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教案(精選14篇)
《活板》教案 篇1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學:
1. 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
2. 了解時間和空間相結合的說明順序。
3. 掌握“溶、帖、旋、拂、砥、訖”等6個字。
(二) 能力訓練:
1. 初步學會翻譯文言文;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三) 思想感情教育:
1. 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重點、難點:
1. 了解作者和《夢溪筆談》。
2. 疏通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二) 簡介作者和《夢溪筆談》
要求快速閱讀注釋一和注釋二。
合上書本比賽掌握情況。(幻燈,填空)
教師補充。
(三) 解題:活板,即為活字板,“板”同“版”。
(四) 聽錄音,注意斷句和特殊字的讀音。
(五) 檢查朗讀。(準確程度、流暢程度)
(六) 疏通全文。
以“開火車”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難句,同桌幫忙。
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
將注釋中的重要詞語劃出。
(七) 注意下列詞的落實:
第一段:板印、盛為之、已后、皆為扳本
第二段:布衣、又為活板、薄入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持就火煬之、則字平如砥、止印、未為簡易、已字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重復者、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不以木為之者、文理又疏密、兼與藥相粘、燔土、用訖、拂、殊不
第三:其印、為、予、群從
(八) 布置作業:1. 熟讀課文。2.用現代文翻譯第二段。3.找出三個詞類活用、四個通假字、五個一詞多用。
第二課時
一、 教學重點、難點:
1. 分析結構層次。
2. 了解說明順序。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課時的內容。(出示幻燈。)
一、解釋下列各詞:
1. 板印____2.盛為之____3.已后______4.皆為扳本___5.布衣__6.又為 活板___
7.薄如錢唇 8.每字為一印9.火燒令堅10.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______
11.以一鐵范置鐵板上_____12.乃_____13.持就火煬之____14.則字平如底____
15.止印___16.未為簡易___17.已自布字18.更互用之__19.瞬息可就__20.重復者
21.以紙帖之__22.每韻為一帖__23.奇字24.素無備 25.旋刻之 26.不以木為之者
27.文理___28.兼與藥相粘__29.燔土___30.用訖__31.拂__32.殊不__33.其印___
34.為予群從所得______
二、寫出四個通假字:
三、寫出三個詞類活用字:
(二)完成課后練習二。
(三)分析全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
1. 思考:本文三個自然段各記述了什么情況?
簡要交代活版發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體時間和使用情況。
詳細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關的問題。
交代畢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 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總體上是以什么為序?
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說明。
3. 本文課題是“活板”,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活版,而是從雕版印刷寫起的?
從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術的一個飛躍。試問,雕版印刷的缺點是什么?
(死,不靈活。)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優點和特點。
(四) 分析第二段:(重點段)
1. 齊讀,思考:按照活板制作和使用的程序,本段可分幾層?
第一層(1):簡介活板的發明時間和發明者。
第二層(2—4):介紹活版的制作方法。
第三層(5—9):說明活版印刷的功效和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
第四層(10):說明用膠泥刻字的原因忽然拆版的方法。
2. 分析第二層。
① 齊讀。
② 提問:
這一層共有三句話,每一句話記述了活版制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要求各用兩個字加以概括。(制字——制版——排版)
排版部分又是怎樣的一個程序?(布字——火煬——按平)
這是根據什么順序介紹的?(活版制作的程序或以工藝流程。也就是時間順序)
采用這樣的順序有什么好處?(符合事物自身的規律,顯得科學、精確、條理。不僅使讀者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了解,而且使文章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
活版印刷的特點使什么?(極為神速。)
提高功效的措施使什么?(一使“常作二鐵板,更互用之”;二是“一字有數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不用木頭二用膠泥作字模的原因,使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活版印刷地特點使什么?(活)
介紹活版的功效、字印的貯存、用膠泥刻字的好處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邏輯順序。)
3. 總結:本文說明緊扣中心,條理清楚、自始至終抓住一個特征“活”字作文章。
(五) 布置作業:1.完成課后練習三。2.完成作業本。3.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2. 感受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 復習已學知識。(各部分的說明順序。)
(二) 分析說明方法。
1. 齊讀全文。
2. 思考本文運用哪些說明方法,要舉出實例。
打比方:“薄如錢唇”、“則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們對膠泥字模的形狀、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使說明更準確形象。
作比較:“若止印三二本……..極為神速”“不以木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說明印刷的特點和膠泥刻字的優點。
舉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數字。
(三) 總結全文。
(四) 鞏固練習:
1.指出下列一詞多義字的意義和用法。
唐人尚未盛為之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為 每字為一印
未未簡易
其印未予群從所得
滿鐵范為一板
極為神速
不以木為之者
不以木為之者
唐人尚未盛為之
之 更互用之
旋刻之
火燒令堅
火 持就火煬之
用訖再火令藥熔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其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其法:用膠泥刻字
持就火煬之
就 瞬息可就
每韻為一帖
帖 則以紙帖之
2.校對作業本。
(五) 布置作業:1.訂正課堂上錯誤的地方。2.預習。
板書:
一、雕版印刷——“死”
時 1.發明:時間、人
二、活板印刷 制字 時間
間 制版
2.制作 排字
活板 排版 火煬 順序
順 按平
3.印刷:特點、功效 邏輯
4.拆版 順序
序 三、字模的下落
《活板》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為”、“就”、“火”、“印”、“之”、“以”、“則”等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初步認識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了解把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的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設想 1.本文文字比較淺易,文章也較簡短,結合課文下注釋,學生大體可讀懂。因此,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加以歸納,并輔導學生掌握文言中單音節詞的翻譯方法。 2.學習按工作程序說明的順序,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可以結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強調分析。行文的簡潔,語言的準確也應作適當講解。 3.準備《辭海》一部和若干鉛字印模,備用。 4.安排兩課時,連上最好。第一課時教學重點 1.介紹畢昇和他的活板印刷術,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意,朗讀、背誦。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板書:活板(科技說明文)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的有關介紹。 板書:北宋、沈括、《夢溪筆談》 二、范讀全文,要求同學參照注釋,注意字音。 板書下列漢字(或出示卡片),提問學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 昇shēng、薄bó、唇chún、和huò、煬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韻yùn、貯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從zòng 旋xuàn。 三、學習課文第1段。 指名朗讀第1段,教師指導學習。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這里義為“用雕板”;印,動詞,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還;盛,廣泛的,大規模的;為,動詞,使用;之,代詞,指“板印書籍”這種方法,可譯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時,時候;始,開始;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書。已后,以后;典,經典,例如“五經”;籍,一般書籍;皆,都;為,判斷動詞,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總結:(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詞。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1)照顧上下文,準確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這一種方法。 請同學譯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代的人還沒有廣泛的使用它,從五代的時候開始(用雕板)印刷五經,以后(各種)經典書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紹活板,先說雕板,既說明了活板淵源又提出了比較對象。