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通用16篇)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
皖靈璧縣第四中學 王虎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醉翁亭記》,是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一篇杰作。在這篇游記中,作者以“樂”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來選材布局。“樂”是全文的線索、貫穿始終。
然而,“樂”這條線索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人認為是“山水之樂”。然筆者以為“山水之樂”只是“樂”的字面意思。實質上,“樂”字還蘊含著許多深遠的言外之意。這就是“官民同樂”、“豐年之樂”和“苦澀之樂”。拙見如下,敬請同仁斧正。
一.官民同樂
“官民同樂”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之中。文中出現了眾多的歡樂黎民的形象,又寫了與黎民同樂的“太守宴樂”、“眾賓之歡”、“太守之醉”,而且忘乎所以,毫無忌諱。這正是“官民同樂”的具體寫照。
二.豐安之樂
從文眾多的歡樂黎民形象不難看出,這一方黎民過著平安的生活。試想,如果滁洲人窮困潦倒,顛沛流離,還會有興致來游山玩水嗎?即使有,還能“往來而不絕”么?而為官者也無心玩賞了,除非他是個不顧百姓死活的昏官。所以“官民同樂”的敘寫中蘊含著“豐年之樂”的思想。
三.苦澀之樂
本文是北宋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洲太守時寫的。因此作者心靈上的創傷在作品中不可能沒有反映。這可以從給亭命名的用意方面察覺出來。“醉翁亭”的命名突出“醉翁”,這里,既有滿紙的歡樂,更有“醉翁”的內心的深沉,于是出現了矛盾的精神狀態。據年譜記載,“慶歷六年丙戌,公(歐陽修)年四十,自號醉翁”,可見,作者當時與翁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而文中卻說是“年又最高”的老翁,他“飲少輒醉”,卻偏偏愛酒,甘愿“頹然乎其中”。也正如作者自己說的:“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但愛亭下水,來從亂石間……所以屢攜酒,遠步就潺溪……山花縱能笑,不解與我言。”(《題滁洲醉翁亭》)可見,作者是在“山水之樂”中寄寓著內心的愁苦和委屈,用“醉酒”來忘卻自己的一切,“樂”字里面還蘊含著“苦澀”的味兒。“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的深意就在于此吧。
可見,本文線索——“樂”中除了有“山水之樂”外,還有“官民同樂”、“豐安之樂”,更有“苦澀之樂”。課文除對“山水之樂”作了具體敘寫和點明之外,把其余之樂都有深藏在字里行間、委婉含蓄,讓人回味深思。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2
是歐陽醉翁亭修被貶為滁州太守后寫的一篇散文,在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內心抑郁和苦悶寄情于山水之間,消融于與民同樂之中。描繪出了一幅幅變化多姿、秀麗嫵媚的優美圖畫。一提起我們首先會想起里面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間也\"這里面的\"醉翁\"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歐陽修。歐陽修寫此只有39歲,一個不到40的人,怎么就以老翁自許了呢?對于這一點作者有兩句自白可釋我們疑團:他說:\"我時四十猶強力,自號醉翁聊戲客。\"也就是說他年屆四十,身強體壯并未衰老的感覺,不過是起個綽號開個玩笑罷了,是否是真的開個玩笑呢?讀文知意。
一、配樂欣賞,整體感知
放錄音配《春江花月夜》古箏曲要求同學們隨錄音想象文中所描的畫面,思考每段所寫的內容是什么?
總結:歐陽修的文筆清新流暢,文辭委婉,雍容自如,能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二、逐段分析,探究鑒賞
1、分析第一自然段:
齊讀之后指導學生們思考:此段是概括寫了亭子的環境和亭子命名的由來,寫亭子的環境,作者是從哪里落筆,如何觀察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亭子的命名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結合抒情的?
總結:是從遠山落筆,立足于滁州,先是定點觀察環視,然后把焦點對準西南諸峰,點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瑯琊。接著動點觀察,景隨步移,山行六七里,先聞水聲,后見泉水,最后峰回路轉,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寫出了亭的環境,按照由遠而近的順序,寫完景過后層層設問,通過作亭者誰,名之者誰,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分析第二自然段:
讓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閱讀課文弄清文意,思考:作者寫了哪些風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你的感受如何?
總結:在作者的眼中,醉翁亭山間朝暮四時無一不美,清晨,日驅之霧,怡紅快綠頓現眼前,傍晚谷歸山各,讓人遐想神弛。春天,野花香氣無處不散,夏季綠樹成蔭,微風習習。秋天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冬日里的嶙嶙怪石令人感受到的是另一種詩情畫意,真是美不勝收,難怪作者抒發到\"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3、分析第三自然段: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作者的眼里,他周圍的景物無一不美,這也說明了他的心情是十分快樂的,他的心情為什么這么好呢?我們看第三自然段共有四句話(一個也字一句),若每一句話為一幅圖時,我們可命名為:滁人游圖、太守宴圖、眾賓歡圖、太守醉圖。看課文分析:滁人游圖中共寫了哪幾種人?太守宴圖中有哪些佳肴?眾賓歡圖中,眾賓的形為和神態如何?太守醉圖中,太守的面目和神態怎樣?
思考:為什么寫太守宴圖之前先寫滁人游?
總結:這就應了我們剛剛學過的《岳陽樓記》中的后天下之樂而樂,太守周圍的人情事物無一不讓他愉悅動情,駝背彎腰的龍鐘老人,天真活潑的少年兒童,絡繹不絕的游人,一切都那么有生氣有色澤。在他所治理的滁州這一方水土,可謂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快樂無比,太守自然也就樂得其醉了,他沉醉于這方山水之樂,也更沉醉與民同樂之中。
4、分析第四段:
在第四段中,作者用兩個相同的句式點出了四種樂即:山林之樂、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
思考:這些樂中誰的樂的涵義最豐富?其樂的涵義有哪一些呢?(可先做提示,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的政治生涯考慮)
總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作為一方太守的作者,目接山水之樂而樂,耳聽禽鳥之聲而樂,眼見滁州游人之樂而樂。這種帶有\"民胞物與\"情調的寬廣襟懷正是宋人\"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遠理想的一種執著追求。但是這美好的人生境界畢竟只是在作者所治理的滁州局部一方閃現,而在作者曲折的政治生涯和所生活的憂患從生的北宋生活中再現的則是那種力不從心,年邁無力的感覺,這也正是他39歲便以翁自居的原因。
充滿憂患的社會迫使作者在閑適生活中尋覓愉悅之境,而他所覓得的愉悅之境又難以擺脫整個社會憂患陰影的籠罩,故意做出來的平靜畢竟掩飾不住政治失意所帶來的凄涼心情,在沖淡纖禾農,疏野超詣的外在形式下,帶有深深孤寂和凄苦、秀美的山水之間悄然流動的是一股若隱若現的憂郁和悲哀,正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回顧全文,總結歐陽修的這篇可謂是一篇千古名文,它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打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面對艱難的國運,歐陽修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取得了可
觀的成績,而且還以精美的文筆給我們留下了文筆,給我們留下了這篇寶貴的文化遺產,真可令人贊嘆。 。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3
教學目的:
一 背誦全文。
二 基本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設想: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文言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重點放在熟讀和背誦上,同時能夠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基于此,本文教學從熟讀課文起始,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大意有個初步感知;然后,指導學生以二人小組和全班討論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這是基本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
對于基本理解課文內容這一教學目的,擬化繁為簡,抓住貫穿全文的主線——“樂”字,體會作者文中蘊含著的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學生能對此有所體會或了解,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
擬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一 熟讀課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 抓住“樂”字,基本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 看“閱讀提示”,了解作者歐陽修和本文寫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內容。
二 讀課文。
△ 教師范讀,或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必要時在書上注漢語拼音。
△ 教師提出下列字詞,請學生讀準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 壑 瑯琊 潺
釀 僧 輒 霏
暝 朝而往 傴僂
洌 蔌 射者中 弈
觥籌 翳
△ 學生試讀課文。
要求:放聲讀書。
△ 學生互讀課文。
方法:二人小組,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錯誤;各讀一遍。
△ 請一位學生讀書,集體糾正讀音。
(或請四位學生,每人讀一段)
[說明]從正音入手,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是為了熟悉課文內容。以上學生已經聽讀了兩遍,自己讀了兩遍,對課文內容大致了解了一些。本文語言淺易,熟讀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 疏通全文大意。
△ 二人小組,參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注解的語句,憑借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說明]引導學生善于利用書上注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討論全文大意,是為了互相啟發,并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集體解決疑難
方法:二人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小組同學幫助解答。學生們都解決不了時,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3)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4)山間之朝暮也。
(5)山間之四時也。
(6)歌于途
(7)行者
(8)臨溪而漁
(9)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
(10)雜然而前陳者
(11)起坐而喧嘩者
(12)已而夕陽在山
(13)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說明]學生閱讀中遇到問題,由誰來解決呢?同學之間相互啟發,自己解決最好。必要時,教師點撥或講解。學習是學生的事,教師盡可能調動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會增強。
△ 學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課文的意思用白話說一遍,要出聲音。
四 再讀課文。
齊讀,或各自放聲讀。
要求:注意找出表達全文主旨的一個字,畫出來。
布置作業 :
一 熟讀全文
二 完成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一 抓住“樂”字,基本理解課文內容。
二 背誦全文。
教學步驟 :
一 讀課文。
集體讀或個人讀。
二 找出表達全文主旨的一個字;討論問題。
最終明確:樂。
△ 文中寫出了誰“樂”?
最終明確:太守樂,眾賓樂,滁人樂。
△ 太守,眾賓為何而“樂”?
