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線傳播(精選13篇)
光的直線傳播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 :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 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 (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 (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 (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3
教學目標 :
1.積極參與影子游戲,在游戲思考陰影的成因。
2.能通過探究,歸納得出光的傳播規律,進而能用來理解小孔成像。
3.了解光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知道真空,空氣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
4.了解我國古代在光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華文明對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教學方法:實驗、討論、媒體演示
教學過程 :
一、新課引入:
師:在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光的色彩、顏色等知識。今天我們就要開始進入新的學習內容了,在學習新的知識以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看過皮影戲了嗎?做個手影游戲了嗎?
生:看過,做過了!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上來示范一下手影游戲呢?越多越好,請下面同學猜猜你的影子是什么?
生:舉手…….(請學生講解是什么?)
師:這么多漂亮的手影啊!大家看了后有沒有什么疑惑呢?下面就請大家來相互討論交流一下,我們來看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最好!
生:學生討論交流。例:為什么會形成影子?手影為什么隨著手形的改變而改變呢?影子為什么是黑的呢?……(若學生不提問題)/大家都沒問題嗎?那么就由我來提幾個問題:1)為什么會形成影子?2)手影為什么會隨著手形的改變而改變?3)影子為什么是黑的?
師:很好,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而且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那么有沒有同學來回答幾個問題呢?
生:試答……(可能部分同學能夠回答出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二、進行新課
師:我覺得對課本上的結論我們不能輕易相信。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嗎!我們必須來驗證一下。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生:做實驗。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請大家思考一下,該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呢?你需要什么實驗器材呢?
生:……(有一定難度,討論時間控制好)
師:我們可以這樣來做這個實驗,1.提出假設 2.制定實驗方案3.收集證據4.得出結論。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如果光在固體、液體、氣體三種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話,是否可以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
生:可以
師:用一個激光筆射到墻上,看到筆直的光線了嗎?
生:沒有!
師:那怎樣才能顯示出來呢?(給學生看圖片)
生:必須要有煙和霧!
師:很好,我準備了一個水壺來制造水霧,(實驗)大家看到了什么呢?
生:光在空氣(氣體)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光在水中有是怎么樣傳播的呢?大家看到自己的桌上有一筒水,里面加了點化學物質,大家和我一起試試看,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是怎么樣的?(學生實驗)你們看到什么了呢?
生:驚嘆(現象十分明顯)很清楚的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師:這兩個實驗只能說明光在氣體和液體中的傳播情況,那么在固體中是不是也這樣呢?我準備了一個果凍,我們一起來看看光在果凍中的傳播情況。
生:看不大清,勉強可以看到
師:經過剛才的實驗,你得出結論了嗎?
生: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很好。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事例可以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如:穿過森林的光束;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是直的;電影院里可以看到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是直的;
師:如果光不是沿直線傳播的,而能沿曲線傳播,光就能繞過物體跑到物體的后面去,那么會出現什么現象呢?
生:就沒有影子了。
師:所以說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呢?(課件演示)
生: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形成的黑影。
師: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后,請大家想一想:一個人從路燈下往遠處行走時,他的影子的長短是如何變化的?
生:逐漸變長
師: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學者就對光的傳播有了一定的研究!請大家看一個實驗!誰能告訴我這個是什么實驗呢?我們該怎么做!(示范)
生:小孔成像。
師:請大家也來做一下這個實驗!
生:…….
師:課件演示小孔成像!
師:小孔成像是我國古代在光研究上成就的體現。大家看過《寶蓮燈》了嗎?
生:看過了
師:里面有個傳說“天狗吃月亮”,是不是真的有天狗把月亮吃掉了呢?
生:不是
師: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月食現象
師:其實月食和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那么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請大家看屏幕(課件演示)
知道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后,大家就明白“天狗吃月”是一種迷信說法,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用更多的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去揭穿那些迷信和騙人的小把戲。
科學家就利用日食、月食的成因揭開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密碼。
㈢、生活•物理•社會
大家閱讀課本上的生活物理社會的有關知識并同時思考這兩個問題:
科學家是如何來確定夏商周的年代的?
㈣、光速
大家看,打開電燈,房間墻壁立刻被照亮了,光的傳播需要時間嗎?(…………)實際上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就爭論過這樣的問題,那到底需要時間嗎?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做過這樣的實驗。
學生閱讀P101的《光速》
應該說這個實驗設計的是很巧妙的,遺憾的是沒有成功,這是因為光傳播的太快了。
㈤、光速
知道了光速后,我們利用激光制成了激光測距儀。學生閱讀激光測距儀,并思考:
①你知道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嗎?
