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精選14篇)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
教學要求:
1.進一步掌握aabb式的重疊詞。
2.借助拼音拼讀故事,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
3.學唱歌,續編歌詞。
重點難點:
續編歌詞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萬花筒——aabb重疊詞
1.出示卡片(清清楚楚快快樂樂):生認讀詞語并說出詞語特征。
2.大家齊收集:
說出自己熟悉的這類詞語。
3.了解如何判斷這類詞
1)師出示:清清楚楚——清楚
2)引導學生練習
高興——高高興興上下——上上下下
……
4.比較句子
1)出示:
花兒開了。
花兒張開了笑臉。
下雪了,樹兒都白了。
下雪了,樹兒都披上了銀光閃閃的長裙。
2)生說出兩句的異同。
3)師引導學生:第二句是用擬人手法把植物當人來寫,生動具體。
4)生練習把句子說生動具體:
小樹在晃動。(小樹在點頭)
桃花開了。(挑花露出了笑臉。)
……
5.讀讀背背
1)出示帶有拼音的'古詩>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2)生借助拼音自讀
3)師范讀
4)生,讀背。
第二課時
(三)大舞臺
1.出示歌曲
2.生聽錄音歌曲
3.師生唱歌曲。
4.引導學生續編歌詞。
一只小花貓,喵,出門找魚兒,喵,喵喵,叼著魚兒回了家。
一只小黃狗,汪,出門找骨頭,汪,汪汪,咬著骨頭回了家。
一只大白鵝,哦,出門去玩耍,哦,哦哦,池塘戲水不回家。
……
5.展示學生續編的歌詞。
6.生開心地唱自己編寫的歌兒。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2個生字,學會6個生字和筆畫。
2、 通過理解課文,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能力。
3、 通過學習課文,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嗎?見過海邊的漁村嗎?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朋友丁丁一住在海邊,他也想給你們講講漁村里的故事,你們愿意聽嗎?(這種導入可以使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所見所聞入手,讓學生感受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景,然后再引入課文中,體會作者用美妙的語言所概括的情景時時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 自學
1、 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漢語拼音,再把這些字讀給同桌聽一聽,讓他檢查你讀得準不準。
2、 跟同桌互相指著生字條讀一讀生字。
3、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一起讀。
4、 小組合作,幫助那些還有不認識字的同學把生字學會。
5、 師出示故條,讓學生當小老師幫助認字。
(這種學生自學的活動方式能讓學生有充分、自由的時間來進行支配。學生知道自己認識生字的情況,一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習。在實踐中發現讓學生當小教師比老師講解時學習效果好,學生更加喜歡這種平等的交流方式。)
三、 誦讀
1、 你喜歡兒歌的哪一句,讀一讀。
2、 誰能把整個兒歌讀一讀。
3、 聽老師讀一讀好嗎?
4、 學生練讀后,指名配樂讀。
5、 全班配樂朗讀。
6、 評價:每句評價(斷句、感情、重音);整文評價(標點符號、流利、感情);
(這種生生之間的評價能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這種評價比師生之間的評價更容易接受,更加自然。讓課堂充滿民主的氣氛。)
四、 教師展示大海里的物產圖片,布置學生回家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家住在大海邊》課文內容,誰能把課文讀一讀?
二、 練習背誦
1、 去掉兒歌中每行的后5個字,讓學生練習背著填一填。
2、 那么老師把拐棍拿走你會背嗎?
3、 學生有感情背誦。
三、 對話交流
1、 能把你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讀一讀嗎?
2、 聽了他們的介紹,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
3、 誰找到圖片給同學們展示一下好嗎?
4、 說一說你對大海的印象。
(有布置一要有檢查,這種收集資料并交流的方法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多和語言能力的增強可讓學生更開放地交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四、 寫字
1、 師先讓學生寫一寫自己能寫好的字,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 師范寫事。先教筆順,再教間架結構。
3、 互相看著同桌寫得好不好,如果好就獎勵給他一個小五星。
第三一課時
一、 導入: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或是背一背?
二、 練習
(一)1、課文中的老爺爺有說不完的故事,你們想請他也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嗎?
2、那你們可要注意聽啊,這個故事里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結果怎樣了?
3、聽后學生匯報。
4、讓手磨轉的那句話怎么說?什么話能讓它停下來呢?
5、聽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1、老師這里有兩句話,你能讀一讀嗎?
展示臺出示: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2、能像這兩句一樣說一說嗎?
我家住在,有位。
3、 你們認為誰說的句子好,把它記住好嗎?
4、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叫句子接龍。比如老師說小鳥住在大森林,你就要接著說大森林里有只啄木鳥就這樣頭接尾,尾接頭地說下去。
(練習中的游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即興造句的能力,可以在今后的練習中經常練習。)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3
教育目標:
A、知識與能力:
1、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相關詞句。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的生長有密切的關系。
3、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B、過程和方法:
1、在自由讀、分角色讀、為動畫配音讀、理解讀中讀通、讀懂、讀好課文。
2、朗讀發言時儀表大方,聲音響亮,表達時語言清晰流暢。
3、學會圈圈畫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C、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在表達與傾聽中學會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完善自己。
2、感受雨點兒的可愛,感悟雨點兒給人類、給世界帶來了美麗。
3、在具體的交際環境中,感受與人友好交往、合作的樂趣,在交際中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際關系。
課前預熱:看詞學聲、做動作。(課件)
青蛙唱歌、天上有彩虹、數星星、種子睡覺、種子喝水、種子發芽、長出小草、花兒開放、下小雨、下大雨、下雷雨、狂風暴雨
一、呼喚雨點兒,引入新課
噓、你聽!閉上眼睛仔細聽,聽到什么了?(課件:播放小雨的聲音)呀!真的下雨了,快伸出你的小手,仰起你的小臉,讓雨點兒輕輕地落在你的手上、臉上,你感覺到什么了?