最終明確:
太守:山水之樂,宴酣之樂,與民同樂。
眾賓客:從太守游而樂
△ 文中怎樣寫出了滁州百姓之樂?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 滁人歡樂情狀全是從太守眼中看出的。從寫滁州百姓之樂中間,可以體會出什么內涵?有沒有太守之樂在里邊?
最終明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其賓客,還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滁人游”寫得有聲有色——有歌聲和呼應聲,有負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興高彩烈出游,是因為生活安定富足,而這則又跟太守勵精圖治有關。太守為此而樂,也為能與民同樂而樂。這是他的政治理想。
[說明]以上四個問題,由淺入深,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寫的“樂”的主要內涵。最后一個問題,難度較大。教師適當講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發揮得過多,點到為止。
三 背誦課文。
逐段背誦。每段限定背誦時間,以強記。
指導背誦,重點在引導學生從內容理解入手,盡量不死背。第一段,共11句話,分作三層來理解背誦。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遠而近寫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這里寫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號的由來。最后兩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誦,先分一分層,將內容相關聯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記憶。
[說明]有前邊熟讀的基礎,加上本文語言瑯瑯上口,學生能夠比較快地背下來。若課上時間不夠,教師選其中一段,指導背誦,為的是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層,不是本課教學重點,提出將相關內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為方便起見;只要學生容易背下來,一段中怎樣“分層”不必較真。
布置作業 :
一 背誦全文。
二 完成課后練習六。
譯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巒,樹林和山谷尤其秀美。遠看一片郁郁蒼蒼,顯得幽深秀麗的,那就是瑯琊山。順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這就是釀泉。繞過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翹像張開的鳥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太守跟賓客們到這里來喝酒,他喝得很少卻總是喝醉,年紀又最大,因此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內心領會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陽出來,林間的霧氣逐漸消盡;暮云四合,巖谷洞穴變得昏暗起來,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散發著幽微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濃蔭遍地;西風起,霜露降,天空顯得空闊明亮;水位下落,石頭顯露出來——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來我往,絡繹不絕——這是滁州的人們在出游。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樣的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這是太守舉行酒宴。酒宴上暢飲的樂趣,不是說有人彈琴奏樂;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籌碼雜亂交錯,人們時起時坐。大聲喧嘩——這是賓客們歡樂的圖景。一個面容蒼老、滿頭白發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眾人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在西山,人影縱橫散亂,這是賓客們跟著太守回去了。(這時)樹林里變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鳥啼聲,游人離去后,鳥兒歡樂起來。然而,鳥兒只懂得山林的樂趣,卻不懂得人們的樂趣;人們只懂得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樂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后(又)能用文章來表述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誰呢?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總體說明】
本文語言駢散結合,讀起來上口。因此,朗讀、背誦確定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背誦一定量的名篇,對學生是終生有益的,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內容和寫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讀的東西,但限于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關于文言文教學的要求,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之我們以上的認識,便確定讀、背為本課教學的第一重點。同時,并不忽視引導學生對全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只不過處理上采用了較為簡潔的思路而已——抓住一個“樂”字,體會作者所樂的內涵。應該說,學生能夠理解了這個“樂”,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內容。
(選自黃岳洲主編:《新編中學語文教案》)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4
[教例簡述]
課始,教師定向:這節課的任務是進一步理解課文寫法和內容,并背誦全文:方法是師生一起,從不同的角度歸納段意,明寫法,在此中穿插背誦訓練。
教例實施:
教師:大家能不能從描寫、記敘的角度梳理課文脈絡?在紙上寫一寫,試一試。
(亭外山水風光——山中朝暮四時——亭下官民同樂——宴后太守醉歸)
(點出亭——亭外景——亭中宴——離亭歸)
大家剛才議論的第二種說法的每一層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樂”字呢?
(總寫樂——山水之樂——宴酣之樂——醉歸之樂)
(總寫山水之樂——賞景之樂——與民同樂——自知其樂)
能不能都含有“醉”字呢?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間朝暮四時——醉于升平之樂——醉在內心深知的樂趣)
有不能都含有“醉翁”、“樂”呢?
(醉翁喜山水之樂——醉翁愛賞景之樂——醉翁樂與民同樂——醉翁自知醉翁之樂)
咱們換個說法。能不能從記敘的順序上突破一下?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事件順序-敘議結合順序)
教師:我還從影視拍攝的角度賞析了課文,現在也讓你們欣賞一下。
課文的脈絡是:
一個大遠景鏡頭———組空鏡關——一個長鏡關——一個全景鏡頭
(學生極有興趣地傾聽)
教師:請你各自選出以一種說法,并根據它來協助自己背誦課文,用時6—10分鐘。(學生背誦)
教師:下面我們研究每一段落的內部層次。把它們清理出來,指導背誦就更有依據。我先說第一段,你們分組介紹第二、三、四段。
(一、山—水—亭—名—太守)
(二、朝—暮—春—夏—秋—冬)
(三、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四、太守歸—游人去—禽鳥樂,從人樂,太守樂)
教師:請大家根據以上線條再背誦課文,用時8分鐘。
教師:下面再布置一個探索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做:結合課后練習一以及我們對課文一、三兩段的分析,談談文中的照應。
[評析]
這是一節美妙的“線條”課。
課中設計了那么多的興奮點: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讓同學們反復地梳理課文的脈絡。
眾多的興奮點之中有著一事實上的邏輯聯系:從“亭”到“樂”到“醉”到“醉翁之樂”,重點突出而又能讓學生理解透徹。
嚴密的邏輯性中又點綴有趣味性:教師空插進來的“大遠景”“特寫”、“空鏡頭”、“長鏡頭”、“全景鏡頭”、“蒙太奇”無疑地會使每個孩子全神貫注。
邏輯性再現了教師清晰的思路,趣味性表現了教師的豐富知識,然而這節課中還突現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優良技藝——科學性。豐富的立體的多側面的分層次的理解訓練,在理解訓練中完成了背誦任務,都生動地表明了這一點。
像一篇好的散文有著豐富的內蘊一樣,除開“教學”這個表象,這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能給我們不少的啟迪,這其中的“隱含信息”,就留給大家咀嚼吧。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5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難詞難句,掌握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體會部分虛詞的一詞多義。
2.理清本文的段落層次,體會語句的形式特點及其與表意的關系。
3.理解本文寫景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4.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學時數:2課時
三 導入
1.指名度閱讀提示,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畫書下注解①了解歐陽修。
四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 第一段釋義講解
1.學生逐句翻譯,從“環滁皆山也——醉翁亭也”,教師點撥。
2.提問:這一部分寫的是什么?
明確:寫醉翁亭的周圍環境,引入醉翁亭。
3.周圍環境是怎樣的?映入我們眼簾的第一個鏡頭的角度是什么?
明確:鳥瞰鏡頭,從上空看到的滁州城全景——四面環山。環滁皆山
4.接著鏡頭還是全景嗎?(否,移向局部)寫什么?
明確:西南諸峰 尤其指出瑯玡山
5.接下來又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還是鳥瞰嗎?為什么?
明確:釀泉 醉翁亭 作者與亭周環境的相對位置是身在山中。 “瀉” “臨于泉上”角度應該是仰望。
6.這些景觀中誰是主景?
明確:醉翁亭
7.作者怎樣引出主角醉翁亭的??
明確:“環滁皆山也”先寫大環境,凝煉概括地寫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著以視覺角度:俯——仰 和空間角度:遠——近 外——內 的變換層層推進
通過周圍環境我們得知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樹木茂盛,深幽秀麗的瑯琊山間釀泉邊上
8.學生逐句翻譯后半部分,教師點撥。
9.提問:這一部分交待了什么?
明確:亭的來歷
10.如何交待的?先?后?
明確:作亭者 名之者 醉翁雅號的由來(命名之意)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因為飲酒只是內心快樂的一種外在表現,不是因為飲酒而快樂,而是因為內心領會到山水的樂趣要通過飲酒的活動表現出來。所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樂。從這句話中脫化出一個常用的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現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別有用心。前半句是全文中心主旨。全文的文眼就在這句話中那就是“樂”。這兩句將景與情直接聯系在一起。
小結:本段主要寫醉翁亭秀麗的自然環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 第二段釋義講解
1. 學生默讀
2. 提問:學生邊回答邊翻譯
①朝暮之景的特點?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
②四時之景的特點?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見3
③“樂亦無窮”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
3.作者在寫朝暮圖及四時之景時抓住什么來寫?
明確:寫早晚抓住“明”“晦”的特點,寫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風霜、冬水石等景物來寫,更富表現力。
4.找出本段的對偶句和散句。體會偶散結合的抑揚頓挫之美。
5.本段寫的是什么?
明確:山間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2課時
(三) 第三段釋義講解
1. 學生逐句翻譯,教師點撥。
2. 本段共四句話,一句話是一幅圖畫,給每幅圖起名字。
明確:滁人游圖 太守宴圖 眾賓歡圖 太守醉圖
3. 滁人游圖中共寫了哪幾種人?太守宴圖中有哪些佳肴?眾賓靠什么歡?太守醉圖中,太
守的神態怎樣?
4.本段寫的什么?
明確:滁人、賓客、太守游山飲宴場景
前呼后應: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
觥籌交錯:本意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現在多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情景(常含貶義)。
(四) 第四段釋義講解
1. 學生逐句翻譯,教師點撥。
2. 宴飲結束就要“歸”
3. 本段點出了三種“樂”,分別是什么? 這些樂中誰的樂境界最高?為什么?
