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匯總(通用14篇)
小班教案匯總 篇1
將“紙趣”滲透到五大領域,這是“紙趣”研討活動中的又一個出發點,可說出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將“紙趣”滲透到五大領域?課題組的人員進行商討后覺得,老師們應在自己認領的領域中進行一課多上的研討活動,在這樣的磨課過程中提高“紙趣”在各領域中的運用。
我選擇的是語言活動《快樂的啊嘟》,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將“紙趣”局限于兩張火車頭圖片,在邊講故事邊操作圖片中,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課后聽課的老師給我反饋,圖片的運用能很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沒有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整堂課感覺沉悶,幼兒也很被動。能否將故事中的《快樂工作歌》進行改編,在圖片和歌曲的.引導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結合聽課老師的大眾智慧,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并第二次執教研討。在這次活動中,我將《快樂工作歌》改換為幼兒特別喜歡的歌曲《加油干》,并在黑板上畫上鐵軌,在鐵軌上操作“啊嘟”唱著《加油干》快樂工作時的情景,幫助幼兒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 ,最后環節進行游戲,給幼兒兩人一個紙箱連接起來做火車,體驗“啊嘟”工作時快樂的心情。在課后的研討中,老師們先肯定了課堂中的亮點,如在黑板上畫上鐵軌,讓幼兒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出軌;改用歌曲《加油干》讓幼兒理解“啊嘟”工作時快樂的心情;最后利用游戲使語言活動動靜結合,也讓有幼兒體驗了工作的快樂。但也存在著不足:1、教師的提問缺乏開放性,沒有給幼兒想象的空間;2、課堂中教師說的太多,缺少給幼兒發言的機會;3、游戲時,故事中既然是火車頭,就讓幼兒利用紙箱直接做火車頭,更符合故事的內容。針對聽課老師提出的建議,在教案原有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修改。和前兩次相比,這次活動中其游戲性、有效性、趣味性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們都樂講、學說故事中的對話,特別是在游戲中,每人一個紙箱扮演火車頭,更讓幼兒體驗到了“啊嘟” 工作時的快樂。
通過三次磨課讓我體會到:在磨課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執教過程越來越清晰,在大家的集體智慧下課堂環節也設計的越來越合理;磨課之后感覺課堂更緊湊,環節更流暢,更注意教學細節的考慮,同時,教學的自信比以前增進了。
通過這次磨課,使我對如何在語言活動中滲透“紙趣”已有了一個方向,我將沿著這個方向慢慢探索,也愿我們的“紙趣”研討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平坦,越走越精彩。
小班教案匯總 篇2
活動目標:
1.閱讀圖書的內容、情節,豐富相應的詞匯和句式。
2.通過講述、討論及觀察畫面,表達自己對圖書的理解。
3.能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及詞語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圖書《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
2.ppt:《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
3.黑色水彩筆一支。
4.大的范樣紙一張。
5.食物:餅干一袋。
活動過程:
一、假設吃餅干,感受詼諧、體驗句式:要是你給……
1.教師拿出實物餅干,“假設著”請幼兒品嘗。
教師:要是我給你吃餅干,你會……
2.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聲音、動作表達“詼諧”
3.教師:要是我給老鼠吃餅干呢?他就會怎樣呢——
二、閱讀圖書,感受故事“連環、輪回”的快樂。
1.教師與幼兒邊觀察ppt圖畫進行閱讀:要是我給老鼠吃餅干,老鼠會——。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看到了什么?(老鼠要喝牛奶,還要用餐巾擦嘴巴。)師:為什么它要用餐巾紙呢?
師:這只小老鼠很愛干凈,吃完東西還不忘擦擦嘴巴。它擦好嘴巴,想檢查自己擦干凈沒有,于是來到哪里呢?
(2)出示課件(二),引導幼兒觀察。
師:老鼠來到哪里了?老鼠照著鏡子,會怎么想?