②激光測距技術一般應用在哪些方面?
討論:那能不能用聲吶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為什么?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103m/s,相當于1s內繞地球赤道7圈半。
我們還可以利用孫悟空與光比較,孫悟空一個跟斗飛行的距離是十萬八千里,約5.4×104km,設翻一個跟斗用的時間是1s,則孫悟空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還是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
光的直線傳播 篇4
[教學目標 ]
1、 積極參與影子游戲,在游戲中思考陰影的成因;能通過探究歸納得出光的傳播規律,進而能用來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現象。
2、 了解光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知道真空中、空氣中的光速,理解測光距的原理。
3、 了解我國古代在光現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華文明對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重點難點]
1、的探索過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關的生活、自然現象
2、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應用
[設計思想] 這是一節集物理現象、物理規律于一身的課。授課時,先通過游戲體驗有關的現象,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檢驗,得出結論,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光和影揭開了中國古文明的秘密,以及用激光制成的測距儀,讓學生到科學的巨大作用。
[教學用具]
學生自帶:手電筒、厚紙板2張、鉛筆、玩具激光器(沒有可不帶);
教師備有:豆漿、方水槽、水。
[教學過程 ]
一、 新課引入
師:大家請看,陽光從窗口照到了我們的教室,大家有沒有想過,光是如何傳過來的?
二、 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先做個游戲。大家打開手電筒,在桌子上豎一支鉛筆,誰能用手把影子壓在下面?”
生:實驗
師:“能否壓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
生:(可能的答案)“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由于學生小學自然常識已學過,馬上會想到這個答案,但未必知其所以然。)
師:“為什么光沿直線傳播會產生影子?”
生:回答
(說明:如果教室離操場較近,在太陽下游戲效果更佳,趣味性更強。)
師:“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線傳播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因為小學已學過,所以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擇其一個探究即可。)
生:分組試驗,再派代表交流發言。(對于光線顯現不清晰的問題,可讓同學們再討論。)
師:“通過試驗,可得到什么結論?”
生:回答
師:打開投影儀,光投向銀幕。“同學們,我們再做一個游戲,利用手影做出一些動物的形狀,哪個同學來試試?”
師:讓一些舉手的同學來表演
師:“手影為什么會隨手形改變?”
生:回答
(說明:兩個游戲分階段做,可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
師:“請同學們觀看圖3-29,林間的光柱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請大家再做一個實驗,在厚紙板上用刀挖一個三角形的孔,同學們拿紙板在日光燈下觀察下面的光斑,會看到什么?”
(說明:拉上窗簾,讓教室暗一些。日光燈開得不易多。這個實驗現象學生會覺得意外驚奇,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思維。)
生:實驗。
師:“請代表發言。”
生:回答。
師:“為什么會有長方形光斑?”
生:回答。
(說明:估計學生難于講清。)
師:介紹《墨經》中關于小孔成的故事,并讓學生閱讀P79有關內容。
師:板畫
“哪能個同學領會書上的內容,來黑板畫圖說明?”
“光線可以用帶箭頭線表示”
生:代表上黑板畫
師:“小孔成像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剛才為什么三角形孔下看到了圓形光斑?”
生:回答
師:“同學們,日食,月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
生:回答
師:講述“光與影揭開了中國文明的秘密”的故事,并多媒體展示日食,月食的情景。
“日食,月食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來總結一下,光如何傳播?哪些現象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板書)
師:“光傳播需要時間嗎?”
“課本上兩個卡通人誰說得對?”
