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精選14篇)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
▲教學背景
適逢深圳市讀書月活動進行快速閱讀比賽,學校亦邀請專家舉辦了相關講座,學生當中燃起了一定程度的快速閱讀興趣與熱潮。
▲教學設想
本單元課文皆為記敘文,如散文.小說重點皆在于“情”,而本文相對而言在“情感”之外還蘊涵著較為豐富的信息量(尤其是雨果對藝術的見解及對圓明園的評論),而且篇幅適中,較為適宜當堂進行快速閱讀訓練,然后再通過對圓明園的感性認識及雨果獨具魅力的語言進行愛國教育。
▲教學標的
知識性目標:相關的歷史與藝術知識點;反語嘲諷的語言效果。
技能性目標:進行速讀能力、捕獲篩選信息能力及思維能力培養。
情感性目標:樸素愛國情感及雨果偉大人格魅力的滲透。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
1. 運用快速閱讀訓練的方式來處理課文知識性較強的部分達到了省時、高效的目的,使學生在極短時間內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行消化吸收,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強化了閱讀訓練。
2.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重視朗讀,以個別賽讀、教師范讀、全體齊讀等方式反復誦讀。重視學生個人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設計教學環節給學生預留了足夠的時間深入課文,與文本直接對話,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師的個人閱讀經驗影響和代替學生進行感知。而課堂在賽讀過程中頻頻響起的掌聲也說明了學生在其中的收獲,形成“亮點”。
3. 教學設計避免面面俱到,處處分析,無微不至,而致使課文支離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點環節以點帶面,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學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窺全豹的效果。
4. 運用多媒體手段介紹圓明園,其豐富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事半功倍地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性目標。
5. 注重學生閱讀、寫作、思維想象能力的多重培養,設計“給雨果回信”的教學環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鍛煉了積極創造與合理想象的意識與能力,同時及時反饋了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1、課文的深度挖掘、細致品味仍未足夠,雖然學生朗讀課文及回答問題不乏閃光之處,但教師本人的“精講”功力仍須深化提高。
2、 速閱讀環節的設置增強了知識性氣息,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學性氣息,應在其他環節上注意傾向彌補,以更凸顯語言學科的人文氣息。
3、 教師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練,點評學生答題還可更加簡練而富于變化。
4、 教態過于隨便,不必要的肢體動作應注意避免,這也是年輕教師不夠嚴謹的表現之一。
▲教學過程
一. 快速閱讀測試
包括課文及注釋約1400字,3分鐘內讀完(根據中學生速讀標準500字/分鐘而定),要求看得快,記得準。
1. 雨果是哪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法國,《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2. 雨果提及藝術有哪兩種來源,分別產生哪兩種藝術?
(一是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產生東方藝術)
3.各國藝術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臘有 ,埃及有 ,羅馬有 ,巴黎有 ,而東方有 .
(巴特農神廟;金字塔;斗獸場;圣母院;圓明園)
4. 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奇跡)
5.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群的天鵝、朱鷺、孔雀等,答出四樣即可過關)
6.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而建?為什么?
(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7. 兩個“強盜”指誰?當時兩國統治者分別是誰?
(英國和法國侵略者;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侖三世)
8.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小額爾金)
9. 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洗劫,放火,行竊。)
10. 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二. 感性認知圓明園。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么都不曾發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
不能忘卻的思念
2000年6月寫于圓明園(網上)
圓明園全景圖之一 圓明園全景圖之二
局部:大水法原樣圖 大水法遺跡
燒毀后只剩斷壁殘垣 珠海圓明園遺址公園
萬園之園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又稱“圓明三園”,共占地350公頃,周長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歷經6代皇帝的擴充修葺,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宏大富麗、幽靜奇美的離宮御苑,被譽為“萬園之園”。園內有樓殿亭閣、橋榭軒館140多座,藏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和極其珍貴的文獻典籍、書法繪畫精品不計其數。
“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開始焚燒舉世聞名的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在這個近代中華民族史冊上災難的一天,3500名英軍手持火把再度進入圓明園,到處點燃。園內300多名太監、宮女和工匠葬身火海,這座巨大宮苑烈焰騰起三天,余煙月余不息!
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于1988年。xx1994年來此植樹時指出:“圓明園為什么叫遺址公園,就是為讓大家看到這顆燦爛的東方藝術明珠,當年被外國強盜毀壞的慘痛歷史,給人民以愛國主義教育。”
三、小組討論探究:
這封一千來字看似平凡的信中卻折射出雨果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你體會到了嗎?
關于人格魅力:雨果對英法聯軍的態度——公正客觀
雨果與巴特勒上尉的交鋒——不畏強權
雨果是否并不熱愛法國——深沉的愛
關于語言魅力:體會反語的力量
反復朗讀后半部分(6——11段)
請學生找出表達了雨果對英法聯軍辛辣嘲諷的語句。
個別賽讀,教師范讀,全班齊讀相結合。
指導朗讀詞語“更徹底、更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手挽手,笑嘻嘻”
指導朗讀句子“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贊譽”。體會其中反諷的語氣,不動聲色的深沉的憤怒。
小結: 人格魅力——勇揭真相,何等良知!
語言魅力——反語嘲諷,何等智慧!
四、課后作業 :讀罷本文,你有什么想對雨果說的?給雨果回封信,談談你的感受(注意書信格式,點撥學生串聯歷史與現實)。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2
▲教學背景
適逢深圳市讀書月活動進行快速閱讀比賽,學校亦邀請專家舉辦了相關講座,學生當中燃起了一定程度的快速閱讀興趣與熱潮。
▲教學設想
本單元課文皆為記敘文,如散文.小說重點皆在于“情”,而本文相對而言在“情感”之外還蘊涵著較為豐富的信息量(尤其是雨果對藝術的見解及對圓明園的評論),而且篇幅適中,較為適宜當堂進行快速閱讀訓練,然后再通過對圓明園的感性認識及雨果獨具魅力的語言進行愛國教育。
▲教學標的
知識性目標:相關的歷史與藝術知識點;反語嘲諷的語言效果。
技能性目標:進行速讀能力、捕獲篩選信息能力及思維能力培養。
情感性目標:樸素愛國情感及雨果偉大人格魅力的滲透。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
1. 運用快速閱讀訓練的方式來處理課文知識性較強的部分達到了省時、高效的目的,使學生在極短時間內高度集中注意力進行消化吸收,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強化了閱讀訓練。
2.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重視朗讀,以個別賽讀、教師范讀、全體齊讀等方式反復誦讀。重視學生個人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設計教學環節給學生預留了足夠的時間深入課文,與文本直接對話,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師的個人閱讀經驗影響和代替學生進行感知。而課堂在賽讀過程中頻頻響起的掌聲也說明了學生在其中的收獲,形成“亮點”。
3. 教學設計避免面面俱到,處處分析,無微不至,而致使課文支離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點環節以點帶面,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學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窺全豹的效果。
4. 運用多媒體手段介紹圓明園,其豐富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事半功倍地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性目標。
5. 注重學生閱讀、寫作、思維想象能力的多重培養,設計“給雨果回信”的教學環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鍛煉了積極創造與合理想象的意識與能力,同時及時反饋了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1、課文的深度挖掘、細致品味仍未足夠,雖然學生朗讀課文及回答問題不乏閃光之處,但教師本人的“精講”功力仍須深化提高。
2、 速閱讀環節的設置增強了知識性氣息,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學性氣息,應在其他環節上注意傾向彌補,以更凸顯語言學科的人文氣息。
3、 教師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練,點評學生答題還可更加簡練而富于變化。
4、 教態過于隨便,不必要的肢體動作應注意避免,這也是年輕教師不夠嚴謹的表現之一。
▲教學過程
一.快速閱讀測試
包括課文及注釋約1400字,3分鐘內讀完(根據中學生速讀標準500字/分鐘而定),要求看得快,記得準。
1. 雨果是哪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法國,《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2. 雨果提及藝術有哪兩種來源,分別產生哪兩種藝術?