你喜歡這些雨點兒嗎?快和它打個招呼?、注意:“雨點兒”只能發作兩個音、
(課件:大大小小的雨點飄落下來)你看、你看、這是一個大雨點兒,我們快叫叫他,這是一個小雨點兒,快也招呼他一下,又來了一個大雨點兒
二、學習第一段,練習朗讀。
這么可愛的雨點兒,我真想一個個都認識他們,你們幫我一起數一數好嗎?一、二我數得眼睛都花了,你們數清了嗎?原來是(課件:出示句子)。
讀一讀。注意:、“云彩”、“下來”讀輕聲。
再讀一讀課文,邊讀邊做動作。
三、朗讀對話,引導質疑
(課件)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雨點兒從云彩中飄落下來,半空中,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在說悄悄話呢。讀課文2、3、4節,畫出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在說些什么,并練一練該怎么讀。
(課件:對話部分變色)引導學生明確哪些是大雨點說的話,哪些是小雨點說的話,哪些是提示語。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是大雨點兒,你們來做小雨點兒好嗎?“你呢?”讀得真好聽,把問號讀出來了。大雨點還想聽一聽,哪顆小雨點兒問得最好聽、最可愛?我聽明白了,原來是你們在問我( )
我們來換一換好不好?繼續讀。
(課件:雨點兒對話的動畫)為動畫片配音。(頭飾)
(實物投影)練習:現在我們發現:小雨點兒要去、),大雨點兒要去、1、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2、有花有草的地方
說說:這分別是怎樣的`地方。(圖畫出示:這就是有花有草的地方,這就是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四、自主合作學習,探究小雨落下后的變化。
說著說著,小雨點兒就和別的雨點兒們一起飄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點兒也果真和伙伴們一起飄落到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了。不久(課件:出示
第5段)讀一讀課文。
要是能把這些變化換一種方式表現出來,比如畫下來一定也挺不錯,想試一試嗎?好,希望自己像小雨點兒那樣去有花有草的地方的同學拿好課本和水彩筆到這邊集中,大雨點兒們請都飄落到這邊。不久,小雨點兒飄落的地方,大雨點兒飄落的地方、然后拿出水彩筆畫一畫。(配樂)
畫好了嗎?好請展示你們的作品。請你說一說:我是,我去過的地方,(雨水沖洗了灰塵,顏色更清、更艷;有不少草從地下鉆出來,不少花開放了;喝飽了水,挺起了身子更有精神了)(適時進行句式訓練:從來。)雨點兒看著這些變化,心情怎樣?讀一讀句子。
有個小朋友在電腦中也畫了,想看看嗎?(課件:播放動畫)
那些花兒、草兒一定很感謝雨點兒們,他們會怎么說呢?誰能幫他們把感謝的話說出來。(帶頭飾表演說)
雨點兒們又會說些什么?
練習朗讀(播放背景音樂)
要是你也是一滴雨點兒,你想去哪里?
五、復習生字、新詞。
課文中的新朋友搬進了新家,現在他們正在舉行聯歡晚會,歡迎你也參加,你想去嗎?行,進門總該和他們打個招呼,要是叫錯了他們的名字可是件很不禮貌的事。我們先來準備一下。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同伴求教。(開小火車)(課件:一個一個出示新詞)
聚會結束了,新老朋友排著隊和我們道別,我們再和他們打個招呼,說聲再見。(讀下面的兒歌)
從天空里,
飄落下來,
像好吃的果汁,
樹兒花兒都喜愛,
都張開嘴巴在喝它,
這樣才能快快長大。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4
教學目標:
1、能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云南歌會的特點。
2、能結合《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原文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云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3、能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云南的歌會的特點。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語言。
教學難點:
能結合《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原文中的關鍵語句,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云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云南的歌會》,作者沈從文。原文的標題是‘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選中的課文有刪節。而在刪節中有這樣一段話:‘參加云南跑馬節,我其實另有所會心,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就把我引誘過去……’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這一年,正在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沈從文先生到云南參加跑馬節,目的是為了從馬鞍韉油漆的工藝中找到中國漆器加工工藝的相關資料,但沒過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會吸引了。沈先生究竟發現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重難點字詞辨析
1、明確重難點字詞的音與形
2、齊讀字詞
三、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拿筆圈點勾畫,標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會的特點)
2、教師提問:“云南的歌會與我們平時通過電視或其他途徑聽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學生交流討論
4、教師總結
場 合 形 式
山 野 對 歌
山 路 漫 歌
村 寨 傳 歌
“沈從文先生發現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聽到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歌聲,云南的人民就是這樣在美妙的歌聲中生活著,這一點,我們也從課文中發現了。”(板書: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說的‘更新的發現’僅僅是指這些嗎?沈先生還發現了什么?”
四、再讀研析
1、研讀提示
“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于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
——沈從文《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
“同學們,在沈先生的原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動動腦筋,你能從這句話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嗎?”
2、研析“活人”二字(重點研析對歌的年輕女人)
(1)教師提問:“這是怎樣的女子?你從何得知?”
(2)學生交流討論
(3)教師點撥分析
A、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外貌一段文字,尤其關注有關色彩的.詞語。
B、重點研讀年輕女子蕩秋千一段文字,尤其關注數詞及描寫女子狀態的詞。
C、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唱贏后的表現一段,尤其關注下列加線詞語,這些取得勝利后的“反常”表現體現了云南女子的淳樸本色的美。
“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于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發,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顯得輕松快樂,拉著同行女伴,走過江米酒擔子邊解口渴去了。”
(4)教師總結
——活潑開朗(打吆喝、蕩秋千)、聰明有智慧(對手強、一連唱敗三個對手)、漂亮健康(臉色、衣著、裝飾等)、大膽(蕩秋千的表現)、淳樸本色(年輕女子唱贏后的動作)
“在這里,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寫出了云南的歌會中年輕女子的活潑開朗、聰明智慧、淳樸本色。此外還有山路漫歌中的趕馬女孩、山寨傳歌中活躍的人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
“那么,在云南的歌會中,鮮活的僅僅是人嗎?”
3、研析“寫景”一段
(1)學生朗讀
(2)教師提問:“我發現剛才同學們讀的這段文字里出現的景物都很普通啊,無非是云南當地常見的花鳥。這樣常見的景物在沈從文先生的筆下是怎樣變得鮮活起來的呢?”
(3)學生交流討論
(4)教師總結點撥
“報春花雖然常見,但擬人修辭的運用卻讓它不普通了,一個充滿情趣的鮮活生命就這樣躍然紙上。”
“這一段景物描寫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美妙有情。在這個連鳥都忍不住唱歌的美好景致中,誰不想放開歌喉唱幾聲呢。”
“沈從文先生在這里發現了美好的景是可以催發美好的情感的,而帶著美好情感唱出的歌即使聲音沙啞、即使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依然悅耳動聽。云南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就這樣孕育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板書:生命)
五、品讀感悟
1、教師提問:“沈從文先生的這次云南之行發現了云南人民每天都生活在美妙的歌聲中,發現了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每一個生命都是那樣的鮮活。那么,它還有別的發現嗎?”
2、學生討論交流
3、重點分析文章結尾的“原來如此”的含義
(1)提問:“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什么樣的情境下會用到這個詞?它通常表達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
——恍然大悟、驚喜發現
(2)提問:“這一次看金滿斗會,沈先生有哪些驚喜的發現,又悟到什么呢?”