生:討論
師:講解光速并板書,然后要求同學們閱讀P79光速
師:要求同學們看課本“讀一讀”。
生:閱讀
師:投影思考題
“向月球發射一束激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生:練習
(通過練習,既熟悉了光速的應用,也進一步了解了測距儀的作用。)
三、 課堂小結
1、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每秒傳播的距離是3×108m。3、通過游戲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四、 鞏固練習
1、 下列不屬于的是( )
A、燈泡發光時溫度很高 B、烈日下用傘擋陽光 C、挖隧道用激光準直
D、小孔成像
2、向月球發射一束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五、 布置作業
課本P66 WWW
附1:板書設計
三、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圖
小孔成像 光沿直線傳播
日食、月食 光速----每秒3×108m
附2教學建議
1、 游戲人人參與,讓學生體驗學物理的快樂。踩影子的游戲如在太陽下更好。
2、 因小學已學過,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實驗擇其一個做即可。
3、 小孔成像實驗需在光線較暗的教室內做效果好。
4、 日食、月食可用多媒體演示。
光的直線傳播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 :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 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6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②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開放性的實驗探究,認識光在空氣、水和玻璃等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沿直線傳播)。
②觀察演示實驗“光在不均勻糖水中的路徑”,啟發學生歸納總結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開放性實驗,讓學生體驗學光學的樂趣,并在實驗過程中學習合作與交流。
②引導學生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釋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麗,又有規律可循,而且利用這些規律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有價值)。
● 重點、難點分析
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的理解和掌握是本節教學的重點,設計與組織關于“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這一問題的探究活動是本書的難點。
● 教學模式
科學探究教學模式。設置問題情景,使學生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科學探究,找出現象后面隱藏的規律,教會學生掌握科學家在研究時所用的技能和術語。
● 實驗器材
1、學生分組:激光筆一支、果凍一個、軟橡皮管一根、帶孔的紙板兩張、大頭針幾枚、平面鏡一面、白屏一張、裝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滿了少量墨水)。
2、教師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筆)、水槽兩個、濃度不同的糖水四種、40瓦電燈等。
● 主要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課前利用課間休息,滾動播放一組與光現象緊密聯系的優美圖片和視頻:影、倒影、水面下(視深變淺)物體,霞光萬道、晨曦中穿透樹林的道道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極光、日暈、日幻……最后將畫面停在“節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課的主題。讓學生欣賞絢麗天象的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中有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①引導學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生偏折。
[問題一]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現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
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②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生彎曲。
[問題二]這兩個現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教師演示:如圖1,在支架上固定一個薄水槽,其中放置一個白屏來顯示光的路徑,事先配有四杯濃度不同的糖水,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種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層糖水間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內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將一束激光從透明水槽側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層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勻糖水,可見激光路徑在非均勻糖水中向下彎曲。
同時做一個對照實驗,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種均勻的蔗糖溶液中,再對同學們觀察──光的路徑仍是直線。
③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介紹光線的概念
由于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學中就用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比如要表示電燈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時,我們就沿光的傳播路徑作一些直線,(如圖2)。這種直線叫做光線。
3、應用:解釋自然現象
①影子的形成
設問一:請同學們想想;如果電燈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礙物,在障礙物后邊會有什么東西形成?
演示;在一個圓筒形蛋糕盒的筒口處糊一張白紙,底部的圓洞上固定一個不透光的紙板人,打開后邊的電燈,同學們在屏上可以看到一個人影,讓學生分析人形的形成。
②日食
由影子的成因,順利過度到日食。
設問二:當地球、月亮和太陽運動到一條直線上,地球處在月亮的影區時.地球上影區中的人能看到太陽嗎?這種現象叫什么?
③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運用前邊的器材,保持電燈不動,用一個大紙板完全遮住圓筒形蛋糕盒底部的進光口.并在紙板上開一個小圓孔。
設問三:如果打開電燈,一部分光將穿過小孔射到屏上,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在屏上將看到什么?
打開電燈,學生觀察屏上的現象以及燈絲的形狀,大家看到什么了?“v”字形的光斑,燈絲的形狀也是“v”字形的。但是開口和光斑相反。
引導學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光的傳播速度
介紹: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
3×108m/s到底有多快呢?
你知道我們平時一眨眼需要多少時間嗎?需要0.1秒,就在你眨眼的工夫,一個以光速飛行的超人,能夠飛行3萬公里。這個距離讓一個普通人不停的走,大約要走250天,可見光速之大。
三、小結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我們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帶領學生回憶:在觀察神奇美麗的光現象的過程中,提出光是否總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在相互交流中概括出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并且運用這個結論解釋了一些自然現象。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然,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它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利用它你能做些什么?
四、思維拓展
①射擊時瞄準。
給你一個玩具槍和激光器,你能想到什么?
②激光準直。
安裝高樓電梯時,怎樣使幾十米高的電梯又正又直?
五、作業
①課后請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來測學校旗桿的高度?
②試一試,制作一架小孔照相機,并用它來觀察蠟燭所成的像,看一看,在什么情況下,蠟燭所成的像放大,在什么情況下所成的像較小?并試著解釋為什么?