(一是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產生東方藝術)
3.各國藝術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埃及有 _________ ,羅馬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巴黎有 _______________ ,而東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 .
(巴特農神廟;金字塔;斗獸場;圣母院;圓明園)
4.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奇跡)
5.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群的天鵝、朱鷺、孔雀等,答出四樣即可過關)
6.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而建?為什么?
(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7. 兩個“強盜”指誰?當時兩國統治者分別是誰?
(英國和法國侵略者;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侖三世)
8.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小額爾金)
9. 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洗劫,放火,行竊。)
10. 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二.感性認知圓明園。
我以為我可以忘記
只要我不回過頭來
我以為我可以當作什么都不曾發生
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
然而你總在我的夢中出現
喚醒我的心中對你
不能忘卻的思念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3
杭州 袁浦中學 徐忠華
師:雨果有一句詩,大家一起來念一下。(出示詩句)
生(齊讀):老天哪!整個中國在地上跌得粉碎!——雨果
師:雨果說的是什么事件啊?
生:火燒圓明園!
師:由于英法聯軍的破壞,我們只能見到圓明園的殘亙斷壁了(出示圖片)。沒有被破壞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來看一下資料,女生一起把第二節念一下。
女生(齊讀):該園的主要園林風景群,有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縷月開云、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云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云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字、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云、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境鳴琴、涵虛朗鑒、廓然大公、坐石臨流、曲院風荷、洞天深處。
師:我們來看圓明園四十景中的一景。(出示“方壺勝境”圖畫)
師:現在我想請同學來談談你對圓明園的印象。(依次請一排同學回答)
生:壯觀。
生:我覺得圓明園是個夢想天堂。
生:非常非常美麗。
生:很大很漂亮。
生:太了不起了。
師:這偉大的建筑是屬于誰的?
生:屬于中國人民。
師:普通百姓能隨便進去享受它嗎?
生:在當時,它是屬于皇家的,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它。
師:就這個意思,資料里面有一句非常好的話,誰能找出來?
生: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師:不錯,皇帝們把全天下的風景移到圓明園是給自己享受的,是“在君懷”,而不是“在民懷”。
師:我們再來看一下在雨果眼里,圓明園是什么?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前三節,然后告訴我答案。
學生閱讀約三分鐘。
師:很多同學找到了。
生:圓明園是個奇跡,世界奇跡。
生:雨果說圓明園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杰作”。
生:是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恍若月宮的建筑。
生: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
生:是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師: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能解釋一下嗎?
生:就是說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縮影。
師:也就是說它是亞洲的代表,看一下文章里還有沒有類似的句子。
生: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
師:在雨果眼里,圓明園是中國甚至是東方的象征,那么,雨果認為這個奇跡屬于誰?
生:屬于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全人類的。
師(手指圓明園廢墟圖片):現在這個應該屬于人民事實卻屬于皇家的偉大建筑被毀了,雨果說它是被什么毀了。請同學根據文意填空:圓明園被 毀了!
生:圓明園被強盜毀了。
生:圓明園被歐洲人毀了。
生: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了。
生:圓明園被野蠻人毀了。
師:稍等一下。我看到作者在文章里說“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里是野蠻人”啊,怎么這個同學說是被野蠻人毀了?
生:這句話是反語,雨果在諷刺他們。
師:那我們一起把雨果譴責這兩個強盜的4、5、6三節文字讀一下吧,注意要把雨果的憤怒與譏諷念出來。
生(齊讀):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
師:文章寫的真好,大家讀得也真好。現在我想知道一下寫出這么好文章的雨果是哪國人?
生:法國人。
師:雨果是法國人,他在文章里大罵歐洲人是“野蠻人”,英國、法國是“強盜”,身為法國人卻罵法國——雨果是不是不喜歡法國,他不愛國?
生:不是。雨果罵法國是希望法國有一天變得“干干凈凈”。
生:正因為愛國,所以才會罵自己的國家是強盜。
師:看來俗話說的好:“打是親,罵是愛。”愛國是要自己的國家變得文明,而不是包庇自己國家的缺點。還有沒有補充?
生:他罵的是法國的一部分人,不是罵整個法國。
師:具體一點。最好從文章里面找。
生:他罵的是法國政府。課文里是這樣寫的: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都不會是強盜。
師:說得很好,我們一起把這句話念一下好不好,念整句。
生(齊讀):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都不會是強盜。
師:大家看到了,這句話里有個分號。分號是表示并列的,這句話里分號前后有兩對同義詞,看誰能找出來?
生:治人者就是政府,治于人者就是人民。
師:好,現在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圓明園被 毀了?雨果的回答是強盜,是英、法政府。我們同學有沒有別的答案。
生:是被清朝政府毀了。
生:是中國自己的腐敗無能毀了圓明園。
生:科技落后毀了圓明園。
師:大家想得都不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也是毀壞圓明園的罪人。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呢?我們來看一個資料。(發有關資料)
五分鐘后。
師:不知道現在大家怎么想?
生(很痛心的):我覺得難以相信,竟然是中國老百姓自己毀了圓明園。
師:看到這些文字很令人痛苦,但這是事實。誰來用資料里的文字概括一下當時國人的表現。
生:軍隊都是怕死鬼:“馬隊則望影而逃,步隊亦聞風而竄”。敵人列隊入城之時,清軍士兵還夾道跪迎,只有幾十個人進行了抵抗。真是我們的恥辱。
師:百姓呢?
生:敵人列隊入城之時,北京居民觀者如市。
師:魯迅所罵的看客。還有呢?
生:中國百姓也搶圓明園,是“散亂的刁民細賊”。
師:看來雨果這句話有問題啊:人民永遠都不會是強盜嗎?雨果錯了?
生:雨果只看到他們那邊的人民。
師:哦,那是我們中國人民比法國人民低一等?我們來看一段錄象吧,看完了我們就知道雨果有沒有說錯了。
(放劉曉慶主演《火燒圓明園》片段。約2分鐘。)
師:在外人掠奪我們國家財富的時候,我們的百姓為什么會旁觀、哄搶?
剛才的電影有沒有告訴我們答案?
生: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寧予洋人,不給家奴。既然寧予洋人,那老百姓還不搶?
師:找到一半了,里面還有一個成語:心腹之患。誰是清政府的心腹之患?
生:是農民起義軍。
師:梁啟超先生有一句話說得好,大家一起念一下。(出示文字)
生(齊讀):役之如奴隸,防之如盜賊,則彼亦以奴隸、盜賊自居。
師:誰來意譯一下?
生:政府對待百姓像奴隸,防備百姓像盜賊,那么老百姓也就自認是奴隸、盜賊了。
師:有人說老百姓有三種:第一種是奴隸,或者叫順民;第二種是盜賊,或者叫暴民,第三種叫“人民”。奴隸是被人欺壓的,暴徒是欺壓別人的,這兩種人都算不得“人”,真正的大寫的“人”是既不會被人欺壓,也不會欺壓別人的。中國歷史上多有做奴隸的順民,多有做盜賊的暴民,少有獨立自主的“人民”!現在我想請同學來概括一下剛才那份資料里面中國的“奴才”、“暴徒”在1860年的表現。
生:奴才們在旁觀、迎接;暴徒在搶劫。
師:還有一種人沒概括進去。
生:還有那些盡心抵抗的士兵,那個殉職的圓明園總管也是奴才。
師:對這樣的人好象我們應該贊美的啊?你怎么說他們是奴才呢?說說你的理由。
生:那位叫任明亭的八品軍官的墓志銘上寫的是:念食厚祿,必要作忠。圓明園總管文豐死前下跪向北拜說:“奴才負恩。”這說明他們都是忠于皇帝的奴才。
師:說的真好。他們是因為皇帝給了他們厚祿,忠于皇帝而死,這種人只能叫奴才。我想雨果“老天哪!整個中國在地上跌得粉碎!”這句詩感嘆的不會僅僅是圓明園被毀,他可能更嘆惜于我們中國沒有一個站直的“人”。我們再來把這句詩念一下吧。
生:老天哪!整個中國在地上跌得粉碎!