——日常辛苦勞作的平頭百姓打扮得光鮮亮麗,似乎全然忘卻了平日的辛勞。
——最活躍的反而是老人,他們不因年老、牙齒脫完而沮喪,而是快樂、熱情地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4、教師總結
“沈從文先生的這次云南之行不僅發現了云南人民生活在美妙的歌聲中,也不僅發現在云南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每一個生命都那么鮮活,更發現了云南人民樂觀積極的生命狀態。”(板書:云南的歌會、發現、原生態)
六、收束點撥
“這一次的云南之行,沈從文先生在云南的歌會中完成了他的發現之旅,而我們也跟隨沈先生的筆觸完成了我們的發現之旅。”
“然而,沈先生為什么如此關注云南人民積極快樂的生命狀態呢?《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在創作時有怎樣特殊的背景呢?云南人民的這種樂觀心境又給處于人生特殊時期的沈從文先生以怎樣的啟示呢?”
“同學們,去閱讀一些沈從文先生的傳記及代表作品,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發現。”
板書:
【教學反思】
有關沈從文的背景資料和《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的原文資料為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正因為對相關資料的深入研究,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這篇文章,又因為深入理解了這篇文章,我更走近了沈從文先生。于是設計了這次“發現之旅”,希望能帶領學生走進去,并幫助學生擁有奇妙的發現。
然而,因為時間的倉促、對學情的不甚了解以及自身在設計上的考慮不周,整節課完成后,感覺有些累。
一、教學內容過于飽滿,學生活動減少,導致教師在課堂推進中顯得較為吃力。
根據教學設計,這篇課文中幾乎每處重點內容都已涉及,而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要讓學生找到這些內容,還要讀懂讀透,實屬不易。因此,該教學設計如能將一些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合并或作適當的刪減,教師授課過程中會更加從容一些。
二、細節問題設計欠缺,對學生啟發不夠,導致教師在某些問題的分析中籠統含混,學生無法從中領會清楚教師的設計意圖,課堂效果欠佳。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在大的程序和環節上思路很清晰,但在某些具體問題的設計中缺少了匠心。如分析“人美”和“景美”的兩個片段教學中,均存在不少隨意性,不少字句的分析不透不妙,難以幫助學生真正體味到這兩個片段寫作的妙處。如能精心設計幾個巧妙的小問題啟發學生,學生的收獲會更多一些。
總之,這節課給我的收獲很多,遺憾更多,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努力揚長改短,使課堂教學更加完善。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5
第二單元 快樂校園
(A卷)
測試部分
題號
總分
等級
得分
小朋友們,我是花仙子 ,讓我們一起去采集學習的碩果吧!
一、比一比,哪座房子最漂亮。
我能準確拼讀這些詞語,還能寫得漂漂亮亮。(16分)
二、請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它們的好朋友。(16分)
( )問 ( )筆 橋( ) 形( )
( )線 ( )才 高( ) 粗( )
廣( ) ( )難 ( )面 ( )少
四( ) ( )為 到( ) ( )陽
三、看好要求,再寫也不遲。
超級模仿秀。(10分)
1、照樣子,寫出下面字的部首。(4分)
徐( ) 盆( ) 涼( ) 級( ) 底( )
2、⑴ 照樣子,寫字。(3分)
手—(把) 衣—( ) 土—( ) 舟—( )
⑵你還發現哪些字做部首時樣子變了,請再寫出三個。(3分)
— — —
四、請找到和下列字讀音相同的字,再組詞。相信你一定會做得更好!(9分)
深——( )( ) 手——( )( )
做——( )( ) 笑——( )( )
魚——( )( ) 園——( )( )
五、把能搭配的.詞語的手拉起來。(8分)
贊許地 通過 抬 桌子
順利地 檢查 抓 小雞
仔細地 走著 搬 木頭
興奮地 點頭 捕 鯊魚
小朋友們,你們可要幫幫俺老孫哪。
六、這道題是八戒 出給孫悟空的,他要悟空把不是一類的劃出來。(8分)
1、蜜蜂 松鼠 蜘蛛 蚊子
2、猴子 山羊 麻雀 貓頭鷹
3、飛蛾 蝙蝠 燕子 烏鴉
4、黃瓜 絲瓜 西瓜 南瓜
七、認真朗讀下面的句子。把語氣相同的句子連起來。(6分)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行嗎?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 行!
鄧爺爺來了! 這道題好答。 你真行。
八、這樣的句子我也會寫。(4分)
小朋友們,可要細心呦!
例: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
勞動委員是我們班的李小青。
劉陽是我的好朋友。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6
一、課題的選定:
略讀課文怎樣教?怎樣學?這個問題長期以來許多老師對略讀課文怎樣教、怎樣學感到困惑。
我們年級組的老師認為,略讀課文不列入考試范圍,在客觀上為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探索,為學生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更為自由的空間,也為略讀課文的教學研究提供了寬松的環境。因此我們年級組決定把這次的教研課題定為高年級略讀課文的教學,讓大家一起來探討下略讀課文究竟應該怎樣進行教學?為教師改進略讀課文的教學提供借鑒,從而發揮略讀課文教學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及個性發展過程中的獨特作用。
二、略讀課文教學應體現的基本理念:
通過我們集體備課研究,我們認為略讀課文的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1.強調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略讀課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和合作交流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于自讀和交流。因此,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更應該強調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適當給予點撥指導,從而真正地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
2.承認差異,提倡個性化閱讀。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心理過程。我們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提倡學生個性化理解。教學中應避免要求過高過全,要多給學生提供選擇不同學習內容和方法的機會,多給學生提供展示不同潛能的機會。
3.加強課內外聯系,適度拓展、延伸。略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成為聯系課內外閱讀的橋梁,要根據課文特點,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如: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理解課文,豐富學生的認識;引導學生評價文章的成敗得失,提高學生的賞析水平;結合課文內容,在課前課后閱讀、書籍,收集相關資料,加大學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課文的'某些內容,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某些問題的興趣等。
所以,我們初步確定了略讀課文的基本教學模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三、教材分析:
《索溪峪的“野”》是第十一冊六單元的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略讀課文。編者在第十一冊六單元中安排了一個新的要求,即: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在學生學習了兩篇精讀課文《鳥的天堂》和《第一場雪》以后,安排了略讀課文《索溪峪的“野”》,意在讓學生能在精讀課文掌握學習之法之后,運用其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在理解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采用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并借助課文的準確、豐富、生動的語言描述,體會作者通過運用對比寫法,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給我們具體描寫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作者暢游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四、教學設計: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自然風光的文章,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敘述和描寫,結構性強,全篇用一個“野”字概括出索溪峪的特點,然后分別從山野、水野、動物野、游人野等四個方面進行具體描述。每段也是先概括出特點,然后再具體描寫山如何野,水如何野、動物如何野、游人如何野。在具體描寫中用語豐富、準確,還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等。針對本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根據課型特點,課文自身的內容特點,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我確定出本課的
1、 教學目標:
1)認識“賦、淑、撅、奧、滌”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祟尚純真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2、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索溪峪的“野”表現在哪些方面,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教學流程:
1)從課題導入新課
2)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悟表達之法
3)選段賞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體會作者心情,領悟表達之法
4)拓展
五、設計中的困惑:
在備課中,在處理如何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我不知道在教學中要不要把本課的表達方法: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這個概念)在教學中提出來,后來經過和同組老師研究,決定還是在教學的最后把這個概念提出來。
六、教學反思:
1、上完這節課后,我感覺這節課上得意猶未盡。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語言優美,雖然在教學中,我已經放手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朗讀來體會索溪峪的“野”,但這篇課文畢竟不是精讀課文,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選擇一個重點段(山“野”)來進行重點欣賞,那么喜歡其他段的同學就沒有得到充分的朗讀欣賞。因此,上完這節課后,“長篇幅的略讀課文如何在一節課內來完成?”是我們遇到的又一個難題。
2、“如何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是我上完這節課后思考的第二個問題。在教學設計中,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經過和同組老師研究后,制定了教學方案,但在實際操作中,效果卻并不好,給人感覺出來得有點突兀。上完課后,我調整了教學思路,如果在學山“野”這段時,問學生,這段主要寫什么?你是從課文哪句話知道的?這樣學生就知道了這就是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這樣可能比在課文最后提出要好一些。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7
教材分析:
《神奇的書》是一首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的詩。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熱情的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魅力、書的美麗。在教學時,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擁有了它,就會獲得幸福。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學會生字新詞。
2、邊讀邊想像,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情謳歌書的神奇、美麗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段。
4、體會作者對書的謳歌,培養學生對書的熱愛。
教學重點:
想像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書的神奇。
教學難點:
發揮想像仿寫詩歌。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糧食”同學們你們愛書嗎?都讀過哪些類型?在讀書中你獲得哪些樂趣?
