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
摩擦力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究得出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計算公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了解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實驗探究產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實驗技能和探索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能提高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態度,鍛煉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滑動摩擦力產生條件和計算式。
(2)難點:實驗探究的過程。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展示幾個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車急剎車、冰壺運動等。
通過提問這些情景中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得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導出新課。
環節二:科學探究
問題1:滑動摩擦力什么情況下才會出現?結合前面學的靜摩擦力條件進行討論。
學生討論:需要有壓力、粗糙的接觸面以及相對運動。
問題2:為什么冰壺、火車、孩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呢?
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與壓力有關,與速度有關,與質量有關,與粗糙程度有關等等。
2.設計實驗:用彈簧秤拉動木塊,可通過加減砝碼改變壓力,改變拉動速度,更換接觸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彈簧秤示數便是滑動摩擦力示數,設計表格進行記錄。
3.進行實驗:6人一組進行實驗,注意小組內部的分工問題,教師巡視。
4.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5.交流討論:分享實驗中的數據和實驗細節,誤差處理等;討論控制變量法的注意事項,即控制無關變量相同,只改變探究的'物理量等;實驗安全問題、保護器材問題等等。
6.總結:結合實驗結論和教材,得出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f=μN
問題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斷呢?結合示例分析并討論。
示例:木塊在地面上滑動、木塊在木板上滑動并帶動木板一起滑動。
學生討論: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相對運動方向有時并不是運動方向。
問題4:滑動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呢?舉例說明。
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見到滑動摩擦力,車輛的剎車系統是利用滑動摩擦力進行減速,打磨東西也是利用了滑動摩擦力,同時機器中的滑動摩擦力會損耗器材,所以需要使用潤滑油來減小滑動摩擦力等等。
環節三:鞏固提高
給出適當例題,運用公式求解摩擦力大小,判斷摩擦力方向。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淺談本節課收獲。
作業:課下繼續探索,拓展科學知識。
摩擦力教案 篇2
教師學科
物理
年級
初二
時間
年月日
課題
6.5科學探究:滑動摩擦力
課堂類型
新課
課時
1
課標要求
對于“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要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從而感悟科學探究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核心素養)
物理觀念:
1.了解摩擦力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科學思維:
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科學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如何就探究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
科學態度與責任: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實驗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想,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摩擦現象實例。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實驗法、觀察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過程(體現復習舊課、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過程講授、重難點突破、師生互動、問題設計、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等環節)
批注
一、新課內容
一、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視頻播放:冬奧會冰壺
問:冰壺在運動員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那么它離開運動員后會不會一直運動下去?
生:不會,最終會停止下來
問:冰壺從運動變為靜止的過程中有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生:有
小結: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受到的阻礙物體運動的力
問:滑動摩擦力阻礙冰壺的運動,使其最終靜止,你知道這個力的方向嗎?
生:與運動方向相反
小結: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問:運動員一直刷冰面對冰壺有什么影響呢?
生:讓冰壺運動的更遠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不是固定的,哪些因素會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呢?
二、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提出問題。
師: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或假設。
師:你們的猜想是什么?
生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生乙: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間壓力的大小有關。
生丙: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
生丁: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運動速度有關。
師:同學們很善于思考,你們作出的猜想有合理的地方,要證明你們的猜想正確,怎么辦?
生:實驗驗證。
師:很好,大家都已懂得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實驗。
由于時間關系本節課只能對前面兩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
3.設計實驗。
師:滑動摩擦力是產生在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接觸面上,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的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接觸面材料,接觸大小有關,對這些因素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我們只能一個一個的單獨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個因素的變化怎樣影響摩擦力時,必須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否則,你就無法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變化是由哪個因素的變化引起的,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問題時必須注意的“變量控制”方法。如在研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時,要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變,而在探究接觸面粗糙程度對摩擦力的影響時,則應控制壓力等因素的變化。
4.分析論證。
三、摩擦力的分類
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那靜止的物體會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呢?
演示:向左用力拉氣球,氣球從靜止變為運動,請另一個同學同時向右拉氣球,氣球靜止。
師:當物體受到兩個大小相等同一直線的力時,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
演示:用力提起氣球,靜止不動
此時氣球受到哪些力作用呢?
小結:靜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而尚未發生相對運動時,在它們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四、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存在摩擦?這些摩擦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請大家分組討論、交流。
生甲:足球場亡,摩擦力可以幫助守門員抓穩足球,這個摩擦是有益的。
生乙: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間存在摩擦,這個摩擦是有益的。
生丙:木塊在桌面上滑動時,桌面對木塊有摩擦力,這個摩擦力是有害的。
生丁:機器轉動時,零件間存在摩擦,這個摩擦也是有害的。
師:同學們發言很踴躍,說明大家平時生活中很注意觀察,這是一個好習慣,希望今后保持。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
舉例說明請大家分組討論、交流。
五、歸納小結與學習過程評忙
師: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我們知道了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決定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增大有害摩擦的方法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
摩擦力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1.在摩擦力的定義中,“相對運動”是學習的一個難點,本節課通過兩次海綿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解決了這個問題。
2.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如果讓學生無目的猜想,可能會出現很多答案,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的大小;運動的速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運動的方向等,由于摩擦力的產生原因本身就是有爭議的謎團,它與以上因素的關系要解釋清楚并不容易,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還無法接受,但要是不讓學生猜想,直接探究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系又太牽強。因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和增大摩擦力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解決辦法歸納分類,自己形成假說,順理成章地找出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系。
3.在實驗驗證摩擦力與壓力、粗糙程度的關系時,為了節約時間,保證實驗質量,明確實驗目的,采取分領課題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實錄】
一、引入新課
小游戲──撥河比賽。
師:一人抓一頭,用力握住不銹鋼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潔凈)。(采訪失利方)說說你失敗的原因?
生:太滑了。
師:(采訪勝利者)你這邊滑不滑?
生:不滑。
師:除了自己的力量,還有什么力幫了你的忙?
生:摩擦力。(若說不出,就轉問“大家認為呢?”)
