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導學案(通用17篇)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
中學導學單 年 級: 初二 班級: 小 組: 姓名: 創建人: 使用時間:XX12
課 題
生物入侵者
學習目標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方法指導練習,概括 流 程
一、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1)歸咎( ) (2)五色斑斕 ( ) ( ) (3)失衡( )
(4)監控 ( ) (5)劫掠 ( ) (6)藩籬( )
2.解釋詞語。
(1)無動于衷: (2)在劫難逃:
(3)束手無策: (4)五色斑斕:
(5)嘯聚山林: (6)歸咎:
3、選詞填空: 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 生態平衡
(1)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 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
(2)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 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
(3)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 的嚴重失衡。二、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的結構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3、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4、文章是怎樣介紹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5、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6、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7、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8、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9、生物學家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十分重視,這給你什么啟示?
三、拓展延伸: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四、課堂檢測
(一).基礎知識應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物種(zhǒng)耗資(hào)棲息(qī)歸咎(jiù)
b漏網(lù) 斑斕(lán)寵物(cǒng)藩籬(fān)
c失衡(héng) 劫掠(lè) 監控(jiàn)醞釀(niàng)
d厄運(é) 調節(tiáo)棕樹(cōng)霍亂(huò)
2、下列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不能束手無策。
b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哪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生物入侵者”,人們仍將無動于衷。
c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遏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d一些學者認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會嘯聚山林,不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六、收獲和疑惑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小組合作,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及過程:
一、導語設計
(出示非典圖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以“從文中我了解到了”為句式搜集信息,每組不少于3條。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么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呢?為什么會增多呢?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2、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請兩組同學列本文的結構提綱:
(小組分工、組間不準抄襲)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及危害:毀滅物種、經濟損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徑:跨國貿易(5段)
揭示態度:不同(6-7段)
采取措施:(8段)
教師對比點拔,明確說明順序: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3、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①打比方:課題“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作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形象生動,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數字:“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通過精確的數據對比,清楚地闡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嚴重。
③舉例子:通過具體的事例支撐說明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文章第3、4兩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具體說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會造成生物入侵現象。
三、亮點探究:
播放課件,讓學生對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物種多樣性的破壞形成感性認識。
圍繞“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這個話題,結合第7段課文內容,展開討論
(基本觀點:(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四、課堂高潮:
拓展性學習:對生物入侵者現象設計理想的治理和預防方案。
組織形式:抽題(激趣)------設計方案(小組合作)------評委打分(同學聘定)-------專家點評(生物教師)
a、我國暫停從菲進口鳳梨香蕉種苗
據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齊中熙)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b、飛機草蔓延牲畜死亡
飛機草,一種綠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卻使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業遭受
空前打擊,天然草場被大面積侵占,牲畜死亡,畜牧業減產,原本并不富裕的彝族老
鄉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臺了紅頭文件,要求全面動員,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災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亞,糟蹋了飼養綿羊的牧場,使譽滿全球的澳洲綿羊綿羊的銳減,最后政府動用空軍、用毒劑、花巨資修防兔欄、請細菌學專家研制涎瘤炎這種惡性傳染病,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災害。
方案構想:
(一)嚴防死守;生物治理;保護自然。
(二)謹慎引種;查清我國現有的外來有害物種的種類及危害狀況;加強對已知的主要外來有害物種的防治及綜合治理工作。
(三)政府出資;萬眾一心;尋找天敵。
(四)加大宣傳;嚴格檢疫;法律保障。
(五)變廢為寶;零報告監控;農林質檢防疫部門配合。
●板書設計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
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2、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知識鏈接】
作者介紹:梅濤,當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
【導入課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一、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1)歸咎( ) (2)五色斑斕 ( ) ( ) (3)失衡( )
(4)監控 ( ) (5)劫掠 ( ) (6)藩籬( )
2.解釋詞語。
(1)無動于衷: (2)在劫難逃:
(3)束手無策: (4)五色斑斕:
(5)嘯聚山林: (6)歸咎:
3、選詞填空。
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 生態平衡
(1)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 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
(2)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 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
(3)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 的嚴重失衡。
二、整體閱讀:
1、理清文章的結構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三、自主學習
1、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文章是怎樣介紹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4、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四、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生物學家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十分重視,這給你什么啟示?
五、拓展遷移
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六、課堂小結《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七、達標測試
(一).基礎知識應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物種(zhǒng)耗資(hào)棲息(qī)歸咎(jiù)
b漏網(lù) 斑斕(lán)寵物(cǒng)藩籬(fān)
c失衡(héng) 劫掠(lè) 監控(jiàn)醞釀(niàng)
d厄運(é) 調節(tiáo)棕樹(cōng)霍亂(huò)
2、下列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不能束手無策。
b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哪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生物入侵者”,人們仍將無動于衷。
c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遏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d一些學者認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會嘯聚山林,不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3、填入空白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⑴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 )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
⑵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侵入者”,前者( )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 )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a瘋狂 無節制地 瘋狂 b急劇 瘋狂 專門
c無節制地 急劇 瘋狂 d急劇 專門 瘋狂
4、從括號中選出恰當的詞語填入橫線內
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 (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類, (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巢,——(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蛋。
5、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
6、給下列這段話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專家們把這種原來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成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敢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具減。
b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藍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源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
c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認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因此失衡是暫時的。
d省領導希望教職員工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再接再勵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為祖國培養人才。
8、填在文段橫線上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得最恰當的一組是( )
“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
a人們能無動于衷嗎? b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c人們不能無動于衷。 d難道人們能無動于衷嗎?
