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精選13篇)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1
1.本文是一篇________說明文,是按________順序進行說明的。
2.名詞解釋。
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語句中,說明方法不同于其他各項的一項是
( )
a.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
b.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c.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
d.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
(一)語段點將
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斕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源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1.解釋詞語。
①歸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藩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嘯聚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段采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
( )
a.舉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較 d.作詮釋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段的文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試舉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遷移過關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節選)
1964年,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一天下午,他正在校園看大字報,有人悄悄告訴他:“你搞________的壇壇缽缽被砸爛啦!”
袁隆平一聽愣了,馬上跑去一看,果然,所有搞試驗的壇壇缽缽全被砸得稀巴爛,________的秧苗不是被截成幾截,就是與濕泥污水攪拌成一團。面對這種慘景,他落下了________的淚。
袁隆平夜不能寐。“篤!篤!篤!”突然有人敲門。他趕快起床去開門。
進來的是他的忠實的支持者李必湖和尹華奇。他們都是袁隆平的學生。
“你們半夜來找我,有啥子事嗎?”袁隆平驚問。
李必湖說:“袁老師,我們曉得造反派要砸爛你的壇壇缽缽,我和小尹趕在他們前面藏了四缽呢。”
這劫后余生的四缽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發展到四分秧苗了。
為了照料這來之不易的“秧寶寶”,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護在秧田邊。然而,就是他視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還是被那些造反派掃蕩一空。
袁隆平來到試驗田邊,像瘋子似的在狹窄的田埂上走過來,又走過去,狂奔亂跑。當走到一口深井旁,像發現了什么,把衣服一脫,“撲通”一聲跳了下去,原來他發現那里面有幾棵秧苗。
1.文中有三處空白處,依次填入最恰當的一組詞是
( )
a.實驗慈愛 痛苦
b.試驗心愛 傷心
c.試驗喜愛 悲慘
d.實驗忠愛 傷心
2.解釋詞語。
夜不能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掃蕩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進來的是他的忠實支持者李必湖和尹華奇”一句后面接以下四句為什么不好?比較原文說明理由。
a.袁隆平是他們的老師。
b.被袁隆平教過的學生。
c.他們與袁隆平是師生關系。
d.袁隆平與他們是師生關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袁隆平來到試驗田邊……”一段是使用了________描寫,這些描寫表現了________精神。
答案:1.事理邏輯 2.專家們把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3.b
(一)1.①歸罪 ②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③舊指盔賊盤踞山林。嘯聚,形容互相呼叫,拉幫結伙 2.a 3.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4.略(二)1.b 2.夜間不能入睡 徹底清除,一點兒不剩 3.a句主語換成了袁隆平,與前面句子語脈不一致,另外a句表達的意思側重在袁隆平身上。b句為被動句,與前句句式不一致。c句將師生關系顛倒了。d句表意與前一句銜接不緊密 4.細節描寫 他忠于黨的科學事業,執著追求,不懈奮斗的
提示:(二)第3題:通過反復比較句式,可以培養語感,學會正確表意:前后句式要一致、語脈要相承,人物關系的正確表述須符合邏輯,前后句句意銜接要盡量緊密等。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2
《生物入侵者》教學實錄
河北邢臺六中 張國生
時間:2006年元月8日
地點:安徽碭山人民影劇院
學生:安徽碭山鐵路中學,初二(26)班
(一)導入新課
課前師生交流,討論“賣蘋果理論”,略。
師:下面我們學習《生物入侵者》。你們見過水葫蘆沒有?
生:見過。
師:什么顏色?可愛嗎?
生:綠色……可愛。
師:水葫蘆,看起來鮮嫩可愛,是我國幾十年前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植物,曾一度用它來凈化污水。就是這個樣子(圖)。但引入我國昆明的“高原明珠”──滇池后,水質污染導致水葫蘆瘋長,幾乎遮蓋了整個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幾乎絕跡。每年,國家需花費巨資打撈水葫蘆,清除它的危害。這就是水葫蘆瘋長時的情景(圖),這時候還是綠的,再看這個(圖),爛泥塘啊!
再來看幾個網頁。第一個是深圳新聞網:綠色殺手薇甘菊蠶食八萬平米紅樹林──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深圳濱海大道北側的紅樹林區,過去的80000多平方米郁郁蔥蔥的紅樹林,如今僅剩下不到2000平方米。專家稱,“綠色殺手”薇甘菊是紅樹林消失的致命原因。(圖)現在你所看到的,就是覆蓋在紅樹林上面的微甘菊。 這種薇甘菊啊,生命力特別強,它爭奪陽光,經它覆蓋的植物,都會被它覆蓋死,英文名“一分鐘一英里”。
這里還有一個網頁──搜狐新聞中心:薇甘菊“暗殺”萬畝郊野公園,內容和上面大致一樣。
再看這個──人民網:紫莖澤蘭現身四川涼山所到之處“惟我獨尊”──一種美麗的植物,開白色的小花,一年四季常綠,繁殖能力極強……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長,它就像一個“綠色殺手”,將所有的植物“殺死”,所到之處成為一片“綠色沙漠”。目前由中美洲入侵的這種可怕植物已經將四川涼山州800萬畝優良草場變成自己的王國,而且它們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這就是紫莖澤蘭(圖)。和水葫蘆不同,這種草是臭的,它的葉子還有毒,牲畜吃了會中毒……
歸納:我們看的這些是什么?……這就是生物入侵啊!這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下面我們就學習《生物入侵者》。這篇文章把我們領到這一特殊的“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師:這篇文章作者是誰?
生:梅濤。
師:想看看梅濤嗎?
生:想。
師:讓我們上他的網頁看看──梅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城縣。1982年7月獲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精密機械工程專業學士學位,2001年12月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與機械工程系博士學位。1982年8月至今在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工作,其間擔任過:傳感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傳感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5月至現在任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曾任中國科學院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下面是他的在研課題、研究成果、發表論文、授權專利、獲得獎勵等。
(二)整體感知
師:接著咱們預習課文,整體感知。提幾個問題。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
生:說明文。
師:對。文章介紹的是什么知識?
生:生物入侵者。
師:你們答得基本上是對的,但語言不嚴謹。應當說是……關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下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并歸納大意。可以這樣分: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2.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3.人們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師:第一段是哪幾個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師:是一二自然段還是一到四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師:那三、四自然段是什么?
生:是例子。
師:所以,第三四自然段也屬于第一段。
……
師:哎?這是什么順序啊?
生:邏輯順序。
對,邏輯順序。批在書上。
(三)閱讀研討
師:這篇文章是自讀課文,自瀆課文一定要自讀,老師只起點撥作用。怎么自讀?有一種最基本的方法現在不太常用了──就是朗讀啊。你們重視朗讀嗎?……重視,好。可是許多地方不重視,教室里不聞瑯瑯讀書聲,唯聞什么?……唯聞寫字刷刷刷,唯聞分發試卷嘩啦啦。咱們班誰讀得最好啊?
生:我。
師:好!我非常欣賞你的自信!請你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一字不錯,一字不磕絆。
生:讀。
師:哎呀,你讀得果然非常好!(鼓掌)我有一個小建議:將來你考大學的時候,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去當專業的播音員、主持人。還有誰認為自己讀得好?
生:我讀得比她還好呢!
師:也非常欣賞你的自信。那你讀讀第二段
生:讀。
師:哇,也很好啊!甚至我感覺到,咱們26班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班級,將來真有可能出一批著名的播音員、主持人,把什么水均益、王小丫都給他超過去!