師:今天咱們就來研究一下摩擦力。
板書:12.3摩擦力
二、進行新課
1.摩擦力定義(方向、作用點)。
師:要認識一個力,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生:大小、方向、作用點。
板書:大小、方向、作用點
師:我們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演示海棉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
推動過程中,海棉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推力,還受什么力?摩擦力對運動起什么作用?摩擦力發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師:(再演示海棉實驗。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
海棉還受到摩擦力嗎?何以見得?它對運動起什么作用?發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師:可見不管誰運動,只要有相對運動,就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
由此可見,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_________,作用點在______________。
生:(討論后填空)
師:能不能根據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和它對運動的作用,給它下個定義?
(學生討論后說出答案)
師:(出示定義;學生齊聲朗讀)
2.摩擦力的大小。
師:你見過哪些與摩擦力有關的現象?
(學生討論后舉例)
師:既然大家這么熟悉摩擦力,幫我解決幾個問題吧!
問題1:小明新買了一瓶果醬,可是瓶蓋兒怎么也打不開,你有幾種辦法把它擰開?
問題2。小華做航模時需要把木塊的一條棱銼掉,操作要領是什么?
問題3:攀巖活動中怎樣做才能順利到達頂峰,而不滑下來?
問題4:媽媽買了幾條泥漱,小紅捉的時候發現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漱抓起來?
板書:解決問題
(學生選擇自己想研究的問題,討論、實驗,寫解決辦法,貼到黑板上展示。)
師:這些增大摩擦力的辦法,哪幾種實質是一樣的?實質是什么?
摩擦力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知道滑動摩擦產生的條件,會正確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
2.會用公式F=FN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能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靜摩擦力。能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
學習重點:1.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規律,并會用F摩=FN解決具體問題。
2.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規律,正確理解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
學習難點:
1.正壓力FN的確定。
2.靜摩擦力的有無、大小的判定。
主要內容:
一、摩擦力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滑動時,或者在另一個物體上有滑動的趨勢時我們會感到它們之間有相互阻礙的作用,這就是摩擦,這種情況下產生力我們就稱為摩擦力。固體、液體、氣體的接觸面上都會有摩擦作用。
二、滑動摩擦力
1.產生: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發生相對滑動時,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
2.產生條件:相互接觸、相互擠壓、相對運動、表面粗糙。
①兩個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生。
摩擦力與彈力一樣屬接觸作用力,但兩個物體直接接觸并不擠壓就不會出現摩擦力。擠壓的效果是有壓力產生。壓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壓力,壓力屬彈力,可依上一節有關彈力的知識判斷有無壓力產生。
②接觸面粗糙。當一個物體沿另一物體表面滑動時,接觸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嚙合,形成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即為摩擦力。凡題中寫明接觸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統統不考慮摩擦力(光滑是一個理想化模型)。
③接觸面上發生相對運動。
特別注意:相對運動與物體運動不是同一概念,相對運動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以施力物體為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而物體的運動一般指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置發生了改變。
3.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這里的相對是指相互接觸發生摩擦的物體,而不是相對別的物體。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跟物體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4.大小:與壓力成正比 FN
①壓力FN與重力G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它們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無關系,用力將物塊壓在豎直墻上且讓物塊沿墻面下滑,物塊與墻面間的壓力就與物塊重力無關,不要一提到壓力,就聯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認為物體對支承面的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②是比例常數,稱為動摩擦因數,沒有單位,只有大小,數值與相互接觸的______、接觸面的______程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1。
③計算公式表明: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和FN共同決定,跟物體的運動情況、接觸面的大小等無關。
5.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的受力物體上。
問題:1. 相對運動和運動有什么區別?請舉例說明。
2.壓力FN的值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嗎?請舉例說明。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有關嗎?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相對運動的速度有關嗎?
三、靜摩擦力
1.產生:兩個物體滿足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所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靜摩擦力。
2.產生條件:
①兩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生;
②接觸面粗糙;
③兩物體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
所謂相對運動趨勢,就是說假設沒有靜摩擦力的存在,物體間就會發生相對運動。比如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靜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觸面光滑.沒有靜摩擦力,則由于重力的作用,物體會沿斜面下滑。
跟滑動摩擦力條件的區別是:
3.大小:兩物體間實際發生的靜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Fmax之間
實際大小可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
4.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①所謂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是指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物體將要發生的相對運動的方向。比如物體靜止在粗糙斜面上,假沒沒有摩擦,物體將沿斜面下滑,即物體靜止時相對(斜面)運動趨勢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則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②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設法。其操作程序是:
A.選研究對象----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
B.選參照物體----與研究對象直接接觸且施加靜摩擦力的物體;
C.假設接觸面光滑,找出研究對象相對參照物體的運動方向即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
D.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一一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③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5.靜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物體的接觸面受力物體上。
【例一】下述關于靜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B.靜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正壓力成正比;
C.靜摩擦力只能在物體靜止時產生;
D.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物體相對運動的趨勢相反.
D
【例二】用水平推力F把重為G的黑板擦緊壓在豎直的墻面上靜止不動,不計手指與黑板擦之間的摩擦力,當把推力增加到2F時,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原來的幾倍?
摩擦力沒變,一直等于重力.
四、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比較
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符號及單位
產生原因表面粗糙有擠壓作用的物體間發生相對運動時表面粗糙有擠壓作用的物體間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摩擦力用f表示
單位:牛頓
簡稱:牛
符號:N
大小N始終與外力沿著接觸面的分量相等
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與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問題:1.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嗎?
2.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成正比嗎?
3.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嗎?
課堂訓練:
1.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兩個相對靜止物體間一定有靜摩擦力作用.B.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
C.靜摩擦力對物體總是阻力. D.有摩擦力一定有彈力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體越重,使它滑動時的摩擦力越大,所以摩擦力與物重成正比.
B. 由=f/N可知,動摩擦因數與滑動摩擦力成正比,與正壓力成反比.
C.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D.摩擦力總是對物體的運動起阻礙作用.
3.如圖所示,一個重G=200N的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運動,物體和水平面間的摩擦因數=0.1,同時物體還受到大小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則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10N,方向向右.