書是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神奇的書》這首詩歌吧?
2、扣題質疑:書神奇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書里尋找吧!
二、初讀詩歌,了解大意。
1、自讀詩歌,讀準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讀詩歌,師巡視。
3、指名朗讀。
4、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再讀詩歌,品味體會。
1、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節,說說你的理解。
(2)說說這節詩寫什么?
(3)為什么這樣說書能帶我們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讀第二節,說說你的理解。
(1)理解詞語。
(2)說說這節詩寫什么?
(3)想想書為什么能帶我們領略人生的真諦?
3、默讀第三節,想想為什么說“即令你一貧如洗,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讀第四節,說說這節詩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的含義。
四、三讀詩歌,領略神奇。
1、讓我們帶著對書的喜愛之情再一次走進書的'世界,去領略書的神奇。
2、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討論,圍繞“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文——談理解——再讀文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你讀過哪些書?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來大家都對書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現在請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筆,仿照詩歌的前兩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學生進行仿寫)
(設計意圖:讓閱讀與美麗地攜手,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機地進行了習作能力的訓練。)
3、交流點評。
:讀書使我們變得豁達,變得高尚,讓我們逐漸深刻,目光更加深遠;讓我們繼續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在書的陪伴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4、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六、作業設計,夯實雙基。
1、抄寫文中的好詞,背誦詩歌。
2、收集一些與讀書相關的名言、諺語。
板書設計:
神奇的書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書 領略人世的真諦
遨游書海 → 上的富翁
裝載美麗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讀時瑯瑯上口,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全詩4個小節,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介紹了書給人們帶來了樂趣,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美麗與魅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設計了自由大聲朗讀、自由讀、默讀、齊讀、同桌合作讀、接讀、比賽讀等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悟了感情。
在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仿照前兩段寫一寫。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雖說孩子們的語言還很稚嫩,但是表達了他們的心聲,體現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理解。現摘錄一首如下
沒有一艘飛快的潛水艇,
能像一冊書籍,
帶我們遨游知識的海洋。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8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提高分析鑒賞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樸素的文字間傳達的復雜情感:既有對美麗風光的陶醉熱愛,也有對人類文明發展對大自然造成破壞的痛惜。
【學習重點與難點】
1、對本文寫景手法的分析,體會文章質樸本色的語言風格。
2、思考領悟作者給予我們的啟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靈魂安寧的歸宿。
【資料鏈接】
1、作者簡介:
美國作家梭羅,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國馬薩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學并畢業于哈佛大學,1838-1840年在家鄉執教兩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家里(1841-1843年),當門徒,又當助手,開始嘗試寫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頭,跑進了該州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獨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寫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麥克河上的一星期》的書。1854年,《瓦爾登湖》這本文學名著出版了。本書開始的時候反響并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影響越來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終年44歲。他留下了《日記》39卷,已有多種版本和選本問世。這位美國作家,被公認為是與孤獨結伴的作家。 書中有梭羅的題詞:“我并不想為沮喪寫一首頌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棲所報曉的雄雞/勁頭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為了提醒我的鄰居。”
2、名人評論
①、愛默生(美國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完就離開,而沒有人能夠替他完成;對于這樣高尚的靈魂,又仿佛是一種侮辱。……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②、懷特(美國20世紀散文家)
……我記得我在讀到它時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躊躇絕望的日子里,是它讓我恢復了健康。梭羅的《瓦爾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時弊,又適逢其時。在我們這個不穩定的季節,當所有人都不知不覺尋找從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開的隱居地時,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個避風港。
③、喬治?愛略特(英國著名女作家)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④、徐遲(中國著名詩人、《瓦爾登湖》譯者)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極靜極靜的書,并不是熱熱鬧鬧的書。它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部,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澄澈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
【基礎過關】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深邃( ) 糅進( ) 璀璨( ) 寒光熠熠( )俯瞰( ) 鑿水( ) 水苔( ) 一泓(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
(1)我年紀輕一點的時候,就在那兒消磨了好些光陰,像和風一樣地在湖上飄浮過。 ( )
(2)我卻擁有陽光照耀的時晨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揮霍著它們。( )
(3)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橙清,并在他的遺囑中,把它傳給了康科德河。( )
(4)就算他看到的只有一蹩,卻已經可以洗凈國務街和那引擎上的油膩了。( )
3.解釋下列詞語。
(1)不足稱道:
(2)罕有甚匹:
(3)黑魃魃:
(4)情有可原:
【文本研習】
●品味下面的關鍵句
1、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明確:
2、從西端望下來,這里像一個圓形劇場,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臺劇。
明確:
3、在那種日子里,慵懶是最誘惑人的事情,我就這樣偷閑的度過了許多個上午。我寧愿把一天中最寶貴的光陰這樣虛擲,我是富有的,雖然與金錢無關,因為我擁有陽光照耀的時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揮霍著它們。
明確:
4、我的繆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鳥兒歌唱?
明確:
●寫景手法、語言風格鑒賞
1、本文寫景有什么特點?
明確:
2、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
明確:
●思考
神的一滴也就是神的眼淚,神的眼淚與人的眼淚有什么不同呢?