師:在地上跌得粉碎的中國如何才能重新站立起來? 如果雨果當時在中國,他會做什么?
生:我覺得他會去推翻清朝政府。
生:只有推翻腐敗清朝政府中國才能站起來,雨果肯定會用他的筆號召大家起來革命。
生:他會像他在法國時反對法國政府一樣反對清政府。
師:幾千年前的姜子牙說過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為了保護屬于我們的“圓明園”,為了不做奴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雨果學習。愛國不等于愛政府,愛國是要讓自己的祖國變得文明。如果這個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國政府一樣野蠻的
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樣腐敗的,那么,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有責任批評它,改變它!現在讓我們再來看一段錄象:火燒圓明園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恥辱,我們應該永遠記住它。
(放《火燒圓明園》中圓明園被焚燒場景,約三分鐘。下課)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2、了解戰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傷。
3、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4、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5、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盜,為了共同的利益,進入了一個富貴的書香門第的家中去搶劫。由于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戶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被毀壞了。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為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后,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于是,他發憤圖強,終于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于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我們現在只知道,那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請問:親愛的你能猜出來,那個嬰兒是誰?那幾個可惡的仆人又代表了什么?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么?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那可惡的仆人就是那些漢*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請學生講一下英法聯軍的情況。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沒有不和諧的地方?
語句上的鮮明對比。
⑴ 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⑵ 諷刺劫掠者的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贊美圓明園的?
⑴ 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⑵ 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⑶ 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
5、那么就寫法上有何特點?
概括──具體──概括。
6、那么雨果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持什么態度?(譴責態度。)用了怎樣的語言?(反語)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的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的贊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的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7、那么他不幫著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人類的立場。(這里有說,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或者是人民的立場等等。)
8、如果說,你們家有個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態度是什么?是的,你肯定不會主動站出來去指證他。但是雨果卻能,因為他有著我們所沒有的什么品質?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我們要學習雨果的博大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
三、布置作業
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想。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贓物、箱篋、制裁、蕩然無存、富麗堂皇”等詞語,把握字音及字義。
⑵了解作家及背景資料。
⑶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把握文意,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⑵揣摩文中關鍵語句,理解這篇短文的深刻。
3、德育目標:
作為一個法國作家,雨果公開本國政府的強盜行徑,表現了一個作家的正義、良知;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展現了一個作家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學習本文,應學習作家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全人類,為祖國的壯大、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生。
【教學重點】
重點把握雨果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對英法聯軍強盜行為的譴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關鍵語句,理解其豐富的意蘊。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本文語言精彩,充溢著濃濃的情感,要求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味,借聲音傳情,充分融入文章的氛圍中,深切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寬廣的胸襟。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揣摩語言,教師須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法、替換法、設問法深入理解句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文字助讀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懂文意,讀出情感;把握文章大意,體味作家的思想感情;揣摩語句,理解文章豐富的意蘊。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徑掠奪并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請同學翻到課本前面的插圖)舉步其中,步履沉重;叩問歷史,回聲重濁……從遙遠的國度里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資料介紹
多媒體顯示雨果畫像、圓明園建筑。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作家簡介:
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1820xx年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劇本序言反對古典主義,成為浪漫主義的宣言。后又創作劇本《歐那尼》《國王尋樂》,表達人民對*的不滿;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反對*和教會。1861~1869年創作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海上勞工》歌頌浪漫主義愛情在與大自然斗爭和克服人類弱點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過流浪藝人的悲慘遭遇,描寫人民的苦難生活。1874年完成長篇小說《九三年》,描寫法國革命*一年的動人場景。
2、英法聯軍遠征中國:
英法聯軍之役,又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清咸豐六年(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挑起這場戰爭。次年英法組成聯軍,12月攻陷廣州。1858年5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四國代表簽訂《天津條約》,11月又在上海簽訂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機于5月間用武力迫簽《中俄璦琿條約》,割去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大片領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換約又派軍艦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臺。清軍奮勇抗擊,重創英法艦隊。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英法聯軍二萬五千人由北塘登陸,攻陷大沽,進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屬北京市)八里橋擊敗清軍后,直攻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遺留恭親王奕䜣媾和。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后奕䜣分別與英法代表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和批準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大片領土。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與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妥協投降,使中國繼鴉片戰爭之后又一次大量喪失領土和主權。
3、圓明園:
清代名園,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20xx年)。為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約十余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筑物145處。其中除具有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筑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長廊、墻垣、橋梁與自然景物相聯系。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園中珍物,并縱火焚毀。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贊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并細細體味。
3、學生齊讀文中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提問: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請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確:先總體評價,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跡”。接著與巴特農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術性質和成就:
⑴圓明園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成就;
⑵圓明園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⑶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體講述園中之物,依次說了建筑材料、建筑、陳設、裝飾、園林景觀。以耗費勞動之巨作結。
最后講圓明園是屬于全人類的亞洲文明杰作。
提問: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明確: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贊美,表現了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4、學生齊讀諷刺侵略者的語句:
提問:雨果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為什么用了不少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聯系課文第1段思考。
明確: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地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此次勝利的贊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活畫出強盜的丑態,諷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如“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最后將自己對遠征中國的強盜行為的嚴厲譴責說成“全部贊譽”,有極其尖銳的嘲諷意味。
5、學生齊讀課文3~6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揣摩語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蘊
多媒體顯示(逐句顯示):
1、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
(把“世界”改為“中國”,好不好?)
2、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這里為什么要談到“巴特農神廟”?)
3、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這一句話有什么特殊含義?)
4、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歐洲。
(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達效果?)
5、這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粗詞。)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干干凈凈”是什么意思?雨果的這個夙愿怎樣才能實現?)
8、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樣的品質?)
教師示范分析第1句:替換法是揣摩語言常用的方法。“世界”不能改為“中國”,雨果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跡”,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藝術價值在世界的地位,體現了作者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學生獨立品味以下幾句。
明確:第2句巴特農神廟是希臘最負盛名的古建筑,是歐洲人心中的神廟。與巴特農神廟相比較,突出圓明園的藝術成就,讓更多的歐洲人了解中國,了解圓明園。人類最杰出的成就,卻一同被強盜毀滅,其行徑之卑劣,令人發指。
第3句,圓明園雖然當時是*,但歸根結底,是屬于全人類的,雨果的這種見解是非常深刻的,這表現了雨果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珍視,對人類文明創造者的尊重。結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類的名義譴責侵略者的強盜行為,義正辭嚴,批判力強。
第4句,以漫畫的形式形象再現強盜相互勾結的丑惡嘴臉、肆意掠奪的卑鄙行徑,諷刺力強。
第5句,這一句中的“文明”“野蠻”等反語,正是強盜恬不知恥的狡辯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這個強盜政府顛倒黑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厚顏無恥。
第6句,雨果以人類的立場區分政府與人民,強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蘭西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圓明園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開指斥強盜政府,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第7句,法蘭西政府入侵中國,掠奪、焚毀圓明園,是卑劣的強盜行為,劣跡斑斑。“干干凈凈”是友愛、熱愛和平、崇尚正義的意思。
這個夙愿遲早會實現,但前提是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華民族躋身于世界強民族之林。只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
第8句,我們完全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開*本國政府的強盜行徑,不顧個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非凡的勇氣是難能可貴的。
學生齊讀這些句子,深層體味句子的豐富意蘊。
五、課堂小結
中國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致使國力衰頹,只能靠奴顏媚骨求得茍延殘喘,這是歷史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今天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的復興時期,它以年輕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堅信,這個“超人的民族”定會青春勃發,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世界歷史的畫頁上留下精彩絢麗的一筆。
六、課堂練習
中國是被掠奪者,我們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為一位法國作家,卻公開指責本國政府,為中國人鳴不平,這實在非常了不起。請以“謝謝你,雨果”或“雨果,好樣的”為題,說一段話,談談你的感想。
選三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點評。
七、布置作業
1、仔細閱讀文章第三段,展開想像,寫一段話,描繪那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圓明園。
2、運用“富麗堂皇”“蕩然無存”各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贊美圓明園──尊重,同情
}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產場
*侵略者──諷刺,譴責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渴望,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體味有特色的語言。
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作者的思想過去,精彩的語言。
教學內容:
法國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譴責英法聯軍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罪行,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無比珍惜。
教學設計
一、導入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的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在全世界廣泛流傳,我們今天學習他一篇文章,同學們會對他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整體感悟
1、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場和態度?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地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和毀滅世界奇跡圓明園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
2、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個外國人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胸懷博大。
三、合作探究
投影圓明園的圖片
1、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語言有什么特點?
