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設計(通用13篇)
音樂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欣賞一組江蘇民歌,了解江蘇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
2、進一步了解號子、山歌、小調 、的體裁特點,體會節奏、旋律在表達作品內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過聽、看、唱、奏、說等多種形式的參與,通過對比、分析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了解、感受江蘇民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鑒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
對比分析江蘇民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用親切的音樂語言互致問候,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導 入:投影展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出江蘇的位置。并指出江蘇可以分為蘇南 和蘇北兩個部分。教師講述:我們江蘇山水秀麗、風光明媚,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千百年來江蘇人民在這塊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歌曲。今天,我們來欣賞一組江蘇民歌。
三、說說江蘇民歌:上節課我布置同學們回去搜集江蘇民歌,現在就請大家來說說你們所知道的江蘇民歌。(學生講述)
四、聽江蘇民歌,說出歌名。
1、《紫竹調》(教師用豎笛演奏)
2、《拔根蘆柴花》(聽錄音)
3、《月兒彎彎照九州》(教師演唱)
五、欣賞、分析一組江蘇民歌。(老師語言導入)
1、《打麥號子》
a、 聽錄音。
b、 啟發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作用、演唱形式等。
c、 教師領,學生合,念說白部分,體會歌曲鏗鏘的節奏和熾熱的感情。
2、《唱唱揚州三把刀》和《無錫景》
a、 聽兩首歌的錄音。
b、 帶領學生演唱或演奏這兩首歌的旋律。
c、 對比這兩首歌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d、 學習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揚州三把刀》;用吳方言唱《無錫景》。
3、《搭涼棚》
a、 聽錄音。
b、 啟發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體裁特點、表現手法、歌詞風格等。
六、表演江蘇民歌選段。
1、分組準備(自選歌曲、自定形式)
2、各組匯報。
3、全體同學演唱《茉莉花》。
音樂教案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歌詞,熟悉曲調,會聽前奏并整齊地開始唱。
2.用各種水果替換原歌詞,能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活動準備:已認識蘋果,知道其特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午點都會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吃蘋果嗎?
2.出示蘋果圖片,讓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顆蘋果樹,上面有好多蘋果呀,我們一起摘一摘吧!(在音樂伴奏下,老師邊朗誦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師:李老師剛才邊說歌詞邊摘蘋果,摘了好多呀!你們也來試試吧!
師:現在這些歌詞要變成一首好聽的歌了,小朋友們注意聽哦!師:這首歌好聽嗎?里面唱的是我們剛才念的歌詞嗎?我們一起學一學吧!
3.放聲唱與默唱交替。
師:我們邊唱歌邊拍手。
師:現在我們嘴巴休息,不唱歌曲,在鋼琴的伴奏下拍手。師:我們換一個唱法,唱一句,拍手一句。
4.創編新歌詞。
師:我們除了見過蘋果,還見過哪些水果?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呢?還有其他特征嗎?
師:我們把你們說的水果,帶到歌里唱一唱吧!
5.即興歌表演。
師:剛才老師發現有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我們請他上來表演一下。
師:現在小朋友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6.小結。
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音樂教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歌曲,要求咬字清楚,唱準曲調。
2.學會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并將動作組合成歌表演。
3.歌表演時眼睛能看著對方大膽自然、聲音響亮,相互交流感情,養成與同伴合作,協調表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已學會歌曲、錄音機、磁帶、相應字卡、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進活動室,發聲練習:短句“春天來到了”(逐次變換曲調進行發聲練習)。
2、節奏練習:參照歌曲的節奏練習(五線譜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春天來到了》。
“前天,我們學了一首歌,還記得歌名叫什么嗎?”出示字卡“春天來到了”。要求幼兒跟準音樂,咬字清楚,邊唱邊有節奏地拍手。
2.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每一句歌詞都要引導幼兒自由創編動作,啟發幼兒也用不同的表情、動作來表現,然后請個別做得好的幼兒到集體前表演。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表演歌曲。“把你們剛才想的動作編進歌里,看誰能編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來。”
3.簡單小結。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好的動作。
4.聽音樂進行歌表演。
“我們再來跳一次,學習剛才好的動作。最好能自己動腦筋想,想出更好看的動作。”要求幼兒邊唱歌邊舞蹈。
三.結束部分。小結評價,表揚有創造性、合作得好的幼兒,鼓勵個別幼兒應大膽想動作。
音樂教案設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能聽辯出樂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戲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則游戲。
二、活動準備:
圖形樂譜、大灰狼頭飾、cd帶、課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進場。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嗎?
