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 教案(精選8篇)
土地資源 教案 篇1
指導思想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被稱為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就是要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實現“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以及心靈世界的有機溝通”,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本節課就是以學生熟悉的被稱為“萬物之本”的土地為題,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保護的措施等,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擴展知識,培養能力,形成正確的人地觀,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 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形成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3.使學生充分認識“土地是立國之本”,培養學生的資源保護意識,樹立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及基本特點。難點:通過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對學生進行國土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準備學生:分組搜集有關土地利用的資料圖片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人和土地的關系,就好像魚和水的關系一樣,土地撫育著人類,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美土地,歌頌土地。你能舉例來說明嗎?(或者直接利用課本中的小詩導入) 學生:小組交流,組長匯報(詩歌、故事、圖片等) 教師:同學們,我們對土地的贊美真是說不盡、道不完,那么你對土地知道多少呢?
課堂活動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師:多媒體出示山地林區、草原牧區、平原耕 作區、城市建筑區的景觀圖(無多媒體條件的學校也可直接利用課本插圖)
學生:討論四幅景觀圖中土地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差異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區──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設用地。
教師:我們是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來劃分的,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學生:爭做“土地專家”。聯系已學過的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評價我國土地資源對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和不利條件(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也可加入到一個小組內參與討論)。教師: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盡合理。教師:多媒體出示圖3.7“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和圖3 8“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 學生:讀圖討論,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有何特點?(注意比較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師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可概括為“兩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學生:自學“閱讀材料”,進一步了解我國耕地的后備資源狀況,初步樹立土地資源的危機感。教師: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不僅構成比例不合理,而且還分布不均。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呢?
土地資源 教案 篇2
第二節 土地資源
[相關課件]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3.教育學生樹立土地是立國之本、要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培養資源保護意識。
結構分析
本節內容知識結構如下:
內容點析和教學建議
1.土地資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詩來描述“什么是土地?”,啟發學生解釋這幾句話的涵義。這樣的安排比直白的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圖3.6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了不同的 土地利用類型,并結合文字說明,體現由于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不同。這種更注重感官體驗的教學十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時應啟發學生注意觀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地貌差異及經濟差異。
2.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突出“人與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力求引導學生,結合我國的地形和氣候等知識,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條件:國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有利于在農業生產上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
不利條件: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且破壞嚴重等。其中,教材著重對我國耕地不足的現狀做了分析。
圖3.7和3.8以數據和統計柱狀圖的形式說明了我國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構成不合理的問題。而“閱讀材料”補充說明了“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匱乏”的國情現狀。應當通過指導學生讀圖,使其學會初步分析我國土地構成的狀況及問題所在,尤其要引導學生關注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我國人口眾多,耕地作為農業之本,承擔著解決十余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的重責。一方面,我國本來就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建設用地將不斷增加,耕地還將進一步減少;而人為破壞,不合理的亂占耕地現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則使本來就不容樂觀的耕地、林地不足問題更加突出。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又使得以上問題變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動”不是作為課后反饋練習出現在這里的,而應作為學生們學習新課的一個重要活動加以展開。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先結合課文提供的資料以及前面學習過的地形、氣候知識,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做出評價,再深入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現狀及問題。
3.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突出“水與土”的矛盾
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的特點,既可作為我國土地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加以學習。
圖3.9如果和“中國地形圖”、“中國季風區圖”、“中國干濕地區圖”配合使用,將起到更直觀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表比較,自行歸納總結出我國土地分布的規律,并說明各類地形分布與地形區、季風區及干濕地區的相互關系。這也是教材第69頁活動1的主要內容,它體現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都大有裨益。
活動2則通過要求學生比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異,將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配置問題擺在學生面前,突出“水與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多發展灌溉農業;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該活動引導學生從水土資源的匹配情況,去分析地區農業生產的合理性,不僅旨在增加學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學生對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關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過以上內容的鋪墊,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別指出:土地作為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恰當,能夠供人類永續利用,如果利用不當,或遭人為破壞,則可喪失其生產能力,不能再生。
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教材選擇了最具代表性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來加以說明。建議教師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們收集更多的資料和新聞報道,結合自身的體驗,例如北方沙塵暴越來越頻繁,農村私建住房亂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現象,通過自學和班內交流的方式,列舉更多的土地資源遭受破壞并造成嚴重影響的實例,來共同加深對國土資源現狀的關注。并可結合教材第72頁課文及閱讀材料,以及第73頁的漫畫,分小組展開有關土地保護措施的討論。
