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想北平》優秀教案
《想北平》教案
教學目標:
1.反復研讀,與文本、編者對話,深刻體會作者對北平刻骨銘心的眷戀思鄉之情;
2.了解散文襯托手法,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感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1.作者字里行間的表達中透出的強烈的主觀性,體驗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襯托手法表現北平的妙處。
教學難點 :文本的主觀性和讀者的個人體驗結合點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關于北京城,北京人和北京的文化,是一個極有魅力的、永遠的話題。對于上年紀的北京人來說,老北京是一個年代久遠的夢;對于五十歲以下的北京人來說,老北京是難猜難解的謎,對于漂泊海外的北京人來說,老北京是魂牽夢繞的家;對于我們來說,老北京也許只是一片空白。”對老舍來說,老北京又是什么呢?
二、課文賞析(15分鐘):
1、昨天我們布置了同學預習老舍的《想北平》,并試著根據前面板塊的學習來做個評點。那我們先來看看他筆下的北平又是如何的呢?快速瀏覽課文并回答:文中哪幾節直接寫到了北平的特點?
學生回答:4、5、6段。學生可能會答到第7段,這是一個總結性的抒情段落,可暫時不作解釋。
2、好,請男生齊讀第4、5段,女生思考:在這兩段中作者寫出了北平的哪些特點呢?
男生齊讀,女生思考并回答。(可用文中詞句回答:動中有靜,安靜而溫和;在人為中顯出自然)
3、這些特點在文中又是如何具體表現的呢?
一是比較(襯托),設置情景(比喻);二是具體展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點評情況回答,“搖籃”的比喻、“溫和的香片茶”)
4、(過渡)剛才我們男生讀得怎么樣?有什么問題沒有?
明確:朗讀聲音的感情不是裝出來的,讀的時候要有畫面感。畢竟北平是生他養他的地方,積水潭也是老舍在北京最喜歡的一個地方,那里的一石一水,一枝一葉都深含著他的情感。特別是后面小節里那些裹挾著最真摯的市民情感的田園都市物象,一些實實在在的生活細節,都蘊含著老舍深情。
下面就請女生帶著這樣的理解齊讀第6小節,男生思考并回答:在這一段中作者又寫出了北平的什么特點呢?
女生齊讀,男生概括回答。
(學生可能會直接回答“花多菜多果子多”,這個答案缺少了韻味——質樸自然,接近生活;接近自然)
5、像北京這樣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寫的地方很多,老舍為什么會把筆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墻根,只選擇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來寫呢?是不是顯得小氣了一點?(過渡到人,通過作者的了解來理解作者傾注在文本中的情感)
提示:老舍是中國近現代文壇的一代宗師。有人曾問舒乙,如何用幾句話來概括老舍區別于中國現代其他作家的特點,舒乙用了五句話:第一句就是“他是北京人”;二是“他是一個滿族人”;三是“他是一個窮人”;四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生活在國外”;五是“他生于十九世紀的最后一年,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去世”。人們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這是老舍傾注了畢生心血和筆墨的古都老城。
明確: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正因為他對北平的熟悉與熱愛,他才寫出北平的與眾不同。如果是北京的匆匆過客,恐怕除了感嘆歷史的悠久,建筑的恢宏也就沒什么了。老舍把筆伸向了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墻根,就因為他是一個平民,一個普通的老北京人,他的生活就在這些院落里,墻根邊,他是一個平民藝術家。作者用這些舒緩而平淡的文字,表達了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對北平嫻雅而熱烈的情懷(曾因創作《龍須溝》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