2、感受音樂的性質,引導幼兒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音樂,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師:現在我們和小動物跳個舞吧,你們準備學什么小動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賞音樂,幼兒嘗試找音樂的強音。
師:現在小動物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這段音樂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第四次欣賞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我們聽音樂拍腿,聽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圖譜。
師:剛才有小動物提醒我說,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難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們特意送來了森林地圖。
(6)第五次欣賞音樂,看圖譜找重音。
師:小鳥給我地圖時,還特意關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險。那危險的地方在哪兒呢?小鳥告訴我們只要聽音樂,就會發現哪里有危險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如果你聽出來了,就拍手來告訴我。
(7)第六次欣賞音樂,老師指揮集體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地圖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險了嗎?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怎樣穿過森林,來到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
(8)、第七次欣賞音樂,用造型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在我們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們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進行演習。聽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要停下來,擺一個你喜歡的造型,好嗎?
3、游戲: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紹游戲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戲。老師扮笨老狼,幼兒扮聰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戲。提醒幼兒在重音處可以把自己變成樹、石頭等,但不能動。
(4)第三次游戲。由幼兒自己扮演老狼開展游戲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我們把這個游戲就叫《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戲情景結束活動。
告訴幼兒已穿過黑森林,趕快回家吧。
音樂教案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在快快樂樂中學習兒歌語言,學習表演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
2、啟發孩子根據兒歌句式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兒歌DV
活動過程:
一、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幼兒模仿老師做各種手部動作。
2、師:剛才我們用小手跟老師做了好玩的游戲。小動物們也用它們的小手在做游戲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出示圖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老師提問:
圖上有誰?(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圖片,并一一說出圖上有小兔、小猴、小貓、小熊)
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
2、師:原來小動物們也在用小手做游戲呢?誰來告訴老師這些小動物們用小手做了什么動作?
三、引導幼兒邊觀察畫面邊講述自己的發現。
a、小兔的小手是怎么做的?(豐富動詞:“張”,并引導幼兒做小手張開的動作)
b、小豬的小手在干什么?(豐富動詞:“轉”, 并引導幼兒做小手張開的動作
c、小貓的小手又是怎么做的?(豐富動詞:“握”并引導幼兒做握的動作)
d、小猴的小手怎么做的?
e、小熊把小手放哪里了?
引導幼兒一一講述小動物們手的動作。同時豐富動詞:“舉、轉、張、握、藏”的動詞。
四、欣賞兒歌。
我們一起來聽《小手拍拍》的兒歌。然后提問:
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小動物們用它們的小手在干什么?
五、引導幼兒再次欣賞兒歌,并帶領幼兒邊欣賞邊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六、幼兒聽音樂《小手拍拍》做音樂游戲結束。
小動物們用小手做了好玩的游戲,現在黃老師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也來拍拍小手做游戲。
音樂教案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實事,關注臺風,并對此自然現象產生興趣。
2.感受臺風多變的特征,了解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臺風過后被破壞的自然環境照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話題
1.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個子貓為什么要帶傘?大個子老鼠為什么不讓小個子貓帶傘呢?結果怎樣?究竟是誰的問題呢?
2.導人與生活相關的話題。
最近你們有沒有碰到類似的情況?為什么預報臺風要停課呢?
二、觀看臺風畫面,展開討論
回憶臺風過境時的現象。結合臺風奇跡的相關信息,對比討論,拓寬視野。
(1)結果天氣如何?到底是不是氣象臺的錯呢?(從能否怪罪氣象臺的討論中體驗與認識臺風的多變)
(2)臺風這次和我們開了個玩笑,很快地過境去了,如果它的速度沒那么快,還是狂風暴雨,想象一下,如果那天不放假,來幼兒園的路上可能會發生些什么事情呢?
