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同步練習(通用15篇)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課內檢測】 一、基礎知識1、根據拼音寫漢字。 星xiǜ( ) 不xǐng( )人事 商zhuó( ) zuàn( )緊 作yī( ) 帶qiè( ) 避huì( ) jiè( )元2、根據上下文解釋加粗詞語。 ①.說著往后一跤跌倒,牙關緊咬不省人事。 ②.眾鄰居道:“這自然,何消吩咐。”說著,一直去了。 ③.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把方才這些小心收起,將平日的兇惡樣子拿出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④.張鄉紳先攀談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 3、選詞填空。 ①. 屠戶橫披了衣服,______(a. 挺 b. 鼓 c. 腆)著肚子去了。 ②. 范進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______(a. 跌 b. 歇 c. 踱)的, 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 ③. 弟有空房一所,就在東門大街上,三進三間,雖不______ (a. 漂亮 b. 華麗 c. 軒敞),也還干凈,就______ (a. 給 b. 送 c. 借)與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______ (a. 看望 b. 請教 c. 留心)些。 ④. 屠戶把銀子______(a. 拿 b. 捏 c. 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______ (a. 伸 b. 舒 c.張)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范進道:“……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______(a. 收 b. 縮 c. 放)了回去,往腰里______(a. 揣 b. 塞 c.放)……4.下列句子各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請指出。 (1)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 ) 2)鄰居內一個道:“胡老爹方才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范老爺洗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 ) (3)(范進)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 (4)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 ) 5.對下面各句表現的人物性格有誤的一項是( ) a.“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這句表明胡氏對丈夫病情的關心和考慮怎樣治病的心理。 b.“當下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提兩只雞來的”。這幾句寫“眾鄰居”周濟他人,表現鄰里相處和睦的好風氣。c.“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幾時才得好?’”這句表現老太太只是悲嘆命苦,而束手無策的心理。 d.“張鄉紳急了,道:‘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這句寫張鄉紳故意與范進親近,表現他另有意圖的虛偽性格。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敬梓。 b.《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 c.《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諷刺藝術的高峰,主要描寫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在這個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惡靈魂。 d .夸張是諷刺常用的手法。7.下列的句子中標點使用的有誤的一項是:( ) a. 正在吵鬧,又是幾匹馬,二報,三報到了,擠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滿了。 b. 那鄰居飛奔到集上,一地里尋不見;直尋到集東頭,見范進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 c. 范進看了眾人,說道:“我怎么坐在這里?”又道:“我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夢里一般。” d. 范進再三推辭,張鄉紳急了,道:“你我年誼④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8.巴以沖突由來已久,爭取和平是兩國人民的共同的心聲。在一次聯合國會議上,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講,最后一段是:“我是帶著橄欖枝來的,也是帶著一個自由戰士的槍來的,請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 這一段話表明了阿拉法特對以今以后巴以關系的鮮明的態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長。 你的理解: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文章選段,回答后面文題。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 當下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只雞來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廚房下收拾齊了,拿在草棚下。鄰居又搬些桌凳,請報錄的坐著吃酒,商議他這瘋了,如何是好。報錄的內中有一個人道:“在下倒有一個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眾人問:“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爺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歡喜狠了,痰涌上來,迷了心竅。如今只消他怕的這個人來打他一個嘴巴,說:‘這報錄的話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這一嚇,把痰吐了出來,就明白了。”眾鄰都拍手道:“這個主意好得緊,妙得緊!范老爺怕的,莫過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尋胡老爹來。他想是還不知道,在集上賣肉哩。”又一個人道:“在集上賣肉,他倒好知道了;他從五更鼓就往東頭集上迎豬,還不曾回來。快些迎著去尋他。” 9。選文第一段除了從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對范進進行了正面描寫外,還對他進行了____________描寫。 10.用“‖”將第一段分為五層,并概括層意(每層層意不超過6個字)。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寫范進發瘋的過程中,貫穿始終的動作是__________,表情是__________。 12.第二段中寫報錄人出主意打范進一個嘴巴說明了什么?作者安排這一情節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家對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細。眾鄰居勸說的話,稱范進為范老爺,又主動提出要拿雞蛋酒米,聯系全文說說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范進喜瘋這一情節,用的雖是_的寫法,但不失真且令人可信。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生活的真實,即“中舉發瘋”是當時生活中“會有的實情”;另一方面是藝術的真實,即作者運用 和 相結合的描寫方法,使人物窮形盡相,躍然紙上。 15.文段寫范進的瘋癲,刻畫出一個為 而神魂顛倒的典型形象,尖銳地批判了 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16.范進言語中的“好了!”“好!”的言外之意是 。 17。文中寫老太太、報錄人和鄰居的內容都屬于______描寫。 1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達作用。 ①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眾人大眼望小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眾人大眼望小眼”的情形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寫范進見報帖以后“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的原因是 a.喜訊來得太突然,不敢輕易相信? b.范進已沉浸在喜悅之中。 c.范進已處于瘋癲狀態。 d.范進對中舉無動于衷。 21.根據“噫!好了!我中了!”一句,結合你的理解,試寫出當時范進的心理活動。(60字以內) 22.范進中舉發瘋說明了 23.請發揮想象,寫出范進發瘋的丑態。(字數1o0左右) 24.作者借一個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這種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品用范進丈人胡屠戶的前倨后恭,表現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有何影響?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胡屠戶道:“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 ,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甚么德,帶挈你中了個相公,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范進唯唯連聲,叫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在茅草棚下坐著。母親自和媳婦在廚下造飯。胡屠戶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來。比如我這行事里,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親,你怎敢在我們跟前裝大?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你是個,所以這些話我不得不教導你,免得惹人笑話。”范進道:“岳父見教的是。”胡屠戶又道:“親家母也來這里坐著吃飯。老人家每日小菜飯,想也難過。我女孩兒也吃些。自從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兩三回哩!可憐!可憐!”說罷,婆媳兩個都來坐著吃了飯。吃到日西時分,胡屠戶吃的醺醺的。 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 )家打開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細絲錠子,即便包了兩錠,叫胡屠戶進來,與他道:“方才費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錢來。這六兩多銀子,老爹拿了去。”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口里說道:“也罷,你而今相與了這個張老爺,何愁沒有銀子用?他家里的銀子,說起來比皇帝家還多些哩!他家就是我賣肉的主顧,一年里就是無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銀子何足為奇!”又轉回頭來望著女兒,說道:“我早上拿了錢來,你那該死行的兄弟還不肯,我說:‘ 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只怕姑老爺還希( )。’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銀子家去,罵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說了一會, 1、按拼音依次在( )處填上恰當的漢字 hún dì chuāi wēn han 2、所引兩段中畫曲線的語句,表現出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說出胡屠戶這種不同態度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并從文中找出依據。 答: 3、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反映出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 4、從所引的第2段中找出胡屠戶見財心喜卻又假意推讓的一系列動作的描寫語句。 