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精選14篇)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
一、疏通文意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 )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 ),落英( )繽紛( )。漁人甚異( )之。復( )前( )行,欲窮( )其林。
林盡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 )若有光。便舍( )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 )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 ),屋舍( )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 )交通( ),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 );黃發( )垂髫( ),并( )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 )大驚,問所從來,具( )答之。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 )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 )邑人( )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 );遂( )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漢,無論( )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 )所聞,皆( )嘆惋( )。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 )云:“不足( )為( )外人道也。”
既( )出,得其船,便扶( )向( )路,處處志( )之。及( )郡下,詣( )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 )人隨其往,尋向所志( ),遂( )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 ),欣然( )規( )往。未果( ),尋( )病終。后遂( )無問津( )者。
二、 字音字形
便要還家( );豁( );髫( );詣( );驥( );郡( );阡陌( )( );儼然( )
三、 文學常識
a) 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又名_____,字________,謚號_______,因此后世人稱他為________,別號________,____(朝代)時著名的________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桃花源詩》《歸去來兮辭》還有我們學過的作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一句流傳較廣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體--------記:作為一種文體,又可以有游記和碑記(或銘記)的分別。游記是收在文集中的記敘游覽山川名勝活動、描寫景物、用來抒發感情如 、 、 碑記雖也是一種敘述兼議論的文體,但它與游記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相當于現在的記敘文,有的夾有一點議論,更像散文。
四、 四、字詞小結
(1).古今異義詞:
_____ 古義:__________ 今義:(味道)新鮮
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 今義:交通運輸
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_____ 古義:____________ 今義;不管(連詞)
_____ 古義: 今義:這樣
_____ 古義: 今義:形容很像
______ 古義: 今義:不充足,不滿
___ 古義: 今義:緣故,緣分
_____ 古義: 今義:延長.延伸
_____ 古義: 今義:口液
______ 古義:___________; 今義:兩個地方分隔開
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 今義:局外人
_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似乎,好像
_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___; 今義:樂觀,暢快
_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 今義:志氣
(2).一詞多義
舍:便舍船 _______ 尋: 尋向所志 ___________
屋舍儼然_______ 尋病終 ___________
志:處處志之________ 向: 尋向所志 ____________
尋向所志________ 眈眈相向 對著
為:捕魚為業 _______ 中:中無雜樹 _________
不足為外人道______ 晉太元中 __________
此人一 一為具言所聞 其中往來種作 __________
之:忘路之遠近________ 漁人甚異之________
聞之,欣然規往__________ 處處志之________
其:復前行,欲窮其林________
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
(3)詞類或用: 漁人甚異之_____________
復前行,欲窮其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詞多義:
復:復前行( ) / 不復出焉( ) 乃:乃大驚( ) / 乃不知有漢( )
舍:便舍船( ) / 屋舍儼然( ) 尋:尋向做志( ) / 尋病終( )
志:處處志之( ) / 尋向做志( ) 為:捕魚為業( ) / 不足為外人道也( )
(5)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_______________。交通——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義:______________。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_________________。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不足——古義:____________。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這樣。
間隔——古義:__________。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______________。 今義: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
問訊-----古義:_____________ 今義:詢問
(6)通假字: 便要還家 ________________
(7)一義多詞:作“全,都”講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
作“沿著,順著”講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
作“邀請”講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
作“告訴”講的詞有___________________
乃大驚——遂與外人間隔:______________
(8) 特殊句式
a .判斷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翻譯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省略句:(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 )辭去。
問( )所從來
(9)出自本文的成語:
____________:喻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的地方;造句:
____________:形容和悅而自得其樂或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造句:
____________: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為開闊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造句:
____________: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無人過問而十分冷落;造句:
除此外還有成語: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理解性背默:
桃花源得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桃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現桃源人與世隔絕久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桃源人生活環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漁人初進桃源的感受:__________
寫桃林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桃源人熱情好客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本文中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寧的句子是:
本文中明顯了桃花源人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的句子是: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
交代桃花源的人來歷的句子是:
“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村人”滿足于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
五、課文分析
1、文章結構,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 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三個五字詞語概括文章內容,則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若用五個五字詞語概括文章內容,則是___________發現桃花源____________作客桃花源_____________
2、文章這樣設計開頭有什么作用?
3、第二節概括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平,安寧,生活幸福,勤勞。作者塑造這樣的生活環境有什么意圖?
4、想象一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會告訴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5、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9、課文是怎樣交代發現桃花源的原因、時間、人物的?
原因: 時間: 人物:
10、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 ”
生活情景:“ ”
11、漁人來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對待漁人的?這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12、桃花源中的人為什么“不復出”?
13、桃花源人與漁人交談后,為什么“皆嘆惋”?
14、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段寫劉子驥是否多余?
。
15、在本文中作者怎樣描寫了自己所向往的社會?
。
16、作者描寫的自己所向往的社會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此____________的幸福美好社會。
17、本文主旨: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18、本文按照漁人行動的順序,記敘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內容豐富,詳略得當。舉例說明哪詳哪略,仔細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文章剪裁得體,詳略得當。課文第②、③段詳寫了桃花源中寧靜的生活環境和淳樸的社會風尚。作者把這一部分作為本文的重點加以詳寫,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他理想的社會畫卷。例如對環境的描寫,寫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雞犬之聲等。再如對桃花源中人的描寫,詳寫了他們對漁人的熱情招待,特別是他們回答談話的內容寫得具體詳細。文章第①、④、⑤段寫得簡略,因為是故事的開頭、結尾,只和故事的傳奇性有關。
19、作者生活在東晉末期,當時社會政治黑暗,兵連禍結,民不聊生。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我們對這種社會理想應該怎樣評價。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期,當時社會政治黑暗,兵禍連結,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歲時所寫的《桃花源詩》前面的小序。當時作者已隱居多年,對農民的苦難深有感觸。在本文中他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這里,人人勞動,自耕自食,沒有階級,沒有壓迫和剝削,沒有戰亂,人們過著安居樂業、友好和睦的生活。這個“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這樣的理想社會反映了人民反對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同時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因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多少帶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又是作者逃避現實的思想的反映。
六、課下練習題
(1)“黃發垂髫”分別指什么人?用了什么修辭方法?(2分)
(2)用課文內容,巧對對聯:1.上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聯:生靈涂炭戰亂頻繁
2.上聯:憂民生痛苦 下聯:_________________
(4)選出下列“之”字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漁人甚異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 c.具答之d.聞之,欣然規往
(3)、翻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中人語(yǔ)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
6、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
桃花源是個風景優美、民風淳樸、寧靜安樂的理想社會
(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①適:滿足。②融然:滿足的樣子。③徽:系琴弦的繩子。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分)
①潛亦無所辭焉( ) ②未嘗有喜慍之色( )
8.文中哪些事例說明了陶潛“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用原句回答。(2分)
9.在《五柳先生傳》中,哪句話與“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的意思相近?(2分)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2
教學目標: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通過多種誦讀的形式,個性化解讀文本,把握文章內容。
2、在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品味賞析文章語言,同時將個人審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3、培養學生研讀文章的能力,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同時形成自我的情感體驗--追求屬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通過誦讀的形式表現出來。
2、品味文章語言,發揮想象,運用現代散文語言進行文學再創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結合個人生活體驗,達成情感共識,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貼近生活,導入課文:
1、 引導學生談論“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淵明,并且來學習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記》。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3、介紹陶淵明及時代背景,了解他所選擇的生活,引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咬準字音。(讀完后由同學做適當評價)
2、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意在讀通課文,培養語感;(此處提出要求:“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語)
3、設計問題: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從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 1段 自然風景美
2段 鄉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會環境美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自由讀--展示讀--競賽讀--齊讀),讓學生讀出文字的美感,讀出對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分小組細讀課文并自己試著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準備質疑。)
2、 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質疑,全班答疑,教師參與。
3、 集體逐段朗讀,“開火車”翻譯,貫通文意。
4、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分組討論: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第三部分(第4段)結局,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聲,寫桃花源無人問津。
四、布置作業:
1、初步背誦課文。
2、抄寫并識記字詞、對譯課文2、3兩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 說出文中表現漁人行蹤的詞語。
2、 據此線索課文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
二、合作探究:
1、文中描寫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文中描寫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于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3、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說明了什么?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明確】: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種種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種美好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托。
4、“乃不只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乃”字有怎樣的表達效果?推想一下,漁人對桃源人說了些什么?桃源人為什么嘆惋?