ⅱ. 課文精段賞讀
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過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斕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原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為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1、概括本文段的大意: 。
2、作者認為“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劃線句子用了———的說明方法,作用是 。
4、本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5、在文中找出一個起過渡作用的句子寫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
ⅲ. 拓展閱讀:
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許存師
前些日子遭遇沙塵暴的襲擊,一時間,黑風乍起、黃塵蔽日、飛沙走石、天地閉合……院子里黃土彌漫、沙塵鋪地,最叫人可惜的是剛剛開了兩天的迎春花未及怒放,便落英繽紛、零落成泥碾作塵了。人們紛紛嘆息著,并且夾雜著幾句對沙塵暴的詛咒,但我卻在心里喊:“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緣何有此想法?因為我們太善于忘卻,如果沒有沙塵暴的時時( ),我們會很輕易地忘記江河源頭曾經的河水清清、魚翔淺底,曾經的天高云淡、鷹擊長空,曾經的青山隱隱、獸走雉起.也因為我們善于麻木,如果沒有沙塵暴的時時( ),我們會習慣于早上起來抹去桌上黃土,說幾句“這鬼天氣”之類的話,爾后馬照跑、舞照跳……還因為我們善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沙化掉一個中等縣的面積這一無情事實和大自然的警示,我們漠然視之.我們需要沙塵暴的時時( )。
報紙上說,此次沙塵暴越過其西北領地,長驅直入,席卷了大半個中國。這便讓我“欣慰”不已,對了,別老跟西部幾個窮省的百姓過不去,他們受的苦夠多了。
沙塵暴呀,請你去去大都市,或許靠了你,京城里的人們在吐掉磣牙的沙子后,會想想風從何方來,沙從何處起,進而想想咱戈壁大漠、草原腹地、黃土高坡,想想號召:“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沙塵暴呀,請你去去江南,或許靠了你,他們在灰頭土腦、蓬頭垢面之時,會想起哺育魚米之鄉的三江源,想起知恩圖報……
這么想著,夜晚擁衾側臥,細聽窗外沙塵暴的怒吼狂叫,但覺狂亂時訇訇然萬馬奔騰、浩浩然驚濤拍岸,低沉時嗚嗚然抑揚頓挫、凄凄然一詠三嘆,好一首宏大壯美之樂章!我一邊聆聽這樂章,一邊暗祈:“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1 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乍起( ) 詛咒( ) 戈壁( ) 暗祈( )
2 你覺得本文的標題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標題有什么作用?
答:
3 文中兩次出現“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請分別說說它的作用.
答:
4 依次在第二段空白處填寫詞語正確的是( )
a 敲打 提醒 刺激 b 刺激 敲打 提醒
c 提醒 敲打 刺激 d 提醒 刺激 敲打
5 作者表達了一個什么觀點?你同意嗎?為什么?
答:
6 你覺得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試舉一二例說明.
答:
生物入侵者答案
預習檢測:
1、jiù bān lán héng kòng jié fān
2、(1)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2)指躲不過的災難。(3)像手背捆起來一樣,沒有一點辦法。
(4)形容顏色較多,燦爛多彩。(5)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6)歸罪
3、(1)生態環境(2)生態系統(3)生態平衡
整體閱讀1、理清文章的結構:
生 1、①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物 2、②-④擺出現象:舉例說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 3、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侵 4、⑥-⑦揭示態度: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不同態度。
者 5、⑧采取措施:寫目前世界各國采取相應的措施。
2、本文是事理說明文,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自主學習
1、生物入侵者,即外來生物入侵,它指因為人類的活動有意或無意的將產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這些生物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危害本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
2、具體說明了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現象。舉了三個例子,如“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
3、主要是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
4、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合作探究:
1、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提示:⑴加大宣傳人們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⑵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拓展遷移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達標檢測
基礎知識運用:1、a(b項“漏”應讀“lòu”,“寵”應讀“chǒng”;c項“掠”應讀“luè”,“監”應讀“jiàn”;d項“厄”應讀“è”,“棕”應讀“zōng”;故選a項。)2、c(原因是:a項中造成經濟損失巨大與“束手無策”沒有意義上的聯系,人不會因為經濟損失大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所以前后文意不連貫,可改為“無動于衷”;b項前半句是說“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后半句卻說人們“仍無動于衷”,“無動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不為之動心,顯然前后內容矛盾,應改為“束手無策”;d項“嘯聚山林”的意思是互相招呼著聚合起來,盤踞山林,危害一方。而句中的意思卻成了“聚集在山林,不會跑到人類居住地為害”,這顯然犯了偷梁換柱的錯誤,因此用得不恰當。故選c項。3、b(提示:結合原文或根據語境來判斷)。4、捕食,偷襲,吞食。5、原來生活在別的地方,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6、專家們把這種原來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7、c(a項“敢”應為“趕”,“具”應為“俱”;b項“藍”應為“斕”;d項“勵”應為“厲”,故選c)8、b(提示:反問句語氣強烈,且b項比d項語氣更簡短,更有力,根據語境,應選b項)
課文精段賞讀
1、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2、是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3、打比方,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生動形象。4、舉例子。文中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有力地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為原因,支撐了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5、此外,跨過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6、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提示:可要求有關部門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或提高環保意識,密切注意,避免物種入侵到別的生態環境中。)
拓展閱讀: 1、zhà zǔ gē qí 2、本文標題化用了高爾基《海燕》中的一句話,新奇醒目。為全文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帶著疑問讀下去。3、第一次:點題,設懸念并引起下文。第二次:照應題目和開頭,使結構嚴謹,并點明全文主旨。4、c(提示:按照程度的不斷加深來排列這些詞語即可) 5、觀點:讓沙塵暴時時提醒人們注意保護環境。是否同意是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6、提示:語言富有文采,優美生動,簡潔凝練,善用多種修辭。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老師指導下閱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關注自然,關注科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近幾年,出國游逐漸走近了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小伙伴飛往世界各地去欣賞美景,嘗了國外那些鮮嫩美味又新奇的水果,就想要帶一些回國給家人朋友嘗個鮮。返回國內時才知道:我國明文規定新鮮水果不得郵寄和攜帶進境,水果被迫被銷毀... 20xx年3月15日,天津檢驗檢疫人員對一批來自西班牙的20余噸水果進行銷毀。有些人對此很不理解,有必要這樣小題大做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樣嚴格是為防止以地中海實蠅為代表的毀滅性的水果害蟲的入侵。這些生物入侵者到底有多可怕,現在我們就跟著中國當代科學家、科普作家梅濤一起了解一下。
2.作者介紹:
梅濤(1962- ),江西南城人,中國當代科學家、博士生導師、科普作家。研究領域為信息獲取科學與技術、特種機器人、微機電系統。負責完成了多項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3.檢查預習:
讀準下面的字音并理解詞義:
失衡 藩籬 監控 歸咎 在劫難逃 五彩斑斕 嘯聚山林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無動于衷
4. 整體感知
現在給大家3鐘的時間出聲的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每一段的關鍵句或關鍵詞同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這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此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生物入侵者,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對文本進行挖掘,以形成對說明文全面、系統、深入的理解與把握。要求學生結合著介紹生物入侵者的相關語句找出“非自然途徑”與“危害”各指哪些內容,再次進行關鍵詞語的提煉,并由此總結出“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5.研讀課文
1.圍繞著這一概念,作者都具體介紹了哪些生物入侵者所帶來的危害?(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種生物入侵者,注意它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
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等。
