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精選17篇)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一)整體感知
本文是梁啟超于1922年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作的一次演說的演講詞。這篇講演詞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什么是敬業,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全文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表達通俗透徹,說服力強。
(二)學法引導
本篇講演詞針對性強,閱讀時,可設想自己是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學生,以便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另外,學以致用,學本文宜多聯系自身實際,談讀后的感受。對文中運用的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引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應逐一分辨。對引用的名言警句也要理解意思并懂得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審美鑒賞
條分縷析的理趣美
這篇講演詞從整體結構看,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開篇在交代論題的來源后,總提本文論述的中心,“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主體部分分兩層分別進行分析和闡述。先分析什么是“敬業”,指明了敬業的重要性,怎樣才能做到敬業。接著分析怎樣才能做到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并用了序次詞語“第一”“第二”,更加清楚地顯示出演講的層次。末尾一節,對全篇進行總結,指出“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并用強烈而真摯的感情提出殷切希望作結。
(四)重難點突破
1.閱讀課文,盡可能用文中語句回答:什么是“敬業”?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文中的“業”和“敬業”精神?
【析】此思考題的前一問著重在于考查學生理解課文、提取文中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后一問則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
【參考答案】根據自己的才能、境地,從事一種職業,力求做到圓滿,就是“敬業”。
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從勞苦工作中找出快樂來,就是“樂業”。
對于“業”不能只局限地理解為狹義的職業,它可以廣泛地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局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對于“敬業”精神,應該理解為熱愛自己的事業,干一行,愛一行,不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
2.下面兩句話都是《敬業與樂業》中引述的孔子的話,作者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引述這些話的?引述這些話有什么目的?
①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析】此題要求學生能理解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的意思,及其作用,從而領會引證在議論文中的好處。
【參考答案】第①句是本文作者在闡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的觀念時所引的話,作者認為做事要敬,就是把全副精神都用在事情上面,絲毫不可分。而孔子的這句話,贊成人人要按自己的職責辦事,做好自己的本分,不為旁的事勞神,與作者的主張一致。引用孔子的這句話,可以為作者自己的主張提供有力的佐證。
第②句話是作者為解釋為什么要樂業而引用的,作者認為凡職業都有趣味,能夠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人類的生活才有價值。而孔子就是從他的自身經驗中領略出趣味來,所以說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以樂為至高無上境界的話。可見圣人在幾千年前就有這個體會,從而反證作者的見解。
3.文章第4段中,作者在舉例比較英、法兩國的國民性質,在對比英、法兩國人在公事房里頭的表現和走路時的注意力之后,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句中“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這些詞語能否刪去?為什么?
【析】這道題意在引導學生注意對文章遣詞造句的推敲,體會議論文論理講究語言的嚴密性特點,也是為了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思維的邏輯性。
【參考答案】這些詞語不能省去。因為如果直接說“這些話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國學者書中的話,語言表達顯得欠周密。而加上這些詞語,講演的邏輯性就很強。
4.如何讓你來論證敬業與樂業,你能提供哪些新的論據?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析】此題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敬業與樂業的理解,也是在鍛煉學生緊扣論點選擇適當論據的說理能力。關鍵在于選取的論據是否能緊扣論點,證明論點。可以先找敬業的論據,再找樂業的論據,進而找敬業與樂業相互關系的論據。
【參考答案】略
敬業與樂業·重點分析一、作品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第一層(第3~4段),論述敬業的重要。第二層(第5~6段)論述樂業的重要。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二、關于語言本文語言表達具有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色。如第四段中,作者在舉例比較英、法兩國的國民性質,在對比英、法兩國人在公事房里頭的表現和走路時的注意力之后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句中“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這些語句則必不可少,體現了語言的周密和準確。因為如果直接說“這些話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國學者書中的話,語言表達顯得欠周密。加上這么十來個字,講演的邏輯性就更強了。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一、詞語積累旁騖(wù) 褻瀆(xiè dú) 銜著(xián) 層累(lěi)駢進(pián) 強聒不舍(qiáng guō)二、作家作品梁啟超(1873~1929年),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革命”。早年所作議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頗有特色。晚年在清華學校講學。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合集》。三、課文簡析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2
【山東省濟南市燕山學校 朱文波】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反思〗
《敬業與樂業》選自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梁啟超先生于70年前為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學生所做的演講,這篇文章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典范之作,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作者提煉概括的很多耐人尋味的語句,拓展了文章的思辨空間,有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但是文中援引的事例多為社會職業者的例子,與學生的年齡、閱歷有一定的距離,我預感到讓這些十四、五歲的孩子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肯定會遇到困難,怎么辦?學生—職業,職業—學生。我突然想到如果把學習當做學生的職業,讓學生關注自己在這一特殊職業中的種種態度,豈不是既能能深刻的解讀文句,又能促使其對自己的學習態度進行反思嗎?
果然,當我在課堂上拋出這一設想時,同學們的精神為之一振,課堂上傳來一陣嘩嘩的翻書聲,大家都在翻找自己深有體會的句子,然后是出奇的安靜,我給了大家足夠思考的時間,8分鐘后,舉手同學的數量明顯多于平時。張喬同學這樣說:“作者說‘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即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我覺得有些慚愧,我現在知道為什么我的學習總是做不到最好,因為我沒有這種將學業視作生命的意識,我也沒有忠實于它,而是經常在學習時分心到別的事上,更沒有梁啟超先生說的那種愧疚感,覺得做得不好便對不起一天里所吃的飯,所以我也便不能把學業做到圓滿了。”同學們用默嘆之聲表示同感。
李碩同學說:“我總抱怨學習很苦很累,但第8段的幾個反問句把我說服了,原來只要人生在世,就沒有不苦不累的,就看你能否‘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作者還告訴我了‘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我之所以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我想主要是我沒有堅持,總想應付差事,得過且過。 ”
曲士朕同學說:“作者說‘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我對此有真實體驗,上學期我學習不專心成績較差,老師找我談話,我有所醒悟,寒假期間我閉門苦讀,有幾門功課趕上來了,這學期我顯得自信多了,也覺得學習很快樂!”之后,又有五位同學發言,同學們帶著自我反思的態度,把這篇文章解讀得非常成功。我不由暗自慶幸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
【重慶市萬洲區巖口復興學校 晏興田】
〖語文教學最佳情景的創設·以貼近學生心靈,貼近現實生活去創設〗
語文教學中的親近感,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堅持教學民主,“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保持教師的人情味,通過課堂這個窗口與學生建立伙伴式的平等關系。在講與練、讀與寫中,通過創設“和諧的情境”,即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光,大方的姿態,溫和的語言,飽滿的情緒去感化、熏陶學生,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情感雙向交流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融洽和諧的心理環境。為了創設良好的作文教學的氛圍,我教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一文時,結合近兩年大學畢業后不包分配問題,城市下崗職工多的社會現實,讓學生思考、體驗找職業的艱難,知識的重要去感染學生。今天我讀書就是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職業,并不是讀書無用。啟發學生自己調查了解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和城市工人無職業的是哪種人。以“今天我們需要敬業精神”為主題,寫出了使人感動,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佳作。我及時給以鼓勵,表揚,贊揚和肯定促進了求知氛圍的形成,全班同學沉浸在積極努力的氛圍中。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錦城四中 胡蝶飛】
〖加強合作探究,促進感悟生成·討論的問題要符合教材或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采用不同的提問形式〗
課堂討論還要注意選擇帶有普遍性的難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問題作為討論題,這樣容易吸引全體學生,引起大家的興趣。又如《敬業與樂業》的“研讀與反思”的環節中我就分別設置了這樣兩個問題:
1、作者在論證樂業的重要性時為什么從反面的現象談起,可不可去掉?
2、課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論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兵。”討論一下,你對這個問題究竟怎么看?
