說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節。
這一問訓練學生概括復述,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
2、最后一課和平日上課的情景有怎樣的不同?
3、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教師出示投影,供學生考。
4、根據故事情節可把課文劃分成哪幾部分? 5、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找出描寫其心理變化的語句。
學生自由發言,然后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小弗郎士是一個由于這是最后一課而變得認真聽課的人的孩子”一種見解。明確:小弗郎士是由一個貪玩、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學生合作討論,誦讀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寫,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究竟是什么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討論,點撥) 教師點撥:是樸素的愛國情感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課前學習交流
讓學生小組內比賽復述課文,要求既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又能說出人物形象。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一)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自由發言,然后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三種“見解”。
①韓麥爾是一個普通的人(鎮上的一位教師。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玩忽職守”…… )
②韓麥爾是一個“可憐”的人(最后一次上課。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一動也不動地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說不下去。教了一節課又一節課…… )
③韓麥爾是一個愛國者(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后一課。自責及對阿爾薩斯人直率的批評。贊美法語。說明語言好比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萬歲!”。課文七處點至韓麥爾先生的愛國。)在討論中重點放在第③種“見解”。
(二)小說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物當時的什么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
刻畫韓麥爾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
1. 語言: 2. 動作、神態:
讓學生在文中快速查找勾畫,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掌握了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 (三)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1. 為什么說“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2.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3. 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四)品味語言。讀24-29節,思考問題:
1.課文中“忽然”一詞在這里說明了什么? 2.課文中“我──我──”兩個破折號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讀? 3.怎樣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么?
結合上面討論,誦讀韓麥爾先生的大段獨白,誦讀課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第三環節:當堂檢測
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四環節:布置作業
第五環節:課后復習
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
四、說教學反思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后,我覺得根據小說故事情節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了。
可是,遺憾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熱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后,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度變化只想到由于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4
總體設想:
我上這課的設想是想通過對中外兩篇《最后一課》的比較學習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助探究的習慣與能力,并嘗試把課本教學與讀本教學結合起來、把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既給同學自主思維的空間,也給他們實際動手寫作的空間。所以我的這課應該重點在探究學習與寫作上。是通過課堂上自主的探究與寫作訓練,讓學生把在課文學習中學到的知識即使的轉化為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能力。
具體實施:
首先,我平時就要求同學養成自己查資料的好習慣。所謂自主學習就要求老師不能包辦代替,我針對同學第一學期查資料時不懂分類歸納的情況,本學期要求學生自己對查詢的資料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我想這樣的能力學習應該是自主學習的一種體現,也應該能讓他們終身受益。這一課時雖然沒有在課堂上檢查,可是學生的筆記本都已經完成了。
其次,《最后一課》是篇老課文,知識重點主要在主題把握以及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上。主題的把握非常容易,不必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所以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選材和人物描寫技巧的分析與訓練上。我選擇鄭振鐸的《最后一課》進行比較學習,是因為這也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結合都德的《最后一課》體會寫人記事文章的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且我想讀本的文章大多文學性很強,有的家長反映以前讀本似乎沒有什么用,其實是大有用途的。我從本學期開學起就要求同學按我的要求每天堅持讀讀本,一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可以寫單篇的,也可以和讀本上的其他文章或者課文比較起來寫,我也堅持收上來批閱,所以學生們對比較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再進行比較閱讀式的探究分析也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再次,初一同學剛從小學上來不久,還不是很會寫記事寫人的文章,我想借助這兩篇文章學到的東西,讓學生初步學習寫人記事的一些最基本的技巧。之所以采用當堂口頭片段作文的形式,是因為其短小精悍,針對性強,可以讓學生當即看到訓練的效果,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在語文學習中是比較難體會到的。最后的作文作業 是當堂訓練的加強,是努力使每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充分而有成效的訓練。
最后,談一下我給學生記的是加分。我們學期結束都會給同學們一個總評分數,其中相當的分值是平時成績。除了規定的練習作業 等情況記載以外,我還留了些分值,作為平時同學自主學習的獎勵。在查資料、質疑、以及課堂最后的一些拓展訓練時給他們加分,以資獎勵。這很能調動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而這些東西應該是同學身上最寶貴的,我們老師也是最應該保護的。
自我評價:
我覺得這堂課基本實現了我的教學目的。既調動同學學習的興趣,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讓同學的寫作能力在課文探究的同時得以提高。基本做到了讓同學自主學習并真正有所收獲。請各位專家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5
廣東韶關學院中文系湯婉君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最后一課》,它是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 教材分析
《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里,我都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 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里,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里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后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布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以上的教學中,我沒有改變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但這個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6
廣東韶關學院中文系湯婉君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最后一課》,它是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 教材分析
《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里,我都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里,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里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后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布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以上的教學中,我沒有改變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但這個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7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最后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評價七個方面對《最后一課》的第二課時進行陳述。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文《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河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借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說情節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并借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說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課標描述: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2..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美的表現力,饒有興趣的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基于我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過一篇小說,學生初步具備了閱讀小說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濃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誦讀,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分析作品中兩個典型人物形象,聯系社會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分析作品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過“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依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文本核心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立《最后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說出其改變原因。