2、雨果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語言有什么特點?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7
李芳婷 2004-9-8 來源|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有感情地朗讀,體味精彩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步驟:
1、課前準備:查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2、導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的作者嗎?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 這兩部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
3、讓學生介紹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教師作補充:
圓明園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樂的花園,也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這座花園方圓十多公里,在這兒可以觀賞到國內外四十個地方的有名的風景。園內還珍藏著許多無價的珍寶,罕見的圖書,珍貴的歷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聞名世界的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
1856 年,英、法帝國主義發動了侵略我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侵略軍闖進圓明園,大肆搶掠。他們把園里凡能搬動的金銀珠寶和珍貴文物統統搶走。來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動的,就任意打碎、踐踏。最后一把火將這座經營了一百多年、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敗瓦頹垣。
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正音、解詞):
體面 給j‹予 獨一無二 琺f‚瑯l‚ng 眼花繚亂
不可名狀 蕩然無存 箱篋qiˆ 制裁 贓物 4、快速默讀課文,
明確文章兩大內容板塊:①贊美圓明園 ②譴責侵略者
【討論】: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而雨果也盛贊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聯軍搶得有眼光、有頭腦?作為一名法國人是不是該為自己的祖國發了一筆橫財而高興?
⑴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①——④段,找出作者評價圓明園的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讀⑤——⑩段,找出作者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哪些是反語?談談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聯軍遠征中國,作為一名法國人很容易被當局制造的輿論所蒙蔽,易被狹隘的愛國狂熱所支配。而雨果卻有清醒的頭腦、公正的立場,真是難能可貴!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創造者,他盛贊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盛贊這一世界奇跡的創造者(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見的機會變成向強盜政府提出抗議的機會,譴責侵略者的貪婪、野蠻、無恥,表現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板書】:
世界奇跡 “贊譽”
破爛
驚人杰作 諷刺、 譴責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視人類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國人民
5、課堂練習
0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8
【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學 沈偉梁】
〖巧用課文插圖,培養學生能力·運用插圖實施德育,練習寫作〗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教育,相當必要。
插圖形象直觀,的確有幫助學生講讀的功效。其實,插圖還有創設情境,拓展思維,展開想象,訓練表達,培養創新的作用。
記得教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時,課后有一習題:“書前插頁中有兩幅關于圓明園的圖片,一幅攝于圓明園被毀當日,是由一位外國人趕在英法聯軍動手燒毀之前拍攝的,一幅是圓明園遺址。對照這兩幅圖片,你有什么感想?”學生在對比分析之后,小組發言踴躍,除了更增加對侵略者的仇恨,對雨果公理至上正義感的頌揚,同時想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還牢記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紛紛表示要珍惜學習時機,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挖掘插圖的這些豐富的內涵,正是運用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課文的編者把這些插圖放在書前,恐怕就有這樣的意圖。
【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一中學 張 翀】
〖布白藝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課堂板書“布白”〗
對學生來說,瑣細的板書其效果不一定很好,一方面,學生需用大量的時間埋頭抄寫板書內容,從而忽略聽課;另一方面,學生將做課堂筆記簡單地看成抄板書。長期如此訓練,學生的聽、記能力得不到發展,思維的活躍性亦受到阻礙。再者,學生養成抄板書的習慣,無形中使他們產生惰性,課前、課后失去了對知識難點的探究。由此看來,課堂板書不宜太多太滿,教師應該在這塊“黑土地”上適當地留些“空地”,讓學生參與“間作”、“套種”,使這塊神奇的“土地”獲得一茬茬大豐收。
課堂板書要粗簡,并不是越少越好。板書上的“空白”要留得恰到好處,授課的主要內容不能省,一定要在板書上科學地、整體地體現;易混淆的知識概念不能省,一定要在板書上有所對比。
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板書可設計如下:
4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跡圓明園[文明] 全部贊譽
征求意見 消 [譴責]
失
給予贊譽 兩個強盜洗劫[野蠻] 反語
立場鮮明,愛憎分明
【廣西南寧市橫縣巒城第一中學 覃燕飛】
〖淺談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教材內容信息量巨大,從不同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訓練要求,它們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心理健康教育不可以忽視這樣良好的資源和時機,在備課與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掘這一資源,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學《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課時,同學們首先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尤其是對火燒圓明園的大量史實,以及火燒前后的圓明園的圖片,并且了解了當時世界的局勢,許多同學對英法聯軍在暴行感到無比的憤怒,也為自己國家的落后及當時的政府的腐敗感到悲哀,我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感受交流。并且站在作家雨果的立場去體會作者的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品格,讓學生從更高一層次去體會,什么是愛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雨果學習。愛國不等于愛政府,愛國是要讓自己的祖國變得文明。如果這個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國政府一樣野蠻的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樣腐敗的,那么,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有責任批評它,改變它!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的學習情感和探索精神,積極向上等心理品質。在深入學習階段,要同學們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等方法更深刻的了解人物心理;通過實物和幻燈演示更好的再現了當年英法聯軍的暴行,引導學生的討論。這些都可以使課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得到很好的發散,形成良好的發展基礎。
【山東省濱洲市博興縣實驗中學 謝 欣】
〖東風夜放花千樹·大量閱讀,以讀帶悟〗
“操先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即在教學中以讀來完成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采用多種讀的形式反復錘打,達到心靈共鳴的效果,使課文“其言如出吾之口,其意如出吾之心”。
許多詩篇名文的妙處,大都是要在誦讀中體會到的。在古代詩詞、古文言文教學,我一般分“在讀中思,在讀中疑,在讀中問,在讀中摘”這幾步設計教學的,如:在教學《木蘭詩》一文時,我采取的是先邊看視頻錄像,邊聽范讀;然后師范讀;再點名個別同學讀,在點名讀的過程中,正音,掃清字詞障礙,接著分組讀和聽讀相結合,課文共八段,分四組,每組兩段,在讀的過程中,其它組聽并在腦中試著跟讀,接著再大聲的自由朗讀一遍(在聽讀的過程中,學生可能對內容稍留印象,但還模糊不清,自己再自由讀一遍,是為了加深印象,也可照顧全體學生,并要求他們邊讀邊畫邊批注),接下來再練速讀,然后全班齊讀一遍(部分好的同學可以不看課本跟讀),最后試著背讀,教師可視情況再進一步點撥、研析,進而達到對課文的理解與把握。
古文詩詞如此,現代文中疑難語句的理解也是如此。在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幾名學生對“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質疑:“圓明園應該說是稀有的獨一無二的,為什么這里給以否定?”我先未設計討論與解說,而是讓學生找全這一句話齊讀“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話。”讀完之后,看似還不理解,我又加以點撥:“同學們自己試讀,看哪些字詞重讀,抓住句子主干。”兩分鐘后,有同學站起來給同學們加以了范讀,抓住了重點詞:“這不是一件……作品,這是……幻想……的典范,如果……”時機成熟,予以肯定,生再齊讀后,討論為什么這樣讀是正確的,大多學生也從而領悟了,熱烈討論中,不僅明確了作者對圓明園高度評價的本意,而且更深理解到最后一小句“如果幻想能有一個典范的話”這一假設句是后置句,應放在“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后,順序可調為“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話,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理解層次驟然升華、提高!所以,在讀中悟,在讀中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讀為先”!