(它想用剪刀剪剪長毛;它覺得自己該理發了……)師:這只小老鼠除了愛干凈,還特別愛漂亮。他一照鏡子,覺得自己的頭發不整齊。瞧,它拿起剪刀,對著鏡子理起發來。
(3)出示課件(三),引導幼兒觀察。
師:等到頭發剪好了,又發生什么事情了?(弄臟了房間)房間弄臟了,怎么辦呢?(打掃)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節。
師:老鼠照了鏡子,剪了頭發,還打掃了房間。它做的事兒真不少!你們猜猜,接下來老鼠會干些什么呢?(幼兒說,老師順著幼兒的回答連環追問。)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賞完整情節。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們來看一看故事。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老鼠看書,畫畫,站在冰箱前看畫,想喝牛奶)隨著情節的推進(2)小老鼠看到冰箱,覺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會想要一塊餅干來一起吃。(又要吃餅干了!故事又要重新開始了)小老鼠吃餅干喝牛奶后,發生了一連串有趣的事,轉了一個圈,最后又要吃牛奶和餅干了,有回到故事的開頭了,有趣嗎?
4.我們看著這圖把故事講一遍,好嗎?(集體講述故事)在閱讀到結束時,讓幼兒進行故事的'“輪回”——再讀到故事的開頭。(周而復始一遍)。
三、用故事中的語言復述故事,感受回味的快樂。
1.教師出示“范樣紙一張”,大家邊跟著教師視屏、閱讀,邊請幼兒輪流上來在范畫紙上畫出故事中的“老鼠要的東西——餅干、牛奶、吸管、餐巾紙、鏡子、拖把、盒子、被子、枕頭……書、紙、圖畫、筆、冰箱”
2.引導座位幼兒輪流循環。
四、邊吃邊談,拓展圖書
內容教師分餅干給幼兒品嘗,豐富詞匯:要是我給你吃餅干,你會——
小班教案匯總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理解故事,練習“長”的正確發音,學習詞語“長大”。
2、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FLASH故事動畫片、小棍、頭飾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米皮皮手偶:教師請來了一只小老鼠來我們班做客,它的名字叫“米皮皮”,“米皮皮”還帶來了一樣寶貝,叫“敲敲長”。它有個奇妙的本領是什么呢?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二、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1)米皮皮的寶貝叫什么?
(2)米皮皮的“敲敲長”讓哪些東西長大?
三、欣賞動畫片,學習故事中對話
1、看動畫片。
2、提問:
(1)米皮皮想讓小豆苗長大是怎么做?又是怎么說的?小豆苗就怎么樣了?
(2)米皮皮想讓胡蘿卜長大,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胡蘿卜怎么樣了?
(3)米皮皮想讓小蘑菇長大,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小蘑菇怎么樣?
小結:米皮皮想要小豆苗、胡蘿卜、小蘑菇長大,他就用“敲敲長”輕輕敲一下,一邊敲一邊說:“長長長~”,它們就長大了。
四、玩游戲
(1)交代游戲規則:
當米皮皮用“敲敲長”敲到你說“長、長、長”的時候,你們就扭一扭身體向上長,還要說“啊哈,我長大啦”。“好,我們一起來說說看,啊哈,我長大啦!”當米皮皮用小木棍敲到你說:“縮、縮、縮”的時候,你就扭一扭身體,蹲下去,還要說:“唉啊,我縮小了。”我們也來學學看吧。“唉啊,我縮小了!”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聽。
(2)玩游戲
五、遷移經驗,發展幼兒發散性思維
如果你有“敲敲長”,你想讓哪些東西長大?
小班教案匯總 篇4
目標:
1.在老師的帶領下會合拍地歌表演。
2.結合歌詞學習小鴨走,模仿小鴨叫。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及大膽地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丑小鴨》
2.每人一頂小鴨帽(用空方便面碗制成)
3.小豬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老師:“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去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咱們出發吧,好嗎?”
幼兒:“好吧。”
(教師和幼兒來到草地上找一個位置坐下)
2.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鴨》,聲音大小、高低有變化。
3.教授歌表演:
1)創設情境。教師:剛才我接到小豬的電話它生病了,我們去看看它吧,好嗎?
幼兒:好吧。
教師:那我們給它送些什么讓它開心呢?讓它快點好起來呀?