明確:禽鳥之樂——游人之樂——太守之樂 禽鳥只知道自然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在人去山空后才樂;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是以他們的快樂作為自己的快樂。太守既能與民同醉同樂,又能在醉后體察萬物反思人情,寫文章來記述這些人和事。此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襯托:用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用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
4. 太守一詞全文出現了九次,直到最后才道出它是誰,揭開謎底。
5. 縱觀全文作者到底在“樂”些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明確:一是“山水之樂”,并因“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歡樂;二是“宴酣之樂”,就地取材“山肴野蔌”,佐酒“非絲非竹”,眾人“起坐喧嘩”,太守“頹然其間”;三是“樂其樂”,自己雖被貶滁州,但經過自己的努力,使滁州百姓安居樂業,縱情山水,作者為他們的安樂而感到快樂,為經過自己的勵精圖治達到政通人和的地步而感到快樂。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與民同樂”的理想境界。
本文中心思想把握兩點:①作者借山水之樂派遣內心的郁悶 ②表現“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五 學后總結
1.古今異義詞
2.詞類活用
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詞作狀語。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像鳥兒的翅膀,名詞作狀語。
名之者誰 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自號曰醉翁也 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為樂,動詞。(后樂)樂趣,名詞。
3.“而”的一詞多義,見課后練習二
4.判斷句 “……者……也”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6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環滁ch :環繞著滁州城。環,環繞,圍繞。
林壑h :樹林和山谷。
潺ch n潺:象聲詞,水聲。
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
翼y 然臨于泉上: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
輒zh :就。
云歸而巖穴暝m ng:煙云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晦hu 明變化: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
風霜高潔:就是風高霜潔。天氣高爽。
休于樹:在樹下休息。
傴y 僂l 提攜xi :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攙著走。這里指老老少少的人們。
酒洌li :酒味清醇。洌,水清。
山肴y o野蔌s :野味野菜。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蔭。
樂其樂:樂他所樂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樂趣。
二、相關背景:
1、關于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2、相關知識:
⑴醉翁亭位于瑯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記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慶歷年間,朝政腐敗,權貴當道。原在朝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謗,敢于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會守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
慶歷一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結為知音。為了 便于歐陽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 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于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幫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⑵宋仁宗慶歷五年,范仲淹遭讒離職,歐陽修上疏替他分辨,得罪了當權派,被貶滁州知州。被貶后,歐陽修心情郁悶,經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瑯琊山游玩,并與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結為莫逆之交。慶歷六年,智仙建亭于瑯琊山釀泉旁,以為游息之所。歐陽修登亭“飲少輒醉”,故給它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了《醉翁亭記》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復雜感情。
二、文章脈絡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作者從大處落筆,由遠而近,層層進逼,為全文張本。
第二段,寫朝暮四時之景,即景生情,“山水之樂”體現得更加具體細膩。用分述總收之法,條理極其清晰。
第三段,寫滁人、賓客、太守游瑯琊山的情形。
第四段,歸結全文主旨。先以宴罷歸去結住敘事,忽然又從禽鳥之樂翻出兩個“不知”,道出作者心曲;結尾才點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
三、寫作方法
1、貫穿全文的主線是“樂”字。
“醉”和“樂”是統一的,“醉”是實質,寫“醉”正是為了寫“樂”。文中寫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這是無足怪的。因為既是寫亭,自當寫出亭的景色;又因亭名“醉翁”,自當寫出命名之意,這些全屬必要的烘托。文章開始寫望瑯琊,寫“山行”和“聞水聲”,都暗寓著一個“樂”字。至破題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后,再補一筆,便借“山水之樂”,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線。下文又承“山水之樂”稍稍展開,寫山中朝暮和四時之景,并點出“樂亦無窮”,使讀者如人佳境。但這種“樂”趣,是人人都能體會到的,還不算最奇。待到寫“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時,“樂”的內涵就加深了,因為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及賓客,還有滁人——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縱情山水,這就非同尋常了。文中用“太守醉”結束這一歡樂場面,也是有深意的,說明“醉翁之意”何止于“在乎山水之間”,同時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結尾處,更用“醉能同其樂”一句將“醉”和“樂”統一起來,畫龍點睛般的勾出一篇主旨。
2、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寫景和抒情的自然結合。
文章先寫亭的遠景,因為亭之所在是瑯琊山,就從這里落筆,用“蔚然深秀”表現它的外觀,又用“水聲潺潺”“峰回路轉”表現它的豐姿,使人產生賞心悅目之感。接著寫亭的近景,用鳥翼做比,有凌空欲飛之意。然后借釋亭名來由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的基調。以下從兩個方面展開:第一,寫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第二,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習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據此可見,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運用上是相當出色的。
3、本文在語言運用上也很有特色。
文中駢散相間,節奏富于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易于成誦。首先,《醉翁亭記》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后來的作家所用。現已演變成穩定性強、規范性高的成語,發揮了它們的引申意義。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晶瑩潤暢,這是作者善于觀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對象的本質特征并加以提煉的結果。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全文幾乎全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
四、參考譯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巒,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遠遠看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是瑯山啊。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山勢回環,道路彎轉,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給它起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稱它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飲酒,喝得少也總是醉,而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賞山水的樂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罷了。
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開放而散發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陰,秋風浩浩,天氣晴好,霜露潔白,水流減少,石頭裸露,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應答,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樂趣,沒有管弦樂器(助興),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雜亂交錯,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練習解答】
一、全文21個“也”字,都處在句尾位置,每個“也”字代表了一個語意層次,層次推進,一貫到底,使文章不僅層次分明,而且氣勢貫通;21個“也”字回環往復,造成一種舒緩委婉的音樂美與抒情氣氛,讀來一詠三嘆,韻味無窮,情致盎然。
二、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革新而被貶為滁州太守,心中是苦悶的,所以雖游覽山水、飲酒作樂,也擺脫不了思想上的消沉,然而他又能“樂其樂”,以“滁人游,眾賓歡”為樂,表明他寄掛民生,與民同樂的政治愿望。
三、1、表示凍死關系連詞,可不譯。
2、表示遞進關系連詞,而且。
3、兩個“而”均表示承接關系,可不譯。
4、第一個“而”表修飾關系連詞,可不譯,第二個“而”表轉折關系連詞,卻。
四、歐陽修這樣改的目的是為了濾沏文詞水分,濃縮語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敵萬語,達到妙造精工的地步。我們可以從中受到以下啟發:語言貴凝練精粹;文章語言應多加推敲,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
五、略
【類文品讀】
豐樂亭記(節選)
修(即歐陽修自稱)既治滁(即滁州)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潝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修之來此(批滁州),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晨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三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亭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辜生無事之時也。
1、“記”是一種文體,以敘事寫景為主。試概括第一段段意。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①下則幽谷(則: )
②顧而樂之(樂: )
③掇幽芳而蔭喬木(蔭: )
④于是疏泉鑿石(疏: )
3、本文寫景也有它的順序。第一段和第二段寫景各主要是以什么順序來寫的?
4、下列句子譯文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俯仰左右,顧而樂之:看看左右,四面一瞧,我便愛上了這地方。
b.樂其地僻而事簡:喜愛這地方偏僻而公務少。
c.掇幽芳而蔭喬木:(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高大的樹下歇陰乘涼。
d.風霜冰雪,刻露清秀:(秋冬的)風霜冰雪,使山顯露出峭峻清秀的姿容。
5、歐陽修在幾篇文章都流露出“與民同樂”的思想。請你從文中找出能體現“與民同樂”思想的句子來。
(參考答案:1、寫豐樂亭周圍美景及豐樂亭建造情況。 2、①是,為②喜歡③乘涼,歇陰④疏通 3、按空間轉換的順序來寫的,下→下→中;第二段是以時間順序為主或以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4、a 5、“而與滁人往游其間”“乃日與滁人……府而聽泉”“又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
【同步評價】
一、基礎訓練
1、給加點的詞注音。
傴僂( ) 山肴野蔌( )( ) 觥籌交錯( ) 晦明( ) 宴酣( )
2、解釋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①飲少輒醉(輒: )
②傴僂提攜(傴僂: )
③樂其樂(樂其樂: )
④非絲非竹(絲: 竹: )
3、本文“也”字有很多,試根據要求給下列句子分類:
⑴環滁皆山也。 ⑵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⑶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⑷故自號曰醉翁也。
⑸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⑹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⑺……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⑻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⑼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⑽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①表判斷:
②表解釋:
③表感嘆:
4、選出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
a.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c.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d.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5、選出各組中詞語用法或意義不同的一項。①( )②( )③( )④( )
①而:a.蔚然而深秀 b.野芬發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樂
②之:a.禽鳥知山林之樂 b.名之者誰 c.四時之景不同 d.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者:a.前者呼 b.作亭者誰 c.晦明變化者 d.弈者勝
④于:a.行者休于樹 b.瀉出于兩峰之間 c.臨于泉上 d.來飲于此
6、從課文中選問題填空,組成反義詞。
醉——( ) 前——( ) 朝——( )
往——( ) 晦——( )
7、譯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②有予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予也。
③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8、選出對文章開篇“環滁皆山也”品析最好的一項( )
a.用這五個字開篇,寫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顯得大氣磅礴,引人入勝;
b.開篇用五個字寫滁州全貌,為后文作鋪墊,行文自然,順理成章;
c.鳥瞰全景,由近及遠,概括力強,文筆生動,寫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勢;
d.用五個字開篇,從大處落筆,簡煉,概括,形象地寫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9、“禽鳥知山林樂①而不知人之樂②,人知從太守游而樂③,而不知太守之樂④其樂⑤也”句中五個“樂”字,各自的含義分別是:① ② ③ ④ ⑤
10、全文自始至終九下用“太守”自稱,而不用第一人稱“我”,為什么?