答: 5、所引第2段畫橫線句了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答: 6、所引第2段中胡屠戶對女兒所說的話暴露出他怎樣的心機? 答: 7、兩段引文中的兩個“千恩萬謝”各自的含義是什么? 8、范進中舉前稱胡屠戶為“岳父”,中舉后卻稱他為“老爹”這說明了什么? 9、語段側重于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描寫。(三)傘 周麗萍吃過早飯,走出家門準備上班。她看了看天,心里想著,帶不帶雨傘呢?正在猶豫時,鄰居同單位的張大姐,正拿著一把粉紅色的雨傘,笑瞇瞇地向她走來,張大姐一晃,說:“周姐,我帶上了。”接著挽著周麗萍的手,倆人有說有笑地向單位走去。 最近一段日子,周麗萍自己也不大明白,無論是雨天還是驕陽高照的晴天,她上班下班都常有人幫她撐傘,紅的、青的、花的、各種顏色的雨傘,不時地在她頭上更換。 “周姐,我家住房問題,有勞你丈夫幫忙。”撐紅傘的人說。“周嫂,我愛人工作調換的事,麻煩你在你愛人面前多美言幾句。”撐黑傘的人說。“主任夫人,那件事就拜托你了。”撐花傘的人說。當初,周麗萍對別人為她撐傘,心里感到不舒服,后來,她感到是一種光榮。久而久之,也就自然了。 這天下班,天突然間下起雨來。周麗萍站在門口盼著別人給她撐傘。那紅色的、黑色的、青色的個個都從她身邊匆匆而過,一個人也沒給她撐傘。雨越下越大,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還要趕回去接孫女。怎么辦?突然,傳達室的劉伯從屋里拿出自己的傘,送到周麗萍的手里,說:“周嫂,以后還是自己撐傘好。” 周麗萍接過雨傘,不知說什么才好,心里油然生起孤獨的感覺。但她馬上釋然了:以后假使遇到雨天忘記帶傘,退休后的丈夫應該是有時間替她送來的。 (原載《福州晚報》 1999年6月 7日) l.這篇小說的敘事明線是 ,暗線是周麗萍丈夫的沉浮。小說所涉及的自然環境有 ,也有 。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都集中在周麗萍從單位到 的路上。 2.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是( ) a.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b.表現它的象征意義或烘托主題。 c.交代人物活動的場景。 3.這篇小說著墨最多的人物是 ,主人公(作品著力表現的人物群體)是: 。 4本文故事發展的背景,沒有正面寫出,而是隱藏在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中側面表現出來的,這個背景有兩方面,其一是 ,其二是 。這兩組隱含的畫面恰巧構成鮮明的對比。5.文中人們為周麗萍撐傘和不撐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種對比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揭示了怎樣的主題? (四)輕點關門 石 文 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于搬進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我與妻子便重重躺在沙發上休息。忽然,門鈴響了。咦,這么晚了還有客人?忙起身開門 ,門外站著兩位不認識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姓李,特地上來向我們祝賀喬遷之喜。哦,原來是鄰居啊!趕緊往屋里讓。 ②李先生連忙擺手:'不麻煩了,不麻煩了,還有一件事要請你們幫忙。'我說:'千萬別客氣,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效勞?'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單元防盜門的時候,能不能輕點關門,我老父親心臟不太好,受不了重響。'說完,靜靜地看著我們,眼里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當然沒問題,只是怕有時候急了便會顧不上。既然你父親受不了驚嚇,為什么還要住一樓?'李太太解釋道:'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住一樓,既潮濕又臟,但是老父親腿腳不方便,而且心臟病人還要有適度的運動。'聽完后,我心里頓時一陣感動,便答應以后盡量小心。兩口子千恩萬謝,弄得我們挺 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現我們的單元門與別的單元門的確不太一樣。大伙兒開頭鐵防盜門時,都是輕手輕腳的,絕沒有其他單元時不時'咣當'一聲巨響,一問,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有一天晚上,李先生夫婦又摁響了我們家的門鈴,一見到我們,二話沒說,先給和與妻子 深深地鞠了躬,半晌,頭也沒抬起來。 ⑤我急忙扶起來詢問。李先生的眼睛紅腫,原來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醫院里病故了。前些時候,他對兒子交代過:非常感謝大家這些年對自己的照顧,麻煩各位了,要兒子見到年紀大的鄰居叩個頭,年紀輕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對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掃,果然在李先生筆挺褲子的膝蓋處有兩塊灰跡,想必是叩頭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婦,我不禁感慨:'輕點關門只是舉手之勞,居然換來了別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擔不起哪。'生活就是這樣, 。 (選文有改動) 13、李先生夫婦兩次來'我'家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14、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②段畫線句子表現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頓時一陣感動'的原因是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李老先生臨終前對兒子交代表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第⑥段畫線處應填寫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話寫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這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訓練】 20、微笑是一種品格,是一份美麗。微笑的瞬間,我們完成了對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感謝了支持和幫助我們的人。微笑的瞬間,我們原諒了別人,也贏得了別人的尊敬。微笑的瞬間,我們發現了愛的奉獻、愛的力量。請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微笑'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參考答案1 宿、酌 、攥、揖 、 挈、諱、解2、①.昏迷,什么都不知道了。②.哪用得著。 ③這里是顧慮的意思。④.這里是故鄉的意思。3、 ①、c ②、c ③、c b b ④、c b b a 4、c 5、a 3.反問 夸張 比喻 引用 4 .b 二7.行動 語言 外貌 側面 8第一層(范進不看便罷,……不省人事)寫昏蹶;第二層(老太太慌了,……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寫瘋跑;第三層(走出大門不多路,……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寫跌倒;第四層(眾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寫瘋走上集; 第五層(老太太哭道……再為商酌)寫眾人的反應。 9.拍手 笑 10.說明中舉發瘋在當時不是個別現象。 安排這一情節表現了作者對這類讀書人的無情鞭撻,也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深切痛恨和無情批判。 11.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2.夸張 語言 動作 3.追求功名,封建科舉制度4.難以置信5.“我”終于中舉了,有錢有勢了,有好日子過了,可以享福了 (2)側面 (3)①烘托范進昏厥的怕人。 ②烘托范進瘋的不可思議。 (4)面面相覷 (5)a (6)肖像 語言 動作 神態 (7)略(8)拍手 一、1.略 2、封建等級觀念 所引第1段中胡屠戶訓導范進時說到“體統”的幾句話即是他這種封建等級觀念的大曝光。 3.貪財卑微,欺貧愛富,趨炎附勢,嗜錢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儈性格。 4.“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 5.借胡屠戶之口,勾畫出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出范進生活的那個社會,封建官僚不但享有巨大的特權,而且貪污腐敗,高踞于百姓之上,作威作福。讀書人一旦爬了上去,就享不盡榮華富貴,這就誘使讀書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祿。 6.拿出四五千錢是為了有便宜可占。 7.前一個“千恩萬謝”是范進母子逆來順受,對胡屠戶的唯唯連聲道謝。后面的則是胡屠戶對成為舉人老爺的范進卑微的“千恩萬謝” 8、表明范進因社會地位的提高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1.傘 雨天 晴天 家門口 單位 2.c 3.周麗萍 為周麗萍撐傘的人4.周麗萍的丈夫升官 周麗萍的丈夫退休5.根本原因周麗萍丈夫手中的權杖、這種對比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勢利。揭示了不正當之風的公開盛行和人們對權力的崇拜及權勢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大影響。12、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維持生態平衡的自然規律。 13、(4分)①祝賀喬遷之喜,并提出輕點關門的請求(2分)。②完成父親的遺愿,感謝一年來'我'一家人對患病父親的關照(2分)。(意思對即可) 14、(2分)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從他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的。(意思對即可) 15、(2分)給鄰居增添麻煩,心里很過意不去。(意思對即可) 16、(3分)李先生夫婦為了更好地照顧患心臟病的父親,甘愿住在'既潮濕又臟'的一樓,這一片孝心使'我'感動。(答出為照顧患病的父親而住一樓,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動,得2分。意思對即可) 17、(李老先生是一個對大家多年的照顧心存感激、知恩圖報的人。(意思對即可) 18、(3分)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為自己儲蓄幸福。(意思對即可)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2
教學目的
一、學習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
二、了解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與今天口語的差異。
三、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設想
一、使學生理解對比手法和諷刺藝術,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第一課時采用以讀為主了解大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達到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第二課時抓住中舉前后對比進行分析,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諷刺藝術,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1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要求:
(1)了解作者吳敬梓。
(2)了解課文內容。
(3)《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2自讀排障、疑難詞語補充解釋。如:進學、爛忠厚、闖將來、
權變等。
(為什么古代的白話小說中有這么多難懂的詞?一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好多當時通用的習慣用語,現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稱“妻子”為“渾家”,稱秀才為“相公”。二是文言文對口頭語言的影響。如“謹具賀儀”“華居”等。所以,我們在閱讀古代白話小說時,要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以免產生歧義。)
3結合注釋默讀全文,體會文中句子的含義。
二、設疑導引
1、范進為什么會發瘋?對他的發瘋應該怎樣理解?