“尚未盛為”,并非絕無,用詞考究。“尚未……始印……皆為”,干凈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發展過程,自然的引向說明中心——活板。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么? 歸納: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加黑字板書) 學生齊讀。 四、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說明了活板的發明、制作、印刷及有關事項。(加黑字板書) 1.學習第一層。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明。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為之”的“為”譯為“使用”,這里的“為”譯為“發明”,根據什么? 歸納:根據上下文意。前一處賓語“之”指“板印書籍”的方法,“為”譯為“使用”;這一處賓語是“活板”,所以“為”譯為“發明、創造”。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么? 歸納:活板發明時間、發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了人民的創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度。“又”字呼應第一段,說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上的新創造。 2.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注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里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制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詞譯成雙音節詞的方法。 同學齊讀這一句(“其法……火燒令堅”)。 (2)其,那,代鐵板;以,介詞,用;兩個“之”用法不同,前一個,助詞,可省去,后一個,代詞,指鐵板,可譯為“它”。 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以下各句同) 譯文;預先設置一塊鐵板,那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蒙蓋它。 同學齊讀這一句(“先設……冒之”)。 (3)“置”后省略介詞“于”(在)”;乃,于是;滿,用作動詞,排滿;三個“則”字,都是順承關系連詞,可譯作“就”。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以上兩句介紹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這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眼間就能夠完成。——這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3.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有重復出現(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布置作業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二。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第二課時教學重點 1.分析課文第二段。 2.處理課文后練習。教學過程一、分析第2段第二層。 1.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其法”既總括這一句,又總領這一層。因為“活字”是“活板”的關鍵環節。選“膠泥”為原料,因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燒堅;“薄如錢唇”,用比喻寫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為一印”點出與雕板不同的特點。從選材到雕刻、燒制、畢昇一定經過多次實驗,小小印模閃射著智慧、毅力和科學精神的光輝。現代鉛合金印模、鉛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的發展起來的。(傳示鉛字字模) 提問歸納:這一句介紹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點、成型四方面內容,真是言簡意賅。 2.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冒”、“就”、“煬”、“燒”,用詞準確。兩句寫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寫得具體詳盡,層次清楚,文字簡潔。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范、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 3.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術的先進;形容適度,未超出說明文語言平實的總體要求。兩板交替,更靈活快速。試想雕板印刷就無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應“神速”,體現了活板印刷的先進。其特點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層。 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或背誦這一層的四句話,要求同學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么體現“活”的特點的,并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備常用字字模,以備重復使用,體現了“活”的特點。這一句講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積,除非再印,毫無用處。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靈活,為避免因“活”而亂,分類貯藏,考慮周到,辦法實用。這一句講的是:按韻貯印。 3.第三句。制板時,難免遇上生僻字,對此,畢昇也想出了辦法。又一個“瞬息”,說明有“奇”字也不會誤工,的確十分靈活。這一句講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補充說明不以木頭制字模的原因,解釋了膠泥字模的優越性,比較說明,扣住一個“活”字,并與本段開頭相呼應。這一句講的是;舍木取泥。 同學齊讀第2段。 三、總結。 1.提問:本文寫了什么?反映出了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歸結:本文介紹了宋代發明家畢昇創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精神。啟發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2.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1)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說明。活板先進在“活”上。文章以雕板為比照,突出一個“活”字,既介紹了怎樣“活”,又說明了為什么這樣“活”。 (2)按工作程序的順序說明。活板印刷是一種新工藝,按程序說明是合理的順序。 (3)說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為了說明清楚,用了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四、檢查、解答上節課留的作業。 1.同學回答,教師歸納。 2.根據板書訂正。 3.同學回答后,教師歸納: (1)印。“五代時始印五經”,孤立看這一句,解為“印刷”也可以了,但結合上下文,就覺得欠精確。上文“板印書籍……”,可推知這個“印”應是“板印”的略寫,譯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謂語,動詞。“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語,名詞。“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賓語,名詞。 (2)火。“火燒令堅”,“火”本來是名詞,在這里表明燒的方法,解為“用火”。“再火令藥熔”,使藥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燒”,“火”,動詞。 (3)以。“不以木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構成介詞短語,用來修飾動詞“為”,“以”,介詞,用。“以備一板內重復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兩句是目的關系,“以”是表示目的的連詞,解為“來、用來”。 (4)就。“瞬息可就”,動詞,用來陳述活板印刷,譯為“完成”。“持就火煬之”,動詞,支配的賓語是“火”,譯為“靠近”。 (5)為。“唐人尚未盛為之”,“為”,動詞,它的賓語“之”,代指“板印書籍”的方法,解為“使用、采用”。“滿鐵范為一板”,動詞,它的賓語是“一板”,解為“算作、當作”。“右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前一個“為”,動詞,賓語是“簡易(簡易之法)”,解為“算是、認為是”;后一個“為”,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為“極神速”也講得通,“為”在這里起加強語氣的作用。 補充,“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豐富,多為動詞,具體解釋,以與賓語搭配為標準。此外,“其印為予群眾所得”,“為”,介詞,被,也應注意。 總結:由這題可以看出辨別一詞多義需:(1)顧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對象。布置作業 1.在積累本上總結一詞多義現象。 為、就、火、印、之、以、則2.完成練習四。
上一篇:向沙漠進軍
下一篇:《活板》資源
《活板》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掌握課文中一些文言詞語的近義詞;
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說明事物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借助注釋運用“閱讀提示”自讀課文。
三、引導討論:
1討論第一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是從木制印刷發展而來的。
小結第一段,交代活板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術及發展。
2討論第二段重點了解活板印刷出現的年代及其發明者的姓名、身份。接著從三個方面介紹活板印刷技術。
1)制字印、排版技術,及活板制作技術,先介紹制字印、再介紹排版。
2)指出活板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
3)說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3討論第三段時著重領會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技術的珍愛之情。
4討論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1)圍繞“活”字說明,作者從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術等方面作了重點的說明;而對于“活”的特點無關或關系不甚密切的內容則一字不寫。