C.大小是20N,方向向左.D.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4.粗糙的水平面上疊放著A和B兩個物體,A和B間的接觸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靜止,則此時( )
A.B和地面間的靜摩擦力等于F,B和A間的靜摩擦力也等于F.
B.B和地面間的靜摩擦力等于F,B和A間的靜摩擦力等于零.
C.B和地面間的靜摩擦力等于零,B和A間的靜摩擦力也等于零.
D.B和地面間的靜摩擦力等于零,B和A間的靜摩擦力等于F.
答案:1.ABC 2.ABCD 3.D 4.B
閱讀材料: 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的發展
在以牛頓運動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中,空間間隔(長度)S、時間t和質量m這三個物理量都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一根尺靜止時這樣長,當它運動時還是這樣長;一只鐘不論處于靜止狀態還是處于運動狀態,其快慢保持不變;一個物體靜止時的質量與它運動時的質量一樣。這就是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到了十九世紀末,面對高速運動的微觀粒子發生的現象,經典力學遇到了困難。在新事物面前,愛因斯坦打破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于1905年發表了題為《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創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指出:長度、時間和質量都是隨運動速度變化的。長度、時間和質量隨速度變化的關系可用下列方程來表示: ,(通稱尺縮效應)、 (通稱鐘慢效應)、 (通稱質速關系)
上列各式里的v是物體運動的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l0和l分別為在相對靜止和運動系統中沿速度v的方向測得的物體長度;t0和t分別為在相對靜止和運動系統中測得的時間; m0和 m分別為在相對靜止和運動系統中測得的物體質量。
但是,當宏觀物體的運動速度遠小于光速時(v
繼狹義相對論之后,1915年愛因斯坦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指出空間時間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于物體的分布,使人類對于時間、空間和引力現象的認識大大深化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統稱為相對論。
摩擦力教案 篇5
一、學情分析
“摩擦力”這個詞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在剛剛學習了力、重力、二力平衡后,接著學習摩擦力,可能會出現有些知識的應用不熟練,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引導。本節課既要引導學生從“現象”領會“本質”,又要讓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要過于限制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設計實驗,收集、分析、解釋信息、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猜想、探究等,教師要有良好的教學智慧,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作出積極、恰當的評價。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每個小組配有一盒玻璃球、一只塑料杯、一雙筷子,每組出一人,用筷子將球從盒中夾出,再送到杯中,看哪一組快)
表演:讓力氣最小的學生與力氣最大的學生拔河,力氣小的獲勝。(在力氣大的學生腳下適度抹些潤滑油,大家看到力氣大的同學“失敗”了,哈哈大笑)
師:為什么玻璃球不好夾?為什么力氣大的同學反而輸了?
生:太滑了!
出示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滑動摩擦力;
2.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知道如何用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自讀課文)
(二)合作嘗試,自主探究
學生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A.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B.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C.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師:這種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生相對滑動時,產生阻礙相對滑動的現象,叫做滑動摩擦。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師: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生: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師: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在課本“問題與猜想”的指導下猜想,并設計實驗(材料在所在的'實驗臺上)。教師巡回指導,并將各組的結果展示給全班學生,在全班交流討論。
(三)展示交流,點撥提升
學生:以合作小組為單位,輪流將不同的探究過程通過攝像頭展示給全班,教師評估各小組的探究。
師生:接觸面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教師對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大小有關”進行點撥)
師:為什么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發生相對滑動時會產生摩擦力?(課件展示:摩擦力產生的原因)
摩擦力教案 篇6
“摩擦力”教學實錄 【設計理念】 1.在摩擦力的定義中,“相對運動”是學習的一個難點,本節課通過兩次海綿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解決了這個問題。 2.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如果讓學生無目的猜想,可能會出現很多答案,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的大小;運動的速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運動的方向等,由于摩擦力的產生原因本身就是有爭議的謎團,它與以上因素的關系要解釋清楚并不容易,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還無法接受,但要是不讓學生猜想,直接探究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系又太牽強。因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和增大摩擦力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解決辦法歸納分類,自己形成假說,順理成章地找出壓力和粗糙程度的關系。 3.在實驗驗證摩擦力與壓力、粗糙程度的關系時,為了節約時間,保證實驗質量,明確實驗目的,采取分領課題的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實錄】 一、引入新課 小游戲──撥河比賽。 師:一人抓一頭,用力握住不銹鋼管(一端事先抹上洗潔凈)。(采訪失利方)說說你失敗的原因? 生:太滑了。 師:(采訪勝利者)你這邊滑不滑? 生:不滑。 師:除了自己的力量,還有什么力幫了你的忙? 生:摩擦力。(若說不出,就轉問“大家認為呢?”) 師:今天咱們就來研究一下摩擦力。 板書:12.3摩擦力 二、進行新課 1.摩擦力定義(方向、作用點)。 師:要認識一個力,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生:大小、方向、作用點。 板書:大小、方向、作用點 師:我們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演示海棉實驗:木板不動,水平推動海棉) 推動過程中,海棉在水平方向上,除了受推力,還受什么力?摩擦力對運動起什么作用?摩擦力發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師:(再演示海棉實驗。海棉不動,水平抽動木板。) 海棉還受到摩擦力嗎?何以見得?它對運動起什么作用?發生在什么部位? 生:回答。 師:可見不管誰運動,只要有相對運動,就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摩擦力。 由此可見,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_________,作用點在______________。 生:(討論后填空) 師:能不能根據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和它對運動的作用,給它下個定義? (學生討論后說出答案) 師:(出示定義;學生齊聲朗讀) 2.摩擦力的大小。 師:你見過哪些與摩擦力有關的現象? (學生討論后舉例) 師:既然大家這么熟悉摩擦力,幫我解決幾個問題吧! 問題1:小明新買了一瓶果醬,可是瓶蓋兒怎么也打不開,你有幾種辦法把它擰開? 問題2。小華做航模時需要把木塊的一條棱銼掉,操作要領是什么? 問題3:攀巖活動中怎樣做才能順利到達頂峰,而不滑下來? 問題4:媽媽買了幾條泥漱,小紅捉的時候發現很滑,怎么做才能把泥漱抓起來? 板書:解決問題 (學生選擇自己想研究的問題,討論、實驗,寫解決辦法,貼到黑板上展示。) 師:這些增大摩擦力的辦法,哪幾種實質是一樣的?實質是什么? 你認為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大膽說出你的假說! (學生討論回答) 板書:壓力、粗糙程度 師:若要增大摩擦力,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回答) 板書:使接觸面粗糙,增大壓力 師:舉個例子。 