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土地資源(精選11篇)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1
本學期總第 35 課時本單元第 3 課時授課日期12、29課題第三節 土地資源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主要的土地類型及其特點;知道我國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學生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 3.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認識土地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土地資源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環境觀。重 點 難 點重點: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與“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節的重點 難點:土地資源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及對策是本節的難點。 教 具中國地形掛圖,投影片、“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 教 法直觀法、討論法與談話法教 學 過 程步 驟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 間一 二引入新課 我國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資源?可更新的自然資源有哪些?我們腳下的土地屬于什么資源?它可更新嗎? 講授新課 平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高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山地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除了上述三種土地利用類型以外還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我國大約有幾種土地利用類型?
學生回答問題略
耕地
草地
林地
建筑用地 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
5 5步 驟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時間一、土地資源的特點 1.土地類型多樣 2.絕對數量大,人均相對數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承轉】我們了解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知道了我國土地資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國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我國主要土地資源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轉承】耕地、草地、林地是我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它們都是可以更新的資源,但是利用不當、不注意保護土地資源就不能繼續利用。 面對這些問題,國家有以下幾種措施: (1)由國家制定政策法令,要求公民遵守國家的法令,違者要追究責任,受到處罰。 (2)做到土地資源的“開源”與“節流”相結合 (3)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與保護,在牧區建設人工草場,在風沙危害的地區建設防護林體系等。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 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變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小結:土地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雖然土地資源是可更新資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資源,一旦破壞很難恢復,而且我國又是一個有12億的人口的國家,要解決這些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10 10 5
5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特點 二、我國主要土地資源的分布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2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從土地利用類型圖中,找出我國農業用地、建設用地和難利用的土地的名稱,并能運用數據,說明我國土地資源類型的構成特點。
2.能運用土地利用類型圖和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說出我國耕地、草地、林地和難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觀察活動,探究發現并歸納出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及分布特點,培養學生運用圖表資料獲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土地資源的認識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土地資源觀。
2.通過土地資源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的學習,初步形成人地和諧、因地制宜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點。
2.樹立正確的土地資源觀。
教學難點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利用我國的土地資源,樹立正確的土地資源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教學方法
教法
創設情景法、讀圖分析法、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學法
情景感受法、地圖觀察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上課就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示高爾夫球場的漂亮畫面,吸引學生。
老師簡單介紹:
“高爾夫” 是一種以棒擊球入穴的球類運動,它是一種把享受大自然樂趣、體育鍛煉和游戲集于一身的運動。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打高爾夫球嗎?學生大都回答,喜歡。
知識鏈接
①20xx年初,國務院下發《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20xx年底,高爾夫球場項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項目目錄》。
②云南省交通廳副廳長因批地建高爾夫球場被免了職
教師引導,既然大家都喜歡,高爾夫也是一項不錯的運動。那我們國家為什么要禁止建設高爾夫球場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就會明白。
講授新課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
(一)展示圖片
從圖中你能發現什么信息?學生讀圖思考。發現土地資源的一個特點: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承轉:針對這種情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顯得尤為重要。
(二)問題引導
我的地盤我做主:大家將如何利用A、B、C、D 四地來發展未來的事業?(友情提示:請結合各地的地形、氣候及社會經濟等條件考慮。)
討論交流四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引導學生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來描繪四地的未來。
引出土地利用類型山區──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設用地、難利用土地,展示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認識。
問題引導:根據你的觀察,家鄉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學生交流。
階段:由于自然環境等的差異人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也就不同,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和難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由土地利用類型出土地資源的第二個特點: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三)展示地圖
你能從圖中發現什么信息?比一比誰發現的信息多。
學生自主讀圖,從“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圖“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均耕地少;從“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多,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由此土地資源的第三個特點:比例構成不合理。
承轉:我國各類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那么我國的耕地、林地、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
(一)學生自主讀圖:我國土地資源分布是否均勻?