我提一個問題:與“自然條件下”相對的概念是哪個?
生:是非自然條件下……是人為干預的條件下……是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
師:究竟哪個對?
生: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
師: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不就是自然條件下了嗎?。我說的是“相對”的概念。
生:是人為干預的條件下。
師:對了,是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這才是“相對”。
下面進行點思維訓練。根據課文第二段歸納:“自然條件下”和“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物種的遷移各有什么特點?請在書中畫住,然后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生:在自然條件下,物種的遷移進行緩慢,并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在人為干預條件下,物種的遷移速度會極大地加快,也很容易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師:說得好。你的名字叫──張曼──好學生!你會大有作為的!
還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說:從時間方面說──
生:一個快,一個慢。
師:從空間方面說──
生:一個范圍大,一個范圍小。
師:從危害方面說──
生:一個危害大,一個危害小。
師:這樣就有條理了。結論,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那種因素?
生:人為干預。
師:下面繼續讀。還有誰認為自己讀得好?
生:我。
師:哇,一個男同學。我最欣賞男同學讀。
生:讀。
師:讀得也不錯,鼓鼓掌!……不過你讀的有個小毛病:“制約”、“紐約”你讀的有點地方音,讀成了“喲”。如果把地方音改一改就更好了。對了,這個字──“蚌”該怎么讀?bàmg,還是bèng?
生:bàmg。
師:對,安徽人,可不該把這個字讀錯,因為安徽有個城市叫──蚌埠。
這一段舉了哪幾個例子?
生: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
師:這三個例子是想說明什么問題?──我們先在書上畫出來,然后一塊兒讀,看能不能讀準。
生:(齊)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師:哎呀,真齊呀!英雄所見略同啊!(故作迷惑)但有一個字我拿不準:是諸多,還是“zhù多”?
生:zhū多……zhù多。
師:究竟是哪個?根據是什么?
生:諸葛亮,讀zhū。
師:有道理,但萬一它是多音字呢?我們根據什么判斷對錯?……今天我看好像沒有帶字典的,是不是?──我給大家一個忠告:上語文課,一定要帶字典。因為,字典,是裝在口袋里的老師,它比你這個老師(指自己)高明啊!你這個老師才疏學淺啊,究竟讀“zhū多”還是“zhù多”,我也拿不準,但我們從字典一查,就解決了。這樣,究竟讀“zhū多”還是“zhù多”,我們現在不作定論,回去查一查,怎么樣?
生:好。
師:這里有一個詞──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繁衍。我的問題是:“繁衍”換成“繁殖”可以嗎?為什么?
生:老師,我認為“繁衍”換成“繁殖”是不行的。因為繁衍是大規模的,還有植物可以是繁殖,而動物和微生物得用繁衍。
生:我覺得動物和植物都可以用繁衍,也都可以用繁殖,但繁衍是沒有節制的,大規模的,繁殖是有節制的,有規律的。
師:究竟誰說得對?我看又該查字典了──查一查“衍”是什么意思,或直接查“繁衍”和“繁殖”各是什么意思。可惜你們沒帶字典。現在我先把我查的結果告訴大家:衍,是“多出來”的意思;也指發展,發揮。繁衍的意思是:繁殖并發展、增多。那么它能換成“繁殖”嗎?當然不能。今后記著,大規模地,無節制地繁殖時,用繁衍還是繁殖?
生:繁衍。
師: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誰來著?
生:梅濤。
師:梅濤雖然是研究機器人的,但在語言上也很有功力,用詞很準確啊!
下面繼續讀。我看咱們班朗讀的積極性特別高,這回咱們齊讀,怎么樣?
生:(齊讀)“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師:我猜著咱們26班是個非常優秀的班,從讀課文就能聽出來。
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里有一句話我給它加上了紅色──“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這句話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啟下。“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是總結上文;“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是引領下文。
師:哎呀,你才能非凡啊!和老師準備的竟然完全一樣。讀這樣的句子有助于我們理解文章的結構啊,聰明的同學會根據這個特點歸納出文章的段落和層次。好了,批上四個字,什么字?
生:承上啟下。
師:再接著讀。誰是語文科代表啊?……我認為科代表是語文學得最好的,也是讀得最好的。好,請你讀。
生:(朗讀)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師:也讀得很好,你這個科代表,名副其實!下面我們解釋幾個詞語:歸咎是──
生:歸罪。
師:藩籬是──
生: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師:嘯聚山林──
生:指盜賊盤踞山林。嘯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幫結伙。
師:對──就像一伙強盜互相呼叫著:走哇,咱們打家劫舍去了!
哎?“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生:擬人。
師:有什么表達作用?
生動形象……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幽默風趣。
師:對。可見,作者很重視修辭。批上:生動形象,幽默風趣。
文中還有這樣生動風趣的句子嗎?能找出三個以上再說。
生:當時,這些混雜在倉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
生: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
生:還有題目:生物入侵者
生: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
……
師:“漏網之蟲”是什么修辭手法?
生:我認為是比喻……是引用……我認為是引用后再加以修改。
師:數你說的最接近正確答案。但我估計你們不可能答得完全正確,因為這是一種沒有學過的修辭方法──這叫“仿擬”,也叫“仿詞”──仿“漏網之魚”為“漏網之蟲”。批上“仿擬”這兩個字。
你在別處還見過這樣的例子嗎?下面我們就把語文學習擴大到生活中了,就不僅限于課本了。
生:“鳥為食亡”改為“魚為食亡”。
師:對。
在生:一次作文時我們班有一位同學把“與狼共舞”改成“與狗共舞”。
師:對,那時誰呀?
生:張濤。
師:誰是張濤,站起來叫我看看。(張濤站起來)你有語言天賦!
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改成“國家興亡,我的責任”。
師:你從哪兒看到的。
生:一個中國臺灣校長的報告。
師:是,我也看到過。你很注意從課外學語文啊!我估計你知識面很寬。學語文的最大訣竅,就是注意在生活中學習并積累。
生:還有把古詩《春曉》改成“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師:這是誰改的?
生:我們班的一個調皮男生……王帥。
師:誰是王帥,叫我看看。
生:他沒有來。
師:其實啊,調皮男生,都是聰明的。有一句俗語:男孩淘,是好的;女孩淘,是巧的。一旦他們不淘了,干正事了,往往比咱們不調皮的干得還好。調皮學生往往也是很有前途的,當然關鍵是不再調皮,走正路。
生: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北京烤鴨店。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啊,幽默,幽默!你這是哪里來的?
生:聽同學說的。
師:聽同學說話,也能學語文啊!
生:還有電視廣告吧“默默無聞”改成“默默無蚊子”──蚊子的蚊……
師:是。有個成語叫“望洋興嘆”,見過沒有?……我很窮,面對幾十萬的房價,我買不起啊,只能──
生:望房興嘆……望樓興嘆。
師:許多貧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學費,念不起書,那叫──
生:望學興嘆……望書興嘆。
師:還有許多窮人看不起病──前一段媒體報道,一個當老師的在哈醫大二院住了60多天院,醫院收了人家550多萬,記者找到醫院的紀檢委,紀檢委還說我們不但沒有多收他的,還少收了他180萬──醫院很黑喲!在這種情況下,下崗職工只好──
生:望醫興嘆。
師:看過《天下無賊》沒有?……《天下無賊》里有個人仿擬了一把──
生:打劫了……
師:那一段很逗笑,很好看,但它不是仿擬。有個人說,竟敢這樣目中無──
生:人……賊。
師:誰說的?
