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通用16篇)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識記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詞。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內展示的學習過程,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描寫景物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方法:重點: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恰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突破方法:重點:在學生朗讀、賞析、背誦修辭語句的過程中學習運用修辭描寫景物的方法。難點:創設學以致用的情境,讓學生在和諧美好的情境中練習運用修辭描寫景物。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意境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緊緊圍繞“溫晴”這一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生動地描繪了濟南的天氣、山、水,呈現給讀者一幅山青、水秀、天藍、地暖的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的無限熱愛之情。因此本文的教學應在重點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過程中,品味濟南的冬天之美,感悟作者的熱愛之情。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我們共同欣賞幾幅風景圖片,你能說出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節的景物嗎?請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些景物。導語:素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美譽的濟南,真可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徑,柳絲拂面,空氣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蕩漾、荷葉田田,遠眺青山起伏,連綿不斷,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老舍先生對濟南更是情有獨鐘,他把山水秀麗的濟南活脫脫地寫進他的散文里,《濟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這一篇寫景抒情散文看圖片,認真觀察、思考、描繪所看到的圖片。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明確學習目標出示幻燈片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聆聽、記憶增強自主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作者簡介:提問:誰能介紹老舍的有關知識?出示幻燈片:老舍的有關知識學生介紹老舍學生齊讀、識記加強對老舍的了解,掌握文學常識播放課文錄音聽讀過程中請同學們勾畫出文中的生字詞,思考下列問題:1、濟南的冬天天氣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突出天氣的這一特點的?2、請結合具體的段落談談:圍繞這一特點,作者寫了那些景物?考察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與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上面兩個問題。聽讀課文,勾畫生字、新詞思考問題學生讀準字音、理解詞義并齊讀、識記。班內討論交流1、2兩個問題,達成共識。培養學生邊聽讀、邊勾畫、邊思考的學習習慣。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抓住所描寫景物的總體特征,理清作者寫景的思路。自主、合作探究教師出示問題:跳讀課文,從文中勾畫出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語句,談談這些語句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總結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 自主探究、同桌討論交流,通過朗讀、解析等方法,班內交流展示學習成果總結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通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加深對重點問題的理解,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質疑問難結合文中具體語句談談作者在文中抒發了什么感情? 學生互相質疑問難,討論交流有感情的朗讀抒情語句進行體會、領悟。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提問的能力。使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學以致用播放風光片《北國之春》,練一練,比一比,看誰能圍繞景物特征,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生動描寫景物,表達自己的熱愛、贊美之情。觀看《北國之春》,邊看邊構思,準備發言。運用修辭描繪北國之春的美好景色,并互相評價。學以致用,使所學的運用修辭描寫景物的方法,內化為學生的描寫能力、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和賞析能力,。結束語:同學們,從濟南之冬,到北國之春,我們一路走來,風光無限,美不勝收,希望同學們都能有熱愛生活的真心、善于觀察的慧眼、精于描繪的妙筆,使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你們的筆下更具詩情畫意,更希望不久的將來你們能成為像老舍一樣享譽文壇的語言大師。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熱愛寫作的感情。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濟南的冬天 對比 溫晴 突出 陽光下的小山 小搖籃 山 雪后小山 秀美 比喻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 小水墨畫 擬人 水 冬天的水 藍水晶
熱愛贊美教學隨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這一環節,學生思維還不夠活躍,一些重點的修辭語句還注意不到,或理解不透徹,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加強引導,要提前引導學生復習比喻、擬人的相關知識,提示學生分析修辭作用的思路,甚至可以提供一個范例;另外要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經歷,借助聯想、想象等多種途徑去理解修辭方法的作用,同時教師還應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使全體學生敢說、想說。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導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前面我們領略了朱自清筆下溫暖明媚的春天,也走過了梁衡那緊張熱烈的夏天,更感受了三峽那凄婉寂靜的秋天,今天我們相約在冬季,一起來品味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預習反饋
1.朗讀課文,并用筆圈出生字詞,借助字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濟南( ) 倫敦( ) 鑲( ) 水藻( ) 貯蓄( )
發髻( ) 澄清( ) 著落( )看護( ) 響晴( )
響晴:______設若: ________________貯蓄: _______________
空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冬天,你會有什么感覺,通常會怎樣來形容你的這些感覺?(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風凜冽/刺骨、數九寒天天寒地凍,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想起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的孤寂。)
一、以溫晴識溫情,感受濟南的與眾不同(溫暖如春)
1、通過預習,你感受到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你能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嗎?
你覺得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濟南的特點?溫晴。
2、讀文章第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現出濟南“溫晴”的特點的。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家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3、對于冬天的感受,老舍和我們怎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差異呢?