(3)那天老師上班了嗎?爸爸媽媽們呢?為什么小朋友要停課而大人們還要繼續工作呢?
小結:臺風是多變的,現有的科學水平還達不到完全了解它的地步,但我們可以盡量爭取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音樂教案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夜曲》是俄羅斯民歌,采用二段體創作,學生接受起來相對容易些。此曲作為學生了解異域風情、其它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奠基作用,是繼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之后的又一首優美的異域歌曲。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感受《夜曲》旋律的優美;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據旋律及歌詞把握《夜曲》的主題;繼續復習鞏固“魚咬尾”這一音樂創作技巧;;讓學生能夠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養學生對世界民族精髓的熱愛。新課標強調“以審美為核心”,我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從音樂語言中挖掘歌曲的審美因素,引導學生從全新的審美視角詮釋音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面對一個個活潑而智慧的學生個體,力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求新:教學導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學生的創編活動求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創新能力。
學情分析
1、學生對簡譜的掌握不夠好,音準難以把握;
2、學生對俄羅斯等外國民族文化的了解欠缺,還未曾有過熱愛異域文化的心理;
3、學生對本歌曲主題的理解與把握是一個難點,平時學生只注重演唱能力的練習,不注重對歌曲情感和主題的挖掘。
教學目標
1、能力與評價: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魚咬尾”這一音樂創作技巧;能有感情地演唱此歌曲;能根據旋律及歌詞把握《夜曲》的主題,并嘗試將音樂與美術結合體會音樂意境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創音樂器材來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過程與方法:以分析,比較,體驗,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欣賞,了解掌握旋律,節拍,節奏等音樂要素對表達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通過創編環節的練習,培養音樂創新能力。
3、態度情感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借此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熱愛世界民族精髓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演唱《夜曲》;能進一步熟悉“魚咬尾”這知識點。
教學難點:學生對《夜曲》主題的把握;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繹《夜曲》;混合拍子的運用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生共同做游戲——詞語接龍、節奏接龍、旋律接龍。(目的是完成課后第一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導入新課——《夜曲》中也有這樣的‘接龍’即魚咬尾,請同學聽老師將旋律演奏兩遍并指出來。
二、新授:
(一)老師換用不同的樂器——鋼琴、小提琴、手風琴、口琴等演奏旋律,前兩遍請學生自學——隨琴輕聲哼唱旋律,可用鼻音或“啦”音模唱;后兩遍可以輕聲填詞,教師及時糾正音準及音高;
(二)學生分組討論:
1、歌曲《夜曲》的上下兩行旋律有何關系?
2、如何指揮4/4、5/4拍子?試著指揮《夜曲》;
3、結合課本插圖,想想《夜曲》的歌詞所蘊含的情緒是怎樣的?
4、《夜曲》體現了什么樣的主題?同桌互相說一說。
5、歌曲《夜曲》的旋律線是怎樣的,請用手畫出來。教師巡回指導。
(三)課堂交流
三、課堂鞏固:
在老師的伴奏下,朗誦記憶歌詞,體會翻譯之詞的韻律美,要滲透自己的情感。
分自然組競唱《夜曲》,比一比哪組更優秀。(通過聲音響亮與否、有無正確的表達情感、歌詞是否記憶準確等來評價)
抽學生登臺有感情地唱《夜曲》。教師及時評價。
四、課外延展:
聽一聽《如歌的行板》,比較其與 《夜曲》的不同。(或者說說《夜曲》與《如歌的行板》的關系。——前者是源泉,是母本,后者是改進,是創造。由此得出:優秀的作品來源于民間,優秀的作品都根植于“人民大眾”這塊土壤。所以我們要多多汲取民間藝術的精華。而此曲是鄰邦俄羅斯的民歌,故也要多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藝術精華。
五、嘗試體驗:
1、教師口琴演奏《夜曲》;
2、教師用口哨吹出《夜曲》并讓學生模仿;
3、 再次播放《如歌的行板》片段,學生試著用一幅畫來展現《夜曲》內容,體會其意境。
六、課堂總結。
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俄羅斯民歌《夜曲》,同學們都能有感情地演唱它。而且知道民間大眾的藝術是創作的第一源泉。也明白了世界民族文化都有其精髓值得我們去發掘吸收。
七、下課。
音樂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
2.能夠以歌唱的方式準確的表達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真摯情感。
3.能夠在體驗與探究的過程中,分析音樂要素對歌曲情感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難點
分析音樂要素對歌曲情感的表現作用,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多媒體播放蝴蝶動畫,引導學生從中發生聯想)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翩翩起舞的蝴蝶嗎?(喜歡)老師也特別喜歡這種美麗的小精靈,古往今來,人們賦予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也有很多動人的傳說。你們有誰知道有關蝴蝶的故事嗎?誰能夠來簡單地講述一下?
