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及背景,了解詩意并背誦全詩。
2、結合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語境導入
田園詩,就像一顆顆大大小小的星星,匯集在唐詩的燦爛星河里,熠熠生輝。今天我們一同走近盛唐田園詩人孟浩然,走進他的代表作《過故人莊》(板書課題)
二、解題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后漫游吳越。年近四十應試不第,失意而歸,后從事小官,三年后患病卒。其詩風格詩淡自然,盛唐著名田園詩人之一,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有《孟浩然集》。這首詩寫作者受朋友五邀,到鄉村做客的事,表現了朋友間親切的感情。
三、誦讀
①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奏及韻律,學生輕聲朗讀
②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四、研習詩歌內容
1、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內容。
明確:老朋友準備的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農家去做客。小村掩映在綠色之中,青山橫臥在村外。推開小窗,面對打谷場和菜圃,端起酒杯,談起桑麻農事。酒足飯飽,臨行時,主動提出重陽節時還要來賞菊花、喝酒。
①首聯:起,交代過故人莊的原因。應邀做客。向:飯菜豐盛嗎?詩人的心情怎樣?用“雞黍”,并一請就到,說明方賓關系怎樣。
明確:飯菜豐盛,詩人心情愉快高興。說明主賓之間感情融洽,友誼極深。
②頷聯:承,承接上文,寫田莊風光。風景美嗎?美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解:美,美在詩新,談遠,幽靜,色調豐富,對仗手法。
③頸聯:轉,由寫景轉入寫人事。相聚飲酒的情形,把灑閑話,氣氛融洽,深情厚意就在悠然地舉杯飲酒,閑談農事中,田園生活恬靜而閑適、和協而幸福。
④尾聯:合,收攏全詩。“就”暗含欣賞之意,再來做客,詩人分別時是什么感情?
明確:依依不舍
2、學生合作探究: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真摯的友情讓詩人依戀,農家的生活讓他向往,還有優美的田園風光,淳樸的民風也讓他想再來,從而表現了朋友們真摯的友情。
五、學生自由誦讀并背誦全詩
六、小結
這首詩看似平淡,平平地敘述,省凈的語言,但讀完之后,卻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園交響曲,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令人回味不已。
七、布置作業
改寫成現代散文
板書設計
孟浩然
過首聯:應邀做客
故頷聯:田園風光真摯友情
人頸聯:歡飲閑話向往田園
莊尾聯:依依惜別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2、借助朗讀,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4、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詩歌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深厚的。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入課題。再背有關朋友情深的詩歌。
二、初讀。
1、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
出示自學要求,請學生朗讀,明確要求。
2、學生自學,師巡視。
三、看看畫面。
[輕音樂作為背景,出示畫面:茂密的樹林把整個村莊圍繞,給人以靜謐的感覺,隱隱約約的斜山在遠處蜿蜒起伏……]
1、欣賞圖片
2、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再說說自己的感受。重點讓學生描述出農家生活環境的安謐悠閑。
四、朗讀全詩。
1、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本詩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國畫,淺顯易懂,但是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學之前首先要讀通詩歌,讀熟詩歌。
2、學生練讀。
3、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教師指導朗讀: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
4、聽錄音。
5、學生大聲自由吟讀《過故人莊》。
6、齊吟全詩。
五、學詩。
1、交流(回到老師的界面)
(1)讀了此詩,你知道它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請,來到鄉村做客的事。)
(2)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與老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3)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2、交流:點擊“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讀詩句,理解字詞
故人——老朋友
具雞黍——準備豐盛的飯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請,看到這一桌豐盛的飯菜,詩人心情怎樣?(開心、高興)
(3)指導讀好這句詩句。
3、交流:點擊“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1)指名讀。
(2)把你的體會說說。(打開窗子,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酒杯暢飲美酒,閑談農事。只有老朋友之間才會談家常事。)
(3)隨機理解“桑麻”
(4)看著插圖,發揮你的想象,完成“說一說”——“想象詩人和老朋友會聊一些什么?)
