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教案(精選12篇)
《新聞兩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了解新聞的特點、結構、語言。
2、初步學會分析新聞。
3、激發學生閱讀新聞的興趣。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方法:引導、啟發、組織學生自己設問答問。
教學手段:多媒體投影。
教學過程:
一、[投影]新聞(動畫)
二、[教師引導]
你平時在哪里能夠看到新聞?
[學生交流]:報紙、電視、廣播、網上
三、[教師引導]
你想了解新聞的哪些知識?
[學生交流]待定
四、[投影]教師建議
1、閱讀預習提示1、2兩小段。
2、閱讀106頁《寫消息》。
3、結合書下注釋閱讀課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劃出你要
掌握的有關新聞的內容。
五、[投影]教師指導
在紙上寫上你所不懂的問題,請教別人。
設計一個好題目考考你的小組長或課代表。
[學生交流]
六、[投影]強調要點
特點:真實性(真)
簡明性(簡)
時效性(新)
結構:標語導語主體
背景結語
語言:簡明、準確。
以記敘、描寫為主
七、[能力訓練]投影網上新聞
美發現可能屬于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碎片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專電據法新社23日報道,美國官員稱,搜索人員日前在內華達州又發現一塊可能屬于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碎片。
目前,這塊碎片的數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確認。有關部門此前認為,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起落裝置的一部分就墜落在內華達州的沙漠地帶。
本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降落過程中突然爆炸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美國有關部門隨即展開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希望找到更多的
航天飛機殘骸,以便徹底查明事故原因。(完)
要求學生分析新聞結構,談談通過閱讀新聞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八、[結束語]課后希望學生多讀新聞增長最新知識,作出理智判斷。
九、[作業]網上閱讀新聞,進行交流。
《新聞兩則》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錄音新聞,學生對此比較陌生。因為錄音新聞既不同于一般廣播稿,又不同于學生常見的電視新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把握錄音新聞的特點,可采用聽錄音新聞或模擬播音的方法。
2、本文報道的是重大歷史事件——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了解這一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根據學生和教材的實際,特制定如下內容: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學習時間:
課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二、展示目標三、展示預習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學生自學效果交流(出示投影)。要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四、朗讀課文
1、教師點撥: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求: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學生評析。五、探究練習(投影)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下列句子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處理方法: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朗讀句子,注意語速、語調,讀出感情。六、理清思路,把握內容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投影)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在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這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七、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例:它(潛艇)象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來說明嗎?想一想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八、課堂總結學生談學習體會,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進行說話練習。九、布置作業
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再回家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新聞兩則》教案 篇3
課文說明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是大家熟悉的傳統課文。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21日下午五時,西路軍、東路軍又同時發起渡江作戰,至22日22時,或全部渡過,或三分之二渡過,或大部渡過,整個戰役取得基本勝利,毛澤東匯總各路戰況,報道全線捷報,氣勢磅礴。新聞主體部分是并列的三個層次,宜用列表方法整體把握內容。根據這則新聞的特點,可以著重探究本文語言表達是怎樣做到準確、簡潔的,還可以探究并列的幾個方面是怎樣彼此關聯的。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聞作品,內容不局限于南陽解放,而由南陽解放說開去,敘述一年多來中原戰局的巨大變化,中原我軍的巨大勝利。導語概述解放南陽之后,說三國,道后漢,用史料說明南陽重要的戰略地位。接著回顧一年來,蔣介石由“極重視南陽”到被迫放棄南陽的經過,說明蔣軍全局敗壞的形勢。再從敵方轉向我方,概述戰略反攻以來取得的一系列偉大勝利;再次回過頭來說南陽逃敵的命運。根據這則新聞的特點,要注意劃分層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內容的聯系。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教學過程
一、學生自讀課文
讀書時,畫出生字詞(或自己查字典解決)。
(學生課前還通過網絡等查閱有關渡江背景,在班上交流。)
二、感知體驗課文
1、當當播音員:
如果你來當戰況播音員,你在重音、語調、情感、節奏上應怎樣讀這則新聞?
教師指導:全文朗讀的基調:慷慨激昂、豪情萬丈;像“沖破”、“橫渡”等詞語重讀,讀出勝利的喜悅……
2、當當軍事家:
如果你來當軍事家向觀眾介紹渡江戰役的戰況,那么你將如何介紹?(學生自讀、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要介紹渡江的背景;20日、21、22日戰況分析。(可對照書上的示意圖,要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渡江戰役的大致過程)
教師出示一張較大些的渡江戰役示意圖(照教材繪制即可),請各小組復述較好的一位同學指圖復述,其他同學靜聽。然后,指出其復述的不確之處。
三、生成──探究性學習
學生生成問題預計:
1、文中哪兩句話概括了同學們剛才復述的內容?