土地資源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主要的土地類型及其特點;知道我國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況。
2.通過聯系前面的氣候、地形知識進行讀圖分析的過程,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并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
3.通過學生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對策,使學生正確認識土地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治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土地資源的意義,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觀點、地區差異觀點、因地制宜觀點以及正確的資源觀。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分為三部分:首先從開發的角度介紹了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并通過思考題的形式安排學生讀圖,最終了解我國土地資源在利用類型構成上的特點。
第二部分是從空間分布的角度來介紹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其基礎是“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同時通過聯系氣候、地形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開始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土地資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由于人類的不合理利用,我國出現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場資源超載、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等一系列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礎上,教材又提出了解決措施,包括制定法規、“開源節流”和保護建設,尤其介紹了我國的“退耕還林還草示范工程”,這是對待土地資源破壞問題的最積極的方法,應該讓學生對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點和難點:
重點: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構成特點、當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難點: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規律及對土地基本國策的認識。
教法建議
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土地資源”的完整概念,所以讀“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圖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類型都屬于土地資源,從而消除學生習慣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錯誤觀念。
在講述“土地資源及其分布”時,應充分利用“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和“我國土地利用結構百分比圖”,將土地資源的特點和利用狀況結合起來,并聯系到農業生產上,以認識其利弊。
首先,農業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農業生產的發展缺少物質基礎。其次,農業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這一點教材上沒有提及,需要結合前面的資源總特點以及一些數據資料使學生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因為此,再加上難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農業生產的發展潛力受到了約束。第三,農業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嚴重的破壞,人為地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在這個基礎上,從利用的角度出發來認識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教學設計方案1
[導入]有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源”,這說明的是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說明土地是一個國家農業生產的基礎。
[過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土地資源的狀況如何。
[板書]第三節土地資源
[解釋]土地資源指目前和可預見到的將來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土地,它是人類最寶貴最基本的自然資源。
[引導讀圖]結合“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示意圖”和“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結構百分比圖”,分組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土地按利用類型,主要分為哪幾種?(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農業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教師可進一步指出林地與森林、草地與草場、草原的區別。
2.不同的地形分別以什么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會這樣?
3.我國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是多少?難以利用的土地資源占了多少?這會導致哪些問題出現?
土地資源 教案 篇4
指導思想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被稱為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就是要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實現“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以及心靈世界的有機溝通”,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本節課就是以學生熟悉的被稱為“萬物之本”的土地為題,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保護的措施等,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擴展知識,培養能力,形成正確的人地觀,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 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形成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3.使學生充分認識“土地是立國之本”,培養學生的資源保護意識,樹立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及基本特點。難點:通過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對學生進行國土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 ●教學準備學生:分組搜集有關土地利用的資料圖片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人和土地的關系,就好像魚和水的關系一樣,土地撫育著人類,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美土地,歌頌土地。你能舉例來說明嗎?(或者直接利用課本中的小詩導入) 學生:小組交流,組長匯報(詩歌、故事、圖片等) 教師:同學們,我們對土地的贊美真是說不盡、道不完,那么你對土地知道多少呢?課堂活動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師:多媒體出示山地林區、草原牧區、平原耕 作區、城市建筑區的景觀圖(無多媒體條件的學校也可直接利用課本插圖)
學生:討論四幅景觀圖中土地自然環境和條件的差異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區──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設用地。
教師:我們是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來劃分的,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學生:爭做“土地專家”。聯系已學過的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評價我國土地資源對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和不利條件(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也可加入到一個小組內參與討論)。教師: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盡合理。教師:多媒體出示圖3.7“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和圖3 8“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 學生:讀圖討論,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有何特點?(注意比較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師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可概括為“兩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學生:自學“閱讀材料”,進一步了解我國耕地的后備資源狀況,初步樹立土地資源的危機感。教師: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不僅構成比例不合理,而且還分布不均。那么我們怎樣才能 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 呢?