【安徽省桐城市卅鋪中心學校 黃宏生】
〖關注學生發展 促進主動學習·喚醒學生的主體需求意識〗
語文老師要讓學生明白,未來要生存,未來要發展,聽說讀寫四大能力不可或缺。語文學習不能只簡單地被功利主義思想所左右,不能只為完成自己的學業,不能只為眼前的考試,不能只為迎合父母或老師的歡心。要樹立終生需要語文的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我要學”而非“要我學”,進而在語文學習中發揮主人翁精神。如我們往往為學生寫不好漢字而煞費苦心,但常常收效甚微,這就要告訴學生書寫的質量關乎著大家的未來,一個書寫流暢優美的人往往會更有自信心,在將來會更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以此來喚醒學生的需求意識,帶動他們練習書法,寫好漢字。在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這篇課文時,我們就會很自然地提出為什么要“敬業”和“樂業”這個問題,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我們會“敬業”“樂業”嗎?未來如在眼前,需求迫在眉睫。
【江蘇省張家港市晨陽學校 杜惠娟】
〖“問題教學”的思考〗
我們還可以設置爭論性問題,引起認知沖突。提出引起學生爭論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點燃他們思考的火花。例如在教《敬業與樂業》時,針對文中作者的一些觀點,結合當今現實,問學生是否贊同,這很容易引起爭論,我們要讓學生從課文中找根據,講理由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湖北省宜都市紅花套初級中學 李 蓉】
〖讓個性在批注式閱讀中飛揚·質疑式批注〗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這種批注式閱讀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一種探索。這種閱讀方法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適合于各類學生各類文體。
學生在《敬業與樂業》中作出了如下批注“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為勞動而生活”是什么意思?還有的學生在這一句話旁邊(“我信得過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作出了這樣的批注:“我覺得作者說的不對。照他這么說全世界的人價值都一樣,我們就沒有必要說實現自己的價值了,反正無論做什么價值都一樣。”瞧,他對作者的這句話產生了懷疑!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這個批注,才讓我們的課堂辨論有了源頭,從而爭論得熱火朝天。現在我班的學生基本上都會用這種閱讀方法,隨時隨地提出疑問,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他們的問題越來越深,價值也越來越高。這種批注為我的語文課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山東省青島市第五十一中學 曲婷恩】
〖淺談初中語文的生活化教學實踐·語文課堂教學走向生活化〗
在《敬業與樂業》中設計的拓展延伸題: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這個問題也可以使學生重視觀察社會,并重新認識社會各個層面的分工,認識到各個崗位的平凡中蘊含著偉大。
【河南省濟源市軹城二中 原凱云】
〖課堂提問的藝術·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重點突出〗
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所提問題必須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提問時,問題要精心設計,既讓學生感興趣,又能發展思想。問題過于簡單,課堂氣氛看似挺活躍,但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也不要太難,如果太難,超越了學生的接受程序,也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如在教《敬業與樂業》一課時,我首先提出:本文提出什么是敬業和樂業?如何做到敬業和樂業?對我們學生又提出了怎樣的要求?你從中明白了作者在本文中的主張和目的嗎?以后你將如何做呢?這樣層層設問,重點突出。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便能逐層的領會本文的寫作目的。使學生不但把握了文章的中心,而且使學生在文中得到了教誨。
【遼寧省大連市嘉匯中學 苗春玲】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導入引用,激發情趣〗
一個好的導入,就如交響樂的序曲一樣,決定了一節課的基調,所以在這里,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就應有所體現,如在教讀《敬業與樂業》一課時,我這樣導入:米盧曾說:態度決定一切。我們有的同學為什么成績一直不上來?原因很簡單,幾十年前梁啟超已告訴你了,我們一同來看看。以此來引發學生們的思考,使其體會敬業、樂業精神對一個人對待職業態度的決定性作用,并且這種態度就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的大小。語文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因素,這是教師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情感資源。所以,教師要善于發現其中的顯性情感,并要善于開掘其內涵的隱性情感,從導入開始,達到以情悟情的教育效果。誠然,以趣生情的方法很多,如游戲激趣生情、表演激趣生情、故事激趣生情、語言激趣生情,等等都可以使學生在妙趣橫生、幽默詼諧的課堂氣氛中,從笑聲得到啟發,產生情感共鳴。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靈溪一中 賴聯群】
〖有些事情不必太勉強〗
人到初三,有些事情看來不必太勉強。
下午第一節語文課,上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有一個環節是追問學生將來的理想職業,原以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學生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可教學實踐并非如此。
我問徐冉。
“老師,我有自己的理想,但我不想說”,徐冉有點尷尬,說話底氣不足。
“為什么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將來,你不會是想成為保密局的工作人員吧。”我調侃到。
大家笑了,徐冉也笑了,“老師,我真的不想說。”
再追問下去雙方都尷尬,我適可而止,尊重他的選擇。接著,我又叫陳鶴立。
大家又笑了。對鶴立,同學們好像始終保持著一種天生的興趣,也許是因為他常有滑稽舉動的緣故吧。
鶴立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說。叫到黃安,她說理想變來變去,缺乏穩定性,不好說,暈!
再叫黃光超,他撓撓頭,說自己還沒想好。課堂一時沉悶起來。
我突然想到,初三的孩子,特別敏感,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對他們而言是不是個人隱私呢?他們有權保持沉默的,特別是在一個易感而“熱情”泛濫的集體。當然,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因為他們畢竟是孩子而不是胸有城府的成人。
我沒有接下去問,而是在黑板上寫下了幾種職業供學生選擇:
1、總理 2、民工
3、護士 4、教師
5、機關干部 6、馬路清潔工……
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
經過一個假期,孩子們好像突然間變化了很多,好些同學開始沉寂了,上課守紀了,學習用心了,也常常對著課間的窗臺發呆了,男生的嗓音變粗,女生的皮膚變細膩,突然間,他們長大了。
對初三的孩子,成長中的學生,除了把住作業、紀律兩大關,其他的,其實不必太勉強,順其自然,可能更符合他們的成長規律!
比如,讓他們課間渲泄,讓他們課后打球,讓他們秘密商議雙休日去哪里玩你假裝不知道,允許他們跟你頂嘴,允許他們上課喝點礦泉水,允許他們坐著回答問題甚至光聽不回答……
【海南省儋州市新英中學 吳福良】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文字的解析〗
欣賞漢字結字之妙,感受方塊字創造之美,放飛創新的風箏。
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值得開發的資源──一個獨具特色的站點和充滿智慧的景點。例如教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中有一個成語“強聒不舍”,本意是嘮嘮叨叨說個沒完。但很多學生把“聒”字寫得亂七八糟。為此就讓學生解析該字的構成──“舌”頭總是在“耳”邊吵個不停,那就是“強聒不舍”的“聒”字了,學生從此難忘!
【重慶市外國語學校 王 君】
〖何妨讓學生抄一抄·抄出深刻,抄出共鳴〗
《敬業和樂業》,我倒是非常喜歡,但從外班傳來的消息看,學生們并不買帳,大多數班級都學得死氣沉沉。我一思考,這也好理解,對我們這樣的被社會捶打了十來年,多少有了些人生經歷的人來說,梁啟超的教誨確實是很切中要害的。但是對十四歲的初三學生來說,文中大量的古文不僅要銷蝕他們的學習熱情,其中的不少生命箴言對他們來說也很難有生活的底子作為詮釋的基礎。所以,引不起學生共鳴就很正常了。
何不化繁為簡?
我于是給學生提出了這樣的“抄”的要求:
1、朗誦全文,抄出引起你共鳴的句子,你反對的句子,你還不理解的句子,并且至少背誦五句以上。
2、就自己抄的句子和同桌小組分享,并在班上進行交流。
比如孩子們整理出了以下句子:
──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圣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凡做一件事情,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頭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因自己的才能和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凡做一件事情,便把這件事情看做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情來和他交換。
──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增加。
──專心做一職業,把許多游思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
──敬業就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
實踐也證明,這堂課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這一“抄”,抄出了疑問,抄出了共鳴,抄出了碰撞,抄出了積累。課堂以此為出發點,既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和認知水平,也分解了課文的重點難點,學生因此而學得活潑扎實而且富有個性。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3
一.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理解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及二者的關系。
2. 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3. 初步學習“擺事實”( 舉例論證)和“講道理”(道理論證)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4. 對自身學習態度進行反思,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敬業”與“樂業”。
5. 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提升思想素養。
二.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敬業----樂業),把握論證方法。
2. 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三. 教學準備:
1. 搜集有關梁啟超的有關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 教學錄音及設備。
3. 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思考練習題)。
四. 教學安排:
五. 教法與學法:
1. 朗讀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對著自己的成績,面對著自己與那些成績比自己高的同學,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呢?我們又該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國近代思想家,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主張。盡管時隔大半世紀,但他所提的這種主張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板書課題)
(二) 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 檢查預習情況:(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釋義(并注意寫法):
① 征引:引用。
② 佝僂gōulóu
③ 駢進pián
④ 褻瀆(xièdú):輕慢,不莊重。
⑤ 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也不分心。 (騖wù)
⑥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⑦ 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 不二法門: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后比喻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⑨ 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 強聒不舍: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聒guō)
(四) 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
1. 播放教學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1) 從題目上來看,本文談論的是一個關于什么的問題?
(對職業應采取怎樣的態度)
(2)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在文中劃出能明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讀一讀,好好揣摩。
(“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第二要樂業。)
(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五) 課時小結:
1. 本節課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2. 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見解。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4
【教學目標】
1、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積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引入新課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啟超。學生讀頁下注。
二、一讀文章,讀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文章主要談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三、二讀文章,讀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的心靈,或者給你的啟發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歡哪些?給大家5分鐘,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背誦最多的句子。
四、三讀文章,聯系生活
1、我的鄰居經常對他的小孩說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掃大街去!”請同學們運用文章中作者的語言來批判這種觀點。穿插杜魯門當選總統時,記者采訪其母親時說的一些話。
2、現在有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泡網吧,打游戲。梁啟超在文章中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并且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理由。請你也參照這種寫法,說說學習是有趣味的,勸誡這些同學。動筆寫一寫。
五、四讀文章,讀出自己
談談讀了這文章,自己有何收獲。
六、五讀文章,質疑問難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5
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解讀梁啟超的
東臺市城北中學 夏凌翔
一文的作者梁啟超(1873年—1929年),是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勤奮著述,至死不輟,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1922年,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怎樣才能把學習生活當作一件樂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梁啟超先生的一文仔細領會吧。
這篇講演詞的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作者從《禮記》中的“敬業樂群”和《老子》中的“安其居,樂其業”這兩句話來斷章取義提練出了“敬業、樂業”四個字,提出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這一中心論點,可謂是水到渠成。那么何謂“敬業”與“樂業”呢?