【湖北省宜昌市點軍五中 朱 群】
〖淺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要營造良好的質疑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注意師生關系是不夠的,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質疑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增強求知欲望,以便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如我在教《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當年圓明園的樣子并了解它毀滅的經過,我運用電教媒件,先展示了圓明園的美景,再播放《火燒圓明園》的片斷,使學生身臨其境,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時,學生也就課文提出了許多精彩的問題,也有許多精妙的答語。此外,朗讀法、表演法、比較法都能將學生帶入質疑情境,產生良好的效果。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9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較閱讀,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
二、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對象及課時
初中二年級、兩課時
四、教學手段
實物投影、多媒體投影、教師講解、學生討論
五、教學方法
激趣法
六、教學步驟
1、課文導入 (兩則驢的故事)
目的:通過兩則驢的故事的講述,使學生對什么是諷刺性的語言有初步的認識,并激起學生學習本篇課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接著用多媒體投影打出本課的題目——《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并向學生提出本文的學習重點:體會本文語言運用的特點,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雨果的簡介(此處用PPT的形式)
目的:使學生對作者雨果這位偉大的作家有總體的認識。
3、字詞的檢測(請學生上來標注字詞讀音,并用實物投影出來)
zhuì chóu fà láng piē xī qiè cái
綴 滿 綢 緞 琺 瑯 瞥 見 晨 曦 箱 篋 制 裁
4、請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5、教師提問學生課文的主要內容
目的:通過以上的內容,檢測學生預習課文的效果,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6、過渡并轉入本課重、難點的教學(問題的探究與解決)
(1)請學生帶著以下兩個問題(用PPT展出)閱讀課文,并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稍后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回答。
問題一:雨果是怎樣描述圓明園的?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問題二:雨果是怎樣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的?在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問題一答案: 總評:“世界奇跡”
①與巴特農神廟比較
分說: ②具體講述園中之物
⑶概述耗費勞動之巨
總述:亞洲文明杰作
說明:教師在歸納學生答案同時用PPT展出巴特農神廟以及圓明園景物(包括有名園概況、名園風光、名園奇珍等),務求使學生能在感性及理性兩方面理解課文。
問題二答案:運用了一系列的反語來形容強盜心理,如“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全部贊譽”等詞語,具有極其辛辣和尖銳的嘲諷意味。
反語:故意使用與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這種修辭方法就叫反語,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說明:教師在歸納完學生答案后,用多媒體展出遭受空前劫難后的圓明園的圖片,使學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并了解在我國歷史上曾經有過這么一段屈辱的歷史,及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7、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體會到本文在運用語言上的特點,進而通過以下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感情。(PPT展出)
(一)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這件事來看,雨果的立場和態度是怎樣的?
(二)中國被掠奪,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個法國人也這樣說,表現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說明:此處是由學生自由討論和發言,教師在前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雨果作為一個法國人,對待這件事他是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和毀滅世界奇跡的罪行,同情中國所遭受的空前劫難,這里充分表現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結,以及胸懷博大。
8、教師總結全文并布置作業
作業 :給雨果寫封信,談談你讀了本文后的感想。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0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①這是某種令人驚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狀的晨xī( )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piē( )見的亞洲文明的jiǎn( )影。②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liǎo( )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
2.填空。
①這封書信飽含著深厚的________精神,憤怒地譴責了________,表達了對________,震撼讀者心靈。
②雨果,________(國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和《九三年》等。
3.說說下面這句話的含義。
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語段點將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制品。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這段話的中心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體現“強盜”行為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運用了不少反語,找出使用反語的兩個詞語,并說說它們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過關
我們的艙位是一向為我國同胞保留的那部分。它叫做統艙。我的東家說:它是專留給我們的,因為它不受氣溫變化的影響,也沒有危險的穿堂風。這不過是美國人仁慈無私地寬待一切外國難民的又一例。統艙有點兒擠,而且相當悶熱,但無疑這種安排對我是最合適的。
昨天,我們自己人中間發生了爭吵,船長朝他們放了一通滾燙的蒸汽,燙傷了七八十人,傷勢有輕有重。有些人身上的皮燙得一片片、一條條掉下來。艙里面狂呼亂叫,東推西撞,但蒸汽籠(zhào)著這慌作一團的人群,結果有些沒有燙傷的人也被(cǎi)傷。我們沒有抱怨,因為聽我東家說,這是平息船上騷亂的通常辦法,在美國人的二等艙里每一二天也要來這么一次。
1.“一向為我國同胞保留”這句話表明
( )
a.赴美華工一向受到非人的待遇。
b.美國資本家很看重華工。
c.輪船船長對華工特別照顧。
2.第1段“我的東家”說的話表明
( )
a.東家宣揚美國人的仁慈無私。
b.這輪船的統艙的確有這兩個優點。
c.作者借“我”的口說反話。
3.統艙“擠而悶熱”是事實,但“對我是最合適的”。這樣說是因為
( )
a.“我”很知足,要求不高,隨遇而安。
b.華工地位低下,只能住條件差的統艙。
c.因為華工人多,才顯得擠和悶熱。
4.第2段中兩個注音代替的漢字應是________和________。
5.第2段文字揭露了資本家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本性。
答案:
1.①駭曦 瞥 剪 ②繚 2.①人道主義 侵略者的罪行 被侵略、被掠奪者的巨大同情 ②法國《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3.使用類比手法,揭示了圓明園在世界建筑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一)1.憤怒譴責侵略者的強盜行徑 2.闖 洗劫 放火 行竊 劫掠3.漂亮 豐功偉績 收獲巨大 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二)1.a 2.c 3.b 4.罩 踩 5.兇殘 狠毒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及背景資料;
2.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重點)
3.整體把握文章,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重點)
4.揣摩文中關鍵語句,理解短文的深刻內涵。(難點)
教學方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徑掠奪并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看著插圖,舉步其中,步履沉重;叩問歷史,回聲重濁……從遙遠的國度里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把特勒上尉的信》。
二、介紹作家及背景資料
1、雨果
2、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
3、圓明園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示范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章。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畫出贊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并細細體味。
3.齊讀文中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提問:
1)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理清第三段的思路。
2)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贊美,表現了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3.齊讀諷刺侵略者的語句。
提問:雨果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為什么用了不少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作用?
(用反語畫出強盜的丑態,諷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徑)
4.齊讀課文3-6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
2、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遠征中國的態度和感情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引導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語
法國作家雨果先生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同學們都聽說過圓明園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圓明園以前是什么樣的,現在又變成什么樣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并將這個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廢墟。作為當時法國統帥將領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見。那么雨果對這個事件持怎樣的態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紹
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左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三)書信格式
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愿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
贓(zāng)物箱篋(qiè)制裁(cái)給(jǐ)予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琺(fà)瑯(láng)眼花繚(liáo)亂驚駭(hài)
晨曦(xī)瞥(piē)見劫(jié)掠
2、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是什么?
明確:奇跡
2、圓明園作為奇跡,它的價值體現在哪?
明確: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明確: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群的天鵝、朱鷺、孔雀等
4、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而建?為什么?
明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5、“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它是怎樣消失的?
明確:被兩個強盜--法蘭西、英吉利毀了
6、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確:洗劫,放火,行竊
7、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
明確:小額爾金(對照書*釋,區分兩個額爾金的所作所為)
8、對兩個強盜的所作所為,作者持什么態度?
明確:譴責的態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辭從正面譴責的嗎?
明確:不是,是用反語(反語: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語?
明確: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贊譽
11、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明確: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12、你怎樣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侵略壓迫別國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壓迫者的過錯為借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作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人民永遠不會做出像英法兩國政府那樣的強盜行徑。強盜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賴的丑惡嘴臉昭然若揭
13、作者說:“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這句話反映了他在這件事上的什么立場?
