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通用3篇)
經濟文化 篇1
三、
(1)、運用資料并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并舉例說明因地制家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廣義的農業包括耕作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在我國,種植業是農業的主體。種植業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適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豐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光照、熱量和水分,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農業發達的地區多分布在降水適中的熱帶、溫帶平原地區。
我國農業的差異:①東西差異——界線:400毫米年降水量線。東部以種植業、林業、漁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分布著我國的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 原因: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種植業,一方面要求有適宜耕作的土地,另一方面要有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光照、熱量、水分等條件。它需要的是多種自然條件的組合。某一地區,即使其它自然條件都很優越,但只要一個自然因素不適宜,都會成為發展種植業的限制因素,西部氣候干旱,降水較少,地勢高峻,以高原、山地為主;水、熱、土配合較差,且人口稀少,農業發展歷史較晚,農業小而分散,以畜牧業為主。東部是濕潤、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東部,水、熱、土配合良好,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人口稠密、農業類型多樣。
②南北差異——界線:秦嶺——淮河 原因分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資源短缺。 熟制原因:由于南北的熱量差異 例:p101活動1、2
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方。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四大原則:宜林則林、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
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適合發展耕作業,例如長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區,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氣候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優越;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適合發展林業,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發揮森林的環境效益;③氣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長良好的地方,適合發展畜牧業;④河湖較多,水資源充足的地方適合發展漁業。
影響農業發展與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 例:p103活動1、2、3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發展
現狀 發展成就 舉世矚目:產量、位次、生產能力等
面臨挑戰 問題嚴重:耕地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
發展方向與對策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②建立商品糧基地
③科技興農
例:p106、107活動1、2、3
(2)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工業的一般生產過程:對原材料加工再加工,如汽車生產:開采鐵礦→冶煉鋼鐵→生產汽車 工業生產特點:階段性、關聯性、計劃性
后一階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階段所用的產品,即前一階段的生產是為了后一階段的進行,生產是有計劃性,針對性的生產而非盲目生產。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他是國家經濟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為農業、建筑、科研、軍事等部門提供了許多機械設備、科研儀器,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我國工業的分布:①我國工業東部沿海、長江沿岸地區多,廣大的西部地區少;②我國工業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如北京、天津、廣州等;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如蘭州、包頭、西安、鄭州、濟南等;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區;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全理分布工業:①遼中南地區:資源配置好、交通便利,以重工業為主;②滬寧杭工業區:資源匱泛、交通便利、市場廣闊,綜合型工業;③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鄰近東南亞、海陸交通便利,“前店后廠”的外向型經濟;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例:111、112活動1——4
高新技術產業的涵義: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
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更新換代快。
我國商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分布:①發展:起步晚,發展迅猛;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地區差異:沿海——科技園區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 p115 活動1、2
(3) 交通運輸: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
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牲畜、地鐵、管道等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是聯系生產與消費的紐帶,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的橋梁,為了開發利用資源,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強各地區、各民族、各國家家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聯系,都應首發發展交通運輸。
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原因:我國人口的東多西少,礦產資源的北煤南磷,家產品的南稻北麥,都向交通運輸提出了要求;地形上,東部大分地區為平原,西部地勢較高,地形復雜,修路成本高。
鐵路線 聯系 命名法 類似線
京滬線 京是北京的簡稱,滬是是上海的簡稱 用起止點城市命名 哈大線、成昆線
湘黔線 湘是湖南簡稱,黔是貴州簡稱 以起止點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命名 浙贛線、青青藏線
蘭新線 蘭為蘭州簡稱,新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 以起點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和一個終點城簡稱命名 隴海線
南疆線 南疆為新疆南部 以鐵路線所在的位置命名 北疆線
命名規律:①從北京出發,“京”在前面;②南北走向,北前南后;③東西走向,東前西后。
我國鐵路網的骨架,簡稱“三橫五縱”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線——京廣線
4、同蒲線(大同—孟塬)——太焦線——焦柳線
5、包蘭線——寶中級(寶雞—中衛)——寶成線——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大秦線——京包線——包蘭線
7、隴海線——蘭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運輸方式 特點
優點 缺點
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 運量最小,費用最高
鐵路運輸 速度快、費用低、運量大、連續性好 靈活性較差、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方便、機動靈活、速度快 運費較貴、運量較小
水路運輸 費用最低、運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
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貨物本身性質及運貨量、運輸距離、目的地位置、運輸工具的特點等。
經濟文化 篇2
【復習舊知】
課前預備鈴聲響起后兩分鐘,由科代表帶領全班同學齊讀《歷史指導叢書同步訓練》第45頁上一課“知識建構”,教師強化復習提問:
師:上一課中所學,建立的兩個政權的名稱及建立者是誰?建立政權有何不同?