明確:這是“濟南的冬天”,濟南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另外,這是老舍自己的感受,融入了他個人的情感。我想在老舍眼中,濟南的冬天不僅是溫暖晴朗令人舒適,更帶著脈脈的溫情讓人留戀。我們看看文章是否處處圍繞著“溫晴”,也處處體現著“溫情”。
補充資料: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
二、以溫晴看溫情,欣賞濟南的和暖秀美(秀美如畫)
師: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請你找出這些畫面,為它起個貼切的名字,并且解說它的溫晴/溫情。
示例:山村臥雪圖
你看,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不僅能讓我感受到溫暖晴朗,更感受到了陽光對村莊對小雪的溫柔深情。
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里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雪后小山圖 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里包含著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涌動著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著別致的情韻。濟南又稱泉城,水是有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稱。濟南的水來自大地的深處,浩浩蕩蕩,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即使是在冬天,濟南的水也是如此的綠,如此的清,散發著蓬勃的生機,在加上溫晴的天氣,這是一派天明水浄。真的可說是自上而下都是一片藍汪汪了。
師:我們知道,一幅風景畫,畫什么景,是欣賞者關注的。從剛剛同學們的概括和介紹中,我們了解到了老舍對濟南的山水是情有獨鐘。畫面的色彩也是頂頂重要的,同學們有沒有去關注呢?冬天的濟南的確是一幅畫,我們領略了畫中景,也欣賞了景中畫。它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也是一幅寧靜和諧的水墨畫。美呀,太美了。
三、以溫晴品溫情,體會濟南的柔暖情韻(溫情如女子)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里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山水,用飽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請同學們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言,體會溫晴的特點,從而品味其中飽含的溫情。(小組交流)
示例:健美優雅的女郎
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閑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帶水紋的花衣”使得這秀美的女子活潑了起來。
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一圈小山圍成的小搖籃旁,唱著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里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致周到的護士
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致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而且還是日本的護士,更顯溫柔。(徐志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頂”著一髻兒白花寫出了小雪的特點,寫出了青松越發的秀美。
3 嬌美害羞的少女
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著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愿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腳。
老舍先生為什么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由此,你感受到了作者對濟南飽含的是怎樣的情感?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溫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秀美,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四、作業
《濟南的冬天》無處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運用藝術的筆法,來描寫景物之美的呢?請大家尋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體現這些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修辭運用之美 俯瞰仰視之美 動靜結合之美 景物映襯之美
板書濟南的冬天
溫晴之美陽光下的小城
雪后的小山
蘊含綠藻的水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感知,初步感受濟南的冬之美。
2通過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濟南冬天的魅力。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導入: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前面我們領略了朱自清筆下溫暖明媚的春天,也走過了梁衡那緊張熱烈的夏天,更感受了三峽那凄婉寂靜的秋天,今天我們相約在冬季,一起來品味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
預習反饋
1.朗讀課文,并用筆圈出生字詞,借助字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
濟南( ) 倫敦( ) 鑲( ) 水藻( ) 貯蓄( )
發髻( ) 澄清( ) 著落( )看護( ) 響晴( )
響晴:______設若: ________________貯蓄: _______________
空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冬天,你會有什么感覺,通常會怎樣來形容你的這些感覺?(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風凜冽/刺骨、數九寒天天寒地凍,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想起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的孤寂。)
一、以溫晴識溫情,感受濟南的與眾不同(溫暖如春)
1、通過預習,你感受到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你能用幾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嗎?
你覺得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濟南的特點?溫晴。
2、讀文章第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現出濟南“溫晴”的特點的。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
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一直生活在北京,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家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3、對于冬天的感受,老舍和我們怎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差異呢?
明確:這是“濟南的冬天”,濟南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另外,這是老舍自己的感受,融入了他個人的情感。我想在老舍眼中,濟南的冬天不僅是溫暖晴朗令人舒適,更帶著脈脈的溫情讓人留戀。我們看看文章是否處處圍繞著“溫晴”,也處處體現著“溫情”。
補充資料:老舍于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可見作者是懷著對“故鄉”的深情來寫的。*
二、以溫晴看溫情,欣賞濟南的和暖秀美(秀美如畫)
師: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請你找出這些畫面,為它起個貼切的名字,并且解說它的溫晴/溫情。
示例:山村臥雪圖
你看,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不僅能讓我感受到溫暖晴朗,更感受到了陽光對村莊對小雪的溫柔深情。
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里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雪后小山圖 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里包含著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涌動著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著別致的情韻。濟南又稱泉城,水是有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稱。濟南的水來自大地的深處,浩浩蕩蕩,一年四季奔涌不息。即使是在冬天,濟南的水也是如此的綠,如此的清,散發著蓬勃的生機,在加上溫晴的天氣,這是一派天明水浄。真的可說是自上而下都是一片藍汪汪了。
師:我們知道,一幅風景畫,畫什么景,是欣賞者關注的。從剛剛同學們的概括和介紹中,我們了解到了老舍對濟南的山水是情有獨鐘。畫面的色彩也是頂頂重要的,同學們有沒有去關注呢?冬天的濟南的確是一幅畫,我們領略了畫中景,也欣賞了景中畫。它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也是一幅寧靜和諧的水墨畫。美呀,太美了。
三、以溫晴品溫情,體會濟南的柔暖情韻(溫情如女子)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里的山水情意濃濃。
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山水,用飽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請同學們找出文中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言,體會溫晴的特點,從而品味其中飽含的溫情。(小組交流)
示例:健美優雅的女郎
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閑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帶水紋的花衣”使得這秀美的女子活潑了起來。
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一圈小山圍成的小搖籃旁,唱著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里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致周到的護士
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致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而且還是日本的護士,更顯溫柔。(徐志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頂”著一髻兒白花寫出了小雪的特點,寫出了青松越發的秀美。
3 嬌美害羞的少女
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著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愿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的注腳。
老舍先生為什么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由此,你感受到了作者對濟南飽含的是怎樣的情感?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溫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秀美,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溫晴”的特點。
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內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四、作業
《濟南的冬天》無處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運用藝術的筆法,來描寫景物之美的呢?請大家尋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體現這些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修辭運用之美 俯瞰仰視之美 動靜結合之美 景物映襯之美
板書濟南的冬天
溫晴之美陽光下的小城
雪后的小山
蘊含綠藻的水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2.體會作者的感情。
3.通過擬人、比喻的手法品味老舍生動優美的語言。
一、介紹老舍,直接導入
同學介紹
出示課件: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文創作。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龍須溝》《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曾經在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期間,他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分別是《濟南的秋天》和《濟南的冬天》。在《濟南的秋天》這篇文章里他曾這樣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究竟濟南的冬天有怎樣的魅力讓作者如此不遺余力的贊美它,熱愛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體味作者筆下如詩如畫的美景。
二、初讀課文
1.大聲朗讀課文。要求:標上自然段序號,劃出不認識和讀不準的字詞。
2.出示詞語。自讀——指名讀
3.鞏固詞語。請3名學生讀,全班齊讀。
三、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主要運用了什么寫法突出它的這個特點?
——溫晴——對比(舉例)這些都是老舍先生對濟南的真實感受,也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2.瀏覽課文,說一說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來描寫濟南冬天的呢?
——濟南的山和濟南的水
3.小組交流:
①作者寫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別具有什么特點呢?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舒適的特點;薄雪覆蓋下的山,小、太秀氣的特點;城外遠山,小水墨畫的特點,美得精致。
②濟南的水有哪些特點?