2、作者借報錄人之口,設計治療瘋病的靈丹妙藥是狠狠打他一個嘴巴,這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課文是怎樣運用對比的?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4、試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的比較。
三、討論釋疑。
小結:
這一節課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討論中的疑難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課里繼續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師生共同討論,完成第一課時“練習”:重點歸納總結對比的運用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1通過對比,表現人物性格,揭示主題思想。
我們以“中舉”為分界線,將三個人物中舉前后的語言、行動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從而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一個(范進)醉心功名;一個(胡屠戶)庸俗勢利;一個(張鄉紳)逢迎拉攏。中舉前后三個人物的種種變化,無不受封建科舉制度的制約。可見文章的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科舉制度和締造這種制度的黑暗社會。
2通過對比,諷刺鞭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們試分析三種不同的對比形式,來看對比達到的藝術效果。
①通過人物的種種丑態和高貴身分的對比,收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那中了舉人的范老爺:“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丑態之一)“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丑態之二)“在一個廟門口站著,散著頭發,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著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丑態之三)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舉人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眼前這個形象卻是:窮酸、瘋顛、荒唐。對比十分強烈,豈能不教“眾人和鄰居見這模樣,忍不住的笑”。從而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②通過同一人物對同一事件因情勢的不同而前后語言行動都不同,揭示矛盾,形成對比,來達到諷刺的目的。
胡屠戶兩次賀喜的表演,同一地點,對同一對象,評價截然不同。前面是說“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歷年以來,不知累了我多少”;后來“現世寶”成了舉人,成了老爺,語言立刻變化,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中舉前后在胡屠戶對范進的態度完全兩樣。中舉前,范進去向胡屠戶借盤費,“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兇神似的”樣子簡直令人發指。中舉后’“屠戶被眾人局不過,只得連斟兩碗酒喝了,壯一壯膽’……”“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這一打一罵相映成趣,諷刺鞭撻何等深刻,胡屠戶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
③通過人物的言詞與截然相反的事實之間的對比,來揭示人物丑惡的靈魂,取得良好的諷刺效果。
中舉后,張鄉紳來了,張口一個“世先生”,閉口一個“親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誼世好,就如至親骨肉一般”,又送銀子,又送房子。既然如此親近,那么當初,當初范進“家里餓了兩三天”“抱著雞”“尋人買”時,你這位“至親骨肉般”的世弟兄到哪里去了呢?人物的言詞與當實初的事實一對比,那丑惡的靈魂,那可鄙的形象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完成上述分析后,由學生概括、歸納,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答案不必強求一律。
二、師生繼續討論,將《范進中舉》與《孔乙己》作一個總體比較。
明確:
我們將兩篇文章從三方面進行比較:
1人物和主題思想。
范進與孔乙己同是讀書人,一個到晚年終于中舉而發瘋,一個始終沒有進學,潦倒而死。從思想性格方面來說,他們都熱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瘋的不知為何而瘋,死的不知因誰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憐。因此,這兩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摧殘他們的精神,摧殘他們的肉體。
2作者的態度和諷刺手法。
《范進中舉》和《孔乙己》都運用了諷刺手法,但又有區別。前者是對主人公(范進)尖銳的嘲笑,那“抱著雞,手里插了草標”的形象,那“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水”的丑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后者對孔乙己的嘲諷,嚴厲而冷峻,卻并不顯露,那又臟又破的長衫,那“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繪得那樣淋漓盡致。
為什么有這樣的區別呢?吳敬梓對筆下的人物是的尖銳的嘲笑,無情的鞭撻,因為他痛恨封建科舉制度;魯迅對他筆下的人物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為作者希望他能從麻木中覺醒,以便拯救中華民族。由此可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對該形象的態度所決定。
3表現手法。
《范進中舉》主要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思想;而《孔乙己》則選取人物一生中幾個富有表現力的片斷,放在一個典型的環境里,去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三、布置作業完成“揣摩運用”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3
課后,我對本節課做了如下反思:
如果說這一節課有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的話,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能較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于聽課的老師較多,上課的地方較陌生,剛剛上課的幾分鐘學生比較拘謹,不敢發言。看到這種情況,我及時調整通過啟發、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使學生漸漸活躍起來,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能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設置,一次次及時的點撥和自己富有激情的范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課堂結構設計合理。整個課堂的環節從導語到延伸遷移都沒有脫離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做到環環相扣,結構緊湊,提出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是在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學習,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回顧目標。
三、課堂容量大,能實實在在的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范進中舉》這一文章篇幅較長,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可笑的地方來賞析諷刺手法,并通過諷刺手法分析學生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而且通過一系列的問題的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分析綜合能力。
這一節課由于我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限,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由于對學生的估計出現偏差,在賞析諷刺手法這一部分,讓學生就文中可笑的地方來進行演繹的時候,由于調動不夠充分,出現了冷場,此時我心中有些著急,處理的不夠恰當。
二、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讀了,也對朗讀做了指導,但是由于課堂容量大,朗讀只是一帶而過,沒有還朗讀到語文教學中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文章內容,在讀中理解文章主題,在讀中品析語言的傳神。我應適時進行即場范讀,教學效果會更好。
三、在學生回答出乎我意料的答案時,引導得還不夠到位。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4
教學目的
1、探討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2、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處理能力,協作交流能力;
3、寫作模仿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探究小說中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
如何在小說中運用諷刺藝術(通過對比、夸張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電教手段
計算機網絡教學,學生和教師在網絡機房進行學習(教師指導,學生交流探討)。
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集體責任感、交流創新能力。
課件制作
素材搜集來自互聯網和教學參考資料,DreamweavermX制作網絡課件。
使用軟件工具還包括:woRD、AsP、fLAsH5.0、fireworkmX、cUTEfTP。
教學環境
計算機網絡機房(校園網寬帶接入國際互聯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封建科舉制度簡介,作者吳敬梓簡介。
二、明確任務
1、探求小說諷刺藝術的表現手法。
2、根據學習過程的提問,討論問題并做出結論。
3、模仿諷刺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寫一段諷刺小作品。
三、協作學習
1、思考問題,形成小組觀點,并用BBs交流。
2、形成各自結論作品。
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需要經歷哪些過程?請仔細看下面的步驟,并按要求一步步進行。
⑴分好三人小組(課前已經完成)。
⑵小組成員閱讀《范進中舉》文章中,5~9自然段。思考:小說的諷刺藝術表現手法是什么?(討論,把小組的結論寫下來。)
示例:我們小組認為,……
⑶故事欣賞(《范進中舉》的圖片故事)。
⑷范進中舉前后有什么變化?胡屠戶又有怎樣的變化?作者用什么寫作手法來體現這種變化的?(閱讀課文,并作出總結,寫下來。)
⑸在“自由閱讀”資料中任意選擇一篇諷刺小說閱讀,思考:小說中運用了什么方法來體現諷刺效果?(學習建議:選擇一篇小說,仔細閱讀,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手法達到了諷刺的效果,小組成員討論,并寫下你們的結論。)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5
課后,我對本節課做了如下反思:
如果說這一節課有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的話,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能較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由于聽課的老師較多,上課的地方較陌生,剛剛上課的幾分鐘學生比較拘謹,不敢發言。看到這種情況,我及時調整通過啟發、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使學生漸漸活躍起來,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能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設置,一次次及時的點撥和自己富有激情的范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課堂結構設計合理。
整個課堂的環節從導語到延伸遷移都沒有脫離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做到環環相扣,結構緊湊,提出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是在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學習,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回顧目標。
三、課堂容量大,能實實在在的傳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范進中舉》這一文章篇幅較長,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可笑的地方來賞析諷刺手法,并通過諷刺手法分析學生理解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而且通過一系列的問題的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朗讀分析綜合能力。
這一節課由于我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限,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由于對學生的估計出現偏差,在賞析諷刺手法這一部分,讓學生就文中可笑的地方來進行演繹的時候,由于調動不夠充分,出現了冷場,此時我心中有些著急,處理的不夠恰當。
二、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讀了,也對朗讀做了指導,但是由于課堂容量大,朗讀只是一帶而過,沒有還朗讀到語文教學中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文章內容,在讀中理解文章主題,在讀中品析語言的傳神。我應適時進行即場范讀,教學效果會更好。
三、在學生回答出乎我意料的答案時,引導得還不夠到位。
總之,我的這一節課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反思中有欠妥之處請給予指正。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6
【教學目的】
一、認識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世風。
二、體會運用對比和夸張進行諷刺的方法。
三、體會通過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重點】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如果說《孔乙己》是一個充滿笑聲的悲劇,控訴了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個社會的世態炎涼。那么今天,當我們認識又認識一位古代知識分子--范進,他原來也是個下層知識分子,年近半百終于考中了舉人,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們學習從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節選的課文《范進中舉》。
(二)檢查預習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速讀課文,劃出描寫范進的有關內容。
請同學繪聲繪色地復述范進中舉后發瘋的丑態。
(四)討論:
1.范進為什么會發瘋?