階段:我國土地資源的第四個特點:地區分布不均。
(二)合作探究:我國各類土地資源是如何分布的?請結合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圖、的地形圖和年降水量圖,說出我國各類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尋找答案,然后由學生歸納: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
問題引導:你能嘗試說明家鄉土地所處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嗎?我們家鄉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有什么特點?啟發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加深對家鄉的土地資源的認識。
三、組織辯論賽
主題: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
正方:優
反方:劣
分好組,確定正反方人員,了解各方的觀點依據,然后學生搜集資料,進行辯論。
最后師生共同。
■課堂
學生把土地資源分優劣兩方面進行,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
■課后調查
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身邊的土地利用類型都合理嗎?你發現了哪些不合理的行為?咱們自己有沒有直接或間接破壞土地資源的行為?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3.教育學生樹立土地是立國之本、要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培養資源保護意識。
結構分析
本節內容知識結構如下:
內容點析和教學建議
1.土地資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詩來描述“什么是土地?”,啟發學生解釋這幾句話的涵義。這樣的安排比直白的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圖3.6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了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并結合文字說明,體現由于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不同。這種更注重感官體驗的教學十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時應啟發學生注意觀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地貌差異及經濟差異。
2.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突出“人與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力求引導學生,結合我國的地形和氣候等知識,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條件:國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有利于在農業生產上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
不利條件: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且破壞嚴重等。其中,教材著重對我國耕地不足的現狀做了分析。
圖3.7和3.8以數據和統計柱狀圖的形式說明了我國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構成不合理的問題。而“閱讀材料”補充說明了“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匱乏”的國情現狀。應當通過指導學生讀圖,使其學會初步分析我國土地構成的狀況及問題所在,尤其要引導學生關注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我國人口眾多,耕地作為農業之本,承擔著解決十余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的重責。一方面,我國本來就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建設用地將不斷增加,耕地還將進一步減少;而人為破壞,不合理的亂占耕地現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則使本來就不容樂觀的耕地、林地不足問題更加突出。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又使得以上問題變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動”不是作為課后反饋練習出現在這里的,而應作為學生們學習新課的一個重要活動加以展開。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先結合課文提供的資料以及前面學習過的地形、氣候知識,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做出評價,再深入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現狀及問題。
3.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突出“水與土”的矛盾
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的特點,既可作為我國土地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加以學習。
圖3.9如果和“中國地形圖”、“中國季風區圖”、“中國干濕地區圖”配合使用,將起到更直觀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表比較,自行歸納總結出我國土地分布的規律,并說明各類地形分布與地形區、季風區及干濕地區的相互關系。這也是教材第69頁活動1的主要內容,它體現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都大有裨益。
活動2則通過要求學生比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異,將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配置問題擺在學生面前,突出“水與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多發展灌溉農業;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該活動引導學生從水土資源的匹配情況,去分析地區農業生產的合理性,不僅旨在增加學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學生對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關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過以上內容的鋪墊,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別指出:土地作為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恰當,能夠供人類永續利用,如果利用不當,或遭人為破壞,則可喪失其生產能力,不能再生。
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教材選擇了最具代表性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來加以說明。建議教師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們收集更多的資料和新聞報道,結合自身的體驗,例如北方沙塵暴越來越頻繁,農村私建住房亂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現象,通過自學和班內交流的方式,列舉更多的土地資源遭受破壞并造成嚴重影響的實例,來共同加深對國土資源現狀的關注。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4
中國的土地資源 ( 第二課時 )
本學期第36課時 本單元第4課時 授課日期 12月1日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1)知道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2)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種最主要的土地類型的分布,以及它們內部的地區差異和特點。
(4)記住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了解其特點。
2.智能的培養:
初步學會用統計圖表的形式,反映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積在減少的情況下,說明人口與土地資源的關系。
3.思想教育要求:
使學生認識: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教學重點:
1.記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種主要土地的分布。
教學難點:三種主要土地類型的內部差異和特點。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
教具: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
土地利用類型的百分比圖。
教學設計:
一、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節土地資源,在沒講新課之前,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
1.土地資源屬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
2.土地資源有哪些用途?(學生回答)
3.根據土地利用的情況,土地資源主要可以分為哪些類型?(學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學們讀p90 6.8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找出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土地資源類型多樣。
那么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呢?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什么有利條件呢?(先找同學回答,教師總結,我國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因而土地開發利用的途徑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雖然我國土地資源類型多樣,但各類土地類型的比例卻不盡合理,下面看p91 6.9圖。
回答:
1.耕地、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23.1%)
2.難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19.1%)
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17%)
由讀圖大家總結一下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有什么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
看p90 6.8圖。(根據第四章知識分析)
1.耕地的分布:
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溫的丘陵,北方以旱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2.草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區,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區。草地的和產草地也隨著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讀圖p91 6.1圖。
3.林地分布:
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那么我們想一想,為什么我國土地的主要類型會這樣分布呢?(主要和氣候、降水有關)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但是這些土地的比重小,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現在利用卻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那么具體措施是什么呢?(讀p92 1、2、3)(讀課文回答)。
1.遵守法規,用法律來控制。
2.開源、節流。
3.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板書提綱
§3 土地資源
一、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
1.土地類型多種多樣:耕地、林地、草地。
2.土地類型的構成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原因:(氣候、降水、地形)。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采取的措施:
1.用法律法規約束。
2.開源、節流。
3.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和保護。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自然資源概念及其主要類型;
2、了解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區別并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區別它們;
3、理解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相對性;
4、通過實例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類型;
5、通過分析世界土地資源分布圖,使學生了解世界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況;
6、通過漫畫、資料等使學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壞的現狀,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和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使學生理解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意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土地資源”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了三個問題: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土地資源的分類方法很多,教材選擇了與實際生活聯系較多的土地利用類型分類。
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主要是通過讀圖讓學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區,通過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既復習了前面相關的地形、氣候和自然帶的知識,為以后學習打基礎,又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部分,教材首先說明了土地與人的密切關系,接著進一步通過一些數字說明由于人口增加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帶來的問題,尤其是耕地減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問題,并進一步通過閱讀資料“巴比倫的興廢”,提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問題,供同學們思考。
教法建議
建議利用討論法和講授法,并通過一系列小步子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授課,既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又突出學生活動。
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的學習,可以采取下列步驟:
1、提問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學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顯示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
3、學生自己設計一塊土地利用圖,自己定圖例、比例尺、方向等
4、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作為土地資源利用類型的/Article/Index。html>總結,又可以給學生成就感和提高興趣
5、教師總結時可以出示一些景觀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對于"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首先是使學生明確,土地資源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
前難以使用的各種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對于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土地資源的分布,可以閱讀課本插圖、世界地形圖、自然帶分布圖,由于地圖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圖思維方向,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經的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土層深厚,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由于河流經過,可以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農業發展。)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幾個自然帶?(熱帶雨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
3、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那兩個自然帶內?(溫帶草原帶、熱帶草原帶)
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可以采用實例教學,通過一些數字、實例、漫畫、文章等表現土地對人類的重要性和人類對土地資源利用種不合理狀況:
1、對于土地與人類的關系,可以利用景觀圖片展示出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土地,必須都在土地上進行,同時土地提供人類生產生活必需的物質等。
2、利用數字計算或通過課文的漫畫、景觀圖片、錄像等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說明近些年來土地資源減少的狀況,引導學生分析土地資源的減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與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歸納出人類破壞土地資源的主要表現。
3、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寫一篇文章或畫一幅漫畫,主要內容需體現人類對土地資源的破壞或保護的內容。
教學設計示例1
【教學重點】土地資源的分類,利用保護
【教學手段】
掛圖:世界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世界地形圖、世界自然帶分布掛圖
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圖;(2)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景觀圖片(復合片);(3)需要回答的問題;(4)土地資源破壞1———一組數字及文字資料;(5)土地資源破壞2————漫畫或圖片;
【教學過程】
(提問)我們講到的自然資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資源?(學生思考回答)
(引導)今天我們研究一種可再生資源。人們都說,萬物土中生,所以我們就先學習土地資源。土地有什么用?(學生回答)
(板書)一、土地資源的重要性
(承轉)假如你們小組有一塊和學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們將如何利用它呢?請設計一塊土地利用圖,自己定圖例、比例尺、方向等畫出來。(學生分組活動)
(板書)二、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學生作品展示 投影片1)顯示學生設計的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學生講解。
(教師講解,投影片2)根據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將其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資源嗎?(是土地資源,雖然目前難以使用,但隨著人類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將來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資源是如何分布的呢?