師:有時還需要減小摩擦力,逆向思維,看減小摩擦力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回答) 板書:使接觸面光滑;減小壓力 師:實際上我們通過對具體辦法的歸納分類,已經得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粗糙程度、壓力有關的假說。但是,假說僅僅是一種可能,不一定成立!應該怎樣來檢驗? 板書:形成假說 生:做實驗。 板書:實驗驗證 師:你想怎么測摩擦力?友情提示:1.怎么測量摩擦力? (學生討論后上臺演示:彈簧秤拉木塊) 師:說出操作要領和原理。 生:勻速、水平、二力平衡。 師:友情提示:2.我們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在探究時應采取什么方法處理? (學生討論說出“控制變量法”。即: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觀察摩擦力大小或控制壓力不變,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觀察摩擦力大小。) 師:得到了哪兩個課題? 生: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師:友情提示:3.怎樣改變壓力,觀察摩擦力?怎樣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觀察摩擦力? (學生思考討論,但不回答) 師:小組討論選擇你們想探究的一個課題,動手實驗,并寫出探究報告,一會兒上臺展示。 (學生討論、實驗、填寫報告) (請做完的小組上臺演示實驗,展示數據,說出結論。其他小組注意觀察,看有無不規范之處,有無更好的做法。) (一個小組學生上臺展示,其他小組評估) 師:同一個實驗,方法有沒有不一樣的?大家同意他們的結論嗎?能否提出小建議?展示其他小組的報告,分析數據。 (同樣處理第二個課題) 師:誰能概括說出總的結論? 生: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師:這個結論能不能證明我們的假說? 板書:得出結論、箭頭、假說成立 三、拓展探究 師:(再次演示海棉實驗)怎樣利用剛才的結論減小摩擦? 生:減小壓力;使接觸面光滑。 師: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學生討論回答)安輪子。 師:輪子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屬于另一種摩擦,叫做滾動摩擦。我們今天研究的叫做滑動摩擦。 板書: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 在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哪個大? (學生猜想) 師:拿出數據來證明! (學生討論實驗得出結論) 師:相同情況下,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能舉個例子嗎? (學生討論舉例)車輪、溜冰鞋、軸承… 師:摩擦還能更小嗎? 假如它是一列火車,想通過減小摩擦力來提速,怎么辦? 生:磁懸浮列車。(它靠強磁場把列車從軌道上微微托起,使接觸面分離,來有效減小摩擦。) 師:除了磁懸浮,還有什么方法能使接觸面分離? 生:氣墊船(利用船底與水面之間的一層空氣墊來減小摩擦力),潤滑油… 師:(點擊課件)拓展探究:減小摩擦力。你能總結出減小摩擦力的幾種方法嗎? (學生討論回答)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討論回答)f的方向、作用點、大小的影響因素、增減方法… 師:應用了哪些方法? (學生討論回答)控制變量法(探究f的影響因素)… 師:(點擊課件)看看我們經歷了怎樣的探究過程? 探究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才能不斷提高。 (說明:一般的探究過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本節課采取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類、形成假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方法,使學生不用漫無目的地猜想,直接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假說。) 五、布置作業 1.小論文:“沒有摩擦的世界”(點去課件)圖片:無摩擦王國。 2.(擊課件)小明說摩擦真討厭,因為要推動地板上笨重的箱子得費很大的力氣!小華不同意了,說浴室的地板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多虧有摩擦,放上一塊浴墊就不會摔跤了! 摩擦究竟利大?弊大?你支持誰的觀點,趕快回家搜集資料吧!下節課我們要開一個辯論會! 【板書設計】
摩擦力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生活體驗認識摩擦力;
2.能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用彈簧測力計粗略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
3.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改變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認識摩擦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利用與防止,并能正確說出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能表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2.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控制變量法在物理研究過程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樂于參與、勇于創新的意識和設計實驗、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與實踐使學生了解摩擦在實際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辯證觀點;
2.通過生活中實例的研究,激發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本專題是在彈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種常見的力──摩擦力。彈力、重力等知識的學習可以對摩擦力的學習起到正向遷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節的知識又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鞏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節內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與防止”兩部分內容組成。教學的重點是測量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這個實驗是《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必做的測定性實驗。為突出重點,選取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為探究性實驗,這需要學生具有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實驗技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難得的訓練學生開展科學猜想、實驗檢驗、分析論證的好選題。因為學生雖然對摩擦現象不陌生,但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卻不清楚。
摩擦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有益的摩擦應該增大,有害的摩擦應該減小。針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有助于學生領悟客觀事物之間的辯證關系。
三、教學策略
對摩擦現象,學生們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可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現象引入新課。例如可先向學生提問:自行車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時,無論路面多么光滑,總會慢慢停下來,為什么?(回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接觸面間就產生摩擦力阻礙相對運動。這里不要解釋動摩擦和靜摩擦的問題。
要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及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摩擦力的測量問題,實驗的研究方法問題以及實驗器材的選擇問題。摩擦現象學生比較熟悉,要先引導學生對摩擦與哪些因素有關做出猜想,然后讓學生按照課本提示,獨立完成實驗,包括自己設計實驗,自己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自己得出實驗結論等等。教師只需提供必要的實驗設備即可。
摩擦與我們息息相關。指出有時摩擦是有益的,有時是有害的。應該研究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方法。然后讓學生閱讀這段課文。讀完課文后,通過討論先得出增大摩擦的方法并舉出實例;再得出減小摩擦的方法并舉出實例。對利用滾動減小摩擦,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實驗,親自感受一下利用滾動可以減小摩擦。對加潤滑油減小摩擦,學生比較熟悉。但對利用氣墊減小摩擦,學生不熟悉,教師可適當做些說明。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彈簧測力計、帶掛鉤的木塊(側面積不同)、砝碼(或鉤碼)、長木板、棉布、毛巾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5分鐘)
播放視頻:足球在草地上滾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礦泉水的瓶蓋上有許多豎紋;運動員賽跑時穿著帶有鐵釘的跑鞋;汽車在雪地上行走艱難,而當輪胎上裹有鐵鏈后就能前進自如了;生銹的鐵鎖打不開,當加了幾滴油后就可以打開了等等)。
思考:這些現象都與什么有關?摩擦總是阻力嗎?摩擦總是有害嗎?