閱讀全文,我們不難發現,所謂“敬業”便是責任心,具體講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來,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實實在在,把事做得圓滿。所謂“樂業”,即是有趣,具體講就是能從勞作中,找出快樂,領略出趣味,對自己的職業樂于做下去。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想過這些?有沒有這樣去做呢?我想,你們在讀了這篇文章后,一定會做得更好。
敬業與樂業有什么關系呢?作者曾經說過:“凡欲成就一事業者,必然責任心與興味心兩者俱備。”這句話有力地說明了敬業與樂業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有“敬”必有“樂”,有“樂”定有“敬”,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毫不畏懼,越難越要鼓起勇氣,你只要一層層的往里面追,往里面鉆,沒有任何雜念,你一定會被吸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就會對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愈加感受到你所做的是正確的,一定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就是“敬業”與“樂業”的表現。正如作者在《學問之趣味》中所說的:“興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如不帶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來,或者今天研究這樣,明天研究那樣,趣味還是引不起來。”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呢?作者在文中第3小節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同時列舉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兩件事作對比,從學理上解剖“職業沒有高下”,提出了“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說法。在第4小節中引用《莊子》中“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曾文正說的“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等話語,列舉“當木匠”與“當政治家”,當“挑糞的”與“當軍人”的事例,提出了“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的說法,讓我們懂得了若要敬業,便應當尊重職業的神圣,無視職業的貴賤,對于各種職業都要做好,將全副精力集中到做事上,一點不旁騖,一定要做得圓滿。只有這樣,才做到了敬業,才可能做“天下間第一等人”。
在論證如何做到“樂業”這一點上,作者同樣是運用引用和舉例的方法,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專心把職業做下去,身入其中看他的變化、進展,自覺親切有味;第二,從奮斗、刻苦中增加快樂;第三,與同業競勝而得到快感;第四,專心工作,可把游思、妄想杜絕,省卻煩悶。這樣便是做到了“樂業”。
我想,同學們在讀了這篇文章以后,一定頗有收獲,讓我們記住作者的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你們定會走向美好、燦爛的明天。
通訊地址:江蘇省東臺市城北中學
郵編:224200聯系電話:0515—5212479
背景資料:
1、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學者,維新運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的文化巨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著名導師。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人,1890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1891年就讀于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并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在1898年一起領導了歷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勤奮著述,至死不輟,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2、關于題目:
題目中的“敬業”從《禮記》中的“敬業樂群”化用而來,“樂業”是從《老子》里的“安其居,樂其業” 提練而出,用作者的話說,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所謂“敬業”就是忠于自己的工作,將全副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一點不旁騖。所謂“樂業”,是能從勞作中找出快樂,領略出趣味,對自己的職業樂于做下去。作者認為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關于講演目的:
1922年,梁啟超先生應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邀請,向該校的學生致講演辭,由于講演的對象都是有志投身社會工作,為就業作準備而入學的學生,因此作者便用與職業有關的題材,以“敬業與樂業”為題發表演說,借以慰勉該校的學生,將來能“敬業樂業”,各盡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同時也從職業中享受到樂趣。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檢 測 題
一、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 ) 老聃( ) 佝僂( ) 承蜩( )
駢進( ) 褻瀆( ) 強聒不舍( )
二、解釋加點字及詞語
1、不二法門
2、主一無適
3、旁騖
4、強聒不舍
三、補全下列語句
1、安其居,__________。(《老子》)
2、雖__________,__________,而惟吾蜩翼之知。(《莊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乃凝于神。(《莊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愿乎其外。(《中庸》)
四、填空
1、的作者是__________,它是近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領袖之一,字_________,號__________,別號__________,廣東新會人。其著作編為《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的“安其居,樂其業”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一個成語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的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1、補全橫線上的語句。
2、解釋句子: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能身入其中”一句中“倘”的意思是__________,“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
4、寫出選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聯系自己的學習,談談選文給你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參考答案:
一、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wù) 老聃(dān) 佝僂(gōulóu) 承蜩(tiáo)
駢進(pián) 褻瀆(xièdú) 強聒不舍(qiǎngguō)
二、解釋加點字及詞語
1、 法門:佛教徒稱修行者所入之門,引申為途徑。不二法門:佛家用語,意即惟一的途徑。
2、適:朝別的路上去。主一無適:專心于一件事,一點也不向別處分心。
3、騖:馬亂跑。旁騖:不專心。
4、聒:喧擾;舍:舍棄、放棄。強聒不舍:硬要啰嗦個不停。
三、補全下列語句
1、樂其業; 2、天地之大,萬物之多; 3、用志不分; 4、素其位而行
四、填空
1、梁啟超;思想家;學者;維新運動;卓如;任公;飲冰室主人;《飲冰室合集》。
2、使人民安居樂業;安居樂業;安心地住在那兒,喜愛自己的職業。
五、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他這個人啊,用功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里,便忘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來,如此而已。
3、如果;代前文中的“一件職業”。
4、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5、略。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6
教學目的
1、 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引入課文
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正音、義
討論文章結構,理清思路
明確:課文共7段,總體結構是總——分——總的形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后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7)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三、學習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的論述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本段末尾的“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生動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2、學習第二部分
朗讀第3、4段,是論述“敬業”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次。
思考:⑴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3段作者闡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后,緊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后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情,“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說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4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
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朗讀第5、6段,論述了“樂業”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層。
思考:作者舉了什么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事例,說明要“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
第6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四、小結
第二部分重點是闡述什么叫做敬業,為什么要敬業,怎樣才能算是敬業。
五、布置作業
1、 抄寫詞語
2、 背誦課文第6段
3、 探究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書情況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朗讀第7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做事情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
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和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可以歸納如下幾條
⑴“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⑵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⑶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⑹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⑽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⑾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⑿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⒀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⒂敬業就是責任心,樂業就是趣味。
……
要求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范。
資料卡片類別: 編號: 題目: 作者: 出處: 內容摘要:
四、小結
1、中心思想: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⑴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開頭提出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
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⑵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意化深為淺。
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業
背書第6段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7
學習目標:
1、反復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
2、辨別本文采用的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
3、用制作資料卡片的方法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和口語特色。
學習重難點:
1、本文論證層次的梳理和論證方法的辨別。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領悟和文中某些觀點的質疑。
學法指導:
題目告訴了我們作者談論的話題。首先請仔細閱讀課文,找出作者對“敬業與樂業”的認識,并想想他是怎樣來論述自己的觀點的(思路與方法);其次,選擇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讀,感受一下演講的語言特點;最后,選擇其中一些經典句和格言做做資料卡片,積累寫作素材。特別要注意的是,讀書時要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可對文中的某些觀點提出質疑或作一些論據補充。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走近梁啟超(查閱資料,把你知道的有關作者的知識寫在下面)。
2、查字典、詞典,讀準加點字音,記住詞語寫法,解釋詞語的含義。
①旁騖( ): ②褻瀆( )( ):
③征引: ④駢( )進:
⑤敬業樂群: ⑥斷章取義:
⑦不二法門: ⑧言行相顧:
⑨強聒不舍( ): ⑩安其居,樂其業:
3、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4、認真閱讀課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對“敬業與樂業”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來論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業”僅是指正式的謀生職業嗎?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對文中的內容有疑問或對某些觀點有不同見解嗎?若有,請寫在下面。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2、3
(三)整體感知:
J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觀點是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試列出本文的提綱。
J 文章結尾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試用自己的話談談“合理的生活”該是怎樣的。讀了本文后,你認為學生該如何“敬業與樂業”?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舉幾個例子。
2、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在你我身邊就有這樣安心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試說說他的一些事跡。
3、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文中作者的觀點在那個時代而言不無道理,如今你對他的某些觀點、某些說法有疑問或有不同意見嗎?若有,試作一簡要說明。
4、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朗讀課文,舉例說明本文的語言特色。
(五)小結:
三、鞏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范。
(二)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后問題: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8
《敬業與樂業》這篇文章告訴人們,敬業,即責任心,是對學業或工作專心致志;樂業,即趣味,不僅樂意去做某件事,而且從中領略出趣味來。下面就讓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敬業與樂業》閱讀答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敬業與樂業》閱讀題原文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得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敬業與樂業》閱讀題題目1、選文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2、為什么該敬業?
3、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屬于________論證,其目的是什么?
4、如何理解解畫線句子?請結合實例談談。
5、引用了莊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個好不好?為什么?
6、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照作者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舉一個例子嗎?并加以短評。
《敬業與樂業》閱讀題答案1、我們要敬業。
2、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3、道理;從道理上論證了不敬業的危害,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答對意思即可)。
4、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上說,就是輕慢職業的神圣,沒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就不能從內心深處認真思考如何做好,那么其結果肯定是一團糟,連自己也不會滿意,結果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教師如果不敬業,就不會認真研究教材、大綱,也教不好學生,得不到學生的尊重,自己當然很痛苦。
5、不好,因為作者是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的,如果去掉一個,就少了一層意思,論證不嚴密。
6、示例:看大門的尹師傅每天起早貪黑,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滿懷熱忱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內的事情,這種腳踏實地,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并積累大量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仔細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對待生活。
2、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文錄音及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梁啟超的有關資料,課堂質疑與辯論。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精心導入:
同學們,請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在你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呢?你怎樣才能把學習當一件樂事呢?為此,梁啟超先生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出示教學目標并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
多媒體出示: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學者。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 “戊戌變法”。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二、整體感知
過渡:《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說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文章,聽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思考下列問題:
多媒體出示問題組: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
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談了哪幾個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設置,意在讓學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觀點和思路,幫助學生進行第一次感知,為此后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
播放課文錄音。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全班交流,學生互相評論補充,明確問題要點: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我確信‘敬業樂群’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它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2、作者先后談了“有業之必要”、“要敬業”“要樂業”三個問題。
三、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1~7段,思考下列問題: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試解釋中心論點的含義。
2、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找出來,試做具體的分析說明。
3、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組討論研討。然后全班交流,學生相互補充,最后統一答案要點:
1、略。
2、一是舉例論證:
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例子,說明有業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
3、先解釋什么是敬:
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至志、心無旁騖;接著,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么可敬的,為什么要敬業”;最后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并引導,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
在這部分中,作者主要運用了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話解釋什么是敬,是道理論證;舉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例子;舉佝僂丈人承蜩的例子,論證忠實才能做到敬業:引用曾文正的話,孔子的話和莊子的話,都是為了強調一個道理:“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四、質疑問難
1、學生發問: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學補充,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
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
五、拓展延伸
多媒體出示:
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據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請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中學生該如何去做。
教師點撥:那些凡人做的瑣事,很多都忠實圓滿的完成,他們都可以稱為“天地間第一等人”。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我們中學生怎樣做才算天地間第一等人呢?