生:劉德華……
師:魯迅也仿擬過,仿《黃鶴樓》: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陋室銘》也有人仿擬: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就靈……后面的自己查去。這都是仿擬。以后說話的時候,作文的時候,要盡量運用仿擬,盡量把話說得幽默、風趣。……哎?你們做筆記了嗎?沒做的快補,把剛才有趣的詞語記上,像“望書興嘆”“望學興嘆”“望樓興嘆”“望醫興嘆”,還有“與狗共舞”之類。還要批上兩個字,什么字?
生:仿擬。
(四)歸納復習
師:行了,課文我們就學到這里,下面是歸納、復習。課文后面有個“讀一讀,寫一寫”,我們一起讀讀:
生:劫掠 藩籬 監控 歸咎在劫難逃 五彩斑斕 嘯聚山林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無動于衷。
師:讀得很齊。問題是,除了這些,還有應該積累的嗎?我們不能只完成課本和老師安排的任務啊,學習的更高境界是自己給自己安排學習。
生:還有“繁衍”。
師:是啊,這么重要的詞語怎么能沒有啊?
生:還有扼制……棲息……失衡……在劫難逃……醞釀……為所欲為……
師:好了,可能還有,只要你覺得那個詞兒好,你就把它積累下來──不僅是課本里的,讀書讀報,看電視,不管從哪兒見到好詞語都積累下來。這樣,你的詞匯、語言就越來越豐富了,語文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了。
(五)擴展遷移
師:接下來是擴展、遷移。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特別是,我們梨都碭山有沒有“生物入侵者”的威脅?
生:有,我們農村,有一重土蠶,專門叮咬棉花,讓它們的子葉和根系都爛掉。
師:嗯,是。
生:黑猩病,讓梨上長黑點點,賣不出好價錢。
師:哦,我第一次聽說這種病。可見你的知識能面很寬。
生:前幾年從外國傳來的非典。
師:非典是一種生物入侵,但不是從外國傳來的,是國產的。
生:禽流感。
師:對,這也是。
生:從菲律賓進口的鳳梨,里面有穿孔線蟲。
師:哦,這種蟲我也沒聽說過,你的知識面比我還寬……其實咱們的碭山梨也有危險啊,美國有一種蟲就叫美國白蛾,如果傳入中國,將是所有果木的大劫難。所以如果你從美國坐飛機回國,包里裝了幾個蘋果,海關發現了一定會沒收。
生:還有美國的斑潛蠅……
師:哎喲,這種蠅我也沒有聽說過,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報紙上。
師:看報紙也是學語文喲,這就叫大語文。……我建議同學們再登陸兩個網頁看一看:一個是《“生物入侵”觸目驚心》,一個是《一場抵御外來生物“恐怖分子”的保衛戰》。你看,生物入侵──引狼入室!……什么是“生物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后成為野生狀態,并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公布: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飛機草、鳳眼蓮(水葫蘆)、假高粱、蔗扁蛾、濕地松粉蚧、強大小蠹、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雖然是故鄉魚巴西人提起食人魚也怕(附圖):食人魚瞬間可吃掉大它十幾倍的動物(圖):僅在巴西的一個州,每年會有超過1200頭牛被食人鯧吃掉……揭開“食人魚”面紗……專家:當心“養魚為患”──這叫什么?
生:仿擬。
師:總之,在電腦任意一個搜索引擎打上“生物入侵者”這個關鍵詞,你就能查到無數的資料,有上網條件的同學,課下去查一查。
師:最后一個問題,是“主人論壇”──對“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見解?
生:我覺得我們應當提高社會責任感,打一場消滅生物入侵者的人民戰爭。
師:據說深圳就動員全市人民群眾消滅微甘菊。
生:我們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師:問題是怎么打。
生:要加強對從外國進口的動物植物、水果的檢查。……當在路邊草地或自家庭院里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不要掉以輕心,要想想它從哪里來的,要到……有關部門去報告。
師:我現在所關心的是生物入侵者該怎樣消滅它?用藥?動員全民去拔?──這方法太費力了吧?你有什么高招?
生:我覺得應該把它的天敵也一塊引進,用他的天敵消滅它。
師:哎呀,你就是才能非凡啊,你的辦法高明!這就叫生物防治法。
生:監控各種交通工具……建立一個跨部門的監控系統。
生:我覺得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并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
師:哦,你的觀點其實就是課文中某些專家的觀點,你很注意讀課文。
師:(還有許多同學舉手要求發言)……你最后一個發言。
生:我覺得應當用我們的梨樹去進攻那些生物入侵者。
師:你這是反向思維啊……同學們還有許多意見要發表,但我們沒有時間了,我給大家提供另外一個發表園地──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一個“中學語文學生論壇”,聽說過嗎?網址是:。你們可以在那里發表。
我這里有一個高招:發明一種藥物,讓美國白蛾之類的生物入侵者都得不孕癥,那就會怎么樣呢?
生:斷子絕孫了。
師:對,再發明一種藥物,讓紫莖澤蘭之類都得傳染病,而且只傳染它,不傳染別的,這法子怎么樣?請大家在“中學語文學生論壇”討論討論。還有,如果你能解決這些個問題,你就為祖國的科學和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我估計,說不定我們班真會出幾個科學家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這個可能?
生:有!
師:好,下課。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小組合作,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小黑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及過程:
一、導語設計
(出示非典圖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以“從文中我了解到了”為句式搜集信息,每組不少于3條。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么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呢?為什么會增多呢?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2、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請兩組同學列本文的結構提綱:
(小組分工、組間不準抄襲)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及危害:毀滅物種、經濟損失(2-4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徑:跨國貿易(5段)
揭示態度:不同(6-7段)
采取措施:(8段)
教師對比點拔,明確說明順序: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3、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①打比方:課題“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作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形象生動,增添文章情趣。
②列數字:“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通過精確的數據對比,清楚地闡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嚴重。
③舉例子:通過具體的事例支撐說明的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文章第3、4兩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具體說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會造成生物入侵現象。
三、亮點探究:
播放課件,讓學生對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物種多樣性的破壞形成感性認識。
圍繞“對‘生物入侵者’要不要人為干預”這個話題,結合第7段課文內容,展開討論
(基本觀點:(1)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失衡是暫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2)人類必須干預“生物入侵者”,如果聽任其發展,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會受到嚴重破壞,人類社會將會有巨大的經濟損失)
四、課堂高潮:
拓展性學習:對生物入侵者現象設計理想的治理和預防方案。
組織形式:抽題(激趣)------設計方案(小組合作)------評委打分(同學聘定)-------專家點評(生物教師)
a、我國暫停從菲進口鳳梨香蕉種苗
據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齊中熙)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b、飛機草蔓延牲畜死亡
飛機草,一種綠意盎然的菊科半灌木植物,卻使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畜牧業遭受
空前打擊,天然草場被大面積侵占,牲畜死亡,畜牧業減產,原本并不富裕的彝族老
鄉因此雪上加霜。州政府在5年前就出臺了紅頭文件,要求全面動員,防除毒草。
c、野兔成災
1939年野兔入侵澳大利亞,糟蹋了飼養綿羊的牧場,使譽滿全球的澳洲綿羊綿羊的銳減,最后政府動用空軍、用毒劑、花巨資修防兔欄、請細菌學專家研制涎瘤炎這種惡性傳染病,這才控制住了兔子造成的災害。
方案構想:
(一)嚴防死守;生物治理;保護自然。
(二)謹慎引種;查清我國現有的外來有害物種的種類及危害狀況;加強對已知的主要外來有害物種的防治及綜合治理工作。
(三)政府出資;萬眾一心;尋找天敵。
(四)加大宣傳;嚴格檢疫;法律保障。
(五)變廢為寶;零報告監控;農林質檢防疫部門配合。
●板書設計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4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中考閱讀答案,閱讀理解答題方法,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松樹金龜子》閱讀答案
課文語段閱讀題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雖然我們掌握了金龜子發音的原理,它為什么而歌唱卻仍是個謎。是為了求偶而歌唱?這有可能。然而,盡管我特別注意,在深夜里,也從未聽到過金龜子的歌聲。就是近在咫尺的鐵絲網里,我也聽不到它們的歌聲。
要金龜子唱也不難,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會唱起來。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聲音聽起來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聲,對命運的抗議聲。真是奇怪,在金龜子的世界里,歌聲是用來表達痛苦的,而沉默則是歡樂的標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來發出聲音的昆蟲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內產卵的蟋蟀媽媽,受到突然的驚嚇會發出悲鳴;被抓獲的天牛會竭力鳴叫。危險過去了,它們就不再大叫。
也有的昆蟲為了自娛、求偶、慶祝歡樂。慶祝明媚的陽光而歌唱。這些昆蟲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險時就默不做聲。
稍有異常,紡織娘就不再歌唱。與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時要響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達悲哀,也能表達歡樂,以至于難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鳴,還是在歡唱。
昆蟲默不做聲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聲大叫是不是為了嚇退敵人?如果金龜子和知了面對危險大喊大叫,那為什么紡織娘面對危險卻要停止叫喊?