生1: 明朝 朱元璋,清朝 皇太極
生2: 一個是漢族建立的,一個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生3:建立者一個是農民領袖,一個是滿族貴族。
師:明清政治有何特色?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4:特色: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內容:①廢丞相,權分六部;②設內閣;③建立廠衛制度;④設軍機處;⑤八股取士;⑥大興文字獄。
點評:歷史學科學生學習的時間少,課后的復習基本上落實不到位,因此,利用課前的時間復習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復習還要加強,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知識,為新課學習打基礎。
師:明清時期在政治方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強化是一特色,明清的外交又如何?(板書課題)
【導入新課】
師:XX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開赴索馬里護航。事件本身,引起國際主流媒體高度關注,美聯社、《華盛頓郵報》、美國《新聞周刊》都將中國海軍的這次行動,比作“鄭和艦隊剿海盜”。這是怎么回事?下面請寧先會同學:講“鄭和擒海盜王”的故事。
點評: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成功。課堂緊扣現實問題,拉進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并將歷史故事引入課堂,歷史味濃。
【課前小熱身】
師:聽完故事,同學們很想了解“鄭和下西洋”吧。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66~69頁,勾畫要點,完成叢書第49頁的“知識建構”填空。
學生閱讀教材,勾畫要點,完成“知識建構”
學生分小組交流,矯正“知識建構”完成情況。(組內合作、互助)
點評:新課教學前的預習,充分體現了“先學后教”“兵教兵”的新課程理念。在操作中,有方法指導、有具體要求,有獨立思考,也有合作學習。并且,充分地利用了《練習冊》。
師:同學們對“明朝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已有大致的了解,還想知道更多更詳細的內容嗎?
【知識梳理】
一、奉命出使(背景)
師:鄭和奉誰之命而出使?
生(眾):明成祖(板書)
師:明成祖為什么讓鄭和下西洋?也就是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生(眾):宣揚國威,加強海外聯系(板書)
二、七下西洋(經過)
師:鄭和一共幾次下西洋?
生(眾):七次(板書)
師: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什么時候?出發地點在哪?
生(眾):14XX年;劉家港(板書)
師:說說鄭和船隊到達最遠到達哪里?
生(眾):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板書)
三、世界壯舉(意義)
這是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而發行的4枚紀念郵票。畫面表現的是鄭和以及其下西洋時到達占城、古里等國受到人民歡迎的情景。
師:看教材,找找鄭和下西洋歷史意義有哪些關鍵詞?可同桌交流
學生最后商定有這些:30多個國家 早半個多世紀 世界壯舉 航海家
四、開發南洋
師:鄭和下西洋帶著幾許遺憾結束了,但他的遠航促進了華僑對南洋的開發。那么,中國人早在什么時候就有人到南洋謀生了呢?
生5:唐朝(板書)
師:唐朝時,武則天重用酷吏,濫殺無辜,為了避難,不少人逃到南洋。之后,到南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那么,華僑為開發南洋做出了什么貢獻呢?
生6:他們帶去了國內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文化知識,在那里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為南洋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點評:這一板塊旨在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教材,落實基礎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從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記住基礎知識點。
【重、難點突破】
1.重走“鄭和下西洋”之路
師:請同學們在教材p67“鄭和下西洋路線圖”上找到“劉家港”。(并幫助學生明確西洋與南洋的地理位置,強調圖上“浡泥”就是“加里曼丹島”)請同學們用手中筆重走鄭和下西洋的路線。
學生在教材p67圖上描線。
師:請同學們繪制“鄭和航海圖”簡易示圖(給出提示:選四至五個重要地點,要有出發點和終點,用箭頭相連)
兩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余學生在自己教材上完成。
點評: 這一環節設計得較好。重走“鄭和下西洋”之路,感受鄭和船隊之艱辛,滲透情感教育;感知鄭和下西洋到達許多地區,是一次了不起的航行;通過描線,培養學生識圖、動手能力;通過制作簡易示圖,培養學生將地圖信息轉化為文本敘述的表達能力。
師:點評學生完成的情況,再次強調最遠到達的地區。總結:鄭和下西洋擴大了中國與亞非30多個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并與之建立了友好關系。(引出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2.感悟鄭和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教師展示“鄭和遠航與哥倫布遠航比較表”
人物 鄭和 哥倫布
比較結果
地區 西洋 美洲
航 海 情 況
時間 1405-1433年 1492-15XX年
次數 7次 4次
人數 27800人 1500人
船數 大船62艘(連小船共計200多艘) 17艘
船只大小 大船長151.8米,寬61.6米 船長24.5米,寬6米
到達范圍 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到達美洲
師:請同學們分析比較結果。
生7:時間早;人數多;次數多;船數多,船體大,范圍廣。
師:從比較結果可以看出:鄭和遠航具有以下特征:時間早、規模大、范圍廣(板書)。所以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不愧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點評:這一問題設計較成功。一改過去要求學生背教材中結論的枯燥的接受式學習方法,重視知識獲取的過程,達成課程目標之“過程與方法”。利用表格提供信息,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延伸拓展】
3.鄭和七下西洋的遺憾與啟迪
師:鄭和遠航是了不起的行動,但卻后繼無人。鄭和遠航的壯舉為什么在7次之后就不再也沒能繼續了呢?