2.范進是怎樣的一個人?說出根據。
(主要是兩點:①熱衷功名利祿,夢寐以求躋身于統治階級行列。所以家中斷糧,仍要去參加鄉試;一旦中舉便樂極發瘋。②虛偽。張鄉紳送銀子,范進“再三推辭”,“才把銀子收下”。可張鄉紳剛走,“范進即將這銀子交與渾家打開看,”可見推辭是假意。)
3.孔乙己淪為乞丐,可范進中舉了“老爺”,兩個人的命運相反,為什么說《范進中舉》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毒害?
(兩個人思想本質是一樣的。在封建社會,下層知識分子憑科舉道路而改變社會地位的只是極少數,若范進考不中,命運也將是凄慘的。所以寫范進中舉后而發瘋正是從另一個角度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4.通過范進這個藝術形象,我們可以看出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舉制度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7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重點)
3.學習小說的對比手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儒生周進,考了幾十次連個秀才也沒考上,受盡了困頓和屈辱。一次在貢院撞號飯,口吐鮮血,滿地打滾,鬧得不可開交時,四個商人出于憐憫,替他捐了個監生進場考試。從此他步步高升。后來他主持秀才考試,一個考了二十多次的老童生引起了周進的高度注意,周進頓生憐憫,為其填了個第一名,這個老童生便是范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范進中舉》。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號粒民,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縣人,清代小說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年幼聰明,才識過人,不善于治理家業,喜歡慷慨資助別人,與朋友歌吟豪飲。二十三歲中秀才,此后科場一直不利。代表作《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
是我國文學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習氣,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
3.朗讀課文,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帶挈(qiè)體統(tǒng)劈手(pī)
醉醺醺(xūn)商酌(zhuó)尖酸(suān)
攀談(pān)桑梓(zǐ)簇擁(cù)
僥幸(jiǎo)權變(quán)軒敞(xuān)
4.詞語解釋
帶挈:挈帶。文中指提攜,意思是“讓人沾我的光,得到好運氣”。
唯唯連聲:連連答應,形容十分恭順。
作揖:拱手行禮。
倒運:事情不順利,倒霉。
狗血噴頭:形容罵得很兇。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
商酌:商量斟酌。
5.閱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的?
明確: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了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請用簡潔的語言梳理小說的主要情節。
明確:開端:范進借錢應試
發展:范進賣雞
*:范進喜極而瘋,胡屠戶治瘋
結局:張鄉紳來訪
(二)對比手法
1.閱讀第1-2自然段內容,說說中舉前范進的家境如何。胡屠戶和眾鄉鄰對他的態度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他仍偷偷地參加鄉試,這說明了什么。
明確:家境:每日小菜飯;不知豬油味;餓了兩三天;鄉試無盤費。
胡屠戶:鄙視、諷刺、嘲弄:現世寶--癩*--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眾鄉鄰:家里餓了兩三天,無人關心無人問。
說明了:熱衷功名利祿,沉迷于仕途。
2.閱讀3-12自然段內容,說說中舉后范進的經濟條件發生了怎樣的巨大變化。胡屠戶和眾鄉鄰、張鄉紳對他的態度如何。這又說明了什么。
明確:經濟條件:眾人送米送糧送錢送肉又送房。
胡屠戶:巴結奉承:才學高、品貌好、天上星宿、賢婿老爺
眾鄉鄰:極力討好:拿蛋送酒、背米捉雞、搬桌拿椅、飛奔找人、幫忙治瘋
張鄉紳:百般拉攏:稱兄年誼、送銀贈房
這說明了:中舉后范進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得到了提高。
3.小說將范進中舉前后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形成鮮明對比,有何用意?
明確:通過對比,突出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勢利關系和世態的炎涼,增強了作品的諷刺效果。
四、板書設計
范進中舉中舉前中舉后
范進貧困潦倒衣食無憂、喜極而瘋
胡屠戶欺貧愛富阿諛奉承、慷慨大方
鄰人、張鄉紳不聞不問趨炎附勢、巴結攀附
五、課外拓展
1.學習了《范進中舉》后,有同學作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請你完成下聯和橫批。
上聯:憶往昔,無米無柴,誰肯雪中送炭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橫批: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看今朝,有酒有肉,都來錦上添花;世態炎涼
2.“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很多人認為現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沒什么區別,學生就是“現代的范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說說你的理解。
示例:不同意。現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不一樣。現行教育就個人而言,是培養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傳授文化技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就社會而言,是培養有用人才,服務于社會。而封建科舉制度對個人來說,是名利的競技場;對社會而言,其選拔人才的作用已喪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結合情節和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形象。(重點)
2.賞讀小說的精彩句段,賞析細節描寫,學習諷刺手法。(重點)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魯迅說:“迨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這是對《儒林外史》進步思想和諷刺藝術的的概括。這一節,我們繼續來學習《范進中舉》。
二、自主預習
諷刺是本文突出的藝術手法。閱讀中把你認為好笑的情節標記出來,想一想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
示例1:范進因中舉喜極而瘋,在挨了一個巴掌后才清醒過來。中舉,對范進來說自然是榮耀之至,但挨巴掌卻是受辱,榮而后辱,這是作者有意鞭撻他的丑惡靈魂,具有極強的諷刺意義。
示例2:寫范進的瘋態:“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這些細節生動地揭示了范進內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內心而言,他是個勝利者,他感到揚眉吐氣,因而拍著手大笑;他要向周圍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經實現,所以往門外飛跑,跑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卻是個失敗者,頭發跌散,兩手黃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湯雞一樣。這就是強烈的諷刺。
示例3:寫胡屠戶的貪婪相:“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這里揭示的是胡屠戶言語和動作的矛盾:銀子已經緊緊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卻偏說不要,暴露了這個市儈嗜錢如命的本性。
三、合作探究
(一)人物形象探究
1.分析范進的形象
(1)選文對范進的塑造主要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請找出典例,賞析其作用。
明確:
選句1:范進說道:“是了。我也記得是中的第七名。”
提示:范進清醒后什么都記不得了,但卻清楚地記得“中的是第七名”,這入木三分的諷刺描寫,不僅突出了范進的丑惡形象,而且尖銳地諷刺和揭露了封建知識分子熱衷功名富貴、甘當封建統治階級爪牙的本質,抨擊了罪惡的科舉制度。
賞析:運用語言描寫,寫出了范進熱衷功名的特點,也表現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之深。
選句2:范進唯唯連聲,叫渾家把腸子煮了,燙起酒來,在茅草棚下坐著。
賞析:運用神態和動作描寫,表現了范進未中舉前對胡屠戶的溫順,表現了他精神的猥瑣與恭順、麻木。
選句3: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賞析: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描寫,突出了范進得知中舉后,不敢確信、驚喜過望的心理和得意忘形的神態,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之深。
(2)結合上述分析,請概括范進的人物形象。
明確:范進:熱衷功名、懦弱丑陋、虛偽世故。
(3)聯系作品來看,作者塑造范進這一形象有何深刻用意?
明確:通過塑造范進這一典型人物,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之深。
2.分析胡屠戶的形象
(1)從文中找出描寫胡屠戶的精彩語句,品味揣摩,賞析其作用。
選句1:胡屠戶兇神似的走到跟前,說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個嘴巴打將去。
賞析:運用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寫出了胡屠戶的圓滑世故和趨炎附勢的性格,也間接表現了他深受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
選句2: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賞析:運用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的兇相刻畫得入木三分,傳神地表現了胡屠戶對范進蔑視程度已達到極點。
選句3:又轉回頭來望著女兒,說道:“我早上拿了錢來……罵這死砍頭短命的奴才!”