③對日食有興趣的同學可登錄網站
光的直線傳播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
教學難點 :對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 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 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3、提出光源發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 (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 (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 (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3)發現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 篇10
[教學目標 ]
1、 積極參與影子游戲,在游戲中思考陰影的成因;能通過探究歸納得出光的傳播規律,進而能用來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現象。
2、 了解光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知道真空中、空氣中的光速,理解測光距的原理。
3、 了解我國古代在光現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華文明對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重點難點]
1、的探索過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關的生活、自然現象
2、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應用
[設計思想] 這是一節集物理現象、物理規律于一身的課。授課時,先通過游戲體驗有關的現象,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檢驗,得出結論,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光和影揭開了中國古文明的秘密,以及用激光制成的測距儀,讓學生到科學的巨大作用。
[教學用具]
學生自帶:手電筒、厚紙板2張、鉛筆、玩具激光器(沒有可不帶);
教師備有:豆漿、方水槽、水。
[教學過程 ]
一、 新課引入
師:大家請看,陽光從窗口照到了我們的教室,大家有沒有想過,光是如何傳過來的?
二、 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先做個游戲。大家打開手電筒,在桌子上豎一支鉛筆,誰能用手把影子壓在下面?”
生:實驗
師:“能否壓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
生:(可能的答案)“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由于學生小學自然常識已學過,馬上會想到這個答案,但未必知其所以然。)
師:“為什么光沿直線傳播會產生影子?”
生:回答
(說明:如果教室離操場較近,在太陽下游戲效果更佳,趣味性更強。)
師:“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線傳播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因為小學已學過,所以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擇其一個探究即可。)
生:分組試驗,再派代表交流發言。(對于光線顯現不清晰的問題,可讓同學們再討論。)
師:“通過試驗,可得到什么結論?”
生:回答
師:打開投影儀,光投向銀幕。“同學們,我們再做一個游戲,利用手影做出一些動物的形狀,哪個同學來試試?”
師:讓一些舉手的同學來表演
師:“手影為什么會隨手形改變?”
生:回答
(說明:兩個游戲分階段做,可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
師:“請同學們觀看圖3-29,林間的光柱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請大家再做一個實驗,在厚紙板上用刀挖一個三角形的孔,同學們拿紙板在日光燈下觀察下面的光斑,會看到什么?”
(說明:拉上窗簾,讓教室暗一些。日光燈開得不易多。這個實驗現象學生會覺得意外驚奇,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思維。)
生:實驗。
師:“請代表發言。”
生:回答。
師:“為什么會有長方形光斑?”
生:回答。
(說明:估計學生難于講清。)
師:介紹《墨經》中關于小孔成的故事,并讓學生閱讀P79有關內容。
師:板畫
“哪能個同學領會書上的內容,來黑板畫圖說明?”
“光線可以用帶箭頭線表示”
生:代表上黑板畫
師:“小孔成像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剛才為什么三角形孔下看到了圓形光斑?”
生:回答
師:“同學們,日食,月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
生:回答
師:講述“光與影揭開了中國文明的秘密”的故事,并多媒體展示日食,月食的情景。
“日食,月食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來總結一下,光如何傳播?哪些現象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板書)
師:“光傳播需要時間嗎?”
“課本上兩個卡通人誰說得對?”
生:討論
師:講解光速并板書,然后要求同學們閱讀P79光速
師:要求同學們看課本“讀一讀”。
生:閱讀
師:投影思考題
“向月球發射一束激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生:練習
(通過練習,既熟悉了光速的應用,也進一步了解了測距儀的作用。)
三、 課堂小結
1、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每秒傳播的距離是3×108m。3、通過游戲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四、 鞏固練習
1、 下列不屬于的是( )
A、燈泡發光時溫度很高 B、烈日下用傘擋陽光 C、挖隧道用激光準直
D、小孔成像
2、向月球發射一束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五、 布置作業
課本P66 WWW
附1:板書設計
三、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圖
小孔成像 光沿直線傳播
日食、月食 光速----每秒3×108m
附2教學建議
1、 游戲人人參與,讓學生體驗學物理的快樂。踩影子的游戲如在太陽下更好。
2、 因小學已學過,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實驗擇其一個做即可。
3、 小孔成像實驗需在光線較暗的教室內做效果好。
4、 日食、月食可用多媒體演示。
光的直線傳播 篇11
光學簡介
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光明的世界,光使我們認識周邊的事物,提供了人類直接感知信息的90%。
除了感知周邊的事物,人們很早就對宇宙天體進行光學觀測,逐漸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正是有了精確的天文觀測,才有了開普勒三定律,才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誕生,為經典物理大廈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們不僅對光的傳播規律進行研究和應用,到十七世紀,科學家們還開始對光的本性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這方面的研究到二十世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光的波粒二象性學說為人們認識整個世界提供了一個更完美的視角。而對于光譜的研究則是人們深入探索微觀世界的契機。
第一節 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目的】
1.知道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相關現象.