第1句、第2句。
2、有沒有哪一句能夠概括全文主要內容?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3、這則新聞起始,括號里的內容表明這則新聞報道的單位、時間。這些內容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4、“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這個表明地點的句子里,準確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因為九江尚未解放,體現了本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結合課文指導有關新聞知識:標題、導語、主體;特點:真實性、及時性(略)
四、加深對本文內容的理解
聽毛澤東詩《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朗讀或歌曲的錄音,條件不具備的,由教師朗讀,力圖感染學生,加深對本文內容的理解。
五、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口頭完成。
2、熟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本文的情感和語言的精練。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教學過程
一、學生仿照第一課時學習過程自主學習
二、學生生成問題指導(可參見《讀寫導航》)
1、試用“‖”線,給《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劃分層次,并列出層次提綱。
2、新聞報道的事件必須具有時效性,要迅速及時地報道新近發生的國內外事件。《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為什么要概述一年多來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和南線人民解放軍的戰績?
3、兩則新聞中,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的情形,我們可以用很多成語來形容,請寫出五個。
4、想想兩則新聞中,國民黨反動派為什么會節節敗退,而人民解放軍則戰無不勝?
課后延伸
1、創造條件,觀看《渡江偵察記》、《開國大典》之類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運用學到的新聞知識,寫一則學校(班級)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聞報道。
2、關心國際國內時事(中東局勢的發展,巴以和平進程等),到班內說一說你關注的新聞和你的評論。
《新聞兩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了解新聞特點,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
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資料。
學生每人準備一份當天的報紙。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勝利戰況。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冒著炮火奮勇挺進,沖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新聞,給全軍戰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回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了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導入 (導入 課文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設定)
(教師配樂朗誦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詩,聲情并茂地導入 課文)這首詩是為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而作,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毛澤東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親自撰寫的一篇新聞,題目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或讓學生拿出當天的報紙瀏覽新聞版,簡要介紹幾則新聞,由新聞的標題導入 )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布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么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么順
序報道,為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 、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
看導語 。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
意這六點,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布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后,你以為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后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了解新聞內容。再
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并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并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后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
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
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
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布置作業
就現代戰爭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并整理在練習本上。
《新聞兩則》教案 篇5
〖創意說明〗
文章的時代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如果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模擬經歷,感受體驗,課堂會別有洞天。
〖教學步驟〗
序曲:
電視,以其五彩繽紛的視頻、極富渲染力的音響、精彩的制作、豐富的內容吸引著我們,而新聞,又是電視節目中的重頭戲,今天,我們學習《新聞兩則》,讓我們試著走進電視──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先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師的方法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一、來當制片人
將學生分成地圖繪制、場景設置、鏡頭剪輯三個小組,要求: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自己小組的任務。
1、地圖繪制組:
分別將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已占領的地方用紅色標線,向前進發點用尖頭標出。可以將課本上的圖掃描后放大,再根據課文內容標上記號,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 flash 制作。
2、場景設置組:
如果電視臺想在新聞播報之后還進行一次軍事訪談,請你設計一下訪談時人物的背景、服裝、道具等。
3、鏡頭剪輯組:
如果這則新聞出現在電視上,與新聞播音相配的畫面應是哪些?
二、進入演播廳
1、當當播音員:
如果你來當播音員,你在重音、語調、情感、節奏上應怎樣讀這則新聞?
學生自瀆、討論、交流。重點指導:
⑴ 全文的朗讀基調:慷慨激昂、豪情萬丈。
⑵ “沖破”“橫渡”“均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等應重讀,讀出一種勝利的喜悅。
“控制”“封鎖”“切斷”應干脆利落地重讀,讀出一種自豪與驕傲。
⑶ “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應讀出奚落、嘲諷的語氣。
……
2、當當軍事家:
如果你來當軍事家,你應該向觀眾介紹哪些方面的情況?
討論明確:背景: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定國內和平協定。解放軍執行毛澤東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全面大進軍。第二、三野戰軍和地方武裝在長江南北廣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長達500余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
戰況分析:二十日夜解放軍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
二十一日下午開始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并占領揚中、鎮江、江陰,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
形勢預測:解放軍很快會占領南京,國民黨大勢已去。
3、當當主持人:
如果你來當主持人,你將怎樣設計導播語、采訪問題、結束語?
設計示例:
導播語:大家知道。國共和平談判破裂后,解放軍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發起了渡江戰役,那么現在戰況如何呢?戰爭又將如何發展呢?今天我們請來了著名的軍事專家來到了我們的演播現場,下面我們就請專家來為我們分析分析。
采訪問題:
⑴ 請您給觀眾朋友們就最新戰況作些介紹。
⑵ 請您預測一下明天的戰事。
⑶ 您認為戰爭還會持續多少天?
⑷ 現在的情況對哪一方有利?
⑸ 您認為最終的勝者是哪一方?