幼兒:送花、送水果…唱首歌。
教師:那我們就給它表演一個《丑小鴨》吧。
2)結合歌詞學習“丑小鴨”的動作。
a.教師:小鴨怎么走路啊?請幼兒來模仿(要領:腿兒彎彎搖啊搖)
b.教師:小鴨怎樣叫呢?(要領:胳膊胸前伸直,雙手上下張合,腿下蹲)
3)請個別幼兒、幾名幼兒表演(規范幼兒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4.在教師的歌聲伴唱下幼兒合拍地表演一遍,提醒幼兒動作。
5.全體幼兒聽音樂邊演唱邊表演,體驗小鴨的快樂情緒。
6.教師:咱們去看小豬給它帶去這個節目吧。
幼兒:好吧。
7.(到小豬家)幼兒集體表演。
活動結束: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匯總 篇5
主題《讓我試一試――方方和圓圓》
設計意圖:
本次半日活動是主題《讓我試一試――方方和圓圓》主題下的一個半日活動。在上個星期,孩子們在《吹泡泡》的子主題中,已經通過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畫泡泡等一系列活動感知了泡泡的特性,也潛移默化的感知了圓圓物體的特征。本周開始,孩子們進入了《方方和圓圓》的子主題。品嘗了圓形的食物、認識了方形和圓形以及其他各種形狀,對瓶子和蓋子進行配對等游戲。今天孩子又圍繞“方方和圓圓”將在晨談、教學活動、戶外游戲和區域游戲中感受到方方和圓圓的區別,并嘗試對物品進行整理。本次活動有以下特點:
半日活動目標:
1.觀察方形和圓形,了解方形和圓形物體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對周圍環境中物體的形狀感和興趣。
2.知道一些簡單的整理物品的辦法,能夠嘗試進行自我服務。
3.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活動中情緒愉悅。
晨間接待
1.開窗通風、整理自然角;
2.熱情的接待孩子來園,引導孩子主動跟老師問好,跟家長再見;
3.引導孩子積極的加入桌面游戲中。
晨間活動:好玩的“小尾巴”
活動目標:
1.能嘗試找出繩子的多種玩法,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
2.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愿意參加晨間鍛煉。
晨談:我的小抽屜
活動目標:
1.學習整理自己的小抽屜,初步了解物品整理時要從大到小的順序疊放。
2.知道平時要保持抽屜的整潔。
早操、早點
能夠跟著老師進行律動鍛煉,情緒愉快,精神飽滿;自覺做到有秩序的排隊洗手,并能夠安靜愉快的取用食品。
集體教學活動:有趣的盒子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了解盒子的大小、形狀、用途等不同。
2.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過程中,知道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動準備:各種盒子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盒子
1.挑選盒子,和好朋友說一說。
2.集體交流:你的盒子是什么樣的?里面是裝什么的?
3.送盒子寶寶回家(好吃的,有用的)。
二、猜猜神奇的盒子
1.猜猜神奇的盒子:這里還有一個盒子,這是什么盒子?是什么樣的?猜猜這個圓圓的蛋糕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玉米盒、鞋盒子、豆腐盒、香皂盒)
2.盒子寶寶的全家都來了,數數一共有幾個?
3.這么多盒子寶寶是怎么排隊的?(一個接一個、從大到小)
4.教師小結。
三、理理各種各樣的盒子
1.幼兒整理盒子。
2.交流:你的盒子媽媽里面住了幾個盒子寶寶?
3.小結。
戶外游戲:拉個圓圈找找
活動目標:
能夠按照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找到相應的家;在走跑中,通過觀察避免與朋友碰撞,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生活環節: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覺的如廁,喝水。
區域游戲
1.能自選個人喜歡的活動,積極游戲。玩什么取什么,不玩時把材料放回原處。
2.對所選擇的活動能夠自覺地遵守活動規則,活動中有耐心和責任心。
3.能與伙伴友好地玩,學習表達個人愿望,能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
4.有收拾整理材料的習慣,更能夠有目的地自己豐富區域材料,如從家中自帶材料等。
開放星星劇場、小來美食、點點家、寧寧醫院、嘟嘟城、巧手小屋、智慧小站七個區域,引導幼兒自主選擇進行游戲。
小班教案匯總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2、樂于參與游戲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3、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課前先學會小白鵝的肢體形象動作
2、戶外空場地一塊。
3、游戲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活動引題
(1)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變魔術————看看我變什么小動物了?(大白鵝)
“嘎!嘎!嘎!我是一只大白鵝,你們愿意當我的鵝寶寶嗎?今天媽媽要帶寶寶到外面去玩想不想去啊?那我們準備吧!”