二、同步解讀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陣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1、第一段寫了哪幾方面的景色?
12、文中描寫傍晚山景的句子是 ,描寫山間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總寫四季感受的句子是 。
13、這兩段選文哪一段更像風景畫,哪一段更像風俗畫?分別寄托了太守怎樣的思想感情?
14、將第二段分層,并用原文中語句概括層意,分別不超過三個字。
① ② ③ ④
15、本文既寫太守之醉,又寫太守之樂。其中 是表象, 是實質。寫 是為了寫 , 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每空填一個字)
16、為什么說“太守宴”是很典型的“野宴”,請將原文概括成一句話回答。(不超過20個字。)
三、美文賞讀
右溪記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1]嵌[2]盤屈,不可名狀[3]。清流觸石,洄[4]懸[5]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6]。
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7]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8]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9],俾[10]為亭宇。植松與桂,兼之香草,以裨[11]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注釋]
[1]攲:傾斜。[2]嵌:這里是形容巖石像張著口的樣子。[3]不可名狀: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狀。名,說出。狀,描摹。[4]洄:水回漩而流。[5]懸:水從高處流下來。[6]蔭:遮蔽。[7]逸民退士:指隱居的人。[8]置州:設置郡,作為州治。州,古時的行政區域。[9]蕪穢:雜草積土。[10]俾:使。[11]裨:補助,增添。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南流數十步合營溪( )
②悉皆怪石( )
③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 )
④乃疏鑿蕪穢( )
⑤植松與桂( )
⑥遂命之曰“右溪”( )
18.此文可分為兩層,如何劃分?并概括出層意。
第1層:
第2層:
19.右溪的位置在哪?命名的原因是什么?
20.用文中原話回答問題。
①開發右溪的價值何在?
②文中如何敘述整治右溪的經過?
上一篇:《醉翁亭記》課堂訓練
下一篇:《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詩歌鑒賞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7
教學目標 :
1、理解文章意思,感受語言的優美
2、掌握“而”、“也”的用法
3、理解歐陽修的曠達情懷,“與民同樂”的積極政治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而”、“也”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誦讀式教學
教具:
錄音機,投影機
教學內容:
一、導入 新課
1、由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課文
2、簡介歐陽修的生平
參考課文注釋①并補充有關內容。
歐陽修早年曾協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觸動保守派官僚們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貶滁州。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于是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他雖被貶謫,卻不消沉,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樂。他自號“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其實“醉”是表象,“樂”是實質。他的志趣,不在山水之間,而在一州之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樂而樂的。
3、聽錄音朗讀,學生輕聲跟讀。
4、教師介紹“而”、“也”的用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5、齊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揣摩語氣。
提示:本文共用21個“也”字,語氣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陳述(用于描述景物)(2)肯定(用于介紹人名)(3)感嘆(用于直抒胸臆)。本文還用了25個“而”字,讀時要分辨輕重,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連接詞語而有調整節奏作用的,則可輕讀。
朗讀時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特點,注意節奏的緩急,語調的高低。
6、思考下列問題(投影),理解文章主旨
本文以“醉”、“樂”二字提挈全文,“醉”是表象,“樂”是本質。“醉”、“樂”二字借“醉翁亭”說出,全文脈絡清晰,試根據你的理解填空:
(1)開頭一段介紹醉翁亭,包括兩個層次:1層介紹醉翁亭的 ;2層介紹醉翁亭的 。其中跟文章脈絡關系最為密切的是 “ ”這句話。
(2)中間兩段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分兩層:1層寫 ,先用 “ ”一詞領起,后用 總收一筆。2層寫 ,先用“ ”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寫 、 、 和 四項內容。這四項內容是為結尾“太守醉”三個字作鋪墊,又以“太守醉”一句照應第一段“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句話。
(3)結尾部分也可分兩層:1層寫 ,2層寫 ,這兩層中間用“ ”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結尾用“ ”這句話,把“醉”和“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的主旨。
提問學生,然后教師作糾正、補充。
7、參考文中的注釋,請三位同學翻譯文章
8、教師小結,并板書
第一段: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寫滁人、賓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寫宴罷歸去并點出作者名姓。
二、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游人之樂的敘述,表達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懷的復雜感情。
三、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熟讀優美的寫景佳句
附:板書設計 :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山水之樂
引出 脈絡
景
樂
事
歸 結
“醉能同其樂”(主旨)
作者郵箱: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手法。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和不幸,擁有豁達的胸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疏通文意,理清結構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2.難點: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作業情況。
二、賞析課文
景美(一)美點尋蹤
這是一篇令人陶醉的美文,景美,情美。文中有哪些寫景的語句?請概括一下這些優美的畫面。
山水相映之美——先寫山再寫泉最后寫亭,由遠而近,有面到點,逐層展開。
朝暮變化之美——用“出、開、歸、暝”這些動詞表現山間景象晦明變化。
四季變幻之美——展現各季節怎樣的景象?(指名生讀出文中的句子)這里有個成語是什么?(水落石出)指名學生造句。
明確:寫山水之美是寫亭的清幽環境,為解釋亭名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從而定下了寫景抒情的基調。寫朝暮、四時不同景色,為襯托“樂亦無窮”。表達了寄情山水,熱愛祖國河山之情。可見太守心情是快樂的,這是有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情美(二)樂點尋蹤
請找出文中含“樂”字的句子,并思考作者寫了哪幾種樂?
看誰找得快,找得準,找得多。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明確:這里有五種樂——1、山水之樂——得之心
2、宴酣之樂——醉也是樂,與民同樂
3、禽鳥之樂——游人離
4、游人之樂——生活安定富足
5、太守之樂——自我陶醉
三、探究活動
1、“太守之樂”樂什么?太守看到其樂融融的景象,滁州治理得好,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這是太守的政績。同時體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情懷。
2、這是無憂無慮的樂嗎?明確:本文是作者被貶到滁州寫的,政治上遭受沉重打擊,所以樂中含悲,但作者未消沉頹唐,這是他的曠達情懷。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不讓不良情緒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正如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與樂的關系如何?《鴻門宴》中有個類似意思的俗語叫什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什么?用一字概括。(樂)
四、課堂練習:
1、《鴻門宴》中有個俗語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與這文章中哪一句意思相同?
明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請以“當我們面對挫折和不幸時---------”開頭,作一番即興演講。
五、總結全文
這篇游記通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游人之樂的敘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
六、板書設計
二十一、醉翁亭記
歐陽修
山水相映之美
朝暮變化之美
景美
四季變幻之美
山水之樂
宴酣之樂
情美禽鳥之樂
游人之樂
太守之樂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9
問:
《醉翁亭記》結尾寫道:"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文中提"太守"共九次,至此方結出姓名,有何妙處呢?
答:
這個結尾當然點出了作者姓名,但它與古代一些"記"的結尾點出寫作時間或者姓名有明顯的不同。我認為完全可以去掉"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因為沒有它,《岳陽樓記》在內容和結構上不受絲毫影響。同樣,我們也完全可以去掉很多"記"后的點明作者的那句話,理由同上。可是,如果我們去掉"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我們就會發現,文章少了一點悠然深長的意味。第三人稱的雖也精彩生動,但總讓人感到有些"隔",有了這最后兩句,第三人稱一下子變成了第一人稱,抒情意味大大加強。也就是說,這最后兩句是全文有機整體的一部分,是文章文氣流貫的自然結果。不僅如此,有了這最后兩句,文章在結構上更加嚴謹,因為它與文章前面的"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是"前者呼,后者應"的關系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意思,感受語言的優美。
2、掌握“而”、“也”的用法。
3、理解歐陽修的曠達情懷,“與民同樂”的積極政治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而”、“也”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誦讀式教學。
【教具】
錄音機,投影機。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
1、由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入課文。
2、簡介歐陽修的生平。
參考課文注釋①并補充有關內容:
歐陽修早年曾協助范仲淹革新政治,觸動保守派官僚們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貶滁州。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于是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他雖被貶謫,卻不消沉,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樂。他自號“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其實“醉”是表象,“樂”是實質。他的志趣,不在山水之間,而在一州之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樂而樂的。
3、聽錄音朗讀,學生輕聲跟讀。
4、教師介紹“而”、“也”的用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5、齊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揣摩語氣。
提示:本文共用21個“也”字,語氣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 陳述(用于描述景物)。
⑵ 肯定(用于介紹人名)。
⑶ 感嘆(用于直抒胸臆)。
本文還用了25個“而”字,讀時要分辨輕重,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連接詞語而有調整節奏作用的,則可輕讀。
朗讀時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特點,注意節奏的緩急,語調的高低。
6、思考下列問題(投影),理解文章主旨:
本文以“醉”、“樂”二字提挈全文,“醉”是表象,“樂”是本質。“醉”、“樂”二字借“醉翁亭”說出,全文脈絡清晰,試根據你的理解填空:
⑴ 開頭一段介紹醉翁亭,包括兩個層次:1層介紹醉翁亭的_______;2層介紹醉翁亭的__________。其中跟文章脈絡關系最為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
⑵ 中間兩段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分兩層:1層寫___________,先用“___________”一詞領起,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收一筆。2層寫___________,先用“___________”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寫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項內容。這四項內容是為結尾“太守醉”三個字作鋪墊,又以“太守醉”一句照應第一段“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句話。
⑶ 結尾部分也可分兩層:1層寫___________,2層寫___________,這兩層中間用“____________”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結尾用“__________”這句話,把“醉”和“樂”統一起來,點明全文的主旨。
提問學生,然后教師作糾正、補充。
7、參考文中的注釋,請三位同學翻譯文章
8、教師小結,并板書:
第一段: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寫滁人、賓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寫宴罷歸去并點出作者名姓。