(板書)三、土地資源的利用分布大勢
(投影片3)讀掛圖(世界地形圖、自然帶分布圖)及教材P56"土地資源的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幾個自然帶?
3、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哪兩個自然帶內?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補充/Article/Index。html>總結)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經的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土層深厚,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由于河流經過,可以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農業發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熱帶雨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溫帶草原帶、熱帶草原帶。
(過渡)通過剛才學習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已經被人類利用,但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應用,造成許多問題。
(板書)四、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引導思考)讀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資源遭受破壞的原因
(投影片4,土地資源的破壞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萬~7萬km2成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風蝕、水蝕,每年流水沖走肥沃的土壤250億噸,沙漠吞沒的土地約600萬公頃;
中國耕地退化7。7萬km2,占耕地總面積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鹽堿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導致低產貧困,甚至威脅到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條件,甚至成為"生態難民"。
(投影片5,土地資源的破壞2)讀漫畫"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難臨頭",漫畫說明什么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請結合前面的文字資料,大家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小結)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與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資源之間產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積擴大,耕地面積減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們必須要考慮的。請你寫一篇文章或畫一幅漫畫,以提醒人們對土地資源的現狀有足夠的重視或給人們發出警告,應該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
【設計思想】
對于本章第一節來說,土地資源部分教學應該起到"示范"作用,從講解內容的選擇到講解方法與學習方法,都對以后幾章的學習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初中地理教學必須考慮教學內容及與學生實際理解力之間的關系,所以許多內容的學習應該通過讀圖、分析文字或圖表資料、漫畫、景觀圖片、錄像、VCD等多給予學生感性認識,豐富其原有的表象,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再達到認識上的飛躍。
對于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體驗,能夠了解一些,所以讓學生回答即可,根據學生回答內容引出土地資源的利用分類。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更明確這一知識點,所以分組進行活動,自己設計某一塊土地的利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學生作品的展示,給與學生成就感。教師總結時將各組提到的利用類型歸納后用投影打出來,同時輔以景觀圖片,增加學生的認識,這一點對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對于土地資源分布大勢,主要以讀圖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為主。利用世界土地資源分布圖,結合世界地形圖和世界自然帶分布圖,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和影響的。并且培養學生利用多幅地圖綜合分析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讀圖,讓學生說出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類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師有意識的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同時還要通過讀圖讓學生明確土地資源的含義中還有目前不能或難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師的歸納,使同學明確主要土地資源的分布與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關系,為今后講解人類的活動提供基礎知識。
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保護,主要在于學生了解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利用資料分析原因并能夠找出解決的方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土地資源有限與無限性的認識。最后認識到人類的發展不能夠以犧牲土地資源為代價。
總之主要是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建立師生互動體系,教師引導思維方向,歸納整理思維的線索和知識的結構,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發現展示,提高興趣,增加感性認識,培養思維品質。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2.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
3.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教學過程: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
【提問】
1.請同學們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讀某縣土地利用圖,根據圖例說出這個縣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
【總結】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
【讀圖】“世界土地資源利用圖”、“世界地形圖”、世界自然帶圖”
【提問】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2.為什么面積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河流經過的地區?
3.目前哪幾個自然帶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分布在哪兩個自然帶內?