學生觀賞并思考,初步了解摩擦力,它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有用的動力。
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教學
(30分鐘)
(一)摩擦力
先請同學們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來做幾個小實驗。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運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動,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動,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沒有一個阻礙手運動的力。
教師演示實驗:用二個長毛刷,毛對毛合在一起,并產生相對運動。讓學生看到二個毛刷的毛分別產生向不同方向的彎曲。
思考:
(1)摩擦力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2)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哪里?
(3)摩擦力向什么方向?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在此基礎上得出摩擦力的定義,了解摩擦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作用: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學生動手實驗,說出自己的體驗,初步了解摩擦力及其產生。
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后總結得出結論: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物體相對運動力,這個力就叫摩擦力。
充分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促進作用,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這里采用的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淺入深,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測量滑動摩擦力
演示:把木塊放到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通過繩子拉著木塊前進。思考: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畫出力的示意圖。怎樣知道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進一步提問讓學生思考:
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滑動摩擦力?
彈簧測力計能直接測量滑動摩擦力嗎?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原理是什么?
測量時要讓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木塊必須做怎樣的運動?拉力的方向必須滿足什么條件?桌面不水平行不行?
總結:只有把物體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讓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
通過思考討論讓學生明確:測滑動摩擦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拉力,不能直接測量摩擦力;測量時應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識。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三)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1)提出問題: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請你猜想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或假設:滑動摩擦力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可能與壓力有關,可能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可能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3)設計實驗: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那我們在設計實驗時應該注意運用怎樣的科學研究方法?如果我們先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應怎樣改變壓力大小?怎樣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請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記錄的表格。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按設計好的步驟進行實驗,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5)得出結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積是否有關,請同學們繼續探究。
學生匯報: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和接觸面面積無關。
引導學生總結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與速度大小、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學生思考,回答。
每次只改變可能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中的一個,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并記錄。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四)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讓學生回憶或回放剛開始上課時的視頻,思考并回答:摩擦總是阻力嗎?摩擦總是有害嗎?怎樣增大和減小摩擦?
實驗:用滾動代替滑動能減小摩擦。
(1)將一個實驗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2)將小車倒過來,輪子朝上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錄示數大小。
(3)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能得出什么結論?
通過聯系生產和生活中的摩擦實例,認識生活中摩擦無處不在,有些摩擦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并能正確說出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思考、回答,動手實驗。
培養分析思考能力。
課堂小結
(5分鐘)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在實驗探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想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以個別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小結。
促進知識的鞏固掌握。提升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
摩擦力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描述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及產生條件。
2.培養分析實驗總結規律的能力。
3.了解并分析日常摩擦力的應用,培養物理興趣與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難點】正確理解滑動摩擦力產生條件。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學生兩手相疊,用不用的力度按壓并來回摩擦,感受滑動摩擦力的存在,提出問題:阻礙手掌運動的效果來源于哪?引出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提問(直接提問):什么是滑動摩擦力呢?
學生操作:學生嘗試搓手、手按壓桌面向前滑動等,體會力對手的阻礙作用,教師輔助講解,得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提問(直接提問):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都有哪些呢?
結合(搓手、推動桌子)的實驗:
(1)當兩個物體不接觸時相對運動無阻礙作用,說明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需要兩個物體相互接觸;
(2)當兩個物體接觸但不擠壓時相對運動無阻礙作用,說明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需要兩個物體相互擠壓。
(3)當兩個物體接觸并且擠壓但無相對運動無阻礙作用,說明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需要兩個物體相對運動。
(4)當兩個物體接觸并且擠壓且相對運動但接觸面光滑無阻礙作用,說明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需要兩接觸面粗糙。
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兩接觸面粗糙,兩個物體相互擠壓,兩個物體相對運動。
鞏固提高。
鞏固提高(解釋生活中的滑動摩擦力的應用)我們行走靠什么往前推動,車子靠什么往前推動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讓學生談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其他學生補充,教師總結,歸納本節課的內容。
作業:完成課后習題。
四、板書設計
摩擦力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過程,提高動手操作和歸納總結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難點】摩擦的利用與防止。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請學生將手舉在空中并嘗試前推,再請學生將手壓在桌面上并嘗試前推,引導學生發現將手壓在桌面上前推時受到了某種阻礙。結合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受到了阻礙說明其中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這種力叫什么又有著怎樣的特點,進而引入本節新課。
環節二:新課教學
1.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問答: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力時手和桌面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并得到手緊貼著桌面移動,手和桌面之間產生了摩擦的結論。
教師講解:學生回答后教師順勢提出“滑動摩擦力”并明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產生的原因
自主探究:教師在大屏幕上呈現顯微鏡下物塊與桌面接觸面的微觀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顯微鏡下的接觸面與肉眼觀察時有什么區別。
教師講解:學生回答后教師順勢總結滑動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正是因為接觸面凹凸不平,所以當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彼此阻礙,產生滑動摩擦力。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小組討論:請學生思考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一:將手壓在桌面上前推時,發現手越用力壓桌子,滑動摩擦力就越大,所以猜測可能與接觸面壓力有關。
猜想與假設二:滑動摩擦力是因為接觸面凹凸不平產生的,所以可能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設計實驗:帶領學生回顧測量力的大小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明確實驗器具,而后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教師提示:教師提示學生設計實驗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變量,并且因為是通過二力平衡間接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在拉動物塊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勻速。
實施實驗:學生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確實與接觸面的壓力和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也越大。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向學生提問并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情況下利用了摩擦力,哪些情況下需要防止摩擦力的危害。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作業:觀察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情況是利用或防止了摩擦力的危害,并想一想是怎樣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
四、板書設計
摩擦力教案 篇10
目標:
1、初步理解摩擦力的存在,感受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會改變物體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體驗感受摩擦力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準備:
課件3個,幼兒兩次實驗的材料
過程:
一、引題:
出示圖片,分別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們的鞋底特寫。
師:比較一下兩雙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樣?(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紋、又大又重;冰刀鞋--立體的、又滑又?)