賞析:運用了語言描寫,點明了胡屠戶對范進前倨后恭的原因,體現了他虛偽勢利、趨炎附勢的個性。
選句4: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
賞析:運用動作(細節)描寫,寫出了胡屠戶對中舉之后的女婿極盡巴結奉承之能事,突出了他心靈的卑劣,諷刺意味更足。
(2)結合上述分析,請概括胡屠戶的人物形象。
明確:胡屠戶:前倨后恭、趨炎附勢、貪婪虛偽、惟利是圖。
3.結合對眾鄰居的描述,談談眾鄰居、張鄉紳在文中是怎樣的形象。
提示:眾鄰居、張鄉紳對未中舉的范進漠不關心,對中舉后的范進爭相送米送錢送酒送房,可以從中看出這群人的形象。
明確:趨炎附勢、虛偽世故。
(二)研讀重點語段
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范進不看便罷”至“再為商酌”),回答問題。
1.作者描寫范進喜極而瘋,富有層次,請將這一情節梳理完整。
明確:驚喜--昏厥--瘋跑--跌進泥塘--瘋走集上
2.下面的句子分別對主人公進行了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1)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2)眾*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
提示:第(1)句是對主人公的動作、外貌描寫,第(2)句則是對主人公的側面描寫。作用要圍繞人物的性格特點解答。
明確:(1)動作、外貌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了范進瘋后的丑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之深,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2)側面描寫;用眾人的表現,烘托范進發瘋的不可思議。
3.“噫!好了!我中了!”請揣摩范進說這句話時的內心活動,用第一人稱描述下來。
示例:“我”終于中舉了,可以擺脫貧窮屈辱了,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
4.聯系全文來看,本段描寫范進和眾人的表現,對突出作品主題有何作用?
明確:刻畫范進發瘋的丑態和眾人趨炎附勢的嘴臉,真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心靈的毒害以及在封建科舉制度下形成的炎涼世態。
(三)孔乙己與范進比較
我們前面還學過一位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形象--孔乙己。孔乙己與范進有什么異同之處?
明確:異:范進終于中舉,而孔乙己直到臨死“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
設疑:(1)范進遭胡屠戶辱罵還唯唯連聲,而孔乙己在酒客們嘲笑他有偷竊行為時,為什么硬撐“竊書不能算偷”,范進能在大庭廣眾中尋人買雞,孔乙己卻餓得“臉色青白”也不肯脫下長衫?
(2)范進中舉后,對張鄉紳曲意附和,而孔乙己對人們問他識不識字都不屑回答?
(3)孔乙己窮得要討飯,卻將茴香豆分給孩子,范進卻在胡屠戶受銀假謙讓時,又說“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的客氣話?
從疑問中明白范進自卑自賤、圓滑世故、狡詐虛偽,而孔乙己雖窮困卻有清高的傲氣,腐儒之風,帶著些許善良。
同:同受封建科舉的毒害,都迂腐至極,都不會“營生”,對社會的擺布都同樣的軟弱無力。(質疑:若孔乙己也中了舉,他會怎樣?從而明確兩人的共同之處)
腐朽的科舉制度使讀書人以功名為念,將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費在應試和科場上,致使讀書人只知經書八股,根本沒有真才實學,喪失謀生的本領。
這種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頭上的老爺,一面造成一大批對社會毫無價值的廢物。從另一角度而言,范進和孔乙己猶如一對孿生兄弟,他們命運的差異僅僅是個形式問題,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中與不中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無論如何都逃不出悲劇的命運(或在福祿中生,或在困頓中死),這是社會的悲劇!
四、板書設計
范進中舉范進:熱衷功名、懦弱丑陋、
虛偽世故
胡屠戶:前倨后恭、趨炎附勢、
貪婪虛偽、惟利是圖
五、課外拓展
本文通過多處細節描寫,將范進中舉后發瘋的丑態和胡屠戶那種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前倨后恭的市儈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請你任選一個場面,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動作和神態,80字以上。
示例:她又看見了一只蝴蝶,便調皮地奔過去,蝴蝶上下飛舞,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蝴蝶,蝴蝶終于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著背,腳尖小心翼翼地踮著,汗珠從她的臉上滴落下來,她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彎腰,雙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又小心地把雙手露出點縫,把頭靠在手縫上看,一不小心讓蝴蝶飛出了雙手。她又急又氣地撅著小嘴,雙手往腰上一插,但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著追趕另一個目標去了。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8
教學目標:
1、把握小說故事情節,認識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2、感知藝術形象,學習運用描寫人物的手法。
3、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
教學重點:
1、梳理故事情節,從范進中舉前后的生活變化認識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2、了解范進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品味小說的語言,領略古小說的諷刺藝術的魅力。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標題,分析課文題目中所流露出來的信息。
明確:人物--范進事件--中舉。
2、課文題目反映了我們古代何種現象?
明確:科舉制度。
3、交流有關科舉的知識。
科舉制度: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
生員:錄取入學的童生稱為生員。
秀才:生員肆業后稱為秀才。
舉人: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的成績優良的秀才參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舉行的鄉試之后,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其他的稱亞元。
貢士:舉人于鄉試后第二年春天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取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進士:貢士參加殿試,取中后稱進士。進士分三甲---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狀元、榜眼、探花。
二、介紹作家作品:
1、吳敬梓,清,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吳敬梓出生于一個科甲鼎勝的縉紳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中,共出了六名進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響,吳少時曾熱中于科舉,早年入學為秀才,二十九歲時參加鄉試,卻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雖曾發奮制藝,但科舉并未成為他對人生的追求。讀書生活使他顯露出孤標脫俗的叛逆個性。特別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使吳得以認清科甲世家的虛偽和卑劣。吳由憤世嫉俗激發為縱情背禮,放浪形骸,大肆揮霍遺產,不上十年,就將遺產消耗一空。經歷了由富貴到貧賤的不平常變化后,他飽嘗了世態炎涼,體察到士大夫階層的種種墮落與無恥。看清了青王朝統治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的污濁。正因為吳的個人經歷,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故寫下了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我國文學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故事情節
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中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習氣,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
3、有關課文內容相關的情節。
范進的宗師周進長期未能進學,后來他做生意的朋友為他捐了一個秀才的資格,他才能考上舉人,最后考上了進士。
他特別注意老童生,看到了衣衫襤褸的老范進,他就特別關照。周進看范進的卷子,根本就看不懂,不知在說些什么。又看了幾遍后,說了這樣的話:“這樣的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所以在別的卷還沒有看,就給范進填了第一名,范進因此中了秀才,并囑他參加鄉試。課文中說“宗師說我火候已到,自古無場外的舉人”就是指這些內容。
范進中舉后不久,他的母親喜極而逝。范進為自己所謂“功名”著想,為了做官,便隱秘不報。又在張靜齋的唆使下去高要縣湯知縣處打秋風,最終成了一個貪婪的人。
三、梳理情節復述故事:
1、梳理情節。
請瀏覽課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節結構,并簡要概括出其內容。
第一部分(1-2):中舉前貧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試的情況。
第二部分(3-12):中舉后喜得發瘋及社會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2、復述故事。
要求學生通過自我復述、同桌間相互復述的方式,將故事用現代漢語復述出來。
要求學生在復述時思考:
范進中舉前后,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四、課堂小結:
課文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特別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
進顛狂的丑態與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瞼,批判的鋒芒不僅對著科舉制度而
且指向整個封建社會。
五、布置作業:
思考課后習題二
第二課時
一、歸納變化,探究成因,認識生活:
1、歸納變化。
再讀課文,分析范進中舉前后,其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指導學生分小組完成。
提供角度如:
(1)家境。
(2)地位。
(3)別人的態度。
典型:胡屠戶、鄰人。
(4)本人態度。
明確:丈人胡屠戶態度可用“前倨后恭”四個字概括。眾鄉鄰在范進中舉前對他是漠不關心(范進去省城應試,家里餓了兩三天;發榜那日范家斷糧,只好去集上賣雞。在范家如此困難的境地,沒有一位鄉鄰來過問);中舉后對他熱心幫忙(拿來雞蛋、酒、米等招待報錄人,尋范進,細心照顧范進)。張鄉紳在范進中舉前對他不屑一顧(一向有失親近);中舉后竭力巴結、拉攏他。
2、這些種種變化,反映出怎樣的社會生活?