(2)音樂律動入場:
“寶寶們我們到了,先輕輕的找個舒服的位子做下吧!”
2、教師示范配合手指謠的方式示范朗誦兒歌“今天我的肚子里藏著一首兒歌想要和寶寶們玩一個很好玩的游戲,寶寶們想不想玩啊?那我們一起先來聽聽看,這首兒歌是什么樣的?(教師配合手指搖的方式朗誦兒歌)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提問:兒歌里有誰呀?他們在干什么?到哪里去了?媽媽怎么樣啦?(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內容把兒歌帶入進去)
4、集體游戲:
剛才兒歌里的小白鵝和媽媽玩游戲,那你們想不想和媽媽一起玩這個游戲呀?
那我們就準備吧!(集體邊念兒歌邊游戲2―3遍)
5、結束部分:音樂律動《嚕啦啦》《開火車》
寶寶們,我們玩了一身汗好臟啊,跟媽媽一起洗個早吧?
呀!火車要開了,我們趕快上車回家吧。
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繪畫等活動來表現和擴展兒歌內容。這樣不僅能夠發展幼兒模仿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能促進幼兒積極動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充分體驗活動及學習語言的樂趣,并使教學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從而促進情感、能力、知識等各方面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小班教案匯總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印章畫畫,表現大大小小不同的圓圈。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重、難點:掌握好色彩的深淺。
活動準備:1、畫有小魚的圖片 2、若干瓶蓋3、顏料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特別好!大家看,小魚寶寶們也來找小朋友玩了。(音樂《小魚》)
二、講述如何用瓶蓋來表述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1、教師:我們看,小魚一邊游一邊快樂地吐泡泡(波羅波羅),那小魚是怎樣吐泡泡的呢?今天,讓小朋友們一起幫小魚吐出更多的泡泡,好不好?
2、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玩具,幫助我們給小魚吐泡泡,看看是什么呢?(拿出準備的瓶蓋)。
3、教師拿出瓶蓋和顏料,做示范。首先,將瓶蓋蘸點顏料,然后在紙片上用力壓一壓,一個泡泡就做好了。
4、小魚吐出了泡泡,這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兒:黃色的泡泡。
教師:那老師想讓幼兒們幫助小魚吐出一個紅色的泡泡,怎樣辦呢? 幼兒:蘸紅色的。
5、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做示范,在做示范的過程中講述要領。首先,蘸料的時候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然后要用力的壓一壓。
6、教師:小朋友們,會幫小魚吐泡泡了馬?想不想幫小魚把整個池塘都吐滿水泡泡?
幼兒:想。
教師:那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吐泡泡吧!
三、教師播放音樂,指導幼兒操作。
四、完成之后,要讓小朋友互相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中注意觀察和模仿。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用圓的東西畫圓形。
小班教案匯總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分組接力,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
2、以角色扮演方式,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去,增強班級凝聚力和競爭意識。
3、體育教學鍛煉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教學準備:
1、兩個小鱷魚的圖畫形象
2、一些路障和兩把小椅子,四個小圈
教學過程:
一、游戲介紹
1、小鱷魚要過河,但是要經過很多的路障(6個左右)
2、每個小朋友都是小鱷魚,將自己身上的小鱷魚當做接力棒,在完成一次障礙后把黏在自己身上的小鱷魚轉貼在下個小朋友的身上
3、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
二、開始游戲
1、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進行對抗賽
2、開始游戲,遇到路樁繞一圈,遇到椅子跨過去,遇到圈圈單腳跳
三、游戲點評
1、哪一組更快,同時更有秩序
2、哪些小朋友特別的快
教學提示:
在游戲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游戲的秩序
教學后,表揚所有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小鱷魚
教學反思:
游戲秩序的重要性
情景描述:
首先,將游戲的規則教會幼兒,然后將全班分成兩組,面對面進行對抗接力賽。每個幼兒在教學的過程中都表現得十分積極和興奮,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為自己隊的幼兒加油,輪到自己的時候就顯得緊張又快樂。當遇到路樁就繞一圈,遇到椅子跨過去,遇到圈圈單腳跳,路障形式多樣,因而他們特別喜歡這個游戲。
教學分析:
1、大班孩子雖然對游戲的規則的掌握程度很快,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還是較短,同時幼兒比較容易忽略游戲的一些小規則
2、幼兒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比賽而顯得有些緊張,也會不遵守規則
反思調整:
1、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幼兒容易分散注意力,在玩過一兩次之后就容易削減對游戲的積極性
2、每個幼兒在體育能力上也是有差異的,所以在教學過程需要老師盡可能的照顧到這些孩子,以提高他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匯總 篇9
設計意圖
人們都說童年是豐富多彩的,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快樂的,快樂在哪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使健康教育更貼近幼兒生活。為此設計了《快樂寶貝》活動。適當的活動不僅幫助避免糾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幼兒不良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出現,增強社會適應性,促使了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
活動目標
1、能夠結合“心情卡”講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初步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學習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
活動準備
1、剪好的圓形心情卡片,彩筆。
2、小鏡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把你現在的心情告訴我?