二、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對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游人之樂的敘述,表達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懷的復雜感情。
三、布置作業
誦讀課文,熟讀優美的寫景佳句。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了解文意,醉翁亭記教案示例。
2.進一步體會文言虛詞“也”“而”的作用。
3.鞏固對“駢散結合”句式特點的理解。
(二)能力訓練點
1.引時學生反復誦讀、感受優美的語言,力求熟讀成誦。
2.扣住“文眼”認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
3.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再現美文的意境,由此體會文章所構造的優美意境。
(三)德育滲透點
讓學生懂得并學會在受到挫折不幸時,應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具有曠達的情懷。
(四)美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感受本文流暢婉轉,抑揚錯落的語言風格,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音。
二、學法引導
本文的語言代美,適于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語氣、語調,再現文章所構造的優美意境。主旨的理解,要通過找關鍵句,分析作者情感脈絡來完成。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正確理解文章意思,體會本文婉轉化美的語言特點,欣賞作者構造的優美意境,這一學習重點,主要在反復誦讀中感悟。
2.理解作者在文中,寫“醉”是表象,寫“樂”是實質,以“醉”寫“樂”的用意,是學習的難點,教師作適當分析后領會。
3.歐陽修的“山水之樂”,為什么不是他消沉墮落的表現,而是他曠達情懷,積極的“與民同樂”的思想的體現?這一疑點需要教師聯系作者寫作背景,作此補充介紹,分析來解決。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學生利用工具書,書下注釋,自學文章,讀懂文意。
2.教師介紹“而”“也”在文中的作用,它們在表達語氣,情感方面的幾種情形,指導誦讀,體會意境。
3.教師設計思考題,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消除“疑點”。
七、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了解文章,感受精美的語言,感悟優美的意境,理解文章主旨
(二)整體感知
歐陽修早年曾協助范仲淹(北宋仁宗時任參知政事,相當于副宰相)革新政治,觸動了保守派大官僚們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貶滁州,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醉翁亭記教案示例》。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時寫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難伸,于是寄情于山水,與民同樂。他雖被貶滴,卻不消沉,他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樂。他自號“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字,其實“醉”是表象,“樂”是實質。他的志趣,不只是在山水之間,更是在一州人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樂而樂。他始終是清醒而自豪的。
(三)教學過程
1.由對成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介語,引入課文。
2.學生自學課文,利用工具書,書下注釋,了解文章大意。疑難字、詞、句提出來,同學討論,明確。
3.指導誦讀
(l)聽朗讀錄音,學生輕聲跟讀。
(2)教師介紹“也”“而”在文中的用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先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一的朗讀訓練,提高對文言虛詞“也”、“而”的`認識,接著朗讀全文,要求邊讀邊揣摩語氣。
本文共用21個“也”字,語氣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陳述(用于描述景物)
(2)肯定(用于介紹人名)(3)感嘆(用于直抒胸臆)。若將本文細加揣摩,描述景物之“也”,應有陶醉語氣,介紹人名之“也”,應是得意語氣。《朱子語類》卷三十九載,歐文公多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記》原稿,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原說是陳述句,改句則陳述中有感嘆,有陶醉山水間之意。又如“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其實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達了作者得意的心情,若將它改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上述的意味則消失殆盡了。
本文還用了25個“而”字,讀時要分辨輕重,凡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都要重讀。凡連接詞語而有調整節奏作用的,則可輕讀。
朗讀時還要注意駢散結合的特點,注意節奏的緩急,語調的高低。
4.思考下列問題(投影),理想文章主旨。
本文以“醉”“樂”二字提摯全篇。“醉”是事物的現象;“樂”是事物的本質。“醉”“樂”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說出,全文脈絡十分清楚,試根據你的理解填空:
(1)開頭一段介紹了醉翁亭,它包含兩個銜接得十分自然的層次;前一層介紹;后一層介紹,其中跟文章脈絡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這句話。
(答案:(l)開頭一句話含兩個層次:前一層次介紹醉翁亭的環境美;后一層次介紹醉翁亭的得名,其中跟文章脈絡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中間兩段描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可以分兩層;第一層寫,先用一詞領起,后用總收一筆。第二層寫,先用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寫了、和四項內容。這四項內容是為結尾三個字作鋪墊,又以“太守醉”一句照應第一段這句話。
(答案:(2)中間兩段描寫醉翁亭的游樂,也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寫山間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之樂,先用“若夫”一詞領起,后用:“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總收一筆。第二層寫太守眾賓、游人之樂,先用“至于”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路前一層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寫了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四項內容。這四項內容是為結尾“太守醉”三個字作鋪墊,又以“太守醉”一句照應第一段“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句話。)
(3)結尾部分也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寫,第二層寫,這兩層中間用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結尾部分用這句話,把“醉”和“樂”統一起來,點明了全文的主旨。
(答案:(3)結尾部分也可分為兩層:第一層寫宴會散、賓客歸、禽鳥樂的情景:第二層寫人“不知太守之樂其樂”,這兩層中間用“然而”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結尾部分用“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2
《醉翁亭記》是北宋歐陽修寫的一篇山水游記,表現了作者因參與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敗被貶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曠達情懷。筆者在研讀這篇課文后發現以下幾個問題應引起注意。
一、在句子的翻譯上應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古文中的句子表達習慣與白話文常常不一樣,在翻譯的時候就要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遺憾的是教材中的幾個注釋沒有很好地考慮到這一點,讓讀者總覺得別扭。
⑴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這里有兩個句子,第一句不難譯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上的和尚智仙。問題出在對第二句的“太守自謂也”翻譯上,想必教材的編寫者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在P132(人教版初語第五冊,下同)注釋④中翻譯成: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筆者查閱了好幾種教參,對此翻譯莫不如此。
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種翻譯前言不答后語。因為原句問的是“名之者誰?”意思是說“給亭子命名的人是誰?”自然應回答是哪一個人才合乎情理。再者也只有回答是哪一個人才能與前一個句子的意思相連。所以筆者認為這里應譯成:是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這樣才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也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整個句子應譯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字的人是誰?是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的太守。
⑵風霜高潔……
乍一看這一句是個主謂詞組,主語是“風霜”(而“風霜”又是一個并列式詞語),謂語是“高潔”。仔細一想,就發現不對頭了。因為“風”可以“高”卻很難“潔”,“霜”能夠“潔”又怎能“高”?根據常理,應是“風高霜潔”才是。這一點教材在P132注釋14倒是注明了——“就是風高霜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為什么會這樣理解,教材并沒有注明。我想只要用事實常理來作依據,就不難理解。
⑶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這一句眾教參均大致譯為:面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那個人,是太守喝醉了。此句實際上與第一例是大同小異,都要回答出是哪個具體的人才合乎常理,否則就是答非所問。所以根據句意應譯為:面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那個人,是喝醉了酒的太守。
二、注意互文修辭格的運用。
“互文”這種修辭手法在古漢語里出現得較多,也是古漢語流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修辭。在人教版初語新教材第一冊P152是這樣定義的:“上文里含有下文將要出現的詞,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上下文的意義互相交錯、補充。”并舉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為例加以說明。在《醉翁亭記》這篇文章里,共有兩處這樣的修辭手法。
⑴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遺憾的是筆者查閱的數種教參和學習輔導書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甚至只字未提。(如:《最新初中語文教案與作業 設計初三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四輪全優學案初三語文上》,延邊大學出版社。)它們統統把這一句譯為: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樹下休息……。顯然這是多么地不合邏輯事理啊!試想:難道只有背東西的人才會在途中歌唱,行人才會在樹下休息嗎?事實情況是:那些背東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走累了也會在樹下休息;而那些爬山的人因為瑯琊山景色優美,也會心情分外愉快而在途中歌唱,他們爬累了也需要在樹下休息啊!再對照一下“互文”的定義,就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互文”修辭格。只不過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將要出現的詞“休于樹”,而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經出現的詞“歌于途”罷了。如果把它補充完整應是“負者歌于途休于樹,行者歌于途休于樹”。據此應譯成如下才合乎事理:至于背東西的人和行人,有的在途中歌唱,有的在樹下休息。
⑵泉香而酒洌。
此句如根據原句順序來理解,就是泉水香,美酒清澈。眾所周知,水是無色無味的,哪來的香氣呢?自然這里也是使用了“互文”修辭格,其上文省去了“洌”,下文省去了“香”,補充完整應是“泉酒香洌”(“而”表示并列,無實義)。再根據常理就不難譯作:泉水清澈,美酒飄香。遺憾的是上面兩例,教材均未提及。
三、注意古今成語的意義不同。
原文中一共出現了4個現在一直還在沿有的成語,但古今意義已大相徑庭。這4個成語分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應和觥籌交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現在多比喻本義不在此或別有用心(多含貶義)。②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頭就露了出來。現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③前呼后應: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應答。現多用來比喻寫文章首尾呼應。④觥籌交錯:本意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現在多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情景(常含貶義)。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3
課前作業 導學,既能節省課時,增大課堂的容量,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合作互助精神。讓學生既能體驗自已學習成功的快樂,又能品嘗幫助別人的喜悅。而且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可使師生關系變得十分融洽,讓師生在課堂中融為一體,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下面我就設計《醉翁亭記》課前作業 導學談一點體會。
大家都知道,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學生是否參與及參與的程度如何則是關鍵的因素。因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為他們而展開的。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努力使學生產生與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即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而學生的參與不僅只是課內的參與,也應包括課前的參與 ,課前作業 就是讓學生在課前就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怎樣才能讓學生課內課前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呢?