【明確】:“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現出桃源人對外面改朝換代的時世感到吃驚。漁人向桃源人介紹了自秦朝以來的歷史。桃源人因世間社會動亂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嘆惋。
5、文章最后寫“尋向所志”“不復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確】: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6、我們應當怎樣評價文章所表現的社會理想?
【明確】:作者虛構了這樣一個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種幻想。
7、歸納源自本文的成語:
世外桃源 豁然開朗 怡然自樂 與世隔絕 無人問津
三、品味研讀 、 主題探究:
1、大家相信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在東晉年間存在嗎?(讓學生從文章中找線索來考證)
2、作者寫《桃花源記》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陶淵明因生活在戰亂頻繁的環境里,因而構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拓展延伸:
假如陶淵明來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對他說什么?
總結:這節課,我們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繡,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五、布置作業:
1.摘抄成語。
2.背誦并默寫全文在家庭作業本上。
六、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1段 自然風景美
2段 鄉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會環境美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
2、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3、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4、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內容。
5、通過討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會。
情感與德育:
6、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目標2、3、4
教學難點:
目標5
教學方法:
1、朗讀背誦法;
2、講解歸納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歸納字詞,疏理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欣賞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詞講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蒼茫而迷路誤入荷花深處,驚動了水鳥,別有一番情趣。今天,我們要學的《桃花源記》也是講述的一個漁人因迷路而誤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觀呢?請打開書——
二、檢查預習:
1、學生齊讀課文。
2、抽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想。
三、夯實基礎:
1、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國古代杰出的文學家。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上動蕩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
得:便得一山(看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志:處處志之(做標記)尋向所志(做的標記)
復:不復出焉、不復得路(再)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又)
遂:遂與外人間隔(因而)遂迷(終于)后遂無問津者(就)
5)同義詞
1.悉如外人:悉:都
并怡然自樂:并:都
咸來問訊:咸:都
皆嘆惋:皆:都
2.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延:邀請。
3.緣溪行:緣:順著。
便扶向路:扶:沿、順著。
四、解題、圖解課文:
1、概括文章各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
第一段:寫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第二、三段:寫漁人進入訪問桃花源的經過。
第四段:寫漁人再尋桃花源,終不可得。
2、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為線索)
3、解題,復述主要內容: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從整體感知了本文,也積累了一些文言詞語,但我想同學們在理解文章上還有一些疑惑,下一節課我們重點來解答同學們的不懂之處,到時請同學們大膽提出。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深入分析課文;
2、討論課文思想。
教學步驟:
一、背誦導入:
背誦課文;
二、疑點解惑:
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精講。
參考問題及作答:
1、漁人怎么發現桃花源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土地平曠,屋舍產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6、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8、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三、亮點欣賞: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麗
1、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師小結:桃花源美在環境幽雅,風景優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發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2、學生小結: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四、主題討論:
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么評價?
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五、處理練習: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問題。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縣各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進秦時亂,申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邊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號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語,請補出。
2.文中加點的“要”讀作____,加點的“間”讀作___。
3.文中加點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這段文字中還有個表達這意思的詞,它是___.
4.“妻子”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詞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個___短語。
5翻譯句子。
不足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嘆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的語句。
六、小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民族。
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約寫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征召,又復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并記》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于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小說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2、字詞歸類:
1)補充實詞: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著溪流雜:別的。
鮮美:鮮艷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舍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悉:全。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咸:都。
所從來:從哪兒來。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
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里出去。
焉:于之,從這里。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
嘆惋:感嘆,惋惜。延:請。語云: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既:已經。詣:拜見,
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2)通假字:
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
3)古今異義:
阡陌交通交通:古義:交錯相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今義: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無論魏晉。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味好,香濃
詣太守,說如此。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4)一詞多義:
為: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尋:尋向所志(尋找)尋病終(不久)
乃:見漁人,乃大驚(于是)乃不知有漢(竟然)
舍:便舍船(舍棄)屋舍儼然(房屋)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4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妻子”、“交通”、“無論”、“鮮美”、“絕境”等古今詞義的變化。
(2)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通過多種誦讀形式,個性化解讀文本,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
(2)在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品味賞析文章語言,同時將個人審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再創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研讀文章的能力,走進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同時形成自我的情感體驗——追求屬于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
說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一詞多義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說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文章。
說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學習。
(2)品讀法。
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相關課件。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是他的五言古詩《桃花源詩》前邊的一篇小記,相當于詩的序言。這篇記卻因為它的故事性強,情景動人,真實感強而勝過《桃花源詩》,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帶領大家一同走進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二、朗誦欣賞
邊聽讀邊欣賞相關畫面邊想象,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有個親身體驗。(指導:注意朗讀節奏和朗讀情感的變化)
三、知識積累
1、指出下邊詞語古今意義的不同。
古義:交錯相通古義:更不用說。
交通無論
今義:運輸事業的總稱今義:關聯詞語。
古義:妻子兒女古義:不值得。
妻子不足
今義:男子的配偶;今義:欠缺、不夠。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古義:鮮艷美麗。
絕境鮮美。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今義:食物味道好。
2、掌握以下一詞多義
便船:舍棄動詞不足為外人道也:向、對介詞。
舍為
屋舍儼然:房屋名詞;捕魚為業:作為,動詞。
處處志之:做標記,動詞;尋病終:不久。
志尋
尋向所志:做的標記,名詞;尋向所志:尋找。
四、梳理情節、整體探究
1、根據課文大意,梳理文章情節。
分組討論,明確:第一部分(開頭——“欲窮其林”)開端,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第二部分(“林盡水源”——“不足為外人道也”)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和經歷(或漁人訪問桃花源)。第三部分(“既出”——“不復得路”)結局,寫漁人離開桃花源。第四部分(“南陽劉子驥”——結尾)尾聲,寫他人又尋桃花源,后來無人問津。
2、根據情節的概括,梳理本文線索
本文線索:漁人進出桃花源。
品味研讀
1、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桃花源在你心中的整體印象嗎?