基本部分:
1、觀察心情卡,了解高興、傷心等不同的情緒,講述自己的心情。
(1)出示心情卡(高興的表情),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么了?他為什么這么高興?他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媽媽給他買新衣服了;媽媽帶她去動物園了;媽媽讓她玩電腦了等等)。
(2)在生活中你有過高興的事情?請你說給大家聽。
(3)出示心情卡(傷心的表情),
問: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娃娃怎么了?他為什么這么傷心?(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沒有朋友和他玩;他找不到媽媽了等等)
(4)你有沒有過傷心的事情?請你說給大家聽。
2、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會怎樣,學習幾種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體健康。
(1)你覺得高興好還是傷心好?(高興)
(2)如果遇到傷心或是生氣的會怎樣做?(唱歌、跳舞等)
教師小結:如果人經常的傷心、生氣會對身體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學會讓自己快樂起來,比如:找好朋友玩;自己玩玩具;唱歌、跳舞都是讓自己變快樂的好方法。
3、師幼共同做表情游戲:
幼兒照鏡子。聽教師指令做不同的表情,如“變變變、我變得很快樂。
4、制作心情卡:
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動手制作一個心情卡。
為幼兒發心情卡,指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眼睛、鼻子、嘴巴,想想現在的心情是高興?還是傷心?仔細觀察高興時眼睛、嘴巴怎樣?生氣時什么樣子?
→ 點擊查看“幸福寶寶”的其它作品 ←
結束部分:把自己制作的心情卡圖片布置成心情墻,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情。
5、快樂寶貝
1、你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快樂的好辦法。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當遇到讓我們生氣的事情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可以都通過這些方法來幫助自己和別人快樂起來,對嗎?
2、你們今天快樂嗎?快點給我一個你們最快樂最開心的表情!我看見你們開心,我也很快樂!讓我們做一個永遠都快樂的寶貝吧!
3、請把你們最快樂的表情送給在坐的每一個人,然后說聲再見!
活動延伸
和幼兒創建一個心情區角:《讓我變快樂》,在區角中放有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戲的道具、圖片等,讓幼兒在自己的好朋友之間找到快樂,幫助好朋友找到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通過觀察心情卡,讓幼兒了解了他人及自己心情的變化,知道心情好壞對自己的身體影響是很大的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在和孩子們談話的過程中聽到他們說的最多是高興的時候玩電腦,現在有的孩子玩電腦已經上癮,如果處理不好影響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在活動中我提醒孩子們電腦不要多玩,并且學會當媽媽不讓玩電腦時,自己應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收到了好的效果。通過動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兒對各種表情掌握的很好,這次活動的目的是達到了。
不足之處:
活動過程中也有讓我忽視的地方,比如只注重對以前不愿回答問題的幼兒鼓勵很多,而忽略了其他幼兒,這在以后的活動中是要彌補的。語言不夠精煉,在今后的學習中要不斷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力爭上好每一次活動,讓孩子快樂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
小班教案匯總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理解童謠內容,萌發對小鼓的喜愛之情。
2、學習對童謠的理解、表現能力。
3、理解童謠內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誦童謠。
4、培養初步的知識經驗遷移和仿編能力。
5、理解童謠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6、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隹備:
1、知識準備:
自由玩小鼓并聽小鼓的咚咚聲。
2、物質準備:
小鼓,多媒體設備,課件: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圖片及聲音。
3、物質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鼓,裝飾布置環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我的小鼓響咚咚》的音樂背景下帶幼兒拍手唱歌坐好。
提問:小朋友們,剛才你聽到歌詞里面有什么?