結束語:好,剛才專家對戰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戰爭的形勢也進行了預測,那么戰爭究竟會怎樣發展呢?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的節目,明天這個時間再會!
三、坐上觀眾席
如果你是觀眾,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務:
1、你聽出了新聞報道者的情感傾向嗎?
2、對軍事家的分析,你還有異議嗎?
3、對這場戰爭,你好可以補充一些“獨家”的資料嗎?
四、學生仿照上面的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
《新聞兩則》都是寫勝利,但情感的強烈程度、寫法等方面存著較細微的差別。有比較才有鑒別,在比較中能更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寫作特色,進而訓練思維,進入較高層次的閱讀境界。
〖教學步驟〗
一、找“同”
分別閱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1、作者相同:
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2、目的相同:
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3、主旨相同:
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4、大背景相同:
都處于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二、找“不同”
1、具體時間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于1948年11月5日,遼沈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2、具體地點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生在長江沿線;《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發生在地處中原的南陽。
3、具體寫法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于歷史上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名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介石的暗淡前途。
4、構思特點不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5、語言風格有別: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占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著他的”。
三、將自己的發現寫成小段的鑒賞性文字
《新聞兩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了解新聞特點,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
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資料。
學生每人準備一份當天的報紙。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勝利戰況。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冒著炮火奮勇挺進,沖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新聞,給全軍戰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回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了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教學設計
導入 (導入 課文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設定)
(教師配樂朗誦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詩,聲情并茂地導入 課文)這首詩是為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而作,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毛澤東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親自撰寫的一篇新聞,題目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或讓學生拿出當天的報紙瀏覽新聞版,簡要介紹幾則新聞,由新聞的標題導入 )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布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么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么順
序報道,為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 、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
看導語 。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
意這六點,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布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后,你以為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后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了解新聞內容。再
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并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并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后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
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
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
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布置作業
就現代戰爭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并整理在練習本上。
《新聞兩則》教案 篇7
錄音新聞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學過程: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新聞兩則》教案 篇8
1課時
1.準確傳達信息。
2.清楚、連貫地講述。
能準確、清楚地傳達信息。
連貫地講述新聞。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現代這個信息社會里, 生活產生新聞,新聞充實生活。時時處處我們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
如:
你們平時都是通過什么方式來了解新聞的?(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上網)
讀報紙、看電視、聽廣播、上網,這些方便、快捷的途徑,讓我們隨時都能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讓地球變得越來越小,我們應該關注國內外發生的事情。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就來說說自己知道的新聞,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吧!
(板書:說新聞)。談話引出“說新聞”話題,把學生帶入新聞發布會的情境,為新授知識做鋪墊。
1.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什么?在你最近了解的新聞中,選一則感興趣的和同學交流。要說明新聞的來源,把新聞講清楚,不要隨意更改新聞的內容,還可以說說自己對這則新聞的看法。2.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么?
(1)準確表達信息。
(2)清楚、連貫地講述。(板書:準確表達信息;清楚、連貫地講述)
1.(師)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聞發布會,你們認為要做哪些準備工作?請大家分小組討論討論。
2.(生)A、要選一個靈活、機智、知識豐富、口才突出的新聞發布會主持人。
B、新聞發布人要大方自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C、發布的新聞要有意義。
D、發布的新聞稿要結構完整,簡潔明了,能夠吸引人。
E、作為發布人要對自己所發布的新聞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能夠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3.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一起總結的這幾點對于開好一次新聞發布會很重要,待會兒我們的“小小新聞發布會”就以上述這五點來作為評比標準,看看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中,哪些同學表現最突出,我們就可以評他為“最佳新聞發布人”;同時我們還要評出今天的“頭條新聞”“熱點新聞”“最佳新聞”等。我知道大家都準備了很多的資料,但光會收集資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會整理資料。現在,我們就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幾大塊來自由組合,整理一下手頭的資料,爭取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有好的表現。
4.學生按照“時事”“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日常生活”“其他”這幾大版塊自由組合,交流,討論,整理新聞。教師巡視指導。
召開小小新聞發布會
1.大家推選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各小組推選代表作為新聞發布人。每個板塊選二個代表上臺發布新聞。
2.新聞發布會主持人上臺宣布:小小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提出相關要求:
每個版塊的二個代表分別發言,每個代表發言后有一分鐘的提問、答問時間。
3.按照“時事──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日常生活──其他”的順序,各板塊代表依次上臺發布新聞并回答同學們的提問。
1.評價新聞發言人的發言,教師點評、指導。
2.總結剛才新聞發言人的優缺點,再次準備。
3.新聞發言人就同樣的內容進行求異創新發言。
4.選出“最佳新聞發言人”“最佳新聞”“頭條新聞”“熱點新聞”等。
5.主持人宣布新聞發布會結束。
出示交際要求,讓學生感知交際的內容。為口語交際打下基礎。
師生合作,討論交流新聞發布會的準備工作,為開展新聞發布會打牢基礎。
教學生一些發布新聞的技巧后,通過小組合作、選拔,找代表展示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訓練學生交際能力。
1.通過今天的小小新聞發布會,你有哪些收獲?