——溫,綠,清
四、品味語言
1.賞析第二自然段
師:濟南的山水如詩如畫。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的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①這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寫,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這段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寫山水之前,用擬人的手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的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總體的印象。文章緊扣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既表現濟南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而且其中一睡一曬一醒更烘托出一種舒適溫暖的優美意境,表達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老舍在文章中用優美的語言描寫山水冬景之美,請劃出你最喜愛的句子,并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下你喜愛它的原因。
學生交流:
①人們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從人們的感受寫,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②“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③“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
④“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
⑤“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⑥“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寫出景物的外形,飽含喜愛的心情。——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⑦“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⑧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屋頂上臥著點雪。
——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具體可感,十分傳神的照應了“暖和安適的睡著”
城外的遠山。——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⑨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
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⑩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用擬人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8.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寫法,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2、反復誦讀,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過程時間
一、導語設疑,激發興趣
朱自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酈道元的筆下,三峽四季,風光旖旎,搖曳多姿;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怎么樣呢?他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上帝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1、作家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課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自舍予,滿族人,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等,散文清新優美。
2、關于濟南。
位于山東境內,南面為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有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他們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其他地方的冬天氣候截然不同,城內多泉水,號稱“泉城”。
3、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教師語感的把握。
(課件展示冬景圖)
4、學生自由讀。
(1)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件展示)
響(xiǎng)晴著(zhuó)落寬敞(chǎng) 貯(zhù)蓄
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狹(xiá)窄 空靈
(2)引導學生自主討論朗讀本文方法。如語速較慢、語調柔和、語氣親切、讀出喜愛之情等等。
教師點撥:朗讀課文時,腦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5、學生展示讀,可配樂。
師生共同體會朗讀的情感把握。
三、整體把握,理清全文脈絡
教師提示閱讀方法:粗讀,把握基本內容;細讀,理解主題,揣摩生動的描寫,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述的。
1、學生默讀,思考。
(1)用一句話概述對全文的總體印象。(可從不同角度)。
(2)濟南冬天的總的特征是什么?
(3)文中具體描繪了那些景物?
(4)作者對景物怎樣描寫?
2、學生合作討論上面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
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個畫面:陽光下的濟南、雪后的山景、濟南冬天的水。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進行體會。
四、創新活動——當一當導游(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導游,根據剛才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要給一個沒有到過濟南的人介紹濟南冬天的特點,你準備怎樣解說?請用自己的語言整合濟南冬天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師點評。
五、小結: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知。我們明確了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深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導游活動,加深了我們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與理解。
六、布置作業:細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揣摩、品味。
教后記:七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問題已有自己的看法,但對文章的內容沒有具備概括和分析能力。雖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但對散文的學習方法尚不熟悉。初一學生抒情感悟較低,但剛剛學了朱自清的《春》,學生隊抓住特征有層次的進行景物描寫以及情景交融這種學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本課中將對學生作進一步的引導,加深他們對寫景散文寫法的指導。因此,注重課前指導,課堂引導,課后訓練。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與要求: 1、體會本文抓住特征生動描寫景物的特點;2、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3、體會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點: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側重在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 :作者感情的抒發。課時安排:二教時教學設計:1、整體感知;2、講練結合;3、錯讀法。第一教時教學要點:導入 新課;作者簡介;思路結構;朗讀分析;學生小結。(一)導入 新課:1、提問: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初冬)2、提問:初冬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提示:太陽、風、草色、樹木、霧、人的活動……) 明確:冬天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是與“衰草”、“枯葉”、“寒風”、 “嚴霜”等聯系在一起的,如唐代詩人柳宗元寫冬天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他的眼里,冬天是蕭條的、冷清的、孤寂的;但同樣是寫北中國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冬天卻顯得那么溫情脈脈,風情萬種,他寫的是濟南的冬天。(板書課題)小結:寫景要抓住季節特征、地域特征,并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3、大家看了課題,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點是濟南,季節是冬季)自然,“濟南的冬天”不是北京的冬天,也不是倫敦的冬天,它有它的特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濟南的冬天。(二)本文作者簡介:1、本文的作者是誰? (老舍)2、能不能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老舍的情況? (閱讀注解一,指導學生“圈點勾畫”。)3、教師補充: 老師還要補充一點,1930年,作者從英國經新加坡回國,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溫情。作為游子,他真切的感覺到了祖國的親切與溫暖,這種感受,在文中流露的很充分。(三)整體把握1.放課文錄音2.落實字詞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倫敦 寬敞 水藻 濟南 貯蓄 鑲 響晴 溫晴安適 秀氣 綠萍 澄清 空靈 水墨畫 藍汪汪(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響晴 喚醒 空靈 境界 慈善 貯蓄狹窄 澄清 設若 寬敞 著落3.思路結構 《濟南的冬天》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先通過對比,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贊揚濟南是個“寶地”。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寫濟南的山,由濟南的地理環境想象小山充滿溫情,再寫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寫濟南的水,緊扣“暖”字來寫,寫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滿贊美之情。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概括以上所寫,與開頭“寶地”相呼應并扣題。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寫濟南的天氣。第二部分(2-結尾)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第二段為過渡段。(五)分析課文的第一部分 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看與原文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來揭示濟南冬天的特征的? (提要求:合上書本專注的聽) “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個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奇跡),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好地方(寶地)。 明確:1)兩個“像我”,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強。2)“沒有風”說得絕對了,只是聽不見風聲罷了。3)還用“奇跡”與上文重復。4)“北”字,突出濟南的地域特征,以區別于南方城市的冬天,如昆明、廣州等。5) “寶地”更突出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6)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體會語言的準確性。(五)、小結(六)、布置作業 。(小作文) 寫一篇“初冬的早晨”的寫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第二教時教學要點:理清寫景的層次;用詞講究,富有表現力;寓情于景。教學內容與步驟:(一)溫習舊課,導入 新課。上一節課我們感知作者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主要是抓住了山、水。那么,在文章中,哪句話對有山有水的濟南美景做了總體的概括描寫。 (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既然是總體的概括描寫,那么有沒有必要單獨作為一節,獨立成段呢? (教師明確:“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人們由天上看到了什么?陽光,如此晴朗,如此溫暖,感到雖然身在冬季,卻宛如生活在春光明媚之中,這一部分描繪了陽光朗照下的山景,而”一個老城……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則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明媚的陽光,因而適合與第二節合并為一段。)(二)接著,從兩個角度極力渲染小山的秀美,分析2—4節。陽光朗照下的小山:溫柔的母親。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羞的少女←城里欣賞→雅致的小水墨畫←城外感受。山上:矮松;山尖:薄雪;山坡:雪草相間;山腰:薄雪。 (看護婦,銀邊,帶水紋的花衣,害羞的少女……)小結:的確,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小山宛如一個年輕的母親,嬌羞的少女,作者借景抒情,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美景,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深深喜愛之情。描寫時,層次很分明。(三)請一位同學朗讀3、4自然段。(老師適當給予誦讀指導)1.提問:濟南的冬天除了天氣溫晴、有山有水這兩個特點外,作者說,這還算不上濟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總結出這個特色嗎?這個勝景的獨特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共同完成下列表格,要注意意境的領會,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7
一、投影兩段有關北方冬天的描述,讓學生讀一讀,說說北方冬天給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課文分析。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嗎?