二、展開教育
(一)引導幼兒理解并學習朗誦童謠。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一遍童謠。
2、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一遍童謠。
3、幼兒跟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
4、請個別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4人一組,分2-3組)
(二)引導幼兒仿編童謠的后兩句。
1、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根據6種圖片如: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說出6種相應的象聲詞)提問:小鼓還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呢?(當幼兒說出小鼓做的一種事情,教師出示相應課件圖片及聲音,請6個幼兒分別說出與6種聲音相應的象聲詞及做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仿編童謠。
(三)根據以上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自由仿編童謠。
三、活動結束教師小結活動過程,帶幼兒把自己編的童謠帶回去給別的小朋友聽。
四、活動延伸幼兒在午睡時,同伴可以引導幼兒用關心他人,不影響他人的正確行為來表現。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積月累,潛移默化。
附童謠:
我的小鼓響咚咚我的小鼓響咚咚,我說話兒它都懂,我說小鼓響三聲,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說聲:“懂,懂,懂”!。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教師本身的示范引導作用不可忽視。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師要學會大膽放開自己,讓自己充分為自己的教學活動服務。親切的態度,夸張的語態,優美的歌聲等等。這些都是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所必備的。
教學點評:
活動重點立足于“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誦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仿編”。因此,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充分感受、理解童謠,體驗作品語言的結構形式、韻律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擴展想象,仿編童謠。小班仿編活動的特點是:只要求幼兒在原有詩文的基礎上換詞,通過改變某個詞來體現詩歌的變化。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仿編,更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征。因此,在活動中教師創設“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運用直接示范朗誦和邊做動作邊朗誦的方式調動幼兒眼睛、耳朵等多種感官去欣賞和思考,從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謠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運用“出示動作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象聲詞”——“根據動作和象聲詞仿編童謠的后兩句”——逐步過渡到“脫離圖片自由想象仿編”的模式,師幼互動積極有效,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愉悅,較好地完成了仿編目標。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
小班教案匯總 篇11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增強幼兒跑的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小風車若干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做準備活動。
2、出示小風車,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風車被風吹起的時候是不是會轉呀?那你們喜不喜歡風車呀?
3、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師:你們每人拿一個小風車,然后分散站在場地一端的起跑線后。老師會念:小風車,真好玩,我一跑,它就轉。你們聽老師的口令,手拿風車,向場地另一端線跑去。重復3--4次。要求幼兒要向指定的方向跑。
4、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聽口令往指定方向跑。
5、變換游戲玩法,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聽信號變換動作,并進行下蹲、平衡、腳尖走等綜合練習。
6、游戲結束。
表揚鼓勵幼兒,并做放松運動。
四、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小風車。
小班教案匯總 篇12
一、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嫩綠的小草紛紛探出了頭,美麗的花兒競相開放,孩子們有著去春游的沖動與愿望。上周五,我園組織了一次去上海動物園的親子游,他們帶上大大小小的食品,當然,很多一部分都是瓶瓶罐罐的東西。遺憾的是我班參加親子游的孩子只有少數,剩下的孩子只能無奈地聽同伴的講述,看老師拍攝的錄像,眼中流露的是羨慕與向往,并且吵著爸爸媽媽也要帶他們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孩子們用瓶瓶罐罐作為玩具,滾、踢、推甚至是壘高,對此親睞有加,常常是不亦樂乎。為了滿足這一部分孩子想去春游的需求,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挖掘出瓶子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活動試圖在生活中整合,以“春游”為主線,從整理瓶蓋到裝食品,最后去春游,孩子們一直尾隨自己生成的內容開展下去。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為瓶寶寶選擇合適的蓋子蓋緊,初步知道瓶蓋的作用。
2、根據瓶蓋上的圖案要求,會按數取物和按物取數。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操作,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流。
三、環境創設:
1、部分幼兒已經有過春游的體驗。
2、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式帶蓋子的瓶子與罐子。蓋子上粘有圓點卡,瓶子上粘有糖、餅干、瓜子等食品。
3、每個幼兒自備一個小包。
4、部分幼兒去上海動物園的錄像帶,VCD,錄音機,歌曲《去游玩》的磁帶。
四、活動流程:
看錄像——蓋瓶蓋——裝食品——去春游
(一)看錄像
1、這是什么地方?前幾天,我們有些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到上海動物園去游玩,可高興了。你們都帶了哪些好吃的東西?