明確:美、樂、奇。
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寫桃源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句子,朗讀并背誦。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請你任選一個景點用下面的句式描繪一下,句式:這里的……美,你看(聽)……
甲生: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顆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乙生: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無際,就像一塊諾大的氈子。田野里,牛羊在安閑的吃草,溪水在幽靜的流淌,清風將柳樹輕輕地搖擺……
丙生:這里美在民風淳樸。你看,男耕女織,和諧親密;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對素不相識的漁人熱情邀請,盛情款待……
3、理解桃源之樂
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那么,他們的樂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甲生:表現在“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生:表現在人民安居樂業。
丙生:表現在人民自給自足。
丁生:表現在外界沒人打擾,沒有兵荒馬亂,沒有苛捐雜稅。
……
評讀桃源之奇
桃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桃源奇在何處?
桃林之奇: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山洞之奇:仿佛若有光。
人們之奇:不足為外人道也。
結局之奇:處處志之,遂迷不復得路。欣然規往未果。
主題探究
1、大家相信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在東晉年間存在嗎?
明確:這個地方不存在。從文章中漁人和其他人都沒找到可以得知。
作者寫《桃花源記》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生活的東晉是一個戰亂不斷、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他深感痛苦和不安,但又不可能改變這種現實,于是憧憬一種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民生活寧靜和樂,風氣淳樸,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剝削的愿望。
拓展
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大家用現代文也來描繪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吧。(1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漁人發現桃花林
漁人訪問桃花源桃源之
漁人離開并再尋桃花源美樂奇
他人又尋桃花源
梨花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5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課文,激發興趣。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著名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蕩,戰亂頻繁,生靈涂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范讀課文,然后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 豁然 阡陌 垂髫 恰然 邑人 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②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發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 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為具言所聞 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2) 乃不知有漢:竟 :乃大驚:竟
3)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都 兩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4)一為具言所聞:詳細地 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 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咸來問訊:都黃發垂髦:用特征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處處志之:同“誌”,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了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誦讀訓練。(鍛煉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著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1.學生齊讀課文。2.學生自己朗讀。教師點評,表揚優點,指出不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恰然自樂 世外桃源 無人問津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致?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于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么?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后,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后兩段,思考: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后“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齊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理想社會?
應聯系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 。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后的見聞,不與課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6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①范讀課文
②學生仿讀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這兩個概念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研讀理解
① 自由朗讀課文,掌握以下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故,所以。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i不必藏于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l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
②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a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b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c全班交流
③細讀課文,探究討論
a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特征?
b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提示:
a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老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作總結歸納
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全社會親如一家,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適當的安排,對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體現出了社會的關愛
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穩定的職業,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織,豐衣足食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人們在共同的生產勞動中,應珍惜勞動產品,無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辱。盡全力工作,沒有多得的念頭,更不會據為己有
b“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說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說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后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于“五帝之世”同時又高于“五帝之世”。
指導誦讀
①理清文章脈胳,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全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提,以下分述: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共有三個方面:①故人不獨親其親;②男有分,女有養;③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為己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結
②指名單獨朗讀,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
c“不必為己”后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戶而不閉”后停頓稍長
e末句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③朗讀課文三遍,試著背誦
④抓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教師總結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作業
①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②背誦并默寫全文
上一篇:《桃花源記》教案11
下一篇:《醉翁亭記》同步練習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7
一、說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的編寫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教材選文要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本冊教材共分為六個新授單元,每個新授單元所選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漸進。一單元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感悟戰爭的意義;二單元感受博大而質樸的愛;三單元了解建筑古跡中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四單元崇尚科學,講究實證和創新;五單元在膾炙人口的名篇中體會“感事抒懷、借景言情”;六單元體會山水景物中的無限情思。
《桃花源記》是第五單元21課。本單元所選文言文,體裁不盡相同,有敘事的,有夾敘夾議的,有說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簡潔而意味深長,有些文章還寄托了作者的情懷。本課也是陶淵明的代表作,初中階段會涉及到陶淵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級,而本課是接觸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本課的體裁是“記”,初中階段涉及到這種文體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級上冊有兩篇,八年級下冊還有四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掌握“記”這種文體特點,也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對課文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參照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目標的設置要使三維目標相互滲透、融為一體。要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作為第四學段的八年級學生,應初步達到課程目標中二級目標的要求: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淺易文言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等等。
基于以上目標要求,我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
2、準確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會理想。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為追求理想而努力學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說學情
在教學中了解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七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識;接觸過記敘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閱讀和欣賞的方法。但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知識的'儲備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鑒賞能力較弱;作品構思、選材、語言和表現手法的精妙借鑒吸收少。而本冊書五六單元的文言文無論是從長度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是對他們的一個新的挑戰,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和積累,他們將會向課標的要求更近一步。
三、說模式
我校正在開展“問題引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教學,意在凸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在實踐過程中,我以這種模式為基準,自主設計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學模式:
1、情境渲染。引領學生走入課堂。
2、 剖析結構。自主理解文章內容,整體感知。
3、語句賞析。走進文本,對美的資源進行感悟和再創造。
4、拓展深化。補充資源,深化認識。
5、檢查反饋。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6、分層作業。激發個性發展,滿足不同層次對象的學習需求。
在六個環節中,要以問題進行串連,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自主學習,“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達到自然成誦的境界。
四、說設計
《桃花源記》是一篇精講課文。第一課時,我設置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結合注釋初步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語。根據教材內容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學模式,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為以下六個環節:導入新課、理清線索、賞析語言、探究主題、鞏固練習和布置作業。下面我將逐一解說每一環節的設計內容和意圖。
(一)導入新課