學生即席發言交流,其他學生做適當的評析。
六、布置作業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完成課后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進一步鞏固掌握基礎知識。讀積累的經典語句、格言。
2、回顧本文論點及文章結構。
二、研讀揣摩
學生自讀課文8~9段,并思考:
多媒體投影出示問題組:
1、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2、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3、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本組發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確答案要點:
1、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后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為什么呢”,轉入論述為什么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2、作者主要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3、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三、質疑問難
1、學生發問。學生自由提出問題,鼓勵其他同學按自己的理解解答,教師可做適當引導。
2、教師發問。在論證樂業的重要性時,作者為什么從反面的現象談起,可不可去掉?
鼓勵學生討論,踴躍做答,教師做適當點撥。
四、體驗反思
多媒體出示:
課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
(此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能力,能辨證的理解人生問題。所討論的問題比較復雜,應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把握討論的深度。 )
本環節采用學生辯論的形式進行,教師作適當發問、引導、點評。
五、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
過渡: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通俗,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特色。試從文中舉出例子,并做說明。
可以先讓學生各抒己見,并舉出文中相應的例子。教師做適當補充,最后多媒體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
例如對孔子的兩句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做了生動而饒有趣味的講解:“孔子……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例如提到百丈禪師的故事時,說“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例如,“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演講最后,“盼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對聽眾直接的心靈訴求。
六、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課文結構層次清晰。開頭就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下來,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最后,總結全文旨意。
本文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
在語言上,充分體現了口語和演講的巧妙結合。
七、布置作業
領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談談自己在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特意設置了關于“天地間第一等人”的探討。在發言中,有的學生只談理論,忽略了結合自身實際。我及時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感受,從而更好的認清自己現在應該如何去做,如何把握自己現在的青春年華,有很深的實際教育意義。
我設置的關于立足本職工作和樹立遠大理想的辯論,激發了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的興趣,效果很好。在辯論中,大多數學生更贊成應有遠大理想,認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點撥糾正,啟發他們,如果不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遠大理想就會成為空談,啟發學生要全面具體的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評質疑的能力。在辯論中,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條理清楚說理有力,還有同學聯系了自身實際,從而加強了本文的實際教育意義。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提出論點: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什么是“敬”業
敬業 敬業為什么要敬業與如何做到敬業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樂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樂業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為什么要樂業
總結全文: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樂趣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0
課 題 敬業與樂業 課時 1 授課日期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按目的篩選材料并加以分類整理的能和不斷積累的習慣。
2、理解課文在確定話題、運用語言方面的特點。
3、認識敬業樂業的意義,培養敬業樂業的職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的分析可落在論點和論據的關系
教、學具 小黑板
教學內容要點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課文,思考問題,初步讀懂文章
教 師 活 動 內 容 、方 式 學生活動方式、內容 旁 注
一、解題,介紹作者,
導入 新課: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梁啟超先生字卓如,別號有任公、滄江、中國之新民及飲冰室主人等。廣東省新會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注意者,著名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他的文章被成為“新文體”。文編《飲冰室合集》 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以試驗、總結、推廣職業教育而著稱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該校1918年5月由黃炎培發起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的,校址在上海陸家浜。以黃炎培提出的“敬業樂群”為校訓,提倡“手腦并用”“雙手萬能”,著重理論聯系實際,重視生產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強調教育與社會聯系,有優良的傳統和校風。
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
1.先請學生講一講自己歸納的段落大意,然后發動學生評議。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1)這是一篇講演稿,是梁啟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但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今天立足本職多作貢獻,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還是大有幫助的。
(2)總結議論文文體知識。
(3)介紹演講的基本知識。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4)在學生概括的基礎上,教者總括:9段文字,按議論文的一般論證結構,文章可劃分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第二部分是2~8段,論證中心論點;第三部分是第9段,歸結全文。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四、布置作業 :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學生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1段,對題目作簡單解釋,然后提出中心論點。
第2段,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
第3段,從反面論述,說明無業的害處。
第4段,說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反面論述。
第5段,作者具體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6段,開門見山提出第二分論點“要敬業”。
第7段,以設問方式把“要敬業”的論述引向深入。第8段,論述“要樂業”。第9段,歸結全文。
課 題 敬業與樂業 課時 2 授課日期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按目的篩選材料并加以分類整理的能和不斷積累的習慣。
2、理解課文在確定話題、運用語言方面的特點。
3、認識敬業樂業的意義,培養敬業樂業的職業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的分析可落在論點和論據的關系
教、學具 小黑板
教學內容要點
1、分析文章的觀點和材料是如何統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把握本文的論證結構。總結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教 師 活 動 內 容 、方 式 學生活動方式、內容 旁 注
一、粗讀全文,然后提問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的統一的。
2.要求學生能根據論據找出論點,根據論點找出論據,從而認識課文中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
二、讀議課文第二部分課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層。
第一層(第2~5段),提出有業之必要。這是確立全文論點的基礎。第2段,共3句話,第1句和第2句是轉折關系,強調“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基礎,這是提出本層的分論點,第3句和1、2兩句是蜆叵擔黨魷忍浮壩幸怠鋇腦頡5?段,說明無業的害處,這是先從反面論述。課文先引兩句孔子的話作理論論據,然后再簡單評述。第4段,說明有業的重要,這是從正面論述,與第3段形成對照。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屬事實論據。第5段是作者的具體論述。有了第3、4兩段的對照,本段作者的說理就顯得十分自然。文中的兩個“簡直”以及“徹底”“萬不能”等詞語,都表現出作者鮮明的態度,具有不容置辯的力量。本段結尾處限定論述范圍,轉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論,又不致使人誤解。
第二層(第6~7段),論述“要敬業”。第6段,先開門見山提出本層中心,顯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層展開論述:①先解“敬”字含義,引朱子的話來解釋。②再講為什么可敬,以設問方式展開論述。課文舉兩個地位懸殊的職業作例子,證明“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為進一步論證“敬業”打下基礎。③贊美敬業的人。第7段,以設問的方式把論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實于自己的職業,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論述,也引用《莊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論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國學者的著述,以英國人和法國人不同的行為,把“敬業”解釋得十分形象具體。
第三層(第8段),論述“要樂業”。這一層先從反駁“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與“樂”的不同態度展開論述。論述了怎樣理解“苦”,指出應當從“苦”中找出“樂”,批評了“無業游民”和“厭惡自己本業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再具體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奮斗前去”,“比較駢進”,“省卻煩悶”,引導青年人確立“樂業”思想,鼓勵青年人去過有價值的生活。
三、結合本文總結,啟發學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論證思路列表分析(見板書)(表中序號為課文段序號)四、總結歸納文章為證明論點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課文論據豐富多樣,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事實論據,包括所引的各種事例,有的詳細敘述,有的簡略提及,最簡的甚至只有一句話。哪些該詳,哪些該略,全看論證的需要而定。這類論據是使論點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據,所以必須真實可信,充分確鑿。第二類是理論論據,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論、俗語格言等,因為提出言論的這些名人有一定的權威性,俗語格言被人們普遍認可,所以這類論據也就有比較強的說服力了。五、布置作業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理解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及二者的關系。
2、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3、初步學習“擺事實”(舉例論證)和“講道理”(道理論證)兩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4、對自身學習態度進行反思,端正學習態度,做到“敬業”與“樂業”。
5、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提升思想素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有業----敬業----樂業),把握論證方法。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三、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梁啟超的有關資料,以供課上交流。
2.教學錄音及設備。
3.小黑板(出示字詞與課內思考練習題)。
四、教學安排:四課時
五、教法與學法:
1.朗讀法。
2.品悟法。
六、教學過程與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星期,我們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月考。面對著自己的成績,面對著自己與那些成績比自己高的同學,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呢?我們又該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七十多年前,我國近代思想家,學者梁啟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主張。盡管時隔大半世紀,但他所提的這種主張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文章《敬業與樂業》
(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先由學生交流各自準備的有關梁啟超的資料,然后教師做適當補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其師康有為一起領導了“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合集》。
(三)檢查預習情況:(課后讀一讀,寫一寫)
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釋義(并注意寫法):
①征引:引用。
②佝僂gōulóu
③駢進pián
④褻瀆(xièdú):輕慢,不莊重。
⑤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也不分心。(騖wù)
⑥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⑦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⑧不二法門: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后比喻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⑨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⑩強聒不舍:形容別人不愿意聽,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聒guō)
(四)整體感知,理清寫作思路:
1.播放教學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
(1)從題目上來看,本文談論的是一個關于什么的問題?
(對職業應采取怎樣的態度)
(2)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在文中劃出能明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讀一讀,好好揣摩。
(“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第二要樂業。)
(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五)課時小結:
1.本節課主要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
2.初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見解。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課的字詞導入。
(一)提問:
本文從文體上看,既是一篇演講辭,更是一篇議論性較強的文章。也就是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于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它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構成。那么什么叫“論點”?什么叫“論據”?什么又叫“論證”呢?
舉例引導:(舉班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做例子)
小丘同學學習怎么樣?----------討論的問題
↓↓
小丘同學學習認真,成績好!----------------------------------你的看法,觀點
↑↑
小丘同學上次月考成績總分760分,排名第一。------依據,事實
(二)像上例中,你對某一個問題所持有的看法或觀點,在議論文中,就叫做“論點”。用來證明你的觀點的材料和依據,就叫做“論據”。而運用那些材料和依據來證明你的觀點的過程和方法,就叫做“論證”。(板書議論文三要素)
(三)文章標題為“敬業與樂業”,那么,它是討論關于什么問題的呢?試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對職業應采取怎樣的態度)(課文第5段: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于自己現有的職業應采何種態度。)*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要敬業與樂業。)
(四)認真朗讀課文,思考:
1.文中除了談論“敬業”與“樂業”外,還談論了什么問題呢?(有業)(課文第3段: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2根據作者先后所談論的問題,將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層(1--5)有業;第二層(6--7)敬業;第三層(8)樂業。
(五)賞析第一層:仔細朗讀(1—5段)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找了哪些材料依據?