所有這些都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有錢有勢者的極力巴結;對無錢無勢的人的冷漠無情。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9
【教學背景】
自科舉制度開始,讀書人便有了強烈的讀書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挑燈夜戰為光宗耀組,讀書人忙得不亦樂乎。隨著封建專制的不斷強化和日趨酷烈,科舉制度墮落成禁錮知識分子思想自由和創造精神的桎梏。范進中舉發瘋,就充分暴露了封建專制的黑暗和對國家民族的殘害。
范進發瘋是必然的。本文的學習讓學生會對鮮明鄉形象的人物語言和夸張的藝術手法六下深刻印象,會認識猥瑣而悲哀的范進、粗俗市儈的胡屠戶、以及張鄉紳眾鄉鄰等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學習本文,我們既要認清封建社會的黑暗與陳腐,又要看到我們所出社會的光明和幸福。擺正我們的進取心態,高揚自己的理想大旗,創造出屬于自己也屬于社會的幸福樂園。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語言、動作描寫和對比、夸張的修辭手法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全社會的毒害,使自己受到啟迪和教育。
【方法、手段】
跳讀、精讀、討論(結合課件)。
【主要過程】
1、介紹封建科舉制度,導入新課。
2、快速瀏覽課文,捕捉文中信息。
3、賞讀細節,品味人物性格。
4、評價范進及其科考歷程。
5、想像范進中舉后的語言、神態。
6、小結。
7、作業。
【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師: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大凡能求得功名必須苦讀后經科考后才能成為“人上人”,有哪位同學來介紹介紹古代的科考制度?
生:很麻煩,先初試取得資格,再鄉試、會試而殿試。
師:的確。但仍有不少讀書人對此趨之若騖。讓我們今天看看本課中大喜大悲的人物:范進。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并將自己覺得好笑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快速瀏覽,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你覺得哪一處最好笑,說一說再想想笑的背后隱含著什么?
生:笑范進的猥瑣,笑胡屠戶的粗鄙。
師:作者只是要笑范進、胡屠戶嗎?
生:不是。是要我們認清當時的社會制度對人的摧殘和迫害。這都是社會造成的。
師:對。這正是本文的主旨。作者通過夸張的手法對封建社會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鞭撻,反映了他憤世嫉俗的感情。那我們來討論討論范進這個人物吧。
生:他很可悲,考到50多歲,在一棵樹上吊死,實在不可取。
生:他也讓人敬佩,他十年寒窗苦讀,家里又不支持他,無經濟來源還堅持到最后,終達目標。
師:請大家把范進、胡屠戶、張鄉紳所說的話分三組仿一仿,中間再結合點人物的動作、表情等。
(過程略。)
師:現在我們來討論討論范進、胡屠戶、張鄉紳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語言、動作?各個人物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生:范進中舉是悲哀,他會成為封建統治忠實的維護者。
生:胡屠戶說話雖尖酸刻薄,但他是長輩,說話難聽了些,目的是為了激勵范進。這是在教育孩子。不過手段方式不好。
生:我家長可不這樣教育孩子。
生:胡屠戶是一個前倨后恭、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小人。
師:大家再想想,范進中舉后會有什么樣的言行心態?
生:蹺二郎腿、釣一支香煙、寫文章……
生:會體察民情,為百姓做點實事……
師:大家說的都不錯。請發揮想象把它寫下來。
(學生寫,老師巡視。)
師:大家寫的下課交上來。現在同學們能說說自己讀書的目的嗎?
生:學以成才,報答父母。
生:考大學,將來為國服務。
生:出人頭地,做事方便。
師:好。通過本課學習,大家收獲不少:認識了封建科舉制度的本質,也知道描畫人物的方法,還明白了讀書的目的。希望我們大家擺好心態去奮發努力,為將來成為新時代的人才而奮斗。
【教學反思】
“教師非謂滔滔不絕地說,學生默默聆聽,而在于引導啟迪。”老師要改變角色,學生在平等、自主中渾然不絕地感受知識的甘甜,悄然實現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升華,從而在感興趣的方法中自主學習并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所以,注重調動學生自由自主的參與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范進中舉》的作者在其作品中還表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因而我必須引導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擺正讀書的心態,讓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注重情感與思想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
本課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兩個問題上大膽敘說,培養了學生對人事物的看法,樹立了優良的讀書觀,同時也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
也存在缺點。如學生練筆倉促,說明本人在課堂上對此類問題投放的時間過少,也就是還不夠重視課堂上的訓練。今后一定加強改觀。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0
一、選詞填空。
1. 屠戶橫披了衣服,___ _(a. 挺 b. 鼓 c. 腆)著肚子去了。
2. 范進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__ _(a. 跌 b. 歇 c. 踱)的,東張西望,在那里尋人買。
3. 弟有空房一所,就在東門大街上,三進三間,雖不_ ___(a. 漂亮 b. 華麗 c. 軒敞),也還干凈,就_ _(a. 給 b. 送 c. 借)與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_ ___(a. 看望 b. 請教 c. 留心)些。
4. 屠戶把銀子_ _(a. 拿 b. 捏 c. 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_ _(a. 伸 b. 舒 c.張)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范進道:“……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屠戶連忙把拳頭_ _(a. 收 b. 縮 c. 放)了回去,往腰里_ _(a. 揣 b. 塞 c.放)……
二、閱讀文章選段,回答后面文題。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
當下眾鄰居有拿雞蛋來的,有拿白酒來的,也有背了斗米來的,也有捉兩只雞來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廚房下收拾齊了,拿在草棚下。鄰居又搬些桌凳,請報錄的坐著吃酒,商議他這瘋了,如何是好。報錄的內中有一個人道:“在下倒有一個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眾人問:“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爺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歡喜狠了,痰涌上來,迷了心竅。如今只消他怕的這個人來打他一個嘴巴,說:‘這報錄的話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這一嚇,把痰吐了出來,就明白了。”眾鄰都拍手道:“這個主意好得緊,妙得緊!范老爺怕的,莫過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尋胡老爹來。他想是還不知道,在集上賣肉哩。”又一個人道:“在集上賣肉,他倒好知道了;他從五更鼓就往東頭集上迎豬,還不曾回來。快些迎著去尋他。”
1.選文第一段除了從 、 、 等方面對范進進行了正面描寫外,還對他進行了 描寫。
2.用“‖”將第一段分為五層,并概括層意(每層層意不超過6個字)。
3.描寫范進發瘋的過程中,貫穿始終的動作是 ,表情是 。
4.第二段中寫報錄人出主意打范進一個嘴巴說明了什么?作者安排這一情節有何用意?