由提問學生曾經學習過的陶淵明的詩歌導入,出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設計意圖:以學習過的詩歌導入,能夠促使學生盡快地調動思維,因為對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線索
給出固定句式,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線索,分別是漁人發現、探訪、離開桃花源,總結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
設計意圖:在上一節課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再給出填空式問題,適當地降低了難度,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填出詞語,理清線索,保護學習的積極性。
(三)賞析語言
在我校“問題引領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我設計了本環節的核心問題,“桃花源美,美在 !”此環節分為三個層次來教學:
一,讀出桃花源的美,學生能夠找到課文中的景物描寫,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中感受桃花源的美。
二,說出桃花源的美,經過反復地朗讀,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和淺層的感受,此時引導學生說出這種美感,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在翻譯的基礎上融入適當的描寫的成分。
三,寫出桃花源的美,在幾個學生已經說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把自己想到的美,寫下來,教師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給予配合,讓學生體驗由文字抒寫情感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補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寫,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感悟桃花源的美麗、祥和和歡樂;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語句來賞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課堂練筆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題
由學生模擬漁人和桃源人之間的對話,切入對主題的分析,提出問題,學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淵明寫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時鏈接相關知識背景,包括陶淵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在學生思考后,再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并引導學生說出本文的主題。最后出示教師寄語。升華桃花源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學生活動和問題設置,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得出主題;鏈接相關背景知識,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思想,也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補全知識結構。引導學生體會“桃花源”的現實含義。桃花源已經不僅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個人心靈的一方凈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園。
(五)鞏固練習
出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圖片,學生根據圖片內容進行背誦。
設計意圖:通過此項練習,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達到背誦的教學目標。
(六)分層作業
在本環節,作業分為兩個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誦課文。
2、整理本課中出現的成語,并借助字典,寫出其含義。
選做部分:
一千多年過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將是怎樣的呢?請以“再訪桃源”為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寫一篇練筆。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數在三百字左右。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設置不同程度的作業,既鞏固所學知識,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五、說板書
板書的目的在于簡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因此,我設計的板書重在突出對文章線索、語言賞析和主題理解方面,更加直觀地再現了本課的要點。
六、說評價
課標中建議:語文課程的評價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要尊重個體差異,有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根據此建議,在教學中,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益。在課堂練筆環節,主要是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為主,教師予以適當的點撥。在知識鏈接環節,主要是教師評價為主,給予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在合作探究環節,以師生共同探討為主,教師不要輕易予以反駁和否定學生的回答。
七、說開發
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語文教學的重要保證。本節課我從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進行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內資源的開發有:師生對文本的共同學習和開發;學生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思維和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滲透在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中。課外資源的開發包括:知識鏈接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網絡教學的運用拓寬了教學的渠道,圖片資源更加直觀地呈現出本課內容,幫助學生理解。
八、說反思
《桃花源記》 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讀起來依然不應該有多大困難。但作為八年級所學的第一篇文言文,我還是把識記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識放在了首位。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8
【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體會文章優美精練的語言。
3.掌握并積累文言詞匯,了解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現象。
【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2.掌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課文。
2.掌握并積累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桃花源記》,從課文題目中,你能聯想到一個什么成語?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作者和本文寫作背景介紹: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官僚家庭,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但他生活在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生靈涂炭,他有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后做過幾任小官,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于在41歲辭官回鄉,過著“躬耕自資”、寄情山水的隱居生活,并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優美的田園風光,抒發熱愛田園生活,愿與農民來往而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征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隱退農村達十多年,對廣大農民的苦難深有感受,作《桃花源詩并序》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序即《桃花源記》。《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同時對于當時的社會也是一種否定。因為《桃花源記》語言清新自然,狀物親切逼真,想象奇特新穎,被人們當作一篇獨立的文章來讀,并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
三、誦讀感悟:
1.播放課文錄音朗讀,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句讀。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儼(yǎn)然 豁(huò)然開朗
阡陌(qiān mò)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yāo)還家
邑(yì)人 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語(yù)云
為(wèi)外人道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② 句讀要分明。③節奏要合理。④語速要適中。⑤語句要流暢。⑥要讀出感情。
3.自由朗讀,齊讀。
四、對照注釋,疏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五、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的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和省略句。
六、口譯全文。
七、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板書】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
1.古今異義詞
詞語
古義
課文例句
今義
鮮美
鮮艷美麗
芳草鮮美
(味道)新鮮
交通
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運輸
妻子
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不管(連詞)
不足
不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夠,不充分
如此
像這樣
說如此
這樣
緣
沿
緣溪行
緣故,緣分
延
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長.延伸
2.一詞多義
詞語
詞義
課文例句
舍
舍棄
便舍船
房子
屋舍儼然
尋
尋找
尋向所志
不久
尋病終
志
做標記,動詞
處處志之
標記,名詞
尋向所志
向
以前
尋向所志
對著
眈眈相向
為
作為
武陵人捕魚為業
對,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給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3.通假字
“要”通“ 邀”,邀請
4.“然”字解
“然”字是個語綴性的詞,與現代漢語的“地”相當,作“……的樣子”講(有時可不翻譯)。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儼然——整整齊齊的樣子。
怡然——高興、滿足的樣子。
欣然——欣喜、樂意的樣子。
5.省略句
①(桃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 )具答之。(桃源中人) 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②此人一一為(桃源中人)具言所聞,(桃源中人)皆嘆惋。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漁人)停數日,辭去。
第二課時
一、指名學生朗讀全文。
二、理清課文結構,歸納各部分大意。
課文以什么為線索?據此可分為幾個部分?
文章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的順序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會理想。
第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第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桃花源后重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課文研讀賞析:
1.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為什么會“甚異之”?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從未見過的,因此“漁人甚異之”。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描寫 桃花林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林在視覺上色彩繽紛,嗅覺上芳香撲鼻,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對桃花林的描寫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氣氛,為寫桃源美和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鋪墊。
3.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很隱蔽,與世隔絕,難以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是“悉如外人”“怡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桃源人為什么到這里來?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的?
“乃大驚”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與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無論魏晉”相呼應。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中的人好客、淳樸、民風淳樸、生活富足。
5.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漁人到底說了什么?
“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說的應當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中的人聽后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6.根據第2、3段的內容,聯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請你聯想桃源人的生活與當時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處。
①桃花源有著“有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環境,而外界卻是戰亂頻仍,“烽火連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人們的生活安定舒適,而外界百姓卻是顛沛流離,背井離鄉,國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礫。
③桃花源“雞犬相聞”,人們“往來種作”,“怡然自樂”,處處是人丁興旺、祥和愉悅的氛圍,而外界百姓卻飽受戰火磨難,度日如年,終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對桃源生活滿足,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8.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9.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樣看待這種社會理想?