二、齊讀全文,思考問題
1.濟南冬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2.濟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點?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濟 南
北平(有大風) 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 響 晴 “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溫晴
熱帶(日光毒) 溫 晴
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錢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國回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了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溫情宜人的冬天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二)針對第二段提問:濟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作者怎樣寫出陽光下的小山特別可愛?人們的感受如何?
(三)研讀第三段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遍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理由。
1.哪句話直接抒發作者對雪后美景的喜愛和贊美?
2.作者寫景的空間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采用那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
體會比喻、擬人對寫景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寫出景物的特點,寄寓作者的贊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 ”比作“白花”;
二是將“ ”比作“日本看護婦”。
(2)指出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
(3)若將“頂著白雪的矮松”比作“守衛邊關的戰士”,行嗎?
(4)引用幾句學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讓同學們討論比喻是否恰當。
明確:比喻一定要貼切。
擬人
比較下列兩句話,看看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賦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態,寫出雪的嬌羞美麗。
4.看看作者寫景的句子中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作者采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發了作者對這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們要根據此段文字畫一幅畫,畫上應該畫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讀背誦
(四)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五)水的特點——綠、暖、清亮
四、再讀全文,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讀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1.直接抒發感情。
如“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
2.通過創設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請閉上眼睛,……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適溫暖的意境,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五、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于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里,那么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
教師結束語: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于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于繞梁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學們熱心的觀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選準角度,在描繪時用一些修辭方法,并將自己的感情融會其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出美妙的文字來。
六、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
2、課后練習二
板書設計
濟 南
北平(有大風) 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 響 晴 “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溫晴
熱帶(日光毒) 溫 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安適
山 薄雪覆蓋下的山 ——嬌美秀氣
城外遠山 ——小水墨畫
水 ——綠 暖 清亮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 流暢、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
2、 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形象化語言描寫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4、 培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1、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初步疏通字詞,較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借助網絡和一切資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況、了解濟南的基本情況。
3、 準備朗讀錄音磁帶和幻燈。
第一課時
導入
談到冬天,大家都會聯想到那凜冽的北風,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肅殺的氣象;說到冬天,大家又會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想起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總而言之,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國的濟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沒有一副嚴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親、笑容可掬。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溫馨,欣賞那秀氣的山,澄綠的水
朗讀感知
出示課題及教學目標
1、 播放范讀錄音 要求:
1)聽準字音
2)注意語氣,語調,語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組朗讀課文
其余小組學生冥想(盡可能多的根據朗讀再現畫面)。
3、討論,感知全文
1)濟南為何“真是算個寶地”?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覺得濟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適”的?請講述理由。
4)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后參考:
1)濟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與北平的朔風、倫敦的重霧、熱帶的毒日相比較后,給人感受是:無風、響晴和溫晴,天氣暖和安適,三面環山,山是溫靜、雋秀的;水是綠色、澄澈的。
2) 陽光朗照 溫靜
冬天的山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冬天的水 水藻的綠 清澄
3)暖和安適
a. 濟南三面環山,
b. “放在小搖籃里”
c. 山是陽光朗照,薄雪覆蓋
d.水是不結冰的,清澈透明
e.濟南人的表情、感覺、幻想及心情說明濟南的“溫晴”
4)老舍極盡筆墨,傳神地繪山景、描水色,使得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白雪……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浸透著老舍的喜愛、贊美之情。
4 、 自由朗讀課文(或課文部分章節)
第二課時
研讀課文
古老的濟南,景色秀麗,素有“家家泉水,戶戶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老舍先生為了把這些美好的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精心設計了景物構圖,通過形象的語言,層層展現了景物形象。
1、指名朗讀課文第3節——5節
思考: 這3小節中的景物各按什幺順序布局構圖的?
2、朗讀下面的語句并比較它們有何不同?