預設:學會和別人交流新聞信息。
預設:能夠準確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2.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建設者,我們從小就要學會關心國內外大事。同時,我們還要通過各種渠道鍛煉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膽識。像這樣的小小新聞發布會我們以后還會利用“精彩十分”和班隊活動課的時間經常進行,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關注新聞,收集新聞,撰寫新聞報道,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準確表達信息,
清楚、連貫地講述。
成功之處:
1.訓練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這節課,讓學生課前查找一些關于“新聞”的知識,使學生準確的界定“新聞”的概念。課前找一些相關的資料,發布會、小組討論才能有本可依,確保新聞的“新、準”。
2.形式新穎,激起學生的交際積極性。
利用“小小新聞發布會”的形式,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和討論中,了解了新聞,很好地訓練了自己的交際能力。
不足之處:
有些學生明顯準備不足,甚至不太明確什么是“新聞”。
今后在監督力度上下功夫,課前及時調查了解學生材料的準備情況,或者解決他們的困難。
《新聞兩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準確傳達信息。
2.清楚、連貫地講述。
教學重點
能準確、清楚地傳達信息。
教學難點
連貫地講述新聞。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現代這個信息社會里, 生活產生新聞,新聞充實生活。時時處處我們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
如:你們平時都是通過什么方式來了解新聞的(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
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方便、快捷的途徑,讓我們隨時都能了解到國內外的新聞,讓地球變得越來越小,我們應該關注國內外發生的事情。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就來說說自己知道的新聞,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吧!
(板書:說新聞)。談話引出“說新聞”話題,把學生帶入新聞發布會的情境,為新授做鋪墊。
二、明確要求,有的放矢。
1.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什么?
(1)在最近了解的新聞中,選一則感興趣的和同學交流。
(2)要說明新聞的來源,把新聞講清楚,不要隨意更改新聞的內容,還可以說說自己對這則新聞的看法。
2.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么?
(1)準確表達信息。
(2)清楚、連貫地講述。(板書:準確表達信息;清楚、連貫地講述)
三、師生參與,合作探究
1.(師)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聞發布會,你們認為要做哪些準備工作?請大家分小組討論討論。
2.(生)A、要選一個靈活、機智、知識豐富、口才突出的新聞發布會主持人。B、新聞發布人要大方自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C、發布的新聞要有意義。D、發布的新聞稿要結構完整,簡潔明了,能夠吸引人。E、作為發布人要對自己所發布的新聞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能夠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
3.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一起總結的這幾點對于開好一次新聞發布會很重要,待會兒我們的“小小新聞發布會”就以上述這五點來作為評比標準,看看在今天的新聞發布中,哪些同學表現最突出,我們就可以評他為“最佳新聞發布人”;同時我們還要評出今天的“頭條新聞”、“熱點新聞”、“最佳新聞”等。我知道大家都準備了很多的資料,但光會收集資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會整理資料。現在,我們就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幾大塊來自由組合,整理一下手頭的資料,爭取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有好的表現。
4.學生按照“時事”“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日常生活”“其他”這幾大版塊自由組合,交流,討論,整理新聞。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面互動,召開會議
召開小小新聞發布會
1.大家推選新聞發布會主持人。各小組推選代表作為新聞發布人。每個板塊選二個代表上臺發布新聞。
2.新聞發布會主持人上臺宣布:小小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提出相關要求:
每個版塊的二個代表分別發言,每個代表發言后有一分鐘的提問、答問時間。
3.按照“時事──經濟──文化──教育──體育──日常生活──其他”的順序,各板塊代表依次上臺發布新聞并回答同學們的提問。
五、求異創新,教學評價
1.評價新聞發言人的發言,教師點評、指導。
2.總結剛才新聞發言人的優缺點,再次準備。
3.新聞發言人就同樣的內容進行求異創新發言。
4.選出“最佳新聞發言人”、“最佳新聞”、“頭條新聞”、“熱點新聞”等。
5.主持人宣布新聞發布會結束。
六、師生總結,交流收獲
1.通過今天的小小新聞發布會,你有哪些收獲?
預設:學會和別人交流新聞信息。
預設:能夠準確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2.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建設者,我們從小就要學會關心國內外大事。同時,我們還要通過各種渠道鍛煉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膽識。像這樣的小小新聞發布會我們以后還會利用“精彩十分”和班隊活動課的時間經常進行,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關注新聞,收集新聞,撰寫新聞報道,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新聞兩則》教案 篇10
一《新聞兩則》教案 ssslll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解并掌握新聞的基本要素
2、識記課文重點字詞
(二)能力目標: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新聞
(三)教育目標:
了解感悟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階段的偉大氣勢,分析評價戰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
二、重點難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三、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
(一)導語 :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你們都是通過哪些方式來了解世界的風云變幻、國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眾的街頭巷議呢?