筆者認為,要使學生主動參與,第一是注意教學目標 上的認同性。每一堂課,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并理解其意義,這樣師生雙方就會達成共識,同心協力的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所以,學生參與的第一要素就在于他們對教學活動目標的認同性上,這種認同,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明白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并通過教師的啟發、說明等轉化為學生的追求,從而實現需要上的一致、認識上的統一和感情上的共鳴。只有這樣,學生才有了參與的基礎和動力。師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動的可能。
《醉翁亭記》是一篇文質皆美、膾炙人口的文章。我確定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是:一、了解歐陽修的主要經歷及其多方面的成就。二、在誦讀中初步體會“也”和“而”的語氣。三、疏通文字,了解文章大意。四、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色。。
為了既節省課時,又達到教學目標 ,我抓住了課前作業 設計這一關鍵。而課前作業 設計關鍵之關鍵是要掌握一個恰當的“度”,即作業 要讓學生都能跳起來摘果實——讓跳者都能摘到果實——讓學生的潛能都得到開發——讓人人都走向成功。“果實”主要來源于教材,課前作業 的設計千萬不能脫離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可用信息,來設計課前作業 。
《醉翁亭記》第一課時的課前作業 導學,依據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由易到難而設計。
第一題,是作者介紹,改變了傳統的由教師介紹的習慣。培養學生使用教材中現有的資料,并作橫向聯系,將其它學科以及課外了解的歐陽修的情況作綜合。第二題是教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方法。朗讀的基本要求是:用普通話讀;不錯讀;吐字清楚;聲音宏亮。更高的要求是:句中停頓適當;處理好重音;富有感情。學習文言文虛詞很關鍵,初學文言文,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虛詞的習慣,要注意“審辭氣”,憑語感去體會語氣。還要聯系學過的課文,如《愚公移山》作業 中對“而”的朗讀要求,作知識的遷移。此題的設計參考了課后練習一。第三題是給加點字注音,按大綱的要求,初中生要能順暢的朗讀文言文,那讀準字音就是關鍵,所以設計了此題。要求注音的這些字,大部分是注釋上有的,這就督促學生讀注釋,少數幾個字是注釋上沒有的,但也可通過查閱工具書解決,這又培養了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第四題是疏通文字障礙,對這些句子和加點的詞都作了精心篩選。既要學生為完成這些作業 去認真讀課文、讀注釋,又要讓學生讀了書后95%都能正確完成,還要讓學生能聯系舊知識解決相類似的問題,具有知識的遷移能力。如第3、4、7題中的“山、翼、釀泉”,通過這幾個詞的學習,能聯系到“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等詞,積累名詞作狀語的文言詞匯。“然”的用法,要能從“翼然、雜然、頹然”聯系到《桃花源記》中的多個“然”的用法。如果長期訓練,學生必能積累許多文言詞匯,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第五題是在掃除了文字障礙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題順利完成,自然而然就導出了第一課時的學習重點——了解寫景、抒情的特色。
這些課前作業 的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題題相扣,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經歷,才會在學習課文中領會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領會本文的主旨;只有在朗讀中碰到了讀不準音的字,不會解釋的字詞,才會去仔細讀注釋,查工具書;只有在疏通文章障礙后,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所以,第三、四題應是課前作業 中評改的重點。
要使學生主動參與,第二是注意組織策略上的配合性。為了實現目標,教師要設計一定的教學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驟等。無論是聽說讀寫,還是參觀研討,無論是教學過程 的編排,還是教學手段的謀劃,都應精心備至。但是,所有這些都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使學生能夠接受并配合得起來,這種配合越協調,越默契,教學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組織策略必須有針對性、可行性,要順應學生的實際狀況,有利于學生的活動表現,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參與的實效性。比如《醉翁亭記》課前作業 的設計以及課堂上的安排,就是針對學生的實際,讓他們運用初中三年所積累的文言知識,利用課前的“閱讀提示”,利用課文注釋,運用工具書,讓90%的學生課前作業 能達到及格,70%的學生達到優秀。課前作業 的設計,是要讓學生從站摘果實到跳摘果實,而“果實”主要來自于教材中,要把它采摘下來,成為學生自己的財富,需要教師導,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去學習。所以課前作業 導學的“導”以及教學中組織策略上的配合性就顯得尤其重要。
要使學生主動參與,第三是注意思維活動的深入性。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能夠參與活動,更要能夠對問題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不僅能夠解決一般問題,更要能夠引發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不僅能夠運用一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能夠發現和掌握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各種思維形式并用,以達到提高和創新的新境界。比如學《醉翁亭記》,不僅自已會朗讀課文,還要能評析別人的朗讀。對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的描寫,不僅讓學生能背誦,能用文中的原句回答問題,還要能調動學生的想像,想像山、水、亭的色、聲、形,想像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像醉翁亭的外觀和豐姿,從而體會作者被山水美景所陶醉的感情。從中學會抓住景物特征,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寫景方法。為了領會作者娛情山水來抒發政治理想的寫法,我還設計了第二課時的課前作業 導學,使學生領會“醉翁之意不在酒”何止于“在乎山水之間”,同時也在乎“與民同樂”。享受“山水之樂”的人,不僅有太守、賓客,還有滁人,而滁人被置于最顯著的位置,作者就是借此來抒發太守的“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要使學生主動參與,第四是注意評價結果上的接受性。評價是課堂教學的終結環節。對于教學目標 的達成情況、學生的活動情況、課堂教學質量等等,教師應不失時機的進行評定,以利于下一步調整改進。評價應努力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明晰優劣、正誤和得失;二是能夠激勵鼓舞學生使之再接再厲。所以對課前作業 的評改也就顯得特別重要,課前作業 一定要在上新課時當堂批改,教師點評,學生互改或自改,評出等級,切忌拖延。
總之,要使學生主動積極的課內課前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課前作業 導學的設計是一個關鍵,導學中的“度”的掌握則是關鍵中的關鍵。課前作業 導學必須要確定一個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向上、盡力、超越的態度和志向;組織管理要多層次,要提供人人參與爭當主角的機會;運籌時間要節省,以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大的效益,實行快節奏,走快中求好之路。
附
《醉翁亭記》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一、了解歐陽修的主要經歷及其多方面的成就。
二、在誦讀中初步體會“也”和“而”的語氣。
三、疏通文字,了解文章大意。
四、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色。
《醉翁亭記》第一課時課前作業 導學
一、收集歐陽修的有關資料,了解歐陽修。
二、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對節奏,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讀到"也"字應有較大的停頓,并注意不同的語氣。
2、聯系《愚公移山》,讀到"而"字注意分辨語氣的輕重。指出下邊句子中的"而"字哪個要重讀,哪個要輕讀。
(1)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2)朝而往,暮而歸。
(3)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三、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環滁 林壑 瑯琊 水聲潺潺 飲少輒醉
林霏開 巖穴暝 晦明變化 傴僂提攜 山肴野蔌
射者中 弈者勝 觥籌交錯 頹然乎其間 樹林陰翳
四、參看注解,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注意加點字的意思,并翻譯下列句子
1、環滁皆山也。
2、林壑尤美。
3、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4、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朝暮也。
7、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8、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9、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0、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五、本文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幻多姿的自然風光。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幻多姿的自然風光的語句。
《醉翁亭記》第二課時課前作業
一、仔細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思考: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太守是否只是為瑯琊山的美景而樂呢?享受"山水之樂"的有哪些人?寫那些人的目的何在?本文要表現的主旨是什么?
2. 文中用了21個"也"字結句,大致表達了三種語氣,(1)陳述語氣(描述景物);(2)肯定語氣(介紹人名);(3)感嘆語氣(直抒胸臆)。你能各舉出一個例子嗎?
二、背誦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
《醉翁亭記》“課前作業 導學”設計的體會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4
1.反復朗讀并背誦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2.結合注釋疏通文義,了解文本內容,掌握文本寫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藝術特色,理解虛詞在文中的作用。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一、導入新課
范仲淹因參與改革被貶,于慶歷六年寫下《岳陽樓記》,寄托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實際上,這次改革,受到貶謫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還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他于慶歷五年被貶謫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間,歐陽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遜于《岳陽樓記》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教學提示】
結合前文教學,有利于學生把握本文寫作背景,進而加深學生對作品含義的理解。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簡介: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因此他又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關于“醉翁”與“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豈不為六一乎?”
寫作背景: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內心抑郁,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醉翁亭記》就是在這個時期寫就的。
目標導學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初讀文章,結合工具書梳理文章字詞。
2.朗讀文章,劃分文章節奏,標出節奏劃分有疑難的語句。
節奏劃分示例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奏劃分思考
“山行/六七里”為什么不能劃分為“山/行六七里”?