2.理解光源的概念,知道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是一個抽象模型.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會根據公式計算光傳播的路程和時間.
【教學重點】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教學難點】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一些光學現象
【教學過程】
引入
我們學習光學,有必要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規律開始──
一 光源
宇宙間的物體,有的是發光的,有的是不發光的。我們把能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能自行發光的物體。
請大家注意構成這個概念的字眼,關鍵詞是什么?
那么,我們下面看這樣一些物體,(宇宙空間)太陽、月亮星星;(周邊事物)螢火蟲、(通電的)燈泡、反光鏡,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
學生:交流、作答(太陽、螢火蟲、電燈泡)。
光源之所以自行發光,是因為消耗了其它形式的能,進而將它們轉化成了光能。請大家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三個光源的能量轉化情況…
學生:螢火蟲──生物能→光能;電燈泡──電能→光能;(教師補充:對于太陽的能量轉化,情形要復雜一些,我們會在第二十二章學習到。它完成的是原子能到光能的轉化。)
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光源,我們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分類,但正如力的分類有幾種不同的體系一樣,光源的分類方式也不是唯一的。
如果我們按照光源的形成分類,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如果按照光源的形狀,可以分為點光源、線光源、面光源等。
如果按照光照的方向特點,可以分為平行光源、發散光源等。
我們能看到光源,是因為它發出的光射入眼睛,產生了視覺反映。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源發出的光能夠被它們發射,而反射光進入眼睛產生了視覺。
二 光的直線傳播 光線
光的直線傳播規律是我們比較好接受的。但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結論,人們發現,直線傳播的規律也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們有必要先接觸一個名詞──
介質:光能夠在其中傳播的物質。
我們遇到的一些物質中,有些是透明的,有些則不透明。可以這樣看,透明物質就是光介質。
人們研究發現,光只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才是直線傳播的。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直線轉播的。
光的傳播知識在初中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些,請大家告訴我,為什么要強調“同種”?
學生:光越過不同介質要發生折射現象。
為什么還要強調“均勻”呢?
學生:快速瀏覽…
為了直觀地表征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人們還引進了光線的概念──
2.光線:沿光的傳播方向作一條線,并標上箭頭,表示傳播方向。
在暗室的窗上開一個小孔,讓一束陽光射入,可以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筆直的。漆黑的夜晚,探照燈射過有煙霧的天空,我們也能“光沿直線傳播”的壯觀景象,這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直接證據。但是,能不能說,這些就是光線呢?
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聯系傳媒)展示相關事實:①如果天空非常明凈,我們看到的是探照燈的光柱,還是到達地面的光斑?②在太空,宇航員能看到太陽“光線”嗎?
學生:光斑;不能。
事實上,即使再細的光束,也不能說它就是光線,因為光線是人們為了表征光的傳播而引進的一個抽象工具,它是一個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實的存在。
光線盡管是一個抽象模型,但對人們運用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分析問題是非常有效的。下面看幾個典型的事例──
a.眼睛判斷發光點的位置,列隊時“向前看齊”,槍手瞄準;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學生:補充一些應用光的直線傳播規律的事例…
利用光線的概念,我們還可以準確界定平行光和發散光的概念──
平行光:所有光線都平行的光叫平行光。請大家注意這個概念…真正的平行光源事實上是很難找到的,我們常常將太陽光近似看成平行光(但在研究小孔成像、月食和日食的形成時,并不能作這種近似處理);用一些光學儀器可以造就比較理想平行光,譬如激光器、凸透鏡等。
與平行光相對應的則有發散光(常見)和會聚光(不常見)。
三.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 c = 3.00×108 m/s ,這就是通常意義上的光速。事實上,光傳播到其它介質時,傳播速度會小于c(定量規律在下一節介紹)。
光速c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呢?我們不妨做這樣一些估算──
1.如果飛船繞地球以光速飛行,它1秒鐘可以繞行7.5圈;
2.如果飛船以光速飛行,它從地球到達月球,只需要1.3秒。
盡管光速是如此之大,但由于宇宙中某些天體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光的傳播仍需要很長的時間,如: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光線從天狼星到達地球甚至需要8.7年!