(5)學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謝你為我準備了這么豐富的菜肴,下次歡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們這兒真美,真想一直住在這兒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還好,有可能是個大豐收。)
…………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幾句詢問農事中,就在這悠然地舉杯飲酒,閑談農事中。
(7)齊讀“話”句
4、交流:點擊“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指名讀
(2)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將分別了,孟浩然會和友人說寫什么?和旁邊的同學說說。
(4)交流。
5、是啊,秀美如畫的景致,閑適恬靜的農家生活讓詩人向往,真摯深厚的友情讓詩人依戀。
六、想象意境。
即興表演
指導表演:
注意老朋友之間談話的內容是有關農事,神態自然大方,語言淳樸自然,氣氛融洽和諧,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
注意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準備表演:
組織語言,醞釀情感。
即興表演:
及時評價:
七、拓展。
1、孟浩然的這首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這首詩的理解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美散文
2、自學一首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五律的節奏,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通過朗讀,感受到古詩中對仗句的結構美、音樂美。
3、通過復習、觀察插圖等方式理解詩句的意思。
4、在朗讀、想象中感受到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和質樸真摯的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到好朋友家作客嗎?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唐朝的大詩人孟浩然不僅去了好朋友家,還為此寫了一首詩。這就是我們今天需要共同來學習的《過故人莊》。(板書)
二、釋題:
1、我剛才無意中已經把課題的意思告訴大家了。誰聽得仔細,告訴大家。
2、“故人”的確是好朋友的意思,有古詩為證呀——(指名說)故人西辭黃鶴樓。對,這就是“溫故而知新”。“過”就是訪問的意思。
3、整個說來,就是——(指名說)拜訪老朋友的村莊(家)。
三、整體感知:
1、詩人到底記錄了些什么,打開書本,讀讀看。
2、誰來做做詩人在21世紀的代言人,說說看孟浩然都寫了什么?(交流、教師板書)
3、說得不錯,可是孟夫子當年可不是像我們這樣說的呀。誰能夠原汁原味地把孟詩人的話讀給我們聽聽呀?
4、這首詩可不好讀,生字不少。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讀好它。(自由讀、教師巡視)
5、誰來向所有的來賓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功力!
四、解釋詞語:
1、和孟浩然同時代的詩人王維追求“詩中有畫”的境界,憑借這首詩,我們就可以做畫。課文中已經有一幅畫了,想一想,這是哪幾句詩的寫照?
2、理解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3、能不能用幾個詞概括圖意?
4、一幅畫面有了,你覺得還應該畫出那幾幅畫呢?都該畫些什么呢?小組討論。
5、交流:解釋詩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6、“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你們的描述的畫面美,詩句寫得也美呀!不信,我們按照這樣的方式讀一讀。(對仗朗讀)
五、深化感知:
1、在這四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讀一讀,告訴大家。
2、交流:我想優美的畫面一定在你的腦海中了。
1、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如果我們要畫詩人的臉,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
想到能欣賞美景,女生一起讀——;想到能與朋友暢談,男生一起讀——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我覺得“合”和“斜”最難畫了,誰有妙著?
是呀,故人之居在村中,村莊又在綠樹包圍中,更有群山做屏障,這是怎樣的田園風光呀?
讓你的朗讀告訴我吧。
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圖畫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聲音,不會動。他們到底話什么“桑麻”呀?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當漫山的菊花開放的時候是多么迷人呀!詩人來年僅僅是為了欣賞菊花?
六、總結:
1、當第二年的重陽節到來之時,當孟浩然又一次走進這熟悉的農家小院。他會說:去年這個時候,是你邀請我——;是在這里我看到了——;聽到了——;我和你在交談,在——
2、教師和著音樂讀詩。
3、你們讀得肯定比我更出色。指名讀。
4、齊讀。
5、今天,我們描繪了四幅畫。我覺得美中不足,少了一幅人物特寫。
是呀,在你的心目中,這位故人是什么模樣的?
6、有這樣熱情好客的朋友,有如此賞心悅目的景色,怎么不讓人感慨萬千呢?
7、齊讀。
七、作業:
1、背誦古詩。
2、將你最感興趣的一幅畫用畫筆描繪出來。
3、學習孟浩然的另兩首名作《宿建德江》和《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4、朗讀現代詩歌《讀<過故人莊>》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過故人莊》、《游山西村》系語文版八(上)第25課詩詞五首之二首,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清新的筆調描寫了農村田園的美麗景色,表現了主客間質樸、純真、濃厚的感情。兩首詩在內容和寫法上同中有異,因此進行比較閱讀,既為教法,又是學法指導,以實現創造性的理解領悟。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自學能力和遷移運用能力,因此本節課教學將遵循“由扶到放”“比較鑒賞”“適度拓展”的原則設計教學過程,努力發掘體現三維目標整合的教學點,把教師從單純的詩文串講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自己在韻味飄香的詩宮去吟詠咀嚼,互相合作,探究古典詩歌的香醇與芳美,激發學生的有效思維,一句話: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找飯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誦讀古詩,并體味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關鍵字、詞、句,體味詩歌意境。
3、初步學習鑒賞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學習如何對比鑒賞詩歌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看注釋、借助工具書,收集有關作者的信息;通讀古詩,初步了解詩意。
2、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內容提要
(教學環節)時間教學流程所需資源解說
學生學習事項
——學生用什么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去完成學習事項(問題、任務、活動、作業)教師調控
——需要教師做什么以支持學生學習
環節一:
交流設疑,揭示課題2
1、回顧出門做客的經歷吧?交流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門做客的情形。
2、穿越歷史的長空,走進唐宋時代,去看看留在那些著名的詩人心中的`又是什么情形呢?(學生傾聽,回顧)
(聽+想+說)
1、用問答式導入
板書課題多媒體課件直接切入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出新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充滿認知期待。
環節二:
揭示教學目標1學生朗讀學習目標出示教學目標
環節三;
檢查預習效果3
1、解題及作者簡介(交流預習中所收集到的有關孟浩然和陸游的信息)
2、試讀全詩
(說+讀)
1、解題及作者簡介。
2、根據學生試讀適時點評、糾正。培養學生預習,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環節四:以《過故人莊》為例,領悟學法
(一)指導誦讀,感受詩歌的形式美3
1、按詩歌朗讀節奏劃分方法劃分古詩節奏。
2、按節奏朗讀古詩。(個別讀、范讀、齊讀)
(做+讀)
1、指導劃分詩歌節奏
2、聽學生朗讀,評價、指導詩歌教學重在讀,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在讀中明詩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整體感知,感受詩歌的結構美5
1、自由朗讀詩歌,思考:
(1)詩歌的思路怎樣?