【總結】
耕地:主要分布在溫帶平原和大河流經地區
林地:主要分布在溫帶森林和熱帶雨林地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溫帶草原和熱帶草原地區
溫帶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長。大河流經地區,由河流帶來的泥沙在大河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同樣土質肥沃,上層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農業發展。
三、土地資源的.利用保護
土地撫育著人類,為人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條件。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特別是首先人類生存離不開糧食,糧食生產又離不開耕地,而目前耕地卻在不斷地減少。看71頁兩幅漫畫,說明耕減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長、計算從1960年到1987年人口從30億增加到50億,假如銳地不減少,保持15.8×106km2,則人均耕地減少了多少?實際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減少
b.水土流失,沙漠擴大。近年來,各國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土地資源。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7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1)知道中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絕對量大,人均相對數量少;土地類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后備耕地資源不足,難利用的土地多。
(2)知道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種最主要的土地類型的分布,以及它們內部的地區差異和特點。
(4)記住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了解其特點。
2.智能的培養:
初步學會用統計圖表的形式,反映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積在減少的情況下,說明人口與土地資源的關系。
3.思想教育要求:
使學生認識: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教學重點:
1.記住土地資源的主要類型。
2.記住耕地、林地、草地三種主要土地的分布。
教學難點:
三種主要土地類型的內部差異和特點。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
教具:
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
土地利用類型的百分比圖。
一、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節土地資源,在沒講新課之前,首先請同學們想一想。
1.土地資源屬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
2.土地資源有哪些用途?(學生回答)
3.根據土地利用的情況,土地資源主要可以分為哪些類型?(學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學們讀P90 6.8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找出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土地資源類型多樣。
那么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呢?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什么有利條件呢?(先找同學回答,教師總結,我國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因而土地開發利用的途徑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雖然我國土地資源類型多樣,但各類土地類型的比例卻不盡合理,下面看P91 6.9圖。
回答:
1.耕地、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23.1%)
2.難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19.1%)
3.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17%)
由讀圖大家總結一下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有什么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
看P90 6.8圖。(根據第四章知識分析)
1.耕地的分布:
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溫的丘陵,北方以旱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2.草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區,以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區。草地的和產草地也隨著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讀圖P91 6.1圖。
3.林地分布:
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
那么我們想一想,為什么我國土地的主要類型會這樣分布呢?(主要和氣候、降水有關)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從剛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但是這些土地的比重小,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現在利用卻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那么具體措施是什么呢?(讀P92 1、2、3)(讀課文回答)。
1.遵守法規,用法律來控制。
2.開源、節流。
3.加強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板書提綱
§3 土地資源
一、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
1.土地類型多種多樣:耕地、林地、草地。
2.土地類型的構成特點:耕地、林地比重小,難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二、土地資源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原因:(氣候、降水、地形)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采取的措施:
1.用法律法規約束。
2.開源、節流。
3.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和保護。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8
教學指導思想:
1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強調學生自我的理解與發現;
2 、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本課學習目的:
1 、初步學會鑒賞現代詩歌,
2 、提高學生對詩歌的朗誦、感知和體悟能力,
3 、練習寫自由體詩。
教學方法:
電教、反復誦讀、仿寫展示、交流討論
教學活動:
一、導入
1 、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學生演講。
2 、觀看一組今日松花江的美麗圖片,引入九一八事件及歌曲《松花江上》: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挑起事端,向沈陽城和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起了進攻,并在不到 3 個月時間內占領中國東北三省。據統計,從 1931 年 9 月至 1945 年 8 月,死于日本關東軍屠刀之下的中國抗日武裝軍民和愛國人士有 500 余萬人,被屠殺、被奴役而死的無辜百姓則不計其數。同時,中國東北大量黃金、白銀、糧食、鋼鐵等資源被日本掠奪。
《松花江上》歌詞: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 九一八 ” , “ 九一八 ”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 九一八 ” , “ 九一八 ”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
3 、 導入本文,簡介寫作背景:
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吞并了我國東三省,遠遠沒有滿足他們的野心,妄圖進一步吞并中國。盧溝橋的炮聲激勵著每一個愛國同胞,愛國將士們拿起槍桿子,將一顆顆子彈射入敵人胸膛;那么愛國詩人們能做什么呢?他們拿起筆桿子,將詩篇化作一把把鋒利的匕首,插向敵人的心房!