(1)孔子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
2.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3.請你再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
(1)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
(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于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3)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鍛煉;
(4)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六)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主要是通過學生身邊的實際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議論文的三要素。
2.領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引導論證“有業之必要”的。
【第三課時】
復習上節課的議論文知識導入。(論點,論據,論證)
(一)賞析第二層:仔細朗讀(6—7段)
1.假設是你,你打算怎樣來證明“要敬業”這一觀點?
(學生討論)
2.本文作者梁啟超先生又是怎樣證明的呢?他提供了哪些依據?
(1)朱子的話;
(2)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的例子;
(3)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
(4)木匠與政治家,挑糞工與軍人;
(5)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
3.思考:這些依據有什么特點?可以大致分成幾類?
明確:
第一類(1)和(5)都是名人名言;
第二類(2)(3)(4)都是實際的事例。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明白論據的兩種類型: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
(二)再次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證明這一論點的?
明確:
(1)什么是“敬”----主一無適便是敬
↓↓
(2)為什么要“敬”----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
(3)怎樣“敬”----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
(三)拓展延伸
我們常說,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假如把“學業”當成是你的“業”,那么,學習了本節課后,你認為該怎樣“敬業”?
(學生討論)
(四)課時小結
1.本節課時著重研討作者論證“敬業”的過程。
2.引導學生明白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基本類型。
【第四課時】
復習舊知導入。(議論文論據的兩種形式)
(一)賞析第三層:請同學們默讀第8段
1.作者論證完了“有業”和“敬業”之后,緊接著又是怎樣論證“樂業”的呢?
梁啟超先生從司空見慣的“做工好苦呀”的嘆氣聲中談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四肢,五官)“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對于無法逃避的事,與其“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
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2.為什么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3.“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文中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你能不能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示例: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他們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正是這種“樂業”的精神,成就了她們非凡的人生與輝煌的事業。)
(二)綜合全文,思考:文末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如此”指的是什么?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
(1)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業)
(2)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敬業)
(3)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樂業)
(三)質疑探究
作者在論述“敬業”的問題時,提到“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學生討論)
(四)課時總結
1本文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思想主張,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充分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三層分別論述“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
(2)論證說理,引經據典。本文大量引用經典、格言。儒家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佛家的百大禪師,都被作者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3)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五)作業布置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好好揣摩。
(2)根據本文所學的議論文知識,試寫一篇以“自信”為話題的議論文。字數不少于600字。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2、理解“引經據典”的論證方法,積累經典語句、格言。
3、初步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4、體會演講稿的的語言特色。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自古至今,從中到外,有許多對自己的職業充滿著無限的熱愛的人,比如,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職業精益求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贊揚。
再比如,諾貝爾,全心研究炸藥,一次,發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親和弟弟,他從爆炸的煙霧中跳出來,還高興的喊“我成功了……”
今天我們學習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年),廣東新會人。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宣傳“窮而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他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他主張摧毀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科舉制度,大力培養人才,革新中國的政治制度。梁啟超的文章,文筆犀利,飽含激情,影響了許多愛國者。老一輩革命家吳玉章回憶說:“當我讀到康、梁(特別是梁啟超)的痛快淋漓的議論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們信徒,一心要做變法維新的志士,對于習八股、考功名,便沒有多大興趣了。”梁啟超在上海擔任《時務報》主筆期間,發表《變法通議》等論文,猛烈抨擊封建頑固派的因循守舊,闡述變法圖存的道理。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變亦變,不變亦變”;日本以“自變”而自強,印度以“不變”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只有實行變法才是救亡圖存的唯一出路。梁啟超一生著述甚豐,所遺留《飲冰室和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三、學生通讀課文
完成:
1、借助工具書,給文章的生字生詞注音并且解釋。
2、思考問題:
⑴ 作者在文中先后談論了幾個問題?
⑵ 找出文章中表明作者的觀點的語句。
⑶ 劃出文章中作者引用的古今名人的語句,并讀懂它們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自學結果展示:
什么叫“敬業”?
為什么要“敬業”?怎樣做才算敬業?
1、一點也不旁騖就是敬。
2、為什么要敬業?
a、人生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b、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就是功德,不勞作就是罪惡。
3、怎樣做才算敬業?
──唯一的就是忠實,忠實從心里上發出來就是敬。
凡作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是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視做生命的事和他交換。
4、要樂業──作者寫“要樂業”的思路是怎樣的?為什么說:“凡職業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
第一:
⑴ 變化進展千姿百態。
⑵ 奮斗中快樂的分量加增。
⑶ 因為競勝而得快樂。
⑷ 省得無限閑煩惱。
第二:孔子的語言行為,堪稱“樂業”的楷模。
思路:提出錯誤的觀點──反駁錯誤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觀點──講道理做引用進行論證。
第三:拓展。
你能舉出“樂業”的例子嗎?試講出故事:
學生自己根據積累講出故事互相交流。
第四:敬業與樂業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有業。
人為什么應該有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
試模仿“樂業”這一段,列舉幾條理由證明“有業之必要”
小結:文章的思想內容。
作者在文中先后談論了幾個問題?
為什么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如此?”
作者先后談論了“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文章的最后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此基礎上,要對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要皺著眉頭,滿腹牢騷的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第三課時
〖教學任務〗
1、理解文章的語句。
2、關于文章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找出文章中能夠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
二、談談你對這些語句的理解,或者找出相應得事實對這些觀點進行證明
1、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3、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就是社會的蛀蟲,簡直就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
4、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5、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
6、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三、從這些觀點中,找出能夠統領全文的中心論點,說出理由
1、題目的要求。
2、內容圍繞的重點。
四、關于文章的名言警句,理解意思
學生自己劃線、理解、并且歸類、熟記、積累。
五、總結寫作特色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
3、情景協調。
六、談看法
1、目前有許多下崗工人,無所事事,靠打麻將度日,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2、社會上有一種人叫“息爺“,專靠一時暴富以后,把錢借貸出去或存入銀行,靠吃利息過日子,其他什么有意義的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上述兩個問題請結合文章的有關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講點理由。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3
從容說課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是教讀課文的重點。在反復誦讀中,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和口語特點。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既要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在研討探究中,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開拓思路。擬用兩課時完成閱讀教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征引、旁騖、敬業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2.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3.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能力目標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德育目標
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系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這篇演講詞語言表達通俗淺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
誦讀,整體把握課文主要觀點和思路,體會口語和演講特色。
2.研討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研討,深層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同時對文中的觀點大膽質疑問難,辯證理解人生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判質疑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攝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誦讀,把握文章的觀點和思路。研討“敬業與樂業”精神的深層內涵。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后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并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 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侖有句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于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4
一、設計說明:
《敬業與樂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里的第一篇課文。它首先是一篇主旨鮮明,層次清楚的議論文,其次它還是一篇語言通俗,文短意長的演講稿。因為文章的這些特點就注定了它在本單元中甚至整個初三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為議論文,學生在八年級上冊書中接觸了一個單元,對議論文體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已經開始學習寫一些簡單的議論文,但無論從學生的閱讀還是寫作來看,學生對議論文掌握得情況都不容樂觀,因此學好這一單元的文章,對學生進一步了解并學會使用議論文體是至關重要的。而本篇與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相比,無論在議論的層次、結構還是方法等方面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本單元共有六篇文章,其中包括三篇演講稿,一篇悼詞,綜合性學習也要求學生學寫演講稿,并且進行演講。由此可以看出,體會演講稿的特點,把握演講的技巧,學習寫演講稿,學會演講是本單元教學的重中之中。而本文是本單元的開篇之作,也是演講的特點和技巧體現得很明顯的一篇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滲透演講的相關知識,無論對于本單元后面的幾篇課文的教學,還是進行綜合性學習都是大有幫助的。根據以上這些,我把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1、在反復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并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熏陶。2、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3、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特點。目標設計好了,整節課的思路也就變得清晰了。在解決了字詞,理順這篇文章寫作思路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對議論文知識的領悟和演講特點的體會上。但是怎樣能讓學生和文本、作者產生共鳴呢?如果教師生搬硬套地講,就會在無形中抹殺這篇文章的深刻意蘊,更會抹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不進行必要的指導,學生恐怕學到的也會寥寥無幾。思量再三之后,我把目光索定在文章2-5段的教學上,因為這一部分論證層次清楚,論據充足,論證方法靈活,演講的特點也比較突出。把這一部分作為教學的重點,一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怎樣巧妙地使用論證方法為自己闡述的論點服務的,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演講的特色。并且以此為引子,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的方法,來自學課文的其他段落。這樣以來,即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又能讓他們活潑主動地發展,還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會了一種讀書的方法。除此之外,為做到知識性和人文性并重,豐富積累與能力培養并舉,我還設計了一些精彩的環節,如“看看這些可敬的人”“挑戰權威”“背誦大比拼”“暢所欲言”“互送書簽”等,通過創設情境,在自覺不自覺當中將學生學習引向高潮,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 談話: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著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生1:我想當一名醫生,因為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許多病人的痛苦,挽救許多病人的生命。
生2:我想當一名畫家,因為我喜歡畫畫,我想用我的筆描繪出五彩的世界。
生3:我想當一名慈善家,把錢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使他們過上向我們一樣幸福無憂的生活。
……
師:看來同學們的理想都非常的遠大,今天我們一起去聆聽梁啟超先生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敬業與樂業》(板書課題)雖然時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樣會給同學們許多啟示。
(點評:通過談話導入新課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課文,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為落實這一節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打下基礎。簡單地對這篇文章演講對象進行介紹,會更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二)簡介作者:走近梁啟超(學生介紹,教師出示補充)。
師:哪位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查到的梁啟超的信息?