5.作家對各色人等的性格把握得十分精細。眾鄰居勸說的話,稱范進為范老爺,又主動提出要拿雞蛋酒米,聯系全文說說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參考答案:
一、1、c 2、c 3、c b b 4、c b b a
二、1.行動 語言 外貌 側面
2.第一層(范進不看便罷,……不省人事)寫昏蹶;
第二層(老太太慌了,……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寫瘋跑;
第三層(走出大門不多路,……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寫跌倒;
第四層(眾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寫瘋走上集;
第五層(老太太哭道……再為商酌)寫眾人的反應。
3.拍手 笑
4.說明中舉發瘋在當時不是個別現象。 安排這一情節表現了作者對這類讀書人的無情鞭撻,也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深切痛恨和無情批判。
5.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1
各位老師:
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范進中舉》。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這是一個小說教學單元。本文承接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殘害的名著。節選自《儒林外史》,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欣賞、感知藝術形象。為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打下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運用\'比較法\'閱讀分析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進和胡屠戶的人物形象。
2、難點:理解范進發瘋的原因及對科舉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處理:
這篇文章內容生動、語言形象,在一課時教完,學生容易被其情節和語言所吸引,而不容易著眼于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發展興趣,領會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長課文尤其要注意精講,講求適當的取舍。本文的關鍵在\'中\'字上,要抓住這一關節點生發開來,以收\'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重點分析范進和胡屠戶兩個人物,并注意處理好與《孔乙己》一文的比較閱讀。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
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能力目標:
1、以培養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他們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及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有進一步了解。
三、教學模式程序:
(一)模式:學生主動參與型
(二)程序:
1、通過與《孔乙己》的比較引入對《范進中舉》的學習,利用電腦課件簡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吳敬梓。(5分鐘)
2、利用電腦課件展示比較閱讀圖表,重點分析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戶對他的不同態度,了解夸張、對比手法在本文中具體運用所達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并運用電腦課件對人物形象進行歸納總結。(20分鐘)
3、采用引伸法,讓學生假想孔乙己中舉后將會出現的情景,既訓練了口頭表述能力,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10分鐘)
4、利用電腦課件對全文的寫作特色及中心進行歸納總結。(5分鐘)
5、布置作業,進行鞏固訓練。(5分鐘)
四、教學方法及手段:
采用學生主動手參與型教學模式,訓練運用比較法
進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拔下,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討論來共同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效果反饋及學生素質培養情況預想
1、以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授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主主動性,并較好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解答問題的能力。
2、練習口頭改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習慣,樹立聯系,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六、板書設計:(略)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深入剖析人物內心活動,了解小說主題;
2、探究小說的喜劇性與悲劇性,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表演和討論等方式來分析探究人物內心世界,了解小說主題;
2、結合現實生活,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與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同時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與價值觀。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于小說的學習已經不陌生了,對于故事情節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寫作手法的探究也是駕輕就熟。但雖然他們的認知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情感世界也很豐富,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可是對小說的主題挖掘上還是有所欠缺,不能認識范進及范進那個時代的悲劇性。而且九年級的學生即將面臨中考,這是決定前途命運的時候,那種無助與渺茫感使一部分同學對學習產生了懈怠,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對人物內心的剖析,了解小說主題;
2、結合社會現狀分析范進的心理活動
難點:小說的悲劇性與喜劇性的探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本節課文內容
范進中了舉人,高興得瘋了,他的丑態在作者的描述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位既可憐又可悲的人物形象。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人物的心靈,了解小說所要表現的主題。(板書課題)
二、走進范進,了解人物內心世界
1、當范進看到報帖時,他說了一句:“噫!好了!我中了!”為什么說“中了”就“好了”呢?在這一瞬間,范進想了些什么,你能說出他的內心活動嗎?
(先請學生說一說,然后讓學生演一演,模仿范進的口吻,以第一人稱來演出人物的內心獨白)
2、范進的“瘋”病治好了,他就有官做了,試想一下,他會如何做官?
(請深入范進的靈魂,代他說說他的“為官”之路)
三、合作交流,探究小說主題思想
4、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無價值的東西展示給人看。”那么,范進中舉是悲劇還是喜劇?他“中了”真的“好了”嗎?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明確:范進喜極而瘋是一場喜劇,理由是:
(1)文中寫范進發瘋和胡屠戶打嘴巴都運用了夸張手法;
(2)揭露了當時士人熱中功名的丑惡靈魂和市儈的趨炎附勢的嘴臉;
(3)范進終于清醒過來,結局圓滿。
范進喜極而瘋是一場悲劇,從人物命運的角度說這是一場悲劇,把一生浪費在科舉考場中,是范進的人生悲劇;把知識分子束縛在科舉制度的框架內,扼殺他的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是國家民族的悲劇)
5、文章著重刻畫范進的癲狂丑態及眾生相,是什么目的?
(明確:是作家對腐朽的科舉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進、胡屠戶、張鄉紳等人的無情揭露和諷刺,抨擊和鞭撻,輕蔑和否定,是作家憤世嫉俗的感情。)
6、小結:瘋了的范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清醒后的范進。他時來運轉,得到眾人的簇擁,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而且,他的靈魂已經扭曲,他會變本加厲,把這些年的貧窮和屈辱加聚在老百姓身上,會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走狗。這才是最荒謬的。這樣的現實、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制度、這樣的人生、這樣的民族心態,這不僅僅是范進一個人的悲劇,而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民族的悲劇。一個民族的知識分子,應該是這個民族思想上的靈魂,這個靈魂被窒息扼殺,這個民族也就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
四、拓展延伸,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那么,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你覺得怎樣讀書才算是真正的“好”,你想給范進一點忠告嗎?請以“范進,讓我告訴你”為開頭,寫一段話,奉勸范進該如何讀書、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寫一段話,來談談自己的讀書觀、人生觀)
(師:是的,讀書不應該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謀求榮華富貴,而應該讓情操得到陶冶,修養得以提高,讓視野得到拓展,才能得以增加,能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會讀書、讀好書,成為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
五、布置作業,課后深入思考探索
1、小練筆:假如范進沒有中舉,他該怎么辦?請發揮想象,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2、課后閱讀魯迅的《孔乙己》,將范進與孔乙己比較,探究人物形象的異同。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第三課時,第一二節課了解了故事情節、分析了人物形象、把握寫作手法。此節課通過對范進的內心活動的剖析,來探究作品的主題,期望挖掘更多更深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正確的讀書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中了’就‘好了’”?讓學生揣摩范進的內心活動,再通過范進的“為官”之路的分析,看到他被扭曲的靈魂,再探討“‘中了’真的‘好了’嗎?”來分析范進中舉的喜劇性與悲劇性,揭示小說主題,抨擊、鞭撻封建科舉制度對于個人、社會、民族的悲劇性。在拓展延伸環節,又問,如何讀書才是真正的“好”?自然過渡到當今社會我們如何讀書,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的認識。這樣一線貫穿,思路很明確,而且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很好的了解文章思想內涵,并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課上,我采用了說和寫結合的活動方式,說有表演內心獨白,有合作探究與交流;寫分課內練筆與課外練筆。這些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分析探究中獲得收獲。
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們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在樹立正確的讀書觀上,學生們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分別從讀書的目的與價值上來發表看法,并結合當今社會現實,認為讀書是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是為了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讀書不應該死讀書,要培養能力,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些健康、積極的觀點,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讀書觀與人生觀價值觀。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3
一.教材分析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教材第五冊中的一自讀課文。《范進中舉》通過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特別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著重刻畫范進癲狂的丑態與他周圍各色人等趨炎附勢的嘴臉,真實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心靈的荼毒。
這文章運用了多種手法成功的刻畫了范進、胡屠戶等形象,是學生學習如何描寫人物的好范文。
二.教學對象分析
初三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自己搜集資料并借助資料自學一些課文內容。但作文水平低。
三.教法分析
《范進中舉》之前有教讀課《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安琪的禮物》,學生學完這三教讀課后,能夠對小說的.特點有所理解,所以能運用已學知識比較獨立地閱讀課文,并初步學會知識遷移。
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更多的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用導(教師導)、講(學生講)、議(眾人議)、移(知識遷移)的教學模式。如果全由老師講課,學生就會先有了一個定式思維,認為老師的都是對的,就不敢質疑不敢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但讓學生先預習,再講自己預習的收獲和心得或預習時的疑問,其他的同學通過討論可以發表與他不同的看法或解答他的疑難。這樣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也常常有激烈的辯論,學生對所學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同時會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發表看法,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是自讀課,所以文章內容的細致分析不會是重點,而人物形象如何刻畫,我們如何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才是本課要點。
四.教學目標
1.能自己搜集資料,運用學過的小說知識基本讀懂課文;
2.培養學生大膽發表自己意見。
3.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知識遷移,學習如何寫一個人。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自己基本讀懂課文;
2.學會如何描寫人物。
六.解決辦法
教師作好引導,讓學生有一個自己學習的方向,并且教會學生歸納知識,懂得從課文吸收方法并應用于寫作。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平臺。
九.教學步驟
(一)布置自學:
1.自己搜集資料,借助資料并根據小說的特點,自讀《范進中舉》,讀完后想想:
A.讀完這課文,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B.你認為文章刻畫得最成功的是哪個人物?
C.閱讀完這文章,你有什么疑問?或者有什么知識你想了解但無從了解?