2.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至少說出一兩點對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的看法,并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改寫。
3.通過辨析文中關鍵句、警策句,結合這些句子說說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說話,并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本文中有大段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后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而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問題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2、學習方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鼓勵學生用朗讀感受法、按句式說話法、討論賞析法等進行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的分析中,我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說明。
3、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板書等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有助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我主要以情感鋪墊為主,追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并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首先有意設置嚴肅安靜的教室氣氛,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課文,讀后自由交流內心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并適時引入大連地區在二戰時曾有與阿爾薩斯相類似的遭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母語是最美麗的語言”。之后對小說的主要情節進行了概括,并找出了小說的三要素和線索。第一課時我主要運用了設置情境法、朗讀感受法、交流體驗法和整體感知法,這些都是為了第二課時的深層次閱讀服務。
第二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精彩語段和關鍵詞句,分析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講具體陳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中,老師緩緩朗誦: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保持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了小說濃濃的愛國基調,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我們了解了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每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人,盡管愛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卻全然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品讀《最后一課》,看看阿爾薩斯的這對師生是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國深情的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
(設計意圖:小說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至關重要。)
1、 過渡語:本篇小說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
(此環節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2、 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說話。
以“‘我’怕……”為格式說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
(此環節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范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說話。說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說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注。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言。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說,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說話說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著說,效果極好。對于最后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說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
3、 過渡語:通過按句式說話,我們對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已經有所把握,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改變了學習態度呢?
(通過上個環節的說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設計意圖: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對小弗朗的轉變起決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所以他也是體現小說主題的一個重要人物,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1、過渡語: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所有關于韓麥爾先生的正面描寫,概括出描寫的作用,并在書邊做好批注。……通過你自己的閱讀,你認為韓麥爾先生的哪些舉動讓你印象深刻?
(此環節學生主要采用閱讀勾畫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過閱讀,很多同學選擇了課文第24段到29段的韓麥爾先生的最后一幕寫字的動作。這正是我想讓學生找到的部分,有利于我下一步的設計。)
些?
(此環節做一個人物描寫知識的總結。學生經過討論,很容易總結出:神態、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教師板書。
4、 概括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概括韓麥爾的形象,明確韓麥爾先生也是最能體現小說主體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說的主人公。)
(四)寫作訓練。韓麥爾先生從課上到課下的心理描寫
過渡語: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小說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刻畫主要用了前四種描寫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寫。這是因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為第一人稱來寫的,透過他的眼睛,他只能透過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揣摩別人的心理,而無法將韓麥爾先生最真實的心理寫下。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視角,請你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設計意圖:這本是課后一道練習題。但有時我們容易把課后題當作作業來處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應把課后題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指導,課后只是鞏固強化。所以此環節教師可 提示學生:根據文中重要語句進行合理想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寫。
(1) 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教室聽課時會有什么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遲到會想些什么?
(3)坐在椅子里一動不動時會想到什么?
(4)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說些什么?
本題學生當課進行,動筆寫作。寫后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朗讀。找同學評價,再修改。)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二
(五)揣摩語言,理解其深刻內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學生質疑問難
對有價值,富有創造力的問題,除了支持提問與大力表揚外,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研究性課題或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所以質疑環節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環節的延伸,又對它有所超越,它已經走出了語文的范本,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的境界邁進。
可能涉及的問題有:
1)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韓麥爾先生為什么這么說?你對自己的母語是如何認識的?)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
(3)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一句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設計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內容,針對人物描寫提問,帶動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閱讀探究。)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三
(六)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鍛煉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
引導語: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嗎?