明確:
【課堂檢測】
1、結合課文語境,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義。
(1)一個湖是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2)湖所產生的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濃 密突出的眉毛。
(3)許多人都曾經被譬喻為瓦爾登湖,但只有少數幾個人能受之無愧。
2.本文選自《 》,作者 , 國作家,詩人,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在文中作者抒發了觀景時的豐富感受,表達了。
3.請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個字)
金屬也會“疲勞”。這種疲勞可能引起車輪斷裂,火車顛覆。據統計,金屬構件有80%的損壞是由疲勞引起的,金屬的內部結構不均勻,有的地方會成為應力集中區。內部缺陷處還會有許多的小裂紋。在力的支持作用下,裂紋增大,直到材料不能負載應力,構件就會損壞。在金屬構件中添加各種“維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治療”等,是增強金屬抗疲勞能力的有效方法。金屬疲勞也能產生妙用,利用它的斷裂特性制造的應力斷裂機,可以切削許多過去難以切削的材料。
4.將下面句子加橫線的部分變換成四個“是”字句。(可適當增減詞語,保留全部信息,語意連貫)
書齋外面是陽臺,陽臺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書齋外面是陽臺,陽臺外面
5.“望著它(瓦爾登湖)的人可以測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淺。”你能從這句話中讀出什么樣的內涵?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練習
我第一次劃船在瓦爾登湖上的時候,它四周完全給濃密而高大的松樹和橡樹圍起,……
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隱處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P88-89)
6.選段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藝術手法來寫景抒情的?
7.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瓦爾登湖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8.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作者生活態度和對人的本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
9.“這湖當然是一個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無一絲一毫的虛偽!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遺囑中,把它傳給了康科德”。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拓展閱讀】
●補充
梭羅有些議論很精彩:“要是沒有衣服,人們的相對身份還可以保持嗎?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要是沒有衣服,你能夠準確地告訴我,文明人中誰是屬于最高貴的階層嗎?”“許多國王瘋狂地保留了大量經過仔細雕琢的石頭,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們用這些心思來雕琢自己的思想,又會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紀念碑更值得紀念。”我們讀到這些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文字,心靈會一下子豁亮起來。
在古西方的神話里,奧林匹斯山上有九位美麗而智慧的少女,她們是萬神之主宙斯和記憶女神的'女兒,是分司愛情、智慧、音樂、詩歌、戲劇、舞蹈、哲理、天文、數學的九位繆神,人們統稱之為繆斯女神.在古希臘神話中,音樂的起源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傳說中阿波羅神主管音樂,下轄九位繆斯(Muse)女神——宙斯和記憶女神的九個女兒,她們每一個掌管著不同門類的藝術。
● 走進《瓦爾登湖》
——交流閱讀體會
甲生說:評論家說,《瓦爾登湖》這本書有經久的魅力,細讀之后,我有個感想。書中生動地描寫了瓦爾登湖和山林的澄凈和清新的空氣,使遭受嚴重污染的人們向往。這應當是這本書具有魅力的一方面原因。
從各方面的報道可知,人類的生態環境惡化: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氣候變化,能源浪費,溫室效應嚴重,生物的多樣性減少,森林面積減少,淡水資源污染,海洋過度開發,沿海地帶污染,空氣污染,等等,這些在威脅著整個人類。《瓦爾登湖》發出的回歸自然的呼聲,跟后人保護環境的呼聲,是合拍的。
乙生說:梭羅以28.12元來建立一個家,用0.27元來維持一周的生活,以一年中6個星期的時間去賺取足夠一年的生活費用,剩余的46個星期去做他喜歡做的事。他記述這些事,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觀,看出他提倡簡樸生活,這跟人們的傳統觀念相符。
事實上,簡樸生活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有人說,這本書可以作為一部自力更生、簡單生活的指南來讀。
據說《瓦爾登湖》在美國當時便有巨大的誘惑力,那幾年里,梭羅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難以計數。他們引退林中,在瓦爾登湖畔建造茅舍,成為美國風行一時的時尚。
丙生說:有人認為《瓦爾登湖》是梭羅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逃避。我認為如果一定要說有所逃避的話,也可以說他是躲進林中療傷。當時,梭羅經歷了人生感情上的悲痛,他與哥哥同時愛上了少女愛倫?西華爾,兄弟倆的關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兩人都向西華爾求了婚,西華爾卻二者都不選,最后嫁給了一個銀行家。后來,梭羅在瓦爾登森林中的生活給了自身精神的力量,讓他安然度過了這一艱難時期。他的確是為了療傷而在逃避。但他的這種逃避能夠引起同情,他記述他的心路歷程的書,也就有了魅力。
丁生說:讀《瓦爾登湖》,我為梭羅那樸實美好的文筆,以及對大自然深入的觀察與深刻的思考所折服。
梭羅描寫了他的平民意識、躬身耕種、采果垂釣的體驗,儉樸的生活態度,讓人深深感動。他為我們營造了一種真實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卻比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積極得多,讓人體會到一股向上的精神,體悟到生命的意義,也對美與寧靜、對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有了一種真切而深切的體味。
【學習反思】
答案
【基礎過關】
1、suì róu càn yì kàn zán tái hóng
2、(1)飄—漂 (2)晨—辰 (3)橙—澄 蹩—瞥
3、(1)不值得稱贊。(2)幾少有什么東西能跟它匹配。(3)形容黑暗。(4)事情的原因可以原諒。
【文本研習】
品味下面的關鍵句
1、湖是自然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明確:在作者心目中,瓦爾登湖美麗豐富寧靜博大而又靈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為“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羅認為,長期以來,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復雜的社會所壓抑,被日益膨脹的欲望所遮蔽,而瓦爾登湖就像一面鏡子,使人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真實的天性。
2、從西端望下來,這里像一個圓形劇場,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臺劇。明確:是說從西端高處看瓦爾登湖,它的樣子如同一個圓形劇場,四周的山林風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時而化,如同戲劇上演。
3、在那種日子里,慵懶是最誘惑人的事情,我就這樣偷閑的度過了許多個上午。我寧愿把一天中最寶貴的光陰這樣虛擲,我是富有的,雖然與金錢無關,因為我擁有陽光照耀的時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揮霍著它們。
明確:“從圓心能夠畫出多少條半徑,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可讓我們選擇。”作者看來這樣的生活才是他自己的生活。
4、我的繆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鳥兒歌唱?
明確:“——”:解釋說明。類比手法。
●寫景手法、語言風格鑒賞
1、本文寫景有什么特點?
分析:善于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剛才分析過了,作者把湖比作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說它是“大地的眼睛”。還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濃密突出的眉毛”。這些比喻形象細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動情態。
2、本文語言有什么特點?