新聞縮短了你、我、他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尋常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國內外時事,獲取各種生活的信息。好的新聞是可以穿越時空,供人們品讀與回味的。今天,并讓我們來共同研讀一篇來自于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佳作,讓我們重溫那段蕩氣回腸、青春激揚的硝煙歲月。
(二)揭題解題
(三)學生自讀課文(包括讀“預習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識)。讀書時,畫出生字詞(或自己查字典解決)。
識記重點字詞:
鄂(湖北) 豫(湖南) 綏靖 阻遏 銳不可當 氣勢磅礴 回腸蕩氣 聿 闈鄉
【說明】熟悉歷史背景,學習字詞,大致了解全文內容。
(四)朗讀課文,或聽朗讀錄音。對照書上的示意圖,進一步了解三路大軍渡江戰役的經過。提出要求:對照示意圖,能夠復述渡江戰役的大致過程。
(五)兩位學生一組,彼此照著示意圖復述渡江戰役的經過。教師巡視,注意發現復述較好的同學,準備請他(她)上黑板前面復述。
(六)教師出示一張較大些的渡江戰役示意圖(或對照教材也可),請剛才發現的復述較好的一位同學指圖復述,其他同學靜聽。然后,指出其復述的不確之處。
【說明】利用復述這一方法,引導學生理清三路大軍渡江的情況,從而認清本則新聞主體的內容。學生指圖復述時,教師可隨之板書如下,增強學生認識本文內容的條理性。
中路軍
西路軍
東路軍
(七)借助問題,傳授新聞結構的知識。
1、文中哪兩句話概括了同學們剛才復述的內容? (第1句、第2句)
2、有沒有哪一句能夠概括全文主要內容?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3、教師講知識:
(1)這則新聞的前兩句是“導語 ”(板書),它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導語 在新聞的開頭,一般不長,往往是一兩句話,有時也用一段話。
(2)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稱為“主體”,剛才同學們復述內容就是這則新聞的“主體”。評述三路大軍渡江戰斗的經過,指出我軍勝利渡江的重大意義。
(3)新聞還要有“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就是本文標題。標題以凝煉的語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標題、導語 、主體是一則新聞不可缺少的三個部分(如有條件,教師可適當增加些知識給學生,如副標題、結語等)。一則新聞,往往由這三部分構成。
【說明】教師隨著講解,板書:標題、導語 、主體。這是傳授知識的環節。作為學生新接觸的一種體裁,講些必要的知識是有用的,不能忽視。在學生對本文內容和構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傳授有關知識,顯得自然,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太困難。
(八)通過比較,傳授新聞特點的知識。
1、這則新聞起始,括號里的內容表明這則新聞報道的單位、時間。這些內容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括號及其中的內容屬于新聞的“電頭”──學生答題后教師再講,這些內容表明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報道的及時。“預習提示”介紹“22日夜,毛澤東同志又撰寫了這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況的新聞稿”,證明了報道的及時。)
2、從這里我們能看出“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材料真實,報道及時)
3、主體部分中,有兩處寫到“至發電時止”。這樣寫說明了什么?(報道準確)
教師板書:真實、及時、準確
這是新聞的三個特點。此外,簡明也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板書“簡明”)。渡江戰役頭緒多,戰線廣,但這則新聞卻寫得簡明扼要,并及時報道,使廣大人民群眾盡快了解到戰役的進展。關于簡明扼要問題,課后有短文專門講解,課下閱讀。
(九)體會本文語言表達的一些特點。
1.題目是“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百萬”是實數,還是虛數?
(是實數。中路軍30萬人;西路軍35萬人;東路軍35萬人)
人數的確切,更體現了報道的真實、準確、嚴密。
2.“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這個表明地點的句子里,準確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因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則新聞,客觀、真實地報道渡江戰役的經過,但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請你找出一兩處帶有較強感情色彩的語句,讀一讀。
(十)布置作業 :
課后練習二、三。口頭完成;
課后練習六。書面完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鞏固重點字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新聞六要素及結構要素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新聞
3、了解我國在解放戰爭時期采取的土地政策,感悟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階段的偉大氣勢。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課:
1、回顧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2、整理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華里長江戰線
事件發生的原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戰役。
經過與結果:人民解放軍兵分三路橫渡長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聞的結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標題、導語 、主體、背景、結語。
3、請合上書用簡短的話將這則消息復述出來。
結合復述討論課后練習一,明確交代清楚要素是新聞真實性的需要。
二、學習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一)整體感知:
1、速讀新聞,理清新聞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事件發生的原因:蔣軍因全局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各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下,困守南陽的蔣軍被迫棄城南逃。
經過與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后進軍,大量殲敵,擴大并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云棄城南逃,我軍當即占領南陽,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個據點外,全部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討與練習四
2、全文共分為五個層次:
1)導語 ,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指出南陽守敵棄城南逃的背景、時間
2)背景材料,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3)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5)預言南陽逃敵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題:俗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從文中選擇論據來證明蔣軍的大勢已去?