作者虛構的一個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一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陶淵明對生活在東晉末年這樣一個黑暗社會里深感痛苦和不滿。他想要改變社會現狀又根本不可能,于是只好棄官歸隱,潔身自愛,安貧樂道。他憧憬著沒有君主、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勞動、風氣淳樸、平等自由的理想社會,本文正是這種理想的生動寫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農民的意志和愿望,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無疑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這樣的社會在當時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烏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說,《桃花源記》既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
四、成語集萃:
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儼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五、拓展學習:《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馀樂,于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 愿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1.教師解說該詩大意:
2.學生朗讀該詩。
3.比較該詩與課文的異同。
①內容相同:表現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寫的重點不同。序曲折表達作者的社會理想,詩則直接表達作者對桃花源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
③表現手法不同。序用客觀記敘的方法,有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詩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抒情。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
六、指導背誦:
記憶鏈條:緣溪行——逢桃花林——林盡水源——山有小口——舍船從口入——豁然開朗——見漁人——自云先世——問今是何世——停數日,辭去——既出——及郡下——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無問津者
七、布置作業:
1.解釋下列成語的意思:
世外桃源、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儼然開朗、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2.背誦并默寫全文。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9
說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品味語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會的實質。
說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1、2、3。
說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陶淵明為什么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說課時安排
2、課時。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簡介作者和本文寫作背景。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大文學家,田園詩的創始人。他出身于沒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當時社會的重視。少時雖頗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社會動亂不安,有志難酬。先后做過幾任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終于在41歲堅決棄官回鄉,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寫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優美的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而不愿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當然也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約寫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征召,又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桃花源記》就是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于傳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注意斷句與感情。
2.自由朗誦,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指名朗讀,讀準字音,準確斷句。
四、結合注釋閱讀,自己獨立翻譯課文,可以同時質疑。
五、交流翻譯情況,進行互相評價。
六、綜合體會。
1.把握古今異義詞。
(1)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3)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
(4)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5)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條件不同和結果不變。
2.出自本文的成語。
(1)落英繽紛:鮮花盛開,花瓣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2)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沒有人來詢問渡口。比喻沒人過問,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討論,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漁人是怎么發現桃花源的?他進入桃花源之前見到了怎樣的景象?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復前行,欲窮其林。”
2.漁人在桃花源見到的景和人有何特點?桃花源人對外界社會情況了解嗎?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人們根據漁人作的標志再去尋找桃花源,結果怎樣?
“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八、根據以上問題,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以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的見聞。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再尋桃花源的經過。
九、鞏固與創新性應用。
1.復述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
2.用下列詞語造句:(1)無人問津(2)豁然開朗(3)怡然自樂
十、作業。
1.總結出古今異義的詞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聽讀,想象畫面。思考: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師生共同學習體味桃花源“美麗、快樂、奇異”的特點。
1.桃源之“美麗”。
(1)指名朗讀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請選擇一個景點描繪出在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參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齊,土地肥沃,美麗的池塘中魚兒恣意暢游,桑林竹樹之間鳥兒盡情歡唱。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之間雞犬相聞。男男女女往來耕作,樂其業。老老小小無憂無慮,安其居。環境優美富饒,寧靜祥和。
(3)教師小結:在大家的描繪中,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靜謐祥和。
2.桃源之“快樂”。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樂”?他們分別因什么而快樂?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無憂,頤養天年。孩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2)學生小結:桃花源的快樂在于這里民風淳樸,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3.桃源之“奇異”。
(1)引導:美麗而神秘的桃源在何處呢?
(2)評說:學生進行自由發言,教師可作適當啟發。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內環境奇。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等等。
③“蹤”奇,后人再去尋找桃源,都一無所獲,不見蹤影。
(3)教師小結:這些奇異之處,使課文情節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滿了神秘感,更增強了人們對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層研討。
1.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處處志之”,而后來太守等人尋找桃源“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作者為什么將桃花源寫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社會,現實社會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隱含了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慨嘆。
2.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該怎么看?
(1)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社會平等,和平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自由快樂,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的理想境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
(2)作者的這一理想是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根本無法實現。
四、鞏固與創新性應用。
要求學生創造性地復述課文。
五、作業。
1.研究性作業:查找有關陶淵明的資料及其詩文,分析陶淵明的特點,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總結出來。
2.基礎性作業:背誦課文。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0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品味語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現代人生。
3、訓練語言思維,強化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感受桃源勝境,理解作者表達的社會理想。
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學習。
2、導練結合,充分體現“練為主線”,培養思維和創新能力。
3、誦讀法。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展示目標
“記”是古代一種文體,本文原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就出自本文。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大致內容,對學習中的疑問作出標記。
2、聽課文范讀,注意字音、斷句,理清課文思路,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3、你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體印象嗎?
(美、樂、奇)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在導語的鋪墊和撩撥之下,學生帶著興趣進入課文,體現自主精神,教師可利用課件進行檢測,如字音、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幫助學生在自讀中理解大意,掃除障礙;通過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對桃源作出初步評價。)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朗讀并背誦。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你能選一個景點用下面的句式描繪一下嗎?
句式:這里的------美,你看(聽)------
3、教師點拔,發現描述者對詞句理解不正確的地方予以指正,對有創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詞:鮮美、開朗、交流
4、小結:聽了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風景秀麗,美在靜謐祥和,更美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著眼于想象力、表達力和培養、訓練。入情入境,展開豐富的想象,繪聲繪色,進行創造性的描繪,并在課文內容的串聯下,點撥字詞。這樣既激發了學生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樂”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那么“樂”表現在什么地方?
2、自讀2、3段,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那些人為什么樂?
3、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對桃源內社會生活的描寫,并調動歷史知識,得出桃源之樂的根本原因。
4、學生小結: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
(解說:這一環節的設計在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桃源之樂,并結合古代社會的黑暗現實,理解桃源之樂的社會根由。力求突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特征,加深理解課文,進行思維訓練。)
(三)評讀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麗歡樂令人神往,桃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桃源廳在何處呢?
2、評說桃源之“奇”,指導朗讀。
評: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們之奇
結局之奇
讀:讀出驚奇語氣,讀出重音。
3、小結:全文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桃源似有而無,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繪令人心馳神往。
(解說: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發現和評論,將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和朗讀訓練繁密結合。由評讀桃源之奇到探索詩人引人入勝的寫作技巧。)
第二課時
四、理解評價作者的理想
1、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歸納: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中華大地的千年世態變,怎能不豪情滿懷?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如果陶淵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為如何?