展示材料,提醒學生從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下西洋的費用方面去思考。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為加強與海外聯系,并宣揚國威,命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
——川教版七年級《中國歷史》
材料二“支費浩繁,庫藏為虛” ,是終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永樂年間,新建和改建了約二千艘海船。這些船只主要用于下西洋。其中每只寶船造價約需五、六千銀兩。此外,還要加上各種賞賜品的費用。據說大約花了六百萬銀兩。而直至明中葉時,財政每年稅收不過三百余萬兩。如此宣揚國威的收獲之一,是朝貢使臣大量涌至。永樂年間,每年來貢的外國使團平均七個。在第六下西洋回朝時,竟有十六國遣使臣一千二百人同時來朝!對這些外邦朝貢者,按規矩還要賞賜。明成祖曾說:“朝廷取四夷,當懷之以恩。今后朝貢者,悉以品級賜赍,更加厚不為過也。” 以上還沒有計算生還者要賞賜;死去的大約一萬人則要撫恤。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這些壯舉只好中止。
——毛佩奇《鄭和下西洋》
閱讀材料一、材料二說說鄭和下西洋半途而廢的原因是什么?結合當今的改革開放,你有何啟示?
生8:鄭和遠航是為加強海外聯系,不是去發展經濟。
師:對的,鄭和的遠航是政治目的,與哥倫布航行的海外擴張的經濟目的有本質的不同。
生9:由于下西洋的開支巨大,導致明朝國庫空虛,下西洋被迫終止。
師:也就是說:從商業角度看,下西洋并沒有給明朝帶來多大的實際利益,這樣的對外開放對明朝的發展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促進作用。而現在的中國也實施對外開放,30年的歷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那么,明朝前期的對外開放與中國現在的對外開放有什么差別呢?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
師:明朝前期的對外開放主要是為了炫耀自己,主要是“走出去”,而我們現在的對外開放,不但是“走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引進來”了。我們引進了外國先進的經驗、管理、技術等等,為我們自己的發展服務,從而推動了我國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家尚且要注意學習他國的先進之處,那我們個人呢?
生10:我們應該多向他人學習,借鑒他人的長處,促進我們自己的成長。
點評:本課設計這一環節在評課中,老師們產生分歧,有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因為課標和教材都沒有要求。我們請吳老師作了設計說明。確實,這一環節是這堂課的亮點之一:改變了“教教材”的舊觀念,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也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提供材料去思考,結合現實去思考,從學生實際出發去思考。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辯證唯物主義史學觀,感悟“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
【課堂小結】
師:本課第三部分內容“西方傳教士的東來”,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自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1:我學到了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了解了華僑對南洋的開發。
生12:我為我國古代的壯舉感到自豪。
生13:我認識到:我們應該多向他人學習,學習他人的優點,這樣才能讓自己發展得更好。
生眾:齊讀本課叢書“知識建構”。
點評:課堂小結有新意,由學生來完成:說說自己所學的知識、所感受的情懷、所領悟的道理。
【課堂大練兵】
完成《指導叢書》第50~51頁的選擇題、列舉題和材料題
點評:這是一種很好的處理作業的方式,課堂上完成作業,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即時復習鞏固所學的內容,符合初中歷史目前的教學現狀(學生不愿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投入歷史學習中)。
【課外活動】
有興趣的同學可根據以下三題,任選一題。
1、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
2、收集資料,介紹鄭和生平。
3、收集資料,介紹一位你了解的南洋華僑名人。
點評:這是有創意、有趣味、開放性的練習題,可以滿足部分有興趣的學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以后學生進一步學習歷史打基礎。
教學反思:
1、由于學生沒有繪制過地圖,所以學生在繪制“鄭和航海圖”時無從下手,要么把教材上的地名都寫上,要么把起點與終點混為一談,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把這些地名聯系起來。所以課堂上有必要提示學生如何繪制地圖,這樣,效果就要好一些了。這說明:在教學時,應多教給學生方法,多在方法上加以指點,最終讓學生“會學”。
2、國人多對“鄭和下西洋”大加贊許,但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要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為已用。所以設計了“延伸拓展”的問題,讓學生學會“懷疑”,古今對比、古為今用、學為已用。雖然引用的觀點在學術上尚有爭議,但從教學效果看,升華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當然,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有限,教師要多加指導。