閱讀全文尋找證據,證明我軍進行的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2、完成研討與練習三第三組,感受新聞語言的生動與形象
例:比較下面兩段話:
A、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越過安慶蕪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共渡過了30萬人。
B、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
分析:上面兩段話主要意思一樣,但第1段表達較籠統。第2段中將“越過”改為“突破”,體現了人民解放軍是經過激烈的戰斗才取得勝利的。“渡至”比“到達”的意思具體確切,說明人民解放軍是從水路進軍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時內”和“即已”則比“共”字更具體、更準確了,突出人民解放軍渡江時間短、進軍神速。第2段是毛澤東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較,充分體現了新聞語言的準確和簡明。
四、教師總結:
1、《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2、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五、提高鞏固
從近期報紙上找一則你最喜歡的新聞進行分析,分別找出該則新聞的六要素、結構要素以及進行適當的點評,具體的闡述你喜歡它的原因。
六、作業 練習
1、檢查字詞
2、課后練習討論
【附:教學后記】
課后記:新聞文體知識教學,如何能與新聞的內容結合起來,是本文教案設計時思考的一個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先引導啟發學生找出能夠概括全文內容的語句,而后講授有關“導語 ”的知識,因為“導語 ”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能夠概括表述全文內容。學生既練習了辨析關鍵語句的能力,又對“導語 ”的位置和作用留下較為清晰的印象,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自然結合在一起。
《新聞兩則》教案 篇11
學習重點: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l、了解消息的一般特點,把握新聞的諸種要素。
2、探究本文是如何謀篇布局,一氣呵成的。
3、理解消息的語言特點,體會本文準確精練、鏗鏘有力的語言。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1、閱讀課文,理清層次,把握全文內容。
2、感受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和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
3、學習寫作消息,報道身邊小事。
知識講解:
一、 基礎知識
1、正確朗讀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
閿鄉wén襄陽xiāng綏靖suíjìng鄂豫區è高屋建瓴líng
荻港dí殲滅jiān潰退kuì杜聿明yù宋希濂lián
2、辨識下列詞語的字形、意義并學會運用。
氣勢磅礴回腸蕩氣高屋建瓴銳不可當阻遏前行負隅頑抗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回腸蕩氣:形容文章、樂曲等十分動人。
高屋建瓴:從房頂上往下瀉水,比喻居高臨下的形勢。
磅礴:盛大。
諸:眾,許多。
遏:阻止。
綏靖:安撫,平定。
業已:已經。
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二、 重點分析
1、“渡江戰役”背景及寫作本文意義。
1947年7月到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范圍內轉入戰略進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軍連續發起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給國民黨反動派以致命打擊。1949年4月15日,國共雙方談判,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談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發布了“向全國進攻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軍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的一千華里的戰線上,發動了渡江戰役。
在渡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毛主席親自撰寫《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及時報道戰況,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鼓舞,對于瓦解敵軍斗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本文是一篇新聞(消息),如何把握全文內容?
第一,要知概況——先看標題(標題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實)。
從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可知人物及數量、地點及場面,可以感受到戰役的空前壯闊、歷史罕見,想象到江南人民看到此消息的激動和振奮。
第二,再詳細一些了解——看導語 (導語 是正文的第一句或第一層、段,吸引讀者閱讀下文,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實,點明主題)。
從導語 可知渡江的詳細區域和戰役的全局情況。
第三,更仔細的了解全部內容——看新聞的主體部分(主體緊接導語 進行補充和發展,進一步闡述主題,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情況、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斗志的原因。
3、如何把握本文的六要素(即記敘的六要素)?
只要把這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時留意,就能把握住了。如讀這一段“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你思考一下,就能明白:人物?中路軍30萬人。時間?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地點?安慶、蕪湖線。原因?要渡江。經過?突破安慶、蕪湖線。結果?渡過三十萬人,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
4、本文的主體部分為什么按中、西、東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么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
本文依時敘事,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著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后詳說東路激戰,文勢涌起高潮:東路軍的戰況直接關系到能否包圍敵軍,解放南京;因此在報道我東路軍進展時,和中西兩路軍有幾處不同,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二是更詳盡地寫了戰果。
5、新聞主要是“用事實說話”,也可以插入簡要的議論(深化內容)。本文議論了敵人毫無斗志的原因:一方面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另一方面國民黨反動派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這兩方面的議論為什么一略一詳?先后順序能否顛倒?