(解說:本環節也是學習目標之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的教育。)
五、課堂練習
(一)字詞
1、注音:豁然 儼然 阡陌 垂髫 邑人 詣太守 驥
2、解釋下面詞的古義和今義:交通 妻子 絕境 無論 鮮美
3、解釋多義詞:舍 尋 志 為 乃
(二)閱讀后做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 , ,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4、填補文中橫線上的語句。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意思是(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都是一個樣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渲染氣氛,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鋪墊。
C、“豁然開朗”一詞寫出了漁人進入桃源后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寫了桃源的美好環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6、“黃發垂髫”指 ,這里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
(三)閱讀后做題: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離,( )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7、將“漁人”“村人”這兩個詞語,準確填入文中的括號內。
8、用原文回答下面問題:桃源人“皆嘆惋”的原因是什么?
9、翻譯“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六、拓展延伸
1、欣賞:影視歌曲《神奇的九寨》。
2、課外閱讀:《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張旭)、《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總說:本教案力求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結合課件,努力激發學生興趣,充分體現引導自學,體現了新課標精神。教學中以“美、樂、奇”為切口開始全文的學習,又緊扣“美、樂、奇”收束,課堂練習力求突出基礎知識的訓練和理解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后延伸,開闊視野,提高理解、鑒賞水平,了解陶淵明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的影響。挺實用。)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1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育課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再體會領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涵。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二、指導閱讀“閱讀提示”,簡介作者作品。
①陶淵明,名潛,字子亮,東晉詩人,詩歌多以表現田園山水、歸居之樂見長。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會動蕩,戰亂頻繁,生靈涂炭。陶淵明曾做過幾任小官,因不滿現實黑暗,辭官歸隱,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詩并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三、教師范讀課文,然后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奏,標記生詞。
落實下列字詞的讀音:儼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還家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要求:1)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奏。
②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請三位同學讀完全文。
教師要糾正讀音錯誤,不明顯的句讀錯誤暫呵不予糾正,留待下面的教學環節。
2.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
可讓學生發言提出.也可讓學生自由上講臺寫在黑板上。教師在此基礎上歸類整理。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同的含義: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為具言所聞不足為外人道也:對,向
2)乃不知有漢:竟:乃大驚:竟
3)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都兩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4)一為具言所聞:詳細地具答之:詳細地
5)甚異之:對……感到驚異欲窮其林.窮盡,走到盡頭
咸來問訊:都黃發垂髦:用特征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復延至其家:請處處志之:同“誌”,作標記
諧太守:到…去,尋病終:死
6)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現在指神情莊重或假裝正經的樣子。
阡陌交通:交錯相通。現在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率妻子邑人…:妻子兒女。現在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魏晉:更不用說。現在用作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說如此:像這樣。現在指“這樣”。
芳草鮮美:鮮嫩美麗。現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練習五,了解文言文主語、賓語的省略情形。
五、誦讀訓練。(鍛煉朗讀能力,加深課文理解。)
教師應進行朗讀指導,可從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如“便要還家”中“要”讀“邀”,不讀“耀’;‘“驥”讀記”,不讀義”;“此中人語云’中“語”舊讀玉,現不作要求。
②句讀要分明,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襯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如:“①問今是問世,②乃不知有漢.
(3)無論魏晉、,,加著重號的調應重讀,語調稍慢;第①句讀得略平緩.②③句讀得有起
伏;第①句與②③句間停頓略久,②③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能較好地讀出感情意味。
3.自由朗讀,鼓勵學生力爭有所提高進步。4.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恰然自樂世外桃源無人問津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誦情況。2.學生口頭解釋所查成語的意思。
二、結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了哪些情節?
發現桃花源(第1段);進訪桃花源(第2、3段):尋找桃花源(第4、5段)。
2.齊讀第1段,思考: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么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遠近”說明漁人走了很遠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說明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漁人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一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會是什么樣子呢?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3.請一位同學們朗讀第2段,思考:漁人是怎樣進入桃花源的?見到了怎樣的景致?
進入桃花源不容易:“林盡”-“一山”-“小口”-入”-‘”極狹”-“復行”,這表明桃花源的隱蔽,與世隔絕,難于發現。
漁人見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見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樂”,說明桃花源環境幽清,人們生活美滿安寧,豐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齊,音律和諧,生動地勾畫出一幅祥和安寧的田園圖畫。
4.請一位同學朗讀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么?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云....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②“皆嘆惋”說明了什么?
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應說的是秦末以來戰亂的歷史,桃源人聽后,為世上的動亂、黑暗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5.默讀課文最后兩段,思考:
①漁人離開桃花源后“處處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訪桃花源,可人們再去尋找時,卻“迷”、“未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與“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應。
三、齊讀全文,討論總結以下內容。
1.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么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的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③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為什么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步步相生,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以上為理解要點。》
2.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理想社會?
應聯系作者所生活的社會時代背景來理解。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導學生去認識“它只是一種空想”之類的方面。)
四、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
寫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設想你是漁人,寫你進入桃花源后的見聞,不與課文雷
同。②400字左右。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2
[教學目的]:
1.落實課文的朗讀和古文字詞理解。進行古文基本知識的積累。
2.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課文的背景知識,明確作品的解讀離不開作者,環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復述課文基本內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義。
[教學重點]:1.古文字詞的掌握,課文的翻譯。
2.作者及課文背景知識的了解。
[教學難點]:古文字詞的識記以及知識點的梳理和歸納。
[教學方法]:教授法,提問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要點]:課文朗讀,探討關于課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詞,歸納古文字詞(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㈠導入(5分鐘)
⑴今天在上課的開頭我先請大家來聽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閉上眼睛,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勾勒出一副風景畫,等到音樂結束。我要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樂《夢入桃花源》,約2分鐘)
⑵提問。請2-4個同學來描述一下他聽完音樂的感受以及他腦海里所呈現的畫面(2分20秒左右)
⑶小結辭:正如同學所說,音樂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個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個美好的夢。相信大家對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并不陌生,那里有美麗的景色,精致的樓臺還有俏麗的黃蓉。那么關于桃源的美夢是誰最先開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個叫陶淵明的東晉文人,他將自己的夢記錄了下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課文《桃花源記》。(35秒)
㈡介紹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鐘)
⑴提問:大家知道陶淵明嗎?知道陶淵明的故事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2-4分鐘)