2)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四、練習:
1完成書后練習一、二、三。
2參觀附近工廠、學習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說明”的寫法寫一篇600字左右的參觀記。
《活板》教案 篇4
一、選擇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1 a 括kuò 昇shéng 煬yáng 砥zǐ
b 括kuè 昇shēng 煬yáng 砥dǐ
c 括kuò 昇shēng 煬yáng 砥dǐ
d 括kuò 昇shēng 煬tàng 砥dǐ 答( )
2 a 瞬shùn 韻yún 貯chú 燔fán
b 瞬shuèn韻yùn 貯zhù 燔fān
c 瞬shuèn韻yùn 貯zhù 燔fán
d 瞬shùn 韻yùn 貯zhù 燔fán 答( )
二、為下面加黑的字選擇正確的注音。
1 唐人尚未盛為之
a shèng b chéng 答( )
2 薄如錢唇
a báo b bó c bò 答( )
3 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a huó b huò c hé 答( )
4 更互用之
a gèng b gēng 答( )
5 有奇字素無備者
a qí b jī 答( )
6 旋刻之
a xuàn b xuán 答( )
7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
a nián b zhān 答( )
8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a zòng b cóng 答( )
三、選出對黑體字解釋正確的一項。
1 ①唐人尚未盛為之
②火燒令堅
③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④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a ①崇尚 ②讓 ③蒙、蓋 ④框子
b ①還 ②讓 ③蒙、蓋 ④框子
c ①高尚 ②讓 ③冒犯 ④框子
d ①還 ②命令 ③蒙、蓋 ④典范 答( )
2 ①滿鐵范為一板
②持就火煬之
③己自布字
④則第二板已具
a ①全部 ②烤 ③另外 ④準備好
b ①排滿 ②燒 ③另外 ④準備好
c ①排滿 ②烤 ③別自 ④具有
d ①排滿 ②烤 ③別自 ④準備好 答( )
3 ①更互用之
②瞬息可就
③兼與藥相粘
④有奇字素無備者
a ①交替 ②成 ③并且 ④奇特
b ①更加 ②完成 ③并且 ④生僻
c ①輪流 ②成就 ③并且 ④生僻
d ①交替 ②完成 ③并且 ④生僻 答( )
4 ①不若燔上
②殊不沾污
③未為簡易
④旋刻之
a ①如 ②一點 ③算是 ④立即
b ①像 ②一點 ③算是 ④立即
c ①如 ②特別 ③算是 ④旋轉
d ①如 ②一點 ③做 ④立即 答( )
四、 下列句子有幾種不同的譯法,選出正確的一項。
1.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a. 這個印的人才完成,而二塊板已準備好了,輪流著使用它,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b.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板已準備好了,更加充分利用,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c.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塊板已經具有了,更加方便,相互補充,一會兒就可以完成。
d. 這塊板剛印刷完,而第二塊板已準備好了,輪流著使用它,一會兒就可以完成。答( )
2.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a. 活字板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b. 木板雕字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五經》,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后來經典和一般書籍都是活字板印刷的本子了。
c. 本板雕字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d. 活字板印刷書籍,唐朝還沒有大規模地應用它。五代時期開始印刷《五經》,以后,經典和一般書籍就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答( )
3. 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a. 想要印刷了,就把要印的樣子放鐵板上,然后就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是一板,拿到火上烘烤它。
b. 要印了,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然后就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是一板,拿到火上去燒它。
c. 要印了,就把一鐵框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滿滿的鐵框上做一個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d. 要印了,就把一鐵框放在鐵板上,然后密密麻麻排上字的印模,排滿了一個鐵框作為一板,拿到火上去烤它。 答( )
4. 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a.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除了特殊的以外,一般不會弄臟。
b.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兒也不會弄臟。
c. 用完了,再用火燒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模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兒也不會弄臟。
d. 用完了,再用火烤使藥劑熔融,用手撥它,那些印刷好的東西就會自己掉下來,一點也不會弄臟。 答( )
五、閱讀課文段落,回答問題。
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1. 選出對這一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得正確的一項。
a. 說明活字印模的制作方法及其優點。
b. 說明活板的使用方法。
c. 說明活板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和功效。
d. 說明活板的功效。 答( )
2. 選出與畫橫線的語句說明方法相同的一項。
a. 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三十七點四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
b. 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刮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c. 這當兒,同志們就把印刷機拆開了,零零碎碎地運進地穴。又在地穴的一邊鑿一條橫的隧道,鑿了三米,又往下鑿一條垂直隧道。隧道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鋪上兩米厚的泥土。
d. 鯨的用途很大,一條大鯨可煉出二、三萬公斤油。這種油可制肥皂、顏料、人造牛油、臘油、潤滑油以及國際上用的硝化油等。鯨皮可制皮箱、皮鞋、皮包等;牙齒和須可用來制裝飾品和日常用具;鯨肚子上的皮可制電影膠片,用鯨的肝提煉的魚肝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營養豐富,鯨骨磨成粉,是最好的肥料。
3. 從下列各組里選出加黑字的意義或用法,與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項。
(1)a.唐人尚未盛為之
b. 有布衣畢昇,又為活字板
c. 其印為群從所得
d. 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 答( )
(2)a. 忽一人大呼“火起”
b. 以草火燒,瞬息可就
c. 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d. 用訖再火令藥熔 答( )
(3)a. 每字有二十余印
b.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c.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
d.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答( )
(4)a.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b.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c. 同志們自己動手
d. 自動機器 答( )
六、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熔,不可取;不若用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這段話以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用燔土制作的印模的優點。
2.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與“趙州橋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石拱橋,也是造成后來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這段話,運用的說明方法相同。 答( )
答案
一、 1. c 2. d
二、 1. a 2. a 3. b 4. b 5. a 6. a 7. b 8. a
三、 1. b 2. d 3. d 4. a
四、 1. d 2. c 3. d 4. b
五、 1. c 2. c 3.(1)c (2)d (3)c (4) a
六、 1.× 2. √
《活板》教案 篇5
教學設計 [教師心語]
300字,卻準確、樸實、洗練地介紹了印刷史上的飛躍——活字印刷。程序說明,以“活”為征,給人以明晰、完整、系統的印象。銳化工具、涵蓋人文,如何融合?初步思路為:先讀其“文”再品其“味”,以線(文含內容)串珠(文言詞句),活而不亂。
[課程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著眼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
過程和方法
在整體感知前提下,合作探究,創造性學習。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與創造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熱情。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
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
2.有條不紊的說明順序
3.準確、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教學難點
對文章中活板的“活”的特征的理解
三、教學時間:在自讀基礎上,一教時完成
四、教學方法:自主閱讀,探究發現。(多媒體輔佐)
五、課前準備:1.學生預習課文
2.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 內容呈現,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邊讀邊圈點勾畫,自主質疑
2.教師范讀引領,學生齊讀體味
3.感知內容
△ 從說明對象看,本文除介紹活字印刷外,還介紹了什么?