課堂活動二:找差異──利用土地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3.9“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
學生:讀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并聯系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完成課本“活動1”的填表格練習,明確土地資源 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
耕地:季風區 平原──利用程度高
林地:季風區 山地──利用程度高
草地:非季風區 高原──利用程度低
教師:多媒體出示我國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觀圖,引導學生完成“活動2”,認識我國耕地的南北差異,并能夠初步評價我國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學生:讀圖3.9“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3.12“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的比較”,結合所學的我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明確:
①我國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這既是我國一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也是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②我國南北方地區的水土資源匹配情況說明:在我國土地資源豐富的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又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人口眾多是造成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時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結構又與我國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密切相關,而且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國土地資源 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師:多媒體出示漫畫:“小鳥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飛來的山峰”。
學生:討論漫畫的含義,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后果?
小鳥的悲哀──濫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過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飛來的山峰──亂占耕地──耕地減少
教師提問:土地破壞問題該如何解決?
學生:組織辯論賽。主題是土地是否需要保護。
正方:需要。
反方:不需要。
教師:參與辯論,了解各方的觀點依據。
教師總結:通過辯論得出,土地資源雖然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是只有利用恰當,才能夠供人們永續使用;如果利用不當,或者遭到人為破壞,就會引起土地資源退化,生產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們該怎么辦?課堂活動三:定國策──保護土地學生:讀圖3.13,找出課本中的三幅景觀圖反映的土地問題與前三個漫畫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利用課前搜集的資料說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問題。教師:土地是立國之本,對于我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來說,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尤為重要,但是人們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卻造成了對土地資源的嚴重破壞,加劇了我國土地資源的危機。我國僅以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世界21%的人口,這既是一種自豪,更是一種壓力。因此,我國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的土地基本國策。 學生:閱讀課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說明我國已經實施的土地保護措施。
頒布法律法規:《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設立“全國土地日”,確定宣傳主題,組織宣傳活動。
學生:角色體驗,小組討論,任選一個角色,從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議,說出理由(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地方官員:……
土地專家:……
環保人士:……
種地農民:……
房地產商:……
教師總結:國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資源的開源與節流,加強土地資源的建設與保護,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切記:保護土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教師:出示中國地形圖,提出要求,請你來當“土地專家”,對我國的土地進行設計開發(設立最佳創意獎)。
學生:討論探究,設計開發(鼓勵創新思維)。
教師總結:土地是久遠的過去,更是我們燦爛的未來,美好的明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創造。
調查實踐:今年“全國土地日”的主題是什么?請你設計一個“保護土地”的宣傳活動。
土地資源 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中國地理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一章重要的組成部分。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資源的利用,土地資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個內容,其意圖是讓學生認識土地
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和分布以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人類合理利用土地
資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并
從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欲強,在接受知識上
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樂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內容,所以在處理
教材內容上,讓學生實際操作練習實際生活,展開討論,使其
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土地資源的類型和分布,理解
人類所面臨的土地資源問題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1 初步學會閱讀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圖
2 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原因,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1 通過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的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審美標準,從而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審美觀,并以此來衡量人類活動的正確與否及善惡美丑。