總評:吳德飛老師上的這堂課是初一、初二教研活動上的研究課,是一堂沒有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常態課。課后老師評價較高:是一堂高質量的歷史課。本堂課體現了初中歷史課的完整教學:從舊知復習—情境創設—課前預習—新課教學—課堂作業—課后拓展六個環節一氣呵成;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 “先學后教”“以學為主”“用教材教”“最近發展區”等;重視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學科能力的培養:知識點的記憶、知識結構構建、讀圖能力、讀史能力等;課堂歷史味濃:以古思今、讀史論史、論從史出、辯證唯物主義史觀等;課堂參與性、趣味性強:講講歷史故事、畫畫路線圖、填填表格、讀讀材料、想想后果等;充分利用教材、學案、練習冊的示范:怎樣挖掘教材的價值?學案不在學生手中怎么辦?學生擁有的練習冊如何在課堂上利用?為如何使用學案教學作示范。不足:課堂超時完成,看來學生學習歷史全部放在課堂上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各個環節。總的說來,還很不錯,難怪課后老師說:原來歷史課也可上得這樣輕松、有趣、有味。
經濟文化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知道鄭和下西洋、外國貢使制度、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的基本情況,了解明清時期中國與外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來往路線的大致情況。
(二)過程與方法:結合地圖,弄清西洋的概念,完成鄭和下西洋盛況表,并與同一時期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作一簡單比較,認識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三)情感與態度:鄭和下西洋是我國航海世上的壯舉,對促進我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認識外國貢使制度是明朝大國至上的一種反映。認識利瑪竇等人來華的主要目的是傳教,為了便于傳教也帶來了西方的科學技術。
二、教學方法:
分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明朝早期,經濟發達,國力強盛,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相對活躍和頻繁,其中,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外國貢使制度也說明了這一點。
《二》、鄭和下西洋:
提出問題,學生看書,師生共同解決:
1、“西洋”指哪里?(學生看課本注釋)明朝時,將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統稱為西洋;南海東部及其附近諸島,通稱為為東洋。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明朝前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家強盛,我國的造船技術進步,指南針的發明及其應用于航海事業等,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
4、誰能介紹一下鄭和的生平?(學生概述)
5、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說出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次數、航線、規模、意義。
6、根據課文內容和寶船模型,就鄭和下西洋的基本概況歸納制作一個表格。
7、教師提供歐洲新航路開辟時哥倫布等遠航的情況,與鄭和遠航對比,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附:哥倫布、達•伽馬等人的遠洋航行
《三》、外國貢使:
1、外國貢使制度有什么特點?(師生歸納)一是以外國朝貢,中國回賜的方式進行。二是對海外諸國朝貢嚴格限制,如發放貢舶“勘合”憑證,規定朝貢期限、貢舶停港、貢貨貢員及貢使進京的路線,手續極其煩瑣等。三是明朝回賜遠遠超出所接受的貢物,并對貢使附載商貨的超值收購。
2、外國貢使制度的衰落與評價:衰落原因:超值回賜與超值收購,加重了明朝的財政負擔。明中期以后逐漸衰敗導致這一制度無法繼續。評價:外國貢使制度實質是中國古代王朝大國至上觀念的切實反映。能以外國貢使制度形式進行適當的貿易往來,對保持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是有益的,本著“懷柔遠人”的精神,對加強與外國的正常外交關系也是有益的,但知識這是建立在巨額的經濟支出前提之下的,不僅沒有達到正常的貿易交往,而且加重了明朝的財政負擔。
《四》、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
1、傳教士來華的目的:傳教士是跟隨殖民者之后來到中國的,對他們的活動要具體分析。他們為了在中國傳教,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方式,同時傳入西方科學知識,其中,利瑪竇是典型的代表。(結合小字介紹利瑪竇。
2、指導學生明確制定《大清時憲歷》的相關情況:以明末徐光啟主持修訂的新歷法為基礎;這部歷法的制定者是傳教士湯若望等人;康熙帝予以承認和頒布。
3、學生看課本小字關于康熙的介紹,思考課本91頁課外學史。
四、作業設計:
1、畫出鄭和下西洋盛況表,說說那些因素使我國的航海事業由輝煌逐漸走向衰落?
2、假如你是明朝統治者,對外國貢使你會采取那些措施?
3、西方傳教士為什么來華?帶來了那些影響?
五、課堂小結:
本課通過鄭和下西洋、外國貢使、外國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的內容,反映了明朝和清朝初期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由興盛到衰弱的過程。明代初期及明末清初,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尚能進行,其中,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一個高潮。而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總體上是封閉的,我們稱之為閉關鎖國。這就是下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一、鄭和下西洋(出)
二、外國貢使(進)
三、外國傳教士(進)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