《松花江上》抒寫了東北人民的痛苦,《雪落在中國土地上》抒寫的是全中國人民的痛苦,下面我們一起來體會詩中所抒寫的殘暴的侵略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的深重苦難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沉重心情。
二、反復朗誦,體驗情感
1 、教師示范朗誦
2 、學生反復朗誦
3 、欣賞朗誦小組的配樂朗誦
三、詩歌分析
1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抒寫殘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蒙受的深重苦難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沉重心情。
2 、表現方式:
( 1 )精心選用意象:雪、風、農夫、我、少婦、母親、墾殖者
( 2 )精巧運用藝術表現手法:敘述、描寫、比喻、反復、感嘆詞
(學生討論意象的特點和表現手法的具體內容)
四、練習寫自由體詩
1 、仿照《雪落在中國土地上》的任意一節,以“和平”為主題,用描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寫一節詩歌。
2 、分組交流,各推薦一篇用幻燈展示。
五、情感延伸
1 、反思:戰爭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 、觀看一組圖片,表達對和平的熱愛。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9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初中地理《中國的土地資源》教學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地理《中國的土地資源》教學反思一
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并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師生互動教學中師以情感人,以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以精湛教育水品贏得學生的尊重并樹立自己課堂教學威嚴性。
本節課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以情感人,與學生打成一片,然而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以至于在開始中,失去了嚴肅性,今后我一定會加以改正。此外,還要應盡可能多的參與各個小組討論,了解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勵學生動腦創新。這樣的互動教學活動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親近又維護了課堂的嚴肅性,從而使師生互動教學活動朝著良性方向循環發展,師生互動教學在平等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同時教師又有效地監控課堂教學秩序。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明確了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及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師生互動教學開展得好,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才能共建新課程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我們的教學水平才能得到長足的進步。
初中地理《中國的土地資源》教學反思二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并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它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師生互動教學中師以情感人,以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以精湛教育水品贏得學生的尊重并樹立自己課堂教學威嚴性。本節課我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以情感人,與學生打成一片,然而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以至于在開始中,失去了嚴肅性,今后我一定會加以改正。此外,還要應盡可能多的參與各個小組討論,了解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勵學生動腦創新。這樣的互動教學活動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親近又維護了課堂的嚴肅性,從而使師生互動教學活動朝著良性方向循環發展,師生互動教學在平等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同時教師又有效地監控課堂教學秩序。
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明確了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及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師生互動教學開展得好,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才能共建新課程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氛圍。
初中地理《中國的土地資源》教學反思三
1.土地資源的利用
材用一首詩來描述“什么是土地?”,啟發學生解釋這幾句話的涵義。這樣的安排比直白的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2.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突出“人與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力求引導學生,結合我國的地形和氣候等知識,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方面做出分析。
3.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突出“水與土”的矛盾
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的特點,既可作為我國土地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加以學習,學生面前,突出“水與土”的矛盾。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過以上內容的鋪墊,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別指出:土地作為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恰當,能夠供人類永續利用,如果利用不當,或遭人為破壞,則可喪失其生產能力,不能再生。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10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通過圖表、對比等方式說明了土地資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的關系,是為了建立一種評價、利用和保護資源的思維方式。對于我們農業大國來說,更應該做到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造福人類;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48人,對地理學習有較高興趣的有10人;對地理知識理解較好的有17人;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按時完成的有18人。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1,學生沒有遠大理想(主觀,2,教師基本上是非專業(客觀)。
由于初二學生在開始時依然是以形象思維、表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所以,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理論聯系實際,學習“有用的地理”。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掌握如何評價土地資源;(知識目標)
2,掌握認識資源的過程和方法;(能力目標)
3,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提高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的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2、土地資源的利用。
教學難點: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質量差異大的原因分析。
教學過程
土地資源
一、人多地少類型齊全
總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人三分之一
【教師講解】并提供以下資料:(1)我國山地占國土總面積的2/3以上,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面積大的國家相比,我國山地比重最大。我國耕地只占土地總面積的1/10,比美國、印度都低。森林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4%,遠低世界平均水平。(2)中國土地資源的絕對數量和人均數量(1992年);學生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每個小組選三個問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出一名同學代表全組發言,全班評議。
問題投影呈現:
平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高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山地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除了上述三種土地利用類型以外還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
我國大約有幾種土地利用類型?
哪些屬于已經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總土地面積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兩種土地利用類型?
哪些屬于適宜開墾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總面積的多少(%)?