2 通過我國在保護土地資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學生樹立起信心,相信祖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1)土地資源的主要類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含義。
2難點: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分布的原因及土地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和對策。
土地資源 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分析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3.教育學生樹立土地是立國之本、要合理用地、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培養資源保護意識。
結構分析
本節內容知識結構如下:
內容點析和教學建議
1.土地資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詩來描述“什么是土地?”,啟發學生解釋這幾句話的涵義。這樣的安排比直白的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圖3.6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了不同的 土地利用類型,并結合文字說明,體現由于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徑不同。這種更注重感官體驗的教學十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時應啟發學生注意觀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地貌差異及經濟差異。
2.我國土地資源現狀──突出“人與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國的土地資源現狀,力求引導學生,結合我國的地形和氣候等知識,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條件:國土遼闊,地形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有利于在農業生產上因地制宜,開展多種經營。
不利條件: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均且破壞嚴重等。其中,教材著重對我國耕地不足的現狀做了分析。
圖3.7和3.8以數據和統計柱狀圖的形式說明了我國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構成不合理的問題。而“閱讀材料”補充說明了“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匱乏”的國情現狀。應當通過指導學生讀圖,使其學會初步分析我國土地構成的狀況及問題所在,尤其要引導學生關注人口與耕地的矛盾:我國人口眾多,耕地作為農業之本,承擔著解決十余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的重責。一方面,我國本來就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建設用地將不斷增加,耕地還將進一步減少;而人為破壞,不合理的亂占耕地現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則使本來就不容樂觀的耕地、林地不足問題更加突出。耕地后備資源匱乏,又使得以上問題變得雪上加霜。
教材中的“活動”不是作為課后反饋練習出現在這里的,而應作為學生們學習新課的一個重要活動加以展開。建議教師指導學生先結合課文提供的資料以及前面學習過的地形、氣候知識,對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做出評價,再深入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現狀及問題。
3.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突出“水與土”的矛盾
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的特點,既可作為我國土地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可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加以學習。
圖3.9如果和“中國地形圖”、“中國季風區圖”、“中國干濕地區圖”配合使用,將起到更直觀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表比較,自行歸納總結出我國土地分布的規律,并說明各類地形分布與地形區、季風區及干濕地區的相互關系。這也是教材第69頁活動1的主要內容,它體現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都大有裨益。
活動2則通過要求學生比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異,將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配置問題擺在學生面前,突出“水與土”的矛盾: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多發展灌溉農業;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該活動引導學生從水土資源的匹配情況,去分析地區農業生產的合理性,不僅旨在增加學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學生對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關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過以上內容的鋪墊,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教材中特別指出:土地作為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恰當,能夠供人類永續利用,如果利用不當,或遭人為破壞,則可喪失其生產能力,不能再生。
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破壞,教材選擇了代表性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及土地荒漠化來加以說明。建議教師在這一部分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們收集更多的資料和新聞報道,結合自身的體驗,例如北方沙塵暴越來越頻繁,農村私建住房亂占耕地、墓穴占地等現象,通過自學和班內交流的方式,列舉更多的土地資源遭受破壞并造成嚴重影響的實例,來共同加深對國土資源現狀的關注。并可結合教材第72頁課文及閱讀材料,以及第73頁的漫畫,分小組展開有關土地保護措施的討論。
土地資源 教案 篇7
【導入新課】
讓學生集體朗誦“什么是土地”這首詩,理解其含義,從而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
1、引導學生讀圖3.6中圖片。
提問:從剛才的圖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類型?
活動:請同學們分成六個大組,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來討論下列問題:
(1)平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2)高原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3)山地以哪種土地利用類型為主?為什么?
除了上述三種土地利用類型以外還有哪些土地利用類型?
2、請同學們讀圖3.9“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看看我國大約有幾種土地利用類型?
小結:由于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
3、提問: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多種多樣,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請同學們讀圖3.7“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和圖3.8“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并閱讀“我國耕地后備資源匱乏”思考下列問題:
(1)哪些屬于可利用的土地?占總土地面積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兩種土地利用類型?