(2)詩歌的大意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讀+想+說)提問并板書詩歌思路
(三)品味剖析,領悟詩歌的意境美12
1、品析名句:
(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繪了怎樣的景致?你認為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
(2)“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2、再現意境。
聽老師朗讀,閉目聯想和想象美好的田園畫面:透過詩,你仿佛看見(聽見、聞到、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之間交流。
3、品味詩歌所蘊含的情感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從哪里看出來的?
4、齊讀全詩
(聽+想+說+讀)
1、引導品味詩歌名句,小結點評。
2、傾聽學生發言、點撥、評判。
3、板書主旨引導學生品味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和所創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歷其境,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情感。
(四)指導背誦2
1、根據思路背誦全詩
2、背誦全詩(指名背誦、齊背)
(讀)傾聽、點評熟讀成誦,在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環節五:
遷移運用,體會詩歌的鑒賞美10
1、引導小結《過故人莊》學法。
2、用學習《過故人莊》的方法自學《游山西村》,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3、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學習情況。
(1)比較相同,體會詩情。
預設:
1、體裁相同,都是律詩。
2、題材相同,都是寫到農村朋友家做客,都是訪友詩;都描寫農村風光,都是田園詩。
3、兩詩思路相同。
4、主人都很熱情。
5、都想再到朋友家做客。
6、寫法相同,都是先敘事寫景,后抒情。
(2)比較不同,感悟詩理。
預設:
1、《過故人莊》語言樸實,讀起來明白易懂。
2、《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寫景,又敘事,還帶著哲理味。
3、《過故人莊》抒情比較直白,《游山西村》抒情則比較含蓄。
(做+說)
1、指導比較方法
2、巡視學生參與情況。
3、引導、點撥、評判、板書要點。
“由扶到放”,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探究,達到對詩歌創造性的理解與領悟,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力與鑒賞力。
環節六:
課堂小結2
1、齊背兩首古詩。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3、聽老師小結
(讀+說+聽)
1、傾聽、評價
2、小結讓學生在誦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在小結中享受到收獲的喜悅。
環節七:
課后作業
1、默寫兩首詩
2、孟浩然和陸游的這兩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你根據對詩的理解選擇一首詩畫一幅畫,或用第一人稱寫一篇優美的散文。
(做)課后檢查拓展學生學習古詩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讓他們初步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景象。
材料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素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圖片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請幼兒找出圖片中都看見了什么?(兩個人,坐在一起飲酒聊天)他們在干什么?請幼兒討論。
教師小節:《過故人莊》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人,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二、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古詩,請幼兒欣賞。
2、幼兒數一數古詩有幾句,每句詩里有幾個字。(讓幼兒知道所學古詩是五言詩)
3、請幼兒找一找古詩里學過哪些漢字。
4、幼兒隨老師一句一句學古詩并加入動作。
5、教師大聲讀古詩,幼兒跟讀。
6、教師指導幼兒點讀古詩。
三、教師請幼兒上來表演,邊讀邊情景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
活動延伸
請家長指導鼓勵幼兒學古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朗讀、背誦古詩《過故人莊》。
2、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與朋友相聚時的濃濃情誼,培養學生珍惜朋友之間情誼的美好情感。
3、在整體感悟全詩的基礎上,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片斷練習。
4、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學會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檢查《古詩兩首》之一《贈汪倫》的掌握、背誦情況。
2、板書課題:過故人莊指導學生寫好“過”、“莊”兩字。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
1、出示古詩《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自由練習讀。讀準“黍shǔ”、“圃pǔ”等字音。3指名讀,齊讀。(達到熟練為止)
三、悟一悟
(過渡:同學們,德國大思想家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好像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同樣,我們也可以說讀一首好詩,就好像在與詩人進行心靈的交流。認真地讀一讀這首古詩,仔細地看一看這幅插圖,用心地聽一聽,你會聽到大詩人孟浩然正在對我們深情地訴說呢。)
1、學生自由進行整體感悟,教師參與到學生中去。組織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2、組織學生大組交流。
(預設:詩人在說:“老朋友真是熱情好客!”這從“具雞黍”、“邀我”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這從“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我們相處得可真愉快!”這從“把酒”、“話桑麻”等詞可以體會出來;詩人在說:“我很喜歡這里!”這從“待到”、“還來”等詞可以體會出來……)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如“具雞黍”、“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與朋友相聚時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朋友之間情誼
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
(過渡:同學們聽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詩人孟浩然聽了你們的這番話,一定會視你們為知己。那你們能將你們所感受到的,通過讀表達出來嗎?)
