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
21
陶淵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朗讀、背誦課文。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體會文章優美精練的語言。
3.掌握并積累文言詞匯,了解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現象。
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2.掌握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標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課文。
2.掌握并積累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常常把風景美麗而人們又不常去的地方叫做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是怎樣產生的呢?這個成語來源于陶淵明所寫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寫了些什么內容?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說明了什么?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桃花源”。
二、作者和本文寫作背景介紹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大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他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曾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世稱靖節先生。
三、誦讀感悟
1.播放課文錄音朗讀,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句讀。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儼(yǎn)然 豁(huò)然開朗
阡陌(qiān mò)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yāo)還家
邑(yì)人 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語(yù)云
為(wèi)外人道詣(yì)太守 劉子驥(jì)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
①字音要讀準。② 句讀要分明。③節奏要合理。④語速要適中。⑤語句要流暢。⑥要讀出感情。
3.自由朗讀,齊讀。
四、對照注釋,疏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五、指導學生理解文中所出現的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和省略句。
1.古今異義詞
詞語 古義 課文例句 今義
鮮美 鮮艷美麗 芳草鮮美 (味道)新鮮
交通 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運輸
妻子 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不要說,更不必說 無論魏晉 不管(連詞)
不足 不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夠,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