2.現在請大家根據剛才所敘述的內容思考一下,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用了哪些說明明方法,能結合課文具體說說他的表達效果嗎?(合作探究)
3.課外補充生物入侵的種類及危害
此時,教師應組織全班同學就他們所找到的語段進行圈點勾畫,并提示大家注意每一種生物入侵者的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內容。比如說學生在以第一人稱介紹“棕樹蛇”時,在進行評價時可以結合著導入時的鳥類滅絕的圖片,告訴大家“時至今日11種鳥類已全部滅絕”,從而讓學生結合著文本更加直觀的去體會生物入侵者所帶來的“生態系統”方面的危害之大,為教學難點的解決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此時,學生找到的說明方法可能有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組織全班同學就他們所找到的`說明方法展開討論與交流,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體會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力求通過這種大范圍的交流與合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個環節至關重要,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僅是針對于某一句話,單純的去分析某一種說明方法表達效果時,教師就要以啟發的形式,適時的加以引導,從而讓學生更深入,全面,系統地了解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三種說明方法在說明文中的作用。
比如說,學生找到的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在分析其表達效果時可能會談到“斑貝:說明了斑貝入侵的現象及它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天牛、紅螞蟻:給人類帶來其他方面危害;棕樹蛇:它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及其多樣性構成威脅。”這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全面,系統地了解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在所有說明文中的作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時,教師就要適時的加以引導“舉了這么多例子啊,我們不舉這些例子行不行?”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回答“不能更詳細知道他們入侵的現象,不能更具體的知道他們所帶來的危害。”就很容易體會“舉例子是通過恰當的例子,真切的說明事物,使之更具有說服力。”這樣一種表達效果。
6. 深化中心
什么原因造成了生物入侵者的日益增多?
7. 拓展延伸
對生物入侵者現象設計理想的治理和預防方案。面對日益嚴重的生物入侵現象人類不能也不可以袖手旁觀,很多國家已經采取了應對措施,我們也不能落后呀,把你的建議大膽的提出來。
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只要在文本中找到原句即可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3.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難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生物入侵”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一、自主探究——預習與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
1.熟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劫(jié)掠 棲(qī)息 藩(fān)籬 歸咎(jiù) 斑斕(lán)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1)解釋下列詞語。
在劫難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禍害,逃也逃不脫(迷信)。現在借指壞事情一定要發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束手無策:比喻沒有辦法。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五彩斑斕:燦爛多彩。
(2)下列句中加點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D )
A.聽說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盡管老師反復勸解,她心里仍無動于衷。
3.根據課文內容的表述,給“生物入侵者”下一個定義 。
【交流點撥】“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并對新的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的生物 。
4.課文中主要提到了哪些生物入侵者?
【交流點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等。
5.作者是如何形象地稱呼這些入侵者的?
【交流點撥】移民偷渡者。
6.為什么把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入侵者”?
【交流點撥】因為他們不僅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7.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歸咎于什么?
【交流點撥】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
8.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無節制繁衍的條件有哪些?
【交流點撥】不受同類的物種競爭,不受天敵傷害等。
二、閱讀課文.合作與探究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質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速讀課文,圈、點、勾、畫,從文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思考:
1.文章介紹了關于“生物入侵者”的哪些知識?
【交流點撥】“生物入侵者”的定義、特點及其危害、原因及途徑、不同人對“生物入侵者”的觀點、防范措施。
2.本文介紹這些知識用了什么說明順序?用這樣的順序有什么好處?
【交流點撥】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人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按這樣的順序說明事理,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交流點撥】本文通過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提示人們重視生物入侵的后果,研究出相應的措施。
4.你知道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一說它們的好處。
【交流點撥】
(1)列數字。
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
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
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小結】列數字使文章真實,準確。
(2)舉例子。
①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
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
②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
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
③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
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
④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
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
⑤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
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小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
(3)打比方。
①“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
②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說明“入侵者”傳播之便利和預防之難。
【小結】
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教師小結】
小結各種說明方法表達效果。
舉例子:通過具體的事例支撐說明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列數字: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
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也能激起讀者的興趣(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5.重點語句賞析。
(1)“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 加點詞語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說說它的作用。
【交流點撥】
加點詞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兩個詞語形象地寫出了斑貝不知不覺登上北美大陸,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在那里隨心所欲、大膽放肆地危害人類,生動貼切。
(2)“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加點詞語“幾乎”與“全”去掉其中一個,你覺得這樣是否表意更準確?為什么?
【交流點撥】
不能去掉。因為“全”字可以看出物種的繁衍速度之快、數量之多,而“幾乎”一詞又可以看出作者語言表達之嚴密,去掉其中任何一個,都達不到這樣的表達效果。
(3)“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加點詞語好在哪里?
【交流點撥】
“嘯聚山林”妙趣橫生,使人充分感受到了“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力之大,強調了此事的嚴重性時又不使說理太嚴肅,寓詼諧于莊重之中。
課后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反思】
本課是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自讀說明文。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設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從實際上課情況來看,我覺得《生物入侵者》這一課合理之處有:
一、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正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的好課文。新課標也強調學習生活中“合作、探究”,本課正可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嘗試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在“體驗反思”環節中設置了以下三個思考題:
1、你還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
2、我們該怎么做?