生1: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
生2:他是清光緒舉人。
生3:他和康有為領導的變法,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戊戌變法”
師:是啊,他不僅是一個思想家,而且也是一個學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諸多領域。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呢。
生合: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點評:通過作者簡介拉近學生和作者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作者產生親近、敬佩之情,這對學生走進這篇演講稿,理解作者演講的目的,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三)出示學習目標:
師: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后,我們再來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見大屏幕)
學生齊讀。
(點評:出示學習目標,學生能明確本節課的任務,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檢查預習:
1、讀準字音: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課前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把你預習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你能讀準下列字音嗎?(出示大屏幕)
請一名學生領讀(一詞讀兩遍)
師:看看這些字和音,哪個字的音容易讀錯?
生1:“強聒不舍”的“聒”。
師:“聒“什么意思?
生:羅嗦
師:用什么羅嗦?
生:嘴
師:對用舌頭說話,說得人耳朵都生繭子了,就是“聒”
生:中國的漢字真是有意思。
師:還有哪個字難讀?
生2:“容赦”的“赦”
師:他容易讀成什么?
生:“赫”
師:有反文讀“shè”
師:哪個字容易寫錯?
生3:“褻瀆”的“褻”
師:怎樣才不容易寫錯?
生4:把這個字分分家,“執”把“衣”拆開了,就是“褻”
師:很不錯
生5:“心無旁騖”的“騖”
生6:不要把下面的 “馬”寫成“鳥”
生7:也不要把上面的“矛”少寫一撇。
2、解釋詞語的含義:(大屏幕出示)
師:你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學生逐一解釋所出示重點詞語的意思。
3、回答預習問題:
師:通過預習你知道作者以敬業、樂業為話題,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中心論點是什么?
生1:先說“有業之必要“然后再說“敬業”“樂業”。
生2:中心論點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師:“不二法門”是什么意思?
生3: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師:這篇文章層次清楚,說理透徹,以敬業樂業為論題,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然后從有業、敬業、樂業三方面加以論述,最后總結,得出結論。
(點評:字詞教學采取通過學生互動的形式能使學生對易錯的字音、字形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而針對這篇文章層次結構比較清楚的特點,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寫作順序,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五)整體感知:
師:那么就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從文中尋找什么是業,什么是敬業,什么又是樂業?
生1:業就是職業,正當的職業,我是在第五自然段第一行“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
生2:“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這句話不正好證明了作者所說的業,不光有職業,凡是勞作都是業,包括沒有正式職業的人,比如說家庭主婦。
生3:第五自然段倒數第二行說“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在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也就是說作者所說的業應當還包括。
生4:“凡可以名為一件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說明作者認為只要是認真地做一件事情就是業。
師:同學們說得真是太好了,集思廣益我們的答案就完整而且準確了。特別是最后一個同學能夠從作者寫敬業這一部分找到有關于業的闡述,更是難得。正如同學們所說,作者所說的業不僅僅指的是職業,他認為凡是做事情都是業。學生也屬于梁啟超所說的業的范疇。那什么是敬業呢?
生5:“主一無適便是敬”
師:你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5:專一于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師:你從那知道的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生5:課下注釋。
師:很不錯。其他同學還找到別的句子了嗎?
生6:“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師: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怎樣就是敬業嗎?
生6:專心致志,一點私心雜念也沒有,就是敬。
師:對,這就是成語“心無旁騖”的意思。
生7:老師,我覺得46頁第六自然段的后半部分,寫“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也是為了證明'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這個觀點。
師:真不簡單,還會通過尋找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當大總統“實實在在把總統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這兩個事例正說明敬業的含義,認認真真地做事情,正正經經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就是敬業。
生8:老師,我覺得第七自然段中說的“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這也是在闡述敬業的含義。
師:是啊,文章的六、七自然段作者都在論述敬業的重要性,闡述敬業的含義的句子當然俯拾即是,可見作者的論述是針對性是相當明確的,中心也很清楚。那什么又是樂業呢?
生:樂業就是能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領略到趣味。
師:綜合上面同學們的交流,我們不難看出,正像作者再最后一段總結的那樣“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作者所說的“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嗎?
生1:能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并且能全心全意、心無旁騖的投入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中。
生2:還應該能從中發現樂趣。
師:哪位同學能說得更完整一些。(學生思考了片刻)
生3:對于任何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都能夠全心全意地去做,并能在專心做得過程當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地步。(學生鼓掌)
師:簡直闡述得太完美了。
(點評:在理順文章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文中尋找什么是有業、什么是敬業、什么是樂業,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一步的了解,在學生各抒己見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作者說理的邏輯性和嚴密性,為下一步深入研究課文做準備。)
(六)深入探究:
1、學習2-5自然段:
師:初讀課文時,老師首先就被課文前半部分吸引住了,猜猜吸引老師的原因?
生1:因為引用了孔子的話。
師(點點頭):什么話?
學生齊讀:“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師:你們理解這兩話的意思嗎?
生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意思是整天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去做點事,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生3:“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只是賣弄小聰明,這種人是很難造就的呀!
師:這兩種懶人即使是大圣人孔子碰見了他們也沒有辦法,看來真是無藥可醫,我相信咱們班沒有這樣的人。再猜猜老師還有沒有其他的理由?
生4:因為這一部分舉出了唐朝百丈禪師的例子。
師(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完全是。再猜不出來了?(出示大屏幕: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體會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論證有業之必要的?揣摩作者演講這幾段時的語氣)
生5:我認為這一部分還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引用孔子的話是為了說明無業的害處,這應該屬于從反面論證,而舉百丈禪師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世界上還有以有業為重的人,這是從正面進行事實論證,一反一正,說明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因而是正反對比論證。(學生鼓掌)
師:說得真是太好了。
生6:我認為老師喜歡這一部分的原因之一還應該是這一部分的結構。這一部分作者先提出要說的問題,然后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照應開頭,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行文非常嚴密。
師:非常不錯,我不得不佩服同學們的聰明才智。這篇文章是一篇演講,我們應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生7:堅定有力
生8:比較激昂
生9:比較有鼓動性、教育性
師: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出示第4自然段百丈禪師的事例)這一部分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生10:略舒緩,好像和別人說話一樣。
師:其實不光第四自然段應該用略舒緩的語氣來讀,第三自然段也應用這種語氣來讀。看原本很生僻的名言,經梁啟超一解釋竟變得通俗易懂,甚至有些詼諧了,這其實就是本篇演講的一個特色:引用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練習朗讀,指名讀,學生點評。
(點評:根據本文在這一單元的重要位置和文體的特點,上本堂課應把重點放在體會作者怎樣運用論證方法清晰地闡述自己觀點的,而體會演講的特點也是學習本文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論證方法的得當之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演講的特點,創設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會收獲很多。)
2、學習課文剩余部分。
師: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我們學習2-5段的方法。
生:邊讀邊體會作者是運用什么樣的論證方法怎樣一步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的。
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演講的特點。
師:(出示大屏幕)用剛才的讀書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剩余部分,體會作者論證方法的運用和演講的特點,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部分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生:我最喜歡第六自然段,因為作者闡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然后又緊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師:從論證方法和演講特點兩方面來闡述自己喜歡的原因,非常不錯。那讀讀吧!(學生讀)你是怎么把握讀得語氣的?
生:我認為有些堅定,因為是給別人講道理嗎,還應有一點語重心長,因為解釋得比較淺顯。
師:把握得非常好,誰也喜歡第六段的內容?
生:作者在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時,并舉了“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于證明“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師: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像作者所說的天地間的第一等人呢?
生:獨臂英雄丁曉兵,一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20多年如一日的旅行當一名舉人的責任,他是個真正的英雄。
生:同樣也是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王百姓,始終戰斗在排爆治爆的第一線,多次臨危受命,10年時間排除各類炸彈1.5萬余枚,用自己的性命安危換來他人的幸福。(教師出示大屏幕,展示其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的人的照片和事跡。讓學生看看這些可敬的人)
師:其實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無數無數,只不過他們平凡的我們都不認識他們而已,但是他們的人生是不平凡的。看了聽了這些人的事例,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職業沒有高低貴*之分,只要你認真去努力了,就會實現人生的價值。
生:我發現這些人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敬業、樂業。
師:說得真是好極了,如果同學們都能明白這一點老師就知足了。還有沒有同學繼續起來交流?
生:第七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我覺得舉例和引用自然結合才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這是我喜歡這一段的原因。
師:說得真好,那你也給大家朗讀一下吧。(學生朗讀)讀得怎么樣?
生:很到位。
師:那文中引用的名言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嗎?(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有沒有同學起來繼續交流的?
生: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我認為這一段寫得也比較不錯。
師:這一段還有哪些方面寫得也比較不錯?
生:這段的開頭和聽眾進行交流,無形中拉近了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
生:還用到了一些問句子。
師:問句子?
生:反問句。
師:這些反問句有什么作用?
生:引起聽眾的思考。
師:文中其他地方還有沒有這種問句子?
生:第六自然段“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應屬于設問。
師:那這里用設問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引起聽眾注意。
生:我認為是引起了下文,因為下文就按照為什么敬,怎樣敬來寫得。
生:第七自然段第一句也是設問。
師:那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本篇文章演講的特點?(學生邊總結大屏幕邊出示本篇演講的特點: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②語言通俗易懂,如話家常③結合演講情境,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④通過設問、反問引出要闡述的問題,引起聽眾的思考和注意)
(點評:總結學習2-5段的讀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剩下的段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交流,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演講的特點和議論的方法掌握得更透徹,并且在時機日臻成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觀的教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七)課堂練習:
1、背誦大比拼:
師: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同學們在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的基礎上,積累書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體比賽要求見大屏幕,學生進行背誦比賽)同學們記憶力太好了,有的同學在2分鐘之內能背上5個句子,真是不簡單。“腹有詩書氣自華”嗎,平時也要多讀書,多注意積累,積累多了,文采自然而然就好了。
(點評:語文學科本來就是一門通過長期積累才能有所收獲的學科,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加學生的文學底蘊就離不開積累。本文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格言將近10處,而且切近學生實際的富含哲理的句子也很多,無論從積累的角度還是從思想教育的角度來說,都應該讓學生多備一些,多掌握一些。)
2、仿句練習:
師:文章的第8自然段寫得也很有意思,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工作好苦呀!”這樣的埋怨聲,你經常會聽到什么樣的牢騷。請以“學習好苦呀!”或“凡學習都是有趣味的”的句式為開頭,續寫一段話,可以仿照第8自然段的句式。
生:“學習好苦啊!”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是哪個學生都會常掛在口邊的。但我要問他:“學習苦,難道不學習就不苦嗎?”今天老師扯著嗓子來給我們講課,我們豎著耳朵來聽,干什么都受約束,有些同學就覺得我們真是活得太苦了;那反過來,倘若我們什么不做,整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無所事事,難道就不苦嗎?