如果換一下穿可以嗎?為什么?
二、第一次實驗操作,感知物體表面與摩擦力的關系。
1、師:這里藏著什么秘密嗎?我們來做個實驗。
2、介紹材料和實驗方法。(2條滑道--紙滑道和絨布滑道,2個紙筒。輕輕放上去,輕輕放手,會發生什么?
3、幼兒四人一組進行實驗
4、交流:小紙筒從滑道上滑下來是又什么不一樣?(距離遠近、速度快慢)并記錄(出示課件一)
5、為什么同樣的紙筒會由這么不同的結果呢?
出示課件二,教師小結:紙筒劃下去時,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牢牢拉住紙筒,不讓它滑下去,這種力叫做摩擦力(跟念)。當物體粗糙時,摩擦力就大,當物體光滑時,就拉不住紙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實驗,感知
1、實驗要求:同樣的滑道,給紙筒穿上不同的.衣服(衛生紙、瓦楞紙、毛巾),與光紙筒的比較。
2、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毛巾最粗糙)
四、討論:
如果登山員穿上冰刀去爬山,會怎樣?如果……會怎樣?
小結:登山員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穩步爬山,冰上運動員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出示課件三:廁所里的防滑墊,為什么要墊?(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減少摩擦力)
六、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師說遇到了困難,受手太滑,打不開瓶蓋,怎么辦?
活動反思:
活動中體現了“做中學”的思想。在實驗活動中,充分引導幼兒操作各種不同的材料,探索摩擦力是一種阻力,不斷感受、體驗摩擦力現象的問題。體驗到發現、探索的快樂,產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探索了解生活中離不開摩擦力。
摩擦力教案 篇11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什么是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 (2)了解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知道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4)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5)聯系生活實際,知道哪些是益摩擦?哪些是有害摩擦力?并能解釋常見的現象。(6)知道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并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靜摩擦和滑動摩擦的存在。(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通過對生活中摩擦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的具體問題. (2)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
教 學 難 點
教 學 重 點教學重點:探究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教學難點: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
設計思路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教學難點。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和觀察來主動探究歸納,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然后主動設計實驗,通過歸納和總結得出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從而知道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且能用它來解釋生活中的摩擦現象。
器材 教師:一杯米、筷子學生:長方體木塊以及細線每兩人一套、彈簧測力計每兩人一只、毛巾、棉布、砝碼、圓珠筆心要能夠滿足一個組同學的使用量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點評一、引入課題 認識摩擦力 1. 演示“筷子提米”引入摩擦力 2. 指導學生探究書圖 8-22實驗。 要求:拉物體的力要由零開始緩慢增加,直至將物體拉動為止。 3. 摩擦力的分類: 靜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滾動摩擦力 例1:判斷下列摩擦分別屬于何種摩擦 a、鉛筆芯與紙之間的摩擦 b、走路時,鞋與地面之間 c、圓珠筆寫字時筆與紙面間 d、黑板擦與黑板間1、觀察、思考:為什么竹筷能將杯子提起來? 2、按圖8-22所示的方法,動手實驗,歸納出感受: 拉 力大到一定程度物體才滑動,滑動后還要一定大小的拉力作用來維持物體的運動 3、思考并回答 a、滑動摩擦 b、靜摩擦力 c、滾動摩擦力 d、滑動摩擦 引起學生探究興趣。 通過實驗感知桌面對運動物體有阻礙作用 建立靜摩擦和滑動摩擦的概念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二、活動:8.5 探究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1、 你能改變物體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嗎? 2、 引導學生對如何測量摩擦力的大小進行研究 3、 將學生分為四大組。引導學生分別對課本上的思考內容進行研究 4、 點評,鼓勵學生 總結: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1、 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 2、 閱讀“信息快遞”并實驗幾次 3、 設計實驗進行研究,收集證據,交流研究結果 4、 完成課文中的填空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為學生的交流合作,語言表達提供了機遇三、生活中的摩擦 1、 提問:日常生活中哪些現象中存在摩擦? 2、 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 總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壓力b、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減小摩擦力的方法:a、減小壓力b、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變滑動為滾動摩擦d、使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離開例:下列情況是通過什么方法改變摩擦力大小的a、自行車把手上刻有花紋 b、體操運動員上杠前涂鎂粉 c、剎車時用力捏閘 d、軸承e、加潤滑油或在摩擦面之間形成一層氣墊。1、觀察圖8-23四幅圖,討論、回答問題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有害摩擦,哪些有益摩擦 3、思考并回答 a、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b、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c、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d、變滑動為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e、使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離開來減小摩擦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四、研究自行車活動8.6研究自行車上的摩擦問:自行車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哪些摩擦是有害的?分別采用了哪些方法增大或減小了摩擦?學生上講臺對照自行車圖片回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五、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學到了什么? 學生小結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結構的能力六、布置作業以《沒有摩擦力的世界》為題,寫一篇科幻作文。學生作文科幻小作文,使本節知識得到升華板書設計1、摩擦力產生條件:物體將要運動或已經運動時, 靜摩擦力 種類 滾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壓力大小 b、接觸面粗糙程度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增大壓力 b、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4、減小摩擦力的方法:a、減小壓力 b、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變滑動為滾動摩擦 d、使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離開
摩擦力教案 篇12
摩擦力 (一)教學目的 1.理解滑動摩擦,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摩擦力的應用,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教具 彈簧秤、木塊、木板、重物、毛巾、軸承.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是力?力有哪些效果? 2.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如何? 3.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二、引入新課 教師:力的效果之一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我們用比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并沒有開始運動,這是為什么? (學生回答) 桌子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它的作用效果跟推力相抵消.我們用比較大的力推桌子,桌子開始運動起來,這時推力的大小超過了摩擦力. 當桌子運動起來后,我們必須繼續施加推力才能使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如果不用力,桌子會停下來,這時的推力用來平衡摩擦力. 二、摩擦力 1.什么情況下產生摩擦力 教師:當我們推桌子時,桌子沒有動,這時有摩擦力.桌子和地面接觸,當桌子要運動時,產生了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就是摩擦力.正是由于有摩擦力,導致桌子要發生相對運動,但是沒有動起來. 當桌子運動起來后,我們不再用力推它,桌子很快停下來.其原因是桌子受摩擦力.可見,桌子和地面接觸,桌子在地面上已經發生相對運動,這時也有摩擦力. 綜上所述,摩擦力是一種常見的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一個物體要發生相對運動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產生的原因 摩擦力產生的原因目前在科學上還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摩擦力的產生,是因為物體的表面不光滑.