(七)布置作業
1、摘抄一段人物描寫,并結合課文所學自己寫一個人物描寫的片斷,要求用上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變化。
2、文中還有那些細節描寫你認為比較精彩,請在文中勾畫出,并做好批注。
六、說教學評價
根據課標的“評價建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制訂本課的評價任務與設計如下:
1、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提出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目標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任務。
2、評價設計:把課后的“研討與練習”滲透在教學過程的相關環節,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討論題:課后第四題。片段寫作訓練:課后第三題。)
七、說板書設計(略)
2、過渡語:大家都認為這個特寫鏡頭讓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師表演一下,請各位同學做導演,認真觀察,對照樹上的描寫,看看我的表演怎樣?
(此環節請同學們挑毛病的過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寫的過程,學生找到毛病,糾正錯誤,再說明書上為何這樣描寫,作用何在?這有助于學生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并且透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來體會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因為韓麥爾先生的這最后一幕正是小說的高潮所在,是最能體現小說愛國主題的一個大特寫,一定要細細體會。)
3、過渡語:通過分析,請你指出文中對于人物的描寫方法都有哪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8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文《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河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借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說情節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并借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說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課標描述: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2..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美的表現力,饒有興趣的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基于我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過一篇小說,學生初步具備了閱讀小說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濃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誦讀,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分析作品中兩個典型人物形象,聯系社會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分析作品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過“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依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文本核心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立《最后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說出其改變原因。
2.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至少說出一兩點對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的看法,并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改寫。
3.通過辨析文中關鍵句、警策句,結合這些句子說說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說話,并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本文中有大段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后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而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問題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學習方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鼓勵學生用朗讀感受法、按句式說話法、討論賞析法等進行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的分析中,我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說明。
3、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板書等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有助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我主要以情感鋪墊為主,追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并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首先有意設置嚴肅安靜的教室氣氛,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課文,讀后自由交流內心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并適時引入大連地區在二戰時曾有與阿爾薩斯相類似的遭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母語是最美麗的語言”。之后對小說的主要情節進行了概括,并找出了小說的三要素和線索。第一課時我主要運用了設置情境法、朗讀感受法、交流體驗法和整體感知法,這些都是為了第二課時的深層次閱讀服務。
第二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精彩語段和關鍵詞句,分析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講具體陳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中,老師緩緩朗誦: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保持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了小說濃濃的愛國基調,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我們了解了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每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人,盡管愛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卻全然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品讀《最后一課》,看看阿爾薩斯的這對師生是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國深情的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
(設計意圖:小說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至關重要。)
1、 過渡語:本篇小說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
(此環節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2、 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說話。
以“‘我’怕……”為格式說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
(此環節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范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說話。說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說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注。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言。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說,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說話說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著說,效果極好。對于最后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說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
3、 過渡語:通過按句式說話,我們對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已經有所把握,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改變了學習態度呢?
(通過上個環節的說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設計意圖: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對小弗朗的轉變起決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所以他也是體現小說主題的一個重要人物,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1、過渡語: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所有關于韓麥爾先生的正面描寫,概括出描寫的作用,并在書邊做好批注。……通過你自己的閱讀,你認為韓麥爾先生的哪些舉動讓你印象深刻?
(此環節學生主要采用閱讀勾畫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過閱讀,很多同學選擇了課文第24段到29段的韓麥爾先生的最后一幕寫字的動作。這正是我想讓學生找到的部分,有利于我下一步的設計。)
2、過渡語:大家都認為這個特寫鏡頭讓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師表演一下,請各位同學做導演,認真觀察,對照樹上的描寫,看看我的表演怎樣?
(此環節請同學們挑毛病的過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寫的過程,學生找到毛病,糾正錯誤,再說明書上為何這樣描寫,作用何在?這有助于學生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并且透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來體會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因為韓麥爾先生的這最后一幕正是小說的高潮所在,是最能體現小說愛國主題的一個大特寫,一定要細細體會。)
3、過渡語:通過分析,請你指出文中對于人物的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此環節做一個人物描寫知識的總結。學生經過討論,很容易總結出:神態、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教師板書。
4、 概括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概括韓麥爾的形象,明確韓麥爾先生也是最能體現小說主體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說的主人公。)
(四)寫作訓練。韓麥爾先生從課上到課下的心理描寫
過渡語: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小說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刻畫主要用了前四種描寫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寫。這是因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為第一人稱來寫的,透過他的眼睛,他只能透過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揣摩別人的心理,而無法將韓麥爾先生最真實的心理寫下。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視角,請你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設計意圖:這本是課后一道練習題。但有時我們容易把課后題當作作業來處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應把課后題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指導,課后只是鞏固強化。所以此環節教師可 提示學生:根據文中重要語句進行合理想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寫。
(1) 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教室聽課時會有什么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遲到會想些什么?