3、人與自然如何相處?就此擬寫一則宣傳標語。合作學習的方式是班上同學組成4個學習小組,相互協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這項學習任務。這種學習方式既可以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學習材料,又可以吸取他人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這一環節,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合理運用教學媒體,整合教學。本課的說明對象是生物入侵者,在導入新課之后,我安排了一個環節,取名為“你認識我嗎”?其中展示了文中提到的生物,請同學們認出來,這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調動了課堂氣氛,在此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效果不錯。
三、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由于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多次接觸說明文,對說明文的特質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不是告訴學生們,這節課我要教給你們什么,而是讓學生自己思索,這篇課文我可以學到什么。事實證明,大部分學生已經理解了說明文學習的精髓,即說明內容、方法和順序。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6
【教學設想】:
自讀課文,做些預設,指導學生自讀,幫助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認識說明方法。
【學習目標】
1.把握主要內容,篩選“生物入侵者”的有效信息。
2.學習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篩選獲取主要信息,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教學難點】:對待“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
【教法學法】:
1、板塊教學法
2、學法指導:篩選、勾劃中心句關鍵句及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侵”導入,做好鋪墊——我的課前在準備。
一說到入侵,我們就會想到銷煙彌漫的戰爭,同學們應該聽過這個地名吧?(找學生說說,師追問:誰是入侵者?)其實,生物界也存在著“入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9課的學習《生物入侵者》。
二、自讀課文,篩選問題——我的地盤我做主。
1、自讀課文,篩選主要信息。盡量提出一個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自讀,教師巡回視察閱讀情況。點撥:注意抓中心句、關鍵句)
要求:閱讀時間大約為6分鐘。
2、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請同學們談一談讀過課文后,你希望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3、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預設)——
A、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B、這一句是什么說明方法、什么作用?C、我們身邊的“生物入侵者”D、對于“生物入侵者”持什么態度?
三、合作探究、精彩研討——我的力量有多大。
分組探究有關問題(課堂隨機調控)
教師相機加入關于說明方法的引導內容。
四、拓展延伸、關注生態——我的家園我有責。
以“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為辯題,組織一次小型的辯論會。基本觀點:
(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
(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說明:辯論問題本身并沒有是與非的定論,但在辯論、求證的過程中,盡量讓學生能結合文本、言之有物。也想使學生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使語文課堂充滿著智慧的交融,表現出個性的張揚,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精神的棲息地。)作者的觀點傾向是什么?
觀點2所需材料備注:抓住“來自異國他鄉,喧賓奪主,鳩占鵲巢,使得本土生物紛紛凋零甚至滅絕”等特征思考。(口蹄疫、瘋牛病、禽流感、艾滋病、“松樹癌癥”——松材線蟲病等)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生物入侵被稱為“生物界的世界大戰!生態系統的癌變!”它的危害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生物入侵者》這節課要結束了,但對“生物入侵”的思考和關注永遠也不會停止!讓我們從小樹立起“科學發展”的意識和環保意識,關注自然,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六、布置作業。
1、請從課文中任意選擇三個成語造一個句子。
2、以〈〈生物入侵要不要人為干預〉〉為題寫一篇小作文。(不少于400字)
【板書設計】
入侵
問題
干預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7
教學目標
1、提煉關鍵信息,梳理課文結構,理解說明順序。
2、通過與所學《中國石拱橋》的比較,感知科學小品文生動說明的語言特點。
3、感悟作者情感,培養學生關注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文章情感為線,貫穿課堂。通過語言品析,感知科學小品文生動說明的語言特點,并通過品味改寫,加深對不同風格說明文語言的認識。
課型設計
自主探究、教師點撥課——本文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科學小品文,在教師滲透說明文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希望學生能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探究、教師引導將說明新知的學習深入鞏固,并拓展運用,了解常規說明文語言與科學小品文語言的差異。希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潛能,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由課題“入侵”直接導入。(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直接入題,一方面讓學生快速理解說明對象,同時引導學生帶著作者的寫作情感去感知文章,以情為線,貫穿教學。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并提出默讀要求),篩選有用信息,說說從中獲得哪些相關知識。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明確,明晰本文的說明順序。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通過默讀鍛煉學生梳理文章結構、把握文章要點的能力。問題設置較易操作,旨在面對全體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同時通過對學生回答的板書整理,明確本文的說明順序。
三、閱讀比較體味語言
1、比較《中國石拱橋》與本課,體悟科學小品文語言特點,結合范例引導學生掌握方法,賞讀語言,體悟情感。
2、通過將文中平實說明語言的改寫,學會運用生動說明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設計希望能切合學生的學習發現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主探究形式,引導學生對科學小品文語言風格的初步賞析。并能通過老
師方法的引導,品析語言,體味語言的生動性與情感。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品析的角度,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表達。
四、總結本課體會精神
教師小結本課所學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培養關注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
【設計意圖】由本文內容的品讀,情感的把握,啟發學生要關注自然,保護自然。
五、作業布置
請同學們嘗試運用生動說明的寫法,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入侵者相關介紹性資料,寫一段說明文字。
【設計意圖】就課堂學習重點進行課外可行性的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將感知到的說明方法在練筆中加以嘗試。學用結合。
板書設計:
生物入侵者
修辭生
成語動
說
明
科學小品文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培養觀察能力并學會篩選信息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焦點訪談法、討論法、追問法、引導法和圖片欣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生物入侵者”,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1、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和學習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1、收集有關“生物入侵者”的一些資料及圖片。
2、了解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物種。
3、各學習小組就本文展開自主合作學習,將要提出的問題整理歸納。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組圖片(出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破壞現象的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它們是什么?(生物入侵者)板書課題。引入課文。
看到這個題目,我們的同學一定有不少的問題吧?誰能說說你想了解有關“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識呢?學生提問。老師把問題進行歸納。可能有這些問題:(展示焦點問題)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那些危害?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4.對待生物入侵者的態度?