△ 通過初讀,你了解活字印刷的哪些知識?
三、 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1.學生就文意質疑(合作釋疑,教師點撥)
2.知識積累
△ 積累多義詞
△ 做知識卡片
四、交流對話,探究學習
1.分析程序說明的順序
2.了解活板“活”的特征
五、時空連線,創造性學習
1.穿越時空隧道,參觀印刷廠,現場采訪。
2.請用一句話說出你的參觀感受。
六、板書設計
制字
設版
制版 排字
煬版
平字
活字印刷
一板印刷
印刷
一板布字
《活板》教案 篇6
說課:江蘇省評優課一等獎獲得者 顧詠梅
整理:江蘇省邳州市明德實驗學校 趙秀成
各位專家、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的課文題目是《活板》。(1、介紹課題)《活板》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的代表作《夢溪筆談》中的一篇說明性的文章。文章詳細介紹了北宋畢昇發明的活板印刷術,贊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造精神。(2、介紹作者、文體特點、課文思想內容)《活板》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試用課本蘇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第三冊第三單元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之后的第二個說明文單元。《活板》位于這一單元的第三篇。在這一單元中,它前承《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后接知識短文《談談說明文》,可以說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一個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3、介紹課文位置、所在單元的特點、課文的地位)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材編排意圖以及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第一,基礎知識目標。了解活板,認識生字詞,看懂內容,能夠順暢的朗讀課文。第二,能力目標。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能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并理清說明順序,初步掌握程序說明的方法。 第三,思想教育目標。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精神。(4、教學目標及其確立的依據)《活板》是一篇文言說明文,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核舟記》、《愚公移山》、《詩六首》等古文,而《活板》一文從字詞上來講并沒有多大難度。學生通過看注釋、查字典基本上都能自行解決。因而我認為,字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教會學生整理、教會學生整體把握字詞上面。相對于字詞教學來說,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因為從學生已學過的說明文章來看,《活板》是唯一的一篇以程序為說明順序的文章。教適應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自然求得。(5、教學重點、難點的解釋)遵循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決定采取朗讀與練習、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方法。(6、教學方法及其確立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實現整體教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朗讀。朗讀,可以讓學生把握文章字詞句的結構,為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而練習則是知識的應用與鞏固。在練、讀當中,讓45分鐘發揮最大的效益。我所借助的教學用具是投影儀和自制的幻燈片。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遵循這一原則,我決定引導學生掌握粗讀、精讀,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這篇課文,我準備安排一課時完成。(7、對教法、教具、課時安排的解釋)首先是預習指導。通讀課文,圈點不認識的字詞,然后查字典解決。第二,大致弄清文章內容,能較流利的通讀全文。第三,在預習中如果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小紙條上,交給課代表,交給我。第二步就是教學步驟。首先,由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正字音,正字形。第二,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鞏固剛學的知識,同時掌握正確斷句,更好的了解課文。鑒于字詞并不難,學生完全能夠自行解決,所以首先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然后再練習鞏固。第三,分析課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學生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借助形象思維理清全文,找出說明順序、說明對象的特征。第四,在已講解的基礎上,快速閱讀課文,再進行練習,檢查學習效果。最后一步是集體朗讀課文,再一次整體感知課文。最后的知識遷移訓練我準備讓學生作一篇口頭作文,向同學介紹一道菜的制作,要求按照程序順序進行說明。 (8、教學的具體步驟)好,這就是我對《活板》這篇文章的一個不太成熟的設想。
根據錄像帶聽記整理、評點
趙秀成 2000年 8 月5 日
《活板》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語言品味:
1、課文第一段雖非文章重點,但由于作者善用副詞,寥寥數語就清楚地交代、了雕版印刷的發展史,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簡明平實。請你找出這段關鍵的三個副詞。
(2)作者說活板印刷“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你認為這一句話所統領的下文一直到哪里?文中表達了“神速”意思的詞語還有哪些?
(3)“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對這句中的加點字反復品味,思考這些加點詞突出了活板印刷的什么特點?
創新閱讀訓練
①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②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③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④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⑥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⑧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⑨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⑩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A、印刷速度快
B、印刷質量好
C、制版比較容易
D、印完,可以拆版
E、發現錯誤可以改正
F、活
2、這段文字說明的順序是
A、時間順序
B、空間順序
C、邏輯順序
D、程序順序
3、這段文字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個步驟,它們的正確順序是怎樣的?