難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
為什么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學生活動略……
【教師小結】:(媒體呈現)引導生閱讀:
(1)由于我國面積遼闊,地形、氣候、土壤等條件復雜多樣,加上各地農業發展的歷史、生產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差異,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土地類型。大部分土地經過人工改造利用已成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占總面積的63.9%)等,適宜開墾利用的土地(約占總面積的17%),但也還有相當一部分土地至今未能利用,仍為戈壁、荒漠、高寒石山(約占總面積的19.1%)。
(2)從同學們的概括來看,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是:土地類型多種多樣;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絕對數量大,人均數量少;從文字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難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不多,即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絕對數量大,人均數量少,對發展農業是一種不利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國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農耕。利用不當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運輸也比較困難,但林、礦資源豐富;如何合理開發山地,保護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面臨的問題之一;而土地類型多種多樣,又為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板書】 一、土地資源的特點
1.土地類型多樣2.絕對數量大,人均相對數量少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承轉】我們了解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知道了我國土地資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國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土地資源的區域差異明顯
【教師引導】同學生一起閱讀投影的三大林區錄相和下面的五幅圖:
我國干濕地區圖、中國地形圖、課本中“草原自東向西的變化”示意圖、課本彩圖18秦嶺—淮河以北的旱田、課本彩圖19秦嶺—淮河以南的水稻田(同時出示投影片)。
思考以下問題:(投影呈現)
(1)我國的耕地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種上南北方有什么區別?
(2)我國的草原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東向西是如何變化的?
(3)我國的林地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種上有什么區別?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尋找答案。
學生代表發言后,由學生小結:
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草地的類型與產草量由東向西隨著降水量的減少而變化。
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變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從錄像中可發現:東北林區具有嶺闊谷寬、氣候冷濕、松林成海;西南林區高山峽谷、氣候多樣、樹種繁多;東南林區低山丘陵、氣候濕熱、經濟林盛。
【轉承】 耕地、草地、林地是我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它們都是可以更新的資源,但是利用不當、不注意保護土地資源就不能繼續利用。目前我國的土地資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下面資料所說:投影呈現,生讀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農業耕種的國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區幾乎變成不毛之地了。據估計,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150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僅黃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達16億噸之多。如果將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寬各1米的堤壩,就可以繞地球20圈以上。
(2)目前,我國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面積已達149.6萬平方千米,占到我國國土面積的15.5%,也就是說我國的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超過1/7的土地已沙化。另外,尚有15.8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正在沙化,其中包括393公頃農田和493萬公頃草場。據專家估計,目前我國的沙漠正在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繼續擴大。
(3)我國的草場過度放牧問題十分嚴重,草場的退化因而也十分嚴重。據我國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個牧業省區統計,建國后,牧場放養牲畜頭數增加了2~3倍,而草場面積卻在減少。嚴重地過度放牧,使我國的'草場退化問題十分嚴重。
(4)我國的森林資源日益減少,從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億增加到了10.59億,幾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國的森林實際消耗量大約為60~80億立方米,相當于現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地區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資源約3.1億立方米,目前已減少了2/3,有些地區已到了無林開采的地步。
這些問題大都是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出示投影片:漫畫《水土流失》、《小草的哀求》)大家結合漫畫說一說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我們自己生活的地區中還有哪些破壞與污染土地資源的現象?還有哪些亂占耕地的現象?請大家討論一下,學生討論,并由學生來概括:
建設侵占土地資源,日益嚴重的土壤貧瘠化,不斷加重的土壤鹽漬化,農藥和污水的污染等。
【講授】 面對這些問題,國家有以下幾種措施:
(1)由國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國家的法令,違者要追究責任,受到處罰。
(2)做到土地資源的“開源”與“節流”相結合,開荒與植樹造林相結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與保護,在牧區建設人工草場,在風沙危害的地區建設防護林體系等。
【啟發】 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要有這些措施?這些措施能起到保持土地資源的作用嗎?你還有哪些保護土地資源的建議?你能將這些措施的含義概括為一句話嗎?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以形成共識。
【教師小結】 土地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雖然土地資源是可更新資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資源,一旦破壞很難恢復,而且我國又是一個有12億的人口的國家,要解決這些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法制的國家,以法律為準繩來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在發展經濟建設我們的家園時,一方面應從我國有12億的人口出發,要做到切實保護耕地,少占耕地,如限制大城市的用地規模,農村建房時應將住宅建在荒坡上,平房應改為樓房以減少占用耕地等。另一方面我們要在風沙危害比較嚴重的地區建設防護林體系,為保護草場應建立人工草場。我們還應在“土地日”(6月25日)時積極宣傳我們的國策“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分布和土地資源利用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大家回去以后,調查一下我們的社區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上存在哪些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更好?