師:是啊,既然非得學,又不能不學,那為什么不把它學好呢?有沒有同學仿照第二個例句寫得呢?
生:凡學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堅持下去,趣味自然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學業,總有許多奧妙、規律、方法可尋,只要能潛心搜索,看它顯現,為我所用,最為得意有味。第二,要想學有所成,離不了奮斗;一步步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增加。第三,學習,常常要和其他的同學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樣,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當你專心致志學習時,會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
(點評:設計這一環節,一是為了鍛煉學生組織語言、模仿造句的能力,二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為下一環節作好準備。)
(八)總結提高:
師:看來我們的同學已經領悟了梁啟超先生演講的真諦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
生:有人曾經把“學海無涯苦作舟”改成了“學海無涯樂作舟”我認為只要你能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對待學習,并從中尋找學習的樂趣,就一定會覺得學習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師:今天通過學習本文你有什么話想對同學們說嗎?
生:希望大家能在學習中尋找樂趣,樂學,好學。
師:(點點頭)如果將來有一天,你踏上了工作崗位,并沒有如己所愿,從事自己理想的工作,那你怎么辦?
生:不管在什么崗位上,只要努力,就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生:是金子無論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師:那老師就借這位同學所言祝愿每一個同學都能變成金子,將來都能放射奪目光彩。把你學完本文感觸最深的話寫在書簽上,送給你最想送的同學和他一起共勉吧。(寫好的同學先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然后再贈送給同學)
(點評:通過互動的方式進行總結所達到的教育目的遠遠超出了文本本身,學生自做書簽贈于同學,形式新穎,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收到的教育效果更明顯。)
(九)質疑問難:
師: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張載也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需疑。”所有的新發明、新學說的出現都是建立在懷疑的基礎上的,你敢大膽地挑戰課本、挑戰權威,對文中作者的觀點大膽質疑嗎?
生:我認為職業還是有高低之分的,科學家為這個社會所創造的價值怎么能與普通工人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一樣呢?
(點評:鍛煉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敢于向權威挑戰,培養學生具有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要把它弄明白的習慣,此題也是對課文內容更深一步地挖掘。)
(十)作業:
師:問題提得好極了,梁啟超進行這次演講的時候,是受到當時時代的限制,在當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背景下,他的觀點有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作用,但在現在看來,肯定有些思想已經不適時宜,這也就是我們的作業:寫篇辯論稿,要求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并用充足的論據使自己的觀點站住腳,也可以查找對方的漏洞,千方百計地推倒對方的觀點,注意要用到本節課學到的議論方法。準備下節課進行辯論。(論題:職業沒有高低貴*之分,它們的價值等同。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下課。(點評:設計這樣一項作業,一則是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另外一個也是學以致用。辯論稿本身就必須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證過程嚴密,才能讓人無懈可擊。能夠寫好它,就等于掌握了議論文的要害。再加上下節課的辯論環節,無疑會鍛煉學生的口才和辨證思維能力。)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3、結合生活體驗品味哲理,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范讀、跟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
(本文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閱讀、思考和探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提出疑問:
1、你理解的“業”指的是什么?
職業、工作。
2、“敬業”是什么意思?
專心致力于工作。
3、“樂業”又是什么意思?
快樂地工作。
4、標題是否表達了作者的觀點?
否。
二、飲冰室主人──梁啟超
結合注解①了解梁啟超。
補充:梁啟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飲冰”與《飲冰室合集》:“飲冰”,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意思是現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飲冰,我難道內心很焦熱嗎?后人以“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討論:
1、演講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觀點?
明確:“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明確:作者首先論述有業之必要,因為“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接著再論述敬業之重要和樂業之重要;最后歸結全文: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既有責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討
設計如下話題:
1、課文是如何論述有業之必要的?
(可以先朗讀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化用自古語“百事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談談這樣化用的好處。
準確的化用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講演者的態度,極有感染力。
3、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業”的看法。
示例:
⑴ 一個人有了職業,好處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獻,充實了生活,也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踏踏實實的。一旦一個人沒有了職業,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更惡劣一點,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國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肯定沒有快樂。這樣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有也是必要的。
(全面地談到了有業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會,并從反面說到了無“業”的危害。)
⑵ 當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他就會像一只離群的大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會感到無比的郁悶與孤寂,即使他想掩蓋,也不能擺脫他的形只影單。所以,有業是必要的。
(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地描述出無業的悲哀,讓我們明白有業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業
聽了同學們的討論,請寫一段文字補充論證有業之必要。(討論可能會一晃而過,要求學生寫出來,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
斷章取義 不二法門 理至易明 飽食終日 言行相顧 心無旁騖
趨之若鶩 發憤忘食 老之將至 強聒不舍 褻瀆
二、繼續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⑴ 首先解釋什么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⑵ 接著論證“為什么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說明職業是可敬的。
明確:“神圣”。
⑶ 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的神圣”。
明確:“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⑷ “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覺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
① 居里夫人在實驗室里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 梁啟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說,他演講到緊張處,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嘆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說,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 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著,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美的舞姿,使世界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⑸ 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⑹ 《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⑺ 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
⑻ 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
① 我認為這幾件事并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說,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后,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 我同意梁啟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為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于培養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于說“我認為”。不同的職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的高低,職業沒有高低貴*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著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之重要的?
⑴ 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
① 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 注意結合現場氣氛。“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么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 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⑵ 樂業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說明“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人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然后從四個方面論證“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四個方面可概括為:睹其變化樂、奮斗前行樂、競爭得勝樂、杜絕游思樂。
(加點字板書,可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⑶ 請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教師可以自己的教育快樂觀證明職業是有趣味的:“在淺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今天,語文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空,一顆自由的心靈,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襲自然的情感。在語文園地里耕耘,我快樂!”
三、拓展延伸
請結同學們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資料寶藏】
梁啟超:數十年“飲冰”涼不了的熱血
祥 子
梁啟超用《新民說》、《少年中國說》、《中國不亡論》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個人自主的觀念和對國家民族的情感。“五四”的文化變革產生的文化領袖如陳獨秀、胡適、魯迅等,雖然對傳統都有憤激之言,卻都不曾完全與舊學絕緣。在這些人的青年時代,對他們最有影響的是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等人,他們鼓吹的進化論、變法、革命等觀念是“五四”思潮的先聲。當思想史進入“五四”階段,嚴、康、章都已落在時代的后面,成為保守的象征,而梁啟超則奮力追趕時代風潮。
當時的風潮若驚雷迅雨,十年前的“另類”,今日便成為“老朽”,梁啟超側身其間,可謂兩岸渺茫,被時人諷為“多變”。1929年,梁啟超以57歲之齡逝于北京,當時的輿論界甚為冷淡,吳宓事后表示了不解:“梁先生為中國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響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無聞,未能比之王靜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
說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對吳宓那代人來說,并非是夸張之語。魯迅說自己在少年時受過嚴復的感召,而胡適說嚴復的文章太古雅,還是梁啟超的影響來得直接。梁啟超本是白話文運動的先賢,他當時創作的簡明、激昂的文言文章,是一時代之文體,氣勢恢宏。據左舜生回憶,他少年時與一位同學讀一篇兩萬四千余字的梁著長文,以至涕淚交加、抱頭痛哭。“在那個時代讀這樣的文字,沒有一個人不受他的震蕩感動的。”(胡適語)就這樣,梁啟超用《新民說》、《少年中國說》、《中國不亡論》等名篇,在前“五四”的一代青少年心中,埋下了個人自主的觀念和對國家民族的情感。
說梁啟超“多變”,一般是指政見。晚清時的維新運動,使年輕的梁啟超聲名鵲起,時康、梁并稱,幾與其師平分秋色。維新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日本,政見與新起的“革命派”對立,陳天華的蹈海多少與他有點關系。但無可置疑,他是清王朝專制制度的尖銳批判者,是西方憲政學說的嚴肅研究者和討伐積極傳播者,辛亥革命后,他是政黨政治的實踐者,也是討伐袁世凱稱帝和張勛復辟兩次軍事行動的組織者策劃者;五四運動的發生也與梁啟超有莫大的關系。幾經政壇沉浮,梁啟超最終還是退出政界,專心于學術領域了。
梁啟超的學術研究于歷史用力最勤,發宏愿獨著一部《中國文化史》,未竟而歿。這本是梁啟超最適合的工作,他向來善于將專門的學問通俗化,將不易整理就緒的材料排比得有條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都是這類的著作,后者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史學方法論的奠基石,立意、見識極高。一般說王國維是新史學的開山,這其中也該有梁啟超的一筆,只是梁善綜合,好高瞻遠矚;王善分析比較,求片言定案;梁貴通,王貴專。到了學術界愈來愈重視專家之學時,梁啟超又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以梁漱溟的說法,他對于各種不同的思想學術極能吸收,最善發揮,但缺乏含蓄深厚之致,因而不能綿歷久遠,是典型的“但開風氣不為師”式的人物。
無論是從政還是治學,梁啟超的特異處是感應迅速,并能發皇于外,樂于傳達。順便說一句,梁啟超還是在中國最早提起馬克思的人。他被人詬病的,則是急于致用,因此政學皆不能深入,可謂成也“心熱”、敗也“心熱”。
梁啟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愛國歌四章
梁啟超
泱泱哉!吾中華。最大洲中最大國,廿二行省為一家。物產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區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結我團體,振我精神,二十世紀新世界,雄飛宇內疇與倫。可愛哉!吾國民。可愛哉!吾國民。
蕓蕓哉!吾種族。黃帝之胄盡神明,濅昌濅熾遍大陸。縱橫萬里皆兄弟,一脈同胞古相屬。君不見,地球萬國戶口誰最多?四百兆眾吾種族。結我團體,振我精神,二十世紀新世界,雄飛宇內疇與倫。可愛哉!我國民。可愛哉!我國民。
彬彬哉!吾文明。五千余歲歷史古,光焰相續何繩繩。圣作賢述代繼起,浸濯沈黑揚光晶。君不見,朅來歐北天驕驟進化,寧容久扃吾文明。結我團體,振我精神,二十世紀新世界,雄飛宇內疇與倫。可愛哉!我國民。可愛哉!我國民。
轟轟哉!我英雄。漢唐鑿孔縣西域,歐亞摶陸地天通。每談黃禍詟且栗,百年噩夢駭西戎。君不見,博望定遠芳蹤已千古,時哉后起我英雄。結我團體,振我精神,二十世紀新世界,雄飛宇內疇與倫。可愛哉!我國民。可愛哉!我國民。
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
胡 適
諸位畢業同學:
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
這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以前的功課也許有一大部分是為了這張畢業文憑,不得已而做的。從今以后,你們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少年是一去不復返的,等到精力衰時,要做學問也來不及了。即為吃飯計,學問決不會辜負人的。吃飯而不求學問,三年五年之后,你們都要被后進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時再想做點學問來補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說:“出去做事之后,生活問題急須解決,哪有工夫去讀書?即使要做學問,既沒有圖書館,又沒有實驗室,哪能做學問?”