別具魅力,雖是文學語言,但確是質樸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國式的幽默也都棄盡浮華,顯出一種凝練和意味深長。(1)第一節;(2)第二節“在一個夏天的上午,似夢非夢地醒著,直到船撞在沙灘上,驚動了我,我就欠起身來,看看命運已把我推送到哪一個岸邊來了”;(3) 第三節“這惡魔似的鐵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聲音已經全鄉鎮都聽得到了,它已經用骯臟的腳步使沸泉的水混濁了,正是它,它把瓦爾登岸上的樹木吞噬了”;(4)第五節“這湖當然是一個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無一絲一毫的虛偽!他用他的手圍起了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遺囑中,把它傳給了康科德。我從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樣的倒影,我幾乎要說了,瓦爾登,是你嗎?”
●思考
神的一滴也就是神的眼淚,神的眼淚與人的眼淚有什么不同呢?
明確:神的眼淚為世人而流,客觀的,是重生和輪回。而人的眼淚是為自己流的,是自私和虛偽的。
【課堂檢測】
1、(1)本文寫了湖,也寫了森林、湖上天空等,但主要還是集中地寫湖。“最美”指湖上風景優美,“最有表情”指湖上景物變化多樣,生動迷人。(2)眼睛比湖,睫毛比森林,以彼物比此物,生動形象,畫面鮮明生動。“望著……深淺”表達作者的體驗和感悟,他認為湖的純潔清凈使人得以反觀內心,發現自己的自然本性。(3)在作者看來,瓦爾登湖被當作純潔、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類能像瓦爾登湖一樣的賢者少之又少,但這里說的“少數幾個人”究竟是誰不得而知。
2.《瓦爾登湖》 亨利?梭羅 美 表達了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對人類文明發展對大自然破壞的痛心。
3.金屬“疲勞”的危害、成因、預防及利用。
4.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5、內涵可能有:這里的湖像一面鏡子,可以映出人的自然天性來;進入工業文明后,人的本性被壓抑、扭曲,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當人返回大自然時,仿佛回到人類的原始狀態,這時就會發現人的最初的本性;由于社會的熏陶感染、改造影響,有些人較多地失去了人類可貴的本性,有些人較多地保留了這種本性。只要緊扣語句言之有理即可。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練習
6.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來寫景,在描寫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如開篇‘‘湖所產生的湖邊的樹木是睫毛一樣的鑲邊,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濃密突出的眉毛”,這是實寫,但又是通過設喻寫想象,表達作者的一種欣喜的審美情懷。隨寫景而生出的抒情,點到為止,不事鋪陳,并且與景物描W渾然融洽,相與為一,使景物增添了情的色彩、情的光輝。
7.如“也許只有瓦爾登湖堅持得最久,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純潔”“它永遠年輕”。
8.如“懶惰是最誘惑人的事業,它的產量也是最豐富的。我這樣偷閑地過了許多個上午。我寧愿把一日中最寶貴的光陰這樣虛擲……我揮霍著它們”,這種懶散的生活態度,或許會受讀者訾議,但它與汲汲于名利的生活態度相比,也有它的合理性,可以算作另一種生活方式,不能輕易否定。
9.說明瓦爾登湖是作者的思想觀念、理想信念和創作激情產生的源泉。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們學習選自《水經注》的《三峽》。
二、作者簡介
三、朗讀課文,正確把握節奏,感受作品的音韻美
1、學生初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句。
(1)讀準字音:
(2)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播放錄音,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四、再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教師伴音樂范讀。同學嘗試朗讀,請一名同學伴音樂讀,學生評點。教師指點: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奏,讀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節略快,讀出氣勢;第三節讀慢,讀出清幽之氣;第四節略慢,讀出凄美之氣。
五、析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1、問:文章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色?
(山、水)
2、請男生找出三峽山的特點,以三峽的山是……。
(三峽的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
3、請女生找出三峽水的特點,以三峽的水是……。
(三峽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蕩的、凄寒的……)
六、探究閱讀,了解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1、這篇文章雖然既寫了山又寫了水,但從文章寫作目的和內容來說,側重于寫什么?
(水)
2、有一個順序嗎?
(寫山是為了寫水蓄勢,寫水是從最主要的特征寫起:三個時間: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3、請學生說一說家鄉不同季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課后編一本集子——《家鄉美》。
七、延伸閱讀,培養熱愛祖國的激情
請同學說說三峽大壩竣工后景色會有什么變化?如:
大壩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大壩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航運都不受影響。
大壩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為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大壩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問:三峽即將發生許多變化,那么,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結語: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贊美。但愿同學們能多學一些知識,能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對三峽的建設和管理中去,將三峽打扮得更美麗。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二小是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光榮犧牲的小英雄。教育學生熱愛小英雄,學習小英雄。
教學重點
重點是通過課文學習,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
難點是有些詞語學生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掛圖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第8課《小八路》講的是一個勇敢的、愛學習的小八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講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課文。(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團嗎?老師告訴你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建立的少年兒童的組織,叫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學生注意“王”的韻母是后鼻音。“常”的聲母是翹舌音,韻母是后鼻音。“軍”、“前”、“面”三個字的`韻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四、教師范讀(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討論: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體上說正確就行。)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提問:王二小正在干什么?(板書:放牛、放哨),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兩件事同時做,書上用了什么詞把它們連起來?(用“一邊......一邊......”連起來。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兩件事同時做。這么做不耽誤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監視敵情。)
4.指導朗讀。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5.輕聲自由讀第2自然段。
討論:敵人為什么叫王二小帶路?(敵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敵人以為王二小是個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給八路軍放哨。結合學生看過的影視片,理解”掃蕩“。
6.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
7.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第3、4自然段。著重提示理解如下幾個問題。
(1)哪個詞語最能體現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順從“是聽從的意思。”裝著順從“是假裝聽從。這是為了讓敵人想念他。這樣就能把敵人帶進八路軍埋伏圈,然后消滅掉。)
(2)”埋伏圈“是指周圍有八路邊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說明周圍都是八路軍,敵人被包圍了。
(3)為什么稱王二小是小英雄?(他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光榮犧牲了,所以稱他是小英雄。)
8.指導朗讀。
“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加點的詞要重讀。要表現出王二小暗中喜悅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要讀得低沉,表達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齊讀第5自然段,要讀出八路軍取得戰斗勝利喜悅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齊讀、指名讀)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添一筆”變新字活動,體會漢字的變化和有趣,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2.會寫4個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3.了解我國古代人民是用天干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來紀年的。
4.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良好的傾聽習慣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規范書寫漢字。
2.從《數九歌》中體會天氣的變化,提高閱讀欣賞水平。
3.加強口語交際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教師引導:中國的漢字不僅豐富還很有趣,不信,我們來瞧一瞧。
1.出示“了”和“子”、“土”和“王”。
2.仔細看一看,比一比,你們發現了什么?