本文對我軍英勇善戰略加議論,是因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已說明一切;對敵軍方面的較詳議論,是為了把極少數戰爭要犯和廣大官兵區別開來,以利于爭取多數,孤立少數,瓦解敵軍;再則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議,正是我軍發起渡江戰役的直接原因。
兩方面的議論先后順序不能顛倒,我軍的英勇善戰必須充分肯定,而且從行文的氣勢和語言的銜接來看,也應該這樣安排。
6、本文的語言準確精練,要注意分析。
(1)注意比較①②兩句(下同),體會加點詞語含義的不同之處。
①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越過安慶、蕪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共渡過了三十萬人。
②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
“越過”只寫出了“經過”,“突破”表現了經過戰斗所取得的進展。
“到達”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達”之意,“渡至”則表現的是“從水路進軍,來到了……”
“共”只表示一般的總結性的統計,“24小時內即已”強調了時間之短、進軍之神速。(所以,②句的語言準確恰當。)
(2)注意用語的準確和色彩的不同。
①現在,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剩下的23日可渡完。
②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
“現在”與“至發電時止”相比,后者時間概念更確切,且有“戰勢發展迅速,我軍勝利進軍”的豪邁之情蘊含其中。
“剩下的”容易產生誤解,是人員,還是物資?“余部”是軍事術語,在這里指還未渡江的部隊,這個詞用在報道戰況的消息中,既確切,又得體。
(3)注意比較語句的感情色彩。
①結果就在21日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句①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時間。而句②則充滿了嘲諷,湯恩伯本是來“督戰”的,結果不但無戰可“督”,而且全軍覆沒,狼狽不堪。敵軍的“不料”,正顯出了我軍的神勇。
(4)語言的精練還體現在:一、用單音節的詞不用雙音節詞。電文極端精練,軍事用語更斬截有力。二、適當采用文言詞語。例如,“至發電時止”斬截有力,如果寫成“到了發出電文的時候為止”,就拖沓了。又如,說“現已占領”不說“現在已經占領”。(另外,還有一些鮮明、生動的用語,如:“甚為微弱”“整天激戰”“控制”“封鎖”等,不再一一贅述。)
7、解放南陽的背景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1947年6月底,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以主力一部挺進中原,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滅國民黨軍;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裝堅持內線作戰,收復失地。10月10日,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戰爭第二年,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152萬人,攻克大批國民黨軍重點設防的城市,為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創造了條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軍連續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發于1948年11月5日,遼沈戰役業已勝利結束,淮海戰役是1948年11月6日發起的,這則新聞發電之日正是淮海戰役前夜。
8、閱讀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看看可以分為幾個層次?獲得哪些感受?
第一層,是導語 :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指出南陽守敵棄城南逃的背景、時間。
第二層,是背景資料: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背景。
第四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第一,恢復和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創立了七個軍區,極大地擴大了老根據地。第二,殲滅了大量的國民黨正規部隊,發展了我黨武裝力量。第三,糾正了“左”的策略,孤立了敵人,鞏固了根據地。
第五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云前途黑暗。
自古以來,南陽就是戰略要地。通過閱讀這一則新聞,我們可以感知: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后,我軍走上了節節勝利的道路。毛澤東親自撰寫這則新聞,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9、你了解新聞的一般知識嗎?
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述評四類。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如上述兩篇文章)。
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個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題、正題、副題;導語 ,一般指“電頭”(交待通訊社的名稱、發電地點和時間或電稿來源)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來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實,使讀者一目了然;主體,隨導語 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聞的關鍵所在;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根據內容的需要,可有可無;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常插在主體部分,也插在“導語 ”或“結語”之中。如:
電頭(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作用:表明材料真實、報道及時。導語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主體(①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③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講求時效、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鞏固訓練
1、找出下列詞語中注音和書寫的錯誤,并改正。
A閿鄉mén襄陽xiāng監督回脹蕩氣________
B荻港dí殲滅qiān阻遏氣式磅礴________
C綏靖suíjìng宋希濂qián消耗銳不可擋________
D潰退kuì杜聿明lù逃竄高屋建領________
2、如何閱讀新聞,把握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遷移閱讀
閱讀下列新聞,回答文后問題。
①撞沉小船好險所幸沒有傷亡
本報訊前晚,浦口碼頭水域發生一起撞船事故,一條15噸左右的泰州籍小水泥船被撞沉,所幸無人員傷亡。
當晚7時許,水上警察支隊下關派出所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現場,此時小水泥船已經下沉,船上洪某夫婦在沉船時跳到了另一艘大船上,故無大礙。據了解,肇事船為“皖和縣貨0771”號空船,載重噸位5印噸左右,船主胡某今年50歲,安徽和縣人。目前該起沉船事故,已移交海事部門著手調查處理。
②登革熱有可能爆發
本報廣州電前天,專家告誡9月份登革熱隨時可能爆發,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輕心。據新快報報道,昨天廣州市第三次登革熱防治工作會上專家稱、今后疫情控制的關鍵要看9月份;特別是最近下雨比前段時期要多,容易產生積水,有利于蚊子繁殖、傳播登革熱,加上進入9月,全市各大、中小學陸續開學,人口高度集中,容易造成爆發。