5.人們將取那些對策?(展示焦點問題)
二、初步感知
我們就帶著這些焦點問題,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焦點訪談。分組(每6人一組,共八組。每組一個小記者)每小組選一個小記者進行采訪,然后做匯報。(過程略)
三、深入探究
通過我們的焦點訪談,我們對“生物入侵者”已有初步的了解。現在我就和同學們一并走進課文,深入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知識。
6.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7.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8.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9.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10.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學生分成六組,每組八人,并在每組各選出一個小組長,(小組長專門記錄本組回答問題的數量及回答問題的人數)及搶答時搖鈴鐺的人(鈴鐺充當搶答器)進行分組討論,討論結束后以搶答的形式來回答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四、展示結果:
學生們紛紛踴躍發言,搶答很激烈。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移到新的環境中并對新的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的生物
2.生物入侵者有那些危害?
①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②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4.對待生物入侵者的態度?
5.人們將取那些對策?
①加大宣傳人們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②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6.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說明順序: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
7.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等
前七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們能既快又準的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基本不用老師過多的去說。
難點在第8題和第9題上,還需老師的一些點撥。
教師點撥8: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徙,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就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教師點撥9: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拓展延伸10:
學習了這課以后,我們身邊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對“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見解?(學生帶著提前準備好的資料和大家分享。)
小結
回顧全文,作者先引出話題: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說明對象)再擺現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接著探究原因,最后寫人們對待生物入侵者的態度和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我們稱它為邏輯順序。在這過程中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9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考閱讀答案,閱讀理解答題方法,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松樹金龜子》閱讀答案
課文語段閱讀題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雖然我們掌握了金龜子發音的原理,它為什么而歌唱卻仍是個謎。是為了求偶而歌唱?這有可能。然而,盡管我特別注意,在深夜里,也從未聽到過金龜子的歌聲。就是近在咫尺的鐵絲網里,我也聽不到它們的歌聲。
要金龜子唱也不難,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會唱起來。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聲音聽起來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聲,對命運的抗議聲。真是奇怪,在金龜子的世界里,歌聲是用來表達痛苦的,而沉默則是歡樂的標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來發出聲音的昆蟲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內產卵的蟋蟀媽媽,受到突然的驚嚇會發出悲鳴;被抓獲的天牛會竭力鳴叫。危險過去了,它們就不再大叫。
也有的昆蟲為了自娛、求偶、慶祝歡樂。慶祝明媚的陽光而歌唱。這些昆蟲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險時就默不做聲。
稍有異常,紡織娘就不再歌唱。與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時要響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達悲哀,也能表達歡樂,以至于難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鳴,還是在歡唱。
昆蟲默不做聲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聲大叫是不是為了嚇退敵人?如果金龜子和知了面對危險大喊大叫,那為什么紡織娘面對危險卻要停止叫喊?
總而言之,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
1.在這幾段文字中,作者探討了哪兩個問題?按教學設計>文章順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這兩個問題作者有沒有得到圓滿的解釋?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昆蟲會為歡樂而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探討問題的過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金龜子為什么而歌唱?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
2.前一問題解決了,金龜子是用歌聲來表達痛苦的。后一問題沒有解決,因為不同的昆蟲會為不同的原因而叫。
3.略
4.科學的求實精神。
《生物入侵者》閱讀答案
燕山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題。(共7分)
①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艙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②“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③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強者,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如果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許多本土物種將難逃絕種厄運,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④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例如,美國眾議院已于1996年通過了一項議案,要求各有關機構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為此,美國政府正在醞釀一個跨部門的監控計劃。
18.說說第②段“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兩個句子不能互換位置的理由。(3分)
19.閱讀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簡要分析政府清剿小龍蝦的原因。(4分)
【鏈接材料】
元陽梯田位于云南元陽縣哀牢山南部。梯田規模宏大,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20xx-20xx年正式申遺候選名單之一。
小龍蝦原本在中國長江下游省份,當地村民從外地買龍蝦回來進行養殖。小龍蝦的到來,對于元陽梯田構成了巨大威脅。短短幾年間,元陽梯田核心區幾萬畝的梯田,被“打洞高手”小龍蝦破壞嚴重,部分梯田田埂被小龍蝦蛀空而垮塌。梯田無法存住水,昔日梯田勝景不再。從20xx年開始,紅河州、元陽縣兩級政府每年出資110萬元購買農藥清剿小龍蝦。
參考答案:
18.“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一句,是對上一段內容的小結;下一句“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是對下一段文字內容的總起,整個句子在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若調換位置,則上下句與上下文的對應關系就矛盾了。所以兩個句子不能互換位置。(共3分,每點1分)
19.相對于元陽梯田這個環境而言,小龍蝦是一個新物種,沒有同類的競爭以及天敵的傷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它們的繁殖很快。“打洞高手”的本領又對梯田構成了巨大威脅。對元陽梯田的破壞越強,導致的損失也就越大。(共4分,每點2分)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方法,品味語言的豐富性,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
2、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認識“生物入侵”的危害性。
過程和方法:整體感知,理解課文,自問自答,掌握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解全球及我國生物入侵的嚴峻形勢,提高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學法指導
教師:生物污染對整個生態系統和平衡、人類的發展都潛藏著威脅,作者從科學的角度,提出“生物入侵”這一世界性的問題,以引起世人的關注。讓我們一起關注“生物入侵”這一話題。(板書課題)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我們可以用自問自答的方法來學習。
二、閱讀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閱讀思考,合作交流
教師:現在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教師引導。
學生:我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學生: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危害?
學生: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
學生:對于生物入侵者,專家們有什么看法?
學生: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應該采取什么辦法來應對生物入侵?
教師:(板書,學生討論)這些問題提得好,我看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幾乎可以涵蓋這篇課文的全部內容。如果大家能圓滿地解決這些問題,相信這篇文章就讀懂了。
其實,學習這篇文章還可以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剛才大家提出的幾個問題。如果讓你們比較,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深入探究
教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用原文回答。
學生:文章在第一段第⑶句回答了這個問題。
教師:大家看看這是什么說明方法?下定義,還是作詮釋?定義比較嚴密。詮釋就是我們通常說得作解釋。
學生:是作詮釋。還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作者把生物遷移比喻為“移民”,把這些生物比喻為“入侵者”。
教師:在這句子的前邊作者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學生: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作者舉“甲蟲”為例,說明生物的異地遷移。
教師:作者在詮釋生物入侵現象時,為什么要強調“非自然途徑”,這個短語是什么意思?