教師引導:對,有些漢字增加一筆就變成另一個新字。快看看,這些有趣的漢字多一筆,會變成哪些新字?看誰變得多,變得快。
3.出示“大”“日”“十”。
4.學生自由匯報。
5.拓展訓練。
(1)你發現還有哪些字多一筆,能變出另外一個字?
(2)有些字加二筆,也能變成一個新字,你能找出幾個嗎?
小結: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就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漢字是如此地奇妙有趣。
(二)寫字板
1.指導學生觀察:結構安排及重點筆畫所在位置。說說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2.教師范寫,讓學生明白“豆”的下橫要長,以支撐整個字。指導“瓜”的筆順,防止漏掉一點。“幣”上面是撇,不是一橫。
3.個人描紅。
4.學生練寫。
5.投影反饋。
(三)詞語超市
1.出示十二屬相的剪紙圖或十二屬相圖片(貼在黑板上)。
2.你們能按順序把它們重新排列嗎?
3.將“子鼠”詞語卡片貼在相應圖片(鼠)上。
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多了個“子”字)。
4.師講解:古時候,人們為了方便紀年,就在屬相前加了地支,合起來紀年。如“子鼠”中“子”表示地支,“鼠”表示屬相,它們是一一對應,固定不變的。
5.教師范讀詞語,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集體讀。
6.貼字游戲。
把表示“地支”的字卡貼到相應的屬相圖片上。
7.讀一讀,背一背,開展背誦計時比賽。
8.評出優勝小組和個人。
第二課時
(一)閱讀欣賞《數九歌》
1.導入:古時候,人們用“九”為節氣來表示氣候的變化,還編了一首《數九歌》呢。
2.板書,齊讀。
3.欣賞《數九歌》,伴隨配樂朗讀。
4.找一找:課文寫了幾個九?
5.你認為幾九最冷?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冰上走”的簡筆畫)
6.幾九開始暖和?猜猜這是哪個季節。
解釋“耕牛遍地走”的意思。
7.出示課文插圖(或簡筆畫),解釋“不出手、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的意思。8.討論:你發現從一九到九九,氣候有什么變化?
9.指導朗讀,讀出韻腳和節奏。
10.開展背誦比賽。
11.畫一畫,你能拿起手中的畫筆,把課文中描寫的景物畫下來嗎?(可選擇其中的一個景物畫下來)。
12.學生上臺展示作品,并說說畫的是幾九。
(二)聽故事《鴨子的驚奇》
1.導入:小朋友們都特別愛講故事,有的還是“故事大王”呢。我們不僅要會講故事,還要學會聽故事,聽故事也是本領呢。
2.你們一定聽過許多有趣的故事,說說你們平時是怎么把一個故事聽明白的。
3.老師歸納聽故事有三要:認真聽,用心記,仔細想(板書)。
4.接下來,我們聽一個故事《鴨子的驚奇》,邊聽邊想,想想鴨子的玉米粒究竟到哪兒去了。
5.放錄音。
6.通過聽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鴨子的玉米粒究竟哪兒去了?(鼓勵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7.小結。
第三課時
(一)創設情境
2.聽故事《借錘子》。
蘭蘭和丹丹今天值日,突然,蘭蘭發現掛光榮榜的`釘子掉了。“咱們把釘子釘上吧。”蘭蘭說。
可是沒有錘子,怎么釘呢?“我去借。”蘭蘭說完來到了傳達室門外。“錘子在哪兒?我們要用!”蘭蘭大聲問,可沒人理她,蘭蘭只好兩手空空回來,她對丹丹說:“傳達室的張爺爺不理我,還是你去吧!”丹丹敲了敲門,問:“張爺爺,請您把錘子給我們用一下,好嗎?”張爺爺放下手中的報紙說:“可以呀!”“謝謝爺爺!”丹丹很有禮貌地說。她倆釘好了光榮榜,蘭蘭說:“錘子交給我去還,好嗎?”蘭蘭拿著錘子來到了傳達室,有禮貌地說:“張爺爺,錘子還給您,謝謝!”張爺爺笑了。
問:最后張爺爺為什么笑了?聽完故事,你知道蘭蘭長了什么本事嗎?
(二)夸一夸,比一比
1.夸一夸,比一比:誰長的本事大,誰長的本事多?(小組討論交流)。
2.交流匯報。
(三)說一說
1.老師讀信:
同學們:
你們好!
我叫,是一年級的學生。我膽小,很害羞,跟人說話就臉紅,別人都說我像女孩子一樣害羞。班里舉行故事大賽,我從來不參加,我怕說不好,同學們笑我。后來,我們班的李老師不斷地鼓勵我,說講故事一點兒都不難,只要敢往臺上一站,就什么事都沒有了。我第一次在臺上講故事,講得結結巴巴,但同學們都向我豎起了大拇指。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愛講故事了,講得越來越棒了。前不久,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故事大賽”,還得了獎呢。
同學們,你能告訴我,你們長了哪些本事,是怎么學到本事的嗎?
2.你能告訴,你是怎么學到新本事的嗎?自己說一說。
3.評出最佳“口才星”。
(四)演一演
2.能表演,愿表演的就上臺表演。
3.評出最佳“表演星”。
(五)拓展延伸
新學期馬上來臨了,在新的學期里,你還想學到哪些本事?學生自由說。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2
《語文園地一》教學目標:
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教學重點、難點:1、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2、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課前準備:
1、搜集家鄉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五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教學重點、難點:以家鄉景物為內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我門祖國歷來以風景優美著稱,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著無數的中外游客。我們的家鄉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占一點點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互相交流,共同贊美自己的家鄉吧:
二、明確說與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如有小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
三、小組同學互相介紹,并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際。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景物。
第二課時、第三課時
習作教學目標:
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學重點、難點: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你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成為著名的風景區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習作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四課時
修改習作教學目標:學會自己修改習作。教學重點、難點:學會自己修改習作。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
可選24篇各具特點的習作,扣寫得比鉸清楚的,想象較豐富的,并加上傳說的,或者存在帶有共性的缺點。
評價標誰:語言是否通順明白、是否寫出了景物的特點、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習作
三、老師范讀優秀習作。
四、寬帶網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常做摘錄,養成好習慣。
第五課時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1、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2、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自己發現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詞組成的詞語。
2、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現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更多類似的詞語。
大小
多少
東西
來往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現: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3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對話.
2、在對話中能夠正確使用引號。
3、能夠在生活中、故事中和看圖想象對話。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對話,在對話中能夠正確使用引號。
教學難點:能夠在生活中、故事中和看圖想象對話。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1、出示《狼和小羊》中的一組對話。
學生讀句子,發現什么特點。(明白什么是對話)
2、對話與平時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一般由兩句話組成。有冒號和引號)
3、標點符號鞏固練習。
小明說今天真熱啊小紅也說是啊都出汗了
4、能不能在《狼和小羊》中再找出一組對話,讀聽。
1、比比看,誰能在其他的課文中還能找到更多的對話?