A、以火熔藥
B、用藥物蒙蓋鐵板
C、按平版面
D、設置鐵板
E、排列字印
4、這段文字中說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和。
5、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說明的是
A、每一字皆有數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B、“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C、活字的存放。
D、活板對印刷中會遇到的一板內有重復的字和生僻字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活板》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2、過程與方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配以圖片)
二、簡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代表作為《夢溪筆談》,共30卷,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資料片
2、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四、聽范讀,練誦讀(聽范讀)
(1)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3)持/就火煬之
(4)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數印
(6)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7)有奇字/素無備者
(8)沾水/則高下不平
(9)用訖/再火令藥熔
(10)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五、疏通語義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書下注釋,借助工具書將文章譯成白話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譯。
六、分析課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點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語言標志將本段分為三層。并結合課件歸納活版印刷的步驟。(詳見課件)
3、設計思考題,加深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第一段:刻板印刷發展情況。
第二段:
第一層——介紹活板發明的時間,發明時間,發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呼應上下文,說明活板是在印刷術上繼刻板之后的“又”一大發明)
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總領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事項。
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結構(見課件)
八、探究與思考
(一)“活板”的“活”字體現在哪里?
(二)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九、課外擴展
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按其在工藝技術發展上的階段性,可劃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代四個歷史時期。其中:
“源頭”為印刷術的準備時期。內容包括印刷術的萌芽、雛形和成熟;織物、筆、墨、紙等印刷材料之具備;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時間上從約公元前二十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末的隋朝,時跨三千余年。我們稱其為“源頭期”。
“古代”為印刷術的手工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應用和發展。時間上處在公元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清朝,時跨一千二百余年。我們稱其為“古代期”。
“近代”是印刷術的機械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發展。時間上恰處中國近代前后,大約在公元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稱其為“近代期”。
“現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時間上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現仍在蓬勃發展中。我們稱其為“現代期”。
十、布置作業
1、將重點詞語整理出來。
(1)通假字:已、板、止
(2)一詞多義:為、印、火、以、就
2、查資料,寫一篇介紹造紙術的說明文。
《活板》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文,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掌握“帖、旋、砥、就……”等字的含義及“火、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
2、能力教學目標:學生在掌握文言字詞含義及用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結合注釋翻譯文言語句;通過口述活版的制作過程,畫簡要的工作流程圖,從而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3、思想教學目標:學生在了解活版“活”的特點和它在印刷史上的劃時代意義中,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熱愛科學、開拓創新的熱情。
二、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疏通文言語句;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詞語;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
四、教具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投影儀、投影片
3、鉛字打印機的字模、字框
五、教學方法
能力型教學模式(省級教改課題)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以簡短的導語提示課文知識重點,凝聚同學們的注意力)
利用教具字模、字框引出“活字印刷”的話題,然后導入新課:同學們,我手上這一個個的是鉛字打印機上的字模,如“是”“我”“國”“中”“人”,一字一印,我按照句子排列:如“我是中國人……”,把整篇文章的字模,放于字框中,固定,壓平,就可以反復印刷了,印完之后這些字模拆下來可以反復使用。這可以說就是“活字印刷”的雛形。你知道印刷技術在哪個國家的什么時代發明的?(學生參與回答)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2、教師報導讀題
(教師按課文重點歸納出五六個知識點,化解為若干個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掌握課文的經絡重點。報導讀題時,要求學生不看書,不作記錄,靜聽默記)
a、對照注釋閱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疏通詞句,做到能口譯全文。
b、在原文中找出練習三及投影片上的字,理解其不同含義及用法。(投影片1)
請你根椐說明內容,畫出簡要的工作流程圖。然后說說第二段在具體介紹活版時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介紹的,
c、按這樣的順序說明有什么好處?
d、文中用到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e、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結合你現有的歷史知識,談談對你有什么啟示?
3、聽課文錄音
(學生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課文,明確一些字詞的讀音,并思考導讀題)
默讀課文,做書間筆記
(學生用鉛筆在課文中圈點勾畫,作批注)
a、快速在每個自然節前,依次編上節碼,例:1、2、3……
b、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文言文還應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的理解)。
c、用( )括出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句子。
《活板》自主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實詞,翻譯全文。
2.了解時間(工作程序)、邏輯相結合的說明順序。教學重難點
疏通文言語句;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要先讓學生自學,找出生僻字請老師幫助解決。疏通文意,文章內容的理解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題目引導完成。在疏通文言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安排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么?(對,這“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畢升發明的,比德國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這是多么偉大的創舉啊!)今天,我們有幸在語文課本中學習《活板》一文,(板書課題。)了解活字印刷在當時的制作、印刷情況。
2.簡介作者。(出示課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
要求:記住作者。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2。)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并解決。
2.試舉例說明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3.文章的題目是“活板”,為什么開頭卻寫雕板?
4.本文的題眼是一個“活”字,通篇是怎樣圍繞這個“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結尾寫活字的下落時,為什么不詳細說明怎樣得到活字而要一筆帶過?
6.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為活板:(做,引申為“發明,創造”。)火燒令堅:(用火,名作狀。)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煬之:(接近,靠攏。)極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準備好,齊備。)更互用之:(交替,輪換。)瞬息可就(完成。)以紙帖之(貼上標簽,動詞。)每韻為一帖(標簽,類,名詞。)奇字:(冷僻。)旋刻之:(隨即,馬上。)用訖再火令藥熔:(用火烤,動詞。)從:(弟侄輩。)’為……所:(被動用法。)
讓一位同學解釋,如有錯誤讓其他同學糾正。
要求:記住重點字詞。
2.試舉例說明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明確:(我認為這篇文言說明文,總體上是按時間順序說明的。)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活版發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時間和使用情況。第二部分(第2段):點明活版發明時間。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體部分在具體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時是綜合運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和邏輯順序說明的;介紹活版的制作。(用膠泥刻字……則字平如砥)是用時間順序(工作程序。)說明的;介紹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膠泥刻字的好處等是按邏輯順序說明的。
作者在介紹活版印刷術時,緊扣一個“活”字,綜合運用了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來說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規律,體現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個環節都靈活高效的特點,科學而有條理。
3.文章的題目是“活板”,為什么開頭卻寫雕板?
明確:(因為寫雕板是為說明雕板的不便,以便進而說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題眼是一個“活”字,通篇是怎樣圍繞這個“活”字作文章的?
明確:(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個“活”字。膠泥刻字,每字為一印是“活”:設一鐵板,密布字印是“活”;藥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鐵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備,是活;用后用木格貯之,是活。……這就把活字板的靈活性、優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動的比較,突出“活’’的特點,表現了活板技術的先進性。)
5·本文結尾寫活字的下落時,為什么不詳細說明怎樣得到活字而要一筆帶過?