學生:非自然途徑,指不是因為自然本身的原因而造成的遷移,而是因人類的活動而造成的生物遷移。
教師:本文對“自然途徑”所造成的生物異地遷移,有沒有加以說明?
學生:作了說明,在第2段做了說明。作者認為生物自然途徑造成的遷移,“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所以沒有說明。
教師:分析第二個問題: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學生:用第一段中第⑷句話回答。
教師:請大家快速閱讀并回答:課文哪些段落說明了其危害性?舉了幾個例子?這些例子分別說明了什么?
學生:閱讀思考,交流成果。
教師:同學們,課文中提到生物入侵的危害“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兩方面。(板書)你認為對人類還有什么影響?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
教師:出示有關的資料(一是87個北京市民因食用涼拌螺肉而感染上“廣州管圓線蟲病”,來自南美洲的福壽螺是罪魁禍首;二奪命紅蟻入侵臺北鬧區,民眾擔心擴散;三蛙鳴太恐怖夏威夷全力抗擊),生物入侵者己經打破我們生活的平靜,“入侵”我們的生活。(板書:威脅人類的生存健康)
教師:請你們回答第三個問題:生物入侵的渠道是什么?(教師提示,分析文中詞語“偷渡”、“便車”、“漏網之‘蟲’”)
學生:主要通過跨國貿易。
教師:文中專家們對生物入侵的持什么態度?作者傾向于哪種態度?
學生回答,討論交流。
四、聯系生活,關注現實
教師:“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因生物入侵而造成損失的例子嗎?如果知道,請告訴大家。
教師:出示手中的資料,說明我國生態系統面臨的戰,以及受到的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100余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余種。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的1000億元人民幣。一像松材線蟲、稻田象甲、美洲斑潛蠅等森林入侵蟲每年嚴重發生的面積達到140—160公頃。二如水葫蘆已經在中華大地上泛濫成災,僅每年人工打撈水葫蘆,開支就超過一億元。三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廣東等省養殖開始引進的福壽螺,已為害農田。)
教師:可喜的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采取了什么措施嗎?(教師出示網上查閱的資料,加以說明)
五、教師小結,體會特色
1、梳理本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結構,掌握一般科普文的閱讀方法。
2、學習運用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3、揣摩用語的準確、生動。請學生找出文中多處運用的成語,體會其妙處。
六、布置作業,拓展文本
1、假如你身處在“生物入侵者”肆虐的環境中,你會怎么辦?
2、查找資料,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寫一篇關于我國生物入侵者的調查文章。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1
達標訓練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1)歸咎 (2)五色斑斕 (3)失衡(4)監控 (5)劫掠 (6)藩籬2.解釋詞語。(1)棲息: (2)劫掠:(3)無動于衷: (4)在劫難逃:(5)束手無策: (6)五色斑斕:(7)嘯聚山林: (8)歸咎:3.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回答問題。沙塵暴十襲京城(1)暮春時節,理應鶯飛草長,風和日麗,卻得知京城再遭風沙襲擊。一則來自北京的消息是這樣描述的:(25日)凌晨,一陣小雨夾著泥沙從天而降。泥漿附著在露天停放的車輛、嫩綠的樹葉和草坪上,污跡斑斑。泥漿雨過后,大風呼呼,塵沙滾滾,整個北京城漫天昏黃……這是今春北京第十次出現浮塵揚沙天氣。(2)短短幾個月。類似的報道一再見諸報端,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十年前的一則新聞所發出的“風沙緊逼北京城”的警報,那篇報道好像當時也很讓大家警覺了一下,議論了一番。但是,漸漸地,這事便不再為公眾關注了。(3)可以想見,北方各地居民在奮力與沙災搏斗的同時,也一定會痛定思痛。與此同時,我更希望大家把視線南移。北京的“痛”決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應是大家共同的教訓。北方沙災固然與當地的地質水文特征不無關系,可是,長江水網地區同樣難保無虞,因為沙災在本質上與人對自然“大不敬”相依相隨,而同樣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暫無荒漠化之憂的長江南北。其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水資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蠻汲采。(4)有一個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識:缺水會加劇旱情,干旱會使植被受損,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結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說,對缺水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水的消耗計劃不周,客觀上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劇。如今,類似問題正在長江南北重演。就在歷來被稱為“水網”的長江三角洲,人們不愛護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從地下找水喝。十幾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數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大面積沉降,建筑物傾斜、開裂,凡此種種,正與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轍。(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至今仍對水資源“大不敬”,無非是覺得守著長江,何憂之有?殊不知,黃河兩岸也曾有濃陰蔽日的年代,滄海桑田、人沙進退只在庭步之間。(6)據悉,水利部初步決定,今后幾年內將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萬處,用以解決或減少人畜飲水困難,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補水面積。這個決定讓人看到一種希望——集雨之類的節約水、利用水的辦法,不但適用于西部,從某種意義上說更適用于東部。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產生的效益必定更為可觀。去過悉尼奧運村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主運動場的頂部,特意安裝了集雨設施,所集雨水足以澆灌場內草坪,既節水又省錢,可謂“雙贏”。作為一個資源富國,其做法不無借鑒意義。在這方面,我們一向關注不夠,研究不夠,是該奮起直追了。(7)通過對沙塵暴與水、與植被之間關系的追蹤,我們受到的觸動應當是多方面的。比如,漸進的環境污染會帶來人無立錐之地的惡果,計劃不周的山水開發會給大地留下永難消失的傷疤,等等。在這些方面,警鐘已經一敲再敲,但愿我們不要愚蠢行動在前,苦果難咽隨后。事到如今,我們已經交不起如此昂貴的“學費”了。1.文章第(1)段為什么要詳細轉述一則描繪沙塵暴十襲京城的消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列圖。3.為什么北方發生了沙塵暴,作者卻“更希望大家把視線南移”?選出下列四個原因中最根本的一項( )a.因為北方的“痛”絕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南方水網地區也有這樣類似的“痛”。b.很多人覺得南方守著長江,無沙塵暴的憂慮,因而至今仍對水資源“大不敬”。c.南方的水污染,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地面大面積沉降,建筑物傾斜、開裂等現象與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轍。d.南方地區雨水充沛,在南方地區修建集雨工程,必定會產生更為可觀的效益。4.文章結尾處加粗的“警鐘”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7)段中說“通過對沙塵暴與水,與植被之間關系的追蹤,我們受到的觸動應當是多方面的。”讀了本文之后,你一定也感觸頗深。試舉出你周圍發生的人對自然“大不敬”的一則事例,并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探究1.查閱資料或實地調查一下,你身邊有這樣的“生物入侵者”嗎?如果有,請舉一例;如沒有,請談談你所了解的除課文涉及到的以外的其他“生物入侵者”的情況。2.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生物入侵者”?參考答案【達標訓練】1.①jiù②bān lán③héng④jiān⑤lǜe⑥fán2.①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②用武力掠奪。 ③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為之動心。 ④命中注定要遭受禍害,逃也逃不脫(迷信);現指壞事情一定要發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⑤顏色燦爛多彩 ⑥互相招呼著聚合起來,舊指盜賊盤踞山村。 ⑦歸罪,把罪過歸于某個人或集體。3.原來生活在別的地方,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 【能力提高】1.讓讀者具體了解沙塵暴的危害,以引起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引起下文(對下文起鋪墊作用)。2.不珍惜水資源 產生沙塵暴 3.b4.不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不重視珍惜水資源,人類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嚴峻的懲罰。5.略(事例準確,提出相應措施,科學即可) 【開放探究】1.略(舉例符合要求即可)2.略(可以立法和宣傳,樹立此類意識等方面展開)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范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教學對象及課時】
初中二年級、一課時。
【教學設想】
1、課文與現代科技和現代生活關系密切,引導學生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進展,關注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和變化,留意觀察身邊生活,養成科學觀察和科學思維的能力與習慣。
2、教學中要學習說明文的基本寫法和說明的常用技巧,如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