明確:作者從其正直的人道主義者的立場出發,堅信未來一個解放了的,徹底清除了強盜的干凈的法國一定會把劫得的中國人民的財物歸還給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類的立場、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
14、請你說說結尾兩句話有什么含義?
明確:結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聯軍自詡的遠征中國的成就是徹頭徹尾的無恥的偷竊,以辛辣的譏諷點明主旨,體現了作者明確的立場、鮮明的態度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么覺悟和進步?
(七)結語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于清政府的*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后也要挨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能允許別人欺侮我們,只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好好學習,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布置作業
以書信的格式給雨果先生寫封信,談談你對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火燒圓明園的看法。
(八)板書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圓明園--贊美--奇跡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侵略者--諷刺--強盜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贓物、箱篋、制裁、蕩然無存、富麗堂皇”等詞語,把握字音及字義。
⑵ 了解作家及背景資料。
⑶ 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2、能力目標:
⑴ 整體把握文意,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⑵ 揣摩文中關鍵語句,理解這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3、德育目標:
作為一個法國作家,雨果公開抗議本國政府的強盜行徑,表現了一個作家的正義、良知;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展現了一個作家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學習本文,應學習作家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全人類,為祖國的壯大、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生。
【教學重點】 重點把握雨果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對英法聯軍強盜行為的譴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關鍵語句,理解其豐富的意蘊。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本文語言精彩,充溢著濃濃的情感,要求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味,借聲音傳情,充分融入文章的氛圍中,深切感受作者高尚的情操、寬廣的胸襟。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揣摩語言,教師須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法、替換法、設問法深入理解句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文字助讀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懂文意,讀出情感;把握文章大意,體味作家的思想感情;揣摩語句,理解文章豐富的意蘊。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徑掠奪并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請同學翻到課本前面的插圖)舉步其中,步履沉重;叩問歷史,回聲重濁……從遙遠的國度里傳來了正義的質問,回眸一瞥,原來是偉大作家雨果。今天我們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資料介紹
多媒體顯示雨果畫像、圓明園建筑。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1、作家簡介:
雨果(1802~1885),法國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1827年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劇本序言反對古典主義,成為浪漫主義的宣言。后又創作劇本《歐那尼》《國王尋樂》,表達人民對暴政的不滿;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反對專制和教會。1861~1869年創作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海上勞工》歌頌浪漫主義愛情在與大自然斗爭和克服人類弱點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過流浪藝人的悲慘遭遇,描寫人民的苦難生活。1874年完成長篇小說《九三年》,描寫法國革命高潮一年的動人場景。
2、英法聯軍遠征中國:
英法聯軍之役,又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清咸豐六年(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挑起這場戰爭。次年英法組成聯軍,12月攻陷廣州。1858年5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四國代表簽訂《天津條約》,11月又在上海簽訂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機于5月間用武力迫簽《中俄璦琿條約》,割去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大片領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換約又派軍艦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臺。清軍奮勇抗擊,重創英法艦隊。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英法聯軍二萬五千人由北塘登陸,攻陷大沽,進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屬北京市)八里橋擊敗清軍后,直攻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遺留恭親王奕䜣媾和。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后奕䜣分別與英法代表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和批準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大片領土。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與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妥協投降,使中國繼鴉片戰爭之后又一次大量喪失領土和主權。
3、圓明園:
清代名園,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為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約十余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筑物145處。其中除具有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筑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長廊、墻垣、橋梁與自然景物相聯系。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園中珍物,并縱火焚毀。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畫出贊美圓明園的語句、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并細細體味。
3、學生齊讀文中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提問:雨果怎樣評價圓明園?請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確:先總體評價,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跡”。接著與巴特農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術性質和成就:
⑴ 圓明園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⑵ 圓明園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⑶ 圓明園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體講述園中之物,依次說了建筑材料、建筑、陳設、裝飾、園林景觀。以耗費勞動之巨作結。
最后講圓明園是屬于全人類的亞洲文明杰作。
提問: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明確: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對東方藝術、亞洲文明的尊重,對中華民族的尊重和贊美,表現了雨果的博大胸懷和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4、學生齊讀諷刺侵略者的語句:
提問:雨果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為什么用了不少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聯系課文第1段思考。
明確:巴特勒上尉恬不知恥地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此次勝利的贊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活畫出強盜的丑態,諷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如“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最后將自己對遠征中國的強盜行為的嚴厲譴責說成“全部贊譽”,有極其尖銳的嘲諷意味。
5、學生齊讀課文3~6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揣摩語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蘊
多媒體顯示(逐句顯示):
1、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
(把“世界”改為“中國”,好不好?)
2、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這里為什么要談到“巴特農神廟”?)
3、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這一句話有什么特殊含義?)
4、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歐洲。
(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達效果?)
5、這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粗詞。)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干干凈凈”是什么意思?雨果的這個夙愿怎樣才能實現?)
8、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樣的品質?)
教師示范分析第1句:替換法是揣摩語言常用的方法。“世界”不能改為“中國”,雨果稱圓明園是“世界奇跡”,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藝術價值在世界的地位,體現了作者對全人類文化成果的熱愛。
學生獨立品味以下幾句。
明確:第2句巴特農神廟是希臘最負盛名的古建筑,是歐洲人心中的神廟。與巴特農神廟相比較,突出圓明園的藝術成就,讓更多的歐洲人了解中國,了解圓明園。人類最杰出的成就,卻一同被強盜毀滅,其行徑之卑劣,令人發指。
第3句,圓明園雖然當時是皇家花園,但歸根結底,是屬于全人類的,雨果的這種見解是非常深刻的,這表現了雨果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珍視,對人類文明創造者的尊重。結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類的名義譴責侵略者的強盜行為,義正辭嚴,批判力強。
第4句,以漫畫的形式形象再現強盜相互勾結的丑惡嘴臉、肆意掠奪的卑鄙行徑,諷刺力強。
第5句,這一句中的“文明”“野蠻”等反語,正是強盜恬不知恥的狡辯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這個強盜政府顛倒黑白,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厚顏無恥。
第6句,雨果以人類的立場區分政府與人民,強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蘭西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圓明園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抗議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開指斥強盜政府,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第7句,法蘭西政府入侵中國,掠奪、焚毀圓明園,是卑劣的強盜行為,劣跡斑斑。“干干凈凈”是友愛、熱愛和平、崇尚正義的意思。
這個夙愿遲早會實現,但前提是中國國力的增強,中華民族躋身于世界強民族之林。只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
第8句,我們完全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開抗議本國政府的強盜行徑,不顧個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非凡的勇氣是難能可貴的。
學生齊讀這些句子,深層體味句子的豐富意蘊。
五、課堂小結
中國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敗,致使國力衰頹,只能靠奴顏媚骨求得茍延殘喘,這是歷史的恥辱,民族的恥辱。今天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的復興時期,它以年輕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堅信,這個“超人的民族”定會青春勃發,煥發新的生命力,在世界歷史的畫頁上留下精彩絢麗的一筆。
六、課堂練習
中國是被掠奪者,我們中國人譴責強盜,控訴掠奪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為一位法國作家,卻公開指責本國政府,為中國人鳴不平,這實在非常了不起。請以“謝謝你,雨果”或“雨果,好樣的”為題,說一段話,談談你的感想。
選三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點評。
七、布置作業
1、仔細閱讀文章第三段,展開想像,寫一段話,描繪那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圓明園。
2、運用“富麗堂皇”“蕩然無存”各寫一句話。
【板書設計】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贊美圓明園──尊重,同情
}正直的良知 公正的產場
抗議侵略者──諷刺,譴責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給雨果寫封信,談談你讀本文的感想。
要求學生用書信的形式和大師對話,抒寫讀后感,可以從“你對雨果的觀點如何評價?你對雨果產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聯軍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雨果對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作了高度評價,這對堅定我們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等幾方面來談。
2、假如你正漫步在圓明園的遺址上,你會有什么感想,請以“叩問圓明園”為題寫一段話。
3、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侖三世公然將搶來的圓明園文物在杜伊勒里宮展出,請你想像當時展出的情形和周圍人們的議論。假如你在法國見到了圓明園的遺存物品,你會有什么想法呢?請把它寫下來。
4、請以“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運用第一人稱,以中國人的身份來寫。
二、關于組織以“請戰爭走開”為題的演講比賽的設想
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爭屢屢爆發。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我們堅信真善美必將戰勝假惡丑,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本單元我們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對戰爭及戰爭涉及的多方因素有所了解。開展此次演講比賽旨在激發同學了解戰爭、認識戰爭,呼喚和平、追求和平。
三、討論
“鑄劍為犁”的雕像在聯合國總部前已矗立了四十余年,可是和平的鐘聲并未敲響,戰火與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這是為什么?請就此展開討論 。
提示:可聯系美、英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談起,要對戰爭的根源有所了解。
四、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觀點和見解:
廢墟
余秋雨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瑪雅文化遺址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古的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址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太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當然,并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君王的挑剔和篩選。廢墟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當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齏粉的遺址也不是廢墟,廢墟中應有歷史最強勁的韌帶。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感應強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繕都屬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們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愿意憑吊的廢墟。修繕,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壞。把損壞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一切真正廢墟修繕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廢墟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現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現代建筑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于幽默。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辟商場。這與歷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廢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議,千萬保留廢墟,傍鄰重建。在廢墟上開推土機,讓人心痛。
不管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于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完全嶄新的圓明園,那么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郁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起來的又不是前夜的殘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提示:只有能幫助我們解讀歷史的廢墟才值得留存,修繕也要科學合理。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圓明園文物今何在:
圓明園是中國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大肆搶劫并放火滅跡。時至今日,圓明園文物已在異國他鄉漂泊了130余年,他們的境況又如何呢?