我要對你們說: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凡是要等到有了實驗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實驗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決心要研究一個問題,自然會撙衣節食去買書,自然會想出法子來設置儀器。
至于時間,更不成問題。達爾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點鐘的工作。你們看他的成績!每天花一點鐘看十頁有用的書,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頁書;三十年讀十一萬頁書。
諸位,十一萬頁書可以使你成一個學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種小報也得費你一點鐘的工夫;四圈麻將也得費你一點半鐘的光陰。看小報呢?還是打麻將呢?還是努力做一個學者呢?全靠你們自己的選擇!
易卜生說:“你的最大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學問便是鑄器的工具。拋棄了學問便是毀了你自己。
再會了!你們的母校眼睜睜地要看你們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關于職業
要正直!
須用了頭腦想!
努力地勞動!
能正直,能好好地想,能努力地勞動,無論做什么職業,都不是可恥的。
無事不須勞力。
也無事沒有利益。
但職業有好的也有壞的。所謂好的職業,就是適合于自己的職業;所謂壞的職業,就是不適合于自己的職業。
職業上有等級。
能使自己喜悅而于人有益的職業,等級最高。
拙劣的工作,不會結實。
無論任何職業中都潛藏著寶貝,執鋤去掘,就能掘著。
無能與完全的勞動之間,其差無限。
能做出好鞋的鞋匠,比之于無能的律師、無智的大學教授或拙劣的醫生,地位要高。
官署的好書記比之低能的上議院議員,價值不止百倍。
才能如不煉出,事業就無味,而且不能結出果來。
任何職業都有詩與理想。
低能者或壞人,無論干什么,全玷污其職業。
職業猶之林木,愈向上長,其職業愈崇高。
好的見解,要熱中于工作時才會發生。
觀看他人所做的好的作品,是有益的,但須自己用功夫磨練自己的手腕。
有益于最大多數的職業,價值最高。
勿就不喜歡的職業。就了某種職業,如果覺得不喜歡,難以忍耐,那么不如停止了改就別種職業的好。
錯誤的事,如果一味任它錯誤過去,錯誤就會愈于愈大,結果會弄到手足無所措。
錯誤可以變成悔恨。
最不幸的,是對于自己的職業抱著不平的人。
最幸福的,是對于自己的職業有興味的人。
──《愛的教育》亞尼契斯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征引、旁騖、敬業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2.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3.體會演講的口語特色。
能力目標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揣摩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行文特點。
情感目標
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關系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這篇演講詞語言表達通俗淺顯,大量引用經典、格言。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整體把握課文主要觀點和思路,體會口語和演講特色。
2.研討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研討,深層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同時對文中的觀點大膽質疑問難,辯證理解人生問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批判質疑能力。
教學媒體
多媒體CAI課件、攝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敬業與樂業》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是教讀課文的重點。在反復誦讀中,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和口語特點。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既要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在研討探究中,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開拓思路。擬用兩課時完成閱讀教學。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后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并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第二課時
一、組織學生分組針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展開討論。
分組及提示:
一組:結構
1.下筆立論(開門見山)
首段即點出文題出處及題旨
2.層次分明
引論→論有業的必要→論敬業→論樂業→總結
3.首尾呼應
文末呼應首段(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結論:結構嚴謹
二組:論證方法
1.歸納法:推理方法的一種,根據多個情況,如名人言行,設例等,概括找出共通點,推論出一個結論。
例子1:孔子說“無所用心”“言不及義”及百丈禪師說“不做事”都是指沒有職業,沒有不斷勞作的人。
結論1:儒家和佛門都主張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例子2:木匠、政治、挑糞的及軍人各本份去工作。
結論2:職業無分高下,只要克己盡責,替社會做事,對社會有價值,都是可敬。
2.演繹法:推理方法的一種,根據一般已知的原理(大前提)推論出個別情況(小前提),從而得出新結論的論證方法。
大前提:凡正當職業都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都是可敬的。
小前提:當大總統是正當職業,拉黃包車是正當職業。
結論:當大總統及拉黃包車都是神圣的職業,都是可敬的,沒有高下之分。
3.正反舉例論述(對比)
論述人生必須有業時,正面引用百丈禪師的格言及事例,再反面引用孔子斥責懶人的話。
論述敬業時,正面引用孔子和莊子的語例,再加上作者的設例;反面引用曾文正的語例及英法國民的事例。
好處:正反兩面同時出現,內容充實,使論點突,出減少反駁機會,增強說服力。
4.引用例證
引證法(包括語例、名言、諺語)
例證法(包括事例、設例)
好處:言之有據,加強說服力,幫助說明道理。(作者于引用古語后,加以解釋,這可令聽眾明白作者的用意。)
三組:語言特色
1.多用設問句
好處:制造懸念,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使聽眾從質疑到釋疑,加深對主題的影響。
2.多用反問句
好處:加強說話的氣勢,把原來確定的意思表達得更加鮮明和不容置辯。
二、活動與探究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侖有句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于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1.梁啟超作為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的“戊戌變法”。請課外收集有關這次歷史運動的史料,并作出客觀的評價。
2.學習了課文《敬業與樂業》,你有哪些心得體會?請聯系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后感。
《敬業與樂業》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重點分析及知識點 篇17
師: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敬業與樂業》。這篇課文是什么文體?
生:論說文。
師:對。記敘文有六要素,那么論說文有哪些要素呢?
生答后,教師歸納:論說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論證。論點就是作者要發表的觀點、看法、主張;論據就是作者證明自己觀點的依據,可以是客觀事實,也可以是正確的理論(自己的合乎邏輯的議論或名人名言);論證就是把論據與論點聯系起來的方法,有例證法(具體事例),引證法(名言),喻證法(作比喻),對比論證,正反論證等。
師:論說文的基本結構有什么特點呢?(生答后)論說文的結構有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最關鍵的部分是本論,就是要對提出的觀點進行分析,一般可以提出這么幾個問題:為什么?什么是或是什么?怎么樣?把對這幾個問題的的思考和答案,通過一定的論證方法寫出來,一篇論說文就基本形成了。
師:根據以上的介紹,請你思考一下:對“敬業與樂業”這個題目應該提出并回答幾個什么問題?(生答后)對。這個題目涉及這樣幾個問題:什么是敬業?為什么要敬業?怎樣做才是敬業?為什么要樂業?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是什么?下面請你快速閱讀一遍課文,看看作者是不是這么寫的,課文中寫了幾個什么問題。
(在學生閱讀完后,并初步回答了以上問題后,教師進行解答。下面就不一一列出這個過程了。)
師:作者寫的內容與我們事先的分析是不是基本一致的?好,我們下面來具體分析課文,看看作者寫了些什么內容,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本文是怎么開頭的?也就是說,如何提出問題的呢?——通過引用《禮記》和《老子》里的話,說明題目的來歷。
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作者是如何來論證這一觀點的呢?這是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核心部分。文中分三個層次來進行論述。
首先論證“有業”——這是前提,這是第一層;再論證“敬業”,——這是重點,也是難點,所以要詳寫,這是第二層;然后論證“樂業”,這個道理比較淺顯明白,所以可以略寫,這是第三層。
為什么要先論證“有業”的問題?有業是前提,是根基,是中心詞,有了業才談得上“敬”與“樂”。
文中是如何論證“有業”的呢?首先運用引證法,即引用孔子有關的話來論證,而且是從反面來論證;接著運用例證法,即用百丈禪師的例子來論證,這是從正面來論證;然后再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是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論證的。
怎樣論證“敬業”的呢?第一,引用朱熹的關于“敬”的話,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加以解釋,說明什么是敬。第二,通過設問句提出兩個問題:業有什么可敬的?為什么該敬?然后闡述自己的觀點。第三,又通過設問句提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通過引用《莊子》里故事來論證。然后闡述自己的看法。最后又引用莊子和孔子的話再一次論證怎樣做到“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