(3)坐在椅子里一動不動時會想到什么?
(4)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說些什么?
本題學生當課進行,動筆寫作。寫后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朗讀。找同學評價,再修改。)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二
(五)揣摩語言,理解其深刻內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學生質疑問難
對有價值,富有創造力的問題,除了支持提問與大力表揚外,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研究性課題或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所以質疑環節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環節的延伸,又對它有所超越,它已經走出了語文的范本,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的境界邁進。
可能涉及的問題有:
1)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韓麥爾先生為什么這么說?你對自己的母語是如何認識的?)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
(3)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一句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設計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內容,針對人物描寫提問,帶動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閱讀探究。)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三
(六)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鍛煉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
引導語: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嗎?
(七)布置作業
1、摘抄一段人物描寫,并結合課文所學自己寫一個人物描寫的片斷,要求用上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變化。
2、文中還有那些細節描寫你認為比較精彩,請在文中勾畫出,并做好批注。
六、說教學評價
根據課標的“評價建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制訂本課的評價任務與設計如下:
1、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提出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目標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任務。
2、評價設計:把課后的“研討與練習”滲透在教學過程的相關環節,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討論題:課后第四題。片段寫作訓練:課后第三題。)
七、說板書設計(略)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9
廣東韶關學院中文系湯婉君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最后一課》,它是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 教材分析
《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里,我都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 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里,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里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后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布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以上的教學中,我沒有改變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但這個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10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文《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河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借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說情節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并借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說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課標描述: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2..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美的表現力,饒有興趣的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基于我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過一篇小說,學生初步具備了閱讀小說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濃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誦讀,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分析作品中兩個典型人物形象,聯系社會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分析作品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過“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依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文本核心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立《最后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說出其改變原因。
2.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至少說出一兩點對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的看法,并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改寫。
3.通過辨析文中關鍵句、警策句,結合這些句子說說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說話,并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本文中有大段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后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而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問題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學習方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鼓勵學生用朗讀感受法、按句式說話法、討論賞析法等進行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的分析中,我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說明。
3、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板書等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有助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我主要以情感鋪墊為主,追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并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首先有意設置嚴肅安靜的教室氣氛,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課文,讀后自由交流內心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并適時引入大連地區在二戰時曾有與阿爾薩斯相類似的遭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母語是最美麗的語言”。之后對小說的主要情節進行了概括,并找出了小說的三要素和線索。第一課時我主要運用了設置情境法、朗讀感受法、交流體驗法和整體感知法,這些都是為了第二課時的深層次閱讀服務。
第二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精彩語段和關鍵詞句,分析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講具體陳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中,老師緩緩朗誦: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保持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了小說濃濃的愛國基調,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我們了解了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每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人,盡管愛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卻全然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品讀《最后一課》,看看阿爾薩斯的這對師生是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國深情的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
(設計意圖:小說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至關重要。)
1、 過渡語:本篇小說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
(此環節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2、 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說話。
以“‘我’怕……”為格式說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
(此環節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范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說話。說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說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注。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言。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說,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說話說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著說,效果極好。對于最后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說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
3、 過渡語:通過按句式說話,我們對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已經有所把握,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改變了學習態度呢?
(通過上個環節的說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設計意圖: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對小弗朗的轉變起決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所以他也是體現小說主題的一個重要人物,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1、過渡語: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所有關于韓麥爾先生的正面描寫,概括出描寫的作用,并在書邊做好批注。……通過你自己的閱讀,你認為韓麥爾先生的哪些舉動讓你印象深刻?
(此環節學生主要采用閱讀勾畫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過閱讀,很多同學選擇了課文第24段到29段的韓麥爾先生的最后一幕寫字的動作。這正是我想讓學生找到的部分,有利于我下一步的設計。)
2、過渡語:大家都認為這個特寫鏡頭讓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師表演一下,請各位同學做導演,認真觀察,對照樹上的描寫,看看我的表演怎樣?