⑵關于作者陶淵明,書上只做了簡單的介紹,他又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手握重兵,聲威煊赫一時。死后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也曾做過官。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后,地位雖然不像當時的名門望族一樣顯赫,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淵明這一代,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但他仍然屬于士族階層,大家要知道當時的士族是比較牛的,無論從生活上還是心態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淵明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歸隱了。后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當陶淵明四十一歲的時候,再次出來做彭澤縣的縣令,前后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為什么他辭職不干了呢?因為在他到任81天的時候潯陽郡派遣“郵至”,也就是相當于督察的這么一個官員來視察,有個小官告訴他要穿戴整齊迎接那位官員,他說“我豈能因為5斗米而向這么一個鄉村小官點頭哈腰的”,一氣之下就辭職了。)也就是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淵明辭官歸里之后,小日子過得還算清閑。與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并且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仆,開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后來由于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愿再為官求祿。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厭倦了*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尤其是中國的詩歌可以擔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詩歌總的概括來分成三個部分,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他開創了田園詩歌新的藝術境界,使田園詩歌在唐宋以后成為詩歌的重要內容。(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傷風而進入更純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他創造了中國詩歌意境中一種新的,美的類型,一種意韻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沖淡美,這一切的取得與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田園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這些廣為傳誦的田園詩,從而使陶詩在中國文學奠定了不朽的地位。)這位老先生喜歡喝喝酒,喜歡種種菊花,喜歡恬淡的隱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卻影響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維,孟浩然,他們繼承和發揚了他的田園山水詩,比如宋代的蘇軾,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崇拜陶淵明,將他視為自己的偶像。
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是說,那是一個*的時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并。這種社會*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因此,陶淵明才會有逃避現實的思想,找個地方隱居。他向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
(東晉時代那些專述老莊哲理的詩,被稱為“玄言詩”,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孫綽和許詢。然而,在東晉玄言詩中卻又醞釀著一種新的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山水詩的萌芽。而且,陶淵明的田園詩,在某種意義上說來,也是山水詩的分支,與玄言詩同樣有直接的關系。玄學本是超世的哲學,它強調人不僅在社會中存在,而且每一個人即每一個精神主體,都是直接面對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義,也不在于世俗的榮辱毀譽、得失成敗,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華,對世界對生命的徹底把握。宇宙的本體是玄虛的“道”,四時運轉、萬物興衰是“道”的外現。從這種觀念中引導出人對自然的體悟、追求,以及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觀念。加以江南山水,佳麗可人,對于來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鮮的刺激,更引起他們對山水自然的興趣。由于玄風的影響,東晉散文除陶淵明外,別無名家。但王羲之的《蘭亭序》,卻可以說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桃花源記》就橫空出世了,下面我們來對課文進行解讀。
㈢課文基本知識教授和翻譯(20分鐘)
⑴播放課文朗誦FLSH(3分15秒)同時要求同學將生字注音。注意朗誦者的斷句要領。初步熟悉課文。
⑵第一段翻譯,重點字詞的歸納。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注意太原是年號,該句交代了時間,主人公,以及他的職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緣:沿著。之: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數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實是一個大致的數量詞,表示估計而已。)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而美麗,花兒紛紛都落下來。古今異義: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雜:別的;繽紛:繁多的樣子。)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甚:很;異:感到奇怪;之:語氣助詞;復:繼續;前:向前;欲:想要;窮:形容詞-動詞走完;其:指示代詞,這,那)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盡:到頭)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仿佛:隱隱約約。)
便舍船,從口入。(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省略句。舍:舍棄)
初極狹,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省略句。才:僅僅)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復:繼續。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然:…的樣子,豁(huò)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然:…的樣子。儼然:整齊的樣子。儼(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屬:類。)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阡陌:田間的小路。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阡(qiān)陌)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其:這,那。悉:都)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垂髫(tiáo))
讀音: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陌
字詞翻譯:
緣:沿著。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
復:繼續
欲:想要
盡:到頭
仿佛:隱隱約約。
才:僅僅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忽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
儼然:整齊的樣子。
屬:類。
阡陌:田間的小路。
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指代)
古今異義:
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詞類活用:
才通人通:使動用法使人通過
欲窮其林窮:形容詞-動詞走完
漁人甚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復前行前:名詞-狀語向前
一詞多義
2.舍:舍棄“便舍船”房子“屋舍儼然”
之: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語氣助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指示代詞,這.
㈣提問(10分鐘)
⑴漁人是怎么發現桃花源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⑶桃花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關句子,并用自己的話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⑷復述第一段的內容。(可選,時間空余時用)
⑸檢測字詞掌握情況,提問。(可選,時間空余時用)
[板書]:
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陌
之:忘路之遠近:的
漁人甚異之:語氣助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指示代詞,這.
古今異義:
鮮美:鮮艷美麗。今:味道好。
交通:交錯相通。今: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詞類活用:
才通人通:使動用法使人通過
欲窮其林窮:形容詞-動詞走完
漁人甚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復前行前:名詞-狀語向前
漁人行蹤: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作業]:
1.背誦課文第1,2段(下一課時檢查)
2.抄寫5遍:豁(huò)然開朗儼(yǎn)然垂髫(tiáo)阡(qiān)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怡然自樂
3.記憶上課講到的所有字詞(下一課時檢查)
4.預習課文下一部分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3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和基礎,首先我先來談談我對于教材的理解。《桃花源記》選自八年級下冊人教版第三單元第九課,文章借漁人行蹤,將現實和理想聯結在一起。作者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不滿。學生學習此文,能夠感受桃花源的人美和景美,感受作者所處時代的特點。
二、說學情
我們常說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八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加之,本文言文篇幅不長而且語言較為流暢易懂,文本理解上難度不大。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事物的美”的歸納方式以及引導學生學習通過背景看文章抽象的情感的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學生解決文中的關鍵詞句,以及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解決基本問題;
2、學生通過自主研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會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樸民風;
3、學生通過分析桃花源的描寫語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制定,我確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自主研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法,學會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樸民風。
2、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分析桃花源的描寫語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取如下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研讀發、小組合作探究法和圈點勾畫法等方法,實現課堂的生動高效。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伊始,是課程學習的第一步。良好導入往往充滿激情、引發互動。我將通過提問學生問題來導入課題:提問學生——“有沒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經歷以及在沒有前進之路時,突然發現三兩處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是怎樣的心情?”通過提問,引出今天的課題《桃花源記》。
(二)整體感知
通過問題導入,學生對文章產生一定興趣,新授環節也水到渠成了。整體感知是學生對文章進行的整體的、宏觀的解讀。此環節主要分為以下兩步:
1。首先,安排學生初讀文章,找出關鍵詞句,解決基本問題——“儼然”“嘆惋”“垂髫”;
2。安排學生再次閱讀全文,疏通文意,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通過世外桃源的刻畫,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此程序的設計在于讓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提高整理與概括信息能力。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環節是教師傳道授業、答疑解惑、解決重難點問題的重要環節。我將設置如下重難點問題:
重點問題1:桃花源是曠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學生自主研讀相關段落,教師啟發學生可以分為兩部分回答,學生隨后給出自己的見解——
①自然風光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等體現優美的自然美景和純粹無暇的世外花源;
②人文社會之美:“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體現出熱情好客和淳樸的民風。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滿無限向往和沉醉。教師隨即補充——此外,還可酌情答“朦朧的意境”之美等。
重點問題2桃花源總是令很多人贊不絕口,不同人有什么態度和做法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態度?