1、學生齊讀。
(過渡:同學們,你們將詩人的感受讀了出來,這很好。可是要想讀好古詩還要注意抑揚頓挫。我們來聽聽朗讀專家是怎么讀的?)
2、教師放課文錄音。學生根據錄音,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不錯,那你們能將這首詩記下來嗎?)練習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寫一寫
(過渡:同學們,你們真不愧是大詩人孟浩然的知己,這么快就將好朋友們的詩記了下來。那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大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你們能通過你們的筆把它寫下來嗎?
學生:能。好,我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第一組的同學寫第一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其他組依次類推,請你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詩句所描繪的情景盡可能具體地寫下來。)
1、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結合插圖練習寫片斷,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2、每個組選一名學生讀自己所寫的片斷。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將詩句中的重點詞寫好。比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具”,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將老朋友一家為招待詩人,忙得熱火朝天,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的情景寫具體、寫生動。
3、引導學生感悟到:如果把四個人所寫的內容連起來,就成了一篇改寫成記敘文的《過故人莊》。
六、練一練
1、回家后,將這首詩背給家長聽。
2、課后,四個小組中的同學四四一組自由結合,共同修改所寫的內容,然后連成一篇完整的記敘文《過故人莊》,寫在習作本上。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詩大意,領悟全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閱讀本課,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驗古人的思想情懷,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過故人莊》的閱讀。指導古詩的一般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個板塊:選點突破
一、快樂起跑:
導言: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詞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由于年代久遠,繼承古代燦爛文化,重點應是誦讀、背默、積累。難點是閱讀及鑒賞古詩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尋找打開這扇古代文化寶庫大門的鑰匙,欣賞顆顆璀璨明珠的風采。
二、預習考查:
點撥1:順暢朗讀五首詩,考查字音。
強調:荒穢huì、草木長zháng、雞黍shǔ、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場圃pǔ、重chóng陽、迷mí人眼
啄zhuó春泥、沒mò馬蹄、白沙堤dī、花木成畦qí
排闥tà、雞豚tún、山重chóng水復
乘chéng月、拄zhǔ仗、叩kòu門
點撥2:選點《過》詩,整體感知。
①《過故人莊》作者是誰,哪朝人,選自哪本書?
明確: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陽集》
②《過故人莊》一詩從詩題看的大意是什么?
明確:詩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里做客時對田園情趣的感受。過:訪問;故人:朋友;莊:村莊
③投影村莊、青山、綠樹的簡筆畫,結合全詩內容聯想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感受是什么?明確:“還來”——喜愛
三、指導節奏
①節奏常識:
點撥:
1、古詩五言句按音節劃分一般是:2/2/1。例如:綠樹/村邊/合。
2、有破讀現象時,要按意義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
訓練:按音節兼顧意義的方法對《過》詩進行節奏劃分,并說明理由。
明確: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強調:古詩節奏劃分的標準是音節兼顧意義的。所以,懂字詞,說譯文是正確劃分古詩節奏的關鍵。
②書讀百遍
點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要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考查:選2—3名背誦。
四、熟讀體會
點撥1: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用四個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書:明確:邀“我”作客——山村風光——把酒閑談——重陽還過(訪問)
點撥2:語言美表現在敘述與描寫相結合,判斷哪些是敘述句,哪些是描寫句,從情味的角度談好在哪里?
明確:
敘述: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①老朋友準備好美味飯菜,請我到村居的農家做客。情味:“具雞黍”、“邀我”——真摯的感情、愉悅的情趣
敘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②近處,綠樹環抱著村莊;遠處,城外青山連綿不斷。
情味:“綠樹”、“青山”——清幽恬靜的氣氛
描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③軒窗一開,撲面而來的是谷場和菜地,遠處是綠樹,青山,知心朋友們喝著酒,談談農事,風兒送來陣陣泥土和莊稼的氣息。
情味:“面”、“話”——令人陶醉的風味
④重陽節我還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情味:“待到”、“還來”——融洽的感情、喜愛的情趣。
描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點撥3:詩人對田園情趣的感受是什么?
明確:閑適恬淡(景美情美,樂在其中,令人陶醉)
強調:析文句、品字詞,是領悟作者情感的關鍵。
五、品詩意境
創設情境,感悟情懷:播放喜悅基調的古曲,老師同時飽含深情地誦讀,學生閉目聯想和想象美好田園畫面。
點撥1:同學們,透過詩,你們仿佛看見了什么?
明確:
我看見了:青青的山,綠綠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燦燦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場,郁郁蔥蔥的菜地;村民們在田間辛勤地勞動著;孩子們在捉迷藏、放牛
點撥2:同學們,透過詩,你們仿佛聽見了什么?