明確:“山行”意指“沿著山路走”,“山行”是個狀中短語,不能將其割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為什么不能劃分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明確:“蔚然而深秀”是兩個并列的詞,不宜割裂,“望之”是總起詞語,故應從其后斷句。
【教學提示】
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劃分朗讀節奏,在劃分節奏的過程中感知文意。對于部分結構復雜的句子,教師可做適當的講解引導。
目標導學三:結合注釋疏通文義,掌握翻譯方法
1.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文義,并畫出不解之處。
【教學提示】
節奏劃分與明確文意相輔相成,若能以節奏劃分引導學生明確文意最好;若學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讀文意后把握節奏劃分。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組內互助解疑,并嘗試用“直譯”與“意譯”兩種方法譯讀文章。
3.教師選擇疑難句或值得翻譯的句子,請學生用兩種翻譯方法進行翻譯。
翻譯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直譯法:那太陽一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是山間早晚的景色。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泉水淺了,石底露出水面,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意譯法:太陽升起,山林里霧氣開始消散,煙云聚攏,山谷又開始顯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變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綻開并散發出陣陣幽香,夏日佳樹繁茂并形成一片濃蔭,秋天風高氣爽,霜色潔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
【教學提示】
翻譯有直譯與意譯兩種方式,直譯鍛煉學生用語的準確性,但可能會降低譯文的美感;意譯可加強譯文的美感,培養學生的翻譯興趣,但可能會降低譯文的準確性。因此,需兩種翻譯方式都做必要引導。全文直譯內容見《我的積累本》。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5
〔一〕
本文作者寫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寫巧妙而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無論是寫景還是記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間景色的優美和人們游宴的快樂,還使人感到它蘊含著作者官場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這些內容的理解,是從對文章的字、詞、句、篇章的閱讀理解入手的,但不能僅憑簡單的表面文章去理解,而要聯系作者和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從作者角度去設想、去挖掘。
首先默讀課文全部注釋,掃清字詞障礙,再通讀一遍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一、字
1、讀準字的音
環滁( ) 瑯玡( ) 林壑( ) 輒醉( )
穴暝( ) 傴僂(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籌( ) 陰翳( )
2、通假字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二、解詞
名之者誰 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樂:以……為樂。
飲少輒醉 輒:總是,就。
太守謂誰 謂:是
學習本文
1、學習第一段,這一段主要寫醉翁亭的什么?
第一段主要描寫醉翁亭的位置環境,說明醉翁亭的命名緣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樹木茂盛,深幽秀麗的瑯玡山間釀泉邊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號“醉翁”、怡情山水的太守定的。
2、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寫出醉翁亭的位置環境?
第一段由遠而近,從面到點寫出醉翁亭的位置環境。先寫滁州四面環山,再寫西南諸峰中的瑯玡山,接著寫瑯玡山中的釀泉,最后寫建在釀泉邊上的醉翁亭。
3、文章第二段描寫山間朝暮、四時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本段描寫山間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別描寫,后總收說明的方式。分寫,從早到晚,“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總收,“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描寫四時之景,也采用這種方式。分寫, 由春到冬,“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總收,“山間之四時也”。
4、為什么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游”?
這樣是為寫“太守宴”創造一個歡樂的氛圍,并蘊含著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5、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
作者自號“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實際上是借山水來排遣內心抑郁的心情。
在寫“太守宴”之前先寫“滁人游”,是為了表現與民同樂的旨趣。作者被貶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變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太守樂其樂”乃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里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復雜的情感,既包含娛情山水排遣郁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績——政通人和的欣慰。
6、本文是怎樣把記敘、寫景、抒情相結合的?
以抒情貫穿于記敘寫景之中,第一段寫亭之概況,第二層寫朝暮圖、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為主線貫穿起來。景中處處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二〕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第一家,其散文紓徐委曲、條達疏暢、垂范后世。 傳統名篇《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精煉、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己與游客在醉翁亭中開懷暢飲的歡樂情景,以及亭外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在官場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與民共樂的政治理想。
首先默讀課文全部注釋,掃清字詞障礙。再通讀一遍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一、字
1、讀準字的音
環滁(chú) 瑯玡(láng yá) 林壑(hè)
輒醉(zhé) 林霏(fēi) 陰翳(yì)
傴僂(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籌(gōng)
二、補充釋詞
山行:沿著山走。
晦明:有時暗有時亮。
名:命名,名詞作動詞用。“名之者誰?”
已而:不久,副詞。
樂:以……為樂。名詞活用為動詞,意動用法。“而不知太守樂其樂。”
學習本文,明確線索,概括大意,寫出內容提綱。
全文四個自然段。
第一段,寫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勢,以及命名的經過,解釋“醉翁”的含義,表現作者寄情山水尋找樂趣的心情。
第二段,寫亭外山間景物的美麗可愛,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千變萬化,美妙無比,使人感到樂趣無窮。
第三段,寫滁州人的游樂和作者同賓客游宴的歡樂情景,表現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間與民同樂的歡快心情。
第四段,寫作者游醉回歸和愉快心情,進一步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交代歸來后寫了這篇《醉翁亭記》。
學習課文,思考問題。
1、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什么?作者如何圍繞它層層展開記敘的?
全文圍繞“樂”這一主線展開:
(1)亭之概況(環境、亭名由來),抒發“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圖、四時景),“樂亦無窮”;(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眾賓飲、太守醉)照應“樂亦無窮”。
(3)游亭之樂(游人去,禽鳥樂;大守樂其樂——與民同樂)(主旨)
2、作者在寫朝暮圖及四時景時各抓住了什么特點?
寫朝暮圖就是一天時間的縱面展開,寫四季景則是橫向鋪排。寫早晚景色變化,抓住“明”“晦”的特點,用“日出”“云歸”寫出“林開”“巖暝”的變化景象,成為對比鮮明的兩幅畫面。寫四時景抓住了山間獨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寫出了迥然有異的四幅圖景。
3、為什么在寫“太守宴”前要先寫“滁人游”?
為了寫“太守宴”創造一個歡樂的氛圍,并蘊含著作者與民同樂的旨趣。
4、本文的記敘、寫景、抒情是如何相結合的?
以抒情貫穿于記敘寫景之中。第1段寫亭之概況,第二層寫朝暮圖、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為主線貫穿起來。景中處處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5、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本文語言有很大的特色。駢散相間,多為散句,但也間有駢句,特別是使用21個“也”字作句尾,韻味濃郁;巧妙地用了25個“而”字使文章流暢優美,從容婉轉。本文還有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等等。這些名句要熟記、牢記,并理解其蘊涵。
測試
1、下列加紅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誤的一組是( )
A、環滁(chú) 林壑(hè) 瑯玡(yá)
B、潺潺(chán) 瞑(míng) 觥(gōng)籌交錯
C、山肴(yáo) 野蔌(sù) 陰翳(yì)
D、晦(huì)明 宴酣(gān) 頹(tuī)然
2、下列四句中有一句與“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而”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請選出這一句( )
A、野芳發而幽香 B、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魚肥 D、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紅的詞語解釋不對的一項
3、( )
A、翼然臨于泉上(面對)
B、波瀾不驚(起,動)
C、河曲智叟亡以應(同“無”,當“沒有”講)
D、樹林陰翳(遮蓋)
4、( )
A、委而去之(放棄)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
C、蒼顏白發(臉色蒼老)
D、飲少輒醉(就)
5、( )
A、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窮盡)
B、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做太守)
C、連月不開(放晴)
D、太守謂誰?(所謂)
參考答案
1、D
解析:對生字詞的注音和書寫,一要注意書下的注釋,二要勤查字典,多記憶,多積累,做題時才能得心應手。D項中“酣”應該讀hān,“頹”應該讀二聲。
2、D
解析:對文言虛詞的識記,也要注意積累。例句中的“而”表示轉折,可譯成“卻、但是”。ABC中的“而”表示并列,只有D句中的“而”表示轉折。
3、A
解析:對文言實詞的識記,一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二要注意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A句中的“臨”在這里是“靠近”的意思。
4、B
解析:“意”在這里是“情趣”的意思。
5、D
解析:“謂”在這里是“是”的意思。
中 考 解 析
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歐陽修,字永叔,政治家、文學家。
B、歐陽修,北宋人,號六一居士,晚年自號“醉翁”。
C、“記”,是指記載、描寫事物的一類文章。
D、歐陽修與《醉翁亭記》里的太守并非一人,因為文中的太守“蒼顏白發”“年又最高”。
解析:文學常識要靠平時的積累和記憶,有關作者的字號以及年齡、朝代可能有助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因而要特別細心,可以卡片形式積累。
答案:C
2、在橫線上依照注音寫出原課文的漢字。
(1)林______(hè)尤美 (2)水聲______(chán chán) (3)有亭________(yì)然
(4)飲少_____(zhé)醉 (5)________(yǔ lǚ) (6)山_____(yáo)野____(sù)
(7)______(gōng chóu)交錯 (8)________(tuí)然 (9)樹林陰______(yì)
(10)_______(lú líng) (11)泉香而酒______(liè) (12)云歸而巖穴______(míng)
解析:要準確把握文言生字的字形,一要靠平時的積累,二要有重點的記憶。
答案:壑 潺潺 翼 輒 傴僂 肴 蔌 觥籌 頹 翳 廬陵 冽 暝
3、選出加紅詞詞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野芳發而幽香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B、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韋編三絕
C、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D、溪深而魚肥 禽鳥之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解析:詞義的掌握,要注意總結。一詞多義的詞語及一些虛詞的用法往往比較麻煩,可采用做卡片的形式日積月累。
答案:A是詞義不同,C和D屬用法不同,答案為B。
課外拓展
詩情畫意,秀麗多姿
——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他的《醉翁亭記》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篇散文饒有詩情畫意,別具清麗格調,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確是不可多得的。