生:答
師:這個故事家喻戶曉、浪漫、感人,被藝術家改編成了很多形式,如歌曲、戲曲、器樂曲等等,它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中一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化蝶》。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譜例,播放歌曲《化蝶》請同學們邊聽邊觀察歌曲的音樂構成要素如調號、主音、節拍、速度、樂句、樂段等,感受歌曲的音樂情緒,并分析歌曲的節奏、旋律進行特點。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了解歌曲旋律的構成要素。)
2.節奏訓練
(1)跟隨老師打節拍,念以下兩條節奏。要求:節拍穩定,節奏準確。
(2)歌曲學唱
①初聽歌曲,思考:每段歌詞陳述了什么內容?音色和情緒上有何變化?
②復聽歌曲,隨音樂哼唱。
③隨琴聲劃拍視唱曲譜,注意音準,再填詞演唱。
④難點學唱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唱,隨琴跟唱等方式,感受、體驗歌曲的旋律特點以及歌詞的含義。)
⑤藝術處理歌曲:嘗試變換演唱速度、演唱音色、演唱方式、演唱力度進行演唱,感受最恰當的處理。
(設計意圖:進一步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的特點,學生可按照自己設計的不同形式來演唱,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表現力與創造力。)
(3)難點部分重點突破,用多種方式反復加強練習。
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三、總結
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可是社會是現實的,所以同學們應該好好把握你們現在的學習時光,重心都放在建設未來上,這樣你們以后的愛情也會更幸福!
音樂教案設計 篇9
目標:
學唱歌曲《三只鴨子》,并能隨著音樂即興擊鼓,從中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準備:
一面大鼓、四面腰鼓、鼓棒、錄音帶一盒。
過程:
1、欣賞歌曲《三只鴨子》,熟悉歌曲旋律。
(出示鴨子媽媽)師:呷呷呷,誰來了?鴨媽媽叫的那么著急,發生了什么事呀?我這里有一首歌,講的就是這件事。
2、欣賞后提問:
(1)鴨媽媽家發生了什么事情?
(2)鴨媽媽有幾只小鴨子?
(3)后來又怎么了?
3、再次欣賞歌曲,教師借助十指動作將歌曲內容表現出來。
4、學唱歌曲《三只小鴨子》
(1)幼兒完整跟唱一遍。
(2)幼兒加上手指動作完整學唱兩遍。
5、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通過即興擊鼓的方式,表現幼兒對三只鴨子最后跟媽媽回家行為表示贊揚之情。
師:“三只小鴨子最后都跟鴨媽媽回家了,我們來表揚表揚小鴨子。你用什么方式來表揚呢?(拍手、笑……)小鼓也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了。”
6、教師示范即興擊鼓,隨著音樂在五面鼓上自由敲擊。
7、引導與激勵幼兒自愿來擊鼓。
師:“每個人都不會敲,上去玩玩鼓,讓每一面鼓都跳起舞來表揚小鴨子。”
8、幼兒六人一組,每人敲一句音樂。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在區角活動繼續敲擊五面鼓,在嘗試探索中增強樂趣。
音樂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中能獲得積極、愉悅的體驗。
2、在聽、唱、演等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并能記憶《小夜曲》的主題旋律。
3、能聽歌曲《小夜曲》畫旋律線。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參與音樂活動能聽辨主題旋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問候歌》。
二、師講故事,激趣導入《小夜曲》。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多美的夜晚啊!彎彎的月亮已經掛在漆黑的夜空當中,星星眨著小眼睛,美麗的小天鵝在湖邊梳妝打扮,小草和小花在微風中起舞。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美麗的夜晚。
(播放主題音樂a,師表演。)
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帶給你們什么樣的感受?