明確:
我聽見了:雞在叫:“喔!”“喔!”;
鴨在叫:“嘎!”“嘎!”
詩人與朋友舉杯談農事,互相祝福
點撥3:同學們,透過詩,你們仿佛聞到了什么?
明確: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氣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點撥4:同學們,透過詩,你們仿佛感受到什么樣的情?
明確:朋友的熱情,詩人與朋友之間純樸的友情,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激情。
板書:熱情友情激情
討論意境是指詩人寫景敘事要表現的情懷,品讀詩的意境的角度是什么?
強調:透過詩,你仿佛看、聽、聞、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詩人的經驗,就會品味出詩的意境。
第二個板塊:指導學法
點撥:通過《過故人莊》的學習,請你談一談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
明確:(附板書,用投影打出)
讀一遍,正字音;
讀二遍,懂字詞;
讀三遍,說譯文;
讀四遍,明節奏;
讀五遍,析文句;(每句的表達作用,作者想寫什么。)
讀六遍,品字詞;(關鍵詞語用得好在哪里。)
讀七遍,作想象;(看、聽、聞、觸等官感悟出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
讀八遍,會背誦。
六、家庭作業:
以詩的內容為素材,融入合理、豐富的想象,以《過故人莊》為題,繪風景畫一幅。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8
一、導入。
我們又遇到一位“話桑麻”的詩人了,他被別人用“只雞”招去喝酒,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淵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個田園詩人。他早年隱居湖北襄陽的.鹿門山,中年曾去京城應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他寫了一些田園詩,但更多的詩與田園無關。
二、讀讀講講問問。
問:這首詩算得田園詩嗎?有什么理由?(算得。詩人去的地方是田園;詩中又寫田園風光;用雞待客是農村習俗;談話內容是農事。)
問:開頭兩句是敘事,這番敘述跟詩題有什么關系?(交代“過故人莊”的原因。)你們看,主人待客僅用“雞黍”,客人一請就到,這說明了什么?(主賓之間感情融洽,不拘常禮,可見友誼極深。)
問:這是一首律詩,開頭兩句叫“起”,下面兩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義。這兩句承上文哪兩個字?(“田家”,寫田家四周的風景。)好,現在請大家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大意是,村莊四周有綠樹環繞,遠處可以望見城郭,郭外有青山橫斜。)你對這樣的風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遠,幽靜,色調豐富)這是寫詩人初到時的觀感。
問:第五、六句叫“轉”,這里是從寫景轉而寫人事,就是寫朋友相聚飲酒的情形。說說飲酒中的氣氛怎么樣。(酒桌擺在廊子里,打開窗子,眼前是農家的曬谷場和菜園子,顯得安靜、平和;雙方一邊喝酒一邊說農事,又是多么愉悅,簡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把世間的憂愁都忘得一干二凈。)
問: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攏全詩。同學們讀過詩人的《春曉》,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這是用感嘆方式收尾。這首詩的收尾方式跟《春曉》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別語。“重陽日”是哪一天?(農歷9月9日)現在是什么時候?(從“綠水”“青山”“桑麻”等語可以判定是農歷三四月間)“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來的意思,暗含欣賞之意。過半年再來欣賞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再來做客)這個道別語好在什么地方?請大家各抒己見。(主人家很可愛,值得再來;主人待客熱情,愿意再來;詩人率真,主動提出再來;主賓之間極其融洽;等等。)
三、總結。
這首詩看起來也很平淡,從頭到尾都是平鋪直敘,從接受邀請、赴宴、喝酒一直寫到辭別,毫無夸張鋪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語。我們平時說話用的,“淡而無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無味”看作一回事,既如此,這首詩是否無味呢?(不是)它的味在哪里呢?(寫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情,也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襟。)這當然不是一眼能看出來的。這告訴我們,讀詩一定要反復地細心品味。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作業4中帶點詞語的意思。并初步體會詩中對仗句的特點。
4、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文學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詩。有成就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前,學過幾首孟浩然的詩,誰來背一下?
2、學生背誦《春曉》、《宿建德江》。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浩然的另一首詩《過故人莊》
二、學文
1、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要求一,請學生朗讀,明確要求。
師隨機點擊“資料”,老師搜集了一些資料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這首古詩。
2、學生自學,師巡視。
3、交流。
(1)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讀了此詩,你知道它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請,來到鄉村做客的事。)
(3)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與老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4)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4、交流:點擊“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讀詩句,理解字詞
故人?雞黍?具?
這句詩什么意思?(指名說)
(2)受到老朋友的邀請,看到這一桌豐盛的飯菜,詩人心情怎樣?(開心、高興)
(3)指導用高興的心情讀好這句詩句。(指名讀——評——齊讀)
5、交流:點擊“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1)指名讀。
(2)把你的體會說說。(打開窗子,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酒杯暢飲美酒,閑談農事。只有老朋友之間才會談家常事。)
(3)隨機理解“桑麻” (指名說)
(4)看著插圖,發揮你的想象,請你說一說詩人和老朋友會聊一些什么?