明確:(因為這不是本文所要說明的內容。)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沒有時間可不必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七、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活板
沈括
一、雕板印刷的發展情況。
二、活板的發明制作作用功效
刻字常用字
制字活再用字
排版生僻字
三、活板的下落。
《活板》教案 篇10
】《活板》教案
】《活板》說課范例 譯文
】《活板》同步練習
】《活板》練習測試(二)
】《活板》練習測試 1
】《活板》同步練習(無答案)
】《活板》ppt課件6
】《活板》ppt課件5
】《活板》ppt課件4
】《活板》ppt課件3
】《活板》ppt課件2
】《活板》ppt課件1
上一篇:《活板》教案2
下一篇:沁園春·雪 資源
《活板》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2.過程與方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過程】一、 新課導入由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配以圖片) 二、簡介作者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代表作為《夢溪筆談》,共30卷,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 三、了解活板印刷1. 看資料片2. 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四、聽范讀,練誦讀(聽范讀)(1)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2) 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3) 持/就火煬之 (4)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 每一字/皆有數印 (6) 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7) 有奇字/素無備者 (8) 沾水/則高下不平
(9) 用訖/再火令藥熔 (10)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五、疏通語義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書下注釋,借助工具書 將文章譯成白話文。2.一人一句逐句翻譯。 六、分析課文1.逐段概括大意。2.重點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語言標志將本段分為三層。并結合課件歸納活版印刷的步驟。(詳見課件)3.設計思考題,加深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第一段:刻板印刷發展情況。第二段:第一層——介紹活板發明的時間,發明時間,發明人的身份及姓名。(又:呼應上下文,說明活板是在印刷術上繼刻板之后的“又”一大發明) 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其法:總領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第三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事項。第三段: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結構(見課件) 八、探究與思考(一)“活板”的“活”字體現在哪里?(二)本文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的? 九、課外擴展中國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按其在工藝技術發展上的階段性,可劃分為源頭、古代、近代、現代四個歷史時期。其中:“源頭”為印刷術的準備時期。內容包括印刷術的萌芽、雛形和成熟;織物、筆、墨、紙等印刷材料之具備;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范。時間上從約公元前二十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末的隋朝,時跨三千余年。我們稱其為“源頭期”。“古代”為印刷術的手工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中國傳統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應用和發展。時間上處在公元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清朝,時跨一千二百余年。我們稱其為“古代期”。“近代”是印刷術的機械操作時期。內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術的傳入和發展。時間上恰處中國近代前后,大約在公元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稱其為“近代期”。“現代”為印刷術以電子控制為主的自動化控制時期。內容包括電子排版、電子分色、電子雕版,輔以由電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裝訂自動化。時間上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現仍在蓬勃發展中。我們稱其為“現代期”。 十、布置作業1.將重點詞語整理出來。(1)通假字:已、板、止(2)一詞多義:為、印、火、以、就 2.查資料,寫一篇介紹造紙術的說明文。
上一篇:《活板》教案4
下一篇:《活板》資源
《活板》教案 篇12
教學設計思路
這篇文章以平實淺顯的文字,介紹了畢昇創造活版和活版印刷術的有關情況。文章緊扣活板“活”的特征,因此在設計本篇教學設計時,注重引導學生認真體會程序的條例清楚、層次分明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對文中出現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以及同義詞要注意比較辨析,整理歸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掌握文言文實詞的含義,會認讀課文,讀準句詞。
(二)過程與方法體會文章的結構形式,理解說明語言的簡明、生動,掌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民間藝術的神奇。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和《夢溪筆談》。
2、疏通全文。
(二)教學難點
1、課文第二段的分析。
2、本文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文言文必須在熟練朗讀下才可以理解其基本意思。
2、討論法:學習文言文比較枯燥,應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素材準備印刷術的發展資料,活字印刷模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同學們,咱們都知道手頭上的課本、練習冊等都是印刷而成的,可是同學們了解印刷術的演變過程嗎?不知道吧,好,這節課我們就一同學習一下,看我們的印刷技術是如何演變提高的。(板書)課題
(講授新課)
一、課前熱身,疏通文意
1、簡介作者和《夢溪筆談》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
2、要求快速閱讀課文。檢查朗讀(準確程度、流暢程度)
3、聽錄音,注意斷句和特殊字的讀音。
4、解題:活板,即為活字板,“板”同“版”。
5、疏通全文。以“開火車”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難句,同桌幫忙。
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將注釋中的重要詞語劃出。
二、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第1段,教師指導學習。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這里義為“用雕板”;印,動詞,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還;盛,廣泛的,大規模的;為,動詞,使用;之,代詞,指“板印書籍”這種方法,可譯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時,時候;始,開始;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書。已后,以后;典,經典,例如“五經”;籍,一般書籍;皆,都;為,判斷動詞,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總結:(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詞。
請同學譯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代的人還沒有廣泛的使用它,從五代的時候開始(用雕板)印刷五經,以后(各種)經典書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紹活板,先說雕板,既說明了活板淵源又提出了比較對象。“尚未盛為”,并非絕無,用詞考究。“尚未……始印……皆為”,干凈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發展過程,自然的引向說明中心——活板。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么?
提示: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板書)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
學生齊讀。
2、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說明了活板的發明、制作、印刷及有關事項。(板書)活板的發明、制作、印刷等
①學習第一層。(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明。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為之”的“為”譯為“使用”,這里的“為”譯為“發明”,根據什么?
提示:根據上下文意。前一處賓語“之”指“板印書籍”的方法,“為”譯為“使用”;這一處賓語是“活板”,所以“為”譯為“發明、創造”。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么?