總而言之,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
1.在這幾段文字中,作者探討了哪兩個問題?按教學設計>文章順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這兩個問題作者有沒有得到圓滿的解釋?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昆蟲會為歡樂而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探討問題的過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金龜子為什么而歌唱?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
2.前一問題解決了,金龜子是用歌聲來表達痛苦的。后一問題沒有解決,因為不同的昆蟲會為不同的原因而叫。
3.略
4.科學的求實精神。
《生物入侵者》閱讀答案
燕山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題。(共7分)
①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1988年,幾只原本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斑貝(一種類似河蚌的軟體動物)被一艘貨船帶到北美大陸。當時,這些混雜在艙底貨物中的“偷渡者”并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它們被隨便丟棄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里竟成了斑貝的“天堂”。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急劇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入侵者”,前者瘋狂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專門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②“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捕食鳥類,偷襲鳥巢,吞食鳥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一些生物學家在乘坐由關島飛往夏威夷的飛機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樹蛇的身影。他們警告說,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③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強者,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如果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許多本土物種將難逃絕種厄運,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④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措施。例如,美國眾議院已于1996年通過了一項議案,要求各有關機構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為此,美國政府正在醞釀一個跨部門的監控計劃。
18.說說第②段“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兩個句子不能互換位置的理由。(3分)
19.閱讀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簡要分析政府清剿小龍蝦的原因。(4分)
【鏈接材料】
元陽梯田位于云南元陽縣哀牢山南部。梯田規模宏大,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20xx-20xx年正式申遺候選名單之一。
小龍蝦原本在中國長江下游省份,當地村民從外地買龍蝦回來進行養殖。小龍蝦的到來,對于元陽梯田構成了巨大威脅。短短幾年間,元陽梯田核心區幾萬畝的梯田,被“打洞高手”小龍蝦破壞嚴重,部分梯田田埂被小龍蝦蛀空而垮塌。梯田無法存住水,昔日梯田勝景不再。從20xx年開始,紅河州、元陽縣兩級政府每年出資110萬元購買農藥清剿小龍蝦。
參考答案:
18.“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一句,是對上一段內容的小結;下一句“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是對下一段文字內容的總起,整個句子在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若調換位置,則上下句與上下文的對應關系就矛盾了。所以兩個句子不能互換位置。(共3分,每點1分)
19.相對于元陽梯田這個環境而言,小龍蝦是一個新物種,沒有同類的競爭以及天敵的傷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它們的繁殖很快。“打洞高手”的本領又對梯田構成了巨大威脅。對元陽梯田的破壞越強,導致的損失也就越大。(共4分,每點2分)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5
一、 教學設計
1、 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2、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3、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 教學對象及課時初中二年級、一課時
四、 教學手段實物投影、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講解總結
五、 教學方法激趣法
六、 教學步驟
(一) 課文導入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 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實物投影展出)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四) 了解課文內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明確:1、使用了邏輯順序 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師總結全文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 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 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第2--4段《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第5段 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采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第8段
(七) 作業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6
【學習目標 】
1、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2、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知識鏈接】
作者介紹:梅濤,當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
【導入課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一、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1)歸咎( ) (2)五色斑斕 ( ) ( ) (3)失衡( )
(4)監控 ( ) (5)劫掠 ( ) (6)藩籬( )
2.解釋詞語。
(1)無動于衷: (2)在劫難逃:
(3)束手無策: (4)五色斑斕:
(5)嘯聚山林: (6)歸咎:
3、選詞填空。
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 生態平衡
(1)專家們把這種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 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
(2)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 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
(3)凡此種種,都是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緩慢進行的,時間和空間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會造成 的嚴重失衡。
二、整體閱讀:
1、理清文章的結構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作的?
三、自主學習
1、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文章是怎樣介紹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又是什么呢?
4、本文主要運用了幾種說明方法?
四、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生物學家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十分重視,這給你什么啟示?
五、拓展遷移
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六、課堂小結《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七、達標測試
(一).基礎知識應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物種(zhǒng)耗資(hào)棲息(qī)歸咎(jiù)
b漏網(lù) 斑斕(lán)寵物(cǒng)藩籬(fān)
c失衡(héng) 劫掠(lè) 監控(jiàn)醞釀(niàng)
d厄運(é) 調節(tiáo)棕樹(cōng)霍亂(huò)
2、下列成語運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不能束手無策。
b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面對哪些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極強的“生物入侵者”,人們仍將無動于衷。
c夏威夷島上沒有任何可以遏制棕樹蛇繁衍的天敵,一旦棕樹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戶,該島的鳥類將在劫難逃。
d一些學者認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會嘯聚山林,不會對人類及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3、填入空白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⑴由于沒有天敵的制約,斑貝的數量便( )增加,五大湖內的疏水管道幾乎全被它們“占領”了。
⑵來自亞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紅螞蟻是另外兩種困擾美國人的“侵入者”,前者( )破壞芝加哥和紐約的樹木,后者則( )叮咬人畜,傳播疾病。
a瘋狂 無節制地 瘋狂 b急劇 瘋狂 專門
c無節制地 急劇 瘋狂 d急劇 專門 瘋狂
4、從括號中選出恰當的詞語填入橫線內
二戰期間,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這種棲息在樹上的爬行動物專門 (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類, (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巢,——(吞食、捕殺、捕食、偷襲)鳥蛋。
5、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
6、給下列這段話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
專家們把這種原來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成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中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敢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具減。
b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藍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源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
c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認為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因此失衡是暫時的。
d省領導希望教職員工以對學生極端負責的精神,再接再勵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為祖國培養人才。
8、填在文段橫線上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得最恰當的一組是( )
“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
a人們能無動于衷嗎? b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c人們不能無動于衷。 d難道人們能無動于衷嗎?