A. 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乙:山坡上,小雪覆蓋不勻,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
B. 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C. 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了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參考:略
3、讀下面的語句,揣摩紅色字詞的妙處。
山坡上臥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山坡上,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參考:略
4、小結:我們繪景時,要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合理的順序(角度),通過極富有表現力的動詞、修飾語、限制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來狀寫客觀之景(形似),另一方面要認真思考,對客觀之景要經過內心感受、揣摩,融入主觀的情感,使客觀的景具有形象美、意境美(神似)。(著重強調寫景時不能修辭、詞藻等簡單堆積)。
5、朗讀第3——5小節
6、從3——5節中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仿寫它。
7、小結仿寫的注意點:
a符合句式要求,
b運用相同修辭手法
c盡可能把原句中意境(情境)仿寫出來
8、片段練習:描寫夏(秋)一景,注意景物描寫的五個注意點。
比較閱讀
1) 比較《春》和《濟南的冬天》的異同
同:抓住特征,安排較好的順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營造了意境,景情交融。
異:《春》還從多種角度來描寫, 另描寫的內容不同
2) 比較《濟南的冬天》與賈平凹的《冬景》異同
同:抓住冬天季節的特征,營造了意境,都有萌育春天的描寫。
異:《濟南的冬天》多濟南山水的描繪,虛實結合。《冬影》多細節描寫,有人物對話,實景較多。
作業
1) 鑒賞自讀課文37課《雪》第5節,分析作者如何構圖和描寫冬景的。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總特點 溫暖安適
無風 北平朔風(寒)
響晴 倫敦重霧(暗)
溫晴 熱帶毒日(熱)
感受: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 溫靜
山 薄雪覆蓋 秀氣
城外遠山 淡雅
水 水藻之綠 清澄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9
一、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的主題是“多彩的四季”,讓學生領略到四季自然景物的美。《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寫景散文,本文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但是對于散文這種文體的學習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對課文語言美、藝術手法美的感知還不夠,對于散文的中心思想難于把握。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領會作者對景物的特征進行細致描繪的方法,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表達對濟南的熱愛贊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學生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提析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領會作者對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的方法,通過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的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五、說教法
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在教授本課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能力,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激發主動獲取知識。
六、說學法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采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反饋練習法。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進行拓展鞏固。
七、說教學過程
1、導入
先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一提到北國的冬天,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這節課,我們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導下,一起領略濟南的冬天。
2、初讀課文
采用默讀法,限定時間,要求學生全神貫注的讀,并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3、再讀感知
教師分段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每一段的寫作手法,以及段落大意。對于課文中的關鍵段落3-5段,需要重點賞讀,引導學生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體會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節。
4、歸納小結
讓學生總結在文章中采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以及該文章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
學生仿照文中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結合前幾天本地的一場大雪,寫寫冬景。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0
課時目標
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 ; 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準確的描寫 ;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課時重點
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3.掌握情景交融的寫景方法。
課時難點
品味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河山,更是美得讓人陶醉。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又將會展現出不同的風姿。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為此寫下了許多 贊美 四季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的詩文 。哪位同學能為老師和同學們背幾句?
學生背完,教師引人新課: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有的地方在同一個季節又會出現不同的景致,下面我們來學習濟南的冬天,看看濟南的冬天和我們這兒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二、 課件展示濟南冬天的圖片,帶領學生一同欣賞圖片。
濟南的冬天是如此的美麗,我們看看語言大師老舍是怎樣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美的。
三、 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老舍先生曾在山東任教達7 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稱山東為“第二故鄉”,他曾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濟南的冬天》。
四 、讀課文,初步了解文意。
1、 聽讀
2、學生 思考 下列問題: 投影儀展示:
(l).本文寫于: 年以前。
(2).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請你用三個詞來概括。
(3).作者通過哪三個比較來說明"濟南夏算是個寶地"?
(4).本文采用了怎樣的描寫順序?
(5).本文是怎樣描寫陽光朗照下濟南的山的?
(6).本文是怎樣描寫小雪點染后的山的?
(7).本文是怎樣描寫濟南冬天的水色的?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下面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a.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
c.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
五、疑難提問(要求學生先討論,然后由教師明確):
1.給課文劃分層次結構。
2、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說說作者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
3 .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l) .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后加以體會,進行展示。
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 鑲 上一道白邊。(有意為之,是為了給冬天增加美感)
山坡上 臥 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 臥 著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 拿 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機)
(2) .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a. 教師示范
真的 ,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 是 含笑 的 。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溫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說,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b. 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
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六、總結中心
當堂達標訓練(檢測)題 : ”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一段。
1、這段文字的結構方式是______,描寫的對象是 ______,緊扣一個“____”字,突出一個“_____”字,按照_____順序,從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描寫了_________。在層層描寫中,寫松樹尖、藍天、山們、薄雪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詞用的十分準確形象。
2、 最妙的是指( ) A、最妙的冬天 B、最妙的天氣 C、最妙的景色 D、最妙的小山
3、 “看吧”一詞中的“看”的內容一直到( ) A、好象日本看護婦 B、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是山的肌膚 C、微微露出點粉色 D、那些小山太秀氣
4、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這句話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日本看護婦”指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帶水紋的花衣”指的是______ “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中“白”指_____,“暗黃”指________,“暗”的意思是___ 它準確的繪出了冬天_____的色彩。“這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1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教學目的: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四、教學難點 :
1.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五、課時:2課時。
六、課型:綜合新授課
七、教學方法:講讀-討論
八、教具:
九、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預習指導]
1.背誦課文1-3段。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學習欲望。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
1.6人背書片斷
2.5人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問題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2.學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3.提問若干人,保證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4.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七)分析第一部分:
1.問題設計:
(1)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2)用了什么寫法?
2.學生思考(方法同上)。
3.抽簽提問
4.學生補充后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參考: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八)課堂練習:
(九)小結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A類:完成課后練習二
教師視察后核對答案。
(十)布置作業 :
1.背誦課文后半部分:A類
2.鞏固生字生詞。A類
第二課時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寫景文章,要學會分析寫的是什么景,是怎樣寫景的,為什么要這樣寫,這樣分析才能懂得文章主旨,對自己今后寫作也會有收益。
(三)學習新課
1.朗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討論并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
3.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4.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討論并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智兒 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6.提問;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
討論并歸納: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并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著”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8.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9.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討論并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征。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0.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贊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著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四)小結
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五)堂上練習:
寫一段描寫校園景色的文字,要求運用上面學到的觀察方法。
寫完交流。
(六)作業
1.課后練習第一、2題,第二大題。A類
2.完成掌握語文本課的有關內容。B類
十、板書設計 :
濟南的冬天
老舍
第一部分(1):寫濟南冬天的天氣。對比的寫法,突出“溫晴”“寶地”。
第二部分(2—結尾):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過渡 總寫濟南給人的總體感覺——暖和安適
第2段:陽光朗照下的山。
第3段:薄雪覆蓋下的山。
第4段:城外的遠山。
第5段:冬天的水色。緊扣“暖”字。
十一、課后小結:
未學之前首先背誦,此做法很好地保證了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和寫作及語言的積累。其次解決課文采用先總后分法,易于總體把握。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位優美的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2、揣摩語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會生字,能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背景資料,了解作者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經歷過冬天,那么,陳村的冬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那么,你們有沒有在冬天去過北方呢?那北方的冬天給你怎么樣的感受呢?