2、但有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要去上班就沒有和我們一起去,一直很不開心。你們想不想去游玩?
3、老師準備了許多食品,想放在瓶子里,可一不小心,瓶子、蓋子全打亂了,這可怎么辦?
(二)蓋瓶蓋
1、引導幼兒討論:沒有了蓋子,瓶子和罐子好用嗎?為什么?
2、小結瓶蓋子的作用:沒有蓋子里面的東西會掉出來,還會把東西弄臟,用起來不方便,吃的東西也會變得不衛生。
3、請幼兒為瓶子找到合適的瓶蓋。
4、幼兒操作,蓋上瓶蓋并擰緊。
5、啟發幼兒談談:你是怎么找到最合適的蓋子的?
6、幼兒再次嘗試用擰、按等方法蓋瓶蓋,檢查是否蓋對了,蓋好了。
二、裝食品
1、引導幼兒先正確點數,瓶蓋上的圓點數量和數字。
瓶子和蓋子都找到了,我們一起把這些好吃的東西裝到瓶子里去。看一看,蓋子上都有些什么?
2、根據圓點的數量與瓶子上所示的食品投放相應數量與品種的的食品。
瓶子上有些什么?瓶子上有什么圖案,我們就裝這樣東西,而且照著瓶蓋上的數量去裝。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啟發幼兒談談:你是怎么裝這種食品的?
三、去游玩
1、把瓶子裝在小背包里。
這么多的好吃的東西都已經裝到瓶子里了,我們帶上它們一起去春游。
2、播放歌曲《去游玩》,邊唱歌邊走出活動室。
小班教案匯總 篇13
一、活動目標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動物熱心、聰明的美好心靈。
理解和學說動詞:"推、鏟、扒、掃等。"
二、重點與難點
感知小動物掃雪動態,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動物的典型特征學說相關動詞。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課件
2、制作道具:豬鼻子,象鼻子,鴨嘴巴,松鼠尾巴,狐貍尾巴等。
四、設計思路
作品描寫了美妙的雪景和美好的心靈,巧妙地將動物各自的特征與動物掃雪的自動態融為一體,既能使兒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更能領略小動物們熱心、聰明的美好心靈。
第一,本設計首先以故事為藍本,觀察圖片,展開討論,對重點部分適當擴充內容以強化感知。
第二,結合小班認知特點,運用道具在活動中通過形象化的動作來體會動詞的含義如鏟、推、扒、掃等
第三,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欣賞故事,提高幼兒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五、活動流程
談話--游戲--欣賞--擴展
談話:
(1)觀看課件
教師提示:一天早上,小動物走出家門一看,都感到很奇怪,小路怎么沒有了?小路到哪兒去了?