ⅱ. 課文精段賞讀
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上許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過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鮮水果和蔬菜貿易為例,許多昆蟲和昆蟲的卵附著在這些貨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如地中海果蠅等。盡管各國海關動植物檢疫中心對這些害蟲嚴加防范,但由于進出口貨物數量極大,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來,由于引進五彩斑斕的觀賞魚而給某些地區帶來霍亂病原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一些產自他鄉的寵物,如蛇、蜥蜴、山貓等,往往會因為主人的疏忽或被遺棄而逃出藩籬,嘯聚山林,為害一方。
1、概括本文段的大意: 。
2、作者認為“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劃線句子用了———的說明方法,作用是 。
4、本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5、在文中找出一個起過渡作用的句子寫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
ⅲ. 拓展閱讀:
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許存師
前些日子遭遇沙塵暴的襲擊,一時間,黑風乍起、黃塵蔽日、飛沙走石、天地閉合……院子里黃土彌漫、沙塵鋪地,最叫人可惜的是剛剛開了兩天的迎春花未及怒放,便落英繽紛、零落成泥碾作塵了。人們紛紛嘆息著,并且夾雜著幾句對沙塵暴的詛咒,但我卻在心里喊:“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緣何有此想法?因為我們太善于忘卻,如果沒有沙塵暴的時時( ),我們會很輕易地忘記江河源頭曾經的河水清清、魚翔淺底,曾經的天高云淡、鷹擊長空,曾經的青山隱隱、獸走雉起.也因為我們善于麻木,如果沒有沙塵暴的時時( ),我們會習慣于早上起來抹去桌上黃土,說幾句“這鬼天氣”之類的話,爾后馬照跑、舞照跳……還因為我們善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沙化掉一個中等縣的面積這一無情事實和大自然的警示,我們漠然視之.我們需要沙塵暴的時時( )。
報紙上說,此次沙塵暴越過其西北領地,長驅直入,席卷了大半個中國。這便讓我“欣慰”不已,對了,別老跟西部幾個窮省的百姓過不去,他們受的苦夠多了。
沙塵暴呀,請你去去大都市,或許靠了你,京城里的人們在吐掉磣牙的沙子后,會想想風從何方來,沙從何處起,進而想想咱戈壁大漠、草原腹地、黃土高坡,想想號召:“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沙塵暴呀,請你去去江南,或許靠了你,他們在灰頭土腦、蓬頭垢面之時,會想起哺育魚米之鄉的三江源,想起知恩圖報……
這么想著,夜晚擁衾側臥,細聽窗外沙塵暴的怒吼狂叫,但覺狂亂時訇訇然萬馬奔騰、浩浩然驚濤拍岸,低沉時嗚嗚然抑揚頓挫、凄凄然一詠三嘆,好一首宏大壯美之樂章!我一邊聆聽這樂章,一邊暗祈:“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
1 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乍起( ) 詛咒( ) 戈壁( ) 暗祈( )
2 你覺得本文的標題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標題有什么作用?
答:
3 文中兩次出現“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請分別說說它的作用.
答:
4 依次在第二段空白處填寫詞語正確的是( )
a 敲打 提醒 刺激 b 刺激 敲打 提醒
c 提醒 敲打 刺激 d 提醒 刺激 敲打
5 作者表達了一個什么觀點?你同意嗎?為什么?
答:
6 你覺得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試舉一二例說明.
答:
生物入侵者答案
預習檢測:
1、jiù bān lán héng kòng jié fān
2、(1)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2)指躲不過的災難。(3)像手背捆起來一樣,沒有一點辦法。
(4)形容顏色較多,燦爛多彩。(5)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6)歸罪
3、(1)生態環境(2)生態系統(3)生態平衡
整體閱讀1、理清文章的結構:
生 1、①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物 2、②-④擺出現象:舉例說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 3、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侵 4、⑥-⑦揭示態度: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不同態度。
者 5、⑧采取措施:寫目前世界各國采取相應的措施。
2、本文是事理說明文,按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自主學習
1、生物入侵者,即外來生物入侵,它指因為人類的活動有意或無意的將產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這些生物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危害本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
2、具體說明了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現象。舉了三個例子,如“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
3、主要是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
4、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合作探究:
1、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提示:⑴加大宣傳人們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⑵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拓展遷移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XX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達標檢測
基礎知識運用:1、a(b項“漏”應讀“lòu”,“寵”應讀“chǒng”;c項“掠”應讀“luè”,“監”應讀“jiàn”;d項“厄”應讀“è”,“棕”應讀“zōng”;故選a項。)2、c(原因是:a項中造成經濟損失巨大與“束手無策”沒有意義上的聯系,人不會因為經濟損失大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所以前后文意不連貫,可改為“無動于衷”;b項前半句是說“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后半句卻說人們“仍無動于衷”,“無動于衷”的意思是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不為之動心,顯然前后內容矛盾,應改為“束手無策”;d項“嘯聚山林”的意思是互相招呼著聚合起來,盤踞山林,危害一方。而句中的意思卻成了“聚集在山林,不會跑到人類居住地為害”,這顯然犯了偷梁換柱的錯誤,因此用得不恰當。故選c項。3、b(提示:結合原文或根據語境來判斷)。4、捕食,偷襲,吞食。5、原來生活在別的地方,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6、專家們把這種原來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7、c(a項“敢”應為“趕”,“具”應為“俱”;b項“藍”應為“斕”;d項“勵”應為“厲”,故選c)8、b(提示:反問句語氣強烈,且b項比d項語氣更簡短,更有力,根據語境,應選b項)
課文精段賞讀
1、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2、是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3、打比方,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生動形象。4、舉例子。文中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有力地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為原因,支撐了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5、此外,跨過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6、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即可。(提示:可要求有關部門加強對有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監控。或提高環保意識,密切注意,避免物種入侵到別的生態環境中。)
拓展閱讀: 1、zhà zǔ gē qí 2、本文標題化用了高爾基《海燕》中的一句話,新奇醒目。為全文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帶著疑問讀下去。3、第一次:點題,設懸念并引起下文。第二次:照應題目和開頭,使結構嚴謹,并點明全文主旨。4、c(提示:按照程度的不斷加深來排列這些詞語即可) 5、觀點:讓沙塵暴時時提醒人們注意保護環境。是否同意是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6、提示:語言富有文采,優美生動,簡潔凝練,善用多種修辭。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7
生物入侵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于衷”等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2.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德育目標
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幫助他們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文章的說明技巧。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法。學生自由質疑,通過多種形式的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學生自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習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寫作事理說明文;聯類引申,轉化課堂所學知識。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設計(一)
據光明日報(2000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那么薇甘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設計(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場,對這場“戰爭”做一番考察。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劫掠 棲息 藩籬 歸咎
2.判斷下列詞語運用的正與誤。
A.聽說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盡管老師反復勸解,她心里仍無動于衷。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于5個要點)
4.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5.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明確: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與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復。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么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呢?為什么會增多呢?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4.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著擺出現象,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5.列數字。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地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再如:“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個數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舉例子。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有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和蔬菜、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人們這一類“入侵者”的行為,會給人類與自然帶來危害;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這些比喻使說明更形象、更生動、更能吸引讀者。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并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復的,向老師提問。
2.教師分類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后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2)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3)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教師點撥:(1)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3)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⑧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四、課堂小結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條理清晰,說明方法得當,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寫法值得我們初學寫作者借鑒。文中介紹的有關生物污染的知識,應學會運用,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生態意識,了解當地自然風景的價值,抵抗外來生物的侵入。
五、布置作業
1.利用網絡搜尋有關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講給同學們聽。
2.閱讀《燈光污染》,回答問題。
燈光污染
西方一位環境學家曾經提出了這么一個論點:人類在創造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毀滅這個世界。他的話不免有些悲觀,但也合乎事實。煤的發掘,石油的開發顯著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但不久以后,人們發現城市被塵霧所籠罩了,河流被油污所侵染了。
同樣,當愛迪生的電燈第一次閃現出那劃時代的光芒后,幾代人都沉浸在歡呼雀躍之中,千萬個不夜城誕生了。對著那燈火輝煌的景象,人們不禁贊頌:天上銀河落人間。然而當學生開燈夜讀的時候,當工人挑燈夜戰的時候,當市民沉浸在節日之夜的燈海之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過,這給人類以光明的燈光也會成為一種污染?