(5)指名回答。
(真是太感謝你為我準備了這么豐富的菜肴,下次歡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們這兒真美,真想一直住在這兒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還好,有可能是個大豐收。)
…… ……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幾句詢問農事中……
(6)表演“把酒話桑麻”。
那么,除了農事他們還會聊什么呢?
小組討論后回答。(兒女、詩情……)
(7) 讀“話”句 (指名讀——評——齊讀)
6、交流:點擊“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指名讀 。
(2)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將分別了,孟浩然會和友人說些什么?和旁邊的同學說說。
(4)交流。
7、是啊,真摯的友情讓詩人依戀,農家的生活讓他向往,那還有什么讓詩人要相約重陽日再來賞菊花呢?(優美、淳樸的田園風光。)
(1)出示“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指名讀。“合”?“斜”?(指名說)
(3)誰能把這句詩的意思說說?
(同學們看看圖,多美啊!你能把這句詩 再描繪的美些嗎?)
學生描述。
(多美啊!用朗讀來表現吧!)指名讀——評——小組賽讀
(4)講述對仗句。
師范讀“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句詩讀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什么修辭手法嗎?(對仗)
師講述什么是對仗句。
師生對對子:“綠樹”對 ;“村邊”對 ;“合”對
“綠樹村邊合,”對
這首詩中還有一句對仗句找出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師生共對對子。
讀好這兩句詩句。
8、 練習背誦。
三、拓展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還記得那些寫朋友之間深情厚意的古詩,指名背一背。
四、作業
1、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2.收集關于友情的古詩。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與“孟浩然”、 “田園詩”、 “重陽日”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具”、“黍”、“合”、“斜”、“軒”、“圃”、“桑麻”等實詞解釋。
口語交際訓練設計目標:
在這四幅畫面中,你最喜歡哪一幅?讀一讀,告訴大家。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
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
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導入,請學生回憶并簡單介紹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1、多種形式的誦讀詩歌并正音。
2、請學生談談這首詩歌說了什么事。注意:請學生結合具體詩句來談,將字、句的解釋穿插其中。
詩人應邀赴約——欣賞田園風光——享受農家情趣——再約重陽歡聚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為什么詩人臨走時要主動相約重陽再聚?注意:在具體分析中體會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適時插入對田園詩和重陽節的簡單介紹。
2、你喜歡這樣的聚會嗎?你喜歡作者對這次聚會的記錄即這首詩嗎?具體喜歡哪句詩?注意:在學生的談論中引導學生體會本詩“語淡而味不薄”的特點,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段。
四、延伸體會、拓展閱讀
1、散讀、齊讀《讀<過故人莊>》
2、討論:這篇“讀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點?(如熱愛田園生活、醉心田園風光等)
讀《過故人莊》
作者:王愛民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過故人莊》
空氣甜甜的把鼻孔打開
泉水甜甜的把胃打開
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圖案打開
我和一個村莊一起
被一聲聲鳥鳴一道道小溪
送出更遠我要生出翅膀
不走名山大川
只在來過的這個村子的山坡下
作巢
用恬淡作磚用快樂作瓦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過故人莊》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人,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象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作業4中帶點詞語的意思。并初步體會詩中對仗句的特點。
4、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瑞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文學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詩。有成就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前,學過幾首孟浩然的詩,誰來背一下?
2、學生背誦《春曉》、《宿建德江》。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浩然的另一首詩《過故人莊》
二、學文
1、請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要求一,請學生朗讀,明確要求。
師隨機點擊“資料”,老師搜集了一些資料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這首古詩。
2、學生自學,師巡視。
3、交流(回到老師的界面)
(1)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讀了此詩,你知道它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請,來到鄉村做客的事。)
(3)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詩人與老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4)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4、交流:點擊“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一句
(1)指名讀詩句,理解字詞
故人——老朋友
具雞黍——準備豐盛的飯菜
(2)受到老朋友的邀請,看到這一桌豐盛的飯菜,詩人心情怎樣?(開心、高興)
(3)指導讀好這句詩句。
5、交流:點擊“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1)指名讀。
(2)把你的體會說說。(打開窗子,面對谷場和菜園,舉起酒杯暢飲美酒,閑談農事。只有老朋友之間才會談家常事。)
(3)隨機理解“桑麻”
(4)看著插圖,發揮你的想象,完成“說一說”——“想象詩人和老朋友會聊一些什么?)