2、同桌之間任選主題進行對話。
3、看圖想象對話。
A、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查閱資料呢,你聯系在平常讀書中和同學們的對話,也來想象一下這幾個小朋友會說些什么呢?
B、同桌之間互相商討并練習。
C、學生匯報,同學品評。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離不開對話。我們不僅會運用了對話中的標點符號,還知道怎樣對話,最關鍵的一點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說的話,只有這樣對話才能順利進行。
關于語文教案模板匯編 篇14
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了解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教學難點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3.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如“一”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數量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整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把……看作一樣),“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一樣、相同)等四個句子中的意義。教具準備投影儀 投影膠片 錄音機 教學磁帶 《蘭亭集序》摹本課時安排2課時 第 一 課 時[教學要點]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錄音范讀,領會句法上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朗讀課文,結合注釋,把握文意,了解作為宴游詩的特征。
教學步驟
一、導語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朝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戲、并舉祈、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的好,又善書法,有書圣之稱,于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
二、作者簡介學生讀注解①。教師作補充: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稱“書之圣”,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為官至右軍參軍,世稱王右軍。因與揚州刺史不和稱病離郡,放情山水,弋釣自娛,以壽終,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相傳王羲之7歲學書,12歲讀前人筆論。少時曾學衛鑠,自以為學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見李斯、鍾繇等名家書法,又在洛陽看到蔡邕寫的石經及張昶《華岳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學眾碑,從此書藝大進。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風格,把草書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書最能體現雄逸流動的藝術美。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后世譽之為書圣。前人對他的評價“飄如游云,矯如驚龍”“天機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題序也寫著“敘”或稱“引”,猶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寫在文章前面,列于書后稱為“跋”或“后序”。 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后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四、放錄音、正音學生聽錄音一遍。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投影:多音字:會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 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
五、朗讀課文,體會句法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
六、品讀課文,結合注釋,熟悉文意,并思考:和一般的書序有什么不同,找出與《蘭亭集》有關的語句。明確: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或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作為書序,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群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后之覽者,亦將有敢于斯文”)。由宴游活動談到生死觀,善于借題發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
七、布置作業熟讀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練習一。
第 二 課 時
[教學要點]采用誦讀教學法,以指導學生誦讀為主。
包括兩部分內容:
① 對課文內容作簡單的分析,以期盡快形成背誦思路。
②語氣揭示。難點突破,引導學生理解貌似消極悲觀實則積極的人生感慨,歸納總結一詞多義。[教學步驟]一、學生齊讀全文,檢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二、分析理解,指導誦讀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 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明確: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明確并板書:第一部分:點敘宴集盛況(樂)第二部分:抒發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賞析課文
(一)第一段:
(1)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明確:時間: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點:會稽山陰之蘭亭風景: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氣氣清 惠風和暢 人物: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盛況: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 暢敘幽情感受:信可樂也寫法:寫景抒情 敘議結合 作者用簡潔雅致、妙趣天成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 賞析: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 賞析:引以為流觴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們的聚會免不了酒與詩,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品,他流觴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前面,誰就取來飲酒),于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似乎時光倒轉,回到蘭亭集會上,仿佛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許多書法家、畫家、文學家都會匯集此地,流觴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現代人的豪情。 賞析: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俯……。 乘著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 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 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
(2)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 理清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也”領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
(二)學習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人們常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來的一段中,又表現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體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會人事的應酬進退相聯。 人要真實地生活在現實里,總要與各種人、事打交道,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兩類不同的人生態度。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把自己的胸懷抱負,在室內暢談。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地生活。 這兩種人生態度可取嗎?能否有更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就著自己的才華,到社會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負? 講析: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蕩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斗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于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 向之所欣,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往昔的盛會已化為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這真是勝景不常,勝筵難再,這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 況修短隨化,…… 況且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于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這種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對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痛惜嘗試背誦第二段
(三)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達其情況的詞:悲 悲與痛是一樣的情感嗎?不一樣,讓我們先來看看他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為什么悲,與他的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系,找出這句話:固知…… 佛教、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脫,他們一生死生,齊彭殤,可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士大夫當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可這種生活觀在我看來是何等的虛偽可笑。正因為我對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賢者……。我悲古人,因為我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觀今,亦由今之視昔,后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他詢問古今,發出悲嘆。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么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這種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關于蘭亭詩蘭亭詩的內容,或抒寫山水游賞之樂,表現山水審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發玄理。寫游賞的樂趣,包括山水之美、飲酒之樂、臨流賦詩之雅興,其中心內容是在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得到審美愉悅。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馀馨。”孫統:“時禽吟長澗,萬籟吹連峰。”還有一些詩是寫在山水陶冶中忘記憂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巖崖,幽澗激清流。蕭散肆情志,酣暢豁滯憂。”王徵之:“散懷山水,蕭然忘羈。”王蘊之:“散豁情志暢,塵纓忽已捐。”這一部分內容,大致相當于王羲之《蘭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覽中體認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寥朗無觀,寓目理自陳。……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這是從山水游賞中體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謝安:“萬殊混一理,安復覺彭殤。”則是抒發萬物渾
(四)不辨彭殤的玄理。
蘭亭詩標志著詩人已開始留意山水審美,并從山水中體悟玄理。這種嘗試預示著山水詩將要興起。蘭亭雅集對中國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響,同時對詩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動作用。理清背誦思路:首先,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從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聯系當前,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再接著,把目光轉向未來,逼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兩句,并發出“悲乎”的慨嘆。巧妙地把話題引到詩集的編著及其意義上來,以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總結全文。 [延伸閱讀]將王羲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詩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教師可把《蘭亭詩》打印分發給學生。《蘭亭詩》其一仰視碧天際,俯瞰淥水濱。寂闃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詩中的“仰視碧天際”對應《序》中“仰觀宇宙之大”“天朗氣清”。詩中“俯瞰淥水濱”對應《序》中“俯查品類之盛”“清流激湍”。詩中“無涯觀”“萬殊”“群籟”對應《序》中“崇領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風暖日”。這些景物并非客觀存在之景,而是貫注了詩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從詩中最后一句來看,宇宙萬物雖有差別,但它們給作者的感受都是嶄新的、可愛的。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五、探究性閱讀訓練思考:
課文對老之將至,人生無常慨嘆不已,情調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蘊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學生分組討論。明確:第一自然段作者對這次宴集環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些斗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第二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但字里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正因為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清新的認識,才可揚長避短,在有限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當然應該看作是積極的。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著的努力。魏晉時期通常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的時代。魏晉人對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觀世界都有深廣精微的體認和探求,這使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充溢著濃郁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情調。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記下了與會者的千古風流。時至今日捧讀,仍惻然動人。
六、小結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七、布置作業
1、 背誦全文。
2、 完成《考之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