楓丹白露的中國宮:
與歐洲的其他一些王宮的城堡、宮殿一樣,楓丹白露宮內也陳列著許多來自歐洲各國的古代油畫、石雕,而其獨具特色的是在樓內二層有一處“中國宮”,宮內的全部陳列品都來自圓明園中國宮內最重要的一間展室。屋頂上是三幅巨大的工筆重彩三世佛像,畫上清晰可見乾隆的鑒賞御印。大廳正面是鑲嵌珠寶的奇椅、屏風、宮扇,在其左側依墻是兩個大多寶閣柜。在展室的另一側是幾個各自獨立的展柜,里面全是大型的器物。在一件碩大的雕繪鑲嵌有雙龍圖案的景泰藍瓶的足邊上,清晰刻寫著“大清乾隆年制”。
西挪威實用藝術博物館:
在挪威西部有一座依山傍海的重要城市名為伯爾根。西挪威實用藝術博物館就坐落在城市沿海平原上。西挪威實用藝術博物館最不尋常的是圓明園石雕。在該館一層的整個陳列室中,幾乎全部陳列的是雕刻精美的圓明園建筑石構件,有殘斷的柱礎、欄桿、望柱、石像……在大廳墻壁上還掛著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圓明園海宴堂銅版畫。這座展廳也被起名“圓明園廳”。
散落歐洲的圓明園文物:
在歐洲,除楓丹白露和西挪威實用藝術博物館外,一些著名的博物館、圖書館也都收藏有圓明園文物。惟一幸存的、能使人們了解圓明園原貌的《圓明園全景圖》保存在法國巴黎博物館,清朝宮廷畫師沈源、唐岱所繪的《圓明園四十景圖》原畫和郎世寧所繪的《西洋樓透視圖銅版畫》則保存在巴黎國家圖書館。英國大英圖書館收藏著原藏于圓明園文源閣的《四庫全書》部分分冊,大英博物館有來自圓明園的瓷器、金器、玉器,館內專門有一座徐展堂中國藝術品陳列館,展出中國古代文物。
二、時文超市
1、薦讀《圓明園》:
八國聯軍的炮火
轟開了萬園之園
一雙雙數不清骯臟的手
伸向了圓明園
把秦磚漢瓦一齊搬進了船艙
而后火舌爬滿了圓明園的名字
爬滿了一個民族的恥辱的記憶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
那恥辱
凝成鉛字
在教科書上,在講臺上
向后一代講述
不要忘記
不能忘記
那段屈辱的歷史
記住
落后就要挨打
──《語文報》高中版162期,作者:陳兆萱
2、薦讀《致切爾西的父親美國總統克林頓的信》:
克林頓先生:
我是一名中國人,是一個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一個女婿的父親,我現在是從南斯拉夫的首都貝爾格萊德給您寫信。今天,我剛剛去看望了在您領導下的北約對中國大使館的襲擊中被奪去生命的大女兒朱穎和女婿許杏虎的遺體。看著他們被殺死的慘狀,我悲痛的心情真是無以復加。我的家庭非常幸福,兩個漂亮的女兒非常知道疼愛父母,每當一起上街的時候,他們總是一個拉著我的右胳膊,一個挎著我的左胳膊,親密之狀很令我的鄰人們羨慕和稱贊;大女兒朱穎工作后第一個月,就用自己的工資買了一個很好的電動剃須刀送給我,說是報答我的養育之恩;她1997年秋天剛剛結婚,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餐桌上總是洋溢著歡樂的笑聲。我可以想象得到,您和您的夫人、女兒切爾西在一起的時候,一定也是這樣愉快吧?可是,現在,我卻只能看著女兒和女婿的遺體,他們再也不會向我歡笑,再也不會向我問候,再也回不到我的身邊了。想到這里,難以抑制的慟哭幾乎使我無法再寫下去了。我的女兒朱穎只有27歲呀!她和她的丈夫妨礙了您的什么?就因為他們是住在中國大使館里的中國記者嗎?您和您的北約為什么要襲擊中國大使館?我和我的夫人都認為他們住在中國大使館內是最安全的,可誰能想到,您和您的北約竟敢襲擊中國大使館呢!
兩個年輕人在您的炸彈下死去了,被無辜地奪去了生的權利。我的夫人在北京的家里終日以淚洗面,等待著,可能夠等來什么呢?女婿的母親遠在江蘇鄉下,聽到噩耗,立即昏死了過去,美好的生活瞬間如天塌地陷一般。面對您造成的這種悲慘局面,您作為一名父親,作為一個人──一個一貫主張人權的人,覺得不應該說點什么嗎?
我真希望您能接到我這封信,如果有可能,譯成英文在美國報紙上發表就更好了。我真心地希望您能了解,中國人和美國人一樣不愿意失去幸福的生活,他們同樣擁有生存的權利。請記住,我們的血不能白流,中國人是不會任人欺侮的!
最后,祝您和您的夫人、女兒合家幸福!
朱穎、許杏虎的父親 朱福來
1999年5月10日于貝爾格萊德
──選自《人民日報》
提示:這是和著血淚寫就的一封信,這是控訴美國野蠻暴行,伸張正義、呼喚良知、企盼和平的一封信,文中對美國一面宣揚“人權”、標榜“人道”,一面卻扼殺人的生存權利,制造人道主義災難的偽善面目、丑惡嘴臉暴露無遺。
3、世界惡霸(魏巍):
現在,世界上
有一個惡霸。
它,面帶微笑,
內藏*詐。
它,滿嘴的人權人道,
干的是強盜生涯。
它,說制裁誰就制裁誰,
說搜查就到誰家里搜查。
不管哪國的事,
似乎都是它的家事;
好像整個地球
都歸它的國務院管轄。
它,真是一個惡霸,
世界惡霸!
曾記否?當然記得
我們的“銀河號”
就遭到過強迫檢查。
天天有強盜飛機跟蹤她。
使得她在大洋里
漂呵,漂呵,
飄游了好幾十天,
像一個沒娘的娃娃。
這是誰干的?
世界惡霸!