對,我們說到北方冬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白雪皚皚的.畫面,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會想到呼嘯的北風,迎面如刀割的凜冽寒風。總之,北方的冬天給我們的感受既有美麗的雪景,也有刺骨的寒風。然而,在北中國有這么一個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冬天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卻有著無限的溫暖,那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冒著點熱氣,同學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今天,我們一起跟隨老舍的腳步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溫情吧。
二、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老舍(課件顯示)
三、作者簡介
作者原名舒慶春,我國現代作家,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所寫的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作品,在中國文壇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散文也寫得清新優美,《濟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老舍是北京人,去過很多地方,如英國的倫敦,山東的濟南。他曾先后在濟南住過七年,雖然僅僅是七年,但時短情長,他對濟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把濟南稱作他的“第二故鄉”。正因為這樣,所以作者在寫濟南的時候,是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寫的。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作者的深情吧。
四、朗讀感知:播放示范錄音,在聽錄音的時候,要聽準字音,注意語速、語氣和語調。
邊聽邊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
五、生字詞的掌握
(一)讀一讀,寫一寫
(二)解釋重點詞語
六、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濟南的冬天?(天氣、山和水)
七、思考: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什么?(無風聲、響晴、溫晴)
八、思考: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那么文中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的。(通過對比的手法,與北平、倫敦和熱帶對比,突出了濟南是塊寶地,流露出了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
九、思考:作者分別寫了什么環境下的山?山的特點分別是什么?(陽光下的小山、小雪下的小山和城外遠山,特點分別是可愛、秀氣和淡雅)
十、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暖、綠、清亮)
十一、美的欣賞: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十二、美的發現:劃出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并寫出自己的體會。
提示:我認為__最美,美在__。
十三、美的創造:導游冬天的濟南
請同學做小導游,追隨老舍的足跡,向游客介紹冬天的濟南。
十四、課堂小結
十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并注音。
2、寫作練習:寫家鄉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來寫。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思想: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明白:
語文學習關鍵在課外自己很樂意的參與,課堂學習是進行學習的交流和完善。
學習目標:
學會擇文朗讀,并對選文進行質疑、設計問題;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情況。
學習重點:
散文的朗讀,把握朗讀要點。
學習難點:
學生自己對選文的質疑、設問。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手段:
多媒體
學習過程:
一、課題導入。文體、作者。(圖一)
二、說
你對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被授予稱號。
2、下列作品是老舍創作的是
A《家》B《子夜》C《四世同堂》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個主要人物。
三、比(圖二)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學中的收獲,好嗎?
要求:
1、小組交流
2、選出代表
3、綜合意見
4、發表看法
四、聽傾聽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用你喜歡的符號、線條劃出值得你關注的詞或句子,確定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練習,自己邀請同學進行點評。
點評角度:語速語氣普通話停頓重音
六、問(圖三)
就你喜歡的段落質疑或設計問題考考別人,趕快行動!談(圖四)
談談本節課你的收獲,好嗎?
八、做(圖五)
你愿意圍繞所學內容給同學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嗎?注意:作業可不能太多呀!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4
第一部分:
1.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 等。(3分)
2.《樹林和草原》選自 ,作者 是 國作家。(3分)
3.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3分)
狹窄( ) 貯蓄( ) ch†ng清( ) xing邊( )
穹隆( ) 濕漉漉( )
4.解釋句子中詞語的意思:(4分)
①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溫晴:
②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秀氣:
③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不忍得:
④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
5.在下列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詞語:(3分)
那水呢, 不結冰, 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6.下面句子中甲乙兩句哪一句表達效果好些,為什么?(4分)
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7.《樹林和草原》以第 人稱寫作,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8.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獵人一大早在灌木叢中漫步的感覺。(4分)
9.把下面這段話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為一段意思連貫、句序合理的短文:(4分)
⑴綠是生命的顏色。⑵春雨過后,草尖上、樹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綠的葉芽,更會使你覺得新的生命在跳動。⑶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綠油油的,生氣勃勃,欣欣向榮,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奮。⑷道旁的樹木,青翠欲滴;田間的秧苗,郁郁蔥蔥。⑸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蔥蘢。⑹面對著這充滿蓬勃生機的大地,便會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確的語序應該是: 。
10.選出填入括號處排列最恰當的一組句子( )(4分)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是自然之美;憂國憂民,興利除弊,是社會之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是藝術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發現美這一種特殊能力,沒有審美的眼睛,沒有審美的耳朵,沒有審美的感受,那么 , , 。