3、閱讀指導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學會篩選信息,二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的積累,在積累語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說明語言的表達方式與特點。
4、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精神的培養應通過品味語言文字來達成。不能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來搞架空分析,或脫離語文學習搞科學教育。
【課前準備】
1、搜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危害。(至少搜集一種生物入侵者的資料)
2、借助《詞語手冊》等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課件1(動物):龍蝦十幾年前從天而降,繁殖極快,到處肆虐,在魚塘里與魚爭食,魚塘減產;在稻田里損壞禾苗,水稻減收
課件2(植物):加拿大一枝黃花,在江、浙一帶蔓延嚴重,我市已屢屢發現,部分地方已成片發生,本縣區也有零星發生,若不及時防止,將會繼續蔓延,對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教師演示后,請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上述課件的主要內容。
明確: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生物入侵者》,希望以此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題解: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解說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義。然后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3、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以下問題,學生邊閱讀文本邊思考。
⑴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
⑵作者按什么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內容的?
明確:
⑴主要內容: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采取的相應措施。
⑵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態度。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采取相應措施。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4、文本探究:
⑴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⑵找出文中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并說明作用。(四人學習小組合作,組內成員分工找一種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參考:
⑴列數字:
①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②耗資數十億美元──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⑵舉例子:
①舉蒲公英等為例──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②斑貝、天牛、紅螞蟻等──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寵物等──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⑶打比方:
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形象生動地說明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為;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形象生動地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補充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
⑷為了使說明生動易懂,作者在詞語和句子上還用了哪些技巧?
明確:(比喻、擬人等修辭)學生在文中圈劃出具體詞句,并具體分析他們的作用(可以換詞語對比理解)。例如:趕盡殺絕、嘯聚山林、占領等。
5、質疑解答:
⑴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復的,向老師提問。
⑵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教師應事先準備。
①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②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③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教師點撥:
⑴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⑵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⑶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③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④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⑤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6、體驗拓展:(選擇教學)
⑴收集有關生物入侵者的信息,加以整理,組織以話說生物入侵者為題的討論。
(既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又可以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多得。應動員同學人人參與,個個發言)
⑵以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為辯題,組織一次小型的辯論會。
(基本觀點:
①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
②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7、課堂總結:
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我們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要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課文條理分明,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說明方法,為我們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借鑒。
8、布置作業:
⑴要求學生用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這三種說明方法,說明一種學習工具;
⑵完成《語文同步訓練》。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3
一、 教學設計
1、 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2、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3、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 教學對象及課時初中二年級、一課時
四、 教學手段實物投影、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講解總結
五、 教學方法激趣法
六、 教學步驟
(一) 課文導入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 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實物投影展出)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四) 了解課文內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明確:1、使用了邏輯順序 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師總結全文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 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 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第2--4段《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第5段 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采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第8段
(七) 作業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4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學習重點: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初讀課文,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藩籬河蚌歸咎棕樹蒲公英
2.解釋下列詞語:
歸咎: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3.說明文是______________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常見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語言的_________與__________,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4.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關于________的說明文,文章采用_______,條理清晰地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對待它的態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二、學習研討
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生物入侵者“的含義是什么?
3.理出文章層次
4.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說明對象的?