現在,
他又騎上南斯拉夫的脖子拉屎,
每天都在那里狂轟濫炸。
那里夜夜火光沖天,
美麗的城鎮橋梁轟轟倒塌。
那里許多婦女兒童倒在血泊,
英雄的人民在吶喊掙扎。
呵,這是誰造成的災難?
世界惡霸!
現在,全世界都望著南斯拉夫:
人們的眼里燃著怒火,
心頭淌著血宛如刀扎。
他們一致地憤怒高呼:
停止轟炸!停止轟炸!
可是這個惡棍只輕蔑地一笑,
揮揮手,更加緊了轟炸。
也難怪,它是流氓成性的
世界惡霸!
突然,噩耗傳來,
我們的駐南使館也遭到了轟炸。
頓時,中國人的怒火
像火山一般爆發。
新血債,舊血債,都告訴我們:
帝國主義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該如何來懲罰這個世界惡霸?
有人在搖頭嘆氣,
似乎沒有辦法。
可是我忽然想起毛澤東
有一條長長的繩索。
他說,只要將它套上惡霸的脖子,
就能徹底制服它。
全世界人民呵!
快快把這條繩索扯緊,
猛拉!猛拉!
總有一天,
我們要像審判希特勒那樣,
來審判這個
世界惡霸
1999年5月8日
4、霸權者的自白(郭立河):
為了“緩和”巴爾干半島的危機,
為了“拯救”科索沃的難兄難弟,
為了使貴國人民享有真正的“人權”,
請接受我們北約導彈的“洗禮”!
工廠受狂轟是我們獻出的“愛心”,
醫院挨濫炸是我們賜予的“友誼”,
橋梁被毀壞是我們作出的“貢獻”,
平民遭傷亡是我們立下的“功績”……
我們不怕世界輿論的譴責,
因為我們有“責任”去鏟除“人道”的大敵;
我們不怕扣上“世界警察”的“桂冠”,
因為我們有“義務”去制造震驚全球的重大慘劇!
用不著遮遮掩掩,
我們有炮火轟不透的臉皮;
用不著戰戰兢兢,
我們有示威、抗議者的“支持”!
誰道這是法西斯野蠻暴行?
no,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文明”之舉!
誰道這是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no,這是“愛”出國界的“愛國之旅”!
──選自《人民日報》1999、5周末副刊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案例分析 篇14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
2、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二、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遠征中國的態度和感情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引導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語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同學們都聽說過圓明園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圓明園以前是什么樣的,現在又變成什么樣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并將這個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廢墟。作為當時法國統帥將領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見。那么雨果對這個事件持怎樣的態度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紹
雨果,(1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左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三)書信格式
一般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愿語、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
贓(zāng)物 箱篋(qiè) 制裁(cái ) 給(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琺(fà)瑯(láng) 眼花繚(liáo)亂 驚駭(hài)
晨曦(xī) 瞥(piē)見 劫(jié)掠
2、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五)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雨果評價圓明園的一個關鍵詞是什么?
明確:奇跡
2、圓明園作為奇跡,它的價值體現在哪?
明確: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生的一切成就。
3、圓明園是亞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繪,圓明園中有哪些物品?
明確:大理石,玉石,青銅,瓷器,異獸,花園,水池,噴泉,成群的天鵝、朱鷺、孔雀等
4、雨果認為圓明園是為誰而建?為什么?
明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5、“這個奇跡已經消失了”,它是怎樣消失的?
明確:被兩個強盜——法蘭西、英吉利毀了
6、 兩個“強盜”在圓明園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確:洗劫,放火,行竊
7、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誰?
明確:小額爾金(對照書下注釋,區分兩個額爾金的所作所為)
8、對兩個強盜的所作所為,作者持什么態度?
明確:譴責的態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辭從正面譴責的嗎?
明確:不是,是用反語(反語: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也稱“倒反”、“反話”,多用在揭露、批判、諷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語?
明確: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贊譽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嗎?
明確: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或答“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亦可算對。
12、你怎樣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侵略壓迫別國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壓迫者的過錯為借口,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罪行。作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人民永遠不會做出像英法兩國政府那樣的強盜行徑。強盜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賴的丑惡嘴臉昭然若揭
13、作者說:“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這句話反映了他在這件事上的什么立場?
明確:作者從其正直的人道主義者的立場出發,堅信未來一個解放了的,徹底清除了強盜的干凈的法國一定會把劫得的中國人民的財物歸還給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類的立場、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
14、請你說說結尾兩句話有什么含義?
明確:結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聯軍自詡的遠征中國的成就是徹頭徹尾的無恥的偷竊,以辛辣的譏諷點明主旨,體現了作者明確的立場、鮮明的態度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國當年被侵略被掠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有了什么覺悟和進步?
(七)結語
一代名園圓明園毀滅了,它毀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毀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它的毀滅,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化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后也要挨打的證明,我們中華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決不能允許別人欺侮我們,只有強盛的國家才有可能維護自己的尊嚴。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好好學習,為我們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布置作業
以書信的格式給雨果先生寫封信,談談你對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火燒圓明園的看法。
(八)板書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圓明園——贊美——奇跡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侵略者——諷刺——強盜
- 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課文閱讀(精選14篇)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① 雨果這封書信飽含著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憤怒地譴責了侵略者的罪行,表達了對被侵略、被掠奪者的巨大同情,震撼讀者心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注意體味這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評估測試(精選13篇)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①這是某種令人驚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狀的晨xī( )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piē( )見的亞洲文明的jiǎn( )影。...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自學評估(精選17篇)
達標訓練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箱篋( ) 驚駭( ) 贓( )物晨曦( ) 劫掠( ) 瞥( )見2.解釋下列詞語。①蕩然無存:②眼花繚亂:3.請用下列詞語造句。...
-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精選13篇)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2.知識與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題思想。 3.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雜談(通用15篇)
【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學沈偉梁】〖巧用課文插圖,培養學生能力·運用插圖實施德育,練習寫作〗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教育,相當必要。插圖形象直觀,的確有幫助學生講讀的功效。...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手記(精選16篇)
關于火燒圓明園,傳統歷史教科書過多的強調了英法聯軍的罪惡與清皇室的昏聵,對于中國百姓的毛病則多有掩蓋,因為“人民至上”!其實有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百姓,有怎樣的百姓也就有怎樣的政府,二者“本是同根生”。...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優化測控(精選15篇)
一、積累與運用1、注音或根據拼音填字。琺瑯()箱篋()瞥()見朱 lù()晨 xī()驚 hài()2、寫出反義詞。文明()干凈()樸素()贊譽()3、解釋下列詞語。...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導學案(精選15篇)
八年級語文 第4 課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書信的內容。2、了解法國作家雨果,體味雨果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 3、揣摩語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 4、培養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創意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創意]比較鑒賞 創意說明:本文立場鮮明,“贊美圓明園”“譴責侵略者”兩大板塊內容互相獨立、共同支撐表現著雨果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較閱讀,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 二、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學反思(通用3篇)
篇一《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課堂教學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1:知識性目標-----相關的歷史與藝術的知識;反語嘲諷的語言效果。2:技能性目標:進行速讀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通用12篇)
第一單元 第4課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1課時授課時間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節課型新授課主備課人學習目標1、了解作家雨果及背景資料; 2、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
- 人教版八年級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通用14篇)
◆知識與能力1.體會文中反語的運用。2.領會文章中語句的意蘊,分析其如何體現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3.掌握文中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4.文章語言精彩,細心揣摩可提高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l.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
- 初二上冊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了解這封書信的內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2、學習文中優美的環境描寫,體會本文各具特色的語言(二)能力目標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三)德育目標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
- 初中八年級語文《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公開課教案(通用14篇)
◆知識與能力1.體會文中反語的運用。2.領會文章中語句的意蘊,分析其如何體現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3.掌握文中相關知識,擴大知識面。4.文章語言精彩,細心揣摩可提高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l.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
- 八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