提示:活板發明時間、發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了人民的創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度。“又”字呼應第一段,說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上的新創造。
②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注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里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制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詞譯成雙音節詞的方法。
同學齊讀這一句(“其法……火燒令堅”)。
(2)其,那,代鐵板;以,介詞,用;兩個“之”用法不同,前一個,助詞,可省去,后一個,代詞,指鐵板,可譯為“它”。
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以下各句同)
譯文;預先設置一塊鐵板,那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蒙蓋它。
同學齊讀這一句(“先設……冒之”)。
(3)“置”后省略介詞“于”(在)”;乃,于是;滿,用作動詞,排滿;三個“則”字,都是順承關系連詞,可譯作“就”。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以上兩句介紹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這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眼間就能夠完成。——這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③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有重復出現(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3、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三、課后練習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二。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第二課時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已基本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重點分析課文第二段以及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一、精讀課文
1、分析第2段第二層
①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其法”既總括這一句,又總領這一層。因為“活字”是“活板”的關鍵環節。選“膠泥”為原料,因為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燒堅;“薄如錢唇”,用比喻寫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為一印”點出與雕板不同的特點。從選材到雕刻、燒制、畢昇一定經過多次實驗,小小印模閃射著智慧、毅力和科學精神的光輝。現代鉛合金印模、鉛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的發展起來的。(傳示鉛字字模)(板書)第一道工序
提問歸納:這一句介紹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點、成型四方面內容,真是言簡意賅。
②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冒”、“就”、“煬”、“燒”,用詞準確。兩句寫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寫得具體詳盡,層次清楚,文字簡潔。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范、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板書)步驟:設鐵板、冒藥物、置鐵范、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
③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術的先進;形容適度,未超出說明文語言平實的總體要求。兩板交替,更靈活快速。試想雕板印刷就無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應“神速”,體現了活板印刷的先進。其特點一言以蔽之:“活”。(板書)第二道工序
2、分析第2段第三層。
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或背誦這一層的四句話,要求同學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么體現“活”的特點的,并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①第一句。多備常用字字模,以備重復使用,體現了“活”的特點。這一句講的是:一字多印。
②第二句。雕板印后,大量堆積,除非再印,毫無用處。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非常方便靈活,為避免因“活”而亂,分類貯藏,考慮周到,辦法實用。這一句講的是:按韻貯印。
③第三句。制板時,難免遇上生僻字,對此,畢昇也想出了辦法。又一個“瞬息”,說明有“奇”字也不會誤工,的確十分靈活。這一句講的是:奇字旋刻。
④第四句。補充說明不以木頭制字模的原因,解釋了膠泥字模的優越性,比較說明,扣住一個“活”字,并與本段開頭相呼應。這一句講的是;舍木取泥。
同學齊讀第2段。
二、寫作特點
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板書)寫作特點
提示:1、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說明。活板先進在“活”上。文章以雕板為比照,突出一個“活”字,既介紹了怎樣“活”,又說明了為什么這樣“活”。
2、按工作程序的順序說明。活板印刷是一種新工藝,按程序說明是合理的順序。
3、說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為了說明清楚,用了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打比方:“薄如錢唇”、“則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們對膠泥字模的形狀、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使說明更準確形象。
作比較:“若止印三二本……極為神速”“不以木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說明印刷的特點和膠泥刻字的優點。
舉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數字。
總結:本文說明緊扣中心,條理清楚、自始至終抓住一個特征“活”字作文章。
(課堂總結)
本文介紹了宋代發明家畢昇創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精神。啟發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三、課后練習
1、背誦全文,掌握文中特殊詞的用法。
2、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活板
沈括
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
活板的發明、制作、印刷等
寫作特點: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
《活板》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
1、了解作者及《夢溪筆談》。
2、了解時間和空間相結合的說明順序。
3、掌握“溶、帖、旋、拂、砥、訖”等6個字。
(二)能力訓練:
初步學會翻譯文言文;能指出課文的說明順序。
(三)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作者和《夢溪筆談》。
2、疏通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和《夢溪筆談》
要求快速閱讀注釋一和注釋二。
合上書本比賽掌握情況。(幻燈,填空)
教師補充。
(三)解題:活板,即為活字板,“板”同“版”。
(四)聽錄音,注意斷句和特殊字的讀音。
(五)檢查朗讀。(準確程度、流暢程度)
(六)疏通全文。
以“開火車”的形式,一人一句,遇到疑難句,同桌幫忙。
提醒學生特別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
將注釋中的重要詞語劃出。
(七)注意下列詞的落實:
第一段:板印、盛為之、已后、皆為扳本
第二段:布衣、又為活板、薄入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持就火煬之、則字平如砥、止印、未為簡易、已字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重復者、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不以木為之者、文理又疏密、兼與藥相粘、燔土、用訖、拂、殊不
第三:其印、為、予、群從
(八)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用現代文翻譯第二段。
3、找出三個詞類活用、四個通假字、五個一詞多用。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結構層次。
2、了解說明順序。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課時的內容。(出示幻燈。)
一、解釋下列各詞:
1、板印____
2、盛為之____
3、已后______
4、皆為扳本___
5、布衣__
6、又為活板___
7、薄如錢唇
8、每字為一印
9、火燒令堅
10、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______
11、以一鐵范置鐵板上_____
12、乃_____
13、持就火煬之____
14、則字平如底____
15、止印___
16、未為簡易___
17、已自布字
18、更互用之__
19、瞬息可就__
20、重復者
21、以紙帖之__
22、每韻為一帖__
23、奇字
24、素無備
25、旋刻之
26、不以木為之者
27、文理___
28、兼與藥相粘__
29、燔土___
30、用訖__
31、拂__
32、殊不__
33、其印___
34、為予群從所得______
二、寫出四個通假字:
三、寫出三個詞類活用字:
(二)完成課后練習二。
(三)分析全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
1、思考:本文三個自然段各記述了什么情況?
簡要交代活版發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體時間和使用情況。
詳細介紹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以及有關的問題。
交代畢升所制字模的下落。
2、由以上分析看出本文總體上是以什么為序?
是按照時間順序來說明。
3、本文課題是“活板”,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活版,而是從雕版印刷寫起的?
從雕版印刷到活版印刷是印刷術的一個飛躍。試問,雕版印刷的缺點是什么?
(死,不靈活。)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看出活版印刷的優點和特點。
(四)分析第二段:(重點段)
1、齊讀,思考:按照活板制作和使用的程序,本段可分幾層?