甲、乙兩個物體接觸時,由于擠壓,兩個物體的凹凸部分相咬合,甲物體要發生運動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乙物體對甲物體的相對運動有一種阻礙作用,這就是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力大小的測量 教師: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首先應該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們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彈簧秤測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2)學生實驗(課本圖9�12) 教師: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秤拉著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拉力的大小,就可知摩擦力的大小. (學生操作) (3)學生實驗 教師:在木塊上放一個鉛筆盒,這時,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增大,再測摩擦力的大小. (學生操作) (4)學生實驗 教師:將毛巾鋪在木板上,把木塊放在毛巾上,測量木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學生操作) (5)教師總結 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還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摩擦力的方向 教師:摩擦力對物體的相對運動起阻礙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三、增大有益摩擦 教師: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場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請人家說說摩擦力的有益之處. (學生回答) 人走路時不打滑多虧了摩擦力.我們拿起一個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間的摩擦力.縫紉機的大輪帶動小輪轉動,那是皮帶和輪子之間有摩擦力的緣故.很難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會變成什么樣子. 凡是摩擦有益的場合,我們應該設法增大摩擦,根據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道理,請大家舉例說明在什么場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 (學生舉例,教師講評) 四、減小有害摩擦 教師: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處,在有些場合是有害的,必須設法減小它. 機器的各個部件之間的摩擦不僅浪費動力,而且造成機件的摩損,影響機器的壽命. 大家想想,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回答) 教師: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要減小有害摩擦,應該使物體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這種方法還不能使摩擦力減小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現在,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在木塊和木板之間放一排圓鉛筆,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拉力的大小. (學生操作) 可見,利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這就是所有的車輛都安上輪子的道理.機器的轉動部分安裝滾動軸承,軸承內圈和外圈之間裝有很多光滑的鋼球或鋼柱(展示軸承),這樣,轉動時的滾動摩擦非常小. 還有一種減小摩擦的方法是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離開.加潤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間形成一層油膜,運動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動,減小了摩擦.利用壓縮氣體在摩擦面之間形成一層氣墊,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可以使摩擦變得更小.氣墊軸承、氣墊船就是利用氣墊來減小摩擦的. 五、總結 1.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物體間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有關,跟物體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常用增大壓力和使接觸面更粗糙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使摩擦面光滑,用滾動代替滑動,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加潤滑油、氣墊)這三種方法. 六、作業 1.復習課文. 2.章后習題7、8.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摩擦力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2.經歷探究過程,體驗如何就探究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2)學會猜想與假設,認識變量控制的意義和方法。
2.難點
(1)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壓力大小的關系。
(2)認識變量控制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討論、交流、實驗探究。
教具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彈簧測力計、木塊、細線、毛巾、玻璃、長木板鉤碼、三只圓柱形鉛筆、肥皂水。
教學過程
一、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小實驗:讓學生用手壓在桌面上拖動,感受一下拖動時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手對桌面壓得越緊(接觸面之間的壓力越大),手拖動就越困難(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然后在桌面上鋪上毛巾(毛巾要固定在桌面上)手再壓在毛巾上拖動,就比手在平滑的桌面上拖動更難一些(說明手所受的摩擦力較大)。
師:手壓在桌面上拖動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手在桌面上滑動時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師:這摩擦力起到什么作用?
生甲:阻礙手運動的作用。
師:手對桌面壓得越緊,有什么感受?說明了什么?
生乙:手對桌面壓得越緊,拖動越困難,說明所受摩擦阻力越大。
師:在桌面上鋪上毛巾,手再壓在毛巾上拖動,有什么感受?說明了什么?
生丙:手壓在毛巾上拖動比手壓在光滑的桌面上拖動更困難,說明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大。
師:什么叫滑動摩擦力?
生: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所受到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師:注意,運動是相對的,所以應加以“相對”兩個字,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摩擦力。
板書:第五節科學探究: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二、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提出問題。
師:對滑動摩擦力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
生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生乙:滑動摩擦力產生的原因。
……
師:你們提的問題提得很好,摩擦并不是看起來那么簡單,其產生機理和制約因素都很復雜,對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門系統的學科“摩擦學”,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在探索中。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這節課就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這個問題。
2.猜想或假論。
師:你們的猜想是什么?
生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生乙: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間壓力的大小有關。
生丙: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
生丁: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運動速度有關。
生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推力、拉力有關。
生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材料有關。
師:同學們很善于思考,你們作出的猜想有合理的地方,要證明你們的猜想正確,怎么辦?
生:實驗驗證。
師:很好,大家都已懂得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實驗。
由于時間關系本節課只能對前面兩個猜想進行實驗探究。
3.設計實驗。
師:滑動摩擦力是產生在發生相對運動的兩個接觸面上,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的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接觸面材料,接觸畫大小有關,對這些因素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我們只能一個一個的單獨研究,而且在研
究某一個因素的變化怎樣影響摩擦力時,必須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否則,你就無法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變化是由哪個因素的變化引起的,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問題時必須注意的“變量控制”方法。如在研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時,要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等因素不變,而在探究接觸面粗糙程度對摩擦力的影響時,則應控制壓力等因素的變化。
板書:2.滑動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
研究方法一—“變量控制”方法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92"加油站”內容。
生:閱讀。
師: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
生: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勻速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的大小就反映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師:下面分組討論,制定出實驗計劃,并進行全班交流。
生:討論后得出:根據桌面上的實驗器材,我們制定以下實驗計劃:
(1)把玻璃固定在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玻璃—亡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人課本P93表格中。
(2)在桌面亡鋪一條毛巾,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毛巾上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入課本P93表格中。
(3)取走毛巾和玻璃,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桌面上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人課本P93表格中。
(4)在木塊上加放一個重物,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它們在桌面上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填人課本P93表格中。
師:其他小組認為以上的實驗計劃合理嗎?有沒有異議?