1950年,英國一架運輸機在夜間著陸時,誤把一段高速公路的路燈認作機場跑道的指示燈,從而導致一場機毀人亡的慘劇。
在智利,一位老人由于窗外工地上的“小太陽”整夜整夜地直射臥室,弄得晚上不得安眠而導致精神失常,跳樓身亡。
至于夜間行車,由于對面駛來的汽車的燈光使駕駛員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則不計其數了。
由于沒有科學地、合理地使用燈光,而使燈光成了一種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這種污染產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兩種:
一、亮度過大,超過正常工作、生活所需量。平時人們所用的燈光亮度大約是80~120勒克司,當光亮度過高,超過180~200勒克司,就會對人的眼睛有害,引起近視、失明等病癥,甚至會帶來精神上的刺激;
二、光源分布不合理。前面提到的夜航飛機失事就是由此而導致的。
為了消除燈光污染,人們針對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規定了日常生活用燈亮度最高指數,就是保護人體健康措施之一;在必需大亮度的生產環境中,給作業 者配以防眩鏡也是很好的方法。在汽車上安置雙焦防眩照明燈,大大降低了與此有關的交通事故發生的次數。
當今,人們對以前較為忽視的光源分布的合理性有了很多的認識。在西歐一些國家,政府把防止光的分布性污染的條例載入了環境保護法中。對醫院、居民住所、旅館等設施附近的光源分布作出了合理的安排,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它們集合亮度的最大值。
隨著人們對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光污染問題也在逐步得以解決。此外,軍事專家還變廢為寶,把光污染作為戰略防御的一種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如泰晤士河由濁轉清一樣,光的污染問題一定會得到徹底的解決。因為人類不但善于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更善于保護這個美好的世界,使它更加輝煌燦爛。
1.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參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它通過運輸機墜毀、老人精神失常、因燈光眩目而引發的交通事故等特殊實例,闡明燈光污染產生的原因,而且提出了解決辦法。基本上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說明材料。
2.運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舉例子是主要的說明方法。
●板書設計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8
一、 教學設計
1、 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三、 教學對象及課時
初中二年級、一課時
四、 教學手段
實物投影、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講解總結
五、 教學方法
激趣法
六、 教學步驟
(一) 課文導入
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 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實物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四) 了解課文內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1、使用了邏輯順序 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 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
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第2——4段
《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第5段
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采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第8段
(七) 作業
抄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B
●教學目標
閱讀課文,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關資料,要求寫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稱、原產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種生物入侵者的資料)
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記在卡片上。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教師講述一則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體播放生物入侵的相關資料)。
教師講完后,請學生用一兩句話概括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
明確: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
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
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生物入侵者》,希望學習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
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教師板書課題)
■題解
要求學生合上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義。
要求學生從文中勾畫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義的語句。
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教師用多媒體(或幻燈)展示以下問題,學生閱讀思考。
a.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
b.你覺得學習本文應從哪些方面人手?試擬出本文的學習目標。
質疑問難、交流互動。
a.小組內交流:
◆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弄清文章內容,并共同擬定學習目標。
◆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并共同解決,如果有不能解決的問題,課下與老師、
b.班上交流:明確本文學習目標及主要內容。
明確學習目標(見前面的教學目標 )
主要內容: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采取的相應措施。
編寫提綱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結構圖示,要求學生在空缺處填上相關內容。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擺出現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態度:——(段)
采取措施:——(段)
■寫法探究
O探究學習本文所采用的說明順序
a.常見的說明順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b.探究本文這樣安排說明順序的好處。
學生討論后明確:運用邏輯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且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
分明。
探究學習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討論后教師板書: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
(將學生分成三大組,每一組找一種說明方法的相關語句,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好)
C.說說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并從文中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可安排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結
要求學生從主要內容與寫作方法兩方面對全文作一個小結。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的生態現象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
僅能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這篇課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為我們寫作說明文提供了借鑒。
延伸拓展
教師出示一只彩色粉筆,要求學生從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這三種說明方法中至少選
兩種方法對其作簡要說明。(每一小組推薦一個同學,看哪一組的同學說得最好。)
自然界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如果發
現生物入侵者我們該怎么做?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生物入侵的資料,然后各小組推薦1~2份到班
上展覽。(展覽安排在課后)
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業
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并從中任選五個詞語寫一段話。(不超過150字)
查閱資料,了解達爾文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的理論。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9
淳安縣南山學校教案 課題:生物入侵者 (共 1 課時第 1 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詞語;⑵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環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⑶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⑷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并做必要的點撥;討論法,通過討論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重點與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一) 課文導入:向學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二)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三) 轉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投影展出)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答案:課文第一段。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容?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 教 學 過 程 所采取的相應措施。(四)了解課文內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明確:1、使用了邏輯順序 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五)教師總結全文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現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僅獲得一定的生態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以及培養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六)板書設計 引出話題: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一段 擺出現象: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第2——4段 探究原因: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第5段《生物入侵者》揭示態度: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第6——7段采取措施: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第8段 (七)作業 抄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教 后 記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10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使我校的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12月13日至15日,我校進行了每年一度的課堂教學大比賽,在此次比賽中,我執教了科技工作者梅濤的說明文《生物入侵者》。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養學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視基礎教學方針,結合本課特點,我為本堂課制定了幾個學習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積累詞語。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教學時,由學生根據事例給“生物入侵者”定義入手,學生初讀課文積累詞語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體分析文章內容時,注意體現教師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掌握說明文章的寫作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最后聯系實際,請學生出謀劃策提出可行性對策,在此環節,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并通過此環節,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環保意識。
授課后,我認為此堂課基本實現了預定的學習目標,學生參與面較廣,調動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輕松、民主、主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學習課文內容時,讓學生把三、四自然段連讀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會更好;由于時間較緊張,一些環節處理不夠到位;分析說明順序時,品味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特別是關于最后一個環節“出謀劃策”,在課堂上時間緊張,我想充分利用好時間,教學效果會更好些。
通過這次聽課、評課,獲益匪淺。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會有收獲。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11
教學目標 :
1、了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3、重點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了解科學的引進生物物種。
教學重點:
1、1、了解生態環境知識。
2、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
教學難點 :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設想:
在自然的環境中,生物除了遷徙性動物,變動并不大,都是生活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長途的旅行越來越頻繁,生物入侵現象越來越多,對人類產生的損害也越來越大。19世紀,有位歐洲的爵士在美洲有一塊領地,這為爵士非常喜歡打獵,而美洲的當地又沒有野豬。這位爵士就從歐洲帶了滿滿的一船野豬到美洲飼養。后來這位爵士死后,家人把這篇領地給賣了。結果,這些野豬沒有人看管,就逃走了。由于沒有天敵。野豬越繁衍越多,對當地的畜牧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害。由于找不到足夠的食物,這些野豬就捕捉綿羊。給農民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夏威夷,由于野貓的入侵,給當地的鳥類帶來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災害。另外,大洋州的野兔,我們一些地方出現的食人魚等都給當地的生物平衡性帶來了巨大的破壞。這篇文章在教學上可以以事例講析為主。
課前準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驚(y )( )、繁(y n)( )、貿( )易、斑(l n)( )、(x y )( )、(h o)( )資、檢(y )( )、(q )( )息、鳥(ch o)( )、平(h ng)( )、(y )( )棄、物(j ng)( )天擇、( )( )運、( )( )制、無動于衷( )、(y n ni ng)( )
2、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1)難: ( ) ( )
(2)量: ( ) ( )
3、辨析形似字:
(1)斕 ( )瀾 ( )
(2)扼 ( )厄 ( )
(3)侵 ( )浸 ( )
(4)競 ( )競 ( )
4、詞語積累
(1)尋常:平常。(2)難以估量:不容易估計到。(3)安家落戶:在他鄉安置家庭并定居。落戶,在他鄉安家長期居住。(4)種種:各種各樣。(5)于預:過問(別人的事);(6)失衡:失去平衡:(7)節制:限制或控制。(8)困擾:圍困并攪擾;(9)劫掠:掠奪:(10)棲息:本指鳥停在樹上,泛指居住或停留。(11)趕盡殺絕: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12)與日俱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少。與,跟著;俱,一起,、(13)扼制:抑制,控制。(14)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為命中注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劫,大災難。(15)歸咎:歸罪。咎,過失,罪過,(16)防范:防備,戒備。(17)斑斕:燦爛多彩。(18)束手無策: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都沒有;策,計謀。(19)遵循:遵照。(20)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21)厄運: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運。(22)無動于衷:一點也不動心,不為感情所動。衷,內心。(23)監控:監測和控制。(24)醞釀: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
教學過程 :
導入 :教師講幾個生物入侵的例子來作為導入 。
(一)文章整體把握:
文章主旨和結構
本文介紹的是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以引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
全文一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解釋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文章首先從日常生活人手,引出本文話題,接著為“生物入侵者”下定義,并用一個遞進復句,點出其嚴重危害:“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1、根據第①段內容的表述,給“生物入侵者”下一個定義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并對新的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起什么作用?
答:解釋說明。
3、為什么把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入侵者”?
答:因為他們不僅破壞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第二部分(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第2段先指出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用蒲公英種子遷移的例子來說明這屬于自然途徑,而“沒有人為干預”正照應上段的“非自然途徑”,所以像早期物種遷移不在“生物入侵者”之列。第3段主要說明“如果—…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接著用幾只斑貝的遷移事例,說明它們“無節制地繁衍”,并用“耗資十億美元”與“幾只”對比,來突出其危害及造成的經濟損失之重大,第4段先用一個過渡句,引出本段要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的問題。與上一段所談內容比較而言,這種“威脅”更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作者舉出“棕樹蛇隨一艘軍用貨船落戶關島”的事例,用“捕食”、“偷襲”、“吞食”等動詞來說明棕樹蛇對其他物種的嚴重威脅,并用“不僅如此”一詞指出其已造成的破壞。下文說其潛在的威脅更大。
根據第②段內容,試推斷“生物入侵”是怎樣造成的?
答:交通工具的發達導致。
5、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種種”指代哪些內容?在文中用“ ”線標出。
答:在自然條件下,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安家落戶……
6、第③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答: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7、第③段舉“斑貝”的例子是要說明什么?
答:說明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若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給人類造成危害和損失。
8、“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答:不能夠,如果刪去,說明人們在清理和更換管道上只花了十億元,與實際情況不符,反之,更能夠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性。
9、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10、第④段舉出棕樹蛇的例子是要說明什么?
答:說明“生物入侵者”會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威脅。
11、閱讀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②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12.統括下文。
12、聯系整個選文,說說第①段中“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句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領起下文。
13、針對“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提出一條或幾條防范措施。
答:①加大宣傳人們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識。②嚴格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
第三部分(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作者通過對“生物入侵者”的詳細介紹,并舉出恰當的事例加以說明,使人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它的嚴重危害,自然會聯想到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是什么.因此作者也就順理成章地引出了本段要說明的問題。這樣巧妙地安排,把讀者的認識引向深入,電的確引人人勝: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應當“歸咎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途徑是它們正是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達到“偷渡”目的的。雖然海關“嚴加防范”,但“很難保證沒有漏網之‘蟲”’,說明“生物入侵者”的侵入防不勝防,也使每位讀者在頭腦中畫出了問號:對待“生物入侵者”應當怎么辦?
第四部分(第6—7段),寫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這兩段寫人們的認識,有同有異;其中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段尾處運用列數字的方法.具體地說明了“生物入侵者”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并運用反問句,鮮明有力地表明大多數人的觀點。
第五部分(第8段),寫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舉出美國對此采取措施的事例,以說明人類已開始采取相應措施,使讀者形成較完整的認識過程。
1.面對“生物入侵”這一問題,學術界有兩種態度,他們的依據分別是什么?
答:一種依據是生態平衡的原則;另一種則是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太漫長,人類社會會損失慘重。
2.“生物入侵”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害是什么?
答:一種是某些本土物種滅絕,一種是耗費大量錢財。
3.生物學與生態學有什么區別?
答:生物學: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等。生態學: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4.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種的遷移與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完全一致嗎?
答:不完全一致。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常態下的物種遷移是純自然的,不依賴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這種生物物種遷移則是被人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種繁衍的法則與規律。
5.作者用什么說明方法來談“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的?
答:舉例子與列數字。
6、調查一下你的身邊,看看有沒有生物入侵的現象?
答:略
7、通過本文的學習,請你想想如何在利用生物資源的同時,避免產生生物入侵的危害?
答:略
文章結構思路:
《生物入侵者》
(一)引出話題:什么是“生物人侵者”(1自然段)
(二)介紹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一層:(2段)生物在自然條件下遷移、繁衍不會造成生
態系統的嚴重失衡。
二層:(3-4段)以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為例,
說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
態環境中會造成人侵現象及其危害。
(三)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5段)
(四)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6-7段)
(五)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8自然段
(二)寫作特點:
1、整體邏輯順序
第一步給“生物入侵者”下定義,這是認識事物的前提;文中第2段排除了古代生物的“自然途徑遷移”,使概念的外延更明確。第二步,說明“生物入侵者”兩大危害——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和對某個地區原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這是“入侵者”這一貶義詞語的自然延伸。第三步由害及因——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引導讀者由表及里,由物及人,由自然而社會地深化認識。第四步,介紹學者對“生物入侵者”的基本認識和對策,使讀者的認識進入“改造世界”的層次,從而使整個認識過程體現出邏輯性。
2.局部邏輯順序
第4段中“尤令生物學家們擔心”一句體現出程度差異,這正是安排述說兩種危害的順序的邏輯依據;第5段舉例說明“生物入侵者”日益猖獗的原因,作者先說“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它們數量大,危害重;次說“跨國寵物貿易”,因為這是“近年來”發生的,數量和程度都居次位。這種根據不同程度安排材料的寫法,是常見的邏輯順序法。文章結尾介紹美國的兩條對策,先寫加強對交通部門的監控,再寫制定跨部門的監控計劃,也體現了由易到難的邏輯順序。
3.事例安排有詳有略
本文舉例子安排詳略有別,舉二戰期間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例子十分詳細,因為這個例子非常典型,而又是多數讀者不了解的。而對“地中海果蠅”則一提而過,因為有段時間對地中海果蠅的報道充斥著媒體,人們已知之較多。看來.說明文詳略的安排,既要考慮說明對象的特點,又要兼顧讀者的知識背景。
(三)重點語句:
重點語句分析
1.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而且還可能給人類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是一個遞進復句,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文章第4段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文中舉了棕樹蛇落戶關島的事例,“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趕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用這個數字的急劇變化,說明了“生物入侵者”對“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另外,文章第3段介紹了“幾只”斑貝遷移到北美大陸后,無節制地繁衍,為了清除它,耗資“數十億美元”。這兩個數字的懸殊,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之大,非常有說服力。
全文正是圍繞著“生物入侵者”的這兩大危害,來提出相應的問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和途徑,生物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目前世界采取的相應措施。
2.如果一個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衍。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一個物種“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必然會瘋狂地繁衍,無法加以節制,造成難以估量的后果。
(四)指點迷津
①為什么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為這“不是件尋常的小事”?