此問題具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準確定位給學生答題區間,學生找到答題范圍且進行嘗試歸納,教師提問學生并轉述回答
①漁人——甚異,欲窮其林——好奇,驚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
②太守——遣人隨其往卻不復得路——向往,急切之情,無功而返;
③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期望。教師順勢補充——正是由于:當時社會,百姓居無定所,朝野動蕩不安,人們對現實社會感到失望與無奈,充滿了對虛幻世界的向往與期盼。才會有幻想出來的“桃花源”。
難點問題。作者寫這篇文章,重點是要體現怎樣的意旨?此問題屬于文章主旨情感類的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且相互補充。教師提問學生并轉述學生回答——“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虛構出來的圖景。教師隨即補充——虛構桃花源,主要是為了反襯社會現實的黑暗和不堪和寄托自己對于和平、安穩和淳樸的社會生活的向往。陶淵明心懷大志,想要“救濟蒼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傾軋,賦役繁重,一腔熱血無處施展、壯志難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愿攀附權貴,因此,自我與現實之間產生極大的隔閡和矛盾,這才想要一個脫離人間的世外桃源。最后,學生總結歸納出——文章體現了作者——對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對當時軍閥混戰、賦役繁重的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批判。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環節: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由課內到課外,由理論到實踐。此環節,我將講解滲透有關“世外桃源”的成語。啟示學生——如果用成語概括文章,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與世隔絕、不受戰亂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們向往的精神家園或者美好愿望。
(五)小結作業
小結作業環節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的課程回顧、收束與總結過程,小結是收束和總結課文的過程,課下作業是鞏固學習成果的過程。于此,我將采用通過板書總結本次課程:請同學捋順板書內容。課下作業可以布置為:根據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中漁人從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的行程。
七、說板書設計
八年級語文上冊《桃花源記》知識點總結 篇14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選有五篇文言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語文書上已明確指出: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創作的一篇散文,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杰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桃花源記》乃《桃花源詩》的序文),已經成為我國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陶淵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寫出這樣一個美好社會,同他本人的經歷也有密切關系。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起來。陶淵明在農村過了幾十年的隱居生活,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和農民交朋友,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淳樸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場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祿的人相處,心情要愉快得多。這些都說明了陶淵明對當時政治黑暗的社會極為不滿,對廣大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它借助虛構的故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給讀者展現了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讀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
1、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對教法及學法的處理
教學這篇名作,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教學中采用誦讀、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領會情感,學懂課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同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探討主題、拓展延伸。在本課采用的教法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注重他們自身對知識的理解、領會和積累。對內容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本課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我在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其學習的整體走向;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一本百科知識全書,給學生提供必需的知識。本節課需用兩課時。具體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在本課中,它包含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完成目標時所需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對課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質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學生在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題時通過注釋、工具書或參考資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學習。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求得對知識點最準確、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應。
4、“時空連線”電視采訪情景創設的方法,注重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投身其間。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又富有個性的火花閃現。
本課的特點和教法指導思想決定了學生的學法,在本課中,學生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腦,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對教學程序的安排
(一)、導入新課。
投影顯示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一首詩《飲酒》,讓學生讀讀并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學生回答: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喜愛;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教師自然地導入新課。然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淵明,并板書課題及作者。并簡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
(二)、確定目標。
充分調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文的舊知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板書在黑板上或用多媒體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學文:
第一步、初讀課文,朗讀指導。完成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讀準每一個字音;2、注意正確斷句;3、盡量讀出感情。)
2、學生初讀,邊讀邊用筆畫出不能讀準的字音、不能正確斷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語句。并結合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解決。
3、讀給同桌聽或在小組內交流,互相指證。
4、將實在不能解決的讀音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決。
5、隨機抽查學生以檢查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全班同學當評委,從字音、斷句和是否讀出感情作為標準。
第二步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完成教學目標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1、教師進行學法建議(1、字詞句一一落實,盡量做到對譯;2、盡量翻譯出原文的語言風格。)
2、學生自讀,結合書下注釋、查工具書或者查資料書去自行將課文逐句翻譯一遍。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教師巡視)
3、組內交流自學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若仍不懂,則舉手問老師,全班同學一同解決。教師注意點撥。若無人會,則由教師解答。
4、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翻譯。
5、讓學生起來復述本文所講述的故事。以檢查學生對目標2的完成情況。
第三步、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完成教學目標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師問:同學們,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們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沒想去。師:那好。現在啊,這間教室就是桃花源,你們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我們下面穿過時空隧道,來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時代的桃花源中,現在我對村民現場采訪。
然后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訪了以下問題:
1、能為觀眾朋友介紹一下你們桃花源的自然環境嗎?(我們這里土地平整開闊,房屋正氣,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
2、請問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逃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時間長了,我們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對我們觀眾朋友說說你們桃花源居民的風俗習慣嗎?(我們這兒的人都很勤勞。。。。。。。很樸實,還有,我們很好客。
4、在節目的最后,請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點或你們的感受。(1、我們桃花源風景優美。2、我們桃花源民風淳樸。3我們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們桃花源沒有剝削,沒有壓迫。)
第四步、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完成教學目標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組討論,選派一名代表發言。)
1):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這樣安排情節有什么好出?
總結:照應開頭;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現實生活中沒有。增強神秘色彩。
( 漁人不守信用的懲罰……)
2, 思考:到底有沒有“桃花源”?作者這樣安排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若有若無,再一次抹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更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
○3、本文描寫的桃花源是怎樣的社會狀況?
○4、這種社會狀況與作者所處的時代有何不同?
明確:桃花源的社會狀況: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生活得安寧幸福等。
作者所處時代: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小結:作者因不滿當時的黑暗政治和社會現狀,遠離官場,隱居田園,一生安貧樂道,追求一種自由安寧生活。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會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讀《桃花源詩》
○1朗讀《桃花源詩》,感悟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桃花源詩》譯文,思考分析在內容、寫作方法、思想感情上與《桃花源記》的內在聯系。
第六步、當堂檢測。
1、解釋下列詞語:
要:( ) 咸( ) 云( )
具( )語( ) 為( )
2、 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四)布置作業:
課下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為題寫作。
總結: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了陶淵明,了解了陶淵明。雖然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還帶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但他對理想的最球,對黑暗現實的否定,還是值得肯定的。歲月流逝,滄海桑田。多少年過去了,于東晉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毛澤東同志有這樣的詩句;“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錦繡,人民富足,陶淵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
好,這節課上到這里。
板書設計:
1、 初讀課文,朗讀指導
2、 再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3、三讀課文,“時空連線”,深化理解
4、四讀課文,品位研讀 、 主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