APEC峰會期間
③美3000特工保布什
本報綜合消息據德通社8月28日報道,在美國總統布什參加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高峰會議期間,美國將至少部署3000名安全特工保護布什的安全。
為了迎接10月20-21日舉行的APEC高峰會議,泰國已經加強了安全警戒措施。泰國警察總司令訕?沙魯達儂上將稱,在會議開始前,泰國警方將對“曼谷的每一寸土地”進行檢查,包括湄南河的水管和房屋底下的排水管道等。
目前,美國安全特工的先遣人員已經抵達泰國,正與泰國特別警察和防暴警察一起接受訓練。他們特別注意到湄南河堤岸的安全。據悉,與會的20多個國家領導人將沿湄南河參觀皇家船隊。
④意火車出軌20人受傷
據新華社羅馬8月28日電意大利一列直快列車當地時間28[3早晨在從南部城市雷焦卡拉布里亞開往北部米蘭市途中出軌,造成約20名乘客受傷。
當地警方說,這列載有約200名乘客的火車在駛進途中一火車站的臨時停車軌道、給其他列車讓行時,車頭突然撞上了車站鐵軌上的緩沖器,造成車頭和第一節車廂出軌。
事故發生后,地方當局緊急派出醫療救護人員前往出事地點。目前傷勢嚴重的10名旅客已被送到附近醫院搶救。
警方已對事故進行了初步調查。據警方估計,事故可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1、新聞①的標題表明了什么?導語 部分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聞①中“目前該起沉船事故,已移交海事部門著手調查處理”這句話屬于新聞結構五部分中的哪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聞②只有一整段內容,導語 在哪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聞③正題前的“APEC峰會期間”屬于哪部分?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聞③中“據悉,與會的20多個國家領導人將沿湄南河參觀皇家船隊”一句屬于_____。
6新聞④中第一段開頭的“據新華社羅馬8月28日電”屬于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練習
寫一則新聞,報道學校或班級里某人、某事或某項活動。
要求:1、擬出恰當的標題。
2、注意導語 的概括性和準確性。
3、要簡潔明了,字數在300左右。
參考答案
鞏固訓練
1Awén腸Bjiān勢Clián當Dyù瓴
2首先,看標題,知概況。其次,看導語 ,略了解。第三,看主體,更詳細。
遷移閱讀
1標題概括了消息的主要事實。導語 是第一段。
2結語
3第一句。用來提示內容的要點,使讀者一目了然。
4引題。交待背景,引出主題。
5背景。
6電頭。交待通訊社的名稱、發電地點和時間。
寫作練習
略
《新聞兩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了解新聞特點,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
綜合運用默讀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課前準備
查閱有預習生字詞關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資料。
學生每人準備一份當天的報紙。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解放戰爭中渡江戰役的勝利戰況。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冒著炮火奮勇挺進,沖破敵陣,橫渡長江。毛澤東親自撰寫了這則聞,給全軍戰士和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今天讀來依然令人回腸蕩氣。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了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學習這兩則新聞不僅要抓住戰爭的主題,也要抓住新聞的特點)
教學設計
導入 (導入 課文的方式可根據需要設定)
(教師配樂朗誦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詩,聲情并茂地導入 課文)這首詩是為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而作,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毛澤東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親自撰寫的一篇新聞,題目是“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或讓學生拿出當天的報紙瀏覽新聞版,簡要介紹幾則新聞,由新聞的標題導入 )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教師檢查預習字詞情況,布置思考題:
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了什么內容。
再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指出記敘的六要素也是新聞的要素)
精讀課文(可分讀、齊讀),具體說說新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報道渡江情況的?按什么順序報道,為什么?
學生讀課文后,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三個思考題分別針對新聞結構的三部分:標題、導語 、主體)
教師導學
(討論了以上三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要想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就要看標題。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導語 。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就要看主體。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的要素,只要把記敘的六個要素變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注意這六點,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再讀其他敘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內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師布置思考題:
閱讀這則新聞后,你以為新聞具有怎樣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參與。
討論后明確:
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新聞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新聞的特點,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報道及時、語言簡明準確。
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第二則新聞《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了解新聞內容。再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新聞知識學習第二則新聞,并提出思考題。
默讀第二則新聞,理清記敘的六要素。運用所學的新聞知識具體分析第二則新聞,并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之處?
品味兩則新聞語言的特點,完成課后練習三。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學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給予鼓勵。
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布置作業
就現代戰爭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并整理在練習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