由于光速很大,所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人們認為光的傳播根本不需要時間,直到17世紀,科學家們才發現光速是有限的,在測定光速的努力中,很多科學家都做出了貢獻。有關的物理學史和目前光速的權威、精確數據怎樣,請大家課后參看《閱讀材料──光速的測定》。
四 小結
本節課,我們復習了一個基本的規律──光的直線傳播,介紹了一個數據──光速,了解了幾個名詞──光源、光線、介質、平行光等等。如果說今天的學習相比初中應該有所提高的話,請大家留意規律的條件、數據的數量級、概念的準確措辭,物理術語和口頭的俗語之所以不同,就是因為它們具有準確的內涵,而不是只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模糊印象。
五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注意“教學過程”的帶框字符,即是板書計劃。
光的直線傳播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媒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蝕等).
3、記住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測量方法.
能力目標
1、能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找出本影和半影,能解決日月蝕問題.
2、會使用光的直線傳播性質解釋有關光現象如:影子的形成.
情感目標
1、通過光的直線傳播的學習,讓學生正確的認識日月蝕現象,破除傳統的迷信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用科學家對光速進行測定的不懈努力的事實,教育學生面對困難要樹立信心,勇于探索.
3、利用幾何知識解決光學問題,學會知識的遷移和變通.
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是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拓寬.
重點掌握以下幾部分知識點:
1、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講解時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本影和半影等都能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2、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光能的裝置.
3、光線:光線只代表光的傳播方向,它不是客現實際存在的東西,光線是光束的抽象.是在研究光的行為時用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有向直線.
4、光束:有一定關系的一些光線的集合稱為光束
5、介質(媒質)、光在其中傳播的物質、但要注意:光傳播時并不需要介質.
6、影:光線被擋住所形成的暗區.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區域內完全看不到光源的光照射,在半影區域內只能看到部分光源發出的光.如果是點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果不是點光源,一般會形成本影與半影.光的直線傳播可以通過本影和半影的實驗來證實如圖所示一個點光源,在不透明的物體后面能形成一塊陰暗的區域.
如圖所示兩個或幾個光源,在不透明的物體后面能造成本影和半影區域.
7、日食:發生日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中間,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的整個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全食,如a區.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某一側的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偏食如b區,在月球本影延長的空間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發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陽周圍的發光環形面,這就是日環食,如c區.
8、月食:發生月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同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如圖所示,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全食,如圖a區;當月球有一部分進人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偏食,如圖b區;但要注意,當月球整體在c區時并不發生月偏食.
9、光速:通常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C=3.00×108m/s.
注意:光在介質中的傳播的速度都將小于該值.
教學設計示例
光的直線傳播、光速
(2)較大發光面的本影和半影.
完全不會受到光的照射的范圍是本影,本影周圍還有一個能受到光源發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區域,是半影,比較以上兩圖,光源的發光面積極大,本影區越小,無影燈就是根據此原理設計的.
注意強調: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發出的光可用光線表示,但光線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光在同一種約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正因如此,才能在障礙物的背面留下影子.
關于光的直線傳播的問題,除了一些現象解釋以外,還會出現一部分相關的計算和證明,大多數都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理論和幾何知識來解決的.
例題1:一人自街上路燈的正下方經過,看到自己頭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人以不變的速度朝前走,試證明他頭部的影子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證明:
先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和幾何知識,確定某時刻人頭影的位置,再應用運動學知識推導出其位移或速度的表達式即可得證.
設燈高為H,人高為h,如圖所示、人以速度V經一段時間;到達位置A處.
由光的直線傳播可知:人頭的影應在圖示B處,由三角形相似得:
即:
人頭的影的速度
因為H、h、V都確定,故V也是確定的,即人頭的影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例2 某夏天中午晴天,若發生了日偏食,在樹蔭下,可看見地面有一個個亮斑,這些亮斑是太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之間的縫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的,這些亮斑的形狀是:
A、不規則的圖形 B、規則的圖形
C、規則的月牙形 D、以上都有可能
分析解答:
亮斑是由小孔成像所致,小孔成像是因光的直線傳播產生的,其所成像相對物而言是倒立的與物形狀相似的實像,其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故選(C).