生:安靜、優美。
師:說得非常好,下面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聽聽在這段旋律里,有什么樂器參與了演奏?(播放主題音樂a。)
生:小提琴!
三、講解“弦樂四重奏”。
1、看弦樂四重奏視頻。
師:很好,聽到有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小提琴,還有沒有別的樂器啊?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視頻。
(欣賞弦樂四重奏視頻,主題旋律a。)
師:你們來看這里面有哪些樂器參與了演奏?
生: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講解“弦樂四重奏”。
師:細心的同學有沒有觀察到,小提琴有幾把?很好,是有兩把,那這種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四種弦樂器一起合奏的一種演奏形式叫做弦樂四重奏。師: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他們演奏時的位置是怎樣的?
生:扇形的,位置依次是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四、了解《小夜曲》的演奏形式。
師:在這首樂曲里,除了聽到(哼唱一小句)由第一小提琴演奏的主旋律以外,還有沒有聽到別的聲音?
生:“蹦蹦蹦蹦”的`聲音。
師:太棒了,你們聽辨音色的能力越來越強了,這就是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撥弦的方法來伴奏的聲音。
引導學生聆聽主題旋律以外的聲音,培養專注聆聽的好習慣。
五、用LU模唱主題旋律。
1、師:多優美的旋律啊!想不想跟老師學唱一下這段主題旋律啊?請你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在心里默唱,用手指著旋律譜。
2、師:請你們用LU來模唱這段優美的旋律,老師要看看哪個同學的腰桿坐得最直的。師彈一句,生唱一句。
3、師:讓我們完整地來一遍吧。手指不能偷懶哦,要邊唱畫著旋律線,注意聲音要更輕柔些。
學生用LU模唱主題旋律,更進一步熟悉主題旋律,為后面總體表現,做好鋪墊。
六、分段聽旋律,并做律動,再總體表現。
師:一個個小天鵝表演得真出色!我最喜歡這個小天鵝了,跳得特別地投入!剛才小天鵝們在湖面上熱身了一下,見到了很多很久沒見的老朋友,熱情地來個大大的擁抱!當你們聽到音樂時而出現一個大距離的跳躍的時候,就是音樂一下子高了,請舉起你的手,老師看看哪個同學的反應最靈敏!(播放主題旋律b。)
生:當聽到大跳時,舉手。
師:老師發現這位同學對音高的辨別能力特別強,有著小小音樂家的潛質,繼續加油哦!主題音樂里出現了3次大跳,那小天鵝跟它的好朋友也擁抱了3次!
師:我們的樂曲出現了大跳之后,情緒更加活潑了,因為小天鵝見到老朋友了,邀請他盡情地舞蹈著。現在用你們的手來代替小天鵝的腳,你們的腿就是那寧靜的湖面,在上面盡情地舞蹈!
師:小天鵝們跳得累了,都停下來跟著老朋友在說說悄悄話,流暢的歌唱性旋律響起來了。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
師:現在我們跟著音樂,把這三個情景的動作,連起來跳一跳。(播放主題旋律b音樂,跟師做動作。)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現在請小天鵝們把你們站在湖面上的精彩表演再表現一次吧,就是從之前的動作開始。(播放A段音樂,小天鵝在湖面上舞蹈。)
師:真了不起,老師為我們班有這么棒的小天鵝而感到驕傲!在月光的照耀下,岸上的景色更美,小天鵝們踏上了岸邊,走到花草叢里,在小花小草的包圍中,繼續舞蹈起來!我們剛才的音樂再重復一遍,小天鵝就從湖面到岸上跳著一樣的舞蹈。(播放全曲,完整表演。)
七、講解“小夜曲”。
師:在200多年前,奧地利人們也喜歡在夜晚來演唱歌曲或演奏器樂曲,這類的音樂稱為“小夜曲”。剛才我們學習的這首就是著名的奧地利音樂家海頓創作的《小夜曲》。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弦樂四重奏《小夜曲》。你們可以在晚上,伴著這美麗的月光,輕輕地哼唱這些美妙的旋律,再次感受月夜的美麗!