(5)學生自己完成。
(6)交流
(真是太感謝你為我準備了這么豐富的菜肴,下次歡迎你到我家去做客。)
(你們這兒真美,真想一直住在這兒啊!)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還好,有可能是個大豐收。)
…………
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幾句詢問農事中,就在這悠然地舉杯飲酒,閑談農事中。
(7)齊讀“話”句
6、交流:點擊“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指名讀
(2)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將分別了,孟浩然會和友人說寫什么?和旁邊的同學說說。
(4)交流。
7、是啊,真摯的友情讓詩人依戀,農家的生活讓他向往,那還有什么讓詩人要相約重陽日在來賞菊花呢?(優美、淳樸的田園風光。)
(1)出示“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放眼望去綠樹圍繞著村邊,青山在村外橫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說出來。)
(2)讀好此句。
(3)講述對仗句。
師范讀“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句詩讀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樂什么修辭手法嗎?(對仗)
師講述什么是對仗句。
師生對對子:“綠樹”對________;“村邊”對_______;“合”對______
“綠樹村邊合,”對____________
這首詩中還有一句對仗句找出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師生共對對子。
讀好這兩句詩句。
練習背誦。
三、拓展
1、在我們《古詩七十首》中,還有許多田園詩,其中,我們學過兩首,一起復習一下——《清平樂 村居》、《四時田園雜興》(背誦)
2、今天,我們將一起在學一首陶淵明的《飲酒》
3、出示自學要求二,學生自學。
4、學生交流自學結果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讀讀背背你喜歡的句子。
四、作業
1、完成“作品區”里的作業。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體驗古人的思想情懷,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
2、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詩大意,領悟全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閱讀本課,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點:《過故人莊》的誦讀、理解
教學難點:指導初步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文學長河中,有一顆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詩。有成就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以前,學過幾首孟浩然的詩,誰來背一下?
2、學生背誦《春曉》、《宿建德江》。 《春 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浩然的另一首詩《過故人莊》
二、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唐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詩歌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與王維齊名,人稱“王孟”。 他和王維等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年), 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于無成。 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年五十二歲。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于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后世所傾慕。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很狹隘。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并稱,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儉枯瘠。他善于發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感受。如《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三、字詞正音
雞黍shǔ 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 場圃pǔ 重chóng陽
四、解題
此詩選自《孟襄陽集》,是一首五言律詩。
這是孟浩然田園詩的代表作,寫于早年隱居鹿門山時期。詩人為村居的朋友所邀,欣然而往,途中但見綠樹青山,見面后詩酒暢談之時亦以農事為題,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詩情畫意,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詩清新愉悅,是社會安定祥和、農人安居樂業的頌歌。 本篇以敘事為主,結合景物描繪,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美麗畫卷。在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朋友間的真摯友情;青山綠水,洋溢著的恬靜氣氛;谷場菜地蘊含著的樸實農家風味;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田園生活的激情……
五、詩歌賞析
1、這首詩算得田園詩嗎?有什么理由? 明確:算得。詩人去的地方是田園;詩中又寫田園風光;用雞待客是農村習俗;談話內容是農事。
2、開頭兩句是敘事,這番敘述跟詩題有什么關系? 明確:交代“過故人莊”的原因。主人待客僅用“雞黍”,客人一請就到,這說明了主賓之間感情融洽,不拘常禮,可見友誼極深。
3、這是一首律詩,開頭兩句叫“起”。這兩句交代此行的緣起。 “故人具雞黍,”——故人:老朋友,舊相識。具:臵辦,準備。雞黍:肉雞及黍米,代指田家的家常菜。 “邀我至田家。”——邀:約請。至:來到。田家:故人之家。下面兩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義。描寫故人莊的近景及遠景。 這兩句承上文“田家”兩個字,寫田家四周的風景。描寫風景清新,淡遠,幽靜,色調豐富。這是寫詩人初到時的觀感。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合:合攏,指環村皆綠樹。郭:本義指外城,城、郭合成詞時,城指內城墻,郭指外城墻,也可以泛指城墻;引申后,凡四周及外部皆稱郭,此處郭指村郭──村莊的四面。斜:迤邐遠去。
4、第五、六句叫“轉”,這里是從寫景轉而寫人事,就是寫朋友相聚飲酒的 情形。寫見到故人時的場景及活動,呼應“田家”。 酒桌擺在廊子里,打開窗子,眼前是農家的曬谷場和菜園子,顯得安靜、平和;雙方一邊喝酒一邊說農事,又是多么愉悅,簡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把世間的憂愁都忘得一干二凈。 “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開:打開。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室,面:面對,看到。場:打谷場;圃:菜園;場圃作為一個詞既可指場與圃.也可專指其一,復詞偏義。把:拿,端。話:談說,聊起。桑麻:桑蠶與麻作物,古人衣飾的原料主要有兩種,一是種桑養蠶而得絲,一靠種麻織布的麻縷。這里桑麻又代指農事。