通過以上實例的分析,請同學注意在以后處理有關光的直線傳播的問題時,一定要充分利用數學幾何知識,結合正確的光路圖來求解.
探究活動
1、動手制作一個小孔成像觀測器.
2、查閱資料,了解歷史上對光的傳播速度的測定方法.
3、注意觀測發生日食和月食時的現象以及規律.
光的直線傳播 篇13
學習目標:
1.能區分光源和非光源,知道常見的人造光源。
2.通過探究,歸納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3.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現象;列舉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實例。
4.記住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學習重點:
1.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學習難點:
1.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光線。
教具學具:
分組器材:激光筆一支、果凍一個、軟橡皮管一根、帶孔的紙板兩張、大頭針幾枚、平面鏡一面、白屏一張、裝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滿了少量墨水)。
教師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筆)、水槽兩個、濃度不同的糖水四種、40瓦電燈等。
導學方法:探究法、實驗法、觀察法.
學習過程:
一、快樂自學、合作探究
(一)思考:XX年6月6日上演“金星凌日”,這是直到2117年以前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次,凌日時間長達6小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最佳觀測地區。說說你對“金星凌日”形成原因的理解。
(二)認識光源:
閱讀課本,思考什么是光源? 。
常見的光源有哪些? ;
那些是人造光源? 。
(三)探究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1.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光在空氣、水、以及玻璃這些介質中如何傳播?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用激光筆發出光束分別照射空氣、滴了少量牛奶的水、玻璃觀察光的傳播方向。
我們可歸納出:光能在 等介質中傳播。
2.探究光在同種介質中是否沿直線傳播
觀看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
教師演示:如圖1,在支架上固定一個薄水槽,其中放置一個白屏來顯示光的路徑,事先配有四杯濃度不同的糖水,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種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層糖水間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內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將一束激光從透明水槽側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層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勻糖水,可見激光路徑在非均勻糖水中 。
再觀察對照實驗,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種均勻的蔗糖溶液中,光的路徑是 。
由此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 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認識光線
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物理學中通常用帶 的直線來表示光的逕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
用光線畫出一束平行光:
4.了解與光沿直線傳播有關的自然現象及應用:
①影子的形成
欣賞手影視頻,影子是怎樣形成的?
②日食、月食
查找關于日月食資料,簡述一下形成日月食時地球、月亮、太陽三者的位置關系。
③小孔成像
完成課本“想想做做”。
歸納:你看到的像是倒立的還是正立的?
你看到的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因為光沿 傳播。
④激光準直:
激光能引導掘進機沿直線前進,是因為激光沿 傳播。
5.光速
自讀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①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速度是 ;
②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的 ;
③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真空中的 ;
④光年是 的單位。
二、自我小結:
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1)定義: ;
(2)分類:
天然光源:例子:
人造光源:例子:
1.光源
(1)規律:
(2)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及解釋: 小孔成像 ;
(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例子:
2.光
的
:
傳
真空或空氣中:c= 。
播 (4)光線
(5)光速
(6)1光年等于 距離。
我還有的疑惑是
三、當堂訓練:
必做題
1.能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
a.月亮 b.地球 c.螢火蟲 d.房屋
2.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
c.光在任何情況下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同一種物質里沿直線傳播。
3.夏日炎炎,人們總喜歡躲在大樹的陰影下乘涼,樹陰的形成是由于 (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漫反射 c.平面鏡成像 d.光的折射
4.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
a. 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變淺了 b.人在河邊看見“白云”在水中飄動
c.“海市蜃樓”奇觀 d.太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選做題
5.一個人沿馬路行走時,經過一盞路燈,人的影子長短會發生變化,其變化情況應該為
( )
a.越來越短 b.越來越長 c.先變短后變長 d.先變長后變短
6.關于小孔成像,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像的形狀決定于小孔的形狀 b.屏離小孔越遠,像越大
c.像的亮度和清晰程度與小孔的大小有關 d.以上均正確
7.如下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鏡中花 d.手影
8.太陽離地球約1.5×1011米,光從太陽經過約 __秒才射到地球上。
四、 課堂作業
課本p15動手動腦學物理1--4題
五、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