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基礎知識總結
第一章 聲現象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知識點1:聲音的產生
知識提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拓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源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
知識點2:聲音的傳播
知識提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
拓展: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所有的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傳聲。
知識點3:聲速
知識提煉:聲音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單位是米每秒(m/s),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較大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
拓展:(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液體中傳播的較快,在氣體中傳播的最慢。
(2)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僅與介質的種類有關,還和介質的溫度有關,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空氣的溫度越高,聲速越快。
(3)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經介質直接傳入人耳而聽到的聲音叫原聲,經障礙物反射回人耳的聲音叫回聲,要想將原聲和回聲區分開,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必須大于或等于0.1秒,若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小于0.1秒,回聲和原聲混在一起會使原聲加強。
第二節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知識點1: 聽到聲音的過程:
知識提煉: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傳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動經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就聽到了聲音。
拓展: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一部分發生障礙,都會引起人聽力下降或失去聽覺,形成耳聾。耳聾分兩種,一種是傳導性耳聾,是由于傳導部分出現了障礙引起的,(如外耳道閉鎖畸形、外耳道被異物堵塞、中耳積液、鼓膜破裂、耳垢、耳硬化致使聲音無法由外耳道、耳膜或中耳傳導至耳蝸神經)聽覺神經并未損壞,可以治療或通過其他途徑聽到聲音:另一種是神經性耳聾,是由于聽覺神經損傷而引起的,這類耳聾不易醫治。
知識點2:骨傳聲
知識提煉: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
拓展:骨傳導的原理是固體傳聲,是指聲波不通過外耳道、鼓膜、聽小骨等,而是通過頭骨、頜骨直接傳到聽覺神經,很多患傳導性耳聾的人都通過骨傳導來感知聲音,人聽到自己說話聲主要也是通過骨傳導。
知識點3:雙耳效應
知識提煉: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生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通過雙耳效應可以辨別聲音的方向,產生立體感。
第三節 聲音的特性
知識點1:音調
知識提煉: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的。物體振動的越快,音調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音調越低。物體振動的快慢用頻率來表示。(1)頻率:物體1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符號是“hz”。物體振動的越快,頻率就越大。(2)音調的高低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人的聽覺頻率在20hz---------XX0 hz之間。
拓展:音調的高低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而振動的頻率是由物體的材料、長短、粗細和結構等因素決定的。
知識點2:響度
知識提煉:響度指聲音的強弱,也就是平時所說聲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體振動的幅度,即物體振動時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2)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越遠,聲音就越分散,響度就越小。因此增大響度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減小聲音的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