第一層(1):簡介活板的發明時間和發明者。
第二層(2—4):介紹活版的制作方法。
第三層(5—9):說明活版印刷的功效和提高印刷效率的方法。
第四層(10):說明用膠泥刻字的原因忽然拆版的方法。
2、分析第二層。
①齊讀。
②提問:
這一層共有三句話,每一句話記述了活版制作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要求各用兩個字加以概括。(制字——制版——排版)
排版部分又是怎樣的一個程序?(布字——火煬——按平)
這是根據什么順序介紹的?(活版制作的程序或以工藝流程。也就是時間順序)
采用這樣的順序有什么好處?(符合事物自身的規律,顯得科學、精確、條理。不僅使讀者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了解,而且使文章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
活版印刷的特點使什么?(極為神速。)
提高功效的措施使什么?(一使“常作二鐵板,更互用之”;二是“一字有數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不用木頭二用膠泥作字模的原因,使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活版印刷地特點使什么?(活)
介紹活版的功效、字印的貯存、用膠泥刻字的好處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邏輯順序。)
3、總結:本文說明緊扣中心,條理清楚、自始至終抓住一個特征“活”字作文章。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三。
2、完成作業本。
3、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2、感受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已學知識。(各部分的說明順序。)
(二)分析說明方法。
1、齊讀全文。
2、思考本文運用哪些說明方法,要舉出實例。
打比方:“薄如錢唇”、“則字平如砥”
作用:使人們對膠泥字模的形狀、活版的平整程度有了一個具體的認識,使說明更準確形象。
作比較:“若止印三二本……極為神速”“不以木為之者……、殊不沾污”
作用:說明印刷的特點和膠泥刻字的優點。
舉例子:如“之、也”等字。
列數字。
(三)總結全文。
(四)鞏固練習:
1、指出下列一詞多義字的意義和用法。
唐人尚未盛為之
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為每字為一印
未未簡易
其印未予群從所得
滿鐵范為一板
極為神速
不以木為之者
不以木為之者
唐人尚未盛為之
之更互用之
旋刻之
火燒令堅
火持就火煬之
用訖再火令藥熔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其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其法:用膠泥刻字
持就火煬之
就瞬息可就
每韻為一帖
帖則以紙帖之
2、校對作業本。
(五)布置作業:
1、訂正課堂上錯誤的地方。
2、預習。
板書:
一、雕版印刷——“死”
時1、發明:時間、人
二、活板印刷制字時間
間制版
2、制作排字
活板排版火煬順序
順按平
3、印刷:特點、功效邏輯
4、拆版順序
序三、字模的下落
《活板》教案 篇14
基礎知識
一、給黑體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將它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1 其上以松脂( )、蠟和( )紙灰冒之
a zhǐ b zhī c hé d huò
2 持就火煬( )之
a yáng b tāng c tàng
3 更( )互用之
a gèng b gēng c jīng
4 則以紙帖( )之
a tiē b tiè c tiě
5 兼與藥相粘( )
a zhān b nián
6 不若燔( )土,用訖( )再火令藥熔
a fān b fán c qì d qǐ
7 以手拂( )之
a fú b fó
8 木格貯( )之
a chǔ b zhù
9 殊( )不沾污
a shū b zhū
10 其印為( )予( )群從( )所得
a wéi b wèi c yú
d yù e zòng f cóng
二、對加黑的字解釋完全正確的是( )
a 唐人尚未盛(大規模的)為之
此印者才畢(完結、完成)
有奇字素(平時)無備者
用訖再火令藥熔
b 一板已自(另外)布字
其上以松脂、蠟和(混和)紙灰之類冒之
不若燔(燒)土
乃密布(排列)字印
c 旋(旋轉)刻之
薄如錢唇(邊緣)
則第二板已具(準備好)
更互(交替)用之
d 則字平如砥(磨刀石)
若止(停止)三二本
以一鐵范(框子)置鐵板上
瞬息可就(完成)
三、黑體的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是( )
a 每字為一印
此印者才畢
每一字皆有數印
乃密布字印
b 持就火煬之
火燒令堅
以草火燒
用訖再火令藥熔
c 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
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不用,則以紙帖之
d 唐人尚未盛為之
滿鐵范為一板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
四、對句子的意思理解有誤的是( )
a 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每個字制成一個印模,用火燒使它堅硬。
b 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藥灰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壓字面,于是(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就平得跟磨刀石一樣。
c 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
字印不用的時候,就(把活字分類)用紙條標記它,每韻歸為一類,(分別)放在木格里。
d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
不用木料刻制字印的原因,是因為木料的紋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并且和藥物粘在一起,所以不可取。
閱讀
五、①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②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③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④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⑤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⑥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⑧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⑨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⑩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 )
a 印刷速度快 b 印刷質量好
c 制版比較容易 d 印完,可以拆版
e 發現錯誤可以改正 f 活
2 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正確的是( )
a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ㄧ⑦⑧⑨⑩
b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ㄧ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ㄧ③④⑤⑥ㄧ⑦⑧⑨ㄧ⑩
3 這段文字說明的順序是 ( )
a 時間順序 b 空間順序
c 邏輯順序 d 程序順序
4 這段文字中介紹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個步驟,它們的正確順序是怎樣的?請將它們的字母按順序寫在橫線上。
a 以火熔藥 b 用藥物蒙蓋鐵板
c 按平版面 d 設置鐵板
e 排列字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這段文字中說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是“ ”和“ ”。
6 這段文字的⑦⑧⑨句說明的是( )
a 每一字皆有數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b “之”“也”等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c 活字的存放。
d 活板對印刷中會遇到的一板內有重復的字和生僻字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7 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這種材料有什么優越性?
8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填入括號內,并簡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a 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 ( )
作用 。
b 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 )
作用 。
c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 )
作用 。
d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
作用 。
e 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 ( )
作用 。
答案:
一、1 b、d 2 a 3 b 4 a 5 a 6 b、c
7 a 8 b 9 a 10 b、c、e
二、b
三、d
四、d
五、1 f 2 b 3 d 4 d、b、e、a、c
5 極為神速,瞬息可就
6 d
7 活字印模是用膠泥制作的,它的優越性是遇水不變形,不與藥物相粘,拆板方便。
8 a 打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刻字的深度。
b 打比喻。形象的說明了活板字面平整的程度。
c 列數字、作比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優點,印得越多越快。
d 作比較。突出了膠泥所制印模的優越性。
e 舉事例、列數字。具體說明了字印數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