中國的土地資源 篇1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身邊的事例、說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理解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土地資源的認識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土地資源觀。
2.建立節約資源的意識、構建人地和諧的地理。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2.能夠從身邊發現問題、并提出來解決措施、養成環保的生活方式。
教學難點
分析土地資源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及對策。
能夠從身邊發現問題、并提出來解決措施、養成環保的生活方式。
■教學方法
教法
讀圖分析法、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學法
地圖觀察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學具準備
收集土地資源遭受破壞并造成嚴重影響的資料和新聞報道的實例。
收集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圖片、制作成演示文稿。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多媒體播放環保之歌《我愛您、媽媽》。
教師:歌聲中的“媽媽”指的是誰?學生回答。
承轉:土地是山川之根、是萬物之本、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財富之源、所有的物華天寶都是土生土長、土地是過去的一切、也是將來的全部。土地資源是可更新資源、但是利用不當、不注意保護、土地資源就不能繼續利用。目前我國的土地資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這節課我們一起一下。
講授新課
一、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引導:我們身邊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嗎?你聽到或看到哪些破壞土地資源的現象?(學生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說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問題。)
學生交流。
教師展示土地資源破壞的景觀圖片、師生互動、讀圖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壞、通過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感知。
階段: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一)角色體驗:小組討論、任選一個角色(政府官員、環保人士、鄉村干部、農民)、從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議、你準備如何保護土地?說出理由。學生交流。
承轉:國家土地政策的推動、有識之士的努力、使土地資源前景光明。使我們看到了我國土地資源的希望。
(二)未來希望:
師生互動、讀圖感知保護土地資源的措施
①植樹造林、修堤筑壩、保護水土
②植樹造林、向沙漠進軍
③退耕還草、退耕還林
④建立完整的防護林體系
教師:“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源”、離開土地、我們無處可去;離開土地、我們無法生存、所以、國家制定了一項土地基本國策。請同學們閱讀課文、說明我國的土地基本國策和已經實施的土地保護措施。
承轉: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要求公民遵守國家的法令、違者要追究責任、受到處罰。為此國家還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我們國家立法、我們公民就應自覺守法、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與保護、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切記:保護土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三、實踐探究
(一)小漫畫大縮影
多媒體出示漫畫:“小鳥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飛來的山峰”。
學生小組討論的含義、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后果?
1.飛來的山峰──人口增長、占用耕地、耕地減少。
2.小鳥的悲哀──亂砍亂伐森林資源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
3.小草的哀求──過度放牧、草場資源遭受破壞、土地荒漠化。
(二)角色扮演:
1.“土地門診”
假如你是一名“土地醫生”、請你針對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出切實有效的“處方”。
學生交流。教師。
2.“土地規劃師”
如果你是一名“土地規劃師”、請你針對沙漠、雪山、高寒荒漠、石山等難利用土地、提出合理利用和保護的措施。
■課堂
師生共同本節的主要內容
■土地資源的心聲──我的未來誰做主
知識鏈接
(1)新一輪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顯示:目前耕地總面積為18.2574億畝、與19xx年的19.5億畝相比、12年間耕地面積減少了1.2526億畝、平均每年減少0.1043億畝。這18億畝耕地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2)18億畝耕地: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線”。
問題引導:針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特征、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
■課后調查
1.對于咱們學校或你家所在的小區的土地利用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議?你能和你的好朋友們一起也完成一個簡單的規劃圖嗎?
2.請查找本年土地日的主題、理解其含義并向周圍的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