(2)難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
(3)概括一下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
小結:從同學們的概括來看,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是:土地類型多種多樣;我國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難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不多,即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4、合作學習:請同學們同桌的兩個同學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動”的內容(聯系前面已學的中國地形、氣候等知識,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簡要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
小結:我國土地資源絕對數量大,人均數量少,對發展農業是一種不利因素,我們應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國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農耕,利用不當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運輸也比較困難,但林、礦資源豐富;如何合理開發山地,保護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面臨的問題之一;而土地類型多種多樣,又為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1、講述:我們了解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知道了我國土地資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國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2、請同學們讀圖3.9“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和第二章中的圖2.4“我國地形圖”、圖2.16“我國降水量分布圖”、圖2.17“我國的干濕地區圖”、圖2.21“我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進行比較。
思考以下問題:
(1)我國的耕地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種上南北方有什么區別?
(2)我國的草原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東向西是如何變化的?
(3)我國的林地在干濕地區的劃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尋找答案。
小結:略
3、讀圖3.10和圖3.11提問:
(1)請同學們讀圖“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的比較”,分析一下我國南方和北方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問題上存在什么問題?(水與土的矛盾)
(2)你認為這種矛盾將如何解決?
4、合作學習:請前后桌的兩個同學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動”內容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講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們發展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它們都是可以更新的資源,但是如果利用不當、不注意保護土地資源就不能繼續利用。目前我國的士地資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請同學們看景觀圖“土地資源的利用”中為同學們提供的三幅照片,并閱讀其文字說明(請三位同學閱讀)
提問:你還聽到或看到哪些類似的現象?請你補充。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談自己發現的土地資源再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2、活動:閱讀示意圖3.15中的三幅漫畫“小鳥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飛來的山峰”并閱讀活動3中的閱讀材料。
講授: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國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要求公民遵守國家的法令,違者要追究責任,受到處罰。為此國家還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
3、活動:為迎接今年的土地日的到來,請同學們商量一下,能否為今年的土地日確定宣傳主題?
4、總結:土地資源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雖然土地資源是可更新資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資源,一旦破壞很難恢復,而且我國又是一個有12億的人口的國家,要解決這些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我們應在“土地日”時積極宣傳我們的國策,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小結本節主要內容】
達標檢測
1、根據土地的利用狀況,可將土地資源分為、
2、在東部季風區,土地資源主要以、為主;在西北非季風區,土地資源主要以為主。
3、每年的月日,是全國土地日。
4在下表中填出我國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南北分布的差異:
北方
南方
耕地資源
水資源
作業布置
1、指出我國水資源的現狀。
2、根據地形、氣候等知識,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簡要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
3、我國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哪些?
土地資源 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理由類型和特征
2、 能夠在圖上找出我國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區。
3、 理解我國土地方面的基本國策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土地資源的分布
【教學用具】
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圖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新課導入:上節學習了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今天具體學習一下土地資源的特征和分布。
2、讀課本57頁插圖,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和特征。
講解:我國土地利用類型齊全,但是林地耕地比重小,后備土地少。
板書:一、土地資源的特點
1、 利用類型
2、 構成特征
讀我國土地利用圖,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區,結合地形和氣候分析其原因。
補充:耕地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轉承)那么,我們在利用土地的時候,產生了那些問題呢?
板書: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閱讀59頁材料,找出我國各種類型的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
講解:因此,保護土地資源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我國公布了土地方面的基本國策和一系列法律。用來保護現有的土地資源。大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說說身邊存在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現象。
總結:土地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我們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對于身邊出現的不合理利用現象,要大力宣傳,制止。 學生讀圖,討論,結合課本,找出四種類型:耕地、草地、林地,建設用地。
類型 季風 干濕 地形
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半濕潤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風區 濕潤 山地,丘陵
草地 非季風區 干旱,半干旱 高原,盆地
耕地:亂占耕地,水土流失等
林地:亂砍濫伐
草地:草地退化,荒漠化等。
同學們結合自己的認識,提出了亂占耕地,亂砍濫伐等現象。
【作業設計】
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