優美的意境。好的散文應為詩,要創造優美的意境。所謂意境包含著意和境兩個方面的范疇,它是浸潤著作者主觀感情的藝術畫面。優秀的散文應該有風光綺麗的圖畫美,給讀者獨特的審美感受,以悅目而致賞心。《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彩線聯綴各幅畫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猶如設了張本,作者就根據這樣的“意”寫了秀麗的“境”,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意與境的相諧。作者是從這樣幾方面濡筆,描繪散文境界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沒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織一體,既各盡其美,又多樣統一。“蔚然而深秀”的瑯山,風光秀奇,迤邐連綿,蒼翠欲滴。群山作為背景,一泉環繞而過。林深路曲,泉流彎旋,則“有亭翼然臨于泉上”。這里賴于壯麗的群山映襯,就益顯出山泉的清朗,而亭臺又偏偏踞臨泉上,則別含另一番風光。這樣,無山,則釀泉不美;無泉,則青山孤峙。無亭,則山泉失色;有泉,則亭臺增趣。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一幅畫中山水亭臺,一應俱全,且輝映生色,構置成詩一般的優美境界。
其二,朝暮變化之美。作者寫出了醉翁亭早晚變化的優美景色。“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日上東山,陽光奔瀉大地。蓊郁的樹林本來被薄紗般的霧氣籠罩,經日光一照,霧釋露消,又顯示出清新翠綠的顏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靄遍地,巖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傳神地寫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則作者運筆的色調、氣氛有別。早晨有寧靜之狀,清新之息,傍晚則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氣。作者對景色變化的觀察既深且細,筆觸如絲,根據不同的景象寫了相異的境界。 其三,四季變幻之美。作者不僅寫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為中心,把筆墨進一步鋪展開去,描寫了四季的景物變化。“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確是傳神筆致。作者在這里仍然細心地選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來加以描繪。芳草萋萋,幽香撲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葉茂是夏景;風聲蕭瑟,霜重鋪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隨四季變換,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現了四幅畫面,變化有致,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同時,四幅畫面又是互相映襯的,春光如海映襯了秋色肅殺;夏日繁茂映襯了冬景寒冽。
其四,動靜對比之美。散文寫景繪境最忌呆板單調,一樣景物,一種筆致,一式情態,又有何意趣?歐陽修在這篇散文中時時注意事物的動靜變化。先說景物與景物之間的動靜對比。蔚然壯秀的瑯山是靜態,潺潺流淌的釀泉水是動態,山色蒼郁悅目,泉聲琮琮動聽,相映成趣。“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樹木之靜對比出百鳥啁啾之動,相得益彰。再說景物與人物之間的動靜對比。“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殘陽息于山頭是其靜,人影移散,紛紛暮歸是其動。靜的景和動的人彼此映襯。最后,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動靜對比。“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有唱有憩,有動有靜。“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以眾賓喧嘩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進行對比,使散文的意境繪形繪聲,山光、水色、人情、醉態并于一畫,各具情致。
精巧的結構。散文,顧名思義,要散,但散并非是不著邊際的散亂,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亂。《醉翁亭記》結構上的精巧之處,值得我們努力學習。
金線串珠。《醉翁亭記》雖然時而山色露布卷面,時而水流瀉進畫幅,時而人情喧于紙上,看似散,其實一點兒也不亂。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線。這根金線就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樂”,醉中之“樂”。正因為如此,文章的起、承、轉、合,就無不統攝于作者主觀感受和體驗的波瀾起伏。寫山水,是抒發“得之心”的樂;寫游人不絕路途,是表現人情之樂;寫釀泉為酒,野肴鋪席,觥籌交錯,是表達“宴酣之樂”;寫鳴聲宛轉,飛蕩林間,是顯示“禽鳥之樂”,更是為著表現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樂”。歡于萬物,樂在其中,全文因景生樂,因樂而抒情,這樣,行文走筆,一路寫出,圍繞個“樂”而展開,就不是斷片的雜碎,而是統一的整體,猶如穿千顆珠玉綴在金線之中,收萬道陽光凝于聚光鏡上。也正因為有聚光點,有主骨架,文筆的散反而會轉化成一種特色,顯得運筆從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豐滿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機,增強了散文的內容。
曲徑通幽。《醉翁亭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峰回路轉,有亭翼然。”借用這句話來形容這篇散文的結構特色是很恰當的。作者寫四時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瑯山風貌,可謂匠心獨運,苦意經營。作者為寫出醉翁亭的位置,頗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徑直言之,而是曲折寫來。文章一開始敷設了五層筆墨,“環滁皆山”,一層;“西南諸峰”,一層;深秀“瑯山”,一層;潺潺泉水,一層;“有亭翼然”,一層。五層筆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層層烘染,步步進逼。先用大鏡頭、長鏡頭,然后推成小鏡頭、短鏡頭,最后跳成特寫,不平不直,九曲回腸。先用概描,寫滁州山景,大筆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進,帶出“西南諸峰”。再著一“望”字,視線集中于瑯山。用畢視覺,跟后就用聽覺,“水聲潺潺”,于是釀泉入畫。爾后,用一“回”字,著一“轉”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進入卷面。作者在用筆時,好像圍野狩獵,逐漸圈小區域。這樣不僅讓人們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過層層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寫,便使“亭”非比尋常;如此用筆,便使“文”不同凡響。再如文章結尾處,作者為了突出“太守之樂”,也是用的層層烘托的筆法。用禽鳥之樂,反襯眾人之樂,再用眾人之樂,反襯出太守之樂。這樣,太守之樂就在眾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顛,顯示出主觀感受和體驗的高人一籌。
呼應有方。前有伏筆,后必照應;藏墨于首,顯豁于尾,是《醉翁亭記》結構安排的第三個特點。 文章一開始寫道:“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誰”?暫按不表,埋下伏筆,催人卒讀。直到文章剎尾處,才端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起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樂”呼應了“山水之樂”,樂從山水來,太守樂就有了根據。“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照應了“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著落。又如“夕陽在山,人影散亂”,紛紛離去,是因為時令已晚,這便跟前文的“暮而歸”又恰成照應,把這句話具體化了。處處注意呼應照應,就使文章的內在結構經緯分明,嚴謹周密,無懈可擊。
出色的語言。《醉翁亭記》的語言極有特色,格調清麗,遣詞凝練, 音節鏗鏘,臻于爐火純青之境,既有圖畫美,又有音樂美。
首先,《醉翁亭記》的語言高度概括,含義豐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創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時代和后來的作家所用,例如蘇軾在著名的《后赤壁賦》中寫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詞。又由于作者用詞精當,詞句的概括內容很廣,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變成穩定性強、規范性高的成語,發揮了它們的引申意義。
其次,《醉翁亭記》的語言凝練精粹,晶瑩潤暢。這是作者善于觀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對象的本質特征并加以提煉的結果。例如寫晨昏景象之異,只用兩句就概括殆盡:“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林、巖、晨氣、暮靄,均是山間習見之物,以此下筆,切景切境。同時,“出”“開”聯屬,“開”是“出”的后果。“歸”“暝”聯屬,“歸”是“暝”的前提。動詞的出神入化,互為因果,使變化著的山景逼真欲現,恍若在即。又如寫四季景物,作者獨到地捕捉了富有季節特點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狀夏,以“潔”喻秋,以“水”寫冬,無不情狀俱到,精確熨貼。再如“樹木陰翳,鳴聲上下”,前句寫色,后句傳聲,兼聲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現無遺。還如“有亭翼然”,僅譬一喻,亭的形狀、風貌便畫出來活像鳥兒展翅,凌空欲飛。
《醉翁亭記》還留下了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話,為人們所傳誦。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寫道:“歐公(按:指歐陽修)文亦多是修改到妙處。有人買得他的《醉翁亭記》稿,初說‘滁州四周山’,凡數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子語類大全》卷一百三十九)濾沏文詞水分,濃縮語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敵萬語,達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記》的語言抑揚頓挫,鏗鏘悅耳。全文幾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貫通篇,毫無贅煩之弊,反有靈動之妙,具有一唱三嘆的風韻。它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齊工穩。
單句成對的有“日出而林霏開”對“云歸而巖穴暝”;“野芳發而幽香”對“佳木秀而繁陰”。
雙句成對的,有“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對“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雖受駢文影響,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創造,融化到筆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矯飾。這樣,讀來頓覺舌端潤暢;聽來,倍感聲聲清朗,具有音樂的節奏感和回環美。
歐陽修在北宋的文學革新運動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掃唐五代文壇浮艷艱澀的流風,建立了清新、秀美、剛健、婉轉的文學風格。這篇《醉翁亭記》就是他的文學主張的最好的藝術實踐。
(選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賞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小議《醉翁亭記》的線索 篇16
教學目標:
1、 把握文章結構,學習本文寫景與抒情自然結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寫作用。
2、 理解作者游覽山水的樂趣及其與民同樂的情懷。
3、 學習掌握文章中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法。
教材分析:
這篇著名的游記,是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所作。貫穿全文的主線是“樂”字。“醉”和“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就是為了寫“樂”。因此在課堂上要牢牢抓住“樂”這條主線,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是如何圍繞它層層展開記敘的脈絡。抓住了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也就能順利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這樣的學習也幫助學生理解了“醉”與“樂”之間的關系這個難點。
本文采用了敘事與寫景、抒情相結合的寫法。要引導學生理解景物描寫中蘊含的情感,領會本文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對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說是學習的難點所在,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個人被貶的經歷,體會本文抒發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復雜感情。
本文語言有很大的特色。駢散相間,多為散句,但也間有駢句,韻味濃郁,流暢優美,從容婉轉。本文還有一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等等。因此誦讀、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之一,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積累重點的實詞、虛詞及名句。
教學設想:
《醉翁亭記》是一篇美文,應注重語言的品味與誦讀,積累文言詞句,通過示范朗誦、自讀和齊讀等環節,掌握“也”和“而”字的語氣,了解本文語言駢散相融,節奏富于變化的寫法。
本課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先讀懂課文,解決文言知識的問題,再理解鑒賞文章內容,兩者彼此關照,相輔相成,以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醉”字為切入點,理解“樂”的情懷。化繁為簡,抓住貫穿全文的主線——“樂”字,并采取知人論世的教學方法,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個人被貶的經歷,幫助學生體會“樂”的情感,體會作者文中蘊含著的“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教學課時:
兩課時。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以誦讀為主要的教學方式,結合注釋,疏通全文大意。師生共同總結本文的重點實詞、虛詞和重點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