普通人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里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里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②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于進行緩慢,并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么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③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人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五)課后練習:
課后習題解答
(一)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人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二)1.列數字實際上是一種用事實進行說明的方法。數字化的事實也能引發讀者的想像。例如:“從二戰至今,關島本地的11種鳥類中已有9種被棕樹蛇王盡殺絕,僅存的兩種鳥類的數量也在與日俱減,隨時有絕種的危險。”僅僅在20世紀40年代至今的60年間,關島鳥類就由11種減少到兩種,這個數字的變化清楚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危害;”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這兩句話中的數字,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對人類危害之大。
2。舉例子是為了支撐觀點,使之更具說服力。例如:舉出蒲公英和山間溪水中的魚蝦的繁殖時間和空間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為了證明“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陸路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并沒有受到太大破壞”這種說法;舉出歐洲斑貝、亞洲天牛和南美紅螞蟻對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舉出棕樹蛇幾乎滅絕關島鳥類的例子,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的破壞;舉出新鮮水果、蔬菜和跨國寵物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為的原因;舉出美國眾議院通過加強對可能夾帶外來物種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門監控議案的例子,說明目前世界各國對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3.打比方是為了使說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義,它告訴讀者這一類“入侵者”的“移民”行為,是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陸北美的歐洲斑貝比成“偷渡者”,說明它們在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給人造成危害;把害蟲隨貿易途徑傳遍全世界比喻為“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十分形象。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12
《生物入侵者》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的一篇科技說明文,課文層次清晰地向我們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的定義、危害、成因及對策,語言平實而不失生動,形象且又準確。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在科學與文學之間找準契合點,即:在科學中學習文學手法,在文學中學習科學知識。
教學本課,我選用的課型是說讀,讀讀、說說;說說、讀讀,在讀與說的活動中,增長知識(語文知識與科學知識),提高素養(語文素養與科學素養)。
教學本課,我采用的教學思路是“板塊式思路”,將課堂教學過程有機切分為四個板塊,各板塊之間既互相獨立,又相互關聯,保證學生在具體的“板塊”中有充分的語言活動,有充足的知能訓練。
教學本課,我的教學創意是:“學習一篇、精析一段”,既關注整體,也突破局部。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流程簡說:
整個課堂教學我設想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語言的感受活動、梳理活動、提煉活動、欣賞活動,它們都是基于文本語言的活動。
第一步:語言的感受活動。活動內容: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本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入侵者”。設計這個活動,目的是想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意,并迅速捕捉重要信息。我的課中小結,是明確“打比方”、“舉例子”的表達效果。
第二步:語言梳理活動。活動內容: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給我們介紹了關于“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識。設計這個活動,就是想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用分層概括的形式對課文進行梳理。我的課中小結則明確課文“定義—危害—成因—對策”的行文思路。
第三步:語言提煉活動。活動內容:輕聲讀課文,圈劃出各段的主句。學生逐段閱讀圈劃,不但能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能訓練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學生交流各自圈劃的主句以后,我將進行方法的總結:主句,就是一個段落的中心句、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為了強化這種“提煉”的能力訓練,我還將設計一個讓學生寫“課文濃縮文”的活動,讓學生把提取的主句組合起來,成為這篇課文的“濃縮文”。
“課文濃縮文”的范文是這樣的:
專家們把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生物入侵者”。一種物種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以及天敵傷害等諸多因素制約,它很可能會無節制地繁殖,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許多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將“生物入侵者”的增多歸罪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事實也是如此。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開始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第四步:語言欣賞活動。活動內容:默讀課文第7小節,用“術語點評”的方式寫幾句賞析性的文字。這個活動要預留出比較寬裕的時間,讓學生靜思默想,細細品味欣賞。這里的“術語”,其實就涵蓋了說明文的一些知識性的要點。比如“結構”:第7小節有兩次的并列式結構運用,使得說明層次清晰;比如“擬人”:“為所欲為、難逃絕種厄運”,擬人手法使說明形象生動;再如“關聯詞語”:在介紹不同的學者的觀點的時候,用了“因為、即使、因此、然而、如果、另外”等一系列的關聯詞語,使說明語言嚴密準確……通過精析一段,在說明文的知識學習和運用上,我們就可以達到“窺斑見豹”的效果。
整個教學的設計,以“說讀”貫穿,力圖通過四次語言活動,讓學生在文本里面來回行走,積累知識,增長才干。
板書設計,我力求簡約。黑板正中寫課題:生物入侵者;第二行板書文章的思路:定義—危害—成因—對策;第三行標注本文的主要說明方法:打比方舉例子。
《生物入侵者》評估測試 篇13
教學目標
一、了解與生物入侵者相關的知識。
二、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體會文中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揣摩語言。
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環境而努力。
教學重點
一, 說明順序和方法
二, 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生物入侵者”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為人類造成的損失兩段順序安排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資
教學步驟
一、 情境導入
1、學生齊讀詩歌《不第后賦菊》,猜花名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師:“我花開后百花殺”一句,把菊花獨立寒秋、傲然綻放的高潔展示得淋漓盡致。“沖天的香陣”早已彌散在歷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開后百花殺”的情形卻再現于現代的都市。請聽今日新聞。)
2、新聞報道:《黃花開后百花殺》----加拿大一枝黃花驚現長沙
二、 整體感知:
認真閱讀課文,獲取相關信息:
1、 通過剛才的閱讀,你獲得了哪些關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2、 作者按什么思路來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開篇:假設情境,引出話題,作出解釋
第2-4段:具體寫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
第6-7段;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態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采取相應措施。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順序
三、 局部揣摩: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
1、 列數字:
① “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
②耗資數十億美元------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 舉例子:
①舉蒲公英等為例------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
②斑貝、天牛、紅螞蟻等------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寵物等------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3、 打比方:
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說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為;
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并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
(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四、 合作探究
1、以組為單位,根據已有資料,簡介一種生物入侵者(姓名、來源、特點、危害等)并針對其特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學習成果。教師啟發思考: 預防、治理、利用。
五、 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云南滇池,飛機草要霸占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涂……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 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 作業 :
從課后附錄中選四個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揣摩其情味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