①你諦聽“春江花月夜”只會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蘇州園林也難以領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對“斷臂維納斯”只能瞠目而視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第二部分:
(一)
【甲】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明,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乙】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全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11、兩文都是寫濟南的水,從時令上看,甲文寫的是 的水,乙文寫的是 的水。(4分)
12、甲文中水的特點是 ,乙文中水的特點是 。(4分)
1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寫作風格也一樣,寫水都用了擬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分)
14、理解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
①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②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5、將乙文中“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改為“哪兒的水都比不上濟南。”有什么不好?(4分)
(二)
冬日抒情
⑴冬天是透明的。
⑵透過稀疏的樹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遠山和村莊,看到像螞蟻那么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結成的冰那樣透明。像x射線可以透視人體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視宇宙的心臟。
⑶冬天使人清醒。
⑷一個朋友告訴我一個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個音樂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后來擔任了一個樂隊的第一提琴手,并把家屬接了去。以后他每年冬天都要獨自回國一次,他說就是為了要呼吸一下祖國的冬天的涼氣,那使他渾身舒適頭腦清醒的涼氣。
⑸因此我也想到南國的冬天,去年此時我正在廣州,在那滿是綠葉覆蓋的叢林中,我發現有一種無葉的樹,枯樹上面開出火紅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紅辣椒似的花瓣組成的。我驚喜地向本地人打聽,原來它叫象牙紅,只在春節前后才有紅花,過了嚴冬就長滿樹葉了。過去在詩畫中都未見過象牙紅,最近出版的詩集《龍膽紫集》,是李銳同志在秦城監獄中用龍膽紫藥水寫成下的,趙樸初同志讀后贈作者一首詞中,有一聯對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血凝龍膽紫 花發象牙紅
⑹巧妙還不在于對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開出火紅花朵(其實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實)的象牙紅樹的形象,你就更能體會“花發”和“血凝”的對立和聯系了。
⑺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紅恰好相反,它必須在溫室中,必須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陽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樣亭亭玉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顧便萎謝了。
⑻水仙開過,冬天就快要過去了。湖邊的冰開始解凍了,老于經驗的人卻知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時化不了。可岸邊的已閃著水光,看不清哪里是結實的冰,哪里是薄冰上飄著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須先從岸邊走起。孩子們被吸引著比試試履薄冰的膽量,冰上發出咔吱咔吱的響聲,一個兩個三個……走過去,發出勝利的笑聲。
⑼“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名詩幾十年來不斷被人引用,無非是象征著希望,然而,自然的規律,時間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間的規律雖也有必然性,卻可遲可早。在這透明的冬天里,人們可以用清醒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但還是一步一步地走,躺著不動或再走彎路,都會推遲希望的實現。
16、找出沒有用比喻的句子( )(4分)
a、冬天是透明的。
b、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紅辣椒似的花瓣組成的。
c、……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樣亭亭玉立。
d、冬天就像它結成的冰那樣透明。
17、第七段中“亭亭玉立”的意思是 。(2分)
18、第七段中象牙紅與水仙的相同處是 ,這一點通過“ ”字表現出來;兩者的不同處表現在兩點:象牙紅 ,水仙 ;象牙紅 ,水仙 。(6分)
19、下面描寫象牙紅的詞語有什么寓意?(4分)
⑴“無葉”、“枯枝”、“扭曲”:
⑵“伸展”、“火紅”、“一串”:
20、選出對文章理解正確的一項( )(4分)
a、“血凝龍膽紫,花發象牙紅”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運用對比修辭格,褒貶分明。
b、第四自然段對那位音樂家離國去新加坡的做法委婉進行了批評。
c、第七自然段對水仙的描寫先褒后貶,作者的主導傾向是貶。
d、第八自然段,寫孩子們試著履薄冰,主要是為了表現他們的活潑可愛和不怕險阻。
21、選出對末段理解有誤的一項( )(4分)
a、“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名言只能用于大自然,不能用于人類社會。
b、人類社會之春的到來雖然是必然的,但時間是可遲可早。
c、“躺著不動或再走彎路”會延誤春天到來的進程。
d、這一段與開頭四段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縝密。
22、描寫季節景色,因景抒情,情寓其中,這是寫景散文的常用筆法,《冬日抒情》卻另辟蹊徑,文章沒有捕捉冬日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一一展現,而是擷取與“ ”有關的人、事、物巧加連綴,表達一種凝重而深邃的思想:嚴酷的冬天是考驗人的季節,我們不應 ,而應該 。(3分)
(三)
讀山
張騰蛟
群群的山巒如部部豐厚的卷冊。
迤邐復迤邐,連綿復連綿,在時間的長流中。
裸其奧義,隱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個饑餓了很久的,讀者。
我是常常去讀山的,遠遠地讀其蒼芒,近近地讀其清幽;精讀其豪放,細讀其深沉。讀青、讀綠、讀和諧、讀靜謐。
我常常去讀那些嶙峋崢嶸的巉巖;讀它們的容顏,讀它們的生活,讀它們的風貌,讀它們的歷史。讀它們是用一種什么樣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讀它們是以一種什么樣子的姿態去承受億萬年的風風雨雨。然后,我也去讀它們的威武,也去讀它們的溫順。讀它們為什么會耐得住永恒的寂寞,為什么會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讀它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好的氣度,可以容忍一些錯綜復雜的根須在它們的身邊作蠻橫的盤纏。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現出這些豐厚卷冊中的美麗的篇章,我就這樣靜靜地讀著它們。
讀那些嫩芽如何成長,如何茁壯,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給了它們的子孫,然后,它們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讀一條細長的根須,如何穿過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個石隙中鉆出頭來,成長起另外一個新的生命。
讀一根瘦弱的樹枝,如何自陰暗的一角伸出手來采摘陽光,然后去營養自己,成長起另外一個新的生命。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在這里可以覓得一切。有一天,當我正在讀那棵爬藤如何借著一侏枯樹而站了起來的時候,便驟然發現了那棵枯樹的笑顏,我已經意會出來,它是因為那棵爬藤為它裝飾了綠意而笑的。又有一天,當我正在讀著另外的一灘濃綠時,發現一條蜿蜒的小徑,非常自在地從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巔,我想,誰是這條小徑的母親呢?會選擇在這樣的一個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個步子?像這么一條瘦小的小徑,為什么可以負荷得了那么多腳步的踐踏呢?