音樂教案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會唱歌曲《種瓜》,并唱準休止拍。
2、學習用輕快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勞動的快樂情緒,
3、初步懂得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豐收的道理,萌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譜
2、音樂視頻《種瓜》,音頻
活動指導:
1、幼兒猜謎語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兒多,個個黑臉膛"。(西瓜)
(2)師:西瓜好不好吃呀,你們想來種瓜嗎?我們一起看一看視頻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
2、播放視頻,并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出歌曲里唱了什么,并出示圖譜。師:你聽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還唱了什么?
師;小朋友在哪里種瓜呀?(墻根下)
師: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
師:種出來的西瓜怎樣呀?(結了個大西瓜)
(2)指著黑板上空缺的部分,清唱歌曲,補齊圖譜。
3、反復學唱歌曲《種瓜》
(1)播放音樂請小朋友們小聲的跟老師一起唱一遍。運用圖譜,教幼兒學唱歌曲。
(2)老師現在把音量調到最小聲,請小朋友小聲的唱。
老師現在把音量再調大聲一點,小朋友們也跟著老師的音量唱。老師現在把音量調到最大聲,請小朋友們大聲的唱。
(3)請男朋友和女朋友比賽場一遍,看看誰唱得好。
4、請全體幼兒看圖譜記憶歌詞,配上動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們把今天學的這是歌曲回到家以后教爸爸媽媽唱一唱。
我在墻根下種了一棵瓜
天天來澆水
天天來看它發了芽開了花
結了個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音樂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一、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二、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三、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重點難點:
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課前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教學過程:
一、聆聽《森林水車》
1、教師不加任何引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聆聽后回答: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樣的?
2、教師結合圖片、幻燈片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3、復聽音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再談一談為什么。
二、編創與活動
這是一段歌謠。可以按課本上的節奏讀,可以編創歌謠的節奏,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伴奏、表情、動作。教師可引導學生分組編創,然后各組表演自己編創的不同節奏的歌謠。歌謠可以處理成漸強、漸弱,表現孩子們走近又走遠。
教學反思:
通過聆聽樂曲,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并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
音樂教案設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根據歌詞做動作。
2、在游戲活動中,能在轉圈時不與他人發生碰撞。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與他人共同游戲的快樂。
4、學習創編歌詞。
二、活動準備:
圖譜一份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教師戴上貓媽媽的頭飾。
老師:寶寶們,你們好,知道我是誰呀?你們喜歡我嗎?愿意和我一起玩游戲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游戲動作:叉腰、轉圈、摸地、學小貓。
老師:寶貝們,游戲好玩嗎?我們把這么好玩的的動作唱出來好嗎?
幼兒跟著老師學唱歌詞“轉一圈,摸摸地”。
貓媽媽呀不僅想聽到寶貝們好聽的聲音,還要看到你可愛的動作,可以嗎?幼兒一邊唱歌詞一邊表演動作。
2、學唱歌曲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1)一邊出示圖譜,老師一邊按圖譜清唱一遍。老師講解圖譜所表示的意思,用歌詞說明。圓圈表示什么?泥土表示什么?小貓的頭飾該怎么唱?“喵”又該怎樣唱。
(2)老師帶領幼兒共同演唱2遍。
(3)加上動作集體表演唱2遍。
(4)找朋友演唱2遍。
3、創編歌詞老師:
小朋友,我們轉一圈除了摸摸地,還可以摸哪里?把幼兒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唱。
老師:我們除了學小貓叫,還可以學什么叫呢?把幼兒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唱。