5.文中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6.學習說明文簡明,準確,周密的特點。
示例: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油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方法指導:“不僅……而且……”表示遞進關系,揭示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也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周密性。
學生合作交流以下各題:
①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②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
三、拓展延伸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植物的生存防御戰》
為了生存,植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也逐漸具備了防御敵害的本領,這些技術各有其獨特之處,下面我們就來見識一下它們的防御戰吧。
植物物理防衛包括尖刺、荊棘和皮刺這樣的武器。這些結構改變了葉片或者樹枝形態,阻止大型動物的踐踏掠食。厚厚的表皮蠟脂層或者葉和莖上的密集堅硬的絨毛可以逐退較小的動物,特別是昆蟲。一些植物,包括一些草本植物,其葉片上積聚了堅硬的硅礦物質,使得動物咀嚼葉片的時候非常困難,并且容易磨損牙齒。
植物還可以使用多種多樣的化學防衛措施——“生化武器”。柑橘樹的葉片和果實產生的粘稠油脂有濃重味道,許多昆蟲都被熏得避之唯恐不及。還有許多這樣的植物含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或有毒的化合物,例如:龍葵、毛地黃、紫杉和許多雜草。
昆蟲能對植物產生的化合物快速形成免疫能力。某些種類的昆蟲逐漸生成了一種降解植物產生有毒化合物的方法,面對昆蟲的對策,植物通過變換已有的化合物,不斷地發展新化合物。一些科學家把這個過程描述為植物和素食動物之間的生物學“軍備競賽”。
有時候,這種“軍備競賽”可構造出一種獨特的關系鏈。例如:乳草科植物的乳狀樹液含有有毒化合物,多數昆蟲不敢食用它,但是王蝶的幼蟲能夠吃乳草植物,并把毒物儲存在它們的身體中,毒物使王蝶味道欠佳,王蝶又因此逃避了許多食肉動物的攻擊。
通過互利共生的關系,某些植物種類得到動物天敵的保護。在這種關系里,植物為特別類群的昆蟲提供專門的食物。反過來,這種昆蟲保護植物免遭其他動物的危害。植物和昆蟲互利共生的典型例子是螞蟻和洋槐之間的相互關系。螞蟻居住在洋槐樹上的刺洞中,洋槐樹葉片分泌蔗糖溶液供螞蟻飲食。作為回報,螞蟻將每個樹周圍的地面清掃干凈,并且攻擊進入清掃區域或降落在洋槐樹上的其他任何動物。
通過調節適時開花和提高果實產量,許多植物盡力確保種子的生存。有的植物開花和結果的時期很早,那時昆蟲種類少,危害能力也不大。有的植物一次產生大量種子,動物不可能全部吃掉。例如:橡樹每隔幾年就產生大量的`橡子,松鼠等動物不吃不完的橡子存活下來,生長成新的橡樹。接下來的幾年里,橡樹就不再生產這么多橡子,從而防止動物依賴橡子為食。
1.縱觀全文,本文向我們介紹了植物的哪幾種防御本領?
2.第二段介紹植物的物理防衛時介紹到了哪些具體的武器?
3.請聯系第四段內容,寫出“軍備競賽”在文中的含義。
參考答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Fānbàngjiùzōngpú
2.歸咎:歸罪。
束手無策:比喻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物競天擇:生物相互競爭,能適應者生存下來。
3.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作假設等。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
4.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文章采用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有什么危害,以及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徑,對待它的態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三、學習研討
1.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
3.(1)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5)“生物入侵者”的原因及途徑
(6、7)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8)寫世界各國采取的對策
4.邏輯順序。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來說明的。
5.文中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1)舉例子:如文中介紹的“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的例子。
表達效果:使說明的中心有事實支撐,可信。
(2)。列數字:如第三段“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第四段“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
表達效果:說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大
(3)打比方:如文中將“生物入侵者”稱為“移民”。
表達效果: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6.“很可能”說明不排除有些不會繁衍的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周密性。
數字“11”、“9”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拓展延伸
1.(1)植物的物理防衛本領;
(2)植物的化學防衛措施;
(3)通過互利共生的關系,某些植物種類得到天敵的保護;
(4)許多植物通過適時開花和提高果實質量的方式盡力確保種子的生存。
2.尖刺、荊棘和皮刺這樣的武器。
3.某些種類的昆蟲逐漸生成了一種降解植物產生有毒化合物的方法,面對昆蟲的對策,植物通過變換已有的化合物,不斷地發展新化合物。一些科學家把這個過程描述為植物和素食動物之間的生物學“軍備競賽”。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5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據光明日報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那么薇甘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二、訂正字音:
三、整體閱讀:
1、理清文章的結構:
生、①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物、②-④擺出現象:舉例說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侵、⑥-⑦揭示態度: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不同態度。
者、⑧采取措施:寫目前世界各國采取相應的措施。
2、文章是怎樣介紹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具體說明了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現象。舉了三個例子,如“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
4、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本文是事理說明文,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
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四、質疑:(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五、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六、布置作業: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6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歸咎jiù 藩fān籬 扼è制
2.解釋下列詞語。
(1)束手無策:比喻沒有任何辦法對付。
(2)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
(3)歸咎:歸罪。(4)藩籬: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3.用恰當詞語填空。
(1)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2)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濤。
《生物入侵者》導學案 篇17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生物入侵的有關知識。
2、初步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的的合理性,學習掌握文中所用的“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掌握文中所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競賽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對象
看一看有關水葫蘆、食人魚、貓鼬等的資料,了解當今生態系統所面臨的巨大威脅——生物入侵者。
二、明確學習目標
1.略讀課文,學會篩選信息,明確有關生物入侵的知識。
2.研讀課文,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3.增強環保、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三、教學環節
(一)、檢查預習
(二)、問題導讀,走進文本
1、速讀課文,圈、點、勾、畫,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
2、從課文中找出能回答下列問題的答案.
(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
(2)生物遷移有哪兩種情況?生物入侵者是其中的哪一種?
(3)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4)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危害,作者舉了哪些例子?
(5)生物入侵的途徑是什么?
(6)生物學界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態度有何不同?作者傾向于哪一
種?你贊同哪一種呢?
(7)目前美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合作探究
1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說說它們的表達
效果。
(看哪組找得又快又準)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有哪些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2、面對日益嚴重的生物入侵,我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來加強防范?
(五)、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
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面對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危害,我們作為中學生不能無動于衷。要留意身邊從未見過的生物,要關心本地區的生物入侵現象,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為保護生態、保護自然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布置作業
向本地的環保局長寫一封信,介紹我縣因如何防治生物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