生:按課本上圖5—30(a)、(b)、(c)、(d)。在改變粗糙程度時,實際上也改變了相互摩擦的材料,摩擦力的改變是否是因為相互摩擦的材料的改變而引起的?
師:你能發現這個問題很了不起,你將來肯定會大有作為的,希望你繼續努力。這里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改變(因為粗糙程度的改變更為顯著),而我們探討的問題僅僅是看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沒有關系,所以這個實驗還是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
生: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勻速滑動時,為什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師:你很善于思考問題,注重理解,將來肯定很有前途的,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在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這個拉力的大小與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有關此知識點要在第六章才學,現在先把它作為一個問題儲存起來吧。記錄實驗數據時,就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記作摩擦力的大小。
實驗操作時,還請大家注意:如何做到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呢?
①是沿直線水平拉動木塊;
②是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保持不變。
好,如果沒有問題了,下面大家分組進行實驗吧。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4.分析論證。
師:請各小組互相交流實驗數據,交流實驗的體會。
生:交流。
師:請3個小組將實驗數據公布在黑板上,比比看哪個小組數據準確。
師:在(如課本P92圖5—30)實驗步驟(a)、(b)、(c)中,接觸面之間的壓力保持不變,你發現摩擦力變了嗎?你的結論是什么?
生:在實驗步驟(a)、(b)、(c),接觸面之間壓力保持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改變時,摩擦力大小發生改變。我的結論是:當接觸面之間壓力保持不變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結論嗎?沒有。好,大家做實驗都很認真,得出的結論也是正確的,掌聲祝賀。
師:在(如課本P92圖5—30)實驗步驟(c)、(d)中,接觸面粗糙程度保持不變,壓力發生變化,摩擦力變了嗎?你的結論是什么?
生:在實驗步驟(c)、(d)中,接觸面粗糙程度保持不變,接觸面間的.壓力改變,摩擦力也發生了改變。我的結論是: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保持不變時,接觸面間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結論嗎?沒有。好,大家都得出了正確結論,同樣,掌聲祝賀。
以上是關于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與摩擦力大小關系的定性探究,有興趣的同學町在課外繼續探究,摩擦力是否還與其他因素有關。
三、增大摩擦和減小摩擦
師: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存在摩擦?這些摩擦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請大家分組討論、交流。
生甲:足球場亡,摩擦力可以幫助守門員抓穩足球,這個摩擦是有益的。
生乙: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間存在摩擦,這個摩擦是有益的。
生丙:木塊在桌面上滑動時,桌面對木塊有摩擦力,這個摩擦力是有害的。
生丁:機器轉動時,零件間存在摩擦,這個摩擦也是有害的。
師:同學們發言很踴躍,說明大家平時生活
中很注意觀察,這是一個好習慣,希望今后保持。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
舉例說明請大家分組討論、交流。
生甲: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是:
1.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壓力,如北方冬天下雪路滑摩擦力小,常在路面上撒些灰渣,增大摩擦力。
生乙:自行車剎車也是利用摩擦力,剎車時,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
生丙:皮帶傳動也是利用摩擦力,它也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演奏二胡時,弓弦與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動發聲,用增大壓力的辦法來增大弓弦與琴弦間的摩擦力。
生丁:鞋底、汽車的輪胎做得凹凸不平時,都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
板書:3.增大有害摩擦方法:增加接觸面粗糙程度
增大壓力
師:以上大家講得都很好,一部機器工作時,有些部件要轉動,有些部件要滑動,這時都要產生摩擦,這種摩擦不但使機器發熱,白白消耗動力,而且使機器磨損,性能變壞,這些情況下的摩擦要設法減小它。下面再來考慮:如何減小有害摩擦呢?
生甲: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
1.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減小壓力大小。
師:在理論上,以上方法是對的,不過,用這樣的辦法還往往不能把有害的摩擦減小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你們還知道哪些更好的方法嗎?
小實驗:先讓學生用手掌壓緊桌面拖動,感受桌面作用在手上的摩擦力;然后在手和桌面之間墊上二三支圓柱形鉛筆,再壓緊拖動,體會這時作用在手掌上的摩擦力是不是比滑動時小得多。
師:做以上小實驗,你有什么感受?
生: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大大減小摩擦力。
師: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有害摩擦的例子?
生甲:各種車軸的輪子做成圓的,就是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的。
生乙:旱冰鞋下的小輪,也是用滾動代替平底鞋的滑動,從而大大減小了與地面間摩擦。
師:你還知道哪些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嗎?
生甲:在機器零件間涂上潤滑油,使摩擦面不接觸,大大減小摩擦。
生乙:汽墊船向下噴出強氣流,在船底和水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可以大大減小摩擦。
生丙:磁懸浮列車是靠強磁場把列車從軌道上微微托起,在列車和軌道間出現一層薄空氣,使摩擦力大大減小,車速可達500km/h。
……
師:以上大家都說得很好,說明大家平時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關心國內外大事。
板書: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用滾動代替滑動
2.使接觸面脫離直接接觸:涂潤滑油、充氣墊等
師: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你的生活會出現什么問題?發生什么變化?請大家分組討論交流。
生甲: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我就寸步難行。
生乙: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我就無法用手拿任何東西。
生丙:假如生活中沒有摩擦,運動的汽車將永遠停不下來。
四、歸納與學習過程評忙
師: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討論、交流后得出:我們知道了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決定因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增大有害摩擦的方法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師:請每位同學都對自己在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
五、課后練習與學習實踐活動
1.課本P95作業1、2、3。
2.實踐活動:課本P96,活動1、活動2。
3.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六、板書設計
第五節科學探究:摩擦力
1.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2、滑動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減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
七、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