請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以備課堂上拿出來討論。
(二)導(即教師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嗎?(科舉。)對了,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數十年苦讀依舊美夢落空,有的人能美夢成真,從此踏上富貴之路,也有的人為科舉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劇。今天我們來學習《范進中舉》這一課,讓我們一起看看范進究竟命運如何?范進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三)講(請學生把自己預習時的心得體會或疑問講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師:同學們已經自學了這課文,也把一些感受與心得或疑問記錄下來了,請幾個同學來給我們講講。
(四)
議(讓同學大膽發表自己意見,是疑問的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幫助他解決,是感受的請同學們議一議,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辯一辯。)
同學們議完后,教師歸納小結并引導學生想深一點。
出示幻燈片:
問:1.為什么范進會對科舉如此癡迷?中舉后又為什么會瘋了?
(因為一旦中舉,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境況,功名富貴馬上就會到來。前一刻范進還無米下鍋,馬上就說他中了舉,幾十年朝思慕想的功名富貴到手了,時間太短而變化太大,所以范進會瘋了。)
2.如果你是與范進同年代的讀書人,你會像他一樣去考科舉嗎?
3.你怎么看封建社會的科舉?你又怎么看現在的高考?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這兩道題不要求有標準答案,是開放性題,只要求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移(知識遷移)
從文章出發
1.小說描寫的年代距今已有接近三百年,為什么我們仍然對《范進中舉》如此感興趣?為什么我們似乎親眼見到了范進、胡屠戶?
(因為課文寫得好,尤其是人物,刻畫得很成功。)
2.請談談課文刻畫人物所用的方法。
(主要用了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也用了對比手法,尤其是胡屠戶,還用了夸張、諷刺手法。)
2.遷移到課外。
出示幻燈片:
下面的話,出自哪課文,是出自哪個人物之口?
“那么,我對你說,訊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又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現在把錢交給約瑟夫,去叫他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楣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
師:同學們,你們一下子就能答出來,證明作者描寫的這些人物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是,你可以寫一個人,不出現他的名字而讓人猜出他是誰嗎?
出示幻燈片:
請學習《范進中舉》中的描寫人物的方法,用幾句話寫一寫身邊的同學,請不要出現所寫同學的名字。(可以是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神態描寫或細節描寫。)
寫完之后,請一些同學把自己寫的短文讀出來,讓其他同學猜猜寫的是誰,猜中的證明寫得不錯,同學猜不中的,小作者可要加把勁練習寫作。
(五)教師小結并布置作業
作業:請運用課堂上學習的寫作方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題目自擬,要求600字以上,夾敘夾議,要求有描寫方法和具體事例,要寫出人物的特點。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4
葛店中學:lzy3470 聯系方式:
授課班級:初三(1)班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
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能力目標:
1、以培養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他們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及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有進一步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這是一個小說教學單元。本文承接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殘害的名著。節選自《儒林外史》,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欣賞、感知藝術形象。為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打下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運用"比較法"閱讀分析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進和胡屠戶的人物形象。
2、難點:理解范進發瘋的原因及對科舉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處理:
這篇文章內容生動、語言形象,在一課時教完,學生容易被其情節和語言所吸引,而不容易著眼于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發展興趣,領會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長課文尤其要注意精講,講求適當的取舍。本文的關鍵在"中"字上,要抓住這一關節點生發開來,以收"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重點分析范進和胡屠戶兩個人物,并注意處理好與《孔乙己》一文的比較閱讀。
三、教學模式程序:
(一)模式:學生主動參與型
(二)程序:
1、通過與《孔乙己》的比較引入對《范進中舉》的學習,利用電腦課件簡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吳敬梓。(5分鐘)
2、利用電腦課件展示比較閱讀圖表,重點分析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戶對他的不同態度,了解夸張、對比手法在本文中具體運用所達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并運用電腦課件對人物形象進行歸納總結。(20分鐘)
3、采用引伸法,讓學生假想孔乙己中舉后將會出現的情景,既訓練了口頭表述能力,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10分鐘)
4、利用電腦課件對全文的寫作特色及中心進行歸納總結。(5分鐘)
5、布置作業,進行鞏固訓練。(5分鐘)
四、教學方法及手段:
采用學生主動手參與型教學模式,訓練運用"比較法
"進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拔下,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討論來共同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效果反饋及學生素質培養情況預想
1、以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授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主主動性,并較好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解答問題的能力。
2、練習口頭改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習慣,樹立聯系,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六、板書設計:
范進 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
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
胡屠戶 欺貧愛富,趨炎附勢
《范進中舉》同步練習 篇15
【教學設想】
《孔乙己》和《范進中舉》這兩篇小說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學生通過學習,已基本掌握,但尚停留在單篇的基礎上,如何將兩文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一定的角度進行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和欣賞小說的能力,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蔡澄清先生的“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要害,抓重點”,“撥疑難,排障礙”的教學理論,本節課擬就兩文的思想內容、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指導學生作一比較。
【教學目標】
通過比較閱讀,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和欣賞小說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閱讀小說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得出兩篇小說的異同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通過幾節課學習了《孔乙己》和《范進中舉》這兩篇小說,這兩篇小說有其共同點,也有其不同點。課前已布置同學們試對這兩文進行比較,這節課,我們來進行比較。
二、檢查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
三、講授新課:
1、提問:《孔己乙》和《范進中舉》兩篇小說有無共同之處?共同之處再現在什么地方?
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兩文都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制度的心態。
2、思考:《孔己乙》和《范進中舉》在思想內容和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我們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比較?
一邊提問學生,一邊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
(1) 兩個人物性格的差異:
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拿一些無用的知識來炫耀,面對人們的嘲笑,他雖有所抗爭,但卻是軟弱無力的。而范進則懦弱、猥瑣,面對胡屠夫的訓斥、辱罵,范進只是“唯唯連聲”,甘受屈辱,說“岳父見教的是”。
孔乙己作為一個舊社會的讀書人,身上存在著種種惡習,如好喝懶做等,但他分茴香豆給孩子吃,教小伙計認字等,從中可以看出他善良的一面。而范進對對胡屠夫前稱“岳父”,后稱“老爹”,面對張靜齋的拉攏,則表現得世故、虛偽。
(2) 人物的命運不同:
孔乙己和范進同是讀書人,他們在科舉制度下,孔乙己“連個秀才也沒撈到”,生活窮困潦倒,最終被丁舉人打折了腿,凄涼地死去。而范進則僥幸中舉,喜極發瘋,被胡屠夫一巴掌打好,終于成了封建特權階級的一員。
(3) 反映社會生活深度不同:
《孔己乙》和《范進中舉》都是反映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但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有所不同。孔乙己的活動場景在咸亨酒店這個特定的環境,小說通過酒客對孔乙己步步緊逼的發問,反映了這些酒客的無聊、冷漠和麻木的心態。掌柜追問“十九個錢”,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中地位的卑微,反映了世態的涼薄。《范進中舉》則通過胡屠夫的前倨后恭,鄰居在中舉后的“熱心”,特別是張靜齋的贈銀送房,極力拉攏,說明了封建科舉的流毒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從他們身上足見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
(4) 作者對人物的態度不同: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充滿了同情,對酒店里酒客的麻木則透出深深的悲涼。吳敬梓在《范進中舉》中雖對范進的貧苦也充滿了同情,但更主要的是無情地揭露和鞭撻。
小結:范進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吳敬梓只限于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病,讀書人的墮落;魯迅直揭封建末世的病態。兩個作家對兩個人物給以不同歸宿。
3、 思考:兩的藝術表現手法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都是通過點撥使學生明確:
《孔乙己》用冷峻的白描手法,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以“笑”寫“悲”,沉郁含蓄。《范進中舉》則通過變形的夸張,用漫畫的筆調,詼諧幽默的語言,活畫出一鬧劇。
四、總結: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就是通過多種藝術手法,給我們的文學畫廊增添了不朽的藝術形象,發人深思,令人回味。
附:板書設計:
《孔乙己》和《范進中舉》
比較閱讀
孔乙己(悲) 范 進(丑)
半個秀才也沒撈到 貧困-中舉-發瘋-“打”愈
打折腿――死去
以 變
“笑” 人物命運 形
科舉
迂腐 自命清高 懦弱 猥瑣
死愛面子 性格 性格 甘受屈辱
寫 善良 世故 虛偽 夸
傷 社會深度 胡
悲 張 屠 張
疤 靜 夫
齋
冷漠 麻木 趨炎附勢 前倨后恭
涼薄 贈銀送房 拉攏
同情 悲涼 揭露 鞭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