5、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攏全詩。此日歡聚,情猶未已,期待來 日再相逢。 “重陽日”是農歷9月9日,現在從“綠水”“青山”“桑麻”等語可以判定是農歷三四月間。“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來的意思,暗含欣賞之意。過半年再來欣賞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再來做客的意思。這個道別語表現出了主人家很可愛,值得再來;主人待客熱情,愿意再來;詩人率真,主動提出再來;主賓之間極其融洽;等等。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又稱“重九”,指夏歷九月九日這一天,因漢人的陰陽學說將數目也附會出陰陽,九這個散屬陽,故九月九日稱“重九”,又稱“重陽”。就:動詞。靠近、到,這里可解為觀賞、親近。重陽是漢人的節日,吃酒賞菊、持蟹賞菊是秋天,尤其是重陽節的文人雅事。
六、簡析
這首詩,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過”是“過訪”、“訪問”的意思。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像敘家常一樣娓娓道來,顯得輕松自如,簡單而隨和。“黍”是田中所收,“雞”是家中所養,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使人聯想起。“舊轂猶儲今”和“雞鳴桑樹巔”的農家生活特點。又因為“雞黍”是田家美食,所以敢邀朋友品嘗話舊;只具雞黍而無其他,又顯現出“故人”特征,不講虛禮與排場才不“外氣”,才是至愛親朋之間感情無間的表現。所以“故人”邀而我去,也毫不拘謹,視作等閑之事,確是語淡而昧不薄!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寫“故人莊”的自然環境美。上句是近景,綠樹環合,別有天地,幽雅恬靜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遠景,是田莊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邐伸向遠方,又表明這田莊不是孤寂的,而與外界緊緊相連,這遠山送青、眼前翻綠的景象,恰似一幅絕妙的青綠山水面,讓人心往神馳,浮想聯翩。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寫在故人家的生活場景。打開軒窗面對著一片菜園子,舉起酒杯情不自禁談起農桑之事。這后一句的“話”字含義很深,從全詩的情緒看,這談話一定是愉快的;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以后也沒做過官,故人莊環境的恬靜美麗,農人勞動的樂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詩人產生了共鳴。此時的詩人忘卻了仕途的煩惱與都市的喧囂,沉浸在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中,并被故人淳樸真摯的友情所同化,他似乎覺得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承上文而來,詩人為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飯飽之后意猶未盡,所以在臨走時向故人直率表達了重陽節再次造訪的愿望。簡單的兩句詩就將故人的熱情淳樸、客人的愉悅滿意及主客之間親密無聞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這種“樂此不疲”的愿望遂進一步深化了上幾句的內容,這主動表示要“還來”與首聯“邀”有對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尋味。
七、總結
這首詩看起來也很平淡,從頭到尾都是平鋪直敘,從接受邀請、赴宴、喝酒一直寫到辭別,毫無夸張鋪排之意,用的都是口語。我們平時說話用的,“淡而無味”“淡乎寡味”,都是把“淡”和“無味”看作一回事,但這首詩不是五味,它寫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情,也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襟。
八、譯文
老朋友準備好了雞黍美食,約請我到他田莊相聚。
但見綠樹將村莊四面環繞,青山在村外向遠處迤邐延伸。
打開房舍就看到場地和菜園,端起酒來又談起了蠶桑種麻的農事話題。
等到秋天重陽節這一天,(我)還要來欣賞(盛開的)菊花。
九、作業
背誦、默寫全詩
優質課《過故人莊》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背景]
這是一首看似平淡如水的詩歌,如果你細細品位會發現這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純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中,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以及和老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
[設計理念]
詩歌是有韻味的,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再加上本詩蘊涵著深遠的意境美,完美的結構美,輕快的音樂美。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之后去體會詩歌的純樸自然,情深意濃。
[設計過程]
一、詩歌導入。
請學生說一說,有哪些詩歌表現了朋友之間的友誼深厚的。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導入課題。再背有關朋友情深的詩歌。
二、讀讀詩句。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本詩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國畫,淺顯易懂,但是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學之前首先要讓學生讀通詩歌,讀熟詩歌。]
檢查朗讀情況。正音黍(shǔ)還(hái)
三、看看畫面。
[輕音樂作為背景,出示畫面:茂密的樹林把整個村莊圍繞,給人以靜謐的感覺,隱隱約約的斜山在遠處蜿蜒起伏……]
1、欣賞圖片
2、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再說說自己的感受。重點讓學生描述出農家生活環境的安謐悠閑。
四、想想意境。
切換到故人舉杯暢飲,談笑風聲的畫面。背景放爽朗的笑聲。
1、想象詩人和老朋友在談論什么問題呢?家常話又有哪些呢?他們可能在說什么。
2、即興表演”把酒話桑麻“。
指導表演:注意老朋友之間談話的內容是有關農事,神態自然大方,語言淳樸自然,氣氛融洽和諧。[注意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心理。]
準備表演:組織語言,醞釀情感。
即興表演,及時評價。
五、悟悟情感。
再切換到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
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故人的心情。
六、即興表演。讓學生即興表演這一場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再現出當年詩人和故人相聚的情景。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反思]
課上完之后,發現學生的表現能力是極高的,我們要給學生創設他們表現的空間,給他們保證表現的時間。特別是在表演這一環節,起初一組學生的表演并不出色,我請大家給他們提意見,都很中肯。然后再請一組上來的時候,就克服了先前的不足。基本進入了狀態,進入了情境。因此我想教師的主導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
再者關于詩歌的教學,我想不要什么花架子,就是讓學生去讀一讀。開始我指名讀,將近20名同學,大家是越讀越有興趣,在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后要立即打住,引導學生去體會詩歌的意思和意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