這樣的山野并不純然是靜謐的,可以讀到吱吱喳喳的蟲叫,也可以讀到啁啁啾啾的鳥鳴。有時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叢里,還可以發現到昆蟲世界中的小小的戰爭。
在讀山的時候,也會讀到一些偶發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當我正在初讀一片新鮮的山林時,聽到喊聲自四面八方響了起來,并且,在喧囂中還隱隱約約聽到一些殺殺砍砍的聲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巔,舉目遠眺!看到了,山腳下,一群群勇壯的嫩芽,正在追攆著一個敗陣的冬天。
山是一部豐厚的卷冊,怎樣讀也讀不完它,讀了巉巖再讀山林,還有那挺聳的峰呢?還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我是一個讀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時候人家也會讀我的,當我就像是一個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時。
23、①本文題為“讀山”,實際上作者著重讀出了“山”哪幾個方面的內容?②名為“讀山”實際上是在讀人,本文讀出了哪些人格特質?(4分)
①內容:(限10字內作答)
②特質:(限20字內作答)
24、文章開篇寫道:群群的山巒“裸其奧義,隱其真髓”。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奧義”和“真髓”分別指的是什么?(4分)
①“奧義”指的是
②“真髓”指的是
25、文中畫橫線的“它是因為那棵爬藤為它裝飾了綠意而笑的”一句,有何含義?(限20字內)(4分)
26、“當我就像是一個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時”,試推斷和想象人家會怎樣讀“我”?(限30字內)(5分)
《濟南的冬天》《樹林和草原》答案
1.略 2.略 3.略 4.⑴陽光和熙,不冷不熱,氣候溫暖宜人。⑵這里用了擬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⑶將水人格化,寫出水的多情,到了冬天還充滿春意。⑷照應前文“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出山村和雪的神態。 5.不但、倒反、況且 6.甲句好。情景結合,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意近即可) 7.略 8.歡暢 9.⑴⑶⑵⑸⑷⑹ 10.b 11.冬天;秋天 12、溫柔多情;甜美 13、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其它擬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14、⑴總結性地寫了冬天濟南的景色,體現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⑵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對濟南的鐘愛,體現秋天濟南的美好。 15、原句子是反問句,表達的語氣更強烈一些。 16.ad 17、形容美女身材細長或花木等形體挺拔。 18、美;也;不畏嚴寒敢于抗爭;依賴水分和陽光;生命力強;生命短促 19、⑴說明象牙紅與嚴冬頑強搏斗,表現其不屈不撓的精神。⑵頑強的生命力。 20、c 21、a 22、冬日;我們不應畏縮躲避,應該經受磨礪,以奮斗換來燦爛的春景;我們不因松懈等待,應該以不懈的努力促其早日到來。 23.①巉巖、山林、蟲鳥②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直面人生,生命頑強等。 24、①山所體現的人生態度。②山所隱喻的人生哲理。 25、老一輩為成長的人而高興,為互相扶助而幸福。 26、在豐富的世界里,讀“我”的成長過程,讀“我”的精神品質,讀“我”的生活態度……(扣住“山林”擴展內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 繼續學習朗讀美文,在朗讀中想象意境,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2. 繼續學習朗讀方法之重音和停連
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朗讀美文,在朗讀中想象意境,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繼續學習朗讀方法之重音和停連
教學方法 朗讀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布置預習:
(1)查閱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預習課文,正音、正字、正義,排除字詞障礙
(一)導入
說起冬天,同學們腦海中有什么樣的印象呢?(找學生說,出示冬天白雪皚皚的畫面)其實在我國北方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與我們印象中很不同(出示濟南的冬天的圖片)。今天讓我們跟隨老舍走近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領略一下濟南的冬天獨有的特點吧(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濟南的冬天的總體特征是什么?
(2)課文是通過哪些景物呈現這個特點的?
(3)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掌握字音、朗讀情況。
3.學生回答問題(預設:溫晴 山 水 喜愛和贊美)
4.教師小結:在老舍的眼中,濟南是“溫晴”的,他抓住了這個特點,具體描繪了山水等景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冬天的畫卷,從而表達出對于濟南的喜愛和贊美。
(三)細讀片段:體會情感,品味語言,想象意境
引導學生細讀第四自然段(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提出不同的朗讀要求,在朗讀中完成目標
1.一讀:讀準字音,讀得連貫、自然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出聲讀這段
(2)找同學讀,其他同學評價(針對要求)
2.二讀:讀出美感,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學生在這段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最能體現作者感情的句子,找出來后讀一讀。自己先讀,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讀。要求:讀出句子的美感,讀出作者的感情
(2)學生先自己讀,然后同桌之間交流讀。
(3)找學生讀,其他同學邊聽邊評價(預設:學生可能很難讀出美感)
(4)教師范讀其中一句,邊讀邊講解重音和停連的方法(情感重音,感情停連)
(5)學生體會方法,再次朗讀,完成目標
3.三讀:讀出特點,想象意境
(1)學生找出認為最能體現濟南“溫晴”特點的句子,并且在這句中劃出最能體現特點的詞或短語,讀出來。要求:在這些重要詞語中做重音和停連處理,讀出“溫晴”。
(2)學生找句子,做標記,讀句子,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意境,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景物。
(3)教師總結朗讀的方法
4.四讀:配樂朗讀,再次感受美景,美言,美情
全班學生配樂齊讀這段
(四)遷移方法,讀同類文章
讀老舍的《濟南的秋天》的風景片段,體會重音和停連
布置作業
1.根據你的理解,標出第三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連,讀一讀。
2.寫一寫你家鄉的冬天的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2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第19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6
雄鷹
教學目標 :
⒈精讀課文,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⒉賞析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一、導入 :由作業 導入 :大家在《學習札記》上積累了許多生動美麗的語句,那我們今天就來交流一下,這些語句生動、美麗,它們到底美在哪里?
二、小組討論,完成課文第一段賞析(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老師引導、補充)
⒈本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對比)
⒉你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對比的嗎?
北平—刮風 倫敦—有霧 熱帶—有毒日
濟南—無風聲 濟南—無霧 濟南—無毒日
⒊作者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⒋師補充:作者之所以拿這三個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老舍25歲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領教了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兩相比較,老舍不禁發自肺腑抒情道:“濟南真算個寶地。”
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三、研讀賞析濟南的山、水(教師出示問題組,引導學生研討,師生合作共同完成)
⒈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閉上眼睛想出來嗎?(把書面文字化為具體形象,從而體會作者描寫的精妙)
⒉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冬天的山景,你能說一下是哪三個方面嗎?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哪方面,請談一談。
a、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b、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c、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⒊在作者筆下,一切景物似乎都具有人的感情,下面兩個句子,賦予景物什么樣的感情?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這兒準保暖和。”
②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⒋課文中,作者仿佛帶著讀者去看,去想濟南冬天的“溫晴”[背誦]景象,你能脫離課本,想像一下“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的情景嗎?[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次序]
⒌本文語言準確、生動,你能舉例說明嗎?文章多處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你找出了多少,能和大家交流嗎?
[例]把濟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搖籃”,賦予小山以慈母之情,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
⒍有人說作者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作結,匠心獨具,說一說你的觀點?
小結: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情景交融,語言準確,生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四、拓展延伸:同是山東省,我們膠州地區的冬天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說說嗎?[注意: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五、體驗反思:老舍先生住慣了多風的北京,并剛由多霧的倫敦回來,因而對濟南的冬天的溫晴感受格外深切,你到了某一個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點的感受?
[舉個例子說一說或者可以寫在《讀書札記》上]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