(2)設問:小動物怎么啦?怎么會摔跤的?然后可插入孩子們和小動物對話。例如:"小豬快爬起來,不要哭"等。
(3)討論:他們是怎么掃雪的?然后學說動詞:鏟、推、扒、掃。
2、游戲
引導孩子學小動物掃雪。
可讓孩子自選道具,如豬鼻子,鴨嘴巴,松鼠尾巴,狗抓子,學著小動物掃雪,游戲結束后,說說怎么掃雪的。
《冬天的小路》反思
此活動共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談話環節,這一環節使幼兒回顧了通天的基本特征以及雪的特征和雪的樣子。
第二環節是學習故事。通過問題“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為什么掃雪?”“小動物都是怎么掃雪的?”等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對小動物的模仿,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并逐漸在引導的過程中使幼兒明白小動物掃雪的原因:雪把小路蓋上了,小動物們看不到路了,它們走在雪路上,都被雪滑倒了。并且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被雪滑倒是件很危險的事,還產生了如果下雪了要主動去掃雪,不讓爺爺奶奶摔倒等關心、幫助他人的想法。
第三環節是學習動詞。在學習“推”、“鏟”、“扒”、“掃”等動詞時,我主要是讓幼兒按自己的理解進行肢體語言模仿的方式,在動靜結合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這四個動詞,同時也在模仿的過程中,使幼兒了解了小豬——鼻子、小鴨——嘴巴、小狗——爪子、小松鼠——尾巴的明顯特征。
最后環節是小結部分,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小動物們把雪掃干凈了,非常的高興,這不僅自己走在小路上安全了,方便了自己,同時也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發現這一環節應調整放在第二環節中,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同時,也鼓勵、表揚了那些已經產生下雪主動掃雪幫助他人想法的幼兒,肯定他們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其效果會更好,而且對幼兒還有一種激勵的效果。
這一點是需要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慢慢去體會,逐漸把握,也是經驗的逐漸積累,來提升教學的靈活運用。
小班教案匯總 篇14
[幼兒分析]
幼兒園小班的小孩,他們年齡小,對于生活中見到的圓的東西太多了,可是需要有條理的說出來,還不是太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了相關情境,讓幼兒感覺到就在自我的身邊,容易為幼兒所理解。
[思路分析]
1、經過故事《圓圓樂園》讓幼兒了解我們的身邊有哪些物品是圓的,這些物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圓在生活中的應用,為孩子的想像打開空間。
2、逆向思維活動:想一想,如果將生活中的圓換成別的形狀,會怎樣樣呢借助生活環境,為孩子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訓練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事。
3、擴散思維:想一想,平時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看到圓,你還想到了什么呢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力,近距離地感知生活中的圓。
4、操作活動:添添畫畫,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大膽想像和繪畫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創新本事。
5、活動體驗:玩一玩,啟發幼兒創新圓的各種玩法,看誰玩的花樣多,讓孩子在玩過程中,認識圓的特性。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了解生活中的圓。
2、喜歡聯想,發展幼兒擴散思維品質,大膽想像。
3、喜歡探索,在體驗中體驗創新思維的樂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4、培養幼兒喜歡繪畫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圓圓樂園的圖片,羊角球,皮球、鐵環、陀螺、呼啦圈、小籃球架等,添畫示范畫:花,太陽等,圓形拼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講述故事《圓圓樂園》
(二)擴散思維活動: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力,近距離地感知生活中的圓。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了圓圓樂園里有好多東西是圓形的,動動小腦筋想一想,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是圓的
(三)逆向思維活動:提出假設:寶寶們想一想,如果把汽車的車輪變成三角形的,行不行呢為什么呢引出圓的特性。
(四)讓孩子動手操作:添添畫畫,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大膽想像和繪畫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創新本事。
孩子們,今日,教師還請來了一位魔術師,他有一塊神奇的魔板,能讓一個圓變成一樣東西,他會變出什么呢讓我們來看一看。(教師操作電腦繪圖)
孩子們,你能把一個圓變成什么呢幼兒自由說,那讓我們也來做魔術師,看看能把一個圓變成什么,好不好讓幼兒動手操作,發現。
(五)教師出示多圓的拼圖。
看,孩子們,剛才我們用一個圓變成了好多東西,教師用好多個圓,變成了什么(蝴蝶、毛毛蟲、小雞等)
(六)活動體驗:玩一玩,啟發幼兒創新圓的各種玩法,看誰玩的花樣多,讓孩子在玩過程中,認識圓的特性。
剛才我們認識了好多圓的東西,它們可好玩了,今日教師準備了好多圓形的玩具,我們一齊來玩,看誰玩的花樣多與幼兒一齊活動。
[活動延伸]室外游戲
在活動室里地方太小了,讓我們到院子里一齊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緊扣教學目標開展活動,設計結合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經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玩一玩等多種方式展開創新思維活動,培養了幼兒主動參與想像、操作的本事。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添畫,放手去玩,使幼兒從不一樣角度發散思維,體驗發散思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