(此環節請同學們挑毛病的過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寫的過程,學生找到毛病,糾正錯誤,再說明書上為何這樣描寫,作用何在?這有助于學生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并且透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來體會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因為韓麥爾先生的這最后一幕正是小說的高潮所在,是最能體現小說愛國主題的一個大特寫,一定要細細體會。)
3、過渡語:通過分析,請你指出文中對于人物的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此環節做一個人物描寫知識的總結。學生經過討論,很容易總結出:神態、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教師板書。
4、 概括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概括韓麥爾的形象,明確韓麥爾先生也是最能體現小說主體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說的主人公。)
(四)寫作訓練。韓麥爾先生從課上到課下的心理描寫
過渡語: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小說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刻畫主要用了前四種描寫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寫。這是因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為第一人稱來寫的,透過他的眼睛,他只能透過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揣摩別人的心理,而無法將韓麥爾先生最真實的心理寫下。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視角,請你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設計意圖:這本是課后一道練習題。但有時我們容易把課后題當作作業來處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應把課后題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指導,課后只是鞏固強化。所以此環節教師可 提示學生:根據文中重要語句進行合理想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寫。
(1) 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教室聽課時會有什么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遲到會想些什么?
(3)坐在椅子里一動不動時會想到什么?
(4)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說些什么?
本題學生當課進行,動筆寫作。寫后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朗讀。找同學評價,再修改。)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二
(五)揣摩語言,理解其深刻內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學生質疑問難
對有價值,富有創造力的問題,除了支持提問與大力表揚外,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研究性課題或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所以質疑環節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環節的延伸,又對它有所超越,它已經走出了語文的范本,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的境界邁進。
可能涉及的問題有:
1)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韓麥爾先生為什么這么說?你對自己的母語是如何認識的?)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
(3)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一句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設計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內容,針對人物描寫提問,帶動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閱讀探究。)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三
(六)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鍛煉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
引導語: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嗎?
(七)布置作業
1、摘抄一段人物描寫,并結合課文所學自己寫一個人物描寫的片斷,要求用上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變化。
2、文中還有那些細節描寫你認為比較精彩,請在文中勾畫出,并做好批注。
六、說教學評價
根據課標的“評價建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制訂本課的評價任務與設計如下:
1、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提出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目標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任務。
2、評價設計:把課后的“研討與練習”滲透在教學過程的相關環節,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討論題:課后第四題。片段寫作訓練:課后第三題。)
七、說板書設計(略)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11
廣東韶關學院中文系湯婉君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最后一課》,它是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 教材分析
《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里,我都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 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里,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里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后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布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以上的教學中,我沒有改變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但這個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課》說課稿(第三課時 篇12
廣東韶關學院中文系湯婉君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最后一課》,它是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
一、 大綱對初中閱讀的要求
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
二、 教材分析
《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短篇小說。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這篇文章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三、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
3發展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引導他們創新寫作。
四、 教學重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在向學生傳播新知識的同時,應考慮到教學對象原有的知識基礎,有針對性確立重難點。對剛上初一的學生來說,整體感悟一篇較長的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個情況,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的重點、難點。
1、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感情。
2、 《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
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和點撥。
五、 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就要制定合適的科學的教法、學法。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1、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2、重視素質教育,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其次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第三,為了加大課堂容量,我將使用投影和錄音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下面是我的具體的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分為三個環節,三個課時來完成。由于本篇是教讀課文,在每個教學環節里,我都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 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所以我將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第二:檢查預習情況:出示投影,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這一步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必不可少。
第三:提問學生,了解他們課后查閱資料的情況 :作者的情況,故事發生的背景。
完成了以上的知識積累的過程后,將進入第一個教學環節:聽讀——整體感知課文,理請文章思路。
(1) 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 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分為三部分:1-6為第一部分、7-23為第二部分、24-29為第三部分。
在這個環節里,完成了知識目標的第一點。
第二課時:進行第二個教學環節: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這個環節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
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
如何在這一步里突破重難點呢,我把握的方法是討論,交流對話,給學生搭知識的臺階,引學生思維上路。
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1、小弗郎士在上課如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話題是:《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第三個話題是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叢冢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變化的的原因嗎?在與學生討論以上話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用筆勾畫出一些重要的句子。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品讀,我們突破了重點,把握了小弗郎士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個課時,繼續第二個環節的主題——品讀課文。但是教學要點是分析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在這步里,我把握的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胎氣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日,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然后請譯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在分析完主要人物形象之后,要對這篇文章的中新思想和寫作特點進行歸納,和進行創新寫作,這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運用,激活思想,創新寫作。歸納本文通過典型的環境,如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見到了普魯士士兵的操練,廣告牌等等,這些描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故事的背景,運用語言、表情、動作等的描寫,突出典型任務的性格的寫法。這些在寫作上都要會學習和運用。布置作文,題目設計為《最后一課》之后,要求學生展開合情的想象,緊承文末的一句話進行續寫。
以上的教學中,我沒有改變常規教學的各個環節,但這個設計是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的,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積極性,同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